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企业心理咨询服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本的产业心理咨询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日本的企业一般设有咨询室、恳谈室、宣泄室或茶室等,那些有规模、有素质的企业,都引进了心理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援助这些计划。如松下公司著名的“出气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20世纪80年代我国去日本学习考察回来的人士介绍,在松下公司的“出气室”里,有松下幸之助的仿真橡皮人,供有怨气的员工打击以发泄内心的情绪。当员工打击完橡皮人之后,那橡皮人嘴里就会响起松下幸之助本人的声音,这是他写给员工们的一首诗。诗中说:“这不是幻觉,我们心心相通,团结合作,因为我们都生在日本国。我们有一致的目标――让日本繁荣幸福。我们的做法可能有分歧,但必须记住祖先的忠告:让民族强盛,子孙和睦。从现在起,这一切都不再是幻觉。”松下把“出气法”的心理宣泄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与员工的沟通、理解凝聚到民族精神上的做法,是值得中国企业认真借鉴和学习的。
产业心理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一是员工的心理健康;二是员工的压力管理和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三是员工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调试。产业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的劳动者和与劳动者相关的人,如员工的亲属。通过对从业人员及其亲属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排解他们心理方面的困扰,解决他们的问题,增进其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日本,从事产业心理咨询的人员是一批训练有素的产业心理咨询师。他们的年龄大多在40岁-50岁,专、兼职的都有。在大中小学校里做心理咨询的大部分是女性,在其他产业里的咨询师则是男女各半。这些人的出身背景,有学医的、有学护理的、有专门学产业咨询的,有学心理学的(其中又有临床心理学的、咨询心理学的)。产业心理咨询师在企业里一般身兼数职,担当着咨询师、训练者、员工福利员、顾问、组织改变者的多重角色,他们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开展职业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咨询、员工个人能力开发和自我发展等工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产业心理咨询师,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培训和资格认证。初级咨询师必须是大学心理学本科毕业,中级咨询师起点是硕士,高级咨询师是博士。如非心理学本科、硕士、博士,则必须具有很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经过严格的心理咨询专业的学习培训和严格考核。
初级预防:
消除诱发问题的来源
初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任何导致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且设法建立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和健康的工作环境。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的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理环境改善,包括办公室颜色配置、绿植摆放、办公物品摆放、信息屏播放、墙面宣传品选择等;二是氛围改善,包括对一些人事政策进行调整,改善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方式,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感和主人公感。
比如,某通信公司在引进EAP项目的第一年中,主要是普及员工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员工提供的EAP服务包括心理宣传品、培养内部EAP专员。心理宣传品主要包括张贴在办公环境中的海报、电梯视频、内网美文和心理测试等,可让员工切身感受到EAP的存在和作用;EAP专员是指来自组织内部的各个岗位,对于EAP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并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员工,他们是促成员工获得必要协助的主要人员。当员工受到困扰时,EAP专员的关心与协助,不但可以有效化解团队危机,还能协助员工解决或降低困扰。可以说,EAP专员是员工身边的“心灵助手”。
二级预防:
传递心理健康知识
初级预防中的心理宣传品虽然也可以传递心理健康知识,但对于自学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员工来说,还远远不够。二级预防中传递心理健康知识的形式主要包括各种主题讲座、培训。
讲座和培训的内容包括应对工作压力、自信性训练、放松技术、生活问题指导,以及解决问题技能等。这些形式和内容更加贴近员工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有时候还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级预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组织内从事员工保健的专业人员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以提高他们重视员工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处理员工个人问题的能力,如“基本咨询技能”和“行为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三级预防:
员工心理咨询与辅导
员工心理咨询是指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向员工提供个别、隐私的心理辅导服务,以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使他们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去生活和工作。由于员工的许多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生活方面的因素有关,这种心理咨询服务通常也面向员工的直系家庭成员。心理咨询服务是员工认可度较高的一种服务,也通常是企业必选的服务之一。
三级预防还可以减少危机事件给员工个人及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某电力企业在年度心理健康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几十个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正常的水平,其中一个人已经有过自杀行为。于是该企业马上启动危机干预方案,由咨询师逐个拨打员工电话进行回访,针对情况严重的员工进行电话咨询或面对面咨询;对于已经实施自杀行为的个体,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面对面心理咨询,并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通过及时的干预,危机事件被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当事人也逐渐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案例再现
服务对象:某公司客服部门的员工及其直系亲属。
实施方案:
1. 初级预防――宣传(小册子、电子邮件)
纵观全球EAP实施失败的案例,主要原因就是宣传普及不到位,员工不理解EAP,不知道如何使用EAP。所以,EAP的宣传普及是项目成功的要素。
为此,项目组专门印制了精美的EAP宣传小册子,散发到各个客服中心站点,并定时向全国客服员工发送个人电子邮件。除了宣传此次活动,还对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进行介绍。
初级预防为员工提供了EAP的简介及联系方式,既做了EAP宣传工作,也提供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自我调节技巧,使多数员工有机会接触EAP,并能对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逐渐形成重视的态度和科学的认知。
2. 二级预防――培训(管理层、一线员工)
(1)客服各大区督导心理培训
对某各大区督导以及中层管理员工共40多人进行了“心理健康和交互作用”和“心理健康与人才发展”的专题培训。该培训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紧密联系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受训员工普遍表现出对训练内容的欢迎和兴趣。这些内容的培训不仅促进了中高层员工在管理工作中贯彻这些技能,并且融洽了组织气氛,推进了管理工作的全面提高,提高了员工工作绩效。
(2)客服管理层健康培训
对某电脑公司客户服务部本部30多名中层管理员工进行了“心理健康与人才发展”的专题培训。该培训课程不仅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和内涵,确立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而且还引导受训员工学习了自我暗示、自我控制、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耐挫能力等自我调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摆脱困扰的实际技能和技巧。这些内容对受训学员来说不仅是全新的,更是有着巨大的使用价值。这对管理层人员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管理人员更好地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个人事件,更好地工作和管理下级员工是非常重要的。培训结束之后的反馈表明,受训员工对培训的内容和授课方式是欢迎的。
(3)客服管理层咨询技巧培训
先后两次对某电脑公司客户服务部30多名员工进行题目为“作为咨询式的管理者――亲情的专业化”的专题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内容、理念、模式和技巧,确立了成功的咨询者标准。同时,生动形象地结合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资讯技巧和方法的训练、评估和指导。最后为管理者总结了如何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推广亲情模式、贯彻人本精神,并提供了实际的指导建议。
(4)一线员工心理培训
对某电脑公司客服部北京中心站员工进行题目为“工作与生活的协调”的专题培训。
3. 三级预防――咨询服务(电话咨询、个别咨询、团体咨询)
(1)团体咨询
项目组邀请了某电脑公司客服部门的8名管理层员工进行了一次团体咨询。通过这次活动,参与者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解决了工作中的压力、冲突、自我效能感的丧失等问题,活动还使得参与者对工作、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使宽容、接纳的亲情文化,在小团体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2)电话咨询
项目组为某电脑公司客服部所有员工开通了电话咨询热线,聘请国内心理咨询界的知名专业心理咨询师担任热线咨询师。在此期间,项目组先后接到54人次的电话咨询,咨询员工总数达到了48人,其中包括11%的员工家属。在咨询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人际沟通、自身发展和工作压力三个方面的问题。
(3)个别咨询
作为广东移动深圳公司的一名员工,小张可以随时通过公司PCA“幸福加油站”网站获得帮助——打开“幸福加油站”的压力管理页面,用专业工具评估自己的状态和压力来源。根据压力报告的建议,在“PCA乐园”栏目中,点播一首舒缓的音乐,待心情平静下来后,再根据网站的指导方法,梳理出自己当前的状况和可能的原因,并可以获得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
小张正在接受的就是PCA服务的一部分——员工心理资本增值服务。“PCA,是我们2008年首创的新概念”,易普斯咨询公司首席顾问张西超说。
作为EAP项目的升级版,“员工心理资本增值服务”是怎样一步步介入管理的呢?
