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

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而运用信息和医疗技术在健康保健和医疗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就形成了“互联网+健康管理”的模式。

鉴于健康管理在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各类健康管理APP纷纷诞生,国内从事健康管理APP开发的企业已达到500~600家。但是这类APP的生存却并不容易,真正成功的应用还需要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只有让用户真正体验到个性化健康管理的价值,并且将线上线下健康管理相互融合,才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帮助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风险状态,远离疾病。

健康管理的巨大市场潜力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幸福的首要前提就是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管理的意识也在迅速提高,健康管理行业迅速获得了生存的土壤。就在这几年中,我们看到涵盖了常规体检、预约挂号、健康指导、心理咨询、建立健康档案等诸多领域的健康管理产业,成为当下国内医药健康领域的一个投资热点。

但健康管理绝对不是“体检+指导”这么简单,更多人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管理服务,也就是需要更高层次的个性化服务。特别是我国大量的亚健康人群。据介绍,亚健康状态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是各种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础。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口中只有15%的人群属于健康,15%的人群属于疾病,70%的人群属于亚健康,目前亚健康人口已超过9亿。全国16个省、直辖市区内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调查发现,城市人口亚健康的平均发生率是64%,其中北京为75%左右,上海和广东为73%左右。亚健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劳动生产力的下降、慢性病的增加和医疗费用的增长,这不仅是个人与社会经济和健康资源的损失,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如今,越来越多的亚健康人群在解决温饱之后,保健意识日益增加,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长期形成的“生病就医”的医疗模式逐渐被打破。该行业的市场规模甚至达到600亿-800亿元,关注健康、重视生活行为方式的保健和预防疾病的健康新思维正在逐步形成, 健康管理正面临适应健康新需求的多种挑战。

比如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产阶层”正在形成。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每年交纳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来换得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而国内众多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其中主要原因是健康管理师的缺乏。据悉,中国13亿人口中,目前只有不到1万名健康管理师。我国健康管理服务比率低至十五万分之一,也就是15万个国人才配有1个健康管理人员。但目前美国已有33万专业健康管理师,他们工作在不同机构,比如社区、养老院、康复中心、医院等。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7个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这也使得健康管理师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家喻户晓。健康管理师可以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服务,比如健康管理师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后,根据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运动规律、当前的身体特征等,为客户建立基础健康档案数据库,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合理膳食、营养素补充和医疗通道。

健康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健康管理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我国对健康管理师的缺口很大,90%以上的人群根本无法享受到正规的健康管理服务,但是社会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却在迅速增长,如何来满足市场巨大的需求?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将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延伸到线上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也为百姓科学管理健康提供一种全新的具有。于是,“互联网+健康管理”就获得了肥沃的生存土壤。

移动APP助力行业发展

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不仅改变了了人们的通讯、购物和娱乐习惯,也使广大用户逐渐开始应用健康管理软件来培养成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由此也就促进了健康管理行业中众多的APP的诞生。当然,众多健康管理APP的产生也与我国的国情相关。比如前述的慢性病人群增长,以及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紧张,依靠现有的医疗条件无法对这些人群进行科学管理,所以健康管理的市场才会如此被关注。

根据笔者统计,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移动端健康管理APP大多集中在慢性病管理监测、预约挂号、诊前导医诊后回访、咨询问诊等模块。主要的APP种类包括医生工具类、单科疾病领域、自诊问诊平台、患者平台和医生点评、医联平台、医药电商平台、健康数据记录(软硬件结合)、健康指导、健康传播类等等(表1)。

目前,移动医疗市场中的健康管理APP非常受中国用户欢迎。很多APP不仅实现了手机问医、手机挂号、手机病历、手机支付、健康测试等功能,更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多种健康管理服务。当然,很多医院也非常乐于将健康管理类APP与自身的服务联系起来,因为这些应用能够将更多的智能手机用户及中高端家庭用户与医院联系在一起,通过科室介绍、在线咨询、预约挂号、消息推送等功能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私人问诊服务,迅速提升医院的服务品质与品牌形象。

以“春雨掌上医生”为例,截止到2015年7月份,“春雨掌上医生”已拥有6500万用户、20万注册医生和7000万条健康数据,每天有11万个健康问题在春雨医生上得到解答,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医患交流平台。39健康网刚刚推出的“就医助手”也完成覆盖全国99%的三甲医院、内设3万家医院、汇聚近万名专家医生优质号源,具有随时随地提供咨询、帮助患者预约挂号等便利。

“春雨掌上医生”创始人张锐曾表示,移动互联网作为开放平台,优势在于为所有人创造了平等的机会。根据Cube Labs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62%的内科医生使用平板,50%的医生会将平板用于临床诊断,71%的护士在工作中使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在医护人员中已达到一定的普及。而除了在医院里已经具有这种基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且发展最迅猛的手机用户人群,健康管理需求及习惯多种多样也为健康管理类APP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基础。

