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一、独树一格的蓄势

《本命年的回想》其文字情节曲径通幽。而作者本身也跳出了常规小说范畴,将“回想”摆在开篇,通过“回想”来为文章主体蓄势铺垫。在文章布局上就彰显出了新鲜感和艺术特色。从“回想春节”不难看出来,作者首先想到的是华夏文明,用富有诗意的句子描写了二十四节气,并让此感觉烘托春节。在二十四节气中虽然每个节气都是色彩斑斓的,但是却没有春节这样的隆重,有了这样的对比,作者才能将春节的隆重写出来。随后,才有浓妆重抹的描写京郊运河的地域性民俗民风以及充满了乡土风情的春节。

反观《端午日》开篇布局句句铺垫,重重蓄势。从一开始文章就以题目为核心,连用了三个“莫不”写出了过端午节时的热闹气氛,从全家出动到家家出动以及整个茶峒人全都出动来观看赛龙舟,着实地写出了万人空巷的热闹场景。这就是第一层的蓄势,以人之多来烘托端午日赛龙舟的盛况。随之而来的就是第二层蓄势,主要以划龙舟前的准备为主,描写了船只的形式以及龙舟上赛手的分配工作,接着又从时间上描写,在许多天以前,选手们就已经做足了准备工作。选手们都是身体结实、手脚灵活的小伙子,而船只是狭长的,两头高高翘起,在船上除了赛手还有锣鼓手。如此强大的阵营,如此欢庆的场面,在当时相对缺乏文化活动的农村来说,你追我赶的龙舟赛怎么能不吸引那么多的人呢?铺垫都做足了,作者才描写热闹非凡、动人心魄的赛龙舟场面。

两篇文章都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大胆运用蓄势铺垫凸显文章的乡土气息。

二、时间与空间构思上同领

《本命年的回想》在蓄势后,如数家珍一样娓娓道来。不仅使回想的部分层次清晰,回想后的概括描写更是精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在过年时候的真切感受。如“预热”“增温”“红火”等词汇的恰当运用。其整体描写以时间顺序为主,从腊月到正月初一,一共有条不紊地写了十件事,来回忆几十年前京郊运河过年时的风俗习惯。无论是腊八粥还是炒年货、换门神还是祭灶王爷、拜新年还是守旧岁,都是一幅幅精彩的风景画,都表现出京郊人民天然纯朴的独特品格以及京郊人民的美好祝福。

《端午日》在描写过程中详略分明,蓄势相应。龙舟赛主要通过侧面和正面虚实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首先正面实写,写出了选手之间和锣鼓手之间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以及拼搏的劲头。随后,侧面描写两岸的人群的摇旗呐喊等,真正让全到了虚实相生,让赛龙舟的激烈程度热上加热。捕捉鸭子是一个靓丽的尾声,给端午节一个轻松愉悦的后缀。这和之前锣鼓喧天奋勇向前的竞技场面相对比,也让情节在节奏上变得舒缓有度,张弛有感。人们在脑海中不禁形成了这样的壮观场面:雄鸭与善于游水的茶峒人在河水里追逐嬉戏。这是多么欢畅愉悦的场面呀!而作者最终要描写的就是这种充满原汁原味的湘西质朴民风和风俗习惯。

三、画龙点睛异曲同工

画龙点睛之笔往往是在文章的结束阶段。沈从文先生和刘绍棠先生都是大家,自然也通晓画龙点睛的奥妙。《本命年的回想》在收尾处将小时候的回忆和六十岁高龄做对比。细想一下,作者说有返老还童的感觉其实一点不假,在对比之间就已经紧紧抓住了本命年回想中的乐趣。在《端午日》的结尾提到的两种比赛,以时间顺序为主,直接指明端午节各项比赛持续到夜晚,这不只是为了承接上文也说明了娱乐时间之长,更重要的是体现茶峒人欢庆端午节的习俗,再次抓住主题不得不说其构思之精妙。从文章的收尾处看,平淡中见功力,做到了异曲同工的妙处,而在细细咀嚼之间饶有余味。