不断升级的“帮助计划”
自20世纪30年代EAP在美国诞生以来,从最初帮助员工戒烟、戒酒、摆脱药物滥用的心理咨询,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着重于解决员工的心理压力。而到2004年,随着积极心理学与组织心理学的融合,EAP越来越成为一门员工心理资本“升值”的技术,服务内容不断延展。
而在中国,“从2000年到现在,EAP在国内发展得很快。2002年,我们做的联想EAP项目,是EAP本土化的标志性事件。”作为业内资深专家,张西超见证了本土EAP的变迁。
当“富士康13连跳”事件爆发后,国内企业对EAP的需求再次被激发起来。张西超说,当时一个国有能源类企业找到他们,因为员工的工作场所通常远离城市、远离家人,长年在外作业。“这正是最需要心理关怀和疏导的对象。”
而具体入手时,易普斯首先会对员工展开问卷调查,得出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通过调查,一系列结果会呈现在易普斯咨询专家的眼前:员工对压力的主观感受、压力对工作的影响、幸福感、职业枯竭率、抑郁倾向和焦虑倾向、员工满意度、辞职意向……
“EAP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分析和改善。”张西超说。调查(也称心检)只是EAP重要的第一步。
三层面介入管理
而随后的员工帮助计划,在实施中通常有三个层次。
最基础的一层是心理风险管控,通常会通过调查,对8%~10%的员工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而在易普斯,有“7天×24小时×365天”的呼叫中心,随时为员工安排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给予电话、网络或面访等不同形式的咨询。
事实上,心理咨询正是EAP最基础的一项服务。而为了达到最好的咨询效果,客户做心理咨询最好能够提前预约,公司也会根据客户需求,在两小时内将最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匹配好。“甚至员工的直系亲属和配偶,都可以享受这项服务。”张西超补充道,因为这都是对员工工作表现有直接影响的人。
如果说,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是一个小众的心理帮助的话,那么EAP的第二层次“员工关爱”,就是服务于70%~80%员工的。而它几乎涵盖了EAP的全部内容:心理调查、规划、宣传、咨询、培训和评估。
而第三层次,则是文章开头提到的PCA——员工心理资本增值服务。这是针对所有员工展开的,让员工更自信、乐观、坚韧,同时充满希望。张西超特别强调:“我们现在更重视对企业心理资本水平的测评。”这其中包括,员工面对压力的方式、整体的幸福感、心理资源的模型、工作资源和工作要求的模型,从而建构每个员工心理资源的框架。
易普斯的调查显示:心理资本高的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是心理资本低的员工的2倍,活力则是后者的5倍,忠诚度是后者的9倍!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的高回报可见一斑。
这是企业“保健”行为
张西超说:不少管理者在实施EAP项目的第一步——心检之后,看到调查结果大为震惊:“原来自己根本就没有读懂过员工。”
张曾经有一个客户,从员工的测评结果来看,员工最大的压力源竟然是企业内的考试。而这个结果,偏离了考试这一手段的初衷,即通过考试提升员工服务质量。看到心理调查报告后,企业立刻对考试进行了调整。
“EAP,首要的责任是帮助企业找出员工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从EAP在中国推广的现状来看来,目前有60%~70%的员工处在压力状态中,有10%的人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干预。
如今,EAP已经不再是一个药方,而是提升员工心理资本,进而提升企业整体心理资本的企业保健行为。
原来可以这样灵活
在增加员工心理资本的过程里,张西超进行过大量方案创新。
例如:他们曾给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策划过一个选拔“阳光大使”的活动。整个选拔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极心理学在组织中的普及和应用,让每个参赛者展现积极乐观和阳光的心态,以感染其他员工。评选出来的这些典型,为更多员工起到了榜样作用。
“这种活动是我们给客户量身策划的,从设计方案、写脚本,到出题目,都是由我们做。现在很多客户都把公司的活动改成‘提升心理资本’活动了。”张西超兴致勃勃地说,“我们还会给客户编一些心理剧,由员工去表演,还拍成电影在企业内部传播。”甚至,企业过去的晨会,只是在谈工作,而现在一些企业还会把提升心理资本的员工帮助计划内容加进来定期讨论。
让人惊喜的回报
一般一个EAP项目的全部周期为三年,项目运作的时间是一年。从科学的角度讲,三年的评估更有说服力,而EAP效果的评估指标,也主要是通过使用率、服务满意度、个人改变影响指标、组织运行影响指标、投资回报的评估这五方面来进行。
而投资回报率的评估最难,它可以通过缺勤率、病假率、医疗支出、工作失误率的减少,以及客户评价的满意度提高等方面,给出相对的投资回报率。
说莫名其妙,其实她自己知道,换新工作一年来心情一直没有放松过。她最后被诊断为重度抑郁,以病假名义休息了两个月后,她还是选择辞职接受治疗。
尽管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表明商业化程度与人的精神健康直接相关,不过职场确实成为现代人心理危机的触发源之一。
EAP服务机构易普斯CEO江涛认同这样的说法,这家公司长期为企业提供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下简称“EAP”)的服务。根据江涛的观察,公司人一天至少一半时间都在职场度过,而这个情境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他用“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为坐标,来预期公司人的心理健康情况。所谓工作要求是指个人需要达到的绩效、每天几点上班、是站着工作还是可以坐着等,这些要求对员工是一种消耗。工作资源则包括每月可以领多少薪水、团队氛围、有困难时可以从领导那里得到何种帮助等。“当工作要求大于工作资源,人就会出现心理危机。”江涛说。
不过公司人的心理危机也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这种工作上的失衡。
中智EAP总监史厚今曾调研过近十年快速发展的企业中员工自伤事件的现象。她发现,这些企业的员工薪水并不低,老板也没有压迫劳工,但从入职的第二年开始,员工的情绪问题逐渐突显。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员工要不断在发达的深圳和落后的家乡间穿梭,并由此造成心理失衡。
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人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西方经济是逐步积累的,人的心态及承受能力也跟着逐渐调整,但在中国并不是这样。”史厚今认为职场本身导致了压力,但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只有当外界变化速度大于人消化变化的速度时,心理才会出状况。
那么公司人在遇到心理危机时,可以向谁求助?
