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 ;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案例 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课堂上不再只有老师不停地“夸夸其谈”,课堂上不再看到孩子紧锁的眉头,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快乐无尽的笑容。站在教育的第一战线,我不禁扪心自问:是什么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枯燥无味?是什么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对,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一种工具引入教育,它带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方法到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它与各学科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教师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教学内容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数学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小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些感悟。

1把窗外的世界搬进课堂,激发求知欲,提高参与度

孩子们的生活是真实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汽车,飞机等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他们好奇心的源泉,这满满的好奇心也就成为了他们兴趣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到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需要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我们的教学也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我们可以将孩子们所感兴趣的窗外世界搬进课堂,给孩子们呈现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课堂。,这样孩子们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案例1: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中,我拍摄了校园内一些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建筑物和物体制成幻灯片。当我将这些幻灯片在课堂上一一演示的时候,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画面,“这不是学校的大门嘛!”,“这是我们班的窗户”“这是小广播”,孩子们说得不亦乐乎,没有一个孩子做小动作,开小差。这个时候我进一步追问:你知道哪些建筑物或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建筑物或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每个孩子都显得迫不及待,甚至有的孩子没来得急等我点名就已经说出来了。这样整个一节课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进入了课堂,而不再是他们下课玩的小游戏。

教学案例2.在教学一年级《加法的意义》的时候,虽然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学会了计算加法,但是他们对加法的意义并不能透彻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呈现一张图片,鱼缸里放了六条小鱼,然后我说:“有一天,孙老师又买回来八条小鱼,你能帮孙老师算一算现在鱼缸里一共有几条小鱼吗?”边说我边演示将后买的八条小鱼放进同一个鱼缸的过程。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注意力比较低,小鱼儿在他们的生活中是经常见到,也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小动物,所以这便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觉得:哎呀,老师说的好有意思哦。这样兴趣便转化为内在学习的动力,每个孩子都能列出6814的算式,孩子也能轻松地理解了加法的意义。

2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突破重难点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有这样的经历:一位妈妈牵着孩子的小手在路上悠闲地散步,突然孩子挣脱妈妈的手指着天空大声地告诉妈妈:“妈妈,你看,那是飞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到了什么?飞机那么高,那么远,孩子都能够敏锐的发现出来。为什么呢?是因为飞机在动!孩子对动的事物比对静止的物体具有更强烈的洞察力。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景,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如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的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在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形象地解释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的把握知识的本质。

教学案例3: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如何通过折、剪将长方形转变成正方形,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光凭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坐在后面的学生不一定能看清楚,我用幻灯片一步一步演示折、剪的过程,将重合的线用特殊的颜色标注出来,并让其闪烁两三次,学生将这个过程看得清清楚楚。在教学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板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然后用课件演示,先将一个三角板固定,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三角板用慢速飞入,幻灯片将拼的过程完整呈现,学生也看得一清二楚,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案例4:在教学《长方体认识》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和线的闪烁,闪动长方体的面、棱、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了这一知识。

3.利用信息技术可延伸课堂教学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案例5: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这一单元有一节活动课《了解千米》,课上要求学生查找各种生活中的信息:比如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多少千米等等。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4为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提供渠道,变“授鱼”为“授渔”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材内容中,涉及的一些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于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法,而实践操作是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做。”以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能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对其掌握新知识会事半功倍。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由于不易观察或操作不够规范而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教学中,可把信息技术作为中介物,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践操作,使知识结构的某种逻辑关系得到具体形象体现,把感性认识上升更到理性认识阶段。

教学案例6: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等活动,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尝到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般推导圆面积公式教学到此结束,可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就此设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最易操作、推导?”教师这一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兴趣推向,这时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逐一展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各种方法,学生很快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这样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把学生的思维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恰当的选用多媒体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的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信息技术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怎样让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其更大的功效,我将在这条路上执着追求和探索,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参考文献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片段一:复习引入

1.媒体显示: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图1),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图1)

小结: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可以知道长方体的体积。

2.媒体显示:长方体游泳池。

师:一个长方体游泳池,要求池中水的体积,咱们也把水分成一个个体积单位,再数数,行得通吗?

