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

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范文第1篇

【摘 要】当前中职会计教学大多沿用重理论轻实操,从课本到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会计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缺乏系统性,实践工作能力更是缺乏,学了会计不会做账成为普遍现象,在新形势下,学过会计能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比率很低。如何提高中职会计教学效果,培养合格会计从业人员,探索新的会计教学方法,构建系统性、直观性会计教学模式是当前会计教学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有效教学;直观性

面对会计教学现状、存在问题,我们应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和会计知识结构、特点、会计工作流程、要求等,对会计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式、方法、会计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找到问题破解的关键点,提出会计教学,从而提高中职会计教学效果。

一、当前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会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现在中职学校很多都开有会计课程,一些与经济相关的专业如金融、市场营销、文秘、物流、商务英语、酒店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也会开会计课程,一般就是会计基础,当成这些专业的辅课程。会计专业自然要开会计课程,会计专业开的课程除会计基础外大多会加上会计法规、经济法、会计电算化等课程,还有语数英等与会计专业教学关联度较低的课程。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报普通高中,造成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深的讲不了,浅的又不够,会计教学课程很难设置,再加上师资、教学资源、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影响,会计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照课本读完,就算完成任务,质量也不高。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考不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很大一部分就算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但一旦到企业就适应不了,不会做账、不会报税,更不会做报表,会计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2.会计教学偏重理论授课,与社会需求脱节

现在中职教育都在提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校很难找到对应的企业开展合作,种种原因,往往使中职会计教学目标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距较远。一是由于缺乏深入调研和认识,导致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没有按照会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工作能力组织教学,课程标准与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资格标准衔接不紧密,学了会计但不接受考前培训学生很难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中职会计毕业后仍没有资格和能力从事会计工作;二是会计教学方法简单,脱离实际,能力培养有限。教学上大多仍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从课本到课本,重理论轻实操,学生对会计知识不理解,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和“背”这些环节。虽然也讲到实训课及实践课,但多数是做书面作业,真实情境下的会计技能教学开展得很少。

二、会计教学探讨与构建有效会计教学对策

1.从中职学生情况出发,按会计工作特点,理顺会计课程设置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方法,是一种技术活,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它既讲究技术方法,又讲究实际操作。所以学好会计既要理解掌握会计基本原理、会计方法等,又要会利用方法、原理去处理实际工作。从这个角度讲会计是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学好理论是为了实际的操作。

面对中职生,由于受学生学习专注度和理解能力的影响,会计课程必须结合实际设置好,学习好会计知识是基础,这必须保证,所以理论、原理的讲解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课时安排;学好理论和原理是为了能做会计,会操作,能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实训实操的课也必须跟上,而且面对中职生,实操有直观的特点,反过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科学的课程设置是会计教学质量提高,达到不同培养目标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应变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深入浅出,提高教学效果。在会计教学上,我们往往很容易把会计当成一门理论课来上,重理论讲解,照本宣科,按照讲解,练习,考核的环节讲授会计。结果显而易见,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听着就累,对中职生来说,本来学习专注度就较底,课堂很容易变成教师在讲,学生在听,但学生不知道教师讲什么,对牛弹琴的不良状况就在所难免,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会计不只是纯理论课,它还是一门实操课,与我们的经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在讲授内容时,可加入一些直观的东西,具体的东西,变抽象为直观、具体,更贴近我们的经济活动,使学生更有兴趣,更易理解。如在讲授会计账簿的种类时,可以用课件、投影等形式把账簿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就引到了账簿图片上来,同时与书上的内容和格式一一对比讲解。这样抽象的东西就直观、具体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上来,学习效果就更好。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在实训室上课,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账簿。这样学起来,课堂就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3.系统设计实操课,真账实习要推广

会计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也讲到实训课及实践课,认识到了实操的重要性,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会错误把课堂的练习和书面作业当成实操,真实情境下的会计技能教学开展得很少,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就与社会需求脱节。如我们在学习填制记账凭证时,很多就是把做会记分录当成了填制记账凭证的实训,其实会计分录只是明确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科目和相关金额,只是辅助填制记账凭证的一步。如果我们不填写真实的记账凭证,我们其实只是学习了一步,最关键的一步还没做。根据什么填,格式怎样,如何编号、如何填写每一栏,我们不练的话怎么会呢。那我们又如何在实际工作填记账凭证呢。所以实操是必要的,是会计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必经过程。就像我们学开车一样,笔试通过了不代表我们会开车,只有开车练才会开车。

