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带动劳动力就业

带动劳动力就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手段,以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为宗旨,坚持成功人士引导、重点村组突破、就近就地转移、优质高效服务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公平对待,强化服务。

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使城乡劳动者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工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2统筹兼顾,合理引导

在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要以围绕新农村建设为主体,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形成三业并举的格局,合理转移劳动力就业。

3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结合我镇实际,各村根据各自情况,形成切合自身实际的火补,建筑,服务等具有各自传统优势的劳务输出方式。

二目标任务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新增0.3万人,达到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0%以上。返乡创业人数达到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到2万人次。年收入达到22500万元,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以上,达到4120元以上,年增长10%以上,加快实现农民收入向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转变,为农民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打下基础。

三具体实施

(一)做好异地输出转移就业。

发挥益店火补品牌效应,扩大火补产业,巩固在外火补创业人员,充分带动想外出务工人员,走以个人带动组,以组带动村,以村带动全镇,形成规模,壮大产业,做亮品牌,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扩大就近就地就业规模。

围绕县上提出的“三大战略”目标为契机,培训高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人才,就近在蔡五地区就近就业;鼓励进一步以餐饮业为主加大去县城就业创业力度:以建材工业园为依托,进一步做强编织,运输,餐饮,建筑等产业。充分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三)充分发挥商贸经济优势。

以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东北片商贸重镇为目标,以百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围绕镇区为中心,进一步发挥商贸经济优势,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扩大农贸市场规模,改造益锋北街市场模式,新增开门面房220间,摊位300个,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1000人。

发展坊家什子,镇西门口,永新官庄路口,宋村王家路口,南官庄路口五个小型商贸园区,新开发商铺20个,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50人。

(四)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家庭创业,自主创业。引导返乡人员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等行业发展,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五)完善培训体系落实扶持政策

开展各项有关农民增收的技能培训活动,按照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原则,以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安置一人为目标,加大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联系,形成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和法律意识,市场竞争意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上成立专门的劳务输出机构,形成领导,部门,人员,责任,措施,工作六落实,统一协调,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落实专门人员,

(二)健全工作体系

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服务机构,搞好协调组织和服务工作,以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服务就业为宗旨,扩大各种就业渠道,增加各种就业机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

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第2篇

一、我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农村妇女劳动力24.68万,已转移20.34万,占82.4%。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我市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以第二产业为主。目前,我市已转移的农村妇女劳动力中,原创:有63.7%转移至第二产业,其中从事工业的占57.2%;转移至第三产业的仅占11.2%。转移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多数是从事轻工业和加工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为主,如纺织和服装加工企业等。

2、我市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在我市已转移的农村妇女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妇女劳动力所占比重达80%。各年龄组的构成为:25岁以下的占15%,25-35岁的占30%,35-45岁的占35%,45岁以上的仅占20%。

3、我市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的流向以就地为主。我市妇女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比较少,绝大多数在本镇或邻近乡镇工作,属于典型的“离土不离乡,务工不进城”。全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至本镇的占77.4%;转移至本市外乡镇的占18%。在本市范围内转移的人数占全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95%以上,而转移至本市以外的农村妇女劳动力比例不足5%。

二、我市促进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做法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土地被征用的过程中,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通过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促进失地妇女劳动力的转移。一是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对劳动力的安置达成协议。有些地方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明确规定在建企业要优先安置本地劳动力,以利于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养老补助和社会保障。如新港镇对16-35周岁的失地妇女发放每人每月110元、期间2年的待业金,对36-50周岁的失地妇女发放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费,对50周岁以上的失地妇女每人每月发放141元的养老金。三是由政府出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以“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被征地农村劳动力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免费就业指导培训、免费提供求职登记、信息咨询及中介服务。四是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农村被征地劳动力。用人单位招用年满40周岁的农村被征地妇女劳动力,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按相关规定给予用人单位岗位补贴。五是鼓励农村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凡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开办个体工商户的农村劳动力,创业经营一年以上,参加社会保险且对社会有一定贡献的,由所在镇政府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六是设立“就业岗位贡献奖”。凡当年招用本市农村劳动力达到200人或城乡劳动力达到150人、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本地劳动力占职工总数达60%以上的用人单位,由市政府授予“就业岗位贡献奖”。

