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09-02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环境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环境项目日益增加,把握环境工程专业发展趋势,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内新技术、新思想的转变规律,是各个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者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考虑到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和多层次性,[1、2]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作为一个地方高等院校的新专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自身特色,创建一流应用型品牌专业,并为支撑工程技术型特色学科发挥作用,我们认为:发展总结国内甚至国外各大高校相关专业办学经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高校课程体系中科学合理的地方,改进我们的不足,是建设具有现代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的一条捷径。

基于此,本文作者根据访问研修经历,以瑞典皇家工学院(Kungliga Tekniska H?gskolan,KTH)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 AU)的环境工程本科教育为例,从这两个典型的欧美工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构建中,通过努力找到了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异同,为提升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内涵,探寻环境工程在地方院校中的发展方向,促进我校环境工程早日实现“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

总体来说,无论是瑞典KTH还是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没有绝对的环境工程专业与之对应。以KTH为例,它与环境工程有关的专业名称为Department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设置在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建筑与环境学院)之下。这是与作为斯德哥尔摩唯一的一所国际化工科院校的情形相一致的。它的人才培养面向于城市发展,其目的为:旨在培养自然资源工程类人才,围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紧缺等)培养相关工程技术人才。与此同时,还与其他院系(如能源、化工等学院)开展能源与环境方面的人才培养合作,其目的在于培养清洁能源利用等工程技术人才。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对应的环境工程专业全称为市政环境工程系(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设置在School of Mining and Petroleum Engineering(采矿与石油学院)之下。考虑到Alberta大学所在的阿尔伯塔省是加拿大西北部重要的油气和矿石之城的缘故,它的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也是非常明显的。它的人才培养目的在于:致力于城市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紧缺以及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培养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石开采等资源清洁化利用的环境工程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

KTH和AU两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设置也突出地表现了各自的特点。KTH的总的课程数和必修课程都相对较多(总课程数47门,必修课程23门),选修课所占比重较大(约51.1%)。除了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常见课程之外,其主要面向更偏重于地质、水文的环境课程(如工程水文学和气候、地质学和土工学、水文地质学定量等),并规划了相关课程群。这类课程占所有课程的21.1%。在这个基础上,从选修课程中也针对性地开设了建筑环境流体、能源环境流体等交叉学科的课程。总的来讲,KTH作为欧洲工科高校的代表,本科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更加注重环境问题中的自然、城市与人的结合,课程设计面也较广,课程安排也显得相对宽松,并无绝对的工科特点。

表1 KTH和AU的专业课程设置

* 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200931)、2010年江苏省政府留学基金资助项目

AU的规定与KTH有所不同,它要求工科学生第一年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其中公共课包括化学、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原理和工程导论等。第一年3月份则自由申请选择学位项目,学生可以选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合作课程体系两大类。前者是最为常见的,是学生为了后续课程所选择的课程体系。它包括四年(八个学期,每个学期4个月)全日制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工程教育经历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始终,因此课程的选择将直接针对学生的兴趣而开设。后者则属于在课程体系中结合了一种有偿的、有导师负责的教育经历。它也包括四年(八个学期,每个学期4个月)全日制教学,一个4个月的工作以及两个8个月的工作实践环节。工作实践环节按照专职工作人员待遇付给学生报酬。每年大约有45%的工科类学生在就读一年后就选择了合作课程体系。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商融合;织服装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保障体系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ed Talents for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degree of relevance and intensity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chain is increasing steadily. As a result, the industry has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education background. Textile and garment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industry’s demand for talents, integrate textile and garment schools with business school, set target for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education background, set up relevant curricula system,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llege and ultimately construct an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by building up strong faculty, setting up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establis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etc.

Key words: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skilled talents; reform on cultivation system; security system

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纺织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正朝着多元化、复合化方向发展,现代纺织服装企业急需“能工会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及行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工商融合”型技能人才,是纺织服装类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

一、“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将工科类专业与商科类专业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具有多元化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科类专业而言,拓展学习营销、管理、财务、经贸等商科知识;对商贸类专业而言,拓展学习特定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服务技术等工科知识,就业时能够适应经营管理类岗位。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路径。通过培养毕业生在复杂就业环境和岗位迁移发展环境下的“能工会商”的复合本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岗位复合化、多元化和层次化发展趋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贯通,打破传统工科与商科专业独立培养的藩篱,能够提升毕业生可持续就业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二、纺织服装产业“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 顺应地区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纺织产业一直是这一地区的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据江苏人才网的调查数据分析,未来3 年纺织服装行业最为紧缺的人才依次为:纺织技术开发员、纺织品电商员、纺织品检验人员、纺织品设计员、纺织品跟单员、纺织品营销员、纺织品贸易专员、纺织企业管理人员、纺织品采购员。目前特别缺少的是具备纺织服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营销贸易人员、电子商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培养“能工会商”复合型技能人才是支撑纺织服装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推动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

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成为新趋势。如果具备了“一专多能”、“能工会商”的复合技能与素质,高职毕业生不仅能在激烈的招聘竞争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增加就业的广度、提升就业率,而且有利于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例如,在“互联网+”背景下,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该岗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电子商务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纺织服装产品的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纺织服装方向)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将更有优势。

