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茶艺的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职校茶艺课堂中,根据茶水冲泡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可供学生操作的具体任务。本文以龙井茶的授课为例,阐述如何在茶艺课堂运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茶事服务的基本技能。
一、课前任务
课前任务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顺利地开展教学。在龙井茶的冲泡授课前,可为学生布置三个课前任务,即要求学生登陆中国茶文化网站,搜集、整理绿茶冲泡的相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走访本地茶社,了解本地区常见茶类的冲泡方法;登陆班级QQ群,查看教师上传的介绍茶具的视频,为接下来的授课打下理论基础。这三个课前任务,既为新课做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
二、课中任务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中任务设计巧妙与否,学生任务达成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龙井茶冲泡为例,可设置四个课中任务。
(1)精选泡具。器为茶之父,要泡茶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泡具。因此,设定的第一个任务为:精选泡具。茶艺课堂上,通过让学生抢答茶具的名称和作用的方法来检查学生对泡具的认识。因为有了前置任务作为基础,学生的抢答进行得较为顺利。随后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任务,要求各小组使用三种常见的泡茶器皿进行泡茶实践,仔细比较、分析三种泡具在泡制龙井茶时的优缺点,最终为龙井茶挑选出最为合适的一种泡具。
(2)把握要素。要冲泡出一杯高品质的茶,投茶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这四个要素的把控缺一不可。可以采用自由竞猜、小组合作操作、教师操作、学生代表操作四种不同的方法,对四要素逐一进行探析,最终为四要素找出最为合适的数值范围。
(3)掌握技巧。龙井茶的冲泡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技巧,可以将这两个关键技巧设为两个子任务。第一个子任务为“投茶”技巧的掌握。要求各小组使用不同的投茶方法进行冲泡实践,将泡制好的茶放在一起共观茶色,共品茶味,最终为龙井茶挑选出一种最为合适的投茶方法。学生通过该任务的完成,不仅知晓各种投茶方法,而且懂得应根据不同的茶品选择不同的投茶方法。第二个子任务为“凤凰三点头”技巧的掌握。“凤凰三点头”是绿茶冲泡过程中的传统技巧,运用该技巧不仅可以表达出对茶和喝茶人的敬意,而且可以激发茶性,冲泡出高品质的茶。为了任务的顺利开展,可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分析这个技法的关键所在。随后通过对视频的停顿、回放等操作,将动作进行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接下来随机挑选一名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其他学生仔细观看,针对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在随后的分组实践过程中,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拍成视频,当堂进行播放,让学生对照视频自查自纠,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纠正错误动作,明确下一步的练习目标。评价总结之后,学生再次进入实践环节。通过反复实践、反复总结、反复评价,促使职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完成学习任务。
(4)实施流程。这个任务是让学生熟悉整个龙井茶的冲泡程序,并且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完整操作的视频,让学生对整个操作流程形成一个初步印象,随后通过“看图说步骤”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整个操作流程的印象。在实践阶段,先带领各组组长进行操作实践,其他学生仔细观看,一是为了继续强化学生对流程的印象,二是为后面的实践操作培养小教员。随后,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依次进行角色扮演,分别轮流扮演茶艺师和茶客,进行茶水的冲泡和品评。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感,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衔接。随后可以安排一个斗茶赛环节,之后又安排一个评价任务,最后根据积分统计表评出本课“技能能手”,起到榜样激励作用。在该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对于龙井茶冲泡的技能已经基本掌握。
三、课后任务
龙井茶冲泡授课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以下任务:一是完成实习报告,通过邮箱上传给老师。该任务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二是邀请家人品饮自己冲泡的绿茶,并拍摄自己冲泡绿茶的视频上传至家校平台。这个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有了一个向家长展示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其他同学还可以通过观看家校平台上的视频取长补短。三是了解其他绿茶名优品种的冲泡方法,拓宽知识面。
关键词:茶艺教学 旅游专业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茶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旅游专业都已开设茶艺课程。这对“茶”这一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虽茶艺课程属于旅游专业的一门“非重点课程”,但在茶艺教学中,对于学生自身的涵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整体国民素养的提升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茶艺教学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茶艺教学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
中国是最早利用茶的国家,再加之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者类别的增多且呈现出的多样化,根据旅游业自身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茶肆、茶馆开设在景区与市中心,且酒店也提供了茶室,这些服务都需要既懂茶艺基础知识、销售技巧,又懂茶艺表演的高素质旅游人才。作为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中职学校来说,要适应社会对茶馆的要求,茶馆功能的外延,茶馆产品和服务方式的不断提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让在校学生掌握茶艺知识与茶艺服务技能,使本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旅游行业工作,就业指向性较高,因此,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旅游职业道德即旅游人员在旅游工作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总和。旅游职业道德是与茶叶行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特点密切相关的。茶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在我国有5000年悠久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家颁布的《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中,明确规定茶艺师的职业守则是热爱专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礼貌待客,热情服务;真诚守信,一丝不苟;专研业务,精益求精。这些被视为茶艺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茶艺教学是旅游职业道德建设的催化剂,通过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茶艺教学,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抵制“精神污染”,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茶艺教学渗透着培养学生良好的美育认识
