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阅读培训

小学生阅读培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第1篇

 

人们学习和运用英语教学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理解、吸收、分析、处理、交流、表达和展示的过程。一般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并通过内部语言系统进行理解、吸收和加工,进而转化为一定程度的外部语言。其中阅读是大量信息输入的主要渠道,也就是说阅读是学好英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城乡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小学阶段,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小培养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和技能,有助于发展学生说与写的能力。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口头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其提供词语、语言手段的表达方式等元素。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在语言交际方面也应该抓好阅读能力的培养。儿童在学习英语时,开展阅读活动,了解外国文化的相关知识,这有利于丰富他们的英语词汇,提高智力水平,增加情绪体验,带来学习乐趣。城乡小学生由于生活中的英语实践机会少,要真正掌握好英语,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就显得更为重要。

 

2.城乡小学生英语阅读现况

 

城乡小学生英语阅读的状况可概括为四个字:不尽人意。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课外英语知识阅读量较少;二是英语阅读学习实践机会少。

 

原因一的产生是在城乡中相当多的学生家长不够重视所致。虽然笔者所工作的城乡学校毗邻广州城区,与之一河之隔,但是学生家长的育儿态度和意识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甚至封闭的状态。

 

原因二的产生与城乡小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关。在城市的小学生能接触到的日常生活英语较多。身边大量光怪陆离的影视、广告等多方位的英语“攻略”,并且家长具有相对好的英语素质及育儿态度,很多家长都会送孩子到一些英语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再加上有很多的外国友人在城市旅游观光,城市小学生的英语或多或少都会得到实践的机会。但在城乡结合地区的小学生,由于客观环境的原因,他们能在生活中接触和应用到的英语少之又少。

 

3.提高城乡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综合策略

 

古人曰:授人一鱼,只可救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由此可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方法,对小学生的阅读有着很大的帮助。

 

3.1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3.1.1充分发掘教村有效资源,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应将课内精读与课外泛读、快速阅读相结合。仅仅强调课外泛读而忽略课本的精读,学生的基础知识是不扎实的。对所阅读的材料理解不透,就不能达到明显的阅读效果。因此,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阅读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是很重要的。

 

3.1.2根据学生的学习环境,开发相应的英语课程资源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

 

3.1.3强化学生阅读的基础训练,形成英语阅读习惯

 

阅读目标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始,在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的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实现阅读的终极目标——发展智力,丰富心灵。城乡小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英语阅读习惯,感受不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自然也提不起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要让城乡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从学生的兴趣阅读训练抓起,在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同时,注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文章的深度。三、四年级可以选择小诗,儿歌,配图的短篇故事;而五、六年级则可以选择一些描写儿童生活感受,富有故事情节的阅读材料,又或是一些描写名人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会遇到种种疑难,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文章中出现的新词语。

 

3.2结合校园宣传阅读环境,开发建设英语阅读隐性资源

 

首先,课室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所以课室的布置是加强英语阅读氛围的一个很好的手段。笔者充分利用班内墙报和其它墙壁开拓英语阅读阵地。首先每一个班选出两个英语墙报布置小组,每组四个人。课室英语墙报每两个星期出一期,两小组轮流进行。英语墙报的内容是通过各组员的抄录、撰写等形式进行制作。

 

其次,学校走廊是学生必经之路,因此走廊的宣传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走廓的墙壁可以随处看到一些名言警句如:A day’s plan starts with mor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 (两人智慧胜一人)。另外在校园的各种设施牌上,尽可能是中英文标注,如Computer Room (电脑室)Keep off the grass !(请不要践踏草地)等,尽可能创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

 

再次,听与读都是语言信息输入,听有助于学生准确地说与读英语,所以笔者利用校园广播使校园英语氛围更浓厚。笔者还鼓励学生自写简单的英语日记,投稿到校园英语广播时间进行广播,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竞争氛围。

 

3.3创造课外英语阅读的机会,提高学生自学意识及能力

 

