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脑梗康复护理

脑梗康复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脑梗康复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脑梗康复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脑梗塞;康复护理;认知得分;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03-02

脑梗塞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根据中华医学会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死于脑梗塞的患者约有150万人,老年患者占据了70%以上,脑梗塞认知功能障碍者中老年占据了50%~70%[1],脑梗塞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有效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我院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其认知能力,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8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41例,平均年龄为(69.3±4.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塞标准[2];由颅脑CT、MRI证实均为首次脑梗者;生命体征平稳,48h内病情无明显进展,Glasgo评分>8分;病程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健康护理及康复训练:心理健康护理是帮助患者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及抑郁心理,重拾恢复健康的信心,使其能够自我放松,配合治疗,保证治疗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康复训练是患者在床上时变换及肢位,被动、主动回复其四肢关节功能,循序渐进进行练习坐位平衡、起立、起立平衡、步行等,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次45分钟,与心理护理共同3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定其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基本认知能力,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BI指数评分、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及基本认知能力测验。

1.4 统计学处理:本实验所有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完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以P

3 讨论

脑梗塞致死致残率非常高,更会造成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研究发现,在脑梗塞过程中大脑皮层及其相关神经元的变性坏死阻断了相对应脑功能区神经信号传递[3],或者相应功能区的缺血坏死造成认知功能缺失,而早期进行康复锻炼通过肢体被动、主动的活动,释放出电信号刺激脑神经,增强脑神经的可塑性、代偿性,逐步改善认知功能[4]。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护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态、减少因为疾病出现的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增强可以康复生活的自信心,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本组实验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基本认知能力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上所述,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参考文献

[1]潘更毅,史岩.急性脑梗塞个体化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痰病杂志,2008,11(2):81―82.

[2]蒋海华,时恒平,徐艳,等.脑梗塞患者康复期心理障碍的分类研究[J].中国康复,2008,23(3):177-178.

脑梗康复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护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脑梗死病人往往发病急、病情变化快,部分危重患者意识不清、昏迷甚至死亡,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既要切实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还要配合医生用药,进行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给护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对2013年3月~ 2014年3月收治的20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200例患者中,男127例,女73例;年龄42~77岁,平均60.9岁;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

1.2护理 (1)密切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出入量的变化,必须加强监护,经常巡视患者,并做好应急措施。如患者一侧瞳孔散大或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脑疝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250ml+速尿20mg,快速静脉输入,要求在30分钟内输完。(2)用药护理:溶栓前让患者平卧,耐心讲解有关溶栓的注意事项,头部抬高15~30°,使患者解除紧张情绪。配合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如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头颅CT检查等,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语言、肢体活动及血压的变化,保证血压控制在适宜范围;溶栓时,药物必须溶解后立即使用,以免失效,注意所用药物的滴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同时遵医嘱应用改善循环、脑细胞活化剂等药物。(3)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目的是给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以及应抱有的态度,同时使之引起情绪改变和积极自我治疗的意志行动。护士启发诱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鼓励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激励病人配合治疗。脑梗死病人发生偏瘫等功能障碍、心理难以接受,加上生活不能自理,往往陷入绝望、抑郁状态中。通过言语疏导、爱心看护与照料,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并发症护理:昏迷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口腔分泌物滞留,肺部易发生感染,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和拍背,帮助痰液的排除。需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或静脉注射氨溴索化痰注射液。及时吸痰,防止痰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对于有意识障碍又有高度误吸危险者,应尽早实施气管插管;偏瘫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发生褥疮,护理人员要加强皮肤护理,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交接班时要严格细致地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患者行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要进行膀胱冲洗,并用0.05%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按时留尿送检,警惕泌尿系感染;出血是溶栓治疗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在用药过程中、用药后要加强巡视,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尤其注意意识、瞳孔以及肢体活动的变化情况,每15~30min观察1次,当病人发生头痛、呕吐、脉搏慢,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言语不清、肢体再度出现活动障碍等,提示并发脑出血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5)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的目标是最终使患者复行走和语言清晰,使残疾减轻到最低限度,康复应及早进行,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肌力恢复Ⅴ级;显效:肌力达Ⅲ~Ⅳ级;有效:肌力达Ⅰ~Ⅱ;无效:级数无变化,肌力仍为0级。

2.结果本组200例患者,115例患者治愈,62例患者显效,20例无效,3例死亡,有效率88.5%。

3.讨论

脑梗死通常分: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病,约占90%;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血脂症[3]。我国城市居民中脑血管病占死亡原因首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59.8%[4]。如何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切实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心理护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完成用药及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期艰难的工作。我们总结,严格掌握溶栓指征,缩短脑梗塞患者发病至溶栓的时间是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护士在溶栓前后应做好护理配合,进行严密观察是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和条件,在溶栓用药期间积极配合医生,遵医嘱用药,注意不同药物的用量及滴速,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强化心理护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依从性,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减少合并症,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病后的生存质量。综上所述,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监护,完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用药护理,进行预防并发症护理等措施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护理人员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5.

