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程建设的要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轨道交通站场》精品课程建设举措
为将《轨道交通站场》建成校级精品课程,特采取了以下建设措施:第一,树立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精品课程要传授给学生最基础、最有用、最前沿的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针对本专业及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技能,把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课程教学中。第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体系化和科学化,将轨道交通站场设计相关标准规范的相关条文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并引进本专业和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合理性和先进性。此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第三,教学队伍建设。通过建设,《轨道交通站场》已逐步形成一支知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课程负责人对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并根据课程建设要求安排授课教师有目的、按计划地到企业关键部门顶岗工作;同时聘请上海地铁工务、运营等多个部门的行业专家及一线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课程顾问,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第四,开发网上教学资源,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轨道交通站场》在学校主页上建立了课程教学辅导网站,将有关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视频教学资源等上网,建立互动专区,开展师生交流、答疑与讨论,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第五,加强教学方法改革。《轨道交通站场》在理论教学上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针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采用教室、实验室、上海轨道交通工作现场“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所方法;开设运营技术实验室模拟轨道交通站场实际环境,采用演示实验教学和实物教学烦人方式讲解重难点内容,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二、《轨道交通站场》精品课程评价要素及手段
目前,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轨道交通站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等发面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采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对课程的建设实施成果进行判断,从而发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以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课程建设的改进和实施方向,才能将《轨道交通站场》建成能够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的一门特色精品课程。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课程实施条件与实施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的途径的活动”。按照课程系统的结构关系,《轨道交通站场》课程评价的要素可划分为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外部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设备设施等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第二,授课教师的素质与水平;第三,课程管理制度。其中,教师是教学环境和条件的规划建设者,其教学理念、师德、治学态度,以及对课程专业领域的认知水平的高低,对精品课程建设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是课程评价外部要素的核心。内部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二,课件、教材、视频、题库和案例库等课程教学资源;第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第四,教学效果。课件等课程教学资源是课程内容的直接载体;教学模式与方法是指对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包括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作业布置等方面;教学效果是指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获得的结果。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现了对其它课程要素的要求和规定,因此课程目标与内容是内部要素的核心。
由于课程评价在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其评价标准既是课程改革目标,又属于课程的建设内容。因此,各课程评价要素在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标准与权重都必须要反映出课程建设发展方向与核心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制订《轨道交通站场》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在囊括上述内外部评价要素的基础上,更要进一步清晰辨析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形成精品意识的基本概念,最终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组织实施上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素质与创新”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功能,使《轨道交通站场》的课程教学体系能够真正实现打造高素质创新性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轨道交通站场》围绕上述课程评价要素,建立了多层次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主要评价手段涵盖了以校内外专家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督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调查、学生教学评价、学生网上评教等多种渠道,传递、交流各种教学信息,形成相关的记录和材料,为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提供了信息保障。
总之,精品课程是长时间潜心积淀的成果,精品课程是突破常规、前瞻创新的成果。采取多种措施推进轨道交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是实现“卓越计划”对创新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华.产学研合作教育下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交流,(11),2010:1-2.
[2]郝桂荣,高东明.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4),2007:41-44.
[3]石良武,王建明.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2006:45-49.
