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范文第1篇

退热主体:

综合大学音乐专业

近期,从湖南、山东、黑龙江等各省教育考试院传来消息,2010年艺考人数与去年相比都减少了数千人。在这种大趋势下,音乐专业情况如何呢?

河南,在今年艺考热降温中,艺术类考生仍然比2009年增加了1300人左右。尽管如此,上升幅度已远不如从前,而且,音乐考生的人数下降了460余名。今年该省增加的艺考生源多集中在播音主持、影视导演、动漫设计等新兴艺术专业,艺考大户――音乐,降温明显。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2010年该省艺考报名总人数为9.07万人,比去年仅减少6000人。这是“艺考热”自2008以来的第三度降温。今年报名人数减少的主要是美术、音乐类专业,而其他专业的报名人数则有所增加。

“我们学校在连续多年报名人数高居不下的情况下,今年突然下降了10-15%。这是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减少人数最多的是理论方面,表演类专业减少并不明显。”北京某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小北是来自黑龙江的一名考生,今年报考的是北京某大学音乐系。小北已经是第二次报考该校了。“我是复读生中唯一一个考音乐的。学音乐一年下来花费太大了。”小北复读的这一年留在了北京,跟专业老师上课每月交学费6000元,再加上其他开支,让她和家里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花费大,录取比例又小,很多同学都不考音乐了。”小北说。

音乐,这一艺考热中最先升温的专业,在降温袭来时,最早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平稳:

专业音乐学院

记者了解,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九大音乐学院,今年报考呈现平稳态势。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例,今年报考人数为2000人,招生300人。中国音乐学院同样预计招生为300人,报考人数也在2000人左右。这个数字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波动。“考中央、中国、上海这类音乐学院,门槛太高,不是童子功,谁敢报呀?”中央音乐学院负责招生的老师说。据记者多年的追踪考察,无论外面的艺考冷热变化有多大,此类音乐学院中的顶级学府,始终不为所动,不跟风扩招,自然也就在市场行情变化中独善其身。

“学音乐的都想跟随名师,无论是北京还是外地的专业音乐学院,都集中了该专业或者该地区最顶级、最有名的音乐教师,这些学院不愁生源。”一位专业教师向记者表示。还有人分析,这类学校稳定的教学质量、良好的声誉也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记者了解,与想通过艺考走入大学的艺考大军不同,许多报考专业音乐学院的学子都是满怀着对音乐的热爱而来。他们大多从小就学音乐,把音乐看得很神圣、很重要。很多人从小就立下了要进入某某音乐学院的梦想。多年的音乐训练下来,他们的目标是成为大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为获取一纸大学文凭。

调整期或将来到?

2010年艺考热降温,教育政策调整起到了很大作用。

2009年7月,教育部就开始清理审核非艺术类本科专业,去年12月17日公布清理审核结果,社会工作、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烹饪与营养教育等11个专业从2010年起退出艺考招生范畴。随即,教育部要求2010年各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应低于本省(区、市)本科二批控制分数线的65%,比往年提高了5%,也就是高考文化课成绩提高了将近20分,难度增加了不少。对文化课要求提高,自然会吓跑一些想通过艺考走捷径的考生。

从学习音乐的角度来看,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音乐天赋,训练的周期相对较长,特别是器乐,要付出多年的辛苦练习。近几年,音乐类专业也进行扩招,但势头远不如美术类来得猛烈。原因即在于此。不仅如此,学音乐巨大时间、金钱投入面对的是并不景气的就业市场,走出校门却找不到工作,许多人纷纷转行,干起了完全不相干的职业。这也是不少考生放弃考音乐的重要原因。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范文第2篇

每年的1~3月,他们就会掀起另一股“客运”浪潮。从哈尔滨到海口,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只要有艺术招生的城市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名字叫――艺考生。大批背着画夹、提着乐器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奔波在多所艺术院校之间,追寻着他们的艺术梦。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检验,也是一次被认可的过程。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对于是否真的能考上大学或是大学毕业后能否顺利找到工作,他们并没有考虑太多。对于艺考生们来说,如此辛苦又耗费巨大的一场场考试,是不是真的值得呢?

艺考:我的未来不是梦?

