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教育与美育

艺术教育与美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艺术教育与美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教育与美育范文第1篇

绘画艺术有着感性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实现在人身上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感化。绘画艺术之于大学美育教育中的影响,不存在任何形式规定以及束缚,其存在是自然而然的,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感染中受到熏陶乃至影响。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抽象的形式,如同知识的灌输一样,或者道德说教一样,也不像行政命令一样。绘画艺术欣赏与实践犹如空气一般,包围着接受教育者的人群,让学生可以在不自知中感受和体会,进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是我们‘可观照,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这说明绘画艺术在大学美育教育中乃是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去感化人,而不是强制的理性说教。孔子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绘画艺术欣赏或者实践过程是非常快乐的,不但不是强制的,并且是心甘情愿和乐而忘返的。在大学艺术教育中设置绘画艺术的欣赏与实践,就是要让大学生可以“乐之”的美学教育。在当代的大学生中以“乐在其中”的形式对其进行教育,使他们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发生改变。学生在快乐状态下,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这个过程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习绘画艺术的主要目的,正是使大学生可以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二、绘画艺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情感的突起以及深化表现都和感性形象的运动密切相关。绘画的艺术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身在其中的人是不由自已的。绘画艺术这种不可抗拒的特点,是动因于内的,学生看到绘画作品或者参与绘画实践,皆需从内心情感的角度出发,或者用作品打动别人,或者被他人的作品所打动。例如,学生看漫画展览,在幽默的画面前,会忍俊不禁。但是遇到悲伤的画面,学生又情不自禁,甚至流泪。这些都是绘画内外主体发生情感共鸣的真实再现。此外,绘画艺术的欣赏与实践中始终存在着愉悦性,这就意味着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满足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还可以满足欣赏者自身的独创性。人从出生开始,内心中就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好奇心理激发着人的创造力,使人对事物产生兴趣。黑格尔曾说:“审美中存在着个人的解放。”所以,我们认为绘画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包含着对个人创造性的激励,而且是通过令主体产生愉悦来达成进一步的激励作用,这也反映了绘画艺术对成就全面发展中大学生的作用。

三、绘画艺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与美育范文第2篇

一、美育是首都教育的亮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用实际行动落实《决定》精神,实现文化强校、文化强教、文化强国的目标,成为首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在首都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承担了美育的重要任务,其育人功能日益凸显。学校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目标越来越多地蕴涵美的要素、蕴涵教育民主的内容,更多的学科广泛借鉴和结合艺术教育的真、善、美进行教学,使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得到同步提升。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提升,首都学校艺术教育的规模与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校内外、课内外的学生艺术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激活了学生个体的生命动机,平等的交流活动孕育了理解与包容,展演和比赛培育了竞争与合作意识。伴随着社会大课堂的扩大、文化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美育的开展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出现了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并举,艺术小舞台连接起社会大舞台的可喜局面,美育成为了首都教育的亮点之一。

《决定》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调要综合改革,拓展教育改革的范畴,这意味着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现行模式的创新转变。虽然,首都学校的美育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学校美育离各方面的要求仍然存在差距。在深入学习体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过程中,我们结合首都学校美育的发展,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对美的感知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教育欠缺的实际状况,深入探讨美育对和谐社会发展、对人类文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当前学校美育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学校美育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美育并未完全被看作是个体和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中的美育仍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美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仍是薄弱环节,不能满足新时期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求。从美育的长度、宽度、高度等不同角度看,还不能符合首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一)长度问题:忽视立美习得养成

学校美育的长度,泛指美育的科学发展,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长远影响,对此问题认识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有人认为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是实现德育的工具和辅助手段,在强调美育与德育之间的联系时却忽视了二者的区别和美育的独立性。还有部分人对美育存在狭义理解,认为美育只是艺术教育的范畴,定义其为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从而将美育的功能缩小和降低,没有在塑造新型文化品格和健全人格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美育的意义。在落实审美观念的同时忽略了“立美”的存在价值,没有把审美认识的形成与立美实践辩证统一地来看待,造成重视艺术教育的短期收益而忽略长远价值,重视艺术教学的审美认知积淀,而忽视艺术活动的立美习得养成。这些都表明学校美育所存在的长度问题。

(二)宽度问题:艺术教育的丰富性被削弱

学校美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会审美的一代新人,它承担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将普及和提高并重。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并通过具体行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机会进入平衡、综合、有序的艺术学习和审美活动之中,可以说这是美育宽度的基本内涵。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美育的宽度受到当前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现状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从课程体系上我们延续了历史上的美术和音乐两门课程,缺少艺术课程的丰富性,舞蹈和戏剧等艺术门类没有真正进入课程体系,使得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水平差距拉大,满足不了师生不同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制约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艺术教育中的课内外艺术活动还显得不够丰富多彩,活动的载体和形式创新不多,学生参与面不够广阔,还是少数有特长的学生的展示舞台。

