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第1篇

推荐企业在招用人时,要准确掌握影响就业工作方面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理清促进就业工作思路,确保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给企业带来利益。

一、 企业用工的方法与职业技能培训

1.企业用工的方法

企业在用人方面,应招收一些城镇登记就业困难人员、应届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这样不仅解决了无工作人员就业问题,也降低了失业率,在招收城镇登记就业困难人员的同时,还可以到各区县的就业促进科领取招收城镇登记就业困难人员的补助金,这对企业和个人都是一种政策待遇。

2.企业用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在招进新员工之后,应先进行岗前培训,让员工对企业的各方面都有所了解,从而开展工作不至于盲目,不知道应该如何完成这个工作。进行完岗前培训之后,再对其进行对工作有益的其他部门的技能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个人对岗位的认知,也可以让员工在别的方面有所发展,这样就不至于在员工从这个部门调到其他部门时什么都不懂还要重新来学习,可以直接上岗,提高工作效率。

二、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

1.适合户籍劳动力就业的岗位资源相对较少

受企业用工条件和劳动力自身因素影响,适合本区户籍劳动力就业的岗位资源相对较少。

2.企业招用户籍劳动力用工成本相对较高

一方面,户籍劳动力薪酬待遇成本较高,调查中多数企业反映,在同等条件下,招用户籍劳动力的工资保险及福利待遇成本较外埠劳动力高出10%~20%;另一方面,户籍劳动力流动性较大,调查企业中户籍劳动力年流失率在15%左右(外埠劳动力年流失率不足10%),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

3.企业对户籍劳动力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调查中多数企业反映,相对于外埠劳动力,部分本区户籍劳动力存在不愿吃苦、不愿加班、事假多、辞退难等问题,增加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难度,降低了部分企业招用本区户籍劳动力的意愿。

三、企业用工的对策与建议

1.实施户籍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工程

(1)建立培训、实训、就业对接机制。整合企业优质社会培训资源,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树立企业培训特色品牌;引进辖区重点企业的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实训基地,采取政府补贴企业的方式,为户籍劳动力提供实训见习服务,切实提升户籍劳动力就业能力,努力实现培训、实训、就业有效对接。

(2)建立完善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机制。依托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户籍劳动力就业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建立完善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机制,逐步建成区域技能型人才储备库,提升户籍劳动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整体水平,有效拓展户籍劳动力就业领域和就业空间。

2.实施用人单位招用户籍劳动力促进工程

(1)鼓励辖区企业扩大招用本区户籍劳动力。加大辖区企业招用本市户籍城乡劳动力补贴力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招用积极性;进一步加大辖区企业招用户籍劳动力奖励力度,每年依据辖区企业招用户籍劳动力的人数和比例,评选本市年度促进就业工作突出贡献企业。

(2)加大户籍劳动力就近就地安置力度。大力开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类公益性就业岗位,拓宽安置人员范围,促进就业重点群体和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引导拆迁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建设主体通过开办物业公司、家政服务企业等方式,就近就地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拆迁建设地区户籍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3.实施户籍劳动力精细化就业服务工程

(1)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就业推荐服务。组建市、区两级职业指导团队,针对拆迁地区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服务;依托区、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全部有就业愿望的未就业户籍劳动力提供“一对一”就业推荐服务;分层、分类、分地区组织举办用工推介见面会,提供精细化职业介绍服务。

(2)做实重点功能区、重点项目就业服务。建立相关部门、属地镇街、项目开发公司、入驻企业四方促进就业联席会议机制,组建就业服务专门团队,为重点功能区、重点项目及重点企业提供专业用工推荐、全程跟踪服务,引导重点企业提高户籍劳动力招用比例;将重点项目吸纳本区户籍劳动力就业需求情况纳入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落实项目开发公司和项目入驻企业吸纳本市户籍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责任。

4.实施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1)加强全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实市、区、镇三级就业服务机构人员力量,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人员队伍;积极扶持本市公益性就业服务组织、劳务派遣企业、民办就业服务机构发展,培育多层次、多样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主体。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第2篇

一、引导我市农村劳动力积极办理求职登记,明确转移就业扶持对象

(一)我市劳动年龄段内(男16—60周岁,女16—50周岁),具有劳动能力,有进入二、三产业就业意愿的杭州户籍农村劳动力,可办理求职登记,申领《杭州市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证》。《杭州市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证》是我市农村劳动力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享受转移就业扶持政策、参加农村公益性岗位等公共就业服务的凭证之一,由就业服务经办机构进行证件信息记录。

(二)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和扶持对象为持《杭州市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证》人员。其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点帮扶对象(以下简称农村就业困难人员):

1.领取《农村低保人员就业援助证》人员;

2.低收入农户劳动力(低收入农户的具体界定办法由市农办另行制定);

3.男50周岁及以上、女40周岁及以上劳动年龄段内的农村劳动力(以下简称农村“4050”人员);

4.农村复员转业军人;

5.有一定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意愿的农村残疾人。

(三)已办理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因所承包的土地被征用或撤村建居等原因农转非时符合申领城镇《就业援助证》条件的,其求职登记时间视同失业登记时间。

二、建立完善的城乡统筹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四)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机制。加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乡镇(街道)要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行政村(社区)要做到《杭州市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证》申领发放的工作、场地、人员三到位。强化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并将调查数据纳入全市人力资源网络统一管理。

