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

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范文第1篇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空前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高效,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节约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首选。考虑到当前大量企业的人事管理尚处于手工作业阶段,不但效率低下,还常常因为管理的不慎而出现纰漏。因此根据部分企业提供的需求,设计此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以帮助企业达到人事管理办公自动化、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企业人事管理系统采用C/S结构,主要对企业员工的信息以及跟人事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集中的管理,方便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强大的员工信息数据库。它是以.NET2005.和SQL 2005 Express数据库作为开发平台。使用C# 设计操作控件和编写操作程序,完成数据输入、修改、存储、调用查询等功能;并使用SQL 2005数据库形成数据表,进行数据存储。

本文详细介绍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设计和具体实现。并简要介绍了系统开发采用的过程方法。

关键词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C/S;员工信息数据库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3.1 系统需求分析

性能需求:整个系统应当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维护简便。数据库要求运行稳定,执行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软件系统本身运行对计算机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平台要求适中。

功能需求: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管理. 包含员工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和部门信息管理.二,日志管理. 三,系统管理.各模块功能如下:

a) 员工基本信息管理

此功能模块主要完成员工大量基本信息的管理,包括员工信息录入,员工信息删除,员工信息修改等子模块,主要目的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新老员工的大量信息,将以往大量分散的信息统一集中到数据库中。

b) 员工基本信息统计查询

此功能模块主要提供给管理员查询员工信息详情,协助管理人员根据条件快速定位员工以及对员工信息的统计分析。通过此功能模块,管理人员可以对大量员工的详细情况进行统计,例如年龄段分析,工龄分析等。

c) 部门基本信息管理

此功能模块主要是提供给管理员对公司的部门进行分类统计。完成对公司新增部门或精简部门完成添加或删除等功能。

d) 用户信息管理

此功能模块主要是提供给管理员分配企业人事管理的权限。设置合法用户对整个管理系统实施管理。具有添加或删除或修改管理用户的功能。

e) 账号管理

此功能模块对系统中的账号进行管理,将用户密码加密存储,主要为安全方面考虑而设置,使用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来区分用户。

f) 日志管理

此功能模块将用户登录登出情况以及对系统的操作等进行日志记录备案以供需要的时候追踪查询。

g) 登录系统

此模块实现系统用户的安全登录,保护系统只接受合法授权用户的访问。

用户需求: 因为此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大多数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管理公司内部人事而开发的,它仅仅是提供给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使用,也就是说用户角色都是单一的,他们都是系统的管理者,享有平等的权限.系统管理员点击用户管理,可以对用户信息表进行查询,编辑,删除,添加新用户等操作。合法用户在成功登陆系统后可以进行系统的整体操作.

3.2系统设计原则

A、实用性原则

要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充分考虑各业务层次、各管理环节数据处理的实用性,把满足客户生产和管理业务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

B、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原则

为适应将来的发展,MIS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软件设计尽可能模块化、组件化、是应用系统可灵活配置,适应不同的情况。

C、安全可靠性原则

应用软件与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要做到安全可靠,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数据库的备份策略恰当,以防灾难性事故发生。

D、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图形化原则:用户界面的设计应做到美观大方。用户界面应直观、明了、条理清晰。实现“傻瓜型”管理——易学、易用、易管理。

E、数据库设计原则

对数据库的设计因该体现一致性、完整性、安全性、可伸缩性和规范化。

4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设计概要

系统设计要在理解需求和分析需求之后才能正确搭建.

理解需求是在问题及其最终解决方案之间架设桥梁的第一步。开发者只有和客户充分理解了需求之后才能开始设计系统。否则,对需求定义的任何改进,在设计上都必须大量返工。

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082-03

基金项目: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HBRI200907);武汉工程大学校长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尹杰灵(1990-),男,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卢涛(1980-),男,硕士,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冯呈龙(1989-),男,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信号处理。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正向着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而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员工、职称等跟工资、人事管理有关的信息也随之急剧增加。在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中都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其中,人事信息具有更新快、复杂琐碎的特点,实际管理过程中,面临数据冗余严重、更新不及时、共享困难等问题,信息得不到科学管理与维护,有时甚至会引起统计出错等问题。

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主要是针对数据更新较快时信息统计困难、修改数据繁琐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式。通过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有效且直观地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之后不论是对此分类数据的修改还是统计,甚至是对类别进行更新都会更加便捷和直观,其效率显著提高。

本文结合某高校的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工作实际,基于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设计模式(简称MVC模式),在深入研究工资人事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对该校教职工信息类别、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开发了适应该校实际工作的,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的,并能够准确将分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的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1研究现状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人事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是提升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已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2009年,重庆三峡学院的刘春江在《人事工资管理系统》一文中以VB语言为基础,实现系统功能模块,能够较好地完成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但是当用户需要查询或统计人事信息中某一属性的一类数据时,操作将会非常繁琐。2011年,曲阜师范大学的张振良在《浅谈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对功能模块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并详细阐述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但是对人事信息的属性缺少一定的分析。同年,宋晓鹏、唐朝晖在《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以B/S架构设计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但同样在处理人事信息的所有属性时,只是简单地将各个属性保存在人事信息中。

