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企业市场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
1.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分析
1.1完善市场经济
市场调控出现错误判断是对市场发展非常不利的,这可能导致市场产品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市场中的产品与社会需求供不对求,生活需求就得不到相应满足,这可能导致市场经济再分配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发生个别行业发生垄断情况。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行,市场经济发生混乱,正常分配将无法正常进行,这使得经济问题协调和解决困难大大增加。如果政府不能合理解决问题,过度追求企业的生产力,很可能给企业在管理思想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比如,企业在管理思想上可能出现混乱,造成思想膨胀。此类情况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把企业思想引向正轨,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
就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在不断向前探索中,这也一定程度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问题,并且受外界影响较大。这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企业,都是一个很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完善是势在必行的,这对整个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1.2施行宏观调控
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建设阶段,对市场健康运行和政府体制完善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就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带来一定局限,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存在一定阻碍和问题,市场调节过程中,对进行经济调控的一些调节手段还不够健全,这非常不利于市场秩序的恢复,这是在经济把控中宏观调控难以进行的根本原因,并且對经济把控的作用也不太明显。经过系统分析我国的经济体制,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政府应加强科学宏观调控,运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来缩小和打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切实加强公有制经济体制,运用公有制的经济体制改善市场的自我调控功能,并且政府应切实完善宏观调控制度,这可以极大的促进国家和企业稳步和健康的发展。
2.加强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建议
2.1从市场背景发展分析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化的生产不可分割,在市场经济的调节和社会分工过程中,国民经济已经逐渐向共同竞争和相互依存的良性竞争中发展,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这对我国目前乃至以后的经济建设发展而言都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商品经济的兴盛发展使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其能充分探索和讨论去设立一些解决措施。严格去贯彻实施按劳分配制能使市场竞争更具有序性和积极性。要使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长远的发展,只控制和约束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两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企业奉行利益至上,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是造成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很大原因,还可能使得企业违规操作,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合格率较低,不仅达不到国家质检标准,还会造成资源浪费。这就要求政府进行科学的宏观经济管理有效的调控国民经济的命脉,去使得国民经济更加协调的发展。其中要着重考虑的是对资本的管理不能只关注个别行业,要强化有单个企业之间共同建立的联系,在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时,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防止调控时出现进行混乱的状况。
2.2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分析
经济体制建设对市场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不断变化发展,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也随之改变,许多经济再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例如,国有企业为使经营活动和市场进行有效对接,使其管理方式能与现代市场管理方式更加贴近采用职权分离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是调控国计民生的相关经济行业和经济体制,这为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需要重点考虑的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经济在进行资源配置时需挑选相对适合的方案,做出正确有效的决定去管理市场经济的供应和分配。市场经济能在市场竞争在良性状态不断发展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并在管理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但如果政府对市场竞争情况没有切实的管控,这将很大程度的把市场竞争推向恶性循环发展。到那时再去做补救措施,就有一定的滞后性,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对市场经济存在的缺陷有及时明确的认知,并及时讨论出干预措施,以此促进市场的平稳发展。
2.3对市场缺陷的完善分析
政府进行职能上的调控在市场经济中是十分寻常的,但并非是政府对市场状况直接干预,而是间接干预,出台相应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出台调控方案一定要非常慎重考虑,因为一旦调控方案不够完善,可能导致市场经济出现混乱,甚至引起经济危机,这将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所以,在完善市场缺陷时,要着重对潜在的经济危机进行有效预防,把可能因市场缺陷造成的重大危害降到最低。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管理,更为有序的调控市场经济,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经济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6.42.160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方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这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经验而提出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其必然性。
1 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对相关政策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整,但是,由于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具体来说,市场经济发展现存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法律残缺
不论是何种经济机构,经济利润都是其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在这种单一目标的引导下,绝大多数经济机构的领导者都将精力放在了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机构的经济效益上面。[1]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机构管理体制问题频出的现状。法律制度上的残缺导致各经济机构出现非法运作资金等现象,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利益失衡