美育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及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一门旅游专业的“非重点课程”,茶艺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娱人”,通过美的构图、美的色彩、美的形态、美的意境,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美的联想,从而陶冶心灵、净化思想。在茶艺教学中加入了美育,不仅能够提升对传统茶道精神的追求,而且在传统的茶文化中,泡茶技艺是通过泡茶者的努力,引导并便于学生充分享受茶所带来的种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这为美育理念在茶艺课程中的推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茶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传统的本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释、道的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就包含了茶学、美学、宗教、哲学等多项文化要素,这些要素为茶艺教学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
四、茶艺教学能够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
茶,作为中国的国饮,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今,饮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文化艺术,茶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茶艺课程在中职旅游专业的开设,正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茶艺课程并不是一门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课程,而是一项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在茶艺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关注对学生的基础性茶艺演示,并没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并不单单是对茶艺的基础操作的简单模仿,更多的是在结合基础之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如茶艺表演。茶艺表演者不仅要求仪容仪表高雅大方,泡茶技艺熟练完美,而且在选具、选茶、选水、茶席设计上讲求创新,以达到茶艺表演的艺术魅力,从而使茶艺教学有个更好的创新效果。
五、茶艺教学渗透着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茶事艺文是茶叶文化最生动的体现,它能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产生艺术美感,通过赏欣者的审美感觉,使茶文化中蕴含的种种内容潜移默化到人的思想中。茶文化也正是由于有了各N艺术形式的承载,才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茶艺是“茶”与“艺”的融合,学生把茶的色、香、味、形泡出来,以及懂得如何去品尝、去欣赏一杯好茶,就达成茶艺教学的教学目标了。茶艺教学中存在很多人文素养,最能体现出来的就是泡茶、品茶、茶艺表演。茶艺表演与其他艺术表演不同,通过茶艺表演,既要体现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又要要求以优雅、自然、端庄、大方的形象来体现茶文化的魅力。这中间包含了仪容仪态、表情神态、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文明礼仪;茶席布置、绘画、音乐、插画等艺术形式于一身的审美修养……茶艺表演中传达出茶艺的“精、气、神”,这些人文素养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品味。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现代,茶,这张中国的名片,在流传千年的过程中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一个标志。中职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重任,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和要求,充分认识到茶艺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茶艺教学来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并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从而扩宽我国旅游业的类型,改善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以满足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江用文,童启庆.茶艺师培训教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2]吴雪美.基于人文素养渗透的职高茶艺教学[J].考试周刊,2011,(42).
[3]毕雅娴.秀外慧中茶艺传人――浅谈中职学校茶艺教学[J].雪莲,2015,(23).
[4]朱晓洁.浅谈茶艺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与创新培养[J].教育观察,2016,(05).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无锡 21408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茶艺课程,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来上好茶艺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对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了有利于课程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茶艺;课程;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212-03