[4]宋烈侠,杨承运.谈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J].医学教育探索,3(3),2004:1-3.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
有关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和探索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由于教学质量的保证既涉及教师和学生、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条件、教学评价标准等要素,又涉及教学实施、质量监控、评价反馈等过程,已有研究成果多从要素或过程角度构建系统[1,2],或偏重要素建设,或偏重监控、评价等过程。但研究成果缺乏可操作性,实践效果不理想。本文从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出发,在分析课程对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围绕课程建设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一、基于课程的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课程是培养计划的基本组成单元,只有保证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保证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课程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是教学质量链条的起点[3],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应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国外特别是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就是围绕课程开展的[4,5]。
课程建设是指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结合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特点,通过合理配置与培养课程教学团队、合理设计和组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或建设教材及相关资料、运用先进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一系列建设活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为保证课程建设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围绕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还包括一系列政策、制度、监控评价和教学条件等保障支撑过程和要素。
首先,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坏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提高教师积极投身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制订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行之有效的制度对教学主体的行为进行激励约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其次,课程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条件支撑。包括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验条件、实践教学基地、网络教学条件等。
最后,为保证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评价系统。包括通过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评教、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反馈等方式,对课程建设的质量、教学效果进行监控、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构建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课程建设系统、监控评价系统、激励约束系统和教学条件保障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框架
二、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
为保证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本文引入PDCA循环理念构建体系的运行机制。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做好课程建设规划为起点,以课程教学质量为基本控制单元,通过教学过程实现课程建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价,并将监控评价结果反馈于课程建设规划,形成闭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而为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教学工作各方的监督激励,必须辅以政策导向和制度监督激励机制以及相应的条件建设。
因此,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要以“课程建设规划(Plan)-课程教学(Do)-监控评估(Check)-反馈处理(Action)”(PDCA)为主线,以政策导向、制度监督激励、教学条件建设为保障和支撑。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
具体而言,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建设规划(Plan)。课程建设规划是课程建设的纲领,是对课程建设措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团队、课程资源、课程考核等方面做出的全面规划。具体来讲,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和特点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和结构安排,进而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方式、教学团队、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建设计划。
2.课程教学(Do)。课程教学是课程建设内容的实施过程,是教学质量形成的“第一现场”,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与学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课程建设的内容得以完美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课程建设内容或教学过程。
3.监控评估(Check)。进行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是评价课程建设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质量监控评估可以通过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听课、教学督导听课、检查、教学团队互评、学生评教等形式进行。监控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还包括与课程建设相关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课堂组织、讲解、启发引导以及学生到课、听课情况及回答问题、完成作业、实训或实验的结果等,考查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能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建设构想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爆发式递增,旅游电子商务已成为网民的热门应用之一。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中国旅行社产业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旅游业总收入约2.59万亿元,其中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30亿元,已占到10%的份额。
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将彻底改变现代旅游企业的运作方式,给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的旅游商务活动必然要求从业人员都具备相当的电子商务知识,因此,培养具备电子商务职业素质的旅游业一线人才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新课题。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院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行业发展背景,我们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紧扣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电子商务理念、网络信息技术等主题,从旅游企业战略的角度和旅游业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如何影响旅游市场结构、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等系列问题,力图向学生介绍旅游电子商务目前的发展成果,同时以开放的、启迪性的、系统性的认识方法,指导学生综合思考现象及分析发展趋势,强调对学生分析、管理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旅游行业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于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建设在几年时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课程,不同视角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直接体现在了教材上。目前市面上《旅游电子商务》的教材内容差别较大,有的教材是从电子商务专业教材改编而来,内容偏重电子商务技术,对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的着墨较少;有的教材直接翻译自国外著作,所有案例均来自国外应用,难以适应国情;还有的教材过于强调个别旅游电子商务具体功能的应用,但对电子商务在整个旅游业中带来的影响以及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应用缺乏系统说明。这些现象的存在,更加要求课程建设小组要认真思考,全面分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将课程的教学体系分成以下几个模块:
1.旅游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旅游电子商务是什么,具体内容包括:旅游电子商务概述、旅游电子商务的技术与方法、旅游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和概念等内容。
2.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实务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旅游电子商务在当前的具体应用,除了旅行社电子商务、酒店电子商务、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这三大旅游类企业的电子商务运作实务以外,我们还将旅游产品与服务网上零售也加入进来,使得学生对当前旅游电子商务的主流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3.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及管理策略
