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性腰病治疗方法

急性腰病治疗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急性腰病治疗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急性腰病治疗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疗法 中医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protrus,LIDP)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HDP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劳动生产力造成很大损失。目前对其治疗多采用保守疗法,而保守治疗又多采用非药物疗法如中医针灸、推拿和现代物理治疗手段等,这些方法疗效确切,但对中药内服法这一传统治疗手段似乎有淡化趋势。事实上,中药内服法对于缓解急性LIDP腰腿疼痛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既“简、便、廉、验”,又无西药激素类脱水消炎药物之副作用。基于上述想法,作者于2004年2月-2007年9月期间试行在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内服法治疗急性LIDP患者50例,效果理想,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参照胡有谷编《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如下LIDP诊断标准:①有腰部扭伤、慢性劳损及慢性腰痛史,发病前有感受风寒湿病史;②常发于青壮年;③腰痛、臀部及下肢放射痛,腹压增加(如咳嗽)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不同程度侧弯,腰椎生理弧度变浅或消失,病变部位椎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肌力减弱;⑥X线检查脊柱侧弯,腰曲变浅或消失,病变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MRI可作为类似病例(如椎管内肿瘤)鉴别诊断手段。将符合以上标准且为急性发作,并排除巨大椎间盘突出或伴有马尾N压迫症状或出现肌力明显下降,或合并腰椎滑脱或椎体压缩性骨折及伴严重椎管狭窄或有较大的骨赘,以及妇女妊娠期等,均为本观察纳入对象。将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100例急性LIDP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2岁,平均(42.84±10.24)岁;本次发病病程最短1天,最长13天。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平均(40.33±10.4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7天。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都采用推拿疗法,观察组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另配合中药内服。

2.1 推拿疗法

2.1.1 放松腰部及下肢肌肉:患者俯卧,术者用掌背法、拿法等放松手法施于腰部两侧及臀部和下肢后外侧肌肉3~5遍,再用拇指按揉腰背部两侧膀胱经,时间10min左右。

2.1.2 按以下顺序行患侧(如为中央型仅用直腿抬高扳腿)扳法:①腰部斜扳:患者侧卧(健侧在下),在下侧的上肢抱头,下肢自然伸直,在上侧的下肢自然屈髋屈膝,医者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臀部,趁患者不注意时将腰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反向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喀嚓”一声;②被动直腿抬高扳腿: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扶住患肢的大腿前侧,一手握住患足使之背伸,双手反方向用力,使患肢最大限度的被动直腿抬高,重复操作3遍;③单腿后伸扳腿:患者俯卧位,医者一手用力抬起患侧下肢,使腰屈加深,同时用另一手掌根按压腰椎。推拿疗法每天1次,每次约15min,7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 中药内服 方选身痛逐瘀汤:当归15g,川芎、桃仁、红花、秦艽、羌活、地龙、没药、牛膝各9g,甘草3g,如见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5g。水煎服,每天1剂,共服7剂。

3 观察结果

3.1 疼痛评分 采用腰腿部疼痛程度作为观察指标。疼痛评分方法采用国际通行的、公认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即采用一长10cm的游动标尺,两端代表疼痛的极限,一端标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标为“10”表示剧痛,让病人理解有关VAS的概念、用法和意义后,当移动标尺在自己疼痛的位置时,医生即可在尺子的背面看到具体数字。所有病人在入院时及治疗7天及疗程结束后分别3次接受腰痛程度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3.2 临床疗效 参照疗效标准 制定如下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直腿抬高在700以上,能正常生活及工作;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直腿抬高在30°~70°,能从事轻体力工作;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直腿抬高在300以下,不能坚持工作。治疗结果:观察组50例中,治愈31例,好转16例,无效3例;对照组50例中,治愈16例,好转29例,无效5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94%,90%;X2=0.543,P=0.461),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愈率比较(62%,32%;X2=9.033,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讨论

急性腰病治疗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重症急性腰扭伤;电针;甘露醇;半量;塞来昔布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由于搬重物或弯腰等动作不慎而导致腰部软组织突然闪扭或过度牵拉而出现的腰部急性疼痛,中医称之为“闪腰”。此病多发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重症急性腰扭伤常致行走和翻身困难,生活难于自理,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2004年3月-2014年3月收治重症急性腰扭伤患者17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4年3月-2014年3月收治重症急性腰扭伤患者176例,男121例,女55例;年龄17~74岁,平均46.2岁;病程2h~5d。

临床表现:①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腰扭伤的诊断。有腰部外伤史,常发生于青壮年,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咳嗽、喷嚏、疼痛加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腰肌或臀肌痉挛,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曲度改变。②排除标准:排除伴随有下肢放射痛的腰痛患者和对甘露醇有使用禁忌者。③影像检查:X线检查腰椎曲度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或消失,>45岁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骨质增生。