作者简介:卢常艳(1978-),女,江西奉新人,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士,高级茶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茶艺、调酒、酒店管理;宗桂琴(1980-),女,江苏如东人,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英语教学。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的兴旺,越来越多的饭店设有茶室,茶楼、茶叶店、茶艺馆也越来越多。饭店、茶楼、企事业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一技之长、一专之能,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人员。茶艺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是国家37个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一种,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正因为如此,国内不少院校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开设了茶艺课程。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茶艺课程开设于2010年,首先针对的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2013年也面向航空、高铁专业开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技能技巧,能适应现代行业发展第一线所需的旅游企业接待岗位、酒店茶艺服务岗位、茶馆茶楼优秀服务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把中级茶艺师技能考证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使学生达到中级茶艺师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茶艺师岗位工作。
1 现阶段茶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1 课程学时短,生源基础相对薄弱
茶艺课程开设时间为大一第一或第二学期,课程总学时36学时,课程包含理论与实践。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同学主要通过高考,少部分是中职,升入高职院校。没有相关农林专业学习背景,与茶相关的理论基础薄弱。学生特点是不太爱理论学习,但动手能力及好奇心强。如何在36学时内,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茶兴趣,学茶、习茶、爱上茶?并能进行相应茶艺表演与茶席设计?这是高职院校酒店专业领导及老师务必思考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道路,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应当有别于茶学专业。
1.2 教材局限性
市场上高职院校茶艺教材侧重实训,理论阐述较为简单。日本、韩国、台湾茶艺等介绍相对较少,相关音频信息更是缺乏。
1.3 实训室条件有待完善
采购人员采购茶具存在各个茶具型号不相匹配,存在个别茶具数量不够等现象。部分茶具数量需要增添,实训室实训硬件设施与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
2 现阶段茶艺教学的几点思考
2.1 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不以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从事茶艺编创与服务、茶席设计与茶会组织、茶叶加工与评审等。这相对于高职高专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同学来说难度相对较大。考虑受36学时束缚及学生本身基础等原因,本课程目标仅要求同学能够对常见茶进行品质鉴别,掌握茶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茶水服务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六大茶类的茶艺表演。对茶室的管理、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后期大三第一、二学期的专业实习获取。后阶段,也可考虑把学时增加至54学时。或者在茶艺课程开设前,增设一门茶文化理论课程作为先导课程,茶艺课程作为纯实训课程。
2.2 师资的培养与提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标准。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茶艺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取得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茶艺师、茶艺师考评员、中级评茶师证书;参加2015年全国茶艺大赛教学指导及裁判执裁学习研讨会议;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执裁。学习培训与研讨会议的多次参与,进一步提高了茶艺课程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能力、水平稳步前进。
2.3 教学方式与方法改进
2.3.1 茶艺教学突出旅游专业背景。结合旅游酒店专业特点编创有旅游专业特色的茶艺表演。授课时注意结合旅游专业的中外民俗文化,适当扩充各民族茶俗知识,丰富民族茶俗表演,安排学生观看、练习傣族竹筒茶茶艺、白族三道茶茶艺、佤族烤茶茶艺。受学时限制,部分内容可上传至班级QQ共享,方便同学自行查阅,反复观赏学习。以便同学毕业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能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茶艺表演,或者演绎民族茶艺,显示旅游酒店专业同学学茶优势。同时,要求同学思考,研究无锡本土民俗,根据无锡民俗,进行创新茶艺表演。2015年大学生创新项目无锡阿福茶艺的编创与表演,就很具有地方特色。
2.3.2 任课教师认真备课,多渠道收集前沿信息。多渠道收集,传递茶界最新信息。理论教学,增加茶健康知识,指导同学健康、科学饮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不仅注重茶之物质面,也注意茶之精神,茶之价值观传导。茶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饮料,而是与宗教、艺术高度的结合。让同学们理解廉、美、和、敬的茶文化,理解茶文化与儒、释、道关系,从而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使同学获得自我身心净化和人格升华,在茶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使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团结互助,和谐共处。教学过程中利用QQ、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同学线上线下交流,好文好视频共享。积极参与好文点赞,多次提交经典评论者,增加其平时成绩,促进同学主动学习与思考。
2.3.3 注重实践教学,适当延长实践课程的学时。将课程36学时分为理论学时16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其中实践课采取分模块分项目教学与考核,重点解决上课人数较多,课时较短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
解决办法一:请高年级茶艺课程成绩优良同学作为小老师,在课程上进行示范,课余实践进行茶艺指导。师兄师姐的示范,能有效激发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学长与同学间学习交流更有共同语言,学长作为小老师对同学们茶技提升也有很大帮助。高铁141班在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即大一上学期学习了茶艺课程,姜素玉同学茶艺技能掌握较好,此学年第二学期请其作为小老师在课余时间示范,指导酒店班、航空班同学进行乌龙茶茶艺、红茶茶艺学习。小老师很好的辅助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大大减轻了教师工作压力,也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与赞美。教学相长,姜素玉同学茶艺技能也大有提高。