[2]李秋萍,范秀珍,高丽红.内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脑梗康复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护理

【中国分类号】 R74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86-01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我国城市居民中脑血管病占死亡原因首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59.8%[2]。脑梗死通常分: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病,约占90%;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血脂症[3]。我科2011年1月~ 2012年1月共收治58例脑梗死患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46~78岁,平均62.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

1.2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肌力恢复Ⅴ级;显效:肌力达Ⅲ~Ⅳ级;有效:肌力达Ⅰ~Ⅱ;无效:级数无变化,肌力仍为0级。

2.护理

2.1监护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神志、血氧饱和度变化,如患者一侧瞳孔散大或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脑疝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250ml+速尿20mg,快速静脉输入,要求在30分钟内输完。护士必须加强监护,经常巡视患者,并做好应急措施。

2.2心理护理 脑梗死病人发生偏瘫、失语或言语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心理难以接受,往往陷入绝望、抑郁状态中。心理护理的目的是给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以及应抱有的态度,同时使之引起情绪改变和积极自我治疗的意志行动。护士启发诱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鼓励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4],激励病人配合治疗。

2.3溶栓护理:(1)溶栓前准备 患者平卧,头部抬高15~30°,耐心讲解有关溶栓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解除紧张情绪。配合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如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头颅CT检查等。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语言、肢体活动及血压的变化,脑梗死患者血压适当升高可保持脑灌注量,但如收缩压>200mmHg,必须迅速将血压降至适宜范围。(2)用药护理 静脉滴注尿激酶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滴速60滴/min,连用3天,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药物必须溶解后立即使用,不宜存放。其他药物治疗 生理盐水250ml,脉络宁30ml,每日1次静滴及使用脑细胞活化剂等。(3) 出血倾向观察及护理 出血是溶栓治疗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在用药过程中、用药后要加强巡视,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皮肤、粘膜、鼻腔、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有无出血倾向,尤其注意意识、瞳孔以及肢体活动的变化情况,每15~30min观察1次,当病人发生以下情况:"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即头痛、呕吐、视神经水肿,"二慢一高"即脉搏幔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言语不清,肢体再度出现活动障碍等,提示并发脑出血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4预防肺部感染 昏迷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口腔分泌物滞留,肺部易发生感染,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防止痰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和拍背,帮助痰液的排除。需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或静脉注射氨溴索化痰注射液。对于有意识障碍又有高度误吸危险者,应尽早实施气管插管。

2.5预防泌尿系感染 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患者行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用0.9%氯化钠500ml加庆大霉素8万u进行膀胱冲洗2次,每日2次。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并用0.05%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按时留尿送检,警惕泌尿系感染。

2.6预防褥疮的发生 偏瘫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发生褥疮,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加强皮肤护理,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交接班时要严格细致地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

2.5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目标是最终使患者复行走和语言清晰,使残疾减轻到最低限度,康复应及早进行,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3.结果

27例患者治愈,24例患者显效,总有效率为87.9%,5例无效,2例死亡。

4.讨论

脑栓塞病人发病急、病情重,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病情观察,切实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严格掌握溶栓指征,缩短脑梗塞患者发病至溶栓的时间是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护士在溶栓治疗前后做好护理配合,进行严密观察是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和条件,护士应在溶栓用药期间积极配合医生。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依从性,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减少合并症,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病后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监护技术,精心、科学的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5.

[2] 张悦怡,庄一渝,程丽君,等.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79-181.

脑梗康复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老年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脑卒中患者日益增多。脑卒中病人起病突然,病情严重,病程长且遗留有不同的肢体及语言障碍,笔者在对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高质量的护理对于病情的缓解、转归、预后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2007年1月~2007年9月收治老年脑卒中患者237例,其中脑出血186例,脑梗死91例。年龄60~80岁,平均64.7岁。男142例,女95例,有多次反复发作病史的18例,大部分病人伴有合并症。

2 护理对策

脑卒中病人一旦确认,治疗比较明确,护理比较复杂,关键是要让患者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减少并发症,为此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心理护理:部分病人由于长期高血压,一旦情绪激动、饮酒、失眠,特别容易发生脑卒中。患病以后,病人不但出现焦虑、恐惧、失助自怜,而且孤独与期待心理更为突出,他们寄托于高超的医术,护理工作的创新,幻想着医疗奇迹的出现。期待心理对病人是一个渴望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若一旦落空便陷于迷惘之中而孤独、失助自怜[1]。因此我们要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与病人沟通思想,鼓励其与医生护士密切配合,引导其正性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其得到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1例反复住院的脑梗病人思想问题比较严重,不愿交谈,常常犹豫,本来自己干不了的事也不让别人干,吃饭甚少。我们从多次耐心的交谈中得知,他是怕子女老伴嫌弃,而且对自己的疾病失去信心,悲观失望所致。据此我们为了让病人感受到亲情,感受到自己价值的存在,感受到有更多的人在关心他尊重他,共同与家人制定了陪护方案,同时把病人的亲朋好友列出清单,让他们分次前来探望,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经常与病人谈心,促使病人树立了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2.2 基础护理:加强老年脑卒中的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严格无菌操作,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有关知识,配合护士工作。

2.2.1 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的发生。

2.2.2 做好每日2次的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继发致病菌感染。定时叩背排痰,每天4~6次,每次10min防止肺部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并做好会护理。

