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前人关于文言文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
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学习文言文尚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甚至第三语言习得的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的理解难度之大显而易见。截至目前,关于此类的论文并不是很多,其中有三篇相关的论文观点新颖。分别是李泉(2006)《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他提出文言文中的许多字至今沿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贾少宁、张瑞华(2009)《也谈对外汉语文化中的教学导入》中提出留学生应明白一些典故、成语独特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影,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李博闻(2012)《对外汉语教学文言文课程设置与教学探索》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文言文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者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为对外汉语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参考价值。
二、《孟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孟子》中“性善论”与对外汉语教学。“人之初、性本善”这对于大多数外国留学生来说都是极其陌生的,甚至一些信奉基督教的留学生(例如美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留学生)一直以来都是接受“原罪论”的教育,即人性本恶。而孟子的性善论则认为性善是每个人所具备的心理活动,是普遍的、与生俱来的。这种思想是千古以来中国人所一直接受的思想。这就是反应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因此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性善论”的教学是让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一步,如有必要,也可适时向学生介绍《荀子》“性恶论”的思想,但要向学生解释“性善论”是影响中国多年的正统思想。
(二)《孟子》中“义”的思想与对外汉语教学。“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是《孟子》中最为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有极大的作用。首先,文章中以鱼和熊掌起兴,从这一点这可以告诉留学生中国人讲究含蓄,就是在一开始通过讲述一些其他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是向很多西方国家那样直抒胸臆。其次,也可以向学生讲解舍生取义这个成语。最后,可结合《孔子》向留学生传播中国“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思想。
(三)《孟子》中的成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参看《发展汉语 高级综合1》(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岑玉珍主编),每篇文章中都涉及大量成语。可见成语教学在高级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仅《孟子》一书中,就包含大量在当今社会中仍广泛使用的成语,例如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一曝十寒、心悦诚服、出尔反尔、一介不取、当务之急等,这些成语虽然从字面理解有一定难度,但又是日常口语中经常使用的,因此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很有必要学习之。如果仅仅学习这个成语而不去理解其历史背景则很难理解和掌握,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孟子》中的这些篇目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成语,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可见《孟子》对于留学生成语教学也有很大的意义。
(四)《孟子》中的排比句与对外汉语教学。大量句式整齐且富有哲理的辩论语句是《孟子》的一大特色,这些句子对于留学生的音韵和汉语语流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例如《孟子 告子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一段,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让留学生感受汉语之美的同时让音韵和语流得以训练,使口语水平得以提高。因此,让留学生在课余时间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目甚至唐诗宋词对他们的语音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以《孟子》为例,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一)故事性教学为主。《孟子》作为先秦散文,其语用与现代汉语相差甚远,因此让留学生大量学习其内容甚至词类用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讲解宾语前置、通假字、古今字等古汉语语法时,要重点讲解与现代汉语语法仍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点。因此在教材选取时,应选择其中一些较容易理解的文章在高级班进行原文学习,例如《奕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对于难度略大的文章,建议采取翻译成白话进行故事教学的方式,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孟子》的思想文化,又减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压力。毕竟文言文的教学还是以渗透文化为主,学习用法为辅,过多地输入文言文会让留学生认为其难度太大而失去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二)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应贯穿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减少灌输的方式,多对学生提问,引领着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在学习到其中的一些成语时,可以让学生将这些成语按照文章排练成小话剧,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加深对该成语的印象。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让课堂活起来。
明朝和明清之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时期。出于政治、通商、传教等的需要,大量外国人努力学习和研究汉语,并留下了珍贵史料,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学习汉语的历史,对于汉语本体研究、比较文化、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这一时期,外国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大致分为两个中心:以琉球、朝鲜为代表的周边东方国家的汉语学习和以耶稣会传教士为主的西方人的汉语学习。
二、周边东方国家的汉语学习
(一)琉球
洪武五年,琉球(现日本冲绳)与明朝建立朝贡关系。①当时,部分汉语书面语语料已在该国有所传播。此后,琉球曾先后至少16次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并在国内兴办教育,推广汉语汉字。入清,琉球的汉语学习规模继续扩大。琉球留学生成了维系中琉友好关系和在琉球继续传播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的中坚力量。②
(二)朝鲜
朝鲜人一直重视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汉语学习与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这一时期朝鲜人为学习汉语而编写的两本教材――《老乞大》和《朴通事》。
《老乞大》和《朴通事》是元末明初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准音编写的专供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会话手册,是当时最权威的汉语教科书。③1515年左右,朝鲜著名汉语学者崔世珍把《老乞大》《朴通事》两书翻译成朝鲜语,用训民正音给汉字正音,编成《老朴集览》。后来由边暹和朴世华两位学者根据《老朴集览》考校订正,用朝鲜语的口语来作注解,编成《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④《老乞大》《朴通事》的成书、传抄、印行、修订、翻译、注释历经元明清三代,使用时间长,流传范围广,具有很大影响力。
下面从两本教材的编写特点入手,简要分析其对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在语体上,采用会话体,注重培养语言交际技能。两部教材注重功能性,摆脱文言模式,选用口语表达,直接服务于日常交际,《老乞大》有对话107则,《朴通事》有对话106则。⑤
