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措施

人才培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才培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药房;技能型人才

药品是一种特殊产品,药品的使用、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医院药房从业人员作为药品的直接使用者,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于医院的满意程度。随着医药市场国际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大医院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医院在加强各方面改革与创新的同时,医院药房从业人员技能型人才培养将势在必行。

一、医院药房从业人员现状及问题

1.人才短缺,专业人才少

技能型人才是医院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时间短,职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导致医院药房从业人员在培养上缺乏针对性和职业素养;二是人才引进上,由于医院药房从业人员和其他部门相比,工作强度高,待遇相对较低,没有其他营业性收入,导致在人才引进上,理想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难以引进,造成人才断档,人才梯队难以形成。

2.技能型人才结构不合理

一是从医院药房从业人员职称结构来看,由于近年来各大医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才超编现象严重,人才晋升出现困难,中级职称以下人员偏多,人员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从年龄机构上来看36-45岁之间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起主导地位。36岁以下及50岁以上年g群体人数较少;三是从专业结构来看,中药学专业医院从业人员占主导地位,但是技能型人才相对偏度。

3. 人才缺失严重

一是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技能型人才流动性较大,特别是从偏远山区向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流动较大,这也导致了许多医疗单位出现技能型人才难招,再加上当地待遇较低,留住人才又变得非常困难,许多员工参加工作以后,单位不愿组织员工培训,甚至害怕一旦员工取得技能证后,可能会跳槽,导致许多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主动承担工作的精神减少。

4. 职业教育培训质量不高

一是从高校的专业设置上,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导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市场缺乏衔接,无针对性;二是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验,毕业生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三是从培训程度上来看,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方式单一,现代培训技术未能得到充分应用,缺乏系统的培训质量评估[1],导致培养的医院药房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无法胜任药房工作的需要。

二、医院药房从业人员技能型人才培养探讨

1、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

一方面积极促成医院与高校合作,建立共同探讨人才培养要求,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善理论与实验教学比例,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二是实行订单式管理。医院根据自己所需,委托高校为其培养符合其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优先录用合作单位毕业生。三是医院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场所,为其提高实践技能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包括仪器设备、师资队伍、实训实习设备等,保证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四是针对医院用药需要,制定培训目标和方案,优化培训内容和课程体系。

2、以学校教育为主,重视后续培养

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两种渠道。一种是企业为主,自行培养;另外一种以高校为主,按人才培养大纲要求培养规格化的人才。高等学校工作职能之一,就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充分的技能实践,因此中医药类高等学校是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二是加强企业后续培养与指导,作为用人单位,医院等机构要制定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并出台相应的晋升、奖励措施,鼓励更多的药房从业人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3、重视学历培养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医院从业人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员工的进修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于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等取得是医院技能型人才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中医药类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将学历教育中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相结合,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证书提供便利条件,使学历和职业资格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4、加强宣传,提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

一是从政府层面上加大宣传和引领作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树立技能光荣的社会美德;二是充分发挥媒体职能,大力宣传技能型人才在工作岗位中的重要性,使节能型人才成为劳动者追求的目标和不断前进的动力;三是政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从业者在技能提高上给予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

总之,医院药房从业人员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综合形象的凝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技能型人才将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深化医院从业人员人才改革,做好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学铭,张卫建,石文睿.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武警医学,2004,卫生专刊:40-41

2.石兵,陈祖林1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1武警医学,2004,15(6):462-463

3.刘国祥,吴 昊,李书章等1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和系统结构模型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1):25-27

4.王海莲.计算机联网在医院药房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3):201-202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钢琴在音乐的发展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所以钢琴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化教学的改革,高等院校的钢琴教育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高等院校钢琴教育的改革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探究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及时的提出解决措施显得至关重要[1]。

一、中国钢琴教育模式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缺乏合理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一味的讲课,学生听,老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集体教学的弊端就是不能兼顾每一个学生,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只能按照固定的方法、思维、模式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的高等院校钢琴课基本都是每周两节左右,课时安排较少,教师只能对个别优秀的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仍然有大部分学生无法得到老师专业的指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2]。