学生在校的时间与在校外的时间几乎是相等的。因此除了让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英语的学习,教师也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校外积极进行英语阅读的训练。

 

⑴ 鼓励学生订阅英语报刊杂志,如《英语周报》、《学英语》、《随堂阅读》等。这些英文报刊杂志都是有针对性地分年级知识水平出版的,具有学习的目的性、阶梯性;能加大小学生阅读范围,拓展英语知识面,是适合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

 

⑵鼓励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开展故事拓展或改写的比赛活动,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参与这个阅读活动,看谁更能深入阅读,理解故事,也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⑶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多制作英语海报等活动。

 

⑷多鼓励学生利用身边英语阅读信息资源,充分开拓英语阅读的渠道。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铺平了道路。而如何更好地开展城乡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逐步提高广大城乡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是我们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目标。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策略;促进;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识字、造词、组句、阅读、及写作能力。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的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是对孩子的学习影响最大。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本文着重要论述。

一、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所占的比重仅次于写作,从一张小学语文考试卷的内容来看,满分是100分,除去作文占得的50分,在剩下的50分里,阅读就独占了30分。由此可以看出,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能从实质上提高孩子组词、说话、朗读、概括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小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呢?

二、我国小学生的阅读情况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课内阅读主要面对的是教学课本内规定的内容,与课堂教育内容紧密相关。课外阅读则指的是教学大纲以外的阅读内容。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科目。课内阅读能够有效地巩固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和知识,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二者的地位是同等的。

根据有关部门在2010年进行的统计,全世界小学生的阅读量,以欧美国家居高,我国的小学生阅读量还排在中等地位。联合国教科文总署在2011年对五大洲,50个国家的小学生月均阅读量(以一万字的读物作为标准,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作了详细的调查统计。欧美国家的小学生平均每个月要读完10本书,其中美国每个小学生平均一个月完成7本书的阅读量,英国的小学生每个月平均读完6本,法国小学生每个月的阅读量是5本。而作为亚洲大国的我国,小学生的月平均阅读量仅为3本,在这50个国家当中排在中下游地位。

从这两组数据来看,我国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现状不容乐观。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如此之少呢?

三、造成我国小学生阅读困难的原因

第一、教学内容繁杂,时间不充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小学教育内容较为繁杂,在完成了课堂上教室安排的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之后,回到家里还要被家长安排去各种课外兴趣培训班上课,这就使小学生原本就少得可怜的阅读时间都被各种各样的作业和兴趣班占用,小学生的阅读量当然会少。

第二、教师和家长的误解

一些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阅读课外读物是一种无用处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殊不知这种想法和行为,才真正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我国的语文学家吕叔湘对于阅读曾说过这样的话:“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上学会方法,课外才能去实践。而实践的方法正是去阅读那些书籍或课外读物。而阅读也正是改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四、促进我国小学语文阅读的策略

针对我国小学生阅读量不高的现状,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引导学生不仅喜欢课内阅读,还要爱上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呢?

第一、紧抓学生心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心智还不算成熟,对事物的好奇心也非常重,而且他们更渴望色到教师或家长及同学们的认可。所以教师在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恰当地举办阅读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大赛等趣味活动,让这些活动去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他们积极的去阅读,让学生的才华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满足他们小小的“成就感”。

第二、教会学生如何读书

因为学生的个人素质、生活经历、理解能力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所以在指导学生读书的时候,也要做到“因人而异,面面俱到”。

晚晴汉族军阀将读书与自己戎马生涯的经历相结合得出了读书三法:精读、略读、浏览。认为,读书和攻城打仗是一个道理,因个人资质,对待同一本书,可采取精读、略读和浏览这三种读书方法。不同资质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做才会事半功倍,达到读书的目的。

第三、为学生选择推荐一些书籍读物

小学生还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涉世未深,极易受到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影响。虽然说开卷有益,但是未必每一卷书开卷都有益。前苏联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书还要坏。”由此可以看出,指导学生阅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书籍,它的意义非常重大。

五、结束语

阅读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和家长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本领的人,他们的竞争力就越强。学会阅读就是学会学习的核心,也就是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阅读,要把阅读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利用阅读不断地去发展学生,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炎夏.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语文教育,2004(10).