四、难分伯仲的语言

《本命年的回想》语言生动幽默。文本中多处提到刘绍棠先生的家乡运河,以浓郁淳朴的乡土语言来支撑京城运河的民俗民风。比如在文中写到奶奶一边唱歌一边炒年货的时候还夹杂着玉米粒在锅里毕剥毕剥作响;在写到腊八粥的时候,看着腊八粥的精致舍不得下口,可真正吃起来的时候却又没个够,看起来十分的矛盾却着实体现出了当时复杂的心情;在讲糖抹在灶王爷嘴唇上的叮嘱以及换门神、拜新年等等,都能体现出过年的喜悦氛围。在用词方面选择年根、小疙瘩鬏等淳朴的乡土语言,生动传神地体现出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作家本身的语言智慧。如,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香烛纸马送灶王爷上天。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送灶王爷上天”的民俗描写很容易唤起我们似曾相识的童年记忆,我们感到真切、风趣、轻松、愉快。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愚昧迷信、落后守旧的行为方式,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其中蕴含的人民展望未来,祈求平安,追求幸福的真诚心愿,而且,这种仪式严肃之中溢满快乐,随意当中饱含正经,它牵连着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它积淀了我们的观念和思想,它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民俗习惯,它成了我们漂泊不定的现代人的一个心灵情结。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无论文明怎样进步,也无论我们家在何方,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不变的心愿:明天更美好!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中国十年文化看深圳,百年文化看上海,千年文化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五千年的历史成就了山西古老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只要是山西人身上就流淌着浓郁的山西精神,而这种性格无疑离不开山西的特有的文化根基,即孝道、晋商、佛道、民俗。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君臣父子家国无疑就是忠孝之道的最好诠释,而传统山西人尤为重视孝道;晋商文化已经成为世界认识山西的一张名片,也的确成为山西文化的宝贵财富;五台山是佛教文化圣地,也决定了山西的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民俗当然也是山西一个特色鲜明的标志。剪纸,在山西非常普及,已经发展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用剪刀在纸上裁剪,或用刻刀在纸上裁刻,用纸造型构成各种图案的艺术表现形式。此外,还有民歌、皮影、炕画、莲花落、仿古铁器、推光漆器、面塑等都是广为知名的地域民俗文化代表。

二、山西民俗文化——刺绣运用于服饰之中

山西的民间刺绣不但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能表现和反映山特风土人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绣工精美、造型生动、图案简洁、色彩艳丽等。而且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珍品,大多数都出自农村妇女之巧手。受到古老文化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山西民间刺绣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区,都显示出纯朴、热情、粗狂的特点,尤其体现在服饰中的刺绣,将艺术与本地人的性格相协调、相适应而和平存在的,可以说它既是一种造型艺术,又是一种生活艺术。作为服饰刺绣,对服饰细节各个部位都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加之不同的内容,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使每个人成为一个人文载体,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远不是一眼能够看穿的。而刺绣对服装的装饰非常重要,从帽子到上衣、裙子、裤,再到鞋袜、围巾等几乎所有的装饰设计都可以添加刺绣的演绎,而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以山西忻州民间服饰为例,传统刺绣表现在不同的位置和细节中,寓意含有平安、吉祥“腕袖”,多以如意祥云的图案装扮;“领口”大多是装饰着各色花朵的图案;“裙子”也一直是妇女常用的衣服,在前后各一片的裙摆上常嵌边、绣花,大多是蓝色,黑色、红色的底布;而“上衣”部分绣花多在胸口,常用牡丹花等艳丽花朵的图案。还有晋南地区女装:绣花上衣、花带裙及百褶、绣花鞋等,上衣多彩色布匹缝制,而其他细节部位,比如领口、肩膀等地方加一些花样装饰图案。民间刺绣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人民通过图案来表情达意的思想,一般都是选一些民间寓意吉祥的图案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意愿的表达。另外刺绣还体现在女性内衣的设计上,精致的刺绣纹理与女性体态完美结合,凸显出现代与传统,民俗与服装的融合,尤其刺绣花边的设计更为广大女性朋友所喜爱,薄纱睡衣上若隐若现的中式刺绣也可以增强这种设计的质感。现代服饰设计中,刺绣带有浓厚的装饰色彩款式多为斜襟式宽大厚实长袍,刺绣手法穿法精湛,吸引很多设计师和消费群体的主义。在最近几年的品牌T台秀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刺绣。最近几年较为火热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上,也多选用刺绣类服饰增加气质和风采。例如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偶像来了》,有一期服装选用传统刺绣样式,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运用,图案细腻,花型立体,造型大方而朴实,使现代服饰更具现代风情。很多一线品牌:如江南布衣、巧帛等品牌中也可见到刺绣手法与现代技术的巧妙运用,也以其独特的风格抢占市场。