(二)教训内容缺乏合理性

我国高等院校当前在钢琴课的内容安排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综合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认识度不够高,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彰显自己的弹奏水平,往往选择难度较高的曲目来演奏,导致大多数学生不能感受曲目的内涵,不能掌握曲目的弹奏技巧,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教学偏重点缺乏合理性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让人心旷神怡,帮助人们睡眠,有的音乐甚至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据调查显示: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重视让学生掌握弹奏的技巧,完全忽略了音乐本身的作用[2]。如果弹奏者在弹奏的过程中,只注重弹奏的技巧,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无法演奏出乐曲背后蕴含的真正含义,弹奏出来的乐曲无法深入人心。

二、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合理的规划钢琴教学大纲

在高等院校规划、制定钢琴教学大纲时,要合理的结合钢琴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专业知识。钢琴教学大纲要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按照学生的钢琴等级来确立教学内容。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差异制定不同风格的钢琴教学大纲,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完善钢琴教学的培养模式

钢琴教育的培养模式如下:学生在大一时,进行分组授课,每组大概15-20人左右,为学生的钢琴科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入大二时,进行排名考试,考试内容由老师规定,根据学生的名词安排一对一的小学教学模式、双人课教学模式,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安排钢琴课程等。在进入大三时,进行选拔考试,考生在考试前两周可以抽取考试曲目,然后根据名次安排课时,成绩较差的不安排钢琴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优胜劣汰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钢琴教学模式具体化

钢琴教学模式具体化可以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钢琴教师进行全体授课,以集体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先对所学钢琴知识有一个基础的了解。第二步:进行小组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这样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前达到教学的目的。第三步:有针对性的授课:进行小组授课后,教师会发现个别优秀、天赋较高的学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3]。第四步:勤加练习,要想学好钢琴,就必须勤加练习,但练习钢琴曲目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学生惊人的毅力、充分的耐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精神上对学生加以支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把练习钢琴曲目当成是一种享受,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练习钢琴曲目。第五: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领悟一首曲子,就好比认识一个人,学生了解曲目的来源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事迹,才能更好的理解一首曲子,才能以作者的心态去弹奏曲目,表达出曲目背后真正蕴含的意义[4]。第六:培养优秀的钢琴教师,高等院校要对钢琴教师定期进行培训,调整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钢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

三、结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学模式随着现代化教学的改革在不断的变化,要想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改革。所以,钢琴教师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出优秀的钢琴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兴可.普通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4,15:195.

[2]刘兴可.普通高等艺术院校钢琴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J].音乐时空,2015,12:185.

[3]谢文珊.高师钢琴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09):153-154.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3篇

目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交叉学科的日益增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与理念不断变化,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规格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化。但是,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却暴露了种种的不适应。首先,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我国几乎所有的普通本科院校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从企业实际需求和学生毕业的流向来看,这一定位目标值得商榷。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准确使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其次,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由于培养目标的无差异化,课程体系僵化雷同,缺乏柔性,导致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特色无法体现,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缺乏竞争优势。

2.课程体系过于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一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而每门课程都力求很完整、很系统,课程之间存在很多重复内容,课时总量膨胀,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缺乏。

3.对实习实训教学的忽视。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必须注重应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虽有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缺乏整体设计,设置针对性差,实训效果差,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职业岗位适应缓慢。其三,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是长期以来的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创造性的才能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二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新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不同于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技工,应用型本科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科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即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应用型本科”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有行业背景的院校或专业来说,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对于没有行业背景的专业或就业面比较广泛的专业,其可操作性就比较难,即便是同一行业,随着企业规模大小不同、生产类型不同、生产经营的复杂程度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积累和验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科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主导,以实施动态的模块化教学为基本手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学科为依据,就是在设置教学内容理论体系及相关课程时,仍然应参照普通本科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结构体系,这是因为:1.普通本科学科的划分,实际上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其功能本身就内含着职业性的要求,所以各个本科院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应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上下大功夫;2.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水平应达到普通本科的水平,应明显高于高职高专教育水平;3.要考虑部分学生后继发展,报考研究生的需求。第二,以职业能力为主导,就是在调查和分析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岗位群主要职能的基础上,按其要求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学科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明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会干什么。第三,以实施动态的模块化教学为基本手段,就是按照典型的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岗位群(职能部门系统)的功能为主并参照社会相关职业群体的业务范围,组织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合一的教学模块。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及各模块之间的组合,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第四,专门设置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教学模块,作为必修课内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造。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路径

