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纺织艺术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释义:玩偶,采用布绒、塑料、木头等材料制成的人型玩具。人偶属于玩偶中的一个类别。距今3500年前的古埃及墓葬中发掘出粘土玩偶和木雕玩偶。从古罗马的陵墓中出土了四肢关节能活动的象牙人像。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用泥土、木材、蜡、锡、纸浆、混合树脂制成的玩偶,题材大多具有宗教色彩。十四世纪末,玩偶成为文化娱乐用品和艺术品。十六世纪初,德国纽伦堡成为欧洲玩偶生产中心。十八世纪是欧洲玩偶的兴盛时期。十九世纪,美国也成为玩偶的生产中心。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也应用于玩偶的设计和生产上。1878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采用留声机制成会说话、唱歌的玩偶。中国古代玩偶大多也用泥、木、陶土制成。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市井文化繁荣发展,民间开始出现“剪绫为人,载锦为衣,彩结人型”。中国古代的人偶与殉葬、祭祀、许愿、婚丧嫁娶等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陶俑、木俑)。二十世纪初,欧洲玩偶传入中国,许多工厂纷纷仿制“洋娃娃”。
一、 布艺人偶的造型类别
收藏型限量人偶
每个人都可以收藏自己偏爱的物品,它们是私有的,神秘的,有价值或有纪念意义的珍贵物品。它们能够满足人们的收藏乐趣,馈赠亲友等需求,或是提升玩偶公司的品牌形象,一些玩偶公司推出具有收藏价值的数量有限的人偶。亚历山德拉·库里诺娃 (Alexandra Koukinova) 于1989年在莫斯科创建了亚历山德拉娃娃 (Alexandra Doll)。娃娃全部由高级艺人纯手工制作,创作完成,模具就立即毁弃,再不复制。主要生产限量版礼品娃娃(Gift dolls) 和全球只有一件的手工娃娃(One of a kind dolls)。每年推出12~20个新的限量主题系列,每个限量系列只有3~35件。
艺术家个性人偶
艺术家通过制作人偶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情感、思想、观念。艺术家赋予了它外貌、性格、身份,使它看起来就像是有生命的个体。人偶也默默地叙述着艺术家的生活态度、审美标准、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等,折射出艺术家的个性、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等内容。艺术家可以因其制作的人偶而引起社会的关注,艺术成就受到肯定。一些不起眼的人偶也因出自名家之手而身价倍增。
品牌潮流人偶
品牌潮流人偶变化多样,正因迎合了某种风尚、潮流、品牌风格而价格昂贵,满足了现代人追求时尚潮流的心理。Barbie 娃娃诞生50周年 ,包括Diane vonFurstenberg、Vera Wang、Calvin Klein, Donna Karan、Karl Lagerfeld 等多位设计大师为这位青春永驻的人偶设计精美华服。芭比娃娃的鞋子超过10亿双,它的衣柜每年增加100多件新装。小布娃娃 (Blythe) 于1972年出生于美国,当时的美国,反战潮中产生了追求和平、崇尚自然装扮的嬉皮士,并且随着之后电视节目的推广兴起了一股名为“Big Eye”的艺术热浪,多方面原因促进了小布娃娃 (Blythe) 的诞生。
影视角色人偶
电影、动漫中人物被人们所喜爱,所以制作与他们相似的布艺人偶,将荧屏中的角色以一种物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影片的热播,引起人们对角色强烈的共鸣,所以影视角色人偶也受到追捧。欧美的许多玩偶公司制作名人肖像玩偶。意大利的Lenci公司在1927年制作了电影“son of the Sheik”中的Valentino样貌的人偶。一些公司也将闺蜜娃娃作为礼品生产。1923年Valentino将以自己想象为蓝本的人偶作为奖品颁发给了选美比赛的冠军。
二、 布艺人偶的材料构成
布艺人偶创作的主要材料为纺织品。可以通体采用纺织品制作而成,可以用粗糙的棉麻织物、细腻柔软的真丝绢纱、高雅挺括的呢绒、各色不同质地的织物拼接而成,丰富的装饰造成视觉上的新鲜感。人偶的五官用棉线缝制,人偶的服饰装饰刺绣纹样。在纺织品的基础上与其他属性的材料结合使用更有创意,如陶瓷、木材及其他综合材料。人偶的头、手、脚可以由陶瓷制成,洁白的陶瓷如雪白的肌肤,五官手绘而成,其他身体部分和所穿服饰由纺织品完成。提线木偶头部、身躯或局部由木质的材料制作而成,再通过一些纺织品的装饰,使其形象更加完整。木质的材料比较坚硬,雕刻、拼贴出的人偶别有一番味道。涂抹过亮漆或是抛光过的表面呈现出肌肤般的光泽感。不同的木质本色古朴、自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科技材料、无污染环保材料与纺织物结合使用,如树脂、橡胶、金属、ABS、PVC等,创作出更生动、更逼真的布艺人偶。
三、 布艺人偶的功能
布艺人偶属于纺织品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它与纺织品设计中的两大主要门类相结合,具有不同的实用价值。与服装设计相结合,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展示服装,为消费者提供更广阔的欣赏服装的视野。与家用纺织品结合,达到点缀空间、营造气氛等作用。
时装展示布艺人偶
早在1896年,英国伦敦举办了首次玩偶时装表演,同年3月VOGUE杂志在纽约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玩偶时装表演。这是一场义演,在时装表演史上称Model Doll Show。