[2]王心影.小学语文阅读新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2011(6).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阅读;策略研究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自主阅读能力是一

个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其一,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发展要求学生有极强的自学能力,能随着时展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因此,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变革的时代,教育应该更努力地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而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但事实上,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其二,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高效地获取信息,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阅读能力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审清题意,并根据仅有的信息推测出更多的隐含条件。因此,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其他科目。

其三,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未来获得发展的根本。当今时代是一个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时代,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应树立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的意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培B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1.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1)生活化教学

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在阅读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将阅读教学的材料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阅读中找到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契合的部分,加强阅读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引入生活之源,寻找生活中与阅读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让阅读教学回归生活,从而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比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通过仔细观察,再结合课本内容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化成为一只青蛙的,这样把课堂阅读和课外生活结合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观察和语言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情境式教学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教学的时候,可以营造一个阅读教学的情境,并为情境赋予更多的情感基调和背景条件,将学生引入到阅读情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内涵。例如,在《秋天的图画》一文中,作者通过多种手法来描绘秋天的各种情景,而有的小学生并不能在文字上真正体会其景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把课文中秋天的景色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看,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演示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从而用心去体会和感悟作品所传递出的思想、情感,以此获得较强的审美体验。

2.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阅读的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没有提前了解课文内容知识的习惯,只等着在课堂上老师为其讲

解,在阅读课上的收获甚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之前,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大致浏览文章内容,教师还要根据文章的主旨大意引导学生对某几段细致解读,可以写一些自己的收获和感受。阅读关于某一历史阶段的文章时,可以要求学生查询相关资料,对文章背景有所了解。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在仔细阅读后找到不理解的问题,上课时带着问题听课,既提高听课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2)鼓励学生课前主动质疑

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学生面前拥有绝对的权威,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甚至是质疑教师,这样的教学会逐渐降低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后、正式上课前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仔细阅读,并在阅读时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看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核心立意。学生在质疑之前一定会尝试自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学生思维产生差错时及时纠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小学语文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积极研究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以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分析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其中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能少于150万字,而多项数据显示,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由于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农村家长又大多忙于农活,对孩子疏于管教,加上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重视等,导致孩子的阅读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增加,很多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对孩子的关心更多的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注重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少之又少。这对于孩子自身的发展十分不利,而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因此改善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地点为陕西省澄城县部分村镇,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5%,发放家长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5%,访谈小学生及学生家长20余人,并对访谈过程做了详细记录。通过对问卷结果及访谈内容的分析,我们对陕西省澄城县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1.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据问卷结果显示,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占66.48%,24.58%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有一点帮助,7.26%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1.68%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有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帮助较小或者没有帮助,而认识对行动有很大影响,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认识不足直接影响了其阅读行为,可见加强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十分重要。

2.学生阅读时间不够

在对村民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村里已经没有小学,孩子们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上学,回家还要干农活做家务,使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不可否认,撤点并校确实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改善了农村师资队伍,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而一项政策的实施必然带来诸多问题,路上耽误时间对孩子的学习和阅读的确不利。另外,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周末及寒暑假也留超负荷作业,占用学生课余时间,挤压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学生虽然喜欢阅读,却无奈没有时间和精力。

3.农村小学生家庭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雕刻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对农村小学生家长最高学历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获得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家长仅占1.64%,大学本科占19.13%,高职专科占17.40%,高中占31.15%,初中及以下占30.60%,可见大部分学生家长学历在高中及以下,家长的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也影响着家庭的文化氛围,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农村家长进城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奶奶文化程度则更低,对于家庭阅读氛围的创建十分不利。

