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音乐教育 教育理念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前线教师缺乏

据了解,有些农村小学虽然实施的是和城市一样的分科教学,但是在教学实际操作上是不分科的。基本一个老师代一个班,除了担当班主任以外,还要担任各门文化课的老师,以及音、体、美、劳等各门素质课的辅导老师。有的连最基本的“一班一师”标准都达不到,只是就地在本村找一个临时代课老师,同时,代课老师要担任所带班级的所有课程。

教师缺乏问题十分严重。由于每年入编的教师数目有限,分配时基本都分到城镇,而真正缺少老师的农村因为硬件差、工资低等原因分不到老师。这样的情况更加剧农村缺少老师的状况。正因为农村小学因缺乏专职音乐老师,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才更是一个问题。

2.专业教师不专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但是有的农村中小连一个专职音乐教师都没有,音乐课都是由兼职的教师教,这些教师有的在音乐方面有些特长,有的根本就没有受过音乐教学方面的培训,大部人音乐理论素养较低,音乐艺术技能较差。因此,大部分音乐课成了变相的数学课、语文课,音乐课名存实亡。正是由于音乐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限制,有的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音乐知识教学根本不做要求,严重制约音乐教育发展。即使有些简单的音乐教具,也不能很好地被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有的专职音乐教师不够重视,得过且过。

3.教育观念落后

农村小学有固定教材,上课基本按照教材教授,但由于教师的素质不高而在教授过程中不能真正教授教材内涵及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上课大部分是自由活动的方式。传统教育把过多视角和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教学往往围绕升学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安排。非升学考试学科的教学,特别是音乐学科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没有真正按教学计划要求得到落实,甚至根本不开设这类学科。

4.农村小学管理体系不健全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管理体系没有形成,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没有充分体现。音乐教学组织机构疏于形式,对音乐教室、音乐课外活动、音乐器材和音乐教学的要求松散,目标模糊。对音乐课的实施情况更是不管不问,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存在诸多问题。

二、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1.稳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

音乐学科教师没有发展空间和土壤,学科地位和待遇与主课教师不可相提并论,成为弱势群体,跳槽转行或转教其他学科的现象屡见不鲜。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为艺体教师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优良的工作环境。其次,对学科培训、外出考察学习、学期工作量和工作待遇等方面的问题,管理者应消除学科歧视现象,机会平等、一视同仁。

2.专师专用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毕业生数量是很多的,但是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师范类毕业的学生无法进入教育行业,而必须做其他工作,造成大量专业人才流失,同时造成前线师资缺乏现象,使教育无法按时按量完成。只有专业教师专业用,才可能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善,教育公平才有可能、有条件得到真正实施。

3.转变音乐教育观念

首先,教育部门音乐教学观念的转变。当今,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对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只是抓各门所谓的“主课”,把主课成绩看做评价一切教学任务的尺度和评判一切的标准。只有让人们真切认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并且拿着抓语文、数学一样的态度抓音乐教育教学,深化教育教改,并且做到监督反馈,才能使音乐教育真正得到实施。现今,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在对孩子学习音乐的支持和投入上都是相当有限的。只有家长真正认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才可能给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和空间。

4.正确评价和规范管理

要充分发挥评价监控的管理导向作用,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应音乐等学科、能够全面科学地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工作、学生学业等的评价体系,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评价内容指标的确定,课程管理评价内容应该包括艺体学科师资配备、教学设施设备、开课情况、针对性的计划总结、活动开展的记录和效果等;音乐等学科教师的个体评价除了考核教师的基本素质、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外,还应着重教师参加培训研修、各级比赛、创造性地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的积极性和效果,充分体现发展性;其次是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可以将形成性与总结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互评、他评相结合,通过袋库式、量表式、访谈式、跟进式、知己式、主干式、庭辩式、情景式、网络式等方式,全面而科学、客观而公正地评价艺体学科各方面的工作情况。最后就是评价结果的运用,应该作为各级主管部门改进工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为领导的办学水平奖惩,艺体教师评优评先、工作调动,学生综合能力、学业水平等的主要依据。

三、结语

农村音乐教育关系到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现状,社会、家庭必须共同努力,从观念、制度、体制、政策等入手,高度重视音乐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着力加大音乐教学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以提高农村音乐教育质量和音乐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小学教育建设和谐发展。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茶文化;必要性;重要性;研究

古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与辛勤劳作从茶叶生长、制作、饮用中得到启发,使其从最初解渴药用的物质功能上升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精神表征,形成了蕴藏传统审美意蕴的茶文化。传统文人将茶与自然、宇宙、人生融于一体,既体现了儒家中庸和谐、君子品德以及积极人生观思想,又彰显了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超越心态,还表达出佛家空灵、顿悟之文化内涵。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和文化精华,展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结合以及中国人精神风貌和修养境界,[1])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任凭社会的变迁、审美文化更迭,茶文化依旧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茶文化与学校教育研究成为热点,笔者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主要集中于:一是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如耿密的《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析》等注重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的作用分析;二是茶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影响,如华东师范大学周亚东的硕士论文《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分析探索茶文化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教育策略研究[2]。关于茶文化与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比较少,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中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尤其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茶文化精神,让幼儿学习、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对于幼儿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有着重要意义。

1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必要性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意境深远,汲取儒佛道之思想精髓,构成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也形成了茶文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茶艺表演以饮茶为主要内容,融合传统音乐、舞蹈艺术、造型艺术为一体的多元化艺术形式;如以采茶、制茶等为内容的采茶歌、采茶舞,彰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如历朝历代的茶诗歌,蕴藏着古代文人审美情趣与高雅的内在修养。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第一站,其对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作用不言而喻,将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中,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也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精神品格、审美修养,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语文学习。

