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脏康复护理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冠心病治疗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94-02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虽然经过正规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免于病症的威胁,但是稍有疏忽极有可能导致功亏一篑,所以在当前的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到2020年左右会迎来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血管病高发期,因此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对于冠心病的护理研究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工作重点,也是当前医护工作的核心基础。
1冠心病概述
冠心病也被称之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主要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经过时间的长期积累而逐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多,从而造成动脉腔狭窄,使得血流受到制约而出现减缓,引起心脏缺血和心绞痛病症。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主要作用就好比一个永不停止的工作泵,随着心脏的收缩来促进血液的循环,从而使得血液之中存在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身体各个器官,以供各组织和细胞代谢的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心脏自身的影响与氧气又是如何补充的呢?通常都是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了两条动脉,从而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系统,这条血脉也被称之为冠状动脉,但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各类脂质代谢不正常,使得血液中的脂变较为严重,使得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逐步产生了一些类似于粥状的脂类物质,从而使得动脉管出现硬化病变,进而引起了较为严重的心脏堵塞病症。
2冠心病护理措施
2.1心脏的康复治疗与护理。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运动治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治疗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住院治疗阶段,恢复门诊治疗阶段和社区家庭治疗阶段。急性住院治疗阶段的治疗方案主要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早期康复治疗方式,通常都是在监护病房进行的治疗过程。在这个阶段的治疗中主要包含了早期活动和早期离床治疗两个方面,在这个环节一般要对病人的活动强度进行控制,使得代谢当量约为(METS)[1METS=3.5ml/(kg・min)],在这环节的病人活动中,主要包含了生活、进食、大小便以及简单的上下肢运动等。而活动的时候所引起的血脉流动通常都是以力学性质进行改变的,同时心率不能够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一般在这个环节之中,是不能够出现其他任何症状的过程,心电图也没有缺血现象进行改变的模式。
2.2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2.1焦虑心态下的心理护理。这种心态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生的患者,而且可能通过急活交感神经系统产生不良的并发症和多发症,进而造成了不良后果与影响。由于现阶段的冠心病分析中,常常会出现患病者由于脑力过渡、精神疲劳和对自己病症是否能够得以治疗出现焦虑心态,这就造成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等心态的产生,使得原本不怎么严重的病症变的更为严重。针对这些现状,我们要在工作中充分的了解患者的个性心理,讲述有关本病的认识,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稳定情绪,使得病人能够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
2.2.2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患者在被检查出患有冠心病时都会有一种紧张恐惧的心理,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极不稳定,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康复治疗失去信心,从而表现出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
关键词:心脏病;冠状动脉;护理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俗称"冠心病"。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典型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心悸、出汗、发热等临床症状。但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在没有明显发作的情况下时是没有显著临床症状的,但可以根据患者的心音减弱、心包有摩擦音、并发室间隔穿孔等体征,而肌功能不全则能够在相应的部位听到杂音,患者在心律失常时听诊心律呈现不规则[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较高,临床上以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术为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除了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等有关还与情绪、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因此,对该病患者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现将对本院80例该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和结果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患者中有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在33~80岁,平均年龄为(58.36±2.64)岁;平均病程为(10.63±1.64)年;患者中有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型心肌梗死分别为33例、29例、18例。
1.2方法 ①饮食护理:建议患者摄入高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钠的食物,控制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少吃刺激和辛辣食物;晚餐以清淡、温和易消化食物为主;夜间多饮水防止血液粘稠;为配合健康饮食还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指导和规范,注意作息规律、适当锻炼、防寒保暖等。②心理护理:对患者因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心悸、出汗、发热等症状而出现的焦虑、烦躁、抑郁心理进行疏导;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和出院注意事项等对患者进行集中宣教,帮助患者建立治愈信心。③康复锻炼:向患者说明康复期锻炼和积极配合的重要性,鼓励患者适当有氧锻炼和学习健康知识,对引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常见危险诱因进行规避和控制。④药物观察:针对患者病情和临床症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药物,将药物的用法、用量、规格、副总用、疗效等交代清楚;对患者出院后对药物的服用次数、用量、放置位置等进行指导和医嘱。⑤出院指导:建议患者睡眠充足、精神放松、作息规律;不要做激烈的运动,但要做适当的运动和力所能及的事;戒烟戒酒;肥胖患者控制饮食并减肥;定期来院检查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建议随身准备应急药物,如硝酸甘油类药物[2]。
2结果
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根据随访结果患者中未出现并发症和复发病例。
3讨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及阻塞,诱发心肌缺血、坏死或缺氧而最终引发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近几年有上升和多发的趋势,这主要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对烟酒、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过多,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引发的,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老龄化的发展都会出现更多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3],对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显得越发重要。
本次对我院的80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探讨,总结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建立信心和情绪疏导为主的心理护理,以清淡饮食和低胆固醇、低脂肪、低钠但高维生素为主的饮食指导,以及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的有氧锻炼和力所能及的事物,在出院后对用药、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医嘱和建议[4]。依此,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并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还有助于配合患者的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术治疗等,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娜.106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2,12(23):218-219.