这一模块主要回答如何做的问题,内容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的网站建设、旅游网络营销、旅游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与特征、旅游电子商务战略管理等内容。
此外,在授课中,还应适时加入案例分析和应用实践的说明,为课程提供丰富的实践支撑。
四、课程建设的建议
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门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与旅游商务的交叉性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兼具电子商务和旅游商务学科的知识,而且还有具备一定的实践指导能力。但是从目前的教师队伍来看,师资偏弱的情况还较为严重,要搞好旅游电子商务的课程建设,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思想上认清课程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旅游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市场对相关人才的素质要求。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二,创造条件,加强对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在引进和培育之间,我们认为培育的重要性更重要,因为旅游电子商务本身是一门新兴课程,对口人才稀缺,因此培育显得更切实际。为了提高教师的水平,首先,应该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在旅游企业一线搜集第一手资料,积累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战经验,促进教师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是支持教师到校外课程进修和学习,邀请企业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交流,以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质。再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引导教师到实习基地搞调研、搞项目,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2.做好课程的实验实训工作
旅游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设立课程目标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授课中,必须打破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努力做好课程的实验实训工作。
第一,尽量设立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在旅游电子商务的活动中,存在多种要素,如系统平台要素、交易角色要素、交易过程要素。系统平台要素是指旅游电子商务的web平台,包括软件和硬件;交易角色要素包括个人、旅行社、饭店、景点、银行、购物点等,不同角色对应不同功能;交易过程要素,是通过模拟实训,让学生掌握每个交易活动和过程。按照这样的思路安排实验室建设,使学生的学习能从枯燥的纯书本式教学中脱离出来,掌握符合旅游电子商务规律的工作模式。
第二,对于没有条件建设实验室的,也应该想方设法引进适用的教学软件,开展实操教学。后期的教学内容,比如旅行社电子商务、酒店电子商务等内容,要尽量让学生动手,如果没有真实的软件,仅凭课堂的PPT演示或者网页浏览介绍的方式学习,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旅游电子商务的,更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旅游电子商务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课程建设小组也应该认真总结教学规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一是合理设置教学情境,安排实训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将校园课堂教学与企业观摩教学相结合,三是引导学生参与同教师、同业界的对话甚至是合作。通过这样的多维教学路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和体会,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映红.高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章牧.旅游电子商务[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人员的合理配置,不仅包括教师的构成,也包括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的参与。如何组成结构合理的课程建设团队需要政策的支持。然而,由于缺少用人政策无法选用合适的人才组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比如,课程负责人在调配人员、使用人员上没有自。因此,制定相关的用人政策对“术科”课程建设也十分重要。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策略
2.1明确指导思想,树立先进理念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未来社会的变化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必要从社会进步、学科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及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创建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术科”精品课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术科”课程的改革、创新和整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强化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开拓创新,适应社会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达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的。
2.2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整体改革
课程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建设的核心,只有创新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特色,才有可能成为优秀课程。只有通过研究国内先进的“术科”精品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充实先进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改革方法与手段,改革评价模式,从整体构建,才能达到促进“术科”课程建设。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目标设定不能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更不能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应当从学科中心的课程观向整体教育观转变。密切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和全民健身活动创编教材。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一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内容直接影响到将来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人才的知识结构。
2.3提高综合素质,锻造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制约“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瓶颈,通过自身培养、人才引进以及合作共享教师资源是加强师资力量的有力办法。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培育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培养教学名师担任“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整合教师资源,配置合理的年龄、知识结构和数量的人员,组成教学团队。通过引进人才、特聘教授等措施,提高师资队伍力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2.4加强政策扶持,推动课程建设
关键词: 军队任职教育 课程建设 岗位需求
随着军队院校体制编制的调整,任职教育院校逐渐成为我军院校的主体,任职教育对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军队任职教育院校的课程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特别是面对时代、使命、职能、任务的变化,原先的课程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下面根据军队任职教育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我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及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对军队任职教育院校的课程建设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课程建设是院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建设。
军校课程及与其相关的各教学环节构成了课程建设的主体,课程及其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单元。课程教学作为院校的基本教学活动,是学员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渠道。因此,课程是院校整个教学工作的“细胞”,是院校教学的基础。加强课程建设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措施,而且是院校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
(二)课程建设是衡量一所院校学科建设、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
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教学水平是紧密相联的。一流的学科建设是以一流的课程建设为核心,一流的教学水平是以一流的课程为基础。一所院校只有拥有更多的一流课程,才能显示出较高的办学水平。实践证明,加强课程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和带动整个教学工作的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课程建设是院校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课程建设在军队院校的开展,是落实军校办学思想、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军事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从目前院校改革形势出发,落实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大幅度提高军队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课程建设在军队院校的兴起和发展,是军队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军校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课程建设要以学员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岗位任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由于任职教育学员的来源种类较多,其知识结构和能力基础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而且其未来的岗位也不一样,因此,任职教育院校的课程设置就不可能沿袭学历教育院校的模式了,而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学”的主体――学员的知识能力基础及未来的任职岗位能力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一)分析不同学员对象的知识能力基础。