在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中,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各级妇联重视对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市妇联利用市家政服务中心、市巾帼就业培训基地,为失地妇女提供培训、发证、推荐就业一条龙服务。各镇场妇联以镇妇女干部学校和村妇女之家为阵地,以“十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为重点,通过开展绿色证书培训、“五学”活动、科技结对等活动,引导农村妇女增强致富本领。另外,新港、练塘等镇利用妇女学校、成人教育中心校成立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对失地妇女劳动力开展“定向”和“订单”式技能培训。二是拓展就业服务渠道。我们以“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为载体,以“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巾帼就业培训基地”为抓手,广泛协调,逐步形成了“城乡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就业”的格局,帮助失地妇女开辟多门类就业渠道。家政服务中心开设了钟点工、职业介绍、房屋中介等系列项目,推出了家政服务卡,招募了小美容、小书屋、小花店等多家“八小”服务业加盟店,带动失地妇女就业。中心还与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联网,在网上为失地妇女寻求就业信息。每年我们通过举办女性劳动力招聘专场,为失地妇女劳动力寻求工作岗位。三是鼓励自主创业致富。通过举办女性创业知识培训班、农村妇女创业致富现场会、巾帼创新业演讲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村失地妇女增强创业本领。鉴于家庭工业在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方面的独特作用,组织农村妇女参观家庭工业现场,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创办家庭工业。充分发挥女企业家的辐射作用,在帮助她们成就事业的同时,引导她们带动失地姐妹共同创业,为失地姐妹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培育女能手、女状元、优秀创业群体,评比创业标兵,宣传创业典型,使农村失地妇女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四是深化“双带双扶”工程。通过实施“双带”工作,建立妇女干部联系制度,带动农村妇女致富。近年来,共涌现出“双带”妇联干部104名,带动吸纳近万名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召开了“双扶”工作现场会,将对贫困妇女的扶贫由原来的单纯扶贫扩展到扶贫、发展、创收为一体的开发式扶贫。给予“三八”科技示范基地资金、项目上的扶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一方妇女致富。

三、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失地妇女在转移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性差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失地妇女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农村失地妇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特别是许多大龄失地妇女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文化偏低,竞争意识弱,不善于利用信息,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虽然就业愿望强烈,但成功可能较小。就业观念方面,多数失地妇女就业观念上缺乏自主创业精神,认为妇女只能在家做家务;就业方式上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等待政府安排岗位;就业心理上准备不足,对脏、累等工作不能承受,缺乏按照劳动力市场需要进行自我重塑的主动意识。

2、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依然存在。一是农村妇女进城的“门槛”依然很高。农村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历来是以“临时工”的身份出现的,还没有达到较为固定的就业。另外,农村劳动力也没有被纳入城市就业培训范围,缺乏分享现代化的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机会,无法融入先进生产力系统中。依附在户籍上的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制度的配套还未相应到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二是随着企业及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城镇下岗人员增多,势必增加农村失地妇女在本市城市就业的难度。三是随着村级经济的减弱,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能力下降,就业矛盾随之变得突出。加上开发区载体建设征用土地后,原有的村级企业被拆迁,村级企业就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不少农村妇女面临失地又失厂的境遇。

3、用工单位的外地化制约着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由于外地劳动力流动性大,社会保险参保意识不强,法制意识相对较差,出于节约生产成本的考虑,我市许多外资企业和个私企业都热衷于使用外地劳动力,不愿为本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外来劳动力相当于本地转移数量的一半以上,而且这种趋势正在进一步扩大。

4、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机制不健全,处于自发状态。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村妇女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转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农村劳动力开始在城乡之间形成规模流动转移。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调节与适度计划调节结合不够,原创:劳动力供求市场信息还不完全。从近几年我市农村女性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流入城市打工,流向私营企业,还是从事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农村女性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基本上都是依托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受市场经济因素趋动的较多,缺乏有组织、有规模、有计划的有序转移,可以说都是属于农村女性劳动力自发的转移,带有较强的盲目性。

四、加快实现农村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加强教育,引导失地妇女转变就业观念。要引导失地妇女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既要看到困难,又要抓住机遇,正确认识自己,在参与发展中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要引导失地妇女抛弃“统包统配”等旧的观念,树立新的择业观,增强新形势下的危机感。尤其是中年妇女要正视现实,认清自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择业观更要趋于现实,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实现就业。要引导妇女明确“四自”精神内涵,塑造独立人格,以新的姿态、新的作为争当生活和事业的强者,树立新时期妇女的崭新形象。

2、搞好培训,帮助失地妇女提高劳动技能。要依托市巾帼就业培训基地、家政服务中心、妇女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通过乡镇建立农村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村妇女特点,多渠道、多形式、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如家政、电脑、缝纫、餐饮服务及一些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失地妇女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实现转移提供保证。

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第3篇

从我县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实际状况看,其来源是劳务收入。按照县统计局口径,年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32元,计划到年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947元,增幅92.36%。

二、主要途径

(一)以全面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技能化转移输出比重,着力打造劳务品牌,为提高农民工务工收入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计划在年间,全县每年培训农民工2000人,重点打造培养专项初、中、高级技能人才和创业人才。

(二)注重长远、拓展空间,以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为目标,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在“”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62万人的基础上,每年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700人,到年全县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达2.97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

三、主要措施

(一)优化培训结构,创新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继续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与开发劳务品牌结合的长效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机构资格准入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配备专用资金用于培训基地的实训场地、设备改造。要把劳动力后备军作为培训的重点对象,把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部分大学毕业未能就业的学生纳入劳动预备人员培训范围。通过培训促进就业,切实解决农民就业难和增收难问题。

