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节能减排的背景

节能减排的背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节能减排的背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节能减排的背景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节能减排 排污权交易 研究

排污权交易是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新的市场措施,在节能减排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处理总值处理可控的指标范围内,通过市场手段的调整和运作并从法律、激层面建立有法可行的污染物排放制度。在政府和市场双重运作机制下,将排污权利作为一种特殊的买卖商品投放到市场当中去,以此来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污染物排放量,达到改善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一、排污权交易制度概述

(一)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起源

世界上最早的排污权交易发源于美国。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也带来了环境的日益恶化,面对工业二氧化硫污染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考虑节能排污问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对此提出了著名的排污权交易理论。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为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问题,出台《清洁空气法》,《清洁空气法》中在明确空气质量目标时的同时也提出排污权交易的设想,并引用了排放减少信用概念,这是排污权交易设想第一次提出,也仅仅处于概念设想阶段。从1977年开始,美国以排放减少信用为中心先后制定了包括:补偿政策、泡泡政策、节余政策、银行政策等在内的排污权交易计划。1986年,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又扩大了政策范围,允许排污削减量的相互转让和交换,这为各工厂和企业在如何进行费用最小的污染削减方面提供了巨大空间。随后,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也相继效仿实行了排污权交易制度。

(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主要特点

排污交易制度作为一项改善和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不仅可以将排污费用纳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改善企业排污、控污的相关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计划来实现对排放污染物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这样,即能够降低管理成本,又能够有效地调和日益扩大的社会生产和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之间的矛盾。排污权交易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污染治理成本小。通常情况下,排污、控污使用成本较低的企业会觉得自己进行拿出成本控制污染比购买污染物排污权要更加经济、实惠;而排污、控污使用成本较高的企业通常会认为购买排污权比自己治理企业排污要更加节约成本,达到效果更加突出。所以,就会出现,排污、控污使用成本较低的企业主动通过市场将排污权出售给治理使用成本较高的排污、控污企业。

二是污染治理有效。在整体排污量控制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开展排污交易制度,可以促使排污量较大的企业通过市场运作对自身排污量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选择、配置,这样,既达到了改善环境质量的整体目标的目的,还使得企业降低了自身排污量避免资源闲置、浪费。

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污染源增加,环境恶化,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通过排污交易制度的市场化运行,当有新的污染源加入排污、控污管理系统时,污染企业会主动通过政府部门或者市场手段向已进入市场运作的排污企业购买允许排放量,这样,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总的排污、控污指标、污染负荷保持不变,新的排污企业则通过许可证交易得到了持续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现状

本文以国家节能排污试验点浙江省绍兴市为例,通过对绍兴市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现状的介绍来分析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现状。浙江省绍兴市是沿海城市,位于浙江北部、长三角南部,经济发达,2011年绍兴市GDP已经达到3291亿美元,中国企业500强有7家入主绍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该地区也出现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能耗高、污染重等弱点,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企业的健康发展。如:2009年,全市产业结构中以高能耗、重污染为主要特点的纺织、印染、化工、制革、造纸等行业逐年增强。目前,环境污染总量已接近环境容量上限,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2007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和浙江省环保局决定,在绍兴市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同年8月,绍兴市通过了《绍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绍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并成功地进行了交易。经过三个多月的试运行后,同年11月,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下,绍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一)绍兴市排污权交易制度介绍

一是《绍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主要内容。引办法对绍兴市排污权交易制度做出明确的规定:从2007年11月1日起全市所有新建、扩建、技改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污量都必须通过排污交易获得。这一举动绍兴市各企业无偿获得排污许可证的历史;同时成立专门的排污交易管理部门绍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并要求绍兴市所属的各县(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成立当地的交易中心。在具体的排污交易工作开展过程中,全市所有的排污交易行为都以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为基础平台,未经过中心认可的交易行为被视为无效。此外,绍兴市环保局作为全市排污权储备交易活动的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具有宏观调控作用,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由排污交易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全部用于全市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中。

二是明确排污权交易对象。在试点过程中,全市排污企业只有经过工程治理项目、结构调整减排项目等减排工作措施后所剩余的排污指标,经市环保部门专家组认定、审核后上交给市环保局并经得到确认后,才可以进入到排污权储备交易市场同相关企业进行交易。在排污权交易过程中,所有交易活动必须严格遵照规定程序进行办理;原有的无偿获取排污权的企业,当发生搬迁他地、破产、倒闭后,其排污权由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收回。

三是建立排污权储备交易部门。针对排污交易工作落实、开展,绍兴市政府专门成立绍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受市政府的直接监督管理,通过对企业现存的多余排污权反复清理、沟通,最终,使得全市各企业主手中多余的排污权全部存入到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

四是建立排污权分配与审核监督制度。在开展排污权交易制度前,市内各企业可以无偿获得的排污权,未经过市政府相关行政部门许可审批,不能随意剥夺。排污、控污企业的交易行为只要符合规定,并经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审核确认后,即可进行交易。对企业通过交易所得的排污权,环保部门将通过污染监控系统和排污、控污申报制度以及飞行监测等手段来加强监督管,以确保排污权交易行为能够公开、公平、公正。