3. 促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需要

探索并实践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纺织服装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通过复合型专业设置,有利于实现工科与商科专业的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体现出纺织服装专业的办学特色;其次,通过制订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推动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专业技能优化拓展;第三,通过制订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顺应产业的发展要求;第四,通过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实现生产、业务、经营、管理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第五,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通过专业建设的辐射作用带动纺织服装类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工商融合”角下纺织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1. 专业设置与优化

首先,通过对区域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纺织服装企业的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区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分析纺织服装企业对生产、技术、商贸、管理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以此为依据设置一批具有“工商融合”特色的复合型专业。

其次,对现有的纺织、服装、商贸类专业进行整合,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化。将传统的纺织服装专业与商贸管理类专业相融合,形成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服装工艺与贸易、服装营销与管理、纺织品设计与营销、纺织电子商务等新专业或专业方向。

再次,与纺织服装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支持行业、学校、企业合作建设“工商融合”专业,针对纺织服装产业商贸业务的新趋势开设短期的纺织商贸专业培训班、课程研究班、技能提升班,满足产业对“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短期需求。

2. 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纺织服装类“工商融合”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以培养面向纺织服装生产与流通领域,具有相关生产、设计、质量检验等专门知识与技能,兼具营销、管理、贸易、商务等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1)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分析

表 1 列出了典型的纺织服装企业“工商融合”型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设置。

(2)就业面向

表 2 列举了典型的“工商融合”型纺织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岗位任务与能力要求,确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规划。

3.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院校应在纺织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设计与开发、运营管理、市场开发、客户服务与管理等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将工科与商科课程体系交叉融合,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复合型课程体系。例如,“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通过设置以“纺织品检验”、“纺织品贸易及跟单”、“纺织品电商”三大模块为课程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3),培养学生的纺织品检测技能、纺织品贸易业务技能及纺织品电商平台运用技能。

又如,“时装商务”专业,设置以“服装工艺与设计基础”、“服装门店销售与服务”、“服装网店策划与运营”、“服装企业运营管理”四大模块为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4),培养学生的品牌服装零售、门店设计与运营管理、品牌服装招商、电子商务运营等技能。

4. 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1)以课程项目化改造为抓手,创新教学内容

在开展工商融合型课程教学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工、商类课程的特点,以任务为引领,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通过“工商融合”型课程项目的设计,展开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例如,《纺织品营销与贸易》课程以纺织贸易公司真实的项目任务为主线,依托贸易平台,安排了“市场调查、贸易跟单、合同签订与履行、客户服务、市场拓展”等环节,要求学生在纺织生产与工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产品进行市场开发,完成接单到跟单的全业务流程,学生的贸易素养可得到极大提升。

(2)以综合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创新教学方法

“工商融合”复合型课程实施要依托综合性实训基地,如服装专业的“前店后厂”模式、纺织专业的“贸易公司”模式,将工科和商科课程教学相互融合。例如,《服装电子商务》课程依托电子商务实训中心,以服装企业真实的项目任务为引领,通过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学生组建项目小组,完成服装电商项目总体策划与运作,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纺织服装产业“工商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1.“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

“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行纺织服装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障。高职院校应打破纺织服装专业院系与商贸专业院系的界限,整合双方资源,组建纺织(服装)商贸专业教研室,通过师资配备、师资培训、师资引进等措施为“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学校层面应制订相关方案与措施,鼓励教师跨专业学习深造并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鼓励商贸类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与管理一线学习行业知识。通过从企业引进或特聘一批在生产管理、营销、贸易及电子商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专家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为“工商融合”项目教学、专业实践提供师资保障。

2.“工商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纺织服装类“工商融合”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做到“两个整合”,即将生产型实训基地与商贸类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将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整合。(1)整合工科与商科优质实训资源,如利用商贸专业实训室开展“纺织品贸易跟单实训”、“服装电子商务实训”、“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实训(ERP)”、“纺织品营销实训”项目;(2)引进纺织服装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综合企业,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训教学;(3)开发兼具生产与商贸实训功能的纺织服装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也可以由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纺织服装综合实训基地,实现“生产、培训、教学、科研、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

3.“工商融合”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工商融合”型专业涉及工科与商科的跨界融合,需要团队组织编写具有纺织服装专业特色的商贸与管理教材并形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工商融合”型教材不是纺织服装专业与商贸专业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生产设计与贸易管理技术的相互交融。教材内容应取材于纺织服装企业的真实产品或业务流程,教材的编写者理应具备丰富的纺织商贸岗位实践经验。例如,《纺织品营销与贸易》课程项目化教材将教学内容分为 4个情境 ―― 纺织品业务跟单、纺织品客户开发与维护、纺织品贸易合同签订与履行以及纺织品市场拓展。课程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涵盖了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源,是纺织服装类专业的学生拓展学习贸易业务知识的重要渠道。