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基本思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路径是:

(一)把普高本科“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性的优势相结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依据工商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参考各个不同类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并考虑典型的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从各个院校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筛选出一揽子相关课程,组成“课程篮”。然后按工商企业各个管理职能部门的功能要求,补充和整合“课程篮”并设置和强化相应的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36周,除第八学期18周全部进行实践教学外,从第二到第七学期,每学期安排3周集中实践教学。使学生既能比较系统地扎实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能得到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整合“课程篮”时,保留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主干课,特别是与学生考研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足够的学时,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度;根据定位于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某些课程则本着适用、够用的原则,给予简化或合并,如适当整合和简化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与履行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予以强化。

(二)实施学科交叉,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管理人才。中国二汽集团的一位高管在一次全国性管理类学术会议上,呼吁“希望高校能培养出懂技术、会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时,将根据社会和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要求,把相关学科专业的与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职能关系密切的课程与技能训练,纳入课程体系,以弥补传统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理论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弱,重“软”能力,轻“硬”能力的不足。如:适当补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涉及生产经营一线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适用性、操作性强的部分课程以及基础性的生产技术类知识与技能等。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就业面较宽的专业,实施学科交叉,专业交叉,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掌握多种技能是必要的。

(三)打破传统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专选课和任选课)的三段式教学计划模式,以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社会相关职业群的功能为依据,建立学科专业理论教学与基于职业能力的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将分为企业经营战略与规划管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素质培养等七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将进行以下内容的分析与设计:1.分析本教学模块在工商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在调查和分析相关企业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能以及社会相关职业群的基础上,明确从业应具备的主要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3.根据上述要求,设置各个教学模块中的理论教学子模块和能力培养子模块,其中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应体现以从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性特点;4.根据应符合理论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构建各个教学模块的课程教学过程模式;5.设计各个教学模块的主要教学文件。

(四)设置专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该模块作为必修课,并占一定比例的学分。本课题除设置创业、创新方面的课程外,将强化这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拟在第八学期集中设置4周大学生创业计划模拟培训与实践活动,该活动可以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中延续进行,对比较成型的创业计划,可以视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评定成绩。提倡和鼓励大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创业计划实践活动。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物流 人才 现状

一、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正如人力资源是社会一切部门发展的根本一样,物流人才也是影响物流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证明,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现代物流业,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物流教育虽不断攀升,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从目前我国设置物流或相关专业的学校数目与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可看出,至2006年为止,我国共计170多所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其中有5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工程专业,12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而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700余万人,到2010年对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将达30万人以上,差距悬殊。

2.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尚缺乏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虽然在恢复物流本科招生之前,我国的物流教育就已经开始起步,也有部分学校一直没有中断物流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招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未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而物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需求的当务之急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物流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3.受我国物流业管理现状影响,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由于受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离管理现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虽然有不少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但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的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4.许多院校物流师资力量不太乐观,影响了物流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目前国内的学历教育现状是,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物流师资力量大多是从经济学、机械工程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

二、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今后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是广泛的和多层次的,而且需求量巨大。相应地未来培养物流人才的模式也应该是开放的、多层次的。各个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及未来市场所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式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

首先,培养目标设计。培养目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审视毕业生就业岗位职责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从总体上讲,高等院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现代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将这一培养目标具体化,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综合型目标;二是应用型目标;三是创新型目标。

其次,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并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做相应的调整。各高校应该是在物流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根据自己不同情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物流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必须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刀,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因此,要培养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课程体系,应对传统的学科性三段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改良,建立由基础课程(语言、自然科学与数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工具类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管理理论与经济类、市场营销类、计算机应用类、物流理论类等课程)、专业课程(国际物流、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战略、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实施与策略、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等专业课程)及选修课程(系统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哲学学科领域相互的交叉学科等)组成的综合网络体系。