学历教育是任职教育的基础,任职教育是学历教育的延续。在分析学员知识能力基础时,要把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在设置任职教育课程前,首先要分析学员经过学历教育阶段后所拥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如我军初级指挥任职院校的学员,其来源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一是合训分流学员,二是入伍地方大学生学员,三是短期培训干部学员,四是优秀士兵提干学员,不同的对象其知识能力基础差别很大,这也是根据各类对象进行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
(二)牢牢把握学员的未来岗位需求。
任职教育是以解决部队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必须把面向部队、服务部队作为院校任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部队任职岗位多样性和层次性,决定了所需人才的能力具体标准的不同,因此部队任职教育院校不可能像其他学历教育院校那样形成带有模式化的课程设置方案,其课程设置应该以学员未来的岗位需求为依据,针对学员的未来任职进行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三)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置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要与学员的知识基础分析和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相结合,在分析了学员的知识能力基础和任职岗位能力需求后,将两者相比较,即可得出学员在知识能力上距离未来的任职岗位还有哪些欠缺,这些欠缺就是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应该将岗位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确定与各能力要素有直接关系的课程,把这些课程作为培养岗位能力的重要基础,以此构成基本的课程设置框架。其次,应根据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具有与能力相关的知识系统的规律,设置相应的辅助课程,充实和丰富课程设置框架,使基本课程设置框架完善成为专业能力形成的知识系统。
三、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几条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军队任职教育院校的课程建设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以军事理论及技能为基础,坚持课程建设的专业性。
岗位任职能力是与其相关的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集合体,它的形成必须依赖于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必须把与专业能力形成有直接关系的课程作为主干课程来设置。要以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为重点来设置专业基础课,并对不同类别的学员设置不同的专业基础课,使其完成基本军事素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以提高未来任职岗位人才所需具备的军事素质为重点,在军事理论水平、军队管理能力和军事体能技能三方面设置课程,并针对第一任职需要,设置部队基本知识、部队管理、军事信息化知识等实用性课程。
(二)以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课程建设的目的性。
军队任职教育要突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教育特点,强化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培养重心,着眼军事训练“练为战”的根本,使任职教育牢牢定位于“教为战”、“学为战”,使教学内容始终贴近部队实战,克服学历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重文轻武”和“重学历轻战力”等问题。因此,军队任职教育院校课程设置的核心就是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时要突出实用性,增加实践课的比重。要在充分了解掌握部队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灵活掌握,精选课程,扩大课程范围,把一些任职能力培养所必须的(包括在大纲中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的课程)列入课程的范围之内,确保第一任职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以适应未来发展为目标,坚持课程建设的时代性。
迎接新军革挑战,建设现代化军队,打赢现代化战争,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这就要求军队任职教育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围绕培养现代化人才来构建,满足现代化战争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就必须既符合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满足军事人才发展的需要。
一是课程设置要满足当前部队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完成军事斗争准备任务为重点,同时要兼顾部队可能担负的非战争军事任务,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任务部队的需要,依据受训者将担任的任务及该职务将履行的职责,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
二是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知识是基础,素质是拓展,而方法则是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学员真正在成长进步的道路上受益无穷。军队任职教育院校课程建设要考虑未来战争的需求和学员发展的需求,从终身学习角度出发,任职教育课程设置要为学员今后学习(自学、继续教育或深造)奠定一个较为宽厚的基础,增强学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玉田,耿仕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关键词:精品课程;高等院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39-03
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 Resourse,OER)是近年来各国高校资源建设的一种趋势,是指不受版权限制的或者是在知识产权协议下,可供他人免费使用或者复制的教学、学习和研究资源,它包括整门课程、课程资料、模块、课本、视频、测试、软件,以及其他任何用于获取知识的工具、材料或者技术。各国高校中最有代表性的OER是开放课程(Open CourseWare,OCW),是指在网上可以免费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描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在线测试、网络课堂、教学录像等。中国的精品课程是一种开放课程,它是由国家发起,覆盖面广,对中国高校课程建设影响面大,是教育部启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建设过程,可以推动高校树立品牌战略形成自己的特色,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通过精品课建设的示范效应,逐步提高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水平。然而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完善和发展作为永恒主题贯穿整个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为此,探讨如何在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精品课程的持续、健康、发展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精品课程建设对于高等院校的作用
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一所高等学校而言,是否拥有一系列反映学科前沿的高水平的精品课程,是衡量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同时精品课程作为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学校办学支撑条件中最重要的竞争要素。
1.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办学的生命线,而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精品课程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创新发展,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各高等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活动,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教育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最好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2.满足社会需求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理念发展、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技术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更新、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与企业深度合作,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做到按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精品课程建设满足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得毕业生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各大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优秀的人才。