(二)绍兴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分析

一是市场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政府在起初刚刚开始优化配置环境容量资源时容易受到制约。由于市场不完善,排污权制度初具雏形,不成熟、不健全,而市场本身有着逐利的特点,使得一部分企业把污染物排放指标当作日后可以升值的增值产品,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二是环境容量难以量化。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能够实行的重要前提是环境容量及其价值能够分解并通过市场再销售,但以目前科技水平而言,具体计算和操作难度较大,富余的环境容量难以精确计算、限制了总量控制等相关制度的实施。此外,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考核任用制度,使得一届地方领导往往出于自身业绩的政治考虑,通常会偏向政绩、发展经济而不充分考虑环境质量以及总量控制等,这样,对于排污权许可证的申请、审核、发放、监督和管理便流于形式。

三、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和法律制度落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实现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但与之相适应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跟上脚步。目前,在法律层面还没有关于排污权制度方面法律、法规,属于空白领域。所以,我国排污、控污工作上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法律上能够建立并确认排污权交易制度,以便于它通过市场机制来运作、分配。通过绍兴的排污交易制度试点开展,可知,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行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法律制度来支撑。在排污权交易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从项目的选定、单位审核、许可证总量的认证、交易权分配等项工作,都涉及到大量的立法工作来给予支持。

(二)排污权交易市场不规范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中,乡镇企业占了很大的比重,乡镇企业有着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它们所造成的工业排放污染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的50%以上。这决定着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基础信息、环境监测、具体执行等方面操作比较困难。此外,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存有剩余排污量指标的企业不肯拿到市场上进行出售;一些地区出于地方性保护的想法,明令禁止把排污权指标转让给其它地区等。

(三)总量控制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一是排污总量的合理确定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为基础,必须有先进的技术作保证,但我国在这项排污、控污领域的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决定着排污总量控制与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矛盾不可避免。当前的各地方政府的主要业绩核指标仍以GDP为主,这就导致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粗放型经济,而不注重环保节能,造成了粗放型经理经济增长与排污、控污总量控制的之间尖锐矛盾。

四、我国排污交易制度的出路

通过前文对浙江省绍兴市的排污交易制度的分析和阐述,笔者认为,排污交易制度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和政策活力,对节能减排作用非常明显。只要政府部门能够重视发挥排污交易制度,按需所求,制定切合实际排污交易政策,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一定会有大的起色:

(一)建立和健全排污权的法规制度

首先,我国出台和完善环境政策的基本经验是先选代表性的几个点试点、再局部示范、最后全范围推广。2007年以来,政府先后在浙江省的嘉兴、绍兴等地试点排污权交易制度,重点加强了太湖流域COD交易平台建设和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交易试点工作。其次,加强排污交易机制的法制建设,是我国政府尝试运行排污权交易等环境政策改革的根本性基础,结合市场实际,逐步实现排污交易全程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最后,在修订《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时,应对有偿取得排污权和排污交易给予明确的法律地位。

(二)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排污权就是法权,就是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是排污交易机制运行的根本性保障。一方面必须监督管控排污、控污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是否遵守、执行排污交易制度;另一方面必须以行政手段规范交易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排污交易市场如果没有有序的市场秩序,有效的执法监管,排污交易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必须严格把关交易权许可和审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行政处罚制裁措施。

(三)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目前,在具体实施排污权交易政策的过程中尚有许多技术性难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大众对政策的认可,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排污技术课题的研发力度,为排污交易制度的有效推行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支持。

(四)初次分配公平合理

因为我的排污交易制度还处超始阶段,所以,企业排污权的初次分配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排污权的初次分配能否公平将直接影响交易活动的正常运行。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明确市场中企业排污权的产、权、责的划分,明确国家环保部门是排污交易市场的行政部门,具有确定排污目标总量和初次分配责任,科学、合理的确定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条件、程序和时限要求。

(五)加强污染源监测、监管体系

公平、有效的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必须使各类污染物排放处在有效的监控管理范围内。所以,应加强环保监督部门的监测和监管能力,如:扩大监测范围;保证对各类污染物排放的有效监控;搭建排污、控污信息数据网络平台等,建立企业污染物排放台帐制度,通过上述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技术手段来保证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处在有效的监测、监控范围内。

(六)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优化环境资源配置

首先,完善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明确市场政策的主要对象和作用范围是优化市场机制配置环境容量的关键所在。对于新加入企业,可以允许通常政府或者二级市场中获得排污指标,在交易价格设计上,应以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为主,防止出现交易垄断。对配额的交易进行跟踪监管,特别对跨区交易,避免因排污密集造成的污染局部地区集中排放现象。其次,排污权的转让必须经过当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后才能纳入环评审批管理程序。这样,通过严格的审批管理和立法手段,有效地遏制如:排污权非法转让;蓄意囤积、扰乱市场价格等行为,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排污权在二级市场上能够正常交易,实现真正激活排污交易市场。

节能减排的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发展

基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长,导致全球变暖成为世界性问题。目前,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以及消费领域均属于高碳经济状态,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为依据,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势在必行,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节能减排含义

节能减排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针对狭义而言,节能减排,即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的节约,进而达到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的目的。针对狭义而言,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有害物的排放量。其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用电与节约用电以及技术创新和加强组织领导等属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2低碳经济基本概述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能源发展受生态环境的束缚更加明显。在我国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前提下,低碳经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低碳经济,即坚持不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在创新制度与技术的基础上,迫使产业转型,进而开发新能源,达到降低发展能耗的目的,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构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目前,以低碳经济根本要求为出发点,应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经济发展模式,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每一环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指标,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合理调配经济结构,保证资源使用率,促使生态文明得以建设。

3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策略

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需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导下,优化节能减排发展策略。其中,主要涉及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3.1法律环境

