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水平人才培养

高水平人才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摘要:数学科学学院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勇于探索,提出依托一流大学,协同创新培养理念,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形成了具有南师大数科院特色的本科精英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高等数学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精英人才培养;驻学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48-02

南京范大学作为省属“211”高校,实施科研与教学并举,推行“顶天立地”战略,着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数学科学学院作为南师大第一个本科人才培养教学特区,坚持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培养。依托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的优势平台,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培养模式的变革――协同创新、跻身一流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此,学院充分利用与国内一流大学长期交流合作的有利条件,提出协同合作创新培养的理念。(1)依托高水平大学,深度推进“驻学”强化培养。作为以培养拔尖数学人才为己任的数科院,进一步加大与中科大、南大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共享优势,深度推进“驻学”联合培养举措,着力完善选拨机制、滚动培养和优秀学生辐射效应,实施“驻学生助推计划”等特殊培养政策,做好与“驻学”学校的“主动对接”工作,及时全面了解“驻学”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程度地发挥联合培养的积极效应。(2)试行本、硕、博一体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积极探索本、硕、博打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拔尖本科学生(特别是入选校“英才计划”学生)提供优良的成才环境。本科、硕士、博士连读,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参考时间为4+2+2模式)。在每届本科学生完成三年课程学习后,对优秀的学生按5%―6%的比例进行筛选直升硕士生培养,硕士阶段培养一年半后按直博条件选拔直博。(3)建立开放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学院大力实施开放办学,遴选高年级本科优秀生出国学习交流,为学生海外交流提供机会和经费资助,为有潜质、有特长的优秀学生提供更优越的成长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课程体系的变革――夯实基础、强化核心、注重实践

1.适度增加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建立专业基础课由学科带头人主讲的机制。作为数学专业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与以往相比,要适度增加课程课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倡导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与青年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学科基础课程,打牢数学学科的基础。

2.遴选出多门核心课程,实行“课程讲解+课后研讨”模式,强化核心课程教学。对于核心课程推行“课程讲解+课后研讨”模式,即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原则上具有教授职称)担任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由新进的高水平博士或具有确定研究方向的副教授带领学生进行课后研讨,参加研讨的学生在专业排名上必须在前50%之内。通过研讨,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学会课程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力争融会贯通。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课程。突破课程壁垒和学科界限,系统地构建从“自主开放引导基础综合训练项目专题研究自主研学创新的层次化、模块化、项目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对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优化设计,结合科研项目、科学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的变革――倡导研究性教学、实现个性化培养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单向知识传授型”的教学必须向“讲授、互动与自主探索结合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1)实施小班化教学,配备最优秀的师资,个性化培养。在教学方式方面强调使用研究型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学院已经将《计算方法》、《近世代数》作为院内课程试点,进而向全体教师做出教学示范。(2)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遴选优秀教师,在中、高年级开设相应课程的拓展提高班,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科及社会发展保持紧密联系,为优秀学生尽早进入课题研究并掌握科研方法打下坚实基础。(3)基地班的特色培养。“驻学”学生返校后,与校内遴选的10名学生组成特区基地班,实行强化培养。某些专业课实行单独开课,主讲教师由教学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学科带头人或教授担任,且主讲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开设无学分讨论班,由强化培养的导师组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业学习和科研研究训练。

四、辅导方式的变革――开发潜能、发展辅导

强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学院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身心协调发展的适宜交流空间。发展性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为主,重在发展。(1)专业认知辅导。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使学生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认知,加深学生对教师及其研究领域的了解,不断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兴趣。(2)学习观辅导。每月一次邀请院士、知名专家教授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的目的、意义,明确学习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开发学习潜能,引导学术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自我的需要。通过学习观辅导,营造竞争氛围,使学生追求卓越、追逐梦想。(3)自学能力辅导。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如辅导答疑,学习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其自学能力。(4)创新能力辅导。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及学科竞赛活动,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研究的组织及领导能力。(5)个性化学业辅导。指导学生熟悉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指导学生选修课程;为专业选择、转专业、选修第二学位、跨学科交叉学习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指导,为参与计划的学生制定学业生涯发展规划。

五、管理模式的变革――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1.在学院推行“任课教师、本科生学术导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有重点、有针对地开展教育管理。

2.创新管理制度,低年级推行“新型班主任制”。“新型班主任”工作主要在于专业指导、学习指导。学院对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工作量的减免,并由学院专项经费支付津贴。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由今年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的所有成员全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

3.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在三、四年级实行学术导师制。学术导师由学院从名牌教授中遴选,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通过教授引导,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问题和本质问题,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学生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使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引导学生有更高的发展要求和学术追求。

六、评价方式的变革――灵活多样、有效激励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出发点,改革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和书面考核方式,形成与多层次、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考核体系。以“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为指导思想,在理论课考核基础上,提高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在总考核的权值赋值,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与应用践的能力。通过近8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特区的试点,特别是近5年的“驻学+访学”培养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院“数学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逐步顺利推进,已毕业的两届毕业生中攻读一流高校的硕士生绝大多数来自于经过驻学培养训练的学生,这也表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学院将进一步完善驻学培养选拔机制,同时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打通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机制,力争使此模式在全校其他专业进行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

[2]王宪华,王建立.以“本”为本、打造本科人才培养新格局[J].中国大学教学,2015,(2):12-15.

收稿日期:2016-11-28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文理渗透”;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49-02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大计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体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而当今我国教育问题面临着学科分化严重的现象,这就使得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以及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工作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一、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一些人才培养的缺点也日益显现,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与人才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做到重视教育质量与完善教育改革并驾齐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所以,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对于学与思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特别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可见,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难以回避的时代课题。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高校学生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同时也要结合当今的国情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结合本院校的特色,制定既能体现出高水平大学的特色,同时又符合整个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高水平大学建设还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重视实践教学逐步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创新了培养模式让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推广要求学校内外多种因素的协调发展才得以更好的运行。如,学校应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高校要建设高水平大学,人才模式的培养方面需要系统整合传统的专业设置,做到集中优势,同时也要彰显特色。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优秀高校的人才模式培养经验,尝试创新学科与学科间的联系、设置文理“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等学科专业设置方法,建设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增强学科交叉与渗透,不断研究出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学校还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我国以往的大学课堂多是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与发展。所以,高水平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注重在现有的授课条件下创新授课方法,增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形成互动,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现状主要是理科教育的价值观极度膨胀,人文精神的失落。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似乎将自然、社会以及人的精神都抛之脑后,反而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逐渐轻视人的全面素质培养,重理工实用学科,轻人文社会科学等文科专业。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来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裂主要是归根于文理分科严重失衡的现象。我国很多学校在高一就分好理科和文科,由于就业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功利需要,理科人数猛涨,文科人数急速下滑。其实,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重视人文专业,发扬人文精神。因为只重视理科知识,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会导致学生脱离了生活实际,磨灭了他们的生活情趣。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中,显然这样的科学教育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提出的要求

