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业知识培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农民普遍素质偏低
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对覃塘镇农民调查发现,该镇农民受教育低,大多数都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且老年化的现象日趋显现,这种现状导致农民在思想上不愿意接受现代化农业的经营模式和农业科学新技术,只满足传统的耕作方式。另外,农民由于缺乏基础的农业知识,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乱用药,乱施肥的现象严重,这样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回报率,同时还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农药残留超标。
1.2农技推广队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
目前,我国农技基层推广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推广知识只停留在过去,对现阶段的推广技术掌握不够,无法满足现代化推广的要求,这导致了推广效果逐渐降低。根据调查,覃塘镇农技推广人员90%以上是中专生或高中生,知识结构老化,对一些新兴作物栽培技术、新农机的使用和维护技术还不够了解,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这严重制约了推广的步伐。
1.3农业推广经费不足
科技推广服务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各级政府用于在科技推广服务和农业科学研究的费用较少,使推广人员的工资得不到保证,影响了推广人的积极性,由于经费比较少,所以难以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推广设施也比较落后,有的也是形同虚设。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应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基础的硬件设施,如电脑、电话,但目前很多基层农业推广部门都没有固定场所,有些大楼被长期租赁,这导致农业推广技术人员不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使得新技术很难进行推广。
2农业技术推广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2.1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培训力度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及报纸等方式,传播一些基础的农业知识,同时要定期开展技术类的培训工作,组织培训班,技术讲座等,也可以邀请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到现场面对面的给农民进行指导和讲解。加强农民基础教育,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普遍落后,这是导致农民素质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农民基础教育工作,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2.2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建立专项资金账户,把每年培训农民的经费落实到政府财政预算,确保各项农业推广项目、引种及示范工作的进行,同时要做好财政补贴政策的指导、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鼓励外资、民营、个体资金投入到农业,促进农业专业化,农机化,标准农业化。3.3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三农”服务的主体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他们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推广效果的好坏,因此,要采用会议培训、视频、考试及进修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以更新他们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为现代化农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2.4采用农民比较容易接受的推广方式
受农民自身素质问题,高深的技术理论会造成农民兴趣的下降,因此在实际推广中要采用简单的推广方法。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带动和辐射周边乡镇。建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农民加入。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的试验示范,让农民亲身感触到运用农业科技所带来的实际效应,真正提高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兴趣度。
2.5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监督体系
根据调查,贵港市目前的农业监督体系存在问题,因此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监测网络”,保证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情况,结构变化情况、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开展经营服务情况及公益性职能发挥情况等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服务质量。
2.6建立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关键词:科学技术;农业种植业;农业推广
在农村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一直是农业种植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推广是其重要手段之一,加大农业推广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推广的目的主要是引进新型农业技术,通过推广工作来指导农民使用良好的生产方法,培养农民的知识和技能,培育新型农民,改变其原来的传统观念,为实现繁荣农村做贡献。
1农业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重要性
农业技术推广是当下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手段,能提高农民收入,积极地促进农村建设,满足多数人的需求。农业推广能够将农业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的现实生产力,对农村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1有利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我国最早的发展就是依靠农业,将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支撑,是一项战略性任务。目前,现代农业是集约型、市场化、科技化、信息化的农业,通过引入科研成果来解决农业问题,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较薄弱,因此必须通过农业推广来促进农业发展,将农业转为现代化技术,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1]。
1.2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想要发展,想要有效处理“三农”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农业推广力度来解决,农业推广能够使农民更深刻地认识农业技术,进而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
2农业推广在提升农业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农业,农业水平是保障农村生活质量的标准,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发展农业技术。但是,在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2.1农民对农业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进步
农民的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易更改,习惯于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缺少科学的农业作业流程,导致农业种植业效率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低。
