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

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控 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X9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163-01

为响应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煤矿行业把生产安全提到了首要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安全生产,安全经营,使煤矿行业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是保证煤矿行业可持续经营的动力。

1 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思想动力不足

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网络系统是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技术,对于不曾接触过的许多煤矿监管部门来说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思想上那个不够重视。在安装工作上进展缓慢,效率低下,甚至有些管理部门觉得重新安装费时费力,产生抵触情绪,想侥幸逃脱全面安装工作,或是在设备选用上不按规定标准选择,随便完成任务只为应付检查,使得很多系统上存在隐患,不能发挥真正的功能。

1.2 系统标准不统一

因为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系统的临时推行,还没有出台统一的安装标准,系统规格,因此各个煤矿企业在实施安装工作时,采用的系统型号各不相同,质量和性能也参次不齐,导致整个系统兼容性缺失,很难实现远程联网,信息系统不能共享和互传,影响工程质量[1]。在安装任务如此繁重的时候更应该统一标准,不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3 投入资金不足

由于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系统的建立是分地方负责,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不同步,因而出现有些地方工作进展快,而有些地方迟迟没有资金投入,工作进程非常缓慢。对于这类情况,国家要及时关注地方系统建设的进程,对实在有资金困难的地方,给予一定扶持,尽量平衡各个地方的联网建设的进度。

1.4 管理体系有待加强

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系统建立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控制,了解煤矿安全系统的运行状况,以便做出预警和补救措施。但这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现有的操作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严重不足,业务也不熟悉,操作起来有很大困难。对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也跟不上进度,相关的人员配备太少,再加上没有健全的系统管理制度,所以一旦设备出现问题或是系统运转不灵,检修工作不能及时跟上,很多建设好的安全监控系统实际没有发挥到作用,投入的大量资金打水漂。

1.5 对系统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没有落实好

在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投入实施的前期,就要做好系统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便之后的工作能顺利开展。但许多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本身就对这个新的安全监控系统不太重视,因此也完全不做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没有相关的培训指导计划,培训工作如纸上谈兵,缺乏具体措施的支持,煤矿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所以造成系统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操作能力不强和流动性较大,使监控工作不能如期进行。

2 如何对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系统进行管理

2.1 加强思想认同,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实施的积极性

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效预防煤矿安全问题,保证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行业的人力资源力量[2]。因此在煤矿行业引入数字化监控系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通过监控系统连接网络,可以对网络覆盖区域内所有危险源进行监控,及时隔离和防治,或是对工作人员作出安全撤离等保护措施。安装这样一个系统,相当于为煤矿工作人员买了一份可靠的保险,值得引起所有认得关注。因此要普及相关课程,让更多人认识到这项数字化系统的功能,提高地方安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煤矿安全监控综合网络系统是生命与经济效益并存的重大工程,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必须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国家和社会安定发展的大局上考虑,从心底认识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重要性,从而认真负责地抓好工作进度,做出成效。

2.2 扎实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各项基础建设工作

首先提高工作进度。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调查摸清安装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没有进行安装工作的企业要及时督促并指导安装,对已经做好安装工作的企业,进行严格设备适用,检测和验证,再决定其是否投入正常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要严格按照高标准高要求进行指导。其次统一设备规格和要求。面对许多企业在系统设备规格和型号上的差异,不能有效联网,要统一做出硬性要求,抓好改造工作,将这项系统的使用落实到位。最后是规范网络技术。相关的安装和改造工作完成后,要对网络连接工作进行验收,规范网络系统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速度要求,加大监督力度,落实责任制,使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系统能尽早投入使用,尽早为企业为国家谋利。

2.3 重视系统维护工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首先在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时,要及时检查设备使用情况,淘汰不达标准的或运行不正常的设备;然后要配置足够的相关人员管理好监控工作,确保突况能及时被发现,或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及时修理,监控系统要保证随时有人值班,不让任何一个突况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是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培训课程,让所有系统工作人员都积极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通过的人才能准许进入系统工作。加强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汇报,让管理部门根据工作情况能适当调整方向。不但是系统工作人员要进行培训,各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相关技能的培训,总之大家要齐心协力,积极交流工作经验,加强相互间的学习,促进系统的全面管理。

2.4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强化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监管

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网络系统毕竟是一项新技术,相关的制度和监管依据还没有完善,因此还没有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在这个时候更要加强对系统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推行各项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将监管事项制度化,并对未达到标准的企业进行相应处理,全面推进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科学使用。

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于煤矿企业、于煤矿工作人员、于社会都有保护作用,因此未来煤矿行业的发展会更加依赖这项技术。

参考文献

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各大、中、小型矿井都陆续安装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煤矿企业安全、集约、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化高科技保障手段,不仅可以为各级生产指挥者和业务部门提供环境安全参数动态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为预防灾害事故提供技术数据。当遇到瓦斯、火、冲击地压等事故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查看系统对事故时间、爆源、火源等的详细准确监测记录来争取时间进行紧急施救,对改善我国煤矿的安全状况、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2、当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现场管理和维护不到位

近年来,对于煤矿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由于煤矿管理部门的不重视,不能正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其次,在已装备监控系统的煤矿中,一些企业没有建立起监管规章、制度、体系,或者是对监测监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认为 监测监控系统可有可无 ,监测监控系统如同 摆设,严重地制约着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一些从事煤矿安全监测维修的工作人员不够专业,文化层次偏低,缺乏系统专业维修维护人员,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维护不到位。

(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生产厂家多、参数不一、兼容性差

目前,由于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生产厂家数量多、产品繁杂、测量参数不一、缺乏兼容性,因此在监测监控系统使用中,系统升级、兼容以及维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难度,使各个厂家生产的监测产品使得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维护,增容,升级带来困扰。其次,由于现有各个厂家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几乎都采用各自专用通信协议,很难找到两个相互兼容的系统,这就很容易造成煤矿企业的重复投资。