(学生笑着摇头。)

师:大家能不能想出一种方法来计算它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分析:数体积单位的方法是体积公式探究过程的基础。通过设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的方法有局限性,不能够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片段二:学习例9

1.明确要求。

师:每一组都有一些正方体,请每组的组长负责摆长方体,其他成员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等数据;请每组的2号同学把观察到的数据填在小黑板上,其他同学填在练习纸上。

2.学生活动。

3.反馈。把各组小黑板全部挂出来。

师:仔细观察得到的这些数据,联系刚才摆的图形,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

4.猜想。刚才所摆的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长×宽×高的积,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长×宽×高来计算(板书,并打问号)?从另一个角度来验证一下。进入学习例10。

分析:公式的探索过程既是一个顺向和逆向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猜想——验证的创新过程。教材编排极具开放性。例9中,由于学生所用的正方体个数没有规定,学生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如何反馈?如何观察?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采用小组学习,合理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片段三:练习设计

1.a的立方表示a×a×a,23= ,203= ,0.23= 。

分析:单凭教师的解释,学生对某个数的立方的理解还浮于表面,所以这组练习,有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扎实的掌握。

2.试一试:

第一步,要求这两个包装盒的体积(图2),得知道什么条件?

第二步,出示条件,求体积。

分析:通过对必要条件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对公式的认识。

3.求游泳池水的体积,多媒体出示图3:

图3

A.明确每个数据的意思。

B.辨析60×20×3.5和60×20×3各求的是什么?

分析: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二、教学反思

1.关注学习起点,触发解决问题的需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倾情投入,激发出课堂的活力。

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学习基础是什么?如何让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成为学习的需要?这是备课时教者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要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从实际问题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事实上,通过能“数”出体积到“数”的方法不行了,成功创设问题情境,既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起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关注探究过程,触发合作的需要。探究公式的过程是开放的,体现在例9对学生摆放长方体的体积并没有做具体要求方面。学生拿若干个小正方体摆不同的长方体,既然每个长方体不同,教师如何知道学生摆的对不对?如何引导学生对摆的长方体进行研究,发现规律?如何放得开,收得拢呢?最终,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操作、探究,操作要求清楚明了,学生探究兴趣盎然,省时高效。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3D建模;3D打印;创客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46-04

美国近年也开始拥抱创客运动提出要创新教育以提升学生STEM的学习水平,认为学校教育变得越来越僵化,大量的作业和考试,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正在丧失。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应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创客教育、STEM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教育部教育b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在根据教育部工作部署制订2016年工作要点中,把创客教育作为加强创新创造教育研究的中心工作。

目前3D建模打印技术方兴未艾,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日益广泛。绘制路径―获取图形―物体放样是3D建模的三部曲,同样创客教育也需要“绘制”实施的路径。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STEM学习水平及跨学科的学习能力。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建设3D建模打印课程及3D打印创客教室,并列入高年级的课程表,把它作为学校创客教育的新路径,取得较好成效。

1 引入空间认识3D打印

8岁的马克斯・灰及其家人利用3D打印技术,创造了一款带有迷你篮球圈的咖啡杯(图1),让马克斯的创意想法变为现实,马克斯的产品还申请了专利并将其成功推向市场,成为畅销产品。去年南京大学博士生侯印国创办的烘焙连锁品牌“麦可可”推出一款“蓝鲸”月饼,就是用现代3D打印科技结合传统月饼食材工艺制作而成的。诸如此类的事例在新闻中屡见不鲜。