目前社会上可以提供帮助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精神医院和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医学专业背景的医生会通过药物等医疗手段来影响个人的激素水平,以此控制抑郁的发生。另一类则是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通过交流和沟通,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帮公司人解决情绪问题。当然对于大部分公司人来说,意识到自己患有心理疾病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他们往往从心理咨询开始,只有严重到被判断为病理性疾病的,才会到专业医生那里寻求解决方法。
随着企业对于员工的心理健康愈发关注,EAP项目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企业中。
从源头来说,EAP的最初形式是美国的心理医生随军解决军人远离亲人的孤独感、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等问题。之后,一些西方企业开始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员工的酗酒问题―它们花钱请心理医生对酗酒员工做团队辅导,以此降低旷工率、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现在EAP已经成为一种员工福利,就像医疗保险一样,让员工有渠道可以咨询自己的情绪问题。这在美国企业中已经相当普遍,而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公司人来说,EAP比一般的咨询机构更了解你所在的行业和企业,因此他们的咨询师往往也更能帮助你解决职场上产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的诱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个人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好在如今可以处理这类问题的渠道有不少。我们整理了一些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因素,以及自我评估方式,也希望大家形成一种共识:当心理危机发生时,你也许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资源走出困境。
A
哪些情况最容易触发公司人的情绪危机?
不断重复、成就感低的工作
流水线上的工人、HR、财务、文秘、行政、讲师、公务员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人群。他们的工作内容大多是不断地重复,薪水瓶颈期来得比较早,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如果个人的自我追求很高,职业倦怠会来得更早。另一方面因为工作的可替代性高,晋升空间小,这些人容易受到来自同辈甚至后辈的压力,也更容易焦虑,或者抑郁。
对能力要求高、业绩压力大的工作
尽管研发、记者、销售等岗位不太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为这些公司人要面对各种类型的课题、采访对象和客户,工作内容一直在变化,也有更多机会产生成就感。但相应地,这些工作对于公司人的能力、业绩要求也更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不落后,这种追求反过来也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对晋升和薪水不满意
晋升或薪水方面的不满意跟个人成就感相关,主要是自我期许和实际状况之间的不协调。可能是自我能力赶不上自我期许,也可能是外界评价低于自我评价,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自尊的受挫。
工作3至5年期间最容易感到压力
一般而言,工作3至5年是公司人压力最大的一个时期。这个阶段公司人往往正在从职场新人过渡为项目负责人,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不光要把自己的业务做好,还要带领团队一起完成项目,因此对于公司人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公司人常常会在这个转型期因为担心自己胜任不了而觉得压力很大。
职场关系紧张会让人感到困扰
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我们是用来和上司、同事与下属相处的,工作上的交集让大家必须保持一种信任和亲密。一旦处理不好这种关系,很有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情绪,甚至是工作结果。
重大应激事件
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组织变革引起的工作关系变化等,因其突然性和对生活的重大改变,会让人因为没有准备而不能快速完成心理整合,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B
这3种情绪危机需要注意
抑郁
抑郁症的自杀率高于其他类型的心理危机,因此在近几年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大部分人对于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难以区分的,甚至有时即便患了抑郁症,公司人也是不自知的。
怎样做自我评估?通常来说,人在失恋或经历重大丧失如亲人过世后会有一段时间的轻度抑郁,但这种不好的感觉会随着时间自然消失。所以一个直观的自我判断方式是,如果你有大约两周左右的持续情绪低落,并且这种情绪让你感到痛苦和困扰,那你应该去求助专业人士。
心理咨询师对于刚开始患上抑郁症的人来说是个好的缓冲,他们可以对你做出评估并判断你是否有必要接受药物治疗,或是去医院做更进一步的诊治。
焦虑
与职场中出现的抑郁症状同样高发的,还有职场焦虑。
焦虑其实是一个公司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当面对重要的项目、突发的事件等情况时,焦虑是一种自然的情绪反应。不过,如果焦虑情绪的强度和现实的威胁明显不对称,或是焦虑情绪并没有随着问题的解决而消失时,这就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焦虑症。
急性精神障碍
这是一种因为外部刺激而导致的短暂性精神障碍,这种心理危机的成因比抑郁和焦虑更复杂。幻听就属于其中的一种,职场压力或是一些突发性遭遇会让人突然产生幻觉,比如感觉周围有人要伤害自己。
C
EAP可以作为公司人寻求帮助的第一步
精神疾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精神科,是大家普遍知道的可以解决心理问题的地方。除此之外,社会上还有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可以帮助判断和处理心理问题。“简单的差别是,医院的医生拥有处方权,咨询机构和EAP公司的咨询师提供的都是心理咨询。”史厚今说。EAP是企业向合作的第三方机构购买的一种心理咨询服务。对于大部分公司人来说,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心理疾病时,他们最能接受的是从咨询开始,而EAP应该算是公司人最容易接触到的一种治疗手段。
EAP是什么?
