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

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范文第1篇

一、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是集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之大成,经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具有颇为丰富的各种表演手段。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过程。所以,提倡学校开设戏曲艺术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戏曲艺术含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因此,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欣赏,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纵观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出现了歌唱性乐曲教学的单一局面,课堂上常见的是中外名曲,我国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诸如戏曲、曲艺所见甚少。有些学生对西方音乐卓有兴趣,对贝多芬,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了解掌握较多,而对中国音乐杰作知之不多。尤其对我国戏曲艺术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徽班进京,什么是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对千百年传唱不衰的戏曲剧目与代表人物知之甚微;对中国自己的戏剧创作大师象关汉卿、汤显祖、王实甫、、等知之甚少;对古往今来著名的戏曲剧作《西厢记》、《窦娥冤》、《桃花扇》、《白蛇传》、《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缺乏了解。这种现状与当前我国音乐素质教育极不吻合,要打破这一僵局,必须作出极大的努力。

实践证明:艺术形式与艺术追求和思想意识与精神风貌密切相关。不同的形式与追求其结果不尽相同。时下,从中小学音乐教育找到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切入点异常重要。通过戏曲艺术教学,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这些遗产中戏曲则是独具风貌的重要艺术形式。这里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有长久传唱不衰的乐曲,还有传播范围极广的民间传说。这些必将激起中小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因此,为弘扬民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中小学生进行戏曲艺术教育是音乐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演唱才能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校开设音乐戏曲,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唱念做打行行俱全,中小学生通过初学可置身于戏曲艺术熏陶之中,将使他们的艺术鉴赏力不断提高。那些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著名曲目和唱段,如“花木兰”、“表花名”、“小放牛”、“:小姑贤”、“小女婿”,以及“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穿林海跨雪原”等,不但把学生带入了优美的境界,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也得以丰富和提高。

戏曲艺术教育的初级阶段是了解和赏析的阶段。教师从戏曲的形成、发展、历史的沿革出发,试从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的欣赏之中。由欣赏著名艺术家,如梅兰芳、马连良、尚长荣、叶少兰等有代表性的演唱与表演,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及典型人物的分析与鉴赏。转要把赏析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通过看录相、听录音、看演出、参观演出前的准备工作等形式,让学生直接接触戏曲表演艺术实际。通过真真切切的看和明明白白的听,化被动为主动,很快进入学唱阶段和学习表演阶段。只有进入这样阶段,学生的鉴赏力才能得以升华。这一阶段要努力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才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象京剧《沙家浜》,“智斗”一场,评剧《花为媒》,表花名一折都可根据不同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一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为全方位音乐教学模式。三、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因此,在戏曲艺术教学中有一点不可忽视,即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这主要体现在现代戏曲中,特别是象杨子荣、郭建光、李铁梅等典型的艺术形象,通过学生传唱,振奋他们的精神斗志。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普通政治课所不能替代的。

当然,传统戏也同样具有德育功能。如歌颂民族英雄主义、杰出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有:《岳母刺字》、《苏武牧羊》、《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灯照》、《秋瑾》等;体现正义、惩恶扶善、舍已救人精神的剧目有京剧《赵氏孤儿》、《除三害》、《铡美案》、《赤桑镇》等;取材于历史名著和历史故事的剧目有《打渔杀家》、《将相和》、《霸王别姬》、《打龙袍》、《二进宫》等;其他剧种、曲艺等也是同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好戏,如评剧《井台会》、《打金枝》、《茶瓶计》、《三节烈》等戏曲教育都丰富充实了音乐艺术教育,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力的提高,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在中小学校中普及和推广戏曲教育既是继承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

四、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

在认清对中小学生音乐课和课外活动进行戏曲知识学习与演唱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更应抓紧实验操作。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面上调查,摸清底数,选择确立好试点校、试点班。由点带面,让典型带动一般,先进行普及戏曲基本知识的工作,然后步入实际课教学。

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兴趣 民族音乐 重要性 方法 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46-01

1 让学生认识音乐的重要性

音乐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素质教育则使音乐教育目标更为明确。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使每个学生都拥有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而要完成这一目的就不能脱离音乐教育。只有在中小学时期就接触并学习音乐,让中小学生对音乐感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更全面地具备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方法

音乐作为学习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中小学生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他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快乐的音乐世界,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1教学课程的设置