据HealthItNow网站数据统计,最近3年,苹果商店里医疗类App销售量上升250%。面对于这庞大的市场人群,医疗App已经成为健康管理行业下一个争夺客源的“战场”。相关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在国内从事医疗APP开发的企业已达到500~600家。

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健康管理类也是所有移动应用的大头。其中在iOS和Android两大平台上,通过审核的健康管理类应用已达到100000种以上。据统计,在过去两年时间内,慢性病患者(31%)、关注健康、健身的人群(28%)和医生(14%)等成为这类APP应用的最大受益者,因为这类App不仅可以改善了患者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还为患者提供了多种疾病预防的方法,并且控制了医疗费用,改善了医患互动和提高患者自主性等。

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才能成功

近些年来,移动端的健康管理APP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类APP来管理“自身数据和状态”。比如很多人用APP监测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每天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自己的心率和血氧水平是多少等等。但是很多人发现其用途并不大,真实的情况是,很多APP仅仅达到提醒的作用,但是数据或者过于简单,或者没有后续的跟踪服务,很多用户真的按照它们的提示去实施身体锻炼计划,所以每天也有很多APP“死亡”。

不过健康管理APP也有许多应用获得了成功,分析该领域中的成功者,就会看到,只有在垂直领域依靠深耕细作不断满足客户的深层需求,且获得了大量线上线下资源的企业,才是这个领域成功的秘籍。

比如作为国内最大的经期管理APP,“大姨妈”的交互界面让女性多种深层心理需求得到解决。“大姨妈”软件内可以记录经期、心情等信息,并通过用户的记录预测经期、排卵期。其中,粉色代表“月经期”,绿色代表“卵泡期”,紫色代表“排卵期”,黄色代表“黄体期”。如果不清楚这些阶段是什么意思,可以直接点击对应颜色的泡泡,会跳到详细的解释界面。“大姨妈”还具有月经病/经前综合征的自测与建议、美容塑身保健贴士推送、社区讨论等功能。最让人惊喜的是,“大姨妈”不仅有女生版,还有男生版,两个版本相互绑定后,就可以共享数据,起到了“爱情护卫者”的目的。

而国内血压管理巨头“木木健康”之所以成功,则是因为对接了智能硬件,让血压数据采集变得简单可行。其中木木血压计采用国外先进医用监护仪方案测量技术,全新示波测定法,智能自动加压,配合阶梯式放气法,测量精准、快速。另外,木木血压计的多种功能也为“木木健康”APP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比如木木血压计支持老版蓝牙 2.1 和新版低功耗蓝牙 4.0,方便各种机型的用户使用,同时还能覆盖Android 和 iOS 用户,电池容量 800 毫安,支持 60 次测量,木木健康获取的所有数据都可以在多设备和多平台上同步,支持一个账户下添加多名家庭成员,家庭内部可以方便的共享查看数据,还有智能提醒功能,子女可以更好的关心父母。

可以发现,“木木健康”的成功正是立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通过软硬件相结合,通过健康数据指数的变化趋势来预警会出现的健康问题,为客户多种隐含的心里需求提供的精准的服务。最近,木木健康产品又在于百度云服务相互联合,打算通过软硬件的深度结合,对用户的血压数据进行云端的智能化存储、管理、分析与导出,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个性、智能、贴心健康的管理服务。

国内最大的在线预约挂号平台――“就医160”的巨大成功则在于整合了庞大的预约挂号资源,且挂号简单、经济、快捷。据统计,就医160在深圳地区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目前已实现深圳地区全部公立医院的号源共享和门诊排班管理,并逐渐成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网络挂号的第一平台。统计显示,“就医160”深圳地区注册用户已经超过900万,每天使用人数超过4万,挂号平台的用户数每天突破百万人次。北京挂号平台日挂号订单接近2万个,上海挂号平台日订单3万,广州挂号平台则接近1万。目前,就医160平台全国已接入5000多家大型医院,医生资源33万,实名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累计服务人次1.5亿,平台日均服务人次100万以上,预约挂号移动终端用户占比达到70%以上。

而在电子健康档案管理领域,“康康在线”的崛起则源于其将体检报告的远程查询、解读和数据分析做好,将检后健康管理真正落地。目前,康康在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用户只需要免费安装康康在线APP,输入医院体检号,就可以直接查询在医院的体检报告。同时,不少智能穿戴设备厂商主动与康康在线达成合作,用户的健康数据可即时上传至APP,用户可通过APP智能管理健康档案,分析健康数据,得到个性化的运动、饮食等健康管理方案。

