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厌学心理;心理辅导

一、技校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

笔者通过在几年的技校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思考,认为技校学生厌学主要有四方面的心理原因:

1.对学习的“习得性无助感”

进入技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由于近年来技工学校招生分数线较低,后进生比例较大。因此,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吃力,他们上课时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做习题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感到学不下去甚至不愿再学。教师若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统一要求,一刀切,甚至提出超出实际的高标准要求,一部分学生能力有限、知识欠缺,对于过高的要求可望而不可及,自感压力大,不如别人,再加上教师的苛刻要求,久而久之,内心充满失败情绪,结果导致破罐破摔,不求进步,产生自弃厌学心理。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再度面临各种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也称习得性自弃或习得性绝望感。“习得性无助感”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的一项经典实验:他们把其中一只狗放进一个的有电击装置笼子里,施以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发现仍然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随后,把这只狗再放进另一只中间用隔板隔开的笼子,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的,当隔板的这边施以电击时,这只狗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连试也不去试一下跳到隔板的另一边。这种在受到多次挫折或失败后产生的对付情境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把它叫做“习得性无助感”。[1]

这种“习得性无助感”在技校生的学习生活中非常常见,许多技校生也是常常遇到挫败,以至于对学习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办法继续学习。

2.对“教师”角色的成见

一些研究发现,29%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是教师的讲授造成的。其中关于教师更关心的同学一栏中,尽管67%的学生认为主动与老师交流是主要因素,但仍有18%的学生认为老师更关心学习好的同学。[2]技校学生以前一般都是班里的差生,很少得到教师的关注,或者得到的都是批评。因此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角色意味着不公平和偏见。我所辅导的学生当中有不少抱着这样的成见。而由此产生的就是对学习的厌倦。

另外,学生厌学还源于教师欠缺人格魅力。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喜欢一门课程是因为任课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同样,由于一些教师的专横、偏执或处事不公等而造成师生之间情感的对立,使学生由不喜欢该老师而转向不喜欢该课程,从而对某门学科产生厌学情绪。 [3]

3.对家长的依赖心理

技校生有许多是从贫困山区或偏远农村来的,他们的父母可能并没有足够的素质,再加上有许多孩子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陪伴和管教孩子,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关爱,一些家长甚至认为能上一所技工学校学一门手艺就很不错了,就把学校当成自己小孩的托管场所,而自己却不闻不问。还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小孩,父母离异后,家长不仅不关心和爱护他们,反而把对前妻前夫的怨恨和不满都发泄到小孩的身上,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对学业不感兴趣,很容易滋生厌学情绪。[4]

4.对就业竞争形势的悲观而产生的侥幸心理

技校生有着悲观失望情绪,他们认为高中生或中专生有较好的升学或就业机会,而技工学校是非正规教育,毕业出来只能凑合着当个劳动力使用。另外,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使不少企业破产、倒闭,不少人下岗失业,技校生毕业后择业变得更加困难,毕业分配也是多方面因素在起作用,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却找到了好单位,成绩好的学生却不一定有好单位。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学生感到前途渺茫,认为学与不学都一样,学习缺乏动力,而且会觉得,自己不好好学,说不定也能找到好单位,反正都是运气,产生侥幸心理。

二、 技校学生厌学的辅导方向

基于以上这四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摆脱厌学的困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1.用真诚来关心:从学生自身的心理需要出发

首先,学生有被尊重的需要。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不管学生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有多差,他都有自身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辅导教师可以一方面尊重学生的感受,另一方面也要让学校其他的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共同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学生有被了解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前提在于了解学生。如果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摸清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爱好、特长、个性等实际情况,针对一些学生的自弃心理建立“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档案”,把学生分类,归入不同层次,然后对其提出不同要求,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欠缺的同学,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弥补。总之,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正确的疏导,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克服自弃心理,使他们养成自爱心理。

更重要的是,学生有成功的需要。实际上,造成他们厌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长期没有学习的成就感。因此,辅导教师要想办法逐步培养这些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心理学家默里对“成就动机”定义为“克服困难,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问题。”[5]为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技校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厌学的学生只有尝到学习成功的愉快后,才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才会逐步从失败中走出来,逐步摆脱“习得性无助感”对学习的影响。

2.用耐心来引导:发挥教师个人素质和魅力的作用

除了对症下药之外,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技校的学生不管是学习的态度、生活的习惯各方面都已经根深蒂固,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心理辅导教师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一点一滴地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质和魅力就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作为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灵魂的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方面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自身的勤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具有高度的敬业、乐业精神。当学生为你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时,他们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爱戴你、服从你,愿意以自己的努力学习来回报你的辛勤汗水。第三,要对学生充满真诚的爱。当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了爱,就是得到了赞许,得到了奖励。这种爱会进入学生的心灵,会在他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美好的情绪体验,会激起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会使他对人对事怀有友善、博爱之情。爱心更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依恋,这时候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在教师没有强迫的情况下主动改正自身的缺点,他会以不学为耻,把努力上进看作自发的愿望,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学习。[3]

学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常常受到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响,如教师、家长和伙伴等。教师对学生寄予高期望,学生成就不高,会产生压力和过度焦虑,可能对失败做出外部归因以减轻压力;对能力不高的学生,教师期望低,并伴有同情和额外帮助,这些学生对失败可能进一步做出能力归因,更加自卑,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因此,教师对不同学生寄予适当的期望水平有利于学生适当的归因。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6]

总之,用真诚来关心,用耐心来引导,发挥心理辅导教师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摆脱厌学的情绪。

参考文献:

[1] 杨涛,“习得性无助感”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学习的影响――贵州凯里学院学生厌学思想行为问卷调查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09 年第 6 期.

[2] 李静、何琦,浅析大学生厌学现象中的教师因素――以2003年对兰州大学的调查为例,社科纵横2004年12月.

[3] 樊珂,探析中职教师对学生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科技信息》2008年第15期.