(二)创新市场主体,拓展市场空间,继续稳定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

1.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一是进一步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提供资金保障,在贷款过程中,降低担保门槛,提高贷款工作效率,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额度,通过资金推动,贷款扶持,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从而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加强乡镇企业用工管理。建立健全乡镇企业管理服务机制,解决好乡镇企业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等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

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就业;投入产出

中图分类号:F28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89-03

科技服务业是以提供科学技术成果和专业知识服务为特征的新型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从统计角度看,目前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高,但是,由于它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科技服务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科技服务业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其就业吸纳能力不如大多数传统服务业,但是,科技服务业的“杠杆撬动”效应大,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大,会通过相关行业间接吸纳劳动就业,产生倍增效应。本文尝试对广东科技服务业对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考察广东科技服务业对就业的影响。

一、科技服务业的就业机制和效应

科技服务业对就业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如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劳动分工,提高人力资本,催生新兴行业,等等,对就业的效应,既有总量效应,也有结构效应,既有正向效应,也有负面效应。本文仅从新兴行业发展角度,探讨科技服务业对就业总量影响问题。科技服务业就业总量效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就业效应。科技服务业的兴起带动了一批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容纳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二是间接就业效应。科技服务业能够带动大批相关行业迅速发展,科技服务业是一种高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渗透性很强,已成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生产要素部门,随着科技服务业渗透的范围扩大,必然会促进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这种产业间的间接波及效果带动大批就业。

直接就业效应要反映的是科技服务业本身的发展与相应的就业规模变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它一般采用边际劳动力系数来衡量。所谓边际劳动力系数,是指反映一段时期内某一产业的规模与就业人数对应关系的一个指标,其含义是某一行业总产出增加1个货币单位,该行业需要直接增加的劳动力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j产业就业人数增加数,为j产业总产出增加绝对数。边际劳动力系数越大,则说明该行业对劳动力的直接吸纳能力就越强,该行业本身所吸纳的就业人数越多;边际劳动力系数越小,即使某一行业产出增长速度较高,对就业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就业对该行业产出并不敏感。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通过国民经济系统内在的传导机制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使得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产出规模扩大,从而促进就业量的增加。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除了其自身吸纳就业人数之外,更多的体现在它对其他相关行业就业的带动作用即间接就业效应上。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之和称为完全就业效应。完全就业效应所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科技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就业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二、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就业效应实证分析与预测

本文采用2002年、2007年广东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结合《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所提供的行业从业人数数据,计算边际劳动力系数和就业效应,并以此为依据对广东省科技服务业总体就业效应进行分析,预测“十二五”时期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的绝对就业效应。这里,将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两个部门合并为科技服务业。

首先,我们对广东省3次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分析。

2002—2007年间,广东省第一产业直接就业效应为-0.005 3,第一产业每增加1万元产值,不仅没有增加就业,反而减少0.005 3个劳动力,表明广东省第一产业产值增长与相应劳动力增长呈反方向变化,第一产业逐步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在保持第一产业继续增长的同时,释放和转移剩余劳动力(见表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直接就业效应分别为0.003 4、0.008,相应产业产出每增加1万元就会带来0.003 4个和0.008 1个就业岗位,很明显,第三产业直接就业效应比第二产业高出1倍多,说明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直接带来的就业数量比第二产业多,第三产业成为直接解决就业的主渠道。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间接就业效应分别为0.023 4、0.035 2、0.061 8,第一产业间接就业效应为正数,说明第一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就业起着积极的带动作用;第三产业间接就业效应比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高出将近1至2倍,说明第三产业带动其他行业就业的能力比第一、第二产业大得多。从完全就业效应来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数值分别为0.018 1、0.038 6、0.069 9,第一产业效应最低,第三产业最高,第二产业居中,第三产业完全就业效应比第一、第二产业高得多。直接就业效应与间接就业效应相比,后者要大得多,说明考察一个产业对就业的带动能力,不仅要看其直接的显性作用,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它对就业的隐性带动能力。

综合来看,无论是直接就业效应、间接就业效应还是完全就业效应,第三产业都是最高的,说明第三产业无论是本身直接吸纳就业的能力还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就业增加的能力在三大产业中都是最强的。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服务业对其他行业的渗透日益加深,吸纳就业和带动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另一方面,广东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自动化水平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机器生产代替了一部分人工生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就业弹性出现下降,工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带动能力不如第三产业。在农业方面,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使得产出与劳动力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就业效应不高。

其次,将科技服务业的就业效应与其他服务业进行对比分析。

目前,虽然广东省服务业就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居民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领域,但是,这些行业的就业效应相对较低,甚至为负数(见表2),吸纳和带动就业的能力较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科技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就业效应较高,吸纳和带动就业的潜力巨大。这里所指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社会公共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这与目前广东省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相吻合。一方面,广东省正处于罗斯托所说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由一般温饱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社会利益关系及其公共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对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的消费需求开始高涨起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个人服务需求的增长速度,公共服务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也是就业的主渠道;另一方面,广东省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资源、环境、人力成本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大研发、设计、专业技术等高端服务生产要素投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科技、知识型等专业技术人才将成为服务业就业的主力军之一。

