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策略探索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运用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不仅可以将语文知识灵活熟练地运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语文与其他科目的结合,加深对语文科目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自己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初中语文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顺利地实施综合性学习,教师就要了解与传统语文学习相比较,综合性学习的优势所在;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策略以及实施综合性学习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下面我就从这些方面,和语文教育界的各位同仁探讨一下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一、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优势的优势

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模式相比,综合性学习模式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综合性学习很好的将书本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模式偏重于书本知识的教学,忽略了语文实践的重要性,而综合性学习在教学时更加开放,把书本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注重对初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其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相比较传统教学而言,综合性学习更注重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了过去师生之间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经验和资源,懂得集体和合作的重要性。第三,综合性学习可以将语文与其他科目结合起来,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更注重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了过去把语文局限于单一科目学习的条条框框,让初中语文的学习更加自由和灵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呆板地教授学生听说读写,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而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各种语文活动,例如演讲竞赛,成语接龙和知识抢答等,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策略

1.加强语文和其他学科交叉点的练习,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文章,让学生明白爱护自然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区义务活动,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等。

2.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和技术手段,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例如: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语文课堂上需要教授的内容转化的更为直观和形象,充满画面感,方便于初中学生接受;建立校园学习网站,将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网站上一一给与列举和解答;通过网络传播,教师及时地和学生分享信息资源,开展互动交流,既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3.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提高,不能唯成绩论,要有灵活客观地评价机制。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要多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优秀的学生,要提醒他们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拼搏,找出自己还存在的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1.综合性学习提高了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端正了他们学习的态度,树立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认知。

2.通过对综合性学习的探索和研究,不仅改善了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更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3.综合性学习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探索语文教育方法和教学理论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加快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步伐。

总之,实践证明,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和办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强化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综合性学习策略的优势,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实施综合性学习已经是势在必行,但是如何更好地将综合性学习策略和语文教学活动完美的结合起来,为初中语文教学服务,依然是值得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蒋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与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第2篇

一、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不足

1.开展的模式比较单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在农村初中基本上没摆脱这三种模式:语文课外活动课、活动作文课和单纯的作文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就显得单一,还局限于对某一项技能的活动演练,只在提高学生的某项语文能力。

2.过于依赖课本行事。

“语文皆生活”,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语文回归生活,综合性学习也是一样。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根据实际,灵活处理,活用教材,从学习的效果出发,对课本的设计进行改编、拓展、完善。

3.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够。

作为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的开展确实存在着种种困难。因此,综合性学习课也就成了作文课,学校也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检查。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的理念没有改变,还没有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有时也怕麻烦,懒于行事;或者认为离考试太远,不愿意去多花时间去拓展。其实,农村初中也有农村初中的优势:优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富有浓郁气息的地方色彩,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等,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

4.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定位不准。

综合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创造性。那么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在农村初中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放任自流,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能给学生一个发挥创造潜能的空间,却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二是让学生按老师的思路走,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剥夺了学生实践的权利和机会。事实上,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方案、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最好让学生自己完成,尤其到了高年级,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5.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不公。

综合性学习注重的是对过程的考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获得的体验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人的评价。而对人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要考虑到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而且考试这根指挥棒依然影响着教学实践,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重点还是评价学生的知识情况,教师们也习惯于用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多数教师还没有能够接受综合性评价学生行为的思想,也缺乏综合性学习评价知识的技能,对于学生的能力、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评价少之又少,还没有做到综合性评价学生,致使综合性学习评价中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二、如何在农村初中开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1.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

2.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综合性学习启动的起点和实施的基础。因此,要从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个性思维考虑,最好是变教师的激发为学生的自发,要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这样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更自主的活动而乐于参与。其次要作好学生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再次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培养他们的积极参与意识。

3.把握语文学科的本性,实现综合性学习之“综合”。

首先要实现语文学科内部的综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二条中指出: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时候,“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其次是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综合。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的语文生活实践有了更为广阔鲜活的天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必然要面对现实生活的检验,而学生本人也在尝试着生活和人生的体验。

第三是立足语文主体实现跨学科综合。《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做法。

1、 突出主题,目标全面。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

2 、面向全体,形式多样。

1.竞赛。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

2.表演。初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

3.辩论。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常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游戏。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5.赏析。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可以开设一些赏析型活动课,由各个小组确立一个主题,分头搜集资料,集体展示。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