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正是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是基于用户自定义特征的、将数据参数化、可交互的,并能够发挥用户创造性的一种将数据进行分类和管理的方法。其通过建立组目录来保存用户自定义特征的数据,使得分类更加直观。

2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分析

2.1需求分析

在人事工资系统中需要对某些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找等操作,更重要的是需要对某些特殊的分组进行查询和统计工作,并将查询以及统计的结果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出。本系统从人事工资日常管理工作需求出发,设计开发的系统主要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1)信息更新。在人事工资系统中需要对各个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信息查询与统计。为人事部门提供即时的教职工信息查询功能,如查询教职工职称、学历学位、职务变动等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数据进行统计。

(3)分类需求。在人事信息管理中,有时并不是简单地对某些数据进行统计,而是需要将这些数据分类,然后对不同类别下的数据进行统计。而分类的依据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

(4)用户管理。系统设置了两类用户:超级管理员、普通管理员。超级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普通管理员登录系统时,因权限不够,无法完成某些操作。

(5)系统维护。包括人员信息及工资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以及各个数据分类、各个分类数据的元数据、管理员信息(增加、删除、修改权限、初始化密码)。

2.2系统结构

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后,可以将系统总体上分为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系统管理三个部分。从而可以得到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得到系统功能模块图后,对各个模块进行分解,精化得到更小的模块,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模块与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到系统用例图,如图2所示。

3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的实现

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就是让用户自己根据实际的需求将某个人事信息的数据分为几个类别,而不仅仅只是单独的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对这个已经设定了分类的数据进行查询或统计时,就可以根据这些类别进行相关的操作,而不需要先进行繁琐的查询或是多次重复的统计后才能得到所需的结果。

要实现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就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特殊的处理,建立数据的概念模型图来清晰地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显示出来。在本系统中,需要将人员实体中所需分类的数据项作为单独的实体,与人员建立多对一的关系。同时需要将该数据项的类别作为单独实体与该数据项建立多对一的关系。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别就会以该数据项类别的形式存储下来。而每一个数据就会对应着一个已经设定好了的数据类别。

例如人员信息中的单位这个属性需要进行分类,于是将单位作为单独的实体,单位类别也作为单独的实体。如图3所示为用户(概念模型中实体名称为User)、单位(概念模型中实体名称为Organization)和单位类别(概念模型中实体名称为OrganizationType)的概念模型。当用户将单位的类别分为机关、计算机学院、邮科院校区,且每个类别下又有一到多个具体的单位时,不仅统计每个类别中人员信息的效率有着显著提高,而且当用户需要对分类进行更新或者对类别进行更新时更加地便捷和直观。

本系统中需要进行分类的属性有单位、来源、岗位、学历和职称,因此,分别对这5个数据项做上述处理。做完这一工作后,可以得到如图4所示的数据分类功能模型。图中的可分类属性就是本系统中的单位、来源等;具体数据就是具体的数据名称,比如来源中的具体数据就有校本部、返聘人员等;所属类别就是用户自己定义的分类,用户可以在创建了类别后将具体数据设定到相应类别中。这样,在用户对多个数据进行查询、统计操作时,只需对他们所属的类别进行相应的查询和统计操作即可。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实际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了人为的失误。

4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依据MVC设计模式将系统分为三层,以实现低耦合、高重用性和适用性,以及良好的可维护性。这样不仅有利于软件的工程化管理,更能够帮助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正确设计程序的结构。

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结构,客户端通过HTML5+CSS3+JavaScript来展示数据,服务器端通过Strut2、Spring3、JPA集成开发来搭建系统的整体框架,数据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轻量级的MySQL数据库。

4.1服务器端设计

服务器端主要包含MVC设计模式中的M层(模型层)和C层(控制器层)。

在M层中,采用JPA注解的方式完成实体中属性与数据库中各个表字段的一对一映射,而JPA通过Hibernate2实现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功能。

在C层中,将Spring3与JPA集成,来完成对M层中业务操作类的管理,并通过aop切面编程的方式完成对事务的管理;然后通过Strut2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通信,以及Controller层与View层的通信,主要的通信方式是发送AJAX(异步JavaScript和XML)请求,而数据则以json格式来进行传输。最后将Strut2与Spring3集成,让Spring3在实现各个逻辑功能的类中完成对业务操作类的注入,这样实现各个逻辑功能的类就可以通过调用业务操作类对应的共有方法实现各个业务需求。

4.2客户端设计

客户端主要包含MVC设计模式中的V层(显示层)。

由于使用B/S结构,因此界面通过HTML5+CSS3+JavaScript来完成显示以及和用户的交互,其中使用的Javascript框架JQuery来代替原生的Javascript,使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更加便利。

对数据分类项的管理如图5所示。通过对数据分类项的管理,用户可以自己定义数据的分类项,在查询以及统计时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分类项对所需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

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如图6所示。通过分类管理,可将数据分到图5中所设定的不同分类项中。而对不同分类项进行的操作就是对这个分类项下所有数据的操作。

5结语

本系统通过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的方式,提高了数据更新与数据统计时的系统效率,并使得用户操作更加地直观和便捷。本系统分析了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信息学院的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作需求,开发基于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的工资人事管理系统,并在实际工作中为用户提供了迅速、稳定、高效的服务,表明了自定义数据分类方法在数据管理系统中能够提高数据查询统计的效率,方便用户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更新工作,有效地提升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

在开发系统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使用户使用系统时的交互更加流畅和愉快,比如可以将系统移植到移动设备中,这样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登陆系统完成所需操作。

参考文献:

[1]孟杰.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发展概述[J].中国科技信息,2010(6).