4.阅读资源匮乏

被问及学校是否有图书馆时,60.89%的学生选择有,39.11%的学生选择没有,可见农村小学图书资源比较匮乏,且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多数学校图书室无专人管理,大多图书也都已过时,有的学校图书馆形同虚设,根本不对学生开放。而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也大多建立在城镇市区,农村离市区较远,所以农村小学生也不能常常享受到省图书馆、市图书馆提供的便利。

三、解决的对策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而阅读兴趣的培养,老师和家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买书时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意愿,同时加强引导,最好和孩子一起看书,读完之后和孩子一起交流心得体会。而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应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即可,不做硬性规定。有不少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并且有十分苛刻的字数要求,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督促学生阅读,但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一定的打击,很多学生很反感写读后感,甚至把写读后感当成一种压力,从而不愿意阅读,因此老师应慎重考虑学生写读后感的问题,可以布置,但在字数和内容上可以不做硬性要求,让学生真正写出读后的感受。

2.家长要有意识的指导督促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要以身作则,在家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家庭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首要场所,父母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在家庭中,阅读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因此阅读氛围十分轻松愉悦。首先父母自身应当提高阅读意识,加大阅读量,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父母阅读,对其自身的生活也很有帮助,可以订阅一些期刊报纸,关注时事新闻。最好在家中有书房,常带孩子逛书店,尽量多买些书,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亲子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父母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受益。

3.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因此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应当十分重视,现阶段,很多农村小学没有图书馆,这对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不利。学校应想尽一切办法建设图书馆,全方面采购图书,老师家长和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家中闲置的书籍拿到学校供大家翻阅。图书馆购买收集书籍时应格外注意,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书籍,覆盖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各个层次,且种类丰富,满足学生多方面阅读需求,尽可能每年购置新书,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知识。

4.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

素质教育不应只是喊口号,要把素质教育真正的贯彻到教学中来,学校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注重升学率,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学校的真正职责所在。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早读晚读时间不要硬性规定阅读内容,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空间,同时适当安排考试次数,各科作业也要适量减少,关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外阅读。

5.政府加大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帮扶

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许多公共设施建设不及城市,尤其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严重不足,这影响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农村小学生享受不到充足的阅读资源,不利于扩展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因此,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农村地区图书馆的建设,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还可以倡导社会各界为农村小学生募捐书籍,把各处闲置的书籍收集起来建设农村图书馆。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也十分必要,农村由于消息闭塞,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农村教师自身素质也不高,因此对于新提出的阅读标准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对老师进行培训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使教师更好的理解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

作者:汪佩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17.

[3]黄娟娟.认字、识字等于早期阅读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214.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EB/OL].[2012-12-29].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第5篇

服务对象的调查与分析

追随高师教学见习实习,我们到晋中市各联系教学点的小学和部分典型小学做了关于图书馆藏和阅读的调查,基本情况如下表:

调查的小学中,城市小学馆藏图书较为丰富,生均图书20册,教学类和课外阅读类图书成分比例合理,有专业图书管理人员,并有相应的读书活动、要求,加上城市小学生家庭环境因素,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和学生课外阅读需求;乡镇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小学次之,生均图书15册,课外阅读类图书比重大,图书来源多为捐赠,包括部分旧书刊物、各类课本,及不适合现代小学生阅读要求的图书;村小图书明显缺乏,生均5册,图书来源多为捐赠,因留守儿童比例大,家庭读书环境缺失,加上教师的不稳定性,教学用书不能紧跟教学需求,课外阅读类图书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要。

综合上述分析,城市小学教学图书资源相对丰富,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较好,教学期刊、教改资料更新能跟上教改形势发展需要,对图书资源的整理和利用较好;农村小学图书更新速度慢,特别是教改所需、学生现代阅读中的文学、科普读物短缺严重,而且,管理人员非专业化、经费短缺、电子阅读匮乏。因此,将图书服务指向定位于农村小学教学教改需要,既满足了高师教学所需,又服务了区域小学教学需求。

小学教学服务模式的建立

高师图书馆主要是服务高师教学需要,而从高师教学定位出发,教学指向是小学教师培训和小学教学所需。因此,切实做好小学教学图书所需是做好高师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和核心。