1.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

儿童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的、具体的、直接的图形或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尤其视听结合的形式对于儿童更具有吸引力。茶艺表演艺术形式作为茶文化精神载体之载体,其在优美的环境氛围中生活化地、艺术化地展现茶叶泡饮过程,尤其是舞台上茶艺表演,融合了传统的音乐、舞蹈、服饰文化元素。[3]幼儿园老师可以将茶艺表演引入日常教学中,这种形象性、动态性、具体性又具有趣味性的视听结合的表演方式,与儿童思维特征与认知习惯相契合,让儿童优美的表演中,领悟中国以茶待客、交友的传统习俗,体味中国本土音乐、舞蹈等艺术审美文化,感悟茶文化的独特形式与精神意境。学前教育引入茶文化教学,从小处说对于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提高幼儿的审美文化,丰富儿童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从大处着眼,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当今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各国的竞争已从政治、经济等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1.2学习茶文化为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学生从小开始积累语文知识,由于我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处于断裂、脱节状态,小学教育正规、严肃,各科都有明确教学要求,比如语文要学会拼音、掌握多少生字词;而幼儿园教育以娱乐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听说读等基本能力,但无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因此,幼小衔接教育,尤其是幼小衔接语文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人文修养,帮助幼儿积累语文知识,为今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传统文学形式丰富多彩,唐诗宋词可谓是传统文化之精粹,其中不乏描写种茶、制茶、饮茶等诗词歌赋。如范景文的五言诗《蕉雨轩尝水》:“便泼洞山芽,雪花泛冰蕊。泉味与茶香,相和有妙理。细嚼润枯喉,泉脉湿灵肺,”结构简单、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缺诗词的意境之美,作者勾勒了一幅清冷空灵的品茶图,细致刻画了泉水与茶香身心感受。钱选的:“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陆龟蒙的“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等等诗句,传达文人悠然闲适的雅兴,以自然山水、林泉、松竹等为友的审美情怀,他们通过品茗的感官体验,展开心灵对话,从品味茶性中思考人格与精神,达到茶我统一的“和”美境界,因此,茶品及人品之说。[4]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在配上音乐与图画用形象而直接的方式让幼儿感受饮茶文化中幽香雅韵精神意境,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锻炼幼儿的由表即里的认知规律,帮助其积累语文知识。笔者只是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但实践教学中仍需要老师根据幼儿的认知与兴趣合理选择茶文化教学内容,如小班幼儿对童话故事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老师们可以选择茶文化相关的传说故事,民俗节日,让幼儿扮演角色置身其中,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茶文化。大班幼儿的学习可以适当引入茶诗词歌赋的内容,在老师的讲解与引导之下,体会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文化意境,丰富幼儿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2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重要性

2.1强化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情感教学是当前幼儿教育中重要方式,其对幼儿行为发展、思想认识等方面影响不容忽视,“社会个体的年龄越小,情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并且情感发展对社会个体的个性与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5]中国茶文化中蕴藏着儒道佛思想的审美情感与文化基因,儒家中和之美在煎茶烹饮中突出了恰到好处的精致雅趣,与中华民族温和、内敛的民族性情有密切关系;道家崇尚道法自然,追求生命的超脱与茶性的俭而清和、自然淳朴相契合,于是古代文人大多寄情于山水,进而有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澹然无极而众美”的人生境界,也就成为历代茶人追求的生活目标;禅宗思想丰富了茶文化的超脱精神,通过喝茶来达到超越实体达到悟的境界,由此可见茶文化对于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儒佛道思想形成的不同的茶道精神,如庄晚芳的廉美和敬、陆羽的精行俭德等都有助于幼儿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强化幼儿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2.2提升幼儿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存在,无论处在何种阶段,每个人都要学会与人相处,幼儿由于自身特点,在与同龄人、老师与父母的相处中时常出现问题,尤其当代的幼儿,家庭条件好又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较为普遍,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幼儿文雅、尊师、友善、谦逊等的良好品德,提升幼儿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以茶会友等风俗历史悠久,茶文化思想中体现传统待人接客、为人处事之道,也表达“以德服人”、“德治教化”等价值观,这些无不体现在茶艺表演、茶诗、茶歌、采茶舞茶文化艺术形式之中,使得茶文化历经千古依旧成为当代社会交际的重要方式。学前教育中引入茶文化学习,可以熏陶幼儿的性格与品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道德思想的同时,也让幼儿们了解自已与他人相处中,应该多点宽容、忍让,懂得与人分享,让他们明白“以茶雅志,八方来客,一壶茶笑谈天下事”的社交方式,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战略强国的时代要求中,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必要。但通过怎样的科学策略将茶文化引入学前教育,是当前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由于幼儿思维特征、身心发展等的特点,对于茶文化的学习与接受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一方面国家与社会应该予以关注,可以将茶艺表演、采茶歌、采茶舞等改编成动画卡通的形式,用幼儿喜欢的方式让他们接触茶文化;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中老师应该钻研茶文化教学形式,通过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茶文化。此外,家庭教育中,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茶文化。通过这些方式在学前教育阶段扩大幼儿对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更为传承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登云,冉光彩.论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J].兰台世界,2014(36):86-87.

[2]周亚军.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秦笑笑,张琳.背景音乐在现代茶艺表演中的渗透与熏陶[J].福建茶叶,2016,38(6):36.

[4]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等.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87-89.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儒学;教育思想;成人教育;教材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20-03

民国初期,为了维护政权,在教育和文化上掀起了复古逆流,复古势力大力推行尊孔读经,儒家文化成为其巩固政权的工具。与此同时,部分有识知识分子在教育界掀起了反古思潮。他们将儒家文化与政治复辟捆绑一起,认为儒家思想是千年专制的精神根基、孔教与共和不相容,从政治的角度上片面否定儒家思想,使传统儒学受到重创。1919年,五四爆发,“西学东渐”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占据了中国文化界“大半山河”,许多学者开始摒弃“中体西用”而追求西学的“体用不二”,西派的和自由主义立足于学术界,而传统制度化儒学走向消亡。然而,旧儒学的消亡却孕育了新儒学的重生,一大批以儒学为主干的知识分子为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了新的发展途径。1920年,梁漱溟先生于北大发表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演引发了学术界对新儒学的讨论。何为新儒学?方克立提出:“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来,在强烈的民族文化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自任的知识分子,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宋明理学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构建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民国中期以后,新儒学思潮上第一代第一群以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家以及第一代第二群以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家不但重新诠释了儒学,并且提出了新儒学教育思想,对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也有所启示。

一、民国新儒学教育思想概要

(一)强调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

儒学是关于人生的道德哲学,新儒学思想家们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特别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与人生观的确立。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以“意欲”为出发点揭示了东西文化差异。他提出西方化是“意欲向前”的而中国文化是“意欲自为、调和、持中”的。不同的哲学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梁漱溟认为教育应包含知、情两方面,西方人重视知,中国人重情志。他否定科学主义思潮,认为科学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能诉之于内,只有情志教育才能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生活的本身全在情意方面,而知的一边——包括固有智慧与后天的知识——只是生活之工具”。同样,思想上由佛转儒的熊十力提出了体用不二的新“唯识论”体系。他认为,学问当分两途:日科学,日哲学。科学即客观事物的存在,称为量智;哲学即为本体,称为性智。他提出:“量智只能行于物质的宇宙而不可以实证本体。本体是要反求自得的,本体就是吾人固有的性智。吾人必须内部生活净化发展时,这个智才显发的。到了性智显发的时候,自然内外浑融。”在《新唯识论》上、下篇中他进一步用心和镜来诠释他的思想。心为本体,镜则为“心所能到”的一切对象,心镜虽不可分割,但只有镜从属于心才能达到《中庸》中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

张君劢对科学与人生观进行了对比,提出科学是客观的、理论的、分析的、因果规律的、相同的;而人生观是主观的、直觉的、综合的、自由意志的、单一的,所以“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力,唯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他崇尚主观意志的自由,贬低科学,强调人生观的确立不能靠科学,只能直觉、自由意志为之。贺麟提出了道德的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统一的形而上学:“理想唯心论”,强调“道德”为本体而“精神”为主体;钱穆的“理气一体浑成”、“心性一体两分”的观点也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生观的确定都体现了新儒学思想家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周 大学 文本研读 口传心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6-02