在内容上:(1)课文内容丰富,话题饶有趣味。每一课内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内容涉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贴近生活,实用性强。(2)注重词汇教学。书中涉及的词汇既有书面语,也有方言俗语、谚语、成语。教材前半部分不但注意控制词汇量,而且能保证词语重现率。后半部分词汇量大大增加,如讲到马,则一口气罗列了几十种马,这种扩展性学习,便于学生迅速、集中掌握一类词汇。(3)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语法教学原则。句式由简单到复杂,颇具系统性。(4)文化教学贯穿始终。注重汉语文化背景的介绍和两种文化差异的比较,将文化因素巧妙地渗入语言项目的编排中,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文化,一举两得。
在教学方法上:(1)恰当运用翻译法,使用母语为媒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事半功倍。(2)采用情景教学,创设生动的模拟情景。《老乞大》以两个高丽人和四个中国人在去往北京的路上相遇相识直到相知为主线,围绕这个主线又设计了吃饭、喝酒、投宿、买卖等众多小场景。《朴通事》虽然没有主要人物,却更自由地设计了踏春、秋游、上学、治病、借钱、讨债等近百个会话的模拟场景,③将语言项目有机地融入创设的情景之中。
综上所述,《老乞大》和《朴通事》作为汉语第二语言教材,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研究价值。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展分技能教学的讨论,90年代以后才提出“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材编写理论,相比之下,《老乞大》《朴通事》已经出现了功能项目编排的雏形,⑤这对如今的汉语教学极具借鉴意义。
三、耶稣会传教士的汉语学习
自元代以来,特别是明清两代,基督教随着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传入中国。传教士要想在中国顺利传播教义,则必须学会使用汉语。
(一)在台传教士的汉语学习
1636年荷兰人在新港开办了第一所学校,传教士以当地方言“新港语”为教学用语,并用拉丁字母将其口语书写下来,用于编辑教义问答、祈祷文等,这些文献也成了研究台湾方言的重要资料。
(二)大陆传教士的汉语学习
1.教师
聘请教师是传教士学汉语的最直接途径。但这一时期,由于观念闭塞加之政府禁止,极少有人愿意教外国人汉语。来华传教士曾私下聘请翻译、学者、商人等各阶层人员当老师,也聘请小书童练口语。此外,传教士们也采取老手带新手的方式教汉语,例如利玛窦就师从罗明坚。另一个学习资源是明清士大夫阶层。耶稣会自采取了利玛窦的“合儒排佛”路线后,开始与士大夫阶层打交道,这些官员与传教士共同译书,顺便充当他们的汉语老师,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徐光启。
来华传教士“入乡随俗”式的传教策略和“互帮互学”的学习模式,为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历史借鉴和良好范式。
首先,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融入所教学生的文化圈,了解教学对象,熟悉并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拉近与他们的文化距离,使其从心理上接纳老师。例如,在埃及上课话题可围绕“金字塔”展开,在美国可以讲“林肯”,不必每次必谈“故宫”“长城”。其次,以学术活动为依托,推进汉语教学。不同国家在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都应是对外汉语教师关注的焦点,针对相应国别的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可就这些焦点举办学术讲座,⑥如印度的西塔琴、美国的好莱坞、德国的汽车、巴西的足球。
2.学习者
了解并认识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难点及其过程,对我们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工具书,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传教士学汉语时留下来的教材、语法书和双语词典就是我们研究的宝库。这一时期传教士在学汉语时使用的学习方法也值得我们注意。
(1)结合西方人记忆特点,分析汉字结构。利玛窦在《西国记法》一书中专门介绍过他的汉字联想记忆法。如:“要”是一位来自西部的女子;“利”是收割庄稼的农民;“好”是怀抱孩子的女人。相比利玛窦的记忆法,曾德昭、安文思二人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则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二人发现汉字字形与字义关系密切,有律可循,如将“日”“月”相结合就构成表示光亮的“明”字,将“心”禁锢在“门”内则构成表示忧愁和苦恼的“闷”字。
传教士过分强调、夸大、依赖汉字的象形功能,于学术而言具有一定的误导性,但它符合西方人注重抽象推理与逻辑的认知规律,不失为一种方法。林西莉⑦也曾谈到“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形式的讲授”对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些汉字的作用。因此汉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汉字笔画观、部首观、结构感,可适当运用“俗文字学”的一些说法向学生讲解汉字,充分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一位法语籍教师在教“懂”字时说“我的心旁边开出了一朵花,右下方是土壤,很重”。同学们马上就记住了“懂”字的写法。这种解析汉字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利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为掌握汉字发音,来华传教士借鉴西方音韵学理论和方法,对汉语语音进行详细分析、归纳,几经尝试,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的方法,开启了中文拉丁化的历程。最早进行这一尝试的是罗明坚和利玛窦,入华之初,他们共同编写了《葡汉辞典》,该辞典共分三栏,第一栏是葡萄牙语单词和词组,按字母表顺序排列;第二栏是罗马字注音;第三栏是汉语词条。但这一拼音体系仍存在不足之处。⑧之后,在郭居静帮助下,利玛窦等人根据中国汉字音韵特点,统一采用五种符号表示汉字的声调,较之《葡汉辞典》更加精确和完整。1601年,利玛窦应程大约之邀,赠其四幅宗教画,并随图附上三篇解释性短文,文中所有汉字皆附有拉丁字母注音,共使用了26个声母、44个韵母、5个声调符号,以及专门设计的送气音符号。这些文字后由教会单独编成一本六页的小册子,取名《西字奇迹》。⑥1626年,金尼阁在利玛窦等人方案的基础上简化了拼法,出版了《西儒耳目资》一书,为今日汉语拼音方案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明显优于传统的反切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音韵学的发展,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说,深入、全面地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及其运用的学习方法,有助于认识和发掘语言的全貌,掌握新的教学及研究方法,有助于推进语言本体研究的发展和第二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
(3)从只重读写到注重听说。早期传教士只重读写,忽视听说,传教士刚来中国时都是采用先文后语的学习方法。因为传教士发现中国人不喜欢辩论,比较信奉书上所说,宣传手册比宣教的作用大,于是他们偏向书面写作。从利玛窦开始注意听说,“语文”并进。在他自己学习以及教授庞迪我时,学习效果都很理想。⑨后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也证明“语文并进”比先文后语的效果要好。可见,无论是学法还是教法都应不断调整和修正,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语言需求。
3.教材
利玛窦翻译的《四书》一直是耶稣会的汉语教材。此外,传教士还编纂了词典,最早的双语词典是罗明坚和利玛窦共同编纂的《葡汉辞典》,入清后,涌现出更多、更完整的双语词典。这批词典不仅开创了汉语学习词典的历史,也提供了最早的学习西方语言的资料,保留了大量明清两代的语音材料、方言语料和最早出现的西方外来词,对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外语教育史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4.教学机构
经言学校是罗明坚在澳门期间建立的中国第一个用汉语传教的机构,也是晚明时期中国第一所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学校。⑧1594年,范礼安在澳门创办了圣保禄学院,成为第一所对来华传教士进行汉语培训的高等学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此外,耶稣会士还在杭州、嘉定等地建立过类似的汉语培训中心。
四、结语
明朝和明清之际的来华传教士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既有计划又有步骤,既请教师又写教材、工具书,既有学习原则,又有独特的学习模式,既在思路上重视又在实践中取得成绩”。⑨而且影响到中国语言学的各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系统研究并认真学习明朝和明清之际外国人汉语学习的特点、方法及历程,探索出一条符合汉语汉字特点的对外汉语教学之路,对搞好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促进学科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董明.明清两代汉语在琉球的传播[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② 董明.明清时期琉球人的汉语汉文化学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
③ 赵现琦.《老乞大》和《朴通事》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特色[J].现代语文,2009(2).