4.加强双师型会计教师的培养

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应用;培养;对策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对于会计的需求标准也是不断提高,然而,我国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就高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而言,其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理论知识的教授为主,教学方式完全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不重视,这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就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来看,会计职称或者注册会计师的评定的都不重视实践能力的考核,使会计专业人才在从事工作时不能顺利的融入工作当中,一些毕业生甚至不能找到合适的会计工作,所以,无论社会还是高校都应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效果。

一、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必然性

(一)经济环境变化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应用型会计人才逐渐成为了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社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应对应着发生改变。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会计专业毕业上往往得不到企业的青睐,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较为滞后,不符合企业对于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所以在对会计人员的培养时,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企业的需求

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会计在企业当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就以往而言,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仅仅是从事制式的、无主观性的做账、报税工作,随着会计职能的不断转变,仅仅是简单的做账报税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的需要,能够胜任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管理的会计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青睐和器重,应用型会计通过对经营活动的财务状况的分析、预算和决算、控制和评价,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进步。

二、培养“应用型”会计学专业人才的现状

(一)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人才培养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做到从社会需求出发,对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企业所需要的,都是那种有实践经验的又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其中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甚至要高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在当前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时,只是一味的进行填鸭式会计理论知识教学,但凡是与会计相关的专业,都要开一遍,理论够了,实践能力却差的太多,缺乏会计实操的教育是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我们做过调研,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对于实践性的要求是最多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在毕业时很难找到合适工作,原因就是在会计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于会计实际操作的学习,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差。

(二)会计人才培养内容不合理

在会计人才培养的内容设置上,大多数高校都选择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法,而会计专业本身是更加重视应用能力的学科,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实践能力锻炼,成为了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阻碍。

(三)会计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会计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人员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核,包括职称评定、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都是注重对会计人员的理论基础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应用考核,对于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十分不利的。就在校生而言,学校对于会计人员的培养也是问题颇多,在对于学生成绩评价方面,仅仅是考察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实践技能的考察,且评定标准模糊,对学生能力掌握要求不严格,不利于会计人才的培养。

三、会计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对对策

(一)使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断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之一,想要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达成一致,就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二者进行综合教学。在具体的培养措施上,我们应当注重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构建和能力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首先要在基础知识过硬的基础上,实现知识掌握的多元化,按专业知识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同时,在对会计人才进行培养时,应当适当的加入会计实践,用以解决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现状,通过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更加的适应社会对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的缺失是会计专业人才的硬伤,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实践能力是会计行业必须要重视的问题。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训的主体,应当承担起会计人才实践教育的责任。首先,高校应当建立会计实操模拟实验室,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组织和计划能力。在模拟实验课程的开立上,内容应当尽可能的广泛,包括各种行业在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业务的会计处理和操作流程,使学生能够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对于模拟实验室的教学设施应做到及时更新,比如财务软件、设备等,使学生学习到的会计知识更加的与时俱进,与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会计人才的培养上,一些知名的财务软件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在会计核算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会计人才应当具备熟练应用这类财务软件的能力,提高其日后在求职中的竞争力。另外,高校也可以与企业相互合作,企业为其在校生提供实习岗位,使学生在进行实际实习时,对财务工作的具体流程有一些了解。

(三)改革会计人才考核机制

我国对于会计人才的评价十分不合理,这种状况必须要得到改善。首先,在高校学习阶段,学校应当改变其成绩考核方式,不能单纯的以会计理论考试成绩为考核标准,应当适当加入一些会计实操考核,比如提供一些关于企业的日常业务,要求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对其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会计专业的学生的评价机制,根据学生所考取的专业资格证书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其次,在社会考试中,行业自律协会,应当在职称评定上,加入一定的实践考核内容。比如在会计职称的评定上,可以以一种实操的形式,要求会计人员完成对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更正,编制报表等。只有不断完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考核机制,才能使会计人才的培养走上正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综合型、应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越来越被企业和社会所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会计人才进行培养时,应当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着重对会计人员或会计专业学生的应用性、实践性进行培养。在进行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时,需要从其培养目标、评价机制、培养内容三个方面着手,实现目标上与社会需求趋同、在评价机制上合理完善、在培养内容上综合全面的目的。培养出大量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史元论会计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对措施[J].会计之友,2012(36).