[2]李喜.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30):84-85.
关键词: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手术 舒适护理 护理需求
舒适护理在临床上是一种优质护理服务,这种护理属于整体性、个体化的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坚持创造性的原则和人性化的原则,综合性的兼顾患者的生理、心理舒适感,能为患者提供最为舒适全面的护理,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的不愉快的情绪和感受[1]。近些年,临床上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为患者在治疗时经桡动脉途径实施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成为对冠心病等相关病症治疗的有效方法。虽然这种治疗方法的技术已经不断的成熟,但是患者在治疗之前住院时间不足,护患之间的沟通较少,再加上治疗过程因为麻醉因素,以及治疗以后相关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整体上存在着不舒适的感觉[2]。所以临床在对经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护理时为手术期提供舒适护理十分重要,能够提升患者的整体舒适感,也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而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桡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需求,能够为更好的落实舒适护理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调查时间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将来我院进行经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00例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55∶45,患者的年龄为49~80岁,年龄平均为(62.15±13.06)岁。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标准。
1.2 纳入标准
(1)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来我院进行经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治疗以后处于恢复期的住院患者[3]。(2)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3)所有患者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也无语言表达障碍。
1.3 方法
本文在调查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面对面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等相关方式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所访谈的内容为开放性的问题,主要涉及问题如下:(1)在住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哪些情况和环节让您感到不舒服?(2)在您入院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所采取的服务措施当中,哪些方法能够提高您的舒适感?(3)在入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您最希望迫切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哪些?(4)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您的内心顾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对患者进行访谈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接受访谈的环境进行充分的准备,以避免有干扰因素等影响访谈效果。对患者解释本次访谈的目的和方法,并针对现场录音的问题征求患者的同意,所有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访谈的时间为30~40 min,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问,鼓励患者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患者只进行适当的提问,避免对患者进行诱导,直到研究对象没有新的内容产生停止访问。在访谈结束以后24 h之内需要将访谈的内容逐字逐句的进行转录,并且进行内容分析,如有存在疑问的观点,需要返回参与者的地方征求其具体意见。
1.4 观察指标
对本文所有调查对象经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手术为手术期当中的舒适护理需求进行总结和罗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本文39例患者希望围手术期深化医护患的感情;27例希望围手术期建立治疗信心;16例希望手术中获得帮助;10例希望手术后可解除局部压迫;8例希望积极的开展舒缓运动等。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的舒适护理需求分析(n)
3 讨论近几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患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临床对冠心病患者选择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可以有效的发挥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同时也要为患者配合良好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临床护理路径在进行相关的干预以后能够制定完整的护理模式,所以这属于一种更高要求的护理,护理的过程中能根据护理量表进行临床的一系列的干预操作,这样就能避免各项不良护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能使护理工作更加的明确,还能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护理的调整,对促进患者病症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经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当中会存在紧张不安、焦虑等多种不良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可以通过积极的沟通交流来进行缓解[4]。患者手术之前大多都存在着严重的心理负担,考虑手术过程中存在意外,并且渴望得到关心和照顾,手术过程当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相关人员会存在着紧张与无助,手术以后患者往往关心的是手术的效果与预后。所以在手术不同的环节责任护士应该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5]。如在进行巡回、治疗和操作的时候,尽可能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提供表达意愿的机会,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患者的心理不适[6]。手术室的护士在手术前一天积极的和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大致情况,并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手术的基本流程,以便于尽可能的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还要在护理过程中积极的告知康复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提升患者预防疾病的依从性,避免高危因素对患者产生影响。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患者各项信息化管理护理工作得到落实,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根据患者的差异性需求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将健康宣传信息传递给患者,这样就能够避免在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中文字的枯燥和单一而产生的不良影响[7]。