从文献来看,西周时期的贵族教育,大抵可分大学和小学两种:

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aX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宫。[1]

作为贵族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小学与大学所教授的内容不尽相同。就大学教育而言,对古籍文本的研读,是这一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学者通过对孔子教育的考察指出,留存于世的“六经”,是西周时期大学教育运用的最主要文本:

孔子传授知识的范围主要限于人道方面,即专讲做人和从政的道理,而这些又都是通过教习典籍去完成的。从文献方面来说,就是传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或“六艺”的基本内容,在孔子以前时代早就有了,而且早就列为贵族教育的主要内容了,孔子不过是再一次加以选用和肯定而已。[2]

但是我们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孔子在当时已经将六经全部用作教育弟子的文本。可以确定被用作文本的,只有《诗》、《书》、《礼》、《乐》这四部文献。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司马迁就如是说: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3]

司马迁认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明确将《易》与《春秋》剔除出来。阎步克先生指出:“孔子自幼便精通了礼乐诗书,然而据《论语・述而》及《史纪・孔子世家》等书,孔子习《易》,却晚在年已五十的时候了。……孔子早年不仅不治《易》,且不以卜筮之事为然。”[4]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修《春秋》晚在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之后,杨伯峻先生认为:“如果这话可信,孔丘作《春秋》,动机起于获麟。而孔丘于二年后即病逝。……过了七十岁的老翁,仅用两年的时间,未必能完成这艰巨任务罢。……《论语》是专记孔丘和他门下弟子言行的书,却没有一个字提到《春秋》,更不曾说孔丘修或作过《春秋》。”[5]

从传世文献的记载看,西周大学教育所教授的内容,仅仅限于《诗》、《书》、《礼》、《乐》而不及《易》与《春秋》。《礼记》中即记载: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6]

先秦多以“诗”、“书”、“礼”、“乐”连称,而不及“易”与“春秋”:

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7]

又:

今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8]

章太炎先生指出:“孔子之前,《诗》《书》《礼》《乐》已备。学校教授,即此四种。孔子教人,亦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曰:‘《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诗》《书》《礼》《乐》,乃周代通行之课本。至于《春秋》,国史秘密,非可分布,《易》为卜筮之书,事异恒常,非当务之急,故均不以教人。”[9]

我们可以判断,在西周时期的大学教育中,《诗》《书》《礼》《乐》这四部文献是师徒授受过程中最主要使用的文本,而对这些古典文献的研读,也成为了西周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西周大学教育中,仅靠文本研读显然不足以完全理解古典文化的精髓:古典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如礼、乐等,带有神圣的仪式性,单从文字上的研读,弟子们很难切身对其中内容加以体会。因此对这些仪式的演习和排练,也成为了西周时期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这种教育方式,也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在孔子那里,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这种演习六艺的过程。

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孔子对于弟子的教育,可以分为“学”与“习”两个部分。其中,“习”又可以作两个层面的解读:一是对所学文本的熟习、温习,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二则是指对所学技能的演习、操习,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

这两种习的含义,在《论语》中都各有所指:前者指的是对《诗》、《书》、《礼》、《乐》等古典文献的温习诵读;后者则指代的是对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的操演和排练。这六种技能,被统称为“六艺”。

“艺”,本义是种植,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指代那些为人所掌握的技艺,其中,尤以“六艺”最为人所熟知,如:

以乡三物教万民……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2]

又: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之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13]

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自古就是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和技能,因此也需要君子不断通过实践,对这些技能进行操演和排练,这一操练的过程,亦即《论语》中的“习”。在传统的儒学典籍中,不乏这一类的记载:

1.礼为“习”。《礼记・檀弓》:“为习于礼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左传・昭公四年》:“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左师曰:‘小国习之,大国用之,敢不荐闻?’”

2.乐为“习”。《月令》:“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中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

3.“礼”、“乐”合称为“习”。《礼记・射义》:“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逸周书・月令解》:“乃命乐师习礼乐。”

4.舞为“习”。《礼记・月令》:“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逸周书・月令解》:“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

5.“射”、“御”为“习”。《礼记・王制》:“元日习射上功。”《礼记・射义》:“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

6.田狩、军事、巡狩训练为“习”。《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国语・周语上》:“狩于毕时,是皆习民数者也。”

7.“习容”即学并演练容貌举止。《礼记・玉藻》:“史进象笏,书思对命,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荀子・乐论》:“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

8.“威仪”为“习”。《 左传・隐公五年》:“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

9.宴享为“习”。《仪礼・聘礼》:“介皆与北面西上,习享。”

对于先秦时期的儒者来说,对“六艺”的学习不仅需要对古典文献的充分熟识,同时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找机会进行演习和排练。因此,对弟子的教育过程中,孔子除了强调文本的重要性之外,也十分重视弟子们具体礼仪行为的实践: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14]

在孔子对弟子的教育中,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的实践活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儒者身份的界定,也与掌握这些技能息息相关。钱穆先生就如是叙述儒者的起源:“《说文》:“儒,术士之称。《礼记・乡饮酒义》注:‘术,犹艺也。’《列子・周穆王篇》:‘鲁之君子多术艺。’术士犹谓艺士,由其娴习六艺。……其擅习此种艺能以友教贵胄间者,则称‘艺士’,或‘术士’,或‘儒’,即以后儒家来源也。”[15]

从《说文》“儒,术士之称”的论述看,最早时具有一技之长者皆可称为儒。而当孔子创立儒学之后,儒者掌握的技能被严格的限定下来。在与樊迟对话中,孔子就直接指出儒者所掌握技能的专门化,并将为稼、为圃等活动排除在儒者应负的职责之外: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6]

对于孔子来说,对古典文化的掌握,使儒者必须肩负起比为农、为圃更为重要的职责,即引领政治的向上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儒者必须从源于古代的诗、书、礼、乐中汲取营养,从而获得优秀的道德修养和为政知识。因此,在诗书礼乐方面对弟子进行教育,成为了孔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安生就指出,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个‘六艺’决非‘六部儒家经典’,而是孔子教授弟子、后代儒家递相传习的六种技艺、六门课程。”[17]

虽然将六经统称为六艺要晚在汉初,但孔子时已开始用诗书礼乐对弟子进行教育。这种教育,一方面包括对相关文本的熟记和研读,另一方面,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脱离文本,直接对弟子进行知识传授,也是孔子教育弟子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也直接来自西周时期的大学教育。

从《论语》中的记载看,孔子对这些弟子的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对话进行的。单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很难判断其间是否有文本使用的痕迹。事实上,先秦时期交流《诗》、《书》等古典文献的方式,更多的是口头上而非文本上的交流。荀子在其著作中就描述了这样一种君子之学: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行,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18]

