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涯规划

高中生涯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中生涯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生涯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 职业生涯规划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9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在职业规划教育上的缺失和不完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仅仅在大学教育的最后一年开设此类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及需求。目前就业市场普遍存在着大量应届、往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然而用人单位却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素质人才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是很多求职者对自身的认识不够,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找工作比较盲目。这就不得不提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上文提到就业市场普遍存在的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不平衡的原因不在于求职人数和企业需求的不平衡,而在于人才素质和市场分配的不平衡。就现状而言,不少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就选择就业,由于学历、专业技能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职业选择的空间也相对较窄。而多数学生在受过高等教育之后才选择就业,学生走向社会后,由于对自身、工作行业及工作岗位的认识不足,找工作一直处于迷茫状态,这就导致了不少人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没有主见接受了父母安排的工作,然后导致频繁跳槽,频繁找工作的问题。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著名职业规划专家罗双平说过:“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基于目前的高中教育体制,大家普遍关注的是考试分数,对多数学生及家长而言,考上大学是高中阶段唯一的目标,至于考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多数学生和家长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一项覆盖上海市几千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不够,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其他一些权威调查也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希望重新选择专业,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又表示即使换专业也不知道换什么专业。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该如何开展

(一)从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实现早期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早期化即从高中开始就开设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和个性已经基本形成,同时,面临着对职业和人生的重大选择,包括文理分科的选择、高考志愿填报的选择以及将来的职业选择。因此,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其不仅有利于不能够继续升学的学生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在就业前做好准备工作,提高自身竞争力。且有利于继续升学的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及特点的专业,并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得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

早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把职业生涯指导列入初中及高中的教育计划,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也为各类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有必要推出一些举措和政策来促进高中生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目前,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和家长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单纯关注考试分数,这一现状也有待于新的教育政策出台后来逐渐改善。

(三)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得到家长的重视和参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了解孩子性格、兴趣、特长的人。同时父母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对社会上各种职业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父母可以有意识的从高中甚至在孩子更早的时候就灌输一些关于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同时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三、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该如何开设

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自身的情况、了解就业环境,同时对各类行业及岗位有一定的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我是谁:包括自己的学习成绩、家庭情况、性别、性格、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优势、劣势等等。2.我想做什么。3.我能做什么。4.环境允许我做什么:把自己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关系等环境因素考虑进去。5.我的职业与未来生活的规划是什么。

基于以上条件,同时考虑到目前的就业形势、各种职业的发展空间、各种职业的薪酬状况等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做好专业认知教育

很多学生在入学报名后还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将来能做什么,甚至在毕业前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还是很迷茫。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时候要让学生们对各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工作内容和前景有一定的认识,便于学生的在文理分科和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分阶段进行

高一的学生处在职业认知期,应该让学生对职业和行业有初步的认知,对自己各方面的特点和能力有一定的判断,同时要加强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高二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个时候就要引导其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并提高职业规划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在文理分科的时候做出合理的选择。

高中生涯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普通高中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现状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15-02

一、背景

国外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对职业生涯及其规划的认识探讨和研究。目前,美国已形成“职业日”、“职业实践活动”、“职业兴趣分析”和“Coop”[1]等一系列的方法对高中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高中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以及确立自身的职业目标。国内,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比西方晚了30多年。对于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更是滞后。[2]作为高中时期的学生,其正处于职业的幻想期,所承担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也不同。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职业规划课程应具有其独特性。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就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本文问卷调查了南京市某高中101名普通高中学生,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达99%。其中男生48人,女生52人,男女生人数相近,性别对数据的影响比较小。本问卷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的自我认识情况;2)高中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情况;3)影响普通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4)学生对于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愿景。

三、普通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一)对自我的认识

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意识增强,但是自我认识的能力不强。舒伯在其“生涯发展型态研究”中指出:15岁至24岁阶段的青少年的任务是: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3]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认识成长的重要时期,正确的自我认识,可以有效地帮助高中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和做好未来规划,进而降低其未来选择职业的盲目性。以高中生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例,南京某高中被调查者中,70%的学生不知道或者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或特长是什么。其中只有30%的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兴趣或者特长所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学生,大部分对自己的兴趣或特长的认识是模糊的。因而对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辅导教育,特别是针对高中生自我认识的辅导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普通高中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不全面。在被调查的100名普通高中生中,把职业生涯规划理解为:指导选择未来道路和了解目前应该做什么准备的分别占81%和77%。然而,对职业生涯规划所包括的其他内容,如自我认识,自评价我、自身条件分析和认识各类职业等却没有提及。另外,8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其以后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或者比较重要。依据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普通高中生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观点持相对统一且肯定的观点,然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认识,却了解的并不全面。因此,在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引导高中生重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规划未来职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普通高中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考虑的因素

1.普通高中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考虑的因素个人兴趣、个人性格、个人能力已有知识、未来发展空间、社会需求等。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个人性格和未来发展空间(如表1)。兴趣,无疑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我们从事某项职业最重要的因素。高中生对于个人能力和未来发展空间的考虑则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趋于成熟的重要表现。此外,家庭因素、已有知识和社会需求作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对于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

2.高中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考虑的因素存在性别差异。虽然男生和女生在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四个因素都是个人兴趣、个人性格、个人能力和未来发展空间,但是男、女生在考虑因素的排列次序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男生,考虑的因素前四位依次是:个人能力、未来发展空间、个人兴趣和个人性格;然而女生考虑的因素前四位依次是: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个人性格和未来发展空间(如图1)。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空间这两个因素,明显存在性别差异。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首选考虑的因素还是个人兴趣。此外,对于自身的能力、职业发展空间、社会需求和家庭条件等也成为他们考虑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未来发展空间和社会需要的思考,体现了现代高中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考虑的成熟表现。另外,在职业的选择上,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4%,想过选择与家人相同的职业,34%的学生会参考同伴的职业选择,63%的学生会考虑选择社会上的“热门”职业。据此,高中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容易受外界或他人因素的影响,自我独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能力不强。

因为性别的不同,影响那女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也不相同。对于男生,主要是个人能力和未来发展空间;然而对于女生来说,她们主要考虑的是个人兴趣和个人能力。