再加之不同的护士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可能导致健康宣教存在遗漏的状况,同时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的敦促患者进行反复的学习[8],对提升整体的健康教育效果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中,责任护士需要针对手术的原理和风险对患者进行着重的宣教,告知患者一些必然的注意事项,也要为患者介绍一些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和决心。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建立规范化的术中巡视,明确进行手术巡视的相关内容,及时地了解并解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医护工作者要耐心的告知患者手术的进展,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手术当中相互议论,而导致患者出现恐慌,在手术过程中要积极的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医护工作者进行工作的整体效率[9]。
有临床研究认为手术以后积极的为患者应用气囊桡动脉压迫器进行局部压迫止血可以发挥理想的止血效果,而且不会产生严重的血管穿刺并发症,促进了肢体末梢循环的有效运行。也有临床研究认为,为患者应用自制棉棒压迫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压迫止血,可以发挥理想的效果,干预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还有临床研究经过分析认为,通过应用桡动脉压迫器压迫2 h以后进行放气,6 h放气结束,8 h加压的放气防护相对较为合理。还有临床研究则认为,对于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手术的患者最佳解除压迫止血器的时间为4 h左右。在临床上不同的研究当中所得出的结论,在不同患者当中进行压迫止血在方法和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可能是因为患者所选病例较少不具备有代表性、压迫止血器所使用的品牌规格和型号存在差异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对此需要要求临床护士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培训,避免术后凭借经验和感觉进行压迫止血,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相关的不良状况发生。经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手术以后除压迫的力度、时间和方法在现如今还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来进行佐证,同时也没有具体的规范和操作指南,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工作也没有临床的相关研究和路径得以参考,这就要求临床护士在干预的过程当中进行严格的防护,做好每日的护理和指导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临床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经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需求,可以充分的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整体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优化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敏,张艳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1,32(1):45-47.
[2]陈利静,郭静.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干预研究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21,29(2):176-177.
[3]容亚凤,敬晓华.健康教育联合康复干预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11):1828-1829.
[4]康金硕.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1):147-148.
[5]王守玲.心脏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47-148.
[6]秦燕.心脏康复延伸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829-3831.
[7]赵新梅,李俊梅.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173-175.
【关键词】腹腔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33-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保胆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成为当今普通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疾患的首选方法,也是目前胆囊疾患最先进的治疗手段。这不但保住了患者的一个器官,还具有创伤小、保留胆囊功能、恢复快,复发率少等优点[1],为患者减少了痛苦,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收到良好的护理效率,增加了患者的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传统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理念与措施已经不能很好的与这个先进的手术方式相适应了。自2006年以来,先进的快速康复外科医学理论在我国通过临床试验,逐渐走进了医疗护理领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也为腹腔镜下保胆手术患者带来又一福音。
快速康复外科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在2001年率先提出,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它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组合而产生的协同结果。快速康复外科必须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不仅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治疗师、护士,也包括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
我院在周围几家医院中率先汲取了快速康复外科医学和护理的理念,对保胆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了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平均住院日、增加了床位周转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保胆手术患者病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腹腔镜保胆手术患者86例,其中男36例,女50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56岁,术前均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能耐受手术。
1.2 方法 实施手术前,对86名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性别、年龄、有无基础疾病等,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方面优越性的宣教,经过评估,有56例患者适合实施术后快速康复护理,和家属接受并且愿意配合接受快速康复护理。
1.2.1 术前护理
