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课堂教学案例

汉语课堂教学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埃及留学生 文化体验 案例分析

目前,多数的对外汉语教学相关文献更加侧重于欧美国家和日韩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中文语言教学策略的研究,相对于埃及留学生的研究却比较单一。因此,本文借助对本校暑期埃及留学生班教学的机会,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针对埃及留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课内文化体验及案例展示

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实现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融合。针对埃及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过多讲解文化还可能挤占语言训练的时间。让埃及留学生在教学中经历“感知文化―了解文化―理解文化―比较文化”四个阶段,从而促进训练学习者使用汉语进行叙述、描述、表演、概括、解释、比较、评价等语言功能的过程。

埃及留学生教学案例分析一

这里用吹画课为例来讲解下教学案例分析。吹画,它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美术艺术绘画形式,通过借助创作者口里的空气,吹动颜料形成艺术图画的美术形式。由于埃及的国花是莲花,在传统习俗和中,他们认为莲花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圣灵之花;而在中国,莲花历来为我国人们所喜爱,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具有忠贞、高洁的品质。从这一点出发,共同的文化便能激发埃及留学生的兴趣点,削弱两种不同文化间的障碍。因此本次吹画课则以《采莲》为主题进行授课。

1.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工具:毛笔、宣纸或A4纸、墨汁、吸管、化学实验室使用的滴管。

教学视频:吹画作品演示视频《采莲》,在操作前给留学生介绍吹画文化,播放视频感受吹画艺术魅力。

口语练习:“我喜g吹画,我们一起吹采莲这幅画。我喜欢用红色的墨作画……等等”。

2.课堂活动设计。将中国的笔、墨、纸、砚一一展示给埃及留学生,并介绍用法用途。再播放笔墨纸砚简介的视频(5分钟)给埃及留学生观看,让他们初步了解这个文化点,引起兴趣。教其使用毛笔学写“莲花”两个字,体会与硬笔书法的差异。写完后再互相使用汉语评价对方作品以练习口语。最后有老师示范指导“采莲”吹画,让埃及留学生亲自操作,感受用不同的吹画方式描绘出他们喜爱的莲花。最后模仿中国画盖章签名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吹画作品上签名。

3.教学效果。吹画文化教学课程整堂课学生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一改传统中国式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相反实现了埃及留学生参与和体验文化过程的最大化。教学期间,以莲花为主题达到了文化共同,不仅有作画体验过程,还包括汉语口语练习,全程汉语交流满足了埃及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操作中的互相协助合作又符合其群体式交流方式,一堂课下来,埃及留学生状态极佳、酣畅淋漓,这样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也使得中国语言与文化的传播变得轻松快乐。

二、课外文化体验及案例展示

国外学校课外教学实践更多追求的是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只要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不管是课堂还是外出教学,都能达到别有用心的效果。Field Trip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课外活动。学校里一切与学校教育活动有关的外出活动,包括踏青,去动物园,博物馆,去宇航中心看飞船,去参加橄榄球比赛,去听音乐会等等,都统称为Field Trip。目前Field Trip盛行于欧美国家中小学教育,在此,本文加以借鉴应用于埃及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

埃及留学生教学案例分析二

1.教学资料的准备。设计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研究课题,分小组进行资料查阅、问题分析、调研对象等,按照要求制定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题。

2.教学设计。(1)全班12人,每4人一组,共分成3组。(2)以“环境污染和保护”为实践主题,划分成环境污染现象、环境污染原因和环境保护解决办法三部分,三个小组各负责一部分进行调查分析。规定时间为3天,留学生按时间要求上交社会调查结果,否则会降低综合评分成绩。要求问卷调查、调查报告纸质版为拼音版,查阅资料做采访时要求中英双语交流,并给出了一些常用词,如“和……有关系”、“是……的原因”、“因为……所以……”、“……引起了……”、“解决的办法有……”、“是……的责任”、“我建议……”等。

3.教学效果。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中,充分调动了埃及留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环境污染与保护”是中埃两国共同关注的课题,即使身在中国,留学生也非常愿意投入实践,同时联系本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另外在口语老师和写作老师的要求下,留学生积极配合,汉语能力在短短一个月内有了不小的提高,同时在时间和成绩约束下,一改往日迟到作风,实现了文化共通。

文化体验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主体,注重的是文化教学的过程,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这种模式深受留学生欢迎,特别是短期来华留学生。

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汉语国际教育 协同 实践

一.引言

构建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体制机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协同,已经成为系统推进工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方法。”(李儒寿,2013)目前,国内关于协同培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从宏观层面研究协同培养机制的内容、实现路径(何郁冰,2012;杨路,2013;张兄武,2013;罗尧成等);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蔡新良,2012;李忠云,2012等)

(2)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实践内容的协同教学。其中以医学、工学专业的研究居多。

虽然国内关于协同培养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重视协同培养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协同教学研究;医学、工学的协同培养研究较多,理学、文学专业相关研究较少。

而当前“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建立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校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思路。在此思想指导下,在医学、工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协同培养研究的带动下,对人文社会科学等具体类别课程教学资源的协同建设研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之一,是将“协同培养”落到实处的具体努力。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为例具体探讨“协同培养”在人文类学科的实施办法。

二.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资源匮乏

在我国,地方高校尤其是内陆地方高校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学习资源缺乏、专业发展缺乏特色等问题。而地方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这些问题更为突出。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交流的方式才能掌握国内外汉语教学的最新资源,而这些资源集中在北京少数高校中,虽然每年北京语言大学会组织汉语国际教育暑期培训班,但能够参与其中的教师还是少数,而真正能够运用到教学中的可共享教学资源仍然无法做到充分共享。其次,地方高校留学生生源不稳定,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实习基地较远,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

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毫无优势可言,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实践内容,构建可操作性强、可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库是发展本专业的方向之一。

(二)课程教学强理论弱实践

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同其它教育学类别课程一样,强理论而弱实践。学校采用211教学模式,虽然大学四年最后一年都是教学实践时间,但是前三年的学习基本上以理论学习为主,少量的实践学习也是以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的自主创新训练项目。因此,学生未进行汉语教学实践之前的理论学习,任课教师的教学犹如纸上谈兵,与学生之间无法建立直接的理论感受;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教与学都味同嚼蜡,课堂互动较少。传统的理论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三)实践教学条件较差

由于地处中部省区,本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国外的交流合作相对较少,学校的留学生生源不稳定,数量少,只能通过与外校合作的方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但这种实践教学耗时长、学生管理不便且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导致外在实践教学条件难以保证维持。这种实习状况仅限于毕业实习,日常教学实习更是无法保证。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开展协同培养方式,就是要打破地域和资源壁垒,突破自身的这种缺陷,一做到资源共享,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四)缺乏对实践师资力量的评价与监管制度