目前,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宪法的指导下,需适当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为节能减排提供法律保障。针对现有节能减排法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内容相对较多,缺少指导具体工作的法律,难以满足低碳经济下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需求,导致节能减排工作效率难以提高。针对如何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以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为依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拓宽法律法规涉及面,完善法律框架,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法律,不断细化法律法规,包括《石油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节约能源法》等。

3.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影响,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的关键。

3.2.1为完善节能减排的经济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于2013年9月正式颁布,其明确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改善我国空气总体质量提供保障,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在采用有效措施前提下,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致使更多的高端产品得以开发,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2.2构建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在完善碳交易机制基础上,研发节能减排新技术,实现生产方式的优化。与此同时,推动资源性产品开展市场化定价工作,及时掌握资源稀缺状况、环境成本,分析供给关系,采取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环境污染治理方式,减少能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3社会环境

在完善节能减排社会环境过程中,一方面,采用多样化形式与手段,加大节能减排政策的宣传,增加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促使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到节能减排活动中去。例如,利用广播、电视、新闻、手机报、报刊、网络等宣传方式,达到宣传效果,促使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以政府、媒体以及企业和公众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宣传机制,将节能减排政策宣传至每一领域,迫使节能减排深入人心,增加各界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与理解,进而积极配合国家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导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促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达到统一。在低碳经济模式的深入发展前提下,节能减排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各行各业经济发展的一大指标。企业以自身经济发展特点为依据,在创新技术与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新能源,将节能减排政策深入企业经济发展的每一环节,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发展提供动力。

作者:张晓芳 单位:芜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参考文献:

[1]沙之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贾立江.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节能减排的背景范文第3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扎实推进“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2011年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推荐“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的通知》,确定了80个项目为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

这些项目被纳入工信部重点指导推进的“两化”融合项目库,指导推进的期限一般为三年。一年来,上述项目进展顺利。

融合铁律

当前,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必须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实现跨越式发展。

“两化”融合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两化”融合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控制污染排放。实践证明,在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规划、加工制造、装配等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升信息化应用的力度,可以有效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把信息技术和生产过程中的其他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幅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和精细化水平,从而在生产环节有效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排放。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把清洁能源与火电、核电等传统的能源结合起来,从而大幅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这也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二是“两化”融合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在企业管理层面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生产经营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处理手段,重构过程管理、物流管理和资金管理。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可以促进企业科学管理,实现节能增效,降低运行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两化”融合能够不断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实现行业节能降耗。在工业各行业中可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改造,以提升各类工业设备的利用效率,并使之成为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的重要途径。

四是“两化”融合能够促进政府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不断提高政府主管部门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水平。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重点企业能耗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对能源统计数据的动态监测,进而可以有效约束企业自觉进行节能减排。

有何良方

尽管近年来“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整体上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律性和艰巨性等方面,还普遍存在着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的问题;二是各地重点管理的用能企业和一些重点减排企业,在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方面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三是本土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规模小,工业软件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支撑服务能力弱;四是复合型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我国“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的短板。

今后一段时间内,针对当前“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应通过加大宣传、增加培训、开展教育等方式,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认识并重点开展工作:一是提高对“两化”融合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提高对“两化”融合的内涵、特征和规律的认识;三是提高对“两化”融合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的认识;四是提高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是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利用节能减排、信息化以及各种产业发展资金,特别是利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扶持和推广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应用,逐步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示范效果明显的节能与信息化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与信息化领域。最后,应考虑设立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加强政府引导调控能力,从而在资金投入方面充分保障“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做好典型企业的试点示范工作。对具有推广潜力的专用系统和典型做法,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开展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试点示范工作。可以采取分行业进行推广应用,在行业内宣传和鼓励应用效果好的典型企业和优秀应用方案,以点带面,带动全行业的深入应用。

四是建立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支撑和服务平台。目前,很多新的技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工业行业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信息通讯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尽快把这些先进技术应用到行业发展上来。另一个方面,针对工业行业节能减排需要解决的关键性和迫切性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应组织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业集中攻关,从而为工业各行业节能减排提供更好的技术、装备和各类解决方案。同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新兴的生产产业,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应着力创新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逐步形成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专业信息化服务企业成长壮大的市场环境。

五是进一步抓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并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其节能减排的能力。可以考虑以政府资助、贴息贷款和税费减免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同时,对企业投入节能减排和提升信息化水平的专项投资,可以考虑计入企业税前成本。此外,还可以将企业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相关技术改造项目成果纳入国家科技奖励评奖系列,并列入该单位技术创新评奖的专业序列。

节能减排的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废气物的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大幅度增长,在我国能源紧缺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背景下,在多个领域和行业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本文以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为例,深入分析和研究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

1.节能减排技术概述

工业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一直是我国生产时间和科学研究的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在工业行业的推广和应用,涉及节能减排制度的制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落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淘汰、节能减排技术实践的分析和总结等方面。在各行各业中,由于领域的不同和关注的问题不同,人们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定义是不同的,但是总体来说,节能减排技术是指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技术。

2.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途径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一些大型企业逐渐增加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改进的投入,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研究能力。我国科研院校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建立统一的技术服务研发平台,加快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标准建设,围绕企业的重点项目,攻克节能减排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同时提高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极大对系统技术、资源技术、再利用技术、减排技术、替代技术等重点技术的开发和研究[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突破节能减排技术瓶颈。另外,积极构建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平台,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在各个领域多个行业的宏观指导,加强沟通和交流,学习先进的节能减排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引用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提高我国节能减排效果,推动产业、学习和研究相互结合,以行业企业为核心的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