2011年1月,决定留在北京过年的时候,17岁的山东女孩张晶(化名)并没有想太多。从去年暑假开始,张晶已经独自在北京待了半年。3月3日要考中国音乐学院,时间越来越紧张了。想着年三十要吃从超市买的速冻饺子,她渐渐有些不乐意起来,“我们家过年是一定要放鞭炮的。老爸都是在年三十收市的时候再去买,这样比较便宜。”

但在女儿学艺备考的道路上,老爸可从没省过。上课、练琴、吃喝住行,每个月的花费都在1.4万元以上。刚到北京的第一个星期,手头的3000元现金一眨眼就用完了,小女孩第一次用这么多钱,“花得心里都有些发毛”。

“现在好像都花习惯了,”张晶随意数着备考花费,“钢琴500元一节课,这还好啦,学声乐的有人要1000元;考生越来越多,琴房原来600元就能包到的,现在要1000元一个月,没办法,你得练琴啊。现在还出现一种改造的琴房,钢琴旁边加一张床,很多学生抢着要。我同学租的条件差一些的,1200元一个月,把房租也给省了。”

像张晶这样的艺考生,每年都在急剧增长。他们中,有些是真正热爱艺术、对艺术有着执著梦想,而有些只是为了寻求另外一条出路的无奈选择。

北京交通广播网曾在2010年3月对此做了一些调查(见表一、表二),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的人把艺考当作了进入大学的捷径,但是对于就业的前景却不是那么乐观。艺术高考这辆列车早已拥挤不堪,艺术教学资源捉襟见肘,就业前景难以预测,但所有这些都不能阻止这只高考分队奋斗的脚步。艺考生们给自己和家长背负上了一个重重的“壳”,从此再难取下;而他们付出的,除了无尽的心血,还有花样的年华。

2011年艺考季,他们是否具备了面对艺考的挑战能力呢?是否有明确的思路去面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呢?

为艺:在热爱中学习,在辛苦中享受

讲述人:郑璐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硕士

我爸爸是音乐发烧友,自从我有记忆的时候开始,我们家天天都有音乐。我觉得音乐带来的好处是可以调节家庭氛围,陶冶家庭成员情操。

为了学音乐,我单独找了家教。初中的时候要100块钱,后来就要150块。那时候我爸爸工资才500多块吧,我一周要上4堂课,基本上他的工资就没了。老师认为我比较有发展前途,所以那段时间我们家里克服一切困难支持我学习音乐,因为我实在是太喜欢了,所以我们家即使再困难,家人都没有说不学了,我也从没想过。后来,到北京、上海去学。那时候一两星期学一次,第一次是我爸妈带我去,后来是我自己去。要坐火车去,没钱买卧铺就坐硬座。路上要一个通宵,而上课时间也就是45分钟左右。

那段时间非常累。累,但也快乐。你热爱一项东西,你为它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有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凄凉的感觉,特别是凌晨3点,人脑子处于清醒与不清醒之间,感觉就特别不好,于是就去想明天会唱得更好,会比今天没学之前唱得更好,这就是一种动力。尤其是上课的效果比较好的时候,就特别高兴。

如今毕业了,在大学教书,我就特别能理解现在的学生有多么不容易,我希望他们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并且不要忘记在其他方面多充实自己,不要觉得专业学好了就万事大吉了,文化成绩还有自身素质同样非常重要。

讲述人:杨杨老爸(化名)

杨杨在7号一天就考了三所学校,早中晚排得满满当当。“早上先去了复旦,然后中午赶到上海戏剧学院,下午再跑上海师范大学,虽然很辛苦,但是有机会总不能错过。”

杨杨曾获得过全国播音与主持类比赛的金奖,算是小有实力。为考上戏,我和她妈陪着她提前一个月来到上海,几经周折找到了上海音乐学院的一位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一个月的培训绝对是个煎熬,每天都要去老师家补课,一次两小时,没有双休日。由于是一对一的辅导,补课的费用很高,一个小时200块,一次两个小时,连着上了三个星期。”

杨杨表示,爸妈陪着自己兜遍了全国,自己已经先后报考了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每次父母都会陪着,这次考上戏连辅导老师也陪我来了。”杨杨说完感觉有些惭愧,“但是,因为热爱,再辛苦也值得。我从不后悔。”

在艺考大军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四五岁开始学习器乐、舞蹈,有的甚至从小学三四年级就转入专业的艺校学习,平均学艺时间接近10年。他们对艺术的执著与热爱,使得他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享受艺术的魅力以及它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我们积极热爱艺术年轻人好运!