[2]刘春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8).

[3]禹智昌.浅谈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6).

[4]宋晓鹏,唐朝晖.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11(8).

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范文第3篇

1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1.1 系统目标

(1)建立一个同一个地区高校人事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的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共享性以及一致性,提高查询数据的效率和人事部门工作的效率;(2)实现人事管理的各个业务功能,比如招聘工作、教职工信息管理、工资管理、职称考核、培训功能等等,提供便捷的网上服务平台;(3)规范业务流程,全面科学地进行高效管理,发挥系统功能,完善人事管理在工作中发生的不足之处;(4)采用现代化的手法,要求系统界面清晰简洁,易操作,针对用户身份取得不同的操作权限,并且提高系统安全性。

1.2 业务分析与功能需求

(1)人事管理:招聘——通过系统在网上来招聘的信息,公开流程管理,其中有应聘者的简历投递到笔试和面试的过程,最后公布录用情况;培训——学校应当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各面的培训工作,做好知识技能的储备,利用系统制订综合培训目标,以及具体的计划实施;考核——学校还必须有对教职工人员的定期考核项目,制订考核标准,评定考核结果;评定职称——主要是对职称管理人员、教职工人员以及职称评审委员会提出要求,这个过程涉及到报名并提交材料,参与评审,最后得出结果。

(2)教职工信息管理:这部分信息在整个系统中应该是很重要的角色,要求系统能实现对基本信息的收集、查阅、维护与统计,还可以导入数据并进行批量操作,灵活性强。而人事管理人员要具有所有的操作权,能够对数据进行添加和删减、修改、统计、查阅,但是教职工自己无法修改数据,部门领导则可以统计与查询信息。

(3)岗位管理:系统能够按时对岗位的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定期维护数据信息,统计人员数据和岗位信息。

(4)工资管理:具体项目有收录工资、查询、修改以及统计数据。这些权限必须由专门负责的人员来管理,主要应用于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教职工人员。

(5)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设置系统内的所有用户角色并进行管理,分别有部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以及普通用户,角色不同也对应着不同的操作权限。其中,系统管理员是本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员,有最多的权限,可以分配用户角色并进行数据的普通操作等等;部门管理员则是针对本部门的教职工信息,而且不能任意添加和修改数据;普通用户则只能对本人的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密码的操作,不能修改信息。

另外,系统还要具备备份策略和恢复功能,要能够保持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备不同级别的备份并制订详细的备份方案。这些数据都要进行日志记录,提供查询等操作功能,可以随时对模块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

1.3 非功能需求

(1)数据处理问题:系统应该不定期的自动备份数据,拥有多重数据的输出格式,能够灵活快捷的在各个系统中传输,保证数据在损坏或者丢失的情况下通过备份寻回并恢复。

(2)系统稳定性:对软件的工作时间要求较高,保证运行时间较长还能拥有良好的稳定性、一致性、完整性,准确率也要有保障,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测,如果产生错误能够及时纠正处理。

(3)响应时间:普通不要超过5秒,统计不超过100秒。

(4)界面轻松:要求工作的流程灵活,采用自由定义和配置的方案,结合图文声像的信息方式让用户轻松使用,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1 总体要求

(1) 保持良好的先进性和开放性,最主要的是针对用户的类别,实用性要好。采取组件化的优秀设计思维,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法律法规来实现系统设计的规范和良好操作,在系统内部模块之间的接口保持规范化,要能够与其他用户进行数据之间的交互。

(2)功能灵活,操作简单,保证系统维护的灵活,方便扩展与移植,采取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案,综合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手法,让用户使用轻松,更自如。

(3)安全、可靠、稳定是重要原则,这些必须得到保证,在保密上做到安全可靠,防止信息泄漏和篡改,对网络用户实行分级管理,提高抗干扰能力,实现内部系统的安全性,能够保证高效办公。

2.2 部分功能模块

(1)人事管理模块:主要有三个部分——公开招聘模块:信息、审查、管理简历、考试部分(面试+笔试)、公布录用信息;考核模块:定义考核标准、制订考核目标、实施计划、评定结果;职称评审模块:通知报名、材料审核、评定奖励制度。

(2)教职工管理模块:主要以树形模式来显示各个机构和部门,添加教职工的角色和功能,提供修改参数的链接,提供查询服务,并且可以批量删减,修改。

(3)工资管理模块:这个模块主要包含了录入、查询、统计与修改,必须得到权限才可以进行操作。模块内可分为:工资录入-工资修改-工资计算-查询工资-参数设置。

(4)岗位管理模块:管理岗位的信息,其中有:统计部门人员数量和岗位信息的相关操作。

(5)系统管理与维护模块:主要是有三个部分:系统管理、数据库应用管理以及用户管理,这三个部分的操作权限也是不同的,针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公开或者半公开,达到良好的维护环境。