3.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特色办学可使高等院校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要,是提升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各大高等院校都在努力挖掘自己的办学特色。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程特色、教学模式、实践模式以及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利于各大高等院校挖掘自身的办学特色。为此,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为办学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办学特色的形成,对于高等院校而言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奠定了基础。
4.利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精品课程建设着眼于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的创新建设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得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已建成的精品课程网站是开放的精品教学资源,供各校学习借鉴,发挥了很强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同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有利于开展精品课程的院系进行师资配备、教学内容优化整合、课程设计、课程定位、教学效果评价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适应精品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原有的其他教学资源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与精品课程相重复内容的删减,改变了课程之间互不交流的现象,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优化了教学资源。
二、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笔者通过对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情况的实践调查研究,结合自身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体会,在看到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中暴露了许多突出问题,值得我们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思。当前在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中存在以下几个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1.精品课程内容选取多而不精,重形式变化,轻内涵建设。有的学校精品课建设就是对原有课程换汤不换药的工作过程,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课程内容的确定往往是对原有书本知识的简单组合,没有对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定位、内容组织选取等过程进行深入挖掘,仅仅是注重表现形式变化,而轻视了内涵建设,精品课程内容多而不精。有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组甚至误以为精品课建设就是建网站,精品课建设面面俱到、泛而不精。
2.重申报,轻建设、维护,建设和实施两张皮,缺少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后续评价和激励机制。有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仅仅在申报的几个月时间里得到高度关注,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精品课程建设类似于教学奖项的申报,只要申报成功了就认为工作结束了,没有把精品课程的建设当作一项长期的、循序渐渐的工作来开展,更没有真正发挥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作用。精品课程一旦审批成功,后期的管理和完善就会停滞不前,缺少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后续评价和激励机制,出现了“有人播种,无人灌溉,无人施肥”的现象。精品课程是教师不用,学生也不关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精品课程建设形同虚设。
3.区域或行业合作少,难以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示范作用、辐射作用不强。精品课程建设尽可能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利用一切教育资源,诸如将企业人员请进课堂,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等,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同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开放精品课程网站,扩大对外影响,让更多的学生、教师、企业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种资源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然而根据笔者对各大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调查发现,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是以一校之力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很难实现高等院校精品课程互补与共享,企业人员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有的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形成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局面,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不强。
4.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缺失。精品课程教材是精品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是教材建设的新方向,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精品教材建设,它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高校精品教材建设十分必要。通过对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情况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精品课教材建设缺失现象严重,原有的教材跟不上时展的节奏,这将会严重影响精品课程的实施效果。
三、精品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确保精品课程内容的“精品”性。精品课程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也是精品课程示范作用和辐射作业的体现,要突出精品课程的精品性质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建设:对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定位等过程进行深入挖掘;内容选取、内容具体表现形式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精品课程内容与模块要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内容组织安排要层次分明、科学合理;要深入挖掘课程的特色,对课程建设进行创新,从而保证精品课程的“精品”性。
2.引导教师和学生持续关注精品课程,建立精品课程激励和过程性评价体系。广大学习者和教育者对精品课程持续地关注是精品课程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可从三方面入手让精品课程走进学习者的学习研究活动和教育者的教学活动:授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精品课程资源,做好校内精品课程乃至全国精品课程的推荐工作;对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和主讲老师在职务评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学校和政府从宏观层面对精品课程资源进行宣传,让精品课程资源深入人心,从而让精品课程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终身学习。同时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和过程性评价机制,通过制定实施激励和过程性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精品课程建设与维护经费补给的重要依据,鼓励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中来,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实践运用质量。对运行和使用较好的精品课程给予奖励,课程网站要体现师生互动痕迹,如布置作业、上交作业以及批改作业等;对未能及时解答学生提问,内容长期不进行更新,甚至精品课程网页无法正常访问的课程给予通报或取缔。
3.整合全国范围内同类课程中的部分资源。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过程要涉及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为了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耗费,提高精品课程的利用率,将同类精品课程的部分资源进行整合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尝试。具体来说,可借助学校优良的网络资源,建立广泛的链接,扩展本课程沟通与交流的渠道;集中管理和监测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的同一类课程;整合同一类课程的BBS讨论区、留言板、blog等模块;开发同一类课程范围内的资源检索功能;提高精品课程的辐射共享能力。
4.积极配套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精品课程的院系要积极组织教师编写精品课自编教材,精品课程教材应该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是一体化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并在各高校倡导所有精品课程建立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同时列入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应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这样真正做到了教学过程与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相结合,保证了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真正的精品课程将是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并具有发展性和动态性的课程。当精品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需求,成为了教育者组织教学和学习者学习的重要资源;当精品课程的激励、评价与管理制度走向完善之时,精品课程也真正走上了精品之路。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应把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把课程建设深入整个教学活动中去,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从而为提高各大高校的办学水平服务。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Z].