解决办法二:课程分小组进行,课程上小组与小组间进行竞赛,竞赛成绩计入实训平时成绩,竞赛能够提高同学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实践考核分两块进行:一是小组创新茶艺,小组自编、自导、自演。二是指定茶艺,绿茶、红茶、青茶选一进行考核,以抽签方式抽签决定绿茶、红茶、青茶中一款进行考核。考虑时间性,指定茶艺小组可选派一名或多名选手同时参加。2014至2015学年的第二学期,132酒店班、141航空班及142航空班,采用此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实践考核,此考核方式既增强了团队合作性又充分调动了同学们主观能动性,同学们考核前认真准备,考核效果良好,所有参加考核同学实践成绩均为良好以上。
解决办法三:开放式实践教学,打破课内、课外时间概念。上课时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每周一、周三晚,周二下午开放茶艺实训室,学生在此时间段自由练习,鼓励同学在实训室多品、多练、多交流。
解决办法四:鼓励同学校内校外考察实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民间茶事活动,鼓励茶叶茶具用品店、茶楼、酒店茶艺服务等岗位参加社会兼职。校内也积极给同学创造一系列茶艺表演机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技能活学活用。2013年11月8日年南洋学院建校十五周年大庆,2012届高铁班韩佳凌、旅游班王倩被选中进入校庆礼仪队,进行茶艺表演,冲泡接待,两人圆满完成校庆服务工作;2014年3月25日我院与苏南硕放机场合作签约,韩佳凌与王倩同学在VIP接待室为苏南硕放机场白总、成总等嘉宾进行乌龙十八式茶艺展示,同学们真诚、清新、优雅的表演得到嘉宾及院领导的赞许与认可;2014年6月12日南洋学院首届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大学生职业风采展示,韩佳凌、王倩茶艺表演获得学院一等奖;2014年12月16日,高铁141班姜素玉、王左悦同学主题为师生情的茶艺表演在第二届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风采展示也获得学院一等奖好成绩;同年姜素玉同学主持申报的2015年大学生创新项目无锡阿福茶艺表演编创与实践成功立项。
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学生人格与气质,陶冶学生美好心灵,更好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职业发展服务。赛事的磨练,使得学院学子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表现也更加自信,他们的熟练的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2012届韩佳凌同学大三就被上海铁路局上海客运段,高铁一车队,上海虹桥站成功录用;2012届王倩同学也被上海清实网络有限公司录用。
2.3.4 作业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地理环境优势,组织各种茶事活动,安排学生茶园采风,体验。也安排学生深入各大超市考察。具体内容如下:
作业一 主题:茶园考察。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考察分小组进行,3至4人一组,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茶园实践,记录5-10天茶之生长状况,附图,并简单说明茶之生产环境,并比较六大茶类的不同制作工艺。
作业二 主题:茶叶店考察。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考察中国十大名茶,用图片配与文字说明分别描述其色、香、味、形。并标注其市场价。
作业三 主题:我最喜爱的一款茶。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通过品饮实践,深度描述你最喜欢一款茶特征。
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接地气,有效调动了同学学习热情。作业制作完成后,在课堂上分小组阐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迎合了青年同学好表现、好张扬的个性,团队共同完成作业增进同学间友谊,每次课堂作业汇报现场气氛热烈,作业完成效果良好。
2.4 合理选择、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适当选用参考教材。2010年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选用的教材是饶雪梅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茶艺服务实训教程《茶艺》,该教材有点注重实训,是平面化教材,没有音频资料。2013年,选用周作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茶艺》,此教材侧重实训,附有光盘,便于同学课后学习与演练模仿。缺点是理论表述相对较少,音频资料无法反应行业最新动态与茶艺表演,创新茶艺欠缺。选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施兆鹏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作为课程参考教材,对常见茶叶品质鉴别与审评知识补充。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丁以寿主编的《中华茶艺》有关茶具选配及择水候汤阐述较为详细,可作为相关资料的补充。另外注意利用互联网查询文字资料、音频视频资料,充实丰富教学资源。广泛收集当前最热点日本抹茶道、煎茶道、台湾茶艺、唐代煮茶、宋代点茶等视频,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同时考虑到南洋学院为民办院校,民办院校的学生情商较高,对理论知识兴趣较弱,动手能力强,课程组也在准备开发适合南洋民办院校学生使用校本教材。
2.5 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条件,并不断完善。老师应根据现有的实训条件合理安排实训教学,达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根据特定的茶艺表演适时增添些好用、耐看、益茶汤之器具。第二届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风采展示茶艺表演就根据师生情这一主题需要添置了竹制茶荷2个,150毫升紫砂功夫茶壶2个,150毫升紫砂公道杯2个,手工刻绘干泡茶盘2个,田园风桌旗1个。为保证实训课程上课需要,也要因时因地不断增添茶具,茶具购买与添置规格参照全国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比赛用具列表。2015年6月,为改善茶艺实训条件,学院与大益爱心基金会洽谈,积极筹建大益爱心茶室,此项目正在洽谈中。
3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文本,《茶艺》课程教学任道重远。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茶艺课程教师,应该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每一位茶艺课程教师需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使教学更为健康、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周作明.茶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前言.
[2]王岳飞.茶既滋养人的身体,也滋润人的精神[J].福建茶叶,2007(4):40-41.
[3]nvsc.com.cn/2015/jsxm-hot_0602/19335.html.