(三)高度问题:艺术课缺少美育的要素

这是美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华文明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乐教传统,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是美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成于乐”不仅是指艺术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指人格的完善和人类的最高追求,那就是自我实现的满足,这就是“以美储善”的含义。如果仅把艺术活动、比赛获奖看作是美育的追求,片面重视艺术比赛的成绩,就会忽视大多数学生艺术萌芽的播种与发展。片面重视教师的艺术表演和“做课”水平,就会忽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或者把美育看作是纯精神的追求,都会降低美育的水准。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随意性和无序性,危及着教学质量,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学会几首歌而没形成真正的音乐素养,学生中音盲、谱盲、乐盲的产生,无形中就降低了音乐学科的教学水准,阻碍了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形成与人文品德素养的提高,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正是由此而来。只有把立美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完善美育课程体系,才能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进而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三、学校美育的新起点

学校美育的主体是艺术教育,在开齐开足学校艺术课程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完善的艺术课程计划,追求美育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要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课程三者的互为支撑,形成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一)完善艺术学科教学

1.强化立美教育。立美和审美是辨证的统一。仅把美展示给学生,而不告知美的原因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完全和完善的教学。学生的艺术学习是用一种先会后知的方式进行的,既先立美后审美,先实践后认识,先刺激后反映,先操作后评价,动手与动脑交替作用,循环往复。学校应该探索“先会后知”“操作内化”式的立美艺术教育体系。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与智力发展的相关性,从立美—审美的哲学、心理学角度,探索一种适合未来人才发展的学校艺术教育途径。

2.重视艺术启蒙和兴趣培养。在艺术教育发展中,启蒙和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持续自主的艺术学习至关重要。应该说,这是学生进入艺术学习的关键。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课上根据“关键期”的理论逐渐扫除音盲、谱盲、乐盲的现象,小学无学习基础,中学就面临无米之炊境况。无播种就没有成长,无启蒙就没有养正,学生只有通过操作的完成方能走进艺术、亲近艺术、学习艺术。因此,必须加强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特别是强调课堂上有序的双基教学内容,以此增进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跨进艺术学习的门槛。我们应该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作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启蒙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社团活动中,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艺术学科课堂内容。

(二)完善活动课程

有活动而无活动课程的现象制约影响美育教学的效果。为使艺术教育成为终身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应该科学有序地开设美育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校园文化课程,由此构成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

1.创设活动课程。当前,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还仅限于课堂教学部分,课外、校外的艺术活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视野。活动课程是以学生活动的动机兴趣为中心的课程类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开阔视野,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更通过选择性学习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自信心得到增强,为一生的幸福发展奠基。如首都部分学校以金帆艺术团为依托形成的金帆文化,所开设的活动课程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推进课内外一体化艺术教学。艺术课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被称为第一课堂。教师授课时不能忽视学生的课外艺术学习经验,要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艺术双基能力的有序性发展。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被称为第二课堂,在活动中评价学生艺术水准的同时,要注重训练和表演中的人文体验与社会性发展。中华民族一向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传统,推崇实践性学习与知识性学习并重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做学习的主人。第二课堂有利于补充课程设置的不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才符合艺术教育的完整性。

(三)拓展学校文化资源

艺术教育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它构建着学校师生的精神家园,而不是学校的门面和标签。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学校的校歌、校徽、校训、校服、文化宣传、校风等都是课程的内容,大都与美育相关,它是学校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资源,发展学校文化课程,是学校美育的重点和新的增长点。同时,学校文化应与社会各类文化系统相交融,形成互相依存、相互助推之势,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多年来,首都学校艺术教育已经积淀为一种崇尚的美学精神,为学校和社会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但还需要不断充实其内涵,拓展其资源,真正形成丰富而充盈的美育之势。

(四)创新美育评价机制

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创新艺术教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学生艺术素养评价制度、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公示制度和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制度等。

1.建立学生艺术发展评价常模。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学生艺术学习能力档案,教师授课难以实现因材施教,更难以将艺术基础学习提高到文化自觉的高度。课堂教学完成的是教材内容,课外训练完成的是比赛曲目,这都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差距。所以,要尽快实施评价性学习,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完整的课内外艺术学习能力档案,教师凭此来备课授课,开展问诊式教学,学校凭此档案来检查学生审美和人文素美的提升幅度,评价艺术学科教师的工作业绩。