(五)切实加强《杭州市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证》的申领和发放工作。行政村(社区)负责申请受理和初审工作;乡镇(街道)负责复审工作;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证件的发放和使用管理工作[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经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授权,可实施发证工作];市劳动保障局负责《杭州市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证》发放、使用和管理等工作的监管。

(六)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职业介绍体系。做好人力资源市场规划,建立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萧山、余杭和各县(市)中心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高市场信息采集能力,完善信息制度,发挥市场引导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要向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七)规范职业中介服务行为,引导民营职业介绍机构诚信经营。进一步加强对民营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鼓励社会各界依法开展职业中介活动,指导、规范职业中介服务行为,引导各民营职业中介机构遵章守法、诚信经营。

三、拓展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八)鼓励兴办农业加工、来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扶持种养殖业基地和休闲农家乐的发展,进一步挖掘就业潜力。加强我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鼓励发展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办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扶持范围。推广适合家庭手工加工的项目,创造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会。

(九)鼓励农村劳动力结合实际,在商贸、餐饮、旅游、家政等服务领域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引导农村劳动力从事家政服务行业,进行全职或临时性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各地实际,鼓励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投资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村就业困难人员转移就业。

四、建立政策扶持体系,帮扶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

(十一)就业扶持政策。

1.鼓励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对我市已办理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凡免费介绍并帮助我市已办理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杭州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区,下同)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可按实际成功就业(指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就业,下同)人数给予中介机构每人50元的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其中安置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按每人100元给予补贴。职业介绍补贴不得重复享受。

2.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市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外)等用人单位招用杭州市区户籍(不含萧山区、余杭区,下同)已办理求职登记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就业登记、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每月发放工资标准不低于市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120%的,每招用1人,每年给予用人单位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共计4000元。

3.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开发勤杂岗位、协管岗位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转移就业。市、区、街道(乡镇)各级机关、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转移就业的,视同吸纳城镇持《就业援助证》人员就业。

4.将农村公益性岗位纳入各级财政补贴范围。具体补贴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局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十二)培训补助政策。

1.鼓励农村劳动力参加引导性培训。已办理求职登记的杭州市区户籍农村劳动力参加引导性培训的,按每人5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

2.鼓励用人单位、各类培训教育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用人单位对已办理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经费可计入企业成本,在税前列支。已办理求职登记的杭州市区户籍农村劳动力参加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给予补贴,初级每人补贴300元,中级每人补贴400元,参加高级工、技师培训或当年杭州紧缺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补贴600元;取得培训结业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的,每人补贴150元。实际发生费用低于补贴标准的,按照实际支出予以补贴。

3.凡参加杭州市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本市户籍农村劳动力,均可按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培训补贴。

(十三)创业扶持政策。

已办理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在本市创业的,享受本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创业项目符合本地产业发展导向的,可享受本地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对返乡创业的,当地政府应予以扶持。

(十四)权益保障政策。

1.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进一步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劳动保障部门与工商、税务、工会等部门和团体要加强协同配合,强化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举措,积极把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吸收到工会组织中;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随意压低或克扣工资、不参加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切实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2.深入贯彻落实《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和《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水平。

3.建立农村低保人员待遇渐退机制。鼓励农村低保人员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已办理求职登记的农村低保人员实现转移就业(须签订一年或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非正规组织就业协议),并如实申报劳动收入的,自就业之月起24个月内,其劳动收入中在当地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以下的部分不计入家庭收入。此规定对同一对象不重复适用。

五、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和推广“就业货币”制度,制定年度计划,层层落实责任,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列入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考核,切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十六)加强协调配合。各级劳动保障、宣传、农办、发改、建设、经贸、财政、人事、税务、工商、物价、统计、民政、监察、教育、人行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共同抓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各新闻媒体要广泛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和形势的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良好氛围。

(十七)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需经费列入市、区再就业资金,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对杭州市区户籍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在市区范围内实现转移就业的,以及转移到萧山区、余杭区和各县(市)就业并享受当地户籍人群同类扶持政策的,落实扶持政策所需资金由市、区再就业资金各承担50%.

(十八)农村劳动力享受转移就业帮扶政策的认定、审核、发放、人员管理等操作办法和配套政策,由市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第3篇

一、目前工业企业劳动力状况

通过发放调查表的形式,重点对*市256个定报企业(剔除农垦企业),职工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收回214个企业的反馈表,占发放总数的83.3%。汇总结果,214个企业按目前现有生产能力需要职工40560人,实际企业现有职工37361人,其中在岗职工361*人,缺岗,4454人,占职工需求总量的11%(即缺岗率11%)。在岗职工中熟练工31497人,占职工需求总量的77.6%,这表明企业因劳动力因素,214个企业目前生产能力只有77.6%能正常发挥效益。

其中,纺织玩具企业缺岗人数最多,达2613人,占总缺口的58.7%,职工缺岗率12.6%。调查的87个企业中有36个企业反映职工不足,占41.3%,企业现有熟练工15302人,占需求总数的73.8%,虽从市外招入职工近500人,但仍有四分之一的生产能力因职工不足而闲置。职工缺岗较多的企业有:银桥公司缺200人、缺岗率25%,神龙玩具公司缺200人、缺岗率33.3%,腾龙纺织公司缺200人、缺岗率40%,万达纺织公司缺150人、缺岗率15.8%,虹宇时装公司缺200人、缺岗率23.5%,欧莱(*)服饰公司缺100人、缺岗率20%。