学生在外实习基本上是散养的方式进行,没有固定、统一的指导老师,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摸索锻炼,与在本地进行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相比,还未形成成熟完善的实践师资力量,对实践指导教师也没有相应的监管与评价制度,无法保障教师与学生的权益,也无法保障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效。

三.“协同教学”在语言学类课程的实现路径

协同教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的教学模式(王少非,2005)。这是一种综合教学模式,由学校协同教学、学生协同学习、社会协同合作的方式构成,能够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各方力量互动协调起来,促使资源和平台的充分利用,使学生学习手段最优化。高校的协同教学主要分内部和外部两种模式。内部协同指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及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外部协同指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所之间、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地方政府或其它社会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的协同教学可通过这些方式实现。

(一)通过校内协同的方式整合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课程资源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种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汉语语言本体、教育学、第二语言习得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可以和本校内部的教育学、学前教育、外国语学院的相关课程协同合作,打破不同学科、专业和院系之间的壁垒,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分享教学资源。

通过校内协同的方式建设语言教学类课程群教学资源,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比如:与学前教育专业协同教学儿童语言习得部分内容;与外国语学院协同合作共建《汉英语言对比》、《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文学院内部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可进行资源整合、改革,使校内外课程资源配置优化,避免资源浪费,也使整个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通过校企协同、高校与培训机构协同的方式开发新的教学实践点

学校与校外机构协作是协同培养的重要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采用与培训机构、中小学协同开发的方式能够保证教学资源的实践性和真实性。湖北文理学院地处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襄阳以其历史文化、汽车工业和中学教育闻名,其中汽车工业与法国、日本等国有密切的技术交往。据调查,近年来到襄阳进行长期技术交流的外国人员越来越多,工作之余学习汉语的意愿也比较强烈,学校可以通过为来襄外籍工作人员提供商务汉语培训的方式与二汽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而在本地寻求并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实践教学点。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建设,关于语言康复、儿童语言口吃等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创新的社会实践方式建立语言康复中心,为有语言障碍的特殊人群提供专业帮助,从而寻求一种新的语言实践方式。

(三)通过利用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的语料库整合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很多教学资源,如中介语语料库、课堂教学示范课、教学软件等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等网站都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方式引导学生收集相应的学习资源,建立本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种教学案例资源库、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等。以教学案例作为协同开发的课程资源主体,保证实践课程教学资源真实有效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有的放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也能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为语言教学类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做好储备工作,保障该课程群科学有序地建设。与此同时,资源库建立应以社会需求为指导思想,以汉语言教学的最新课程标准的符合度为原则,收集、整合教学案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四)通过创新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

通过各种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创新学生协同学习方式。一、同一班级内部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进行分小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与互相帮助。在分组教学中,教师需要转换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充当活动的组织者或者资源库,在必要阶段对学生工作进行点评与提示,或在充分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答疑解惑。总而言之,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此外,这种协同学习方式需要求小组内部分工精细,责任到人,人人参与。二、将高年级学生中的优秀学员挑选出来以助教的形式一对多辅导低年级学生的课程学习,甚至可以让高年级学生以教学实践的方式给低年级学生讲课。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运用协同教学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克服地方高校的一些条件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盘活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内外的学习中来。但是如何协调好各合作单位、个体的权责和利益仍需要我们去专门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少非.协同教学:模式与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3).

[2]黄学锦,向敬松.谈高校课堂上的分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

[3]练有扬.协同培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

[4]袁久和.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四位一体”协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

[5]杨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1).

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幼儿教师培训;专业成长;视频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11—0088—05

一、引言

新课改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依托自我反思和研讨合作能力,而提升反思和研讨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成为架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阶梯。在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今天,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方式——视频教学案例研修——应运而生。视频教学案例是一种动态生成性资源,对于幼儿教师研修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与传统案例研修相比,视频教学案例更具有直观性、情境性、真实性和启发性,结合幼儿教师的工作特征,能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感受课堂进程与玩具和教具使用,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全方位地重复捕捉教学信息。

本文以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学前教育教师研修课程资源》——为例,重点探索视频教学案例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整套针对幼儿教师远程研修的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其目的在于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以幼儿教师的现状为背景,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按照幼儿教师的学习特点和专业构成,从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两个方面系统研制,以此探究视频教学案例在幼儿教师研修中的作用。本套课程资源已在2012年由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发行。

二、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研制的必要性

(一)顺应时代教育形态转变,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培训效率

传统教师研修受到教育行政管理的约束,模式单一,培训教师没有参与选择的余地,教授方式以讲授为主,以集中培训为主要形式,往往起不到培训提升的作用,让培训成为一场拉锯战、消耗战。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的明显优势在于,利用当前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将枯燥的传统培训转变成灵活性、生动性、可重复性强的培训模式,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制定学习计划,增强学员的自主性,调动教师研修中每名成员的能动性,提升单位时间的培训效率。

(二)打破传统幼师培训瓶颈,建设新型培训模式

根据陕西省学前教育专项调研报告,在职幼儿教师接受培训的形式趋于单一化,培训效果不佳。目前,陕西省各县市,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引进来”,即聘请专家教学;二是“走出去”,即参与研修的幼儿教师进入指定的研修学校学习。实际情况是,外请专家费用昂贵,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幼儿园而言开支甚大,难堪重负;其次,教师走出去不仅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走出去所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于农村现有教学发展水平又不能完全适用。因此出现了教师接受培训后仍旧按部就班教学的情况,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视频教学案例课程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研修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需求选取相应的教学课程,在节省外请专家高额费用的同时,还达到了帮助教师直接与专家“对话”的目的,让教学任务繁重的幼儿教师不必走出去也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教育方式与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广大幼儿教师培训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

(三)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

伴随着《纲要》的颁布,各省市陆续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陕西省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实效性不强,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幼儿教师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实践性较差。对于刚入职一、两年的新手教师来说,他们更渴望接触实操性较强的培训内容,以达到对活动现场主导的教学效果。而侧重理论培训的教学内容,不仅起不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作用,过于抽象的理论概述反而使得教师缺乏实实在在的体验,对幼儿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成效不大,特别是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没有实际帮助。因此,在培训会场常常会出现教师听课不认真,培训后缺乏深刻的总结和思考,导致事倍功半。

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在内容选取上严格按照幼儿园教学内容制定,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既有按照幼儿年龄的分班培训内容,也有按照五大领域课程标准划分的教学实践;既有宏观上分析现行国家幼儿教育政策的学习资源,也有幼儿园特色课程、玩具教具制作和使用介绍,能满足研修教师全方位的学习需求,使幼儿教师能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在工作上精益求精,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三、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

研制的基本思路

教学案例是教学情境中一种有效的行动研究,是对教育过程中典型事件的深层剖析和反思,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提升教学效果。视频教学案例是在传统教学案例基础上,以视频为手段,以主题为核心,将含有问题和典型疑难教学情景的教育教学事件以及相关研究,通过多种媒体,借助信息技术编辑而成的作品集。[1]优质的视频教学案例记录了师生的互动和教学过程,可以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辅导观摩功能,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2]