3.工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的困境

节能减排技术在工业行业的推广应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工业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行业,为了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工业行业中深入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还面临着很大困境。

3.1 缺乏足够示范

根据技术扩散的研究理论,一种新兴的先进技术想要进入市场,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企业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和实践,取得成效之后,才能推动这项技术的扩散,吸引更多的企业引进这项技术[3]。在我国水泥行业和钢铁行业中,虽然一些大型企业引进了节能减排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毕竟节能减排技术会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所以从工业行业的全局角度来看,缺少节能减排的重点示范工程和项目,使得节能减排技术在工业行业的推广应用缺乏足够的示范,影响了节能减排技术的流通效率和推广效果。

3.2 经济激励不到位

节能减排技术在工业行业的的推广应用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因如果没有政府的经济支持,在工业行业中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存在很大的难度。当前,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主要依靠企业的自主引进和研发,政府缺乏相应政策和经济制度的保障和支持,使得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很差。

3.3 政府扶持强度不够

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开发了很多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但是这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并且没有在工业行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例如,在钢铁行业中,喷吹高炉塑料技术、废橡胶、废塑料、焦炉再利用技术等,虽然这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由于政府扶持强度不够,很难在工业行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4.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的建议

4.1 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的法律法规

为了推动各个领域和行业实现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政府要不断完善我国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的法律法规,根据节能减排技术在不同阶段的推广应用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案,积极完善各个阶段的环境保准,利用法律的强制力要求企业积极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源损耗,减少温室气体和各种废弃物的排放。

4.2 加大政府投入

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地投入资金,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的相应的诱导性和倾斜性政策,推动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的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例如,政府可以对积极引进节能减排技术的行业和企业实行免税政策,为小型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经济补贴,积极推广节能减排设备和技术,推动各个行业的节能减排。

4.3 加大科技技术开发和推广

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政府要企业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能力,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积极创新和改造节能减排技术,加强企业和科研院校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加大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大绿色环保资源的再利用,积极引进多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加企业节能减排效益。

4.4 重视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推广应用

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是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些传统的重工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可以降低能源的损耗,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推广和应用循环经济,通过脱硝、脱硫等方式,控制和管理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能源损耗大幅度增长,能源形势日益紧张,为了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各个领域和行业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刻不容缓,结合当前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面临的困境,积极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各个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6.参考文献

[1]陈敏. 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政策及潜力研究[D].清华大学,2012.

节能减排的背景范文第5篇

园林景观工程具有依山傍水,基础设备比较多的特殊性,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多采用自然景观和人工造景相结合的方式,所以园林景观在排水设计上节能减排技术又另具有特殊性质,在给排水设计中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本文针对节能减排的应用背景进行了分析,探析了节能减排技术在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园林景观;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

近年来,节能减排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也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但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设计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并不重视节能减排设计的应用,特别是在园林工程中,由于园林景观的需水量相对较大,园林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只考虑水量是否能够满足园林景观需求,并不重视节能减排设计,导致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水源浪费、能源浪费以及水源污染等问题,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现在不仅关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性能,在排水设计中如何融合节能减排的理念引起了广大给排水设计人员的重视。因此,文章针对园林景观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节能减排的应用背景分析

所谓节能减排指的是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主要包括两个技术领域,即节能领域和减排领域。随着绿色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节能减排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给排水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根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严重供水不足,每年因为缺水导致的工业产值损失高达2000亿元。同时,我国依然有数千万人和牲畜吃不上水,面对如此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如何加强给排水工程的节能减排给我国给排水的工程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园林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以及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园林工程的建设数目和规格也在不断的扩大。给排水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设计给排水工程,能够保证园林景观具有充足的水源。但是,在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并不重视给排水工程的节能减排,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造成了水池与水箱中水资源的污染,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时代背景相背离,亟待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措施进行处理。

2园林景观排水的特征分析

(1)园林景观给排水的排放主要有:园林用水、雨雪水、游乐废水等。这种类型水所含有的有害污染物质相对比较少,其主要成分是泥沙和有机物等,净化工程也比较简单。

(2)园林景观排水具有一定的可重复利用性。由于园林景观的排水主要是灌溉水、废水和雨水等,所以大部分的排水污染程度并不高,因此可进行简单的水处理或净化后用于植物灌溉、湖池水源补给等方面,水的重复利用效率较高。

(3)由于园林景观工程面积都较大,区域内的地形结构相对复杂,在设计时多采用地形排水的方案。

(4)园林的排水管道的布置设一般在林地区、假山区等功能单一而又面积广大的区域,则多采用明渠排水,不设地下排水管网。

3节能减排技术措施在园林景观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大多都是设计在依山傍水,人工造景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选景。由于其设施相比也比较繁多,因此在排水方式上也有许多方案,其主要的基本排水方式有:地面排水、管道排水、暗沟排水。这三种类型的排水方案,其中以地面排水最为经济实用。在选择经济实用的方案同时,要对园林节能减排技术措施进行优化。