纽约的布偶设计师Andrew Yang为JOYCE设计的Kouklita系列布艺人偶,每一个布偶都身着JOYCE旗下品牌最新的2010秋冬服饰。商铺橱窗的陈列展示以Kouklitas系列人偶为主,配合新品上市活动。布偶本身也成为了时尚潮流的一部分,参与到了时装展示、时装销售之中。人偶所穿的品牌服饰的风格、款式赋于了它相应的性灵,这样有个性的布艺人偶增添了时装展示趣味,人们也多了一个欣赏视角,在幽默诙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观赏服装。一些服装品牌与不同领域的品牌产品合作,生产该服装品牌独家限量的精美礼品——布偶、手机、U盘等。这种产品是服装品牌的拓展延伸,这些产品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创意性、活力、亲和力,有效保持了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室内装饰布艺人偶
关键词:纺织品;图案;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90-01
伴随着石器间一阵阵铿锵有力的撞击声,装饰也随之浮现出它的最初艺术形态。孰不知这种装饰行为早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酝酿了无数个春夏秋冬,此刻,装饰也以其最完美的真实姿态穿梭在生活的点滴之间,这种赋予实体的装饰特性最初以图案的形式神奇完成了自然的转化。五千年的波荡坎坷造就了华夏儿女的自强不息,也带来了中华大国浓厚的文化沉淀,这种文化的积累潜移默化的丰富着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民族的迁徙、战争、地域的分化、社会性质的改变使得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真实的意识形态完美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它特有的文化魅力在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探索。
今天,这种优雅的艺术形态也在以它个性的表现手法出现在纺织品创造中。图案巧妙的运用于纺织品中不仅提高了纺织品的经济价值,更增强了纺织品的艺术特性。作为纺织大国的中国,如何使纺织品的设计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图案设计占据着行业的重要位置。然而,生长在独特文化魅力的大国之下,纺织品图案设计如何在多元化社会格局之下继承传统文化特色、散发民族亲和力又极具时代气息,这是现代优秀纺织品设计师的民族使命。刻不容缓,纺织品图案设计作为新的艺术设计形式,坚守对传统的敬意,跟着时代的脚步正在探索着新的出路……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在美国得以发展,他们带去的不仅是各国先进的设计手法,更是各个国家的文化内涵,这种多元文化的交织已经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得以一体化的发展,多元化文化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也得到了二次浇灌。中国以大国的姿势在世界各个领域起到先锋带头作用,然而此时。在国际多元化格局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外国文化的冲击,传统装饰图案作为传统文化的外在表象如何在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得到良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永恒的话题。纺织品图案设计不例外,作为一名优秀的且具有民族热情的纺织品设计师应该理性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正确赋予传统图案设计新的生命,正确理清纺织品图案设计前进方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不断上升,同时对纺织品的艺术性要求也日益增强,作为一名纺织品设计的工作者,正确理清新的设计思路十分关键。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但要继承我们传统图案的精华,也要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运用一些先进的数码印花技术来处理图案的生成,在图案的选择上可以利用时下一些流行的元素,这些元素的来源可以是流行的卡通图案,电影里的场景元素,甚至是影视画面等。其次更要学会洞擦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和消费心理,要对纺织品图案设计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市场调查对象应当区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职业的人,针对市场调查的结果做针对性的图案设计,例如给孩子们设计的纺织品图案可以选择当下最受欢迎的卡通图案,给老人设计的纺织品图案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吉祥图案,寓示平安幸福之意等。
时代的脚步没有停留,纺织品图案设计作为新的艺术形式也应当随着时代的脚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通过几代图案工作者的不断探索,纺织品图案设计的发展定将在艺术创作领域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2.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黄灿艺.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文化解析.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第10期.
[3]中国传统图案在纺织图案设计中的应用.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第1期.
[4]张毅.家纺装饰布的设计与创新.装饰,2003年第7期.
[5]郭中超.纺织品纹样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广西纺织科技,2010年第39卷第1期.
[6]光同敏.论纺织品图式对马蒂斯艺术风格的影响.装饰,2011年第2期.
[7]徐雯.论现代纤维艺术的特性.装饰,2004年第4期.