[2]张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差异化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10(30).

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158-0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主体职能。其中,服务社会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面向社会的现实需要,将高校的智力资源集中而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创造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开展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客观要求。因此,提高社会服务职能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它既是高职院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积极响应学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号召,结合自身优势,始终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与提升;加大服务社会的工作力度,整合办学资源,充分发挥人才、学科等优势;不断创新思路,探索社会服务新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力求践行“明德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为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同时在服务中推动了学院的内涵式发展。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密不可分。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经济服务。安徽财贸职业学院2015年获批立项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其社会服务更因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主要任务是面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其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1]。

二、高职院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实践与成效

(一)开展多层次、多对象的技能培训

从2013年开始,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的宋鹤年老师作为合肥明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高级顾问与培训讲师,为合肥凌达公司等企业的会计人员做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多场系列讲座。专业的技能培训使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更深入的提升,各种培训活动深受各企业的一致好评。

同时,大位会计学院承办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培训工作,每年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开展考试培训,学员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达到93%,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会计人才。

(二)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1.教学资源共享

2015年暑假期间,用友新道暑期师资研修班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举办。大位会计学院为此次研修班提供了实训场地与配套设施,并协助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协调来自全省12所高校的40余名教师参加研修。会计教研室作为该院最早开设用友新道VBSE课程的教研室,在研修班培训期间,与兄弟院校的教师针对VBSE教学和U8制题等有关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经验交流,并分享了研修班的学习心得和教学体会。

2.人才资源共享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与大步车业等单位形成了以“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为特点的订单培养模式。班级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要,采用共性教W与个性教学相结合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按计划插入大步特色课程,以过程阶段性实训和毕业顶岗实训相结合方式组织实习实训。此外,学生考核按年度进行,由大步车业集团为考核优秀的同学提供学年奖学金,大步车业集团也将择优录用订单班的优秀学生入职公司。“大步订单班”的设立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从定向培养到定向实训,再到定向就业,为广大学生构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3.跨专业资源共享

本学期,应行知管理学院邀请,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贺之梦老师为工商管理专业近100名学生进行了ERP理论与实操课程的讲授,带领该专业同学认识不同部门在ERP中扮演的角色与作用,了解不同单据在系统中的传递流转过程,并指导学生自己操作,成功完成简单流程的ERP处理,提高了跨专业学生学习ERP系统的兴趣,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深入企业内部进行相关指导、答疑等工作

1.协助企业开展招聘工作

2015年6月,大位会计学院副院长姚云霞和张露老师应邀前往安庆市潜山县,协助潜山县供销社新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会计员工的招聘工作,负责此次招聘的笔试命题、监考、试卷解答与阅卷,并协助企业最终确定面试的人员名单。同时,在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姚云霞副院长等人与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深化了系统内单位之间的情感,同时也深度了解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2.指导企业财务税务工作

2015年8月,学院承办了亳州市谯城区地税局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及考察学习活动。大位会计学院副院长姚云霞作为讲师团成员,为该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专题讲座,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和亳州市谯城区地税局的高度认可。

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宋鹤年老师,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被合肥明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聘为财务部经理兼培训部副总监。在聘任期间,全面负责该公司财务会计、税务方面工作,多次参与该公司培训部对外洽谈业务、集体备课、培训新员工等工作。2014年1月,该公司特聘宋鹤年老师为高级顾问,全面负责财务、税务相关工作。

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杨伟老师,2014年便被聘为安徽中安融资租赁公司咨询顾问。2014年9月陪同公司总经理程刚带队赴马鞍山普邦担保公司进行学习交流。座谈会上,作为公司咨询顾问,杨伟老师在皖江城市带战略背景下,就如何做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如何实现互利双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认可。通过交流,双方表示希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3.展开专业对口服务工作

2015年12月,应安徽索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邀请,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谢梅花、李红梅、汪银枝和范颖群等老师赴安徽索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并进行专业对口服务。老师们首先参观了企业的车间厂房、办公场所。通过与安徽索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财务部主任、财务副总监宋远浩进行专业方面的交流和探讨了解到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例如,企业非财务人员由于财务知识的欠缺造成的对会计流程的不理解,对会计凭证等重要的原始报销单据不重视、运用不规范等。会计教研室的老师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此类工作的难题。并就提升企业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水平、营改增等税务培训达成了初步意见,对以后进一步的合作以及服务时间做了相应规划,以期未来开展更多互助互动的活动。

