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剪纸非遗文化介绍

剪纸非遗文化介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剪纸非遗文化介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剪纸非遗文化介绍范文第1篇

(一)项目目标人群:温岭市小学美术教师。

(二)项目核心问题:地域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三)项目预期效果:让小学美术教师增强资源意识与拓展性课程建设的意识,提高他们地域课程资源开发、拓展课程规划以及教材编写的能力,促进小学美术特色教学的形成。

二、项目实施

1.面向本地,了解丰富的地域资源。

温岭兼得山海之利,气候宜人,民风淳朴,保留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长屿硐天虽是人凿,宛若天成,为数众多的石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石壁长廊,亚洲惟一的自然“岩洞音乐厅”独具魅力;方山南嵩岩危崖绝壁,奇峰深谷,绝顶养湖,恍若“空中花园”,世所罕见;千年阳光镇石塘有旖旎的海滨、古老的渔村民居和淳朴的渔村风俗,皆可入画;东辉阁气势雄伟,石夫人奇峰,遥相辉映。还有钉头螺、观音手、墨鱼糊、斧头鱼等形态各异的海鲜,更有千余项温岭非遗项目、坞根的灰雕艺术、历经沧桑的石具石道、鞋文化、各类草编工艺品……这些独特、多元的地域资源,可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资源的特点可分为温岭山水、温岭工艺、温岭物产、温岭人文、温岭小吃、温岭童子戏等;按存在状态可分为动态的和静态的,动态的易转瞬即逝,如渔船满载而归时,静态的比较稳定,有固定的外显姿态;按资源与美术学科的关系来分,可分为特色创作题材资源、特色创作材质资源(图1)、特色美术欣赏资源……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教师要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采用影音收集、文献查阅等方式进行即时检索、随时检索或定时检索。其中影音收集就是通过实地采风、采访艺人、活动体验等途径,借助写生、摄影、摄像、DVD等形式记录图像、影像和声音;文献查阅就是对《温岭记忆》等相关的著作、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归类。寻找、收集身边艺术资源的过程,就是了解、感受本地资源美的过程。

2.就地取材,选择合适的地域资源。

渔网梭特色材质创作(部分)

图1

温岭本土资源中无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课程资源,还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的无形课程资源,都具有教育的价值。美术教师要根据一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让民间文化传情,具体的操作策略如下。

需求导向1:学生喜欢什么?即从学生的需求主导来选择合适的地域资源。其一,可从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切入,比如小学生好玩,好奇心强,温岭童子戏涉及“捉梭、造屋、掂掂扮扮”等诸多老一辈津津乐道的儿时传统游戏,这些游戏既能促进学生的健康与思维,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将游戏资源与美术造型表现结合起来,可开发诸如《童戏入画》之类的拓展课程。其二,可从关注学生的经验需求切入,让学生主动感受乡音、乡情、乡景,比如鳗羹、山粉夹等小吃文化,七夕小人节,扛台阁,为新造的渔船下海生产剪纸花、贴纸花等民风民俗。这些资源就来自于石塘、箬山学生的生活,更有亲近感,当地教师选择开发此类资源易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和学习兴趣的产生。

需求导向2:教师能做什么?即从教师的条件主导来选择合适的地域资源。首先,对于同样的地域资源,不同特长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空间。图2右是本地一位教师开发的《水墨温岭》校本教材和学生作品。该教师凭借自身的特长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用水墨的形式表现家乡的风光。图2左则是将铅笔速写的造型表现形式与本地风光资源有机结合。以教师之所长为切入口,能给予教师更大的课程创新平台,同时还能借助自己的特长来感染、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某一种兴趣,并有效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其次,教师可从能否授予学生终身受用的技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等角度揣摩,如上文提到的将温岭传统儿时游戏文化资源融入教学,学生在游戏中可自由选择创作的场景,大胆创新游戏的道具,个性表现游戏的画面等。开发利用这样的地域资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而且能有效地推动他们自主探索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铅笔速写(左)、《水墨温岭》教材和作品(右)