(四)普通高中生对生涯规划辅导的愿景

1.普通高中生对于生涯规划辅导的形式

对于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课程形式学生也提出了以系列讲座为主,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选修课为辅,教师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咨询辅导的形式。目前,高中生学习任务多重,很难再抽出时间参加课程定时的学习,因此,通过空余时间开设系列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文化课学习之余的自我认识教育。对于我们的高中生无疑是有益的。

2.普通高中生对于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期望

对于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上,高中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偏重于职业介绍、高中学习生活规划和自我认识。这与我国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是分不开的。我国的高中生,生活在学科知识的“象牙塔”内,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对于社会中的各种职业了解甚少;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过好高中学习生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理念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是如此。人总是处在一个自我不断认识的过程中,高中阶段,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要求更加强烈,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希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开拓视野,加深对各类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完善高中学习生活规划、自我认识等,是我们对于高中生职业规划课程设计必须考虑的内容。

四、以学生为本的普通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几点注意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要明确

高中时期,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幻想期,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职业等。因此,对于高中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必须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准备阶段的任务,确立以自我认识为主,了解各类职业、指导高中生活学习为辅的课程。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形式应灵活多样

此外形式不应该还是呆板的课堂学习,而应该以系列讲座为主,班级集体教学、教师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团体辅导的形式为辅,从而加强学生老师的交流,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加活跃,为学生所接受。另外,学习借鉴国外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方法――职业分享和体现等。

(三)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既要满足学生期望,又要切合学生需要

一方面,对高中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期望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介绍各种社会职业及其发展空间、高中学习生活指导和自我认识等内容的教学,并且这些内容确实符合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特点,切实反映了高中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方面急需的知识。另一方面,具体的课程内容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例如,针对学生对自我认识的需求,我们可以开设气质类型测试、性格类型测试、学习类型测试和职业能力类型测试等,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我,了解自己适合哪种类型的职业。针对社会职业介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开展“职业分享”和“职业体验”,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不同职业。另外,针对高中学习生活规划指导,则可以通过学生团体相互交流并加以教师指导的方式,相互学习探索符合各自学生的不同高中生活规划。这一系列活动或者课程,最终的目的是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活。

(四)教师、学校、社区保障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

作为新开发的校本课程,社区、学校、教师应该积极的支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社区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活动环境,社区内的相应社会企业或者政府机构可以为高中生提供相应的业余实践职位,让高中生通过职业实践,发现并发展自己的职业兴趣。学校则在课时和政策上保障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了解学生的职业取向,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吴君 浅析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J].中国市场 2010(13)

高中生涯规划范文第3篇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不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学生认识自我和规划人生未来的重要阶段。在国内,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基本处在缺位的状态。2014年9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进行了重大改革,在上海、浙江开展高考改革试点,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未来大学专业及职业规划确定高考选考科目,在高考制度上给予学生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这项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撼动了沉睡中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领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15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开展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贯彻选择性教育思想,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高一阶段起开设生涯规划相关课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已经成为新高考背景下落实选择性教育思想的必由之路。

生涯规划的五大要素是知己、知彼、决策、目标和行动。其中“知彼”实际是指职业探索,包括协助学生对大学的各个科系有所认识,认识升学渠道,了解大学科系及职业世界的分类情形,协助学生对自己有兴趣的职业领域作进一步认识,协助学生了解各职业领域对个人在兴趣能力和特质各方面的要求。职业探索模块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无论对当下高考选考科目与大学专业选择,还是对未来职业道路的发展方向,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最能吸引学生的部分,也是在生涯教育实践中颇有难度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需要积极探索适合高中生的职业探索教学模式。

1.项目学习的内涵。

所谓项目学习,是让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各种资源,在实际体验、自主探究、内化吸收的过程中,以合作形式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技能并获得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项目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强调实践性和参与精神,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通过小组合作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机会,共同探究来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项目学习在生涯规划课职业探索模块中的实践运用。

目前,国内项目学习的探索多集中在以知识学习为目标的传统学科教学上,虽然生涯规划课的职业探索模块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要目的,但项目学习这种围绕具体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在实际体验、自主探究、内化吸收中获取信息的教学模式,却是实现职业探索教学效果的绝佳方式。据此,笔者开发了“生涯微视频制作”活动,通过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关于生涯规划课职业探索模块的教学尝试。下面以基于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的“生涯微视频制作”在生涯规划课职业探索模块中的实践操作,来描述“项目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教学实践过程总体上分成三个阶段。

(1)分析教学目的、学习目标。

生涯规划课中的职业探索模块,其教学基本目的是协助学生对大学科系有所认识,认识职业的分类情形,协助学生对有兴趣的职业作进一步认识,了解各职业领域对个人在兴趣能力和特质等各方面的要求。

“生涯微视频制作”是一种项目形式,其基本内容是小组根据组员的兴趣选择要探索的职业与大学专业,形成各自的学习项目,利用人物访谈、职业体验、信息查询等方式对目标职业与大学专业进行探索,最后按照其作品立意,把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及视频构建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作品。

项目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它还是一种协同工作、收集信息和呈现信息的方式。利用“生涯微视频制作”这种项目学习模式进行职业探索模块教学,完成项目过程本身不仅可以很好地达成以上基本的教学目的,而且由于项目组各成员都会承担不同的任务,既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还能培养其与人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精神。项目来源于社会现实中的真实问题,学生通过

参与项目提前准备适应职场和社会,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都是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重要的教育目标,可以通过项目学习的形式达成。

(2)分组确定项目。

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建立生涯探索小组。每组4~6人,组员拟定组名和小组活动契约。职业领域的信息庞杂,学生单独收集信息不利于任务的完成,团队的组建有利于增强信息收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更好地达成生涯教育的目的。“生涯微视频制作”涉及的环节较多,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较长,项目周期一般在10周左右。每个生涯探索小组根据组员感兴趣的职业与大学专业,确定本小组的“生涯微视频制作”项目主题。比如学生确定的有以下项目主题:法医职业及法医学专业的探索项目“将法医进行到底”,大学教师职业的探索项目“关于大学教师工作的具体形态调查”,地铁相关职业的探索项目“在地下拼搏的人生”,外语类职业与专业探索项目“菜鸟须知”等。