三、高职院校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考

(一)弘扬徽商文化,助力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作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学院应传承、培育新徽商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放学校资源,为创建学习型城市提供资源共享服务。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开放网络资源。学院可将系部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精品课程和微课程等共享在校园网,与兄弟院校及合作企业共享智力成果。

2.开放会计实训室。继续对相关合作企业与供销社系统内单位等开放会计实训室,配合企业财务实训的需要,利用承办师资研修班等机会与合作单位、兄弟院校进行专业上的深度交流与探讨。

3.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展继续教育、会计岗位培训以及财务指导工作,也可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与会计考试培训等,突出服务社会职能。

(二)对接行业企业,强化产学研结合

目前,安徽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呈现出发展快、效益好、活力强的运行态势,但部分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模式混乱、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缺乏,技术服务与智力支持需求旺盛。因此,学院应继续以中小企业为重点,提供多方位的专业对口服务与会计技能培训,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比如,继续与省内中小企业对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定期召开校企合作论坛;组织院内教师主动服务企业,解决财务专业难题,引导企业实现创新转型升级,优化财务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教师是高职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核心。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从态度上积极配合提升服务能力,才能使学院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共同谋求社会服罩澳艿奶嵘。

因此,可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教师提供经费、时间和各种配套资源的支持,将其取得的成果按一定标准折合计算工作量,并作为日后评定职称、获得奖励的考核条件之一[2]。

(四)搭建管理平台,构筑高效社会服务职能评价体系

制定高校社会服务的评估体系,既可以为评价高校的社会服务效能提供依据,也能使高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新的跨越。构建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指标,有助于了解地方高职院校人文社会学科社会服务职能的特点,拓展其社会服务途径,促进高校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活动,推动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并在服务中发展和完善自身。同时,也能够引导高校从盲目、被动、机械地服务社会转向真正主动、富有成效地服务社会,由片面服务到全方位、多渠道服务[3]。

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合作求双赢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新路径。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高职院校重要的社会责任。我们坚信,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高职院校整体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将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 伍文彬.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功能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

2011,(8):230-232.

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范文第4篇

(一)模仿操作,缺乏主动性

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一般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电算化课程,多采用畅捷通T3软件教学和练习。教学方法一般为教师讲解演练、学生模仿操作,学生被动地接受电算化的流程,并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流转,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于未经过大脑思考、加工的知识,理解层次浅、记忆时间短。

(二)案例陈旧,缺乏真实性

畅捷通T3教材中的案例未能随着会计准则、财经法规的变化而变化,与实际工作脱节,缺乏有效性和真实性。教师仍然按照书本案例教给学生会计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学生来讲电算化课堂就是学一些简单的操作流程,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已经是过时的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软件单一,缺乏综合性

畅捷通T3是由用友财务软件简化而来的教学用软件,学生学会了畅捷通T3里的所有流程,并不代表就会运用用友财务软件,更不等于就会运用其他财务软件(例如企业常用的金蝶、管家婆等财务软件)。因此,单一软件的学习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将来毕业也难以适应新的会计工作岗位。

二、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一)培养师资,提升教学水平

名师出高徒,要培养优秀的学生,首先要培养优秀的师资。在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熟悉先进的教学理念,倾听优秀电算化教师的教学经验,观摩兄弟院校电算化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职业学校应鼓励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提升专业教师的会计工作水平,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二)创建平台,鼓励自主学习

职业学校要创建教学平台,搭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把简单的电算化操作流程按模块录屏,根据最新的会计政策和法规编写案例、优秀教学资源等,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可以自主登录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教学平台中,可以实现在线测试、在线评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难题,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三)财务共享,实现真账实操

职业学校要努力打造财务共享中心,把企业搬进校园,让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真实的经济业务,根据纸质的原始凭证或者扫描的原始凭证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在财务软件中分岗位进行操作,实现真账实操。财务共享中心可采用企业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有切身的职业体验,为今后的会计职业道路做好铺垫。

(四)优化软件,打造业财融合

人工智能环境中,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知识,还要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税收筹划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等。因此,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软件应增加财务决策模块、纳税申报模块,通过电算化课堂教学,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同时,电算化课程还应借助ERP实训软件,开展ERP沙盘情景模拟教学,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营模式,熟悉业务到财务的全过程。

(五)校企合作,感受真实情境

校企合作的单位是会计专业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参观不同的企业,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了解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需求,促使职业学校不断完善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改进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职业学校也可聘请企业财务经理作为客座教师,为学生讲解自身的工作经验、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技巧,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职业学校要一直保持教育的先进性以及职业的敏感度,不断思考和探索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以及会计学科的教学模式,为会计专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峰.人工智能对未来会计的影响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9(04):166-167.