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有所不同: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是通过审美教育与德育互相渗透来完成的。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美的鉴赏、美的创造能力,而音乐教育则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的音乐教学是以审美教育为指导的音乐教学,并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过程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应该突出这样几个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导,以注重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在重视音乐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注意提高与其他学科(如美术、戏剧、文学等)的结合。同时,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是受教育者从小感受到音乐教育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审美价值取向。

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是:中学音乐课程设置了唱歌、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音乐欣赏三个部分。(1)唱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有表情的歌唱能力,并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2)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视唱的能力,发展音乐听觉和增强音乐记忆的能力;(3)音乐欣赏主要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并使学生掌握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有关的音乐史学常识。

2.2教学内容需要童趣化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让中小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了解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慢慢的来了解音乐的魅力,让他们看一看各个国家的音乐风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准确地感受和认识音乐。通过欣赏各种音乐资料,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反复聆听与体味,加深对作品资料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进行调查研究,使其近距离、真实地接触音乐,而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则可让大家了解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如,云南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有傣族、佤族、瑶族等民族。因此,上课时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好的音乐素材更能吸引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音乐越来越感兴趣。

2.3教学方式需要游戏化

让中小学生对音乐更感兴趣,要想让他们真正领悟音乐的美,创造美的音乐,民族音乐是必上的一课。然而,对于今天的学生,似乎只有流行音乐或者说是流行歌曲才离他们更近些。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并熟悉他们喜欢的音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教师还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每天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实效性。

3 结语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向上的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音乐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所要揭示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般规律。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学借助了音乐的方式,将音乐知识及其文化传授给下一代。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的东西,单纯靠听觉上的刺激,无法真正唤起学生心中的美感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内在感染力,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内心体验、一种艺术审美愉悦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2.

[2]余丹红.音乐教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范文第3篇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批建设人才的培养。图书馆通过传递和积累社会生产信息,发挥着文化教育的职能,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学图书室由于更贴近学生人群,因此,更具有传播知识、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性质,是提高学生的教育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机构。

现代教育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人才出发,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知识,良好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审美,说到底,核心就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中小学生来说,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还要注意智力的开发。在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学会自己获取知识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除课堂教学外,充分地利用图书馆,广泛阅读各种书刊,也是一条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说,阅读活动对中小学生的智能培养起着引路的作用。

古人云“广撷众彩,博览群书”,做为新世纪的主人,每个中小学生在时代的严峻挑战下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中小学图书馆就必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中丰富的藏书,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哲学类”、“政治”、“法律”类图书,可以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勇于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伟大历史人物的崇高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众多的书籍中还有着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语言、文字”类,“文学”类,“艺术”类图书为加强美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几岁的青少年,正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理想,都希望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既有崇高品质又有优美体态,表里一致的高尚的人。青少年又处在一生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紧张的学习之余,希望在游戏般的自由状态中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其内容是多方面的。要引导青少年爱美,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审美趣味,什么审美标准符合时展的潮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什么是消极、落后、病态的。要帮助青少年开展健康、文明、快乐的娱乐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青少年追求美,为自身完美价值的塑造而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缔造未来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图书馆中的各类书刊,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在课程教学中学不到的课外知识,这无疑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学生借阅的课外读物,是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知识水平,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选择的课堂学习内容以外的各种课外读物,范围没有什么限制,选择比较自由,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精神,又能帮助他们理解教材内容,拓展知识视野,丰富课外生活,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形式。

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寻求知识、追求理想的良师益友。在初级中学阶段,图书馆做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形式,更是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中学生来讲,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因素,知识面狭窄是其显著的特点。在现有的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传授给学生太多的知识,而这不多的知识大都是课程标准和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那么,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学生也就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学到较为丰富的课外知识。这样,单纯的课堂教学就可能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视野,那么也就束缚了学生扩大知识面和知识量的发展空间。

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阳光体育 排舞运动 可行性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体育局、教育部决定自2007年起,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利用3~5年的时间,85%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并能掌握至少两项锻炼身体的体育技能。各个学校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健康第一;我阳光、我运动、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不仅仅作为一个口号,更要融入到实践中去。本文借助阳光体育这个大背景,将排舞引入到天津市中小学,希望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能为天津中小学体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1 排舞概述