(3)智能传感器质量和性能比较差

传感器是煤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性能的传感器是监测环境与设备参数准确性的保证。我国目前使用的传感器几乎全部采用载体催化元件,长期以来我国载体催化元件一直存在使用寿命短、工作稳定性差、调校期频繁、灵敏度漂移以及制作工艺水平低等缺点,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4)通信协议不规范,诊断功能差

由于现有生产厂家的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均互不兼容,没有一个符合矿井电气防爆等特殊要求的总线标准,从而造成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兼容,不能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共享。其次,现场设备在线故障诊断报警记录功能不强,现场设备的远程参数设定困难,作为管理维护监控系统的辅助手段,部分系统只能对系统的通讯状况诊断,不能详细地判断故障的性质和故障点,不利于于迅速处理故障地点。

3、提高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水平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现场管理和技术培训

首先,煤矿企业领导应当重视煤矿监控系统安全运行以及维护的相关工作,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各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科普教育,营造建设应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建立细致严谨的管理制度,及时完善有关监测监控管理的规定和制度,对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种设备和装置分别建立技术档案和账、表、图及检修、调试等记录,有利于责任到人。此外,加强技术培训。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覆盖了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与系统的升级改造等各个专业的知识,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每月应组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监控管理员必须清楚监控系统的原理、功能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组织厂家进行现场培训,对监测监控系统测试、校正的结果和存在问题进行现场示范解决。

(2)合理规范通信协议,制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监控标准

为避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之间不兼容现象,建议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广泛运用组态软件技术。组态软件是通用型的监控软件,不需要任何语言与编程。利用软件本身的工具便可自动生成通信,控制,储存等多种功能。它具有通用性,实用性以及维护方便等优点,可以有效避免不同监控设备之间系统不兼容现象。其次,加强网络管理,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目前各煤矿建立的计算机网络属于局部网络,无法与其他煤矿或上级主管部门实行资源共享,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各生产矿井与矿务局、各矿务局乃至全国煤矿系统构成统一完整、功能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真正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3)提高传感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目前,国产监控系统的配套传感器主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品种不全,用于监测环境参数的传感器较多,而用于监测生产设备工作运行状况参数的传感器少;二是现有的传感器几乎全部采用载体催化元件,存在精度差、可靠性不高的缺陷。因此,相关科研院所应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应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做到自诊断、自校正、自调零、配置标准远传接口,统一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制,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数据出来的简单性和传感器的互换性,发展配置齐全、高可靠性的矿用传感器是监控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4)统一通信协议,发展全面的监测监控专家系统

为了改变标准不统一的局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出台规范性规程和标准对监控系统及信息传输协议等进行规范,要求各监控系统统一通信协议,统一采用数据库,采用统一数据格式,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对系统进行维修补套升级。同时系统软件应向网络化发展,按统一的格式向外提供监测数据,发展覆盖面更广,监测监控参数更多的软硬件系统,为实现煤矿生产综合自动化奠定良好基础。其次,相关科研院所应开发专家诊断和专家决策系统,软件专家诊断应具有对故障的智能分析判断功能,而且要求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正确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提供对应的决策和思路。

4、结束语

随着煤炭开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已经渗透到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环节,为煤矿安全生产和高产高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煤炭企业领导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各种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相关科研院所要加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软、硬件的研发,从而让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可以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避免或减少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充分发挥监测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萍。如何完善煤矿监控系统运行与维修体系[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2)。

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02-01

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产品不合格,功能有限

能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的重中之重,煤矿资源作为直接开采矿产的产业,近些年来

国家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整治力度要求越来越大,煤矿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纷纷在企业中装备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以便更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如今市场上的监测监控系统琳琅满目、鱼龙混杂,难免有一部分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并装备在一些煤矿企业中。这类产品有些是无法正常工作,有的是质量较差,使用周期较短,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安全问题。比如,国外的甲烷传感器校准周期大约七个月,寿命大于三年,而国产的则相差很多。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抗高浓冲击能力差的问题,假如矿井中甲烷浓度过高,传感器元件就会变得非常活跃,这种情况下会产生零点漂移现象,导致瓦斯催化剂性能下降的问题,此外抗高獬寤髂芰θ趸够岬贾略件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稳定性变差。另外矿井中会存在不同浓度的硫化氢气体,会影响瓦斯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致使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

1.2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缺乏管理、维护措施

有些煤矿企业虽然购置了正规厂家生产的监测监控系统,但是却没有配备专职的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没有成立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管理体制,无法建立安全生产监督岗位责任制。

由于检测人员的缺乏,无法提供24 小时不间断的监控,更无法做好职工轮换时的交接工作。对所从正规厂家购买监测的实时数据难以有效的处理,无法做出时效性的操作。主要体现在监测系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没有配备固定的监测监控系统维护人员。从而使现场维护与检修无法跟进,而且矿井下面的开采是动态的,随着开采的延伸所有的监控设备包括一些精密的监控传感器都面临着迁移,而这些工作都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加之维护不及时,极易造成设备使用寿命下降。

1.3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管人员业务能力低,难以发挥其应有价值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信息数据传输、电子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信息控制体系。要想对检测系统熟悉使用并发挥作用,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是不够的。

而近些年来国家许多有特色专业的高校相继改名合并,对许多煤矿相关专业已经停止招生。许多高校毕业生对专业的认识不到位,不愿意到一线工作,容易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以至于该领域的专业人才缺乏,未经世事的初学者在监控岗位工作的情况大有存在。国家煤矿监督管理部门如今已经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目前正千方百计地找人培训,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不过由于受训人员的基础不同,授课人员难以对受训人员的基础进行把握,加之培训人员的授课方式可能不太适合,以至于培训收效甚微。当他们走进监控岗位时难免产生手忙脚乱的现象,从而难以使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发挥应有的价值。