荀子口中的君子之学,并非是文本层面的交流,而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教育。强调的并不是对文本的研读,而是希望通过师徒之间在语言上的交流,实现知识的传授。在这一过程中,诵读与思索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19]

从先秦典籍来看,虽然《诗》、《书》、《礼》、《乐》等古典文献已经成书,但在师徒授受的过程中,对这些文本学习的方法,主要并不是对既有文本的研读,而是以“颂”、“讽”、“赋”的方式用语言将其中内容表述出来,进而引起弟子对这些内容的思索,产生体悟,并获得相应的知识。在传世文献中,这一类记载比比皆是:

1.诵诗

《诗》在先秦典籍中,偶尔称“学”,如“不学诗,无以言”。《汉书・艺文志》:“《诗》三百五篇,……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诗是通过口“诵”而非书“读”的方法“学”的。

在《诗经》中多有“诵”诗的记载,如“听言则对,诵言如醉”(《桑柔》)、“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崧高》)。

《论语》的记载中,孔子就屡次要求弟子诵诗,如: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0]

又:

子曰:“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21]

不独儒学,其余诸子也十分强调诵诗的重要性,如:

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22]

又:

臣少也诵《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3]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诵诗显然要比文本研读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关于诵诗的记载,也多次出现于先秦时期的文献之中,如:

且诵诗以辅相之,威仪以先后之。[24]

又:

瞽掌播鼗、恰、埙、箫、管、弦、歌,讽诵诗。[25]

又:

学乐,诵诗,舞勺。[26]

又:

孔子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27] 2.诵书

除了诵诗之外,对《书》中内容的学习,也较多的体现在语言层面,而非文本层面。在先秦典籍中,有着诸多关于“诵书”的记载,如:

颜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门,弦歌诵书,终身不辍。[28]

又:

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此臣非之所以难言而重患也。[29]

又:

且夫世之愚学,皆不知治乱之情,夹多诵先古之书,以乱当世之治。[30]

先秦时期的儒者很少对《诗》、《书》等传统文献进行文本层面的研读,反而更多的是通过语言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继承于西周大学教育的儒学教育来说,这种“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无疑也来源于斯。

结语

仔细考察先秦时期的儒学教育,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传统的文本研读之外,师徒授受时也采用了“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一方面,以《诗》、《书》为代表的古典文献,它们在先秦时期的士阶层那里,更多的是被用来进行语言上的讽诵,而非被看作单纯的文本进行研究。因此,在师徒授受的具体过程中,老师也往往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将《诗》、《书》中的具体内容用语言传达给弟子。弟子在接受这些知识后,用“诵诗”、“诵书”的方式对这些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并从中加以体悟。而在另一方面,对于程序性的礼、乐行为,老师在教育弟子时也并不十分强调于对文本内容的研读,而是十分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模拟演练。在“习礼”、“习乐”的过程中,老师希望通过这种具体的演习和排练,一方面将其中具体的程序性内容传达给弟子,另一方面也让弟子亲自去理解这种程序性背后隐藏着的古代礼仪的神圣性实质。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先秦时期的儒学教育,正是西周时期大学教育的缩影。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文本研读,还是“口传心授”,这些教育方式在西周时期的大学教育那里已有端倪。但两相比较而言,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文本的重要性:抛开文本,师徒授受的过程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却很难将文本放在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事实上,在先秦的教育中,相对于基于文本的研读和研究,“口传心授”才是师徒授受最频繁采用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礼记・王制》。

[2]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303页。

[3]《史记・孔子世家》。

[4]阎步克《乐师、史官文化传承之异同及意义》,《乐师与史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98页。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

[6]《礼记・王制》。

[7]《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8]《墨子・公孟》。

[9]章太炎《经学略说》。

[10]《论语・学而第一》。

[11]《论语・学而第一》。虽然有注者将这一段对话中的“习”解释为温习、复习,但杨伯峻先生却在其著作中指出:“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更是演习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

[12]《周礼・地官・大司徒》。

[13]《周礼・地官・保氏》。

[14]《论语・先进》。

[15]钱穆《国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91年,96页。

[16]《论语・子路》

[17]邓安生:《论“六艺”与“六经”》,《南开学报》2000年第2期。

[18]《荀子・劝学》。

[19]《荀子・劝学》。

[20]《论语・子路》。

[21]《论语・子罕》。

[22]《墨子・公孟》。

[23]《韩非子・说林》。

[24]《国语・楚语上》。

[25]《周礼・春官》。

[26]《礼记・内则》。

[27]《礼记・礼器》。

[28]《列子・仲尼》。

[29]《韩非子・难言》。

[30]《韩非子・奸劫弑臣》。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茶艺;教学形式;教学做法

茶艺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艺术,并且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国的茶叶市场很庞大,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茶叶的发展空间都很大。学好了茶艺,不仅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变得更加知性,还能够促进茶叶的销售,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因此,茶艺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形式,标新立异,使学生不仅对这门学科感兴趣而且还能熟练地掌握知识点。

一、茶艺的发展史

1.茶艺的历史发展历程

在我国唐代,饮茶风靡一时。由于古代的,道教成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因此茶艺早先被称为“茶道”。茶道是指以修行道德为首要目的的饮茶艺术,它是饮茶的方法以及修行道德的方法的统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茶艺”一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茶艺”一词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它是由当时的台湾茶文化界首次提出的,用以表示品茶艺术的内涵。虽然品茶早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但是具体的品茶方式方法还不够完善,不够系统化。我们只是知道泡茶的具体步骤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以及习茶,但是却不能精确地掌握各个步骤。

2.发展茶艺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往往要高于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因此茶艺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作为历史悠久并且拥有独特茶文化的国家,中国的茶叶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外国的朋友进入茶楼,不仅可以品尝茶叶的甘甜,还能够欣赏到茶艺的唯美。因此,茶艺的发展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并且还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茶艺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做法

1.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首先,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满足市场对精通茶艺人员的需求。茶艺在珠江三角洲地带蓬勃发展,在各省以及重要城市中也迅速发展起来,许多高端餐饮业以及酒店需要相应的茶艺从业人员,但是现如今的情况是茶艺从业人员供不应求,因此,发展茶艺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更加渴望精神的享受,他们会自己学习茶艺,这样既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又能达到享受生活的目的。

2.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1)激发学生对茶艺这门学科的学习动机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单方面说教,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学生可能就会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茶艺的学习动机,是为了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提出的对茶艺这门学科的客观要求变成他们自己内在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要让他们明白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习茶艺的重要性。

(2)茶艺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正视自己的职责,要把一味地进行思想灌输的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导以及启发,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因此,满足学生的需求就变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是一味地强调茶艺的步骤以及概念性的东西,而是要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多体验茶艺的乐趣,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书本上关于茶艺的概念性知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学生将自身方面的特征与茶艺的学习相融合的良好效果。