4.“工商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前,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应用型本科教育将成为今后我国大学规模扩张的重点。可见,培养应用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独立学院是作为新生代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其发展的方向。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对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校内外实践部分优化进行探讨。

一、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教育定位于大众化高等教育层次,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一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管理服务的应用性实用型专业人才。根据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工程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狭窄的专业教育已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电子人才的要求已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产业的人才模式,传统的工程教育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工程科学教育偏多而工程实践训练不足,二是工程训练偏多而工程科学教育不足。这两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工程人才都不具备现代电子工程师的全面素质。现代电子工程师必须坚持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运用并行工程的概念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种现代工程教育观,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应用和适应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等。现今,企业需要的毕业生是能够直接从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这种人才应该既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 也具有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而根据对诸多独立学院工科教学实践体系的调查,现有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校内外实践体系已不能满足培养的需要。

二、优化工科特点的教学实践型教学体制

1、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课程培养体系要进行适当的修正,应该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并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积极主动吸收用人单位参与研究,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构建 “专业平台 +模块”,“必修 +选修”的课程体系,在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同时,体现个性化、多样性、复合型人才培养。

另外,应该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学,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使该工科专业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现工科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科学构建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落实实践教学要求的制度保障,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物质平台。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逐步构建起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实习实训体系。经过多年探索,根据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要求,结合工科学科专业特点,将校内外和课程内外实验、课程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统筹安排,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独立设置实验和实习实训课程,实现实践教学课程化,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验教学体系,该实验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 “多层次,分模块,开放式,重视性,线型培养” 的特色。 这里,“多层次”是指以行业为导向,以实验技能属性分类为主线,整合实验课程,建立由技术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行业综合技术素质等 3个层次。“分模块”是指对 “电路分析”、“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嵌入式控制”等课程独立设置实验课程,每一模块又由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 ;“开放式”是指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为学生自主实验提供条件,结合各种电子类设计竞赛,探索以竞赛、课题以及项目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设计思维注入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所谓“重视性”是指在所有实践教学中考核做出严格且明确的规定,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到实际中重视实践环节。“线型培养”则指把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各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课程之间的先后关系从基础到专业、从容易到困难等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计划;同时每门课程单独制订实践教学计划,以构建整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体系。将该整体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同时落实到各具体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成为相应的子项目,最后整合到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中,随着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各课程依次连接,具体实施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应子目标,到最终的毕业设计阶段,可以完成一个整体项目,进而实现整体培养目标。

3、大力拓建校外实习基地

除了构建科学的校内实践体系之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这样对校内实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资金的投入限制,所以经常会出现学校教育跟不上最新技术的情况。而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站在技术的前沿阵地,其设备以及工艺的先进性是可以保障的,因此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设计理念以及发展思路。另外,对于工科的学生而言,生产一线的实践是培养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由此可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岗位状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深入实际生产过程之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设计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而且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校外实习基地为企业发现并吸纳高学历人才提供了有效便捷的途径,能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尤其是培训费用的投入,除此之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还可以进行产学研项目合作,在互动中保持学校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对于学校和企业可以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工程训练以外,还可以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根据所接触的项目设立相应的毕业设计题目,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最贴近生产与管理实际的毕业设计或创新研究的课题,可以以学校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和创新研究双导师。题目可以是一个工程项目或产品的局部设计、设备的技术改造、子项目的开发等。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需要10周,开题后学生可以在企业一边进行毕业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二者相辅相成。

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了可以提高专业技能外,还可以提高综合职业素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的一项重要教育过程就是使学生受到专业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学习与熏陶,接受企业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可以

企业自身文化与氛围的熏陶下,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这方面的培养。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工科”;实验教学;教学体系

1“新工科”的内涵及其对高校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1.1“新工科”的基本内涵

我国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是一个工程教育大国,工科在校生数量占到了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3以上。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工科毕业生要占到全世界工科毕业生的30%~40%,远超其他任何国家。从20世纪50苏联,到后来学习美国、西欧,到现在提出建设“新工科”,中国的工程教育走过了一个较为艰辛的过程。可以说,优质的工程教育,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针对传统工程教育的理念滞后、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体系不适应和培养模式固化等问题,“新工科”应运而生,更加注重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信、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2]。“新工科”强调的是工科的“新生”和“新型”,“新生”就是要建设战略性与新兴产业相关的“新工科”专业,“新型”就是要升级改造传统工科专业,赋予其新的专业内涵。“新工科”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新工科”的建设,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并加强建设、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探索符合工程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新培养模式[3]。“新工科”绝不是简单地开设新专业,必须突破5大瓶颈,即打破学科壁垒、越过专业藩篱、打通本研隔断、消除校企隔阂,必须关注教师和学生2个主体,着力培养工程创新和适应变化2个能力,融通线上和线下2个空间,协调校内和校外2个平台,打造工程教育的“贯通体”“交叉体”和“共同体”[4]。