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事务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工作事务,会计人才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基于会计人才需求的会计教育改革成为一种趋势。当前情形下,只有对会计人才提高质的教育和培养,才能为企业提供其需要的人才,才能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需要。

[关键词]

人才需求;会计教育;改革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一直作为一个需求旺盛的热门行业而存在,会计教育事业也一直处于繁盛的发展状态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层次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现阶段的会计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来越高,对会计高端新型人才需求更加突出,而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本文尝试通过对会计教育环境的创新探索来开发新时期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1会计人才教育概况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随着会计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当前的会计教育理念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寻求会计教育的改革创新,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创新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会计行业呈现办学混杂、入行门槛低等现状,从办学条件方面来看,会计专业广泛存在于统招本科、专科院校,存在于自考、成教,也存在于各个会计培训机构,这种混杂的教学环境下的会计人员从业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整个会计行业人员专业性不明显。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紧跟现实不断调转相应的教学方向。此外,当前证书作为行业入门的敲门砖,使得会计行业出现重考证教育轻技能教育的怪现象出现,而在实际情况中,有资格证不一定技能高,技能高的未必获得资格证。作为热门行业的会计,如何通过对教学的改革来完善其发展,如何从办学架构中探索一条适应时展需要的教学道路,培养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本文将从以下角度展开研究。

2会计人才教育路径探索

2.1教程内容改革

教材是呈现知识的主要方式,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有其保鲜期,如果不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学生所学的知识势必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产生一种学与用脱节的现象。可以这么说,会计从业者知识结构的老化是阻碍会计事务与时俱进的最大阻力。教程内容改革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会计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是会计教育与时俱进的表现,通过理念的改革创新,实现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使学生不仅能有效掌握会计通用技术和专业技术,还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教程内容的改革需要根据现实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发展要求展开,当前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得各个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强硬的专业分隔使人们的知识结构趋向片面化,不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因此,在会计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人文、社会、科技的教学内容,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例如,设置哲学、心理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基础学科,设置金融学、工程预算等相关学科,设置基础会计、统计学等一般学科,设置审计、财务会计等专业性学科,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教育,培养新经济环境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此外,在教程内容设定上,还要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模拟会计手工实验引入课程教学,在理论课的指导下,进行实操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感受会计工作的整个工作流程,还可以通过设置校外实习基地的措施,让学生真正走进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课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实践课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出错点,并调起学生探讨性学习的氛围。

2.2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办学条件的混杂,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也值得人们商榷,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建设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的关键,当前应反思凭“一纸证书走天下”的制度,加强对教师资格的认证手段,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第一,要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留住有能力的教师,稳定会计教师队伍。第二,加强会计教师的实操能力,当前,教师如同被禁锢在三尺讲台一般,导致大多数教师只是一个有理论功底而无实践能力的空架子,因此,政府、学校应松开绑住教师的绳索,让他们能兼任企业会计,在实际操作中达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此过程中,更有利于教师找出独特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第三,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建设,从授课质量和学生反馈中对教师进行激励性考核,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当前,高质量的、多元知识结构的会计教师资源缺乏,这种缺乏给会计教育与教育改革研究的有效性带来严重影响,以美国为例,美国采取常任轨的制度,导致教师队伍中难以容纳新型的会计人才,使得会计教育工作难以持续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会计人才。因此,我们要在吸取之前的教训前提下,积极探讨建设综合性教师队伍的新途径。例如,通过增加教学项目的投入,为高品质教学提供经济基础;通过将教师年度考核与常任轨结合起来,适时引进新鲜教师血液;另外,要改变教师只重教学的毛病,提高其创新思维意识。