(1)合理控制水压,防止出现超压超流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阶段,我国许多园林景观工程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并不重视给水系统的水压设计,如果水压超过一定限度,不仅会增加出水量,还会导致给水配件的损坏,在成水资源的浪费。针对该种现象,在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应该做好水压控制设计工作,避免出现超压出流甚至给水配件损坏的问题。给排水工程水压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的水压进行测量,充分的认识到入户管的净水压力值和工作压力限值,尽可能的将水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防止出现超压出流的问题;其二,应该采取合适的减压措施进行压力的调整,例如,在给排水工程中安装减压装置,这样能够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范围内,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超压出流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其三,安装减压阀,减压阀能够有效的降低配水点的水压,降低单位时间内的出流量,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超压出流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2)科学选择二次供水设备。传统供水方式中的水资源,很容易受到污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采用变频调速供水、气压罐供水等方式取代传统的供水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由于水资源污染造成的浪费。变频高速供水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变频器对电机的供电频率进行控制,这样能够通过水泵的无极调速、循环软启动控制水量的大小。现阶段,我国许多园林工程逐渐的开释使用变压变量供水方式和变频气压供水方式,能够起到节约用水的效果,通过科学的选择二次供水设备,能够有效的起到节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当园林景观需水量处于低谷状态时,则供水需求明显低于设计值,针对该种状况,在选择供水设备时,应该选择能够满足园林景观低谷时需水量的变化要求。如果在低谷时需要进行间断的供水,则应该选择能够进行间断供水的供水设备。如果在低谷时的用水量小于水泵最大流量的1/5,则应该另外安装小流量水泵,在低谷时采用小流量泵进行供水,这样既能够起到节约水源的效果,还能够降低能源消耗。

(3)雨水回收再利用技术。园林景观中的广场、道路和其他硬质铺装,在降雨时会产生很大的地表径流,如果直接将地表径流排出,在无形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对雨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能够起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节约用水的效果。在降雨时将地面雨水收集起来,并通过沉降、净化等工序对雨水进行处理,当处理过的雨水达到二次利用的水质标准之后进行储存,然后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地面冲洗、绿化灌溉等。通过应用雨水回收再利用技术应用,能够达到减少雨水排放量、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缓解干旱等效果,以此降低自来水的用量,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4)新型清洁能源的应用。园林景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大,给排水工程消耗的能源量也相对较大,并且普遍的采用传统能源,因为传统能源多数为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大量的传统能源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给排水工程能源来源方面,应该尽可能的采用新型、清洁能源,例如天然气、沼气、太阳能等。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清洁能源是太阳能,主要是因为太阳能具有来源广、清洁、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通过利用太阳能技术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热能等,特别是在电力供应不足的环境中,利用太阳能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既能够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又能够降低对传统能源的消耗,节约电能。因此,太阳能作为清洁、环保的新兴能源,值得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设计中。

(5)合理选择管材。许多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的管道通常采用金属管材,由于一般自来水都带有一定的腐蚀性,水在金属管道中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和金属管道发生化学反应而造成一定的腐蚀,导致金属管道中的金属元素进入到水中,例如锌、铁、锰等金属元素,对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在进行园林植物浇灌过程中导致植物出现病害甚至是枯死等问题。针对该种现象,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管材选择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免选用普通的金属钢管,尽可能的采用卫生性能优越的新兴管材,例如铝管、纳米聚丙烯管、聚丁烯管、硬聚乙烯管以及钢塑管等,采用上述新兴材料制造的管材,不会和管道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并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典型的水资源紧缺国家之一,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的节能减排,合理科学的设计排除污水、废水的有效设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合理控制水压,防止出现超压超流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科学选择二次供水设备,利用雨水回收再利用技术,推广和应用新型清洁能源,科学选择管材,避免造成水资源、能源的浪费和污染。

参考文献

[1]陈进晖.探讨园林景观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J].大科技,2015(8).

[2]李雪峰.园林景观给排水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15(03).

[3]徐贵平.解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环保节能理念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2).

节能减排的背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开滦集团;节能减排;现状;措施

煤炭工业是为我国能源的主要生产部门以及供应部门,而且还是耗能大户,因此可以说是肩负着节能减排的重要职责与使命的。通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重量化分析,众多专家学者纷纷表态认为煤炭企业能够实现双赢——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共赢。面对这种大环境的压力,节能减排工作显得尤为突出、重要。节能减排工作,也就是需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做到最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以及预防污染发生。节约能源,不仅仅需要提高能源生产、使用以及转换效率,而且还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采及科学利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度,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便成为了各企业当前所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之一。本文将主要探讨开滦集团后勤节能服务节能减排工作的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节能减排工作的现状

面临着当前全球能源遭遇高强度的开采与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环境与资源危机已经开始威胁^类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因此人类正迎接一场史无前例的环境与资源的挑战。此时,我国则处于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时刻,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根据当前形势。政府将节能减排列为基本国策之一,对管控与部署加大了监督力度。

(一)节能减排——每个企业的责任

最近几年来,能源紧缺已经成为了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16个之多。此外我国近90%的河流遭到严重污染破坏。约62%的河水不适宜鱼类生存。由此可以看出,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中不单来自空气污染,而且还有海洋污染、土壤污染等等。其中大家感受最强烈的则是空气污染,燃油以及燃煤则是导致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成因。企业已经不仅仅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而且还肩负着充分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使命。对企业而言。只有继续将节能减排看作履行社会责任、革新发展模式、推进企业转型的重点来抓,才是积极贯彻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方针政策,谋求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需求,这更加是建设和谐稳定、文明环保企业的必然趋势。作为企业后勤服务集团及后勤保障部门。必须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顺应时展的要求,革新管理机制,降低能源消耗。以确保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二)开滦集团后勤节能减排工作的背景