④ 程相文.《老乞大》和《朴通事》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发展史上的地位[J].汉语学习,2001(4).
⑤ 黄明明.600多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观――《老乞大》《朴通事》的编写特点及其理论价值[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⑥ 翟汛,吴春波.从明清来华传教士传教策略看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长江学术,2012(1).
⑦ 林西莉.汉字王国[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7.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发展、军事实力等方面的角逐。中国要想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发展我国硬实力即发展经济、军事等实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各种软实力,软硬结合,提高综合国力。
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任何一种语言的推广、应用乃至被接受为国际间的交往媒介,其意义都远远超越了语言本身。较之军事强势和经济强势的影响周期而言,语言与之相随的文化强势的形成虽然相对缓慢却更为持久。一种语言与文化一旦借助“硬实力”建立起自己的影响,便在相当程度上延长着“硬实力”的影响周期;甚至可以在军事与经济的强势发生转移之后,反过来成为国家实力的支撑性因素。加强汉语国际推广,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是中国通往世界的重要途径。汉语作为中国官方语言,在国际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中的实用价值不断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越能够被世界所了解和理解,就越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从历史上看,一种语言的推广,都是其国家“硬实力”充分提升的结果,反过来又恰恰是维护这些国家“硬实力”最为长久强大的因素。一种语言的地位直接反映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硬实力”,当一国的民族语言被作为外语普遍学习的时候,就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该国国际地位的真正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深化。
国家强盛,语言才会成为强势语言。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实际上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一个反映。在拥有了“硬实力”的有力支撑之后,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成功地进行汉语国际推广远远不是政治热情和行政力量所能推动的。我们必须具有雍容大度的文化心态,娴熟驾驭自己文化资源的能力,用文化的魅力推动语言传播,赢得世界。汉语国际推广,不仅仅是推广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传播中国文化,是以汉语为载体, 推广中华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担负着社会文化的运载和传播的重任。不掌握一个国家的语言,很难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不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也很难真正掌握一个国家的语言。学习一种语言,必须同时学习该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汉语国际推广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更准确地了解中国, 更好地开展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因此,汉语国际推广不仅是语言的传播,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对内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因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对外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纵览中外历史不难发现,一个强大国家的兴起,往往都会在国际上掀起相应的文化潮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国际文化影响力。从汉语国际推广上升到跨文化对话,将摒弃西方中心式的单向传播、单向输出和单向影响,通过文化的平等消解西方的霸权话语,通过文化的互动平衡全球的文化生态。
世界上一些国家非常重视发展本民族语言, 推广本民族文化。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把推广本民族语言和传播本民族文化作为外交政策和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都设有政府专门的语言(或文化)传播机构,政府要员担任负责人。世界主要语言国家也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语言推广机构。虽然每个国家的语言推广机构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但他们都把传播本国文化,促进与其它国家的文化交流作为主要的目标宗旨和工作内容之一。法国主要语言推广机构法语联盟在语言推广中将文化作为最主要的语言推广特征,其主要宗旨是传播法语,弘扬法国文化,并在138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1140余个。法国始终注意保持自己文化大国的地位,坚持把语言国际推广作为宣传本国文化的重点。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宗旨是推广对外英语教学,增进外国对英国文化的了解,推广英国的价值观念。目前在全球有230个分支机构和138个教学中心。德国的“哥德学院”在76个国家设立了分校,是德国最大的德语传播和推广机构。其宗旨与目标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增进与各国的文化交流。通过提供内容丰富、高水平的德语培训,以及介绍有关德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①
孔子学院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借鉴他国经验而诞生的。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语大会是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的一个历史转折点。正如在第9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上,中国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在开幕式上提到汉语国际推广的 “六大转变”,②即发展战略从对外汉语教学向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转变,工作重心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向汉语加快“走出去”转变,推广理念从专业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转变,推广机制从教育系统内推进向系统内外、政府民间、国内国外共同推进转变,推广模式从政府行为主导为主向政府推动的市场运作转变,教学方法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转变。孔子学院是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转变, 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愿望与热情,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谊合作的创新之举。举办孔子学院,就是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孔子学院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是加强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人文交流与合作、加深理解与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学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对于实现各国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战胜人类面临的共同困难,促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和谐也需要中国。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学习、加强沟通与合作、增进友谊和了解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合作共赢的内在要求。孔子学院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③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力量,在提高综合国力进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语言盛衰地位的演变都与国家的发展强弱密切相关。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国际“汉语热”的坚实基础和强大保障,为汉语国际推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当今的全球化语境中,我们要抓住有利契机,支持汉语走向世界,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彻底改变 “西方标准”的思维定势和“单向输出”的话语霸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①张西平,《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②许琳,第9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汉办网站,2008年。
关键词: 北齐书 带领 带 领 成词
词和短语的区别看似很简单,是两个不同层级的语法单位。实则由于二者界限的模糊性,词或短语的判定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区别方法是“扩展法”和“插入法”。如,“白马”是“白色的马”,插入“母”变成“白母马”也是成立的,理所当然是词组。“黑板”并不是“黑色的板”,也不能加词变为“很黑板”,自然为词。但是这些属于词、短语的典型范畴,尚有许多数量的形式相同的词或短语存在辨析的必要性和难度。而词与短语的区分在古代汉语中亦是纷争不断。
在对中古语料库之《北齐书》语料切词的过程中就遇到一些词或短语,对其作何切分举棋不定。现在所做的前期工作主要分两步:第一步,将语料以句切分,委以编号。第二步,将句以此词切分,并注明词性、意义和语法地位。切词主要依据《现代汉语大词典》,对《大词典》未收的形式慎重看待。下面以“带领”为例,展开说明,这一次“扩展法”和“插入法”似乎失效,更多的依赖文义,再用史料论证。
例1《北齐书·刑卲传》“累迁太常卿、中书监,摄国子祭酒。是时朝臣多守一职,带领二官甚少,卲顿居三职,并是文学之首,当世荣之。”
上句刑卲因才授官,皇帝更是对他恩宠有加,使其一人身兼三职——太常卿、中书监、国子祭酒。而当时朝中大臣多任一职,兼二职已是少之又少了。“守一职”与“带领二官”对应,“守”与“带领”意义应相近或相关。二动词的常用宾语应与官职有关。《大字典》中“守”义项“犹摄。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而署理较高的官职。”符合文义。《大词典》中收录“带领”两个义项1.率领。2.谓带路。与此处“带领”相去甚远。有必要重新审视“带领”为词的想法。其实,忽视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事实,势必会犯先入为主之毛病。“带”早在《世说新语·言语》中就有类似用法“谢为太傅,长史被弹,王即取作长史,带晋陵郡。”(兼任)。“领”亦有如此表达。《汉书·昭帝纪》:“大将军光(霍光)秉政,领尚书事。”例1“带领”是个同义连用的词组,临时组合词组的形式与词“带领”偶然同形,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中“带领”①在前面带头使后面的人跟随着;②领导或指挥。翻阅其他字典如《现代汉语同义词典》、《现代汉语常用字典》等也是无大的出入。但是我们不禁有些疑问:“带”与“领”还分别都有“带领;引导”相近的意义,为什么同样是同义连用,最后成词与非成词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呢?在“带领”成词化的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将兼任、摄这样的意思包罗其中呢?为方便解释,暂将词组标为“带领1”,词标为“带领2”,同理,带1,带2;领1,领2。下面来讨论二者的成词化的问题。
第一,“带领2”为什么会成词?