三、对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历教育培训,创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西方高等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陆续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并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物流高等教育体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大约70所美国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专业,且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位齐全,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欧盟国家现有87所大学开展了物流高等教育,54所大学开设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培养方向,另外33所大学在其他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物流相关课程。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出,物流人才的专业背景以商科为主,且层次越高商科所占比例越大。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日本,大部分物流专业都设在商学院,只有少部分设在工学院。因而,建立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需要完善包括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相互衔接的教育层次,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大高职层次的培养力度,扩大办学规模。要注意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以培养中级物流人才为主。鉴于我国缺乏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应特别重视研究生教育,增加教育投入,在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中提倡联合培养和学科交叉,以提高物流人才层次的综合素质。

2.按照物流市场和专业素质需要,合理设置物流专业课程。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鼓励和允许各高等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和职业类型需要,开办和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这一创新的学科专业应该是许多传统学科的高度融合,是一个集合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管理学、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工程技术、市场营销、财务会计、金融、法律等多学科领域知识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而非原有学科的简单转型。在合理优化物流人才专业结构的同时,要注意吸收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优势,完善物流课程设计。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物流人才。由于物流业实践性强,因而,教学活动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淡化目前所采用的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探索多种手段,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利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通过市场调查、方案制作、工场实习、企业实地考察等各种丰富多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校内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模拟实验室,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满足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4.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大胆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教育的发展朝着宽口径、适应面广的方向发展,许多国家都在改变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状况,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应变性强的培养模式来提高人才对飞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上,我们也可进行改革与创新,建议具体做法为:教学计划可以将一、二年级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专业打通培养,三、四年级进入专业教育,同时给学生较大比例的选修课;开展物流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让学生在毕业前学习的专业方向多元化,以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是一种人才培养新模式。

5.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教师素质,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总结、探索和完善。教师能否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创造性的培养对策,是实现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可通过派遣教师到物流公司挂职锻炼、高等院校进修、引进人才,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物流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高等学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使学科体系合理化,学校内可加强合作,实施“一师多用”,有效利用学校内现有资源与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最终提升我国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6.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桥梁,完善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美国俄亥俄州大学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物流从业人员都接受了高级教育,大约95%拥有学士学位,45%拥有研究生学位,22%获得了正式的从业资格证书。而国内的物流从业人员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物流教育,虽经验丰富,但专业知识不扎实,为提升其专业素质,可采用最重要和最经济的在职教育培养模式。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物流从业者也会面临知识更新和自我充实的问题。为完善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应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桥梁,允许获得高级物流师资格的人员将有资格继续注册深造高校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逐步与国际接轨,可采用针对性极强的客制化教育模式,进行客制化教育时,不仅注重对物流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还对其供应方、合作伙伴提供有针对性培训,从而促进了高校物流专业教育的日趋完善。

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寻与完善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物流人才,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以促进我国物流业及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平顶山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缪立新.为物流业培养尖端技术与管理人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12-15.

[2] 王德荣.未来20年中国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物流世界.2004(1):21-23.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通过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国际贸易人才的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当前全球经济大背景下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出现了错位现象。我国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距离企业所需人才的实践能力标准还差得较远,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毕业即上岗”的需求,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进一步的研究。

一、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现象及原因初探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最大现状是该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脱节,从而使国际贸易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在实践及其他能力方面不能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便是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供需错位现象。反思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出现的供需错位现象,说明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扶持力度不相称。我国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虽然目前国家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在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扶持及投入力度还不够。

第二,高校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我国高校国际贸易课程设置中,理论课课时数所占的比重较高,由专业教师指导的实践操作课程课时比重偏低。这是导致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值得考虑并落实的问题。

第三,企业对于国际贸易本科毕业生的要求过高。大多数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力求聘用“毕业即上岗”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且在用人过程中不注重人才的潜在能力发展及在职培训,而对于国家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其自身的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是导致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的原因之一。

第四,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明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学生可谓是少之又少,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一个清晰长远的规划。对于该行业人才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够明确,这就导致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不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关于培养我国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措施的建议

针对目前出现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现象,笔者认为以下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一)政府应担当好统筹角色

首先.教育部门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要有所突出。该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因此培养目标必须是实践型人才,应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毕业即上岗”的需求为参考标准,同时又不能放弃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权重。