2.2.3 合理搭配饮食,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粗纤维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3 并发症护理:老年脑卒中的病人多伴有并发症:尿失禁、泌尿系感染、痴呆等,尤其泌尿系感染是老年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死亡率的增加。

2.3.1 早起训练,定时小便,以减少长期多次插管所致泌尿系感染的几率。

2.3.2 如须留置尿管要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留置尿管后应保持密闭系统。收集尿标本时应用针及注射器穿刺导尿末端。倒出集尿袋中尿液时避免接触到引流管末端。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时引流袋与尿管连接处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引流袋污染细菌上行。

2.4 康复护理:当患者发生脑卒中后如果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不再恶化,48h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2]。

2.4.1 保持患侧肢体功能位是顺利康复的前提,平卧时头抬高15°~30°,上肢可采用敬礼位,前臂呈半屈状态,足尖向上,足与床呈90°。健侧卧位时,前臂旋前手伸展,患侧下肢屈膝。

2.4.2 做肢体由近端向远端的按摩以训练肌力,防止发生肌萎缩。

2.4.3 护士帮助病人每日行3~4次的功能锻炼,随着身体的康复逐渐增加幅度和次数。上肢锻炼时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屈、旋转,下肢锻炼时使髋膝关节伸、屈、内收、外展。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仔细观察肢体技能恢复的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鸣果,金魁和.医学心理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脑梗康复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脑梗塞 ;中风 ; 康复; 护理; 饮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64-01

近些年,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脑梗塞的发生率逐年提升,此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影响人类正常工作与生活的常见病,脑梗塞的易发人群主要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常见的临床表现根据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的表现如下: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如发现有以上症状,请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治,防患于未然。

脑梗塞-infarction of the brain ,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本病中医称中风,由于发病后一般意识清楚,因此多属中风中经络。关于中风的病因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如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其中有外邪侵袭而引发者称为真中,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类中。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而脑梗塞后遗症则是由于脑缺血而导致的不可逆转的病理性改变的结果。因脑缺血形成的软化灶压迫颅内神经、导致瘫痪或偏瘫。临床常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 语不清、口角流涎、肢体浮肿、麻木、疼痛、怕冷、卧床不起、失语、痴呆、饮水上呛、吞咽困难 、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这种病一旦暴染,久治不愈,给社会、家庭带来长久的痛苦与困扰。脑梗塞恢复期护理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改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降低脑梗塞的高复发率,帮助病人在体力、智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方面最大限度地恢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随着病人病情的恢复,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护理。

在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过程中,要科学准确用药,预防脑梗塞复发;同时要尽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病后3~6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如果能够坚持进行可靠用药治疗、清淡饮食调节、功能康复训练、控制好血压血脂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够有效化险为夷,改善症状的同时防止复发。以下从几点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1)心理护理:脑梗塞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多突然,病人在短时间内从正常人变成一个残废人,不能继续从事社会工作和喜爱的活动,日常生活还需要别人的照顾,当想到自己将要成为别人的累赘时,常出现情绪异常、悲观失望。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不急躁、不厌烦精心照料。向患者讲清道理使其与医生密切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多接近、多询问、多安慰和多鼓励,耐心细致地为病人整理生活,针对病人不同的思想活动、文化程度、工作岗位、病情轻重等,采取不同的措施,以真诚的态度与病人交谈,答疑解惑,使其自觉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改善和恢复。

(3)肢体功能障碍: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要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并嘱病人经常用热水浸泡患侧肢体,促进其血液循环。

(4)针对口角歪斜病人因其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

(5)锻炼站立和步行:最初由两人扶着站立,以后可以由一个人扶着病人或让病人自己扶着床档或墙壁独立站起,当病人能独立站立和保持平衡后,才能开始跨步动作。注意不要让病人急于行走,主要是让病人体会迈步的感觉及保持平衡,逐步达到能自己行走,老年人可以练习扶拐或手杖行走。

(6)在康复期饮食上也要注意:忌食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花生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食物,防止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热性食物;忌嗜烟、酗酒;多食黑木耳(可降血脂)、芹菜(可降低胆固醇)等,平时也可以吃一些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生食少量大蒜或洋葱,并每天坚持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以上就是对于脑梗后遗症的康复护理的简单分析,脑梗塞功能锻炼是脑梗塞后遗症恢复期护理重要内容。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功能锻炼具体计划、目的、护理程序和效果评价,同时要针对患者病情适当照顾饮食习惯,作好饮食指导。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诊断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79~381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雷小宁,张辉,王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57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21(11):865~866

脑梗康复护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1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39-02

脑梗死是一种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病,起病急、恢复慢,致残率高达70%以上,大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使脑梗死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能力,回归社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科开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 收治的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1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岁;发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

1.2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早期康复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贯穿整个康复全过程,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许多患者急性脑梗死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焦虑,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因此,在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前,护士应当热情接待患者建立良好的医疗关系,取得其信任,给予关心和照顾,尽快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

1.3 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法

1.3.1肢体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

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尽量保持功能位置,如肩部外展、内旋、屈肘,肘部垫功能枕维持外旋,腿部外侧放置功能垫,以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足部用足托板使足与床尾成直角,以防足下垂或内翻。