“分形”是美国数学家曼德布罗特(BenoitB.Mandelbort)1975年为描述那些不符合欧几里几何规律的自然现象所创造的一个名词,其原义为“不规则的、分数的、支离破碎的”物体。分形出现后,人们就开始探讨利用计算机生成分形图形并将它应用到图形设计中。分形图形有一个很大的特性-自相似性,所谓自相似性,就是指局部与整体相似。这种整体与局部具有无穷尽的相似的内部结构,意味着图案的递归,表现在视觉上,便是无限精细的结构。这种精细结构,不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是无限的,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脑的思维,因而具有独特魅力,然而分形艺术又不是随意的,分形艺术图案的创作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的,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在数字化艺术设计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的图形设计方法逐渐成为主流技术,并广泛应用到纺织工艺图形的设计中。分形的出现及应用,又为计算机图形设计另辟蹊径,也为纺织图案的设计开创了新的思路。
1分形艺术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分形艺术在图案设计的应用,是将分形理论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用计算机图形学算法来构造形式,从而由分形程序生成分形图形。再经与图形处理软件相结合,最终得到绚丽多彩的艺术图像。计算机图形学中分形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使得艺术家可以用更多的方式来进行创作,也给图案设计带来了新的元素。分形艺术作为数学技术和美学的结合,是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对纺织品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纺织品印花和织造图案设计中的应用。分形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无疑有较大的创新。分形图形可以由不同的分形算法生成,图形绚丽多彩、风格多变。分形图形的形态造型有类似于自然景物的具象造型,例如树木、植物叶子、花朵、山峦、雪花等;以及自相似几何形体或偶然形体的抽象造型,抽象造型的分形图案与几何图形非常相似,不但可以自动生成形象的几何花型,也可以生成抽象的几何花型。这些分形图案都跟传统图形的某些类别相似,因此可以在分形图集中找出很多与传统纹样吻合的地方,并将其应用到计算机图案设计中,而部分分形艺术图形与传统纺织纹样相似,具备作纺织纹样的条件,因此可用作纺织纹样,再结合传统纺织艺术设计所提供的丰富形式和格律,就能开发出独具一格的纺织图案。由于分形图形具有无限的精细结构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利用分形艺术设计的纺织图案,风格独特,时尚性强,个性突出,与纺织品需求多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总之,分形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其在纺织中的应用必将为纺织图案的设计开辟新的天地。
2纺织图案设计中分形艺术的应用
纺织品图案设计中分形艺术的应用,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分形图案直接作为纹样组成连续图案。如图1、图3,是应用笔者自行设计的“分形纺织图案设计软件”生成的纺织图案;二是在分形图案的基础上,通过其它方法进行艺术加工,或与其它图案有机结合,组成纹样,再连续成新的图案,如图2,利用分形Julia集生成基本分形图案,再加上画图设计,按散点排列构成纹样。分形纹样也可与传统纹样一样采用分色软件进行自动分色,再通过去杂、散点处理、光滑处理、局部修改等方法将色块分清,以及根据纹织或印染加工工艺进行图案的意匠处理,最终得到符合纺织加工工艺要求的纺织纹样。
3纺织图案在纺织工艺中的再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例如纹织CAD、喷墨印花等,利用分形生成的纺织品图案可以方便地经过纹织或喷墨印花再现。由于分形图案是数字图形,在纹织软件中可以直接处理,在喷墨印花中可以直接应用。随着电子提花织机、电脑刺绣、数码印花技术在纺织应用领域的逐步普及,这种由计算机程序生成的纺织分形纹样,不但花型种类繁多,还可通过计算机直接传输到相关生产机台上,反应迅速,不失真。这既缩短了工艺,又实现了纺织艺术图案的数字化设计。但纺织分形纹样在具体实现前,还必须结合相关的纺织工艺进行优化处理。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分形图形具有无限精细的结构,但是纹样是通过织造、印花或绣花等方式再现到纺织品上去的,其精细程度无疑会受到纺织工艺或纺织品结构的限制,分形纹样的应用必须与相应的纺织工艺相结合。如前所述,分形图像的主要特征是图案的自相似。这种自相似导致图案中具有许多由不同颜色的像素点所表示的精细信息,这些结构太精细而无法印出来或织出来,所以利用分形艺术设计的纺织图案,在通过纺织工艺再现前,必须将这些精细结构优化而又不失分形创作的美感。下面主要就分形纹样在纹织和喷墨印花中的优化应用作些探讨。对于纹织物而言,纹样是通过各种颜色的经线与纬线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表达出来的,由于经线与纬线的数量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组织点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一个组织点只能表达一种信息,因此有限的组织点数不可能完全表达出分形纹样的无限精细结构特性,但是我们可以用增加组织点的方法来尽可能地提高分形纹样在视觉上的精细效果。而在同样大小的面料上,组织点的多少取决于织物的经纬密度,经纬密越大组织点数越多。因此织物经纬密度直接影响到分形图案精细结构的表达程度,经纬密度越大,纹样的表现可以越充分,细线条、小块面、点子均能呈现于织物上,反之,则不能随意地进行表达。由此可见,密度高的织物在表现分形纹样的精细结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独特的精细表达效果不仅使分形图形转化成纺织纹样成为现实,其特殊的文饰效果还将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对于印花而言,由于分形纹样是数字纹样,而且多为装饰纹样,所以特别适合喷墨印花。分形图形的精细结构,可以通过提高喷墨印花的分辩率(dpi)来模拟。分辨率越高,分形纹样的精细结构将会表达得更清楚、更完善,图案清晰度就越好。一般纹样,dpi为180~360,精细结构的dpi为360~720,最新高精密喷嘴能喷出分辨率超过1000dpi的印花图案,完全可达到仿真效果。所以如果采用高分辨率的喷墨印花工艺,分形纹样的精细结构将会表达得更清楚、更完善。当然,也可将分形纹样进行分色处理,采用普通的印花方式来实现,例如,可通过采用高目数的丝网印花来实现分形图案的精细结构。目前,分形图案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主要有T恤衫图案设计、装饰布料图案设计、刺绣花样设计、真丝方巾图案设计、时装图案设计、地毯花样设计和壁毯花样设计等。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分形纺织图案设计软件”,设计出一些符合纺织工艺的纺织纹样(见图1、2、3),这些纹样可以结合纹织CAD工艺在织机上再现;或者通过数码印花,或通过分色后采用普通印花工艺再现。
混合式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老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学校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的动力下,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声誉,着手这一网络平台的教学改革。平台强调的是互动,可以做到网上24小时与老师交流。”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建勇的短短几句话道出了这一改革的动力,同样也点出了它的“动人”之处。
“Living course”网络课程建设理念,即建成“活”的网络课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与资源的互动,充满活力,强调可持续建设和发展。改变单一的教学资源,系统化、结构化构建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自己的教学资产、教学成果、教学财富,实现师生共建,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根据纺织服装类课程特色,强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多元网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深度有效的教学交互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利用“虚拟导师”引导学生网上学习,不仅适应了90后学习者“数字原著民”特征,更加发挥了网络对于学习的正面影响,引导学生。