2.2农民对农业知识掌握不深刻,文化素质落后农业发展
同样也离不开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由于农民的专业技术相对比较薄弱,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都是自己总结经验,缺少科学数据的支撑,科技服务水平不高,导致农业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龙头企业少、规模小,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缺少紧密联系,合作组织不规范,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的发展较为薄弱。同时,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导致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人均年收入比重相对其他产业较低。
3促使农业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策略
农业发展与农民的幸福生活紧密相关,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改善不良影响,完善农业建设的相关策略,以农业推广为基础,提升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从而加快农业的持续发展。
3.1创新农业推广理念和农业推广机制
农业种植业的发展中农业推广极为重要,要推广农业技术的深度与广度,农业推广要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订适合的探索措施,不断完善相关的理念和机制,将农业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给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加快农业的发展。
3.2培养农民的知识素养,增强文化内涵和知识理念的运用
农民是农业种植业的引领者,要培养先进的农业队伍,大力开展农业知识的技能培训,加强农业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操作技能,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加强农业建设[2]。
3.3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
第一,扎实基础,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调整规划农产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的生产方式,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做好招商工作,以一个企业带动一系列企业的发展,认真落实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引进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3.4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我国应大力实施科学农业技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业的信息体系,切实做好灾害预防工作,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9亿多,农业劳动力5.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43%。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极其可贵的一种优势资源。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劳动力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5.8%,初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8.04%,且青壮年农民中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同时,由于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赶不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造成大量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的存在。[2]总结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力资源质量都不高,而且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也不合理。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必然要考虑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2.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过多,形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每年还将增加600万[3]。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与有限的耕地资源的矛盾,必将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所从事的产业,第一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1%,第二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第三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1%。农村人口多集中在第一产业,即以劳务为主。
(3)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够,观念转变还不到位。
全国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还没有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大多数地方干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招商引资、开发区建设、圈地征地等等事项上,一心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我国广大劳动者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应用。
(4)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差,流动秩序比较混乱。
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看,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自谋出路,有关劳务方面的信息大多来源于亲属、朋友、同学或打工先行者,劳务供求信息严重匮乏,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盲目性,从而导致劳动力转移很大程度上仍然滞留在民间自发状态,制约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二、发达国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
(一)日本的农民教育模式
日本是东亚模式的代表国家。东亚模式是指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的农业生产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国家立法为保障,以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主体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目标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1.开设农业高中
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日本专门设立农业高中,培养农业劳动力,普及农业知识和技术教育。日本农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自营农以及从事有关农业产业的技术人员,并十分重视两者的兼顾。
2.国内外留学与国内交流制度
为使务农青年学到广博的知识和科学的经营方法,开阔视野,日本采取了把青年派往国内外先进农家或团体去进修的做法。派遣工作主要由社团法人全国农村青少年教育振兴会和社团法人国际农业者交流协会负责。该团体开展这项事业的经费由政府补助。
3.农业技术普及教育
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知识普及也是日本农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除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主要负责这项工作之外,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农协和农业青年俱乐部等几个农业组织和团体也有对农民开展农业技术知识普及的义务。