法律管理失效的现象还体现在企业内部利益分配方面,很多企业在内部分配利益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主义、极端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现象的广泛存在,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2]
1.3 资金不均衡
在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经济机构的目标仍然集中在建筑行业和贸易行业等领域,导致现阶段资金分布不均衡的现象。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综合经营模式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如果一旦经济出现变动,这种资金不均衡的现状不仅不会得到好转,甚至还会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法正常运行的局面。
1.4 观念落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企业都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这些策略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所制定的策略还难以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难以做到与时俱进,甚至部分企业在制定策略的时候还在运用传统的经济观念,缺乏对新时期企业经营风险、经济价值的深刻认识。
2 建立经济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2.1 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想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构建相应的经济法律体系,只有建立相应的经济法律体系才能够实现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才能够有效规范地方和中央管理的经济权限,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2.2 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流动率越来越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商品生产以及商品交换之间的竞争。竞争的加剧也会导致经济犯罪的进一步增加。例如,近些年来,出现假冒伪劣商品,这些商品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竞争的不断加剧。因此,为了保障社会安定,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构建完善的经济法律体系。
2.3 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市场经济既有其独有的优势,也存在一些弊端。在市场经济确立后,行业垄断、地区保护等问题频繁出现,给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可以说这是发展市场经济仅仅依靠政策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3 构建经济法律体系的积极作用
经济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高低,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正因如此,我应当对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笔者认为,应当从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出发,制定和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3.1 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益
若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法律,可以说这是经济法律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因如此,现阶段很多国家都对市场经法律的制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经济法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各个行业的规章准则,因此,完善的经济法律系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3.2 进一步优化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经济法律则是这个国家经济运行的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相关部门只有充分利用法律的积极作用,全面调整市场经济,才能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化升级。
3.3 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现阶段,不仅我国意识到了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性,其他国家也充分意识到了构建市场经济法律的重要性。不仅如此,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经济法律的全球化也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我们有必要创新经济法。
3.4 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调整相关法律政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使经济能够在法律的调整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完善经济法律体系的策略
经济立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国家必须对经济立法工作的重要性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现有的管理资源,将经济立法的作用发挥出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4.1 加大日常的监督管理力度
完善经济法律体系必须构建相应的监督计划,从而保障经济立法的正规化,将经济立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立法机关在制定相应的经济法律的过程中,应当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保障法律的可操作性。
4.2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
随着网络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立法工作领域也不例外。在经济立法过程中,立法机关应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编撰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有效降低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立法工作难以开展的现象发生,切实保障法律的科学性。
4.3 转变法律管理的策略
保障市场经济发展必须以执行相应的管理法律为基础,只有法律策略得以制定,市场经济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立法机关应当根据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营情况出发,及时更新经济立法策略,并严格控制内部资金的收支情况,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4.4 制定构建法律的目标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经济立法。立法机关在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以实现经济法律的价值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提升经济立法管理效果,从而构建完善的经济法律体系,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经济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策略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经济法律w系的构建给予高度重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卫东.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J].理论学习,2003(3):17-18.
[2]陈春燕.论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87-288.