1.3.2 减少患肢受压时间

间断解除患肢压迫时间,恢复患肢血液供应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患肢废用性肌萎缩、深静脉血栓及压疮形成的重要措施,每1-2h翻身一次,并将翻身情况进行记录,翻身前后均应置肢体于功能位,在压疮好发部位涂抹塞肤润,可缓解局部垂直压力,减少皮肤损伤,促进损伤皮肤愈合。

1.3.3 适时进行患肢被动及主动运动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及早开始患肢主动或被动运动训练,是肢体早期系统康复训练的关键,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除做到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健侧与患侧相结合、语言与肢体相结合;在合适的时候,还应尽早进行床上与床下的肢体运动相结合。一般早期先在床上对患肢进行被动的康复运动,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上肢多进行伸肌锻炼,下肢多进行屈肌锻炼,活动幅度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待瘫痪肢体肌力有所恢复时,再指导患者做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是康复过程的一个飞跃,也是患者生活是否能自理的关键。随着病情好转,应适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进行如下训练:下肢康复训练首先在家人或陪护的协助下站立,逐渐过渡到扶杖站立及座椅站立;随后进行迈步训练,仍先由助手协助步行,采取瘫痪下肢足底系栓1宽布带,当病人想迈步时,助手协助往上提布带,协助瘫痪下肢向前迈步。上肢康复训练一般采取提取重物或手握握力器锻炼上肢肌肉运动力度,通过对指训练及拾拣小物品锻炼手指的协调能力。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防跌倒事件发生。

1.3.4 理疗

(1)电针疗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高热等情况。予针刺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阳陵泉、三阴交,辅以低频低强度电刺激,一般为50Hz强度以能见到肌肉跳动,但不引起患者烦躁为宜,持续20min,1次/天,14天为一个疗程。(2)针灸配合患肢运动:按肢体穴位针刺,上肢取曲池、合谷、内关等。以上方法根据偏瘫肢体可交替针刺,同时配合患肢的运动,可促进患者的气血运行,激发其营养机能,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变形,同时运动可牵引伸张瘫痪的肌肉,保持关节和韧带的正常伸展活动。

1.4 饮食护理

为患者制定了“五低三高”的饮食原则(低热量、低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高纤维、高矿物质),鼓励患者多进食蔬菜水果、豆类,以保持大便通畅,禁烟、酒等。

1.5健康教育

每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开展30min的健康教育,内容涵盖脑梗死护理的基础知识、并发症的预防措施、饮食原则等,积极回答家属的提问,使患者及家属对脑梗死后遗症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疑虑;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进一步强化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理解程度;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适时指导后续的康复训练。

2 结果

通过我科90例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回顾,发现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早期若能进行合适的系统化康复训练,明显减少患者的肢体残疾程度,能不同程度的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3 讨论

随着人们营养摄入的逐渐增多,脑梗死发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因此,有必要将心理护理与构建社会和谐贯穿患者康复的整个过程。通过我科90例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回顾,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从心理、生理及实际行为上让脑梗死患者看到恢复的希望,通过健康宣教及其他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后肢体功能的逐渐恢复,让脑梗死患者及家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遵医的依从性,进而帮助患者减少焦虑及情绪低落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为偏瘫患者走向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早期系统的行为干预可以刺激患者的运动神经元,促进受损运动神经元的修复,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降低瘫痪程度。我科90例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早期系统化的康复训练结果,提示早期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对降低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艳.脑梗患者心理护理特点[J].健康必读,2013,12(1):426.

脑梗康复护理范文第7篇

2001年的夏天格外的热,在一个室外温度足有40多度的下午,张晓林骑着他那辆旧28自行车用了一个多小时赶到位于北三环的新风南里社区卫生站。他衣服的背后全部让汗水湿透了,累得满脸通红……

张晓林是谁?他是北京市第二医院主任医师,西城区政协常委,农工西城区主委。张晓林在做什么?这就要从北京市西城区的康复工作说起了。

西城区在组建专业化的康复工作队伍时,力图发挥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康复诊疗、教学、科研和对社区康复的业务管理、技术培训、指导、检查评估等作用,寻求最一流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社区、社区家庭,为广大残疾人朋友提供优质服务。残联与全区七个街道及三级医院挂钩联手,形成了三级康复转介服务网络。专家和专业机构的参与,为康复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在开展的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制定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开展康复宣传、康复技术培训、检查督导、康复训练服务和康复质量评估评定等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各专业技术指导组作用,使社区康复始终沿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2000年北京市西城区以偏瘫(半身不遂)康复为突破口,以社区卫生站专业人员为骨干,全面启动了社区康复工作。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社区康复将医学专家全面纳入到康复的全过程里。计划聘请医学专家把关社区康复训练的质量,指导医务人员,评估训练效果。作为评估专家需要对社区训练的每一个新病例进行初评,客观记录,并与社区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康复方法和计划,指导经过培训的康复训练人员开展工作。每一例康复训练习本结束时都要进行末评,检查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康复效果,这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西城区纵深15公里,大大小小的社区卫生站遍布在小胡同里,要一个个找一个个去,这将是一项辛苦的工作;社区康复工作刚刚开展,卫生站的同志不了解家属不理解,要顺利开展工作还得进行说服工作;有些偏瘫患者家里卫生条件差,入户评估就要不怕脏累。这可能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并且这项工作是得不到酬劳的――这是一项义务的工作,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处在社会上层的医学教授还会做这样的义工吗?西城残联的同志找到了张晓林教授,张教授决定接受这项工作。