[2]钱晓耀,曾其勇,王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指导下的核心课程群改革与实践[J].技术教育监督学刊,2010,(1).
[3]刘亚茹.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J].物流科技,2010,33(10).
[4]李佑珍,陈艳.“大物流”背景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
(一)形态构成课程资源利用及课程质量评价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的形态构成课程,内容比较单一,都以“三大构成”课程为主加以设置。“三大构成”课程各自独立,课程设置缺乏整合,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程结构单一、教学内容单一等倾向。当前,高品质形态构成课程数量少,精品课程建设缺少质量支撑,整体上说课程资源共享程度偏低,一些“创新”课程内容不到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形态构成课程资源利用是以优质的课程内容为主体的,课程内容优质才可以成为资源并加以运用。许多高校在设置该课程内容时还没有脱离固有的模式,课程内容上没有创新,对课程质量评价一直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中没有考虑教学过程阶段性与整体性的关系,常把后段课程结果作为依据来进行终极评价,致使评价体系脱节,缺乏调控的有效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系统性。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教科研能力较薄弱
由于工业设计学科发展较快,对本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施教能力、实践能力、学术造诣、审美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数本学科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实践经历浅,跨学科施教等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创新型教师及名师匮乏,导致施教水平滞后,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学科的发展速度。形态构成课程长期以来没有从旧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对其课程自身的发展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教师对其研究还在较低的层面上探索,远远跟不上学科发展要求,各个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都放在了专业课程建设上面,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相对较薄弱,正是由于教研不够,本课程的开发与拓展得不到有力支撑,构成课程的地位始终不高,对专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形态构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一)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三位立体式互动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不能单独设计,形态构成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课程群的课程,更不能单独设置,所以我们可以把形态构成课程重新组合与建构。该课程主体内容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学习,分散部分内容跨模块学习,也就是说模块不是固定的,课程是交叉设置的。特别是形态构成课程应跨越到专业课程模块中去完成它应用构成课程内容,这种在不丢失主干课程结构的交互式的课程体系,有助于课程训练与学习的实效性及应用性,真正起到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习目的,增强学生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2.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设立创新型课程模块形态构成主干课程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影构成、动态构成等课程。其构成模块应具有可变和互补性质。每个单元课程结构设置要符合整体课程模块结构设置要求,既体现出每个单元课程特点,又要体现出每个单元课程之间的完整性、系统性。在每个单元课程中,教学内容的设定要体现出课程本质特征,同时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可以增加信息采集、调研分析、工艺结构、材料应用等相关内容。教学环节中还可以引入学生自己设定的构成单元课题,提升创新意识和动手塑造能力。课程内容还应有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自由选取课题来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
(二)加强教科研能力和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业教师业务能力由于工业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要求,加快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各个院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从事形态构成课程教学的师资主要来自于美术类师资和设计类师资。在高校专业课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多数形态构成课程是由美术类师资来完成构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从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角度看,美术类师资有些是满足不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的,因为多数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没有学习形态构成课程,缺少对形态构成学的深入研究,施教效果不容乐观。所以说高校真正缺少的是对形态构成学有深入研究的、具有教学经验的、兼具设计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高校在引进大师、名师的同时,急需做的工作应是积极做好本校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渠道与方法拓宽师资培训思路,尝试建立课程研究中心、课程设计工作室、委培实训基地等场所,确立中长期师资梯队培养计划,做足师资培养基础工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奠定雄厚基础,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精品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 高校;体育文化;隐蔽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226-2
引言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必然要求,是整合社会思想文化的迫切需要。校园体育隐蔽课程体育建设是体育文化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逐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与创新。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为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供了正确的导向支持和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优秀文化,实现资源的传递、共享与整合,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契合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融合是双方体制、资源与实践三个维度的交叉耦合,是一个贯穿于整个校园建设过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能够有效培养校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对高校师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贯穿于学校学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建设等各个环节,对高校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国内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在高校特定的教学环境下,以教师引导为重要载体,以高校全体学生为培养主体,在传承优秀的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理念、体育行为,培养全体学生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过程中积累、沉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长期积累沉淀的特殊文化形态之一,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文化内涵。探究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第一,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精髓,体现出高校办学教育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与价值观。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贯穿于高校各个环节的建设与管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均有所展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体育思想与体育行为,是学生积极努力上进的正面力量。校园体育精神决定着高校师生的体育行为取向,能够有效培养锻炼全校师生的坚强意志,铸造学生坚韧的学习品格,引导者高校体育观的形成,是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目标决策制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精神文化与体育制度文化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体育物质为高校师生提供锻炼过程中需要的相关器材与运动场地,是打造体育制度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校园文化快速发展的核心物质载体。高校体育物质文化蕴含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与思维观念,展现出高校师生内在的气质、品行与情感,彰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是校园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与保障,关系着校园文化体系的建立健全,关系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是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方向标与向心力,是高校体育行为的重要标准。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贯穿于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课外训练、体育交流、体育知识竞赛等各个阶段,是培养全校师生体育意识,实施组织管理与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优秀的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能够保证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上约束、规范了高校师生的相关体育行为,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体育意识与综合素质,全面保证了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健康运行。