在当今世界最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已不是工业竞争或者科学技术竞争,而是高素质的人才的竞争。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演进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大了,特别是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来适应和推动整个社会的迅速发展,成为了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立足点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真正着眼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努力培养德、识、才、学、体全面自由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大学生素质需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文理相互渗透,处理好文科生培养理性思维,理科生完善人文素质方面的不足,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大学生的整体身心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较为脆弱,实践创新能力也亟待提高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理渗透、协调发展的素质,其中包括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活动等。在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高校教育者在教育方法以及思维方式方面的创新,做到转变教师的固定思维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的模式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理论与实践,文科与理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以必须努力适应社会需要,将全面的素质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以社会发展为方向,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做到创新对于人才划定标准的认识,还要重点培养大学生们将学到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转变为行动。高校只有不断将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创立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进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现阶段,很多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的在毕业之际就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说明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和高校培养的人才出现了明显的不匹配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全面深入的去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需要我们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去进行高校的人才培养。并及时提出最优的解决对策。要将培养人才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培养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也是当代大学生所必备的。只有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才能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现阶段高校加强“文理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判断标准也在日渐提高,新时期的人才必须是文理兼备、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文理渗透,则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文理渗透教育适应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也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现阶段,加强“文理渗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理渗透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如,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我们无法划分它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而是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寻找解决途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的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其次,文理渗透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说,“在大学里要提出‘三提高’: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提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大学品味,特别是文化品位。”“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一定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艺术品性,为在专业学习中成为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文理渗透也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以及优化思维方式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我们经常说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必须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其实,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是否正确。文理渗透恰好能改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能调节学生的思维方式。文理渗透也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保证。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加剧,各个用人单位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素质,还要有很好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文理渗透还有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面对现阶段的经济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增加,就业形式十分严峻的态势,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不断地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坚持文理渗透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未来工作的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包括对知识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要求都在日渐增高。因此,文理渗透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进.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

[2]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7.

[3]张应强.大学的文化精神与使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43.

[4]杨蔚.论理工科大学教育的文理渗透[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

[5]王萍涛.“文理渗透”与创造性思维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1999,(5).

[6]张楚廷.文理渗透与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竞技体育 人才 培养

一、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概念的界定

“高校高水平运动”属于竞技体育的一个范畴,是竞技体育在高校中的一种体现,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遵循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行政法规,符合国家对学校的各项基本要求,开设文化课程,进行文化知识学习,进行高水平的运动技能训练。它的培养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有高水平竞技能力的运动员。“高校高水平运动”最终目的是在高校中培养具有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以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全面的综合性人才,逐步实现由在校大学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应称为“高校竞技体育运动”。其定义为:在高校通过培养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学训并重,推动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一种教育和社会活动。

二、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学业设置存在很大不足,学生就业困难。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高校进行文化课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大都被安排在普通专业学习,学习压力特别大,专业能力过低,做教练又因为专业是非师范类,很多竞技体育人才因无法正常完成学业所以就业时学生出路非常不乐观,“教体结合”之中“教”的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竞技体育人才文化素养低与就业出路窄仍然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大学生体育社团与专业性体育组织联系极少。目前,大体协单项分会大都不是专业运动协会的成员。这种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做法,造成了大多数大体协单项分会无法参加相应的专业运动协会的活动,无法得到专业运动协会会员应该有的服务和帮助;导致高校系统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与等级认证不配套,教练员、裁判员交流、调配使用冲突,运动员重复注册,资格审查不统一,赛事系统不衔接等等的矛盾和冲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水平较低,运动员的训练与生活管理较为松散,教练员学历水平较低,培训不足。

三、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高校学生群体性体育竞赛

高校应该将学生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有机衔接。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学生阳光体育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和学生体育先进单位评选制度,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有力学生体育俱乐部和学生体育协会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学校每年有十项制度化的全校比赛,并以此为龙头,推动各个学院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此外,每个学院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运动竞赛,包括项目较广。并由校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带头参与其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二)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实行目标管理

(1)编制与结构。教练员均是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两头兼的体育教师。选拔具有较高专项水平、较强业务能力和丰富训练比赛经验的教师担任

(2)建设与管理。高水平运动队实行公开竞聘和目标管理,由部门教练员招聘领导小组进行公开面试后竞聘上岗,每届教练员任期两年,期满后进行业绩考核。在训练和比赛工作中认真实行教练负责制,并建立了教练员业务档案。

(3)教练员素质。注重教练员思想教育,广大教练员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责任心、勤奋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政治可靠、工作认真、业绩突出:在搞好训练竞赛工作的同时,教练员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4)培训与提高。为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和水平,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广大教练员各类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

(三)完善竞技体育人才管理制度

(1)制度建设。为了促进高水平运动队规范、健康发展,针对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训练竞赛管理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运动队管理条例》、《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实施细则》、《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办法与评分标准》等

(2)训练竞赛管理。竞技体育人才的训练竞赛管理工作应该由运动队管理中心具体负责,为规范运动队的管理,从实际出发对训练及竞赛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要求教练员严谨、科学地从实际出发制订训练计划,不搞形式主义。每周训练次数固定,教练员根据实际需要可调整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节假日增加训练要有书面申请报告。此外,还要求教练员每次定期上交训练总结,每次比赛结束后认真总结并需上交比赛相关材料

(3)日常管理。高水平运动队配备了长期的领队及辅导员。同时,充分发挥运动员所在学院和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从思想、学习、训练和竞赛等方面对运动员进行综合管理,使运动员们训练、竞赛、学习“三不误”