从2000年10月,西城区第一期实用康复技术班结业后,张晓林教授作为西城区社区康复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成为了西城区社区康复的拓荒者。当你看到张晓林挎着公文包骑着旧28自行车在西城区的大小胡同里穿梭时,也许只会想到这是邻居大伯的闲逛,但正是这位医学教授为西城区的社区康复工作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爱心。记得一个冬日的上午,跑完4户已近中午12点了,张大夫没顾上吃午饭,匆匆地赶回医院主持下午的一台手术。记得2001年下半年德外大街开始施工改造,一位康复对象的家就在工地附近。张主任并没有因刮大风,路不好走放弃,他趟着路上的浮土,搬着自行车跨过管道沟壑,准时赶到了住户。张主任坐过康复对象的沙发,但更多是坐在康复对象的木椅甚至是小板凳上。有的患者家中房屋窄小,光线昏暗,有的甚至有难闻的气味,但张主任并不在意这些,在病人家中一坐就是三四十分钟,热心地开导他们,解除思想上的顾虑,耐心地为他们检查,指导他们的训练。康复训练对于社区卫生站的医务人员来说是一门新学问,在工作中难免有畏难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张主任总要说上几句鼓励的话,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热情。奔波在社区之内,忙碌在小巷之中,张主任面对的不都是尊敬的笑脸。遇到训练人员的推托应付,卫生站领导的冷淡,患者家属的不理解,张主任总能平静的对待,他说:“我为的是病人,干的是事业。”

8年来,张晓林无论寒暑奔波于西城区的大街小巷,他的足迹走到了西城全区46个社区卫生站中的44个,深入200多个家庭,入户对86位偏瘫病人进行了康复训练前的初评和训练指导,对35名达到半年康复周期的康复对象入户进行了终期评估。在张教授的指导下有20%病历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甚至有的取得脱残的效果。家住新街口地区的一位89岁老人患脑梗后,由于治疗及时训练得当,不但步态恢复了正常,而且还能用患肢梳头,拧瓶盖。她高兴地说:“我要活到100岁。”家住新文化街的一位86岁老人,患病后一直没下过床,身体每况愈下,家人曾为她准备后事。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她不但精神好了,而且能下床了,还能拄着拐,颤巍巍地走上几步。

在落实社区康复后,西城区真正形成一级、二级、三级康复完整链接,完成各级各类康复载体平台建设和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多元体系及其链接,并打破自成一体、关起门来做康复、各管一段的局面,实现连接连通共融共进,逐步形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载体、多平台、互为依托、优势互补、强辐射的体系网络,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全面康复、整体康复。为了更好的组建专业化的康复工作队伍,西城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把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实施了三个层面的专业培训。对各级领导者进行了4~8学时的培训,对包括区领导小组成员、各相关委办局领导、各医院院长、副院长,使其了解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原则。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康复工作负责人、各街道残联理事长和康复专干进行20~30学时培训,使其了解康复工作模式和评价方法。对社区卫生工作者、特教学校的校医和骨干教师进行168学时的理论和实操课培训,使其掌握康复理论和实用康复技术技能。经过培训考核发证,形成一支由区指导中心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社区残协组成的懂康复、有技术、能提供热情周到服务的互联互通互动的康复工作骨干队伍。

脑梗康复护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法律视角;农村家庭养老;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1-570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1.066

Study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 of Rural Family Endowment in Legal Perspective:Taking X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UO Jian-ping,MIAO Jun-hua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 The dilemma of rural family endowment and the cause of this dilemma were analyzed and summeriz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law and polices. It raised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mode of rural family endowment. The conclusion showed that we could improve the rural family endowment by perfecting family pension law and policy,improve the rural elderly income,carry forward the culture of filial piety,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service.

Key words: legal perspective; rural family endowment;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早在20世o末,中国各方专家学者就对养老模式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研究。近些年,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更甚以往。中国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原因,家庭养老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推崇的养老模式。穆光宗[1]认为家庭养老亲情滋养、其乐融融的功能是独一无二的,是人类社会传承千年最根本、最可靠的养老模式。而在农村地区,家庭更是老年人养老最有力的保障。穆光宗[2]认为相较于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的功能更完备,更能保证老年人的满意度。包括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和照料支持。

但在新型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刘若实[3]指出,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老龄化进程加快、大量劳动力外流和农村居民观念的变化等因素对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诸多挑战。此时,仅依靠原有的道德自律已无法切实保障农村老年人的赡养权益,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理念指引下,家庭养老法律政策已得到了不断修订和完善,但在具体执行中仍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分析法律政策支持下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基础上,以法律为切入视角,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农村家庭养老的思考和建议。