经济法从诞生之处,就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概念。对于经济法的定义也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产生了不同定义。通过对前人理论的充分研究,本文采用了一种符合我国经济现状,受到最多认可的定义模式,即“经济法是一种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协调组织管理性关系的法律”。通过定义,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经济法的两个特点:(1)经济法对经济管理活动有一定的约束能力。经济管理部门也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约束的过程中,也受到经济法的管理和约束。这从侧面上论证了,在我国的法律体系当中,法律永远要高于职能机构,任何参与到经济活动活动中的法律都将受到经济发的约束,没有例外。(2)经济法对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有着重要意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讲,公平是最基本的法则。而如何维护这种公平正是经济法重要的职责之一。在经济法运行的过程中,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是重中之重。
2经济法存在的重要性
经济法产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节中我们主要对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做具体论述,分为以下三点:(1)“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协同作用。“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这样的隐喻分别表示了对市场经济行为起到规范作用的外在力量和内在经济规律。其中外在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经济法。市场的经济行为通过内在的经济规律维持,但当市场出现不合理预期的时候,政府和经济法这两种外在的调控手段必然会实施调控重要,对市场经济的行为进行约束,最终实现市场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2)经济法是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定和规律。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之一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型。为了解决这种不协调型,在矛盾中使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法的诞生成为必然。经济法能够很好的约束这种矛盾。(3)经济法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和法律地位。经济法的社会地位主要体现在:经济法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它有效的保障了我国经济的长效、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人民生活基本保障等很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经济法对我国经济的调控作用,不亚于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法的法律地位主要体现在: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代表了经济方面最权威的法律。由经济法而衍生出的法律和规定比比皆是。经济法在实施和制定过程中,与刑法、行政法等国家法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经济法的制定,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先进经济法的制定标准,也有很强的学术意义。
3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的重要意义
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是根据实施依据、相关准则和要求决定的。在经济法是否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论证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经济法作为一项法律,有独立的调节对象和范围,因此经济法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另外的说法则以“法律都是经济的”为由,不但认为经济法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甚至连经济法这个名称也认为不合逻辑。笔者认为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点:(1)经济法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和范围。经济法是针对市场经济领域中的活动实施的规范和约束的行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一切主体和行为都要受到经济法的约束。经济法专门针对市场经济中的活动而存在。它不可能脱离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而存在,市场经济也不可能摆脱对经济法的以来。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重要依据。(2)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经济法发挥了其他法律部门不能发挥的作用。这是法律部门划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据。在我国的市场经济领域,经济法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分别扮演了“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作用。经济法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法律部门不能替代的。经济法作为管理我国经济活动的大法,在经济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经济法的发展,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各项制度尚不完善的阶段,经济法不但发挥了它法律范围内的作用,更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起到了补足的作用。
4小结
1.道德的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边沁认为评判行为是非的标准是能否增进快乐或减少痛苦。善就是快乐的总量之和大于痛苦的总量,反之则为邪恶。为此,边沁还设计出了快乐计算法则。功利主义认为,正义的行为是那些能产生最大幸福的行为,为保全最大利益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或者为了他人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功利主义不仅肯定了个人利益,也肯定了利他主义,他不仅主张自己的利益,也把牺牲个人幸福而获取大多数人的幸福看作是最高的幸福。密尔认为要获得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社会和法律应该协调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让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人将自己个人的幸福和社会整体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密尔肯定了自我牺牲和正义原则,认为正义与功利是一致的。
2.道德的评价——效果和动机
评价人的行为的好坏究竟是以效果还是动机为标准,这是伦理学争议较大的一个课题。功利主义的早期代表边沁主张效果论,他认为道德是工具而不是目的,道德是获得幸福、快乐的工具,这是道德存在的价值。所以,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主观。继边沁之后功利主义的另一位集大成者密尔在肯定效果论的同时,也强调了动机的重要性。他认为,评价一个人的行为的善恶和评价一个人的品质的善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效果是评价人的行为的标准,而一个人的品质的善恶不仅要考虑到行为的结果,还要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善的行为结果并不能说明就有好的行为品德,同样,品质高尚的人的行为,也不一定会受到人的赞扬,如好心也会办坏事。
二、功利主义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功利主义不仅讲求集体利益的重要性,也强调个人的利益。如果只讲集体利益而忽视了个人的利益,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自古以来,中国就提倡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以“义”节“欲”,个人的正当利益被压制,个人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现在,“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抽象的名词代替个人,这些主义的盛行使得个人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人的独立自由、个人的成功发展、个人的价值得不到认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个人的自由、独立、平等是基础,功利主义原则肯定了个人的合理需求,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个人的物质满足是道德的基础,但是个人的发展也必须遵循社会的规范和准则。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它的局限性,市场经济的准则和规范有利于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也有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精神追求。市场经济的主体受到利益的驱使,凡事习惯性地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始终贯彻“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协调好个人利益和集体的利益的关系。个人的合理利益实现固然重要,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的实现更有利于个人的自由发展。