多数公司都会给员工购买保证身体健康的医疗保险,EAP和这类保险的性质相同,是企业为保障员工心理健康而购买的服务,相当于一种保险,员工可以免费试用这项服务。
EAP和咨询机构有什么区别?
“假设一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是从0到10的话,EAP希望帮助的是3到7这样的范畴,因为0到3一般是个人很容易解决的日常困扰,7到10则属于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EAP公司会将其转接到专科医院。”江涛说。
EAP和一般的心理咨询机构处理的范畴类似,但区别在于,EAP的咨询师更熟悉企业所在的行业属性及职场环境,因此他们往往更擅长处理因职场引起的心理困扰。而一般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师可能缺乏对各行业及企业本身的了解,因为他们大多会从个人自我成长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EAP包含哪些服务?
除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EAP还提供企业培训、心理调查、危机干预等多项与企业员工整体工作环境改善有关的服务。如果一段时期内有比较多的员工都因企业变革带来的焦虑前来咨询,EAP公司还会由此向企业管理层提出改革改善意见。但它们不会透露有谁咨询过这些问题。
公司人应该怎么识别情绪并且用好EAP?
首先学会自我调节
注意觉察自己的变化,当你觉得压力很大的时候,让自己练习自我放松。自己如果处理不了,及早寻求专业支持。
信任和使用EAP资源
企业里如果有EAP服务的话,你可以拨打它们提供的24小时咨询热线,也可以到它们提供的咨询室跟咨询师聊。
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可以事先了解一下他们擅长的领域,是处理情感纠纷、焦虑、职场压力还是其他,找与自己情况对应的人咨询。另外咨询师的咨询时数也是参考依据,时数越多的咨询师,在处理同类问题时相应也更有经验。
建立你的社会支持系统
个人与家人、朋友或者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每个人生活工作的“资源”。注意这些关系的建立、健康度和质量。如果你缺乏这样的支持,要有意去发展和维护这样的关系。
不要一有抑郁或焦虑情绪,就觉得完蛋了
学会给自己止损。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抑郁和焦虑也是,别把这个事情看得太重,天不至于塌下来,用上面的方法和资源帮助自己,一切都可以重来。
我的隐私会被泄露吗?
是否会泄露个人隐私是很多公司人使用EAP前最担心的问题。但你要知道,企业购买EAP可不是为了知道你的隐私,而是为了改善企业的工作环境―当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对于同一个问题表现出压力时,EAP公司会向企业提出改进方案。
通常来说,涉及到心理咨询,EAP服务公司对每个前来做个体咨询的员工都会采用匿名方式,咨询内容和个人信息也不会提供给企业,除非个人表现出自杀倾向,这种保密协议才会被打破,并且EAP公司会先告知员工个人才这么做。所以企业无法从这种服务中掌握到具体的个人信息。
为什么企业需要EAP?
发生裁员、重组等重大变化时,需要保护性处理
对员工而言,裁员、重组等活动都可能引起重大的个人生活变化,是个人心理危机的触发因素之一。EAP咨询师的进驻可以帮助缓和双方在沟通中的情绪,为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或者个人生活处在脆弱期的员工制定保护性的处理方案。
作为一种员工福利,以此改善企业的工作环境。
江涛用“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为坐标,来预期公司人的心理健康情况。“当工作要求大于工作资源时,公司人就会出现心理危机。”江涛说。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行业应用
一、团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咨询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团体心理咨询包括针对心理健康群体的心理教育、针对有心理问题群体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咨询,以及针对有心理疾病或需要危机干预群体的心理治疗等形式。概括地说,团体心理咨询是指在团体情境中,在团体动力推动下,由导师带领,使所有参与者在以团体心理技术为载体的各种活动当中,实现心理教育、心理成长或心理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心理咨询方式。
团体心理咨询感染力强,效率高,省时省力,成本效益显著,适用于教育、医学、工商、司法、社区服务等很多领域。国外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咨询的效果通常优于或至少等同于个体咨询的效果。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口的大部分是健康人群,他们需要团体心理教育和咨询服务。中国人的集体意识较强,个人意识相对较弱,在团体环境中容易感受到安全感,更容易接受来自团体的建议。
团体心理咨询的核心因素有三个:人、技术、动力。
1.人:团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团体中的个体包括团体导师和团体成员。导师的风格通常决定了团体的风格。
2.团体动力:团体动力是影响整个团体及其成员的“场”因素。团体通过团体动力促使个体变化,团体动力是团体心理咨询的关键因素。
3.团体心理技术:团体心理技术是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载体,是通过团体心理技术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解决人内心矛盾的各种方式、方法的集合。
效果良好的团体心理技术是团体心理咨询成功的要素之一。团体心理技术的制作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团体目标、团体动力因素、技术与团体的匹配性、实施现场环境等。一般说来,制作团体心理技术需要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灵感阶段,激发和产生相关的技术思想,然后是针对性制作阶段,制作出合乎团体目标的具体技术。
团体心理技术按其形式一般可分为三类:
(1)艺术类:包括舞蹈、武术、表演、音乐、绘画、雕塑等。
(2)语言类:分析、故事、演讲等。
(3)工具类:纸笔、石头、投射等。
二、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简介
1.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产生
团体心理技术是心理学作用于服务对象的工具和手段。但是,作为技艺的一种,团体心理技术具有和技术操作者不可分割的特性,团体心理技术的制作和实施技能长期处于由少数人掌握的局面,极大地限制了团体心理技术社会应用的开展。团体心理技术的产品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专业的心理技术工具,服务于特定人群,满足市场上对心理技术应用产品的大量需求,因此,针对特定心理主题的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应运而生。
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产生于团体心理咨询的社会实践中。基于多年团体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广州市幸福心理研究所开发了适用于社会各行业的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工具箱。工具箱是由团体心理咨询师组成团队,运用专业心理工具打造而成的集理论基础、操作指南、实物道具和应用培训为一体的行业应用心理产品。首期已经开发完成学校版体验式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
2.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概念
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是一组基于应用对象特定心理主题的心理技术、方法、手段、器材的综合应用工具。心理技术体系包括三个子系统:实验心理技术系统、心理测量技术系统、心理指导与训练技术系统。技术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动作的手段和规则体系的总合”。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属于第三系统,心理指导与训练技术系统。
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中的每一项技术都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心理技术的目的。心理技术活动是一种高度目的性的人类活动,指向实现某种心理状态的目标。
(2)心理学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已有的心理学知识成果,如原理以及相关概念等;二是与心理技术应用相关的前提和假定以及操作规则。
(3)实施流程和方法。通过组织活动整合技术使用者和使用对象,对开展这一活动需要的具体方法和流程进行指导。
(4)物质工具装置。物质装置作为心理技术的载体,需要承载无形的心理元素,实现技术目的,提升技术实施效果。
3.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作用与价值