缺岗率最高的是食品行业企业,缺岗1272人、缺岗率29.3%。本行业企业职工不足是由于季节性生产特点导致,职工不足集中在3个龙虾加工企业和1个蔬菜加工企业,即盛兴水产公司缺400人、福达食品公司缺500人、盐城富华食品公司缺200人、银台果蔬食品公司缺122人。

其他机械、化工、建材、轻工行业企业职工不足的问题目前不突出,4个行业共缺职工569人,集中在少数企业,如恒昌汽配公司50人、奥克集团80人、南阳固威铸造公司40人、白驹二砖厂50人、海峰化工建材公司50人、旺达包装公司40人、彤晖永磁公司80人。

另外,通过对大中、新丰、西团、白驹、万盈等镇抽查,对全市非定报企业劳动力状况进行了了解。全市非定报企业现有职工11084人,但按生产能力,需要职工16500人,缺岗率达32.8%,而且集中在纺织、服装、玩具企业,这三类企业职工缺岗率达40%。

以上数据可见,从*市面上看,劳动力缺口较大,接近二成,尤其是熟练劳动力缺口更突出,超过四分之一。不考虑季节性因素,则全市劳动力缺口问题集中在纺织玩具企业。

二、企业劳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市适龄从业人员达45万人,应该说劳动力资源丰富。对工业企业来说每年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全市每年可新增7000个劳动力;现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登记的达15961人;*市职业学校常年毕业生规模达2000人,按理企业不应该出现招工困难、劳动力紧缺现象,问题何在?粗略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劳动力结构矛盾。由于新增劳动力大多从农村来,农村收入水平、生活条件、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相当数量从农村新增的劳动力不能满足城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就业需要,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这种城乡差别,造成大量粗级劳动力缺乏就业岗位、企业缺乏所需熟练劳动力两者并存的局面。由于中、高级技术工人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劳动锻练,更是严重缺乏,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受高等教育的人才退而求其次。这种劳动力供求错位,就业与需求不对称的结构矛盾是导致劳动力供求失衡的核心因素。

2、产业结构矛盾。*市工业经济中纺织行业是支柱产业,规模最大、比重最高,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两年,*市固定资产投入高速增长,其中纺织占大头,纺织项目投入占60%。2005年新增环纺8.5万锭、气流纺近20组,纺织能力增长25%,新增能力需要职工2200人。20*年底竣工的纺织项目,又增加环纺近10万锭、气流纺10组,纺织能力再增长20%,纺织企业新增劳动力需求2300人。纺织、玩具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量急剧增加,这是导致劳动力供求失衡的另一重要原因。

3、劳动力市场功能不到位。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压力增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急需转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大背景下,部分行业出现“缺工”现象,与劳动力市场功能不到位有一定关系,劳动用工信息、手段和效果有限,所的信息实用性不够,与社会公众尚有距离,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单位的微观信息过于具体,有偿性、商业性太强,且多在十分有限的场地和载体上,受众面很窄。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劳动用工信息渠道不畅、形式不广泛、劳动力供求双方沟通了解不够也是导致劳动供求失衡的一个因素。

4、劳动工资水平较低。根据20*年统计资料,在“分行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栏目中,把一二三产分为*个行业,其中,“制造业”职工年工资额为8495元,为*个行业最低。对农村劳动力来说,这个收入只相当于6亩田棉花或4亩田大蒜的收入,在农村,1个劳动力种6亩棉花不比到纺织厂上班辛苦多少,如进市区企业,还要付房租,加上生活开支,所剩无几,如到小城镇企业,还要考虑照料小孩上学等,还不如在家种田。城镇劳动力中女性毕竟有限,8500元的年收入也不诱人。可见,本地劳动力综合就业价值的预期心理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客观现实差距较大,促使现有熟练劳动力跳槽、输出,这也是纺织玩具行业企业“缺工”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劳动工资水平低只是表相,根子还通在产业结构和企业运行质量上,纺织玩具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我市纺织企业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玩具企业订单价格低,盈利空间小,因此效益有限,职工工资也就难以提高。

5、未建立劳动力区域梯度转移机制。*市劳动力中介机构把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点放在劳动力的输出上,还没有把对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引进输入放到应有位置,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劳动力区域梯度转移机制。目前,*市外劳动力输入均为企业迫不得已的自发行为,而单个企业到市外招工,信息少、周期长、费用高、难度大。这种劳动力补充不足的局限性也是导致劳动供求失衡的一个原因。

三、缓解劳动力矛盾的途径

1、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不仅可以缓解失业者求职无门、用人者招人无路,以及一些人没事干和一些事没人干等就业与需求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可以疏通和加快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目前,许多地区均已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和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建立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用人信息网络库,随时为失业者提供就业计划、就业指导、招工信息、培训服务信息、专家职业分析、推荐工作岗位等各种就业信息咨询。*市劳动力市场还需不断完善,通过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及时、有效的配置,有效扩大就业,从而大幅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减少劳动力资源浪费,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2、改革职教体制。就业的矛盾关键在劳动结构问题,结构问题主要取决于职教体制、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等,如某些专业人才过剩致使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而有些专业人才短缺,供不应求。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上,由于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不够,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因此,职教单位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变化调整教育结构,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体制;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其不同的定位,适度扩大教育培训规模,增加社会待岗人员的短期培训,使下岗待业人员充分就业;用人单位与职教部门直接见面,建立受训人员——培训单位——用人单位应相互衔接的机制,实行定向培养,从而实施有效培训;降低职教门槛,职教单位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导向,定期培训企业急需技术工人,培训费用可由用人单位支付。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第4篇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妇女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正在逐步提高,这种趋势给农村和农业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应该运用完善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等策略予以解决。