作为浙江理工大学网络课程建设“两平台”的核心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探索、自主思考、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全面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学习方法包括评价方法的改进。另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建设更加注重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要求与鼓励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建立师生课前、课内、课后,一课堂、二课堂,面授和网上互动同步进行。
据陈建勇介绍,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纺织服装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着眼于拓展教学空间,构建学习共同体,改变传统纺织教育领域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应纺织信息化,帮助教师管理教学活动、积累教学资产、展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优质资源的建设,实现了课程资源的集成共享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样,也实现了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二次开发。引入网络教学平台,搭建网络学习环境,承载数字化课程资源,倡导数字化学习方式。根据纺织服装类课程特色、教学情况和师生要求对平台进行“校本化”。
培育了一批体现教师教学设计、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纺织服装类数字化课程资源。全校已建成的网络课程达472门,其中纺织服装类课程50门,数字化课程资源容量达200余G。将传统教学资源转化为网络课程、资源库、作品集、题库、电子档案袋等数字化课程资源,集中体现了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且资源类型和媒体种类丰富,多媒体呈现方式和内容组织结构设计巧妙,融技术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实现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丰富了我校纺织教学领域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师生协作共建共享保障了数字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服装、艺术设计、纺织机械等课程特色探索出多样化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模式,开展了多元教学活动和生动有趣的教学互动,改变了传统纺织教学领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增进和融洽了师生关系,培育了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三个国家特色专业,促进了教学模式创新和纺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同时,实现了精品课程同台建设与展示,为纺织领域数字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提供管理工具、展示平台和共享窗口。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已有《基础设计》、《纺织品CAD》、《成衣工艺学》、《时装工业导论》、《服装立体造型设计基础》等一批课程相继建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或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织品设计学》《服装生产管理》等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人机工程学”等多门课程的课件荣获国家和省里的多媒体课件大赛奖励。
网络平台 高使用率广受益
通过现场的网络课程演示和网络学习的长期投入使用,我们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使网络学习环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基础上,设计了多样性教学活动。基于网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加强师生网上交互,生动有趣的教学互动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利用LAMS(学习活动管理系统)结合纺织、服装、艺术设计、纺织机械等不同学科、课程的特色探索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模式,促进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例如:实施支架式教学、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进行基于资源的适应性和自主学习和测试;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基于网络的协作探究学习,基于网上学习活动的小组学习。实验班对比教学表明,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加强了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师生关系更融洽、亲密。
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徐定华补充道,网络教学的涉猎范围广泛,突出纺织类、服装类、艺术设计类、机械类等不同专业“产、学、研”三结合等特色需求来建设,适应当前我国纺织工业产业升级改造的信息化进程,形成了生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了多样化教学模式、实施了有效的教学互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改革成果、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社会反响凸显成果价值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创意产业;黎族文化;策略;建议
0 前言
创意产业以其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海南创意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创意产业日益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独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海南省“长流文化创意园区”、“呀偌达文化旅游区”、“陵水智慧村”、“三亚创意新城”、“海南国际创意港”等一批发展形态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聚集区正逐步形成。而黎族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无疑是建设海南创意产业的一大亮点,其发展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关注。然而当前对黎族文化艺术还仅限于其外在静止状态的层面,而未能真正挖掘黎族艺术自身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使其具备在当代社会生长的持续力。在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究竟应该如何相时而动,同时又要依托现代产品形式,融合现代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实现黎族文化艺术与当代产品的巧妙结合,借当代产品之行,寄黎族文化艺术之神,从而使得黎族艺术借助新的载体传承延续,也使得我省当代的产品提升民族文化特色,使得双方相得益彰。
1 海南创意产业与黎族文化的关系
1.1 创意产业的内涵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提出创意产业主要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叫法是创意产业,主要受英国影响。我国上海采用了英国的叫法,北京、台湾和香港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但是以上定义都有一个不足,即没有揭示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的内涵应做出如下概括:依靠个人的知识、智慧、技能、灵感、天赋,通过科技与艺术这两大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重构、嫁接和提升并与其它产业融合生产出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类感性需要和理性精神需求的产业。