(四)高校领导应该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在国内想做和做成一件事,至为关键的条件是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用心投入,倍加关心,全力支持。重视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表白和态度,而是把重视工作落实到具体实处,这样的重视才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西华大学为例,该校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自2006年招生建队以来,基本完成了从原创到逐步成形成熟阶段的艰难历程。如今,乒乓球队建设有序、规划合理、发展健康,目标定位符合学校实际,正以前所未有的饱满信心和办队业绩步人可持续、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大众化带来的高等教育的丰富性和精英高等教育存在的相对性,使精英高等教育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归结起来,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精英教育有以下四种典型的存在形态。

1.高水平大学集中实施精英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其中在国家“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的思想下,一批高水平大学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金字塔”型体系中的尖端层。这些大学既具有传统的优势,又具有在新的高等教育分层布局中的比较优势,具有成熟的教育理念、优秀的师资力量、优质的学科资源、优良的教育条件以及良好的社会声誉,所以同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相比,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这些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但不会降低,还会相对有所提高,应该是受保护的承担精英教育的主体。[2]从生源来看,这些高水平大学依靠自身的竞争优势,吸引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享有优中选优的机会。从培养过程来看,这些高水平大学依靠杰出的教师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支撑,保证了学生自由探索、充分发展。从培养目标来看,这些高水平大学肩负着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主要任务,对所培养人才的素质及其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层次有更高的追求。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高水平大学依然践行着精英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在一批高水平大学实施精英教育也是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得到了国家明确支持。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别强调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坚持精英教育模式,这个任务主要应该依靠一批高水平大学来承担,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重视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倡导研究性教育教学,在办学理念上与精英教育的要求高度吻合,理所当然地成为落实精英教育的主要依托。

2.优势学科专业分类承担精英教育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同一学校的不同学科专业以及不同学校的同一学科专业,存在明显的发展水平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与学科专业发展成熟程度、在学校办学中的地位和受到的重视程度、社会认可和要求的标准有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许多高校,比如一些行业性的专门型大学,基于保持自身传统特色和优势的需要,一如既往地加强代表学校水平的品牌学科专业建设,国家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加强了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社会也一直按照一定判定尺度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评价和选择,这一切促进了许多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在学校内部、也在整体学科专业群系中形成了一些优势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水平差别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的两极分化,高水平的、相对居于优势地位的学科专业成为高校中开展精英教育的自留地。因为这些学科专业在长期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了成熟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积聚了高校中优秀的师资力量,拥有优良的学术研究氛围,吸引着相对优质的生源,占有稳定的社会合作和需求市场,具备开展精英教育的充要条件和充分动因。事实上,从招生机会来看,这些优势学科专业比其他专业具有明显的分数优势;从培养目标来看,这些优势学科专业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骨干人才、拔尖人才的任务;从培养过程来看,这些优势学科专业更有条件和更注重开展研究性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就业来看,这些优势学科专业培养的学生被赋予更大的社会期望值,更多地被各行各业所倚重。总之,自始至终,得到重点建设、处于优势地位、达到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都在践行着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成为精英教育的基地。所以,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存在于各层次、各类型的大学之中。[3]一些行业性大学、单科性大学都在培养对应行业的精英人才。[4]

3.高学历层次突出强化精英教育过去,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就本科教育阶段讨论精英高等教育问题,但是鉴于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所以认识精英教育需要面向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有的学者认为精英教育至少有两大块,一块是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另一块则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本科精英人才,也应属于精英教育[5]。与本科阶段的教育相比,不管是硕士阶段还是博士阶段的研究生教育,都处于一个更高的起点。在生源方面,研究生教育是主要在本科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选优,从数量上也进一步限定了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接受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高层次学术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承担着培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高层次精英人才的任务;在培养方式方面,研究生教育推崇的是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开展研究式的教育,突出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同时研究生教育往往依托的是高校中实力最雄厚科,由高校中学术水平最高的教师承担。另外,有条件开展和推崇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也往往是那些综合实力强、学科发展水平高的高校,我国也只有少数高校建有研究生院,许多高校也只是在少数强势学科开展研究生教育。这一切都说明支撑研究生教育的是一个综合的精英教育体系,研究生教育应该是精英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当然从精英教育的纯粹意义出发,我们更倾向于把那些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依托高水平研究生院、培养体系成熟的研究生教育看作精英教育。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同时会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培养社会各领域所需要的高层次和领军人才的主要途经,高水平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也会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作为一个重点。为此按照精英教育的规定性认识研究生教育,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4.人才培养理念深入渗透精英教育以上几种形式体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精英教育的显性存在。除此之外,精英高等教育同样会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于大众化高等教育之中。这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不吝对精英型人才的需求,任何一所高校也不会放弃对优异人才的培养,这种供需条件的吻合必然会促进精英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使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广泛推崇精英教育的理念。这种理念的存在既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上,又呈现为一定的行为模式。在思维方式上,突出地表现在虽然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对学生的选择起点降低,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有所降低,但是高校依然会充分沿袭精英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思想,按照精英高等教育的要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在行为模式上,主要表现在高校依然会开辟精英教育的特区,实施有限精英教育,比如高校还会普遍重视建立各种因材施教的形式,突出对优异生的培养或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实现差异化教育,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起点上进行重新择优培养。应该说,人才培养理念的存在是一种普遍存在,它体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追求,可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精英人才的广泛需要。但也应该看到,当一个高校的综合办学条件难以满足开展精英高等教育的要求时,如果一味对精英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情有独钟,必然造成人才培养思想的错位,反而可能产生与自身的办学定位适得其反的结果。

二、大众化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存在特征

以大众化高等教育为背景,精英教育的存在基础发生了明显变化,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精英教育也具备了新的特征。

1.多样性的表现形式由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精英教育由量的绝对存在变为质的相对存在,相应地,人们对接受精英教育有了新的要求,社会对精英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标准,所以精英教育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更加多样。诚如以上所列举的各种存在形态,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精英教育可以以高校水平和类型加以界定,也可以以学历层次加以区分,还可以以学科专业水平加以判定。由于精英教育主要通过质的标准来判定,所以任何一种高水平、高规格、高标准的高等教育形式都可以归为精英教育,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模式等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体现精英教育的不同表现形式。广义而言,精英教育也应该存在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可以全面实施精英教育,其他各层次的高校也可以通过采取灵活的培养模式、针对社会的特定需求培养精英人才;综合性大学可以依托全面的学科生态实施精英教育,行业性、单科性大学也可以发挥专门学科优势培养行业精英人才。因此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精英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得到极大拓宽。