三、山西民俗文化——剪纸之服饰运用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1.1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

创作素材由于园林景观设计兼具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设计的对象和方法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具有独特性的地域文化成为了设计师的创作素材,并将其融入到园林景观中,以此作为对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展现,从而使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品味得到提高。对设计师而言,要想在当地的地质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及人文历史、风土民俗等人文环境中寻找灵感,必须对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解,才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地展现出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

1.2园林景观设计是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地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能通过园林景观设计的强大表现力反映出来,集中表现为当地人民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通过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获得了更广阔的创新及发展的空间。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可以在理解及吸收当地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文化理念,让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以此加强园林景观的吸引力和文化内涵,使游人在游览园林景观时能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是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2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原则

2.1独特性原则

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进行地域文化的表达时,应注意对当地的历史建筑、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及建筑风格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对其独特性进行充分的挖掘,从而使园林景观具有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为游人展现出本地独有的文化氛围,实现设计的与众不同和匠心独运。

2.2整体性原则

地域文化的形成依托于地域环境,而地域环境则是一个生态系统,拥有整体性的特点,且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注意考察地域环境的因素,根据地域环境的客观规律,把园林景观中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生态特点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使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

2.3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加强对保护及利用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的关注,从全局出发,综合分析地域内的全部资源,使园林景观符合科学发展观,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园林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对历史遗迹的合理开发和建造,使历史文化能够可持续发展;二是园林景观应对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物质和能源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利用,保障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

3.1适度保留地域传统

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适度保留当地的地域传统,以删减琐细和留取精髓的方式突出地域文化特点。由于保留的设计手法较为简单,其协调性较高,效果较为明显,且对景观环境的破坏较小,在历史价值高、保留较为完整并有典型性的传统园林景观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能有效减少对历史建筑的破坏,保留园林景观的传统地域文化。

3.2抽取地域文化元素

对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表达地域文化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典型元素符号的抽取来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地方传统。这种表达方式在设计空间结构时虽然不需遵循传统,但更注重元素符号的典型性和象征性,这些元素符号既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民俗文化,在园林景观中通过雕塑和小品等形式展现出来。

4结语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土情怀 语文教育 返璞归真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03

所谓乡土情怀,即基于自己熟悉的故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高尚心境。它的核心要义在于“人文”,表现为三个鲜明的特征:对“土地”的悦纳,对“家”的牵挂,对“自然”的回归。

乡土情怀的人文性与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课程理念不谋而合,为语文教师引领学生汲取民族文化的丰富营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提供了价值取向和情感保障。