关键词:

劳动力女性化;农业经济;影响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劳动自农村走向城镇,从事非农职业。男性劳动力率先进入城镇,将家中农业生产留给妇女,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情况。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村经济、农业生产以及妇女自身的影响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交点,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妇女的贡献和作用较以前有所提高;一种观点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经济有负面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女性化的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我国各地都产生了农业女性化的发展趋势。按照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1986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东部地区的妇女占36.4%,西部地区占13.6%,中部地区占20.8%。所以农村妇女向城镇转移的速度比较慢,而且越在贫困、边远地区转移的妇女劳动力越少,农村留守人员女性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由于贫困、边远地区的妇女文化水平较差,影响她们转移的能力。1990年妇女从事农、牧、渔、林的人数占从事农业生产总人数的52.4%,2000年为61.6%。2002年由全国妇联开展的妇女地位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在农业家庭中女性从事养殖、种植等农业劳动的人数占妇女总人数的82.1%,而男性占68.7%,女性高于男性17.4%。2006年妇联在甘肃、云南、四川、湖南、河南、江西、浙江、江苏、吉林、河北等十个省对万余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占总数的74.7%,妇女是生产生活的决策者,也是家务劳动的承担者。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妇女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男耕女织”逐渐转化成为“男工女耕”。农业劳动力女性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主要原因。在转移过程中,转移的农村女性数量比较少,转移的代价相对较大,因为土地制度、家务、生育、素质、性别、户籍等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女性难以彻底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而是被限制在农业生产上。所以我们要正视女性在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对于她们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各有运用各种措施予以解决。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具有的影响

(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正面影响

第一、能在数量上满足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降低或避免因为劳动力缺乏而产生的耕地撂荒现象。第二、能够确保农民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基本供应,减轻市场所面临的压力。第三、它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条件,进而减少因为非农转移而产生的社会和经济风险。第四、能够让妇女运用闲暇时间对庭院经济进行发展,并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的活动中,以降低城市交通、就业、住房的压力和负担,另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第五、它能让农村的孩子和老人得到帮助和照顾,对维持社会稳定和农村正常生活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六、它能够给农村妇女提供实践机会、经营管理机会、锻炼机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等,进而增强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并推动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降低农业劳动力结构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因为各种原因,农村男性的文化水平高于女性。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周岁以上有1.8亿文盲,其中1.54亿为农村文盲,城镇有0.28亿文盲,城乡文盲数量比为1:9,农村女性文盲是我国文盲的主体。而且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农民中很多转移到城镇中工作。所以随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发展,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在整体文化结构方面有所下降,这是双重因素的减少,因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比全国农业劳动力所具有的文化水平高。另外农村留守女性,不但要进行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要教育子女、操持家务,让她们没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造成其文化水平难以提高。第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我国运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决策、土地经营、技术选择等事情由户主决定,而农村家庭的户主基本是男性。从前农村女性很少有得到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就农业推广而言,以前女性很少参与推广工作,她们尽管广泛、大量的从事农业活动,但接受农业推广指导、培训、教育的一般都是男性。从调查结果看,女性通常只参与村社级培训活动,而参与县级培训的女性所占比例特别少。所以当会管理、懂技术、有能力的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后,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第三、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当丈夫外出打工而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时,留守女性就会面对劳动时间长,购买生产资料困难、天旱、劳动设施陈旧等问题,让农业女性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困境之中。第四、农村缺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对农村女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现在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差、水平较低,合作医疗的作用较小,重大疾病统筹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造成家中老人生病时,加重农村女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三、应对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负面影响和提高农村经济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

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劳动者,所以要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农业生产,就要增强农村留守女性的文化水平,改变和更新其陈旧的观念,以满足建设新农村、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农村女性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客观事实。我国现在文盲群体,留守的农村妇女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但体现在由于农民工进城而出现的城市流动性打工子弟和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上,还反映出农村女性教育条件落后、教学资金不完善、教学内容较少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政府要从公正政策的环节入手予以解决。例如农村技术推广站可以运用夜校等形式开展农业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活动,向广大农村女性劳动者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增强她们农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减灾防灾的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的教育和普及,进一步增强农村女性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

(二)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

我国农业生产中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生产方式具有的科技含量都较少,需要大幅度提高。在农村地区开展有效率的、规模大的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是建设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运用此方式为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实用又灵活的生产服务,促进她们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并让她们详细了解市场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提高她们的经济意识,为调整农业结构,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奠定基础。地方及中央政府要增强财政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以补偿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缺失。例如建立起科技下乡服务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发放科技资料,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开展专项技术讲座,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政府可以鼓励和动员高校农业专业人才,组织“教授顾问团”、“博士下乡服务团”等,对农业管理、栽培经济作物进行指导,并增强她们抗灾和作业的能力。在劳动力女性化的环境下,女人在生产管理方面有困难时,就要运用信息、科技等要素所具有的潜力,以弥补缺憾,保证粮食安全、农业稳定与经济快速发展。