2.灵活性的教育模式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精英教育是对高等教育的再选择、再分流,这不只表现在拥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精英教育机构集中吸收心智优异的学生,在一个高起点上全面实施的精英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潜质的充分开发,还突出表现在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精英人才,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各种灵活的培养模式,通过采取特殊的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手段,为优异学生的发展创造特殊条件和途经,保证学生的特殊禀赋、兴趣特长充分发展。这种按照多样化的培养规格、通过灵活的形式对优异生开展因材施教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个性特质和发展愿望的尊重,本质上是通过对在校学生的再选择实施精英教育。同一高校实施多种教育模式,使学校培养模式更显丰富,强化了精英教育实施的根基。由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出发,为优异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实现了在教育过程中依靠自然选择培养精英人才,体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精英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

3.竞争性的发展趋势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通过质的表现形式相对存在。精英教育的对象只是少数的优秀学生,从事精英教育的机构只是少量优秀高校和优秀学科专业,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塔基主体上,精英教育占据了塔尖的优先位置。这种层级差别、规模差别必然使精英教育表现出激烈的竞争性。一是对精英教育资格的竞争。出于对更高办学层次的追求,许多高校必然争相向精英教育的塔尖爬升,通过学校升格、定位提升极力挤向精英教育之列。但是在这种竞争中往往会有一些高校因为不切实际的定位而在发展目标上形成风险,因为精英教育更注重的是实而非名,根据自身条件满足社会的特定需求,从而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中找到正确的位置,才能保持学校的正确发展思路。相应地,也有许多高校致力于打造自身的优势学科专业,创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在优势领域采取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却不失为对开展精英教育的一种务实追求。二是对优秀生源的竞争。相对于大众化高等教育庞大的学生总量,精英教育所覆盖的只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有竞争实力的高校必然极力从这一小部分生源中争取最大的份额,以从生源质量上确立实施精英教育更好的起点。所以相对来说,生源基数越大,优秀生源的竞争会表现得更加激烈。三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精英教育需要优质教育资源支撑,满足打造高质量精英教育的需求,借助在大众化教育过程中教育资源优化、重组的机会,相关高校必然加大对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吸纳力度。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教体结合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受政治、经济的影响,经历了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发展历程。教体结合是把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育系统来完成的新鲜模式。教育部门担负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校体育普适教育功能,培养学习成绩和竞技能力俱佳的学生运动员。然而,在教体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教育部门照搬现有的训练模式,对学训结合的规律没作深入探讨,没能构建切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模式,其结果是,使得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协调难度增加,教体结合模式的优越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以此出发,笔者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策略,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教体结合的三个运行模式

教体结合模式即学校与当地省市体育系统合作办队,双方共同负责运动员的选拔、入校、文化学习、思想教育、训练比赛。运动员既可代表所在省市参加有关比赛,也可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比赛[②]。教体结合是一种共创双赢、优势互补的结合,既吻合了运动员夺标的普遍愿望又满足了成才的需求,是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人才后备人才培养最佳模式之一。目前,教体结合有以下三种成功的运行模式:

1.三集中制。高等院校按其招生政策的要求,招收或特招符合要求的运动员,对于招收进来的运动员集中学习、住宿和训练。从招生选拔到训练、比赛和毕业、就业等实行一条龙管理,由招生学校全面负责为运动员开设文化课,选派既有丰富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练员负责运动训练,同时配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此训练体制确立了学校训练和教学的双重责任,利于统筹安排,突出学校办队的特色。例如,在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办少年班,招收优秀小学毕业生运动员入校,在附中设篮球班,从大学部选派教练,进行竞技训练,形成一条龙训练体制。

2.高校主导制。以高校为主导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安置中、小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附近就读,统一进行学习文化课,是一种集中住宿、分开训练的运行体制。与三集中体制不同的是,它是散开在各自学校进行训练,高校主导的训练体制能达到以小促大、以大带小、共同促进与提高的目的。体育资源被更加充分使用,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愈加显著,又可抑制学校与体育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的可能,使学生运动员的招生、输送变得更加流畅。清华附中建立的马约翰运动学校,是这一体制的成功代表。

3.分工协作制。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作为学生运动员,由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在高校学生运动员修完应该的学分学可拿到文凭,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运动员具有两种身份。此训练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可能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

二、教体结合的困境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本矛盾未能真正解决。虽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教体结合,但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并没有完全彻底解决决定竞技体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协调和全面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根本问题和基础问题,即“学训矛盾”。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运动员训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原因有三:第一,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以及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排挤。第二,竞技体育具有的高竞争性及对运动训练规律的片面肤浅理解。片面理解运动训练就是苦练,就是延长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次数,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群体中出现较高的运动伤病率,运动员几乎没有精力与时间学习文化课及其他活动。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家不再为运动员担负一生,仅有高水平运动成绩而文化素质低下,运动员退役后很难在社会中进行职业转换。竞技体育的耽误太多文化学习时间和较低的成才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这一充满风险的道路,而上大学无疑是一种风险更小、回报更高的选择。第二,退役再安置的问题。市场经济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我国原有的“一条龙”训练体制使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面临重重困难,部分退役运动员由于缺少基本劳动就业技能,使得就业时竞争力不足,安置难度加大,致使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时间无法得到安置,滞留运动队,新运动员入队不及时,影响了后备运动员的更替。以上困惑使得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竞技体育面临严重的人才缺乏。

3.缺少切实可行的训练模式。在教体结合过程中,一些教育部门常常死搬硬套训练队的训练模式,教练员及相关人员没有对学训结合的深层次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进行深入详尽的探究,教育部门也缺少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和保障机制进行制度构建。其结果是,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未能充分得以体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缺乏科学的引导,竞训计划与学习进度缺乏合理的匹配,使得学生运动员训练和学习的处置难度增加,比赛期间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考试期间学生运动员比赛和训练亦会遭到破坏。

4.体育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协调不佳。在分工协作体制下,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此运行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出现不统一的状况。

三、完善我国教体结合的策略

1.多种运行模式结合。无论是分工协作制、高校主导制还是三集中的运行模式,都有其优缺点。目前,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应是三者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依据现实可能,选择适合自身的培养模式。 转贴于