积极探索建立动态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机制。新的评价机制要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下,动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能力,避免以往的艺术考评制度主要是以测验为核心的静态评价。同时,新的评价机制还要促进艺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整合和融合,让美的追求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和动力之源。

2.完善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目前35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学科教师已逐渐成为教学主体,他们不乏学识却缺少艺术教育实践经验,缺乏教师文化的视野与教师文化的自觉建构意识。当前,要采取各种办法促进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他们在个性品质、价值观、思维方式、职业态度和行为上发生变化,能够准确地把握艺术教育的功能、特点和规律,避免出现艺术社团常以竞赛水平为标准、艺术课堂教学审美和人文体验不全、学校开展活动而无活动课程的行为,因为这些问题都将阻碍学校美育和学生艺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与道德品位的养成。要积极推行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民主观,把教师、学生及家长列为课程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共同打造具有生命活力的学校文化。

艺术教育与美育范文第3篇

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既是融通的,也是互动的。主要反映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一致性上。互动点之一: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声乐艺术教育是通过声乐艺术的专业训练,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技巧之中,融入美的教育,灌输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美育则是通过艺术美、形式美、社会美、自然美等活生生的形象体系的具体展现,供人观照、感受,从中得以实现美的陶冶、培育。互动点之二: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声乐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一种艺术,声乐教育就是实打实的艺术教育,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艺术技能,它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提高艺术修养进行的。而美育是把艺术教育作为核心,把艺术美作为主要载体,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艺术修养就要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在艺术欣赏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得到美的愉悦。互动点之三: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他认为音乐教育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有助于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就是要展开人们想像的翅膀,感知世界的奥妙,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声乐美学讲“三情”,即:诗情、曲情、声情。每一首好歌,都是一首好诗,都有一个优美的旋律,都需要用真心真情去演唱;动人的歌词、动人的曲调、动人的歌声,需要人用心去感知、体味、想像。这就是声乐艺术的独特韵味,美育的独到之处。互动点之四: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都属于一种情感教育,声乐艺术讲求声音技巧,讲究专业技能,但是更注重情感,不仅要求“字正腔圆”,更注意“声情并茂”。美育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激发学生情感的活动、心灵的感应,促使思想的升华。通过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的这种情感教育,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从而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进而培养美好、和谐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构建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美好的生活,不能没有美好的歌声,美好的歌声能充实美好的人生,这就是凝结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无穷魅力所在。

二、加强声乐艺术教育中的美育的途径

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既然是相互包浅谈声乐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张晨晨摘 要: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分支,音乐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分支,而艺术教育在美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样美育在艺术教育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声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对声乐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思想认识,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工作态度,必须要有一个严谨的治学理念。这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和推进美育建设与素质教育,提高声乐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关键词:声乐艺术美育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93-02(连云港艺术学校 江苏连云港222000)容、相互联系、相互融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我们就要加强声乐艺术教育中的美育,我认为其主要途径有三个:

(一)把美育融会贯通到声乐艺术教育的专业技能技巧

训练之中。从声乐艺术技能技巧训练的表面看,是纯技术、纯专业的,例如发声的训练,讲人体器官,讲共鸣体,讲正确的发声方法,教育学生声音是从什么地方发出来的,原理是什么,声音怎样才能好听、动听,原始的声音与艺术的声音、科学的发声有什么不同,怎样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等。如果不融入美感,没有审美意识,那么,发声训练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就不会产生美妙的歌声,声乐就不能称其为艺术。

(二)把美育融会贯通到声乐艺术教育的作品处理上

声乐艺术把作品处理称之为“二度创作”,声乐的作品就是歌曲,作品处理就是演唱,没有演唱,歌曲创作就是毫无意义的纸上的符号;没有演唱,歌曲创作就没有任何社会功能;没有合格的演唱,歌曲创作就会被扭曲了形象,没有赏心悦耳的美的感受。有了出色的演唱,歌曲创作不但能够“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地走进观众、听众,还会带着它特有的智慧、灵感赢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声乐艺术教育,就是通过声乐艺术训练,使学生学会“二度创作”,不仅把谱子上的记载和基本情绪唱对,还要通过演唱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显示自己与他人有别的艺术个性,使作品因其演唱而增色添彩,达到其教育目的、起到娱乐作用,在大众心理引起共鸣,得到美的启迪。“