1.茶艺技能大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位。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中华茶艺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品饮茶艺竞技三个环节。比赛中各具神态的茶具造型之美;茶席设计的意境美;醉人的茶香、甘爽的茶味之美等。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茶文化之美,它的美能启发大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例如在青茶茶艺表演时,体会那“悬壶高冲,春风拂面,乌龙入宫,细闻幽香”等意境之美。茶文化内涵丰富,通过茶艺比赛可提高大学生对美的鉴赏、感悟及创造,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味。
2.茶艺技能大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茶艺技能大赛中竞赛项有3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为“团体创新茶艺竞技”,要求参赛选手自选茶艺,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如主题、茶席、解说、表演、泡茶、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此项环节要求学生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在训练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动脑筋、集思广益,结合民俗、舞蹈、器乐、服装等编排茶艺表演,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3.茶艺技能大赛有利于茶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它的尺度,而这一要求在技能大赛中却非常明确。如茶艺技能大赛的一些技能项目的竞赛细则中,对试题范围、类型及比重都作了详细说明。例如,比赛知识点包括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知识、茶具知识、品茗用水知识等;比赛技能点包括茶艺准备和茶艺演示,其中茶艺演示要求是:能够掌握各地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饮的操作(3种以上),能够独立组织茶艺表演并介绍其文化内涵,能够配制调饮茶(3种以上)等。这些都对改进教学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4.茶艺技能大赛有利于改革茶文化课程的实训方式。
茶艺技能大赛对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均能注意到二者兼顾,各有侧重。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时也要注意将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折射出实训方式的改革方向,那就是大力推行“教学工厂”的实训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例如,红茶的冲泡,老师理论讲解红茶的特性、冲泡水温、冲泡程序和方法,同时还应突出实际技能操作,老师对个动作分解示范,讲授动作要领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学以致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练,直至完全掌握其冲泡技能。
二、从中华茶艺大赛对茶文化课程的教学思考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高职组《中华茶艺》大赛前期,我院领导和教务处指定由航空旅游学院承办本次比赛活动,组织比赛队伍,确定人选。接到任务后,我们便着手在学校学生茶协会和本学院范围内进行宣传动员工作,分别在茶协、航空服务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中挑选学生。最后经过几轮筛选,最后确定了5名学生。培训过程中,依照竞赛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三个环节的指导。在绿茶、红茶、乌龙茶指定茶艺的指导中,重点让学生掌握冲泡的手法和水温的控制。品饮茶艺重点指导学生能够对冲泡茶汤的色、香、味等情况进行总结性的书面描述。团体创新茶艺指导学生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背景音乐、茶叶、茶具、服装、桌布等融入其中。通过茶艺大赛,我们对茶文化的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1.更新课程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和以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创造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多媒体演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茶艺表演,将学生引入技能课程的学习,老师对个动作分解示范,学生反复操练。同时,课堂教学应与就业岗位对接,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等内容接轨。21世纪随着茶文化的复兴,不论是商务洽谈、拜访,还是及人们休闲养生,都需要大量的知茶、懂茶的人员。我校航空旅游学院将航空服务、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等专业教学计划中都加入了茶文化与茶艺的课程,普及茶文化知识。鼓励老师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了茶艺实训室,为茶文化教学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增强教师的技能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的比赛成绩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我校的指导老师都不是科班出身,涉入茶文化领域时间也不长,亟需提升技能水平。特别是综合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平时多学习、多积累,提高实践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做到既能言传,又能身教,以自身高超的技艺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关键词]高职高专 旅游类专业 茶艺基础 课程建设与改革
[作者简介]陈静(1976- ),女,四川宜宾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饭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重庆 40006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44-02
“茶艺基础”课程是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课程。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对茶及茶文化的基础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类茶的冲泡及服务知识、技能,掌握“茶艺师”职业岗位的相关知识,达到“茶艺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主动热情、认真周到、团结协作的服务精神,为学生就业及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着眼于突出专业特色,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突出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加强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具备的基本技能、职业能力进行训练与培养。
一、课程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其课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校企合作”既是实现高职课程设计的重要途径,又是指导高职课程设计的教育理念。该课程的设计思想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紧密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本职业的活动为内容,力求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按茶艺馆工作要求,实现课程的设计(如图所示)。
1.以“茶艺师”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设计课程。该课程根据“茶艺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职业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结合“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
2.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无缝衔接设计课程。“茶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其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无缝衔接。各类茶叶的基础知识是茶叶冲泡的基础,同时,茶叶的冲泡必须依据各类茶叶的特性而定,这就使得有关茶叶的理论知识和茶叶的冲泡技能必须紧密结合,才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该课程在内容结构上一改其他岗位能力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开进行的做法,将整个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无缝衔接。
3.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纳入课程设计。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的教学必须结合相应职业岗位的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中,将国家职业标准纳入其中。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
1.依据“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实践教学实际实用”选取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上,应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整合、遴选至分解,从教学之初的课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完成后的实践反馈,体现“理论必需够用”“实践实际实用”的原则,着力打造并不断深化学生职业技能素养培养。
2.根据“茶艺师”职业岗位要求补充教学内容。“茶艺基础”课程是一门职业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符合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本职业的活动为内容,按茶艺馆工作内容选取教学内容,为实现学校服务与社会服务相适应提供基础保证。