为考:在寒冷中煎熬,在煎熬中后悔

讲述人:王虹

为了陪女儿参加艺术专业辅导和考试,我从一个异乡人变成了半个“武汉佬”。

让女儿改走艺考路线是高二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的事情。女儿文化课不算差,语文一度排在年级前15名。“冲击”一下,女儿能够上“一本”。没想到,高二下学期,孩子成绩直线下滑。高三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一家艺考培训机构到女儿学校做宣传。工作人员说,文化课不好,可以改学艺术,只要参加他们组织的集体辅导,专业考试“十考九过”,高考文化课只要两三百分,就可以上“一本”甚至重点大学。我觉得这是一条捷径。于是,我决定让女儿改学艺术,作出这个决定时已是2009年11月。

交了8000多元培训费,女儿和另外20多名艺考生,被培训机构带到武汉,突击辅导专业课。想到这是孩子第一次单独出远门,我放心不下,就隔三差五地往武汉跑。去了才发现,所谓的辅导并不正规,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请的专业课老师,总是要学生就老师的时间。大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干耗上,文化课耽误了,专业课也没人管。因为担心,女儿不敢回襄樊。转眼2010年到了,各高校组织的艺术专业考试纷纷开考。为了获得更多的录取机会,艺考生们普遍采用“撒网捕鱼”的方法。女儿报了12所学校。到处都是人,早上七八点开始排队。一直到下午4点多钟才进考场,真正面试的时间却不到10分钟。天又冷,孩子一边往前挪,一边哭,我在旁边看着也心疼啊。为了省钱,只能挑便宜的吃。可出门在外,动动腿就要花钱,零零星星算起来,已经花了上万。专业课辅导结束后,我心里更没谱了。频繁的考试,让孩子变得焦躁不安。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吃完早饭就开始往考场奔, 一门门考下来,12所高校啊!我们吃不好、睡不好,整天就想着赶紧过去吧,日子怎么这么难熬。最终女儿拿到了两所学校的合格证,一个二本一个三本,现在已经谈不上高不高兴了。

讲述人:孟浩(南昌某艺术培训班招生职员)

我的头顶悬着一块“艺考名家培训”的醒目招牌。来自九江的昊越背着军绿色的画板,疲惫地从黑暗狭小的楼梯里走了下来。“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随着2011年各大院校的艺考时间临近,专门到南昌来参加名师的培训班,力求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绘画技巧再上一个台阶,”他自信满满地对我说。

然后,吴越穿过嘈杂脏乱的街道,回到了自己临时租住在城中村的一个小房间里,每月得支付300元的房租。房间里凌乱地堆放着颜料、画笔和几幅未完成的画作,门的背后放着一个新买的热水瓶,热水瓶里还插着“热得快”。放下背上的画板,他重重地倒在了紧靠着墙壁的那张单人床上,床头的凳子上还放着没吃完的半包泡面。

来南昌已经好几个月了,吴越为的就是准备2011年全省的艺术联考。吴越已经很久没有摸过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本了。揉着整天托着调色板已经酸软的左手,他开始回想今天培训班老师讲的重点,想到兴起时,他就随手拿起放在床头边的素描本画上几笔。

吴越是江西省报名参加艺术类高考众多考生中的一员,像他这样从外地来南昌“求学”的还有很多。他们都租住在高校的周边,每个月交上数千元的辅导费,只是为了用努力换取一张自己心目中理想高校的艺术考试合格证。只是,结果如何,谁也无法预料。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盒钱以及精力,有的家庭甚至为此负债累累,最后却可能一无所获。这难道不是应该值得我们深思的吗?