2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中的问题解决方案

2.1 严控监测监控系统产品的购入途径

严格把控监测监控系统的购入途径,一定要从正规厂家购买。购买过程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防止由于购买人员的个人动机不纯而购买廉价的产品以次充好。需要持续不断的加固并完善安全监控系统的规章制度。购买过程中最好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全程参与,对质量进行把关。在甲烷传感器方面要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有较长的校准周期。要及时检查出传感器的问题,最好编写对传感器特定的软件用以诊断故障。对甲烷传感器校准进行规范化管理。

2.2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维护机制

安全监测系统管理方面急需加强,煤矿开采相关企业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并且实时发送监测数据制度是必然的。并且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严格的执行不断完善发展的这一体制。除此之外,在通过所监测到矿井下的一些实时数据,及时的分析数据,使这些数据能够充分的利用,对数据做出准确的判断,处理矿井下所发生的情况。对维护系统方面,组织一队专业维护人员,在监测系统使用过程中制定严格的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并增强队伍的积极性,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展开问题分析,迅速的解决问题。特别是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软件及硬件发生故障时的正确处理,监测电缆要与变频设备、线路分开吊挂,避免变频设备、线路对监测系统的干扰。巷道内监测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0.1m 以上的地方。一些检测易燃易爆气体。

2.3 定期培训、考核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员工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完美发挥效力最重要的保障。正是由于这个门槛,系统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信息计算机技术不甚了解从而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煤矿企业对安全

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 无信号 误报警

当前,为了有效监测并防范重大煤矿事故的发生,我国大部分煤矿已经进行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并起到了重要的监控、预警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仍然存在无信号、误报警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了很严重的煤矿安全事故。因此应当加大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防治无信号、误报警技术的分析和研究。

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构成分析

主站、分站、交换机、电源、执行机构、数据传输电缆、各种传感器、传输接口、系统软件以及地面上位机等共同组成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系统中,利用依次巡检的方法,监控系统主机能够实现对各个分站数据的收集,并通过解析之后进行数据显示。同时,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故障,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也会对信号、报警等异常信息进行显示,然后相关工作人员再根据信息进行检查和相关处理。

2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无信号、误报警原因及防治技术分析

2.1 无信号、误报警原因分析

2.1.1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传输线路受到干扰造成无信号、误报警

传输距离长、侧点多且分布广是我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分站到主站的距离从几千米到二、三十千米长短不等,而分站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从几十米到几千米长短不等。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这种特点,再加上煤矿工作容易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就造成系统线路在铺设过程中,容易形成一个耦合回路。如此一来,当启动变频器或者开停一些大型机电设备时,由于部分线路距离变频器较近,从而使系统受到强大电磁脉冲的影响和干扰。这种影响和干扰会与正常信号进行叠加,然后产生变数或者“大数”,进而监测值在系统软件上的显示就会出现异常,不是没反应就是会突然变大,从而最终产生无信号或误报警。

2.1.2 传感器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其运行不稳定造成无信号、误报警

由于煤矿企业很多工作都要在井下进行,而井下环境湿度较大,使得传感器电路板或元件受潮,从而产生氧化现象,导致传感器性能不稳。尤其是受到湿度的影响,在更换传感器时接头容易因氧化而变得接触不良,从而造成无信号或者误报警现象。当煤矿井下洒水时,传感器会因进水产生线路破损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得到很好处理,传感器的运行就不稳,从而造成无信号、误报警的情况发生。

2.1.3 供电不稳定造成无信号、误报警

煤矿井下工作区域供电电源距离变电站比较远,这种情况下就要产生压降,当启动大型电器设备时,就会产生较大的电压波动,且超出了分站工作的正常范围,从而造成设备运转不正常,导致出现短时间的无信号、误报警。

2.2 无信号、误报警防止技术分析

通过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无信号、误报警原因的分析发展,发生无信号、误报警现象的原因多为外界影响和干扰。对于无信号、误报警的判断流程如图1所示。

针对无信号、误报警时,传感器数据会发生异变情况,如持续时间短、数值变大等,对于无信号、误报警采取监控系统软件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防治。

2.2.1 观察监测值变化状态及处理技术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其测点报警监测值有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但是由于外界影响和干扰引起的误报警监测值会呈现垂直上升的状态,且传感器的频率值也会成倍上升。因此,当传感器监测值的上升大于传感器频率的倍频或者最大理论增长值时,就被断定为为监测值异常。但是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引起传感器监测值发生异常,即瓦斯在线标校的情况。所以,首先应当进行传感器表校状态的监测和判定,然后在进行监测值变化状态的监测。通过这两种监测,能够有效防止或减少无信号、误报警现象的发生。

2.2.2 观察持续时间并处理

当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出现无信号、误报警现象时,应当按照传输通道内的分站顺序进行逐个巡检,在这种巡检方式之下,分站的数量决定了巡检的周期,巡检周期会随着分站数量的增多而变长,但最多不会超过30秒。当发现某一分站监测值发生异常状态时,系统会自动改变之前按照分站顺序进行逐个巡检的方式,缩短对该分站的巡检周期,提高传感器所在分站的巡检频率,而其他分站的巡检方式保持不变,并对该分站进行多次巡检,从而有效防止或减少无信号、误报警情况的发生。

2.2.3 利用传感器对系统无信号进行判断和处理

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对各路电源所接入的传感器进行配置,如果传感器没有数据产生,那么就可以通过对电源电压的判断,来断定无信号状态的原因,如传感器的电源是否处于短路状态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电流的判断,来进行系统无信号现象的断定。如果电压、电流都正常,则就能够断定出是传感器发生故障或者电缆故障,从而从这些方面入手对无信号现象进行处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无信号、误报警现象的发生。因此,只有对无信号、误报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原因分析找到科学的处理方法,并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才能够保证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范文第5篇