(1)排舞的定义。排舞从字面意思上不难理解,即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英文中名字line dance。2004年正式登陆我国,全国各地区爱好者纷纷加入到这个体育项目中,2008年,排舞作为一项新型大众健身项目被正式引入中国,立即风靡全国。

(2)排舞的特征。排舞的舞曲都是世界比较流行,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编舞者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每支排舞都会呈现不同的风格。每支排舞都有自己的舞码,全世界的跳法都是一致的,只要音乐响起,不管你在世界哪个地方,都会翩翩起舞,排舞不受年龄以及场地的限制,无论是学龄儿童还是老年人均可以进行练习,用一句话来概括“会走路的人就会跳舞”。总起来说排舞具有以下特征:音乐题材丰富,动作元素多元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广泛适应性。

(3)排舞的功能。排舞具有健身、健心、健脑的功能。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同时是儿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其自身的生理特点表现为:身高普遍增长,而体重也明显增加。排舞作为一项新颖的体育健身项目,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动作简单,上体配合步伐灵活运用,青少年可以在此练习中完全忘我地享受音乐舞蹈带来的快乐。

2 排舞在天津市中小学开展的优势

(1)动作简单易学,适合中小学生群体。排舞按照动作的难易分为三个级别即:Beginner(初学者)、Intermediate(中级)、Advanced(高级)。初级动作舞步比较简单,没有方向上的变化,对于手臂没有特殊的要求,活力四射的音乐配以简单的舞步,符合青少年的需求。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此时在进行动作练习时,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不改变脚步动作的同时,加入自己喜爱的手臂动作,这也充分调动中小生进行锻炼的积极性。

(2)不受场地限制,符合中小学校的基本情况。排舞练习时,对于场地的要求很低,只需要一块空旷的地方就可以进行练习。由于各个学校校资不均等,各个学校的场馆设施不完备,但这并不能限制排舞的顺利开展。排舞在这一方面很好地体现了自己的优势。这一特点恰好符合现在大多数的中小学校的基本情况。

(3)安全有效,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求。排舞不需要借助器械进行练习,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用担心器械练习造成的各种意外伤害。排舞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可接受性,中小学生可以很快地融入到学习中去。排舞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在进行练习时不需要舞伴,在进行练习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因此也不会存在安全的隐患。

3 排舞在天津市各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下转第115页)(上接第85页)

(1)排舞在天津市中小学开展符合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要求。中小学体育教育应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按照以人为本、健康快乐的理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使学生在此阶段得到全面发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并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排舞作为一项由国际上引入的新兴运动项目,其音乐新颖,舞步丰富,风格多样,满足中小学对新知识的渴望,提高了中小学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排舞符合中小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的需求。中小学是人生变化最关键的时期之一,身体机能及心理都在发生变化,同时个人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也在逐步养成。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以及意识尤为重要,这个时期学生也已经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平常的体育锻炼方式已经让他们感到乏味,而排舞在这一时期的出现起到很好的替补作用。排舞“重步伐轻上肢”的特点,摆脱了舞蹈格式化的格局,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在不改变步伐的同时加入手臂的动作,充分体现中小学生的自主性。

(3)排舞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地方,一个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排舞运动是一项积极向上、健康阳光、互动性强的体育健身项目。在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有益的排舞运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课外活动,而且避免不良文化的入侵,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作用,顺应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潮流。

(4)排舞有利于中小学身体的全面发展。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息息相关,学校在贯穿教育的同时也要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推广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排舞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易于开展。不管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还是从美育教育角度出发,作为在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都是适宜的。

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教育;责任;依据;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7-0086-03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调查、呼吁,80年代中后期的尝试、探索,90年代初期的发展、推进和后期的全面重视、整体发展等四个阶段,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已将心理教育摆上工作日程,一个强有力的学校心理教育系统已初见端倪,特别是国家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文件后,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已开始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但在实践中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学校心理教育实践,对中小学心理教育内涵及外延的界定,对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原则、方法等理论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明确的认识。由于对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理论认识不明确,导致中小学心理教育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果实践中的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但阻碍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正常开展,而且容易把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引入歧途。本文就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关于“心理教育”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1.关于“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心理教育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真正把“心理教育”作为一个术语提出来的是我国近代学者、心理学先驱人物王国维教授。他在《论教育之宗》一文中提出“心育”,不过他当时所说的“心育”是相对体育而言的,是智育、德育、美育的总称,是智、德、美三育之总和。之后,我国长期忽视了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一直被排斥在中小学校的大门之外。改革开放之后,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班华教授又提出了“心育”问题,除自己撰写有关论著外,还指导研究生探索这一问题。1994年,他在其主编的《心育论》一书中对“心理教育”理论作了系统阐述,心理教育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同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不少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的讨论中,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两个术语,强调它们在培养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维护受教育者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可见,我国心理教育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法。