(三)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家人外出务工产生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三层女性选择减少土地耕种面积,在这些女性中半数以上选择将土地交给其他人管理,两层人选择将土地出租出去,以获得租金或实物,具有不足一层人将土质差、距离远的土地撂荒不种。对农业生产类别进行调整的女性劳动力占总人数的三层左右,调整方式主要有:用单季稻代替双季稻、减少或增加水稻种植数量、减少或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减少或增加家禽或家畜的养殖数量等。农业女性劳动力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其一是丈夫打工提高家庭的收入,女性一人耕种土地比较困难,她们会选择减少土地耕种的面积。其二是农村家庭粮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丈夫外出打工致使家庭降低口粮需求,女性会降低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的面积来提高家庭经济。例如甘蔗、柑桔、种桑养蚕等作物比较省力,可以分散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比较符合女性劳动力的特点,其收益性较好,很多女性劳动力会降低水稻种植面积,选择经济作物来解决劳动力少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

(四)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减轻农业劳动力女性的负担

当劳动力参与率不断提高,农村女性的负担更加沉重,她们不但从事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负责赡养老人。而岁月流转,让老人的抵抗力不断下降,生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会增加农村女性的负担。现代政府重要的属性是公共性,政府要担负起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的责任,在农村范围内积极推行现阶段能够实现的医疗体系,摆脱现在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幸福。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制能降低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负担,便于她们更好的参与农业生产,走好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每一步。

四、结束语

提高农业生产力、稳定农业地位是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必经途径和内在要求。我国已经体现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趋势,成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挑战。所以政府一定要正视农业劳动力女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践中要把性别意识引进到制定农村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以达到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作者:王晓东 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卫霞.农业信息化: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学术月刊,2011,(05).

[2]张笑寒;洪艳.农业劳动力女性表征与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2,(05).

[3]姚德超;汪超.农业女性化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2,(02).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61-02

按照《关于开展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黔人社厅函[2011]24号)文件要求,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和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下,并在榕江县就业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以及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榕江县创建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工作有序开展,并已初见成效。为了更好地促进榕江县农村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在县就业局的支持配合下,榕江县委党校通过多种形式对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在深入研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

一、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榕江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隶属于黔东南州,地跨珠江与长江流域。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县接壤,北界剑河县,南接荔波县。县域总面积3315.8平方公里,所辖19个乡镇,总人口35万人。近来年,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推进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发展思路,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始终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创新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榕江县农村劳动力从事各种产业生产的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据各乡镇(街道)上报统计,截止2013年6月底,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7万人(男劳动力16-55岁,女劳动力16-50岁),已有5.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7%)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其中,从事第二产业为4.1万人、第三产业为1.8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4.0%和10.7%,尚有1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5.3%)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总体上看,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呈多元化。据各乡镇(街道)上报统计,现已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43.9%的人员在私营企业或自主创业。16.4%的人员从事建筑业,17.6%的人员从事批发零售贸易,7.7%的人员从事交通运输业,8.6%的人员从事社会服务业,5.8%的人员从事其他行业。

二 、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据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0.1%,小学程度的占31%,初中程度的占49%,高中程度的占9%,中专程度的占1%,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1%。其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79.4%。由此可见,榕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2.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居多 据调查,2012年在外打工或就近就业人员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社会服务等行业的从事人数占整个务工人员的78%。

3.外出务工者逐年减少,就近就业者逐年增多 榕江县21家微型企业的成功创业,以及其它企业在榕江的落户,吸引了很大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

4.外出务工以自发为主,政府和经纪人组织的偏少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异地转移中,主要以自发转出为主。

5.季节性转移的较多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和传统的风俗习惯,决定了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季节性很强的特点。2012年底,全县转移超过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转移量的38%,而62%的转移劳动力则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劳动,基本上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经商、跑运输,往往是春节后出 ,夏收前回,夏种后出 秋收前回,秋种后出 ,春节前回的“候鸟式”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6.群体性外出的多,而单枪匹马外出闯世界的少 输出的劳动力一般都按照血缘、人缘关系,或三五成群,或数十结队,集体外出,互相照应,互有联络。

三、榕江县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也不敢转移。

从主观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安于现状,怕打破宁静的生活。尽管改革开放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二是胆小怕事,怕带来麻烦。在农村,由于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去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挨欺负。特别是老年人心疼子女,宁可不挣钱,也不让他们出去闯荡。三是缺少手艺,怕自己干不好。在农村,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只能干那些苦脏累、挣钱少的活。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的风险。农民进城因找不到工作而返乡的屡见不鲜,也使一些没有走出去的农民不再往外走。

从客观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不灵,怕找不到挣钱的门路。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在家创收,不知干什么挣钱;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二是渠道不畅,怕没有人帮助。就内部环境而言,虽然在镇、村组织中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但还没有很好的发挥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的作用;就外部环境而言,农民外出打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四、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关于开展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黔人社厅函[2011]24号)文件要求,自2011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全县认真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确定了“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再就业服务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五大工作目标,要求各乡镇、社区、企业把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人数、控制失业率等目标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全县就业工作平稳发展,各项就业指标基本实现。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1.健全组织机构,搭建就业工作平台