(3)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陈腐的思想不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节省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因此,教师在教授茶艺这门学科时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措施。

三、茶艺课程改革的发展前景

对于专业的茶艺从业人员来说,从事茶艺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气质,还可以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增强服务于人民的自豪感。因此,课程改革的发展前景将会是:首先由教师讲解理论性知识,然后需要学生进行茶艺基本操作以及表演,最后是拓展研究,学生要掌握例如茶艺礼仪等与茶艺相关联的知识。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地把这些步骤结合起来,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茶艺人员。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在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同时,需加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茶艺专业从业人员就成了现在的热点。因此,教师如何能够更好地改善茶艺课程的教学形式与做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茶艺课程教学形式改革与做法进行了详细的简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以及喜爱这门学科,并且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与艺术“2+1”,大课间体育活动

 

1.研究目的

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是提高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措施与手段,是“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障。积极地开展阳关体育大课间不仅是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责任,还应当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职责。体育与艺术“2+1”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根据学生自己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内容和方法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艺术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讨论教师应当如何使体育与艺术“2+1”贯彻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更好的使学生达到育德、育智、育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2.研究方法

2.1文献法

在中国知网Google以及河南大学图书馆查阅了有关教师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及体育与艺术“2+1”的关教材、论文、书籍等。

2.2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原理对得出的观点、结论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推理并加以论证。

2.3举例法

通过资料收集,对资料中的案例进行科学的分析。

3.研究结果

3.1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与体术“2+1”的关系

3.1.1名词解释

3.1.1.1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1]

3.1.1.2体育与艺术“2+1”

体育与艺术“2+1”是教育部为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其含义是通过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较好地掌握2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技能。

3.1.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落实体育与艺术“2+1”的必要性

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多则40分钟,少则25分钟,平均达到30分钟),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2]体育和艺术“2+1”项目的实施,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形式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它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对学生的一生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提升民族素质的一件大事。[1]

3.1.2.1体育与艺术“2+1”丰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

原有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是以广播操、眼保健操、游戏以及自由活动为主,学生们更多的是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落实体育与艺术“2+1”,增加了艺术活动选项,丰富了大课间的活动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运动俱乐部”、“健身协会”、“艺术沙龙”、“书画社”、“英语角”、“民乐团”、“校运动队”、“艺术团(队)”等。

于是大课间的内容既可以有体育传统项目,也可以有艺术时尚运动,既可以有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也可以有艺术欣赏项目,还能穿插各式各样的拓展练习。所运动的器材也不仅包括各种球类运动、跳绳、毽子、沙包、飞盘、足球、手球等体育器材,更多的是学生和老师们的自制器材。体、艺教研组的结合能使班级组织更好的活动,制定更好的练习内容,排好练习计划;定期组织各年段进行大课间活动的交流会、研讨会可以保证大课间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不断创新。

3.1.2.2体育与艺术“2+1”完善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

原有的大课间时间一般为25-40分钟,一般以30分钟常见,其主要组成形式是由体育教师组织监督学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游戏以及学生自由活动组成,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的时间为10分钟,游戏的时间为15分钟,活动内容有跳绳、跳皮筋、健美操、球类项目、体育舞蹈等项目,自由活动时间为5分钟,学生们进行自由活动,然后准备上课。论文格式。[3]

在贯彻体育与艺术“2+1”相结合后,大课间的组织形式有所完善,以体育教师为主、艺术教师为辅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组织形式代替了原有体育教师单一管理的形式,师生互动,成为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新的动力源泉。

3.2教师对落实体育与艺术“2+1”的重要性

3.2.1体、艺教师与落实体育与艺术“2+1”的关系

学校体育教师职责:体育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积极参与并做好各项工作,搞好课外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指导,关心学生,教书育人,认真备课、上好课,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协助学校和教研室,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科学研究。[4]

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的工作:(1)负责制定和提供大课间与课外集体活动计划和详尽活动内容及场地器材安排;(2)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3)指导学生学习体育技术技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巧,培养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意识;(4)负责整体活动的指挥和示范,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5)负责大课间与课外活动的检查评比。

艺术教育者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得这些人为规定的技能,于是,教学大纲明确地将知识技能作为整个教学环节的中心,盛载知识技能的教材成为指挥整个艺术教育过程的中心,艺术教育的目标就是如何将教材的内容尽快传输给学生。[5]

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艺术教师的工作:(1)配合体育教师做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音乐的选定,体育舞蹈的编排,非体育器材道具的准备等;(2)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表达能力;(3)运用艺术的手段,鼓励学生信心,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外在气质;(4)指导学生学习艺术,使学生掌握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技能。

3.2.2非体、艺教师与落实体育与意识“2+1”的关系

学校非体、艺教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作用也是不能忽略的,他们起着保障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让非体、艺教师进认识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文化的课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使们明白应当掌握更多传授知识的方法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非体、艺教师的参与,必将起到促进体育与艺术“2+1”的实施与落实的作用。教师们各尽所能,将会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具有文化色彩,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涵。

3.2.2.1学校领导的保障

学校领导的工作:(1)从意识上贯彻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使师生明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从制度上要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使之形成学校教育的一个部分,要避免发生活动组织的间断,才能保证学生们的活动兴趣。只有保障了学生的活动和练习时间,才能把体育与艺术“2+1”真正落实;(3)学校领导要经常参与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2.2班主任的监督

班主任工作:(1)要加强本班学生参加大课间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教育与管理,培养学生参与的热情,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艺项目,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意识。(2)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参加活动,保证出勤率,合理掌控学生的运动量,组织学生做好放松和调整工作。(3)要监督检查和管理本班级的大课间与课外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4)负责班级整个活动的安全组织与管理工作。(5)尽可能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游戏。

3.2.3.3其他任课教师的参与

其他任课教师的工作:(1)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一平台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2)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才能,使师生之间相互了解,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3)与体、艺教师配合好,做好活动的实施工作,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顺利进行。

4.结果与分析

4.1非体、艺教师参与的必要性

学校领导组织设计

班主任 监督管理

体育教师保障实施

艺术教师指导实践

其他任课教师参与活动

师生互动应该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新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不再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身边,与学生零距离的沟通。

学校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将教师放到教学主导地位上,使学生心里产生不正确的概念,进而形成了畏惧的心理,特别是对于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遇见问题,学生一般就是采取躲避的方式生,生怕受到责难。

学生尊敬教师应当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更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而学生对于体育教师和艺术教师是几乎没有畏惧心理的,这正是因为体育与艺术都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学校非体、艺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共性,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娱乐,不仅要成为学生们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们的“益友”。

4.2教师落实体育与艺术“2+1”应注意的原则

4.2.1体育与德育、智育的结合。

大课间趣味体育活动本来就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互谅互爱,共同创作。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贯彻体育与艺术“2+1”,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编自创各种趣味体育活动,进而起到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4.2.2体育与艺术的结合。