在3D建模打印创客教育课程中曾以上述范例引导学生建模,认识3D打印并制作3D月饼印模(图2)。小学生成功模仿并打印完成大学本科生创客作品的体验,给了他们更多的创新动力。在青少年科技发明比赛金点子征集过程中发现有“洁净水杯”的创意(图3),虽然简单,但是有创新的亮点,即杯子柄部设计成45°斜边放置时可避免灰尘进入,于是引导学生在3DMAX中建模然后3D打印。该杯子参加创新大赛并获得奖项。

2 结合实例,开展教学

电子百拼的器材中缺了转盘,无法“起飞”了,你能利用3DMAX建模并打印一个让转盘再次升空吗(图4)?家里的新房要装修,你能为自己客厅背景墙作一个3D设计吗(图5)?诸如此类的问题情境设计都成了3D建模打印创客教育课程的内容,转盘及客厅背景的设计涉及工程、数学、物理、艺术等多学科内容,需要学生在制作时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研究,然后融合自己的创意在3DMAX中描绘,在3D打印机下输出实现。学生在学习3D建模打印的同时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有些跟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解决,有时候信手拈来也成了3D建模打印创客课程的内容。笔者设计的“3D沙滩椅塑料构件制作”教学案例,曾在苏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观摩活动中展示。

3 动手动脑相结合:课程实践

以上述教学案例为例。

教学目标 1)运用超级布尔、挤出、车削等命令构建座椅塑料构件;2)学维图形的附加及顶点的熔接、

焊接等;3)体验运用3D建模打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了解3D打印机打印输出3D模型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二维图形的附加及布尔运算。

教学准备 3D打印塑料构件、3D打印过程录像、3D组装动画、操作演示微视频、教材等。

教学过程

1)发现问题,策略探讨。①问题的提出:展示沙滩椅实体,图示沙滩椅的塑料构件坏了,造成整个椅子无法正常使用,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要用已学的3DMAX建模命令“生产”出一个完好的构件(PPT展示、板书课题);②分组观察构件的形状特点提出解决方案;③各组汇报解决方案后进一步细化制作流程。

讨论方案:已损坏的塑料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图6~图7)?应分别如何运用3DMAX来构建?你能先简要说说准备在3DMAX中如何构建塑料构件主体吗?柱体附件有何特点?它的截面是怎样的?(动画)那个柱形附件该用什么命令构建呢?(板书)

2)超级布尔制作构件主体。

课题A:构建一个43 mm*43 mm*19 mm的圆角长方体。学生认领课题上台演示。后全体学生按教材提示或者教师机大屏幕动画操作演示构建。(在PPT上给完成此项操作的学生加分。)

①进入自定义菜单设置系统单位为毫米;②进入图形面板运用“矩形”工具在顶视图中绘制一个矩形,随后在修改面板中设置边长为43 mm*43 mm;③在修改器中将其转换为可编辑样条线;④选择“可编辑样条线”下“顶点”,用移动工具选中四个顶点,在“圆角”中设置6 mm;⑤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并设置“数量”为19 mm(图9)。

课题B:在长方体上开一个半径为8 mm的孔及两个宽度为15 mm的两长方体槽口。学生认领课题上台演示。后全体学生按教材提示或者教师机大屏幕动画操作演示构建(提示在F盘下“3D操作演示”中有视频)。

①选择顶视图,在标准基本体中构建绘制半径为8 mm的圆柱,高度大于19 mm即可,边数设置60,调整位置使其“贯穿”长方体(图10)。

②在顶视图中按前面圆角矩形之绘制办法,绘制30 mm*

15 mm*15 mm的长方体一个,克隆复制一个并在z轴旋转90°(建议打开角度捕捉切换并设置角度为90)。

学生操作后,提问:有无更简单的办法?(简便方法:克隆两个大圆角长方体,分别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缩小至35。)

③将上述圆柱、两小圆角长方体移动到相应位置后,选中当前物体为最大的圆角长方体,点复合对象中的超级布尔运算proboolean,在大圆角长方体上减去两小长方体及圆柱。