2010年,开滦集团公司兑现了向河北省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到“十一五”末,与2005年相比,能耗降低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分别减排17%。作为开滦集团公司的后勤单位——服务分公司。主要担负集团公司范围内生活小区的供水、转供电、供暖、供气等服务、管理、维修和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服务职责,以及矿区离退休职工管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治安综合治理等职能。按照集团公司的工作部署,服务分公司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体系,明确了责任分工,制订了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确保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指标,2008年至2010年安排并完成节能减排工程97项,总投资9841.28万元。实现节能21623.36吨标煤。减少COD排放213.53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42.16吨,减少烟粉尘排放444.37吨。与2005年相比,实现节能20%,二氧化硫、烟粉尘、化学需氧量减排17%的目标。尽管我们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但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节能减排产业化发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临的难度也非常大。倘若我们依旧按照常规传统后勤管理方式开展工作,那么节能减排产业化发展必定会化为泡影。因此,必须在服务分公司大胆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全面大力实施全方位技术改造的重要措施,全力落实完善节能减排工作的新举措。

(三)存在的问题

服务分公司所管理的供水、供电、供暖设备、设施存在部分老化问题,“十一五”期间完工的节能减排项目尽管发挥着节能减排效益,但还没有形成产业化链条,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没有得到利用,锅炉高效脱硫装置产生的余热没有充分再利用;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中水还没有有效利用。同时。尽管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领导体系和管理体系,制定了严格的奖罚政策。但在实际运行中,当节能减排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时,缺乏能够妥善处理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的后勤管理者。战略角度上。真正能够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决策者少之又少。另外,透过执行层面看。企业缺少能够解决节能减排问题的相关技术人员。以及面对节能减排压力。企业内部还或多或少地面临认识不到位及队伍不适应等等问题。

二、针对当前形势所提出的措施与建议

为实现开滦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将开滦后勤单位—服务分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列入开滦集团的长期整体发展战略之一,必须及时紧贴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转变传统思想理念,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作为煤炭企业后勤服务单位,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清洁发展与节约发展,统筹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经营关系。保证可持续发展,以构建生态文明矿区与环境友好型同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化企业。下面针对当前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与建议。

(一)优化推广新工艺、新技术设备,以降低煤炭消耗、减少损失

面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必须进一步优化工艺及技术设备。其中包含优化技术装备水平、淘汰高耗能设备、缩短作业流程以及推进自动化程度等暂相关内容。通过优化设备性能、增加数量,并以主体生产工序的技术革新为关键,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强化回收余热余能水平,进而提高设备的能裼量有效利用率,从而达到单位产品生产能耗的领先水平。对于工业厂区以及生活区照明系统也要进行相应革新,采取推广应用国家大力提倡的绿色照明系统、扩大使用清洁能源。通过加强对供电系统新技术、变频调速、无功电力补偿、中水回用等的研究,从而完成通过实施优化新工艺、新技术而实现节能减排的既定目标。

节能减排的背景范文第7篇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话题,其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延伸出来的能量消耗问题成为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研究的热点,而节能减排是目前通信行业普遍面临的重要任务,甚至直接影响了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向,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节能减排在绿色信息通信网络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够对促进该行业对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有所启示。

关键词:

节能减排;绿色通信;信息网络;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能源的稀缺性和部分能源的污染性,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凸显,并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统计,信息通信技术(ICT)能够有效的帮助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5%~40%,预计截止2020年ICT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降低15%左右。而我国IT行业产品能源能耗以8%~10%的年增长速度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这与我国电信行业快速发展有密切关系。而绿色信息通信网络的节能减排,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承诺,因此,我们有必要仅以分析节能减排技术在绿色信息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1绿色信息通信网络中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与实践

信息网络通信的绿色进程直接受到设备制造商、信息通信运营商、相关职能部门和国际组织的影响。在节能减排的探索中,也可以通过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促进节能减排在信息通信产业中的应用。一般来说,在信息通信网络运行中,主要的耗能设备包括四部分,即信息通信设备系统、电源系统、温湿控制调节系统、照明系统。此外,设计绿色节能的环节还有运维管理系统和绿色营销计划等。

1.1信息通信设备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目前我国GSM网络频载数量巨大,基站每年至少消耗的能源折合成标准煤为100万吨。并且随着3G/4G的成熟,旧有的设备功耗大、集成度低、温度湿度要求敏感等问题进一步凸显,旧设备的更新换代就成为新的焦点,为了节约能源,强化节能减排,为了提高攻防效率,减低单盘厚度和面积,生产设备商可以通过使用新的功放芯片,进而优化PCB布局,提高光电器件的密度,减小设备的体积;还可以选用高等级的电子元器件,使设备能够在高温环境中正常运转,从而有效的降低空调能耗;还可以改进散热片的设计,进而减少热阻,提高热传导性能。根据大城市人们的生活特点,基站设备的节能减排技术可以采用基于符合的TRX关断、基于负荷的PA关断和采用BUU+RRU分布式基站设计等方法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2温湿控制调节系统的节能减排设计在温湿控制调节系统中,25%的能耗来自空调制冷系统,12%的功耗来自空调的送风和回风系统。空调的使用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而选择。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达到温湿控制调节系统地节能减排:

1.2.1新风节能系统该系统是利用热学原理和温湿度传感、气体学等智能控制技术,通过机房内外的温差,依靠风道将机房内的热量传导到外界,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若室外温度较低时,可关闭空调,使其自动散热。该技术对温度的调节明显,但其工作环境要求相对严格,在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增加机房的灰尘。