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其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2008年煤矿安全生产,安排部署2009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狠抓监管措施落实,努力开创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刚才,县煤炭管理局、安监局、国土资源局、监察局、公安局就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各自的职能作了很好的发言,我表示完全赞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去年全县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8年,我县煤矿安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产煤乡(镇)和有关部门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极端负责的高度,真正把煤矿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扭转了全县煤矿生产的被动局面,安全生产基础明显加强,煤矿整改的力度和投入明显加大,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截止2008年末,全年发生煤矿安全事故2起,死亡1人,轻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36万元,无论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还是经济损失都比上年明显下降,杜绝了重(特)大以上事故发生。二是加大了培训力度。县煤炭管理部门和乡镇及时督促企业法人、安全生产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各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基本做到持证上岗。三是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和检查力度明显加大,煤矿安全日常工作的开展取得明显成效。各乡镇和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及煤矿企业定期开展煤矿安全大检查和联合执法工作,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煤矿安全例会,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通报和处理。四是通过狠抓煤矿整改措施和投入的落实,全县23家预保留煤矿已有13家煤矿通过省级验收,基本达到安全生产条件,正在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五是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了监管责任,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六是各煤矿足额提取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经费做到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足额投保了井下职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金,煤矿企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

但是,从全县煤矿安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上看,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从客观上讲,主要是煤炭企业的发展还不均衡,煤矿技术装备还十分落后,从业人员专业技术素质总体不高,煤矿安全投入不够,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历史欠帐还大,加之有的矿井资源枯竭,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说到底。从煤矿安全和生产的深层次上分析思想认识上还有差距,抓落实还不够,煤矿安全制度“落实不下去,严不起来”,“制度挂在墙上,管理停留在嘴上,落实停留在会上”这是当前煤矿安全工作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对上级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贯彻执行不力,责任制不落实。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存在死角,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隐患的煤矿,该整改的没有彻底整改;二是部分煤矿整改力度不够,安全投入不到位;还有极少数煤矿企业重查轻改,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对整改持观望态度,仍抱侥幸心理。三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职责不清。特别是在当前煤炭供应仍然紧张,价格依然偏高的情况下,有的煤矿受利益驱动,超能力生产现象时有发生,“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比较严重。大家不防可以闷心自问一下,县政府说一千道一万,语重心长,百计千方,竭尽全力,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到底执行多少,落实得如何呢?据了解,元月份县煤矿安全检查考核组在履行检查考核职责时,还有极个别乡镇分管领导不主动接受的安全检查考核,导致县里派出的检查考核组工作无法开展,吃夹生饭。这是抓煤矿安全工作不扎实典型的表现,也是作为一个国家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的典型表现。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推进煤矿安全管理上新台阶

(一)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产煤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党早已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安全将成为社会文明进一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的重要标志。就我县来说,2004年zz煤矿“zz”透水事故的发生,使我们吸取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务必要不忘过去,警钟长鸣。重不重视安全生产,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讲不讲政治的重要标志。我认为: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是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安全工作绝非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很严肃的政治问题。因此,抓好煤矿安全工作是社会全面进步需要,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课题。

(二)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法律法规和各级政策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把理性的东西通过实际工作转化为工作成果。一是各产煤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行证许可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特别规定》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县政府出台的《zz县煤矿安全检查制度》、《zz县煤矿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zz县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思南县煤矿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办法》、《思南县煤矿瓦斯防治办法》、《思南县煤矿防治水办法》、《zz县煤矿复产验收办法》、《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意见》等制度和办法,着重要在落实煤矿安全管理办法和措施上狠下功夫。二是要严格煤矿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强化源头管理,建立完善行政审批责任制。三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真正做到依法办矿、安全办矿。

三、狠抓煤矿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高科学办矿水平

(一)继续加大煤矿整改力度,深化煤矿专项治理,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各产煤乡镇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一通三防”管理措施,严格督促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防治十二字方针,实施重点监控,重点治理,跟踪督查,严禁煤矿企业超通风能力生产。一是各煤矿企业要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对老、旧、杂和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等,要及时检修或更换,达不到要求的,要立即停止作业。二是煤矿企业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备用电源,满足矿井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要保持电源处于良好状态。三是抓好“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今年上半年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各煤矿企业必须要保证投入和装备到位,在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全面完成“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四是继续深化水害防治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煤矿水患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掘后采”的防治管理方针,完善防排水系统和地面防洪设施,配备配齐探放水设备和探放水人员,做到专职专用。要按照物探报告要求,控制好开采标高和开采范围,严禁在禁采标高和禁采区作业。五是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努力提高采煤方法和采掘支护改革,从根本上提高煤矿生产技术水平、安全状况和资源回收率,大力推进壁式采煤法,普遍推行金属支护,遏制顶板事故发生。六是加强井下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防治,建立洒水系统,完善综合防尘措施,依法做好职工健康监护工作,足额投保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七是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努力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和综合防范能力,继续抓好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煤矿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维简费的提取和使用,加强煤矿安全资金管理,对提取不足或挪用煤矿安全资金的要严肃处理。