(三)美育在声乐艺术教育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情感”的无处不在

艺术教育与美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育;;宗教;兼容并包

先生一生提倡美育,强调美学、艺术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自身深厚的国学功底,并对欧洲近现代科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多年从事教育的丰富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中积极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今读《美育论集》(后简称《论集》),对其中丰富的内容感触颇深,虽只有几十篇短小论述演说,但涉及领域之广、见地之深、与社会实践联系之紧密,令人叹服。除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与教育学的内容外,还有关于绘画、书法、音乐、戏剧、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的论述和观点。在先生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我对其“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很感兴趣,想结合多年来在艺术领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体验观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以美育代宗教”的基本思想

《论集》中有三篇文章题目为“以美育代宗教”,是专门论述这一观点的,互有重叠、补充。细读这三篇,基本思想已显轮廓,加以其它文章、日记、访谈作参考完善,可以大致把此观点进行归纳:首先,文中所提的“美”是包罗万象的。“我向来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而引者或改美育为美术,误也。”作者认为“美育是广义的,而美术则意义太狭。”不难发现,文中“美育”的美,在涵盖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的同时,当然也包括音乐、文学、电影、园林景观、城市规划等众多广义的艺术门类,甚至“社会的组织,学术团体以及其他种种社会现状。”显然,这个“美”是艺术、美学、社会学等内容的大融合。其次,“美育”是借着将之前依附于宗教的美学和艺术从宗教中脱离出来,进而取代长久以来宗教在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和功能。“在最初的时候宗教完全是教育……;譬如基督教青年会讲智德体三育。”“以前都是宗教代教育”,但随着科学发展,宗教逐渐成为教育的“障碍”。故此可以用“美育”取而代之。可见,“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和实践是以教育为领域和目的的,用“科学”的方法改造社会,提升国民素养。再次,文中对“美育”与“宗教”的对比概括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在历史上,宗教一度把美学和艺术用作“诱人信仰之方法。”“及文艺复兴以后,各种美术,渐离宗教而尚人文”。可以看出,先生对中外宗教之弊端和陋习相当了解,并在当时“科学”口号日益响亮的时代背景下,敏锐的把握住了中国社会和教育在审美领域的发展取向。

更为详细的论述,可参读《论集》,在此就不过多介绍。先生的观点可概括为“古代的宗教代替美育,而现代的美育可以代替宗教。”①

2.“以美育代宗教”的积极意义

先生一生践行美育,“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宝贵之处,就是以科学的态度,通过介绍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广一种与时俱进的审美价值观,对我国旧社会陈腐守旧的教育制度和国民习性进行改良。

2.1将艺术带下“神坛”,还以自由

“以美育代宗教”在我国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与欧洲15世纪的“文艺复兴”有相似之处,即借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艺术,并对宗教长期在人思想、审美领域的统治和禁锢进行批判。这一方面是作者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积累下来,借宗教实施奴化教育,以致近代中国国力日衰,国民素质不高之现象的深刻反思。“在宗教专制之下,审美总不很自由。”“甚至为护法起见,不惜于共和时代,附和专制。”艺术、美育的普及与社会的进步常受“宗教之为累”。显然,这些观点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纵观中外艺术的历史,其起源、发展都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受益于宗教的同时也受制于宗教。对艺术与“美”的最求是人的自有天性,是人自由的权利。所以,艺术若长期依附于宗教而不能自由的表现人本身丰富的思想情感,发挥其在教育方面的积极功能,就会受宗教狭隘、保守等弊端所累,失去生命力,沦为奴化人的工具。先生主张的,将艺术从与宗教“神坛”带回归到现实世界,不论在东西方,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但体现着艺术发展的自由,更体现着人自身发展的自由。

2.2将中西文化融汇,借以育人

“在我们看来,本属相悖的中西道德伦理,在他那儿,即经由择善而从的筛选,得到浑然一体的自然融合。”②正是这种“中西融汇、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成就了先生在教育领域的辉煌功绩。《论集》中对中外艺术与美学思想的介绍,既有对比又有联系。“以美育代宗教”论述中更是对中西方在宗教、艺术、美学、科学等领域中的可取之处进行列举分析,并紧密结合当时中国的现状,付诸于教育实践。例如,文中肯定了宗教教育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借鉴这样教育分类方式,提倡建立以科学技术、道德伦理、运动旅行、美学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家,先生始终不忘自己的历史使命,通过“美育”将中西方文明中一切的优秀成果,借着“拿来主义”而消化吸收,落实到国民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这种开放包容的育人理念,与“五四”以来的一样,直接推动了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