3.基于“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拓展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学习茶、茶文化相关知识,掌握茶艺服务的基本技能,还要能有效地完成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力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
4.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学内容。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通过一些知识拓展、提升的方式,增加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广度与深度,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
“茶艺基础”课程结合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依据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规律,循用了“模
化整合项目遴选任务分解”的内容建设思路,将课程通过有效整合,拟为“3大课程模块+3大工作任务+9个工作项目”的课程内容体系(如表所示)。课程内容组织与建设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1.“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构建课程内容结构。“茶艺基础”涉及许多有关茶叶的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的相关知识,但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由于“茶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其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需要有机融合。该课程在内容结构上一改其他岗位能力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分开的做法,将整个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例如,在讲述各类茶的基本知识时,将各类茶叶的识别技能训练同时进行,与理论知识讲授融合;在各类茶的基础理论知识讲述后,根据茶叶的特点,立刻进行该类茶叶冲泡知识的讲授,并同时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茶叶推荐与推销理论知识讲述后,立刻进行茶叶推销的技能训练等等。注重理论的具体运用,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形成“理论—实训”统一的内容结构。
2.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该课程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上,以“茶艺师”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为载体,力求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总结“茶艺师”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教学体系,为实现学校服务与社会服务相适应提供基础保证。课程按照“茶艺师”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按三大模块组织教学内容,一是茶及茶文化基础知识,二是各类茶及冲泡的基础知识,三是茶艺服务基础知识,全面涉及茶艺师需要掌握的有关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茶艺服务与产品销售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涵盖了目前市场上主要消费茶类的冲泡品饮方法以及名品茶的茶艺表演。
3.理论够用与学生可持续发展并重,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该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上,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要求,体现“理论够用”的原则,克服理论偏多、偏深的弊端,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性。例如,在各类茶叶的基础知识讲授中,只针对茶艺师职业岗位工作中常涉及的各类茶最基础的知识进行讲授,而偏深的诸如各类茶叶的物理学特性则删掉。同时,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供知识内容供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补充和完善。
4.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力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完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教学注重“教、学、做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所有教学均在实训室进行,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训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完全融合,让学生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
2.实践教学分层次,构建“三段渐进”教学模式。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分层次的“三段渐进”模式,即将实践教学分三个阶段逐渐推进,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一阶段,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操作技能强化;第三阶段,通过校外实践或企业顶岗实习等,工学交替,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将知识技能进行实践运用,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转换,形成操作技能,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
3.多渠道、多方式并存,建立“三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 “三结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茶艺基础”课程以茶艺服务的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注重操作技能环节,充分体现了实践性要求。学生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技能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卦卦:随着当下研习茶艺之风日渐强盛,许多的人都开始接触、学习茶艺,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群体主要有哪些?
Echo:其实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学习茶艺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在茶艺方面的部分技能是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我目前就在一家茶企工作,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简单地接受企业的安排,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但身边的同事也不乏自己去单独接受培训班的情况,有的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有的则是出于对自己的高要求,有点则是因为在事业上有更高的打算。
天上客:现在国内其实也有不少行业都涉及到茶,比如茶行业的媒体工作者,一些从事设计方面的人员等,虽然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对他们在茶艺上作出硬性要求,但是为了能够得到对茶更为深刻的领悟,她们也有很多从了解茶文化走上了学习茶艺的道路。
吴雅真:20年前,我便从事茶艺培训方面的工作,在当时,许多都市的白领都已经开始对茶艺培训产生兴趣了,在她们看来,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精神文化素养,陶冶情操,还可以拓宽个人的交际圈。后来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茶艺作为一种技能学习,许多学校也都添加了茶艺作为一门专业来学习,而其中职专的学员占了很大的份额。现在许多非茶企业也会为职工报名参加我们的茶艺培训班,茶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卦卦:不同的人对茶艺的培训肯定也有不同的需求,那么根据不同的需求,目前茶艺培训主要有哪些模式?而不同的模式主要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Echo:现在很多茶企都在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茶艺培训模式,这些专门针对企业员工开设的课程,一般都有定期的培训和考核,而其相对应的考核制度也相对完整。茶企的茶艺培训模式通常是建立在企业的文化背景上的,不同的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形成专属自己企业的茶艺。另外,茶企的茶艺在性质上往往也会分为两种:一种为实用型。这种往往服务于企业各大门店的茶水试品,是一种较浅显的茶艺,通常简单易学;另外一种为表演型。这种往往服务于企业文化展示的茶艺队,很多是结合舞蹈动作进行展示的。
天上客:师傅带弟子,这是中国比较传统的一种教授方法。这种模式的教授往往强调因材施教,能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学,而这种教授模式也相对深刻,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技艺传承下去。与此同时,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也存在无法大量教学、学习时间相对长的问题。此种教授模式目前在中国还比较低调,并未形成较为清晰的茶艺流派。另外,当茶文化在一个地方的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茶艺就变成日常生活的技能,形成民间处处有工夫的现象,就好似潮汕和闽南一带的人。几乎人人都懂得泡茶。
吴雅真: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茶业市场的扩大,茶艺培训班已日益成为培养茶艺方面人才的重要模式。茶艺培训班的教学往往是帮助学生获取茶艺师资格证,所以许多正规的茶艺培训班也具有相应的门槛。随着高校茶艺课程的逐步增多,每年不同的学校都会举办相应的茶艺大赛,许多职专学校也会对学生的茶艺技能进行强化,于是便诞生了许多专为高校而设的师资班。这些班级往往也会像高校一样设有不同级别。现阶段,许多高级茶艺师也逐渐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通过工作室,茶艺师可以与政府、企业、个人进行直接的合作,所以茶友们也可以通过工作室直接跟随茶艺师进行学习。
卦卦:既然存在如此多的学习模式,那么学习者又该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正确地选择培训的方式呢?