(二)强化安全培训,努力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从今年起,要完善培训网络,提高培训质量,煤矿企业负责人及有关经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规范的安全培训。对煤矿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未经培训取得《矿长资格证书》;对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不得上岗;煤矿一线职工上岗前未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懂基本安全知识的也不得上岗。煤矿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要通过安全培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对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预防和自救能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四、落实监管措施,明确监管职责,加大工作力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把落实责任作为搞好安全的根本措施来抓,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和行业监管;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建立自我约束、持续稳定的煤矿安全长效机制。一是明确责任,重点完善和落实三项制度,即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培训教育制度。今年要在贯彻执行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煤矿安全管理办法及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培训教育制度的落实和完善。紧紧抓住这三个重要环节,开展监管监察工作。二是要做到“五个必须落实”和“四个创新”。即必须落实好煤矿负责人和经营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各产煤乡(镇)及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县政府出台的《思南县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班作业制度》规定狠抓落实,明确好下井带班的作业种类,下井带班的人员范围,每天下井带班的次数,在井下工作的时间,下井带班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对负责人或者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没有按规定下井带班,或者下井档案虚假的,根据[2008]53号文件对该矿处15万元罚款。必须落实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各煤矿企业要对照《特别规定》定时期不定期的开展自查,并要采取措施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凡未及时排查隐患、未及时进行隐患处理或未按时向有关监部门报告排查、处理情况的,要责令停产整顿一个月,并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15万元罚款,由安监部门负责督促落实。必须落实煤矿安全保障制度,各煤矿企业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保障制度,确保安全投入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教育到位等,因投入不到位导致发生事故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安监部门督促落实。必须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职责,各产煤乡镇及有关部门要负责对煤矿安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实施监督检查,督促煤矿企业消除事故隐患,检查督促煤矿企业制定和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凡驻矿安全督查员没有履行职责引发事故的,给予开除、辞退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各安监站和乡企站要加强对煤矿重大安全隐患的监控,对不依法履行职责,不及时查处所辖区域的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或不跟踪督促整改到位的,对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必须落实煤矿停产整顿规定,煤矿停产整顿要由煤炭管理和安监部门发出指令书,提出整改内容、时间等具体要求,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必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和安全技术规定,对擅自组织生产的,依法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由安监部门、煤炭部门负责督促落实。“四个创新”,即做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三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煤矿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各产煤乡(镇)的行政主要领导是煤矿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本辖区煤矿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要认真执行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落实到企业、落实煤矿、落实岗位,特别要落实好国家干部驻矿监管煤矿安全,要做到专职专用,确保煤矿安全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问,形成监管合力。煤炭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主体责任,矿长要具体负责本企业的安全工作,对安全管理负总责制。按照层层签订的安全责任状的要求,落实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监管责任,真正形成责、权、利相统一,做到安全、生产、监管、收费“四位一体”的煤炭管理体制,更好地促进煤炭产业长足发展。

(二)明确监管职责,细化监管措施,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力以赴搞好煤矿安全工作。

县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大煤炭产、供、销、运和“五统一”管理的工作力度,严禁非法矿井产品流入市场;要加强培训工作,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生产的自我保卫能力;认真组织贯彻落实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加强对煤矿矿矿长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和上岗管理。县安监部门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安全进行日常性的监督检查,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依法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定期不定期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对煤矿职工培训进行监督检查;参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认真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及监管工作。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矿产资源动态巡查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打击已关闭煤窑死灰复燃和非法采矿,做到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对越界越层、破坏矿产资源、不按批准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实施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查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县环保部门要督促煤矿企业按照规定完善环保设施,落实排污治理措施,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以及环保治理不达标的煤矿进行查处。县公安部门加大对煤矿企业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力度,强化对煤矿企业购买、运输、储存、使用民用爆炸物品情况的监督,向合法煤矿企业提供合格的煤矿专用炸药;对非法生产和违规生产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要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加大行政执法的力度,对不听劝阻,各项非法生产的采矿业主,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行政处罚。县监察部门要加大行政监察力度,认真进行行政责任追究,特别要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

(三)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凡在乡镇辖区内发现有非法煤矿,按照规定对产煤乡(镇)主要负责人给予降级以上处分,对发生事故的要从重处罚;凡因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不严格执法、失职渎职等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事故的,严格实行问责制,并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因违法违章作业造成死亡事故的企业,由职能部门督促煤矿企业严格按省政府的标准进行赔付,并对事故单位依法进行处罚,确保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四)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监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各产煤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在煤矿监管中不断发现问题、了解情况,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推进监管体制和机制、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上新台阶。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一)各产煤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抓好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强化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抓好基层、夯实基础,逐步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因此,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各煤矿企业的重要职责,更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历史使命,要把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在监管上下功夫,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监管靠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狠抓目标管理和责任制的落实,加大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完善各项保障措施,提高企业防御事故的能力,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范文第6篇

一、市煤炭安全监控系统基本情况

市现有地方煤矿24处,基建矿井1处,年产原煤近600万吨。中型机械化矿井只有3处,机械化程度低。高瓦斯矿井5处,全部属于耀州区管辖,其余为低瓦斯矿井。

2006年,全市地方煤矿全部完成了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煤矿瓦斯治理“监测监控”。目前,全市现有地方煤矿24处,基建矿井1处,除3处﹙宜君县马坊、南塔、龙门沟煤矿﹚资源即将枯竭煤矿未实现联网外,其余22处均实现煤矿、区县、市级三级联网。煤矿在用监控系统共有5类25套,由不同的厂家生产。其中KJ73N、KJ78N、KJ66N各一套,KJ66六套,KJ95八套,KJ19八套,其中KJ66N是KJ66的煤安认证升级产品。

二、市煤炭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运行以来,它不仅实现了瓦斯、CO、风速等数据的传输、超限报警、信息查询、报表生成等功能,而且实现了对通风机等电器设备开、停状态的监控,只要井下被监控点的瓦斯浓度达到报警值,就会实现声光报警,从而有效地杜绝了瓦斯超限作业的发生。市煤炭局安全监控中心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的类型及性质,及时给相关区、县煤炭局监控中心下达了网络监管指令,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防止了事故的发生。但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煤矿井下监控传感器设置的数量、种类达不到相关规定要求;监控传感器的设置位置不符合相关规定,起不到有效的监测监控作用;传感器未按照相关规定按期进行校验,造成测量数值误差偏大,甚至失准;瓦斯检查员没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班使用光干涉瓦检器对其负责区域内的甲烷传感器的测定值进行校核,对超过规定误差的汇报相关管理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多数监控系统没有故障闭锁功能,监控系统出现故障,不能对切断闭锁区域内的非本质安全性电气设备并进行闭锁。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一个相对的新兴事物,一些相关的管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维护管理内容还需要完善。比如在一些培训教材中还没有把每班使用光学瓦检仪检验甲烷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列为培训内容;没有把瓦斯超限断电闭锁的原理和接线方法列为电钳工的培训内容。煤矿企业也没有针对监控系统需要增加相关岗位相应的职责。