2.3教学策略创新

当前的会计教学方法应该面向企业,实现教学策略的创新,会计专业的学习相对而言较为枯燥,传统灌输式、高压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第一,教学策略创新关键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的教育氛围,这是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通过意识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带领学生的创新趋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表扬。第二,教学策略创新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围绕学生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通过运用“翻转课堂”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加强学生的实操培训,形成对口的人才输送渠道。在此以反思性教学策略为例,通过播放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反应会计人员违规违法操作的一面和积极遵守会计法规的一面,以此形成鲜明对比,以从业者表现差的一面激发学生对违法行为的愤慨和反思,并通过会计从业者表现好的一面激发学生对会计学习的信心,并让学生在观看完教学视频后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还能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2.4加强继续教育

虽然我国在2006年的时候就提出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计工作人员并未真正的受到再培训,大多数公司的培训只是草草的走个过场,即使某些机构聘请专职教师进行了授课,但是由于时间段、内容多等,导致成效甚微。部分会计从业者没有接受再教育的意识,导致新知识学习不到位,许多学生还未看到会计职业的广阔图景,就放弃了对会计专业的继续深造,我们要提高学生对会计研究的认识和对会计职业前景的认知,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对于会计教师而言,再教育是促使其掌握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要求,受会计环境变化的影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随着经济政策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再教育是促使会计教师跟随计算机化会计知识的需要,当前无纸化办公等绿色办公概念的提出,是的传统的手工记账不具备优势,由于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会计电算成为会计专业的一项重要课程,如果教师不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必将会适应不了新时期下的会计教学。再教育是促使会计教师具备实际的会计工作经验的需要,会计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实际经验,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当前大多数会计教师是缺乏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的,这就要求政府或学校提供机会,安排教师进行短期的实操培训和上岗学习,使教师养成既重理论也重实操的思想意识。

3新常态下的会计教育改革

新常态是基于大数据支持下的“互联网+”而提出的,新常态背景下,要求会计教育的改革创新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会计作为商业性质的学科,必须与经济发展挂钩,新常态经济呈现出生产智能化、运作信息化的特征,要求会计人才具备复合性知识、创新性思维、国际化视野,由于经济新常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要求会计人才具有战略性的发展观。在经济发展调结构、稳增长的时期,提高会计人才处理经济事项的能力,使会计人才向高端层次发展,以适应解决会计实务新问题、应对会计工作新环境的能力。此外,会计教育的改革要体现出自身的规律,以创新引导驱动,来支持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新常态下的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新知识、新技能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一,设计适应时代特征的教学体系,以开放的教育观引领素质教育,打破原有的狭隘的教育思想,突出管理型和环境型会计教学,注重改善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其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第二,经济的常态化就是信息的常态化,借助信息化来创新会计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新环境的会计人才。第三,“互联网”技术在会计领域的运用,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发展,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会计人才,能融合到企业的风险管控、分析决策中,充分发挥会计从业者的管理职能。

4结语

基于人才需求的会计教育改革,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实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会计行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行业,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会计人才十分必要。当前,对会计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对于培养高端会计人才、推进会计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王筱红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毛腊梅.基于会计人才需求的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7):148-149.

[2]周丽.会计人才需求与高职会计教育耦合性思考[J].商情,2013(7):218.

[3]施金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0):220-222.

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学;实践教学

一、高职教育的含义及其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主要以技能型为主,以理论指导为辅。在目前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还是采用“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内学习5个学期,在校外实习1个学期。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不同于学术型高校,其主要特点如下:(1)市场导向。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高职教育应用性和实用性的定位,要及时了解产业结构变化以及技术发展等因素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围绕社会需求进行专业的合理设置,不能闭门造车。(2)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强调的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校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提供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3)“双师型”教师。高校教师资格证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从业资格证书,但由于高职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不但要有教师系列职称,还要有专业职称(职业技能证书)如“经济师”、“会计师”、“工程师”等。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4)实践主导。高职教育是为特定的职业群培养人才,与普通高校相比有很大区别。高职教育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对岗位的实际需求来设定的,这充分体现了实践这一主体。