Echo:我觉得在学习前,自己要清楚参加培训的目的。就像之前说的。茶企所开设的课程都已经足够应付日常的工作需求了,而人来人往的工作交流也能丰富很多茶文化方面的知识。但总会有一部分职员出于兴趣、升职、加薪等各个方面需求特意报名培训班,由于目标清晰,加上自身的基础,他们往往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我觉得自身的需求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不要只是因为一时兴起,或者随波逐流地因为别人在学而开始一段学习的旅程。
天上客:这种选择确实要因人而异。我认为一方面如果作为一种职业需求去学校,最好选择应聘的企业的茶艺培训,在商言商。但另一方面,如果把茶艺作为个人兴趣爱好的话,我建议采用师徒制的学习法比较好,可以学习一辈子。所以在选择前,一定要对自身的情况作出充分的评估。因为只有对自己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有些初学者在学习茶艺之前对相关的了解是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而部分学习者在学习茶艺前其实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非常高的领悟,那这些不同情况在学习模式上的选择肯定是不同的。另外,茶艺很多时候就是茶文化的一种载体,所以在学习茶艺的时候,也应该对各大茶类进行充分的了解。
吴雅真:我觉得培训班的正统正规性是茶友要重点考虑的要素之一。只有正规的培训班,才具备真正雄厚的师资力量,才能为学习者提供正确的茶艺引导。而随着网络日益的发达,很多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对培训班有所了解的人进行充分了解,继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不同的老师也会有自己的茶艺风格。所以不同的培训班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内容,比如范增平有其独创的“三段十八步”行茶法,而我在泡茶表演这方面的教学则是以自己创建的“闽氏功夫茶泡茶程序”为主。不同的内容一定会存有风格差异,所以茶友们在面对众多的培训模式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卦卦:当下茶艺流派也日渐增多,其中有的流派对茶艺培训要求非常严格,许多动作姿势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而有些流派的茶艺培训则较讲究随性,大家是如何看待这种区别的呢?
Echo:在我看来,规模化的内容就意味着相对简单。因为规定较为严格,很多内容并不需要学习者过多的专研。固定的要求更有利于规模化,特别是企业培训这一块,在这个讲究效率与速度的时代,这也是艺术与时俱进的表现。
5、可以有利于学生强健身心
茶文化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健康身心,在现代高职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中,上网、抽烟、喝酒、零食、购物的学生中占绝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校园中提倡饮茶之风,可引导学生摒弃不良的生活风气,推行“不吸烟、少饮酒、多饮茶、饮好茶”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生活准则,促进高职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明代顾元庆《茶谱》中记载:“人饮真茶能止渴、消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因为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所以茶叶还被誉为原子时代的饮料,有人预测:“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因此,饮茶利于高职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6、可以提升学生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性,决定了它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必须以就业、以岗位群为导向,培养学生具有“茶人精神”,所谓茶人精神,是由具有茶树风格和茶叶品性的人引申出来的,像茶树一样,周而复始的无私奉献,像茶叶一样带给人健康,就是“默默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古代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不畏艰难、勇于吃苦、潜心求索、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现代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是现代茶人无私奉献和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
这些都符合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高职大学生成为一线应用型人才,具有实干和吃苦耐劳精神。能够使高职大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感恩教育,建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能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乐于奉献,勇于奉献,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安于生产一线基层工作的精神。“茶人精神”可以教学加强高职大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具备积极的服务情操,促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转化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为学生成才提供可靠的保障,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二、高职院校开展《茶艺》课教学的措施
1、《茶艺》课要求学生掌握的茶、茶具、水的选择、品茶环境的知识,熟练掌握不同茶类的茶叶用量、冲泡水温、时间及次数,泡茶的基本技法,四大类茶的泡茶程序,茶艺表演的欣赏及创作 [1] 。这些内容都需要在茶艺工作室中进行,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师各部分动作的分解示范和个别辅导,让学生的实践技能在不断地摸索中提高。所以加强茶艺实训室设施设备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2、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学术讲座、展览、杂志、黑板报、茶艺协会、茶艺表演等扩大茶文化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力,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学院内可建设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多种以茶艺、茶歌、茶舞和茶诗的表演活动,将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融为一体, 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茶艺表演技艺,像全院学生推行茶文化。