二是监测监控系统缺乏严格的体系管理,监管不力。如人员配备、规章制度、专业技术培训等,主要表现在:有的煤矿配备监控系统管理员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监控中心站24小时值班和监控传感器调校、维护的要求。甚至有的监控管理员身兼数职,出现脱岗。监控系统管理员职责不清。有的监管员对上传及查询数据的概念不清楚;各种纪录报表填写不及时;出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汇报;不知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使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有的煤矿监控系统传输线与矿用电源电缆混挂在一起,造成信号传输不稳定;不定期检查传输线路,造成通讯中断、传输不正常、数据不准确等故障。有的煤矿井下工作面搬家,监控传感器撤离但没有对监控系统进行重新设置,在监控系统中出现已经不存在的工作面和长时间不更新的数据。地面中心站监控系统管理员不会或者错误地设置报警、断电、复电等定义;井下监控系统管理员错误地将井下分站、传感器放置;导致监测监控系统出现混乱。当传感器超限报警时,有的井下监控系统管理员不采取正确措施,而是移动或者“隐匿”传感器;当超限报警并切断了被控区域电源后,有的井下监控系统管理员擅自手动复电;在系统频繁报警断电的情况下,甚至出现擅自甩掉风电、瓦斯电闭锁的严重违反规程现象。

三是从业人员素质是制约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发挥瓦斯治理监测监控作用的瓶颈。地方煤矿中,大多数乡镇煤矿技术力量严重缺乏,没有监测监控方面的专业知识。管理人员和工人技术及文化基础差,基本都是“电脑盲”,虽然经过培训但依然不能掌握监测监控系统及其配套设备的原理、功能、性能、故障原因及检测、维修、校验、维护方法知识;由于没有建立淘汰机制,许多监管员在培训时,敷衍了事,学习培训内容是一知半解。井下监控系统管理员不会装接控制断电线路,经常出现不能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有的井下监控系统管理员,擅自改变专线供电,导致超限断电时误使局扇断电。监测监控系统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无力维护和排除。特别是对于监测监控系统这样一个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采煤技术、通风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有的煤矿监控管理人员在地面中心站经常操作失误,加之对监控软件、设备的功能,如定义、设置、打印、查询、存储等知者甚少,致使“指挥系统”失灵,使监测监控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市和区(县)安全监控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不论是采煤还是计算机或者通讯专业,非学习“监控专业”出身,只是掌握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网络这个综合学科知识“冰山之一角”。

四是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维护、调校工作不遵照相关标准开展,导致监控系统的监测值误差大。煤矿矿主和管理者认为监控系统“不准”,是个“摆设”。不在安全监控系统方面投入人力、物力,监控系统愈发工作失常。形成恶性循环。煤矿为应付监管部门检查,认为有装备就“完事大吉”了。至于,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监控能否起到作用、监管到不到位等都无从谈起。煤矿企业不重视,使煤矿工人更是认为“监测监控系统可有可无”。有的煤矿干脆就关机,上级检查来了再开机;有的煤矿井下没有专业维修人员,监控系统一但发生故障,矿井机电工就干脆甩掉监控系统不用。在这些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实际上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五是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对煤矿企业监控系统做了详细的规定。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规定地方煤矿必须向县(市)安全监控中心上传实时监控数据。但是没有对县(市)安全监控中心的建设标准、系统性能要求的具体规定。我市在建设煤矿安全监控网络是在摸索中建成的。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由于需要联网整合的监控系统门类复杂,标准不一,设置不一,造成整合联网困难。联网后网络系统运行不稳定,有的煤矿联网状态时断时续,故障率高。原因在监控系统和监控接口程序、网络运营和监控网络建设方中任何一方面或者几方面,难以判定。有时甚至各执一词,都坚持己方没有问题,有时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员集合在一起,搞“三堂会审”才能搞清问题原因。有时处理完的问题隔一两天又会重复出现。

三、加强煤炭安全监控的对策

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行业技术标准执行,保证井下使用的各类传感器的完好和准确,并有不少于3倍的备用量,按期送仪表检定中心进行标校、校验。做好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除尘工作,教育员工爱护监控设备,避免人为的破坏。

2.用于连接井下监测分站和传感器的接头或接线盒,必须完好,连线要结实,电缆要悬挂在巷道一侧,不能随地散落在地上,避免淋雨和人为破坏,在线路铺设上要尽量使用整节电缆,少用接头或接线盒,对损坏的接头或接线盒要及时更换。

3.发生通讯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传输电缆老化和受潮。因此要做好监测系统通讯线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遇到传输电缆老化和受潮要及时更换。

4.监测维护人员在进行瓦斯报警、断电功能测试之前,应与矿调度室和通风队取得联系,使他们能及时掌握瓦斯超限报警的原因,与区县及市级管理部门汇报,避免瓦斯误报警。

5.由于瓦斯传感器属于电器设备,电器设备会受电流电压的影响。因此瓦斯传感器在复电的瞬间,受过高电信号的冲击,偶尔会出现显示值突然冲高的现象。如出现这种现象,说明该传感器应该升井进行检查和调校送检。

6.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观念,坚定落实瓦斯治理12字方针。各煤矿监管部门普遍重视安全监控系统,加强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监管。

7.培训是提高监测监控管理人员技术和业务素质的唯一途径,是维护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和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由监控系统生产厂家和培训机构对煤矿的监控管理员、电钳工进行安装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监控系统的原理、功能等方面的理论培训;在授课的同时,进行实际、实物操作培训,如断电接线,风电、瓦斯点闭锁安装,传感器挂接、故障查找等。还可以结合煤矿实际,组织厂家深入煤矿,进行现场培训,结合每次对煤矿的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测试,校正的结果,现场示范解决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始终强调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强调煤矿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以及重心下移,然而相应的煤矿事故依然时有发生[1]。从某种程度上讲,尽管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是最终事后调查结果往往都显示,煤矿现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管理漏洞,相关人员在安全思想层面的重视度不够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不够到位。此外,煤矿工作现场还存在着矿工违章操作问题。因此,煤矿安全的科学化管理非常重要。