需求导向3:教材缺少什么?即从教材的内涵主导来选择合适的地域资源。现行美术教材比较系统地安排了我国的优秀艺术传统,但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历史等的明显差异,教材中所涉及的地方资源不够全面和深入。如浙美版四上《家乡的古塔》这一课,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图片,有杭州的保淑塔、西安的大雁塔、苏州的虎丘塔、北京的香山琉璃塔、山西的应县木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代表性古塔的特性。这样的教材内容对于温岭的学生来说,较难从他们的生活环境出发,欣赏并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适当融入家乡古塔――文峰塔、文笔塔的历史与文化资源,不仅弥补了现行美术教材的不足,拓宽了学习内涵,而且有利于学生开展系列收集、观察、比较、创作等探究活动,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因地制宜,转化可用的地域资源。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是有效利用地域资源的途径之一。以《海洋剪纸》课程的开发为例,设计该课程首先根据需求确定一个清晰的定位,即立足“快乐剪纸,触摸艺术;个性剪纸,品味渔香”,面向对温岭海洋剪纸这一省非遗文化资源有兴趣的学生,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接着力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规划明确的课程目标:“以学生学习兴趣和文化传承需要为基点,在内容的构建上把海味十足的文化资源分版块、分层次引入海洋剪纸活动课堂,从剪纸技法训练入手,再以模仿、创作、欣赏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温岭海洋剪纸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剪纸艺术表现力、审美力,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然后基于目标、学情、本土资源、学校条件等因素,构架适切的校本教材内容体系(表1),分为“造型・表现”“欣赏・评述”两大板块,“造型・表

剪纸非遗文化介绍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扬州民俗;开发与保护

随着当前旅游市场消费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更注重亲身体验异地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2500年特有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是扬州民俗旅游最大的特色。无论是园艺文化、工艺文化、曲艺文化,还是饮食文化、沐浴文化、茶馆文化,都生动地体现了扬州昔日的奢华风貌,是扬州人对精致生活的执著追求,也是开展民俗旅游的宝贵资源,认识、整合、扬弃、弘扬必然对扬州旅游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认识新民俗旅游文化的生命力

在民俗旅游中,保护与开发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保护,而过度开发则是对文化的破坏和摧残。这就要求民俗旅游发展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快对正在开发的地区民俗的调查和研究;另一方面,对尚未开发的地区,也要进行调查研究,使民俗文化得到较好的生态平衡和保护。

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辉煌文化,使得神州大地上特色民俗比比皆是。要想在民俗旅游市场上有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认清形势,科学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民俗旅游资源,彰显新民俗旅游文化的生命力。

二、扬州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

近年来,扬州在旅游发展中注重巧打“文化牌”,从恢复建设双东历史街区,建设古运河文化风光带,开设展示非遗文化的486非遗集聚区,到修建佛教文化博物馆、罗聘故居、等历史文化遗迹;政府每年还举办“烟花三月”、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大型文化旅游节,“节中套节”地举办古城灯会、两岸素食文化节、冬季沐浴养生节等,充分展示扬州特色文化。

纵观扬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为扬州旅游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知名度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然而横向比较,扬州的民俗旅游任重而道远,其焦点是:

1.不珍惜--拥有民俗资源却粗放型开发

扬州的教场因其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同义,是扬州市俗文化的重要遗址。这里是饮食、理发、沐浴、评弹、歌吹、杂耍、押彩、棋局、相命、旧货、修理、花鸟、鱼虫和菜市的集散地,是市俗文化的集大成场所。曾经的教场及其周围名闻于世的茶社有九如分座、月明轩、静乐园(三圈门)、中华园(东营)、惜馀春(今新春巷);早茶水,则有正阳楼;牛肉汤面馆,在雀笼巷西口,另有各式小吃排档和担食,不可胜数。但如今,除了菜根香、惜春楼茶社等为数不多的本地老字号外,周围生意火爆的却是麦当劳、肯德基、棒约翰、川菜、麻辣烫,甚至还有一些西餐厅和酒吧。

外来文化的冲击、粗放型的旅游开发,打破了扬州原来的文化氛围,加速了扬州整个社会、物质、精神民俗的改变,使得一些原本体现当地传统道德伦理规范的传统礼仪习俗被废弃,民间的节庆活动性质发生了变异,很多传统民俗文化特征被同化,甚至消失。

2.不应时--民俗旅游产品固守传统,不考虑现代游客的需求

扬州民俗旅游资源适合参与性的项目较少,有些项目虽然艺术水平较高,如2012年作为运河名城博览会特色项目保留下来的位于东关街馥园内的“千秋粉黛夜花园”节目。它通过清曲弹唱、古筝表演、茶道展示、戏剧小品和造型走秀等各种舞台艺术,再现扬州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著名女性,演出定位针对市民和游客的需求,主打扬州美女牌。