2.依据竞技运动训练规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与专业队运动员相比,学生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性质和学训结合的特点,在训练的时间上学生运动员相比专业运动员差距很大,学生运动员难以拿出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训练,学训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于学校竞技体育中。将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地运用于训练实践,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减少训练的盲目性、主观性,增加训练的针对性、客观性,提高训练效率,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针对目前在教体结合过程中照搬专业队训练模式的情况,建议教练员、科研人员及相关人员加强对学训结合的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研究,教育与体育部门应协调匹配,分工具体、明确,切实加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保障机制及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这种优越的培养模式。

3.利用体育专业院校优势,推行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体育专业院校表现出特别的优势,构建适应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发展需要的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务之急。建立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色的办学体系,以全面教育促进运动训练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为牵引,以运动训练为媒介,在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过程中,检测教学成效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真伪。竞技体育与进入学校体育,也使体育教学工作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有机融合,达到夺标与育人的双重目标,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对普通学生的素质培养。

4.成立竞技体校和运动训练一条龙的培养体系。学生运动员从小学阶段开始选入竞技体校,一直到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都在一个体育专业院校学习和训练,这一体制的优势性体现在:(1)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统一性和连续性。(2)可以较好地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和文凭问题。(3)运动员在培养过程,有固定教练指导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克服运动员分级训练培养体制中互相不适应,而且还有益于教练员制订系统的多年训练计划。另外,学生运动员还可与高水平运动员一起训练,使较低水平运动员可以亲眼目睹高水平运动员高超的运动竞技能力与竞技能力的培养过程,提高了训练和成才的效率。

5.文化学习途径的解决。在文化学习上,低水平运动员强调综合、全面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水平运动员在全面学习基础学科知识之上,加强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根据其训练、竞赛、地点的异同,分为借读(学生在训练地点附近选择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借读)、队读(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到在训练地授课)、校读(学生在学校集中授课)、自读(按教学大纲自读)等。

6.树立综合发展、育人唯上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出现的诸多难题,其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升到育人的境界,没有在教育视角下实施运动训练,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统筹到终身教育的界线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看做一个专门的职业,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充分挖掘人体机能能力的极限是片面的,不应忽略人是统一的完整体,人体的竞技能力是一种综合表现能力,需要各子能力互相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全面拥有各子能力,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6篇

大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物流行业正在经历低碳转型,需要大量掌握低碳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水平低碳物流管理人才。但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趋同,专业定位空泛而不清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足,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中仅关注物流基本知识灌输,没有根据物流行业低碳发展的趋势对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增加低碳物流管理相关内容。因此,在物流行业低碳化发展迅速的今天,陈旧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物流管理岗位低碳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必要开展低碳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同时,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根据外部企业人才需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特色和传统进行准确定位,顺应全球物流行业的低碳发展方向,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独具竞争力的低碳物流管理人才,并促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一方面,只有培养具有低碳发展意识,和低碳物流管理基本技能与素质的高层次低碳物流管理人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物流行业的运营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缺乏专门的低碳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低碳物流人才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若能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增加低碳物流相关内容,将能够满足物流企业对于低碳物流人才的需求,为我国物流行业培养更多适应低碳物流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并进一步促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良性发展。

二、低碳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构思

1.适应低碳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

为了适应低碳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必要对原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主要可采取以下手段:

(1)通过“打通原有课程、减少重复课程、增加缺少课程、课程内容分类,提高选课弹性”等调整方式,在原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低碳物流管理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补充。

(2)构建以“低碳物流”为特色的“课程群”式教学模块,以满足低碳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需求。

2.适应低碳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课堂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有必要对原有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增加低碳物流管理相关实践内容,以保障高校培养的低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1)改革原有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课程设置中增加低碳物流管理相关内容,创建适应低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实验教学中心平台。

(2)在毕业设计中强化物流管理的低碳化运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3)在“第二课堂”、“导师制”等活动中,积极挖掘开发低碳物流管理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扎实培养高层次低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4)结合科研、面向社会,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低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5)融课外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为一体构建多模块立体式低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3.高水平互补式低碳物流管理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培养原有教师和引进高水平人才相结合的方式,对低碳物流管理教学团队的人员设置进行补充与提升,建设高水平互补式低碳物流管理教学团队。

(1)按照“以人为本”的思路,采取多种手段积极鼓励物流管理专业原有教师在自身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方面增加低碳经济管理和低碳物流相关内容,培养掌握低碳物流行业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

(2)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引进工作中,对低碳物流管理研究方向的青年博士和高层次科研人员进行倾斜,吸纳更多的高水平低碳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对教学团队的教师科研与知识结构进行补充。

三、结论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 高等学校 人才 科教兴国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旨在科技创新方面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高等学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土木工程类高校是国家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的基地。土木工程类高校涉及道路、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港口、隧道等众多的基础建设领域,这些领域的特点是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而且尤其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充分发挥土木工程类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对科教兴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木工程类高校在科教兴国中的重要作用

(一)研究型高校的作用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确定了一批“985”、“211”等重点建设高等院校,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研究型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解决工程技术难题。这一类院校的特点是师资力量雄厚,要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的科技人才,这类人才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研究性人才。在开展本科教育的同时,此类高校更加注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二)教学科研型高校的作用

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例如建造师、建筑工程师、建筑设计师、监理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教学科研型高校的重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上述高水平的工程建设者 。目前我国大量的高等院校属于教学科研型院校,师资力量没有科研型高校雄厚,但是又比高职高专的教学科研水平高,这一类高校的典型特点是有一部分科研人员有能力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又有一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如何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很重要,对于科研型教师,学校应该减轻其教学任务,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进行科研工作,以便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对于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学校应该利用其特长,让他们承担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学校中便能学到将来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实践表明,这一类教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高职高专类院校的作用

国家的基础建设不但需要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员、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同时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我们国家过去一直忽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们的高级技术工人匮乏,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培养技术工人的特长,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发挥基础作用。

三、如何为国家培养各类建设人才

虽然我们国家现在有多所土木工程类高等院校,每年也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本科、专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但是由于部分院校盲目扩招,造成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管理松散、教学质量低下等后果,所以只有提高办学质量才能真正意义上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一)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该统一规划,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1.学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重要作用,校领导应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牵头人组成高效精干的班子从事此项工作,同时要在人员、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班子成员中既要包括学校领导,又要有长期从事教学管理的老师,更要包括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师和学工人员,他们更了解学生的情况。