3.“以美育代宗教”的不足之处

“二十世纪的中国学界,谈论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均非首选,其若干著述,也并非不可代替……。但这丝毫不影响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卓越地位。”③由于研究领域的宽泛,以及深处社会、时代的特殊性,先生的一些思想和主张难免有些局限性。然而,多年来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艺术教育者未作深入研究,就盲目附和。及至今日,在艺术教育中仍有将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者,以至于许多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理念和审美意识得不到弘扬和发展。鉴于此,有必要提一下“以美育代宗教”观点的不足之处。

3.1研究领域的局限性

如上所言,先生的这一主张主要是在教育学领域内的讨论,其学术观点也主要是受欧洲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至于宗教学、心理学和艺术学等领域的研究则相对浅薄,在《论集》中,他强调“这是我个人的见解……,我到现在还在研究中。”可见,“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是一个开放、发展的话题,而不应看做是一个定论。当这一观点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宗教流派、美学思想、艺术门类和不同心理需求、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阅历的人的时候,就会发现其自身理论的局限性。美育和宗教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毕竟还是有诸多差别,《文集》中陈述在教育目的和功能上彼此的代替,确实可以得到合理解释,但超越这个领域,显得不切实际了。

3.2历史、社会的局限性

先生身处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年代(1868―1940年),一生经历了、维新变法、立宪改革、、、军阀统治等社会运动的跌宕起伏,受中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与当时许多学者一样,在动荡的社会中摸索强国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美育代宗教”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亮点,也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实践方式。然而,纵观百年来中外社会之发展,虽科技、艺术、教育都在进步,却未见宗教消亡之势,反而在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在调节社会和疏导心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面对许多社会的不良现象,也开始意识到其与社会公民的“信仰缺失”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联系。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以美育代宗教”的社会实践,有其在历史时代、社会环境方面的局限性。

3.3对科学、艺术与宗教之间关系认识的局限性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科学、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引发了很多的争议,“以美育代宗教”的提出就是建立于此。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出,这三者之间不是相互矛盾、此消彼长、取而代之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彼此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在于求真去伪;艺术在于求美去丑;而宗教则在于求善去恶。过多注重宗教,势必无法兼顾科学的求真;过多依赖科学,也必无法兼顾宗教的求善;艺术只有在恰当平衡“宗教的善”和“科学的真”时,才会体现自身的“美”。《论集》中片面夸大科学功能的论断,“盖宗教之内容,现皆经学者以科学的研究解决之矣。”体现了对宗教认识的浅薄。作为人类文明中时间最古老、空间最普及的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所关注的许多内容:人的生与死;人生所经历的苦难和需要的慰藉;人灵魂的终极归属等关于人最切身、实际的问题,是科学、艺术,甚至哲学、美学所无法完全解释的。另一面,客观的分析历史上许多宗教由于自身体制的种种弊端,而招致的攻击,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在进步过程中对自身寻求真、善、美之态度的反思与调整。如西方文艺复兴对天主教批判的“戏剧性结果”乃是:借着宗教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新教――基督教的形成于发展,并成就了基督教在近代欧洲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巴赫与亨德尔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也在艺术领域证实了这样的结果。即便在当今,因片面注重科技发展而带来的道德、伦理、环境、安全、心理等方面的争议与危机,许多科学家也坦言无能为力。在艺术领域又何尝不是:与许多“现代艺术”的空洞与颓废相比,或许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欣赏历史上那些“受过宗教思想与宗教审美观培育、指导、限制过的”经典艺术作品吧。因此,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忽视了这三者的平衡关系,这样的美育主张与其倡导“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4.结语

著名学者林语堂曾这样评价先生:“论著作,北大很多教授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④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笔者个人认为:“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主张的启发意义要大于实践意义。许多评论也都能说明,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在许多学术研究方面是“杂家”而非“专家”。故此,今天我们在继承、弘扬先生通过艺术教育,美学教育来提升国民素养,强化国家文化实力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兼容并包”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念,通过客观、深入的研究,为当前我国的“文化的发展、文化大繁荣”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 杨家友《宗教在席勒和的美育思想中的作用比较》,载《美学与艺术研究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第481页

② 张骁唯,《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第2页

艺术教育与美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美育;课程建设

一、问题提出及已有研究梳理

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情感及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一方面,美育对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陶冶道德情操、实现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美育作为民族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美育对于学校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的直接作用,国内外关于学校美育的研究成果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果主要集中于美育的内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评价方式、师资建设等方面。关于美育的内涵方面,杜卫认为现代美育的本义是感性教育[1],曾繁仁认为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2]。对于课程设置,樊美筠等提出学校美育课程应是一组课群[3],赵伶俐提出“综合性美育”“整合式美育”的理念[4]。关于美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王旭晓、周军伟提出将“六艺”放入当今的美育教学中。[5]至于评价方式,曾繁仁提出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2];樊美筠等提出评估原则,并要求以能力测评为主,知识掌握为辅[3]。关于师资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所有教师的美育培养以及在新课程或大美育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如何应对和满足这一要求。总之,目前关于美育的研究注重理论研究,对美育实践的研究相对薄弱,关于民族高校的美育的针对性研究较少。