(二)德国的农民教育模式
德国农民教育是西欧模式的典型代表。西欧模式是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以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农业培训网四者有机结合,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
1.农业职业学校和专业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受州农业行会的管理,业务受州、县教育部门管理。职业费用由州政府承担,学校建设费用由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负担,日常开支由地方政府负责。
2.高级农业专业学校农业专业学校毕业后,工作一年可继续上高级专业学校,学制一年。部分学生还可以继续深造。
3.高等农业大学高等农业大学是指专科大学和本科大学。读完本科可获硕士学位,也可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高等农业大学主要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
(三)美国的农民教育模式
美国农民职业教育是北美模式的主要代表。北美模式是指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通过构建完善的、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实现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农民培训模式。
1.组织技术培训
联邦政府农业部设有农业合作推广局,各州有推广服务中心,各县有推广站和由农民组成的推广顾问委员会。在农村开办农民培训班,利用冬闲对青年农民进行系统培训;还举办农民进修深造班,向成年农民传授新的技术知识。
2.开展中等农业教育
在重视高等农业教育的同时,美国的中等农业教育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实施中等农业教育的学校,既有独立设置的农业中学,也有一般的普通中学。各级政府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农业集会或农业博览会,与此同时安排各种农业讲座及农民所关心问题的讨论会。农学院的教授和研究人员常常参加这样的聚会宣传农业知识,介绍新产品,开展良种评比竞赛,提高国民对保证农业资源环境的意识。
3.建立农业科教体系
美国农业科教体系的建立并完善共用了50-70年的时间。除各州农学院、实验站和推广站以外,美国农业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机构。农业部下设农业生产局、处。联邦农业研究后来还逐渐建立了四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十个地区中心。在美国的农学院做推广是教授的一项重要职责。
三、发达国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结合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对我国农民教育培训有以下几点认识和启示:
(一)通过立法措施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农民培训的专门立法工作,在总体上尚未启动,甚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我国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仍处于加快启动和共同推进的阶段,建立全国性的农民培训专门立法,条件尚不甚成熟。但在局部地区可先行试点,通过地方立法或部门条例的形式,加快农民培训立法的进程,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农民培训的立法和法律支持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二)加强体系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日益多样化,建立完整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使技术培训、职业教育、技术推广、继续教育和义务教育有机衔接,更好地满足农民教育培训需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将解决“三农”问题列为“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因此,加强对农民培训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将是今后几年的大趋势。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通过“间接”拨款、发放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方式,从经济利益上诱导相关企业、农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培训的具体方式;将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与鼓励农民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做法,以及在主要依靠经济诱导基础上协调整合利益相关者行为的独特经验,都值得我国参考,以便更好地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果。目前,我国的农民培训工作虽已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农民培训工作的展开应建立在调动各类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如果企图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加强农民培训,只能产生欲速不达的效果。
(三)将加强农民培训与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培训质量有机结合起来。
要鼓励各种政府或准政府的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培训市场的竞争,通过促进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公平竞争,形成主要依靠提高培训质量争取培训资金和政策支持的良好氛围。目前,有关部门出台的涉及农民培训的政策文件,大多强调要对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实现整合。我们认为,在当前农民培训需求不断扩大且加快分化的背景下,整合集成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对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的整合,应建立在鼓励不同类型培训机构公平竞争的基础之上,主要服务于培训农民而不是救活培训机构,否则,就难以保证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
***,1985年1月20日出生,民族汉,2007年8月毕业于辽宁省工程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以后一直从事着科研、育种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农业知识,在工作中刻苦学习研究,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自己的农业技能,为提高我国种子质量,为农民增收做着贡献。
2007年我进入吉林市宝丰种业有限公司工作,从事科研育种、种子检验工作及销售推广工作。
在科研育种过程中,我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经验,努力做好科研育种工作。
在科研育种方面,首先要理清思路,分析国外的主要品种的特点,及其选育方法。通过分析,了解国外的选育方法并不复杂,其关键技术是高密度育种。他们在选育自交系过程的最早代群体是300-600株,种植密度达到每亩13,000株,在高密度下暴露和筛选抗逆性强、结实性好的基因型。这是继续提高产量潜力和产量稳定性的第一步措施。 掌握了跨国公司的选育方法,就为我们的选育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在自交系选育方面,以选育出具有高配合力的新自交系为己任,以引入的国内外晚熟、高配合力、高抗病的新、优材料为改源。为了加快材料的稳定速度,在公司的支持下把当地选出的材料冬季带到海南加一个世代来加快材料的稳定速度,以达到加快选育自交系和组配组合,目前,已选育出稳定材料70份,用于配制组合并繁殖材料;尚未稳定材料520份,主要进行加代自交选系。平均每年种植、评价、利用玉米自交系600份,测配组合6000个,种植测交种观察评价5000个,扎实努力下,每年都能圆满顺利地完成了重点组合的配制、复配及早代材料的加代选系工作。