1.2.2热交换系统该技术主要是在隔离空气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利用外界的冷源来对内部环境进行冷却,进而减少空调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该系统与新风节能系统相比,在双向换气的基础上增加了热交换器,在保持交换系统密封性和机房内的清洁度的同时,避免了室内冷热空气混合流失。

1.2.3空调降温系统该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或手段进而空调组构成热交换系统。例如调变频空调、乙二醇自然冷却节能空调等。为了避免空调长期运行出现的油分子沉积而阻碍金属壁的热传导,提高压缩机使用寿命,通常可以添加节能添加剂,以提高空调的功效,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此外,在温湿控制调节系统的实际实践中,机房的设计对该系统的功耗有很大的影响,通常,需要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设计,以后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的功效。

1.3绿色照明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该系统技术主要是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性能稳定的照明产品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其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一是,保持机房内原有的照明设施不变,通过控制开关线路整改,实现区域功能的划分,使得照明设备尽在施工维护时进行照明,并加装LED光源做常用照明设备;二是,将楼道、办公室、监控室、洗手间等区域的光源更换为节能灯,在公共区域安装声光控的光源,并设置合理的光源间距,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三是,严禁电源线和所有的走线槽与信息通信设备相连,并对线槽和电源线等材料使用阻燃型材料。

1.4电源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由于信息通信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信息网络需要全天保持可靠稳定的运转,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蓄电池的寿命和安全运行,因此,为了实现蓄电池节能减排的目的,可以通过蓄电池自然资源的存储和释放能量,采用轮换休眠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的带载能力,进而为通信设备提供全天候正常稳定运行的能源,降低热备份和换流损耗。

1.5绿色运维和绿色的节能减排理念该环节主要是针对信息通信的运营商,在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要有绿色节能减排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采购、运行等各个阶段。例如,在对移动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中,中移动推出“SIM卡旧卡新用业务”、推进“绿色行动计划”以及开展“绿箱子”活动,有效的对电子产品进行了回收,进而达到绿色运维和节能减排的目的,还节约了能源的消耗。

2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制定,信息通信行业的绿色节能减排技术也正在向标准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也是今后信息通信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趋势,为了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在绿色信息通信行业的应用,这就要就设备技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和终端客户共同努力,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绿色”使用信息通信产品的习惯,进而实现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和资源友好型的绿色信息通讯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洋,樊锐兰.绿色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与实践[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01):77-79.

[2]李艳.绿色信息通信网络中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8):29.

节能减排的背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城市;评估体系;评估指标

一、背景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在忍受这环境恶化带来的苦果。城市节能减排的提出对改善目前环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节能减排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建立城市节能减排评估体系[1]。

城市节能减排评估指标是城市节能减排评估体系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减排指标是可以表征或测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或一个单位在能源节约和污染减排方面的状况,是一种可以指示现状、确认挑战、分析原因、评估发展、监督实施和评价结果的有效工具[2]。

目前,我国城市节能减排评估体系还不够完善,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能够制定出一套成熟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节能减排评估体系,对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环境质量,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节能减排评估指标的构建

1.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针对城市节能减排而言,它是有许多相互独立、关联的指标构成,将这些指标综合起来,分析并评估该城市节能减排的绩效,为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作参考。

(2)整体性原则

一要做到全面性,使所选取的指标能够全方位的覆盖整个城市的节能减排工作,而且应考虑各种可能影响到城市节能减排评估的因素,从而使评估体系更加全面。二要做到系统性,城市节能减排指标应适用于城市中的各行各业。因此,其指标的选取必须要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概括性。

(3)实用性原则

数据的采集尽可能采用应尽可能采用我国现行的城市能耗统计标准,保证其数据的权威性、减小采集数据的工作量,并且尽量选择定量的评估指标。

(4)科学性与可靠性原则

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对系统充分认识、充分研究的科学基础上, 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节能减排状况, 一套指标体系囊括数百个指标, 看似全面复杂, 实际上在指标的取舍过程中忽视了指标的重复性及相互间关联的机理, 造成部分指标的作用因素过度加大, 反而使测评结果失真[3][4]。选择的评价指标数据尽量取自城市统计年鉴、能源消耗定期报告等政府公报,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5)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数据必须易于搜集和计算、概念明确、内容清晰,以减少主观臆断的误差。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必须在满足监测与评价目的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相对成熟和公认的指标, 以便于评价结果的比较与应用[3]。

(6)动态性原则

城市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会随着社会、经济等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所以选择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其动态变化的特点,从而保证评价体系结果能够更好地描述与度量未来的发展趋势,提高其结果交流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7)独立性原则。

评价指标之间应遵循相对独立的原则,使各指标相互不受影响或影响极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2.指标构建

(1)城市能源消费类指标

能源消费类指标可以反映该城市的节能绩效。本文选取了3个指标来反映城市能源消费的情况:一是煤炭消费总量,指该城市内各行业和居民生活消费的煤炭总量;二是石油消费总量,指该城市内各行业和居民生活消费的石油总量;三是天然气消费量,指该城市内各行业和居民生活消费的天然气总量[5];

(2)城市能源效率类指标

节约能源, 一方面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就是要发展清洁能源。本文选取了3个指标来反映城市能源效率的情况。

①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 指该城市的能源在一定时期内加工转换产出量与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的比率。

②能源自给率,指该城市能源生产量与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供应总量的比率。

③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指该城市消费的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等可再生资源消费在该城市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

(3)城市能源利用类指标

能源节约主要是从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来考察的。

①单位GDP能耗,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指该区域的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与地区生产总值(万元)之比,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经济活动对能源的利用程度。