3 总结

由于目前信息的高度发达,高校人事管理也需要采取现代化的手法来进行信息的管理,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应用程序作为开发工具来实现模块化的管理,设计出一个良好的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极为重要的,这样方便了人事部门对信息的各方面操作和管理,更有利于高校全体员工对信息的掌握与了解,极大地提高和增强了校园的办公效率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虎,张骏.管理信息系统[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熊才权.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孟杰.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发展概述[J].中国科技信息,2010.

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流;量化管理;集群;负载均衡集群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9-0053-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西电人力系统)定位为人事处所有科室管理职能信息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的一个综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实现学校人事处各科室协同工作机制,人力资源相关管理工作与服务功能全方位计算机管理;整合人事相关资源、方便人事工作管理人员及教职工。该系统实现了人事管理的数据信息化、流程信息化、决策信息化,最终达到数据共享、管理自动化、管理智能化的目的。

西电人力系统建立在一个数据中心平台之上,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数据共享的工作方式,全面支持对学校教职工的聘用(包括人员引进、调配)、聘任(包括定编定岗、晋升)、福利(工资、社会保险)、退休及人事档案等各项管理工作;向教师、学生和机关部门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同时完善数据标准和管理规范。

一、西电人力系统建设目标及设计思想

西电人力系统的建设目标首先是支持各项人事工作的数字化,促进人事管理人员的协同办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其次,体现服务意识,为教职工、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人性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提供完善的查询统计、报表制作功能,辅助领导决策;整合并规范人事管理业务,实现全校人事管理模式规范。再次,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满足历史数据的平滑接入和校内外各单位、教委、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种外部数据需求。最后,该系统的开发应用是在信息化校园整体规划框架下进行构建,采用与其它业务系统相同的数据标准和管理规范,实现各类教职工信息有效整合、全校范围数据共享和一致,为上层决策和分析提供数据来源和基础。

为实现该建设目标,西电人力系统从设计思想上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西电人力系统的应用对象主要包括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校领导、系统维护人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破了学校职能部门、院系之间的界限,以学校内部不同的角色为中心,协调相关部门的资源和活动,围绕不同角色的特点、活动内容、工作职能来进行服务的分析和系统功能设计,围绕“人”重组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对用户提供服务的响应速度,智能化、人性化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以“信息流”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学校不同于企业,它是一个典型的社区结构,既有规范的教学、科研、管理业务,也有面向师生个体的生活服务的需求。学校的各项基本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信息流为核心的管理、决策、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因此,西电人力系统设计时采用了“信息流优先于物流和资金流,以满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为先”的设计策略。

3.管理、服务分离的机制

传统业务系统的设计着重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使用者进入系统界面,找到要办理的业务再进行办理,无形中为使用者添加了不必要的操作,带来一定不便。针对这种“重管理、轻服务”的现状,西电人力资源系统改变以往的被动式服务,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根据不同角色的不同业务需求,将多个业务、跨业务的各种流程进行全面整合,按面向对象进行服务的集成,智能化地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和服务。

4.量化的管理方法

量化思想的核心就是以数字为基础,对关键的决策点和操作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由于量化管理,每个重要的步骤都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义和参照物。因此,用户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既定标准进行操作,从而最大程度地限制了“个人”变量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5.科学的决策支持

西电人力系统建设不仅需要采取量化的思想,还要采用时间趋势分析、多指标对比分析、指标成分分析等多种方法,实现对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比较、分析,帮助学校发现在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从而指导学校在科研、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实力。

二、人力系统的软硬件支持环境

人力系统软件平台采用IBM的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 作为该系统中间件服务器。它是一种基于J2EE和Web服务技术的全面应用服务器,将学校数据和业务处理与目前的随需应变的学校业务进行整合;其网络部署提供了可跨越不同应用架构和B2B应用的高级Web服务,为实质上是任意点之间的连接提供业务处理和应用可适用性。

人力系统硬件平台采用双节点的应用服务器搭建负载均衡集群,并采用单节点的HTTP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通过采用PCserver负载集群的方式解决大并发、高可靠性、稳定性问题。该系统硬件平台配置了1台HTTP服务器(双路Xeon服务器,双CPU,主频3.0G,内存2G,硬盘146G×2)和2台应用服务器(双路Xeon服务器,双CPU,主频3.0G,内存4G,硬盘146G×2)。

人力系统的负载均衡集群(集群就是一组计算机,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向用户提供一组网络资源)为用户需求提供了更实用的系统,该系统使负载可以在计算机集群中尽可能地分摊处理,负载可能是需要均衡的应用程序处理负载或网络流量负载。每个节点(集群中单个的计算机系统就是集群的节点)都可以处理一部分负载,并且可以在节点之间动态分配负载,以实现平衡。