1.2.1.1 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对手术和护理先进理念的不了解,担心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有差别,效果会不理想,护士要耐心细致宣教,介绍保胆手术和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和方法的优点,消除患者由于对保胆手术和快速康复医学知识的缺乏而引起的恐惧心理,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例鼓励患者,增强信心,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认真解答,争取让患者和家属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和护理。
1.2.1.2 协助患者完善各种检查,护士向患者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和督促患者接受检查,向患者交代各种标本的采集要求,使患者的各项指标确保能耐受手术。
1.2.1.3 传统择期手术患者要术前12小时禁食, 4小时禁饮,是为了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造成窒息和肺部感染。但长时间禁食会造成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加重术后的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已是公认的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2]。现已有研究发现,胃功能正常者进食固体食物6小时、液体2小时后即可排空。为此,快速康复护理提倡术前尽量减短禁食禁饮时间。
1.2.1.4 护士要配合医生,遵医嘱应用血管收缩剂。维持患者稳定的血压。手术均采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加气管插管,选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麻醉剂,保证患者在麻醉后快速清醒,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用硬膜外麻醉时可能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管内容量相对缺乏及低血压,合理的处理方法是使用血管收缩药而不是大量输液。
1.2.2术后护理
1.2.2.1 早期有效复温:患者回到病房护士要及时采取增加盖被等保暖措施。早期的保温,具有减少出血、术后感染、心脏并发症,以及降低分解代谢的作用。如体温过低,在复温过程中产生应激,有损害凝血机制以及白细胞功能、增加心血管负担等不良作用[3],所以,患者手术结束及时有效的采取保温措施至关重要。
1.2.2.2 饮食的护理:传统的手术日及术后的液体输入可能导致围手术期体重增加3-6kg。通过有效地处理术后恶心、呕吐及肠麻痹,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降低高分解代谢。早期恢复口服饮食可以减少腹部手术后的感染并发症,缩短住院日。
1.2.2.3 术后充分止痛,疼痛消失了可以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及褥疮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56例患者中除2例术后进食出现严重腹胀现象,3例术后发生了尿潴留现象,均为60岁以上男性,24小时之内重新放置了尿管和胃管外,其余51例均无并发症,手术3天内出院患者达到41例,手术后三日出院率73.3%,出院后随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达到92%,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11天减少为7天,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增加了床位周转率。
3 讨论
快速康复医学理论及护理相对于传统护理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我院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以患者为中心,体现人本位的护理理念,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引入腹腔镜保胆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减少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增加了床位周转率;降低了人均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是当今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磊,刘衍民,文辉清。胆囊壁结石微创保胆手术价值的探讨。中国内镜杂志,2009,15(6):572-575.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康复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部分患者伤前即有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伤后卧床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1],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保持髋关节稳定,恢复了髋关节的功能和活动。术后可较早进行床上活动,缩短卧床时间,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并得到广泛应用。而术前术后早期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我科对3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人,进行了系统护理,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共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56~82岁,平均64.2岁。骨折类型:头下型骨折20例,经颈型8例,基底部骨折4例。其中4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高血压病,7例合并程度不等的心肌缺血及早搏二联律史,2例合并肺部感染。上述病人均顺利接受置换术,全部采用骨水泥固定。结果32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1例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修补加强无再脱位发生,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均能按期愈合,术后3周下地活动。
2术前康复护理
2.1术前准备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近期有无咳嗽、咳痰、气促、昏迷,有无严重心律失常史。其次要做好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及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有关检查,全面掌握病人情况,以评估手术耐受力。一是要积极控制并治疗原发病请有关科室协同诊治,尽可能将机体的各重要脏器功能调整在能适应手术的最佳状态。如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控制在18.6kPa(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12kPa(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2]。术前三日应用广谱抗生素,积极治疗肺部感染;二是要做好基础护理,老年人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少,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整、干燥,每4h翻身拍背1次,翻身时要注意向健侧卧位,保持患肢成一直线,术前1天备皮,备皮应注意老年人皮肤皱褶多,要防止刮破皮肤,彻底清洗手术部位,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2.2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病的困扰,加上骨折所造成的疼痛、躯体移动障碍,自理能力下降以及害怕手术,担心预后常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对病人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有重要作用[3]。因此,护士应加强巡视,根据病人文化程度,结合病情,耐心细致地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手术经过、麻醉效果,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以往手术成功率,也可通过来访的同例患者讲解自己亲身经过,观看X线片效果,使其树立自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3健康教育指导(1)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放置便器应从健侧放入。(2)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劝导戒烟,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3)指导功能锻炼,术前应教会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以提高患肢肌力,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即肢体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持续收缩股四头肌5秒左右,放松稍作停顿,如此反复进行。