从科技服务业来看,其就业效应主要表现为间接就业效应 (见表2)。科技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为0.020 7,这意味着科技服务业总产出每增加1个货币单位,其为本行业创造的就业量为0.020 7个。而间接就业效应为0.080 3,是直接就业效应的近4倍,说明科技服务业总产出每增加1个货币单位所能为其他相关产业增加的就业机会比其为本行业创造就业机会多出0.080 3个。也就是说,科技服务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就业来实现的,这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科技服务业的最终产品就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它通过为其他行业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产品,带动其他相关产的生产和发展。这就要求其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这对于以往大多数传统服务业的就业者来说,就是一道较高的门槛。因此,科技服务业直接带动就业增长的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还可能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减少一些传统就业岗位。但另一方面,其间接补偿效应却在科技进步中逐渐显现。通过不断更新技术,催生新的产业领域,为其他产业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从而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增长。

下面对“十二五”时期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的绝对就业效应进行预测。

广东省政府于2012年颁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定,2015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目标是66 800亿元。据此可以推算出,到2015年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3 847.68亿元,比2010年的483.79亿元增长7倍。

假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率不变,那么,可以预测出,“十二五”时期科技服务业将为广东省国民经济创造413.3万个就业岗位,直接吸纳的就业人数为187.7万人;同时,可以带动相关行业部门间接的就业人数将达到225.5万人,其中,间接就业效应较大的部门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等。从表3可以看出,科技服务业间接带动作用较强的部门基本上都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对服务业就业的带动效应明显要弱,带动制造业间接就业人数为209.8万人,而带动服务业间接就业人数仅为14.7万人,其中,科技服务业对服务部门带动最强的金融业预计新增就业人数也仅为4.8万人,这也反映出制造业要比服务业对科技服务业的依赖性要强,通过科技创新创造的就业机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领域。

三、结论和建议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首先,服务业就业效应远高于工业和农业,现代服务业对其他行业渗透较深,综合带动就业能力强。其次,广东省科技服务业间接就业效应大大高于其直接就业效应,综合就业效应高。科技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链较长,辐射范围广,其提品及服务附加值高,能够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就业增长发展。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带动就业效应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等制造业部门,科技服务业对服务业的就业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广东省正处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挤出部分劳动力,不能简单地通过发展服务业被动地吸收其他产业转移过来的劳动力,而应该发挥科技服务业的乘数放大功能,加大科技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不能忽视制造业对就业的隐性吸收能力,要适时调整劳动力供给结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静.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效应测度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3).

[2] 秦宪文,王惠玲.基于投入产出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国际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0,(18).

[3] 黄涛,陈良焜,王丽艳.中国行业吸纳就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科学,2002,(1).

[4] 林毓铭.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的正负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3,(1).

[5] 王春枝,吴静.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3).

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第5篇

该市主要措施:一是以实名登记为基础,摸清农村劳动力家底。依托11个县(市、区)139个乡镇就业信息网络,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全面实名登记。目前,河池市已实名登记124.33万名农村劳动力,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4.58万人,初步形成了河池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大数据库。

二是以大型招聘会为契机,扩大就业岗位供给。每年市级及11个县(市、区)联动举办多场“春风行动” 大型现场招聘会。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召开“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25场,共有区内外452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41503,达成就业意向5806人,其中求职登记2690人,帮助1963人实现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349人。

三是以技能培训为着力点,提升农村务工人员技能水平。充分调动河池职教中心、民办培训机构的积极性,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校乡联合等形式,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同时,积极开展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就业意愿调查,扎实做好“两后生”职业培训工作。今年1―4月,全市累计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3476人次,共有147名“两后生”有培训求职意愿。

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problem of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of our proposed, but also a pressing task we face. Study on 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 in Dongying transfer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labor productiv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can not be ignored in economic growth of Dongying.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from Dongying City,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rural labor force shif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posal.

Key words: rural labor; transfer;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党《十报告》第七部分第二个问题中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第六个问题也提出:“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并提出了 “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等措施。显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东营市正在实施以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权益为主的“统筹保障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市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动工作的开展。近年来,随着招工难等问题的出现,农村没有富余劳动力的说法盛行,同时,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三农建设”的意义

当前,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现在的状况,不再安于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博利润,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据东营市大王镇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大王镇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愈来愈重要。