1.2“新工科”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最为标志性的事件和成果就是前文提到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复旦共识”明确了“新工科”新范式的定义,也就是“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天大行动”则提出了“六问”:即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北京指南”提出了“五个更加”的理念: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质量保障、更加注重分类发展[5]。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特征:一是工程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多学科和跨界领导力的培养;三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四是人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五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对产品、系统和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工程观;六是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6]。作为工程教育的本质特征,实验教学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和创造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工科”的总体理念和要求的背景下,必须对现有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深入改革,使学生具备多维度、综合性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现有高校实验教学的不足和改革动向

2.1教学内容方面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实验教学又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依然较为陈旧,偏离工程实际,与学科发展前沿有所脱节。如一些核心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缺乏时代性,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明显偏慢;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较为单一,主要围绕固定的学科进行设计,缺乏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实验教学中,研究传统典型案例较多,但缺乏对新理念、新领域、新技术的解析,也未能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这样的教学内容,容易造成学生脱离工程实际、缺乏相应的工程实践,这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2.2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现有的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轻视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对理论知识要求较多而对实践训练要求较少,缺乏系统性、专业化的指导;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和刻板,大多是给定实验流程、实验材料,学生只需要机械地操作,缺少主动思考,创造性偏弱,达不到启发性教育的效果;教师投入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缺乏开发创新实验项目,研制实验设备及实验器材的积极性,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创新性[7]。以上问题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

2.3管理体制方面

管理体制涉及教学过程的监管、教学质量的评价、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校企协同平台的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从教学过程的监管来看,目前还非常不严格,除了课堂教学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师生交流方式,相应的制度建设也较为薄弱,对于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也并不重视;从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来看,部分重要仪器设备无法及时添置,实验室共享化的程度也较低,部分实验室对本科生和外专业学生几乎不开放,公共实验平台建设亟待加强;校企协同平台亟待完善,部分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牌子多、内容空”的阶段,未能出台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实验教学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对企业的需求感知能力较弱,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也不够健全,教师的积极性偏低。

2.4“新工科”背景下国内高校改革的新动向

由于“新工科”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国内高校纷纷行动,推进实验教学方面的相关改革。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高地”,天津大学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与4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共建新工科实验班、师资培训基地、人工智能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创新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托其工科与工程教育的优势,推进多学科交叉、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与国际合作联合培养,并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核心,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促进师生交流;宁夏回族自治区针对当前区内高校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开展了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实践锻炼计划;北方民族大学在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市场调研及案例分组讨论环节等。总体上来看,虽然国内高校已经根据“新工科”的趋势,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创新,但是依然无法完全适应新工科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策略探索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要对高校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重点是要明确实验教学的理念和目标定位,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强化指导性、体现时代性、提高有效性、增强协同性。

3.1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体系的目标定位,更好适应“新工科”背景的总体要求

高校实验教学工作应该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围绕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尤其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宏观上的规划,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一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知识视野和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改良体制机制;二是要以培养“新工科”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为目标,发挥高校特色学科、高端师资、优质资源的协同效应和集聚优势,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实验教学工作格局。

3.2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充分体现“新工科”背景的时代性

前文已经指出了现有实验教学内容的不足,按照“新工科”的要求,笔者认为重点是围绕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科技前沿进行改革,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一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应反映学科前沿与技术进步,体现行业标准与企业需求,培养工程思维与工程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二是注重文理知识的互相渗透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学科内部贯穿文理渗透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既能掌握理工科的研究方法,又能培养文科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三是课程内容的设计,需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扩大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课时比例,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

3.3不断推进教学体系方法改革,全面提高“新工科”背景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性

“95后”“00后”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接受程度不高,在现有的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1)改革教学考核方式。探索建立更加开放性的考核模式,不设标准答案,加强对学生实践经历、动手能力的过程考察;采用“敏捷教学”等形式,发挥其高度灵活性和动态适应性的特点,通过教学资源配置由面向大中规模向面向中小规模的转变,应对新时代教学目标多元化和人才需求个性化等需求[8]。(2)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对实验教学进行时间上有效延伸和空间上的有效拓展。(3)实施“翻转课堂”。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翻转式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讨论与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7]。(4)加强校企协同。通过建立从理论、实践到探索学习的教育链条,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交叉螺旋进行,重点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理论开展系统分析和应用设计的能力,有目的地融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综合设计体验,培养未来工程师的综合品质和工程能力[4]。

3.4继续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持续增强实验教学体系的协同性

良好的体制机制对于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应该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平台建设、教学评价、校企协同等方面。(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把好“源头关”,招聘理论和实践能力俱佳的优秀师资;二是把好“培养关”,出台相关文件,鼓励和要求实验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9]。(2)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一是要扩大实验资源尤其是高水平实验室的开放共享,同时要与时俱进地配置、更新实验仪器设备;二是要把握多学科交叉的重大项目研究、高水平师资团队引进等契机,加快建立多学科交叉实验平台。(3)改革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根据实验教学的不同特点,调整教学评价机制,出台符合实验教学教师工作实际的考核制度,形成激励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4)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单位等之间的协同育人体系,实现实验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耦合”[10]。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调研与分析,提出的基于“两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以及此模式用于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建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国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调研与分析

课题组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部分重点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等几个方面,并通过选修几门课程了解其教学全过程,表1总结了国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