目前,无论是在教育理论工作中还是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三个术语并存并用。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多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术语。然而,对于三者的关系,我国许多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并不太清楚,常常把它们看做等同的概念。根据我国多数学者[1]的理解,心理教育在内容上包括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成功、成才)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都只是心理教育的一个部分。因此,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提法,都可以用“心理教育”这一概念来统摄。这样,可以避免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对此三个术语的误解,有利于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开展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化。

2.关于“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目前,关于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也多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其实,这种提法是不妥的,它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论,把心理活动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把心理教育看成是学科教学的外加成分,因为如果只是“渗透”就有了随意性。可“渗透”,也可“不渗透”;可“小渗透”,也可“大渗透”;可“浅渗透”,也可“深渗透”。这就削弱了心理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学科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为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反之,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因而要求我们必须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学科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外加的成分,它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赞同“学科心理教育”的提法。这一提法准确地表述了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恰当地反映了学科教学是心理教育的主阵地,体现了“学科教学活动过程同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科教学活动本身就必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心理教育”[2]。

二、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责任问题

我国现在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按专业水平和发展趋势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经过正规师范院校培养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是现在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三是不能胜任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四是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德育副校长等。从总体上看,我国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已经形成队伍,并且粗具规模,但具体到每一所学校,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相当匮乏,专兼职教师一般为1~2人,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教师既要上心理教育课,又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还要进行各种心理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服务的需要。

“心理育人,人人有责”。全面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只有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科教师都能担负起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重担,尽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所出现的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独撑门面的局面,才能把中小学心理教育落到实处,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科教学的主阵地。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中小学把心理教育狭隘化,认为它是心理教育专家和心理教育专职教师的事,致使许多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师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成为实施心理教育的“看客”。因此,在中小学心理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在心理教育专家指导下的,以校长、德育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心理教育专职教师为骨干的,以学科教师为主力军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格局。只有这样,广大中小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中小学心理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三、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

目前,在中小学心理教育活动中,多数教师在实施心理教育时,凭借的是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很少把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与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这种主观判断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乐于学习、遵守纪律、求知欲强等;二是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与教师相处融洽等;三是以心理特征为主的个体行为,包括少有逆反心理和乐于交往、不固执己见等。由于理论界对何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应包括哪些内容等,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说法,再加上中小学教师缺乏对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各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深刻认识,中小学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与心理学界所界定的标准比较起来,往往表现出许多差异,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许多教师在判断学生是否心理健康时,把心理教育狭隘化,主要是以学生“是否以学习为主”这一维度为标准的,对学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他们往往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而不是有意识地从人的心理的各个维度严格区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三是把一些道德的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合。这部分教师很少从心理健康层面去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心中缺少实施心理教育的正确依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心理教育活动中,教师掌握正确的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前提,因为教师作为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施者,他们所持有的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决定了教师所采取的心理教育策略及心理教育的结果。笔者认为,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应成为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唯一依据,因为心理教育的任务包括培养、开发、预防和补救,如果把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定为心理健康标准,就会使心理教育的任务狭隘化,致使许多中小学教师较多地注意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排除与预防,而忽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特别是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在参考心理学界所界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则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所应持有的重要依据。其中,心理学界所界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是衡量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尺子,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间接依据,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直接依据。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才能准确、深刻地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教育。

目前,制定科学的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能够判断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解决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的关键,而制定科学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应注意:(1)体现发展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又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心理学界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研究,制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要及时地体现发展了的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2)富有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特征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时期的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3)具有全面性。制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在内容上要全面,能够反映出中小学生心理的各个维度的发展特征。