艺考:捷径不捷,艺术不艺

“以前家长都把这类专业作为进入大学的捷径,但这几年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其实竞争可能比普通高考还激烈。喜欢仅仅是一个前提,还必须有过硬的基本素质,否则天天赶场,费钱又耗精力,最后可能是艺考不成,普通高考也受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张智华教授如是说。

把“艺考”当作参加高考的工具,对于各方来说,目的其实都很明确。学校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而家长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这条“捷径”步入大学的校园,学生也想借此为自己的升学加个砝码。但随着现实的改变,这条捷径开始有些行不通了。

其一,这条“捷径”已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如今的艺术生竞争异常激烈,就算是家长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可能保证家长、学生的愿望就能轻易实现;其二,艺考生数量年年剧增,但就业率却并不乐观。虽然艺术专业的工作待遇相对丰厚,但毕竟社会对艺术专业的人才需求有限且门槛较高,且人人都在争着分一杯羹,更何况这个群体每年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一些非艺术类院校的艺术生,大部分是“半路出家”,本身就“学艺不精”,并非是为了学艺术而考大学,而是为了考大学而去学艺术。这是缺乏职业规划的短期行为,即便进入大学,所学非所爱,也很可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把艺术作为敲门砖的学生就算读了大学也很难有大的发展,因为艺术首先讲求的是热爱。艺术生也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不少学生就修了英语、工商管理等学科的双学位。”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金千秋教授说。

因此,对于好不容易冲到大学校园的艺术生来说,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业难又会是他们四年后将面临的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专家观察:越优秀,越要结缘艺术

王一民

春节临近,各大艺术院校2011年度的招生简章已经在网上陆续,考生和家长们正在忙于制定北上或南下乃至飞机往返的赶孝日程,稍加留意便可注意到:一些知名的艺术院校历年来在校考期间可谓人流如注、水泄不通、热热闹闹。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几十个名额的专业可吸引成千上万人次报考,美术院校、音乐院校、舞蹈院校也同样如此。

看着如此庞大的赶考人群和热闹场面,我不禁在思考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这其中能心想事成、如愿以偿的概率是多少?就招生名额而言,绝大多数想成为耀眼明星的会以失败告终:绝大多数想成为星爸星妈的家长会责备孩子没有为自己争来面子:绝大多数的家长会在孩子落榜后才计算数额不小的艺教投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何在?在大多数人得不到理想结果的时刻,我在为一批真正优秀的苗子和可以成为星爸星妈的家长感到遗憾,他们中有的原本可以从成百上千人中脱颖而出,却没有在学艺的最佳年龄做一个明智的选择。人们普遍存在一个错误的观点:只有学习成绩不好,才去学艺术。

学艺术是需要条件的。比如学习舞蹈,不仅要外形漂亮、身材比例好,更重要的是悟性要高,文化学习能力强,这样的学生才能表演和诠释形神合一、富有内涵的舞蹈作品。然而,不少家长却要等到单凭文化考不上好大学再学艺,而忽略了拥有芭蕾舞表演条件的孩子仅占1%的绝对优势这一点。原本可以从小培养直至成为闪亮的芭蕾明星,被家长耽误到读高中了才开始转学舞蹈。结果自然是高不成低不就,错过了最佳打造阶段,导致文化仍然不好,专业也不可能拔尖,无数事实证明,学习好的孩子反应敏捷、思维活跃,这类学生如果有学艺的条件,比学习差的同学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能走得更高更远。

学艺术的学生与学文理科一样,需要上全国重点大学,拿硕士、博士学位,赴国外留学,学校和家长怎么能把学艺术看成是成绩差的标志呢?这是孩子的悲哀。因为这种思维误区,一批能成为优秀艺术家的苗子不能人尽其才而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当人们了解到许多音乐家、美术家、舞蹈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时候,再来为自己没有让具有艺术天赋的弦子扬长避短走上星光大道而后悔,这不是太晚了吗?

换一个角度来看,任何人都不是全才,孩子有学艺术的天赋,哪怕学习成绩差点,通过学艺术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样可以有精彩的人生:而有艺术天赋、文化学习又很优秀的孩子,天地将更宽广!因为这类孩子是特别出众的。试想,一个理科大学生同时又是一位“芭蕾王子”的可能性有多大?而“芭蕾王子”是完全可以与优秀的文理科生一样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家长们为何不做另外一种思考,给成绩优秀又具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多一种选择?