1.语言发展内部规律的发展
“从有文字材料可供考察的汉语词汇史上看,单音节词的复音化,就是词汇内部矛盾的必然结果,是词汇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引自刘川民《汉语复音词成因刍议》)其一,明确表义的需要。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数量众多,单音节词承载的义项非常多,“带”在《大词典》中就有包括“带领;引导”和“兼任”在内的26个义项。“领”包括“带领;引导”和“汉代以后,以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谓之‘领’。也称‘录’。”在内的18个义项。如此复杂的意义群无疑会加重人们的记忆、使用负担。带2、领2同义连用,使连用的词之间可以相互限制,使词义确定在一个共同的义位上,从而消除了因为单音词一词多义造成的表义不明确的特点,减少了歧义的可能,让语义更加准确。另一方面,这也暗合了人们去繁就简、语用经济的心理需求。其二,韵律表达的需要。一方面,同义连用如迭床架屋般可以避免遣词造句的重复,而且在表达上也可以协调文句音节,增强语意和语势。这样的词在词汇发展史上不胜枚举。如“疾病”、“恐惧”、“教诲”等等。带2、领2在单用时,基本上也能够满足表达意义的需要,但是语气略显薄弱,如果连用就会增强语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同音词造成的听觉混淆,达到语音简化的效果。
2.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
其一,重新分析的作用。“带领2”的构词语素在最初也是单用的,当时是临时性的,但是由于经常同义连用,经常处于同一语法地位,人们对它们和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自觉地“捆绑”在一起使用,促使词组到词的转变。但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并且在使用频率上有足够的证据,我们通过汉籍检索工具光检索史部“带领”共8840次,其中表示“带领、领导”义占到了约百分之八十。其二,行文习惯的影响。古人在行文时习惯采用一些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前后对应,这也是“带领”成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新元史·定宗本纪》“八月,命野里知吉带征西域。抽诸王部众十之二,使野里知吉带领之……”上句中用“带征”,下面用“带领”,正是这种行文习惯的表现。
第二,“带领1”为什么没有成词?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对“带领1”没有成词就不难理解。除了上述条件不符合,还有几点值得考虑。其一,成词还得考虑词义消失的情况。我们知道,词义的发展变化还受同一范畴类的词的词义变化的影响。带1、领1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对“兼任”这一义项舍弃,与表示“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物或若干方面”为主要词义的“兼”词义变化息息相关。“兼”意义扩大,吞并了带1、领1“兼任”义。因此,词义系统内部的重新规整以至平衡自然也会影响词组的意义。其二,时代变化的影响。以“带”为例,《说文·巾部》“带,绅也。男子鞶带,妇人带丝。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带”是古时束衣用腰带,以长条皮革或丝缕制成。相传为黄帝始作,先秦多用以指贵族束腰的大带。(《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济南出版社,1993)后常用作官服腰间的系带,带的质地视官阶高低而定,官服之带是为官等级的重要标志。(《中国历代国家管理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故而“带”由腰带词义缩小到官带,再意义引申到动词兼职,与官职相关。“带”表示“兼任”义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受到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给一人兼任多职现象提供了丰沃土壤。社会重门第,重贵族,职务清闲或重要的文职主要就委任给可信赖的贵族文士。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官职选用制度的完善,“带”不再与官职、身份、地位挂钩,“带”的“兼任”义消失也是在情理当中。
董秀芳在《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中对如何确定双音词源头时提到的其中一个标准——非词形式与词形式必须有足够的相关性,这里的相关性是指语义的相关性。
“带领2”连用的例子有:《水浒传》第五四回:“只见庄客来报说,有本州岛知府带领三五十部汉到庄。”《水浒传》第五四回:“只见庄客来报说,有本州岛知府带领三五十部汉到庄。”
“带2”单用的例子有:
《宣和遗事》前集:“见宋江带得九人来,吴加亮等不胜欢喜。”
“领2”单用的例子有:
唐韩愈《李花》诗之二:“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
“带领2”作为词组和词的意义是很容易挂钩。是对语素义的组合,词义对带2、领2义的凝固化使用。
与此相反,“带领1”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带领1”组合只是个临时性的,在有文字记载中,使用频率也是很低的。在例1中,带1、领1同义连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行文习惯使然。其一,是为了凑足偶数音节,协调文句音节,增强句势和句义。其二,因为带1和领1意义相近,表达的事物在性质、功能、作用等方面密切相关,常用在涉及官职问题上。虽然没有凝结成词,但是人们头脑中已建立起相关的联想,因此,人们在使用带1时,可能领1自然就带出来,下笔为文。
综上所述,“带领1”是带1、领1的临时组合,使用频率不高,又因带1、领1词义的消失,社会变迁的影响,在漫漫词汇发展长河中并没有成词;“带领2”则是在语言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完成了成词化的过程。这也提示我们,我们在语料库切分词时,不能望文生义,不能因为《大词典》中“带领”没有符合所切分句子的意思,就轻易下结论,该义项为《大词典》失收义。还得首先从词与词组的判定开始做起,方能更符合语言的面貌,减少语料库信息的错误。
参考文献:
[1]祝总斌.魏晋南北朝官制述略[J].承德大学,1997(4).