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政府给每个学校拨款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实验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就现在的教育经费投入来看。会加大政府的负担,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各地方政府可以在学校集中区域建立一个设施齐全的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实验基地,其中可以包括:外贸实习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及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等等,使学生能够切实地体验和练习从商务谈判开始到整个贸易结束的整个过程。

第三,政府还要担当好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中间角色。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出口补贴或其他优惠政策。激励企业与学校积极地合作,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企业实习、就业。最终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里政府可以多做进出口国有企业的工作,使其为我国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积极地贡献力量。

(二)学校应调整当前的教学模式

学校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加大实践课程的授课比例的同时注重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我认为,在我国高校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参考以下建议:

1.提高国际贸易人才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而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不善于主动开口讲英文。这是制约其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瓶颈,学校的口语教师在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的同时要给与学生心理上的辅导,使其顺利度过“开口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2.鼓励学校循序渐进地实施双语教学计划。双语教学的开展,既能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先挑选几门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双语教学的科目。

3.鼓励国际贸易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证书考试,如国际贸易货运员、国家贸易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和国际商务师资格证书等。各种资格或技能证书的考试中可以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以此促使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抛弃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提倡辩论式授课法的应用,即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同学围绕国际贸易的现实案例,展开激烈辩论,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国际贸易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创造能力。

5.要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引进或培养有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指导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才是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基本保证。

6.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国际贸易人才所具备的不仅仅是熟练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及企业应改变观念

首先,学生要主动寻找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外贸企业中实习,为将来的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和坚定的信心。另外,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培养自己实践能力的主体意识,然后朝这个职业规划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6篇

一、新时期开设税务专业的重要意义

1、新时期开设税务专业是税收在国家经济政策中重要地位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促进国民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府通常运用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内的多种手段搭配对宏观经济实施调控。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既立足于宏观层面,又落到微观主体,这不仅意味着税收有不同于其他经济政策手段的作用范围和调控方式,而且决定了税收在宏观调控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和使命。税收不仅能实现总量调节,具有明显的经济稳定功能和反周期作用,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结构调节功能,另外,对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调节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税收在国家经济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为了更好的驾驭税收服务于国家经济,需要更加重视税收问题以及不断深化税收理论研究。

2新时期开设税务专业是满足税收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的现实选择

税收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均可发挥能动的调节作用,不仅作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涉税活动主体曰趋多元化。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或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将不断增多,伴随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现象日益复杂,导致税收作用范围由境内拓展到境外,涉税活动主体不仅有政府,还有企事业单位和私人部门。各个市场主体通过依法纳税和税收筹划来降低纳税成本、获得税收比较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这就需要有专门的税务人才来处理其涉税事务。税收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推动社会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升,导致税务专业人才供需缺口越来越突出,在新时期开设并大力发展税收专业教育是解决这一需求缺口的有效途径。

3、新时期开设税务专业是税务专业人才需求新变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对税务专业人才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首先,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私人部门需要具有技术性和操作性的税务专业人才。随着国家税收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税务执法规范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以及偷、逃、漏、骗等违法成本的加大,纳税人通过税收筹划合理避税、降低纳税成本己成为一种理性选择,这极大地增加了对涉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次,税务中介事业的蓬勃发展急需大量应用型税务专业人才。目前全国己有税务师事务所3100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但真正拥有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仅约21万人,占潜在的市场需求的10%都不到。相对于日本85%的企业、美国5私的企业和几乎100%的个人都委托税务,我国税务专业人才需求的潜力巨大,这也给我国税务中介事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4新时期开设税务专业是满足财税学科建设的需要