创意产业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颠倒了传统的价值增值和产业划分标准,将“创新”引入生产函数,以高新的数字网络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增值源泉。创意产业是通过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作为创意手段,它在内容与形式上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于一身,是迄今人类产业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的“朝阳产业”。
1.2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是黎族文化转型的有利条件
1.2.1 独特的天然资源
海南岛上近120万黎族人民,主要集居在海岛的中南部,他们所集聚的中南部,是海南岛旅游资源最为丰富而奇特的地区。黎族地区终年摄入的热量较多,全年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多,水资源丰富,强光、高温、多雨结合,构成黎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海南中南部极富特色的山地旅游、温泉旅游,热带雨林的绿色旅游、森林旅游,都全在黎族人民集居的地区。今日三亚市新开发和建成的南山、亚龙湾、天涯海角等著名的旅游区,从古至今都是黎族人民劳动、生活的栖息之地,与黎族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在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地区无不仅凭着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气候可聚集来大量的创意人才。创意产业的载体是人,黎族文化创新艺术设计是否能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吸引创意产业从业者,如:艺术家、文化人、设计师、工艺师及各种才能的自由职业者。优美环境有利于激发对黎族文化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灵感。
1.2.2 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
黎族在海南岛这方热土上,积淀了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逐步形成自己璀璨而独特的文化,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实用价值。黎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比如黎族古老的纹身文化历经数千年,是黎族一笔机器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仍为学者所关注。黎族文身被人类学者誉为“人体上的敦煌壁画”,见过黎族纹身文化的人会经久难忘。而这些刻在血肉之躯上的由不同纹样的因素而构成的图案,它包含着对生命的祈求,对幸福的盼望,对灾难的回避,对青春美丽的展示,也是黎族妇女人人追求的荣誉。又如黎族的纺织文化,其先民掌握纺织文化伊始,至今可以上溯到4000年前。世人称赞的黎锦,在黎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堪称一绝其深邃的内涵,丰富的内容,奇妙的技艺,无穷的魅力,闪耀着黎族人民的智慧之光。黎族的纺织文化,经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总结和传播,在我国纺织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写下了厚重的一笔。在海南创意产业的大发展背景下,而丰富独特的黎族文化是不乏可进行创新的艺术设计元素。可以通过创意手段对黎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进行艺术设计,使之赋予新的附加值,以实现自主开发具有黎族文化特色品牌形象。例如可举办一些定期具有特色的黎族文化“黎族文化艺术展览”、“黎锦设计大赛”等,这不仅可以挖掘出具有特色的黎族文化元素,而且还通过创新改造黎族文化艺术以满足每年来海南旅游的大批愿意尝试创新产品的国内外高端的游客的需求。
1.3 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黎族文化的挖掘和艺术设计提供崭新平台
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黎族文化的挖掘和艺术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为黎族文化的创新设计、自主品牌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具体表现为:海南创意产业为黎族文化的艺术设计建立了政策保障系统,海南正逐渐形成一批发展形态多样、各其特色文化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如海南省“长流文化创意园区”、“呀偌达文化旅游区”、“陵水智慧村”、“三亚创意新城”、“海南国际创意港”等都是经过创新手段的创意文化产业区。这些为黎族文化的艺术设计不仅提供了一定的人才技术资源和很好的学习以及创意源泉,而且提供了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展示、营销的平台,使其被群众认可,为黎族文化创意园的发展提供可能。
2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现状分析
2011年8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个政策》。在政策的推动下,海南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海南文化产业人数10.16万人,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43.26亿元,占海南GDP的2.1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75%。虽然总量不大,但我们可以看出,海南创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黎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优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都与海南创意产业建设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是海南创意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具有不容忽视和低估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黎族文化在艺术设计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对于黎族文化艺术设计认识不足,对其发展不够重视。据知某地的一处黎族聚居区文化园内认为将一座座二至三层的小楼红瓦粉黛,外墙表面粉刷绘制几幅黎族的传统图案,就是对了黎族文化的传统建筑的艺术创新。要明白,无论是干栏式或是船形屋建筑,黎族从来没有也无法将绘制的图案表现在墙面上,谷仓更不可能在屋顶上。对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应该建立在正确的黎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随意篡改。
本土人才的匮乏。一方面,在海南的创意产业领域,非常缺乏既懂文化属性又懂市场属性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黎族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很多文化产品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但是却十分缺乏市场的运作和推广,而没有实现艺术作品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笔者曾参加一次黎族文化园设计中标评审会,来自全省选送的设计图样,令黎族领导和评审专家们大跌眼镜,最后除评出一个二等奖外,其他奖均空缺。
黎族文化展示内容单调,缺乏创新性。据笔者不完全调查,海南已经开放、正在建或准备建的黎族文化园项目至少有十个以上,而多数项目面貌雷同,展示内容相似,有的甚至连名称都相同,大体都是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有黎族男女服装、竹竿舞的表演等,文化内涵和设施简单单调、规模小,缺少黎族支系和地域特色和创新性,没有认识到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无法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不同游客的的眼球,以及对新鲜创新文化的需求。
3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策略与发展