三、人力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人力系统从技术架构的角度看,是一个层次化的结构,按照技术体系可以大致分为如图1所示的五个层次:

客户层是最终用户看到和使用的界面。对于大部分业务功能,直接使用浏览器操作;对于部分涉及系统管理的相关功能,也提供可视化的简单易用的工具进行配置管理。

表示层将客户层的请求委托给业务层。表示层组件有JSP和Servlet实现,他们接受客户层的请求,再与业务层组件通信,按客户组件理解的格式处理原始数据,然后由JSP或Servlet提供HTML或XML,传输回客户。

业务层封装了系统的所有实际处理逻辑。表示层的组件以客户身份请求调用业务层的组件。业务层的组件也会以客户身份请求调用集成层组件。业务层组件包含功能组件和业务组件,功能组件为业务组件调用,也可以用来让表示层的组件更好地访问业务组件。

集成层用来业务层和资源层之间的请求。针对资源层不同的外部数据和系统,集成层提供不同的组件以方便业务层调用。

资源层包含集成层中组件引用的系统,这些系统包含数据库、消息分发系统、遗留系统、邮件系统等。

1.权限管理模型

权限管理主要在功能和流程上起控制作用,提供应用对象授权管理功能,完成对人员、人员组或应用、应用组授权等相关工作,使各级用户只能浏览权限范围内的信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权限管理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权限、模块操作权限、数据范围权限、单条数据ACL权限、数据字段权限。

强大的前段XML解析机制,支持前端的智能辅助输入控制,大幅度提高用户的数据维护效率和方便性。系统提供了强大、易用的编辑维护工具,如新增、编辑、复制、粘贴等。权限控制维护模块和字段,只能编辑维护权限范围内的数据,没有权限的只能查看,不能编辑维护。

3.消息通知机制

消息管理服务提供应用同步机制,并提供开放式接口,支持扩展,可与大量业务应用集成,解决系统和系统之间、业务和业务之间、专业和专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业务同步、消息通知和协同工作的问题,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同时消息中心可以通过其相应的邮件接口,实现通过音响、邮件等方式及时为用户提供流程通知。通过统一的通知工具,实现数据交换、流程驱动、在线交流等。

4.工作流引擎

工作流引擎支持其他各类应用接口,保证管理和查询界面的一致性,同时客户端无须安装,解决流程区域限制、系统管理等问题。支持可视化的用户工作流定制,可以方便地修改和定制工作流程。具体功能包括流转配置、流转权限控制、支持动态流程、流转提醒、流转检视。

5.报表与查询

报表引擎和前端报表设计器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报表/查询工具,完全基于Web实现,可以支持局域网、校园网、广域网用户的使用,支持和其他应用的整合。同时,能按用户提供的原始登记表进行打印并存档。

6.信息综合查询

信息综合查询提供丰富、强大的查询功能,可以输入查询、下拉框选择查询、联动查询、单条件查询、多条件查询。可以自定义配置查询条件。

7.系统运行监控

系统运行监控提供丰富的运行监视功能,可进行系统性能监视、模块运行监视、用户操作监视。自动记录数据变更日志,关键性数据变化后自动记录变更。

从功能结构设计方面,人力系统包括如下功能模块:机构信息管理、教职工信息管理、人事调配管理子系统、非编制人员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离退休管理子系统、网络招聘子系统、绩效考核子系统、岗位聘任子系统、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子系统、教职工薪酬管理子系统、统计与上报系统。

西电人力系统高度灵活,采用模块化、组件化的软件结构,便于拆分组合;开放的接口,便于信息共享。该系统将人事管理流程全面整合、数据集中管理,并且建立了健全的人员分类管理,为促进学校人事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保障人事改革的顺利实行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鲍蓉.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发展,2010(2).

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范文第5篇

目录

一、前言.....................................1

二、实习目的及其主要内容.....................3

(一)、实习目的.....................................3

(二)、实习主要内容................................4

1.word的实习目的及其主要内容........................5

2.excel的实习目的及其主要内容.......................12

3.powerpoint的实习目的及其主要内容..................24

三、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及解决方法............28

四、实习心得................................29

五、指导教师评语............................30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internet和intranet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加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本文描述了如何使用jsp技术来组建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网站。实现了:员工信息的与共享,本文中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实现员工资料的录入、信息的查询、记录和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系统和企业内网的一部分,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便于企业领导掌握人员的动向,及时调整人才的分配;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与共享,本文中的企业内部财务信息查询管理系统通过对企业进出流水帐后台数据库的管理,实现了企业内部各种财务信息的管理,并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便于管理层决策;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本文中的内部信息交流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内部通知的、各种具体问题的意见并获得相应的反馈。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jsp平台的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以及其实践意义,其次说明了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相比同类系统的创新之处。然后就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开发中所使用的一些的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主要针对数据库的设计技术、存储过程技术、j2ee技术以及用sqlserverjsp数据提供程序访问sqlserverXX数据库技术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还附上了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安装说明、简单使用说明和一些通用性的经典代码。笔者化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程序设计,这也是笔者工作的重点,所开发的系统具有实用价值,所编写的代码对j2ee程序员也有很好的参考性。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了j2ee平台的强大性、优越性以及存储过程在提高数据访问性能和增强数据访问安全性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外,对于关系代数在数据库科学里的应用,笔者在编程过程中也做了一定的研究。