3术后护理
3.1与制动术后患肢应保持外展30°中立位,穿“丁”字鞋,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平卧时两下肢间放置软枕,侧卧于健侧时软枕垫高术肢。
3.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据文献报道[4],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0%。术后应抬高术肢30°,保持外展中立位,并主动做腿部肌肉舒缩活动,促进静脉与淋巴回流。我们不主张应用止血药,如凝血功能正常,可酌情运用一些抗凝药及活血化瘀药,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静滴丹参等,密切观察术肢有无疼痛、肿胀、皮肤发绀,如有异常,报告医师。
3.3康复护理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防止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硬,并能防止老年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5]。具体方法如下:(1)术后6h可做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促进下肢静脉回流。(2)术后1天可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保持肌肉张力。 (3)待拔除引流管后,可在床上使用CPM,行髋、膝关节屈曲练习,活动角度由小到大。(4)髋关节伸直练习,屈曲对侧髋、膝关节,做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5)根据病人情况可制定步行计划,骨水泥固定的患者,若病人情况良好,术后3周可行步行练习,下地站立时,可用双手扶住双拐,先用健肢负重着地,患足点地,以后患肢逐渐负重,循序渐进,要注意安全,防止滑倒。
4 结果
32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除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1例由于不当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修补加强未再次脱位,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根据髋关节功能评价Merle D'Aubigne评分标准见表1,疼痛、运动幅度、步行三项所得分相加,17或18分为优,13~16分为良,9~12分为中,8分以下为差,术前病人评分全为差,31例病人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7例,中3例,差3例。术后6个月病人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9例。表1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5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的常见外科疾患,常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少病人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且不少病人本身就是因为中风偏瘫、行动不便,身体协调功能差而引发的外伤,而骨折后,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缓慢,卧床时间长,易引发其基础疾病的发生、加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术后病人能早期负重,较快恢复到伤前活动水平,从而避免了因长期卧床引起的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及DVT等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的加重[6]。本组病例我们重视了术前、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获得了满意效果。首先,使病人及家属认识并重视了康复锻炼对决定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按计划实施训练,保证了康复锻炼成功。并且经过术前积极精心准备和护理,避免了内科合并症的加重发生。为患者争取了手术时机较早顺利地施行了手术,避免了病人因骨折后体质进一步衰败、恶化,甚至失去置换的机会。其次,康复期间早期施行功能锻炼,并给予指导和督检其执行情况,病人由被动到主动加辅助至完全主动锻炼的过渡,使肌肉保持了一定的张力,无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发生,并能早期离床活动,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自理能力得到了改善。结果所示,32例患者中除1例由于手术创伤引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9例。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强调并早期实施康复锻炼,减轻了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赖冬华,黄爱玲.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2,15(1):104.
2马桂玲.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7):770-771.
3李梦樱.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3.
4张亚爱,黄秀清,梁玲.糖尿病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5,2(5):22-23.
1 临床资料
本组49例中男35例,女14例;年龄48~82岁,平均62.9岁。入院时神志清醒13例,嗜睡18例,昏睡7例,浅昏迷6例,深昏迷5例。治疗结果:治愈好转36例,死亡13例。
2 护理
2.1 急性期的护理
2.1.1 护理观察 ①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状态变化是最早反映脑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护士应通过呼唤、对话、给予痛觉刺激以及是否睁眼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准确分清嗜睡、昏睡、浅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多为病情加重的早期指标,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防止脑疝的发生;②瞳孔变化的观察。瞳孔是反映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变化的窗户,在护理中应观察患者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度、眼球活动的变化等。文献报道,中脑血肿,瞳孔大小不等,桥脑血肿,双侧瞳孔一致性缩小,眼球同向偏斜。如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患者出现强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和抽搐,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则提示脑疝的形成;③生命体征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而颅内压增高会导致呼吸循环和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如血压逐渐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不均提示颅的功能障碍。如血压逐渐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不均提示颅内高压,如呼吸次数明显减慢,出现鼾声、叹息、抽泣样呼吸则提示病危;当病势凶险,出现脑水肿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时,则出现中枢性高热。故定时准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为医生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对降低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④尿量的观察。尿量是使用脱水药物后效果评价的一项指标。因此,护理人员应准确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对尿量减少者要寻找原因,既要保持液体输入量,又要防止过量液体引起水肿加重。