1903年,德国心理学家斯腾首次提出了心理技术学的概念,此后,心理技术学开始发展。时至今日,心理技术学已经发展成为心理学学科中分支学科最为庞大的研究领域,成为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和直观展现心理学的部分,也是心理学中最具发展前景和最可能产生巨大社会价值的领域,各种心理技术也得以在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心理技术最重要的是应用性,强调“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手段,构建心理技术原理与方法,加强心理学面向社会生活实践运用。”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正是促进心理技术和市场接轨的创新之举,它通过心理技术的产品化和商业化,将心理学技术和产品渗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提升大众的心理文化水准和素质,有利于人们构建更和谐的内心,帮助人们在社会中体验更多的幸福感。
三、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特点
由于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产生来源于实践经验,与传统心理产品相比,具有专业性、全面系统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1.专业性
工具箱由团体心理咨询团队研究开发,集合了心理学基础知识、多年团体心理咨询经验、多场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工作坊、各所试点学校的体验式教育模式改革等实践经验开发而成,力求每项技术都做到有理论可依,并经实践反复检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2.全面系统性
普通心理产品多为单一产品,很难覆盖特定群体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而工具箱以多主题心理技术组的方式,可以将使用群体的主要心理问题打包处理。如学校版工具箱就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12个年级24个学期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常见的心理发育和教育中的共性问题,提供有效的预防和矫正技术课程、理论及工具。
3.可操作性
在工具箱使用初期提供具体使用方法的培训课程,工具箱里配备了相应的心理技术使用道具以及活动实例光盘,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配套光盘能更方便地实现具体操作技能的传授,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学习技术。
4.经济性
工具箱既是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服务,除了提供团体心理技术培训课程外,还指派专业心理技术员,跟进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使用情况,及时提供指导,解决使用中的疑难问题。对工具箱采购者来说采购的是一套心理技术理念体系,对心理技术使用者来说是一套课程,做到一套多用,可反复使用、长期使用,节省多方资源,最大程度地降低使用成本。
四、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行业应用
1.教育领域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立了心理辅导室,但是在建设和管理相关心理辅导部门的过程中,出现了功能定位不准、效果不佳、资源浪费的现象。如投资几万乃至几十万建设心理辅导室,购买了昂贵的心理治疗设施却鲜少使用,心理辅导员虽然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了大量个体咨询的知识,却在学校中没有太多用武之地等。
我们认为,学校心理辅导室定位应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心理问题为主,而非以治疗少数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学生为主,以团体方式而非个体方式为主,并在工作中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辅助进行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3)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活动中涉及心理层面的危机事件进行处理和干预。
学校心理辅导员的首要目标应是掌握团体心理技术,学会应用团体心理咨询工具服务于学生、教师和家长。因此,学校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内容将涵盖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对象和内容,包括教师心理资本能力、家长学校、学生自身发展三个方面。
2.企业领域
随着我国步入全球化竞争时代,经济、科技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猛增,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心理疾病是威胁个人生命健康的大敌,是破坏企业组织效率的大敌。我国企业出现工作倦怠的员工比例正在逐年升高,一些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慢性疾病在高层管理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过度的工作压力引起员工烦躁、焦虑、忧愁,合作性差、缺勤、频繁跳槽等各种反应,加剧了人际关系的紧张,造成白领心理健康问题的“恶化”。
心理疾病已经严重威胁着企业员工的正常生活,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对企业来说已迫在眉睫。采取措施帮助员工缓解心理问题,建立良好的心态和掌握必要的应对策略,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针对企业的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将主要涵盖员工的情绪健康与压力管理、企业精神与核心文化认同、团队建设与增强企业凝聚力、员工综合幸福感提升四个方面的主题。
3.司法系统
在司法系统,特别是监狱领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价值。监狱的功能除了惩罚与威慑外,更重要的是改造。今天除了传统的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心理矫治逐渐发展成为第四种改造手段。监狱系统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二是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是一个普遍事实。
目前我国关于监狱工作领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辅导和培训相对薄弱,对监狱警察及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不够,存在课程针对性差、缺乏职业特征、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可以通过培训、辅导、工具化使用,协助监狱做好相关心理辅导和矫治工作。
监狱涉及的心理主题主要有狱警职业倦怠改善与保健、危机预防与危机干预技术、新入监适应与出监准备、人际冲突与疏导等。
[1]杨鑫辉.现代心理技术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欧文・亚龙.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李敏,李鸣,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韦志中.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
[5]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申荷永.心理场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公用事业处通过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成立事业处阳光驿站心理咨询服务室、组织爱心传递活动等方式,培养一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提供的专业服务,包括亲子教育、情感婚姻、疾病调理、社会适应、家庭矛盾、求学择业、变态心理、感悟人生,还包括人格测验、心理行为问题评估、应激问题评估等。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服务,咨询师和志愿者经常与一线员工亲密接触,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直接与职工对话、谈心,认真倾听员工心声,全面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知道大家的所盼所怨,再针对员工的思想和现实问题,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有的放矢地解除人们心理上的“病痛”,使带“病”上岗的员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从而起到了精神保健、心理保健、思想保健的作用。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到实处
第一,深入调研,了解需求,有的放矢。他们组织人员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直接与职工对话、谈心,广泛听取员工意见,系统了解员工意愿,全面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形成针对性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把思想工作做前做细,并注意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化解矛盾。