四、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中小学心理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许多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1)认为心理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不少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这种片面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学生已有的心理问题,而且有时有意无意地制造了学生新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新的心理疾患,从而使心理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认为心理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许多学校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要求心理咨询教师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是对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实质上是把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责任推卸到个别心理咨询教师身上,致使广大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得不到满足。(3)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开设心理教育课。不少学校每周安排固定的课时开展心理教育课堂教学。这种做法,虽然使心理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心理教育课侧重解决一般性、共性的心理问题,不仅很难深入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不能灵活、及时地顾及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误区表明,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形式单一化,教师没有掌握实施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缺乏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因此,解决好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是获得心理教育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中小学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注重实施两个策略:一是全面动员,多渠道、全方位地将心理教育贯穿于中小学各项工作之中,形成专门与非专门渠道;二是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合唱”。只有形成中小学心理教育网络,才能促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实施策略如下图所示:

从教育这个角度上讲,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教师应注重在借鉴国内外已有心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适应学生心理的教育模式。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任何教师无论采用何种心理教育模式,都应使这一心理教育模式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

五、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问题

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数量上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展这项工作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并且粗具规模。但从质量上看,我国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的质量不高,心理教育水平整体比较低,致使许多中小学的心理教育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当前,在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我们在强调“量”的急需的同时,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而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增强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能力,因为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仅重视中小学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以致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面对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普遍地显示出较差的心理教育意识和较低的心理教育能力。

针对我国教师教育在培养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上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发展的特点,应着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就是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各级各类教育学院及中小学校乃至教师个人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在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关键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和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中小学各项工作中的动力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为此,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各级各类教育学院必须加大教师教育改革的力度,把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工作纳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之中,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体系;中小学校领导应把培养教师心理教育能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来;中小学教师应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投身于心理教育实践,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

2.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培养与实践活动训练培训,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心理教育理论学习培训,提高心理教育理论水平。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理论学习要改变过去培训内容只停留在先进教育经验介绍的层面上,其内容应主要集中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等学科知识方面,力求使中小学教师具有心理科学的理论基础,懂得教育科学的原则、艺术和研究方法,掌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实用技巧和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医学的基本常识,拥有哲学的头脑和社会学的视野。其次,要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开展心理教育实践训练培训。通过训练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及其他活动中如何确定心理教育目标、如何实施心理教育策略、如何开展心理测量、如何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如何开展心理教育研究、如何评价心理教育等,使中小学教师具备比较丰富的心理教育实践经验,提高心理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海燕.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2.

[2]陶西平.拓展学校心理教育的空间[J].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0(10):68.

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范文第6篇

美育中考是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 音乐教育 改革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国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改革,使得教育工作中的瓶颈得以消除,而更加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改革是音乐教育工作顺应潮流、顺利开展的保障。

1. 音乐教育相关理论

音乐是一种将声音作为表现形式的一种艺术,通过这种形式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对人们的情感状况和生活形式进行表达。音乐具有较强的艺术气息和感染力,能够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唤起,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来对人进行塑造的一种教育形式,将育人作为重要的目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德育和美育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

2.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中小学音乐教育经过了数年的实施,但是仍然存在一种不良的发展形势。中小学音乐教育多是将音乐课程当成了歌唱课来实施,很少学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并且很多音乐教师并不懂得音乐知识,也不能够正确使用相关音乐器材。使得更多的中小学仅仅是教学生一些书本上的传统观的歌曲,不能够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培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能理解歌曲所处时代和情景的状态,甚至学生会产生厌烦的感觉。

在中小学学校中,音乐课程的设置单纯的是应对检查,仅把它作为一种形式对待,没有深入学习的理念。不重视音乐教育,不支持教学投资,影响课程的良好进行。学生也对音乐课程没有很好的认识,有时候将课程当做学习外的玩乐课对待。

素质教育的提倡,使得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成为必然,要求学校正视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行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乐中发挥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创造的才能,使得学生健康的成长。

3.中小学音乐改革策略

3.1 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在音乐中添加数学和语文甚至英语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够学到音乐以外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要适应当地的文化特色,对本土音乐有所涉及,使得学生在生活体验中体会音乐的生动性和艺术性,能够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并且能够得到创新,促使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3.2 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使得学生能够自由的表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得自己充满乐趣和自信,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家长和老师在课上和课下,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与音乐相关的时实践机会。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有利于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身心进行了解,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锻炼脑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才能。

3.3 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良好的品德是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注重情景设置,在课程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通过音乐中的学生融入度来使学生提高德育认识。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鼓励学生形成音乐人格思维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得德育的形成得到极大的促进。在音乐课程中对美和善的内容进行设计,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善和美的境界,使得学生的人格得到净化,形成好的品德发展基础,对德行和良知形成一定的积累,认识到品德的完美境界。