目前,已选育出两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优良自交系“B113”、“B144”及其组合“赛玉13”。除此之外,由我参加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赛玉558”2012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11年获得“早熟、密植、高产玉米新品种吉单519选育与推广”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还有6个试验品种分别参加了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品种试验,其中玉米新品种“赛玉529”已经进入生产试验,年底将参加品种审定。##
在玉米种子销售推广方面,提出了玉米种子是一种具有风险的特殊商品,种子销售出去并不代表整个销售过程结束了,恰恰相反,销售结束只代表是农民进行投入再生产的开始。农民购买种子之后,紧接着是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管理、田间管理、收获、脱粒卖粮等。如果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种子经营者。因此,种子经营者所得到的利润,只有到农民顺利秋收结束之后,才能算是自己真正的利润!由于玉米种子商品的特殊性,注定了种业零售不会朝“沃尔玛”超市型发展,而是朝“汽车4s店”形式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细致化。
推广上主张采取顾问式推广方式,顾问式销售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思路的转变。第一步是必须取得农民的信任。“我不是向您推销种子的,我是农业专家,来帮助您增产增收的!”,转变自己的思维,让农民认为你是在帮助他,让他的思维跟着你走。
农业技术培训在“科技兴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面向农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7-2012年采用多种形式,其中集中培训80多期,培训技术骨干4000多人次;现场培训400多次,培训农民20000余人次;编印技术资料1600多份;广播讲座32期。在六年多的推广过程中,把培训班办到了最基层,让农民不离土学到科技知识,获取致富信息。通过培训,每户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80%农户的生产效益较培训前提高10-15%。
参加工作以来,我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同实际工作紧密联合起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技术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断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为我省农业生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以上是我任助理农艺师以来业务上取得的主要成绩,本人自认为已具备了晋升农艺师的资格,因此我在助理农艺师的基础上申请农艺师职称,特请求领导和专家予以审批。
关键词:农业技术;培训;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64
1 当前农业技术基础培训及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民素质偏低导致农业科技普及的基础性不强
在我国农户是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单元,但部分农民由于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限制,受正规教育薄弱,参加职业培训比例机会少,积极性不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偏低。因此,农业技术得不到最好效果的推广,很难从技术推广中产生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
1.2 新技术推广的经济效益低于农民的期望值导致参与的积极性不强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农业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要求增加,有些地区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单方面采取下硬性指令的方法,而由于农户对技术的不了解,对推广技术前景担忧,对指令性推广农业技术很难接受,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反而还会让农户对新技术产生怀疑,这样做农户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另外一些推广的新技术不能达到农民的期望值,使得投资太大而带来的农民的负面值升高,因此调动不起农民的积极性。
1.3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短缺导致服务功能性不强
通过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经费占据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比较低,为0.2%左右,而与中国相似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技术推广经费占0.4%左右,在发达国家中则更高,占据0.8%左右。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不足,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部分设施过于陈旧。受到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将有偿服务放在首位,没有把是否对农民切身有利放在首位。
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及基础培训对策
2.1 抓基础教育
加强农业岗位荣誉教育,逐渐清除在我国存在的农民地位低下的思想。正确引导宣传舆论,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从抓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入手,增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让青年人看到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在生产实践中学习各种新知识,并将之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成为真正的实用技能;推广以农业学校或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合作农业推广体系。在基层农村或农场开展农业知识短期培训班以及农业科技讲座,并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有效地帮助农户从事农业生产。
2.2 抓共享平台
农业技术部门在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中,应根据不同地区农业产业特色和区域资源条件,结合科研院所各自的技术优势,开展本地区农业发展规划及应用研究,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在农业主导产业的重点地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开展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结合一些培训项目经常性的对农民进行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努力使他们应用农业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同时,要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农村技术人员的进行学历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2.3 抓交流合作
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广泛开展农业技术纵向和横向的交流合作。农业相关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加强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之间、农户与农户的广泛合作。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不断收集推广技术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推广的技术产生的作用、效果等进行收集更新和改进,有计划分层次的向广大农民传授科技新知识和新技能,特别对有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可根据不同的农事季节特点,采取田间课堂和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增强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认识,提高他们学习科技运用技术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
2.4 抓科技示范