第二,创新交流平台,倾听员工心声。他们通过网络、短信、QQ群、电话、爱心信箱、面对面交朋友等交流平台,倾听员工心声,让员工直接将心中的苦闷与烦恼向单位反应,帮助员工解答心中的疑惑,缓解员工的心理情绪。员工可通过“隐身”方式,在网络上真实反应对某事某人的看法与意见,管理部门及时上报给领导层,正确处理问题,从而减轻员工的心理负担。他们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加强针对性,平衡心理,切实做好思想工作与心理疏导,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落到实处,让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第三,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疏导活动。古语说,“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这是心境弥散性的表现。他们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帮助心理负荷过重的人,解决心理不适或障碍,启发员工在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有所变化,引导员工学会挖掘自身的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
第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他们通过直接或间接有针对性地疏通员工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时刻关怀并注意员工的心理变化,有效提高员工的心理适应和自我调适能力,交流思想、消除隔阂、增强团结和友爱,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健康,从而做到“猛然临之而不惊,骤然加之而不怒”,处事泰然,遇事安然。前年,矿政环卫大队一名新来的年轻女清洁工,认为扫马路没面子,精神不振,工作消极,该单位了解情况后,不仅对本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还动员会战道班的其他姐妹们通过言传身教和谈心活动,一起做她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她慢慢地振奋了精神,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战道清洁班在获得公司“十大标杆班组”称号之后,又获得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三、发挥阳光驿站作用,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做深做细
关键词:(EAP)项目;职业压力;实施方案;有效途径
人活着总是在追求目标而努力。因此,很多人希望能够评价他们的职业目标,这就意味着一个员工如何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是因为工资还是因为情感?不少企业都重视用物质方式来激励员工,但却忽视了内心情感激励。其实内在激励也许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因为对许多员工来说,他们面临的是心灵的困惑。在国外,长期以来流行一种名为员工帮助计划(简称 EAP )的服务,帮助组织成员克服压力和心理方面的困难。如今中国一些大企业也开始注意到员工的精神健康问题,并积极地引入EAP 项目,解决员工职业压力探索中国企业摆脱职工心理健康问题实施的有效途径茁实意义深远。
一、建立(EAP)项目合理解决职业压力的原因分析
林昆辉老师说,企业员工个别心理资本与企业制度、次文化之冲突与融合:从富士康案件考验EAP的心理资本效能出发,建立(EAP)项目的研究解决员工职业压力救赎心理危机,应从员工职业压力因素分析作为研究根基,从职场压力来源的三个方面即环境的、组织的和个人的因素中提供和寻找解决方案。
1.员工产生职业压力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是引起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职业压力的环境因素主要指政治、经济、自然形势的不确定和危机,社会动荡或社会职业竞争态势加重,知识更新加快并呈现出“加速度”发展态势,股市的大幅度涨跌及金融危机等等。这些环境因素具有不受个体意愿所控制的特点,都明显地增加了现代人的职业压力。
2.员工产生职业压力的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组织内部有许多因素会引起员工压力感,例如: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工作责任过重,人事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紧张,领导对自己的不理解和不信任等,都会给职业人士带来压力与焦虑不安。当然,组织的性质与不确定性也有较大的关系。
3.员工产生职业压力的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比如家庭关系中出现的婚姻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纠纷以及疾病、子女教育方面的焦虑,经济收入和开支问题,员工本人的个性特点等,都是引发心理压力的重要个人因素。
二、建立(EAP)项目计划解决职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现实环境等外在因素,还是来源于当事人的内心?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虽然内外因素都是压力产生的原因,但从本质上说,压力的根本来源在于个体心理,解铃还需系铃人,也就是说压力来源于当事人的个性与心态等内在因素;压力的外在来源在于环境和组织事件因素,关键职业压力事件当事人双方如何解决职业压力,进行(EAP)项目压力事件的主客体研究则是实施‘解压’的有效途径。
1.(EAP)项目解决企业员工职业压力的有效性
职场压力的事件来源于职场竞争的客观现实,但压力感受却是一种主观体验,它根源于一个人内心的错误观念与情感,也是解决职工压力有效性的突破口;积极主动地寻求运用(EAP)专业心理帮助,合理解决职场人士理智地面对和正确地化解职业压力,增强对职业压力的适应力和承受力,以平和稳定的职业心态挑战压力,战胜压力,提供有效支持。
2.(EAP)项目解决企业员工职业压力的实施途径
什么是职业压力? 通常压力(stress)一词有三种解释:一是指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某种具有威胁性的刺激;二是指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应类型;三是指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个体对环境中具有威胁性的刺激,经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的反应。心理学研究上常用第三种解释,即把压力看作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包括对威胁的感知和相应的身心反应。
从上述的定义解释,合理建立(EAP)项目解决企业员工职业压力的实施途径有:
途径一: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解决EAP(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企业应用平台的运用,也称企业管理软件平台,是一种高度开放的,集成了若干种企业管理软件模块,如HR、ERP、CRM、OA等功能的企业管理软件应用平台,不同于传统的ERP集成了多种功能的套件,EAP可以选择企业需要的管理模块进行安装和使用,而不安装不需要的功能,EAP平台是一种面向业务人员使用的平台,普通的业务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在EAP平台上开发企业应用软件,并且可以将所开发的应用软件模块下载后在其他EAP平台上安装使用。
途径二:分问题、导向、辅助预防三个层面进行思想预防措施。
问题预防:消除诱发问题的来源。初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任何导致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且更重要的是设法建立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和健康的工作环境。通过对人力资源方面的企业诊断,能够发现问题在哪里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初级预防通过改变一些人事政策来实现,如改善组织内的信息沟通,工作再设计,和给予低层人员更多的自等。
导向预防: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旨在帮助员工了解职业心理健康的知识,如各种可能的因素怎样对员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对抗不良心理问题的能力。有关的教育课程包括应付工作压力,自信性训练,放松技术,生活问题指导,以及解决问题技能等。导向预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组织内从事员工保健的专业人员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来提高他们对员工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处理员工个人问题的能力。如“基本咨询技能”和“行为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辅助预防:员工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心理咨询是指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向员工提供个别、隐私的心理辅导服务,以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使他们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来生活和工作。由于员工的许多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生活方面的因素有关。这种心理咨询服务通常也面向员工的直系家庭成员。