治疗方法:①中医疗法:电针治疗:选取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的阿是穴4~6穴为主穴,患侧委中穴为配穴,常规皮肤消毒后,取一次性无菌针针灸,规格0.30mm×40mm,向下直刺进入穴位,提插捻转使患者有针感后主穴接电,采用连续波,频率5~8Hz,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配穴不接电,留针30min,治疗1次/d。②西医疗法:静滴半量甘露醇(125mL),80滴/min,1次/d,根据病情静滴3~5d;并口服塞来昔布胶囊100mg,1次/d。③嘱患者卧硬板床充分休息,床上铺以适当厚度的软垫。要求仅大小便时可起床活动,但需佩带腰围护腰。或因疼痛剧烈无法起床的患者,要求大小便在家人帮助下在床上解决。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中关于“急性腰扭伤”所制订标准进行评定。①治愈:腰痛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②好转:腰痛明显减轻,腰部功能活动基本正常;③未愈:腰痛无明显减轻,症状无改善。

结果

本组176例中,3天内好转137例(77.8%),6天内好转39例(22.2%);3天内治愈47例(26.7%),6天内治愈125例(71%),10天内治愈176例(100%);未愈0例(0)。

讨论

中医所谓“腰”者,“要”也。《景岳全书》记载:“跌扑伤而腰痛者,此伤正筋骨,而血脉凝滞也。”《素问・腰痛篇》:“足太阳之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中状,刺其郄中。”《灵枢・经脉篇》:“足太阳之脉夹脊抵腰中。”“足少阴之别下处贯腰脊。”《素问・骨空论篇》:“督脉,夹脊抵腰中。”腰在经属太阳,在脏属肾,又为冲任督带之要会,因急性腰部扭伤,则气滞血瘀,经脉瘀滞闭阻而剧痛。急则治其标,予电针阿是穴和委中疏调太阳经气,行气散瘀,通络止痛。

急性腰病治疗方法范文第3篇

急性腰扭伤是―种常见病,多因行动欠慎而闪挫,单例扭伤较多本人在临床上推拿为主的治疗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观察,得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30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损伤部位在左侧18例,右侧12例,双侧8例,正中2例。

2 治疗方法

2.1指压点穴法 取俯卧位,医者站其一侧,用双拇指点揉两侧腰眼,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承山穴约5分钟,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目的。

2.2掌揉 取俯卧位,医者施掌揉法,以痛点为主,放松腰骶肌肉,再施术于腰骶部约5分钟。

2.3叠按分筋法 取俯卧位,医者两手指重叠有节律的按压腰脊柱正中约10次,再用双手拇指重叠按压两侧腰脊约8次然后双拇指自上而下施分筋法。

2.4拿腰搓散法 取俯卧位,医者用拇指自上而下推揉腰部数次后,以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用力,拿提肌肉筋腱约5次,再施搓散法反复10遍。

2.5斜扳法 患者俯卧,上腿屈膝屈髋,下腿伸直。医者一手按压患者肩前方,另一手推臂部,当腰段扭转到一定程度时,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推扳,以使腰段扭转到最大程度,此刻一扳可听见“咔嚓”声以达到调节脊柱内外平衡。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治愈:腰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疼痛消失。治疗1~5次痊愈,30例,占85%;好转:腰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疼痛减轻。治疗6至10次基本痊愈,8例,占12%;无效:治疗10次后症状无明显改变,2例,占3%。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性,32岁,工人,于1997年6月15日来就诊,患者1小时前因提重物用力不当扭伤腰部,扭伤后腰部疼痛难忍,不能站立,弯腰下蹲困难。活动受限,检查:腰部右侧肌肉紧张,第三至第五腰椎旁右侧压痛明显,第四腰椎刺突轻度右偏,抬腿实验右侧50°,左侧70°,腰部前弓后伸实验,以伸反应明显,颈腰椎照片检查,腰椎骶椎骨质均正常,据症状及检查结果,诊断为“腰扭伤”。经上述推拿,斜扳法治疗后当即腰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随诊1年未复发。

5 体会

急性腰病治疗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跳跃 优秀运动员损伤调查

1 导言

跳跃是我国田径项目中的优势项目,在我国田径运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于田径跳跃项目运动损伤的研究则比较少见。山东体工队的跳跃组是一支有较高运动水平的专业运动队,本研究以我国优秀跳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运动受伤情况,找出病因,以便积极有效的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为同层次、同类型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治疗和预防提供借鉴经验。