体育与艺术“2+1”不只是两项体育活动和一项艺术技能简单地相加,而是努力实现艺术与体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韵律感和协调性。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大课间体育会活动能够坚持长久的重要原因,学生也会因此把大体育课间活动看作是一种享受,在快乐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论文格式。

4.2.3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

每天除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广播操外,应当设计丰富的活动项目,这些项目均可以班为单位,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参与热情。论文格式。

总之,教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作用应当是“阳光体育”的组织者和倡导者;非体、艺教师其身份是教师也可以是朋友,是监督者也可以是参与者,同时做好服务工作和制度的保障,在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前提下,尽可能参与到其中,与学生沟通互动,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体育教师和艺术教师既要做好组织工作,同时也要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在落实体育与艺术“2+1”时,相互配合、协助,使学生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学到技术技能,丰富学生的事业,开发学生的智力,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智力发育、审美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晓红.阳光体育活动为学生的生命奠基[J].教育科研,2008(6)

[2]曲宗湖.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引起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1(5)

[3]张小巍.大课间的设计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体育教学2005(16)

[4]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273-274

[5] 常俊玲.回返审美之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颜元;人才;实学;习行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99-02

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实学教育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毕生热衷于教育活动,晚年曾应邀讲学于河北肥乡漳南书院。颜元结合自身实践体验,在对理学的批判中,逐渐形成了“实学”思想。人才培养观是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论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的机构、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观点切中时弊,极具胆识和卓见,是一份值得研究总结的文化遗产。

一、人才的重要性――国富民安之根本

颜元崇尚“实学”,他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认为国家要富强,社会要安定,必须发展教育、兴办学校,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1.人才是政事之本。颜元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出发,将“举人材”列在其“富、强、安”的政治纲领中。他说“如天不废予,将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兵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材,正大经,兴礼乐。”颜元认为人才是政事之本,是国富民安的根本。他说,学术是人才之本,人才是政事之本,政事是民命之本。人才虽由学术产生,但学术须由人才创立。因此人才是学术、人才、政事和民命四者关系之关键。

2.人才在“教以济养,养以行教”中的作用。颜元认为教育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才,为国富民强服务。他说“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教”和“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也就是说,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才来增强民众的生存能力,促进生产发展。而一旦生产得到发展,国富民强了,又会反过来要求和促进教育的发展。颜元能在“以空谈心性为高雅,以理财治生为卑俗”的理学教育统治时代,提出“教以济养”的著名命题,实在难能可贵。

二、人才的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才实德之士”

颜元对人才的界定是基于他对传统教育特别是宋明理学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批判。传统人才观通常把人才看作是“文学儒雅之士”。颜元否定了这一观念,并赋予人才以进步的、全新的内涵。

1.颜元对传统教育培养人才的批判。颜元认为,自汉宋以来中国教育皆虚浮空疏,严重脱离实际,培养出的人尽是些无用的“白面书生”;科举八股取士制度更是贻误人才。这些人只会背诵经传,无实德实才,无益于富国安民,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和民族斗争,不是不加闻问,就是束手无策,只会“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因此,宋、明才亡于异族。到了明代,理学流毒益甚,培养出的士大夫更不能“办艰危,定成平”。当清贵族入侵时,他们只能“愧无半策匡时难,惟余一死报君恩”。因此他指出,这些空疏无用的“书生”、“文人”算不得什么人才。

2.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人才的界定。颜元认为,设学立教的目标在于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即人才。这种人才是“转世人”,非“世传人”,以具备“实才”、“实德”为标准,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他们具有“斡旋乾坤,利济苍生”的实际本领。同时他主张,根据个人禀赋和质性之不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通才和专才。①“通儒”之才。颜元所谓的“通儒”之才就是那些“上下粗精皆尽力求全”达到“圣学之极致”的人才,他们既通六德、六行、六艺,又通兵、农、钱、谷、水、火、工、虞,是能够历艰危、任繁难、“利济苍生”的通才。但他也指出,成为通儒并不容易,不可能人人都被培养成通儒,切不可强不通以为通。不能成就通儒,也可成就偏胜偏至之才,即专才。②“专门”之才。颜元认为,偏胜偏至之才亦不失为儒、为圣贤。他说:“全体者为全体之圣贤,偏胜者为偏至之圣贤。”与通才相比,这种专才虽然知识能力有限,许多是只精一艺,但是由于掌握了实学,能达到经世致用,因此是那些自认为“读尽天下书”的空疏无用之辈所不能比拟的。进而颜元主张造就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使之分管国家的各项事务,为民造福。

三、人才培养的机构、内容和方法――学校,真学实学,习行习动

1.人才培养的机构――学校。针对宋明理学教育和八股取士制度皆培养不出实用的人才,“学校之废久矣”的状况,颜元提出“兴学校”。他认为,学校是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人才的场所,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即“其本莫重于谨庠序之教”。他正确地揭示了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基于此,他认为学校是社会发展的本原所在,其功用要高于朝廷,因此教育职位至关重要,应该受到特别重视。他说:“昔人言本原之地在朝廷,吾则以为本原之地在学校。朝廷,政事之本也。学校,人才之本也。无人才则无政事矣……故教职最闲,实最要也。”颜元提出“兴学校”,以学校为本原之地,一改传统学校教育特别是宋明学校教育的弊端,并以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人才。