以前是在财政学专业下设税收方向,这种设置对税务专门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因为税收学不同于财政学。财政学在西方被称为公共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的收支活动以及政府政策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财政学科的内容主要涉及政府行为,而税收学除了研究政府行为,还进一步研究市场行为,即各个经济组织的纳税活动及相关事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税务专业培养的学生除了面向财税部门之外,还应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更多的是面向企业和纳税人以及中介机构,二者的侧重点、研究方向均不完全一致。二是因为单独开设税务专业有利于学科建设发展、教研水平的提高以及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将税务专业独立出来,可以单独制定教学计划,针对税收实务性强的特点,开设更多管理、会计和法律类的课程,有利于夯实专业基础,让学生掌握更多操作技能,能够在校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以便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5新时期开设税务专业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营,也有更多的外企走进中国,同时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了日益激烈的国际税收竞争问题。这些新问题都要求高等财经院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规格要与这一变化相适应。例如,为适应在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集团涉外发展的需要,应加强有敏锐的洞察力、开放性的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外向型人才培养;从国内形势变化看,我国迈入了一个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的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投资、咨询等产业发展迅速,这就要求税务专业不仅要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足够数量的税务专业人才,而且应使培养模式、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与不断深化的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相一致。

二、新时期税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

1、新时期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新时期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紧紧围绕税务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为原则构建将培养理念、培养思想、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融为一体的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富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熟练掌握税收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各级税务部门、税务中介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并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更加突出其应用性、实务性、操作性和技术性。鉴于当前本科生己逐步成为一般性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精英人才的培养则主要通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来完成。因此,税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具有实践能力的技术型税务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税务高级专门人才。

(3)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贯彻将培养理念、培养思想、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融为一体的高等财经院校税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采用以下方案: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夯实专业知识、强化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教学为支撑培养动手能力、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培养创新能力。税务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达到以下要求:对于知识结构,一要系统掌握财政税收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二要具有较强的处理税收业务、中介事务和企业理财的基本能力,包括会计、统计、企业管理、法律和审计等;三要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一定的注册税务师能力,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为企业和公众进行税务和税收筹划。对于能力结构,一是具有税收政策、税务管理、税务、税收筹划以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二是语言文字能力;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四是较强的相关学科渗透能力;五是身心健康和完善的人格,具备一定的协作组织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税务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新时期税务专业的特点,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税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立足于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市场人才需求,税务专业通常下设税收筹划、注册税务师、税务三个方向。课程体系可以设计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验教学课程四大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专业课程和实验教学课的设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具体设计上,应重点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每门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多维度的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在专业课和相关学科课程设置上,体现明显的专业特色和实务性课程的特点,创建一些适应时展的新型课程。专业必修课设置应本着兼顾理论课和实务课的原则,课程应包括:税收原理、中国税收、税务管理、纳税筹划、国际税收等。专业选修课应突出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可以分为理论和应用两大模块,理论类课程的设置注意与国际接轨,同时强调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如外国税制课程的设计;应用类课程可包括纳税程序实务、税务实务、纳税会计实务、税收征管信息化等。

三、新时期实现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措施

1改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录音、录像、投影、电视、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以及开发各种教学软件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其次,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突出特色,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校内模拟实训教学、双语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要以引导启发、问题研究、讨论为主,系统阐述为辅,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要加强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要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针对性,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选题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第四,学习效果考核方式上应有所创新。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论文形式、案例分析报告等,即使采取闭卷考试的课程,也要增加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试题,减少死记硬背式的试题。同时,还应综合考虑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完成作业情况等,合理评估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杜绝考核成绩的投机性和偶然性。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必须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此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从业务部门选拔具有高学历、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业务骨干做教师;二是选拔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到实践部门脱产实习或挂职锻炼,提高业务能力;三是聘请实际部门富有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做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或讲座。

3、注重社会实践及技能训练,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实验项目开发

实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在税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税务专业所需的模拟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首先,加强与税务部门、各中介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或实训场所,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可以为学生展示税务机关办税大厅、公司纳税核算业务流程、税务师事务所项目接洽办理等各种不断变化和逐步复杂化的典型税收环境和税收条件,帮助学生在模拟仿真环境中获取对实际工作的初步感性经验。实验室建设不仅要明确其基本功能、拟解决的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且应尽可能地与税务部门及企业的实际工作接近,为学生创造逼真的环境。通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团队交流中和老师精彩点评中把枯燥的专业知识转变为亲身的体验,切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加强税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7篇