基于师范课程培训的图书管理人员的连带培训 师范毕业生将来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图书管理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学习,涉及比较典型的教学培训热点,农村小学是核心教学问题,可以将师范学生和农村小学图书管理人员集中一起培训,形成师范学生和农村教学第一线教师互动性教学状态,在校生能对目前小学教学现状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第一线图书教学管理人员又能在教学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得到充实和拥有前瞻性、应用性的教学能力提升。

基于课程教学服务的资料提供 针对广大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的现状,编制整理汇编教改急需资料。图书管理人员中充实一定数量的教学专家,从教学第一线调查了解教学所需,既为师范教学服务,又为小学教学服务,将各小学有限的图书资源扩大使用可能,轻快便捷地服务教学。同时,对教学必备参考书、工具书、报刊前沿教改文章检索提供基础服务。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共享 数字图书馆建设投入较大,农村小学建设完备的体系有相当的困难,这一点我们充分利用高师数字图书馆的有利条件,形成资源共享,最大限度提供了小学教师和小学生的阅读保障。

提供完善科研服务

图书馆联盟是老话题,联盟中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图书馆体系建立已有相应成就,而小学教学和针对小学生阅读体系的图书联盟建设并不成形。这一点,对高师图书馆建设是必须面对的课题,而小学教学阅读层面又具有教学研究特质,这样,高师图书馆建设高质量的科研服务同样显得非常重要。从以上分析结果出发,可以构建理想的高师与小学教学图书馆服务联盟,以高师图书馆为核心,以服务区域小学为基点,建立图书服务网络体系,用流动服务的方式,为小学教学阅读所需提供保障,以此为平台,提供小学图书馆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相关数据等服务。

科研服务是长远的话题,可以建立针对小学教学阅读的专门科研部,在服务实践中综合各小学实际情况,量身定做阅读服务款项。科研部中,以高师图书馆高级管理人员为主体,聘请高师小学教学专家、教育局教研室专家、小学优秀教师,形成完整的教科研体系,具体研究各类别小学教学中的图书服务方式和内容。这样的高师图书管理思路,不仅满足了高师教学需要,同时极大推进了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区域图书的最大化利用。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生;个性化阅读

一、 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两段话已充分说明了阅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学科,阅读能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方面得到大量的积累,有了量的积累就有质的飞跃,学生“胸有点墨”,有了良好的语感就自然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阅读对发展人的语言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若干建议

(一)根据小学生的特性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不少教师认为这对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起到很大的阻碍,所以对学生的个性加以抑制。如果教师能够反其道而行,善于将小学生这一特性与教学相结合,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成效。在课堂设计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提供给学生进行对话或朗读。如在教授猴子摘桃的故事后,教师可以准备另外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猴子捞月,然后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并通过自身体验将寓言中的寓意渗透于思想中初步形成个性化阅读能力。

(二)让学生在愉悦的阅读气氛中汲取知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住良好的课堂气氛。因为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引导,并且他们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当抓住这一点,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营造一个活跃的求知氛围。如在课文教学中,当发现学生都集中精神听讲时,教师就应把握时机,因为此时的学生可能被书中的情节所感染,对课堂内容比较了解。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段,理清文章层次后详细阅读,对文章进行分析。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主动阅读,可以对课堂积极性高的学生进行登记,然后期末进行表彰奖励,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正面引导,表彰奖励必然能够对学生产生刺激作用,进而促进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拓展阅读教学的资料

许多学校引进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正是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寻找新颖而又有吸引力的阅读资料,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教授完某一课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搜索找到相应主题的文章,并制作成PowerPoint文档,配置图片和音乐,让学生能够有全方位的感受。在课堂上,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读,有了学习氛围,小学生就会自动融入其中,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扩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发现学生被文中内容所感染时,应引导学生及时做好笔记,把自己认为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进行标识、分析。长期坚持这做法,让学生建立专门的本子来收集受用的、感动的内容和语句,就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让学生记下语句时,应让学生在旁边附上自己的所思所想。另外,课堂上,学生在观看教师提供的PowerPoint文档时,也应及时做笔记,记下对文章的感受或对文章某一细节的想法。之后,教师在课程教学进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周设立一节课让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上台讲授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公众演讲能力,一举多得。