EAP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很重要挑战来自EAP专业服务人员。从EAP提供的服务性质来看,EAP专业服务人员应该来自咨询心理学、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教育学、行为科学、以及精神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背景,同时具有并且正在从事咨询助人工作的专业人员。EAP专业服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实践资格,但同时也必须相当地熟悉和了解所服务的组织机构和员工,具有公司内部作业流程的一般知识,并能够理解员工的一般心态和在工作中各种面临的可能问题等。
3.(EAP)项目解决企业员工职业压力的成功案例
当2008年我国人均G D P超过3000美元,从温饱阶段跨入小康之路后,就挥别了为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身时代”,而关注爱,归属,信任,自我成功,甚至跨越到富裕阶段的自我实现,我们称之为当今“心时代”。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体,都会面临着形形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困扰和压力。出现精神心理障碍的“重灾区”,除了生活单调枯燥的蓝领工人外,都市白领更是问题多多。
一项针对我国6省市13177名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我国职业人群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较为严重,分别有25.60%、23.52%和1.58%的人处于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状态。
华西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的数据显示,职业人群在就诊人群中所占比重最大(30%),教师、医生、公务员、公司和企事业管理人员、公安干警、服务行业从业者等都是高危人群。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EAP还是新生事物,目前仅有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公司,以及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少数大型企业在尝试,但毋庸置疑,EAP会在将来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日,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办的“沟通理解关爱促进精神健康”媒体沙龙活动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祝卓宏博士、中国EAP联盟理事/国际认证EA P咨询师李永华等专家详细解读了EAP的前世今生。并有新疆特色EAP服务模式的成功案例:新疆处于祖国的大西北,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少数民族约占65%,作为本土从事心理学事业的综合心理服务机构,既要了解新疆各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文化、宗教的同时又需要结合国际前沿的心理领域接轨,通过长期实践和不断摸索,海景心理机构探索出了一条既遵循国际服务标准又具有新疆特色的EAP服务模式,并积极倡导“三与”(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EAP运营理念,把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积极心理学和企业心理服务实现有机结合,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EAP)项目体系解决职业压力的制度保障
上海亚太EAP中心——国内知名的、最早从事EAP服务的企业之一。以“快乐员工,高效工作”为服务理念,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提高组织的幸福感与工作效率,改善企业内组织实际问题,最终提高企业绩效;为组织提供完整的企业EAP服务,注重改善企业内组织实际问题,在实践发展中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企业和国人认知的EAP制度模式,成为组织提升生产力的服务伙伴。
1.培养一支(EAP)项目专业队伍
核心团队(EAP)项目专业队伍的培养,聘请国际知名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家、国内外知名的心理学家和组织内部专业工作者组成。提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解决组织问题为服务导向,例如:组织心理环境建设 、组织沟通咨询与服务 、群体压力管理策略 、员工流失率 、员工忠诚度 、新员工适应问题 、员工倦怠问题 、个体心理保健服务,必将成为企业增值的又一理念。
2.提供一定(EAP)项目专项资金
致力于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应用的本土化EAP咨询服务机构的组成,本着“专业奉献,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员工帮助计划(EAP)项目、管理者提升计划、压力管理项目、心理健康系列培训项目,都需要资金作为支撑,并辅助组织创造持续的价值。
3.形成一套(EAP)项目人性制度
植入深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的理念,以突破性的创新思维,打破以往讲座式培训的束缚,采用户外活动与室内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在与大自然的亲密互动中,在与工作伙伴、家人朋友的欢乐游戏中,悄然植入潜意识影响力的管理理念,让员工融会贯通地学到企业管理与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企业提高团队凝聚力,打造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人性制度。
推广“企业员工心理关爱工程”是以全球通用的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员工帮助计划)服务模式为技术基础,结合日益成熟的EEP(Employee Enhancement Program 员工发展计划)、OAP(Orgnizational Assistance Program 组织帮助计划),并充分考虑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而实施的关爱企业员工心理和谐的本土化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建立和实施心系“千家企业万户心”,孵化着(EAP)项目人性制度的孕育和出炉。
四、建立(EAP)项目体系解决职业压力的前景展望
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企业面临的变革和挑战更是史无前例地纷繁复杂,加之中国是母性文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教育模式,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人际关系,无论是家庭还是职场,人际关系一旦出了问题,员工的精神状态以及公司的绩效就会“出状况”。始于人文关怀而诞生的EAP无异于公司提供给员工及其家属(有些EAP项目覆盖到家属)的“精神福利”,如何让员工的脚步放慢一点,让灵魂跟上,优化个体和家庭的关系,个体和他人的关系,个体和组织的关系,这些都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力量。
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挑战。挑战一:劳动力成本正在考验着中国制造,劳资双方之间冲突加大。挑战二:企业一方面要变革,但另一方面又需要和谐,如果处理不好,哪怕是裁员或倒闭,也会发生很多负面影响。挑战三: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日益加大,引发了很多的心理压力和风险。挑战四:企业快速成长,但优秀的管理者需要时间培养。挑战五:新生代已经成为职场主流,适应和发展是他们要走的路,但路径是模糊的,目标是虚无的,步履是艰难的。挑战六:由员工精神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和职业灾害,将造成更大的损失。挑战七:企业国际化趋势日益发展,跨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协作变得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新的课题——第七届中国企业心理服务国际论坛。
EAP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必然将其关注点转移到更切合实际需要这个方面来。否则,它将难以生存。在中国目前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环境下,存在各类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员工构成的企业组织等,它们会对EAP以及相关产品表现出不同程度或形式的需求状态。未来EAP在中国的走势将肯定需要考虑在培育市场的同时,需要采用非常灵活的形式来满足针对不同的形式的需要。
参考资料:
[1] 佚名四.职业压力的根源在哪里.川南 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2] 黎海波.浅析企业管理中的职业压力 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8(32).
[3] EAP(员工援助计划)的概念与发 展.心理时间网[引用日期2013-03- 28].