(3)设计策划方案及进度,组员合理分工。

策划方案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项目实施的成败。小组在确定好项目主题后,需要先撰写项目策划书,项目策划书包括“生涯微视频”结构提纲、项目进度计划、团队分工计划等内容。项目策划书撰写好后,教师应该与组员讨论项目的实施价值、可操作性、实施注意事项、实施细节等内容,然后进入实施阶段。

(4)项目活动实施。

项目实施阶段,各小组对项目涉及的职业及大学专业进行探索,并按照其作品立意和呈现形式,对收集到的各种文字、照片、视频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完成“生涯微视频”的制作。虽然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主要放在周末等课余时间,但教师应该全程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灵活指导。

(5)项目作品展示与评估。

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作品展示活动,可以邀请家长、校外合作对象、其他任课教师、班主任等参与,展示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每个小组作品展示过程中需要汇报探索活动收获,包括对相关职业的了解、团队协作体会、心得感悟等,交流探索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与喜悦。汇报后要接受班级同学、教师或其他参与人员的提问,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个过程教师要善于倾听、观察、发现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深化对职业世界的认识,纠正认知偏差。反馈评价过程则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方式,评价主体由教师、班级同学和学生自己共同组成。评价的内容包括独立探索过程中的表现、小组协作探索过程中的表现、计划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几个方面。

在项目评估阶段,应该重过程轻结果。不仅关注活动结果的有效性,更要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同时,要重视个体动机、兴趣、爱好、情绪等变化,重视创新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有效性。项目学习不再像传统的试卷形式进行评估,更关注学生的真实表现与感悟,所以涉及学生的态度、团队合作等都是评价内容,是评估学生发展水平的综合性依据。

自笔者所开设的生涯规划课职业探索模块采用项目学习教学模式以来,学生的职业探索热情有了明显提升,已经成为整个生涯规划课里学生最投入、最感兴趣、收获最大也最有成就感的一部分。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进行项目设计,自主进行职业探索,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职业认知需求,避免了以往课堂上教师泛泛而谈,难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弊端。以“生涯微视频制作”为活动载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个探索过程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践探索、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学生收获不可谓不大。项目评估阶段以小组汇报、作品展示、集体互动探究、反馈评价的方式组织起来,不仅使得学生探索到的职业信息在集体内传播,而且让生涯课堂更具活力,学生在课堂上的汇报展示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集体互动探究则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职业世界的认知。

高中生涯规划范文第4篇

我国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旨在针对目前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其原因,并给出解决对策。

一、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对专业不满意问题的溯源

目前大学生存在对高考选择填报的志愿后悔、不满意的情况,进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从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由于教育是连续的、系统的,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从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的矛盾出发找寻原因,而是应追根溯源,系统地、全面地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现象与问题一部分是高中生对于专业不了解、盲目选择专业、高中阶段缺乏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致的。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减少大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满意,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生自我选择能力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在推行高考改革,旨在通过优化招生制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扭转应试教育倾向,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挑选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但前提是学生要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有利于高中生自我选择能力的提升,还有利于高中生职业意识与人生规划能力的养成。为了使高中生学会选择、具备选择能力,适应与推动高考改革,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凸显。

二、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学校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对其内涵没有界定,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针对高三年级进行的升学指导,只需在毕业班进行短时间的集中辅导,帮助学生根据分数选择大学,按照热门程度选择专业。

其次,学校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认识存在偏差。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于帮助学生加强对自己的认知,对专业与职业的认知,不断提升选择与决策能力,在正确的认知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职业。学校与教师往往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认识的提高与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校和教师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重视,没有认识到它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学习动力的增加、选择与决策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和教师更多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升学率的高低,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课程开设少,课程类型不合理

首先,目前我国在高中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地区和学校较少。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通过举办讲座的方式,邀请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师或社会知名人士给学生讲述相关知识或者针对高三毕业生开展升学与就业辅导,主要是围绕高考填报志愿进行的。

其次,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属于选修课,课程的安排呈现出课时少、课程内容不深入的问题。选修课主要是针对个体的差异性开设的课程,目的在于促进不同性格,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个性化发展。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发展学生决策能力的一种课程。这些认识与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位高中生都是必要的,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每一位高中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选修课是不合适的,难以发挥其教育价值。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范围有局限性,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不足。文化课在高中课程中占大头,但其关注点主要在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难以进入课堂。心理咨询课程主要是针对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帮助,内容很少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是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又一开展方式。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联系并不紧密。

(三)师资缺乏,教师未发挥良好的作用

首先,当前我国高中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多数由班主任、心理健康咨询教师或科任教师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与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师,因此师资的培养迫在眉睫。但师资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经历一段时间的。大量培养这样一批教师,也是一个重大的、复杂的教育问题。

其次,在培养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教师之前,充分发挥高中现有教师的潜能与积极性,发挥现有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中教师把较多的精力放在高中生的文化课学习与成绩上,致使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欠缺。

第三,就目前高中教师素质来说,因为不是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所以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长时间专注于提升学生成绩,对于相关信息的掌握少,欠缺有针对性指导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出专业的师资前,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显得格外重要。

三、 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评价标准导向

当前我国的教育环境比较复杂。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背景下,依然实行应试的考试模式。这种现象正在逐步改善,但依旧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的评价标准依然主要以分数为主,辅以其他评价方法。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认识在逐渐的改变,注重从多方面看待一个人的发展。但就高中学生而言,人们对其的关注点还是集中于分数,尤其是高考成绩。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目前升学率依旧是评价学校最为重要的标准,学校难免会过于重视成绩与升学率,而忽视提升学生成绩之外的教育。

(二)国家政策保障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关于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政策、法规较少且不完善,同时缺乏教育管理机构。正是由于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导致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缺乏财政的支持。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培养、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都需要来自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使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境地。

(三)学校权力有限

目前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并引发探讨,国家也正在寻找解决方案。由于教育系统是个庞大的系统,一些政策、法规的制定与颁布需要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学校想采取某种教育举措,进行改革缺少政策、法规的支持。学校受限于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体制,接受行政管理,自身的权力是有限的。