[4] 李霞,交通技工学校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西部交通科技 2009年第11期.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范文第2篇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教育,“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中央文明办、国家教育部联合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中西部21个省市开办宏志班,从中央文化事业建设费中,为宏志班每位学生统一支出三年的学习生活费用,共21300元,以保证贫困学子不因家庭经济原因失学。贫困生在物质得到保障的同时,因特殊的地域环境、贫困的成长环境,承担着比一般高中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更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加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其心理障碍,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当前贫困学生教育过程中关键而紧要的任务。湘西州民族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了心理帮扶制度,为贫困生心理发展全程护航,促进了民族地区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一、加强湘西州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经济文化不发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民族贫困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民族贫困学生心理现状尤其令人担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总人口290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8%,是典型的“老、少、边、山、苦、穷”地区。湘西州民族中学是湘西州唯一一所州直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生来自全州七县一市。目前,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8%,寄宿生占学生总数的54.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在入学、分科、学考和高考时表现出来的焦虑、厌学、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及行为问题比一般学生严重,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以致于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为使湘西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迎头赶上,有效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湘西州民族中学从建立心理帮扶制度入手,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程护航。

二、构建心理帮扶教育机制,对贫困生心理健康予以全程指导

学生心理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其原因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湘西州民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了“心理帮扶” 的概念。构建心理帮扶教育机制,由学校带动家庭、社会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学校心理帮扶制度、家庭心理帮扶制度、社会力量帮扶制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思想政治工作又不等同于心理治疗,营造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全程关注和指导。

(一)家庭心理帮扶制度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贫困学生来源于贫困家庭,家庭的物质贫乏使家长无暇顾及必要的家庭教育,任由孩子发展。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根本无从了解孩子的情感活动,无法保证对子女进行正常的教育,还有些贫困家庭,家长不具备教育指导子女成长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乏,让贫困生产生偏激、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贫困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只有做好家庭心理帮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切实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问题产生的首要因素是家庭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建立家庭心理帮扶制度、改善家庭教育应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步。首先,为有预约的家长开放湘西州民中心理辅导中心。利用湘西州民中心理辅导中心温馨的环境感染来访家长,与家长共享心理学知识,为家长提供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议,以提高家长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其次,为家长提供心理帮扶平台。建立家长QQ群,开通热线电话,利用家校通信息平台,每周给学生家长一条消息,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与家长共享心理保健知识,探讨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与心理行为的矫正,通过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帮扶,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开辟校园网“家教指导”“子女心理” 专栏,通过网络平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向孩子不在身边的家长传授心理教育方法,指导家庭以正确的内容、良好的行为、恰当的方法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社会力量帮扶制度

社会环境因素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因素。全州各县市优秀学子由民族聚集地转到州府非民族聚居地学习与生活,现实生活环境与原有生活环境的强烈反差,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冲击。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贫困学生少与他人往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遇矛盾冲突,便可能出现交往障碍,导致性格越来越封闭、孤僻、偏激,无法适应集体生活。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倡导“全民健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用人单位、各类各级学校、媒体、社区、家庭都要关注精神卫生问题,共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湘西州民中向湖南省文明办、湘西州文明办汇报湘西州民族中学创建湘西州中小学校首个心理访谈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取得了政府行政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重视,以奖代拨,建设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学校主动争取关工委、文明办等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等人士的支持,除了在经济上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还对贫困学生及其家长施以心理帮扶。不定期邀请关工委、文明办、妇联举行讲座,通过谈心、通信,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借助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湘西自治州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湘西心理QQ群等平台,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热心于心理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心理帮扶活动,保证了心理帮扶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

同时,利用校园网、湘西教育E网、全民健心网,团结报、地区电视台,宣讲心理健康知识,推广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创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注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学校心理帮扶制度

如前所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多的是一种社会问题,仅凭教师个人或者学校是无力解决的。但在现实中,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任,却天然地落在了学校的肩上。对教育工作而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因素中,唯有学校因素最为可控。我校硬软件配套,高标准打造专业辅导中心,专门安排300平方米的场地,投入资金40余万元,建成“六室一网一线”,由湘西州教育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主持工作。2013年8月,“湘西州民族中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成立,研讨、指导、组织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展的心理帮扶包括团体辅导、班级辅导、个别辅导三个层次。按教育、预防在先,疏导、矫正在后的原则,进行知识教育、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以调整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心理行为为辅导目标。

1.团体心理疏导

团体心理辅导针对性强,辅导面广,效果理想,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以专家讲座集中疏导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实自己,培养高中生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习规划美好的人生。高一年级举办“扬起自信的风帆”“从民中走向成功”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团队凝聚力;高二年级举行“换位思考轻松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团体辅导,对学生作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整;高三备考,举办“开心快乐好人缘,幸福生活每一天”“展开腾飞的翅膀”等专题,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对学生考试焦虑进行调适,调整高考心态。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全面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及自信心。

善抓契机进行团体辅导,高考百日誓师、学生成人礼、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以及每年5月的心理健康月,都是教育的契机。每年对参加清华北大推荐面试的贫困生做面试辅导,帮助学生轻松应试。满足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如对突发死亡事件恐惧的应急心理干预。高三某班一女生在家因煤气中毒不幸身亡,另有一男生暑假溺水身亡,因遭受死亡事件冲击,部分同班学生表现出情绪受挫、恐惧独行、睡眠障碍等现象。及时运用叙事谈话和“突发事件应急会谈”(CISD)法进行团体疏导,引导学生宣泄,给予学生强大的心理支撑,帮助学生勇敢坚强地走出了事件的阴影,扎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维护了其身心健康。

2.班集体疏导

州民中宏志班学生均来自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心理健康问题相对集中,因此学校对宏志生从高一入校至高三毕业予以全程关注,每学期进行两次班级辅导。宏志班学生高一入校,即全体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心理测量档案。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树立自信心,进行“树立自信迈步成功”的班级辅导;指导高二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分科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做个秀外慧中的人”“认识自我幸福生活”是为高二学子专门准备的辅导内容;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来临时,“放飞梦想自由翱翔”专题辅导以消除学习焦虑、调整心态为心理帮扶目标。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湘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同时可以达到良好的心理放松效果。将苗族拳术等民间体育项目与心理学放松术结合起来,将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鼓舞与营造快乐心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自助,效果显著。利用班集体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举办 “师生一家亲”等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诵读竞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等,使学生学会团体合作、友爱互助,增强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之后,对进行过心理辅导的宏志班学生进行效果评估及去向跟踪。