2.1.2 护理要点 ①绝对卧床休息。脑出血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在发病24~48 h内应避免移动患者,头部抬高15°~30°,并用水袋冷敷,防止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出血患者多有呕吐,误吸易造成窒息,严重者可窒息死亡,同时缺氧又加重脑水肿。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取呼吸道分泌物;有舌根后坠者将下颚拖起或使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行气管切开;③维持血压稳定,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对于血压高于180/110 mm Hg的患者,应及时降压防止再出血的发生。脑出血急性期,尤其是术后保持血压的功能稳定,对防止再出血或持续性出血,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缺血极为重要;④尽早留置胃管。是防止应激性溃疡出血一种较好的方法。可通过胃管了解胃液的色,引流胃液可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而且可通过胃管内注药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同时可通过胃管行鼻饲饮食,从而保证每日热量及水分的进入;⑤预防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预防肺部感染:应做到2~3 h翻身拍背,勤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预防泌尿系感染,应鼓励患者自己排尿,尽量避免导尿,对需导尿及保留导尿者每日应行膀胱冲洗及会阴护理;预防褥疮:应2~3 h翻身一次,使用柔软床垫和干净整洁的床单,按摩并保护身体受压部位;预防口腔感染:应每日做好2~3次口腔护理;预防眼部感染:对昏迷及眼睑闭合不全患者,每天应清洗眼睛分泌物,然后用抗生素眼膏涂眼,再用油纱布遮盖。
2.2 康复期的护理
2.2.1 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 ①加强主动锻炼;②加强肢体被动活动;③针灸、理疗等方法亦有一定作用。
2.2.2 语言障碍的康复护理 ①首先要消除患者的顾虑,以积极配合治疗;②护理人员要耐心,一字一句去训练,可通过看图及手势,由易到难,反复强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恢复其语言功能。
2.3 健康宣教 对患者需要进行健康宣教,让他们了解自己所患疾病及相关疾病知识,合理饮食,减少盐的摄入,经常监测血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积极预防糖尿病及心脏病等易导致脑血管意外的疾病。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电切术 围术期 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40-01
前列腺增生症在老年人中多发,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多、尿不尽等。本文随机选取我院外科于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入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后,同时加强围术期严密的护理,进行统计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120例患者,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9岁;病程1~25年,平均9.5年;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多、尿不尽等。入院后均做B超、直肠指诊及PSA检查,确诊为前列腺增生。其中合并尿路感染6例、膀胱结石12例、血尿23例、肾积水7例、高血压32例、糖尿病9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
1.2 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给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三腔气囊导尿管置入,用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持续冲洗,针对病情需要给予抗炎治疗,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如下具体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1.2.1 心理护理。前列腺增生患者一般多年老体弱,因为病程平均较长,所以入院时患者病情多表现为很严重,特别是留置尿管时间较长的患者,因生活习惯的改变,经常会产生失望、悲观、失去生活信心的不良情绪。长期排尿困难和反复尿潴留这些因素促使患者要求手术的心情特别迫切,但因患者多为高龄甚至同时伴有高血压或心肺肾功能等障碍性疾病,临床医师应针对上述老年患者的特点来正确判断手术能否进行以及是否会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医护人员应体会患者的心情,给予他们安慰、关心和体贴,像亲人一样对待患者,耐心向他们讲述手术相关知识及可能出现的病症,同时可以以医治好的患者或正在医治的患者为例,来鼓励患者,帮助树立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去除恐惧心理,术前应将治疗方案向术者详细告知,还要讲述术前准备工作对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通过心理护理,最终保证病人以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方案。
1.2.2 术前护理。应对患者心肺功能等情况详细掌握:对肺功能不好的老年患者,为防止意外发生,术前应给予低流量吸氧,控制流量2~4L/分,8h/日,同时静滴抗生素;对心脏功能弱者先给予药物治疗,严格测量血压,保证血压正常后再行手术;对糖尿病患者,应保证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mmol/L以下;对习惯性便秘患者应先给予缓泻药,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指导患者做提肛肌训练。
1.2.3 术后护理。
1.2.3.1 疼痛的护理。术后患者均表现有轻重不同的疼痛,应指导患者采取不同的办法尽可能地分散注意力,如看报纸、听音乐等。必要时可给予止痛药物来减缓疼痛。
1.2.3.2 生命体征的监测。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对其面色、神志及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是否发生TUP综合征。对糖尿病患者,术后继续监测血糖,必要时行胰岛素注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加强其心功能指标的变化。
1.2.3.3 导尿管护理。术后在尿道外口把导尿管固定,让导尿管气囊保持压迫前列腺窝,达到止血效果[1]。若导尿管不通畅,用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持续冲洗,以防止形成血凝块,冲洗膀胱时应保证冲洗液速度和温度适宜,冲洗液过快、过冷易引发膀胱痉挛。
1.2.3.4 膀胱功能的训练。膀胱张力因持续导尿而减低,在拔除尿管前1天,应训练膀胱功能[2],方法为夹住尿管,间断,1次/3h。