二、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策略
体育隐蔽课程主要涵盖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量两部分,是高校依据教育目的、体育教学目标、通过内隐的、间接的方式,经过规范系统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长春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关系着高校师生体育思想、体育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学校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针对长春市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内容
高等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展开的理论基础,科学的体育文化建设策略是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针对高等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对校园整体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探究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策略,主要从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进行。第一,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属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层文化建设,建设过程中,要从高校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出发,其体育文化制度建设要高度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决策,综合学校各个方向、各个学科的发展特色,从高校自身角度出发制定符合高校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体育规章制度,健全学校体育活动实施的行为准则,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目的是更好的服务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以高校全体师生为本,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其奖惩机制与责任细化到个人,保证高校体育制度的人性化,满足不同素质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二,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高校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要高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环节,科学布局,为学校师生创设一个舒适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精心设计体育人文景观,优化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实现高校与社区之间的体育资源共享,提升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品位。第三,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主要从开放健身体育运动平台、参与经济体育运动、开展竞智性体育运动三个方面出发,系统的进行高校体育行为文化的建设。实践过程中,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力规范体育教学行活动,全面系统的传授学生必要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术,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思维,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的全面体育文化修养,积极开展与校内外合作的体育竞技活动与体育竞智活动,充分挖掘与发挥学生的潜在体育潜能,推进与宣传体育人文精神。第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以健康体育文化为建设核心,积极开展相关竞技与竞智的体育活动,多元化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底蕴,灌输学生健康体育的体育文化理念,将体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学科建设相融合,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提供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文化建设共同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施方向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紧随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步伐,体育文化建设逐步向国际化、民族化、科学化、系统化、人文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第一,科学化、系统化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高校体育文化是现代校园文化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科学精神的延续紧密相关,其深刻的体育内涵涵盖了大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促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逐步趋于科学化,系统化。第二,国际化、多元化的体育隐蔽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关键。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国际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方向逐步实现向国际主流文化接轨,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高度融合,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经验与研究成果,发展与高校自身办学特色想融合的体育文化。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超越了对物质层次生活方式的追求,更加广泛的关注精神层次的生活内涵。高校学生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对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内涵体验俞来深刻,力求实现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学习人文精神价值,提升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意识,将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第三,人文化、民族化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体育文化大众化的可观需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历程,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的人文价值,承载着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根植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土壤,展现出具有强烈特色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文化内涵。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文化软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精神层次与物质层次的生活内涵,提升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高校学生优秀的学习品格,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结论与建议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灵魂,校园隐蔽课程文化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以及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以高校全体师生为本,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规范高校师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思维,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品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实践过程中,高校隐蔽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相融合,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办学方向出发,充分发挥出高校自身的立足优势,建设与社区人民体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服务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姜鹏.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教学目标与控制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162-164.
[2]闫玉峰.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7):103-105.
[3]马卫东,张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3):39-42.
[4]陈燕.高校体育文化节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J].内江科技,2013,(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