[2]刘川民.汉语复音词成因刍议[J].川北教育学院院刊,1989(1).
[3]冯英.复音词产生的动因与复音词产生的条件--汉藏系语言词汇复音化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2).
[4]周琳娜.古汉语复音新词判定标准刍议[J].社会科学家,2009(2).
[5]刘海燕.古汉语同义连用的特点[J].宜春学院学报,2010(5).
关键词:现代汉语 “有+VP/V”句式 成因
一、前言
“有”是现代汉语中非常活跃的一个动词,一般表示“领有、具有、拥有”或者“存在”,与“无”“没(没有)”相对,其后一般接名词性宾语,如“年轻人有热情,有朝气”“小王有艺术家的气质”等等。此外,“有”还可以用在某些动词的前面组成套语,表示客气,如“有劳、有请”等,但数量极其有限,只限极个别动词。杨庆蕙(1993)主编的《现代汉语正误辞典》中指出:“动词‘有’表示领有、具有,它后面一般要求直接跟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充当的宾语,有时也可带动词(大多是双音节动词)充当的宾语,如‘有发展’,‘有增加’。但一般不能带动宾短语或补充短语充当的宾语。”杨庆蕙指出的一个典型错误例句是“山上有下雪。”她认为,“下雪”是动宾短语,不能作“有”的宾语,应将“有”改为副词“在”,表示山上正在下雪。熙(1982)认为,动词“有”能带的动词宾语是有限制的,只能带“名动词”,可以说“有影响”“有准备”“有计划”,但是不能说“有看”“有写”“有去”“有反对”“有喜欢”“有同意”等。
然而,近年来,“有+VP/V”结构的句式在电影、电视、电台、网络甚至报纸和杂志中却大行其道,使用越来越普遍,并逐渐影响到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以前熙先生和杨庆蕙教授认为错误的用法如“山上有下雪”正在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并且呈现泛化态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语言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有+VP/V”这种看似不正确的用法?
二、“有+VP/V”结构句式的类型
“有+VP/V”结构的句式一般在口语对话中使用较多,报刊和杂志等媒体出于新潮的需要也会使用。不少研究者把“有+VP/V”句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式(管娟娟,2006;崔娜,2013),即“有”与“VP/V”一起完整出现。例如:
(1)他一共有列了22项,22项当中有多少是假的呢?(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2年10月22日)
另一类则是答话人用“有”直接回答提问人的问题,省略了“VP/V”,被称为省略式(管娟娟,2006)或者变化式(孙琴,2003;崔娜,2013)。例如:
(2)主持人:你当时并没有阻止或者是对其他人……
青春大篷车:我有啊,我有啊。(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 2014年10月13日)
本例中,青春大篷车辩解时说的“我有啊”实际上是“我有阻止”的省略。由于省略式或者变化式不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探讨的“有+VP/V”主要是完全式,即“有”与“VP/V”同时出现的句式结构,一般有两种常见句式:陈述句和疑问句。
(一)陈述句
(3)他们说当初他有把房子过户给你们,然后你们也答应给他买房款,但是迟迟未给。(上海电视台・甲方乙方2012年10月1日)
(4)昨日下午,负责此案的网监大队姜姓警官对南都记者称,因为伍娟不懂程序,所以先告诉了外宣办,她本人之后有到公安机关报案。(《南方都市报》2013年1月22日)
上述“有+VP/V”结构的陈述句式中,如果各例句划线部分去掉“有”,意义不但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更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二)疑问句
(5)当时公证处的人有问你吗?说你父亲有没有再婚的情况?(央视一套・今日说法2012年10月14日)
(6)(李玉堂太太)我跟了你八年,你赌了八年,我有离开过你吗?我有贪图过荣华富贵吗?我没有!(电影《十月围城》)
在上述例句中,基本上都带有语气词“吗”,构成“有+VP/V+吗?”的疑问句式,既有一般疑问句,也有反问句。如果去掉“有”字,这些句式可以转换为“V+过+P+吗?”或者“有没有+V(过)P?”的结构,语义不变。上述例句去掉“有”后可以分别改为:
(5)a.当时公证处的人问过你吗?(或:当时公证处的人有没有问你?)
(6)a.我离开过你吗?我贪图过荣华富贵吗?(或:我有没有离开你?我有没有贪图荣华富贵?)
从句子时态上来看,无论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上述“有+VP/V”结构的句式基本上都是过去时,即强调事件是否发生过。
三、“有+VP/V”结构句式的成因分析
“有+VP/V”结构的句式近年来大量出现,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语言现象?其成因究竟是什么?