但事实上,馥园是由民族化妆品牌“谢馥春”旧址上改建而成的特色旅游景区,该景点虽然位于东关街内,但并不醒目,白天参观馥园的游客并不多,晚间表演更是甚少被人知晓。而且作为综艺节目每天演出时间为18点30分到21点,共两场,演出时间较短,游客不能参与其中,吸引力不强,重访率较低。

虽然节目整体风格追求健康、优雅、精致、唯美,但节目表现形式单一,容纳人数少,旅游者很难真正体验扬州民俗文化的个中精华。

3.不亮点--扬州具有独一无二的水利资源,水的民俗文化古今承续,是潜力股,但水戏、水疗、水食、水赏、水游缺乏通盘考虑

扬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和水结下不解之缘。扬州拥有全国少见的复杂水系,生态环境优越,水景资源丰富,目前开辟有六条水上游览线路,分别是乾隆水游览线、瘦西湖-宋夹城河水上游、瘦西湖水上巴士游、古运河水上游览线、扬州-邵伯-高邮大运河线、“绿杨城郭”水上游览线,其中尤以乾隆水上线路、古运河水上线路最为深受旅游者青睐。我们必须认识到夜游项目如水上游等尽管已经初具规模,但仍以吸引观光旅游者为主,尚未形成一个叫得响亮、独具特色的拳头品牌。

而与水相关的民俗文化古今承续更是潜力股。以传统技艺“扬州三把刀”为例,在扬州人手中“三把刀”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被视为扬州“慢生活”的典型,为扬州发展沐浴、足疗、美容等旅游产业奠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实际上,扬州“三把刀”已逐渐演变为地缘文化的代名词,其内涵所指的美食、沐浴和美发行业与“三把刀”相关的品牌效应被逐渐淡化。据扬州工商局统计,扬州含“三把刀”在内的服务业的注册商标仅80余件,只占商标总数的1.8%。而“三把刀”的注册商标以餐饮业为主,有富春、富字、五亭、乐家家等。美容美发业仅仅注册了酷、慧文、紫罗兰三家品牌。

由此可见,扬州围绕水文化开展的各类水戏、水疗、水食、水赏、水游民俗项目乏善可陈,仍缺乏全局统筹意识。

4.不长远--缺乏前瞻性的高度,放眼未来,品牌定位

民俗是人们生活的客观反映,真正的民俗一般都能给予旅游者以真实感。但随着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旅游地文化的独特性也必然受到冲击,这使得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削弱,这无疑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失。由此可见,在进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还需具备前瞻高度与长远眼光。

以东关街为例,在相关学者的调查中发现,东关街的所有店铺中扬州地方特色的店铺仅占一半,大多以经营漆器、玉器、扬州玩具、地方小吃等为主,但同时也充斥着北京布鞋、杭州丝绸、宜兴紫砂、台湾小吃等外地品牌的店铺。虽然东关街位列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列,但由于商业过度开发带来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失去原有的地域独特性,其吸引力也就大打折扣。

挖掘的文化内涵不够,走样的民俗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大大地降低了旅游者的重游率,使得很多本应成为经典的民俗旅游变得毫无价值可言。

扬州民俗旅游应该成为一个标志,地方旅游主管部门应致力特色民俗品牌建设,谋求扬州民俗旅游的世界化与世界旅游的中国化、扬州化的全面发展。

三、扬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2014年11月21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扬州旅游发展研讨会在扬州举行,多位旅游专家为扬州旅游“把脉”,一致提出扬州城市旅游未来发展应更注重“文化休闲,城市度假”。这对于扬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提出了旅游的“供给侧改革”的雏形,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淘汰落后旅游方式,将发展方向锁定旅游的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如主席所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旅游的全要素生产率。落实到民俗旅游,应在开发与保护的静态模式、动态模式同时发力,提高创新能力。

1.扬州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静态模式

(1)民俗工艺品

扬州拥有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地方特色工艺品,如漆器、玉器、剪纸、灯彩等,这些民俗工艺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近年来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评选带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扬州民俗工艺品的影响力。尤其是为迎接扬州建城2500周年庆典,建成“扬州486非遗集聚区”,区内汇聚了68个非遗项目,不仅有世界级的雕版印刷、古琴艺术、扬州剪纸等非遗项目,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如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玉雕、扬州刺绣等。通过将传统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请进来的方式,集中展示民俗工艺的魅力,更是将其与旅游相结合,开展非遗文化体验与民俗产品定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和游客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在旅游工艺品销售方面离不开市场推广与品牌传播,具体可借鉴厦门手礼网的运作模式,采用“电子商务+机场提货”的商业模式。目前扬州智慧城市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借助智慧城市这一平台开发旅游工艺品销售在线平台,为年轻人、商务人士等群体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渠道;同时,在旅游景点、交通干线旁、旅游者停留点,如车站、码头、饭店、餐厅等地建立配套的旅游工艺品销售点;根据市场需求,灵活配置工艺品购物车、工艺品购物船等流动销售网点。如此不仅可以稳定中老年旅游消费群体,更能俘获大批年轻消费者。