二、高职会计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具有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渐进性等特点,这主要表现为从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到会计电算化的递进,以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从实践的角度编写了相应的实训教材,相关高校都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做一套账,适应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发展。其中《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好地反映了会计的实际需求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如实训中手工与电算化结合、应用最新的会计软件、按实际会计岗位分岗实训、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学生独立处理各种问题和关系,既培养了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从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有利于学生很快适应将来所从事的会计工作。(2)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目的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与记账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具体做法是:学生在第四个学期结束时,合作企业便到学校通过笔试、面试环节择优招聘“订单班”学员,学生第五个学期的课程在校外实训基地由企业结合实际讲授,企业集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讲授完课程后,便对“订单班”的学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联系其他企业到校外实训基地招聘,并负责推荐“订单班”所有学生就业。(3)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很多高职学校会计专业根据学院提出的“六双”教学改革目标,积极做好“双证”教育,主动与鉴定培训机构联系,先后建立了多个职业资格培训点。在设置课程时,考虑到这些资格考试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体现在具体的课程中,比如会计职业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助理会计师实务和金蝶ERP实践教学课程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有助于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关证书。

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实践教学缺乏实战性。高职会计实践体系已初步建立,但高职会计实践作为模拟训练,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业务是假的、账本是假的、与相关部门的往来业务也是假的,很多因素被忽略了,业务流程也被简化了,这显然与企业实际的会计业务难以衔接。此外,学生到企业中实习时,由于会计工作的隐秘性和技术性,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往往难以开展。(2)会计实践课时所占教学比例不高,考核方式不科学。我国高职高专在实验教学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弱,这种状况严重束缚了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偏少,也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堂理论教学所占比例接近总教学量的2/3,实践教学比例较低。此外,考核方式不科学,没有一套规范的考核模式。(3)实践教学方法落后,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计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注重他们对实际业务的操控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该怎样做”。然而,目前学生的主体地位尚不明确,教学观念的改变是迫切的。

四、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1)加强认知实习。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参观,了解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岗位设置情况,明确各会计岗位的岗位职责,通过观察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观看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2)集中室内模拟实训。建议在校内实训室模拟环境下,以给定某个学习项目所涉及的经济业务的仿真原始凭证为基础,运用职业判断能力确定相应业务的业务处理方法,此步骤教学在基于核心课程的专项能力培养阶段完成,使学生在仿真情景中学会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并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模拟实训将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计算成本、利润和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3)集中室外模拟实训。为了充实学生的理论水平,在学完会计实务课程后,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由老师带队在校外实习单位进行记账业务,根据记账所提供的真实项目资料,完成会计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产实训还可以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总结自己在学校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再回升到理论阶段去加以解决,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有利于职业价值观的养成。(4)单位上岗实习。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在企业进行半年上岗实操。此阶段学生完成的都是真实的工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际中的会计岗位设置与会计实践活动,让理论与现实更进一步,从而缩短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高职高专应与会计师事务所、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选择那些符合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满足高职高专教学要求的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定期地进行社会实践,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会计实务、税务、验资等相关事项,也可以置身于真实的会计环境之中,参与实习单位的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等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会计实践适应能力、调查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总之,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改革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只有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重视学生职业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满足用人单位的会计人才需求为目标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财会人才。

参 考 文 献

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改革

教育改革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全向前发展,教育也逐渐把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那么实践教学就成为了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够有效的培养出高水平实用型会计人才。

一、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会计实践教学理念不正确。会计学的课程特征是对实践性要求强,不能只注重学习会计理论基础,还要把会计实践教学加入其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据调查,现如今的多数院校在会计教学方面仍只重视会计理论教学,而把实践教学排在次要的位置上,等到学生毕业后只学到了如何编制分录、如何编制会计报表,却对在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束手无策。我国目前的本科院校在会计教育过程中依然采用理论教育方式,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课堂由老师讲授,学生则是被动的吸收老师所灌输的理论知识。但由于会计这门学科的特点是需要有更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对学生的会计动手操作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这种偏重于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也就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学生在学校如果只学到了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培养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当他们走入社会真正的走向会计岗位时,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

2.会计实践基地信息化建设缓慢。高等院校在建立会计实践基地的时候,面临着资金和环境两大难题,一些资金充裕的院校成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这样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仍存在信息化仿真程度不够、没有先进的实训教学管理平台、缺少根据会计的具体岗位匹配的实验内容和项目、设施和条件都不能达到实际业务所需要的条件等问题,达不到当代会计实践教学的要求。

3.缺乏双师型人才教师。实践老师的实践能力是影响学生对实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直接影响者,所以实践老师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有高水平实践能力的教师才可以更好的组织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会计这门学科的特征是重视应用和操作,这也就对教授会计的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会计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但是目前高校教授会计实践课程的老师并不都是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而且在制度性的定期培训方面有所欠缺,专业知识更新不够及时,企业会计业务经验少,所以在实践教师队伍方面整体不够乐观。缺乏实践经验的老师在教授会计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实践教师对具体的操作课程操作和讲解缺乏权威性、真实性以及规范性。