[4] 何哲群.高职的茶道教学与学生的道德修养 [J].职业教育研究, 2008(2):73~75
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提出,旅游单独作为一个大类,下设旅游管理和餐饮管理与服务两个大类。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都设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目前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在课程设计方面还处于从学历教育向职业技术教育转化的阶段,课程体系设计含有大量学历教育的痕迹,公共理论课比例过大,特色实践类课程相对不足,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很好地解决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与学生就业的适应性问题。在中国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紧跟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取得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从休闲娱乐角度来看,旅游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品茶在休闲娱乐方面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茶艺馆等遍布大江南北,旅游学科与茶艺课程具有明显的交叉点;从文化这一特定角度来看,旅游专业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专业开设茶艺课程有利于课程设置更加完善。
本调查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调查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完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对茶艺课程开设的内容提出建议。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1.研究对象
基于服务九江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理念,抽取的样本均来自九江市。
样本一:学生样本。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学生样本。随机抽取九江市两所高校餐旅专业学生,对随机抽取的1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90.8%)。
样本二:餐旅行业工作人员样本。采用分类随机抽样法抽取餐旅行业工作人员样本。分类随机抽取7所旅行社80名工作人员、6所酒店100名工作人员、5所茶艺馆60名工作人员,对随机抽取的24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92.1%)。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编制问卷。根据茶艺课程教学与旅游专业特色相结合的理念,以国家职业工种茶艺师为标准,按照学科的系统性和职业工种知识开发要求,设计题项并编制出与旅游专业相衔接的茶艺课程开发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问卷修改。将问卷内容给九江市从事茶艺教学的教师进行审阅,看是否有遗漏的问题,在教改课题开题中请专家看问卷设计是否合理,以此确定正式问卷。正式问卷由四部分组成:调查人员基本情况;对茶艺的了解程度; * 本调研报告为2010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与旅游专业相衔接的茶艺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研究成果 茶艺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在餐旅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的需求。
第三阶段:问卷调查。确定样本后,以学校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学生进行填写。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并明确告之作答者本问卷是关于开发与旅游专业相衔接的茶艺课程的调查,调查意见将对在旅游专业开设茶艺课程内容有很大的帮助。餐旅行业工作人员以旅行社、酒店、茶艺馆为单位,由学生见习时带到见习单位进行填写。还有部分问卷是通过旅游专业教师带到其熟悉的旅行社、酒店进行填写。
3.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
4.统计方法
经专业人员对回收问卷做初步甄选后录入数据,初步分析删除无效问卷,以确保最终研究数据的科学有效性。
三 结果与分析
1.被试基本情况分析
被试人口学变量统计表(N=339)
变量 类别 人数(百分比) 变量 类别 人数(百分比)
性别 男 84(24.78%) 年龄 18岁以下 22(6.49%)
18~24岁 204(60.18%)
女 255(75.22%) 25~28岁 70(20.65%)
29~35岁 32(9.44%)
35岁以上 11(3.24%)
职业 本科 21(6.19%) 职业 餐旅专业学生 118(34.81%)
大专 179(52.80%)
中专 110(32.45%) 餐旅行业工作人员 221(65.19%)
高中(同等以下学历) 29(8.56%)
上表中的数据表明,(1)九江市餐旅专业学生、餐旅行业工作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比例,女性占75.22%,男性占24.78%。(2)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上人员占3.24%,29~35岁人员占9.44%,25~28岁人员占20.65%,18~24岁人员占60.18%,18岁以下人员占6.49%。18~24岁人员占半数以上。(3)大专学历人员居于主导地位。本调查的人员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只占6.19%,大专学历的人员占52.8%。
2.被试对茶艺的认知情况
我们编制了两条项目测试餐旅专业的学生、餐旅行业工作人员对茶艺的了解程度,所有样本数据结果表明:(1)53.39%的人认为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21.25%的人认为茶艺是艺术表演,20.94%的人认为茶艺就是茶道,2.95%的人认为茶艺是一种花哨的做法,1.47%的人表示不太清楚什么是茶艺。(2)认为茶艺的特点是传播茶文化的占65.19%,认为茶艺就是让人觉得有趣的有10.03%,认为茶艺能更好地发挥茶的特色的有21.24%,认为茶艺是一种表演形式的占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