四、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树立正确评价观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应将对人才培养的关注点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逐渐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观,从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考察确立评价标准。只有在正确评价观的导向下,学校才能免于外界干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评价观,才能将正确的教育理念用于指导实践,用正确的评价观指导教学。我们不应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应该重视发现学生身上不同的闪光点。我们不应该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应该重视学校在学生各种能力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才观的改变迫切要求评价观的改变,二者相辅相成促进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

国家对于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与促进作用,国家加强对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制定与完善政策、法规,可以为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政策性的保障与具体的指导,同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国家应设置从小学到大学连贯的、系统的、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机构,并且有针对性地管理与指导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三)增加学校自主权

针对学校自身权力有限的问题,首先教育部门应该增加学校自主权,放宽对学校的限制。允许学校在不违背已有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基础上,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进行教育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举措,并给予学校鼓励。让学校具有自主的办学权利,针对基层学校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以减少因政策出台的滞后延迟问题解决。学校应该积极与教育部门有效沟通,寻求其对学校举措的支持。增加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师培训方面的自主权,有利于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四)设置与调整课程

国家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为高中学校的必修课,因为职业意识与人生规划能力对于每位学生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应该针对高中三个年级系统开设,安排适当的课时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丰富课程内容,如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案例教学、利用测评技术与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职业体验等。同时学校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搜集感兴趣的职业或专业信息,借助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亲身经历体验感兴趣的职业。有条件的学校除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可以专门开设职业体验课、假期职业体验营、到大学的参观活动、职业日等活动。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中生涯规划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阳东区第二中学;高中生;人生规划;调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7-0057-04

一、前言

阳江市阳东区第二中学属于二类学校,是地处粤西的一所经济欠发达、教育欠先进的普通高中。生源大多来自农村,生源素质偏低,学生入学成绩普遍不理想;学生父母多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相对缺失。出于对欠发达地区高中生人生规划现状的忧虑和我国高中未来发展的需要,课题组以阳东二中为例,研究目前欠发达地区高中生人生规划的现状,以期为该类地区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以有益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高中生人生规划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涉及高中生自我认知、对人生规划的意识、人生规划指导和决策等内容。向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共发放1800份调查问卷。问卷回收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667份,有效率为92.61%。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阳东二中高中生人生规划现状

1.高中生自我认知不足

第一,在问到“你觉得你了解你自己吗?比如你的性格、兴趣、优势、劣势等”这一问题时,22.86%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56.15%的学生比较了解,18.06%属于不太了解 ,2.94%的学生还没有认识自己的意识。

第二,对“是否清楚知道自己具备有利于未来发展的那些能力”的回答。仅有16.62%的同学非常清楚,48.47%的学生比较清楚,31.19%的学生不太清楚,3.72%的学生根本不了解。

数据表明,有将近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是很不清晰的,同时也有接近五成的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还存在误区或盲点,可见高中生的自我认识还处在一个相当迷茫的状态。

2.高中生人生目标不明确

调查发现,高中生的人生目标并不明确。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在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吗”这一问题的回答,选择“目标模糊”的占28.55%,“没有目标”的占2.82%,说明高达3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习和生活没有目标感,过一天是一天。

第二,高中毕业后的方向。对于毕业后的打算,调查显示:竟有17%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未来打算,将近20%的学生打算高中毕业就开始工作生涯(打工或创业),只有65.87%的学生希望能继续读大学;然而,在希望继续读大学的学生里,对于“是否明确自己未来将要报考的专业”这一问题,仅有19.58%的学生表示非常明确,37.80%的学生比较明确,而36.52%的学生表示不太明确, 6.10%的学生不明确,说明超过四成的学生处在徘徊的境地,不知道自己未来想要从事什么职业。

3.人生规划主动性较差,行动力弱

选择人生奋斗的方向,拓展自身素质,确定未来生活道路,是中学生活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中生自我规划意识不强,知识欠缺,主动性较差,行动力弱。

(1)对于“是否做过人生规划”的调查,仅18.42%的学生表示已经做好了大致的人生规划,64.55%的学生考虑过但还没有做出规划,14.76%尚未做过人生规划,2.28%的学生认为高中没有必要做人生规划。说明绝大多数高中生虽然认为做人生规划是有必要的,但做好的却很少。

(2)对“实现人生规划所应具备的主要要素”的认识上,有64.31%的学生认为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对自己最有帮助,有15.90%的学生认为是雄心和计划,14.40%的学生认为金钱和关系有助于实现人生目标,5.40%的学生认为顺其自然才是最重要的。可见,超过一半的学生认识到人生规划需要学习,需要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3)对自己目前状态感知的情况。61.61%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自己正处在“虽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5%的学生无所追求,得过且过,4%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找不到奋斗的方向。说明不少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状况存在焦虑情绪,不知所措,很迷茫,急需有经验的人给予指引。

(4)对于问题“你认为在进行人生规划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调查显示,44.15%的学生认为社会多元化,不清楚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26.63%的学生觉得自己由于未掌握相应的知识和信息,还不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29.21%的学生感觉自己的能力与自己的理想有很大差距,很难实现。可见,不少高中生因缺乏相应的人生规划技能而无法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可见,加强对学生人生规划的教育和引导,十分必要。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期待

问卷中,关于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调查,我们设置了两个多选题,以了解学生对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认识和期待。具体情况详见表1、表2。

由表1可见,有63%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55%的学生希望学校能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中心,以获得职业规划的知识和指导,49%的学生希望能从老师、家长那里得到职业规划的协助。可见,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期待较高,希望能得到老师或者家长面对面、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

从表2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近八成学生希望通过职业规划教育,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等自我认识方面的内容;其次,希望老师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指点与引导的学生占57%,体现了老师对学生人生规划指引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对老师的信任;56%的学生对大学专业介绍和学科前景方面的信息有浓厚的兴趣;最后,34%的学生希望到具体的岗位参观;35%的学生选择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形式来帮助自己进行职业定位。这说明职业生涯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大的空间,亟待学校从多方面创设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职业指导服务。

四、建议与措施

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对自身的特点、兴趣,已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的认识很不到位,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能力缺乏。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为学生提供自我认知的工具

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优势劣势以及自身适合从事何种职业等的了解。人生规划的五大要素是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只有进行了“我是谁”“我在哪里”的人生探索,才能明确人生选择和决定“我要到哪里去”,最终作出恰当的人生规划,即“我如何到达”。因此,自我认知是人生规划的前提。学校可以向学生提供专门的咨询服务,如推荐如16PF、艾森克人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量、气质类型的自我测量、职业价值观测试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知模型。