课题C:在长方体侧面进行超级布尔运算。观察模型侧面需如何操作?二维图形的截面该怎样绘制?教师提示操作方法及要点后,学生按教材提示或者F盘预发演示微视频进行操作。

侧面二维图形绘制教程:①在顶视图中,选图形面板下运用“弧形”“直线”等工具绘制图11所示平面图形;②选择修改面板下样条线选项,当前选择弧形,附加另一部分线段;③选择相关顶点进行熔接或者焊接;④在修改器列表中挤出,数量为13 mm,然后超级布尔(图12)。

3)车削制作柱形构件。

课题D:制作柱型塑料构件(图13)。比赛规则:两个构件最快全部完成或者完成率最高的小组每人加3分(注:以上传教师机文件数计算,可以相互协助完成)。①切换到前视图在图形面板运用线工具绘制图14;②相关顶点选中后右键菜单设置“平滑”,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车削,并选择焊接内核及对齐方式为最小,分段60;③当遇到一些顶点处还不够平滑,可进入修改器,选中顶点进行圆角处理。

课题E:如何确定柱形构件的高度及半径?

4)观看3D打印录像片段,了解3D打印机工作过程(图15)。看了3D打印机的工作过程,你有什么感想?

5)组装解决实际问题,小结本课教学内容。

①动画演示组装方法后请学生上台实际操作,更换沙滩椅构件(图16)。

②小结:“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课也将结束了,今天课堂上我们运用已学知识构建了3D塑料构件,维修好了沙滩椅,问题的解决经历了分析观察、测量数据、模型构建、3D打印、组装调试等环节。美国航天局继2014年后今年又给空间站送去一台大小翻倍的升级版3D打印机,3D打印正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回去思考一下3D打印还能帮我们做什么?你想让它协助我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见图17。

参考文献

[1]杨丽.创客教育与课堂创新[J].中小学电教,2015(6):

60-61.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境创设真实度;情境创设弹性空间;情境创设的核心效能。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已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教学策略和方式不断革新,是课改实验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这里面,基于“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社会实践,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而触发的情境化教学思想的运用更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毋庸置疑,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这对疗治过去数学课程中过分注重形式化引入、大量编制虚假应用对数学教学造成的“硬伤”,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数学高度抽象的特征和课堂教学时间、场所、教具选用等有所限制之间的矛盾,以及一些课改教师对数学课程目标把握的缺失,使这一思想在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效能的发挥总是差强人意。因此,如何让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情境化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给学生留下相对深刻的数学感悟,应该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和加以改进的问题。

一、典型教学案例简述

案例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五年级下期第三单元)有这样一道题,求一个鱼缸的表面积,学生争论不休,大部分学生计算算6个面。

案例二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五年级下期第三单元)重点是认识长方体的一些特征,以及长方体的画图。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课堂内容,我课前准备了充足的教具,在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大量观察,学生间交流气氛非常活跃,课堂教学及时的反馈效果很好,但以后的测试中错误较多,画图一点不规范。

案例三

《图形的变换中的的平移》(五年级下期第一单元),重点观察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的关系,相应点对点之间有什么平移规律,我用一个三角板从一个位置平移到另一个位置,学生观察后知道两个三角板形状一样。为了让学生探究平移本质,我叫一个学生当演示员,让他从黑板一边走到另一边,其余学生观察后并回答:这一学生的左眼、左耳在前后两个位置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是距离不一样,结论让我惊讶。

二、基于案例的反思和对新教学设计的相关启示

1.合理把握教学情境的真实“度”。案例一中教学对直观物体依赖性很强,上课教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鱼缸,一个带盖,一个不带盖,每个玻璃缸里各放一条同样大小的活鱼,数分钟后,带盖的鱼死了,没有盖的鱼依然活着。用这样的实验来创设,足以提示数学内涵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完全可以,而且效果很好。