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健康管理类APP的发展又如洪水来袭。笔者曾经下载过近200款健康管理类APP,手机内存一度爆满。然后,最后近99%被清理出去。最简单的原因,注册时没有验证码的有之,频繁闪退者有之,界面粗糙者有之,长久没有更新运营者有之。可以说,大浪淘沙存留的少之又少。“大姨妈”、“木木健康”、“就医160”、“康康在线”等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将视野固定在垂直领域,且在垂直领域依靠深耕细作不断满足客户的深层需求,也就造就了一个个传奇。

企业应关注APP政策管理走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在医院之外的健康管理类的APP系统也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健康管理类App是移动医疗模式的重要载体和用户窗口,也受到了集体的重视。但是与此同时,针对健康管理类的APP的风险也正在不断累积。特别是健康管理APP引起的误诊、医患纠纷如何界定处理,是移动医疗企业面临的专业与法律风险。医疗行业是一个谨慎特殊的行业,专业性强,风险大,纠纷多。虽然移动医疗APP看似便利,很多都是让患者自己诊断疾病,属于是“隔空看病”的一种,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这种模式仍然对双方来说都有一定的隐患。

从法律层面,美国已正式确立了FDA对医疗类和健康管理App的监管。2011年7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颁布《移动设备医疗类APP管理草案》,并由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特别是标签、宣称、广告等口头或文字描述中有疾病诊断、治疗、疾病预防等用途的App都被纳入管制范围。比如移动App开发者和运营商都严格遵守HIPAA法案以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监管政策。目的是保护患者信息的隐私,维护员工、客户和利益相关方数据的完整性。如果开发者没有办法在技术上满足HIPAA法案的要求,可以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数据接口,将信息存储在符合HIPAA法案要求的云端,这也极大地降低了开发和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近日在位于广州白云区的一处假冒鸡汁生产窝点内,警方成功抓获嫌疑人5名,缴获假冒某品牌浓缩鸡汁291箱,标贴16600张,包装纸箱1620个。

自7月7日成立食品药品侦查支队以来,广州市公安局先后侦破了“无照加工鳗鱼”、“生产假兽药”、“销售假冒饮用水”、“非法生产销售保健食品”等案件40多宗,捣毁各类窝点6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21名。

侦查支队陈伟佳介绍说,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由公开和半公开化,向更加隐蔽的方式转移。而且广州市90%以上的犯罪窝点集中在郊区农村出租屋、农村集体物业和小型的工业区内。犯罪分子利用网络销售,在全国多处设有销售网点,为打击违法活动增加了难度。

针对这一情况,广州市公安局表示,正积极与市卫生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探索合作机制,共同维护老百姓的健康和餐桌安全。

北京:微整形生物美容高峰论坛显新效

日前,由中华微整形生物美容协会主办、广州远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伊肤泉)承办的第三届微整形生物美容高峰论坛皮肤修复美容与抗衰老专场在京隆重举行。

此次论坛主要以皮肤修复美容、基因生物在皮肤色斑修复与抗衰老的应用、生物美容在皮肤美容科与激光科运营与应用三大主题进行了研讨。

据了解,本次论坛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以促进微整形及生物美容在我国的稳步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据了解,中华微整形生物美容协会正在紧急筹备第三届微整形生物美容高峰论坛上海专场论坛。

(罗小乐)

河南:倾力打造幸福健康中原

记者从近日在河南焦作市召开的卫生部2012年卫生厅局长培训班上获悉,河南省新医改实施3年来,中央和该省地方财政先后投入医改专项资金达641.3亿元。2011年,全省财政医疗卫生支出360亿元,比2008年增加215亿元,增长了148%。

基础设施实现大投入,该省持续实施“五年百亿”工程,先后实施项目近6万个,总投资122亿元,新增建筑面积500多万平方米,添置各类医疗设备2万多台(件),先后完成2089所乡镇卫生院和4.8万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并累计改造6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面启动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倍增计划,累计投资80亿元,建设改造县级医院131所,新增建筑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新增床位4万余张。

人才培养实现大投入,该省持续实施农村卫生人才培养“51111工程”及“515行动计划”“512行动计划”“522行动计划”,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为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培养骨干医师,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实用人才,并对全省10万名乡村医生展开轮训。

(记者 王伟 特约记者 王超)

河南南阳:取缔67家无证诊所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南阳市卫生局获悉,按照河南省卫生厅统一安排部署,南阳市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亮剑行动”——“八月风暴”突击行动,该局党委书记陈启功亲自指挥,副局长王志昂亲临一线,在全市开展严厉打击无证开展医疗美容和口腔诊疗统一行动。南阳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及各县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联合各自辖区办事处、居委会,工商、公安、城管等多部门联动,提升整治威慑力。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37余人,车辆47台,取缔无证诊所67家,其中医疗美容2家,口腔诊所65家,没收药品、医疗器械224箱(台件)。