3.注重效果和行为动机
关键词:企业;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意义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经济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要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经济,宏观经济的管理正是这种模式,它能很好地带动我国目前这种滞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在现代是很受欢迎的。
1.市场经济缺陷需要宏观经济管理进行弥补
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市场造成各种的影响:供不应求、垄断现象不断发生、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等。这种情况都需要利用宏观经济管理进行改变,从而使我国市场经济得到更好地发展。
2.我国的国情需要政府采取宏观调控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虽然在做不断的完善,但是顺应现在的国情是很困难的,然而宏观经济的管理模式对于这种国情的发展很有帮助,为了使我国市场经济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使用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式,从而使我国的经济跟上时代的潮流,同时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做好铺垫。
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主要特征及所受影响
政府的介入和以工业为主采用投资的方式进行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所要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在我国正在以飞速向前跑的同时,其他国家不仅已经具备了这些技能,还能很好地使用,所以在设定经济管理模式的时候既要符合我国的国情,还要以其他国家优秀的管理模式作为参考,做到取长补短,从而制定真正属于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宏观经济的管理模式就是很出色的一种模式,结合其他国家的案例和我国国情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对于投资模式的进行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要求作出投资,面对不同的市场进行不同的实际操作,比如:在美国GDP的提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消费达到一定的水平,投资的提升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在中国却恰恰相反,投资占主要的地位。对于这种不同点,更加要重视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经济管理,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投资模式使我国的GDP有所提升,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1.社会大生产背景下的的必然趋势
(1)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每个经济管理部门之间都有很严密的联系和竞争关系,同时在商品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对于每个单位之间更是要求严格,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进行必须采取按劳分配的处理方式,只是根据现在市场经济所发展的趋势,是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要利用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要求各种经济都要根据宏观经济模式进行管理,从而使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比如:在煤炭产业,根据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五大产业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煤炭为基础进行发展的,所以如果煤炭市场出现问题,五大产业也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宏观经济的管理对于公平的分配是很有帮助,真正做到了按劳分配。
(2)社会化大生产主要是根据政府的指挥进行发展的,但是在进行大生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政府懈怠的现象,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没有办法正常的进行下去,对于这种情况就要有一种相应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使我国的经济有更好的发展,例如: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进行盲目的生产,出现生产过剩的情况,对我国煤炭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宏观经济的管理模式能对其起到很好的作用,使我国经济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2.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可以非常有效地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体制的制定是很重要的,近几年我国不断改变经济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地参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私企的数量不断增加,国家正在加强国企的建设,使政府对各种企业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使我国企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为突出。
3.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能够调节市场的缺陷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中,对于社会资源的管理最为困难,市场的资源之间都会有一种竞争的关系,根据宏观经济的管理能使这些因为竞争关系而出现的垄断现象不再成为社会的主流,同时还能使我国经济在良性状态下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宏观经济的管理在整个企业市场经济中占着主导的地位,是一种根据中国国情所设计的管理模式,这种经济管理方式在现代社会很受欢迎,它的出现使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还解决了很多市场上经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宏观经济管理能更好的解决市场调节方面的问题,所以,为了我国企业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
2.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3.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4.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
5.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6.交通运输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7.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8.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分析
9.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探讨及对策研究
10.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分析
11.浅析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3.论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14.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5.交通运输经济政策体系建设研究
16.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7.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内在意义与关键
18.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19.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分析
20.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21.关于构建交通运输经济预警系统的探讨
2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策略研究
2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24.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分析
25.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26.探究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
27.现代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法
28.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29.试论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
30.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31.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分析
32.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改善措施探析
33.现阶段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及效益提升路径探讨