3.个体心理辅导

针对个体进行差异化研究。在“湘西州民族中学贫困学生焦虑、厌学心理疏导研究”的课题研究中,运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设定焦虑一测、二测量表,编制高中生厌学情况调查量表,对全校贫困生进行测查;进行湘西州民中学生价值观调查、女生生活调查。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个体心理档案,采用“随机有目的性抽样”方法从研究对象中确定最终的研究个体,进行统计与分析。把课题研究目标“消除焦虑情绪、矫正厌学行为”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工作目标结合在一起,心理健康活动开展以学生为本,个体咨询时间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一般定在中午或者课外活动时间。同时,运用“生―家―生―校”心理疏导方式,“情景假设―体验顿悟―行为指导―行为改变”(知情意行)策略,充分借助沙盘游戏室、心理访谈室、心理宣泄室、个体咨询测量室、音乐放松阅读室等功能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引导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学生焦虑情绪,给予学生强大的心理支持。

同时,学生会成立心理健康部,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制订心理健康部的工作总则和宗旨,规定其中一名副部长必须由宏志生担任,以进一步增强对贫困生心理辅导的实效性,促进朋辈心理咨询的开展。

湘西州民中注重个别疏导,培养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强调班级辅导以点带面,利用周末讲座和晚自习时间,以主题讲座的形式面向州民中全体学生推广实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高学生;职业心理障碍;矫治策略

一、背景

《职业教育法》规定,“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中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中职教育应培养素质型人才,更要关注学生的身体机能,重视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的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更是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从调查来看,农村中职生的心理现状令人担忧,标新立异、任性执拗、懒惰怕苦、得过且过等状态比比皆是。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促使他们在各方面不断进步,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进入社会,是中职老师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学校和谐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当前职高学生职业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状态。对任何人而言,健康的心理是一切的前提。多年的观察告诉我,农村中职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读书还是挣钱”的动摇心理、“选专业”的从众心理、“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我不对吗”的过敏心理等等。

1.动摇心理

社会的拜金热、家长目光短浅、就业的困难、职高教学缺陷,许多家长都以为读职高没出息,读与不读都一样,于是在中职生中就产生了“读书还是挣钱”的动摇心理。

2.从众心理

对当前及今后行业趋向不明,对子女的失望,让农村中职生父母在对待子女职业选择上不很上心。中职生社会阅历浅,难从自身各因素出发去选择专业。我曾调查过,班上三分之二学生在填写专业时不是听从初中老师或好朋友意见就是跟从别人填报,等到高

二才发现自己无此方面的兴趣和专长,但已不能选择。其实,人职匹配,是人生选择职业的最理想目标。

3.过敏心理

小农经济的定向思维、长期的自卑心理,使农村中职生容易产生过敏倾向。一句不经意的话、一点小误会,都会认为别人“瞧不起”。据调查,这种心理在农村职高很普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过敏心理导致了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极度敏感,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抵触叛逆,严重者就是违纪违法。

4.虚荣心理

虚荣心理表现为自控能力差、朋友、屡次犯错、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勇敢”;或大手大脚,用钱来提高自己在班级中的声誉;或拉帮结队,自立“山头”,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权威”,这种虚荣心理在职高很常见。

三、影响职高学生职业心理的因素

1.社会因素

全球性金融海啸,给中职生的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市场需

求跟职业教育的不和谐,也让学生产生了职业畏惧心理。社会教育和学校的职业教育的冲撞、社会上的偏见心理、学生自我认知上的偏差,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职业心理。

2.学校教育因素

纵观整个教育,农村中职生心理教育依旧是空白地带。学校管理的压力,中职教育体制跟就业体制脱节严重,对岗位的需求、企业的具体管理等的不到位、自身调控能力的缺乏,对职业前途的迷茫,都会影响他们专业技能的学习,导致职业心理的失衡。

3.家庭因素

从调查看,“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有抬头的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隐性辐射,父母价值观的不健康,亲子关系的障碍,教育方法不当,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都能使学生性格发展不正常,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职业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4.个体因素

在追求个性飞扬的今天,学生个体素质分歧也越来越大。大多数中职生能力差却又自以为是,想独立却又有很强的依赖性,麻木又敏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稳定性,这些都影响着良好职业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他们无法很好地把握时机、赢得自己喜欢的

职业。

四、职高学生职业心理障碍矫治策略

“职高学生职业心理障碍”已引起学校的重视,各位老师在教学中开始摸索矫治的策略。现略谈这几年我的一些策略。

1.建立心理辅导系统

(1)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个人档案有三张表格。第一张表格填写本人资料;第二张表格填写个人情况:健康状况(最重要)、爱好、特长、人际关系,个性和亲情评定;第三张表格是回忆过去经验,期盼班级氛围,展望职业未来。建立档案袋和电子文档,随时加入学生三年中的点滴进步。

(2)进行心理辅导

学校设立信箱,建立心理辅导室。不但让学生有宣泄心理的方式,更给他们职业心理疏导的机会。开展师生结对活动,关注言行比较极端的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灌输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3)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定期进行AAT测试,定期开展职业指导,及时介绍专业特性,对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法,利用家长会、通讯等手段,为家长提供亲子和专业方面的建设性意见,让家长、学生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

2.重视学校职业心理教育

(1)增强学生的职业感受性

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很迷茫。我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专业成果展览,邀请往届毕业生作报告,制作“创业创新――优秀职业毕业生汇报”,进行“现代人才观”专题教育,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来校开展“就业洽谈会”,提高学生坚信职高前途同样光明的信心。

(2)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针对职高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学校引进竞争管理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制性、创造性、管理等能力,通过各种竞争、评比等手段,培养学生在技能、专业等方面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顽强进取、奋发向上等优秀的意志品质。

(3)强化校内外的职业衔接

在设置专业,我校重视乡土资源的挖掘,错开与兄弟学校的专业碰撞,如我校最近开设的鞋样专业和美容美发专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加强专业课程亮点的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引进企业优秀的师傅,强化校内外职业的衔接,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提升他们的职业学习兴趣。

3.转变家教观念

近几年,我校利用社区学院这个平台,开展家长职业关注培训班,定期召开家长会,让他们清楚子女所选专业的整体情况,明白专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子女一起分析本专业的优劣,在高中三年的学习期间有针对性地培养子女对专业的喜好和热爱。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如何调准职高生职业心理素质这根琴弦,是社会对职高教育的新要求。唯有调准、调亮他们的职业心理,职高生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获得丰收。

参考文献:

[1]李拯.走出厌学的阴影:一例用意向对话技术对职业高中生厌学的辅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21).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厌学 归因 表现 应对策略