(2)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民俗文化的场所,是旅游者了解某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民俗文化的窗口,也是保存民俗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扬州民俗博物馆位于盐阜路准提寺内,以收藏作为主题,展品相对单一,很难集中展示扬州的民俗风情。为配合486非遗聚集区的开发,建议对此进行同步升级改造。一方面完善图片、文字介绍,补充实物展示,并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增加吸引力;另一方面,新建部分主题民俗展馆,如婚俗厅,用于展示扬州旧式婚俗礼仪;寿俗厅,展示传统的祝寿场面;节俗厅,展示扬州的四时八节;民艺厅,展示扬州民间工艺如玉器、漆器、八刻、灯彩、绒花、面人、剪纸等作坊;食俗厅,展示闻名中外的淮扬菜和扬州小吃,如满汉全席、红楼宴、琼花宴、三头宴、乾隆宴等。

民俗博物馆的建成,不仅利于对本地民众的民俗知识普及,也便于外地游客深入了解扬州地区民俗风情。游客在参观完民俗博物馆后,可前往486非遗集聚区进行体验,形成可观可感的互动体验综合体。

(3)民俗保护区

当前扬州民俗保护区中双东集聚区、教场集聚区已基本成型。2015年4月3日,住建部、国家文物局下发通知,扬州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成为首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2015年10月26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获得国务院批准,规划中提出重点保护双东历史文化街区、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此类历史文化街区对于民俗旅游保护与发展的作用可见一斑。

扬州地方主管部门应以此为契机,重点打造妇幼浓郁市井气息和朴实地方民俗风情的街区,着眼于文化发展和旅游休闲的双重定位。以南河下历史街区为例,充分依托扬州文化和古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建设集民居客栈、会馆经济、惠民安居、文创产业、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片区。

2.扬州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动态模式

结合当前扬州民俗旅游发展现状,从开发古城小巷游、做大沐浴业、整合区县民俗旅游活动、打造民俗节庆旅游等角度进行深入阐述。

(1)开发古城小巷游

扬州的街区小巷是扬州城的名片,是古城风貌精华所在,最能满足游人寻根访古的需求。扬州应充分发挥现有条件,在以下几方面继续致力:一是形成规模效应,制定民俗街区整体保护规划,并分步实施;二是保护示范区,打造扬州东关街“城市中央休闲区”的名片;三是避免街区空心化,让古街区撑起的古城文化休闲,走在这样的古城内,看不到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居民原生态,游客可以很好地融入扬州百姓的生活。四是变粗放为精致,除了漆器、玉器等特种工艺品外,扬州的民间工艺品也十分丰富,著名的有剪纸、刺绣、灯彩、绒花等,可开设特色工艺品店铺,发展与推广“小巷游”,传播与发扬扬州民俗文化。

(2)做大做强沐浴业

扬州人会洗澡,懂洗澡,爱洗澡,于是形成了“早上皮包水”(指扬州人吃早茶的习惯)相对应的“晚上水包皮”的维扬特色。在扬州,沐浴既是产业,也是文化,扬州沐浴也就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明和地域文化的反映。

扬州沐浴业中有两张王牌,一是搓背按摩,二是修脚疗疾,是医院疗治的补充,养生的延伸。以扬州陆琴脚艺为代表的扬州休闲沐浴业已成扬州“三把刀”对外宣传的窗口。与此同时,2012年扬州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在加大推进温泉名城建设的同时,放大陆琴脚艺的品牌效应,举办以沐浴文化为底蕴的“沐浴节”,辅之以“三把刀”休闲文化,突出保健美容养生的休闲文化。

在大力发展扬州旅游业的今天,沐浴是“娱”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促其进一步健康发展。

(3)整合区县水上民俗活动

海、湖、江、河及其相关的民俗都是可观、可戏、可亲、可乐的旅游资源。扬州物产富庶,临江通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可以通过构建融人文、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区,全景式展现的胜境,使这一自然人文水融相得益彰的景区成为全国著名旅游品牌,充分彰显苏北水乡、精致典雅的城市个性。