有鉴于此,我认为,教师应该运用自己学科上相对于学生而言的绝对优势,高屋建瓴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充当好学生数学学习的导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在求“真”,重在求“实”。是弃与数学无关之真,求凸现数学本质之实。从实地参观操作到代用品实验、从多媒体模拟到纯语言描述,根据背景材料本身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对它们的熟悉程度,用恰当的方式展现情境,是使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高效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

2.适度拓展情境创设的弹性空间。对于案例二中课题的教学,我认为最重要是情境设置和运用,拿出直观教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思考、归纳,学生掌握更牢固。至于画图则在于增加直观印象,这样,即使学生对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加深了理解,又让他们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内容学生重在观察和数学思考。忽视了这些必要的过程性设计,课堂教学效能的短暂也就成为必须了。事实上,新课程标准和课本给教师留有足够广阔的弹性处理空间。

3.突出情境创设的核心效能。案例三中,教师和学生似乎都有点沉醉于共同创造的热烈的课堂氛围,在鲜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好动的心态,急于取乐的意识支配下,使学生少了一些更改思考,在加之现代化教育技术普及,以其容量大、节奏快和饱和度高之特点让教者和学者都津津乐道。但课堂上缺少了必要的“布白”艺术,学生感得多,悟得少;练得多,想得少;接受得多,保留得少。而实际能力并未提升。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一、情境创设少一点,数学问题多一些

数学教学应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于是许多教师煞费苦心地创设情境,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

如教学《认识乘法》时,可创设如下的情境。“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教师问。学生说:“喜欢。”教师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电脑出示相关图片)接着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发现有小动物,有房子、流水、小桥。”有的说:“小鸡在吃米。”有的说:“小兔在蹦蹦跳跳。”……但教师预想的“分数乘法”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上面的案例中,学生一直纠缠于情境中的非数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思维,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思考其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要思考怎样的情境创设才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且思考的价值更高一些,从而让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

二、空泛提问少一些,质疑交流多一些

学生的思考总是从问题开始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提问的艺术性越高,越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越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时下许多课堂提问,更多的成为一种装饰。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用一根长为12.56分米的一根绳子,围成一个平面图形,怎样围才能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最大?

生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我感觉围成正方形的面积要大一些。

生2:你只是猜想,我感觉圆的面积大一些。

师:那为什么其他图形就不行呢?

生3:围成三角形和梯形的一定不行,因为它们在面积计算的最后都要除以2,这样面积就变小了。

师:如果围成平行四边形呢?

生4:也不行,因为平行四边形是将长方形拉长得到的,周长没变,面积变小了,还不如围成长方形的面积大呢!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现在看来我们只能考虑圆、长方形、正方形这三个平面图形了。有人认为是围成圆大,也有人认为是围成正方形大,请你们相互讨论一下,并说出你们的理由。

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了智慧型的对话,不仅得出了结论,还帮助学生有效地复习旧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得出规律。让教者更为意想不到的是,学生还得到了:“在周长相等的所有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在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小”这一重大发现。

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问的问题要切合实际,具有较好的启发性与诱导性;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层次性、可回答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与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过程铺设少一些,能力提升多一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取得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过程目标的培养。要求学生要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过程铺设少一些,着重提升学生的能力。

如在“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将一个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增加了4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高是5厘米。求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我们先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然后用底面周长乘以高去求它的侧面积。3.14×(40÷2÷5)×2×5。

师:还有其他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生2:我想出了一种简便方法:40×3.14。(许多学生都表示怀疑)

师: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2:圆柱变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40平方厘米,正好是长方体的左右两个面,每个侧面可以看做是半径×高,2个侧面,就相当于直径×高,而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高=圆周率×直径×高=圆周率×(直径×高),所以再乘以圆周率就可以了。算式就是:40×3.14。

师:非常有创意,真是太简便了。(许多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在论述“生活即教育”的实质时有一段精辟的见解:“‘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到人生的,狭隘的到广阔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标准》强调学科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基于此认识,笔者认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一、源于生活