一是县政府成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全县劳动力转移工作,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工作全面开展。二是加强了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全县建有19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9名工作人员定期为外出务工人员收集务工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全县已经形成了以县就业局为主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依托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有力地促进了榕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

进一步整合榕江县现有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技术学校,引导和支持现有职业培训机构、就业中心与市场接轨,与用人单位协作,开办短期技能培训班,定向培训劳务市场急需的技术工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就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县有资质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通过考察、打分、评议,确定了5家为我县就业培训定点学校。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培训管理。我们严格按照省州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时限、开班程序、培训台帐、考试考核、公示监督、补贴申报等程序,要求培训机构认真执行,并对考核鉴定合格人员发给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三是依托基层机构,扩大培训规模,加大培训力度。联合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走出去的意识。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除信息不灵、缺少技能等原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受“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怕担风险等种种顾虑的束缚,不愿走出家门。针对这些问题,就业局利用报刊、电视、标语、黑板报、印发资料、“三下乡”活动,“阳光工程” “雨露计划”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一人外出、一家脱贫,两人外出、一家致富,外出一批、带动一地”的先进典型;宣传新的择业观念,宣传外出打工者的新生活等,营造“务工光荣、致富光荣”良好舆论氛围,让更多的农民树立起走出去的信心,让更多的农民参加技能培训,走向市场。近几年来,共举办了电工、汽车驾驶、计算机、中式烹饪等技能培训,培训人数4074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2686人。落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49.14万元,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402户,,402人解决了创业资金欠缺的困难,带动两千多人就业 。五是落实培训补贴,促进培训工作。对技能培训实行分类管理和补贴,把培训效果和培训补贴相挂钩,促进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六是发挥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业介绍所、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机构作用,开展有序化、规模化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和农民工信息台帐,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等摸底调查和登记建档,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3.创新制度,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

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工人数的增加,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案件日益突出。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十分普遍且相当严重,农工民劳动保护措施不力,生产条件差,超时工作或加班得不到应有报酬。为了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权益,通过加强法律培训的宣传,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协调当地政府、企业与民工关系等措施,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机制。从培训、就业服务、管理维权等一条龙服务,促进农民工的有序转移。

五、榕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做到上下统一,转变思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广阔的道路。

1.破除陈旧观念,变要我转移为我要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从农业以外去想办法,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民必须破除安于现状、守摊吃饭的观念,要有创新意识,盯住市场,走向市场,从自身实际出发,自觉地寻找适于自己发展的空间。

2.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实施“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免费推介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好榕江县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进城求职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各类求职人员的就业难及用人企业的招工难问题,为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搞好服务。

3.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

4.建立健全台帐和报表制度,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复退军人和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就业能力情况,分类逐人建档,实行动态管理。

5.继续认真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工作。

6.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提供各项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咨询服务。

7.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第6篇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分析

*县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贫困县,全县总人口53.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94万人,占总人口的95.1%;农村劳动力24万人,占总人口的44.8%,占农业人口的47.1%;农村剩余劳动力10.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7%,据调查,每年还将以0.4万人的速度递增;有可耕地67.8万亩,人均耕地1.04亩。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生活也更加困难,大量的劳动力需要向外分流。许多农民为了生活和致富,不得不背井离乡,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去打工挣钱,很多农民通过打工实现了致富的愿望,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通过多年的努力,劳务输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一项可挖掘的朝阳产业,现已建成了人力资源供给的后方基地,富余劳动力主要转移到昆明、广东、福建等多个城市,主要从事生产加工、包装、建筑、保安、纺织、服务等二三产业。截止目前,今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0.2461万个,通过技能和适用技术培训转移3730人,创劳务收入2.88亿元。据统计,*年以来,累计3年已实现务工收入6.43亿元,年均劳务收入2.14亿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通过外出打工,不仅积累了资金,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而且更新了观念,开拓了视野,成为了能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一部分靠打工先富的民工,有的在外地定居创办企业,有的引导带动他人外出打工,有的回乡办厂、办企业,成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为地方创造了税收,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年外出打工的杨万华,如今投资兴办了云南万发选厂,并从家乡招聘民工,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创收入220万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通过几年艰辛的努力,*人力资源开发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转移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今天,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解决。