1 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

随着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持续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据《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5%。而这一情况在农村更是突出,据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农村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4.0%~17.7%。可见,农村不仅是中国老年人最多的地区,也是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口抚养比例最高的地区[4]。此外,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在加剧农村老龄化态势的同时使得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发生重大改变,生育率下降、家庭规模减小,打破了家庭成员原有的养老资源平衡,家庭功能受到一定的冲击,使得依附于家庭的农村养老陷入困境。

1.1 江苏省X县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

X县建于1961年,全县人口约61万,是个典型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县城。长期以来,农业是其主导产业,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收入取决于农作物的收成。X县下辖19个行政村,其中经济薄弱村占大多数,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几乎为零,甚至有些年份还负债累累。由于历史、资源、地域等原因,县城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仅有的工厂也是以原始加工类或科技附加值少的小企业为主,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很弱。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向外输出,由此X县农村民生得到很大改善。目前,X县农村已经有70%的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5万元,实现增长“十一连快”。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农村出现了农忙季节缺人手、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等趋势。而留守的老弱妇孺,务农常常是维持家庭生活的惟一手段。根据X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将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部分来分析农村家庭养老现状。

1.1.1 经济供养 经济供养是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基础和前提,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老年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满足其他的发展需求。在农村,受养儿防老传统思想的影响,老人视子女为老年生活最大的依靠,其中儿子为经济赡养的主要承担者,女儿只需承担生活照料的义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渐在转变,女儿也会给予一定经济支持,这在改善老人的生活上起到很大作用。但总体来说,子女对老人的经济供养水平普遍较低,农村中低龄老人大多选择自养自助方式养老,通过耕种农作物来获取经济收入,惟有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才会完全依靠子女。在生病住院时,子女的经济供养就显得更为重要,根源在于农村老人的收入来源单一、收入较低,无法承担巨额的看病费用。大多数老年农民都存在着健康问题,按村卫生室人员的说法,“富贵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农村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超过50%。调查中更常见的是“腰腿疼痛”、“脑梗”等病状。

1.1.2 生活照料 老年人对家庭提供的生活照料需要程度与其年龄、身体状况有密切联系。按照人口学的定义,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一般来说,老年人年龄越高其身体各项机能越退化,相应其健康状况也越下降,即此时老年人对家庭养老提供的生活照料需求程度最高。随着劳动力不断外迁,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居住方式发生了变化,距离也在逐渐扩大,老人从子女身上得到的生活照料相应减少。因而,日常生活中老人和老伴的互相支持和照顾最为常见,当老人患上重大疾病时,子女才会特意从工作地赶回来。可见,农村家庭对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支持正逐渐弱化,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家庭养老的传统做法已无法应对,这种人口压力必然会向社会扩散。

1.1.3 精神慰藉 农村一直盛行养儿防老的养老理念,子女承欢膝下已成为老人老有所养的最好愿景。但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村地区健全家庭越来越少,空巢老人问题在农村很典型,客观上造成对老人精神慰藉的缺位。在X县农村最为常见的是五口之家,家庭人口数主要集中分布在3~6人这一区间。但随着子女外出,农村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数量不断上升,其中空巢老人2.5万人,接近老人总数的1/4。相对来说,农村老人经济需求度较低,在土地保障下,温饱早已不成问题。但平时身边缺少子女陪伴,文化娱乐活动几乎没有,加上经济条件有限,老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找不到排遣的途径,导致老人的失落感比较重。其实,农村老人对精神生活关注和要求并不高,即使这样,农村老人的精神需求往往还是会被忽视。这和部分子女对赡养义务的认知误区有关,将赡养费的给付等同于赡养责任的履行,却对老人的精神健康不闻不问,让老人晚年生活深陷孤独。有些老人年老后不能创造财富价值,又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和累赘,甚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可,农村老人的精神生存状况十分令人堪忧。

1.2 农村家庭养老的法律政策现状

农村现行家庭养老法律政策,是以《宪法》为基础,《刑法》、《婚姻法》、《继承法》和《民事诉讼法》相配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5年修正)为主,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的系统规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目前关于老年人的专门法律,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美德为立法宗旨,明确规定了赡养人范围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此外,老年人权利在程序保护方面也有明确的规定。首先老年人在赡养纠纷诉讼中享有法律援助权,此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法院对于老年人的一般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从而及时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2 法律视角下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和挑战,陷入了困境。因此,以法律为切入视角,分析和总结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困境并进行原因分析。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江苏省X县的3个行政村进行调查,在访谈50位老人、大约10位年轻人及村干部的基础上,有以下发现。

2.1 供养主体缺位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

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下,中国家庭结构呈现出“四二一”的倒金字塔结构,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趋势明显[5]。而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农村劳动力外流成为一种普遍现象。2015年末X县外出务工人数就占六成,而且每年以5%的趋势增长。子女外出务工客观上造成家庭供养主体的缺失,使得“父母在,不远游”失去了其实现基础。而有能力的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在城市立稳脚跟后也许不再返回乡村,而农村老人随迁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是老人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承受能力,导致留守老人在农村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虽然子女外出在经济供养方面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多的支持,而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支持力就相对减弱。但对留守老人而言,子女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家庭养老法律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该经常看望和问候老年人,但法律规定也抵不过现实中“常回家看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虽然法律原则上规定用人单位应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从业者并没有这一待遇,想回家却苦于没时间。如果可以结合《劳动法》给予配套支持,那么“常回家看看”就有了时间保障。