3.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要建立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上,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赴国内或者国外相应专业的土木工程类院校进行调研,这样才能了解当前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供参考。同时要到毕业生就业单位例如科研院所、设计院、施工企业进行调研,以了解当前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更加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要和学生和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

4.人才培养模式一旦制定,就应该严格按照其要求执行,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控制人才培养的质量。当然,已经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应该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就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此,应从以下几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从观念上认识到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高校要发展,要培养人才就必须吸引能够培养人才的教师来学校任教。所以要充分认识人才引进乃发展所需,师资队伍建设上的投入物有所值。

2.对于师资力量不足的高校,人才引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提高科研水平,可以引进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大师学者,这些学者的引进常常能带动一个团队一个学科的整体发展,这对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效果明显。为提高学生培养素质,可以从相应专业的工程单位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管理者定期或者不定期为学生上课讲学。

3.在人才引进的同时,要加强已有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将相关专业的教师派往国内外高等学校进行学习,以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对于生产实践性强的学科可派相应的教师赴工程单位进行学习锻炼,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

(三)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高效的教学管理是培养人才的保证。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领导的教学管理水平。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要求由熟悉教学规律的人员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并不是所有的专业人士都可以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所谓术业有专攻,教学管理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领导水平的高低对管理的成效影响很大。

2.配备精干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虽然是管理工作,但是不能认为就是制定学分、登录成绩等简单的工作,要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人员的水平就得提高。某些高校把高水平人才的家属安排到教学管理这样的岗位工作是很不合适的。

3.严把教学关。所谓教学,就是教授与学习,应该意识到教与学同等重要,这就要求一方面专业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学管理部门也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给予专业教师充分的自由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过分严格的要求反而会限制教师,这对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要充分利用宝贵的大学时光,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将来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全体教学和管理老师课上课下向学生宣传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自己也应该意识到努力学习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4.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声音。如果想把教学管理工作做好,管理者就不应该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要不定期举行一些座谈会,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加,将教师和学生反映的意见汇总,持续改进自己的工作。

(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锻炼平台

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技术性很强,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大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样平时学生基本上把时间都投入在专业课学习上,但是社会需求不只是专业知识,它需要的是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专业课的学习,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锻炼自己的能力。

1.学校应该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等比赛。对于有兴趣参加比赛的学生,学校应派出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并组队参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同时也扩大了学校在专业培养方面的影响力。

2.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可以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如学工处、分团委主办一些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各种主题晚会、体育比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不至于他们去网吧打游戏,同时也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一点在学生踏入社会之后是很重要的。

(五)创造良好的实习机会

土木工程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能够有机会将自己所学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大量的土木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踏入社会之前,普遍存在看不懂图纸、无法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使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过当前高校普遍遇到了实习难的问题,为了将来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更快进入工作角色,学校应该大力为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为了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学校应该与工程单位进行积极的沟通,建立适合学生实习的实习基地。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学到实践知识。

四、结语

面对机遇和挑战,土木工程类高等院校应根据时展的需要,承担起历史给予他们的重任。首先不能只是表面上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积极响应,实际上仍然按照原来的思路故步自封,不思改革。其次,土木工程类高等院校在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同时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可以提高其办学水平、科研能力,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最后,对于科教兴国,高等院校不能好高骛远,需要认清形势,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最大限度为科教兴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训练与比赛;排球;后备人才;中国;美国

中图分类号:G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2-0078-04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cultivation of backup volleyball talen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NG Ping-li1,XUE Wen-biao2,XU Rong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2.Fujia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of Foreign Trade,Fuzhou 350016,China;

3.Women Volleyball Team,Fujian Sports Team,Fuzhou 350003,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compared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cultivation of backup volleyball talen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ll established a backup volleyball talent cultiv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at fits into respectiv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system; high performance players in China have advantages over tho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such factors as training time, number of games, game antagonism and training duration, but are inferior to tho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fund resource, teenage player team size, training moderation, balance between training and studying, and harmony of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ystem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backup volleyball talents in China,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measures: expand and perfect the inter-middle-school volleyball competition system; institutionally promote middle schools and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to develop interscholastic volleyball competition; improve the studying and training mode of volleyball teams in sports schools, etc.

Key words: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volleyball;backup tallest;China;United States

在国际排联2009年1月公布的世界各国男、女排排名中,男排巴西、美国、俄罗斯列前3位,中国位列第8;女排巴西、美国、古巴列前3位,中国列第5位[1]。当今世界排坛美、欧、亚诸强纷争,巴西、美国实力较为突出,而我国男、女排仅分别处于第8和第5位,形势不容乐观。一个国家排球的竞技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其后备人才培养无疑十分重要。中美两国虽然在国情上存在很大差异,但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排球强国之一,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1.1管理体系与经费来源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管理中心是全国排球运动的最高管理机构。体育系统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以提高技术水平和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为主要目标,采用专业队、专业体校和业余体校“三级训练网”的管理体制,其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近10几年来,许多省市专业排球队采用职业俱乐部的管理模式,各俱乐部每年可得到数百万元的企业赞助[2],给训练竞赛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另一方面,由国家教育部门主办的全国性大中学校排球竞赛逐步制度化,我国大中学校竞技体育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基础薄弱和理念上的偏差,多数学校对包括排球在内的各项目课余训练的投入明显不足,获得的社会赞助数额有限。

1.2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

1)体育系统。各省市一、二线队伍均采用专业化的训练方式,一般每周训练6 d,每天6~7 h,冬训时间增加。受全运会“金牌战略”的影响,全国只有十几个省市设排球专业队(包括俱乐部队),男女成年队、青年队的总规模为400余人和300余人,其后备人才主要来自体校。全运会、全国排球联赛、全国锦标赛、全国大奖赛等4种比赛是国内最高水平的排球赛事,男、女甲A各10队每队一年最多可打约60场比赛,男、女甲B各6队每队一年可打17场比赛。以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为改革方向的全国排球联赛已走过13个年头,虽然联赛市场需求不足,观众人数起伏不定,经济效益不如人意,职业化进程步履艰难[2-3],但为一线运动员提供了大量比赛锻炼的机会。