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如高邮清水潭“野鸭放飞”、“邵伯渔隐”等体验项目,p伯湖、高邮湖、宝应湖的大规模的冬季鱼苗放养,可借鉴、可联手、可提升。船舫、温泉、垂钓、水戏、水疗、戏水禽、戏鱼、戏虫、水食、竞渡、漂流,因地制宜,投入不多,效果明显。

(4)致力节庆旅游项目

旅游节庆作为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城市旅游发展进程中,日益成为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充分利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提炼节庆旅游主题,其主题民俗性越强,神秘感就越强,对于求新、求奇、求特的旅游者来说吸引力也就越大,节庆的生命力也就愈加旺盛。

民俗节庆活动也是扬州民俗旅游开发的重点。“休渔放生”活动在民间具有悠久的传统,过去仅是渔业部门的工作,但通过植入现代文化元素,将政府的增殖放流活动和传统民间放生相融合,放大为“放鱼节”,开展春季的放鱼节、初夏的开捕节、钓鱼节、金秋的品渔节、冬日的干塘节,大有可为。

(5)顶层设计,注重民俗内涵更新

扬州民俗旅游不应仅停留在“摸石头过河”,完全有可能进行“顶层设计”,由“自在”走向“自为”。顶层设计应改变思维,在传统民俗文化中植入现代文化,改变世俗的一贯思维--“三把刀”、“蛋炒饭”的古老的、传统的、安于历史的旧扬州,而是有更多、更复杂的面向--充满活力与机遇,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交融。

以“京杭之心”广陵新城建设为例,借助水文化特色,培育京杭水镇水街,形成京杭之心特色街区,致力丰富其民俗旅游的科学文化内涵、美学文化内涵、体验文化内涵、附会文化内涵等的,成为新型城镇化的范本。

在扬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还可以借鉴省内其他市县淳风良俗旅游资源成功范例,通过注重苏南苏北的差异,发挥鱼米之乡的优势,集中展示民俗遗存,吸取先进地区休闲农业开发园区规模发展经验。

四、结语

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复杂性,一方面要通过吃、住、行等环节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使民俗保持其原真性,不致过分商业化。科学把握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才是民俗旅游发展的长远之计。

参考文献:

[1]钱传仓.扬州民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2]杨慧.浅析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08.3.

[3]崔丽娜.论民俗旅游的社会价值[J].旅游经济研究,2011(4):127-129.

[4]潘宝明.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刍议[J].旅游科学,2002(3):17-19.

剪纸非遗文化介绍范文第3篇

1.服务项目构想。

本项目以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介入富宁县那能乡那瓜村社区开展云南壮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为个案,通过对服务实践过程的研究,探索出一种以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为服务主体,借助科研平台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向校外遗产地社区提供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服务实践模式,以便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展出一项新的服务领域,并为相关的研究和服务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

2.服务主客体的选择。

第一,作为服务主体,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应发挥自身的专业服务人才资源优势,在服务地方文化保护与发展领域,主动参与少数民族本土文化教育传承保护的科研服务和教育传承服务。在研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发挥非遗保护研究及服务人才优势,依托两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平台及其经费支持,在边疆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传承研究中探索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服务实践项目,重点关注遗产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科研模式和教育服务模式。第二,对那瓜社区服务平台的选择。那瓜村位于云南省富宁县那能乡的东部,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主要居住着壮、瑶两种民族。社区文化资源丰富,有国家级(云南壮剧)和云南省级(陇端街①)非遗保护名录两项,二者在活态传承方面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在“陇端必有戏,无戏不陇端”的民间习俗中。再次,那瓜戏班和那瓜风流街活动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具备本项目开展研究探索的条件和现实基础。第三,服务目标及服务对象。重点面向那瓜村小学自愿参与学习传承云南壮剧的业余爱好者,服务过程中也会涉及家长、戏班传承人、导演、村组长和活动组织者等服务对象。保护服务的目标重在促进戏班传授者与学员之间教学的良性互动关系,以便更好地通过培养云南壮剧遗产地传承人、壮剧爱好者等相关者自觉参与本社区本民族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能力,实现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可持续发展。

3.科研服务和教育服务的方法选择。

项目服务者应坚持研究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在研究中服务,在服务中研究。首先,服务前中后期的研究资料收集方法,涉及现场观察法、半结构问卷法和访谈法等。其次,服务过程中社工助人自助的方法,涉及个案、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方法。