②单位GDP电耗,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指该区域的全社会用电量(kWh)与该地区生产总值(万元),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经济活动对电力的利用程度。

③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指该区域的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与工业总产值(万元)之比,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内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对能源的利用程度。

④单位GDP用水量,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指该区域的总用水量(吨)与地区生产总值(万元)之比,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用水效率。

(4)废弃物排放类指标

减排也是节能减排评估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废弃物排放类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减排绩效。本文选取了以下8个指标来反映城市废弃物排放的情况。

①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废水排放量。指该区域的废水排放总量(吨)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万元)之比,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废水减排绩效。

②单位GDP固体废物排放量,即单位地区生产总产值固体废物产生量。指该区域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吨)与单位地区生产总产值(万元)之比,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工业固体废物减排绩效。

③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指该区域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 的含量,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工业废水减排绩效。

④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指该区域排放的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工业废气减排绩效。

⑤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指该区域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含量,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工业废水减排绩效。

⑥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指该区域排放的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工业废气减排绩效。

⑦单位工业总产值工业废气排放量:指该区域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立方)与工业总产值(万元)之比,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工业废气减排绩效。

⑧PM2.5 最大日均浓度值:指该区域PM2.5每天平均浓度值中的最大值,该指标可以反映测控空气污染的程度。

(5)废弃物治理类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绩效。本文选取了6个指标来反映城市废弃物排放的情况。

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指该地区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与工业废水总量之比。

②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指该地区的工业废气排放达标量与工业废气总量之比。

③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指该地区的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量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之比。

④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指该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达标量与城市生活污水总量之比。

⑤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该地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之比。

⑥工业烟尘去除率:指该地区工业烟尘去除量与工业烟尘排放量总量之比。

(6)城市废弃物利用类指标

废弃物利用类指标用于反映该区域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绩效。本文选取了3个指标来反映城市废弃物利用的情况。

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该区域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比,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绩效。

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该区域的工业重复用水量与工业总用水量之比,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对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绩效。

③“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价值:指该区域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价值,该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对“三废”循环利用而产生经济效益的绩效。

(7)环境质量

城市节能减排,就是为了要恢复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选取了4个指标来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①城市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该城市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城市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

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面积占建成区的百分比。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③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知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与城市非农业人口的比值。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

三、城市节能减排评估体系的构建

1.评估目标及其功能

(1)评估目标

对于任何一种评估,完善的立法和导则是评价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但对于城市节能减排评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立法和导则体系。当前,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应从不同的角度,根据所评估城市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去史向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相关的生态安全信息,进而促进城市节能减排评估工作的规范化与法制化[6]。节能减排项评估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促进能耗降低、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优化产业结构[7]。

(2)评估的功能:

①反映功能。城市节能减排评估体系可以反映出该城市的能耗状况、减排状况等节能减排成就,与此同时会暴露出在这一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作为进一步分析和决策的出发点。

②监测功能。检测功能是反映功能的延伸,是动态中的反映功能。该功能不仅可以对节能减排各指标进行监测,也可对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调控进行监测。

③导向功能。通过反映功能和监测功能,决策者可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析,进而为决策者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方向作指导。

2.评估依据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存的环境资源已经很难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环境问题的日益增加更给发展带来了阻碍。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必须作出一系列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的战略性、全局性的决策决定。这就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城市中的各个行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综合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能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能源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评估方法

(1)扩展DEA模型――超效率(Super Efficiency)评价模型

扩展DEA模型――超效率(Super Efficiency)评价模型,由Andersen P 和Petersen NC于1993年提出的 , 能对DEA 的有效单元进行排序。其形式为:

其基本思想是在评价第k 个决策单元效率时, 第k 个决策单元的投人和产出被其它决策单元的投人和产出的线性组合所替代, 将第k 个决策单元排除在外。一个有效的决策单元可以使其投人按比例地增加, 而效率值保持不变, 其投入增加比例即为超效率评价值[3]。

(2)节约指数法

节约指数,也称为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REPI),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 2006 年提出的,其核心是通过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来综合反映社会的节约水平。资源环境绩效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REPIj是第 j 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wij为第 j 个地区第 i 种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的权重;

-----xij为第 j 个地区第 i 种资料消耗或污染物排放总量;

-----gi为第 j 个地区的GDP总量;

-----xi0为全国第 i 种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总量;

-----G0为全国的 GDP 总量。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指数越低,则其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越高或节约程度越高;如果资源环境绩效指数越高,则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越低或节约程度越低[8][9]。

(3)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目前在绩效评价时所采用的一种相对成熟的方法,它是依据城市、企业各项指标实际数据的内在关系确定各项指标在总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即由数据本身确定指标权重,因此具有较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7]。

四、小结

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现状要求我们需从城市入手。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节能减排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针对城市节能减排的评估体系。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我们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善城市节能减排评估体系:

1、逐步建立并完善国家对城市节能减排的制度政策,使节能减排更加有法可依;

2、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对城市节能减排工作的了解和关注,加强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

3、借鉴其他国家在城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更符合我们自己的节能减排制度。

相信在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城市节能减排事业将不断进步,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喜云.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评价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2] 吴国华.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 宋马林,杨杰,孙欣.国内各地区节能减排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

[4] 苏为华.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1

[5] 王鸣涛.区域节能减排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1)

[6] 李辉,魏德洲,张影,周玲.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7] 王曼,杨峻峰.节能减排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期券期货,2010(1)

[8] 罗岑.上海市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及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

[9]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