依托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对黎族文化由救济式保护向开发式发展转变。要想很好地保护好黎族文化,单纯靠将其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够的,单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其加以传承是很狭窄的一条路径。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开创了一个新的产业类型,同时它也催生了人们从传统审美和传统艺术创作中去找寻灵感、题材和资源。黎族文化就有了被市场、艺术创作、消费群体重拾的可能。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不单纯是一种成熟商品经济的优势、完善创意产品的市场优势,它实际上己经为黎族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为我省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手工艺)建立动态、长效、可持续保护机制开辟了新的路径。基于黎族文化自身的艺术设计和其他发展现状,整合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对黎族文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3.1 以完善的规划和政策推进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建立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虽然黎族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初步成形,但是因为目前的诸多不完善以及产业系统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所以还存在着对其发展的争议性,因此发展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可以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的组织领导,成立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协会。根据黎族文化发展现状,制定有特征、有区别的、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建立发展规划和行动纲领,统筹、协调和指导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并按职责分工加强对黎族文虎相关艺术设计行业管理和企业服务工作。此外,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基地建设、公众创办艺术设计企业、加研发投入、扩大艺术设计消费和政府采购、培养和引进艺术设计人才等。
3.2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创意人才
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关键在人才。人才是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一大瓶颈,创新设计人才匮乏,制约着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抓住多区域合作的培养新兴机遇,利用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条件以及凭借黎族文化独特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大力和引进传媒人、策划人、出版人、设计人、广告人、经纪人等创意人才,特别是多媒体设计人才、会展设计人才、广告设计人才、文化经纪人、游戏产业人才。加快培养本土文化优秀创意人才,大力引进国内外创意高端人才,建立人才引进、选聘、使用、培训及待遇机制,培育创意产业领军人物。通过教育、培养等途径,使传统文化工艺人与新培养的创意设计人才、文化市场运作人才等有机组合,培养和造就具有本土文化背景、具有民族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创意设计理念的独特的人才,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是当务之急。
3.3 走产业化道路,创立民族品牌
创意产业的发展一个核心就是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意产业。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基地。如果把黎族文化纳入海南创意产业的体系,并整合利用海南创意产业下文化、娱乐、会展、旅游、科技、信息等资源对黎锦、创作工艺等加以改进和完善。例如,黎锦传统的、无分工的、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劳作方式可以通过现代产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所代替,甚至可以机器的批量生产代替原始的手工创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停留在为了保护而保护的层面,而是要通过某种路径,对传统文化进行行之有效的自主开发。要想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抓住创新发展的契机,主动设计无疑是创新发展的首要之举,特别是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设计上迫切需要进行再设计。可通过会议、节庆、旅游,以及模特、时装、设计、鲜美等大赛活动的方式将其展示,以实现建立若干个品牌优势、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黎族文化创意企业集团。在保持黎族文化、艺术内涵的前提下,这样的产业化创新为黎族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4 结束语
创意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客观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从海南创意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来看,我省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正处于向自主品牌设计的内销模式转型,关键是改进黎族文化艺术设计观念和发展理念,向创意新设计、创新制造的自主品牌推进。加上国家在政策上宏观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海南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有望快速进入新的繁荣时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对黎族文化的发展同推动和完善具有海南特色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之间架起一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二者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鲍铭莹.创意产业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D].中国美术学院,2009(5).
[2]陈立浩.“黎族研究”与国际旅游岛建设[J].琼州学院,2010(8).
[3]焦勇勤.把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建立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C]//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理论研讨会文集.2009(9).
[4]洪传国.对海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J].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研究,2010(3).
[5]吴珏.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开发之路:体验设计[D].海南大学旅游学院,2011(7).
[6]阎跟齐,张一平.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尊重黎族社会历史和文化风俗[J].国际旅游岛民俗与人文环境研究,2012(6).
[7]林开耀.加速实施《中国黎学》方案 让黎族文化产品走向世界[J].国际旅游岛民俗与人文环境研究,2012(6).
[8]张士兴.浅谈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J].2010年当代海南论坛文集,2010.
[9]王元.试论海南黎族地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D].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8(4).
[10]王建国.挖掘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内涵[C]//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9(9).