34.探究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35.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改善措施探析
36.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37.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38.构建交通运输经济预警系统的研究
39.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4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作用分析
41.全面预算管理在交通运输经济中的应用
42.现代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43.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44.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内涵与关键
45.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策略思考
46.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47.试析当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解决措施
48.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探究
49.浅析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50.经济新常态下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重要性研究
51.对交通运输经济预警系统的探讨
52.“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资本论》交通运输经济思想研究
53.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54.部省两级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部署模式探讨
55.浅析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56.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分析
57.燃油税对国民经济与运输冲击的CGE模拟
58.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59.综合交通运输建设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VAR和VEC模型的实证分析
60.促进衡水区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思考
61.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62.试析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
63.2010年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64.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
65.浅析转型期的交通运输经济及影响
66.《中图法》“F5交通运输经济”类名的规范化
67.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区域因素分析
68.2010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69.河北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
70.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71.交通运输经济首季运行保持平稳
72.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73.浅谈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74.论无车承运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5.我国重视北极航行,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平稳
76.论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77.淮安综合交通运输—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78.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
79.试论“十二五”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研究
80.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改善措施探析
81.2015年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82.运输经济学在国际上的若干研究重点及启示
83.浅析当代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形势
84.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
85.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和扩散的机理与对策
86.交通运输-经济复合系统协同效度评价
87.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健康
88.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和扩散的机理与对策
89.西宁市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及预测
90.谈谈“非典”对株洲交通运输经济的影响
91.山东省交通运输经济预警系统的构思
92.2016年10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93.对部级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94.七月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95.2013年前3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96.1~5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稳中趋缓
97.思南县交通运输经济与财务管理初探
98.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一、信用的简介
就人们的理解来说信用就是遵守双方的约定,关于信用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就有说明,信用也是作为我国的传统美德传承下来。但是信用在经济中的意义却与生活中的信用有一定的差异,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以双方的平衡条件为基础的,同时也赋予了法律效益。我国信用制度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在法律界对信用也没有统一的判定,这也加深了建立信用制度的难度,但是综合各学者和专家的定义,可以将信用看做是一种无形的利益。
信用在经济中可是说是合作双方的借贷关系,与经济相关的信用主要是合作双方货币资金的借贷关系和购销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因此在商法中对信用也有特殊的界定。市场经济是在平衡的基础上发展的,但是市场的主体对合作者的了解是无法做到完全了解的,信息上的漏洞也是信用问题时间发生的导火索,市场经济发展上的缺陷所造成的危害相当大,这些信用问题需要运用信用制度来控制,也需要市场主体的遵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信用制度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是实现商法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信用制度与商法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1、完善的信用制度的基本模式
信用制度的发源来自于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而在西方国家中信用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两种模式。其中一种就是欧洲方式,在这种模式中,信用问题主要是有中央银行和国家政府进行管理和监督,将信用制度体制化和规范化,信用制度在政府的管理下逐渐在国家甚至国际区域发展。例如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我国作为其中的成员之一,在遵守国家贸易组织规则的基础上,需要建立全面一致的信用制度,可以说政府是进行信用制度建立和管理最佳选择。而另外一种就是美国方式,这与欧洲方式的区别在于信用制度的建立是由资信企业去完成,资信企业通过对收集的信息的分析进行信用制度的建立,而政府是没有参与其中的,而美国优质相关的企业也层出不穷,竞争相当激烈。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在参考西方国家信用制度的基本模式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国家的国情和发展前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一定的职能进行宏观调控,在信用制度的建立上需要结合两种模式的优势,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在建立信用制度过程中的有效探索
自加入世界国际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新的发展机会,但是国际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则也使得我国经济和法律制度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信用制度做为商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言喻。从大体上来看,我国有关信用问题的事件是比较多的,其中的影响范围也比较广泛,例如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我国大多中小型企业都得不到国有银行的借贷支持,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其中的原因也是企业在银行的欠债率相当高。还有就是企业之间信用危机,很多企业本身的制度不够完善,再加上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信用危机日益严重。我国在信用制度建立上没有一定的基础,在探索中也是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对诸多案件的分析研究,信用制度的建立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国也出台了关于个人信用的管理办法,这也是我国信用制度建立的起步。