一、从语文资源层面看,乡土情怀既是自然资源又是人文资源

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的学习和实践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等凝聚着浓郁的乡土情怀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曾感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同样,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走进生活,多读、多说、多听、多写。所以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思考场所,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场所。而且这样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语文学习的外延扩展至生活的外延,开掘学生的语文学习之渠,引入生活源头的“活水”,构筑语文学习的“学堂”。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资源意识是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前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敏感是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保证。所以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放眼社会,走进生活学习语文。对于教材中涉及的乡土情怀的教学主题,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挖掘其中所含的民俗文化,听民歌、看戏曲,参观古桥、抚摸一棵古树、闲逛一条小深巷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家乡民俗文化的魅力。当然,如果能创造机会带领学生远足,如到湘西过“端午节”,到古运河一带进行“本命年的回想”,到寒山寺体会在“枫桥夜泊”中抒发孤寂的心情,等等,都将会更大程度融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并发挥其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实践与熏陶功能。

二、语文教师具备丰富的乡土情怀,积淀人文素养才能构筑语文教学人生,促进专业成长

乡土情怀是一种涵养,蕴含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维水平、情感态度、思想品格等多种因素之中,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通过主客观因素的长期交互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教化。

对于如何构筑语文教学人生,促进专业成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好学,广泛涉猎文史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涵。目前,部分语文教师在长期的繁忙琐碎的学校教育工作中,自己看书提高的时间很少,因而出现知识面过窄、教育理念老化、教育手段落后等种种问题,很多教师长年累月所看的只是语文教科书、教辅资料,自身文化气场不强大,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严重阻碍。语文教师从事的是母语教学,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所以,既不能远离我们的语言文字的根本而让一些外国的貌似先进的概念术语来左右我们的语文教学,消减我们的乡土情怀,又要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怀揣时代和历史的责任和使命,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构筑自己的语文教学人生之路上经由语言的艺术形成教育的艺术。

三、给学生奠基一生的语文底子,就要引导学生返璞归真,建立民族文化的尊严

周国平说,所谓语文水平,“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底子,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时空的聚焦点,着力构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时代精神的交汇点,让语文课成为教师和学生情感沟通、思想交锋的心灵驿站。这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理想境界。这个“璞”就是贯穿语文教学始终并以此为情感根基的乡土情怀,“真”就是有尊严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入血脉里的生生不息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1.剪纸艺术的线条特点与服装设计中国风的体现剪纸艺术由于其主要技法是通过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出或刻出各种图案,因此,它所形成的阳纹剪纸是必须线线相连,而阴纹剪纸则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幅作品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服装设计而言,将纸视成布,在布上形成这种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形成一种与其他镂空面料完全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独以线条为主的艺术表达语言,且丝丝相连、丝丝相隔、细腻轻盈,极具浓厚的中国剪纸风情。如在“ShiatzyChen2013春夏会--玩转中国剪纸艺术”中,《不断》系列就以中国传统艺术“剪纸”为题,用其万连不断的独特技术及线条语言演绎着剪纸与服装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十足的中国风情。

2.剪纸艺术的构图特色与服装设计中国风的体现剪纸不同于其他民俗技艺,它很难表现三维空间、视关系等,因此对于画面中出现的场景及形象都采用组合的手法,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有自己独特之处。有趣的是剪纸既是表现在平面上,但却能突显一定的空间关系,这与其简洁、夸张、概括的物象造型有关,同时又运用图案形式美法则,作对称、均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常有层层叠高及隔物换景的构图效果。在表现中国风的服装设计中,可以尝试将剪纸的构图形式运用在服饰图案设计中,在服装上设计出剪纸艺术特有的平面化的层层垒高的构图效果以及只有在民间剪纸中才能一睹的单纯、夸张的图案造型,可以给服装设计整体上带来浓厚的中国民间剪纸的味道。另外,也可以利用服装穿在人体上的三维特性,将剪纸的平面性与服装的立体性相结合,创造出不一样的剪纸结构的服装设计。