伴随着3G网络核心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超媒体对传统视频通讯技术进行了融合,新媒体意识与教育思维有机结合,将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有机整合到视频教学案例中,并与Web等信息传播和存储技术互通,为教师培训特别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一)研制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研制本资源的落脚点就是要立足于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研修需求,系统地设计研修课程,全面融合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和活动实践,全方位支持和引领幼儿教师的研修。

2. 针对性原则

本视频案例研制的各个环节都针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教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惑,以此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以期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开拓教师视野,充分使用教育机智,有效提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设计与组织能力。

3. 实践性原则

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大量真实的教学案例以及一线教师的感悟和反思来组织主体资源的研制,通过专家的详细讲解,通过分析活动案例,达到为教师的教育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的目的。

4. 参与性原则

本资源中选取的教学案例,通过适时设问、创设案例情境等方式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共鸣,在过程体验中反思自己的工作实践,在互动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在潜移默化中生成新的思路,从而实现自我提高。

(二)课程资源的使用对象

首先,一套完备的视频教学案例要立足于幼儿教师的研修需求,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新手教师缩短上岗适应时间,对于成熟教师丰富拓展知识能力结构,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其次,为幼教教研员提供一手研究资料,推动幼教更全面、更深入的课程改革,实现幼儿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个体定位。

(三)课程资源的基本框架

本套课程资源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研讨两个篇章,每个篇章又由若干学习模块组成,根据课程框架录制,以DVD媒体光盘形式出版(详见表1)。

1. 专业理论学习篇

本篇章包含两个模块。模块一主要介绍学前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模块二则介绍了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两大模块分五大主题授课,以讲座形式呈现,配合PPT演示文稿说明,共10课时。通过本篇章的学习,可以不同程度地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近况,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解读幼儿发展规律,了解学前儿童的营养与健康常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意识形成。

2. 教学实践研讨篇

教学实践研讨篇是本课程资源的主体部分,共分八个模块,内容涵盖教育活动设计、教育资源应用、特色课程分析以及幼儿园的五大领域课程,其主要形式为案例分析+专家座谈,教学对象为3-6岁幼儿。根据年龄分段,在小中大班各选取1-2个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呈现完整流畅的教学过程,授课结束后专家对授课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中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行详细介绍和深度剖析,分析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点评教学过程。

四、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一)课程资源设计

1. 组建研制队伍

优质的教学资源研发队伍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相关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其中,幼儿教师是视频教学案例录制的主体,既是学习者也是实践者;专家学者在对教学案例深度剖析后,对视频案例起到整体把握作用,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技术人员主要对授课过程进行录制,并对视频素材进行后期设计与编排,是课程资源的创制者。[3]

2. 确定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每个模块中主持专家的人员以及拍摄计划。

课程目标是课程录制的首要工作,是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全身心发展的一种预期效果,是幼儿园课程构成的首要成分,是学前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为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提供依据,并为课程实施后的评价提供基本准则。从纵向看,幼儿园课程目标可分为课程总目标、年龄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本课程资源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严格按照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包括:目标具体、核心突出;适合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目标表述遵循幼儿优先的原则;目标的结构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视频教学案例的核心在于案例的设计与选取,它是整个培训活动的触发因素,是开展交流研讨的基础和载体。[4]因此,选取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不是课堂中发生的所有事件都会被录制成案例。要围绕课程目标选取教学中的典型事件,重在质,不在量,并具有实践和研究价值。[5]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学环境,为了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观察学习、深度理解并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本课程资源选取了如下课程内容:

(1)理论学习点评案例

本课程资源对近年来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进行了深入解析,包括《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一系列国家教育政策,旨在帮助幼儿教师从宏观上建立起“21世纪是幼儿的世纪”这样的认识。历史不只提供了一种时间上的巧合,它还预示着人类自身观念的变革:对幼儿以及学前教育的再认识;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别于成人,同时,应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这无疑是整个社会对“幼儿”的民主认识,从观念上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只有具有这样的认知,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从更高层面理解和把握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优秀教师示范案例

作为幼儿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动态教学叙述,我们在全国多个省市的幼儿园进行了听课和评课,选出优秀的幼儿教师课例作为教学范例。这些案例能够对教师起到示范作用。教师通过观摩、分析和反思,找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解决途径,从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技能示范案例

对于一名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全面能力。其中,环境创设和玩具教具制作是幼儿教师除教学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技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也许对教室没有选择的余地,但却有机会,也有责任有效地组织这块空间,并通过安排空间和组织材料让幼儿成为积极的人,让幼儿在与物质世界和他人的交往中学习。[6]因此,本课程资源也把环境创设和玩具教具制作的过程利用视频手段记录下来,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育机智示范案例

幼儿园课堂教学是一项处于多种变化和可能的综合活动,教案设计与编写很难达到全面覆盖教学活动的目的。因此,需要参与教学的幼儿教师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对教学环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做出反应并予以解决。这类案例在课程资源中贯穿于五大领域的教学中。每个案例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也会包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7]由于这类案例是幼儿教师课堂教学、课后总结的真实感受,容易引发培训教师的共鸣,通过示范案例中教师教育机智的展现。丰富教师应对类似教学疑难的解决方法,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

整个课程资源的拍摄从2011年11月15日起,在确定专家人员名单、脚本形成等多项工作完成后正式实施,历时一个月,于2011年12月20日一期拍摄完成。

(二)课程资源的特色

问题导入是本课程的一大特色。问题导入机制始终强调课程录制以问题为先导,理论学习为基础,教学实践为关键。视频开始前会根据幼儿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疑难,以此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习者有针对性地观看教学案例,寻找并发现问题的答案。

授课过程中,主讲教师围绕所选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整个过程完整连贯,真实再现了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根据教学案例的编排,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课程导入、教学本体、结束和教学延伸。在课程的后期编排中,会在四个教学部分的转换处进行适当的文字提示,使教学过程更清晰、更明确。同时,对于教师在每一部分的教学处理和引导会做简单的文字评价,例如,如何导入教学、本体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玩具教具的使用情况、教学结束的形式以及教学延伸的意义与价值等,都会在视频下方做同步文字分析。课程结束后,专家学者针对视频中的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点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工具使用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提出值得借鉴的教学建议,以便对学习者起到良好清晰的示范作用,帮助学习者有效提升。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师的教育核心能力,是教师的内在素质,是作为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基础,是不受外在教育设备和教育手段制约、在不同教育条件下都能迁移的能力。总的来说,教育核心能力是教师的教育判断能力和教育行为的选择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幼儿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建立,为本省广大在职幼儿教师提供一个培养教育核心能 力、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快捷路径,通过大量教学实例指导幼儿教师进行高效教学,从而帮助教师更快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幼教改革,帮助教师缩短教学 过程中的无效探索,提升业务能力,形成初步的教学结构,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对熟练教师则力求在已有大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