(一)从解决农民问题的意义来看,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过剩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到城市则可充分发挥劳动能力,创造更多劳动价值,从而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据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成正比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073),农村劳动力转移每增加1%,农民纯收入可增长2.28%。据有关调研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东营市大王镇每年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总额非常可观,通过对100户家庭的随机调查,2010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15227元,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以上。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留守农民的生产所得。由于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后农业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闲置的土地一般都会被留守农民耕种。从调查的100户家庭中有37户对耕地采取“转包转租”的方式进行耕种。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为宽裕的流动资金,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等。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决了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使得农民有了新的出路。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发达,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同时这些返乡劳动力的创业,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个财富积累和技术学习的过程,部分外出务工者在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掌握一定管理或技术后,都愿意尝试回乡自主创业,他们所创立的公司,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就业难的农民,缓解了就业压力。据大王镇社会事务所统计,截至2011年末,全镇返乡创业成功的有56人,兴办企业22家,解决了1600人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促进了农民观念的转变。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农民工在进程后,可以学习到新的劳动技能,可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文化,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升,思想观念也得到一定的转变。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与家乡的信息传递,将一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新的经济头脑带回了家乡。那些有着敏锐意识,在村民中的佼佼者必然会迅速领会并广为宣传。这些新理念,新的做事方法使村民们不再安于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而是逐步蔓延到精神需求,提升了精神素养。农民的文化水平、法治意识以及农村社会的基层民主化建设,农村各种组织制度的创新等等都开始浮出水面,进入人们的视野。据调查中一位村支书反映,以前基层选举很多村民都不愿参加,即使参加也是随便投票,现在换届选举时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特意赶回来参与投票,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此外,在维权意识、经济效益观念、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现在的农民相比过去都明显增强。

(二)从解决农村问题的意义来看,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些劳动力可以挣更多的钱,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外出的打工的目的就是增加家庭的收入,因此他们会把大部分打工所得的收入寄回家中,而这部分收入将成为这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些打工收入一方面改善了家中的经济生活,同时了也支持了家乡的建设。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除了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他们也学到了过硬的技术。为此,东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城镇建设。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他们有着超前和灵活的头脑,他们不安于一直在外打工,外出几年后,他们将打工期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信息以及在富裕城市学习的新的文化、知识、思想带回农村,返乡创业。这样,农村流出的劳动力就成功把把资金技术和经验从富裕地转移到了家乡,这条渠道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和智力支持,促进了农村的发展,这为农村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的和平稳定。过多的劳动力闲置在农村,会对农村的治安和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转移到城市之后,闲散农民数量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也相应的减少了。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了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发挥了每个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其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财富,避免了其他的社会问题的发生,有效促进了农村的和平稳定。

(三)从解决农业问题的意义来看,主要表现在:

一是可以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有效缓解了农业人口与农业资源之间的矛盾,缓解了人地矛盾,将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以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目前,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人地的关系存在矛盾,关系紧张。人口在不断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却相对在减少,在这种基本矛盾的约束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不仅舒缓了人地矛盾,而且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

二是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给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以进入农业领域空间,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打破小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经营规模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促使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三是可以为农业发展积累资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为农业发展带来资金的积累、技术的积累、劳动力素质的积累。以东营市大王镇为例,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将城市中积累的资金,技术,以及过硬的素质带回了家乡,依托家乡固有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开办了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政府也提供优惠政策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的“双赢”。返乡创办的龙头企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这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为农业发展积累了资本。

二、东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严格来说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转化成完全的非农行业劳动者,即实现身份和行业的双重转移。而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已经实现转移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户籍身份仍是农民,但是从事二三产业劳动,从企业中取得工资收入,并以此为生活主要来源。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完成了社会角色(由农民向企业员工转变)、资源获取方式(由依赖土地向依赖市场转变)和空间位置(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转移,却尚未实现社会身份的转变,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所以,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面临着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从行业转移层面看:

1.农村富余劳动力存量结构与产业需求不相适应。一是年龄层次偏大。从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看,我市企业对18-30岁的农村劳动力需求量占整个用工总量的68.2%,而我市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30岁的仅占37.9%,供求间差距较大。二是文化层次偏低,技能结构偏差。从受教育水平来看,高中以上学历的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用工需求比例相差了42.5个百分点;从技能水平来看,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数量与企业用工需求分别相差了19.6%、21.2%和41.8%。三是就业诉求与行业需求不相适应。工资待遇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平均月收入预期2500元,与当前企业平均工资水平相差了1000元左右。

2.转移就业意愿与滞后的公共就业服务不相协调。据调查,70.3%的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表示将会通过投亲靠友、别人示范的形式外出务工。可见,目前有组织的转移程度依然偏低。一是政府推动作用不明显。政府缺乏劳务对接机制的长期规划;没有建立政府间、部门间的多层次劳务协作交流平台,客观上加大了劳动者外出务工的成本和难度;没有建立区域间信息交流平台,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外出。二是社会职介组织促进作用不高。与劳动力的整体求职需求相比,现有社会中介、劳务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的整合,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尚未形成较大规模、市场化的劳务对接载体。三是基层信息平台作用尚未完全发挥。由于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设备尚未完全安装到位,导致岗位信息对接效果不理想,能够有效得到岗位信息的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仅占总数的18.6%,大部分有外出务工愿望的农民信息较为闭塞。