2结果与分析

病因学调查表明,运动受伤主要来自于训练和比赛。持续大运动量训练、在训练中未区别对待以及带病、带伤训练时导致局部负荷过大和身体疲劳的主要原因。如跳高运动员最易发生股后肌群拉伤,常由于运动员在最后起跳用力所致。据统计,运动员在专项技术训练时,每次训练课要短程助跑模仿练习或试跳100-150次,造成局部肌肉负荷过重,长期如此,形成肌肉劳损。预防的主要措施是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和有效的组织控制训练活动。其次,及早发现运动员的身体早期疲劳现象,如发现运动员精神不振、机能下降、厌恶训练等现象,应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适当调整训练计划,减少运动量,改变训练内容和方式,保证充分的休息,一般可得到纠正。同时,在训练前和训练中,坚持安排专人指导运动员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并教育运动员集中思想,专心训练,消除思想上的麻痹。

跳跃技术不正确,腰在落地时没能很好的缓冲导致腰伤。三级跳远时,踝部做落地缓冲并起跳时,当起跳腿积极下压,做用力的扒地动作,踝关节突然发力起跳时,易造成踝关节的扭伤。从机理上分析,腰挫伤、踝扭伤、半月板损伤、腹外斜肌拉伤等多是由于技术不正确造成的。生物力学分析是运动技术诊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技术分析,改进和完善运动员的技术是伤病防治的有效方法。因此,教练员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特别是关键技术的掌握,要做到精益求精。

在被调查的多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中,急性损伤和急性转慢性损伤占病程总数的75%。对急性损伤的正确处理,有赖于对受伤病理过程的了解,掌握治疗过程的基本原则,按不同的病理过程进行处理,以达到合理治疗的效果。在对慢性损伤的治疗,应以治疗和调整训练合理配合,疗效更好。运动员患伤为中等伤和重伤,伤情严重,治愈难度大。综合调查对象的治疗情况,部分运动员的受伤久治不愈与山东体工队医疗制度不够健全、医师队伍薄弱、医疗条件较差有较大关系。

治疗方法使用最多的为手法和针灸,均属传统中医的自然疗法,经济、方便、实用。采用封闭、电针、超声波等也有一定疗效。现代有关治疗和恢复的科技手段日新月异,关于竞技体育运动受伤的治疗方法的报道很多,应用较多的还有中、西药外敷、神灯、磁疗、火罐、包扎、红外线等。目前,山东体工队采用桑拿浴、药浴、心理调节等多种手段,取得一定的辅助治疗和恢复效果。

受伤运动员的主要任务是尽早康复,重返训练场。坚持康复治疗是运动损伤恢复的一个重要变量,不坚持与医生合作或不遵照医生所开的"处方"是造成损伤不能尽快恢复的主要原因。康复训练的方法很多。进行恢复性训练,如早期采用静止状态下的伸展练习,结合静力训练法,可以"重新创造"运动员的身体;或根据受伤性质,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

山东体工队受伤运动员治疗和训练的矛盾是突出的,运动员往往带伤训练和比赛,总的来说对受伤恢复和比赛成绩的负面影响较大。但有人对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中对运动创伤的适应进行了探讨,认为正确认识和把握运动员的受伤特点与适应机理,区别对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训练措施,可促进其正向创伤适应机制的形成和发展,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是可能提高的,这给教练员及受伤运动员新的启示。全国三级跳冠军李××有严重的膝关节病,膝不能完全伸直,在家强了膝、髋、腰、腹部的力量训练后又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在其他项目中,也有不少类似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山东体工队部分跳跃运动员的受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踝、腰和腹。多发伤种与项目有关;跳高为股后肌群拉伤、踝关节扭伤;跳远为膝膑骨损伤;三级跳远为踝扭伤、膝半月板损伤;撑杆跳高为腹外斜肌拉伤。

2.局部运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不正确和身体疲劳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3.推拿和针灸是使用最多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良好。

3.2建议

1.科学安排训练和竞赛,加强对膝、踝等受伤多发部位的保护。同时注重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和技术诊断,巩固和完善正确的跳跃动作。

急性腰病治疗方法范文第5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72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18岁:病程最短6h,最长7d;72例均为下腰部疼痛。其中左腰部疼痛22例,右腰部疼痛38例,两侧腰痛12例,72例中有8例疼痛向一侧下肢放射均未超过膝关节。所有病例均行腰椎拍片提示未见异常。

1、2诊断要点有明显的扭伤史。疼痛在腰部以下剧烈,活动受限,甚至不能翻身及下床,局部肌紧张。压痛明显,部分疼痛向下肢放射,但痛不过膝,x线检查来见异常。

2、治疗方法

腰痛穴Ⅲ位于印堂上1寸,在神庭穴与印堂穴中点。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用0.35×75规格的毫针,沿皮下骨膜向印堂方向平刺1-1.5寸。采用上下提插手法或滞针手法,以出现局限性的酸麻胀为得气。一般留针5-15min,每5min行针1次。 待局部疼痛减轻后,予以施行斜扳手法治疗:患者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尽量伸直,患侧下肢尽量向腹部屈曲。术者面对患者,嘱患者抱头。头尽量向上向后转动,术者一臂压于肩前陷窝,维持身体处于侧卧位,另一臂屈肘放于臀部,让患者患侧髋向前倾斜,然后医者运用转腰骶力量,手臂将髋向前向下按压,动作轻快,常可,听到响声。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上述治疗隔日1次,2次为1个疗程。