为了使农民更加直接的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进一步抓好科技示范是必要的。农民大多数都是现实主义者,每一项新技术推广前期大都抱着观望态度。因此,抓好每一项新技术的示范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对推广前景好、农民增产增收快的农业技术项目,推广部门要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推广,以点带面,用活生生的事实,让农民改变思维,接受新事物,应用先进的科技致富。
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镇、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继续开展农村调研,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现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研究市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本村村民服务。
2.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同时,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经常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要不断的学习,并掌握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形成强大的动力,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二、要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培训好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2.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和村委会日常事务,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政民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3.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下半年,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要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我站xx年的各项工作,在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经过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认真搞好农民负担监测工作
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努力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工作,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平稳推进,全县没有发生因违反农民负担政策而引发的严重事件和恶性案件。 (二)切实加强了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督管理,防止村组借“一事一议”名义增加农民负担。今年5月,安排各乡镇开展了xx年度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情况的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县xx年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找准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搞好今后工作提供了依据。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各地的筹资筹劳工作基本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没有出现强行筹资筹劳的现象;二是严格坚持了一事一议原则,没有把筹资筹劳变成固定的收费项目;三是普遍推行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筹资筹劳项目和筹资筹劳标准等由群众会议讨论决定,公开资金的收取和使用情况,做到了资金专款专用。
(三)认真搞好农民负担监测工作,准确掌握农民负担现状。为了准确掌握农民负担动态变化情况,根据重庆市农办的安排,从xx年开始,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民负担监测县。我们在下路镇、龙沙镇选定农民负担监测村6个、监测农户30户。认真开展农民负担监测培训,按时完成了半年和全年调查上报。
(四)落实有关制度,确保减负工作收到实效。xx年,我们配合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了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村级组织和农村中小学校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乱收费、对农业生产性费用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中的乱收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收费等专项治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我县农村全面推行;各涉农价格和收费单位普遍设立了公示牌(栏),乡镇建立了涉农价格和收费监督站;各地除订阅党报党刊外,无强行订阅报刊的现象,切实减轻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负担。
(五)组织开展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自查,督促扶持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各种补贴、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今年,配合县财政局搞好种粮农户的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全县兑付补助资金345万元。8月,会同县级有关部门,对我县xx年免征农业税以来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自查,督促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认真调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
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减免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也越来越多。为了维护好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利用会议等形式,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提高广大干群的政策水平,增强学法、守法自觉性。
(二)转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文书格式的通知》(渝府农〔xx〕26 号),对《重庆市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修改意见。
(三)指导各乡镇加强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今年共协助南宾、三河、西沱、沙子、中益等乡镇调查处理农户土地承包纠纷6件(次),指导各乡镇调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130多起,做到了承包纠纷出现一件就调解处理一件。全年共提供政策咨询服务150多人次,维护了广大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益。
三、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1 2
与本篇 县农业局经管站2012年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2012年度县农业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乡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农业事业大发展
2012年新农村建设个人工作总结