(一)“有+VP/V”句式成因的三种说法
对于“有+VP/V”结构句式的成因,学者们各抒己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东南方言和港台普通话影响
大多数语言研究者认为,现代汉语中出现的“有+VP/V”结构句式是受到了闽南语、粤语、吴语和客家话等东南方言语法的影响,因为在这些地区的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有+VP/V”句。这些方言深刻地影响着港台普通话,而随着香港的回归,这种句式再由港台普通话渐渐传入大陆普通话中。“这种句式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英语语法的影响”,因为在港台地区,特别是香港,英语是强势语言,英语中表示完成体的句式往往用“have(has)+动词的过去式”,而“have(has)”的基本义是动词“有”,用作完成体时直译就是“有+VP/V”句式。
2.古汉语“复活”
不少学者用历时的眼光看待“有+VP/V”结构的句式,认为“有+VP/V”结构“是汉语中古已有之的一种句式”,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张文国、张文强在《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一文中认为,先秦时期汉语中所有的动词都能够出现在“有”的后面,并归纳出了12种结构关系。因此,现代汉语中的“有+VP/V”结构句式“实际不是什么新现象,它是历史上曾经消失了的结构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复活’。”甚至认为,这种结构句式“不是东南地区方言带入现代汉语的新结构,而是东南地区方言所掀起的一种语言结构的复兴。”
3.语言自身的对称发展
部分学者认为,“有+VP/V”结构的句式是语言系统自身发展带来的结果。在普通话中,“有”与“没有”是相对的一组词,使用的对称性较为明显,当“没有”作副词单独修饰动词在汉语普通话中广泛使用时,语言内部要素的这种对称性、趋同性促使“有”也在副词的领地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从形式的角度说,“有+VP/V”结构句式的形成符合语法对称性的要求,因为“语法总是追求严整性,从这一点上说,‘有’进入普通话口语也是普通话语法内部发展规律的要求”。
(二)“有+VP/V”句式成因分析
关于“有+VP/V”结构句式的形成原因,我们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考察与分析,发现古汉语“复活”说和语言自身的对称发展说都存在很大的疑问,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语言现象。而从该句式在普通话中出现的时间来看,实际上这一语言现象是受到了东南方言和港台普通话的影响。
1.古汉语“复活”说存疑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有+VP/V”结构句式的出现,并不是古汉语的“复活”和“复兴”。古汉语中确实存在“有+VP”句式,但学者们统计出的用例是极其有限的,张文国、张文强在《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一文中除大量“无+VP”结构的例子外,“有+VP/V”结构的例子数量有限,个别用例形式上是“有+VP/V”结构,但实质上与我们所讲的“有+VP/V”并不相同,甚至有些牵强。例如:
(7)夏,有告陈桓子曰:“子旗、子良将攻陈、鲍。”亦告鲍氏。(《左传・昭公十年》)
(8)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荀子・臣道篇》)
(9)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上》)
(10)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韩非子・说林上》)
例(7)中的“有”是“有人”,例(8)中的“有”表假设,意思是“如果有人”,例(9)和例(10)中的“有”分别与“焉”和“岂”组成了“怎么会有……(的事)?”疑问结构,是很正常的语法现象。实际上,由于古汉语用字简洁,省略现象较为普遍,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有多种解释,因此,古汉语中的“有+VP/V”句式与今天流行的“有+VP/V”句式并非完全对应。
古汉语中的“有”与动宾短语连用的语法现象并不是古汉语语法的主流,仅是个例,为数寥寥,这一点从研究者的统计中也能反映出来(伍文英、夏俐萍,2002)。其实学者们也承认,“有+VP”这一语法形式的运用在汉语发展史上是呈递减趋势的,“先秦以降,自唐以后,‘有+VP’的使用就渐渐减少,最后走向了消失。”现在这种句式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复活”了?它“复活”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们语焉不详。
即使认同“有+VP/V”句式起源于南方方言的研究者也认为,南方方言中的“有+VP/V”句式是保留了古汉语的句式,这一说法也值得怀疑。中国古代南方历来被称作百越之地,百越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与北方汉语相差甚远。战国时期百越被北方汉人征服,中原汉人开始向南越迁徙,“百越之地渐渐被北方汉人入主的过程,也是南方方言逐渐形成的过程,南方方言的形成不仅具有北方汉语的成分,也应该有百越族的语言成分,并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陈叶红,2007)。众所周知,构成语言最基本的要素是语音、语法和词汇。在语言接触过程中,语音和词汇都有可能从别的语言借用,但语法是固定不变不可以借用的。因此,古汉语中为数寥寥的“有+VP/V”句式是不太可能被南方方言借用并保留的。“南方方言形成的原因集中在两晋至宋代的大量移民,方言的形成也应该在两晋至宋代的一千多年以内。”古代汉语书面语与口语相差甚远,古人口语中是否使用“有+VP/V”句式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即便是使用书面语的诸多文献,根据学者们穷尽式的调查,“有+VP/V”结构的句式自汉代以降就很少使用,自唐以后甚至消失了。本身不是主流,甚至是已经消失的语法现象怎么可以去传播、影响到别的语言呢?由此看来,南方方言中的“有+VP/V”句式保留了古汉语的句式这一说法本身也是站不住脚的,因而也了现代汉语中出现的“有+VP/V”句式起源于古汉语,是古汉语的“复兴”和“复活”这一说法。
2.语言自身对称发展说存疑
持“语言对称发展说”的研究者们认为,在内部因素中,语法系统平衡性的要求(“有”同“没有”用法的对称和趋同)促成了现代汉语普通话“有+VP”句式的产生。那么,“有+VP/V”结构的句式是不是语言系统自身对称性发展带来的结果呢?我们认为并非如此。语言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总是“一对一”对称均衡发展的,总会有不平衡。沈家煊(1999)认为,语言总体上是对称的,局部上是不对称的。语言对称只是相对的,而不对称则是绝对的。不对称现象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语音、构词、句法、语义和语用。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
“有”的反义词有“没”“没有”和“无”三个,一对三的事实本身就说明这几个词语不是对称发展的。就本文所讨论的“有+VP/V”结构句式来说,仅仅关于“有”的词性,持“语言对称发展说”的学者就各持己见,有的认为“有”是副词,有的认为“有”是助动词,还有的甚至认为“有”是与英语“have”对称出现的完成体标志,大家莫衷一是。实际上,人们忽略了一个语言事实,那就是长期以来,汉语普通话中“没有+VP/V”句式的肯定用法一直是“V+(过)+P+了”句式,人们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现在突然要用“有+VP/V”肯定句式和“没有+VP/V”否定句式进行对应,反而让许多人不太适应。即使在接受新兴事物迅速、时尚用语多产的高校校园,此句式的接受程度也不高。据蔡(2009)对上海高校的学生的定量统计分析,受访者对“有+VP/V”句式的“基本接受”态度,“说”与“不说”的人受家乡地域的影响各占一半,家乡越往北的学生说得越少。调查显示,不少人认为这种句式“是小姑娘说的”“电视主持人常用”或“港台腔、发嗲用”等,因而男性的使用率普遍较低。也就是说,“有+VP/V”句式还远没有被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只是在一定的人群中小范围使用。从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来看,“有+VP/V”句式要想转变为“没有+VP/V”句式的肯定式并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尚缺乏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语言自身对称发展说”只是一种被人为贴上的标签,并不符合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纯属形式主义的语言观。