2)高校系统。高校排球队一般每周训练3~4次,每次2.5~3 h左右,重要比赛前增加训练时间。全国有30所大学办高水平排球队,男女运动员约有数百人。2009年,由大体协组织的第3届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有来自20多个省市的60余支高校男女队参加。高校排球队生源一部分来自专业队退役运动员,一部分来自只有二级运动员水准的体校和中学毕业生,他们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的空间很小,所以高校排球的竞技水平与省市一线队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1.3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

1)体育系统。体校排球队、青少年排球培训基地均以向省市专业队输送队员为主要目标,采用半训半读、学训结合的半专业训练方式,每周训练5~6 d,每天3 h左右,在训少年运动员各有4 000余人和600余人。全国青少年男、女排球锦标赛甲组(17~18岁)和乙组(16岁以下)均有14~16支省市体校和青少年排球培训基地的队伍参赛,每队每年可打15场比赛。此外,排管中心每年还举行全国后备人才训练营比赛,南、北赛区各有10来支少年队伍参赛。重点省市体校排球队在一年中参加的全国性少年排球比赛为20~30场,其他体校队伍一般只有10多场。

2)中学系统。中学排球队平时每周练2~5次,每次2 h左右,赛前也进行短期集训。全国中学生排球协会有112所会员学校,运动员近2 000人。2006年山东省有排球传统学校38所,在训运动员781人[4]。全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每年举办全国中学生男、女排球锦标赛,参赛队伍来自各地的排球传统学校和普通中学。排球传统学校由教育和体育两部门共同管理,部分省市每年都举行排球传统学校比赛。

排球运动的鲜明特点就是运动员经常要在地面上摸爬滚打,而这种运动形式实际上也是打排球的一种乐趣。目前我国中学还很缺乏室内场地,如在室外场地进行排球训练,不仅易受气候影响,而且地面坚硬,为避免疼痛和受伤,许多基本的移动技术和倒地扑救技术的教学练习都无法进行。可见,场地条件缺乏是制约我国中学排球发展的一大瓶颈。

2美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2.1管理体系与经费来源

美国排球运动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美国排协,对于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美国有大中学校和排协两种体系。NCAA(全国大学体育联合会)、NAIA(全国大学校际体协)、NJCAA(全国学院体协)等3大高校体育组织均为美国排协的加盟组织,每年都举行各自的排球联赛。全美50个州都设有州中学体育协会,分别独立地管理本州中学体育竞赛。在排协方面,全国划为40个地区,每个地区设1个地区排协,分别对各自辖区内排协体系的竞赛事宜及俱乐部进行管理[5]。各组织的运作经费主要来自于媒体转播报道、门票出售、特许经营权转让、社会捐赠及会员缴纳的会费及比赛报名费,俱乐部运行经费也是自筹。大中学校代表队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学校对竞技体育的拨款、运动队参加校际体育竞赛的创收、社会捐赠与赞助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大中学校各体育项目中,只有NCAAⅠ级橄榄球队和Ⅰ级男篮的一部分能够通过竞赛的商业化运作实现盈利,其他各级各类学校运动队只能靠学校教育经费赞助。

2.2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

1)高校系统。2009年,参加NCAA女排联赛的学校共有1 031所(约占NCAA全部成员学校的98%),其中Ⅰ、Ⅱ、Ⅲ级学校(竞技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有332、277和422所[6],运动员总数约15 000人。联赛从9月开始,通过区域性校际竞赛,3个级别各取64队进入12月份进行的全国锦标赛。全国锦标赛采用5战3胜和单淘汰制,通过6个轮次的比赛产生全国冠军。男排联赛在春季进行,3个级别共有84所学校、1 200人参赛。全国锦标赛不分级别,4支入围队伍打3场球决出冠亚军[7]。为了保持一定的竞训水平与贯彻以学为主的方针,NCAA规定各运动队可进行每天最多4 h,每周最多6 d和不超过20 h的课余训练,Ⅰ、Ⅱ、Ⅲ级排球队在一个赛季中分别至少参加要19、9、8场比赛,而一年中参赛总场次不得多于32场(Ⅲ级女排为34场)[8]。NCAAⅠ级学校大都是美国综合排名靠前的高校,有些还是世界一流大学,规模大,训练资源丰富,并能以运动奖学金吸引具有排球特长的高中毕业生入学并鼓励在校排球运动员努力训练[9]。在2008年奥运会美国男女排24名选手中,有22人来自NCAAⅠ级排球队,充分表明NCAAⅠ级球队的实力。

NAIA、NJCAA只进行女排联赛,参赛学校分别有242所和303所,与NCAA加在一起,3大高校体育组织共有男、女排校代表队各84支和1 576支,运动员各1 200余人和20 000万余人。男、女排规模差异巨大,主要是因为美国相关法规要求每所学校必须在整体上保持男、女体育发展基本均衡。多数大中学都把橄榄球作为必设项目,一支橄榄球队通常有20~70人,相当于多支女子运动队人数之和。而每所学校对运动队资助能力又有一定限度,在不能裁减橄榄球、篮球、棒球等男子热门项目的情况下,不设男排便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10]。

2)排协系统。美国排球至今未能实现职业化,排协体系内的比赛均以业余俱乐部为参赛单位,其中最大规模的成人(18岁以上)比赛为全国室内排球锦标赛。2009年第80届全国锦标赛男、女各5个级别分别有164队和139队参加[11]。整体来说,排协体系成年队伍的竞技水平与NCAAⅠ级球队有一定差距。

2.3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

1)中学系统。校际体育竞赛及相关的训练活动是各州中学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州高中排球联赛均安排在春季或秋季,持续时间为3个月左右。赛季开始后,各队一般要先进行3周左右、每周4~5 d、每天1次、每次2~3 h的训练。之后,各队先进行地区比赛,地区赛的优胜队伍再参加州锦标赛。女排比赛有3~5个级别(按学校在校生人数多少划分),男排比赛一般不分级别或只分2个级别。每个球队在一个赛季中大约要参加20场正式比赛。大多数中学都建有室内练习馆,为排球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08~2009年度,全美参加高中女排校际比赛的学校有15 069所,参赛学生为404 000万人,排球在高中女子项目中列第3大运动;参加高中男排校际比赛的学校有2 192所,参赛学生为49 300余人[12]。在初中层面,参加校际排球竞赛和训练的人也有20多万人。