此次专项活动结束时,记者从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南阳市卫生局将继续保持对非法行医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巩固近年来打击非法行医和今年开展的“亮剑”行动的成果,坚持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记者王伟特约记者樊新生)

合肥:骨病患者将享免费治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上骨科疾病,这种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危害和影响。日前,记者从合肥骨科医师联盟论坛暨“名医名家进社区、骨病健康直通车”启动仪式上获悉,合肥和平创伤骨科医院将设立500万元援助基金,用于特困骨病患者的救治。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80%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疾病。”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启动仪式上说,由于老龄化、长期滥用激素类药物、超重、不科学和不适当的运动、肿瘤以及各种免疫性和感染性疾病等因素影响,骨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为缓解合肥乃至全省骨病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经中国医师协会发起,合肥和平创伤骨科医院联合国内多家医疗机构的多名骨科专家组成医疗队。作为安徽省重大医疗公益活动,“名医名家进社区、骨病健康直通车”活动将深入社区为骨病患者施医赠药、指导骨病患者科学就诊、普及骨病预防知识,降低骨病发病率。

同时,合肥和平创伤骨科医院设立的“500万元骨病特困患者援助基金”,将为特困骨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

北京:减肥分会为减肥整体市场立新规

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业需求调研;人力资源敏感度;素养;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085-02

即使是应用型高校,由于传统经验的影响,所编制的教学计划通常基于高校系统内的专家的经验制订。这种以校园经验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往往使得学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偏离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而应用型高校整体上对于企业到底需要何种应用型人才?企业更加看重这类人才的哪些素养和能力?这些素养和能力又应该如何落实到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呢?以往应用型高校实际制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难免隔靴搔痒,导致许多所谓的应用型院校的毕业生反而在人才市场上不能得到企业的欢迎,或者往往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具体工作。

一、行业需求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通过行业需求调研,确定人力专业人才规格、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做准备。

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通过E-mail方式对82家企业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返回179份问卷;对其中的56家不同行业、规模和所有制形式企业进行详尽的实地访谈,弥补内容深度的不足。标准化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Statistics.17.0进行数据的分析,同时与实地访谈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印证,使得我们的分析结果信度和效度的可靠性有保障。

3.调研对象。通过E-mail方式对82家企业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其中进行实地访谈的56家企业的调研对象主要是企业高管和部门主管。从调研的地域来看,广东省34家,海南省27家,其余21家为全国其他省市。在实地访谈中,从所有制性质看,调查56个私营企业、9个外资企业、6个国有企业和11个混合企业;从所处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旅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三大行业;从规模看,调查的企业中36家是1000人规模以上,28家是200―1000人规模,18家是200人以下规模。

4.调研内容。为了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对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使教学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我们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调研:(1)企业的基本情况;(2)企业对人力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3)人才培养的观点;(4)人力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5)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重要程度排序。

二、行业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一)行业所对应的岗位需求

本次调研的数据分析显示,各行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紧缺度反馈有差异,认为非常紧缺的比例为5.6%,认为比较紧缺的比例为25.32%,而69.08%的企业认为对人力专业人才已满足需要,由此可以得出人力专业人才在海南及广东区域已基本饱和。

(二)行业所对应的人才需求

1.关于对企业l展的重要性。数据显示有80.15%的企业认同人力专业人才对于企业发展重要,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为40.25%,认为比较重要的比例为39.9%。这一数据说明人力专业人才在各企业中的职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关于职业资格证书。我们关心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在企业中的关注度。相关数据分析,66.47%的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重要,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为24.74%,认为比较重要的比例为41.73%。人力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未来就业市场对人力职业资格的相关要求。

3.关于英语等级和计算机等级。46.92%企业对人力专业毕业生英语的等级要求为CET-4及以上,其中32.97%的企业对英语等级要求为CET-4,13.95%的企业需要CET-6,而45.76%的企业对英语水平没有要求。这一结果在现实中也得到印证,大部分私营企业和国企对英语水平要求不高,而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对英语的口语能力要求较高。65.98%的企业对计算机能力有要求,其中32.95%企业认为人力专业毕业生应达到计算机一级水平,而33.03%企业认为应达到计算机二级水平。虽然26.78%的企业认为没有要求,但依据现代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性很明显。

4.关于课程重要程度的排序。调研企业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对11门学科基础课程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按照排列的重要性,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1)人力资源管理;(2)管理学;(3)市场营销学;(4)财务管理;(5)劳动经济学。此项数据对人力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和课程设置有重要影响。