应考小贴士

除去长相、身高、声音、表演能力等基本素质和文化素质外,表演系学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第二,给人以健康的感觉:第三,气质要符合中国主流文化的价值判断。男生戴耳环、女生化浓妆、身上有文身、头发太蓬松、穿奇装异服等等,都是考试的“大忌”。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龙俊杰老师

考表演系不是考编剧或者导演,所以要看的是他的感受力以及对情境的适应和表达。在考试时,学生们应该尽情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才华,比如我带过的学生海清,考试时她的一段舞蹈非常吸引人,这看起来好像跟表演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其实是相通的。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是选择表演的苗子,而不是选一个成熟的演员。此外,北京电影学院还要求考生素颜应考,这也是一个革新的举措。

――演员、北京电影学院老师黄磊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范文第3篇

自我介绍:我是个时而安静时而闹腾的女孩,喜欢读书,钟爱写作,泡图书馆是我最大的乐趣。天生喜欢自由的我,经常利用假期出去旅行,开阔自己的眼界,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与历史对话。

毕业计划:出国留学,去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理想宣言: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

寄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衷心祝福大家2015年高考金榜题名!

我是差生,但我不服输

犹记得当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时,亲戚们都说“老李家的姑娘准能考上重点大学”。可是升入高中后,我很快便对进度快、难度大的高中学习产生了排斥感,每天得过且过,作业都是应付着做。高一期末考试,在全校1600多人中,我排在第730名。

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到名校去念大学,也为了追寻自己喜欢的绘画,在和爸爸进行了一次长谈之后,我决定走艺考生路线。

学艺术是一条辛苦的道路,除了要学习陌生的绘画技巧,我还要应付沉重的文化课任务。高二一年,每天早上7点我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里晨读,而每次放学都是我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为了确保学习更有成效,我养成了“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的良好习惯。通过预习,提前了解课本的知识框架,我基本上做到了在课堂内理解和消化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课后的大部分时间,我都交给了各科的课堂笔记和试卷,保证各科均有固定时间复习。每到周末,我都会坚持做两套数学、英语真题,并对照参考答案对自己的答案进行修正。

凭着认真的学习态度,我确实做到了每天都进步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绘画技巧逐渐成熟,文化课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的成绩上升到了年级第34名。

弃艺从文,执着的信念支撑我

成为普通班第一

成绩的巨大进步让我认识到我在学习方面是有潜力的,也让我开始思考是不是该放手一搏,以文化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参加艺考意味着我将有8个月的时间与文化课学习绝缘,我担心的是艺考结束后我能否拿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以及我的文化课学习进度能否赶上来。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专心走普通高考路线。

由于我没有进入年级前30名,因此我没有能进入学校开设的重点班学习。为了证明自己不比重点班的同学差,我要求自己必须比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高三开学后,班上一半的同学都在校外为艺考做准备,班上的学习氛围冷冷清清,课堂的秩序很差。身处于这样一个环境,我全凭着“每天进步一点点,考上重点大学”这个信念硬挺着去学习。我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受外界影响,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不管在哪里,只要勤奋努力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创造人生最大的辉煌。

现在想来,我真的很佩服那时候的自己,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和一群人对抗,这种感觉既孤独又催人奋进。

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排在年级第18名,成了普通文科班里唯一能和重点班的同学一争高下的学霸。但我没有向老师提出转去重点班学习的申请,因为我已经适应了普通文科班的学习环境,并获得了老师的重视。

学渣逆袭秘籍

鉴于我背书的能力很差,所以整个高三我一直在文科综合里面摸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我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借鉴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独特复习技巧。

在地理学习中,我主要是采取通读法和联想法来进行记忆,具体做法是边通读课文边进行大脑风暴,将所有知识点连成一串进行记忆。另外,我还通过画地图来记忆地理知识点。常常是一张地图画完后我就可以准确背诵出地图所包含的内容,从来没有出现过反复背诵还记忆不住的情况。当然,画地图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只要耐心地坚持画完,你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是让我最头疼的一门学科,因为不仅要熟练掌握教科书上的内容,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怎样才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难题呢?我的方法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放在一起比较、分析,进行联系记忆。如将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进行比较,有利于区分繁杂的知识点,从根本上掌握历史知识。