3.东南方言和港台普通话影响是真正成因
考察现代汉语“有+VP/V”结构句式流行的时间和发源地,我们认为,这一句式确实是受到了闽南语、粤语、吴语和客家话等东南方言语法的影响,并经港台普通话传入到大陆普通话。据考察,闽南语、粤语、客家话和吴语中确实存在“有+VP/V”结构句式(陈叶红,2007)。例如:
(11)前日我有看电影。――闽语区
(12)今日我有头痛,所以唔上班。(今天我头痛,所以没有上班。)――粤语区
(13)昨天你有去赶集吗?――客家话
(14)我阿哥这年有走归。――吴语区
闽、粤、客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时有一个非常顽固的倾向,就是把方言中的“有”字句强加到普通话中。这也从侧面证明,在语言接触过程中,语法是固定不变的,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南方方言区的人在学说普通话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套用了本地区方言的语法。香港和台湾正好处于闽、粤、吴和客家方言地区,其普通话难免会受到这些方言句式的影响,再加上港台地区英语的强势渗入,英语中正好有“have+V-en”相似的结构,使得“有+VP/V”句式得到进一步强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对内地影响颇大。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祖国进入倒计时,牵动人心,大陆民众对港台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加之大陆对外开放的包容性增大,大量的港台电视节目进入寻常百姓家,而港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和记者、嘉宾等大量使用“有+VP/V”口语句式先是影响到大陆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和记者、明星等追求时尚、喜欢新潮的媒体人,继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影响到一般民众,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从而使得“有+VP/V”结构句式在汉语普通话中推广开来。这也就是“有+VP/V”句式为什么在普通话中以前没有出现,直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出现并影响至今的社会原因。
(三)“有+VP/V”结构句式的表达优势
作为南方方言影响普通话的一个案例,“有+VP/V”结构句式能够在汉语普通话中推广、流传,除了南方经济发展对内地的辐射作用原因外,还必然有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是说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认为,这一句式在语义和语用两方面有其独特的表达优势。
在语义方面,“有+VP/V”句式的“有”仍然具有“存在”义,肯定动作的发生或一种情况的存在,表示确认或强调。例如:
(15)陈女士说,当时任渊没有参与殴打,但有参与调戏。(《新京报》2014年10月19日)
(16)在这之前我们有打麻药,已经最大限度减轻它的痛苦。虽然不忍,但这是剧情需要。(《楚天都市报》2014年10月23日)
上述两个例句中,如果去掉“有”加上“了”,句子完全成立,意思不变,但用了“有”后,句子的确认和强调意味得到了加强。例(15)中,陈女士肯定了任渊“参与调戏”这一事实是确实存在,无庸置疑的。例(16)中,导演张扬回应网友对其拍戏时残忍杀鹿的指责,用“有打麻药”来为自己申辩,强调拍戏时确实对鹿是打过麻药的。对于“有+VP/V”句式的语义,王国栓(2008)认为:“从语义的角度说……普通话中有一般叙述和强烈肯定,没有一般肯定,‘有’正是填补了这个空白。”正因为如此,“有+VP/V”结构句式才能够被普通话口语所兼容,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道理。
在语用方面,“有+VP/V”用在口语中,特别是回答问话时比较简洁,符合口语中的简略原则。如果不用“有”回答,则需要回答的字数较多,不够简便。如:
(17)主持人:你有反抗过吗?
青春大篷车:有。我一直在反抗,但是他说没有用,你去找学校,不会有人管,你去找纪委,也不会有人管。(《重庆商报》2014年10月15日)
上述例句中,主持人只想知道青春大篷车遭遇性骚扰时是否反抗这一事实,并不关心她是如何反抗的,所以引导对方回答“有”或者“没有”以便确认事实,十分简略。
“有+VP+吗?”这种句式其实完全可以去掉“有”,变成“VP吗?”句式,这样的问句更符合汉语语法,而且也更简略。但若不用“有”,对“VP吗?”问句的回答,必须以“V”或“VP”作答,如“你反抗过吗?”回答就必须是“反抗过”或“没有反抗过”。而一旦用“有+VP/V”提问,问话的一方就引导对方以“有”或“没有”作答,显然要比一般的答话形式简洁利索。正是因为“有+VP/V”的疑问句式在语用层面非常符合口语中的从简问答原则,所以该句式才在汉语普通话口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顽强的生命力。
四、结语
对于“有+VP/V”这种句式在普通话中的出现和使用,尽管大多数研究者持乐观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句式在普通话中的接受度并不高,使用人群受到职业、年龄、性别和地域的限制。我们认为,由于普通话中已经存在比较成熟并为公众广泛使用的同义表达形式,新兴的“有+VP/V”结构句式进入普通话书面语成为规范用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在其发源地之一的台湾地区,这一句式在书面语和口语中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在口语中它已经成为“主流”形式,但在书面语中只是“支流”,“主流”依然是汉语传统的“VP了”以及“VP过”。因此,对于“有+VP/V”结构句式对汉语普通话传统语法的影响和冲击,尚需要时间检验。而在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培训时,仍然要坚持传统的语法教学,不提倡引入“有+VP/V”结构句式。
参考文献:
[1]蔡.上海高校学生“有+VP”句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6).
[2]陈叶红.从南方方言的形成看“有+VP”结构的来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崔娜.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有+VP”句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4).
[4]刁晏斌.两岸四地“有+VP”形式考察[J].励耕学刊(语言卷),2012,(1).
[5]付习涛.关于构式“有+VP”[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6]管娟娟.论“有+VP”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7]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4.
[8]孙琴.对话中的“有+VP”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3).
[9]王国栓,马庆株.普通话中走向对称的“有+VP(+了)”结构[J].南开语言学刊,2008,(2).
[10]杨庆蕙.现代汉语正误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755.