1. 课程资源整合

基于学前教师培训计划建立一个以“强化核心能力,打造专业师资”为主题的幼儿教师培训资源库,通过教学视频采集和后期审查制作,按照课程框架进行资源分类,将后期制作的幼儿教师教学视频案例刻录成光盘(DVD)出版发行。

2. 课程资源实现

由于幼儿教师专业提升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对不同幼儿教师教学需求了解的基础上,制定课程资源的“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年,提供一批与视频案例配套的实操性教育教学与课堂管理的教师用书,打造一批充满活力、业务精良、适应能力强的新手教师群体;帮助陕西省新入职1-3年的幼儿教师加强教学观察与指导幼儿生活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本技能功底。

第二年,帮助趋于熟练的老教师完善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设计充满新意的教学活动,增强老教师的教学灵活性和教育机智,制定适合本园发展的园本课程。

第三年,在已有两年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实践基础上,因地制宜,寻找陕西本土文化特色,探索幼儿教育的独特元素,进入本省各市幼儿园活动现场,通过优秀教学视频案例的培训,给本省甚至全国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示范、指导与评估,帮助他们更快地形成自己独特的、受幼儿欢迎的教学风格。

五、结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教学案例的开展为幼儿教师培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专业成长道路,这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和专家所认可。信息技术的推广,给教育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视频教学案例的数字化、信息化、多媒体化使得教师研修更为自主,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参与式,充分发挥教师在研修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种高效、个性和顺应时代的研修方式正在逐步走进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教师研修搭建起更为广阔的现代化平台。

[参考文献]

[1] 邹开煌. 视频案例——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 网络时代,2008,(9):11-12.

[2] 李文昊,刘银环. 基于活动本体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系统的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93(5):71-73.

[3] 唐应山,董闽红. 教师培训视频案例中的技术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05,226(11):102-103.

[4] 孙默.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教师远程培训[J]. 中国电化教育,2011,291(4):63-66.

[5] 韩明秋. 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自评方法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24-25.

[6] 高岚. 学前教育学[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2-253.

[7] 王瑞峰. 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频案例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9:9-10.

[8] 翁凡亚. 基于视频案例的职前教师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应用[D].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7.

[9] 黄晓兰,宋继华.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5).

[10] 方红. 教师研修新资源——教学视频案例开发创作与应用介绍[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9).

[11]杨. 视频案例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

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引导

一、教学的定义和作用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有相对较高的信任感,一般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指令。在此基础上,若教师能够在关键点、关键时刻、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适时巧妙而灵活地启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思考、表达、理解和运用知识,不仅能够节省教学时间,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知识,增强交际能力。这也达到了有效教学理论中的“学生的发展”的境界。

二、有效教学中的教师引导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它是为逼近“有效”的目标而对教学进行的科学控制与情感调适,是潜藏在“好教学”背后的教学逻辑,集中体现为教师对教学进程的全面干预和主动调适。2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深入了解学情以及知识点,在备课的时候对重、难点的分布和讲解以及学生对其接受情况进行提前预设。因此明确的教学目标、具有实践性的学生活动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构架都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掌控局面,通过鼓励、提问、指示等各种引导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成效。另一层面上,教师也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引导的程度。过多的引导会让学生手足无措,失去重点,使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反之,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得到来自教师有效的引导,那么很容易就会注意力涣散,影响上课的气氛,使得整体的教学效果都有所下降。音乐会的指挥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只是运用手中的指挥棒和脸上丰富的表情就能指挥数百人的交响乐团完成一场动人心魄的演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一门指挥的艺术,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手中的指挥棒,也能够和学生们奏出语言学习的优美乐章。

三、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分析和解读可以让教师从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作用,从而将各种细节纳入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去,不断地观察、学习、反思和提高。

1.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

本案例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系列的一节三十分钟的示范课,主讲教师为北京语言大学的刘希明老师。课型为综合课,主题是综合课的语法教学。教学对象为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本课主要是复习课,夹带一些新课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是第五十一课《把这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时间为三十分钟。

2.教学过程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本课的题目《把这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并用红色特别标注了“把”字。在左下方的黑板上还写了1-20的序号。课堂开始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说大家看着一个一个都精神,学生对此进行一些互动。之后教师点名,发现全体学生都到了,就说了几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话,学生情绪很好。

教师以板书形式切入正题,展示今天所学的课文题目,继而说明首先要带着大家进行相应的复习。教师对于复习的形式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具体为教师念两遍课文,一遍快一遍慢,然后请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然后复述课文。学生询问老师难度如何,教师说这要视学生的情况而定,学生表示赞同,并做好记录的准备。念第一遍课文的时候教师的语速比较慢,对于含有重要信息点的字词进行重读或停顿,学生都在仔细地记录,用时三分钟左右。课文内容主要是留学生们去王府井看对课文内容的提问让学生采取抢答的形式,问题包括课文中涉及的人物、背景、时间、地点等,问题包括课文直接给出的信息,也有根据课文的延展以及结合学生的情况对问题的延展。比如说“王老师为什么没来上课?”、“王老师家在哪儿?”、“他们怎么去王老师家的?”、“你们怎么知道王老师见到他们很高兴呀?”、“你们去过王府井吗?”等。学生一开始根据问题进行集体回答,问了四五个问题以后,教师根据问题的难度选择一些学生在齐答之后单独再回答一遍问题。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产生的发音问题,如“四”和“七”的发音进行纠正,让学生重复练习。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产生的语法问题,如“他们坐打的回学校”,教师询问其他同学这个回答对不对然后让其他同学纠正错误再重复正确句子的方法纠错。问答练习进行完以后教师又读了一遍课文,语速有所提高,之后让学生随机接龙复述课文。学生接龙复述得很好,大家鼓掌进行鼓励。复习时间大约为十五分钟。

复习结束之后教师开始带领学生学习新课。第一项任务就是让学生听写新课的所有生词。教师让四位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来听写生词,听写的生词一共有二十个,都是新课中出现的单个生词,如“方、圆、递、拖”等。学生到黑板上听写生词都很踊跃。听写用时六分钟左右。听写结束之后让学生共同朗读生词并让学生改正黑板上的错误,同时让学生注意汉字书写的规范和工整。之后教师带读生词,每个重复两遍,然后让两位学生先后到讲台前面来领读生词,其他学生掌声鼓励他们。在第一位学生领读生词之后教师纠正学生领读时出现的错误并重复正确的读音。

生词认读完毕之后教师开始讲解黑板上生词的意思,结合生词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提问。示范课也随之告一段落。

3.案例分析

(1)本案例中存在的优点

①教师指令清晰明确,科学合理

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贯穿始终,一个小阶段的学习进行之前,教师就将下个阶段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予以清晰地告知。例如,教师在进行课文提问和复述之前告知学生需要听两遍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这样让学生对阶段性的课堂学习有一定的把握,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内容设定短时学习目标,让学习更有条理性和计划性。