二、社区与社会教育服务的个案实践过程

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实际问题出现和解决的先后为序,并按“问题分析能力研究服务介入服务反思新的问题出现”的过程进行循环,待阶段性问题得以解决后方可进入下一个阶段,直至服务总目标的达成。为期一年半(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项目服务,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初期阶段的研究服务

(1)问题分析。第一,如何在遗产地社区找寻可传承的对象?春节前一个月,在外打工的那瓜戏班成员赶回村中搭建木板戏台,排练风流街活动的壮剧剧目,锣鼓声和唱腔吸引了那瓜村小学生到戏台边观看。一方面,戏班传承人和导演有寻找接班人进行土戏传承的需求,另一方面,那瓜村小学生中部分学生对土戏感兴趣,有学戏的需求。于是,通过现场观摩和戏班导演技艺的传授,在自然情景中完成了师徒间教与学的第一次互动。但需要以某种相对正式而固定的方式确定其师徒关系,避免技艺传授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第二,戏班传承人与那瓜村参演学生之间的师徒传承方式,在社区教育实践层面是否具有可行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2)服务介入。第一,针对戏班传承者的服务。在老戏台排练休息空闲时,通过教唱腔的方式激发围观学生学唱唱腔和学演壮剧的兴趣。并通过个案、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综合使用,认同并敬佩传承人和导演为壮剧传承工作的付出,提升其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第二,针对校方的服务。邀请村小学校长关注和支持那瓜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家乡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的技艺传承活动。第三,针对社区活动策划组织者的服务。一是支持鼓励社区活动策划组织者,以举办村级陇端街活动为契机,传承云南壮剧。二是支持活动组织策划人、村组长及热心的社区居民自愿组队为筹集陇端街活动经费而外出拉赞助,争取在社区外工作的那瓜籍成功人士的资金赞助与支持。三是服务者共同参与讨论传承活动的相关事宜。(3)服务反思。首先,遗产地小学生参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克服了戏班成员因常年外出打工导致传承活动无法常态化开展的弊端,由此组建的那瓜壮剧少年班的学员,可作为那瓜壮剧民间土戏长期重点培养的对象。其次,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正式的文化传承渠道,却因师资、教材、校方认识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阶段并不具备壮剧进校园开展传承教学的现实条件。目前只能通过非正式途径的课外活动方式开展传承工作,但这种民间传承活动又面临种种现实的困境,需在服务实践中进行研究。

2.第二阶段: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那瓜村参演小学生、戏班成员及其部分社区居民,对本民族的壮剧文化了解不够、对壮剧文化的传承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需开展引导服务。(2)服务介入。第一,针对云南壮剧是什么的问题,组织服务对象集体观看文山州电视台录制播出的富宁土戏专题节目视频,帮助其系统认知和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壮剧文化。第二,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中通过参演意义和行为价值的呈现,引导参演者对传承本民族壮剧的行动赋予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做法是将那瓜村社区参与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的文化自觉故事进行研究整理,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图片、视频和文字分享等方式,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引导那瓜社区各类参与者思考传承价值和意义。一是在故事分享过程中创设一些问题引发思考与成长,如学员个体为何要来参演?参演有何价值和意义?家长为何要给予参演孩子鼓励和支持?导演传承人为何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传授技艺?戏班成员为何愿意请一个月以上长假或辞职,并从打工地自付交通费赶回村参与排练和演出?媒体、壮文化学者等为什么会来关注传承活动?二是认可参演者参与传承的正能量,鼓励其坚持。第三,那瓜风流街活动结束后,通过社区居民走访、半结构问卷调查反馈和家庭入户访谈等兼顾社区宣传和调查的活动方式,为那瓜社区居民提供参与国家级非遗(云南壮剧)和省级非遗(陇端街)传承价值及其意义的社区宣传,引导大家继续参与支持本民族非遗的传承和保护。(3)服务反思。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员缺乏自信,应开展鼓励教育服务。