2.2 经济方式改变降低了家庭养老保障度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脱离传统小农的其他生存方式的可选择性,导致传统的劳动经验不再为年轻人所尊崇,从而直接影响着传统家庭意义上老人在家庭生产中的权威。与此同时,现代法律强调民主、平等,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也意味着老人对财产不再有绝对的控制权,老人家庭中的权威地位随之下降。而农村老年人普遍收入较低,按照江苏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05元,另外80~89岁、90~99岁以及百岁老人额外有每月50元、100元和300元的尊老金。虽然仍有劳作能力的老年人可以有种地养殖等收入,但根据调查,在X县农村从事农业活动每年每667 m2纯收入约1 000元。大部分老年人反映这些收入仅够维持日常开销。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父母习惯将生平积蓄花在儿女教育、结婚、建房上,老人基本没有积蓄,年老后从经济供养到生活照料都要依赖子女,赡养意味着物力财力的付出,当这种付出造成义务人生活负担加重甚至威胁其生存时,就会出现赡养纠纷甚至不履行赡养义务等事件发生,从而影响到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6]。但在农村,由于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法律意识很是匮乏,甚至还有老人压根不懂法律。所以,即使子女不孝,老人也很少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2.3 法律意识淡薄阻碍了养老权益的维护

在基层治理方面乡规民约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乡规民约是农村地区居民约定俗成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一旦村民发生某些违规行为,就依照乡规民约来处理,从而维护特定区域的社会秩序。正是受传统习惯影响,民众对法律政策缺乏认同感。根据X县3个农村的相关访谈,50位老人中80%表示对法律陌生,不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剩余20%对法律有一定认识的老人大多是退休教师、医生或者村干部等。还有部分子女将赡养父母停留在个人道德层面,还未上升到法律层面。

民众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是因为公民受古代“重刑轻民”法律传统影响,直至现在仍有普通百姓认为法律所调整的就是杀人、盗窃之类的犯罪行为,到迫不得已才运用法律维权[7]。另一方面,法律过于刚性容易造成“赢了官司、输了亲情”的局面。实际生活中,法律所明确的权利、义务容易被传统习惯所取代。例如法律上规定儿、女具有同等赡养义务,但农村地区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尽管中国家庭养老法律支持体系从实体到程序、从内容到执行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对于巩固家庭养老,保护老年人权益打下坚实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农村地区,赡养及相关纠纷一旦发生,家庭养老法律往往遭遇困境。由于亲情障碍和对法律的认知误区,多数老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法律手段维权。另一方面,传统习惯对家庭养老的约束力已大不如从前,而且不具备法律效力,发生赡养纠纷后,受伤害最大的往往是老人,因而提高老人法律意识是维护养老权益的重要途径。

2.4 家庭养老替代性资源缺乏造成养老负担沉重

X县现有养老机构19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占一半以上,共有床位1 239张,现服务老人约300位,绝大部分服务对象为五保老人。民办养老机构7家,床位共有450张,入住率不到20%。其余老人均选择家庭养老以及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的社区养老。从养老机构的低入住率和服务对象可以看出,家庭养老仍是X县最主要养老方式,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同时,由于农村经济水平、养老观念等原因,社会化养老也尚未建立起来。

但根据农村养老现状,家庭养老的替代性资源又是迫切需要的,尤其是对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的照护。一是失能、半失能的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无法进行照护,但老人又必须时刻有人在身边护理照料;二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护理知识的匮乏和过长时间的照料会让照顾者身心疲惫,对整个家庭会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然而,目前对于农村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仍然找不到解决的方式。农村的敬老院面向的对象是生活能够自理的五保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无法入住。由于Y金有限,敬老院的护工少且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只能应付日常的生活照料和简单服务,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即使入住也得不到较好的照护。而民办养老机构因为收费较高,农村家庭难以负担,也很少有农村老人入住。受疾病的困扰,一方面,有效劳动力弱化;另一方面,医药费支出增加造成养老成本提高,更有疾病严重的农民,还需要家庭其他劳动力照顾,使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越来越陷入困境。

3 法律视角下完善农村家庭养老的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农村老年人养老主要依赖家庭养老,由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精神、照料等方面支持。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缺乏家庭养老的替代性资源,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缺乏照料,其晚年生活不容乐观,老人的养老问题愈发严峻。而仅依靠道德自律已不能很好地保证老年人的权益,需要法律政策对家庭养老进行补充支持,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3.1 提高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

由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的巨大差距,农村目前主要还是靠家庭养老,老人因缺乏经济地位使其权益得不到保障[8],除了要通过发挥孝文化等传统美德以及完善法律和政策之外,提高农村老年人收入刻不容缓。首先要通过加大筹资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额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贫困人群参保的补助,或将部分扶贫和补贴资金直接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措施,逐步提高农村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支付水平。近年来,农民遇到一些新情况,既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补贴“天花板”,又面临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还面临工资性收入增长可能放缓的局面。要促进农民增收,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在巩固原有增收渠道的情况下,支持农民创业富民行动,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推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途径开辟财产性收入渠道。同时,加快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推广运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培育更多“电商示范村”支持农民发展网店。另外可以借鉴德国农村土地置换做法,即当农村老年人达到一定年龄,可以自愿选择把自己的土地置换成较高额的养老金,使得他们有足够的资金颐养天年。