[11]张文国,张文强.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12]郑敏惠.福州方言“有+VP”句式的语义和语用功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关键词:美学 美学课 PPT课件
PPT课件是教师采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oint软件,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要求制作反映教学的幻灯片课件,实际授课时,教师通过投影机放映出来,起到辅助讲解的作用,利用PPT课件进行授课,被称为电子板书授课,或称PPT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是一种计算机辅助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
如今,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理论课的教学,PPT课件的使用越加广泛。下面,以高校美学课上PPT课件的使用做一简单分析。
美学课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外汉语专业的选修课程。在高校开设美学这门课程的目的应该说是比较明确的,就是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和欣赏美的人。”
一般说来,基础理论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教师板书和学生记笔记。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符合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大面广特点的需要,能让教师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把深厚的理论要点传授给学生。因此,美学课程非常重视把这一基本的教学方法运用好,却相对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培养和提升。所以说,仅仅采用单一的讲授方式,进行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一来单纯的讲授比较枯燥,很难吸引学生的的注意力;二是一味的讲授无法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审美想象空间和美学氛围。因此,美学课程非常重视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把抽象的理论学习与鲜活的艺术实践紧密集合在一起,而且,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一般人认为美学课程抽象、枯燥的传统印象,效果非常明显。此外,充分利用各种影音资料进行教学,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对各种美学形态、各种艺术样式的独特魅力有切身的体会,一边观看一边分析,而且看完后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这些方式都能够弥补单一讲授方式的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当美学这样的基础理论课遇到PPT课件后,一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营造美学气氛,创造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1.创设教学情境。经典的美学理论,受年代久远及历史环境的制约,是抽象的,教学中假如照搬过来,就会空洞乏味,收效甚微。而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会给脑力劳动带来疲倦。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就在课堂上的前五分钟使用导语。一节课的开始,必须有一个好的导语,才能引人入胜。而使用PPT课件导入课程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如讲授《形式美》一节,使用PPT课件分别播放这样几幅幻灯片,古今中外各种典型的建筑(包括了古希腊巴台农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巴黎圣母院、中国的江南园林、故宫等)、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色彩等。在选取导入材料时,一方面,选图尽量做到学生比较熟悉的,色彩鲜明,用图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吸引学生极大的注意力和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式美的概念,为随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常,将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相混淆,而在这里需要让学生明确的是: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形式美是由美的形式演化而成的,是由包含着某种具体的社会内容而逐渐普化为某种意味进而演化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的,它撇开了具体事物,只概括了事物在形式上引起美感的共同特征。所以,在第一堂课,首先让学生树立形式美的概念,正如我们所选的例子,包括了线条、色彩、声音等自然物质属性,它们按照形式美的构成规律组合在一起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特性。同时也对应了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属性和形式美的构成规律等教学内容,使整个课堂教学浑然一体,前后呼应。
1.创设问题情境。在讲授绪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学”内容时?授课一开始,就呈现给同学们一幅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图片,引出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和意义。通过课件的展示和教师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初步了解“美学”这门课程,还使学生产生极大地学习热情,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兴致盎然,提高了学习效率。
2.创设作品情境。因为美学课程要讲授中西方的美学发展史,其中的一些美学理论、美学家都离同学们十分遥远,而且又与当时的哲学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觉得极其抽象、极其枯燥,对一些理论难以把握和驾驭。学生对很多经典理论著作知之甚少,而运用PPT课件,可以将一些经典理论的重要片段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就有了直观的了解和把握,对枯燥理论的理解也就轻松多了,而且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便于他们掌握相关理论,如果再感兴趣的话就可以找来原著阅读,进而加深印象。比如,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例,需要讲述他们的美学观点,这些知识仅靠教师用语言诉诸学生的听觉,想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是比较困难的。而PPT课件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辅以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演示效果要好很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肖像图片以及几幅重要的著作图片的叠放,不仅拉近了历史的距离,也增强了形象性,学生对这两位美学家的观点也就一目了然,再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能够很容易把握了。
二、使课堂授课形式活泼多样,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有“影”
1.变“无声课堂”为“有声课堂”。在传统美学课上,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主要就是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的声音。而运用PPT课件,可以将多种声音带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系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热情。比如,在讲到《形式美》一节时,谈及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属性声音时,就以高音低音为例,运用PPT课件,我是这样设计的:高音低音分别播放了台湾歌手杨培安的《我相信》和香港歌手梅艳芳的《女人花》,通过这两段音乐的播放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音乐的表情功能。又如,在讲到豪放和婉约这两种风格时,分别播放了名家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这两首妇孺皆知的宋词,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在听到这些声音时,全神贯注,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和体验。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拓展空间,可以在课后继续去发现美的事物和现象并用美的眼光去鉴赏。
2.变“灰色课堂”为“彩色课堂”。德国大文豪歌德曾说过:“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长青。”所以,有人就借此话说,基础理论课是灰色的,美学课也不例外。而PPT课件可以做到变“灰色课堂”为“彩色课堂”,以图片导入课题,以图片展示中外美学家肖像以及他们的主要理论著作,同时也可以使用PPT自带的模板,动画和彩色字体等,更可以使用超链接的方式,将音乐、视频文件做进课件,进入课堂。这样,从形式上,拥有了颜色,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眼球,以强有力的视觉刺激来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为,色彩的作用早已在自然界、生理学界得到了认可,由于色彩的作用,万物因此而增色生辉,人们的生活因此变得丰富多彩,大自然更加美丽壮观。因此,将色彩带入课堂,能够点亮课堂之光,给美学课带了一阵清新的风(这一点对于美学课程来说尤为重要,也便于学生接受)。
3.变“无影课堂”为“有影课堂”。电影是一门试听综合的艺术,因其综合性的特征而被视为“第七艺术女神”,因其综合性的表现方式为大家所接受所喜爱,老少皆宜。我们同样能够运用电影的表现能力,将美学课堂打造成一个视听综合的大餐。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如需要以具体实例加以分析时,在相关知识点讲完之后,可以使用PPT的超链接功能插入片段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在讲喜剧的表现特征时,教师在讲授了理论知识之后,再选播了金凯瑞、卓别林等喜剧大师演的电影片段,影像声音的刺激,无疑使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更加难忘。
然而,在使用PPT课件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一些负面效应:
1.从“满堂灌”演变成“屏幕灌”
在一些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由于设备的限制,经常把教师的操作台放在讲台下的边角上,教师由于要操作电脑,整节课堂站在讲台下侧边一角,导致一节课下来,学生直接看到的全是屏幕,整节课与教师的声音为伴,极少与教师的目光有沟通。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造成“满堂灌”固然不好,但像PPT引入课堂后若变成“屏幕灌”也未必是件好事。
2.图像声音视频使用过于频繁,分散学生注意力
有些课件纯粹是放电影式的,一幅接着一幅的图片令学生目不暇接,或在文字出现时配以各种声音,或是可见始终有音乐声。造成的结果是学生除了看热闹,没有学到多少知识。
实践证明,当美学课程遇到PPT课件后,的确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通过大量图片以及音影资料的穿插,学生对美学有了亲近感原本枯燥的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泼生动了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教学也就顺畅自然起来。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一些负面的效应,避免从“满堂灌”演变成“屏幕灌”,避免图像声音视频使用过于频繁,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适当合理科学的运用,促进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