(一)仍存在较多制约因素。一是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据统计资料表明,在全县10.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的78750人,占75%,初中学历的23100人,占22%,高中及以上的3150人,占3%;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78.5%,从第一产业转移和输出的从业人员占21.5%。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建筑建材等行业的重体力劳动人员占90.2%,从事批零兼营和餐饮业的占6.7%,从事技能半技能的占3.1%。明显可以看出,农民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基本素质普遍偏低,从事的工作多为重体力劳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还处于低质量、低效益、低层次的状态。二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有些农民出去怕担风险,小富即安,长期以来形成的“故土难离”、“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的陈旧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常常将自己与先辈们比、与自己的过去比,有满足感。与其出去受罪,不如农闲打牌搓麻将,在家过安稳日子的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者也想出去挣钱,却又怕庄稼没人管理、小孩老人没人照料。患得患失,总摆脱不了小农意识的束缚,导致了闲余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三是受干部思想认识的制约。一些干部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真正领会中央关于“三农”政策的精神实质,对劳动力培训输出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仍持怀疑态度,总认为劳动力转移是农民自己的事,不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忽视了它的引导服务作用,工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四是受交通和信息的制约。一方面*地处边远山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出去难、难出去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农民家景贫困,他们确实有外出务工的愿望,但由于交通不便,外出费用过高,实在出不去;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信息交流不畅通,不能及时提供有价值的务工信息,如果盲目出去,一时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条件也非常艰苦,报酬也很低,成为制约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二)技能培训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培训长效机制,硬软环境条件落后,技术型师资力量力较弱,职业教育水平不高,培训工作还以引导性培训为主;二是培训形式单调、不灵活,大多沿袭了普教型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缺乏吸引力,培训效果不明显;三是培训时间短期化。*主要由职业中学承担培训任务,而职业中学又开办有普通初中班,培训条件不具备,以短期培训为主;四是培训导向模糊。没有以就业为导向,充分考虑用工需求,不知怎样培训、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三)财政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一些扶持。但是,由于每年仅3000多万财政收入的*,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根本无法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省、市投入的培训资金,管理严格、专款专用,只能用于培训,转移工作经费少,致使一些后续服务和维权工作难以开展。

三、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大组织和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各部门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中央关于“三农”政策的精神实质,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要纳入本单位重点工作议事日程,常研究、常布置、常落实;职能部门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信息先行、狠抓培训、有序输出”的思路,加强规划,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政府应对失地农民积极给予扶持,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帮助协调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促使快速创业。加大对用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尽可能开发就业岗位。既发展了企业,又解决了就业问题。

(二)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农民走出去的意识。宣传工作是做好转移工作的关键和前提。宣传到不到位、深不深入,直接关系到转移工作成效。干部首先要有跳出去的意识,要通过宣传解放农民的传统思想,要发动农民开展“如何致富奔小康”的大讨论,典型引路、现身说法,干部带头。

(三)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首先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要继续巩固“普九”取得的成果,提高农村潜在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使更多农村的孩子能通过升学跳出农门,不能升学者也有学习职业技能的基础。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方面应享受国民待遇,不应受到歧视,他们不能适龄入学主要是交不起高价学费。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加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工作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突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科学性,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要注重三项培训。一是订单培训。政府职能部门在开展调查的基础上,要收集用工信息,联系输出单位,开展订单培训,做到培训一批,合格一批,输出一批,走培训、发证、输出“三位一体”的新路子。二是技术培训。建立有效的职工培训体系,开展职前、职中、职后的全方位培训。改变用工企业“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为职工创造不断受教育的机会,实行企业培训和学校培养相结合,尽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三是转移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民教育,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大力推行创业培训,增强创业意识,掌握致富本领,提高创业能力,用知识和技能武装农村劳动力,改变依靠体力生存的状况。

(四)搭建劳动力转移平台,开拓用工市场和拓宽就业渠道。要帮助农民跳出去,向二三产业转移,首先要大力培育和扶持中介机构,让劳务输出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走市场化运作之路,建立劳务输出服务公司,努力开拓国内外用工大市场,加大用工市场的调研力度,为农民工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成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会,发挥社会力量和能人作用以及利用“三缘”关系,为农民工牵线搭桥,拓宽就业渠道,形成多元化组织输出的良好格局。

(五)推广驻厂联络员制度,建立健全跟踪管理服务体系。实践证明,驻厂联络员制度切实、可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特别是在与*有对接关系的福建莆田市秀屿区效果十分明显,应值得大力推广。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强化后续跟踪管理。继续构筑“绿色通道”,健全回访制度,积极探索开展维权救助、互帮互助的有效措施,认真帮助农民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及时为农民工排难解忧,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形成一套功能健全、制度完善、管理严格的跟踪管理服务体系。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第7篇

一、农村妇女劳动力的结构状况

在农村劳动力大分流的今天,重庆农村妇女劳动力分布状况大致有三个层次:

一是30岁以下初中文化以上的新生劳动力。她们并非“富余”劳力,但却是各大城市最能吸纳的劳动力,为此她们事实上成为向发达及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输出的主力军。

二是30岁至40岁初中文化为主体的骨干劳动力。这批人中分为两类:能力较强的一部分,成为农村种养殖及其加工业大户,是农业产业化的基干力量;生存条件困难的一部分,成为季节性就近打工群体,是农村挣钱补贴家中生计的主要力量。

三是40—50岁左右文化程度偏低的基本劳动力。这批人成为承继传统农业,解决吃饭问题,在家带孙子,稳定农村生活的基础力量。她们占农村现有农业劳动力的比例均在60%以上,有的地区高达80%。

二、农村妇女劳动力的从业动态

30岁以下的新生女劳力,在进入发达城市打工的机遇上,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适合女性心灵手巧特征的项目。

30—40岁的骨干劳动力中,能力较强或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妇女,一般都选择就地创业,或承包荒山,或搞蔬菜基地,或科学养殖、种植而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同一年龄段的另一部分人,因上有老下有小,故土难离,多在小城镇从事体能强度较大的家政服务。这批人成为在土地锐减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

40—50岁左右的基本劳动力,是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础力量。她们大多从事传统小农生产,进行小规模的、传统的种养殖业。同时还成为带孙子、支持儿女外出打工的主力军。