2.人才培养的内容――“真学”、“实学”。在教育内容上,颜元主张以“真学”、“实学”代传统的虚伪之学。所谓“真学”、“实学”,就是有用之学,以“经世致用”为衡量标准。他采用托古改制的手法阐明了这一教育内容。①“真学”、“实学”教育内容的历史根据。颜元竭力为他的“真学”、“实学”教育内容寻找历史根据。他说尧舜“六府”、“三事”,周公“三物”,孔子“四教”便是“真学”、“实学”。所谓“六府”、“三事”,即《左转》上所讲的“水、火、金、木、土、谷”和“正德、利用、厚生”。所谓“三物”,即《周礼・地官》上所言:“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四教”,即“文、行、忠、信”。颜元认为,“三事”、“三物”和“四教”是异名而实同。在三物中,他尤其重视六艺。他认为,六艺用之身可增长学识、陶冶性情、强健体魄,措之世,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六艺是实学根本,六德、六行需通过六艺来体现。②颜元对“真学”、“实学”教育内容的发展充实。颜元托言经典强调“六艺”,并非真的要回复到尧、舜、周孔时代,而是托古改制,旨在宣传他的“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他的这一教育内容不仅仅包括“六艺”,其中还增加了诸多门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各种军事知识和技能等。“真学”、“实学”教育内容最完整地体现在他为漳南书院设计的规划中。规划中漳南书院被分成六斋,各斋皆有其具体教育内容:第一,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第二,武备斋:课黄帝、太公以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第三,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第四,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第五,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第六,帖括斋:课八股举业。漳南书院仍设置“理学斋”和“帖括斋”,只是为了“应时制”、“俟积习正”,则关闭此二斋。可见,颜元的“真学”、“实学”教育内容同宋明理学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针对这些内容,实行分科设教,这在当时是别开生面的,已经蕴含着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可以说,颜元将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内容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人才培养的方法――习行、习动。为了达到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目标,颜元提出了“习行”、“习动”的教育方法。习行、习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含有历练、实践的意义。但他用两个词来表达是分别针对宋明理学的书本教育和习静教育而言。①习行。针对宋明理学的书本教育,颜元提出了“习行”的教育方法。书本教育是“指读讲、训诂、诗文、制艺而言”。它注重穷理居敬、空谈心性。其最大弊端是“行与学离,学与政离”。其结果是“病天下”、“祸生民”。颜元反对这种书本教育,对其“终日兀坐书房”,不闻窗外事的教育方法,表示深恶痛绝。他强调“习行”,主张学习过程中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但“习行”,并非要废弃读书,然而若以读书为学,则不可。他反对将读书作为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颜元认为,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亲身“习行”,以求诸客观的实际事物。求知必须“见之事”、“征诸物”,即必须直接去观察事物,并动手去做一番,才能获得真知。可见,在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颜元强调了知对行的依赖性,包含有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因素。②习动。针对习静教育,颜元提出了“习动”的教育方法。“习静”伴随道教、佛教流传开来。宋儒把“习静”当作学问根本,大加宣扬。颜元认为,习静教育虚妄无实,危害很大,会使人体惰弱,国家疲癃,而习动才能使人民健康、国家强盛。他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颜元反对把“静坐澄心,体认天理”作为学问根本,坚持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立场,但他并非主张摒绝静功,他说“若不失周孔六艺之学,即用此功于无事时亦无妨。”

总之,颜元以大无畏的精神深刻批露了传统教育,特别是程朱理学教育的弊端,竭力提倡在实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培养经世致用之才,指出学校是“人才之本”,提出传授包括诸多门类知识的“真学”、“实学”,强调从“习行习动”中获取知识的教育方法等,这在当时是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的。颜元的这种人才培养观,一方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近代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明显地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但相比而言,其进步性远大于历史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颜元.颜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陈山榜.颜元评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论文摘 要】 西北艺术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种类丰富多彩,但西北地区的艺术教育存在着思想僵化、创新观念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艺术创新思维启发教育的重要性,借助古人传于后世的艺术品思索古人的创新意识,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开启心里巨大的创作空间,让受教育者在素质修养、能力提高的同时,永远保持着新鲜的创造活力。 

 

一、西北艺术文化及其历史背景 

西部地域辽阔,历史久远,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审美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多样而璀璨的民族艺术文化。自古以来,由于西部地处边疆,外来文化多次传入中原,多民族格局及其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一直深深影响着西部的文化传承,艺术文化多元并存。 

1、西北艺术发展概述 

(1)远古的艺术。西部黄河流域是彩陶的发祥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仰韶文化”时期,造就了质地细腻、造型浑厚的仰韶彩陶,这个时期的鱼纹、鸟纹图案造型已经非常生动多姿,作为图腾符号标识,取材于自然与社会生活,用于巫术祭祀等活动。甲骨文、金文作为书法艺术的起源也随之有了古朴的开端。 

与此同时的音乐和舞蹈,从生产劳动的号子与动作中萌芽,在巫术祭祀活动中逐渐成熟。原始社会最初的文化交流形式就是由绘画图案与音乐舞蹈开启了人类的艺术审美意识。 

(2)周秦汉唐的风采。周秦汉唐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时期,相应的艺术文化也达到后世很难逾越的高峰。这时期的艺术可谓百花齐放,盛世溢彩。四代建都于长安,活动范围位于现在中国的西北,是当时全球最为繁华的区域。自开创了丝绸之路之后,外传中华艺术文化,内染西方新鲜的文化气息,相互碰撞,交融,和谐并存。 

在绘画艺术中,帛画、壁画、纸画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涌现出绘画各种素材的画家群体,绘画手段技术多样,不断推陈出新呈现个性特征明显、技术精湛的旷世佳作,让后人叹为观止。书法文字艺术也是最为丰富的时期,篆隶楷行草都已达到了书法艺术巅峰状态。随着各朝代的执政方针,儒、道、释等各种文化、宗教艺术题材的壁画、雕塑、建筑艺术也获得了全面发展。 

音乐艺术方面,夏周有“八音”“五声”“十二律”的成就,继而春秋战国时期由公孙尼子所著的《乐记》开创了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秦汉时期盛行鼓吹乐,是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结合的艺术;舞蹈艺术也有很高的造诣,民间舞蹈和少数民族舞蹈同时盛行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视觉盛宴。隋唐的君主偏爱音乐歌舞,兼收并蓄了西部多种民族的音乐风格,规范乐部,使音乐艺术更系统、完整。 

(3)宋元明清的衰退。随着宋元明清的迁都至中原、北方,政治文化中心也由西部转移到别处;交通也由单一的“丝绸之路”转为“郑和下西洋”海上运输,开拓了海上对外交流的先例;加之西部战乱频繁,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文化中心东移或北上,渐渐呈现出整体衰退的现象。 

2、丰富多彩的西部艺术种类 

(1)民间艺术与工艺装饰艺术。由于少数民族众多,而且边界线最广阔,所以西部的民俗文化是异常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吃、穿、住、行都是根据生活环境就地取材,使其具有艺术性,创造了普通生活的艺术品。工艺装饰方面其中包括金银工艺、陶瓷工艺、染织工艺、漆器工艺、家具工艺、还出现了木器、琉璃、编织等工艺也是十分精美。民间艺术有剪纸、雕刻、皮影、食品、刺绣、和民族服饰等,无不包含着各民族的艺术文化的精髓。 

(2)书法艺术。从历朝历代的传碑来看,大多数汉唐及之前的都遗存在西部地区,西安的“碑林”、陕西关中地区的“汉唐十八陵”、蜀地的三国时期的石刻等等地方部分都保存完好,能清楚地欣赏到当时古人深厚的书法造诣。西部各少数民族也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文字种类繁多,书写也别具特色。 

(3)岩画壁画等绘画艺术。西北地区的各个角落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及外来民族的岩画和壁画的艺术结晶。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表现技法各异,内容基本上归纳为四方面:氏族图腾崇拜、巫术宗教仪式、平时生活情景、狩猎动态造型与场景。由远古新石器时期到清末,岩画壁画均有历史的痕迹,各有特色,各朝代绘画艺术的繁荣表现在了宗教壁画上。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便是其中的代表。自汉朝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画家逐渐开始由绢帛转用宣纸进行绘画,到唐时期已出现专攻人物、花鸟、山水等著名画家。 