二、民族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族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美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民族高校美育课程设置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未能体现民族特色,美育课程内容未能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问题。以某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实践课程开设的有“景点景区专业实习”“旅游审美实践”等,美育实践加上专业课实践的学分值占整个专业教学计划总学分的比例只有12%,显然,实践课程并未得到重视。如果真正落实审美实践课程,在旅游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学生就可以真正理解“什么是美”以及“如何审美”,将会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比课堂教育来得更直接,效果会更好。

(二)美育课程师资匮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规定,普通高校中担任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应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0.15%~0.2%,并且规定专职教师人数的比例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一半。然而,就笔者所在的民族高校,本校美育专业教师力量薄弱,人数远未达到这一规定数额,也没有专门的美育师资队伍,这是民族高校美育的普遍现象。民族高校有自己的教学优势,比如有专门懂得并教授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文化的教师,但是音乐舞蹈、民族学在这些高校是作为专业进行设置的,并未将专业优势与全校美育教学通识课程有效融合。艺术专业教育不等于艺术通识教育,艺术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精通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专业艺术人才;艺术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而深刻的艺术兴趣,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想象、体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因而,即使有充足的专业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由于美育与专业艺术教育教学的差异性,美育师资队伍仍显匮乏。

(三)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民族高校美育课程大多以公选课的形式开设,而公选课的授课模式大多数是理论课,缺乏实践。美育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一样,大多数以知识化的模式进行考核评价,未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以笔者所教授的旅游美学课程为例,此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是专业课也是美育课,课程在进行设置的时候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理论课部分以知识化、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此种方式,只能考核学生对于一般文化知识的接受程度,无法考核学生对于美学知识的细腻化的审美情感与个人体验。实践课部分以学生的实践报告、PPT演示的方式进行考核,可是学生对于美的感悟、体验、情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并用实践报告的方式进行传达,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想象无法通过标准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因此,尽管笔者在实践课程中采取了多种考核方式,还是难以给审美体验一个固化的标准。美育课程评价亟待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完善审美教育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如何用更合适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对艺术和审美的兴趣,在考核与学习之间形成正向激励的循环模式。

三、民族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建议

基于民族高校的办学优势,针对民族高校在美育课程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新时代民族高校应整合并健全美育课程内容,构建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美育教材体系;建立和健全美育课程建设的师资体系;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评价机制和管理体制。

(一)建设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美育综合课程体系民族高校的美育课程应该将美育基础理论课、民族文化课程作为通识必修课程,将文化艺术课程,比如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园林、影视、戏剧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构成有核心、有序列、多层次的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美育课程结构体系。文学艺术的选修课程需要设置选修的学分,并和各学科专业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增强专业课程的综合性,挖掘相关学科的美育教学资源。民族高校的美育课程与艺术技能课程、美学专业课程的区别在于:美育不是学一门技术,而是用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涵养的。民族高校的美育课程应该突出民族高校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艺术优势。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包括民风民俗、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是民族高校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民族高校美育课程应该突出这方面的特色,设置综合性的美育课程,将文化融入专业课教育中,使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受到文化的涵养。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民族文化旅游课程很好地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旅游地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将文化、旅游、审美融为一体。比如,以彝人古镇、西江千户苗寨、恩施咸丰土司城、乌镇等典型民族文化旅游景区为案例,分析休闲小镇的发展要素、民族村寨的发展优势、民族地区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江南特色文旅小镇的发展启示等。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笔者结合学生在民族地区的实践,进行知识的梳理以及融会贯通,让学生体会自然、文化、生命、情感融合为一的家园感。[6]为使课程合理运行,还必须构建美育教材体系。民族高校美育教材应该具有民族特色,并且是一个完整系列,它包括专业课教材、必修课以及选修课教材,也可以延伸到美育讲座等。

艺术教育与美育范文第6篇

1.设置的美育课程不够科学,美育教育内容也没有紧跟时代步伐,没有时代性和实效性,这是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表现之一,而美育教育课程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直接关系。