政治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我的方法是进行联想记忆,做好知识的迁移。因为政治知识点是有连带性的,很多新知识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补充,所以只需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补充、整理即可。由于政治考试与时事的联系比较大,因此我坚持每周看一份《人民日报》,仔细阅读学校发的《时事》杂志,保持对时事政治的高敏感度。

另外,文科综合的学习还要做到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遗忘的程度与时间的长度成正比,解决遗忘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巩固记忆。

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我的文科综合成绩从之前的不到200分,上升到250分。而在二月到五月的四次月考中,我的年级排名均排在全校前25名。

乐观冲刺,高考无悔

在高三最后的一百天里面,秉持着“该复习的都复习完了”的乐观态度,我没有和别的同学一样疯狂地刷题,而是在保持平和心态的情况下,重做高三复习时做错的题目,一遍遍理清思路,加深印象。

我知道高考前的自我心理调节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并没有对自己的娱乐时间严加控制,反而腾出了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报纸和杂志,保持对时事的高敏感度,为高考作文和政治考试积累更多的材料。虽然那段时间我的情绪很不稳定,但我从没有想过要放弃我的名校梦。每天傍晚我都坚持和同学一起去操场慢跑,放松身心,缓解精神压力,我坚信,坚持到最后就会胜利。

当高考到来时,我很平静,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激动。最后,我的高考成绩排在全校前十名,以平行志愿A档A志愿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是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在山东省录取的最高分文科考生。高一的迷茫、高二的奋斗和高三的冲刺终于凝结成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向当初嘲笑我的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范文第4篇

钟平:非常感谢《高校招生》杂志提供这个平台,很高兴能与考生交流。

主持人:目前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正摩拳擦掌准备迎考,但艺术院校的录取方法又有其自身特点。

钟平:对的,艺术院校的录取方法不同于普通文、理科专业,在录取时既要考虑专业课成绩,又要考虑文化课成绩。每年的招生录取中,都有部分成绩突出的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也有部分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平平的考生却能被较为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录取,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志愿填报的是否恰当、合理。因此,填报艺术类志愿,除掌握填报志愿的一般规律外,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主持人:听到“技巧”二字,我和考生一样眼睛会放光,报考艺术院校都有哪些技巧?

钟平:一是要读懂录取规则。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无法按照完全相同的标准录取考生,不同院校、不同专业间录取规则不尽相同。掌握并了解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录取规则,是保证填报志愿成功的重要前提。目前,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主要有三种。1.文化和专业课成绩上线的考生,按专业课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这种录取规则有利于选拔专业水平高的考生。若是专业成绩排名比较靠后,即使文化成绩较高也可能不被录取。对考生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性的美术院校多采取这种录取规则。特别提醒的是,有些高校对专业课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如排名在前三名),在录取时有一些优惠政策,考生应充分利用。中央美院部分专业每年拿出5%~10%的计划,用于奖励专业课特别优秀或文化课特别优秀的学生。比如中央美院的造型艺术专业排名前14名,文化课总分给予加分;文化课总分前7名,只要专业合格直接录取。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这些有才能、有专业爱好、有文化素养的学生能够进入到我们学校学习。2.文化和专业课成绩合格的考生,按文化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显而易见,这种录取方式适合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考生。一些不单独组织考试,认可省级联考或其他院校专业合格成绩的学校多采取这种方式录取。3.按综合分录取,即专业课成绩占一定的百分比,文化课成绩占一定的百分比,二者相加的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大部分综合性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多采取这种录取规则。这种录取规则,专业课和文化课占的比重是关键,既有偏重文化课成绩的,也有偏重专业课成绩的。专业成绩较好的考生应选报专业分占比例较大的学校或者专业,而文化成绩强势但专业成绩弱势的考生适合选报文化成绩占比例较大的学校或专业。因此填报志愿时考生应根据不同的录取规则,衡量自己的文化和专业成绩来考虑填报哪所学校更有利。