(二)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班主任的人生规划素养的培养,更有助于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的实施。

(三)帮助家长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家长有无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方法,使家长树立引导孩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与学校共同协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多种形式开展人生规划教育

1.开设人生规划教育课程。课堂是人生规划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密切结合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科学、系统地开展对普通高中学生专业选择和未来社会角色定位的引导,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从而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人生规划教育,能很好地推动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的发展。我国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实施内容应该包括三部分:生涯觉察(唤醒生涯意识、探索自我等);生涯探索(职业探索、了解职业等);生涯规划和决策 (包括文理分科、升学或就业) 能力的培养。

2.学科渗透人生规划教育。高中各科教材的内容是未来职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进行人生规划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学科知识认识自己,规划自己的职业。因此,学科渗透也是开展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3.开展人生规划主题的班会课。如“人生设计”“我的未来不是梦”“读书与人生”等主题,通过即兴小品、游戏、角色扮演、招聘会模拟、辩论赛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自我教育活动。

4.职业规划咨询。①心理辅导。主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实际,引导学生增强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协助学生确定与个人特征相符合的职业倾向。②信息咨询指导。这是一种通过提供职业信息来帮助学生增进职业了解的方法。职业生涯指导者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口头、书面、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社会职业状况,各种职业的性质、条件和所需的技能,让学生综合有关职业知识与自己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未来职业的方向,有目的地完善自己的相关职业技能。

5.参加社会实践,走进企业参观。对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上,还必须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大课堂。学校可以利用外部的资源,与社区、用人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这些单位作为学生参观和实习的基地,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实验、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了解某些单位或某些工作场所的情况,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机构见习,加强社会实践。

(五)加强社会对人生规划的重视

各地方教育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服务机构,为学生熟悉各种职业提供咨询与指导。还可以建立职业生涯辅导相关网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另外,电视广播和新闻媒体也要积极关注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相关知识的宣传和事实报导,为高中生提高有利的社会环境支持。

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应该贯穿整个高中阶段,与学校教育方方面面相互配合、相互渗透。高中人生规划教育,是一项有意义且责任重大的工作,需要广大同行不断探索,共同努力前行。

高中生涯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团学活动;生涯发展;经验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45-01

高中生涯教育关乎高中生的成长,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是目前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探索生涯发展与规划是高中生涯教育的核心内容。所谓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就是利用个人生活上的经验来寻觅人生的方向,走自己该走的路。在高中三年,学生通过参与团学活动,可以促进自我探索,从而去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倾向、价值观等,同时通过学姐学长的"传帮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涯觉察意识以及促进对专业和职业等的探索,从而初步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提高学习动力,发展自己,增进生涯发展。

1.团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涯觉察

生涯觉察与意识是生涯辅导的起点。目前很多高中生缺乏生涯规划,缺乏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意识,缺乏对自己和未来的工作的认识,缺乏学习的动力。高中生参与团学活动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涯发展任务,认识生涯型态,检视个人的生涯发展,引起生涯觉察,引发生涯自主与责任。

我校2014届足球社社长在团学跟踪调查"寄语学弟学妹"时谈到"高中是一个很美好的阶段。你们会面临着一些选择。我个人比较喜欢在密集的生活里能够加入一些自己的色彩,比如说我会坚持踢足球或者音乐,一些爱好在我看来必不可少。有一些人在高中尤其是高三活得很禁欲,也有一些人一直活得非常闲适潇洒,我无法评定哪一种生活方式最好,因为这很难论证,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我校2013届口才社社长在团学跟踪调查时谈到"从社团的各项活动中,我的交际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团队活动需要集体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我学会更好地和搭档沟通、交流、合作,并且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调动各项资源有效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作为社团的负责人,我学会协调各成员间的关系,为社团活动的顺利进行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这是集体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些在我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是相当宝贵的财富。"

2.团学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对自我的探索是生涯规划的基础,包括了解个人所追求的生活型态,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工作价值观、性格,并整合个人特质的探索,建立生涯期待,找出暂定的生涯目标。高中生参与团学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展自己,甚至为将来的专业和职业选择提供参考。

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成长是学生参与团学活动的最大收获。在近几年毕业跟踪调查时,学生谈得最多的是团学活动提高了他们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遇见了一批优秀的人共同成长。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例如在紧张焦虑的场合保持镇定;树立了责任感;细心耐心;即使很小的事情,都要在短时间内尽量做到最好,效率和质量都很重要;提升了交流沟通能力;收获了友谊;积攒了一些做事的经验等。

我校2013届文艺部长在团学跟踪调查时谈到"我的收获在于获得一些组织活动的经验,锻炼了胆量,但更在于发现自己在领导和组织能力上面的不足,同时吸收借鉴共事的同学们的经验和能力。"

我校2014届团委会办公室主任在团学跟踪调查时谈到"团委办公室的工作不同于文艺部,持续的时间更长,也更需要细心和耐心,最大的收获就是即使是很小的事情,都要在短时间内尽量做到最好,效率和质量都很重要。"

3.团学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资料探索

对生涯资料的探索是生涯规划的应有内容,也是目前高中生比较薄弱并急需加强的方面。这包括依个人暂定的生涯目标,进行教育与职业资料探索,了解相关类型的职业特点、职业技能及学术背景等。高中生参与团学活动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启发,尤其是学姐学长的"传帮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等的探索。

团学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干部选择专业的缘由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同学说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有的同学说是个人兴趣,有的同学说是适合自己的性格,有的同学说是考虑到就业前景乐观(或较为实用)等。

团学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干部选择大学的缘由个体差异也较大:有的同学说该大学的气氛与五中一样自由而稍有约束;有的同学说是因为该大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的同学说是社会声誉高,综合排名靠前,周围牛人多;有的同学说是大学不理想,但是冲着专业去的;有的同学说分数吻合,名气不错等。