由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一方面重视的是应用型课程的开设,这也符合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并且设置了宽口径的入门基础课;另一方面课程的设置也突出了对软件和硬件类课程的开设,这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以及各自的兴趣选修相应的课程。更灵活的一点是,学生可以与老师商定开设自己所需的个性化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但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拓宽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在这一点上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2国内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调研与分析(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表2分析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物流研究院、建筑与艺术系等11个院的囊括文理科专业的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面的情况,目的一方面是分析学生所学专业对计算机技术有什么需求,另一方面是分析学生在科研方面所遇到的计算机障碍到底是什么。

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需求会因所学专业的不同而需要学习不同的课程,当然这里最大的区别主要是理工类与文科类专业的差别。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因人而异,本科高年级的学生遇到的计算机障碍主要是对办公软件的精通使用、编程技术的使用以及专业软件的使用等,所以我们新建立的课程体系不但要满足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使用的需求,更要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相关的专业结合起来。

3基于“两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框架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基于“两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框架。所谓“两段教学”即某一项目或方案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建立符合厚基础的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系列的核心课程,目标是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和应用奠定一个较为宽泛的基础,同时也满足某些专业课的需求;第二阶段是建立辅助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应用延伸系列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将本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相融合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此课程体系的提出对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不但使计算机基础更多地融入到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的教学中,而且使得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真正地从原来的重“补基础、讲知识”转向重“新起点、创新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有利于实现学校“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公共体系的建立。

4新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1) 建设满足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我们以“重组基础、综合交叉、分类分层”为原则,构建新课程与课程内容。建设规划如表3所示。

对于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比如我校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面向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刚入学的学生开设的,其目的是补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及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对于程序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我校现在开设的主要是“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设计设计”等,主要是面向理工科开设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便于其后续相关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或者是相关项目的参与和研究。

对于辅助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应用延伸系类课程,比如我校面向工科院校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目标就是理解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一般设计及实现方法,以及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原理性应用。但更重要的目的是为学生后续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学习与相关研究奠定相应的基础。

(2) 构建数字化教学实验平台

为更好地实施“两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加强实验室教学功能,构建数字化教学实验平台,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如表4所示。

我校已开发了基于XML的“数字媒体资源应用系统”,资源类型包括图片、文本、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课程已经包括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等,后续会加入其他相应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这样不但方便学生查阅关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可以基于此系统进行教学教案的编写,方便了教学的组织与设计。

(3) 教材系列建设

针对提出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基于其所做的研究与实践,组织编写与其相关的系列教材,尤其通识教育中的公共基础系列核心课程教材的建设。课题组已经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与实验指导》、《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等相关教材。有些教材已被列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5结果分析

课题组抽取了我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情况以及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实验室的使用情况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极少部分同学对此不满意。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N]. 中国教育报,2007-1-26.

[2] 曹青. 国内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J]. 高等建筑教育,2003,(6):68-80.

[3] 吴宁.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探讨[J]. 中国大学教育,2007,(8):43-45.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安教育;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学科归属;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一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拥堵、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另一方面,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虽然交通管理中的传统问题逐步得到破解,但新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提升交警队伍专业素养,以确保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近年来,全国公安院校纷纷开设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历层次也由原来的专科提升为本科。在课程建设方面有二个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判别该专业的学科归属,确定其专业发展方向及教学重点;二是构建起逻辑严密、符合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保证教学质量。

一、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

(一)学科归属上存在的争议。学科归属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影响很大。普通高等院校都将交通相关专业归入工学门类,但它属于机械汽车类还是土木道路类,不同高校曾有不同认识,这给其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带来了不少困扰,导致其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体系进行了反复调整①。因此,必须慎重考察专业归属问题。1998年,教育部将原有交通相关专业统一于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交通运输类,原有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专业目录中被取消。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正式批准设立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并将其分别列入法学和工学门类,同时在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置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但事实上,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到底归属于管理学、法学还是工学门类的争议②仍然存在着,且仍需要进行讨论。

(二)行业知识需求和学科属性分析。分析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应从交通管理工作对知识需求角度出发。根据实际需求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管理,参与道路交通规划与组织。做好交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新闻传播乃至法医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才,而核心需要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其对知识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是基础。交通管理对象是人的交通出行行为。研究表明,尽管人是交通系统中最关键的因素,但也是最难改变的因素。③因此,从研究和实践来看,干预交通行为最经济也最符合人本精神的措施仍然是针对交通设施的工程措施。从系统角度看,道路安全、有序、畅通与否,深受交通规划和交通工程设计好坏的影响。大量实践证明,不科学的交通规划和设计严重制约着交通管理水平,且无法通过路面执勤执法加以改善。由此可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和开展交通管理工作,必须掌握交通规划和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与其他部门实现无缝对接,共同为交通有序出行创造一个基础性环境。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扎实的工程学知识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安院校毕业生进入公安机关工作,主要是承担社会管理任务,与工科院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不同,后者更加注重具体技术。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例,公安院校毕业生侧重系统规划和设计,需要对城市交通管理宏观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而工科院校毕业生更侧重系统建设,需要掌握具体的实践技术,如计算机编程技术等。