2009年3月7日下午,在上海的著名创意园区“尚街LoFT”,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与该园区倾力合作打造的“东华零度空间”实验型店铺拉开了其神秘面纱。
只见店内别致地陈列着东华大学服装师生的作品,有单品、套装,还有包袋等配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家店铺的投资与运营都是由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负责的。
作为大学教学的市场化延伸,“零度空间”在店铺内展示和出售服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艺术设计等六个专业方向学生的优秀作品。首先进驻的服装作品主要是东华大学普通班以及中日班的师生作品。
不过,这些作品是否还有更多的商业诉求呢?比如批量化贸易洽谈。
主持该店铺的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的综合艺术教研室主任赵强表示了肯定。
据其后十多天的运营状况来看,初步的商业运行还比较良好。“来的客人还挺多的,销售还挺好。”赵主任如是说。
不过由于都是单款单件,所以也常有尺寸不合的情况。对此,“如果客人能等的话,就再让创作者与客人沟通、再订做。”赵主任说。
记者问及正常运营后是否能达到至少抵消运营成本的绩效,赵主任表示一段时间后应该可以达至此目标。
不管如何,作为尚街LOFT“中国原创设计师孵化项目”在2009年浓墨重彩的开篇之笔,“东华零度空间”至少迈出了产、学、研、商一体化的重要一步。不管是东华大学、尚街LOFT,还是徐汇区政府,都纷纷期待她能给予高校最具活力的设计力量和最新鲜的原创设计作品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机会。同时也能让高校在新形势下,探索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尤其是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新思路方面实现重要突破。
当天,同时开幕的还有“康颂-梵新艺术品修复工作室”。该工作室举办了孙奇龄风景油画展。
而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与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合作的中日班三年级学生也以平时的课业成果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动态秀。
关键词:服装设计;技术性;艺术性
引言
艺术与技术可以说是“艺术是情感化的技术,技术则是精确化的艺术。”二者之间在服装设计艺术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服装设计之美不但是物质的,同时还具有高度的精神之美。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服装设计,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它必须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需求,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步。无论什么时代,科学技术总是伴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而展现出新的力量,新技术、新工艺促成了服装新设计的生成。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同时也缔造了更完美的服装设计产品。
诚如一件Giorgio Armani的男士西服,作为意大利男装的代表, 它的“西服”,不仅是合体舒适的外衣,更是穿着者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往往一件价值不菲的西服,不但包含了高科技的面料处理,而且还包括了国际一流服装设计大师和工艺大师的创新技术和艺术设计。当我们在选择一件商品时,除了商品本身所具备的使用价值外,我们还同时购买了它所赋予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审美品位,也即是产品的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由此可见服装设计离不开艺术的感性美同时也离不开技术的理性美,只有二者结合,才能缔造服装设计中所具备的价值。
一、服装设计的艺术感性美
设计之美是对物的创造,其目的也即是为实现人与物之间的调和。纵然人在设计中仍占有主置,然而设计离不开具体的物,设计一旦离开了物,将不存在设计之美,其美是建立在现实的生活之中。
我国传统服装艺术的美学意境,也即是创作者将其物化为纹饰、色彩、造型等艺术形式并凝固于服装之上,力求创造出强烈的个性意识,以此来体现浓郁的意境或绝美的境界。以中国唐代女性的披帛为例,它模仿传统飞天的飘带,衣服外再加上一些或宽或窄的披帛,其服饰形象婉若行于空中,使穿着者犹如玉女一般。再如,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文人高士以模仿神仙形象为主要表现形态,追求飘逸之美,服饰形象更多创造追求以神仙风采。将球衣服肥大,形体清瘦,形成一派“飘然若仙”的景象。如服装设计师叶锦添先生为周润发在《卧虎藏龙》扮演的男主角设计的服饰,为素色且加宽的袍服,使演员衣袂飘飘,行走在如云的竹海顶上,整个场景美奂绝伦,将世外高人的形态特点表现的一览无余。凡此种种,皆通过服饰的艺术美来烘托其感性之美。
二、服装设计科学理性美
服装设计师必须熟悉和深入了解当代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精通服装设计的原理,同时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律。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服装科技技术层出不穷。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当前一些服装企业已设计开拓出一些高科技服装产品,如适合冬天使用的保健、电热棉背心,适合夏季使用的节能环保空调服等。不但可以实现良好的热疗保健、降温等效应,且其实用性、经济性以及科学性均具代表着世界性的先进水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特殊人群使用的远红外电热迷彩棉背心等。有科学家预言,未来几年里,我们衣柜里将塞满各式各样的智能衣物;甚至一些能够自动实现音乐播放的外套;能够感知人体呼吸和心跳的“聪明衬衫”……目前一些知名的计算机行业巨头、知名服装公司等,纷纷研发能够实现电脑控制的“智能服饰”。这些服装不但具有超强的功能性,而且还兼具时髦的设计,非常符合当下年轻族群、专业人士以及运动爱好者等需求。
李维斯(Levis),世界著名牛仔品牌,率先推出一款音乐外套,这一音乐外套成了“智能衣服”的典型和开端。紧接着美国佐治亚州科技学院研发的“心率呼吸监测服”为医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应用价值。它被称为“读心术”服饰,可以通过相应的控制,实现对人体呼吸、心率及血压等医学数据的测量,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动领域方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除了运动技能竞技,更是运动服高科技的大比拼。如天然萃取成分微胶囊技术制成的全新的纤维面料做成跳水队员的服饰;技术性纺织品做成的高科技的“鲨鱼皮”泳衣;另外Nike Swift技术制成的超强吸湿排汗纤维应用在乒乓球队的比赛服等等,都是奥运健儿取胜的必备条件之一。从材料方面来看,目前国内已上市的大豆纤维面料、纳米面料、牛奶纤维面料、莫代尔棉面料等高科技新型面料,均给服装增添了全新的功能性。另外,各种服装的电子绘图机、数码切割机、CAD计算机辅助设备等高科技设备,以及现代科技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发现等,使得服装设计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呈现出更为密切的关系。艺术和科学技术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服装文明的快速进展。
三、艺术感性和科学技术理性的结合成就现代服装设计
设计美学具有边缘相互交叉的特点,设计与科学技术相互联系,服装设计美学必然包含科学技术美。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基本体现。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和技术性的有机结合对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同样大有益处。服饰设计艺术设计以自然的形式为基础,以科学技术来表现设计细节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价值,最终追求的是规律和形式上的相互统一,以及细节和造型的相互融合。由此说来,现代服装艺术美是建立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根基之上,包含了科技进步和自然艺术的进步。