3.剪纸艺术的民俗题材与服装设计中国风的体现剪纸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所展现出来的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摸索、研究的艺术成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及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民俗风韵及文化底蕴,是各个时代中国民俗生活及社会背景的写照。民族的既是世界的,而民族文化离不开民俗文化,民族情感是在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和劳作中日积月累出来的,因此民俗题材的演绎对设计师来说是个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而剪纸艺术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具有鲜明中国情怀的民俗文化,其虽为纸上文化,但设计师们可以将其延伸成布上文化,借鉴剪纸艺术对民间的传统风俗或历史事件的表现,拓展服装设计题材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中国风情的民俗文化。

二、结语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6篇

曹时生给我的印象是为人坦荡,言谈风趣又不失真诚。有着文人特有的素养和气质。他说自己是用文人的思维和洞察力来关注瓷都地域文化。他常说:“我生于斯,长于斯,我热爱瓷都这方热土……”他朴实真诚的话语透出浓浓的乡土情结。他从小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喜欢听说书、小曲、民谣、童话,喜欢看民俗文化演出……这些散发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淳朴“草根文化”,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为他的地域文化创作打下了基础。

拜读曹时生所写的瓷都地域文化的文章,如《古怪的窑名》《坯房旧事》《窑工情怀》等,我们感觉字字珠玑,清新隽永。“花轿”、“过年撑龙头”等民俗故事,在他的笔下,无不充满着无穷的魅力。《镇巴佬小曲》《民间革班》《瓷都说书人》中描写的民间艺人形象被他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欣赏他的有关地域文化方面的文章,总会使人感受到瓷都山水的美丽,似乎他将“母亲”留下的每一处历史宝藏都赋予了新的灵魂。

曹时生的地域文化篇章,不是消极地停留在怀旧中,而是积极地为当今时代服务。他把一些现代年轻人很少知道的旧事化为新说,存史育人,让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知道昨天,更珍惜幸福的今天,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这也是他撰写瓷都地域文化文章的初衷。在他的文章中,文史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特征非常鲜明。既保持了文史作品的严肃性,又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生动性,备受读者喜爱。读他的作品一点也不吃力,像在“听”他拉家常。渐渐地,我们感觉到。这样既简明又绘声绘色的叙述,非深厚的文字功底莫能为之。就连景德镇市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和文史专家读了他的文章后,也是赞誉有加。

写文史类著作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保证史料的真实性,作者要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其中来不得半点虚假与马虎。曹时生为了论证文史的真实性,不厌其烦,四处求证,力求还历史本来面貌。他的文章短小精悍,大都是千字文,其宁简勿繁的洗练文风,颇为鲜明。他并非文史专业人员,之所以殚精竭虑撰写地域文化的文章,纯属对瓷都这片热土的热爱,更由于一种社会责任感所驱使。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7篇

而当前的教学现状是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对本土的文化做到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做到有效地渗透,以致很多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知之甚少。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五千年辉煌的乡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因此,在语文课程中渗透乡土文化,已不仅仅利于时代的需要,还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及形成健康的道德观、人生观。

那么要如何在语文课程中渗透乡土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精神遗产,又能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究。

一、依托文本,渗透文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依托文本对本土的乡土文化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延伸,这样更利于他们对课文中民俗文化的深入研讨,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同时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外材料与课文的比较阅读,也能增强学生对家乡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乡土文化的使命感。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向学生去灌输这些知识还不如激发他们对乡土文化的兴趣,自觉地去了解,那样更有教学效果,更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要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拓展延伸,导入乡土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教导学生,教师首先要积累更多的乡土文化知识,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能让学生直观感受的资料,然后在课堂导入或教学过程中穿插教学环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认识更多有关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壤,感受自己家乡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

二、综合实践,走进文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各地乡土文化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地渗透进乡土文化,就必须让学生走入生活,亲身去实践,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实行真正的大语文观教学。