3.4 改善教育观念

中小学学校要正确地认识音乐教育的作用,加大音乐教育的投资。招聘专业化的老师,负责中小学生的音乐课的教学工作,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得他们有机会到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机构接受训练。为音乐老师的良好课程的进行提供条件,支持音乐老师购买相关音乐器材。音乐老师要负起责任,在对新的课程上,要使得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不断的丰富音乐和思想教学认识,与新的音乐课程相适应。音乐课的实施中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中主人翁意识,使得学生正确认识音乐教育,自觉主动地学好音乐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好音乐课程,使得学生接受良好的培养,得到良好的发展。

4. 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当今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不尽如人意,为了使得学生得到良好的培养,需要对当今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改革。音乐教育的良好进行,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等得共同努力,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音乐课程设计中注重现代化的思想,改善教育工作中对音乐教育起到抑制作用的理论和思想。将课程设置为多元化的形式,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和所具有的资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完善。改革与现有教育不相适应的体制,探索新的道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使得中小学生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文.浅析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精神的塑造[J].音乐大观,2012(11):15.

[2]董李洁.新形势下音乐教育改革浅见[J].音乐大观,2012(7):15.

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呈现能力:艺术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4-0040-0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对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设计和制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多媒体是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各个要素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交互的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以多媒体为知识信息载体,科学性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以及自身辅助教学的需要;而随着科学技术、生活水平和教育的发展,教师与学生都有着对多媒体审美的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和审美需要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属性。因此,多媒体不仅具有技术性、科学性,而且还具有艺术性并产生艺术功效。多媒体画面的艺术功效显现在认知与教化、传播与沟通、情感的宣泄和净化、个体的心性构建上,是知、情、意的交融,真、善、美的统一[1]。由此可见,多媒体的艺术性能够全方位地塑造一个审美、完善、和谐的人。目前,中小学教师更多的是强调多媒体的技术性和科学性,而忽视其艺术性,更忽略了自身的多媒体艺术修养。作为中小学教学多媒体的设计者——中小学教师,其艺术修养高低决定着多媒体的艺术性,也直接影响多媒体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艺术修养的提升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的内涵

“修养”通常指以个人意识和行为自我锻炼、培养和陶冶为基础,经过不断努力所取得的能力和品质[2]。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是教师在自我训练、培养和鉴赏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多媒体所具备的艺术意识和艺术行为的能力。艺术意识表现为中小学教师的艺术审美修养,即拥有艺术审美的能力;艺术行为反映中小学教师艺术呈现的能力。因此,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艺术修养内涵的构建就是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艺术呈现能力的提高。

1 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审美是在审美需要驱动、审美意识调控下,调动审美感知、想象、情感、鉴赏等多种心理功能,对艺术作品进行体验和感悟的心理过程。艺术审美能力是在心理活动中进行审美判断和形成美的形象能力,是艺术意识的集中表现。因此,教师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培养教师的感知力、想象力、情感和鉴赏力。感知力是整体反映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获得外部事物完整的表象,按照一定的结构图式使杂乱无章的对象秩序化,将自身的认知通道充分调动起来并立体地把握对象的能力。想象力是将感知和鉴赏的各种相关内容有机融合,最终孕育出美之形象的能力。黑格尔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想象力是审美活动的本质。艺术想象活动中,感知、情感、鉴赏等相互交织,构成动态的精神世界并实现美的形象的产生,在精神的王国实现自由和理想,达到创造艺术美的目的。情感是艺术表现的灵魂,正如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中表达:“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学生在学习认知多媒体的过程中,经过知、情、意的审美过程,将多媒体传达的知识,转换为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尽管教师是把意转换成知,但同样都是通过情来架构意、知的转换,情是多媒体艺术知、意转换的中介与桥梁。因此,师与生情感的共通,可以更好地消除师生沟通的障碍让教育过程更加顺畅,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鉴赏力是教师在拥有感知、想象力、情感的基础上对审美作品进行理性判断的能力,是艺术作品得以创造和发展的前提。教师只有提升自身感知力、想象力、情感和鉴赏力,才能从本质上真正拥有艺术审美修养从而提高多媒体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