我校2014届学习部副部长在团学跟踪调查时谈到"中学阶段对金融、法学等专业都有一定的兴趣,觉得挺适合自己的性格。于是高考成绩出来后,在周围人的推荐下,选择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我校2013届生活部部长在团学跟踪调查时谈到"个人的话学习成绩中等并不算优秀,但是在学生会的工作中,虽然是比较累,但是对个人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首先,让人增长了自信,在同学交往过程中及各部门的合作中收获快乐。其次,学生会在学校的工作为以后社会的工作也提供了一个小社会的环境,让人能从中反思思考,总结经验,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团学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资源的探索与掌握

对资源的探索与掌握包括认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重估个人的生涯资源,善用个人的基础资源,增进生涯发展。生涯规划不应该仅仅是将来专业和职业的规划,还包括对中学生活的规划。学会时间管理、学习管理、健康管理、压力管理和休闲管理,有助于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生涯规划的落实,有助于学生的生涯发展。参与团学活动,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和平衡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是很大的挑战。学生干部参与团学工作挖掘了自己的潜在能力,培养提高了所属学生活动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了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尤其是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高中生涯规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涯规划;专业博览;行业展示;职业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3-0070-03

【作者简介】杨雁,江苏省怀仁中学(江K无锡,214196)校长,高级教师。

一、课程提出背景

我校地处无锡市锡山区东北角,与江阴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交界,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学校生源主要来自锡山区和无锡市区,对多数生源地学生来说,家与学校的距离较远,交通不够便利。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内高中的固有格局,我校近几年招收优质生源比例较少,不满生源总数的10%,优质生源群体效应较弱,升学的社会效应较低。在高考后,大部分学生只能进入一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对自我的职业定位。基于这些现状,促使我们在办学过程中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为什么普遍对学业、职业和前途感到迷茫?高中阶段除了高考,学校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应该“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高中教育将实现学业、专业、职业的定位选择与通道设计,这必然要求学校教育应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个体的自我选择与自我发展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15~24岁是人生中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探索与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今后职业的定位、事业的开拓甚至人生的走向。如何在专业与职业上进行准确而又科学的定位是正处于这个阶段的高中生需要重视与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学校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高中学生确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业规划,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学校德育工作团队通过深入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与教育专家进行交流研讨,进一步认识到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从2011年起,学校提出“以生涯规划引领德育工作”这一思路,近几年来,学校先后与北森生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顾雪英工作室合作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其中,北森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北森CareerSky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这套系统是专门为学校教师开展生涯发展教育而设计的,是我国第一个以学生生涯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辅助系统。系统基于强大的信息库,涵盖高中生关心的600多个专业、1000多所高校、近1000个职业等重要信息,结合学生特点,针对高中生职业生涯有重大影响的文理分科和专业选择,以完整、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

2015年5月,我校申报的“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基地”被列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后,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学校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推动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基地的建设。

二、课程结构体系

1.课程目标。

学校在培养“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健康发展”的现代公民理念指导下,建立以“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为主导、“生涯规划信息平台”为支撑、“生涯规划实践基地”为路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家长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互助的学生生涯教育体系。

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等途径来实施。学校通过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兴趣、能力优势以及性格和价值观对生涯发展的影响,掌握探索自我各方面特点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对个人生涯发展的影响,认识个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学习利用环境资源促进自我发展;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与抱负,能够制定明确且可行的发展目标与计划,初步思考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认识各种内外部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初步掌握生涯决策的方法,尝试自主决策。

2.课程内容。

学校开发并编制生涯规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案、课外活动方案、课程基地实践设计方案等,为生涯规划教育提供蓝本。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主题融合式课程、拓展衍生式课程、测评反馈式课程。

主题融合式课程。该课程以主题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每个教育活动都体现各学习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主题融合式课程包括专题教育(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合唱节),典礼仪式(开学典礼、新生军训、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和名家讲坛(励志教育、成长故事、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拓展衍生式课程。该课程以培育学生主体意识、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拓展衍生式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生活与健康、文化与探索、科学与创造、艺术与人生、体育与欣赏),社团活动(人文社团、体艺社团、科技社团、生活社团、服务社团),综合实践(认识家乡、走访企业、走进大学、班团活动、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

测评反馈式课程。该课程依据课程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做出价值判断,根据实施过程反馈的信息,调整生涯规划教育行为。测评反馈式课程包括网络测评平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决策行动),发展指导中心(专业博览、行业展示、职业体验、导师工程、家长驿站),生涯评价系统(导师手册、学生手册、成长档案、评估量表)。

3.课程评价。

评价目的:考查学生在生涯认知、生涯规划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帮助学生梳理课程学习的收获,对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效果进行检测,促进教师不断完善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评价原则: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想法、感悟、活动方式和活动作品(如行动计划书、生涯访谈报告、职业体验感想等)有机结合起来,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依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成长变化的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避免用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等。从发展的视角看待评价结果,充分重视学生的可塑性和生涯发展的广阔空间,根据学生的发展趋势适时改进教学方式。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科学严谨地使用测评工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课程学习效果的综合考察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积极探索“成长记录评价”“协商研讨式评价”等评价方式。

三、课程平台建设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离不开各类平台的建设,为此,我们重点建设了如下各类场馆。

1.生涯规划馆。

生涯规划馆分为探索区、测评区和规划区。学生通过在该馆开展活动,可以不断发现自己内心的诉求,认识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质,明确生涯发展方向,学会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健康教育馆。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视听欣赏、专题研讨、自我调整等多种方式,了解青春期健康知识,包括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青春期人际交往、青春期亲子关系调试和青春期心理调整等内容。该馆分为观摩区、阅读区、视听区和咨询区。

3.生活体验馆。

生活体验馆配置冰箱、电饭锅、油烟机、微波炉、消毒柜、锅具等硬件设备,学校聘请厨师指导学生安全使用各类厨房电器设备,教学生烹饪技巧,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每周聘请专业厨师对学生进行烹饪指导与考核,一般每十名学生一组,合作完成超市采购、整理菜品、烹调、享用、清洗等程序。

4.能力_标馆。

该馆展示了学生的书写演讲能力、课外阅读能力、文娱活动能力、艺术欣赏能力、社会交往实践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体育欣赏能力、健康休闲能力、自救自护能力等十项基本能力的考核方案、考核工具和考核作品。对学生十项基本能力达标考核有利于引导教师与家长关注学生基本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全面、健康、充分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行业展示厅。