办公自动化是近年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而提出来的新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确切定义。一般地说,办公自动化简称oa(officeautomation),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生产、工作率和质量,辅助决策,求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它的基本特征是采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生产、存储各种文档,使用复印机、传真机或计算机网络等其他先进设备复制、传递文档。一般来说,一个较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当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转输、信息保存四个环节。办公自动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事务型、管理型、决策型。事务型为基础层,包括文字处理、个人日程管理、行文管理、邮件处理、人事管理、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有关机关行政事务处理等等;管理型为中间层,它包含事务型,管理型系统是支持各种办公事务处理活动的办公系统与支持管理控制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公系统;决策型为最高层,它以事务型和管理型办公系统的大量数据为基础,同时又以其自有的决策模型为支持,决策层办公系统是上述系统的再结合,具有决策或辅助决策功能的最高级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现状

一、当前我国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现阶段,国内诸多学者公认,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既是能有效管理信息的工具,也是规范人事行为的科学方法。目前,国内许多优秀的软件开发企业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发出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笔者辖区内各部门人事系统应用人力资源软件不尽相同,各个单位人事干部计算机操作水平不一、软件推广使用覆盖面不同,他们都形成了各自的管理模式。

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

辖区内全部的中小学,笔者都进行了走访,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校,他们虽然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是人事干部却还是比较习惯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没有使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观念的滞后,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很多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

(2)工作重复率比较高,实际效率比较低

从当前的一些单位在系统的应用情况来看,人事管理经常是转达和传达、催促和通知这样的方式完成,这种情况下时间的利用率极为低下,并且大量的工作在重复进行着。部门中,许多重要的信息都是由一些不科学的程序和数据组成,数据常常复杂到难以理解、充满矛盾。因为需要处理的数据和存储的数据紧紧交连在一起,所以很难对其做出富有成效的使用和管理。

(3)数据和信息更新不及时

一些单位在对教职工信息进行动态跟踪与能力分析时,由于没有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沟通方法,信息更新进度缓慢,因此人事管理部门对教职工的信息变化的掌握就滞后了很多,在发生问题时,不能及时性的进行解决,这样就在外部变化的反映能力上比较低,对实际工作的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人事管理的整体水平也得不到有效提升。

(4)单位的内外部信息共享不能高效实现

从当前的一些单位的工作情况来看,内部信息的共享能力比较弱,所以信息数据多是在各个科室当中,而在对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没有将信息数据的格式统一化,这就造成了单位内部的信息共享程度比较低化。有的学校在网络平台虽然有了相应的应用,但在管理系统方面较为缺乏,所以对教职工的信息管理也多是采用以往比较传统的方式、手工录入以及电子邮箱等进行使用。

(5)管理人员和管理系统不能有效结合

从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各学校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变,逐渐和时展相契合,但是还有一部分学校并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体现的比较突出。学校的人事管理人员多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员,缺少年轻的人员来进行平衡这一结构,由于年龄相对大的人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差,所以对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上就会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对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相对来说年轻人在这一方面的学习能力就要强得多,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实际中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实践性人才方面依然比较缺乏。

2.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用问题原因分析

(1)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没有统一化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教育系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显得格外重要,信息化系统也基本都是按照上级人社局的要求建设,始终处于被动推进的状况。对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没有统一化,从而就不能针对性地对实际问题得到解决。还有就是对人力资源人事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在对其之后的维护管理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所以这也会对应用的效率有着影响。

(2)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重视

还有就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没有重视,有的是对管理比较重视,但是在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上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从而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能和实际的发展相契合。对人事管理的模式没有进行优化,封闭性的管理模式在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还依然存在,由于在这一方面改革的不彻底性,也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3)人员素质制约人事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建设是一门学科,人事管理也是一门学科,要把学校人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有效对接,就需要有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懂信息知识,而且还要对人事管理有研究。

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对教育人力资源的管理优化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并要能和实际相结合。首先要能对管理的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主要是对员工潜能的激发,从而创造更大的效益,所以要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重视,并要能够在实际系统开发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中加以融入。要加强外部的配合和支持,主要是需要教育系统内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及地、完整和准确。

第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优化还需要在经费上的支持,在充分的资金支持下才能够将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得以完善,才能将基础性的工作得以完成。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做好长期的资金筹备工作,可建立专项资金应用项目,为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要对内部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充分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就要能够和实际相结合将人力资源的结构进行确定。对人才的应用要能经过科学性的组合,这样才能将专业管理人才的素质达到合理的需要标准。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在技术层面进行完善,将技术的应用要规范化以及合理化的呈现。

第四,从管理层面进行有效完善。信息化建设重在维护管理,当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管理与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如,资源的管理、应用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网上内容的管理,否则再好的系统也展示不出应有的魅力。因此,要制定比较完善可行的管理办法,来推动管理的科学化进程。