3.第三阶段:鼓励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那瓜小学生在参演活动中暴露出的舞台经验不足、自信心不足等问题,需通过服务给予关注和解决。(2)服务介入。第一,那瓜村风流街活动现场的关注服务。一是在9名那瓜村小学生参演的壮剧唱腔节目演出现场,提供照片的拍摄和视频的录制等关注服务,为近期即将开展的那瓜村参演壮剧小学生的成长小组活动,收集活动图片和视频资料。二是应主办方之邀与知名壮文化学者在颁奖晚会上为参演学生颁发奖品,给予行动鼓励。第二,为第一次上台参与壮剧节目表演的9名那瓜村小学生,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成长小组活动服务,一是通过赠送组员珍贵照片(包括组员的演出剧照、颁奖照片、活动过程的花絮照片等)的方式进行小组热身,在正面强化其积极参与传承行为的同时,激发其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发自内心的自信心。二是倡导组员分享和思考参演壮剧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学会理性的自我分析、自我肯定与鼓励。三是连结文山学院“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课堂志愿者学生的资源,并邀请两位大学生做现场分享与鼓励:一位壮族大学生以其多次参加壮族山歌比赛的经验,与小组组员们一起讨论交流克服上台紧张和不自信的方法;另一位楚雄籍的大学生通过介绍自己家乡的国家级非遗(彝族左脚舞),启发组员理解不同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价值和现实意义,拓宽了小组成员的非遗视野。(3)服务反思。本次参与唱腔节目的表演,只是壮剧唱腔中的一个部分,若参演学生要从学唱简单的唱腔到可以演出壮剧剧目,还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但是,一年一度的那瓜村风流街活动,从壮剧排练到演出结束,也只有两个月,时间无法满足壮剧少年班学员学习技艺活动的常态化需求。那么,少年班进一步深入学习壮戏的机会该如何去争取?又将以什么方式来带动壮戏的学习与传承?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4.第四阶段:动员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社区活动组织策划人,为那瓜壮剧少年班争取到暑假参加富宁县大型壮剧腔调展演活动的机会,但戏班导演是否愿意继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担任技艺辅导工作?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是否会支持孩子到县城去参加壮剧展演活动?学生是否有足够自信从村级风流街的舞台走向县里更大的舞台去展演?(2)服务介入。第一,协助活动组织者在那瓜村小学召开那瓜戏班传承人、导演、参演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动员大会,对活动参与者开展动员教育:一是宣读富宁县政府邀请那瓜戏班参加展演活动的文件,让家长了解活动的具体情况。二是服务者从青少年传承本民族国家级非遗壮剧所具有的价值角度进行动员,希望能得到传承人、导演、参演学生、家长、学校及社区成员的支持和鼓励。第二,对参演学生提供第二次成长小组服务:首先,动员文山学院第二届大学生非遗保护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为那瓜小朋友收集祝福资源。其次,通过小组游戏和视频分享等互动活动(一是让组员选择彩色纸条并念读纸条上大学生非遗保护志愿者所写的文字鼓励和祝福;二是播放大学生非遗保护志愿者在课堂现场拍摄的鼓励视频),让组员感受外界对其传承行为的关注,激发传承动力,引发传承非遗的价值思考。最后,活动结束前邀请组员在彩色纸上写下对自己鼓励的话,进行旨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自我鼓励教育。(3)服务反思。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更多此类服务活动的强化,故需要在接下来的服务过程中加强调查研究,以便在学员遭遇各种困境时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解决问题的服务活动方案。

5.第五阶段:困境时的抗逆力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在壮剧排练期间,出现了外出念书回村的小伙伴嘲笑参演壮剧学生“土”、少数学员退出和师徒教学互动方式不当等问题。(2)服务介入。第一,邀请外出念书的小伙伴一起做活动,通过分享照片、观看电视台的节目视频等方式,引导其了解那瓜村小学生参与国家级非遗壮剧演出传承活动和外界对此的关注情况,激发其反思自己的语言歧视行为,并帮助其在认知的基础之上认同本社区本民族的非遗文化,支持其他小伙伴的传承行为。第二,针对学员退出事件,一是到退出学员家中做家访,并灵活开展家庭场域范围内的小组活动,引导退出者回归。二是帮助留下来继续参与传承壮戏的其他学员,进行负面情绪的疏导服务,即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对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如邀请组员匿名写下对已决定退出组员想说的话,然后由小组活动主持人大声念出来与所有组员分享,并进行灵活引导;三是邀请学员一起制定小组退出制度的契约,对不遵守制度约定者和无故退出者的惩罚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强调任何组员都有退出的自由,但必须根据约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预先告知,经大家商议后方可正式退出。四是结合个别学员已退出的客观事实和原因分析,引导其他学员在尝试努力挽回无效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和尊重退出当事人的选择,但需说明退出者无故退出的方式是不恰当的。由此引申壮戏传承队伍建设的不易,希望组员加油坚持,抛出“一个也不能再少了”的活动主题,稳定继续坚持参与学员的情绪。第三,针对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教学方式、态度不当引起的小矛盾问题,一是通过个案辅导的方式,促成戏班导演、传承人对少年班学员的互动方式问题进行反思,并从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个人辅导,并提出改善建议。二是邀请师徒共同参与成长小组活动,通过传承游戏体验师徒合作的重要性,邀请学员现场分享感恩师傅的话,达成相互理解和谅解,为今后和睦的师徒关系奠定基础。(3)服务反思。作为保护教育的一个难点,学员参与壮剧传承的抗逆力培养,应以本土化方式强化其内心的认知和认同能力为突破点。