2.管理是统领。管理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基本定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不仅包括对驾驶人、车辆的管理,还包括对交通安全、执法活动、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这些工作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学知识为指导和统领。当然,这种管理还必须建立在对法律特别是工程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否则将会是空中楼阁、无水之源。

3.执法是职责。执法是公安机关的主要工作职责。对于交通警察来说,其执法任务主要是路面执法和交通事故处理,但“法律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深深地嵌入社会”的,因此,执法必须建立在对交通出行行为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综上所述,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以交通出行行为和道路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知识为基础、管理学知识为统领、法学知识为重要内容,以信息技术等其他知识为支撑或补充的多学科交叉专业。由于工学的基础性地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归属工学门类之下,并置于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之下,体现了公安学和法学特色,而以交通管理工程为专业名称,正是对本专业学科属性的准确描述。

(三)能力培养目标及课程群设置。按照实战部门人才需求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科归属,其培养对象应具有如下四种能力:一线执勤执法能力——掌握法律和交通管理基本知识,能够完成一线执勤执法工作,确保规范、理性执法;事故处理能力——掌握交通安全原理和相关法律知识,具有事故勘查、鉴定、处理、追逃的能力,确保事故得到公正、规范处理;交通工程设计能力——掌握道路交通运行基本原理,能够开展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以推动交通出行更加安全、有序、畅通;交通管理能力——掌握管理学、系统科学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交通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完成交通管理辅助决策任务,提升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鉴于上述能力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本着“通专结合”的原则,在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后期,以交通工程、交通管理和事故处理为发展方向,将若干门课程设置为一个课程群,进行适度有区别的培养,这也符合一线实战部门存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才专业化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课程体系设置分析

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涉及心理学、工程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的研究方法、思维模式各不相同,给学生认知带来诸多困难,为此,必须要构建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一)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框架。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建立在学科知识框架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框架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一是研究个体驾驶行为,以规范出行、保证安全为目的;二是研究群体特征(即交叉口和路段的交通运行特征),用于指导交通工程设计,确保点段交通出行的安全、有序和畅通;三是研究道路交通系统状态及影响因素,以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结构,提升系统运行效果。上述理论框架是课程设置的基础,但课程体系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原则。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目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层次递进性,④结合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特征,提出优化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五点原则和方法。

1.分层次构建体系。通常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和应用两部分,修完理论课程后再修应用课程,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按照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尽管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个体组成群体,群体构成系统”的规律,但不同层次的理论之间并不存在较强的支撑关系。如研究个体特征的驾驶行为理论虽然为研究点段交通运行的交通流理论提供了部分知识基础,但后者更多地建立在相对独立的研究基础上。各个层次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构建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上述特征,分为三个层次,且每一层次有相应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

2.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必须紧密衔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同一学科不同知识点在不同时间点介入形成若干门课程,但必须注重这若干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智能交通系统的先修课程为信息系统,有的学校将这种关系紧密的课程分割安排在第二个学期和第七个学期,这就破坏了学习的连贯性。因此,构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尽量将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紧密衔接起来,前后相隔最多不应超过两个学期。

3.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研究并解决对象抽象问题。人、车、路是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并不是以单个元素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它们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内容并非交通系统元素的物理特征,而是系统的运行状态。抽象的研究内容,给学生认知带来了困难。为此,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按照“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路径,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习应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实践应置于理论指导之下。如为深入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首先,学习驾驶技能,形成对安全驾驶的感性认识;其次,学习交通心理学、道路工程、车辆构造等理论课程,掌握交通安全基本理论;再次,学习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等应用课程,掌握事故处理、秩序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最后,参加交通管理一线实习,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区别实务知识体系和教学知识体系,确保教学中认知的系统性。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突出主干课程,并逐步延伸至支撑课程。如在设置事故处理系列课程时,一种安排是借鉴事故处理的实务流程,先安排事故勘查课程,后安排事故处理与调解课程;另一种安排是先讲授事故处理与调解一般原理,后讲授事故勘查课程。前者虽然符合实践工作流程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但由于事故勘查课程距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较远,容易造成认知碎片化。而后者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先对事故处理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然后再学习事故处理相关技术细节,符合“由面到点”和“由易而难”的认知科学规律。事实上,实务知识体系是面向工作流程而非认知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要警惕业务知识体系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干扰,即实务知识体系对教学知识体系的干扰。

5.强化方法论教育,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对应用知识的理解。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多是通过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具体交通实践问题而获得的。如交通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来研究交通行为的。由此可见,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的科学性,是建立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的。因此,教学时必须注重课程中的方法论部分,而不仅仅是应用知识部分,否则,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会因未能深入理解掌握方法论而增加对应用知识的学习难度,而且还会因缺乏方法论的支撑而不能妥善解决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尽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但“应用型”不等于“操作型”,这就要求培养对象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如实战部门要求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不仅要能够执法,更要能够做好说理执法,这就需要执法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主要课程和各学期课程安排。根据上述分析,应结合不同阶段学习目标,安排相关专业课程(见表2)。大一两学期基本不开设专业课程,因此在表中不涉及大一的课程安排。