第五,人员素质问题。在人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要提高人事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就要加强对人事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力度。要让人事工作者充分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方式,主动积极地反思现行的体系,学习各类软件系统中蕴涵的先进理念,探讨改进的方案。

四、展望未来的发展建议

1.施行教育人力资源综合网络化管理

(1)信息分级共享。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中有一个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信息的共享性、一致性。要让学校各部门的数据始终保持一致,同时还能够、及时地了解学校内的动态信息。

(2)务实管用。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必须遵循教育教学工作规律,能够满足一线教育工作需要,不能简单地将数据电子化。应着眼于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关键指标,比如生源年龄、成绩分布、教师队伍结构等关键指标的关联性进行科学的设计安排,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3)信息安全。教育系统的内部资料是属于教育部门专有的,一些部分不能对外公开,要防止恶意侵入。另外,教育系统的资料保密程度也分不同等级,不同级别的员工所能获取的信息应根据其处于教育系统内的位置而定。

2.架构科学的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体系

建立起数据库结构,让使用单位根据对数据实时性的要求自定义复制的时间间隔,通过复制技术使各二级单位和总库之间数据的交换和一致性,达到对部分数据或全部数据的共享和传递,同步达到数据保密与数据共享的要求。

3.提供充分的保障措施

(1)要倡树重视信息化的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必须要有整体环境的配合,否则只能是就事论事,上升不到宏观层面,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2)科学高校的组织体系。加强人事信息化队伍建设,由专门人员组织实施,提出主导实施方案,做到上下一致、同步协调、形成合力,切实做到教育工作与信息化紧密结合,互促共赢。

(3)加强专职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人员素质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软件和网络使用进行培训。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方式,使他们更充分地消化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本质和内在优势,提高管理者自身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水平。

五、总结

教育发展,关键是创新,先进管理手段的运用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发挥好教育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作用和优势,是摆在当前基层教育部门面前的一个亟待破解的问题。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向现代的人力资源教育理念转变,借助信息管理系统这一现代化方式,将有力地推进教育手段和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系列绩效、薪酬、资源配置等方案,将给管理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参考文献

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结构;人事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管理系统软件被开发出来并且被投入使用着,这也就为了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利保证。治金行业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化应用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结构系统也从以往的单机应用软件发展成为了多层应用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改革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信息量和信息类型方面的需求也变的越来越大,工作流程自然也需要越来越流畅清晰,原来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事管理的需求了。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学科,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变的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仅存在于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就是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运筹学都有涉及。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设备,将有用的信息全部收集起来,进行加工分析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1.1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如果奥问我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解释起来一定离不开的几个关键要素无非就是人,计算机以及数据了。人通常指的就是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或者是技术人员,这些管理人员通常是为了做决策而存在,当我们将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工程来进行时,单单依靠着计算机开发人员是很难完成的通常这些技术人员可以给你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却无法替代管理人员来进行决策。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界面特点。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人机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界面设计一定都是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的:

(1)核心价值。关于计算机界面设计,首先我们需要掌握的就是如何让使用者可以喝计算机进行准确的信息交流。使用者需要依靠计算机传达一些信息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采用一些自认的方式,当然前提必须是计算机向使用者传达的信息一定要是准确的,不会产生不必要误解的,以免导致使用者和计算机之间相互干扰。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时,每一个功能都需要按照“I-P-O”的模块化思想,这样可以保证输入,输出条条分明,充分的展现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而且这样设计系统也不容易出现错误,便于维护。

(2)界面必须始终保持一致。始终保持一致的界面不会增加用户的使用负担,操作起来非常的方面快捷。例如,系统中始终保持着X来表示关闭界面,那么无论页面如何变化,想要退出大家只需去寻找X就可以了,还有就是用磁盘图标来表示存盘等等都是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

(3)必须可以给使用者提高帮助。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应该不会给使用者带来难题,即便是使用者出现疑惑的时候,也是可以再固定的区域寻找到向导的,只有满足了这样条件的系统软件,才可以给用户带来真正的方便快捷,例如我们在多媒体环境下,如果存在了疑惑,就可以词用语音提示的方式来作为引导,在不干扰屏幕正常运行的同时,又可以解决问题,何乐不为呢?

(4)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一般情况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数据输入的量都是非常大的,为了使操作变得更为简化对于一些固定的数据,其实完全没不必要让反反复复的去输入,让设计更为人性化一点,例如,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性别”,无非就是“男”或者“女”这样固定的数据,所以在将这些数据输入到软件之前,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在需要进行填写的位置弹出列表框供用户选择。

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2.1 一般方式。一般情况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一直都是一个繁琐枯燥的过程,在涉及面上也是非常广泛的,无论是计算机处理技术,系统理论,组织结构,管理功能还是管理知识都需要涉及,就是到现在为止仍旧没有任何一种统一完备的开发方法。一般情况下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都需要做到明确下面的问题:

系统开发之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应该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组织管理和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面对企业提出的一些新的管理方面的需求,我们又是否需要全部满足?又该怎样去满足?