3.2 加强农村家庭养老配套支持政策

长期以来家庭养老这一模式的实施主要依靠社会道德的约束,而在社会剧烈变化的当下,子代对父代的报恩意识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削弱。道德的约束力是有限的,要让家庭养老政策落到实处必须要依靠法律法规规范。现有家庭养老法律政策以倡导性为主,现实性支撑不足。而家庭养老的完善,除了进一步健全现有法律外,必须要其他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而当代日本政府也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推进家庭养老的措施,如与老人同住的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赡养老人可以得到养老、医疗等多方面的津贴。新加坡政府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购房政策上对子女承担赡养责任予以支持。目前中国也急需探索对几代同居家庭、赡养老人的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家庭以及为照顾老人而返乡的农民工家庭等提供一定的家庭养老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等,可以通过重点扶持农户家庭农场吸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返乡。2014年南京市实施“五类老人”在申请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如果其子女儿媳愿意在家照顾“五类老人”,从被聘用上岗担当养护任务起,每月可领取政府发给的300元(照顾半失能老人)或者400元(照顾失能老人)的补助工资,这无疑是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的一种尝试。

3.3 弘扬和强化农村孝文化

长远来看,弘扬孝道文化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境的治本之策[9]。如今农村老年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很大原因在于子女和晚辈乃至全社会淡化了对老人尊重和爱戴的传统文化。因而全社会要大力推广“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孝道,宣扬尊老爱老美德,传播“尊老爱老模范”事迹,努力增强人们的孝道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孝道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借鉴古代养老与视学相结合以及对孝德教育的高度重视,在义务教育中加强尊老爱老教育,可以将开学第一课设到养老机构或请老人到校讲课等方式将孝元素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进而影响到每个家庭,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氛围。

另外,大力宣传家庭养老法律政策来强化孝文化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以来,公民法律观念已有所改观,但不少地区仍存在不懂法的群众。通过严加查处不赡养老人、虐待遗弃老人、侵犯老人权益等典型案件,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敦促人们自觉自愿尊重和赡养老人,使尊老敬老成为社会风尚。农村因子女不孝被告上法院的案例很少,但是这并不说明现实中子女不孝顺老人的个案很少,而是“清官不理家务事”的传统观念影响了司法救济功能的发挥。尽管法律具有强制力,但是真正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与子女矛盾的老人却很少,担心“赢了官司输了亲情”。所以不是万般无奈,老人不会轻易选择法律途径维权,从这方面看,法律在支撑家庭养老方面起着重要的防线作用和兜底作用。

3.4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单纯依靠血缘关系的家庭养老已经无法满足养老需求。且随着社会发展,为了更好地抵御自然和社会风险,养老服务由家庭向社会转移是必然趋势[10]。目前城市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已逐步完善,而农村还远远不够。以调查的X县为例,该县每个乡镇设一个公办的社会福利院,仅限于农村五保老人入住。社会化的民办养老机构几乎没有,失能半失能老人想入住机构,要么到县城要么到其他较远的地方,不利于子女探望。而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停留在“老年活动室”水平,服务内容不全、质量不高、形式简单、氛围不浓,离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有很大差距。事实上,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只设站不提供实质服务的“挂牌现象”很普遍,由于人员、经费等制约因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形同虚设。调查过程中农村老人们一致认为,农村迫切需要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建议把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当地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在2~3个村的中心地带建立兼有养老、医疗和康复护理的机构,开展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为独居老人或空巢老人上门服务时,通过互联网定期向在外的子女汇报老人情况;而对于有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负担沉重的家庭,老人入住机构时,政府可以为其购买服务。这不失为农村未来的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方向之一。

4 小结

在新形势下保障老年人权益,除完善家庭赡养法律制度和尊敬爱戴老人的社会风尚,大力弘扬孝文化,还要针对家庭养老法律在农村实施遇到的困境,考虑到法律政策的局限性。法律的主要作用在于威慑不赡养行为,其宗旨在于教育、约束公民不去触犯法律底线。因而在出台各项家庭养老配套政策的同时,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农村老年人收入水平。依托现有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村医疗卫生设施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家门口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有效保障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同时要引导老人树立自我养老观念,在劳动年龄时期有意识地储蓄养老金,掌握家庭财富和资源,变依赖养老为独立养老,变依靠子女养老为依靠自己养老。

参考文献:

[1] 穆光宗.当前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及应对[N].人民日报,2014-06-16(15).

[2] 穆光宗.重建家庭养老制度――基于浙江、江苏两地调研的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2):133-136.

[3] 刘若实.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与挑战[J].中国商界,2008(9):217.

[4] 卢德平.略中国的养老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6-63.

[5] 王利娜,李净净.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及出路走向[J].青年与社会,2014(3):228-229.

[6] 王 萍,李树茁.农村家庭养老的变迁和老年人的健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 蒋冬梅.略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性质――兼谈中国古代无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54-59.

[8] 黄晓平.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古今敬老养老法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