三、结语

2011年,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公安高等教育的一大突破,填补了公安高等教育一级学科的空白,为公安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顶层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全国公安教育者为公安学科的丰富、完善添砖加瓦。通过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在对一线实战部门繁杂的知识需求进行梳理概括的基础上,笔者论证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归属工科门类的理由,并描述了多学科交叉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四个能力培养目标,并建议按照三个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群,以“通专结合”的方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特点,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五点原则,特别是注意到“应用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交通管理工程和交通工程”“教学知识体系和实务知识体系”的区别,并希望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确保课程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满足一线实战部门知识需求的人才。

注释:

①朱明轩、孙静怡、曾应昆:《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②宁乐然:《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简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龚鹏飞:《论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的发展》,《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③刘志强、赵艳萍、汪澎:《道路交通安全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7篇

我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后,在充分考虑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优化。和旧版课程体系相比,新版课程体系具有更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保留了自己的特色课程、更具有时代特色和紧跟测绘学科发展趋势等特点。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体系;优化

一、引言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工程教育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华盛顿协议》于1989年成立,现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互认协议。2006年5月,参照《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做法,我国正式成立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从此拉开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帷幕。2013年6月19日,我国被接纳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于2013年申请参加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过专家的评估和现场考查,最终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为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下半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将再次对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进行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近3年来,我们一直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的意见对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进行持续改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本文将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具体介绍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面的情况。

二、旧版课程体系及认证专家指出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体系基本满足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具有鲜明的特色,具体体现在:①作为地质院校开设的测绘工程专业,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了解地质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该课程体系包含了普通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基础2门必修课以及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工程物探、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自然灾害学原理、路桥勘测设计、土木工程概论等7门选修课,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地质素养。②注重实践教学,不仅建立了全国一流的测量风雨实习场,较好地满足了课间实习的需求,而且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开设了地形测量教学实习、摄影测量教学实习、大地测量教学实习、工程测量教学实习和GPS教学实习等综合实习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③注重培养学生数据处理的能力,所以不仅开设了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概论、数据结构等4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而且安排了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2门综合实习,并且还开设了测绘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使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正是由于上述鲜明的特色,我校培养的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在我校名列前茅。2013年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在审核我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的基础上对我校进行了现场考查,在现场考查报告中认为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如下问题:①邀请过部分专家参与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修订,但邀请的专家人数较少,代表性不强。②没有专门开设地球科学概论、工程力学、工程制图、计算机图形学这四门课程,但其他课程有这些课程的相关内容,基本能够满足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但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等课程的相关内容相对偏少。③学校图书馆信息中心对全校研究生、本科生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公开选修课程,但该课程不能保证覆盖全体学生。④支撑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课程偏少。

三、新版课程体系及其特点

2015年学校教务处组织我系教师对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形成了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新版课程体系.新版课程体系在征求了我校12个测绘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由全体专业教师经过多次讨论修订完成。与旧版课程体系相比,新版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1.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的意见。专门开设了地球科学概论、土力学、工程制图、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工程基础知识,使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新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保证该课程能覆盖全体学生,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不断提高科学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增设了专业英语阅读、科技论文写作两门课程,解决了支撑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课程偏少的问题。2.对原有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保留了旧版课程体系的特色。继续培养学生的地质素养,开设的地质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有地球科学概论、工程地质学基础、土力学、路桥勘测设计、土木工程概论、岩土工程监测等6门课程。仍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保留了所有的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新版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学分所占比例有所减少,其实所有的实习周数没有丝毫改变,只是由于我校对实习学分的计算方法有所改变,由原来一周的实习算1.5学分改为一周的实习算1学分,导致实践环节学分值下降,实践环节学分所占比例当然也就下降了。继续加强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保留了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测绘软件设计等理论课与开发和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课。3.新版课程体系更具有时代特色,紧跟测绘学科发展趋势。新版课程名称更具有时代特色,如测量学和数字测图两门课程整合成数字地形测量学,地籍测量与管理名称改为不动产测量与管理,GPS原理及其应用名称改为GNSS原理及其应用。“3S”技术各自不断向前发展和不断融合是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新版课程体系在保留了旧版课程体系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3门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应用、遥感图像解译、地图制图学基础、3S集成与应用、数字地球与智慧城市5门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测绘学科知识,了解测绘学科最新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更好地储备工程单位所需的专业知识。

四、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是以最终通过为目的,而是要各高校相关专业认真对照认证标准,寻找专业建设中的不足,建立基于反馈的持续改进机制,紧跟专业和行业发展趋势,提升专业教育水准。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在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的意见,不断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为下一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重专业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时保留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另外,新版课程体系更具有时代特色,紧跟测绘学科发展趋势,能更好地满足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

作者:曾云 陈刚 吴北平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化超,张书毕,卞和方.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28):65-66,86.

[2]杨强,何立恒,郑加柱,史玉峰.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01):77-80.

[3]仇建,陈宾宾,胡维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07-110.