当前,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课程少而且比较凌乱,很多的高职院校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展了美育教育工作,但是也仅止于开展了工作而已,却很少有人会关注开展的效果如何,教育监督部门也不会对美育教育进行定期考核。所以,开设的美育教育课程知识达到了教育部提出的最低标准。讲授美育课程的教师很多是兼职或者是专业艺术专业的教师,课程的内容也会受到一定的约束,他们更加注重对专业性知识或者是技巧的传授,也就是把艺术看做是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去教授给学生,但是没有让学生重视美育教育的特色与追求美的过程,没有对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欣赏美的眼光和胸襟以及精神境界的培养方面不足。

2.师资力量薄弱,投入的经费很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育教育的质量。

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美育学这个专业,也就没有专业的美育老师。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是由艺术类专业老师或者文学专业老师负责美育课程,因为不是专业的美育教师,所以美学基础参差不齐,艺术素质也不尽相同,教学能力同样有所差异,那么就可以预测美育学课程的教育质量了。美育教育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美育课程也不是一个讲桌、一个粉笔、一个教学PPT就可以的。美育课程应该以物质为基础,应该投入足够的经费去完善美育教学设施。例如,多媒体功能教室、音乐欣赏教室、练琴教室等等,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更加重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去建设这“不算重要”的美育教育。

二、高等院校美育教育的对策分析

对于美育的教育和培养上无法达到统一的模式。针对高校之间的差异性,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采用的范式也就不同。不过总体来说,美育在所要营造的氛围内容主要有:思想的转变;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加强课程的设置;资金投入力度增加;第二课堂逐渐丰富;美育论坛的开立及校园环境的美化等。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美育教育频繁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

1.确定要树立的美育教育理念应该具有功能高、内涵多、整体性和全育性

美育是一种对人的整体性的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如各种艺术和美的具有实际内容的审美活动或者是接受一些中介的美感体验,美育是对人的教育,同样也对整个人的综合素质十分关注,要对人的审美能力提高,还要陶冶人的性情。美育实际上还追求和谐、真善美的人格方面的教育,对于人的综合素质及独特性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都有所关注,是以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为目标的教育。

2.建设完善的美誉教育体系

美育教育所包含的教育领域很广,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所以要在每个环节落实好教育工作,包括管理、后勤和教学中,并且所有部门都要在美育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将优势积极的发挥到工作中,但是美育教育不是意味着开立几门课程,美誉教育是贯穿融合于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以一种学科的形式在所有环节和方面中体现出来。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发现和研究教学中审美点,并且采用合理的方式传达给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开放的并且具有互动性的美育教育体系。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美育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进行文学、艺术、音乐欣赏和艺术创新活动,进行以美育作为中心思想的研究性讨论,开展社会调查、文艺采风等活动。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

教育的过程就是老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是依照美的规则进行下去的。老师应该对自己的教授对象了解并且熟悉,掌握这个规则,才能更好地进行美育教学。老师在进行教授知识、提升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老师把这一规则与教授统一在一起的时候,就达到了创造美的目的,实现了美育渗透。

4.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教育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歌唱、舞蹈等这些艺术技能,更应该重视的是文化内涵,应该对学生的人生境界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追求美的生活。艺术的实质是美,传授艺术应该与艺术的美融合在一起进行,不应该把艺术创作只是看做需要传授的知识去教授。高职院校的美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学校管理人员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并认真总结经验,促使美育理念融入到整个教育工作中。

5.教师言行渗透美育

对于教师来说,要逐步提高审美观,对师德风范进行改善,教师的言谈举止中要为学生渗透无声的美感。还要求教师不断对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增强,力气完美的人格,这样才能影响学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钦佩的感情,并潜移默化受到教师的感染。

6.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要逐渐的加强校园文化改善,为学生提供积极乐观的氛围。从根本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属于隐性的授课方位,对学生的教育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美育教育中的地位比较关键,绝对不能忽视。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无形教育方面,也就是硬环境和软环境。校园的设计、美化和绿化等都属于硬环境。一所新颖别致的校舍院落,能体现出设计者的美育构思,学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各种美,必然会心旷神怡,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组织建立各学生社团,引导其健康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美育讲座、美育学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三、结束语