3、结果

3、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腰部活动正常;无效:治疗后症状、功能无改善。

3、2治疗结果临床治愈64例,占86%;好转8例,占14%;有效率100%;其中1次治愈12例,占20%。其中有3人出现晕针现象,均为坐位施针。有5人在施针部位出现瘀斑,考虑针刺时刺中血管,压迫止血时间不够。未见其它不良反应。

4、讨论

急性腰扭伤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疼痛在腰部以下剧烈,甚至不能翻身及下床,局部肌紧张,压痛明显,部分疼痛向下肢放射。但痛不过膝,x线检查采见异常。急性腰扭伤后出现局部腰肌紧张、充血、水肿,实属经脉阻断而气滞血瘀,循行不畅,不通则痛。此时外因破坏,内环境失衡,而失衡是产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见治疗为传统针灸或单纯手法治疗或药物治疗。

笔者通过学习王文远教授的平衡针法,临床上大胆施用平衡针针刺腰痛穴疏通经脉,解除肌肉、筋膜的痉挛,再应用正确斜扳手法,使牵拉、扭转、移位的肌肉、筋膜、小关节等恢复正常状态。两者结合而共收治病之功。

平衡针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刺激效应的反馈原理,刺激穴位来激发与调节机体各系统,增强机体内抗病能力,使机体失衡状态得以纠正,从而达到自己治自己的病,即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整。平衡针法以独特强烈感传兴奋大脑皮层。促使其对能量和痛阈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抑制患处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兴奋性,增加自我调控、修复机能;破坏疾病“稳态”,唤醒、强化人体自愈的潜能,通过上病下取。左病右取的良性刺激。激发了脊髓内镇痛系统闸门控制功能和脑内镇痛系统,诱发了吗啡受体、类吗啡样物质释放;降低了痛阈,提高阈值,减轻了水肿和激化反应的出现,一次性完成了“镇痛效应―应激效应一免疫效应一内分泌效应”。一般采用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的取穴治疗方法,针刺腰痛穴后,可使肌肉痉挛迅速缓解。有利于行手法治疗。手法可以矫正小关节错缝,使牵拉、扭转、移位的肌肉、筋膜、小关节等恢复正常状态。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平衡针针刺腰痛穴确有调节神经,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解除痉挛,气血调和,经络通畅等作用,而气血运行则疼痛消失。

急性腰病治疗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外伤性脑积水;持续腰大池置管外引流;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脑室-腹腔分流术

外伤性脑积水是临床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现多数学者认为脑挫伤和脑室内压力增加是两大主要因素[1] 。临床很多病例出现广泛的脑挫伤、颅内血肿形成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池积血、第三脑室与基底池受压或阻塞等症状,可能和脑积水有密切的关联[2]。脑积水不但影响机体的预后,更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本研究主要通过重度颅脑外伤后脑积水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对比,寻找最佳的脑积水治疗方案。本研究收集2006年6月2010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病例,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共78例,男59例,女19例,年龄1~68岁,平均45.4岁,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其中交通伤52例、坠落伤10例、殴打伤16例,脑积水发现时间: 2周内22例,2~4周43例,4周后13例。急性外伤性脑积水14例,迟发型脑积水64例。术前腰穿测压,CSF压力高于正常53例,正常范围25例,术中均脑室穿刺同时测压,脑室内压高于正常62例,正常范围内16例,对三组资料采用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表现

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语言障碍,尿失禁,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进行性肌张力增高,昏迷,意识障碍。入院时GCS评分3~9分64例, >9分14例,所有病例全部经头部螺旋CT检查:脑挫裂伤34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11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23例,合并脑室内出血10例。出现脑积水后CT征象:脑室系统扩大并以侧脑室前角显著;侧脑室周围特别是额角部有明显的间质性水肿带;脑室扩大的程度甚于脑池的扩大,脑回无萎缩表现,脑沟不加宽。检查次数4~8次/人。

1.3治疗方法

局麻或全麻下施术, 持续腰大池置管外引流25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30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hunt)23例。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术后随访10月~2年,临床状况分为6个级别,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参照Salmon的脑积水分流术疗效评定标准。持续腰大池置管外引流25例,有效13例,无变化10例,恶化2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30例,有效24例,无变化5例,恶化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hunt)23例,有效15例,无变化6例,恶化1例,死亡1例。3例恶化因感染堵管所致,1例因合并心脏病所致。1例死亡,原因为肺感染。无直接手术死亡者。