厅内展示了《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中的20个行业,通过对行业的具体内容、行业精英人物、行业发展前景和我校各行业毕业生代表的展示,让学生对各行各业有深刻的认识,引导他们选对专业、入对行业、从对职业,启发他们在创新、创业上有所思考。

6.职业体验馆。

划分为六个职业体验馆:臻美创意馆、天籁琴行、博爱诊所、红豆服饰、怀仁村委、农业银行,学生依托职业体验馆开展模拟活动和基地实践活动,提升对相关职业的直观认识。

7.高校展示区。

高中生涯规划范文第8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教育教学与世界接轨成为了国家新高考改革的内在动力。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涯教育“运动”就是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的。在这里,我对生涯教育与辅导的理论背景与实践现状进行简要阐述,梳理高中生涯教育的内在脉络和内容,从而为高中生涯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借鉴与支持。

一、生涯教育辅导相关理论的简评和生涯教育现状

(一)生涯教育相关理论简评

高中生涯教育试图通过自我认知、外部认知协助高中生进行职业、专业、大学和学科的生涯决策以使他们获得成长、成才和成功。它展望学生未来的发展,也着眼于学生当下的选择[1-3]。作为舶来品,来自于西方国家的生涯教育辅导相关理论大多存在其适用范围。这里我对主要的理论做一些简单阐述。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的不足在于其匹配的前提是个人的特质和工作的性质是固定不变的,而事实上,这两者都是在变化之中的。且本身这种过于强调“人职匹配”的观点,往往可能导致匹配精确的难度性和可信性。

霍兰德的人格与环境类型论的不足在于关注重点是做抉择(如选专业、职业等)且没有探索和做决定的障碍(如未来发展可能性、非理性信念)。处在身心发展中的中学生,往往会由于经历和体验缺少的缘故出现非理性的信念或忽略了未来的可能性。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的不足在于它虽关注生活角色之间的冲突与不平衡、关心自己的未矸⒄梗但忽视经济、社会因素对生涯发展的影响。

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论的不足在于关注澄清非理性信念、学习新技巧或经验,但在试图解释个人的教育、职业爱好和技能如何形成并如何影响生涯选择方面的具体机制说明较少。

戈特弗里德森的界限、妥协与自我创造理论在中学生涯教育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帮助人们重新思考童年的选择而又不损害他们现在的选择;鼓励对选择的现实思考而又不限制梦想;呈现复杂信息而又不让他们被海量信息击倒。其不足在于对能力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对职业抱负水平的影响缺少研究。

克内菲尔坎姆和斯列皮兹的生涯认知发展论适用于通过发展认知从而推动生涯认知的发展,适用于终身的生涯发展。其不足在于理论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缺少相关的工具用于落实。

生涯混沌理论为我们理解个体不断发展的生涯以及难以预测的生涯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但该理论没有提供可以借鉴的框架,给生涯教育实践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从以上七种生涯相关理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诞生于西方社会中的生涯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大陆,特别是处于身心发展中的中学生群体时有一定的局限。它们都是从各自的研究角度来探讨生涯发展,而不是从统摄全局的角度来看待生涯发展。

(二)生涯教育实践的现状

在现有的国内文献中,来自本土专家学者较系统和具有影响力的相关理论论述较少见。特别是指导高中阶段生涯教育实践的系统论述文献比较少。目前各地区使用的教材或读本大致按照知识模块来进行生涯教育:自我认知、外部认知、生涯管理和素养拓展,部分地区的做法是按照年级的方式来区分[4-5]。而这些做法虽然适应了学校的学管理,但却忽视了个体层面的生涯发展差异性与生涯教育需求的完整性。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宏观层面为高中生涯教育搭建一个框架或模型作为实践参考。

二、高中生生涯角色发展阶段模型

借鉴国家生涯规划师认证班生涯发展阶段模型,我认为高中生的生涯阶段上也呈现出类似发展阶段:生涯角色唤醒、生涯角色适应、生涯角色定向、生涯角色发展、生涯目标调整、生涯角色平衡和生涯角色准备等不同的阶段。学生若是在某个阶段没有很好地度过便容易形成生涯发展的困境,影响其在高中生涯的发展。因此,我建议根据学生在不同生涯发展阶段的困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教育。高中角色发展阶段模型见表1。

1.生涯角色唤醒。该阶段旨在为高中生角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涯发展基本内涵、意义等知识准备,唤醒他们的生涯发展意识。

2.生涯角色适应。该阶段旨在通过熟悉环境、了解要求、明确资源等方式以让学生的身心适合新角色的要求与任务。该阶段若没有发展好往往是自身资源(能力、外在资源等)不足造成的。

3.生涯角色定向。该阶段旨在明确角色期许与外在发展要求,结合自身条件作出发展定位与计划。该阶段发展不好往往是因为方向不清。

4.生涯角色发展。该阶段旨在根据角色定向之后进行任务确认与任务实施。高中生在该阶段需要结合高考选拔要求和未来社会的基本要求不断地学习,获得有关知识,培养与发展有关能力,了解与认同有关价值观念等。

5.角色目标调整。该阶段旨在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客观条件与定向之间的差距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获得突破与发展。

6.生涯角色平衡。该阶段旨在因自身的顾虑、影响因素太多或者投入失衡时作出调整,进行重新平衡。

7.生涯角色准备。该阶段旨在为高中毕业生下一个阶段(升学或谋生等)的发展提供基本知识、技能和观念等主客观准备,方便高中毕业生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必要的心理、知识和策略的准备。

三、高中生生涯角色发展阶段问题及应对

根据高中生生涯角色发展阶段模型,我对不同角色发展阶段任务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方法进行阐述。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问题形成了高中生涯教育的内在脉络,而针对问题的应对方法就是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生涯角色唤醒阶段

该阶段主要的问题是有没有良好的生涯角色意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育或辅导:向学生介绍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和学生讨论读书的目的,与学生谈谈生活的理想。对生涯规划知识的相关介绍有助于学生对生涯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讨论读书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从生涯发展的角度理解接受教育与人生发展的联系;个人喜欢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展望未来能够让学生反思当下。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针对没有较好生涯意识的学生,可以通过新生的入学教育、读本、讲座、辅导课、班会课等方式来开展。