企业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对11门人力专业课程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按照排列的重要性,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1)管理沟通;(2)薪酬管理;(3)培训与开发;(4)工作分析;(5)组织行为学。此项数据对于专业课程的重新设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5.关于核心能力和基本素养。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对于人力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核心能力方面得到一致的认同,依次是:(1)沟通能力;(2)解决问题能力;(3)团队合作能力;(4)适应能力;(5)遵守职业伦理;(6)组织策划能力;(7)领导能力。另外,通过实地访谈还增加了其他方面的核心能力:分析总结能力、灵活变通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人际关系敏感度。

对于应用型人力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基本素养方面,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2)基本社交礼仪;(3)健康人格;(4)人文涵养;(5)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实地访谈的结果显示,除了问卷中的五个基本素养,还包括抗压能力和敬业精神两个基本素养。

6.关于专业人才培养。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果显示,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和企业高管们绝大部分认同我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建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和实操运行,提高专业素养;(2)关注个人素质的养成,特别强调职场行为礼仪规范,沟通能力,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

依据对企业的实际调研一手数据,结合以往确定的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规格、基本素养和能力的表述内容,初步拟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素养:(1)共通素养:创新意识、保持热情、健康人格、适应与学习能力、基本社交礼仪。(2)专业素养:良好沟通、团队合作、职业道德、情商与抗压能力。初步拟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人力资源敏感度、分析与决策能力、团队激励能力。

三、建议与思考

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需要通盘考虑。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或者具体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素养和能力,再从这些素养和能力出发,来编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上。同时,教师所习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比如选择的教材、考试方法和考核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实习实践环节的具体落实和优化等,都需要更好地对应行业或者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需求。

根据所了解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具体教学环节,根据行I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素养和能力的具体要求,有效设计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此外,还需要针对民办大学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根据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具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参考国内许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都有进行模块化教学的安排,这样可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职业生涯安排。

参考文献:

[1]季卫东.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行业需求[J].学习与探索,2014,(09)

[2]缪园,黄莹.基于行业需求的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研究――以地学领域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9).

[3]马龙海,范忠宝.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CPE人才培养课程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

[4]鹿立,周德禄,孙同德.山东省行业人才需求与对口就业调查研究[J].人口学刊,2009,(02).

[5]刘吉臻.从行业需求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3).

Survey on Demands From Industries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ajor

―Taking Sanya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 Ai-lin

(School of Management,Sanya University,Sanya,Hainan 572022,China)

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特色;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湖南省政府在《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商务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带动全省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升以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充分发挥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并进一步提升该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为湖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撑。

一、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构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逐级轮岗实训晋职”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工作、晋职”同步进行,为合作企业定向培养高星级酒店和餐饮连锁高端技能型人才。依托湖南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喜来登订单班”、“唐宫店铺中层主管订单班”校企合作平台,依据“育人本位、能力为重、素质领先,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与喜来登、唐宫等酒店的合作,强化中高职衔接,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逐级轮岗实训晋职”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学生职业生涯,校企双方共同组织专家对该类职业岗位进行深入剖析,并重新为合作企业制定该类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职业技能标准和考核标准。依据该类职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再抓住酒店服务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两个关键,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和序化、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职业导向,岗、证、课” 紧密对接、中高职专业有机衔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以职定岗,以岗定证,以证定课,“岗、证、课”对接。

三、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集“教学、培训、科研”于一体的“双语双师型”师资队伍按照“内培外引相结合”原则,以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为保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实践能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整体水平提高。建设一支以本校教学名师为主体,现场专家参与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校企一体化”、“教学做评一体化”的开放式、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三年内,新建7个实训教室、一个校内大酒店,新增16家校外实训基地,建成现代化开放性、经营性实践教学平台。按照“理实一体”和“共建、共享、共赢”原则,以培养酒店餐饮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加强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以湘鄂情、唐宫、湖南国际经贸职教集团等为平台,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以健全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为保障,不断完善优化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五、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搭建数字化、多元化、开放式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依托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开展数字化教学。力争2014年前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资源共享,搭建融学历教育、培训教育与资格认证教育于一体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利用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建设融学历教育资源、职业培训教育、社会培训资源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通过开通网络教室,开展数字化教学。争取到2014年,建成依托网络学习互动平台,融学历教育资源、职业培训教育、社会培训资源横向一体化,融学习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测评系统纵向一体化的中高职衔接酒店管理专业开放式教学资源库。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构建综合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成立喜来登酒店管理学院,以此为平台形成合作企业从业人员业务培训、酒店餐饮服务技能培训、餐饮服务员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等在类的社会服务体系。依托湖南省商务厅培训中心、湖南省旅游局培训中心、长沙喜来登酒店、湖南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省服务贸易研究中心和湖南省酒店协会,形成包括“酒店管理类师资培训,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茶艺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导游员等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喜来登、唐宫等酒店行业从业人员岗位业务培训等”在内的社会服务体系。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依托企业,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每年的多家企业调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采用”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其建设模式和成效已经深受行业喜欢,期望能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1职业胜任力理论与就业能力培养的耦合性