另外在提问的过程中,问题的设计由简到难,由课文具体内容到联系学生实际,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又能够让学生运用自身知识在交际场景下练习相应的交际用语,提高交际能力。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能够领会教师的指令并应用于课堂学习中。

②个体引导和全体引导的结合

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能够合理处理个体和全体的关系。在引导的过程中,既有让学生独立展示的环节,又有让全体学生配合学习的环节。如在复习课文的时候,一开始让学生集体回答,后来又让个别学生复述接龙;在听写环节,让学生自告奋勇得单独到黑板上来听写,又让全体同学检查黑板上听写的错误;在读生词环节,有教师带读、学生带读,也有集体读生词。这样个体与全体的结合,使得课堂气氛保持着活跃的状态,再加上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学习兴趣,不容易转移注意力。

(2)本案例中存在的缺点

①提问过多,但缺乏有效提问

本案例中,在复习课文的环节,教师提问了十几个问题。提问过多,教师势必面面俱到,但是学生忙于回答问题,特别是在集体回答的时候,减少了思考和反应的时间。

②引导过于机械死板

本案例可是说是一堂循规蹈矩的汉语教学课,难免会显得有些机械和死板。点名,是教师显示威严和严谨治学的表现,也是对学生督促的一种提醒,可以被看成教师引导的一种手段。但是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完全可以看得出学生是否全部出勤,这样来说点名既浪费了课堂时间也显得教师对学情不够了解。

另一点也显出了教师课堂操作的死板性,那就是对于生词的听写。既然在上课之前就已经要求了学生对生词进行默写,那么学生势必对生词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了解的层面又有些固定,那么在听写的过程中让学生听写课后生词表上的单个生词而脱离了生词的语境意思就显得纯粹是为了听写而听写,浪费了让学生学习生词的良好机会。

四、根据案例所提出的关于教师引导方面的建议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教学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才有“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这句话。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扬长避短。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几点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方面的建议:

1.注重提问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首先要把握重点,有的放矢。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问题的设计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而且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背景有层次地提问。问题的设置不应机械死板,而要设计得新颖别致,类型应灵活多样,综合运用启发性提问、探究性提问、比较性提问、归类性提问等,这样才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的提问应将个体与全体相结合,每个学生之间、每个班级之间都有特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和思维方法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实际,面向全体。

2.适时灵活的教学示范

二语学习者对教师有相对较高的信任感,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教学示范同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引导方法,它能够使学习者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所需要的技能,还能使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可改进之处,强化学习动力。教学示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刺激,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但是教学示范不应过多,也不能过于死板,教学示范应在学生掌握新知识之初进行一定的强化,而后的示范可以形式多样,例如教师示范、多媒体示范和学生示范或三者相结合等,这时候教师要注意合理地安排教学示范的度和量。

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级阶段;趣味教学;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65-02

阅读教学在留学生的整个汉语学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也是一门培养留学生汉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实践课。所以一般在大学里的对外汉语教学中都会设置阅读课,同听力、口语、写作等课程一起进行。在初级班的课堂教学中,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如何运用最佳的教学法让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调动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学生学的特点

1.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初级班的留学生最初学习汉语的兴趣很浓,尤其是对初次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但是对于阅读课,他们也很容易因为难而失去耐力。就阅读课而言,有时候他们认识汉字,也知道词语的意思,但是不理解课文。

2.学习容易被动。学习的动机不同,目标不同,学习的态度就会不一样。尤其对刚上大学不久就来中国留学的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是很明确,容易懒散,比较被动。

3.不喜欢单独回答问题。亚文化圈的留学生多有集体主义取向,集体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愿意回答,个人回答的时候就害怕出错怕而显得矜持、小心翼翼。

二、教师教的特点

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以目的语教授目的语的教学原则要求,即使是零起点的学生,教师也要使用汉语[1]。所以,不管什么程度的留学生,教师都要用目的语来教目的语。由于初级班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非常有限,而要让他们保持对汉语的兴趣和信心,对教师的要求就非常高。初级班教师有以下特点:

1.语言受限性更强。首先,语速要比中高级班的教师更慢。汉字对日韩等亚文化圈的人来说并不是很难,因为他们的语言里也使用一些汉字(繁体字)。但是,日韩等初级班留学生可能认识汉字,却听不懂汉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听力不太好,母语中所借用的汉字读音干扰了汉语的读音[2]。另外,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让初级班留学生一下子学会四声分明的汉语普通话,难度很大,所以教师更要放慢语速。

其次,词汇量和语法结构要尽可能的少。在最初的阅读教学中,词汇量是个很大的障碍,语法结构也是制约听力的一个原因。对欧美等说英语的留学生来讲,因为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基本一致,语法结构不是很难,而中韩的语序则不同。当教师说出一句话的时候,初级班的学生还要相应的在大脑里转换一下,如果教师的语速快,结构复杂,他们就会听不懂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虽然初级班的教师语言受限性更大,但是也应该极力避免“稚化”语言。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运用目的语交际的能力,虽然初始阶段要求课堂语速要慢,但是“稚化”语言会影响学生日后的交际能力的培养。

2.课程趣味性要求更高。初级班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所以教师既要保持与学生的水平同步,又要注重课程的趣味性。正因为学生很容易感觉汉语难,而被不懂的知识或单调的课堂弄得昏昏欲睡,所以初级班的教师要寻求更有效的办法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趣味性上,应注重听、说、写等环节的相互配合,要求教师加入更多活泼的元素,并不断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方法

1.教育学角度

和中高级相比,初级阶段阅读教学在导入以及讲解新知环节都有差异。中高级阅读的“导入新课”环节可以采用文化导入、图片导入(依靠多媒体)、随机导入等,而初级阶段的阅读教学在文化上受到较多限制,所以可以采用旧知导入、简单的情境导入,但是更多的则是使用教具、影音、图片等更能烘托气氛、激发兴趣的方式来进行。

在讲解新知环节,也有初级阶段的特点。词汇教学是阅读理解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对于词汇用英文注释的教材而英文水平很有限的学生来说,该如何处理呢?直接用汉语解释汉语是最佳方案,可初级班的学生不能完全用这个方法。有些简单的词语,可以使用教具、演示、对比等方法。对一些很抽象的词语,初期可以用翻译法。教师备课的时候要准备好哪些词语该用什么方法,最关键的是既能增强学生对词语的记忆,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可以采取更加多彩的教学法。如游戏法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既增加娱乐性,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边听边说,从而学会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并提高读写能力。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奖励,鼓励大家都参与进来。

课堂教学还要遵守精讲多练的原则。语法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但初级阶段的语法应该力求学习最基本的语法。要他们先明白汉语句子结构的顺序,如:汉语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这与韩语的“主语-宾语-谓语”存在一些差别。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多做练习,如:

他 饿了 就 吃 方便面。

我 渴了 就 喝 矿泉水。

我 困了 就 睡 觉。

……

对句式的练习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虽然开始时学生不大听懂,但是每次只讲一种句式,多多操练,随着对句子的理解逐渐加深,他们对课文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2.心理学角度

针对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的问题,要求教师掌握课堂的时间和进度,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动态并加以调整。尤其初级班学生接受的多为新知,有时候会感觉难,易疲劳。教师不能只使用有限的几种教学法,更不能“满堂灌”。而将课堂内容分为不同的段落,并把自己的热情融入到一个一个的段落里面效果更好。从心理学原理来看,学习开始阶段收集到的信息,以及最后收集到的信息容易保留和记住,即所谓的首位效应和新近效应。所以,不断地将课堂分成不同的段落,就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首位和新近效应,也就能记住更多的内容。

其次,分成段落之后,还要求教师用生动活泼的方法将这些段落串联起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其中。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吝自己的鼓励和赞美,因为这也是他们继续努力的一个驱动力。奥苏泊尔把学校环境中学生感到成功的动机分为三类: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其中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赞美、同学的认可就属于附属内驱力。虽然附属内驱力在母语学习的儿童期或少年期较为明显,在留学生初级班也同样起到很大作用。对身处异国的留学生来讲,个人心理适应情况包括在国外是否产生思乡感、孤独感、抑郁症、封闭感、挫折感缺乏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感[3]。教师的不断鼓励和认同能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安慰和学习动力。

另外,东方民族一般都有矜持的特点,但是对于18-20岁之间的韩国青少年,他们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矜持。虽然他们不大愿意单独回答问题,但教师还是要针对性的提问题,即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要提问不通程度的问题,这样也不至于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案例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尤其是老师不太熟悉学生的母语和文化,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有很多难题。

下面以韩国观光旅游系的初级班留学生为例,分析《初级汉语阅读教程》(张世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的第一课的第一部分的文章阅读:

公的还是母的

丈夫对妻子说:“你信不信,刚才我打死了十只苍蝇,有四只公的,六只母的。”妻子说:“我不信,你怎么知道是公的还是母的?”丈夫说:“很简单,在酒杯上打死的是公的,在镜子上打死的是母的。”(划线词语为本课出现的生词语)

这本教材的词语注释都是英文版的,所以对于韩国留学生而言,词语的讲解还需要费一番功夫。

1.导入。先在黑板上写上“男、女”两个字,让学生读,然后分别对应着在那两个字下面写上“公、母”两个字。此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加深这两个词的印象,这样气氛很快就会活跃起来。

2.生词讲解加练习。公、母(对比法已讲过);苍蝇、镜子(教具法);简单(翻译法)。可以将这些词语制作成卡片,采用齐读、单读、轮读等方式来正音,并配上简单句子分别做练习。

3.课文讲解加练习。

(1)对“数+量+名”结构的练习。(如:一只狗/一个人等简单搭配)并用制作的卡片做常用的搭配练习。

(2)对选择问句结构“V不V”及相应回答的练习。(相似的还有“知道/懂/看/听等”)

(3)对选择问“是……还是……”句式以及回答的练习。(如:男/女;中国人/韩国人等)

其中后两例可以将句子结构写在黑板上,把不同的卡片分别放在前后不同的位置上,这样使句式更加直观,学生的印象会更深。至于词组“在……上”可以与“在……下/前/后”等一起用实物法演示。

4.对整篇课文的讲解。这一部分是既是汉语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是一些相关文化常识的介绍。在初级班,汉语知识的趣味讲解练习很重要,它是汉语理解的基础。而一些相关文化常识的介绍也不可避免,因为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一些小的幽默故事,学生可能不明白幽默在何处,甚至不懂课文究竟要说的是什么。初级阶段进行较深的文化导入显然不合时宜,对于精读课文中的幽默,要结合课文,在特定的情境中慢慢讲解,不断演示,直到他们明白为止(对于关键部分不排除翻译法)。

总之,词汇先行,初级阶段的阅读教学,教师不但要分析学生学习的总体特点,还要分析每个人的性格、学习动机等因素。相应的在教学阶段,找到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的趣味性教学法,使更多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师生互动,从而使初级班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德金.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3(3):100.

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范文第6篇

英语游戏高职英语课堂应用一、英语游戏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是学生英语基础差。二是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要想解决问题,改变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就要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兴趣,对于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英语游戏是英语课堂的调味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常规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并且能够减少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记住知识,就像学习母语一样的自然;游戏能使性格腼腆的学生敢于参与,让他们又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情感;更重要的是课堂英语游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交流的真实的放松的环境,学生在了解游戏规则和做游戏的过程中锻炼的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技能,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达到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与此同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游戏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二、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英语游戏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堂上使用的英语游戏要精心选择。设计时要注意一下几点:(1)游戏的设计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为教学内容服务。(2)游戏难度要适和学生的程度。(3)游戏要兼具趣味性和语用性,寓教于乐,不能只“乐”而不教,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4)教师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要起到监控的作用,控制好游戏的时间,游戏时间不易持续过长,在学生最起劲时结束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监督学生按照游戏规则进行,不能让课堂纪律失控。(5)游戏规则要明确,可以适当使用母语进行说明,教师最好进行一下游戏示范。

三、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英语游戏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分类方式。按游戏的目的分,可将游戏分为语言学游戏与交际游戏。语言学游戏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而交际游戏更注重信息与观点的成功交换,期间语言的正确使用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达到交际的目的。按游戏形式分,可将游戏分为更多的种类:(1)分类游戏。如有一组不同产品的卡片,让学生将这些卡片分到小卖店和百货商店。(2)信息交换游戏。在游戏中造就一种你知我不知的局面让已知和未知的信息交流,填补空白。如由一个人描述一幅画,另一个人把它画出来。(3)猜猜看游戏。这是信息空白游戏的一种变形。大家最熟知的一个例子是通过20个是与不是的问题来猜一个名人,一个地方或一件事物。(4)贴标签游戏。将图片、卡片及相应单词贴在一起。

四、游戏教学案例

案例一:

游戏背景: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城建系造价工程G1110班的高职英语课,学生人数:35人,使用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执教教师:朱益妍。

游戏名字:互相认识

游戏难度:初级、中级

教学内容:此游戏结合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此次课的教学内容即教材第一单元第一部分的内容——greeting and introducing。

游戏目的:(1)老师和学生都相互陌生,需要“破冰”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融洽的气氛,友好的关系,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交际化、互动性、合作性施展的基础。(2)用英语互相认识和介绍。

游戏类型:交际型游戏,信息交换游戏

时间:30~45分钟

游戏步骤:

1.让学生每人写一个“个人信息卡”,让他们用英语写上自己的家乡、喜恶爱好或特长、个性特征等,不写姓名,交给老师。

2.老师把收回来的信息卡打乱顺序后发回给学生,每个学生拿到的应该都是别人的信息卡。

3.让学生拿着手里的信息卡寻找信息卡里的同学。

4.找到后,两个学生互相握手,并说:”Nice to meet you. I am …”,除了信息卡上的信息,通过互相问其他的五个问题,相互进一步了解。

5.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位同学,被介绍的同学可以随时更正信息。

要求:(1)游戏全过程使用英语。(2)两个学生握手打招呼时要面带微笑。

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互相了解,学生们对英语课产生了兴趣,减少了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畏惧,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打招呼和互相介绍。

案例二:

游戏背景: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城建系造价工程G1109班的高职英语课,学生人数:32人,使用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执教教师:朱益妍。

游戏名字:你猜我秀

游戏难度:初级、中级

教学内容:单词

游戏目的: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

游戏类型:语言学游戏,信息交换游戏

时间:5~10分钟

游戏步骤:

1.把学生分为两两一组。

2.一组一组上讲台。

3.老师出示所要考查的单词

4.一个学生用英语解释这个单词,另一个学生猜。

5.在规定的一分钟时间内哪一组学生猜到的单词最多哪一组获胜。

6.给予获胜组同学小奖品以资鼓励。

要求:

1.必须用英语解释或提示单词,不能用汉语。

2.可加动作和表情。

3.不能提及目标单词。

教学效果:学生很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考察单词,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激励了学生记单词的主动性。

五、结语

恰当、适当的将游戏应用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效率,老师们不妨一试。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Alan Maley.通过演戏说英语——最佳交际教学案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郭坚志.外语教学中的角色游戏[J].国外外语教学,1990,(02).

[4]郭大樵.英语课堂的教学游戏[J].国外外语教学,1993,(03).

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范文第7篇

当前,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外语专业中开设了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外语专业学生学好汉语基础知识,提高语言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从实际效果看,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一度成为老师和学生的一种负担。很多人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现代汉语知识复杂难懂,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但是,从事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已经普遍意识到,这门课程传授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是相当多的,而且也能够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好的增强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势在必行。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最为关键。

一、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应该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联系起来,并且要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知识需求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我们应以贴近生活、满足运用、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对市场和学生的有关调查,精心选择教学内容[1]。因此,在面向高职外语专业学生选择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实际需求。

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需要从教学整体上来考虑,而不仅仅指的是对教材内容和课外辅助教学内容的选择,它还应包括课堂上各种活动的开展、各种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外的延伸等等。既然要从整体上来考虑教学内容,那么就必须有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根据上文提到的在选择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时应考虑的三个因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应该是将外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各部分有机连接起来的主线。“语言运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系统掌握其母语各种语言要素和结构规则的基础上,按一定方式运用它们生成话语以实现交际目的能力。”[2] 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作为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线,这是因为:其一,高校外语专业主要以培养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或多门外语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其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三,大学生毕业后,要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也需要很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是赢得岗位竞争,快速融入职业圈,加强人际协调,提升业务能力必备的基础性能力。所以,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来整合教学内容是科学合理的。

有了这条主线,则现代汉语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不能离开这条主线。以教材内容选取为例,有些高校外语专业除开设了现代汉语课程外,还开设了普通话课程、书法课程等,这时候“语音”和“现行汉字”这两部分内容在现代汉语课程中就无须重点讲解。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词汇”、“语法”和“修辞”这三个方面,因为“词汇”和“语法”是这门课程的基础,而“修辞”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另外,既然要强调语言的运用,那就应该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设置一些紧靠所学知识的课堂活动,例如仿真场景语境模拟,词语接龙、词语解释、成语分析、英汉互译、分享学习心得等,以期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应用语言,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以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生动性为目标精心选择教学案例

在外语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其直接目标在于通过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促进学生专业外语的学习。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困难重重。原因很多,有一个现实困难就是,现代汉语的教材虽多,但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内容选取的教材很少,而能进一步将现代汉语知识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的教材更少。因此,在外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生实际选取最经典、最实用的例子来进行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一)词汇的教学

对外语专业学生来说,不管是在将汉语翻译成相应外语的过程中,还是将外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对词语的选择同样都很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很多学生在翻译的时候用词很随意,导致自己所翻译出来的文字水平很低,甚至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针对此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选取典型例子重点给学生讲解“同义词辨析”和“动词的选择”这两部分内容。

1.同义词的辨析

汉语的同义词十分丰富,从用词造句的角度看,同义词的作用是很多的。精心选用同义词,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可以使表意准确。但是同义词的意义也有细微的差别,正是因为有这种差别,所以导致外语专业学生在翻译中选择用词的时候经常出现一些问题。

例:他用柔和的眼光看着李四光说:“我们支持你!”

“支持”和“支援”均有鼓励、帮助的意思,此例主要指精神上给予鼓励、帮助,所以选用了支持;而支援主要指物质上给予鼓励、帮助。

但是,我们在对英语中的“support”进行翻译时,就必须看具体情境了。因为在英语中“support”既有“支持”之意,也有“支援”之意,甚至还有“扶持,支撑”的意思,例如:

(1)对于那些寻求和平与安全的:我们支持你。

To those who seek peace and security: we support you.

(2)克林顿承诺美国将继续提供支援。

Clinton pledged continued u.s. Support.

(3)单独的金融投机需求并不能支撑大宗商品价格。

Financial demand alone can't support commodity prices.

所以,在将外语单词翻译成为汉语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词语在英语中的语境来进行理解并根据汉语需要表达的意思来进行翻译,否则就会造成意思的偏差。而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这种训练。

2.动词的选择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动词的选择也很重要,同样是表示动作,用词的不同会导致它的表达效果不一样。

例: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这几个加点的动词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这个刽子手凶狠、粗暴、贪婪等性格特征。如果把“抢”改为“拿”、把“扯下”改为“打开”,就不能很好地表现该人物的性格特点了。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能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上一层楼。而随后,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选取一段类似情境的外语短文,让学生自由翻译成汉语,然后选取一些同学翻译后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让大家进一步深刻体会到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对表达意义的影响。

(二)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它在现代汉语课程中占的分量较重,同时它的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几乎“谈语法色变”,语法教学也是很多教师的难题。如何通过简单的讲解就能够让学生明白要点,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

1.词类的区分

尽管各种语言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实际上作为语言本身来说各种语言之间还是有互相联系的地方。比如,我们在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和将英语翻译成汉语过程中有一些翻译技巧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在讲授“词类”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可能分不清“数词”和“量词”,教师可选用一个翻译的例子来加以区分这两类词:“two books”,我们把它译为两本书,其中“两”是数词,“本”是量词,而该句的英语原文中没有出现量词“本”,但在汉语翻译的时候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会给这个句子加上一个量词。文言文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个句子中的“三”在用现代汉语翻译的时候同样要译为“三次或者是多次”,“三”是数词,译成汉语时同样也要加上量词“次”,使语言的表达更完美。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既可以提高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同时学生也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的词类。