3.自身素质的局限性与社会需求难以匹配。一是“兼业”性强,无法实现稳定就业。企业对用工的稳定性预期一般维持在1-2年左右,而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守土意识严重,仍然视土地为家庭安全保障,就业“兼业性”强,即使非农收入较高,也不愿放弃土地,从而与用工需求产生矛盾。二是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低,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较差,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通常难以接受新鲜事物,较难融入城市社会。三是一部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缺少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精神,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传统观念影响,往往安于现状,形成惰性,逐渐与快速发展的社会脱节,从而阻碍了其谋取职业发展的步伐。

4.就业形势严峻和生活成本提高制约转移就业。一是,外出就业压力大。受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和经济体制转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等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的吸纳能力不稳定,就业岗位流失问题凸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二是,城市生活成本高。随着CPI的持续走高,城市的高消费水平让越老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望而生畏。尽管城市工作机会多,但相对于全面上涨的物价水平来说,外出打工的工资收入相对太低,城市资源开发、相关配套措施也并不能满足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生存需求,从而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

(二)从身份转移层面看

1.户籍问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2004年实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中规定,明确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标识,并规定按照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但对身份标识方面,又规定以居民是否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承包土地,或长期从事农林牧渔业等生产)来划分,这种划分使大部分外出(乡以外)农民工被排斥在城镇以外。在以往实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放宽的落户条件,第二种情况是城乡自由迁徙,他们都主要是针对有作为,作出业绩的私营企业家以及外来人才,而农民工这个群体在这里基本没有涉及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大部分群体的落户问题已经提上层面,不容回避。

2.公共服务问题。当前,对于农村转移就业人员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依然缺位,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依附于现行户籍制度上的教育体制、医疗卫生和住房等方面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安排,尚未全面考虑到农民工的需要,在公告财政预算安排上也没有得到体现,从而使得进城农民工只能作为城市的临时暂住人口,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权利,难以成为安居乐业的市民。

3.社会保障制度。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没有排斥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但是农民工参保率依然普遍偏低。一是就业状态不稳定导致参保困难。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强,现有信息系统不能适应需要,使经办的工作量增大,增加了管理难度。高流动性降低了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参保积极性,也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缴费基数核定及监察执法带来困难。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择业单位多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企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出效益低,而现行城镇企业社会保险办法的缴费比例较高,如果按照城镇企业社会保险办法为其缴纳保费,企业无法承担,缴纳积极性不高。三是社会保障制度门槛高,转移难。由于承担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负担,企业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保险费平均为工资总额的28%和11%,双方普遍感到负担过重。同时,现行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和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之间关系衔接难、接续难,导致农民工流动时反复参保、退保,而难以受惠,直接损害了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障的对等权益。

三、东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总量型过剩矛盾开始向结构型短缺矛盾转变,“体力型”劳动力向“素质型”劳动力转变,“城乡就业分制”向“城乡就业一体化”转变。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和农村劳动力供求状况的新特点,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坚持实行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在巩固劳务输出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创业。

(一)坚持外输、内转、创业并举,大力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渠道

1.提升劳务输出质量转移一批。加大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集中做好广开劳务合作渠道、加强农民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工作。考察好、联系好、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引导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向高收入地区、行业和工种转移,从而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新的载体。

2.扩大就地转移规模吸纳一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本地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乡镇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优化就地转移环境,拓展就地转移空间,扩大就地转移规模。

3.扶持引导返乡创业带动一批。鼓励和引导有资金、有技术、有信息的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来料生产、来样订做、来件装配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三来一加”项目,大力发展家庭手工业,营造全民创业热潮,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形成“一人返乡创业,带动多人就地转移”的良好格局。

4.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稳定一批。全面清理并彻底废止限制和歧视农民进城就业、跨地区流动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和部门政策,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监察、劳动合同等各项制度,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改善并优化转移就业环境,促进进城务工农民在城镇和非农产业稳定就业,逐步融入城市、转化为“新市民”。

(二)坚持平台、市场、机制并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1.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各县区注重抢抓机遇,积极推进基层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民生保障服务中心的作用,建立健全劳务信息平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库及企业用工信息库,以及时掌握劳动力分布,求职愿望、技能培训等情况和企业用工信息,并根据企业用工计划确定招工任务,及时向社会分类信息,引导和发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2.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积极鼓励和发展各类职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纵横贯通、合理完善的职业介绍网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规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各人力资源市场设立“农民工之家”,建设和完善固定的、功能比较齐全的劳务交流场所,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供求信息、职业咨询、就业指导等综合配套的“一条龙”服务,方便农村劳动者求职。