一、厌学涵义的确定

厌学现象涉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对厌学涵义的界定也不统一,比较典型的相关概念是“厌学”和“厌学者”。

“厌学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表现为不良心理,表征为消极的定势、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低成就动机。厌学属于学习行为障碍中的一种”。[1]

“厌学者”是“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是指那些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的学生”,[2]多被界定为“对学校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或持冷漠态度学习的“差生”。也有“学科性厌学”,即学习者只对某特定的学科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反应的现象。[3]

总的来说,厌学主要是由于不良心理与行为障碍纠结在一起呈现出的复杂现象。既有偶然刺激导致消极情绪反射形成的,又有长期负面情绪对行为造成的持续性影响。

二、对厌学现象的归因

(一)哲学视角的归因

根据哲学基本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厌学现象也是学生自身因素(内因)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外因)作用的产物。

1.外因反映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力量对学生厌学行为发生的外部影响。

(1)学校方面的原因凸显在高等教育层面,现有教学体制的桎梏与课程设置的无序性,教师职业素养缺失、职业倦怠与师资培训模式单一化等多年窠臼的问题是引发学生厌学的宏观原因。(2)社会因素方面,“新读书无用论”抬头与“就业难的心理预期”叠加,进一步加重了厌学思想在社会中的蔓延。(3)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效监督的缺位与高期望值并存的矛盾,加之“过度保护”、“偏重智育”等问题理念的泛滥,更加重了家庭内部矛盾,使得青少年的厌学情绪无法通过正性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调适,反而转化为行为障碍。[4]

2.内因则折射出由于学生心理因素,特别是自我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失调的内部原因。

导致厌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感觉统合失调、人际交往障碍、心理调适能力差导致学生对专业兴趣缺失、盲目模仿;(2)归因不当、自我评价消极,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周期较长导致学习倦怠,进而引发厌学。[5]

(二)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厌学成因的辨析

1.社会正性文化的缺失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压力。儒家思想数千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惯性思维演变为现今教师对学生的严厉要求,部分学生无法合理内化这一超越其承受力的过度压力,结合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导致其“消极反抗与抵制”。

(2)文化堕距(culture lag)影响下学校先进校园文化的缺失。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W.F.Obeng)提出“文化堕距”概念,主要指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一般而言,物质技术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之前。但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的变化先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情况也经常发生。表现在我国的许多学校重“虚拟的、包装性和宣传性的校园文化”,轻真实、生活化的校园文化,在多元价值观冲击下,使得缺乏校园“适应文化”指导下的中小学生感到无奈、彷徨。

(3)合理性家庭文化的缺失。由于部分社会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功利性价值取向”、“教育万能价值观”等不合理的家庭文化致使学生心灵畸形发展。

(4)大众文化消极作用的侵蚀。处于一个大众反叛时代,具有强大反叛意识的社会群体,无视大众文化具有“批量化、模式化、伪个性、反艺术、庸俗性、无深度、消极性”等不良特征,“沉溺于感官刺激、丧失个性与鉴赏力、放弃批判立场”。在这种全社会整体催眠下的中小学生,不仅在社会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强化了此种叛逆行为,而且将这种“浮躁”内隐于心灵,外显于学习生活,呈现出严重的厌学症状。[6]

2.大学精神缺失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刘瑞贤(2008)结合F.海德(F.Heider)的归因理论和弗鲍尔生对德国大学迅速崛起的系统总结,提出在当下“娱乐至死”的时代,导致大学生厌学的深层的诱因是大学精神的失落。[7]

对于大学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著名学者高平叔(2001)的系统论述进行简要了解。传统意义的大学具备三种功能: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现代意义的大学还具备另外一种功能――批判功能,即“为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不良状态进行有效诊断与防治”。

高平叔针对当今大学精神沦丧对厌学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论述:(1)自由精神的失落。导致高校形成学术行政化、学术团体的行政化合力,并对大学教师形成了双重挤压,使之无法真正进行学术争鸣和创新发展。(2)独立精神的失落。对缺失人格独立、学术威望低下的教师,大学生很难寻觅到那种“知识分子的归属感”,后果必然是学生对教师的不认同,厌学超越“应然”而走向“必然”。(3)批判精神的失落。缺失“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徜徉在学习海洋中的学子们“体验不到探求新知、发现问题的快乐,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为此,高平叔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问题意识的养成”。[8]

对此,刘振天(2003)也持相同观点,“传统大学那种扮演绝对真理、社会公正和道德良心守护神的角色已经改变,大学日益远离神圣、崇高和独立,日益放弃社会批判”。这种大学精神的失落不仅对学术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大学生厌学有不可估量的影响。[9]

(三)教学论视角的归因

1.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等教学实践技术层面推进的不均衡性是厌学现象产生的“推手”。

虽然自1999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逐步推行,我国教育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误区已有很大纠正,并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应用了大量新颖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地缘经济、文化等诸多差异,我国部分地区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没有真正落实,教学策略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多元化评价缺位的问题。

2.学科性厌学现象突出。

比较典型的是,高校“两课”中的厌学现象,实际是学生的价值观与课程预期价值观的冲突在课堂教学现场的表层性体现。

(四)学习的生物性机能层面的归因

张晓明(2008)通过对90例厌学中学生和30名无厌学症状中学生进行对脑功能状态和脑电α波竞争频的分布及熵值的对照测量检查发现,厌学者有以下几个特点:(1)脑电α波主频与次频之差缩小,且各脑区主频不一致或主次频交互现象较多;(2)熵值较大,脑电α波的能量分布分散;(3)心理能力不足,波优势频不明显,有序度低,熵值增大,大脑工作状态已处于饱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处于低水平程度。[10]

三、“厌学者”的表现

(一)厌学者的一般性表现

1.厌学者的直接表现。

显著的负面情绪(如自卑、焦虑、冷漠、逆反、嫉妒、悲观),伴随较低的成就动机、积极价值观与元认知策略的缺失,导致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关测量评价工具也有佐证。王冠军(2005)采用MMPI量表测出厌学生存在明显的神经质特质:“学生组Hs、D、Hy、Pt量表分升高,两点编码模式大多为13/31。在10个临床量表中,男、女性相比较,女性Hs、D、Hy、量表原始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1]