“胜任力“一词最早是在197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David·McClelland提出,本意是通过“胜任力”来衡量从业者在某个领域认知及行为技能程度特征。从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视角而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奠定职业生涯发展基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职业胜任力理论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具有耦合性的。

2职业胜任力视角下电子商务专业就业能力培养路径设计原则

2.1以生为本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学生是实践育人的对象,也是开展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围绕学生需求”的原则是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塑造,为学生终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2对接行业标准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首先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顶层设计中必须紧跟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适应行业岗位的任职需求为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并开发具体的实践项目。2.3侧重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第二课堂、教师工作室多维度、多层面的塑造和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应用能力、电商运营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

2.4借力产教融合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立7年以来,一直在走产教融合的办学路子,深度合作了本地区及周边企事业单位,引入真实案例进课堂,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当前,产教融合已成为专业自我发展及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下进行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培养,提前明晰并适应行业岗位需求。

3职业胜任力视角下电子商务专业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的实施

遵循职业胜任力理论,通过以下四个环节完成电子商务专业就业能力培养过程(见图1)。

3.1通过市场调研,了解行业需求

充分的调研是了解行业需求的必要环节,是设立正确客观的职业胜任力指标的重要前提,通过调研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梳理行业岗位需求,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奠定基础。

3.2邀请专家论证,确定培养方案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重点依托市场调研获得的数据信息,将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结合,做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同时,邀请校外专家、企业专家、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制定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3.3尝试多措并举,实施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实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多样化的实践项目,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维度分别推进,通过校内环节主要实现职业认知学习以及职业基础技能的培养;通过校外环节,实现学生职业发展潜力与职业复合能力的培养(见图2)。3.3.1课内:以应用型课程建设为抓手,打造真实工作情景的课堂革命2015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入选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以及教育部规建中心产教融合试点项目,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中结合自身特点,同时顺应学校的整体转型战略部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与实践,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发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成果导向(OBE)、学科竞赛以赛促学、校企合作4类不同模式的应用型课程,共计11门,覆盖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绝大部分专业骨干课程。在上述课程建设中,积极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带领学生在课堂中认识企业真实项目,了解企业工作过程,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为职业认知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3.3.2课后:以小组项目化演练为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应用型课程的建设既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又关注实践能力培养。课上有限引领,更多是启发学生在课下完成项目的实践,在组织形式上设计了学习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研、策划、实施、评价等过程,完成项目实践要求。课下项目作业弥补了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效补足了课上教学的缺陷。3.3.3课下:以综合实训为依托,完成职业基础技能的纵深型发展为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在第2、3、4、5、6、7六个学期,分别设置了综合实训环节,即在本学期理论课程完成后,利用两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围绕本学期专业核心课程研究进行综合实训周的演练。如:开设在第4学期网络营销综合实训、第5学期客户关系管理综合实训等。通过实训环节,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是对基础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电商运营、互联网创新创业等模块的培养,学生掌握相应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为职业基础技能的纵深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综合实训周的设计本着宏观—微观,整体—个体的思路进行,大一是培养学科基础,实现专业认知的阶段,通过电商沙盘综合实训使学生对电商运营的全流程有初步的了解,在校内完成。到了大二、大三逐渐引入企业项目,着力培养学生对于各电商模块知识的运用和掌握。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学生从校内逐渐走向校外,学生到企业中感受企业文化、企业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与人交流和沟通,做职业发展潜力的塑造。除此之外,和职业相关的人际交往、组织领导、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就业能力,都可以在这个环节得到培养。3.3.4校外:以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为平台,激发学生职业创新思维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见习和实习是学生接触未来职业场景的真实演练,高度反映了在真实职场中的各类情景。电子商务专业通过互联网平台等,主动监测学生在校外实践实习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调节和纠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有效纠正学生由知识体系向技能体系转变中的一些不当行为。第一,通过上述追踪和调查,可以直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工作表现的评价,根据用人单位的实时反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修正,以实现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第二,在校外实习实训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劣势、适应岗位及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乐观向上、开放包容的职业态度。第三,鼓励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加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积极拓展自身的人际网络。

3.4完善评价体系,保障培养质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在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了校、企、生三方的合作共同体,由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本人三方各自完成,实习结束后,校、企、生三方分别对本次实习情况给予评价,按照一定比例合算作为该生本次实习成绩。在该体系中,明确了实习全过程以及实习结束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等问题。企业为了寻求高校专业人才聚集的优势,愿意与高校加强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同时为企业储备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充分重视企业、学生、社会等方面的反馈情况,定期走访,获取一手数据信息,通过反馈信息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转变不健康的就业观念,帮助了解当前就业形势,鼓励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厘清自身的职业特征,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有目的的规划日常的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质量。