本研究资料78例患者,术后出现引流管梗阻再次行分流术1例;分流术后感染者1例,予拔除分流管、抗感染等治疗,分流术后随访3个月,符合临床改善标准者共42例,临床无改善者36例,腰大池引流临床改善率为52%,第三脑造瘘临床改善率为80%,V-Pshunt临床改善率为65%。将三组间的相关因素进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各组有效病例与无效病例卡方检验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外伤性脑积水,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脑积水指发生在脑外伤后2周内,临床多见发生于伤后3天,发生机制具体不详,可能有以下因素:脑室内出血、脑室穿通伤,积血可阻塞室间孔、导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使脑脊液不能回流到蛛网膜下腔;血块直接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或因蛛网膜绒毛被红细胞阻塞而影响脑脊液吸收;脑水肿、颅内血肿、脑疝 脑膨出或突出亦可压迫脑池和脑表面的蛛网膜下腔 影响脑脊液的循环与吸收;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引起上矢状窦压力增高,导致脑脊液吸收减少。急性外伤性脑积水较为少见,治疗通常采用持续腰大池置管外引流,对外引流不能彻底解决的脑积水,考虑V-P分流术;慢性脑积水则多见伤后3周~1年内发生的脑积水。脑挫裂伤往往伴随有硬脑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必须高度警惕继发脑积水的可能。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发生率由于诊断标准、入选病例、统计方法不一,结果存在很大差别。Licata等研究结果仅1.5%~2.2%[3]。而Grossman等为,脑外伤后,特别是重度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病率为29% ~72%[4]。本组病例占同期脑外伤病人的3.5%,我们选取的病例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但轻型颅脑损也可发生,本研究资料包括1例1岁轻型颅内损伤外伤患儿,行第三脑室造瘘,术后恢复良好,因此脑外伤后积极预防脑积水是治疗的关键。对脑挫裂伤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行伤后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或早期连续腰椎穿刺术,降低颅内压,术后减压窗张力高或脑脊液测压高者放血性脑脊液前应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对伴有脑室内出血者应尽早行脑室外引流术,防止红细胞阻塞蛛网膜下腔,及早解除室间孔、导水管、Ⅳ脑室、基底池等受阻,从而减少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颅脑创伤合并有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外伤性脑积水高危因素的患者,更应高度警惕脑积水发生的可能性。对持久昏迷或病情稳定清醒后意识突然进行性恶化伴颅内压增高者,或神经系统障碍进行性加重而难以解释者,均应考虑脑积水可能。

目前,V-Pshunt仍然是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手段。但对于脑积水分流手术,手术效果缺少有效的预测方法,为此,许多研究研究学者提出了预测分流手术效果的各种方法,如腰穿放液试验、放射性核素脑池显影术、连续颅内压描记监测、短期脑脊液体外引流[5-7]等,但是无论哪种手段都无法准确地预测分流手术的效果,而且许多检查是有创或者费用昂贵,限制了这些方法的推广及应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术前生存状态较好、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发现脑积水后及时手术的患者,手术后改善较好,后遗症较轻。同时,脑外伤后情况好转又重新恶化的患者,更要提高警惕,格外重视,这类病例大部分为脑积水形成所致, V-P分流术对该病例效果是肯定的。由于原发病较重,不少颅脑创伤继发外伤性脑积水的患者,预后与原发病密切相关;脑积水治疗只是全过程的很少一部分,对于这部分患者,更应当积极地治疗脑积水,以避免因脑积水进展而引起的病情恶化,也尽量为患者的良性转归创造条件。此外,随着去骨瓣减压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于这部分患者,特别是牵张性脑积水,除行V-P分流术外,同时还需要行颅骨修补术,以减轻对颅内压的影响,这类患者最好使用可调压引流管。外伤性脑积水的预防很重要。主要手段有:①开颅术后,放置引流,尽可能引出血性脑脊液②脑室出血,置脑室引流,如有血凝块,可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③颅脑损伤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行腰穿放脑脊液;严重的脑挫裂伤患者应早期行脑室穿刺引流或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严重颅脑创伤患者如能早期排出血性脑脊液,施行颅内压监护,可有效减少后期脑积水的发生率[8]。

到目前为止,V-Pshunt的手术仍没有明确的标准及手术指征。Grossman等认为,若CSF压力276mmH2O,分流术有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当CSF介于二者之间时,可行脑脊液穿刺放液,如引流30mL脑脊液可显著改变临床症状时,倾向于行分流术[4]。从术后效果看,本组行分流术的病例也证实了以上观点。脑室分流术作为经典的脑积水治疗方法,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曾是治疗成人脑积水的首选方法[9]。但其并发症较多,有资料显示高达50%左右[10]。

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最近应用较多的方法,首先在西方国家开展,对梗阻性脑积水的治愈率达80%以上,相应并发症较低,有研究显示在5%以下[11]。其疗效好、费用较低、安全性高、创伤小等优点,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现已成为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推广。第三脑室底造瘘术主要用于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脑室未接受放疗的非感染性、非出血性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在我们的应用中,术前均经和CT证实为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再次复查发现,第四脑室正常大小,腰穿CS力为正常范围,且相对于持续腰大池置管外引流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后恢复较快。所以我们对于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特别是儿童患儿的手术选择上,脑室底造瘘应作为首选。

参考文献

[1]薛庆澄主编.神经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99~614.