2.厌学现象的社会性表现。

微观方面,厌学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重,学习成绩整体水平下降,逃课状况严重。宏观层面,甚至会影响某些学科的持续发展,全社会教育投资效益低下,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不同厌学群体的差异性表现

分类标准的差异性导致了厌学分类模式的多元化,但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从厌学归因上可分为:动力型、学习障碍型、身心型、人际关系型、外因型。从厌学程度可分为:轻度厌学、中度厌学、重度厌学。[12]

四、应对“厌学”的策略

(一)应用心理咨询技术的干预模式

1.意象对话。

李拯(2008)提出利用意象对话技术,结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进行干预。该定律的基本规律是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学习动机过强时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而当动机中等的时候学习效率会最高。继而通过意象对话同来访者的潜意识对话,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13]

2.森田疗法之作业疗法。

穆慧等人(2007)选择作业疗法,并用症状自评量(SCL―90)和自尊量表(SES)对厌学生进行了前后测,结果均显示差异明显。[14]

3.基于认知改变策略的心理咨询干预方法的综合运用。

傅安球(2002)通过编制课堂、课后、考试三个维度的中学生厌学五点量表、厌学问卷前测、编制学习效率问卷、心理咨询干预、厌学问卷后测、学习效率后测、数据分析处理等7项实验程序,提出心理咨询干预对改善学生不良认知的积极意义。[15]

4.情感组织者技术。

针对“潜意识条件性的厌学行为”的厌学生的干预策略,蔡丽(2006)建议采用“情感组织者技术”,即“运用一个事件、目标等知识经验让学生先获得一种非常积极的情绪情感,然后借助这种情感的同化迁移作用,甚至达到对学习自信和喜欢的程度,以便建立后来的积极心理结构”。操作方法:当积极情绪被调动起来处于主导地位后,来访者因为头脑中的积极知识得到优势兴奋并运行而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这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在意识或者潜意识状态下,都会使当事人再看以往的一切事情都与原来有本质的变化,进而更加促使其形成运用积极知识思维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从而使其整个临床干预过程变得特别容易进行。[16]

(二)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群体性干预

因为单一咨询干预手段的存在一定局限,不能完全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所以,在对厌学行为进行干预中,单一模式的运用逐渐转为多种心理咨询技术与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渗透相结合,进行群体性厌学的矫正、提升厌学者正性情绪的干预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关注以下两点。

1.重视创新型、多面手教师的培养。

剑桥大学前校长亚历克・布罗尼斯曾幽默地说:“瞧,喝下午茶,我们就喝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教师应结合自身专业成长,从满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教学评价方式多维性、拉动互动性师生关系,适时反思多种教学行为等方面,思考教学的本质问题。注重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课后交流,使之成为思想交流和灵感交汇的桥梁。

2.结合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理念教育,运用分层教学法,灵活运用行为主义强化原理实施鼓励性评价。

顺应社会的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心智发展,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不仅重视学校正式组织的影响力,而且结合青少年同伴作用,利用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的特点,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上升空间,利用系列配套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课程,优化教法,等等,引导学生向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反观与调整自身心理,合理计划,正确看待分数。

通过对我国国内厌学研究现象理论与实践情况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着层次多,涉及学制范围广,但理论研究缺乏,真正有效应对厌学问题的文章较少,广而不精,国内学者对厌学研究仍停留在较低的层面等特点,这也体现出进一步深化研究厌学现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利.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克服办法[J].教育科学,1995,(2).

[2]陈光磊,刘健,辛勇.学校心理辅导[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34.

[3]马金祥,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防治策略[J].教育探索,2005,(5).

[4]杨东平.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背后[J].教育与职业,2008,(22).

[5]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3).

[6]郝明君.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文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7]刘瑞贤.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深层诱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8,(8).

[8]高平叔.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0.

[9]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7).

[10]张晓明.大脑功能及α波优势频分析在厌学青少年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9).

[11]王冠军,景艳玲,石少波.57例厌学中学生MMPI测试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3).

[12]钱平.对中职学生厌学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

[13]李拯.走出厌学的阴影――一例应用意象对话技术对职业高中生厌学的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21).

[14]穆慧,韩翠萍,韩凯吉.作业疗法治疗厌学中学生心理障碍效果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5).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范文第5篇

一.问题分析

随着高中生寄宿现象的日益凸显,寄宿生的学业生活环境需要更加引起关注,他们在高中不同阶段普遍存在的一些学习问题行为,必然对其学业状况产生深刻影响。高中寄宿生由于寄宿而助长产生的种种学习方面的问题行为,寻根究底,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宿舍集体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家校缺少一致的沟通管理以及学生自身的认知误区等是其主要诱因。 寄宿生在宿舍学习生活中既有针对物质生活条件的正常需求,必须满足他们在学习,通讯交往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合理需求,更有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疏导方面的需求,他们的心理负担乃至心理障碍必须及时予以缓解和疏导。寄宿生在宿舍生活中既要矢志不移成就学业,也要努力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和培养社会主义集体责任感。那么,城镇高中存在哪些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呢?

1.不良习惯多,做人意识不强。

由于家校普遍存在着成绩至上、分数至上的不正确看法,所谓的“一俊遮百丑”,高中生存在许多不良习惯甚至是恶习。一些学生自理能力差、懒惰,脏话连篇,贪吃贪睡,吸烟,有网瘾,缺乏集体荣誉感,自私狭隘,冷漠,缺乏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

2.无视校规校纪,违纪现象频发。

我们知道,中学生除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外,还应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中学生在校内置身于学校这个群体之中,其行为就要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学生走出校门置身于社会这个群体之中,其行为就要受到社会公德、法律与法规的约束。然而,现在的中学生不是不知晓法律、法规、校规、校纪,以及伦理道德的存在,而是思想意识里根本不把它们放在心中,漠视法纪的存在,违纪现象频频发生,以打架斗欧、早恋最为突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可能没有一点磨擦,然而,彼此之间缺少必要的谦让与宽容。

3.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

目前,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令人担忧。很多情况下,相当多的学生都是在家长、老师的逼迫下学习,明显是学习的动力不足,缺乏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相当多数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没有理想与信念,不能着眼于未来,也不能着眼于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一些学生过早地产生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往往选择逃避,过早地产生分科倾向,一些学生总以为是在为家长学习,把学习当作交差,当作是向家长交差,是向学校交差。