[4]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10-19.

[5]韩峰,姚德新,英.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02):21-24.

[6]谢宏全,周立,焦明连,董春来.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J].测绘工程,2015,(05):77-80.

[7]赵姝,刘晓曼,陈洁,张燕平.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建设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03):88-90,98.

[8]焦明连.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测绘科学,2015,(11):182-186.

[9]孔维华,曹俊茹,王殷行.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01):73-75,82.

[10]马会强,姜虎生,李爽,胡春玲,赵国峥.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科技信息,2014,(08):12,16.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以下简称交控专业)是适应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趋势,融合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信息工程、交通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跨领域专业,因此,宽口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据调查,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开设交控专业的高职院校都以当地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产业为依托,面向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企事业单位培养急需的各类ITS应用的专门人才。根据对ITS产业的调查分析,对人的认知规律的基本认识以及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笔者拟对交控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进行探讨。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可综述如下:(1)按照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进行设计;(2)按照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进行设计;(3)按照专业的工程和实践特点进行设计;(4)按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认知特点进行设计。

根据上述思路,学生的培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修养。要求学生掌握交通控制、交通工程基本理论、交通系统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知识修养。要求学生熟悉主要交通运输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和运营要求;掌握从事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所必需的知识(包括经济管理、交通工程、交通控制、信息技术等);熟悉国家关于交通安全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技术和技能修养。主要是掌握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现代化交通运输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能力,熟悉计算机在交通行业中应用的基本技术。(4)创新思维和能力修养。得到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

上述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必须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要求,交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由职业岗位能力、基本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部分组成的“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交控专业职业岗位及技能需求分析

为配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笔者对本专业所依托的ITS产业进行过深入调查,现就该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及各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进行分析,以深圳市ITS企事业单位为例,总体上ITS职业岗位涵盖了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客服、技术支持、采编、制图、工程、项目管理等十大类,。

各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或技能从表面上看非常杂乱、宽泛,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交控专业人才的核心技能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交通电子技能,另一类是信息管理技能。围绕交通电子与信息管理技能的培养,基本可以使学生满足上述岗位的知识与技能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交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课程体系完全遵循“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高职教学模式,给出了本专业的层次结构课程体系模型,由文化基本素质类课程、职业技能类教育课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课程三个体系构成。

文化基本素质类课程体系文化基本素质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当是统一的工科高职教育基础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由综合基础(包括“两课”、形势教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国防建设等课程)、基本技能(计算机、外语基础技能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和接受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职业技能类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技能类教育课程体系是根据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设置的,应由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专门化方向)三部分课程组成。(1)专业基础课程侧重对学生数理知识的培养和训练。(2)专业核心课程是针对交通专业的特性和一般工程技术专业的共性,由交通工程类、电子、信息与控制类和交通安全类组成,目的是加强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培养,有效拓宽交通专业的工程技术基础,强调“工程技术”意识的培养。(3)专业方向(专门化方向)课程是针对专业就业岗位的具体理论知识内容,目的是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训练。具体内容有专业主修、专业特色和专业拓展三部分,应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上述三部分课程都涉及实训课程,构建实训课程的关键是基于“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实训项目及实训资源库建设,涵盖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模式。实训项目的开发至少应包括立项、设计、开发、维护、使用与评估六大环节,贯穿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最好由校企合作兼职教师团队实施。

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设立自主教育课程,主要通过全校选修课、院选修课、专业限选课、技能大赛及创新工程加以实现。

根据高职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宗旨,本专业培养具有大专水平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解决智能交通相关企事业现场技术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经实际调查和分析预测,交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布。

交控专业教材建设思路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系列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立体化、精品化、系列化。通过总结高职教学经验,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形成具有原创性教材的编写思路,按照交控专业教学中的共性、规律性内容进行归类整理,积极与国内同类高职院校联合,创新性地开展交控专业教材的建设工作。

立体化建设主要包括教材建设、电子教案建设、网络课件和专业资源库建设。教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品,教案不再局限于板书,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的建设,可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教义阐析和语境表达,也可为学校成人培训和网络教学提供更为科学、方便的手段。

精品化建设每门教材都按照大纲要求,精心设计教材知识体系和篇章结构,克服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充分体现专业教学热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除严格实行教材主编和主审制度外,还要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对教材进行审议和把关,对教材的编写、出版和使用期限做出明确要求,统一规划、同步建设,改变教材建设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各门教材建设遵循和体现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思想和精品意识。

系列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系列化,各主干课程形成系列,系统、全面地涵盖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二是课程本身的系列化建设,除教材以外,还包括教学实训指导书、习题库、考工培训、现场实纲、专业资源库等配套建设。

教材建设绝不能急于求成,要避免因急功近利导致教材粗制滥造,应在尽量能够满足专业课程发展的基础上,建设一门,成熟一门,先建设好适应本课程的教学讲义,而且每一门课程都要经得起几个学期严格的实践教学考验,再考虑出版发行及推广。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关键是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职业岗位及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厘清建设思路与操作策略。

参考文献:

[1]袁媛,向怀坤,等.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