1.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疲倦。因此,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学习。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用谜语创设引入情境:“有两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这是什么呢?”学生好奇心被激发了,争先猜出生活之中的年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日历有了新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斓。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就像教材中的“小兔采蘑菇”、“青蛙跳伞”、“小蜜蜂采蜜”等,我们认为不合逻辑常理,学生却兴趣盎然。

3.生活中的数学,采用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体验成功。例如,让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上时,关于长方体的特征,根本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课堂既充实又活跃。又如,教学“比一比”时,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蓝猫邀请大家参观客厅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引导学生发现猫大哥客厅里的数学秘密,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再如,教学“统计”内容时,借助媒体创设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需要保有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避免成人化的说教。

二、用于生活

1.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例如,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又如,在学习“认位置”后,回家观察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再如,学完“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2.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和生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这种教育的核心是注重知识的来源,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学了“小数乘除法”后,可以设计一节活动课“野餐”,要求在活动中安排好时间、车辆、食物问题和设计好采购方案。在这之前他们分组了解市场的食品价格、主副食品的搭配及来回路线的安排等问题,为活动课打基础。在活动课上,每个学生都是问题解决的小主人,他们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制订方案,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是一位出色的售货员”活动,让他们在逼真的买卖情景中掌握、消化和应用知识。再如,相遇问题应用题教学,采用学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学生迅速理解与抽象相关的各种数学术语。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既增长了见识,又明白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真正了解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真谛。

3.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体现了学习的价值。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一年级学生正如他们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把我的书包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会了数数,上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就知道摆多少双筷子了。”“我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助妈妈上街买菜,不会算错钱了。”也就像家长说的那样:“我的孩子回家把他的玩具和他书包里的书都分类收拾好了,真不错!”“我的孩子现在都会自己看钟去上学了。”可见,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方逸.列举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17).

[2]逄亚楠.生活中学数学的教学设计[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0(10).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动手操作; 实践能力; 思维兴趣; 语言表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64-001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 “手指尖”就是指操作技能。动手时,由手到脑,存在着高速信息双向传输途径,使手脑同时发展。操作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则促进操作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的理性认识尚处于形成、发育期,因此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呢?

一、调动思维兴趣,把握动手操作时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中,只有把握好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抓住结合点,进行动手操作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这个螺璇中布满很多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承上启下、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具,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 )里拿出( )与( )成十,再加上余下的( )得( )”,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在重点难点处,加强动手操作

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投入学习活动,而不能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在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准备好足够的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外,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从而促进学生智慧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探究:①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若失败了,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体验、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以上这些作用,正是学生的智慧发展之源。这种安排,或许超越了教材,但这正如罗杰斯所认为的:“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

二、优化操作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1.教给操作方法,让学生学会操作

操作学具,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但常被学具的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抓住重点深入观察。鉴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教师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顺序等。

例如:教学“圆面积”时,重点就是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设计这样的讨论:①拼割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②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有什么关系?③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怎么求?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了边操作,边观察的分析方法,通过小组的讨论,探索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这种操作过程中的指导,引导着学生将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2.重视语言表述,让学生会说操作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内核”。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言语内化为认识的工具,就比以前更能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将经验和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的转换。”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动手操作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丰富的题材。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首先引导学生操作,学生根据操作过程,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从一句一句地说到几句连贯地说,从叙述操作过程到表达思维活动,由浅入深,最后作如下表述:我先摆5个圆片,又摆3个,第二行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第一行同样多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比第一行多的部分,求第二行的个数,就是把这两部分加起来。这样想与说、做与说、看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受到的情景中接受了语言训练,使知识更加清楚、明确。

总之,让学生动手操作,强化了感知,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儿童接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中发挥潜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规律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进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第8篇