体育起初就是一种有纪律的组织人员参与游戏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实现身心放松、愉悦,强健筋骨的作用和效果。这种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而演变成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意在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放松学生的身心,达到此类的效果和功效。体育课程在学生上学的一刻起就一直伴随学生成长,让学生有好体质参与学习和活动。体育教学评价是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在学校内部教学的实践基础上,对于现代教育教学实践作出的分析和评估,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学校内部教学的质量和能力,是否真正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教学标准,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高中体育教学评价正是在此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给予体育教学新的方向和成长,让其实现对学生的义务承诺。

一、转换体育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成长和学习为教育根本进行整合分析

目前,许多学校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采取不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学模式,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一贯的教育形式,因循守旧般的不予突破原有的教学形式,不能真正让学生参与和锻炼。教师为了提高表面成绩,强制学生进行各类运动和体育练习,这种方式的持续和延长,非但没有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压力,还给学生造成相关困扰,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在新课改的统一标准下,严格教学体系,实现教育与训练的相辅相成,保证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到知识的综合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

素质。

二、结合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和分析

在高中体育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各个学生的自身能力和水平各不相同,学生自身资质不同,在进行体育训练和练习时就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分析和指导,但现在有许多教师仅仅顾及整体形象,对于个别的训练不足的学生不予重视,对于教学也是心不在焉、漠不关心,这样的教学形式不能真正造福于高中学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对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和活动进行合理评价和分析,实现对高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提高。

三、阶段评价与综合评价相互交叉,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

高中体育作为一门提高学生体能、放松学生身心的学科,在进行高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在课堂上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和思考,不断激发学生在课堂、课外的学习和参与积极性,积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简单的阶段评价,从本质上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真正实现现代教育教学的目的。将学生内部学习情况整合、串联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分析,实现阶段评价与综合评价相互结合,真正促进现代教育与高中教学的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课程的普及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高中体育教学的状况、质量、效果等进行评价和分析,能实现现代教育教学的综合提高。高中体育的教育教学实践,需要落到实处,真正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帮助,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综合式的评价和分析,实现时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现代教育与高中教学相结合,高中体育的教学肯定会有所成长和进步,相信在以后的发展和进步中,高中体育教学在综合评价的帮助和监督下,教学质量会越来越好,教学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教育教学将更加积极地向前发展和进步,在高中体育教学的真正贯彻落实下,高中学生将以全新、强健的姿态呈现在现代不断发展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第4篇

而现实学生的状况是这样的,他们中的大部分缺乏毅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竞争合作意识,不会独立,过分依赖,对人对事缺乏谦让、理解,社会责任感不强,学习上抄作业,不假思索的起哄,对坏现象吹捧,以对抗规则而获得别样关注,肆意讲话等。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出台,适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提供了依据,新世纪人才要有世界眼光,要有国际意识及,并非一句空话,更非三年一次的综合性评价就能形成,所以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懂得它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发展的过程。

对此,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1.一改三年一次的评价体系。从学生入学开始,增加了月评,学期期中,期末,学期,学年的评价次数,这样做使学生能时刻感受到他的存在,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要按照规则行事,不至于到了毕业时临时突击,拼命表现自己,从而失去了评价的真正意义。

2.“少则得,多则惑”。本着评价内容标准由少增多的原则,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为依据,结合我校寄宿制的特点,先选择一部分操作性较强的条款具体量化,如:公民道德修养一项中,把学生出勤具体量化,迟到、早退、旷课加以区别,采用百分制,以递减形式操作,同时又加入学生早、中、晚纪律卫生的检测标准。年级不同、评价标准、内容不同,逐年递增,每月或每学期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量化内容。

3.量化评价表公开并张贴在教室。评价采用多元化形式,根据内容由班干部、任课教师、班主任、学校值班领导填写。

4.每月评价结果公示。除了以分数形式呈现外,还要评选出每月的道德之星、进步之星、特色之星等。人数根据学生总人数按比例确定,优秀的加以奖励。

5.期中、期末、学期、学年评价结果形式多样表现形式为:分数+等级+评语+改进意见,由班级成立的领导小组评价,评语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填写,本着全面公正的原则,对每个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其中委婉指出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一项尤为重要,要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知道如何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个别学生需要以面谈的形式进行。