系统开发之前可行性方案的研究:首先必须要找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我们所需要实现的目标。其次是需要通过对企业状况的初步调研得出现现状分析的结果,然后找寻出合适的,可行性方案并且进行论证。系统可行性的研究包括目标和方案可行新,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方面的可行性以及社会影响方面的可行性。

准备工作:无论是开发部人员还是管理部门人员都需要做好相信的准备。

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和开发计划的制定:针对以及确定好了的开发策略来确定相应的开发方案,开发计划的制定需要明确系统的开发的工作计划,投资计划,工程进度计划和资源利用计划。

2.2 选择怎样的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开发方法。

(1)结构化生命周期的开发方法。这是就目前而言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开发方法,采用的是结构化生命周期的开发方法来进行,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要以用户的想法为最高目标为原则,将用户的想法结构化,模板化的对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好设计。当然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还是需要我们严格将开发阶段区分开,避免出现混乱的状态。

(2)原型制造法。原型制造现在也被广大的用户给认可,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种方法首先就让系统开发人员充分的对用户需求进行了理解,系统开发人员通过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构造出一个实在的系统原型,这样的模型及时不能做到百分百符合期望但是至少可以先让用户有了大概认识,以后我们在利用这些原型和用户进行协商,进行反复的修改,很快就能使用户满意。这些制造出来的原因可以让我们对用户的需求逐进的进行人事,从而使系统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大大的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

(3)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式,是近些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基本思想是将一些客观的时间抽象地看成是若干相互联系的对象,然后再根据这些对象和方法的特性研制出一套相应的软件工具,使之能够映射成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结构模型和进行。

3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设计概要。系统设计一定要在充分的理解了需求,分析了需求之后才能进行搭建。

充分理解需求是在最终解决方案构建之间的第一步,开发者只有充分的理解了客户需求之后才能开始设计系统,否则一些的定性都是无用功,最后还是要进行大量返工的。

分析需求是要先从客户的需求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以此来帮助开发者解决业务问题,然后通过这些对用户业务问题的分析,规划处系统的功能模块。

3.2 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要注意字段、字段类型、是否主键等属性,特别注意每个字段的字符类型与长度范围。如:用户字段名:Username,字段类型nvarchar(50),非主键,用来定义用户姓名。

4 结语

在对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它的魅力,认识到在网络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掌握这一一门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并且能够将它运用到力所能及的应用程序开发中去是多么的重要,具有多么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人事管理系统的定义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阐述其解决对策。

Key words:Informationizatio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Abstract:Along with each kind of new technology's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esented the revolutionary transformatio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issue which each enterprise faces, this article is elaborating its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o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existence question and the crux.

一、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 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革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现不仅是一种高新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导入。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提供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转变为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解决方案,随时随地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向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提供分析工具和建议,建立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积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体系。

2. 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主流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当前主流信息管理系统,如ERP、MRP、MIS 而言,它更多地是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上述系统的衔接,获得参考数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信息流,通过与经营有关的信息系统进行记录,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信息通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与其衔接获得准确的记录,支持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反过来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又可以为现有经营中工作的合理安排提出相关依据,指导生产安排和工作流程的设计。

3. 促进管理结构与信息渠道的优化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的全员信息系统,其一大功能优势就是缩短了各级员工的反馈时间,开辟了更加丰富的沟通渠道,员工可以不拘泥于公司传统的层级制度,可跨部门、跨级别表达和传递各种思想。

4. 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

信息系统的投入,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在根本利益方面的互动成为可能,体现了实时管理的优越性。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完美融合,在消化吸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可以在系统中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与业务流程,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被用来定义专业部门的工作内容,优化和规范其业务流程,从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信息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管理平台,真正实现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二、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历史

1.薪资计算系统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的,由于当时发达国家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此,薪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第一个阶段———能自动计算薪资的初级阶段。

2.薪资/人事管理系统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计算机薪资管理的基础上,开始记录员工的其他基本信息包括薪资的历史数据,具备了报表生成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即具有了一部分人事信息管理的功能。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阶段

到20世纪90年代初,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由于企业管理理论,特别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竞争中的关键性作用,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把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也成为可能。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阶段。

4.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e—HR) 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第性变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由于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的普及,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人力资源管理快速响应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求与变化成为可能,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信息化。

三、信息化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人事管理已明显不能适应。企业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谈何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手段来推动企业人力资源转型。

综合考虑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不难发现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提高行政事务性工作的效率,在这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

首先,人力资源信息化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真正从繁琐的行政事务分离出来,同时也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提供简单的人力资源信息转变为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解决方案,可以随时随地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向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提供分析工具和建议,并建立支持人力资源部门积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体系。

其次,人力资源信息化完全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下,人力资源工作者从事大量的工作就是行政事务,其次是管理咨询的职能,而在帮助企业策略的制定方面是最少的。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下,人力资源工作者所从事大量的工作就是帮助企业在人员管理上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行政事务工作被信息化、自动化的管理流程所大量取代,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人力资源信息化实际上把人员管理的重任转移到第一线的经理身上,真正使他们能通过管理、激励员工实现他们的业务发展目标。第一线的业务经理可以通过网上得到最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流程、市场数据,经过授权,他们可以进行相关人员管理,包括进行人员的奖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