[2]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75~377.

[3]Licata C, Cristofori L,Gambin R,et al.Post-traumatic hydrocep[J].J Neurosurg Sci,2001,45(3):141~149.

[4]Grossman RG.王任直,译.神经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9~140.

[5]张建平,于明琨,张光霁,等.外伤后脑积水17例报告[J].军医大学学报,2004, 17(2):192~193.

[6]Kishore PR,Lipper MH,Miller JD,et al.Post-traumatic hydrocep in patientswith severe head injury[J].Neuroradiology,2008,16(2)264~265.

[7]Cardoso ER,Calbraiths,Posttraumatic.Hydrocephalus:respectine[J].Surg Neurol,2005,23(3):262~263.

[8]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第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1998.375~377.

[9]WilliamT ,Couldwell ,Damiel R ,et al.Experience with use of length peritoneal shunt,catheters[J].JNeurosurg ,2006 ,85(3): 427.

[10]Borgbjerg BM ,Gjerris F ,Albeck MJ ,et al .Frequency and caus shunt revisionsin different cerebrospinal fluid shunt types[J] .Actarochir( Wien) ,2005 ,136(2) :189~94.

急性腰病治疗方法范文第7篇

随着联合化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新的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支持治疗的加强,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明显提高,生存期得以延长。但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成为导致白血病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重要隐患,是影响白血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家报告显示,CNSL最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以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发生率相对较高[2,3],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较少发生CNSL。近年来本院共发现M2a合并CNSL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M2a患者共119例,其中男69例,女50例,年龄14~58岁,中位年龄32岁。合并CNSL6例,发生率5.04%,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8-54岁,中位年龄40岁。所有病例均经骨髓涂片、细胞化学染色、部分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等检查确诊为M2a,于病情完全缓解前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未行CNSL预防性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后所有病例均行脑脊液检查,部分病例行影像学检查。

1.2 诊断标准 CNSL诊断标准依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

1.3 治疗方法 所有M2a患者确诊后均采用标准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应用DA、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EA(依托泊苷+阿糖胞苷)、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及大剂量阿糖胞苷等方案巩固与强化治疗,未作预防性鞘内注射治疗。6例CNSL复发患者采用生理盐水3~4 ml+氨甲喋呤15 mg+地塞米松5 mg+阿糖胞苷50 mg缓慢鞘内注射,每周2次,至脑脊液检查正常后再巩固2周,以后每次住院化疗再鞘内治疗一次,同时配合合理的全身化疗方案。

2 结果

2.1 本组6例中,3例发生于完全缓解期,确诊CNSL后复查骨髓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另3例发生于白血病复发时。发生CNSL的时间:最早发生于完全缓解(CR)后6个月,最迟为CR后33个月,中位数为14个月。

2.2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①临床表现:头痛、头晕、呕吐3例,视物不清及失明1例,脊背疼痛及运动障碍2例,肢体偏瘫1例;②实验室检查:均行脑脊液检查,83.3%(5/6)有异常; 1例做CT正常,但头颅MRI示多发浸润性改变(当时排除感染等),见表1。

2.3 预后 6例中1例同时伴白血病骨髓复发放弃治疗失访,2例死于骨髓复发,1例死于CNSL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2例第1次发现脑脊液异常1周内给予两次鞘内注射后检查脑脊液恢复正常,同时复查骨髓仍处于完全缓解期(原始粒细胞占小于3%),目前仍在治疗观察中。

3 讨论

CNSL是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进入侵犯脑膜、脑神经、脑组织、脊髓等神经系统引起或未引起神经系统病理生理改变的总称。发生CNSL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即使透过也很难达到杀伤白血病细胞所需的有效浓度,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成为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另一方面,动物试验证明,鼠急性白血病模型经化疗完全缓解者CNSL发病率显著高于未行化疗或化疗后未缓解者,认为化疗缓解者发病率高除与动物存活期延长有关外,可能化疗药物还选择地改变一些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使之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也是发生CNSL的原因。当中枢神经系统中白血病细胞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即会引起病理生理改变,出现神经系统临床表现。