6.综合性评价是在多元化评价基础上的总结。所谓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任课教师、班主任评价和家长评价。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要把日常评价与学期评价综合,注重品德与特长评价,在现实生活中,中考无疑是重要的指挥棒,综合素质评价状况令人堪忧,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此而教,这种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使好学生全面发展,大多数学生找回自己的优点,找回自信,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7.要做到综合评价的前提是立足情感。德育是针对人心灵的工作。德育带有强烈的感彩,对于身心尚未发育健全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获取知识、生活经验乃至品德的动机大都是从最爱开始,这些爱源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而现实网络沟通和传统沟通大有平分秋色之势,孤独已成蔓延之势,因此立足情感,让学生情感回归现实非常重要。综合性评语不应仅限于学生毕业的评价,而是要把它贯彻教学始终,每月、每学期、每学年都应该有针对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应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了新的目标,力争品学兼优;成绩较差的学生除了与优等生缩短差距外,也有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空间;一般的学生也能扬长避短,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每月的结果公示后,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及改进建议,力求它的全面性与公正性,学校评价小组也可根据发现的实际问题添加考核评价的项目。群策群力,民主和谐,会使我们的评价方法更为完善。

评价的目的一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中考至今还是唯一能具体量化的一种检测学生知识水平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不可能取消,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以评促学,以学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第5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认真而充分地搜集资料,再喜欢表现、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无话可说,更不用说表达能力一般的同学了。活动开展前教师应选好活动主题,设计好活动方案,让学生充分搜集与活动相关的资料。可上W搜集,也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还可以实地调查访问,并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分类。

比如在开展《说不尽的桥》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等,确定的主题是:迷人的桥。笔者给学生布置与主题有关的收集任务有:关于桥的名称的由来,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歇后语、故事、传说,与桥有关的新词等,与桥有关的绘画、雕刻、图片以及影视作品中的桥、古今名桥等。学生通过两周时间收集整理有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在活动中学生人人都有话说,都想把自己的劳动果实分享给别人,切实做到了“有话说”和“我要说”。

三、指导表达技巧,有效利用体态语言,使学生“会说”

在活动前和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说话技巧,如对语言规范、说话习惯、体态语言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首先,说话时语言要文明得体,要集中精力,态度谦恭诚恳,双目正视别人,语言清楚高雅、文明,符合实际情况和学生身份。其次,学会应答。说话要完整,要连贯,要有逻辑,结构要完整,要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先了解对方的意图,及时调整话题,营造“心理宽容”的氛围。再次,有效利用体态语言,使表达更准确生动。体态语言不仅能对交际起辅导作用,而且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因此不要忽视眼神,手势等作用。最后,语言要抑扬顿挫,感情要随表达起伏,语言要规范,基本用普通话不用或少用方言,语速、语调要根据表达需要随时调整以符合情况等。

四、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说的评价,促使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再有所提高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第6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流露,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富于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努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关注学生作文真情的流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参加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有利于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培养。

然而,当代大多数学生由于不能热情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无法深刻地感悟生活,又缺少诸多刻骨铭心的感动,他们的情感便释放得不是很充沛,甚至是虚假的。由于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切身经验,很多学生在写这篇作文时立意不是很好,只是泛泛而谈。对于在城市长大的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平日接触到的“劳动”多为帮助父母做家务,因此,下笔时思路被局限了,作文就不容易出彩。

正是在当今这种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下,新课改所大力倡导的综合性学习无疑为这种现状带来了新希望。就语文教学而言,要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观察、多积累、多实践,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夯实基础,要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而当今的中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和本身的种种因素的制约,不会也不可能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劳动,因而,在学校倡导和指导下的综合性学习就为学生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综合性学习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构建学生的认识结构,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参与语文学习的全程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创设了广阔的实践园地,使其在活动中学以致用,迸发创新的火花,获得新的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达到对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加速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的形成。综合性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表达、收集资料、动手、想象的能力,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另外,学生动手做实验,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然而,我们的教师并不能够专心做好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我们正常的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总是被形形的教育检查评比所替代,被家长和学校甚至是教师以安全第一、孩子承受不了等种种堂皇的借口所搪塞了之,我们的升学率和高分率高于一切,我们已经热衷于让孩子上一所重点中学,我们的孩子在父母眼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舍不得让孩子吃苦。久而久之,学生连最起码的劳动兴趣和习惯都没有了,甚至在心底滋生一种“体力劳动低下”的观念。甚至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家长担心带学生出去,怕出事,怕承担责任。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成长

综合性学习知识是落实现代全面素质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综合性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兴趣,促进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下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综合性学习中强化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积极参与综合性语文学习,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性活动,充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在综合性实践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当前,我国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面临着不少问题,语文学习主题的缺失,学生未真正参与到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使综合性学习成为学生的一大负担,降低了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未能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和方针,系统梳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旨,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课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愉快成长,收获实际语文学习成果。