(五)引导学生将语文阅读知识运用在生活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相联系,能够把阅读所汲取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并将生活易发生的事或自己做过的事,通过口述表达出来,提高自己的表达和阅读能力。例如,在教授我国经典故事“小黄香为父亲温床”时,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中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情,并记录下来,如为劳累工作回到家中的父亲拿一双拖鞋,帮助母亲做家务,体会母亲的辛劳。之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口述表达出来。小学生的学习模仿能力很强,只要教师能够给予正确引导,学生能够受用终生。

三、总结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特性,并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扩散训练,培养学生的情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层次和建立完善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第7篇

>> 幼儿国学经典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国学经典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研究 浅谈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完美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尝试 小学经典名著阅读教学之探究 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 让国学经典融入语文教学 浅谈经典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育与国学传统初探 与国学道德经典同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国学经典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经典教育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国学经典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国学经典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郑素珍")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国学经典承载了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近年来,我国的小学刮起了阵阵国学经典阅读的风潮。本研究在调查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小学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学经典 小学语文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87-02

何谓“国学”?对于国学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但目前学界比较认同的一个说法是: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①所谓“国学经典”也就是说国学中最精华的、具有典范性的著作。国学经典承载了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的国学经典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从小学就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阅读,不仅可以让小学生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还可以使小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人文知识,提高个人的修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其次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使小学生从小修身养德,立身做人。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国学经典在教育层面上体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修身做人上。如孔子的仁爱思想、老子的敬畏自然、孟子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等圣贤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它们不仅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也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掀起了一阵阵“国学热”,诸多学校针对阅读国学经典开设了校本课程、创立国学经典阅读角等等。然而纵观“国学热”的背后,我们却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国学经典阅读的数量增加了,可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本质上得到提高了吗?小学生在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文本的选择上都存在着一些局限,学校应思考如何在本质上提高小学生的国学素养和语文素养。而作为教育者到底应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本研究认为应将国学经典同小学教学有机地融合,从选择国学经典中合适的阅读内容、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改进国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方式、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办法这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 选择国学经典中合适的阅读内容

2015年3月,本研究对小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不清楚何为国学经典,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方式上有63%的小学生表示“根据封面选择”。近三分之一的家长表示只是根据网上的推荐来给孩子挑选阅读书目。在针对老师的问卷中有一道开放式问题――“在开展国学经典阅读的教学中有碰到何种困难”,有很多老师提到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如何选择和筛选合适的阅读书目很令他们苦恼。因此要想使小学生充分地、深入地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必须从选择合适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篇目开始。

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首先要考虑到小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阅读能力以及语言学习水平,在繁多的国学经典中,最精华最具有价值的却不一定是最适合小学生读的。因此在篇目的选择上应该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编订,由浅及深、循序渐进。本研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国学经典阅读篇目,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低段一二年级的学生以阅读经典蒙书为主,例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它们兼具朗朗上口,易于诵读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配以富有童趣的解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段学生可以选择《论语》《千字文》和《孟子》。高年级段可选择《大学》《中庸》,引导他们将经典同实际相结合,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与道理。

二 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

调查研究发现,针对“学校是否有具体的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方法或方案”这个问题,大部分教师的回答是否定的。对于课程的基本目标、基本理念、教学