2.虚词的用法

有些学生总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运用语言。比如说“的”这个结构助词,有些学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想用的时候就用,不想用的时候就把它省略了,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语序和虚词是现代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用不用虚词,用不同的虚词,通常会使句子的意思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例如:

海南大学

海南的大学

第一个短语没用虚词,第二个短语用了虚词“的”,它们的范围和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应该引导学生用词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三)修辞教学

修辞的范围是很广的。“通过修辞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注意造词练句,恰当地运用修辞格,改进文风,并逐步形成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精炼、生动的能力,从传统的修辞格学习为重点转到语言运用上来。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好词语和句子锤炼的知识,懂得怎样去欣赏优美的精彩的语言,而且还应从交际、信息和文化的角度去阐述语言,这样才能使学生体味到语言的妙处,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3]

1.句式的选择

英语的学习讲究句式的分析,其实汉语中句式的选择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汉译英”的过程中,碰到比较长的句子就无从下手,翻译出来之后会发现整个句子的结构非常混乱,完全无法表达出原句的意思。针对些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重点给学生讲解“长句与短句”的运用,尤其是长句与短句的相互转化,以便于解决长句难翻译的现象。

例:虽然芭蕾舞艺术萌芽于意大利,但是它形成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却是在法国,因此人们把法国称作“芭蕾舞的故乡”。

这是一个长句,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把这个长句分解成三个短句,通过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学会长句与短句之间的相互转化,碰到长句的时候不再手足无措。

2.语言的美化

在翻译或者写作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的语言不够优美。为什么我们的语言不够优美呢?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发现美呢?大家应该听说过“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谚语,它告诉我们“首先心中要有爱才会有美”,这句话用到语言的美化中也是如此。要想让自己的语言变得美首先我们心中要有美,自己的内心要对所要写的东西有感情,我们要爱它,它在我们的眼中才能美起来。另外,定下一个“爱”和“美”感情基调很重要。

例: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这则寓言中描写珠宝盒的句子是“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这个珠宝盒到底有多美呢?本来值钱的珠宝,但是它竟然会让郑国的这个人留下了盒子而把珠宝还给了这位楚国的商人呢?为了让学生能够爱上这个珠宝盒,教师让学生把它想象成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或者定情信物,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有了写作的激情,然后又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开头定下一个感情基调:这个盒子真美啊!

在这次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用一些优美的词语或者句子来描绘这个珠宝盒。有同学引用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句子来形容玫瑰和翡翠镶嵌在一起的整体效果,还有些同学用到了“晶莹剔透”等词语,还有同学使用了一些和嗅觉、视觉等相关的形象色彩的词语。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能深深体会到如何能够使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变得更优美。

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活动

现代汉语教学应该要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设置一些相应的活动。

(一)词语解释

语言学习的效果最终是要在应用的过程中检验的。当前,很多学生难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滥用词语,逻辑混乱,抓不到重点,直接造成了交际障碍。因此,在讲完“词义的解释”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给学生安排一次“词语解释”的活动。通过事先准备一些资料,每个人从课堂领取的资料上都有二十个不同的词语,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参与这个活动。每个小组四个人,其中两位同学负责解释词语意思,另外两位同学来猜这个词语是什么。并且要求学生在解释词语的时候也要遵循一些规则,比如必须用语言来表达,不能用动作;只能解释词语,不能通过填空或者造句的方式来进行。例如解释“水”这个词,不能说“这个瓶子装的是什么”,而应该说“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它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解释其中的任意一个特点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明了应该怎么样去解释一个词语,从而让他们去领悟平时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英汉互译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找一些合适的例子把现代汉语知识的学习与外语专业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学生会觉得实用性更强。而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翻译无疑是一个最大的难点,尤其是针对比较特定语言(成语、谚语、术语等)的翻译,学生通常无法找到其中的窍门。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在学完“熟语”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找一些和熟语相关的英汉互译的资料,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相关翻译技能。

1.成语的翻译

通过英译汉与汉译英交替进行翻译的方法来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例:

汉译英直译:破釜沉舟 to burn the boat.

如履薄冰 to be on the thin ice.

英译汉意译:to wake a sleeping dog. 打草惊蛇

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雪中送炭

2.谚语的翻译

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A contented mind is perpetual feast. 知足常乐。

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

现代汉语是高职院校许多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任。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明显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培养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应围绕职业能力来开展,以职业能力为本,安排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符合多种行业和职业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需要。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1.语言应用能力是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而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被认为是一般职业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1998年,在劳动部提出的8种核心职业技能中,交流表达能力居于首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智力,而智力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是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相比而言,语言能力也是更重要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具有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质。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到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再到美国2002年GRE和2006年SAT的题型变化,都可以看出人们愈来愈看重语言能力,被视为人的综合素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2.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计划的拟定、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到具体实践内容的安排、实践环节的设置、实践情境的创设、实践手段的运用、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考评等,围绕着这项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必须贯穿“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

同时,由于该课程适用面宽,不同行业和职业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不一,各有侧重。比如师范类专业,以培养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和较强的“从教能力”为目标,侧重于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的规范,其中的语文教育和小学教育(语文方向)对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汉字书写能力及语文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实践教学内容须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而对文秘、新闻、播音主持、旅游等非师范专业来讲,侧重于语言运用的灵活创新和语言表达效果的增强,带有显著的行业和职业色彩,比如文秘专业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公关活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能力,现代汉语课程应配合相关课程侧重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播音主持专业则对学生普通话口语的要求比较高,在实践教学中应以普通话训练为主线,集中强化语音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种差异应该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出来,否则,一个能力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只能流于空谈。

3.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首先,“以职业能力为本”的原则在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教师妥善处理理论和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并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语言理论和杂乱无章的语言知识中解放出来,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的树立,使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富于针对性。实践教学作为培养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最后,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作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大量个性化的语言职业能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优化了劳动者素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

语言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而实践教学体系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要达到以能力为本的目的,就必须依赖实践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形成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

1.树立和贯穿“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确立实践教学目的。

语言能力具体体现在听、说、读、写、用几个方面,如前所述,不同职业对劳动者语言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学目的既要体现出人类交际语言的共性,又要体现出行业和职业差异。当然,对后者而言,主要依靠任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视所教专业和学生对象做出相应处理。

同时,“以职业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原则必须体现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和教学内容上。现代汉语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个板块,虽然内在联系紧密,表面却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能力培养需要分章节制定实践教学目标。

2.实践教学条件。

(1)师资配备

现代汉语课程本身的实践教学不可能安排专职实践教师,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是理论和实践兼长、能够同时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

(2)资源建设

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音像、课件等媒体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教材、训练手册、教学案例汇编等教学资源,拓宽资源建设渠道,提高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