[4] EAP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2-09-7].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创业教育 保障机制
1.风险社会的内涵
工业社会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然而也产生和遗留了许多不可见的副效产物,而且这些副作用正变得明显可见,逐渐将当代社会置于一种无法逃避的发展困境之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概念并构建了其理论体系,指出了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贝克认为,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工业社会的危险开始支配公众、政治和私人的争论与冲突。
现代社会风险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信任风险等。现代高度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对自然生态体系产生了威胁,人类对利益的最大化需求导致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从而引发灾害及风险。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世界经济结成一个体系,一个操作不当将会引发整个经济体系各个层面的地震,金融危机就因此而引发。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劳动模式,更新了就业观念,导致失业问题频繁发生,由此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削弱了社会的核心凝聚力。近几年的地震、欧债危机、海啸、雪灾、物价上涨等告诉我们,社会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而且风险的出现通常难以预见和评估,具有全球性和灾难性特点。
2.风险社会下大学生创业的威胁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两者同步进行,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问题的爆发更加突然、原因更加复杂、充满更多的人为不确定性。早在2006年一次中国学者对贝克的访谈中,贝克就这样说:“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变迁正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社会生活中的每个成员都难以规避风险,风险社会中有序与无序因素、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相互交织,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巨大威胁,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下,仅为2%~3%,致使很多大学生不敢涉足创业。
2.1心理威胁。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是一种艰难的、开创性的活动,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往往能够挫伤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因为大学生成长经历比较单纯,没有遭受挫折和磨难,缺乏社会阅历,所以大学生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化解与规避风险的能力,心理抗压能力低下。在创业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具有很高的创业热情,内心对创业结果的期望很高,但一旦遭遇风险创业信心不足,就容易焦虑恐慌,往往选择退却言弃。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2.2经济威胁。
在风险社会里,经济风险最主要的体现为金融危机。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2011年爆发的欧债危机,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很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缩减,大量员工失业。这样的经济环境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更多的威胁,创业机会的识别、资源获取、企业存活的难度加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消费需求下降,行业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大,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创业项目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但是长期生活在学校的大学生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相对缺乏。此外,创业要有一定的人力和资金支撑,大学生最大瓶颈是缺少资金支持,金融危机中的整体经济气候不景气使得融资变窄受限。与此同时,在金融危机中企业每况愈下更是对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威胁。
2.3社会威胁。
社会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大到环境污染、地震雪灾等自然风险,小到人际关系层面的信任风险,都能对大学生创业产生“蝴蝶效应”。刚刚孵化的企业本身具有脆弱性,创业过程中一旦遭遇自然风险、暴力风险冲击,都可能难以经历风霜雨雪的摧残而夭折。同时,大学生创业者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体验,对创业通常处于理论认识阶段,这样的情况使创业者家庭与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普遍不高。一方面,创业者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持怀疑态度,都希望子女毕业后找到安稳的工作不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接纳程度不高,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的信心不足,不愿意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致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屡屡碰壁。
3.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威胁,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全程渗透的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目的是有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实现和持续发展。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四大保障机制(如下图所示)。
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发生地主要包括校园和社会,依据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指在校期间以学习和初步实践为主要任务,通过学校的创业教育和指导激发创业梦想。后期是毕业步入社会后对实践的进一步提升,通过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实现梦想。在大学生创业的全部过程中,学校和政府应该是提供保障的主体,通过心理、金融、社会、法律保障为大学生创业起航提供动力和保险。
3.1心理保障。
早在1970年,Hornaday & Bunker在《人事心理学》一书中就开始讨论成功创业者的心理特征,研究表明,成功创业者一般具备下面几种心理特质:成就动机、内控倾向、风险承担倾向、不确定性容忍、自信和创新意识[1]。所以,创业者内在的心理动机,影响着创业的选择并决定着创业的行为和目标的实现。
3.1.1加强大学生的风险教育。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因素增多,高校可联合政府,通过专题授课、创业实战模拟、社会企业现场实践等形式增强大学生创业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风险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风险化解和处置能力。教育学生面对创业风险时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风险,正确评价风险,认识和把握风险的特点与规律。
3.1.2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创业过程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焦虑恐慌、失败受挫、否定与怀疑等情绪会时刻伴随着大学生。尤其处在风险社会中,这些情绪会表现得更加汹涌,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高校可充分利用自身教师资源优势,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案,及时疏导解决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同时,这种心理咨询服务应该保持延续性,即要长期跟踪创业的大学生,直至其创业成功。因此,提供的心理服务跨度可能是从学校一直延续到学生步入社会后,而这正是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咨询服务的一个空白之处。
3.2社会保障。
3.2.1在社会水平上,营造一个创业型社会,包括对创业有更积极的态度和鼓励创业。当前,社会各界普遍不看好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创业前景,没有形成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深受中国传统职业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高校应着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社会应着力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建立进取创新的文化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进取、勇于挑战人生、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如借助各种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大学生创业的舆论引导,开辟一批创业栏目,发表一批研究成果,推出一批深度报道,树立一批成功典型,推广一批先进经验,在全社会创造崇尚创新创业、追求人生价值的社会文化氛围[2]。
3.2.2建立创业教育的帮扶机制。创业者在开始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需要学校、社会和企业对他们进行扶持和服务,在项目论证、营销策划、投资分析、开业登记、经营管理等方面多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团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多方面指导。
3.3金融保障。
3.3.1在创业资金上给予支持。目前大学生创业融资主要来源于财政专项资金、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基金。针对风险社会特点,政府可联合银行、企业、高校筹资建立风险保障专项资金,制定宽松的信贷政策,为创业过程中缺乏资金的大学生提供贴息贷款,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资助、补贴等资金的投入。政府也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入风险投资,募集社会资本,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大学生筹措资金开拓渠道。
3.3.2在创业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难度更大。要针对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实际,降低市场准入标准,简化相关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在税费减免、场地和宿舍租赁等方面为高职学生提供优惠政策。
3.4法律保障。
法律制度是保障大学生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一种长效的、稳定的保障机制,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4.1建立健全创业所需经济法律规范。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法律保障机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事后性,即只有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法律纠纷的情形下,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才会依据相关法律规范来调节。而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的创业融资、政府财政扶助、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等法律制度还付诸阙如。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根据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际发生环节提供风险融投资类、政府财政扶持类、税收优惠体系等领域法律法规的介绍。在创业实践路径上,根据现有政策和法律规定,从政策规定和法律法规两个层次梳理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法律资源,制定明确的政策、法律导引机制,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或在模拟创业教育实验中清晰辨认商机,避免商业风险和法律纠纷。
3.4.2加大政府行政指导力度。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既需要政府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创业指导等宏观层面加大行政指导力度,又需要政府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充分借助行政指导方式,围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系统完备的保护创业教育的政策、有效的运行机制等,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陈柏峰.创业家个性特征分析[J].经济论坛,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