4.心理疾患严重,亟待加以纠正。

高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极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许多家长却对此不以为意,认同的极端。面临学习任务的加大,刚刚离开温暖的家庭,离开祖辈、父辈的呵护,最容易出现孤独、思家、自闭的心理毛病,有的同学甚至想到辍学。特别是有的同学在学习上屡遭挫折与失败以后,有的选择了颓废,消沉,甚至出现抑郁、失眠,也有的同学产生心理逆反,抑制与暴发的矛盾逐渐突出,明显表现为一些学生的攻击性增强,与家长、老师、同学的冲突不断。也有的同学选择了早恋,以此来放松自己,缓解自己的情绪。

二.成因及背景

高学生问题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着广泛背景甚至是深层次的背景,只有充分分析与研究这些背景,深入了解新时期中学生问题形成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分析情况,解决问题。当然,分析这些背景,主要是让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1.爱心与责任意识培养的缺失。

当前中学生的道德缺失,其根本原因是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的过分溺爱,从小娇生惯养,结果导致了一些中学生缺乏爱心,从心理上养成了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受到的所有厚待都是应该的,再加上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失当,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孩子们的这种意识。特别是一些孩子从小至大,出现的所有问题,包括所惹的祸,最终都是由家长的来扛,家长总是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摆平,再加上家长没有在出现问题时现时地加以引导教育,直接导致了一些孩子的某些错觉在不断形成。

2.不良社会影响。

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与约束,我们周边环境的不良场所对高中学生的诱惑越来越大,中学生追求新奇、抵抗力不强的特质,决定了许多中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饱受影响,一些经不住诱惑的中学生沉沦、颓废,甚至滑向泥潭。一些不法经营者,直接把网吧开到学校的周边,再加上有关部门疏于管理,导致了网络鸦片泛滥成灾,许许多多的学生成了网络的俘虏和牺牲品。因此,中学生问题诱发于社会,特别是学校的周边环境,同时我们看到,这些问题也已经成为久拖不决的难题。

3.家校缺乏配合,是学校教育难以见成效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学校与家长配合不好,已经成为学校教育难以见成效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相当多的家长认识是到位的,主观上也是愿意积极配合的,但依然存在着如下一些方面的问题:如学校要求学生学做学问必须首先先学会做人,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家长往往是认为做学问是第一位的,千好万好不如学习成绩好,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健康与可持续的发展。家长与班主任勾通不及时,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及相关情况,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补救与教育,由于勾通不及时往往会使家校双方错过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家长与学校在时间衔接上产生脱节,使在对学生有效监控的时空上产生空档,一些学生正是在这些空档里发生情况,出现问题。

三、解决思路

1.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

由于学校不断扩大招生,单一的依靠学校教育远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要让家长明确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但绝不是唯一的育人场所,社会及家庭也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要使家长认识到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老师,如果说家长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做人的教科书的话,那么学生对家长的模仿与效法就是课后作业,最终教育效果的好坏,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看家长给孩子示范了什么,表演了什么,最终给孩子留下了什么?学校的培养目标绝不可能靠学校单方面就能够实现的,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必须在一 定程度上也依赖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与熏染。

2.取得一致的教育目标

学校要教给学生最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家长要教给他们自食其力、自我发展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双方都有责任防止孩子成为社会的包袱、家庭的负担。家长与学校要共同努力逐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家校双方必须设法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融入社会,融入集体,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技工学校 课堂睡觉 对策方法

技工学校学生,特别是工科班的男生,学生上课睡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下面主要从学生、老师、学校和家长等层面对学生上课睡觉现象普遍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如何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在上课睡觉,是技工学校一线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学生上课睡觉的成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基础差、厌学是主要原因。

技工学校学生都是从初中直接招生的,基础比较差,客观上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的限制。由于过去长期经历的学习挫败体验,实际上在学校学习的具体情境中感受不到功课学习的意义,体验不到学习乐趣,甚至从心理上排斥理论文化课。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专业内容可能对他们来说太难太高深,甚至学习还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对自己没有要求,造成学习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

(2)不良行为习惯颠倒了生物钟。

技工学校的一些男生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不良的行为习惯,表现在: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有的学会了抽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情绪暴躁;有的常出没于网吧甚至通宵达旦,等等。晚上兴致高睡不着,上网打游戏,熬夜聊QQ,通宵看小说,寻找快乐。白天,整个人没精神,上课睡觉便是情理之中。

2.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责任心不够强。

教师对学生缺乏真正的理解,学校老师和管理者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都是单方面的,很少深入体察学生的生活和心理世界。从目前的老师队伍看,存在的问题就是只教不导,不够关注学生。特别是改变这些学困生,班主任和专业课老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准备长期战斗的准备。因为学生总是反反复复,想通过一次谈话就改变是绝对不可能的。当科任老师发现学生睡觉时,要第一时间纠正,分析他上课睡觉的原因,认真听学生的想法,等等。

(2)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够强。

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从事工厂一线技术工作的,老师既要有充足的理论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专业。很多专业课老师是从学校毕业又上了学校教书,没有到工厂里实战的经验,课程陈旧,与工厂是脱轨的,不能衔接。再加上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师缺乏足够的人格魅力,学生对课堂没有兴趣。“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对老师不感兴趣甚至厌恶老师,则怎么可能对课堂感兴趣呢?上课睡觉很容易理解。

3.学校方面的原因。

(1)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专业和课程设置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意义。一方面可能因为学校设置专业与课程时未作充分的职业调查和工作分析,另一方面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科目加以选择和转化,教材内容枯燥无味、脱离实际或者抽象空洞、过于简单或者过于繁难都容易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对课堂没有兴趣。不科学的课程安排容易使学生疲惫倦怠从而上课睡觉。

(2)缺乏个别化辅导和救助的专业队伍。

上课睡觉只是一种简单的现象,实际上这背后反映的是技校生所面临的困惑和困难,不仅需要向他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而且需要向他们提供职业、情感、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技校学生想静下心学好专业,要有一批专业的教师队伍辅导,包括心理辅导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辅导。目前心理辅导这项工作主要是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做,光靠班主任和辅导员做项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健全辅导机制。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辅导要靠专业老师娴熟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给予学生更多的辅导,才能让他们找回自信,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4.家庭及社会周边环境方面的原因。