艺术教育与美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2019年4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部属高校须于2019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由此可见,新时代,公共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美术课程的发展及其现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根据该文件,全国84.6%的大学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共艺术课程,高雅艺术进校园已有13年。已为学校美育政策体系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宣布,未来三年,全市所有高校应要求提供公共艺术指导并记入学分,每个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至少参加1~2门艺术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水平。2017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通知》文件,要确保在2017年底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与此同时,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明确学分,大学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其专业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目前参照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规定,要求普通高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对于实施学分制的高等教育机构,每名学生必须通过学习,获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至少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将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教育部的下属“211工程”学校和省重点学校应开设上述课程。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其他院校尽快开设。明确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特色等的优势,提供任意艺术选修课程或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介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一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但各省在实施该课程时基本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该课程有艺术介绍、音乐赏析、歌剧赏析、戏剧赏析等,没有实行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课程。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课程建设才有了依据,各省出台政策建立完善美育工作,公共艺术课程有待改善和完备。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日渐使我国高校学生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公共艺术课程通对大学生艺术理念的灌输,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力,从而达到学生身心合一全面均衡发展。

二、改革的建议

第一,以世界的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为研究背景,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为主线。从学校实施公共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主观、客观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新时代重视美育思想下,以国内外美育课程设置为研究资料,以高职公共美术课程改革为研究基点,解决公共美术教育体系普遍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美育的实施普遍意义。形成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且有目的地对课程设计、目标、内容等研究设计,形成系统的研究中的问题,然后获得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系统的课例等记录和分析,形成量化的研究指标,再以充分的实践证明形成结论,形成系统有效的研究。第二,对公共美术课程、美术艺术活动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发展。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包括课程结合高职院校自身院校、专业等特色、特点设置哪些课程,以及如何设置。公共美术课程人才培养是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各学年公共美术教育的工作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教学等工作思路,制定系统、科学、完备的教学规划和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和教学收获的实际效益。第三,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艺术实践性研究: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应当将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不拘泥于课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等,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搭建校园艺术展示平台、组织课间课后欣赏活动、线上微课、校园媒体平台互助、组织校社团交流等方式,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印发文件中要求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进行修订,学生艺术团队成员的选拔、挖掘,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平台展示课,学校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让众多学生乐在其中的参与。第四,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思政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公共美术课堂、德育与美育之间课堂融合的研究等。在新时代美育思想下,紧跟时代潮流,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中思政也是课程设置的一部分,融入思政课堂德育教育,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

艺术教育与美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美育;推进;素质发展;作用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一、当前美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全面教育仍然很不完善,全面教育的美育工作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受应试教育的挤压导致美育被边缘化,二是美育功能的功利化导致美育的育人目标被忽视。一些中小学校往往因师资缺乏,而难以进行应有的审美教育,学校社会都比较重视智育,智育被强化了,德育、美育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出现了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在我们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坐没坐相、站没站样、衣冠不整、乱丢杂物、举止粗野、不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懂得宽容谦让、、、、、、这种种现象都反映出我们有些学生素质偏低,审美意识淡薄,审美修养缺乏,他们非常需要引导和教育。然而多数学校对审美教育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对美育的探讨研究相当缺乏:有些学校将美育课上成单纯的一两门艺术选修课,或把美育降低到简单的课外文娱活动的地位,美育实际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审美教育存在的现状和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和解决。这将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而且还将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美育教育具体实施措施

1.全面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关注每一名学生成长,满足每一名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制定适合每一名学生的美育课程与活动。

2.大力强化美育教育教学。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建立以提高学校美育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掘教学内容中的美育因素,有效运用学科美育资源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如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人手,尝试用主题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3.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加强美育教研科研工作。遵循艺术人才成长规律,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课程教学与文化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坚持德艺双馨,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造就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艺术专门人才。

4、要结合“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建立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美育资源覆盖面,体现了我们在进^高科技时代,应注重利用高科技的手段。

5、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以校园文化涵育学校对美的认知,要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学校的文化,每一个墙角都会“说话”,每一面墙壁都是历史,每一个建筑都有故事,每一条道路都有名字,这才是校园文化的真谛所在。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教室、走廊、宣传栏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

三、美育在推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作用

一是美育对德育有重要的助力作用,美育可以给学生积极的思想影响。优秀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和美好的生活图案:还可以深刻地揭示社会的本质,从而给学生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艺术形象还可以给学生以感染,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它的作用在于潜移默化,在于通过感染,使学生情感上发生变化,受到美好的教育。总之,学校美育与德育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可缺。一方面,美育是基于一定道德理念的教育,它本身也包含了德育的内容。美的艺术之所以感染我们,就是因为它蕴含了人类对于善的事物的追求和对于邪恶事物的排斥。另一方面,德育要化入人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美育机制就尤其必要了。

二是美育对智育有重要的推力作用,美育与智育从根本上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它不仅包含理性思维能力,而且是感性和理性、直觉和思维、肉体和精神高度融合的产物_因此,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要靠理性方面的教育,而且需要感性方面的教育――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