一、引言

国家将高校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型高校。为了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正在狠抓专业建设,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抓紧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特色育人,不断地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把专业建设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积极探索产学研相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校企合作,搭建协同育人的特色化的办学之路,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计划过程中应该不断的进行调整,确保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到最佳的状态,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普通人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应用型人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其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数学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数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建立一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重视数学专业实践教学基础的同时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

数学专业开设了数学建模、软件工程、数学竞赛等课程。即便所学课程有所差异,实践教学在整体学时分配上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专业实践教学基础的同时细化实践教学体系,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根据数学专业的发展需要,面向实际,从系统性出发整体优化数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对数学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原则,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可以得到全面的培养,保证实践教学在学生四年的学习阶段中可以不间断地持续进行。同时,要将实践教学的内容、目标、任务具体化,优化以实验课程、课外科技活动等不同教学内容与方式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基地型、工程训练型、设计性实验型、课程设计型、毕业设计型、创新型、复合型等七种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系统衔接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数学分析是重要的基础课,概念、理论高度抽象,解题复杂,证明方法难于构建。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在整个系统教学中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完整循环来大大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内容为:将课时左右合理地分配,一部分课时按部就班,重点地讲授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重要定理,介绍微积分的思想与原理、核心内容与精髓,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这些课程内容的时候,要坚持“实用、先进、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实际需要出发,更新教学内容,引人新思想、新方法,反映了当代的数学发展趋势。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微积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静态的语言是如何表达动态的过程的,并进一步了解到知识是怎样由简单发展到高级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及时将科研新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

三、根据需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实践教学对创新精神、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让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参与科研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科研技能,承担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加强其实践能力的训练;产学研合作,共建实训中心和创新实践基地,强化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为了让实践教学环节顺利进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步来完成: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5―6人为一个小组,教师布置实践教学的内容。课外,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网络看视频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每次都需要写出自己的心得和总结。而一旦遇到疑问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的形式来寻求教师的帮助。其次,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组与组之间相互提问,并随机地派小组成员在讲台上进行讲演。然后是课堂测试或练习,正确与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评价,也可以由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小组对小组进行评价等。到了最后阶段,通过前面的学习、讨论,对于那些学生无法确定的地方,教师再进行讲授,解答疑惑,突出重点内容,并得出结论。最后,根据结论,教师可以给出整体的评价。同时,每一章学完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表现给出一个合理的成绩。通过以上的实践教学的实施,再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很好地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四、数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改革实践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数学专业实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其学习和参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体系既要合理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又要考虑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考核体系的建立包括以下三种方式:实践教学环节占50%,平时的成绩占20%,传统的期末考试的成绩30%。为使该考核评价体系实施顺利,首先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编写制定详细实践教学内容与进度。当然学生实践成绩的评价还包括实践报告或设计说明书的完成态度,内容的完整性,文本的?范性,等等。要求学生把每次的完成任务情况发邮件给指导教师,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与质量。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教师首先要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教师还要对每个学生每次实践项目的平时成绩考核进行一定的评价;最后是期末考试的成绩。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作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面大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最适宜的模式。本文在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种种提法进行了辨析。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什么是模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培养人才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包括培养规格和培养层次等)以及“怎样培养人才”(即培养措施,包括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等)。就构成要素上来说,人才培养包括人才培养主体(即人才培养者,如教师)、人才培养客体(即培养对象,如学生)以及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方式、方法、措施和途径等)三个方面。培养主体在实施培养活动前必须预先设立一个目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作用于培养客体,使培养客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生变化。培养主体在实施培养活动时,必须以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作指导,并在培养活动过程中体现和反映这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育活动而形成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人才培养标准样式。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孙芳仲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自身的教育资源与办学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特征和运行机制。具体地说,它是指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结构,它涉及教育实施机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些结构状态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升级、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张振平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体现了教育思想观念。”王前新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彭元认为:“所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这个中心,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所形成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总之,学者们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丰富了研究内容。

根据以上阐述,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概括如下:

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一定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体现和反映这种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社会科学领域的“模型”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模式”是有区别的。自然科学反映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实然”,回答的是“事实是怎样”、“实际是怎样”的命题,可以通过模型对事实或实际进行拟合。而社会科学是对社会规律的认识,研究对象是社会活动,其回答的不仅仅是“事实是怎样”、“实际是怎样”的命题,更是“应该是怎样”的命题,是“应然”。人的活动都有主观能动性,是有选择、有目的的活动,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现不同的“目的理性”,其核心是不同主观价值的反映。不同的教育思想就有不同的教育活动,所以,社会科学领域的“模式”还应加上价值取向。教育活动和现象是“实然”与“应然”、“科学主题”和“价值主题”的统一,对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则更凸显价值主题。既然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之上的,那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认为是某种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的应用化、具体化、操作化。而且,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唯一的,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是相对于同一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指导下的其他人才培养形式而言的,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就会不一样。

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首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型是人才培养活动,包含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全过程,是“目的性”要素和“技术性”要素的统一。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长期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不是一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而变化。再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这种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可以被人们效仿和复制。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目标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分就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它也决定着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措施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包括教育组织体系和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途径以及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等。

必须强调的是,培养目标主要用来区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人才培养措施,可以区分同一层次的不同培养模式。而研究高职教育内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研究人才培养措施上的区别,包括教育组织体系和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途径以及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等,这正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2006年11月,以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关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者众说纷纭,提出了种种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1)以办学思想、办学道路或方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如“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2)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如“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3)以总体性人才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这里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持这一提法的人比较多;二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三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4)以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涉及具体的专业设置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和途径模式等多个方面,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任务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等。(5)采用以上四种提法混合起来的提法,如“‘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等。

上述种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都可以在国家纲领性文件中找到依据和来源,也确实能阐释和指导现实高职教育的许多问题和实践,有其合理之处。然而,笔者认为:(1)根据前面论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说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说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以“产学合作”、“需求导向”等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显得笼统和模糊,不能明确表达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因为“产学合作”、“需求导向”是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办学道路的提法。以具体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又显得过于狭窄和偏颇,同样也不能表达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因为“‘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提法只能表明具体的教学模式等,以教学模式来替代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失偏颇,不能涵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同样,以混合提法来表达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妥当。(2)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表明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说明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然而,这种提法主要是用来区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再者,关于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理论界和实践者已形成了共识: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是“怎样培养人”。因此,以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作为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也存在不妥之处。(3)既然上面种种提法都不是很科学,那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只能表明在“怎样培养人”上面,即在人才培养措施上。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在“怎样培养人”这一个问题上的“二个方面”,二者统一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把二者单独分割开来的提法都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是指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思想道德(尤其是职业道德)、较强的法制意识、良好的诚实守信品质以及爱岗敬业精神等;高技能是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并且具有在职业(岗位群)水平迁移和向上迁移的能力。

第二,校企合作。就是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共同作用于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校企共享(包括人力、师资、实训条件、设备、品牌资源等),培养计划校企共定,教学过程校企共管,文化氛围校企共融等方面实行合作。

第三,工学结合。“工”即工作,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或作为企业员工的一员进行顶岗实习,在工作中培养职业素质和提高技能;“学”即学习,指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培养。工学结合就是在人才培养方式或途径上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是高职教育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统一于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工学结合将失去前提和基础,“工”与“学”将无法“结合”,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本质,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工”与“学”的结合,并以此为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工学结合的要求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工学结合的实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广大职教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甄别、借鉴、引进和消化国外职教模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职教实践的探索总结得出来的,是新时期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最适宜、最科学的模式,甚至被誉为职教的“一面大旗”。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别于国外的模式,如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北美的“CBE”模式、英国的“BTEC”等,也不同于我国以往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有:

在职业教育思想上,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体现新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新的人才培养观。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国高职教育是培养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突出社会适应性、灵活性和区域性特征,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需要),并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灵活自主地设置适应性强的专业,使专业能主动满足和适应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课程模式上,是以突出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系统化(或工作过程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既是提高质量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国际经验表明,高职教育可以没有专业和教材,但不能没有课程。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开发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在对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建立一系列“学习领域”,以“学习情境”(可以是系统化的项目,也可以是系统化的模块,或系统化的产品,或系统化的案例等)作为载体,对课程进行开发,并强调与企业合作开发,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我国的高职课程经历了由“模块课程”到“项目课程”、再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课程改革实践,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