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学生上课的重要原因。许多家长都忙于生计,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而老人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有效的教育,甚至放纵其行为。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学生到了学校,很多父母认为是老师的事情,对学生关心不够,教育不够。另外,社会周边环境的不良风气正在逐步侵蚀学生,他们的抵制能力差,甚至有些学生不明是非,沉迷于外面世界,无心求学,一心想着外面“精彩”的世界,每周末回到家里经常夜不归宿,而父母无能为力管教,学生长期以往便形成了恶习难以改正。

二、学生上课睡觉的对策研究

1.多渠道沟通,建立完善个别化帮扶机制。

保证学生与班主任、与授课教师、与家长、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沟通渠道畅通才能够保证学生上课不睡觉。找出原因之后制订一个方案进行引导,当然方案并不一定都奏效,必要时要做一些修正,这里更强调具体的做法、方法和效果。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需要有技巧、有耐心、有爱心、有信心。对学生的个别化辅导,要彻底改变以往对学生采取的居高临下的辅导方式,技校生个人辅导制度要求辅导老师做到:平等沟通、民主建议、聆听倾诉、无声帮助,这体现的是一种关爱、平等、民主与和谐。

2.改变学校的教育模式。

目前的技工学校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具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和实施培养计划时必须体现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2)学生的课程应以职业标准和要求为核心,而不能以升学考试为核心。要真正改变学生的培养模式,就必须在课程体系上树立实践本位的思想,必须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3)构建多种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不同的课程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多采用适合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手段。

3.构建服务平台,让学生在为人服务中寻找快乐。

很多技校学生对生活没有追求,整天拿着手机,白天玩晚上玩,上课玩下课玩,把生物钟颠倒,所以上课才会睡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社团中,在学校建立更多的社团和协会,让他们到社团和协会中找到快乐,承担更多的责任,做他们想做的、能做的、爱做的事情,培养自信心。

技工教育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在学生进校时,要向他们灌输“为您服务”的思想,教育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人服务是自己最大的快乐。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服务项目,利用课余时间为全校师生免费服务,每个小组聘请一名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做好任务的分配工作及每项任务完成情况记录。为您服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发展学生的兴趣与专长,而且实实在在的技能进步,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在任何一所学校都显得十分重要,学校与家长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样,也能够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中职学校更需要进行良好的家校合作,因为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比普通高中生的情况复杂和特殊得多。中职学校有权利和义务组织成立家长学校,家长也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家长学校。建立家校合作机制,除了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之外,还要准确地获取学生的家庭信息,通过家校共管,双管齐下,有效教育学生。

三、结语

技工学校学生上课睡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学生虽然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但是问题是有共性的,能找到解决办法。如果从上述四个方面完善、贯彻执行,技工学校上课睡觉的问题就可以基本得到解决。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需要学校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和一线教师的辛勤付出。教师是一种需要很多爱心、耐心、责任心的职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迷茫不知所措,更需要老师不断地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多些关怀和宽容,多些鼓励和信心,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灿烂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晋.中专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对策[J].太原科技,2005(4).

[2]周益斌.中职学生上课睡觉的根源分析及其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新生;适应性问题;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学校里学习和生活适应遭遇问题的学生提供协助和服务,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处理个人生活与社会适应等问题发生的各种服务活动,对于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解决在理念和方法上都有一定创新价值。新生适应教育是学生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如果能够及时、准确地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引导,采取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新生适应教育工作,可以为以后的学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提高新生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认同感、促进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学风的形成等均有积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工具

本研究以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2011级国商、商日、商英三个专业150名新生为研究对象。在删除不完整问卷后,获得无缺失问卷139份。此次调查对象中国商专业77名占55%,商英专业34名占25%,商日专业28名占20%。其中男生50名占36%,女生89名占64%。

本研究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就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调查。其结果由本小组成员认真统计与分析得出。

二、民办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生源的养成习惯和学习基础相比公办院校有很大差距,在文化基础上比较薄弱,对基础文化的学习表现出懒惰畏难的情绪,对常规性的教学具有抵触的心态。尤其在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的阶段,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很多学生难以适从,产生了许多适应性问题,并给以后的学生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而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新生适应教育方式方法上也存在一些瓶颈和问题。

(一)生活上的不适应

高校已经进入“90”后学生潮,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里受到全方位的照顾,除了读书学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大学实行住宿制,完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面孔,宿舍的管理方式和新生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会产生冲突,使得部分新生在短期内难以适应。家庭生活的依赖性和高校生活的独立性之间的落差和矛盾造成了他们的不适应,从而产生困惑与烦恼等不良情绪。

Q1到目前为止你的大学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A.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B.经常是有计划有目标,但是没有实行

C.经常很忙,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D.没有明确目标,不知道自己的大学生活怎样过

调查显示有29%的同学能够有计划的度过新生生活,过的充实,而制定了计划目标最后却没有实行或半途而废的占有32%;有26%的同学活跃在新生生活中,却常常感觉到迷茫;最后有13%的新生进入大学生活后没有明确目标,也不清楚自己如果有意义的度过大学生活。

(二)学习上的不适应

从高中生活进入大学,学校的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转变,相比较高中,大学教育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需要学生在课外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大学管理模式也较自由宽松,对学生没有直接的学习压力指向。而一部分新生因格中原因造成学校并非自己心意,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了解或根本不是自己的选择,又无法转换专业。面对这一转变,新生的学习能力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部分新生会感到不适应,没有计划和目标,容易盲从,往往表现为自由散漫,茫然无绪的状态,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三)人际交往的不适应

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对当代新生的人际交往模式有重大的影响,离开了熟悉的环境,面对新的环境、群体,要与来自不同地区、风俗习惯不同、性格迥异的同学一起生活学习。当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时,在心理上感到痛苦压抑 ,人际交往中出现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一部分新生不知该如何应对,往往选择独来独往,严重的会产生社交恐惧心理,从而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

Q2您觉得您当前的宿舍关系是?