1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滞后

就煤矿经营管理而言,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煤矿管理模式相对来说是非常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上的成熟化。此外,在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层面激烈化与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之下,其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相对完善,管理机构更加精干化,权力比较分散,其生产经营核心放在成本管理层面,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实行非常严格的专业化逐级负责制,将安全问题贯彻到了一切工作当中[2]。但是,纵观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可以说大多数煤矿都是层层承包的。再加上受到煤炭经济长时间发展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1.2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现阶段,仅仅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宣传教育是不够的,由于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针对员工心理、员工情绪、社会因素以及员工家庭因素等的关注相对较少,煤矿安全标语只是表面上的形象建设,从而导致煤矿工作人员对于煤矿工作的安全问题在认识上明显不深,在重大安全隐患上的威胁仅仅停留在单纯性认识阶段,煤矿工作的“安全第一”意识非常淡薄[3]。

1.3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系相对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由于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基数是非常大,很难建立起一个人数相对庞大的监察管理机构。所以,从我国的安全监察管理层面出发,如果要想根据监察体系的实际设计要求贯彻落实监察内容则显得非常困难,通常情况下,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了行政威慑方面[4]。另一方面,监察方式难以实现危险源层面的动态化系统监控。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基础设计为危险源监察。我们都知道煤矿生产工作是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其危险源在实际工作期间随时都会出现,而且也有可能随时会消失不见,甚至有的时候会升级为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然而,现有的监察方式不能够实现动态化以及系统化的监控危险源,从而造成了事故超前预防逐渐形同虚设。

2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2.1营造良好的煤矿安全管理氛围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相关人员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安全管理氛围,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安全文化主要是指在实际生产期间指导以及约束企业安全行为与员工安全行为规范的价值理念。具体构建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在安全文化建设期间要有效控制以及最大化地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5]。从煤矿安全文化目标上来看,主要定位于让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牢固树立相应的安全观,增强安全意识;其次,明确煤矿安全管理原则,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原则是以人为本,增强安全发展意识。最后,完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贯彻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多种宣传手段以及宣传形式的应用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能够就安全文化管理、目标与管理原则有全面化的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化的安全管理规划。此外,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重视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确保安全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独特化与规范化。实现安全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有效控制煤矿工作当中的诸多不安全行为。

2.2强化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煤矿安全管理培训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将培训教材、培训机构以及师资力量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培训建设。具体来说,大型或者是特大型的煤炭企业需要建成二级以上的培训基地,而且中小煤矿还必须要建立起合理化的安全培训责任管理制,需采用委托培训的方法,做好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其二,严格煤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负责人以及某些特种作业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安全资格培训,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持证上岗,严格把关培训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其三,采用灵活性相对较强的方式实现员工培训的安全化[6]。在培训方式上也可以更加多样化,通过安全图片展示的方式、现场教学的方式、知识竞赛的方式、安全事故案例讲解的方式以及就安全事故案例展开共同讨论的方式等,强化安全培训管理。其四,加强关于煤矿安全知识的科学教育,相应的培训内容必须要包含国家性质的安全生产法规,从实际出发,根据矿井生产条件进行安全规程培训以及操作规程培训等,并制定出合理化的应急预案,按照专业化的安全生产规章进行学习,清楚了解煤矿公司安全责任制,增强煤矿企业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熟练掌握煤矿工作的相关生产知识以及操作方法,从根本上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化。

2.3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

煤矿安全隐患的有效排查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借助对小煤窑治理、一通三防、安全供电以及防治水等安全隐患的合理化排查治理,促进生产硬环境在安全系数上的提升[7]。首先,应制定出专业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特别是针对一通三防、瓦斯煤尘治理、防治水、小煤窑治理以及安全供电等的排查治理,科学制定专项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的具体目标以及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治理措施。其次,增强对煤矿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是出现在薄弱区域的,而事故也是在薄弱点突破的。采用规范化管理措施形成对煤矿管理薄弱地点、管理薄弱环节以及管理薄弱时间的有效监控,快速发现以及消除薄弱点。其次,大力推行“四个结合”,也就是说将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预防重大事故以及控制危险源等进行有机结合。还需要将其与各级干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贯彻落实进行结合,紧抓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突出性矛盾以及重点问题,全面提升其安全保障水平。

2.4建设高质量的煤矿安全监察队伍

煤矿安全监察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重大,而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又是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安全监察管理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第一,安全监察人员在政治素质与责任心方面要保持较高水平,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更新安全监察层面的专业化知识,做到监察工作的雷厉风行,具有原则性。第二,安全监察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规范化的年审制度。只有在安全监察人员经过专业化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情况下才可以上岗。此外,每年都必须要对全体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考核,如果成绩不合格,则必须及时更换。

3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相对较强的工作,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广,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作的规范化与安全化。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具体来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断改变传统形式的生产监察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安全全员管理、营造安全管理氛围、强化安全管理培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等途径,实现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韩帅 单位: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新娟.美国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0):162-169.

[2]李乃文,季大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115-121.

[3]宋泽阳,任建伟,程红伟,等.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和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1):128-135.

[4]贺超,宋学锋,李贤功.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探讨[J].工矿自动化,2013(1):96-99.

[5]冯群,陈红.基于动态博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5-19.