3.构建市场导向的转移就业机制。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加快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和统计制度,开展就业、失业专项登记,发放全市统一的《就失业登记证》。扩大社会登记失业率试点范围,并逐步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社会登记失业率的并轨。继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益性活动,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坚持数量、质量、效果并重,多形式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本身就是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没有受过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很难向城市和其它产业转移,他们很难融入先进的生产力系统,即使转移出去,也只能从事低层次、简单的劳动,收入微薄,严重制约其收入的提高。2004年起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所谓“民工荒”现象,虽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缺乏技能,实质上的“技能荒””。只有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使他们适应转移后的工作、生活环境,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力度,充分整合现有技术培训资源,把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等培训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开展企业实用的技术培训,促使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从而更好地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

2.各县区根据各自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主要有以下三各方面:一是定单式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与企业达成用工协议,有目的地进行定向培训,提高转移效率。二是素质培训。对已转移至企业工作的农村劳动力,根据实际需要,由定点培训机构科学安排教材和教程,派专业教师入厂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已上岗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有较大提高。三是技能培训。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以现有培训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组织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班,对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持证上岗,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况,积累发展资源,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通过政府主导,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关注、积极参与, 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拓宽就业空间,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培育就业载体,以此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刘德忠,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积极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5.

[2] 王莹.农地使用权流转对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及其政治意义[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

[3] 李洪光.劳动力转移对吉林省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

[4] 李常良.关于山东农民工转移问题的探讨[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

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61-02

按照《关于开展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黔人社厅函[2011]24号)文件要求,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和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下,并在榕江县就业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以及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榕江县创建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工作有序开展,并已初见成效。为了更好地促进榕江县农村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在县就业局的支持配合下,榕江县委党校通过多种形式对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在深入研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

一、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榕江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隶属于黔东南州,地跨珠江与长江流域。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县接壤,北界剑河县,南接荔波县。县域总面积3315.8平方公里,所辖19个乡镇,总人口35万人。近来年,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推进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发展思路,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始终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创新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榕江县农村劳动力从事各种产业生产的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据各乡镇(街道)上报统计,截止2013年6月底,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7万人(男劳动力16-55岁,女劳动力16-50岁),已有5.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7%)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其中,从事第二产业为4.1万人、第三产业为1.8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4.0%和10.7%,尚有1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5.3%)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总体上看,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呈多元化。据各乡镇(街道)上报统计,现已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43.9%的人员在私营企业或自主创业。16.4%的人员从事建筑业,17.6%的人员从事批发零售贸易,7.7%的人员从事交通运输业,8.6%的人员从事社会服务业,5.8%的人员从事其他行业。

二 、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据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0.1%,小学程度的占31%,初中程度的占49%,高中程度的占9%,中专程度的占1%,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1%。其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79.4%。由此可见,榕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2.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居多 据调查,2012年在外打工或就近就业人员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社会服务等行业的从事人数占整个务工人员的78%。

3.外出务工者逐年减少,就近就业者逐年增多 榕江县21家微型企业的成功创业,以及其它企业在榕江的落户,吸引了很大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

4.外出务工以自发为主,政府和经纪人组织的偏少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异地转移中,主要以自发转出为主。

5.季节性转移的较多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和传统的风俗习惯,决定了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季节性很强的特点。2012年底,全县转移超过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转移量的38%,而62%的转移劳动力则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劳动,基本上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经商、跑运输,往往是春节后出 ,夏收前回,夏种后出 秋收前回,秋种后出 ,春节前回的“候鸟式”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6.群体性外出的多,而单枪匹马外出闯世界的少 输出的劳动力一般都按照血缘、人缘关系,或三五成群,或数十结队,集体外出,互相照应,互有联络。

三、榕江县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也不敢转移。

从主观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安于现状,怕打破宁静的生活。尽管改革开放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二是胆小怕事,怕带来麻烦。在农村,由于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去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挨欺负。特别是老年人心疼子女,宁可不挣钱,也不让他们出去闯荡。三是缺少手艺,怕自己干不好。在农村,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只能干那些苦脏累、挣钱少的活。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的风险。农民进城因找不到工作而返乡的屡见不鲜,也使一些没有走出去的农民不再往外走。

从客观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不灵,怕找不到挣钱的门路。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在家创收,不知干什么挣钱;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二是渠道不畅,怕没有人帮助。就内部环境而言,虽然在镇、村组织中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但还没有很好的发挥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的作用;就外部环境而言,农民外出打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四、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关于开展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黔人社厅函[2011]24号)文件要求,自2011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全县认真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确定了“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再就业服务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五大工作目标,要求各乡镇、社区、企业把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人数、控制失业率等目标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全县就业工作平稳发展,各项就业指标基本实现。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1.健全组织机构,搭建就业工作平台

一是县政府成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全县劳动力转移工作,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工作全面开展。二是加强了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全县建有19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9名工作人员定期为外出务工人员收集务工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全县已经形成了以县就业局为主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依托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有力地促进了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