(4)雕塑艺术与建筑艺术。雕塑的设计与制作总是跟宗教有关,西北地区的石窟、墓葬遗址上千座,遗留的雕塑作品也成千上万,给后世进行考古等学术研究留下了可观的财富。西北的建筑由于民族众多,风俗习惯、信仰不同而各具特色,最典型的代表有蒙古包、陕北窑洞、关中民居、新疆民居等等。 

(5)音乐戏曲艺术。由于少数民族语言和乐器的不同,各个地区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唱腔,后来逐渐分为地方民歌和戏曲。从春秋的乐理的建立,到汉朝的相和歌出现,魏晋南北朝的《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著名器乐独奏的优秀名作,再到隋唐十部乐的综合演艺,都在展现着古代西部的艺术辉煌的风貌。 

视觉艺术是从横向来说,是对此时此景的综合表现,除此之外,还是对文化历史的记录。表现听觉的艺术门类由于事过境迁,逐渐丢失了各自的艺术语言,但是这些动态的时间性艺术形式,却被作为造型艺术的表现题材,静态地展示出来,在古代绘画、雕塑和传统工艺品中,留下了昔日辉煌的痕迹。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差异,我国西部与东部南部地方相比,已现出经济和艺术文化双落后的局面。 

二、西北艺术文化教育现状 

西部地区地域的长期封闭,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使西北人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创新意识普遍薄弱的状态。 

西安美术学院的李青教授在《西北民族艺术文化与西部大开发》一文也曾提到“西北地区的文化艺术在继承与创新方面曾有过突破性的发展,比如60年代‘长安画派’兴起,70年代末‘丝路花雨’的创作,以及当代‘西部文学’的热潮等,但从当前的普遍现状来看,西北文化艺术界依然面临着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难题。西北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但传承多于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满足感,造成了西北人对艺术创新的漠视。对于传统文化,西北人有着单一的思维定势,墨守传统文化的固有模式,难以以客观的态度去认识传统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真谛。这种定式思维和封闭心态,只能消减西北人的创造力,使其与开放的现代社会产生一定的距离。对当代西北文化艺术界来说,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开拓和合理转型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西北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应避免思想僵化,只埋头苦读,不思考创新,在学习古人的艺术品的同时,也要借助他们传于后世的艺术品思索古人的创新意识,这个恰恰是现在西北艺术教育紧缺的一种意识。 

三、艺术创新思维启发教育的重要性 

1、什么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国家教育部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的首要条件。许多研究者对创新思维都有自己的定论,笔者认为创新思维是一种先“破”后“立”的发散性的活跃思维方式,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式,不按照常理思考问题,具有从归纳总结中求异的反逻辑的特性。 

2、艺术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的真正任务不是压抑情感,而是使这些情感得到升华并进入有利于社会的途径和渠道。 

传统的艺术史主要介绍是精华的艺术品,中国古代艺术品在早期多是匠人的产品,其无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要制作或雕刻的主题,是已经规定好的,代表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的主流,但在技术上可以发挥创新思维,例如汉代的长信宫灯,其工艺造型和实用功能完美结合,让世人惊叹汉代工艺设计师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这种工艺造型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创新思维是占必不可少的位置,如果灯就是灯的传统造型,人像就是人像的工艺装饰作用,那世界的艺术史上就缺少了许多意外的惊喜,这种前人给我们经验可以与艺术院校教授艺术课程相结合,在介绍了艺术的发展史和各种艺术的背景文化,联系当今时代的潮流,开拓思路,进行创新思维,对提高艺术修养和激发艺术创作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艺术创新思维的锻炼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维克多?洛温菲尔德(viktor lowenfeld)在他的著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中认为艺术教育的任务“既不是艺术本身,又不是艺术作品,也不是审美体验。而是儿童,通过艺术教育,他们将越来越富有创造力,越来越思维敏捷,他们将在任何可能适应的环境中运用他们的艺术经验”。洛温菲尔德着眼于保护孩子们对于创造的自信心。他谴责现代教育阻碍孩子们天生能力的发挥,相信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训练教师,使得他们成为孩子发展的欣赏者从而改善局面。 

教育者应该从成年的丰富的阅历提取适合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锻炼,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信心,不惧风险,敢于质疑,敢于尝试。为培养创造力而教授艺术。 

包毫斯做了创新思维锻炼的典型先例,进行教育改革,影响最大的课程是著名的“基础课程”。学生入学后6个月的试读期间所学习的就是这种“基础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对自然材料的理解力,在让学生熟悉材料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对材料进行创造性尝试。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思维教育,首先要时刻更新自己的艺术教育观念,从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中转变,吸取创新理论新知识,与时俱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并且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欲求。 

4、点击艺术创新思维的火花 

艺术和科学不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有的只是变化,在艺术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失去一些东西,同时也得到一些东西。每一种见解都要重视,有多少人,艺术就应该有多少思维方式。艺术可以开发社会中的个体天性,也是表达、思考以及同他人广泛交流的一个载体。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有限的兴趣,点击无限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开发了受教育者的另一番新天地。 

个人在艺术上的表达也是感情的流露,随着受教育者的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感情和认知能力也在变化。教育者在创新启发性教育中观察他们的变化,注重他们的表达。不同的年龄段的受教育者有其特定的绘画符号、表达方式和语言,了解他们的这些变化,及时给予受教育者创作方式的引导、创作材料的补充和扩大艺术视觉表现形式的欣赏范围,开发个人更为广阔深邃的创作天地。采取鼓励大于批评的方式让孩子保持着真善美美好的情感。 

四、西部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民族素质 

在西方教育界,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艺术教育到现代w?德韦恩?格里尔(w.dwaine greer)使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其教育史中各个阶段进行了对艺术教育的精细剖析和研究,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等能力的重中之重。艺术课形式的单一短时期看不出有任何弊端,实际上却会延伸到学生在各学科方面缺乏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道德素质的缺憾。让受教育者认识真善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需要西北教育工作者开发自身的眼界与思路和开拓再创造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开启心里巨大的创作空间。 

创作中独立的思考将帮助孩子们自己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论感情上的还是理智上的。艺术创作通过对美的理解曾经被认为是培养良好道德、美好感情的途径,20世纪中期又增添了培养完美人格即健康理智的新内涵。新一代教育家都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能使艺术创新思维在年轻人的生活中生根成长?西北艺术教育者所做的取决于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在20世纪,艺术创造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好的本质,最后与心灵健康相联系,创造性就是它的一个标志。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教育中,我们西部艺术教育者应该继承前人宝贵的教育经验,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时机下,充分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与历史背景,进行受教育者创新思维的培养锻炼,尤其在艺术教育中,潜意识地影响学生的创作生涯,让受教育者在素质修养、能力提高的同时,永远保持着新鲜的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 (美)布朗(auricebrowu),科赞尼克(dlana korzenlk) [m].马壮寰译.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3. 

[2] (美)艾迪斯(stophen addlss),埃里克森(marry erlckson)[m].宋献春,伍桂红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