一、对语文进行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语文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与学生基础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同等重要的教学项目,它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团结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为手段,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针下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巨大进步,必将对语文教学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当前,我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

1.综合性学习中教师仍占据主体地位

综合性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学主导作用。纵观我国一些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状况,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自身为主体,抹杀了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那综合性学习便丧失了其最终目的。

2.当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参与性不强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通常将注意力放在小集体的学习成果上,忽视了每个学生个体是否在学生成果的创造中发挥了自身作用,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团队合作和协调意识难以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难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展开。

3.语文综合性学习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开放和丰富的过程,它不以学习成果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更多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当前,我国许多初中语文老师重视综合性学习成果,忽视综合性学习过程,以最终成绩论成败,这是不可取的,它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将极大地打击一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4.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实践性学习科目仍然欠缺,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较差

综合性学习涵盖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但在初中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许多学生的实践科目并不是自己动手,而是由家长提供帮助,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践内容,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未得到锻炼和体现,难以使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取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进步。

三、强化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愉快成长的可行性建议

1.增强师生间互动,相互协作确立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

教与学是一个密切配合的过程,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和条件确定语文综合学习的主题,转变过去传统语文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激发学生个性,只有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取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良好效果,实现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愉快成长的愿望。

2.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重全体学生参与,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应该尽最大努力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老师要转变过去以小集体学习成果为考评标准的思想,注重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考评,真正使学生在小团队中密切配合其他同学,共同推动学生成果的产生,使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大幅提升,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实现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使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愉快成长。

3.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呈现语文综合性实践过程

实践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它集中反映在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之中。在语文综合性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排除万难,引导学生亲身实践,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具备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对于学生在知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一定要具有包容性,多加鼓励,严密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启发, 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呈现多种语文综合性实践方法,发挥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注重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评价,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语文学习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系统性学习过程,即便综合性学习整体效果不甚理想,对学习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也会有巨大的收获,只有在做好各方面学习细节的基础上,才能共同推动综合性学习产生好的成效。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应该转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语文学习观念,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养成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良好习惯,一步一个脚印,在做好团队配合、积极创新、善于实践等工作的基础上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效果,使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愉快成长。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目标下,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基础教育中,只有做好综合性学习工作,才能使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愉快成长,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

参考文献:

[1]薛晓嫘.学会欣赏“内在价值”[J].人民教育.2008(Z1)

[2]孙菊霞.由“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引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7(01)

[3]陈霞,赵中建.中英美三国的课程标准之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 2005(07)

[4]夏家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反思性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05(01)

[5]李大圣.中英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2004(08)

[6]王学勤.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看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0)

[7]薛辉,薛彦华.试析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J].中学语文教学.2003(10)

[8]韦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J].教学与管理.2003(23)

中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综合性学习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总体存在的情况是重课本教学,轻课外活动,重教师分析,轻学生实践,重学生书面作业,轻学生口语训练,而新课标中正是针对诸如此类弊端,而设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环节。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及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掌握,对教材的安排要求“有开放性和弹性”,除了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的选择的空间,也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了“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正是基于以上的总体要求,我认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地实现对我们课本中关于“综合性学习”这一环节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派生出来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语文积累贫乏,综合素质低下,创新能力薄弱。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逐渐得到重视,但语文综合性学习又因其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容易产生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呢?我想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几点浅略的看法:

一、教师首先要对“综合性学习”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

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部分,单独地列出来是有其实践意义的,我们每个单元的语文教学都有关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栏,用编者的话说那就是“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所以“综合性学习”也是“语文旅行”中一次探险活动,假如我们老师忽略其在活动中作为精神探险的教育意义,也就是一种失责,也就是让学生失去了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机会。同时综合性学习也是从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目的出发来进行设计的。它提倡的是跨领域学习,及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学习,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掌握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实践意义。

二、教师注重并指导学生对课外资源的收集及开发。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教师自身对课外资源的收集与开发。第二是学生自己利用自己与生活接触的机会对课外课程资源的收集和开发。从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

(一)自然性资源开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性资源主要指:(1)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等等,(2)人工形态,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

(二)社会性资源开发。

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校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爱憎观”、“是非观”、“荣辱观”,又从何而来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语文综合性学习正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人文性资源开发。