3.5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也是重要保障。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师资上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教学队伍年轻化:本专业共12名专任教师,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0%以上。青年教师善于敏锐捕捉行业发展动态,探索新兴行业模式,带领学生尝试产品在各类新型平台运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具有独特优势。(2)双师资格普及化:本专业具备双师型资格教师11名,占90%以上。其中高级电子商务师3名、跨境电商师2名、新媒体运营管理师2名、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师6名。双师型教师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坚实基础和后盾,是行业背景教师的引领,是高质量就业能力培养的必要保障。

4结语

以职业胜任力为视角,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就业技能的培养是国家和社会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几年来在专业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认识到专业的核心实践能力就是大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通过课程建设、实践平台搭建、深度产教整合多项举措的推进,在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当然,尚有不足,未来的专业建设方向将依旧在此目标上继续推进和前行。

参考文献

[1]戴理达.全球竞争时代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对接职业胜任力的路径研究[J].教育导刊,2019(3):82-88.

[2]林栋.新就业形态下高职学生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就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20(15):75-80.

[3]张宝玉.大学生就业能力及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0(8):29-31.

[4]冉爽,蒋水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问题及对策探讨——基于重庆市市属高校的调研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5):75-83.

[5]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A].2015-10-23.

[6]雷晓斌,李娜.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探索——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3):107-112.

[7]苏显春.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2):60-63.

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025-0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要看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实训课时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质量监控不够完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着探索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对策。

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断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这一定位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单靠高校一种资源是无法培养出来的,必须与企业、行业结合起来,利用学校与企业、行业两种资源,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从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在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因此,我国高职院校也要在借鉴国外高职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深入了解企业需求,适应企业发展,加强对企业需求的认识,积极与对口企业建立联系,注重对口企业的战略转变的认识,抓住机遇,准确定位,并邀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给予指导性意见,及时调整课程,最终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对口的专业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二、 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重新修订教学计划

课程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高职院校首先要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其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学院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有用性”和“可行性”原则,并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对各专业所属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岗位进行充分调研。此外,在制定好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后,要多听取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的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修订和论证。

(二)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因此更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从业能力,也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首先要将注重实践教学的意识转化到实际行动上来,加大实践环节、实践设备和实践师资的投入,从而为提升学生技能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技能优化教学模式。基于当前高职教育的特点,一是要运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二是要充分运用演示教学法;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再次要积极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提升学生技能扩宽培训渠道。实践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考核方式

深化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改革原有的考核方式。改变以往评价学生只关注学生期末成绩的做法。这种考核方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也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对学生的整体性评价,一方面容易造成学生期末搞突击应付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时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双证”制度,积极与行业、企业沟通,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衔接,突出学生职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时就能直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从而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资格水平。

三、 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学院要加强校企合作。学院要经常到对口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及企业的用工需求。根据调研情况来调整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此外,教学计划的修改又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老师,而要邀请学科专家、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以及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来调整和修改。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邀请学术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在学院定期举办讲座,给全校师生介绍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学院还可以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为学生授课,一方面可以解决实训教师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为学院提供技术支持。高职院校在加强校企合作时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将真实的工厂环境带入课堂教学,可以向企业借部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来完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还原工厂环境,让学生迅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学院还要依靠自身科研优势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改装仪器设备、签订任务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实现学院和企业的双赢。

・职教方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对策研究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要改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否则就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

高职院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时,首先必须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学院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和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做后盾,才可能为各行各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其次,需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上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一是从相关行业或企业直接聘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充实学院的师资队伍;二是拿出专项资金分批送教师出去参加培训并大力鼓励支持他们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如系统分析师、项目管理师、职业指导师等;三是在工资待遇上给予双师型教师补贴,在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德国、新加坡等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将学校建设的重点放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实训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一)有目的地建设校内实训室

学院的实训室建设要根据学院的实力及学院的专业进行。模拟真实的现场加工场景,使实训室与真实的现场环境保持一致,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实训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也才能解决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校企合作开发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与真实的现场加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单靠学院的力量很难建设先进的实训基地,因此需要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以便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下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为对口企业直接输送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只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改进其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荆光辉,邢亮,欧阳斐.从社会需求的视角探寻独立学院办学的科学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4).

[2]谢旭光.多元化办学模式下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卢宏业,王茹春,尚尔辉,戴莉.高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5).