二、深化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树立新的实践教学理念。(1)明确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首先可以采用先调查再改革的办法,先了解当前社会对什么样的会计人才最需要,再根据社会的需求,有目标的培养会计应用技术型人才。同时还可以建成会计专业指导小组,邀请一些企业的专业会计人员、财政局资深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定期为会计实践教师做培训指导,及时采取他们对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了解会计实操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更新会计处理办法等等,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技术应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2)增大校内会计实践教学的比重。在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高等院校需要根据培养学生的目标对授课内容进行系统的、连续的授课,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课程内容,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实践能力有所提高;此外,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的校外实践机会非常有限,这样高校必须把授课计划中实践教学课时有所提升,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处理业务能力。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需要有专门的实践课程与之搭配。例如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中级会计以及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都需要有相匹配的实训课作为辅助课程。(3)重视学生会计操作技能的培养。想要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的有效手段就是加强学生的岗位技能训练,使其有较强的就业能力。所以,会计学科的一些重要技能,例如点钞、珠算都是学生实践教学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利用这些辅助课程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这方面的技能比赛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能。

2.加强会计实践基地信息化的建设。想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硬件要求就是会计实训基地,它能大大的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理解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如果这样的硬件措施不能达到要求,那么一切教学改革的理想都是想象。有效的办法是可以采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办法,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企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切实的接触一些企业会计实际发生的业务,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业务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会计学习会计实操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会计;基本技能

会计学科需要会计人员有非常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且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下,对会计的这种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培训的学生一定要具有很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更要重视专业的应用知识。中职职业学校应该将目标定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而不是培养设计型人才。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明确目标,以会计的职业活动作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重视能力目标。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会计行业的基本工作要求和规范,并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并有效处理会计工作日常中的一系列基本业务。基于此,我们通过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程进行分析,对理论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很好地掌握会

计教学的一些特点,在对课程进行安排时一定要结合这些特点来开展。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一、根据实际的知识模块来安排不同课程的学习

由于基础会计课程具有非常鲜明的模块特点,因此在开展会

计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不同模块、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基础会计课程来将每一个模块的内容

进行划分,然后进行不同课程的学习。比如单独教学珠算技能,让学生在学习初期进行学习。接着再教授学生学习点钞、验钞、会计制单、收银机的使用等一系列技能。教师可以开展“收银员岗位实训课”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收银员考证。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可以有效获得知识和学历证明,也大大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根据实际岗位要求整合课程的内容

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整个课程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实际应用的要求。根据调查,中职会计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因此,教师应该对各种中小型企业进行必要的了解,有效分析其职位的需求和要求,并对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进行调研,并根据实际需要来对会计专业的内容进行整合。具体说来,可以设置更加有精华的会计核心课程,充分整合基础会计中的内容,结合实际需要来设置相关的基础会计与实操、电算会计以及成本会计等课程。此外,还应开设一些扩展性的课程,提升学生对实际会计操作的进一步的了解,如物流知识、社交礼仪知识等内容。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范围面,使其能够更好地认识会计岗位,提升企业就业的适应性。

三、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教师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如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各项职业技能水平级别,某门课程的考核要结合相关的技能水平考核,要求学生达到某个级别的水平,就像传统的珠算技能要求学生至少要达到五级水平,对诸如点钞、计算器的使用、汉字数字书写、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的操作等技能也采用类似的考核方式。同时,定期开展会计技能竞赛,除了上述基本技能作为竞赛项目外,会计专业技能如编制记账凭证、手工登账(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手工编制报表、财务软件的操作等作为必有的竞赛项目,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技能、训练技能的积极

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时的竞争能力。

四、进一步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持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批的记账、税务咨询、工商企业登记等中介公司,这些中介公司的业务面广,涉及公司注册、证照年检、财税记账、企业社保等,这其中相当部分的业务实训是学校无法做到的,学校应努力寻求与这些中介公司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掌握相关的技能,让学生提前体会社会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学会如何与上司、同事相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正因为如此,中职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育时一定要立足社会,重视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并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因此,高校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不仅要学习相关的会计专业课程,还要有效掌握实用有效的操作技能,比如会计基本的技能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