CNSL可发生于急性白血病的各期,但CR多见,本组6例均发生在急性白血病治疗CR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原发病的表现相混淆,单靠临床表现不易诊断,这是引起误诊的原因。早期的研究报告显示,CNSL易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ANLL发生CNSL者较少,所以对ANLL患者多不主张进行常规CNSL预防。近年来随着急性白血病治疗方法的改进,CR明显提高,生存期显著延长,ANLL合并CNSL的病例报告越来越多,多认为M4、M5型ANLL合并CNSL的机会较多,而M2a少见,从本组资料看,M2a经治疗达CR后发生CNSL的机会高达5.04%,尤其是CR后6个月至24个月之间为高发期,本组6例中5例发生在此时间段,其中3例确诊CNSL时,骨髓仍处于CR。分析临床资料,初诊时高白细胞者,发生CNSL机会较多。所以笔者认为对于ANLL患者,尤其初诊时白细胞较高的高危患者,应进行必要的CNSL预防,确诊后立即腰穿检查并进行鞘内注射氨甲喋呤、阿糖胞苷等化疗药物,在巩固及强化治疗过程中定期做脑脊液检查并鞘内注射预防性治疗,一旦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应考虑到发生CNSL的可能,及时检查与治疗,这样才能减少CNSL的发生率,减少急性白血病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庄世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42例临床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07,29(4):36-46.

[2] Peterson BA,Brunning RD,Bloomfield CD,et al.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 in acute nonlym phocytic leukemi Aprosa.pective of adults in remi ssion.Am J Med,2004,83:464-470.

急性腰病治疗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多点按压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7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4-03

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约60%~80%的成人曾有患病史,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1-2]。在不同级别医院骨科门诊中大约占30%~50%,病程长,易复发,其中喜爱运动者又占45%左右,同时也是运动医学门诊的主要病源,重者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特别让运动者不能正常参加运动而烦恼。究其原因,主要是腰肌劳损、椎间盘病变、椎间关节病变、韧带病变等造成棘旁肌痉挛、微循环障碍等引发下腰痛[3]。2012年2月~2013年3月采用多点按压法治疗下腰痛,并与口服“美洛昔康片、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组作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多点按压法治疗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临床疗效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3年3月的门诊患者,共1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20~50岁,平均35.7岁;急性发病,无明显外伤;对照组

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20~50岁,平均36.6岁,急性发病,无明显外伤。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下腰痛,急性非创伤性,无下肢放射痛;(2)20~50岁之间,男女不限;(3)未经治疗者;(4)坚持随访2周者。

1.2.2 排除标准 (1)20岁以下或50岁以上患者;(2)腰椎有结核、感染或肿瘤等病变者;(3)有内脏器官病变,诊断不清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有“抗炎止痛药物”过敏或“有反应”者;(6)不能按规定随访患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三步骤治疗:(1)痛点及周围棘旁肌多点按压3 min;(2)小心极度屈髋屈膝,牵拉腰背肌2 min;(3)小心在极度屈髋屈膝下,旋转腰椎小关节,每侧各3次即可。见图1~4。

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1)口服美洛昔康片,每日1次,每次7.5 mg;(2)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每日3次,每次50 mg。

1.4 观察指标

1.4.1 VAS评分[4-6] 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采用VAS(可视化模拟系统)标准进行评分,VAS评分标准:(1)0~1分:无疼痛;(2)2~4分:轻度疼痛,能正常活动;(3)5~7分:中度疼痛,影响正常活动;(4)8~10分:重度疼痛,需要平车就诊。

1.4.2 腰椎活动度测定 按照《骨科临床检查评估》中方法进行测定,主要测定前屈度。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V13.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处理,得出检验统计值及相应P值,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各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VAS评分统计结果(表1)

疼痛评分比较: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治疗前比较:(t=0.61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点按压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 d比较:(t=24.786,P

2.2 两组各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腰椎活动度评分统计结果(表2)

腰椎活动度比较,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73,P>0.05);多点按压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92,P

通过以上两表,可以看出:多点按压组和药物组虽然在治疗后第1天无论是疼痛或是腰椎活动度方面,都取得较好疗效,但多点按压组和药物组在治疗后14 d内对疼痛缓解有明显的优势,7 d内对腰椎活动度也具有明显的疗效。