6.第六阶段:展演活动结束时的社区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一是展演结束后,如何强化参演学员的荣誉感和传承责任感,以便长期坚持传承下去?二是那瓜戏班的团结需提供引导服务。(2)服务介入。通过那瓜社区教育实现那瓜壮剧少年班成员参演壮戏过程中成长的仪式性认同。在壮剧展演活动结束的第二天上午,服务者在活动组织者的协助下,在富宁县广电大楼开展那瓜戏班成长的社区教育活动,邀请文山州壮学会会长、文山州壮剧团人员、富宁县文化馆人员、那能乡中学校长、那瓜村社区内外居民和那瓜戏班全体成员参与。活动从筹备到实施过程的要点,第一,连接第三届大学生非遗保护教育班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资源,为那瓜戏班所有成员制作成长像册,并在活动现场招募颁奖嘉宾,为那瓜壮剧少年班每一位参演学员颁发成长像册并口头赠言,由此提升戏班成员参与传承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强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戏班成员在传承困境中坚持将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到底!第二,邀请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壮族剪纸老师,以那瓜村小学生参演壮剧传承的故事为主题,构图制作大型壮族剪纸作品,并在社区传承教育活动中邀请州壮学会会长颁发给那瓜戏班,以间接促进那瓜戏班和全体社区内部成员的团结友爱。至此,以问题与能力解决为导向的服务目标已达成,服务告一段落。(3)服务反思。由于那瓜村服务个案所依托的科研项目经费有限等原因,不具备长期在遗产地社区开展此类服务的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将此类服务可持续地进行下去,需在后续研究中思考和探索。从服务效果角度看,本项目从培养传承人才的角度为那瓜村社区两项非遗的保护,提供了一次资源整合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索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三、小结

1.服务模式的特色

(1)服务模式的创新。首先,面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目前招生难的困境和土戏传承人才培养的服务需求,基于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非遗传承保护中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以文山学院民研所专业人员为服务提供者,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完成了对“地方高校介入遗产地村寨开展壮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保护模式”的探索研究实践,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拓展出一项新的服务领域,并为相关的研究和服务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其次,作为一种少数民族剧种,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活态传承,需要节庆活动陇端街作为存续的文化土壤,两项非遗并存于同一壮族村寨社区,相辅相成。因此,对于两项非遗的保护传承服务,可以同时进行。通过服务项目从研发设计阶段到实践过程阶段“边研究边服务与边服务边研究”的互动实践,兼顾国家级和省级两项非遗项目合作传承的那瓜村模式,为地方高校将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少数民族非遗社区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教育保护服务,提供了一项基于实证研究的个案实践。(2)服务方法的创新,即学校社工助人自助理念和方法的引入。本项目的服务和过程研究探索,是基于服务者主体与服务对象客体群之间的助人自助关系,以遗产地社区为服务实施平台,以地方高校介入整合开发遗产地村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为重点,对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实践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保护模式。(3)服务方式的适切性。首先,基于社区动员和社区营造的服务思路,本项目以整合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优势、戏班传承者的文化自觉传承能力优势和遗产地社区成员自觉参与的能力优势,对那瓜村爱好壮剧的小学生开展校外教育传承活动,在暂不具备壮剧正式进校园开展传承教育活动的现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服务项目研发的过程,在初期经历了从计划依靠遗产地中小学教育的正式传承途径,到依靠社区与社会传承教育的非正式途径介入的转变与调整,即通过那瓜村本土传统节日活动和外出展演活动带动遗产地村小学非遗爱好者参与传承非遗的社区教育传承模式,比原计划进遗产地中小学开展教育传承服务更具针对性和适切性,服务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在于此模式可同时兼顾培育戏班传承者群体、参演壮剧传承的那瓜村小学生、社区内外成员等相关者关注并参与传承活动的文化自觉能力,并通过遗产地社区非遗文化空间的保护,为后续的可持续保护奠定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2.服务模式的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