1.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

1.1 不能完全接受小学数学教育新观念。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教师对《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关于数学本质、数学教学与学习方式等新理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改变,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仍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完全接受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索学习等新理念。这里指的教育新观念更是广义上的大观念。如教育的价值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等。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把小学数学教育看成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如何会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倡导大教育观念是保证转变数学教学观念的先决条件。

1.2 对新课改的教材理解不够透彻。这次新课程的教材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为达到某一教学目标,教材安排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同时给教师们较大和较灵活的发挥空间。本人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教师们在理解教材方面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较为肤浅。如“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三角形高的认识”、“长方体棱的认识”、“分数意义的认识及表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等,有些知识是可能在某个教学阶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有些教师有时仅仅保留在小学数学教材所阐述的水平,没有真正理解内容上阐述。二是对一些新的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例如概率进入小学数学课程,对于这些内容有的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有的虽然以前接触,但时间过了很久,教学时往往靠自己阅读小学数学教材,现买现卖,比较吃力。三是对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了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过程,这些猜测往往没有既有的数学事实为依据,得到的结论也不是数学上“猜想”,与归纳的思想方法相距甚远。

1.3 课堂教学设计的“学科本位”。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学科本位”的教“课本知识”的设计层面,缺乏对学习主体经验和需要,学习者建构的过程。缺乏对课程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习群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因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三维教学目标难以整合,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课程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学生学习主体性未能有效激发。如:教师的设计,不受学生欢迎;学生的突然发问,而教师没有准备;新课导入、课堂问答、范例演讲、课堂反馈、归纳小结等没能顺利有效进行。

2.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有专家指出,一个优秀教师除了有良好的师德和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外,还必须得有比较完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2.1 要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专业知识是教师学科素养的基础。新课改后,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旧教材知识面更广,与高一层次的数学知识衔接更为紧密,如统计、数学广角和实践活动等,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数学文化底蕴。要明了小学数学知识的背景、地位与作用,精通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小学数学内容的系统结构。要对数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思想方法、人文观点、辨正规律、美学内涵有自己的体会。要有学为人师的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素质,具备与小学数学知识有关的高一级的数学知识。要不断丰富个人数学实践知识,能以独到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敏锐捕捉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2.2 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绝不是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也不是仅仅教学生学会解题。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也即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把学生“教活”,使学生的学习触类旁通。当然,对小学生而言,更多的是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2.3 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一是对教师的把握能力,主要是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二是对学生的研究程度,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成长背景等的了解;三是对教学策略的运用水平,主要包括运用各种恰当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得到最好的呈现和理解;四是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水平,主要包括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五是教学评价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认识与评价。

2.4 要热爱所教学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熟悉和精通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方面知识,如在追求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上,在探寻最科学、最有效的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与受到思想教育的途径上,在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诸多矛盾上,都要作出不懈的努力。为了胜任所教学科,教师还要自觉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虚心求教,博采众长,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成果,不断充实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3.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和办法

3.1 要清晰了解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每一年级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如果能够了解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知识,当然更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那一个或几个年级,而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只有对所教的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3.2 要广泛地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书刊。读书是提高人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多搜集和阅读有关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如“课程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教育论”、“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广大教师会有很大帮助的。也许我们会觉得有的专业知识离我们太远,看不懂或听不懂。其实,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理解了。所以,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

3.3 要研究一些“教学案例”。案例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培养研究者反思案例是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研究方法,普通性重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具体意义。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方面,对年青教师的帮助尤其有效。所以请教师们要留意教学案例,研究教学案例。

3.4 学会组织数学课外活动的能力。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意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施展学生的数学才能与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都是极为有益的,它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可以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适当地加深拓宽,可以结合某些数学知识,介绍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数学史料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结合教学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和统计资料,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事实,也可以解答数学趣味题,做数学游戏,猜数学谜语,唱数学歌谣,走数学迷宫,举行数学文艺会等,形式可以是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建立数学园地等,规模可以是个别的、小组的、班级的、年级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指导地将学生组织起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