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范文第8篇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程度基本呈东高西低,随着我国煤炭开采的区域从东至西的转移,我国小煤矿的分布情况亦呈西高东低。我国现阶段小煤矿基本分布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或是欠发达地区。小型煤矿企业为当地的财政收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云南、贵州、四川部分偏远山区经济非常落后,小型煤矿企业所缴纳的税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部分地方甚至是唯一来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人员就业、脱贫致富、社会稳定及消除不安定因素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小煤矿对我国总体所需煤炭资源的补充作用虽在逐渐减弱,可对那些对当地作出特殊贡献及作用的合法小煤矿并不能简单的一关了之。政府需要对小煤矿的关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并对原所转让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回购、补偿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安置,以保证社会的和谐安定。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基本未改变。因此,小煤矿在我国有较长时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严格地执行我国有关煤矿规程、标准、安全制度的完善、技术改造及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查监督,以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小煤矿才能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2煤炭企业所用设备的特殊原因探源

众所周知,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主要是因为煤炭企业生产环境及经营对象特殊性所决定的。近几年,煤矿事故虽呈逐年大幅减少态势,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每年均有发生,其中突发性的煤矿事故几乎是不可控的。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冒落等被喻为“五大灾害”。这些潜在的灾害是突发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时刻威胁着煤矿职工员的生命安全。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我国不断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列》及《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为煤矿安全责任提供法律依据和相关技术规范。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以及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1]用以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煤炭,煤炭资源既有普通商品的属性,亦有资源产品的属性。煤炭资源是埋在地下逐渐形成,整个过程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不断有各种气体产生。瓦斯气体只是其中之一,位居煤矿“五大灾害”事故之首。瓦斯,又称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可燃性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合理利用就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为发电、照明和供暖等用途提供能源。瓦斯对煤矿安全又带来极大的爆炸安全隐患,增加安全投入及提高职工素质是小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途径[2]。瓦斯只有同时具备如下条件才会发生瓦斯爆炸:一是瓦斯浓度;二是氧气;三是火源。只要能切断瓦斯事故的三个条件之一,就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这与相关的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密切相关。

3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种类及特殊性要求

3.1煤矿所必须的设备种类

煤炭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产各种有害气体,大部分有害气体是无色无味,如一氧化碳、甲烷等,只能利用相关设备对其连续监测监控。随着技术的革新与进步,煤矿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直接与煤炭开采相关的技术工作大致分为:矿井的基建及维护、通风、防突及机电设备的维护等。这些工作虽属于煤炭开采工作前的辅助工作,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设备的使用及定期维护对从业人员素质、文化程度、专业技术相关知识要求相对较高。这些设备种类多,超过200余种,由于功能和用途不同,所需的专业知识各异,加之技术更新较快,因此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3.2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特殊性

煤矿所使用安全设备的特殊性主要有:一是要求井下设备防爆;二是要求计量。这样的要求导致了产品设备的技术含量较高,设备生产企业较为稳定,也只有具有这些要求之后,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需要。每种产品的安全标志证书及防爆合格证书的唯一性、对应性、时效性的要求,已能证明该类产品的特殊。如监测监控系统的产生、安装、使用及维护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中规定的要求。只有符合我国技术标准规定的产品才能投入到煤矿生产环境中使用。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所需产品的高标准、高要求、高技术,也因此产生了一批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高产高效建设对安全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3]。正是各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小煤矿的技术水平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有不断发展的空间,否则就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这对小煤矿技术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小煤矿技术人员管理及技术水平的现状分析

4.1煤矿经营者及安全管理者技术水平低,对安全的认识不足

大部分小煤矿经营者基本不懂煤矿安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一般采取安全矿长聘用制,主管安全的管理者虽是取得相关从业资质,但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加上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现场管理与理论脱节,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4.2技术人员素质低、操作技能差

目前,我国小煤矿技术人员大多数是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拥有高中毕业已是高学历,甚至不少人员还是文盲,对设备操作步骤、程序及方法等知识的反复学习,培训时能懂部分,培训一结束自己操作就忘。如瓦斯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或相关仪器仪表坏了必须依赖厂家人员上门服务,才能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由于操作技能水平低下,设备的操作不能按照产品说明的相关要求,特别是矿井的机电设备管理及日常维护工作多处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4.3基础知识薄弱导致专业知识差

“一通三防”(“一通三防”指的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灭火的技术管理工作的简称。一通:矿山有完善的通风系统;三防:防煤尘、防火、防瓦斯爆炸。)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技术要求,煤矿技术职工文化知识的不足,以及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不足,导致了对矿用设备安全所需标准依据、产品使用要求、产品的维护要求等知识严重不足,是相关设备的使用不正常的原因所在,往往也是煤矿事故无法提前监测监控的原因之一。

4.4技术人员配备不足

由于煤矿规模小,短期逐利行为较为严重,为减少煤矿经营成本,煤矿设备更新慢,致使设备老化、落后及生产水平低下。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存在不足,从而小煤矿的技术人员配备少。如部分地方小煤矿的电工甚至是几个矿只联合聘用1名或者电工身兼所有与用电相关系统的维护工作。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导致了责任心不强。

4.5缺乏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小煤矿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无相关要求,培训基本无相关制度、计划及目的,缺乏主动性。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仅是参加地方监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这类培训几乎不涉及具体产品技术要求,主要是一些技术规范、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参与培训的人员大多数未从事具体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5提高技术人员技能的对策

5.1国家相关部门加强技术规范的监督

小煤矿经营者观念的转变与国家相关部门对其监管程度息息相关。只有加强监督,改变短期逐利行为的经营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技术人员配备、培训等问题。

5.2提高从事技术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

现从事煤矿技术的职工基本是当地招聘的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大多数处于高中毕业文化水平或以下。导致后期的学习能力不足,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等难以掌握。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是招收与行业有关的技术职业学校的毕业学生进行培养或聘用学历相对较高的人员进入该类工作岗位,以改变现状。

5.3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由于煤矿产品的更新换代较快,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被研发后投入市场。这就对原有技术产生了替代效应,技术人员需经过新知识的培训才能满足岗位需要。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可以采用分层次、批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传、帮、带的传统模式,以老带新,以好带差,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对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5.4技术人员的合理配备及提高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