服装作为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以面料、色彩、款式等特点构成了所特有的艺术语言。迪奥将服装比喻成具有短暂生命的建筑作品。每件作品都是设计师们在通过不断的构造、雕塑以及绘画等过程,并最终得以实现。除此之外,服装还是人体艺术、环境艺术以及行为艺术的综合体。通过服装这种艺术语言,将科学技术进行外显,从服装的角度来深刻体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精神文明。
总而言之,服装的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是服装产品设计最重要的两个根基,二者之间相互融合,使我们的服饰更趋丰富多彩。艺术设计的过程必须遵从技术设计的基本规律,我们的服装作品必须依从技术设计根本的功能性要求,使最终设计、制作完成的服装产品,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而艺术设计作为服装设计创新的基本根源,通过借鉴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精华,将其科学技术合理的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来,以此来实现服装作品的推陈出现,从而繁荣发展我们的服装市场,只有艺术性和科学技术性完美结合才是现代服装设计最为理想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华梅.服饰美学[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格里.库克林.服装设计师完全素质手册[M].吕逸华,王琪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关键词 装饰理念 设计理念 装饰艺术设计的发展 装饰需求
装饰艺术设计是与室内环境设计和装饰设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范畴已远远超出以往常用的寝品类、家具覆饰类及帘幕类等方面的设计,更趋向多品种立体化倾向。装饰的手法丰富多样。
一、现在装饰艺术设计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真而深刻地反思自己在创造物质世界的同时给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思索自己在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应当担负的责任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崇高简洁的意识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因此室内纺织装饰品设计也应该跟上时展的趋势并通过艺术创作和处理使纺织品的外观呈现出特有的、自然的视觉效果,营造一个对人类身心健康有益的环境。
装饰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从人类诞生起就始终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装饰艺术就以其广泛的内容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以其艺术美的审美因素激发着人类爱美的欲望由于人类地域分布的区别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装饰艺术出现异彩纷呈的多种表现形式,并与各自的文化背景相联系,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装饰设计的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
单一的装饰艺术设计不能表达现在人类丰富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出现,使装饰设计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既然装饰设计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高,当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尤其是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工艺材料不断出现,为设计师的奇妙思想成为现实提供了极大的科能,并促使装饰艺术设计者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表现为:
第一,更新设计观念。新的事物不断出现,令人目不暇接,而观念的更新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客观的存在。用环境理论、用新的文化态度、用新的视野,从事装饰艺术设计的研究与探讨,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强调为人服务。只是装饰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
第二,思维模式的更新,实现立体式、跨跃式的思维方式。过去我们遵循太多逻辑化思维模式,设计中追求太多逻辑化思维秩序。将大自然的形态加以装饰变化。而现代设计思维是充分发挥人的潜意识在思维中的积极作用,是各种非自然地,超越时空界限的形象渗透于艺术设计中,使得设计形式上的变异和形象更丰富。
第三,加强装饰设计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材料是装饰设计师展开艺术思维的翅膀,是借以表达情感激情抒怀的物质载体。凡是有着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品,必然蕴含着造型材料的独创性。现代社会里,艺术多元化发展趋丰富了表现手段,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创造了许多具有时代审美特色和代表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的艺术作品。
三、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新及其升华
21世纪事个特殊的只是裂变时代,各种知识都处在重组和创建之中,各专业学科之间越来越注重融合。从注重自然地秩序变化到概括的变形意识,到融合现代文化和艺术思维于装饰设计理念之中。从单纯的纹样设计发展到空间设计,并融入环境意识,各种艺术语言的相互融合使得新的独立的艺术样式的形成。
环境艺术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表现出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各种装饰设计手法得到了广泛的拓展和应用。各种艺术手法设计出繁华似锦的装饰艺术品为人的生活增加了许多艺术氛围,适应不同层次人群的审美要求。装饰艺术创作多元化趋势凸现了时代文化的基本脉络,反应了同时代艺术创作的思潮,是世界范围大的文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装饰艺术设计纹样主题,还常常出现一些带有怀念往日情感、渴望平静生活的怀旧田园风格。这种题材的出现,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高度紧张。人们重新认识到宁静的田园生活,温情友谊及优雅的古典情调能够给噪杂繁忙的现代生活带来温馨的慰藉。因此各种反映旧时宁静安逸平和浪漫的乡村田园风格的题材,结合现代人的新理念、新构思及新的表现形式便出现在装饰艺术设计中,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
装饰设计表现手法就是在这种回归自然但又超越自然环境的思维空间中层出不穷,使我们能够超越自我,在科学与艺术的殿堂中自由地遨游,对我们拓宽艺术创作的思路,展现奇特的个性风格有着重要的启示。较为直观地展示出题创作的精华。
综上术所说对传统装饰艺术不应只是单纯地继承,它需在历史的演进中发展、创新。把传统造型艺术的手工艺及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融入现代设计使现代设计更具民族性,需要深入认识它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装饰风格和艺术规律。要在装饰艺术设计的表现形态中,继承传统造型艺术、风格的纯真性 ,在设计构思上,继承艺术表现的意蕴性。装饰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是艺术、技术、材料的综合体现,用其美的艺术语言、精湛的技艺、独特的材料,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和丰富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辛敬林.装饰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