模式等,大部分教师都表示不清楚。“我也不清楚如何系统地教授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自己在国学上面的素养也十分有限,所以课上也只是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对于国学课程的展开是迷茫的,因此要使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真正地发挥作用,在解决教学内容的同时必须制定一套可行的、有效的实施方案,而第一步就是明确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低段年级学习内容是蒙学经典,低年级段学生的文字理解、阅读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学目标应该以诵读和识字为主,文化感悟、文义理解可作为其他教学目标。中段的小学生学习内容为《论语》《千字文》和《孟子》,处于这个年级段的小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和阅读能力,在文义的理解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国学经典阅读的教学目标应在诵读、识字的基础上增设知识积累、理解文义和感悟文化。识字在这个阶段不再需要教师亲自教学,而由学生自行完成。文义理解应该是教学重点,但也不要求逐字逐句的深入剖析,而是重在理解文章大意。感悟国学经典中的文化应由学生在诵读和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自主进行,而非教师刻意的行为。高年级段的学生通过积累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识字和诵读已经不需要再加强调。在此基础上国学经典的教学应该注重文义理解和文化感悟,教学中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文章背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三 改进国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方式

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时方法都比较呆板和形式。“我认为他们阅读国学经典之后会背诵就算完成目标了,至于其他的目标我认为无法去衡量。”是的,国学经典的学习离不开背诵,但是过于强调“背诵”反而会使阅读变得呆板、枯燥,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经典的阅读要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把《三字经》编成有旋律的儿歌,还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来讲授经典内容,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绎国学中的一些经典故事等。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教师更不应该只强调学生的背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加以点拨和引导,让学生透过文字捕捉到国学经典作品中的情感魅力。

四 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办法

调查发现有许多学校在实施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时候,并没有一套系统的实施办法。“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什么时候开设课程,课业紧张的时候几乎不会想到要去监督小学生进行阅读,主要还是看他们的兴趣和自觉性。”没有系统的实施办法会使得课程开展效率低下。首先课程必须定时,苏悦在其研究中曾提到“逐日咀嚼法”,学生最好能每天都阅读国学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背后的意义、文化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因此,学校必须安排每周一节阅读课程,结合语文课和晨读进行名句诵读赏析等活动。总之,每天保证有大约半小时时间来学习国学经典。每周一节的固定课,可以用来复习或者举行经典阅读活动。其次,必须要规定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本研究在小学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了每日任务卡、每周任务清单以及学期反馈表(由家长填写)。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个人素养是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实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要想使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真正发挥其陶冶情操、提升文学修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首先教师本人必须具有较高的国学专业知识素养,这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同学生的相互交流,了解学生在国学经典阅读中的需求及困难,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对话。除此之外,国学经典中本就包含许多道德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教师的为人师表能成为学生国学学习的“助推器”。因此学校必须定时举行针对教师的培训会,提高教师自身的国学素养,探讨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会上也可以请专业人员指导教师开展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等。

五 结束语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第8篇

一、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

我校六年级的学生均已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已经开始个性的发育,处于性格、兴趣、爱好等各类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这是一个很健康、很良好的倾向。事实上,农村学生占85%的是留守儿童,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考。我今年寒假有幸参加了遵义师范学院初教系、道真自治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我针对如何《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对本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参见下表:

统计中“有很多想看的书没有机会阅读”,“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希望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读物”、“希望家长的支持”、“有家长的辅导(监督)”等等。还有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丰富知识”。而这些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愿望理应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但现实与愿望截然不同,那么,是什么原因在阻滞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呢?不难看出,通过以上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原因所在,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在调查统计数据中发现,在教育评价、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任然以考试成绩论成败,使本应该占有一时之地的课外阅读被束之高阁。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少不了学生课外阅读。而学校的课外阅读情况开展如何,参见下表:

另一方面,学校根本没有阅读课,学校对学生的作业、品德、纪律、卫生等列入考核范围,进行评比,唯独把课外阅读弃置一边,学校图书室藏书远远不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为了迎接大小的统考,各科老师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费劲精力完成作业,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教师真的想进行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一句空话。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因为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学生被动地按照考试要求,读教材、背诵课文。这样长期下去只会扼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三、家长对课外阅读不理解

我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他们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根本不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教科书上的知识都未吃透,把课外阅读看成“不务正业”,实属“多余”。

请参看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