A.十分融洽B.基本和谐 C.偶有矛盾 D.非常紧张

调查显示,65%的同学在宿舍人际关系交往中能够做到融洽,相处较好;有24%的同学认为宿舍人际关系仅仅达到和谐,没有大的矛盾;有7%的同学会面临寝室的偶发矛盾,而4%的同学处在非常紧张的宿舍关系中,对平时的大学生活造成了困扰和影响。

(四)心理上的不适应

新生进入大学后心理上最大的一个转变是成人意识的转变。虽然部分同学生理年龄已经成人,但是家庭的过度呵护使其在心理年龄上往往达不到标准。进入大学前,新生对于大学生活往往都是过高的期望,进入大学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部分新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与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障碍”。而一部分来自不同区域的新生,在语言和生活环境上有一定差异,学习优越感上的落差,以及人际交往上的差异都会产生心理适应问题。

(一)新生适应阶段要抓好系统入学教育

高职院校针对新生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入学教育,针对学生的各方面有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活概况,安全卫生教育,学习方法介绍等方面的教育可以在人生目标上,专业学习上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大学生活状态,明确目标,有系统的适应大学新生活。同时要让他们认识到,大学只是完成了人生征途中一个重要的目标,还需要找到生活的新方向和新目标,让大学新生活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二)校园团体活动有助于人际交往适应期过渡

高校的校园团体活动是引导新生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良好形式,形式多样的团体活动可以帮助新生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提供了一个施展爱好和特长的平台。通过校园团体活动的锻炼,可以培养和提高新生的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实际操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活动能让新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尽快的融入新生活。而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纠正班级不良、偏失等现象,同时有助于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了解,加强其思想交流、情感交流。

(三)适应过程中要持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时会进行简单的心理测试,其数据结果准确性不够高,往往会有偏差。而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往往是在进入大学后一年的过程中产生和持续的。在此过程中,很多适应性的问题会慢慢呈现。大部分高职院校会组织开展面向新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和手段对新生进行宣传教育。但在新生的适应过程中更需要高校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员老师的积极配合,搞好心理健康测查工作,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时刻关注和预防,及时解决学生心理的困惑及心理问题。

新生适应性问题普遍存在,其原因诸多因素组成。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琐碎而繁多,往往是目前高职院校各类学生问题的引发根源,对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定压力。鉴于高职院校目前的管理模式,可以由学生工作部门与个部门组成系统新生适应性教育团队,落实新生适应性教育任务,辅导员、心理辅导老师、任课教师、宿管、学生干部应积极参与配合。建立一份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安排进度表,由各部分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辅导工作,建立学生的适应性档案,不定期的调研适应情况,帮助新生良好的渡过大学新生适应期并顺利完成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 尹秀云,周立新.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适应教育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8(10).

[2] 张文杰.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调查与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3] 唐华生.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探[J].三峡大学学报, 2003(4).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成因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国内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学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形势比较严峻。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发展,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情况了解,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心理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不当的教育方法会使学生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二)人际关系不协调。

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促进剂,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就可能带来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老师间的关系、与同学间的关系和家长间的关系。只要其中一个方面人际关系紧张,他们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

(三)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的缺点看得多、优点看得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渺茫”,以致逐渐失去自信心。

(四)青春期问题的困扰。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身体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以及追求异性的渴望和需求,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初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特点,在教育中就易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为“差”的做法。个别教师在教育后进或“双差”学生时方法欠佳,常用简单、生硬的办法压服、排斥他们,或者孤立、歧视,或者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向家长、学校告状,如此,导致学生形成逆反心理。另外,教师为了处理问题,有时会把家长叫来,当着家长的面用过激的言辞批评学生,这些做法必然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学生“反抗”的萌芽,接下来无论教育者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

(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行是否端正是影响学生走向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些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求、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重视不够,如此导致学生心灵情感方面不健康。

(三)不良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

社会环境因素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由于现在社会公德风气低落,社会价值观念扭曲,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少人轻视知识,崇拜金钱、权威,一些学生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心灵受到玷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是诱导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和重要原因。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不稳定,常常被其他诱因左右;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迎难而上;学习兴趣不持久,特别是缺乏对学习的潜在兴趣;易受情感迁移;自制力不强,依赖性较强;学习无进取心,甘居下游;道德认识模糊,分不清是非,等等。这些“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果”。

三、对初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面对中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不良倾向,作为一名近20年教龄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开展好这项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心理健康课程。

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层面来说可从以下三点出发。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心理调节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让学生在学习中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从教水平。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就要先有一桶水。”就是说教师应该有较高的素养,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正所谓“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践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专业水平决定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学校对从教人员的素质要有明确规定。学校应选择具备一定心理学理论的从教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如外出进修、校本培训、远程教育等,提高从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使其做到持证上岗,从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高的问题。

3.分阶段、针对性地落实心理健康课程。对照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在初中不同年级中,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初一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初二阶段:教育学生立志进取、乐观豁达,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之能正确处理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初三阶段:培养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初中三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有力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自强自立、积极向上、趋向成熟的人。

(二)加强家庭教育,改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没有二者的密切配合,没有教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就很难实现。

1.家长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要想教育好子女,家长就应多了解和学习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多与孩子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使孩子把家长当做朋友,当做可以相信、可以倾诉的朋友。

2.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

孩子的行为能够折射出父母的行为,因此,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尊重孩子,增强家长的社会责任感。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予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懂得怎样爱别人,尊重别人,帮助别人。

4.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分析、引导和解决。

(三)学校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活动。

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趋势。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信任、理解学生,让学生放心地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困惑。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进行心理调整;二是间接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电话、信件等匿名方式传达给老师,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等方式解决典型问题。

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保密性原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为学生保守秘密,不辜负学生的信任;(2)交友性原则。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在讲述心理困惑时没有顾忌;(3)教育性原则。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排除心理障碍。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教育活动,仅仅靠几堂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班主任是联系班级最紧密的纽带,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势在必行。班主任要把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教会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培养他们自我排除烦恼、保持健康情绪、避免消极心理、保持积极心理等能力,从而积极主动地维护心理健康。

需要指出的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相互渗透,但绝不能混为一谈。一些行为表现差的“差生”并不一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一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往往不是“差生”、“后进生”和“学困生”。

(五)学校应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当前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1)作业布置量过多;(2)学生学习时间长;(3)一些教师提高教学深度,加快教学进度;(4)考试频繁。

2.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1)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2)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3)使学生成为“书呆子”,丧失创新能力;(4)造成更多的“后进生”、“学困生”;(5)造成更多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因此,我们呼吁,中小学应减少作业量,降低教学深度和考试难度,减少考试次数,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还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成长空间。

(六)为学生营造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必须加强措施,避免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事件的发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育工作者入情、入理,善于引导,巧用方法,并持之以恒,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会取得理想效果,就一定能够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

[2]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