1.2.4 出院康复护理。因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弱和手术中的能量消耗,应给予患者高热量、营养丰富、高蛋白质、易消化、含纤维多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忌酒,辛辣食物少食;术后1个月内不要参加跑步、骑自行车等剧烈动动,避免继发出血。术后有时会出现排尿异常,让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大约量为3000ml,定期检验尿流速和残余尿量;如有溢尿现象要指导患者有意识地经常锻炼提肛肌,以尽快恢复尿道括约肌功能。尤其是三个月内不可憋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但可适当锻炼身体,以休息为主。
2 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3 讨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临床应用很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等优点,缺点就是容易产生尿道外口狭窄等并发症,尽管如此,目前该术式仍是治疗前列腺增生最有效的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通过本实验及其它文献证实,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18-02
粗隆间部位的骨质为松质骨,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营养不良时,这部分骨质会变得疏松、脆弱,在下肢突然扭转或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等情况下易发生骨折[1]。由于局部肌内组织多,血供丰富,骨折后一般可形成良好的愈合连接,但愈合缓慢,患者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2]。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多在其治疗骨折本身的基础上,配合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以保证患者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65例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和交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8.6±12.3岁;EVANS分型:Ⅱ型23例,Ⅲ型25例,Ⅳ型20例,1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病因:35例摔伤、25例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患侧肢体皮牵引或骨牵引,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情况下,采用麦氏鹅颈钉固定或滑槽加压鹅颈钉固定,术后给予常规激素、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2 结果
本组患者1例(1.54%)发生坠积性肺炎,经积极治疗后治愈,本组患者住院时间21d-78d者平均45.6±12.5天,所有患者出院时X线检查结果显示对位对线良好。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
3.1.1 术前评估:粗隆间骨折多为老年或高龄患者,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老化,对手术耐受能力较差,而且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各种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围术期易发生心脏骤停、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或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前,我们首先需对患者做好肝肾功能检测、心肺功能测定及各种术前常规检查,以评估患者整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并对患者手术风险性做出初步评估。
3.1.2 心理护理:患者对手术害怕、恐惧、担心预后,护士应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讲解手术相关情况,安慰鼓励患者,以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的面对手术。
3.1.3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高血压患者严格加强血压控制,适当用药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或雾化吸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并使用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总之,使患者病情稳定,利于手术进行。
3.2 一般护理:保持病房内通气良好、适宜的温湿度,并保持病房安静,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患者有效的睡眠时间。
3.3 术后护理
3.3.1 护理:术后常采取被动,不能活动。护士应协助患者或指导其家属定期为患者变换。变换时需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采取合适,如四肢骨折者,需抬高下肢约20cm,以利于四肢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水肿或疼痛[3]。变换时,护士应动作轻柔,避免加重骨折。
3.3.2 患肢护理:保持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位,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15°,髋关节外展30°,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患侧脚穿横板鞋,维持外展内旋位约4周左右。
3.3.3 严密观察伤情: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患侧肢体温度、血液循环及肿胀等情况,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3.4 功能康复护理:术后早期穿“丁”字鞋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中立位,采用皮牵引2周,作X线检查评估患者骨折愈合及对位情况,恢复良好者可尽早进行功能训练,首先膝关节屈伸,然后髋关节小范围屈伸,同一动作避免反复长时间练习。术后6周在家属或医护人员的协作下进行负重练习,然后向站立、跨步等练习过渡,辅助拄拐。练习过程应循序渐近,避免过度练习造成骨折处断裂等并发症发生[4]。
3.4 防止并发症
3.4.1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出血等刺激在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同时,可通过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使机体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术后48h内极易形成静脉血栓,应将患者抬高,嘱患者适当活动患肢或被动按摩,使用抗凝药。
3.4.2 预防褥疮:保持床单干燥整洁,平整无渣, 2-3h翻身1次,采用50%酒精对骨骼隆突处按摩,勤擦身,更换干净衣服。
3.4.3 预防坠积性肺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早期活动进行康复训练,而且往往是致命的,因此,嘱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扩胸运动,每l-2h做1次。术后第ld经在医生允许的前提下,抬高床头或取半坐位。对于长期卧床活动较少的患者,每2h翻身的同时拍背1次,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3.4.5 预防泌尿系并发症: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女患者采用新洁尔灭冲洗外阴,每日2次。
参考文献
[1] 孟冬梅.老年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J].西南军医,2010,3(12):360-361
[2] 刘艳,马珍珍,朱小珊.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