二是要重视第一志愿。相对于普通类专业,艺术类的第一志愿填报尤为重要。这主要因为艺术类专业招生院校少,计划有限,特别是知名度较高院校的本科专业,生源充足,第一志愿上线考生通常绰绰有余,第二志愿的考生几乎没有被录取的可能。因此,艺术类专业各批次一志愿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三是要慎重选择专业。随着“艺考热”的升温,近几年高校纷纷增设艺术类专业,不排除个别院校设置的专业存在学科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施较差等情况。因此,考生在报考志愿时要慎重选择,不仅要了解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就业情况,还要全面了解专业的学科发展、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既要看“表”,又要看“里”。同时,在选择专业时,不要一味报考“热门”专业,去挤独木桥,否则,落榜的几率会大得多。随着招生计划的增多,现在的“热门”专业很有可能在几年后市场饱和,就业状况反而不好。只要考生报考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冷门”专业。也一样能取得成就。

主持人:我知道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是众多考生的梦想,也是喜欢美术考生的首选,学校的专业魅力在哪里?

钟平:中央美术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具有90多年办学历史,作为国家最高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承载着为国家培养高端美术理论及美术创作人才的任务和使命。要说中央美院的特色专业,我权衡了一下真是难以取舍,因为所有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很强的吸引力,我宏观归纳一下,希望考生读后对中央美院的专业设置能有一个印象了解。

传统专业――中国画。中国画是古老传统的画种,传承着中国文化精神,对于学习者有着更高的文化内涵要求,不单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更要具备书法功底,在这里我引用我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的一段话“毛笔是中国画的一个载体和媒介,如果考生不懂毛笔或没有运用毛笔的意识,入校后学习就会比较盲从。”

优势专业――造型艺术。中央美术学院的造型艺术专业中的油画、版画、雕塑、壁画四个系都是美院传统核心专业,传统积淀十分深厚,在这个学科当中汇聚着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和知名的教。学院造型艺术专业无论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素质,始终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热门专业――艺术设计。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央美院重新建立了设计学科,这个学科聚集了一大批优秀设计人才,特别是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高级人才,办学理念、办学设备等跟国际接轨。在学科的建设、教学质量、教学成果上都取得了骄人成绩,社会影响很大。

特色专业比如建筑学,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方面,均居于全国美术院校之首。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这个专业目前是全国唯一的,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重视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美术馆、画廊的专业工作人员,培养艺术经纪人;拍卖行经纪人和策展人专业发展得非常快,现在国内该领域发展中处于领先位置。

主持人;学校如此让人向往,那么在招生录取上有什么特点?

钟平:中央美院近年在招生上,有以下特点。1.报考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年报考人数一直在2万人左右,2012年达到3万人。2.录取文化课成绩逐年提高。在全国艺术院校中,中央美术学院的文化线一直是最高的,以2012年为例,录取人数800人,文化最高分634分,最低分409分。3.录取专业排名逐年提前。在招生方式上:中央美术学院现设有绘画、中国画、书法学、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建筑学、摄影、动画等专业,三十多个专业方向。根据宽基础的本科教学培养模式,新生入校后会统一进入专业基础学习,入校第二学年(建筑学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才真正进入到各专业系(工作室)学习。

因此,我们的招生方式有两种,一是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按照大专业类别考试及录取,如造型艺术专业不会具体到油画、版画、雕塑、壁画,中国画专业不会具体到人物、山水、花鸟等等。各个专业的考试、命题、评卷、录取均单独进行。上述各专业的考生均可兼报城市设计学院的各个专业。二是城市设计学院的各专业(影像、信息、产品、空间、家居等),不单独进行专业考试,考生可选择参加上述各学院的专业考试,成绩共享。

主持人:钟老师介绍自己学校真是如数家珍,对学校的情感也溢于言表,那么,根据您多年从事招生录取工作的经验,对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有什么建议?

钟平: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有兴趣爱好的专业。很多考生在报考前专业目标不明确,入学后学习动力不足。比如我经常会听到许多考生说:“只要能进中央美院,什么专业都行,”这种盲目的报考对考生自身专业发展非常不利。我们曾遇到这样2名同学,喜欢绘画并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只因专业考试排名不理想而选择报考美术学专业(史论),入学后才发现自己更喜欢绘画,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一个学期后选择退学复读。其次,艺术院校一般可报考几个志愿,要充分把握每次机会。比如报考中央美术学院时有三个志愿选择,一定要弄清楚每个志愿的要求。考生报考学院本部的专业时,还可兼报城市设计学院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及专业考试排名情况选择三次机会,不要轻易放弃。另外,要做到知己知彼,理性定位。在报考前一定要认真了解不同专业的考试方式、特点及对专业基础的要求。比如报考我院中国画专业,要有书法基础及运用毛笔绘画能力;报考造型艺术专业,必须经过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具备较强的造型能力;报考艺术设计专业,不但具备一定的造型基础,还需要有设计创作能力;报考建筑学专业,要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对文化课要求高等等。