进一步整合榕江县现有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技术学校,引导和支持现有职业培训机构、就业中心与市场接轨,与用人单位协作,开办短期技能培训班,定向培训劳务市场急需的技术工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就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县有资质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通过考察、打分、评议,确定了5家为我县就业培训定点学校。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培训管理。我们严格按照省州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时限、开班程序、培训台帐、考试考核、公示监督、补贴申报等程序,要求培训机构认真执行,并对考核鉴定合格人员发给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三是依托基层机构,扩大培训规模,加大培训力度。联合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走出去的意识。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除信息不灵、缺少技能等原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受“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怕担风险等种种顾虑的束缚,不愿走出家门。针对这些问题,就业局利用报刊、电视、标语、黑板报、印发资料、“三下乡”活动,“阳光工程” “雨露计划”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一人外出、一家脱贫,两人外出、一家致富,外出一批、带动一地”的先进典型;宣传新的择业观念,宣传外出打工者的新生活等,营造“务工光荣、致富光荣”良好舆论氛围,让更多的农民树立起走出去的信心,让更多的农民参加技能培训,走向市场。近几年来,共举办了电工、汽车驾驶、计算机、中式烹饪等技能培训,培训人数4074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2686人。落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49.14万元,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402户,,402人解决了创业资金欠缺的困难,带动两千多人就业 。五是落实培训补贴,促进培训工作。对技能培训实行分类管理和补贴,把培训效果和培训补贴相挂钩,促进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六是发挥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业介绍所、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机构作用,开展有序化、规模化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和农民工信息台帐,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等摸底调查和登记建档,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3.创新制度,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

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工人数的增加,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案件日益突出。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十分普遍且相当严重,农工民劳动保护措施不力,生产条件差,超时工作或加班得不到应有报酬。为了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权益,通过加强法律培训的宣传,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协调当地政府、企业与民工关系等措施,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机制。从培训、就业服务、管理维权等一条龙服务,促进农民工的有序转移。

五、榕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做到上下统一,转变思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广阔的道路。

1.破除陈旧观念,变要我转移为我要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从农业以外去想办法,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民必须破除安于现状、守摊吃饭的观念,要有创新意识,盯住市场,走向市场,从自身实际出发,自觉地寻找适于自己发展的空间。

2.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实施“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免费推介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好榕江县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进城求职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各类求职人员的就业难及用人企业的招工难问题,为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搞好服务。

3.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

4.建立健全台帐和报表制度,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复退军人和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就业能力情况,分类逐人建档,实行动态管理。

5.继续认真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工作。

6.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提供各项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咨询服务。

7.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第8篇

根据党的*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要求,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曲政发〔*〕72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曲政发[*]63号)的相关规定,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更好地培养新型务工农民,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市实际,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地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惠及广大进城务工农民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工积极性,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具体体现。

(三)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更多地培养技能人才,有利于推进全市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实施素质就业战略的内在要求。对于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的现代产业生产技能和业务技能,提高市场就业竞争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

(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尤其是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它直接关系到统筹城乡就业步伐的进程,直接关系到“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的发展大局,对于推动劳动保障年度工作任务的落实,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指导思想

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就业的方针,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综合运用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以就业服务机构为主,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有效培训和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和在城镇稳定就业,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劳动力供给,壮大劳务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任务

根据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总体安排,在总结过去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在五年内(*年-2012年)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万人,其中:劳动预备制培训5万人,劳务输出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10万人。*年,劳务输出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2万人。

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类型

(一)实施分类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实训,突出操作训练。

1.劳动预备制培训。组织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和其他农村新生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3-6个月,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门技能,具备外出求职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且能够达到用人单位上岗要求。

2.劳务输出培训。组织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劳务输出培训。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培训时间1个月,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项技能,并能够促进就业。

3.技能提升培训。结合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在农民工就业人数较多的领域,选择就业需求量大、操作技能简单易学的就业技能,组织在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时间为1-2月。通过培训,达到稳定农民工就业和增加择业机会。

(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由培训机构向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申报鉴定,指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积极提供技能水平评价服务。针对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特点,大力开展职业能力考核工作,争取大多数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向职业能力证书。

五、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组织方式

(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荣国章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陈于红、李利民、吴士忠同志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由李汝琼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孙林辉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程勇、薛平、敖琳娅等同志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协调,办公室负责全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工作。

(二)*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成立“职业技能培训站”,培训站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管理、师资安排、落实教学计划。

(三)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按照“协调发展、提高层次、优化结构、促进就业”的要求组织开展,统筹好现有培训资源,以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培训为主,其他社会办学机构培训为辅。

(四)各县(市)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挖掘培训生源,认真做好培训工作。

六、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一)经费来源: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减免费培训鉴定,开展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从再就业资金中根据实际需要统一安排,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给予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超过补贴标准部分,由参加培训人员自负。

(二)*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站与各县(市)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开办的培训班,均由*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站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培训鉴定补贴。培训结束,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对组织开展培训的各县(市)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根据开展培训的人数、班次适当给予经费补助。

(三)其他方式的培训鉴定补贴按规定程序和标准执行。

七、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管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