【返回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一)起草制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今年,代县委县政府起草制定了《关于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石柱委发〔xx〕16号)和《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指导任务和考核办法》(石柱府办发〔xx〕84号)等指导性文件,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 (三)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验收评价工作。为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验收评价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验收评价工作的通知》(石农发〔xx〕117号)。今年共收到验收评价申请21个。依照评价办法,组织对符合验收评价基本条件的1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实地验收。通过听汇报、查资料、民意抽查等办法进行量化评价,达到合格等次的有大歇乡双坝长毛兔专业合作社等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待县政府审定后即可兑现补助资金。
(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知识培训。利用县委组织部举办的“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理论骨干培训班”和农业局举办的“农业知识更新工程培训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知识与实务”培训,共培训人员140多人次。
(五)深入实际,加大了指导工作力度。深入龙沙、大歇、枫木等乡镇检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帮助合作组织完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大歇乡双坝村制订xx年~2012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划,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四、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一)利用各种会议等形式,广泛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政策宣传,加强了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指导,指导乡村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行为。
(二)根据农业部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各乡镇开展了村级债务债权摸底清查工作。通过摸底清查,基本掌握了我县村级债权债务现状,按时完成了全县村级债权债务的摸底清查和分村录入上报工作。
五、认真开展农业和农经统计,按时完成农产品成本核算和市场价格调查报送工作
农业、农经统计和农产品成本核算、农业价格调查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基本任务是为各级党政机关研究制定有关农村政策,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经统计和农产品成本核算、农业价格调查工作,坚持按照调查统计规程要求,开展调查统计培训,加强调查统计工作的指导,保证调查统计质量,按时完成各项调查统计任务。
(一)制定印发了《关于布置xx年农业和农经统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我县今年的农业和农经统计工作任务,提出了做好当年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质量的具体要求。 (三)按时完成了全年四个季度农户家庭经营收支预测上报和大小春4种农作物
与本篇 县农业局经管站2012年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2012年度县农业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乡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农业事业大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 推广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全面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步伐。所谓农业科技成果,即农业科技人员应用自然科学理论,借助先进的实验手段,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对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将在小范围、限制条件下取得的科研成果,经过中间试验、技术开发、成果示范和宣传推广等一系列活动,应用于生产实际,形成生产能力并取得社会、经济或生态效益的活动过程。
农业院校是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和推广的主要承担者。济宁农业学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行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与推广,以服务社会、服务三农为宗旨。笔者对济宁农业学校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一、济宁农业学校农业科研成果推广途径
1.成果研发与推广集于一身
橘红一号是济宁农业学校经过多年培育成功的一种茄子新品种,可美化居室环境,集观赏性和食用性于一体。为了推广该项科研成果,学校专家、教师建成了实验推广基地,依托学校走向农村,每到种植期就为各地市、乡村种植户培育种苗。这样不仅服务了社会、宣传了学校,更让专家、教师走向农业一线,推动了教学工作。
2.推广农业技术,服务社会
每年学校组织农业专家和专业技术扎实的教师、学生参加济宁市科技宣传周,用具体的实物和材料向群众宣传现代农业技术和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方法。
3.深入农村,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
根据国家的惠农政策,学校组成专家组,深入济宁市周边农村,开展教育下乡、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专家、教师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畜禽养殖、蔬菜种植技术,有时还免费为农民提供种苗,真正将农业知识送到农民家门口,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民手中。如济宁唐口镇金屯村以种植甜瓜为主,每到甜瓜插苗期,学校蔬菜专业的专家、教师就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
4.校企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学校与济宁市的兽药、农药企业合作,将农药生产知识传播到车间,提高员工的农药理论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学校畜牧教研室的教师与邹城市金瑞牛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鲁西黄牛、安格斯牛、杂交牛等新品牛种的推广与服务,在养殖、饲料的加工、禽舍环境、疾病防治等方面对养牛农户进行培训和指导。
二、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会大大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笔者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
为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政府部门出台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系列政策规定及相关法律,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的主体,他们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的最终成效。因此,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开展农业培训,广大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高新技术知识;二是增加农民教育经费投入,特别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搞好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
3.加大投入,增加农业技术推广资金
协调资金运作,有效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是市场需求量大的农副产品的技术推广工作,如对粮食作物、禽畜产品、蔬菜、水果、淡水养殖等方面技术的推广,政府相关部门应直接给予稳定的资金扶持,协助研发及推广人员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工作。二是继续组织实施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并加大支持力度,使各类项目资助力度明显提高。
4.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