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三、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是把课本知识转化自己的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既获得切实的感性知识,又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检验课本知识的真实性,让学生能把抽象的、主观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的、客观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身心各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所以我们语文学习也同样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地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当然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并不是我简单的走出课堂,搞一次秋游、春游或参加集体活动之类的实践。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结合当前阶段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实践活动。比如,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综合学习课题时,因为它有三项活动可供选择,分别是“风流人物谁与争锋”要求列举十位心中的偶像并配一二百字的简介;二是“丰功伟绩到处传扬”要求选一两位喜爱敬佩的历史人物,讲述其事迹,总结其品质;三是“豪情满怀吟诵华东地区章”,要每人选自己喜欢的诗文,并力求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从中感受风流人物的情怀。从三项活动看,都偏重于让学生从历史资料古文典藉中去寻找“千古风流人物”,通常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历史教材、历史故事中去寻找,到图书馆去检索,或是网上输入相关的关键词诸如“历史英雄或英雄故事”等去检索一下,可能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学生就能完成,且也能达到“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的效果。其实就目前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说,有的学生不查任何资料可能也能完成这项工作,但其实际意义不是很好或者可以说学生的热情不是很大,因此我决定另辟蹊径,而是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出发,把调查对象略加修改,要求学生去调查打听我们地方上相关传承下来的“风流人物及其故事或诗文”。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力 。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观性得到最大发挥的标志,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应该从过程评价及价值观的体现出发,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参与进来,因此为了提高其积极性,作为组织者,指导者,我必须学会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论是从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应该让每位参与者有成就感,让其价值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教师必须能客观地描述每位学生,尤其是能力差的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其表现,突出他们参与性与进步点,对每位学生的表现尽量是加以鼓励,以积极评价为主,并从多方面加以引导,其次,倡导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及帮助作用,相比较而言,学生无论从年龄、知识层次、心理范畴等许多方面具有共同性,易于交流,易于沟通,让他们以各自的爱好兴趣、地域等不同方式组成小组,也是十分有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三,存同求异,鼓励创新,从学生的学习经历知识结构来看,大多数学生是相似的,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涉及的内容是相似的,但是,作为我们老师来说,应该是善于发现相似之中的差异并进行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思维的求异,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并逐渐培养整个班同学的创新能力。 转贴于

五、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育综合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创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

学校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校园文化环境,等等。 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行——动口、动手、动脑,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讲故事、演讲,辩论、答辩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鼓动性和敏捷性;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写字比赛,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写错别字的原因;查字典,能掌握各种检字法,懂得字典凡例,探索出一些文字编排的规律;词语接力赛,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注评等,可以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手抄报、演课本剧,可以发挥学生个人专长,发展个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当然,随着网络这个全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语文学习资源的出现,校内、校外语文学习资源的界线正在逐渐被打破,校内、校外资源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二)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

自然、社会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等。其中社会文化可以有文化艺术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艺术设施(如布告栏、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文化艺术环境(如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等)。

1、联系生活学语文。

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切未知的、可望不可及的领域都是他们兴趣的触觉所在,他们渴望自己独立,渴望体会预想中的人生,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有他们无限的遐想。这时不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会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活动中他们还学会团结合作、勇于挑战,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服务社会用语文。

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没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整个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汇总,分类,交有关部门。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形式,如当读报员为小朋友和老人读报;当小记者报道新人新事;当采风员收集介绍家乡民俗;当发言人宣传科普知识……

(三)家庭资源的利用。

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生活充满温情和乐趣,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家庭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 家庭是爱的摇篮,对家庭资源的利用首先在于“关爱”,家庭教育是亲情教育,即被人关爱、关爱别人的教育,在被关爱中,学生学会去关爱别人,有了这种“情感的操练”(朱自清),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作品的能力,从而成为审美的人。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羚羊木雕》、《背影》时,我就可以充分挖掘家庭资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对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回忆着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诉诸于文,真挚动人;他们尝试着为父母分忧解难,动力所在,加倍努力。 家庭环境较之学校环境更为轻松,初中学生好游戏、好模仿,而又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去郊游,或者到亲朋好友家去做客,他们看着、学着、模仿着。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之中:学会听,听准别人的讲话中心;学会说,说清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在交往中他们了解了风俗民情,学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更有了平时在学校里所没有的经历,不知不觉中他们学着语文、用着语文。

综合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和科学创新思想的一个环节,确实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重视,它是把课内与课外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愿我们每位同仁做一个有心人,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尽的天职承担起来。

参考文献

[1] 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李阳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04期

[2] 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罗文鑫. 当代教育论坛

200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