3 讨论

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发病率较高,门诊就诊比例大,年龄常在20~50岁之间,半数人群喜爱运动,但又常采用坐姿工作时间长,反复发病,多数患者有多次就医经历;同时,随着运动医学的发展,很多病人也就诊于此类门诊。常进行理疗、按摩、中药包敷、服“抗炎止痛药物”,甚至病急乱投医,到“诊所输液消炎”也屡见不鲜,不仅治疗不科学,还耗费医疗花费。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受力史,甚至是晨起或坐立后站起即可发作,重者无法支撑身体,不能直腰,双手扶持双膝尚可挪动步伐,可以平卧,但翻身困难;部分患者有腰部不良姿式持续史,反复发作。症状常以钝痛为主,但尖锐痛和钝痛也常同时伴随,部分患者表现出腰部无力症状,就像“瘫痪”一般。腰3、4、5棘突旁至横突范围内的明确压痛,浅压舒适,深压疼痛加重,难于忍受,直退抬高试验阴性,但屈髋屈膝摇摆试验阳性,下肢肌力正常;腰椎X线片常无明显异常发现,腰椎MRI正常或常见椎间盘变性,有的轻度膨出,神经根通路无受压。实际上,大多数的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腰肌劳损、椎间盘病变、椎间关节病变、韧带病变等,在不良姿势刺激下,造成小关节滑膜嵌顿、棘旁肌痉挛、微循环障碍等引发下腰痛[3、7],并出现腰肌无力表现,严重的病例,患者常惊恐不安,到处投医,常见治疗半月,花费上万的患者就医。骨科医师门诊常使用“抗炎止痛药”联合“肌松剂”治疗这一类疾病[8-9]。本治疗方法采取三步骤进行:(1)痛点及周围棘旁肌多点按压3 min,此动作完成后,患者感腰部轻松,有发热感,能够较好的缓解肌肉痉挛,并在按压与放松之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10-16];(2)小心极度屈髋屈膝,牵拉腰背肌2 min,持续牵拉痉挛的肌肉,在运动医学中常用,比如运动时小腿三头肌痉挛常极度背伸踝关节,以放松痉挛的肌肉,减轻疼痛;(3)小心在极度屈髋屈膝下,旋转腰椎小关节,每侧各3次即可,可以缓解腰椎小关节的对合不良,或者解除可能存在的滑膜嵌顿,同时缓解腰椎旋转肌群的痉挛。

采用此治疗方法时,少部分患者表示按压时疼痛明显,甚至用手推开医务人员以表示拒绝,但坚持治疗6~8 min结束后,大多数患者能自行活动腰部,下地走动,立即感疼痛明显减轻,效果立竿见影,如病例选择合适,效果近100%满意。

[参考文献]

[1] 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5-1934.

[2] Lin K,Sorock GS,Courtney TK.Prevalence of low back pain in three occupational groups in Shanghai,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J Safety Res,2004,35:23-28.

[3] 党耕町.下腰痛的诊治[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619-627.

[4] McCarberg BH,Ruoff GE,Tenzer-Iglesias P,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ow-back pain because of paraspinous muscle spasm:a physician roundtable[J].Pain Med,2011,12(l4):S119-127.

[5] Soonawalla DF,N Joshi.Efficacy of thiocolchicoside in India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low back pain associated with muscle spasm[J].Indian Med Assoc,2008,106(5):331-335.

[6] Gilbert JW,Wheeler GR,Storey BB,et al.Lumb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ypolordosis in symptomatic patients: association with paraspinal muscle spasms[J].Chiropr Med,2009,8(3):95-100.

[7] Malanga GA,Ruoff GE,Weil AJ,et al.Cyclobenzaprine ER for muscle spasm associated with low back and neck pain:two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ies of identical design[J].Curr Med Res Opin,2009,25(5):1179-1196.

[8] 封旭华,陈世益,等.钱风雷妙纳对运动员腰背痛及肌肉力量影响临床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5(1):34-37.

[9] Colini G,Baldeschi,MR Cobianchi.Study of codeine-paracetamol combination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ramadol-paracetamol in the control of moderate-to-severe low back pain[J].Minerva Med,2012,103(3):177-182.

[10] Chen Y,Shang GD,Fu GB.Effect of massage on hemodynamics parameters of uterine artery and serum prostaglandin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J].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2011,31(10):1355-1358.

[11] Cunningham JE,Kelechi T,Sterba K,et al.Case report of a patient with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treated with manual therapy (massage)[J].Support Care Cancer,2011,19(9):1473-1476.

[12] Tuseth V,Pettersen RJ,Grong K,et al.Randomised comparison of percutaneous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with open-chest cardiac massage and with surgical assist device during ischaemic cardiac arrest[J].Resuscitation 2010,81(11):1566-1570.

[13] Keiko T,Yanagawa Y,S Isoda.A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cardiac tamponade due to an aortic dissection using open-chest massage[J].Am J Emerg Med,2012,2(4):634.

[14] Castro-Sanchez AM,Moreno-Lorenzo C,Mataran-Penarrocha GA,et al.Connective tissue reflex massage for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1,804321.

[15] Prause G,Archan S,Gemes G,et al.Tight control of effectiveness of cardiac massage with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Am J Emerg Med,2010,28(6):746,e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