四、建立健全的信用制度,促进我国商法的现代化
明确商法的实质。现代化的商法可以可以说是为市场经济设定的,也使市场经济更具法律性,这也是约束和控制市场行为所必需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但是却无法避免市场不正当行为的发生,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制度的约束。在现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信用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信用制度作为商法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建立信用制度的时候,需要明确商法的实质,更应该注意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意识到信用制度在商法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我国在信用制度的建立上是缺乏经验的,对信用制度的建立也不够全面,建立信用制度的工作才刚刚起步,需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信用制度一方面是为解决是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为建立的,是保证市场稳定的重要举措。但是信用制度是商法体系的一部分,建立的信用制度需要符合我国商法的现代化发展。
有效的结合西方信用制度的模式。在上述文章中有提到西方国家的两种模式,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加入WTO之后,有关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西方信用制度的模式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对我国信用制度的建立也有一定的帮助,加入WTO存进我国现代化发展,有效的结合西方信用制度也是促进商法现代化的举措。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得经济制度更加完善,事业组织结构也更加的抽象和繁琐,在这样的情况下,工商管理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这一方面体现在了社会管理系统自身的监督和管理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了政府对市场的监督和行政管理工作中。尤其是我国进入到全球化大潮之后,所面对的形势也越来越复杂,所以这个时候充分的展现工商管理的作用就显得极其的重要,最近几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提高我国和其他国家沟通水平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因为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明显,所以工商管理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更重,这样也就使得工商管理部门无法在短时间之内适应时展的步伐和趋势,这样也就使得市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受到了非常明显的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在当前的工作中抓住时展的脉搏,不断的增强工商管理部门本身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2工商管理的准则
2.1坚持实事求是是准则的实现
在工商管理机构进行执法活动的过程中,会面对很多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这样一来就会给工商管理部门造成一定的困境,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为条件上的限制,所以经常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将这些问题规避过去,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工商管理部门自身的社会形象受损,同时也无法树立其权威性。针对这样的现象,工商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的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同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还要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一问题,在一些难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问题解决的效果,在执法工作中一定要灵活应变,不墨守成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商管理部门自身的职能得以充分体现。
2.2保持依法行政原则的实施
工商管理部门如果想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每一个企事业都能根据其实际的情况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就一定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使得企事业单位对相关的法律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让企事业单位对其重要性和严重性予以正确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的去引导他们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去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还要加强监督和价差的力度,充分的树立工商管理部门自身的威望。
3新时期发挥工商管理职能的有效措施
3.1转变观念
意识是管理的指引,所以思想观念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树立科学正确的管理观念,此外还要将这种观念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此外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将市场的实际情况充分的考虑进来,制定一个合理的工商管理目标,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工作方法,对市场的运行进行严格的控制。
3.2遵守工商管理原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体制不断推广,传统的工商管理方式等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就需要工商部门遵守有关原则对工作进行适当调整:首先,要以自身实际情况为中心。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商管理部门作为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部门,也势必要对自身的工商管理职能进行改革。因此,工商部门要切实为企业着想,为企业办实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其次,依法行使职权。工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尤其是法律的重要性,落实责任制,在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并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企业在创新和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工商部门不能够很好地行使职能,发挥作用,就会抑制企业的发展。因此,工商管理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3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是工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主要从三大方面入手:其一,针对市场准入资格,工商部门要发挥其监督和管理职能,严格考察市场主体是否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确保各主体的合理化,进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其二,加大对市场行为的管理力度,严格监督并控制市场行为,从而促使市场经济行为更加规范;其三,工商管理部门如果单独对市场经济管理是不能够发挥最优效果的,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发挥职能,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确保市场秩序良好。
3.4优化内部结构,划分职能
工商管理部门不能够一直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创新,优化其内部结构,并结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内部进行改革,明确职能,例如:行政许可和审批等,从而优化工商管理部门内部结构,提高执法力度,进而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5建立信誉管理机制
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着其自主的经济发展规律,但是这种规律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监管以及企业有着良好的信誉。如果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没有完善的法律管理制度,很难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环境。这样就会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难运行下去,只有建立良好的信誉管理机制才能使社会整体的经济环境有着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合理的对社会经济进行划分,从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