大语文观教学也就是要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科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引用。”教师引导开展乡土文化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合作,主动积极地参与设计和组织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风土人情,还能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俗单元后的综合性练习中我就建议学生到乡间去采风。 结合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东联八景》,鼓励他们到课外采用各种方式如访问长辈、查阅文献、上网搜索、实地考察等等去收集家乡民谚、民间传说、民歌、对联、民间习俗、名人轶事等。然后开展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活动,大家一起说一说民谚,学一学民歌,讲一讲名人文化,道一道文化古迹……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极其高涨,对家乡灿烂的文化更是崇拜不已,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感,这也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三、写作生活,感悟文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在学生对家乡的乡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触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8篇

近年来,我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力求活用现有的美术教材,不把学生局限在书本之中,课堂之上,而是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在校园、社会、大自然中,去发现、去寻找更适合于我们美术学科教学的新资源、新内容,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高中美术教学内容更符合本地实际,更贴近现实生活,突出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一、因地制宜地利用资源教学的重要性。

在美术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显得特别重要。怎样根据地方特点去挖掘农村高中美术教学资源呢?我们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大胆地尝试:

1、校内资源: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彩图纸,如旧教材里的彩色插图,废旧的美术书,作业本的彩色封面,食品的包装袋,卡通图片等,学生毫不珍惜,随手丢弃。这种现象既不文明,又不卫生。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如果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并把它作为塑造美的材料,不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校外资源:因为,我校地处偏远的山乡小镇,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岭上,草木丰茂,蕴藏着无尽的资源。特别是到了秋季,山上草木的种子成熟了,经霜的叶子更是五彩斑斓。这些宝贵的资源被白白浪费掉。如果这部分资源能够走进课堂,再我们美术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赋予艺术的加工创造,其潜能是非常巨大的。

在教学中,我对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种子,彩色图纸等的利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尝试,把它们作为拼贴画的原材料,收到了显著的效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彩图纸收集便捷,时时提醒学生将手里的彩图纸存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袋里备用。同时发动全校学生广泛收集各种草种树种以及蔬菜和农作物的种子,越新奇越好。学生将其收集的材料经过初步整理,带入课堂。

二、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进行绘画创作。

作为一名中国人,不能忘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丰富的人生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家园。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这些包括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建筑艺术、民族服饰、装饰等等的传统文化,把这些知识和美术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民间是一块内容丰富的文化课堂,乡土文化让人目不暇接,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一些民俗文化。农村中学所在地民间美术内容丰富,每年过春节,家家都有贴窗花的习惯,这些窗花造型夸张、特征突出,自由大胆地表现了人们的祝福,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的劳动、习俗、生活。为了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家各户还捏面、贴门神、挂年画;农闲时,绣枕头、绣荷包、编织。红白喜事的操办、“佛诞”等节日民俗活动,这些是孩子们所熟悉而又喜欢的风土人情。我们应当鼓励孩子把这些风俗带到教室里来,让他们来玩,来做,来感受。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从民俗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农村里也不乏有许多“名人”,我学校所在地就有书法写得不错老人,还有抗战英雄。组织学生采访“名人”,了解其先进事迹,并进行,摄影、人物写生等美术活动,注重“名人”文化精神的传播,促进学生追求高尚完美人格。

三、将传统礼仪渗透到高中美术教学中。

著名的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学校是为那些没有天赋的人开的。”这句话不是否定学校的作用,而是揭示一个客观现象:学校不是成才的唯一场所。各地的风土人情是艺术家创作的很好素材。现在的中学生不仅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理解不深,而且对于中国传统的基本礼仪也是理解不够,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就需要我们的传统文化礼仪兴盛不衰,比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先人后己、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等等,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合作学习,综合探究已成为美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合作,分工负责,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或共同研究一个问题。从而都能够锻炼学生之间的沟通、谦让、互帮互助,从中学到互助、互勉、互爱的良好品质。我们应该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就收到了传统礼仪渗透。如:在进行版画的制作过程中,每组的成员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又互相合作完成版画的印刷,没有互相合作,版画的印刷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的时候,那成功的喜悦在每个学生的脸上洋溢着,让后我又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美术作品,说一说你喜欢的版画作品,并说明理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