最后对于报考学校的选择,我个人认为一是要熟知不同学校的专业特色,二是结合个人专业能力及发展意愿确定目标,三是应考学校不宜过多,四是考生在取得专业名次后再决定报考哪一所学校。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范文第5篇

艺术生的特点明显,文化、专业成绩要齐头并进,才能创造佳绩。因此班主任、专业老师和文化课老师的配合、和家长的合作等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些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细化目标,落实责任

①造浓高三氛围

积极参加年级组织的造势活动,通过召开学生誓师会,班教导会,优秀生、良好生、中等生、差生等分层次学生会等,使全班师生增强目标的刚性意识,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创设班级文化,设立班主任寄语、班级学生竞赛结对、选择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张贴座右铭等,营造高三积极向上的氛围。

②强化目标责任

将高考指标分解到任课教师、分解落实到学生本人;落实每个学生的高考目标,每次测试后,都参照高考录取分数线,对班级完成指标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任课教师的学科成绩尤其是边缘生的短腿学科成绩进行分析总结,检查落实目标完成情况。

二、规范管理,纯正“三风”

①强化班风管理

从严要求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天检查记载学生起床、晨读、早预习、上课、午休、晚自习到位情况,检查课堂纪律,杜绝迟到、课堂讲话、随意外出等违纪行为。

继续实行每周班级工作总结制度,总结上周班级情况,通报违纪情况,表扬模范遵守校规班级纪律的同学,布置每周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做到及时总结、及时整改。

②强化学习管理

一方面规范学风建设,督促学生严格做到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认真复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强化考风建设,严格监考,严格控制学生中途外出等措施,端正考风,保证考试信度。

进一步规范课堂学习纪律,严禁瞌睡,严禁自习课、专业课随意离开教室,严禁在教室里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③强化常规督查

晨读、早预习、晚自习、午休、下午第一节课,班主任义务到岗,负责对学生的出勤、班级卫生值日、读书氛围、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关记录。

三、强化训练,提高水平

贯彻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无论是基础的落实,还是能力的培养,都要以训练为载体。训练或测试(配合专业教师进行的专业测试是重点)后认真分析总结,确保日日有作业,周周测验,练出质量,练出能力,练出效果。

四、严格过程,强化督查

①通报每次测试情况,重点是分析各分段人数的升降情况。

②经常检查边缘生的学科提优情况。

③每次大考后,都召开师生分析会,分析学科成绩,分析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重点是分析纳入导师制范围的学生的学科成绩,找差距,找原因,找措施。

五、加强研究,增强实效

①研究艺术高考招生说明。

②研究学生。特别要研究纳入导师制范围的学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个别交流等环节中,有针对性地提问、辅导、交流,特别是将强化对艺体生的专业辅导,力争艺术类高考上线人数有新的突破。

六、加强疏导,减压强心

通过班会、心理咨询、个别沟通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高考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优等生在破除自满心理上着力,中等生在树立信心上着力,后进生在破除自卑感上着力。中下等生,卸掉他们的包袱,鼓舞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斗志,以良好的心态去复习迎考。

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针对学生更多的工作是思想工作,如果都由班主任来做,肯定忙不过来,更不用提效果了。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务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紧紧的捆到了一起,每位任课教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方面都有他的独到之处,并且往往我感觉棘手的问题学生到了任课教师那里或许很容易沟通,所以我们共同协调,将工作面的学生承包给任课教师,在这里任课教师不仅仅是辅导答疑,更要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做通了,学习就不愁了。

八、协调链接,加强融通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在其他任课教师与学生间构建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使学生喜欢、信任他的每一位任课教师。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很大程度受班主任的影响,所以我们自己首先要欣赏每一位任课教师,抓住任课教师的闪光点,给任课教师搭建向学生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带着一种信任、一种渴望去听课,他会越来越喜欢他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