三、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发展走势

30岁以下的新生劳动力转向发达地区后,在那里安家生儿育女,大批返乡已不太可能,但这批人比城里同龄人更能吃苦,更有创业动力,她们中会有一部分人在未来20年中获得成功,而她们的故土情结会在成功之时更加强烈。她们中的成功者,可能成为未来家乡建设的主要投资者和支撑者。

30—40岁的骨干劳动力中的专业大户,在未来20年发展中,大多会成为农工商企业主,她们将成为农村产业化和农业生产市场化的桥梁、纽带和带头人。

40—50岁的基础劳动力,10年后将退出农业生产环节。但她们是农业大变革时期稳定农村社会的基石,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期的奉献者。

四、发挥农村妇女劳动力作用的建议对策

1、广开劳务输出渠道,强化男女协调有序转移

据调查,农村劳力转移出现两大特征:一是输出者并非“富余”劳力,而是农村“新生”劳力。二是在自发转移群中,女性所占比例较低,且流向盲目。

为此,一是各级政府要树立男女比例协调转移观。女性转移过少,未来重庆农村以“三八、六一、九九”部队为主的特征将更加突出,这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村儿童,即未来农村劳动力的培养教育,也会进一步扩大男女发展差距,导致农村发展和妇女发展的进一步滞后。

二是各级政府要广开转移渠道,把促进女劳动力转移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力争每年输出的女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输出大军的30%以上,确保重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有序。

三是抓住城镇化建设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就地转移。

2、构建农业服务体系,大力扶助农村女大户,女能人

据调查,农村专业大户的发展最需要寻求帮助的是三个问题:一是科技服务,希望得到品种上、种养技术上的切实指导;二是市场信息,希望及时了解把握市场的需求状况;三是资金周转,希望得到及时的低息贷款扶持。

为此,政府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满足专业大户的这些基本需求上,在政策、资金、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女大户、女能人提供方便。政府要充分发动各种社会力量,构建好为农村女大户、女能人示范、带动、培训、服务的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3、构建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生产技能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阳光工程是2004年由国家农业部等六部委共同启动实施的,由财政支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其具体内容是对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短期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的实施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无法忽视的问题,尽快找出解决对策,使之在良性轨道上为中国农业改革发挥更大作用才是关键所在。

一、阳光工程的实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的积极作用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政府行为,更是一项惠民工程。以滦平县为例,2008年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下达滦平县阳光工程培训任务97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7500人,技能培训2200人,实际完成引导性培训10460人,技能培训3286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3122人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达95%。中央和省财政确定的“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专项补助资金标准为320元/人。这些举措为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保证。

滦平县本着“政府推动、单位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与就业技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此外还通过跨省、地区的培训转移,有效缓解了输入地的用工急需。“阳光工程”的实施,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存在的问题

1.阳光工程培训的前期调研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前期调研力度不足表现在对有转移意图和适合“阳光工程”培训的“有效生源”与对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调研的不足。造成了培训项目与用人单位需求、培训结果与用人单位需求标准的脱节,进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率。

此外,由于农村环境相对闭塞,地域偏僻,信息渠道不畅,宣传“阳光工程”的难度大,农民对“阳光工程”培训知之甚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给培训招生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基层阳光工程培训规模小、条件差、学员技能不精,就业稳定率低

部分培训机构场地狭窄,培训设施简陋,在师资方面也良莠不齐,整体培训质量有待提高。这些原因造成了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时间短,受训时间无法保证,缺少实习环境,技能不精,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即使就业了,也会存在就业稳定率低的现象。

3.经费面临的困难大,补助标准低

阳光工程技能培训时间为30-180天,低于30天的培训,县阳光办要报市及省级阳光办备案,而且各县全年30天以内的培训比例要控制在30%以内。目前,中央及省财政对技能培训的补助标准是320元/人,虽然较2004年“阳光工程”实施之初的人均160元/人的补助标准有了大幅提高,但与较长的培训期限比起来,也只是杯水车薪,加之地方财政状况吃紧,地方财政配套补助资金的缺位,使得本已紧张的培训费用更显捉襟见肘,同时,补助标准平均化,难以鼓励培训机构开展技能要求高,培训时间长的专业,致使培训机构积极性不高。

4.监管乏力,经费短缺

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人员少,且缺少工作经费,势必造成阳光工程培训日常管理乏力,后续跟踪监管也难以实施。导致监管各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培训效果、转移就业等关键性问题的力度不够。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农民工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

加强阳光工程的宣传工作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印发资料,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政策、方针。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对农村劳动力现状进行调研,制定出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规划,做好农民工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定期调查、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定期对农民工职业供求和工资价位进行调查,调查分析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使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中介组织都主动参与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中来,为学员就业提供服务。同时,建立农民工培训人才资源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2.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质量

要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渠道,发挥多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大力实施订单培训,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注意加强引导,优化配置培训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率。建立农民工培训效果评价制度,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为导向,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对农民工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收费标准、转移就业率等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3.加强领导,提高监管力度

要做好阳光工程培训的督促检查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阳光工程培训计划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保证培训经费的及时到位。对培训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要对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使用实施监管。对实施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套取财政补助资金,培训和转移就业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追究项目法人的责任。

总之,阳光工程为广大农民工打开了一扇改变生活,迎接希望的大门。让他们体会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关爱。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