(二)生涯角色适应阶段

有没有较好的角色适应是该阶段主要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育或辅导:帮助学生树立资源意识,明确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辅导协助学生进行人际适应;面对初高中学习方式的变化,辅助学生进行学习适应;为面对适应过程中的冲突问题,与学生探讨如何处理。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没有较好适应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班会课、辅导课、讲座、读本等方式来开展。

(三)生涯角色定向阶段

该阶段的问题主要有五个:高中生有没有较好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有没有得到体验与确认;个人不同心理倾向的职业指向有没有一致;高中生选择升学的方向是否清楚;有没有做好高中规划。

1.在高中生有没有较好的自我认识方面,我认为主要从兴趣、气质、性格、能力(潜能)和价值观这五方面来着手。由于高中生还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发现或培养自己的兴趣,认识并学会调节自己的气质,认识和完善自己的性格,发现与发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并鼓励学生从实践和体验中确认自己的价值观。

2.在自我认识有没有得到体验与确认方面,我们知道了解自己是需要一段漫长的体验与确认的过程。所以对于体验与确认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创造机会让他们从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地了解自己。我们可以举办成长体验营、生涯研习营等活动,也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其他的实践活动,例如学校社团、兴趣小组、校外实践、研学旅行等实践体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断地拓宽他们的视野,告诉他们人生有多少种可能。

3.在个人不同心理倾向的职业指向有没有一致方面,当我们在协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可能学生的不同心理倾向的职业指向会出现不一致而造成无法较为明确地定向。这很可能是因为以下这几个问题没有弄清楚:职业了解不清、资源与可能性了解不足和决策能力不强。对职业的了解有利于学生了解该选择什么,对资源与可能性的了解告诉学生该放弃什么,而决策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知道该明确什么。我认为对行业、企业、职能或职业的探索,对自身决策风格的探索和对决策工具的掌握,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家庭资源在个人职业发展中的作用都对学生的生涯抉择起到重要的作用。

4.在高中生选择升学的方向是否清楚方面,当学生做出升学选择时,根据新高考改革学科选择的要求,他们需要确定专业与大学。这时我们有必要带领他们一起探索专业和大学。考虑到理想(目标职业、目标大学和目标专业)与现实(成绩、身体条件、家庭条件等)的差距,我们需要协助其权衡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备选专业、大学。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研学旅行与拓展体验等)帮助学生确认其选择。同时,我们需要协助他们树立这样一个认知: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5.在有没有做好高中规划方面,当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专业和大学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政策解读,辅导学生做好高中三年的规划并勾画生涯路径。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没有较好生涯定向、需要进行选考学考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辅导、个体咨询、社会实践、系统测评、宣传手册、讲座等方式来开展生涯教育工作。

(四)生涯角色发展阶段

对于选择谋生或走向社会的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未来适应力,在高中三年的生涯中是否有阻碍因素,他们有没有学业发展可能,这是该阶段的三个主要问题。

1.在如何提高他们的未来适应力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自我管理与素养拓展。在自我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在目标管理、压力管理、休闲管理、个人理财、自我教育、健康管理等主题上进行必要的教育或辅导。在素养拓展方面,我们可以从规则意识、礼仪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教育或辅导。

2.在高中生是否有阻碍因素方面,如何培养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够顺利应对并提高抗挫折能力是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抗逆力也叫心理韧性。国外学者认为抗逆力的构成要素是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和效能因素。我认为培养学生抗逆力主要可以从培养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乐观心态和获得人际支持的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入手。通过抗逆力的培养,让学生能有效应对高中生涯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顺利完成高中生涯任务。

3.在学生有没有学业发展可能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力是应对学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认为应该从阅读与预习、互动与听课、记忆与复习、结构化思维与审题、学习方法与风格、考试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辅导。同时,若有必要,可以增加元认知、注意力、学习习惯、自主与管理等方面的教育与辅导。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针对遇到生活挫折和学业发展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讲座、班会课、个体咨询或辅导课等方式来进行。

(五)生涯目标调整阶段

该阶段的问题主要是:理想(目标职业、目标大学和目标专业)与现实(成绩、身体条件、家庭条件等)是否一致。其中有没有优势学科和是否有最佳学科组合是最应关注的问题。其目的是通过角色发展(特别是学习力的培养)之后,如何让升学的重要衡量标准――成绩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当然,学生可以自主抉择。

在这个阶段,如若学生遇到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的情况,那么我们有必要和学生讨论其他可能――报考相似专业的可能、进入学校转专业或辅修第二专业的可能。除了通过接受教育来实现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之外,我们在必要的情况下应与学生探讨职业转型的可能。当然,进行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志愿填报指导是必要的。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目标与现实匹配方面出现问题或考虑成绩利用最大化方面的学生。该阶段可以通过讲座、教学辅导、个体咨询、系统测评等方式来进行。

(六)生涯角色平衡阶段

当高中生在进行生涯抉择的时候,与重要他人意见是否一致是该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若他们与重要他人意见不一致,我们有必要帮助其认清自己的人生角色与期待,使其理性面对冲突的情况,懂得如何协调与平衡。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遇到生涯角色冲突或选择困难的学生。该阶段可以通过讲座、演练、班会课、个体咨询或辅导课等方式来进行。

(七)生涯角色准备阶段

该阶段的问题主要是:当高中生选择谋生或选择继续接受教育时,我们如何协助他们做好生涯角色准备。我认为如若选择谋生,就需要从如何就业、创业和学会自我保护这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或辅导;如果选择继续接受教育,则需要从如何面对复读生活、体验和规划大学生活、学会自我保护这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或辅导。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面临毕业(升学或谋生)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讲座、教学辅导、个体咨询、实践体验等方式来进行。

四、结语

有别于目前主流的生涯教育知识模块化、年级化,我通过建立高中生角色发展阶段模型,梳理高中生角色发展需要的内在脉络,试图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完善和充实目前主流的生涯教育实践工作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高中生涯教育的o导效果,完善生涯教育实施的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王一敏.中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务[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6.

[2]钟思嘉.生涯咨询实战手册[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0.

[3]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4]周晓璐.中学生职业生涯咨询[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