2)排协系统。2007年,在美国排协注册的8~18岁的青少年运动员有近167 000余人,其中约有10多万人为中学生。青少年俱乐部通常在中小学下午课后及周六进行训练,每周3~4次,每次约2~3 h。从1980年开始,美国排协每年都在夏季举办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排球锦标赛,这是全美青少年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排球赛事。青奥赛男女比赛分12~18岁7个年龄组(覆盖了中学各年段)分别进行,每个年龄组又分成2、3个级别,男、女参赛队伍各有约390支和790支,运动员约5 000人和1万余人。青奥赛之前,各俱乐部队需参加10多场地方性比赛或美国排协指定的资格赛以获得青奥赛入场券,进入青奥赛的队伍还能再打7~11场比赛。为高水平训练储备后备人才,美国排协还在每年的冬、春两季举行多次青少年测试赛,从中选拔出数百名各年龄组运动员进行集训,组成国青队、国少队参加世青赛和其他国际青少年比赛。

3中美的比较

3.1 管理体系与经费来源

2009年,我国人均GDP为3 687美元,仅为美国46 436美元的7.9%;2008年,我国的教育投入仅占GDP的3.48%,而美国在2005年的教育投入占GDP的5.3%,我国的教育投入总量约为美国的23%[13]。我国竞技体育由政府直接管理,以计划为导向,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经费来源比较单一;美国竞技体育由社会团体自主管理,以市场为导向,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经费来源渠道较广。在大中学对排球的投入上,我国与美国的差距尤为明显,也反映两国在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程度上存在极大的差距。

3.2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

我国专业排球队每周训练时数相当于美国NCAA排球队的近2倍,我国甲A球队一年最高参赛场次也相当于NCAAⅠ级球队的近2倍。在全国最高水平的10几支队伍相互间的比赛次数上,我国甲A球队也高于NCAAⅠ级球队。我国专业队是常设训练机构,运动员服役时间为7、8年甚至10几年,高水平人才培养凸显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美国NCAA运动队虽然也是常设训练机构,但绝大多数运动员最多只能参加4个赛季的竞赛训练就要毕业。在毕业后的运动员当中,只有少数人到欧洲打职业联赛以保持或提高竞技水平,多数人或在国内参加业余竞赛训练,或退出竞技排球生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效果。

3.3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

我国体校排球运动员训练时间较多,重点体校球队参赛场次也不算少。大量的训练对提高技术水平固然具有积极作用,但训练过多不仅易使青少年运动员对训练产生厌倦感并引起伤病,也必然占用宝贵的学习时间。美国一部分中学生排球运动员既参加学校的竞赛训练,也参加排协系统的竞赛训练,参赛场次还略高于我国重点体校运动员,整个训练也具有较好连贯性和系统性。由于总的训练时间不多,训练课之间的间隔较长,运动员体力恢复较充分,易产生从事下一次训练的期望,训练能够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且不易造成伤病。更重要的是,美国青少年运动员都是利用课外时间从事运动训练,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与普通学生大体相当,这就保证了他们在学业上与普通学生也处在同一发展水平。

3.4不同培养体系之间的协调性

通过长期的专业化训练,我国体育系统确实培养出了不少优秀排球人才,但也付出了多数运动员未能接受完整文化教育和难以全面发展的高昂代价。加上体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体育系统各层次排球队伍的规模都很小,省市队、国家队人才来源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大中学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太少,排球竞赛训练体系不完善。成绩不突出的学校运动队难以为继,不太可能取得名次的学校干脆不组队。尤其是中学,校际竞赛少,场馆设施差,组队的学校少,训练水平低,难以成批地向高校输送具有发展潜力的队员,更谈不上为省市队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两个系统之间的发展明显不够协调,普及与提高未能结合起来,后备人才基础不够扎实。

美国大中学以全面培养人为宗旨,在发展排球的过程中把扩大队伍放在突出位置,每年有70余万大中学生参加系列性排球竞赛训练。大学能不断从中学吸收优秀的青少年人才,国家队又可从众多的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中选拔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没有职业联赛、高水平训练尚处在业余性质、国家队仅为临时训练机构等因素对培养高水平排球人才及提升国家排球水平的负面影响。美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虽然存在高水平训练不够长期系统,以及男女发展不均衡等缺陷,但也体现了竞技体育融入教育,以大中学校为中心,以排协及俱乐部为补充,两大体系协调发展,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后备人才基础雄厚等优点。

我国竞技体育正朝“体教结合”方向转变,通过学校培养后备人才是我国排球运动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立足国情,并借鉴美国成功经验,重点在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领域进行突破。可行的举措有:其一,拓展与完善全国、省市、地市等多层次的中学校际排球竞赛体系,扩大中学校学生排球队伍规模,夯实国家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其二,在制度上保证大中学校排球得到广泛开展,教育部门把是否拥有学校排球队、男女队是否都有、球队有无参赛及参赛场次、训练次数与时数、比赛成绩等因素作为对学校体育业绩甚至是办学资质的考核指标;其三,保持现有体校排球队和青少年排球培训基地的队伍规模,适度减少体校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增加文化学习时间,通过增加比赛机会和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弥补因训练时间减少而可能对提高技术水平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FIVB world ranking-men/women[EB/OL]. http://省略,2009-07-12.

[2] 姚辉波. 当前我国排球职业化改革现状及未来探析[J].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2):17-19,39.

[3] 赵志进. 中国排球联赛市场运作现状与整改对策[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8-31.

[4] 丁永玺,路长胜. 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排球运动员现状的比较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22-24.

[5] By laws of USA Volleyball[EB/OL]. 省略,2009-05-10.

[6] NCAA schools that sponsor women’s volleyball[EB/OL]. 省略,2009-06-05.

[7] 2009 men’s volleyball championships handbook[EB/OL]. http://省略,2009-06-05.

[8] 金玉. 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管理的启示[J]. 体育科学,1997,17(1):23-27.

[9] 浦京. 美国排球的“金字塔”(上)[J]. 中国排球,2002(2):32-33.

[10] 浦京. 美国排球的“金字塔”(下)[J]. 中国排球,2002(3):30-31.

[11] 2009 US open volleyball championships-Minneapolis men’s open[EB/OL]. http://省略,200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