[4]韩志刚,张良军.高等职业教育考核模式多样化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范文第7篇

(中国民生银行,北京 10062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621)

摘 要: 如何管理并激励新生代员工成为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问题。职场新人的入职,如果适应不良,就会导致极高的工作压力、较低的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通过将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引入到新员工入职适应的管理过程之中,全面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环境,及时发挥工作能力, 有利于提升员工关系管理和员工服务体验,促使组织心理- 团队心理- 员工心理形成共振,为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经营战略更紧密结合的组织心理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 :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组织心理管理;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200-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刘丽荣(1984-),女,山西太原人,研究生,高级HR 经理人、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发展、员工关怀。

一、新生代员工的入职管理

1. 新员工适应管理的问题

A 企业是股份制、高成长型企业,因业务的发展,需要扩增企业员工。近几年通过校园招聘,录用了约1500 名新员工,新员工试用期为六个月,试用期内累计离职人数约451 人,离职员工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平均年龄约24 岁,约60% 的员工离职时选择“裸辞”。

人力资源部通过进行离职访谈和用人部门的离职反馈情况表明,新员工存在突出的入职不适应问题。新入职员工进入职场,就面临角色转换、岗位职责、职场规范、工作要求等新的压力和挑战,工作适应难度大。上述状况会对新员工造成比较明显的心理压力,导致工作激情的减弱,绩效不佳。离职员工建议加强新员工的适应管理,开展职场适应和心理辅导等相关培训和指导。

2. 新员工适应管理理论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入职适应被认为是组织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Feldman, 1976)。在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新员工必须学会胜任新职务、建立新关系、澄清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评估个人在组织中的发展。工作适应的结果是促使新员工不断增进环境要求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匹配度,并且同时降低感受到的冲突(Aycan,1997)。因此,对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而言,需要重视新员工职场适应的问题。良好的工作适应,不仅有利于新员工的职业发展,还能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的价值,提高人力管理效能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在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对新员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能帮助员工提高对角色的认识,让员工逐渐被组织和其他同事所接受。帮助新员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成长的心理援助计划是必不可缺的。

3.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又称员工帮助计划,是由企业为员工提供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EAP 通过向员工提供关注其个人心理和行为健康的各项服务,帮助其解决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以此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满足感,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效益。企业界越来越重视并依靠员工心理援助计划服务于员工适应管理,一是员工的心理健康,二是员工的压力管理,三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四是员工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协调。

二、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在新员工管理中的实施

1.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服务模式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服务,可以通过内部的工会、职能部门、人力资源部,与外部专业机构联合成立EAP 专项小组,开展多渠道、多方法心理调查,收集并分析员工心理状况,为企业制定有效的心理管理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开发内部咨询服务资源,培养员工志愿者服务团队,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手册、海报、短信、微信、讲座等平台,提高员工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和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员工心理服务水平。

2.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具体实施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新员工适应管理过程中,主要的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可以通过心理调查、心理培训和危机管理三种方式展开。

首先,心理调查以心理资本理论和员工心理健康研究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和依据,以问卷调研、面谈的方式进行,以积极情绪、工作压力、职业困惑等职业心理健康指标和满意度、忠诚度等组织态度指标为核心,以工作要求、组织资源为关键驱动因素,对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组织状况进行心理调查,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员工心理现状,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其次,心理培训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和员工心理需求,以EAP 实务培训、心理健康咨询等方式进行员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员工以阳光、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发自我潜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主要心理培训课程包括:压力管理课程、管理者提升课程、心理资本提升课程。

最后,对于职场突发性事件,危机管理人员要实行从员工危机教育、高危群体筛查干预到突发事件危机干预三级危机干预模式,为组织提供全面的危机管理及干预服务,帮助员工及其周围人群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维护组织公众形象。

3.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运行机制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是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系统性的援助计划,通过对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行为方面的干预,帮助新员工更好地适应管理,平稳度过职场适应期,保证组织稳定运行、和谐发展。

首先,在生理方面,员工因工作压力较大容易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EAP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和身体保健措施,缓解和疏导生理方面的症状,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传递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强化员工的归属感。

其次,在心理方面,员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EAP 服务解决员工在工作及生活中的心理障碍,通过合理、科学的激励方式,对员工进行心理关怀、精神按摩,提升员工的士气,积极主动地调整员工的情绪,重视和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在工作中的满意感与安全感。

最后,在行为方面,员工在持续的压力工作下,行为方面可能出现问题。EAP 服务能够处理压力造成的反应,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不良习惯,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员工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技能,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

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案范文第8篇

在职干部是我军实现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健康备受各级领导的重视,近年来我军的保健工作有了明显的飞跃,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通过部队在职干部疗养保健情况与同时期地方管理较好的企事业单位的保健情况相比,我们感到军队在干部健康保健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本文通过探讨疗养院运用健康管理新理念,认为在在职干部提高健康水平方面需进一步拓展工作职能,建议借鉴一些企事业单位健康管理的做法,建立以疗养院为中心的健康保健网络体系,与基层单位进行对接,专人负责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数据录入,建立健康档案,使军队疗养院逐渐成为老干部和在职干部的保健基地,把疗养市场拓展到训练场。通过健康管理者积极有效的技术服务,提高在职干部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调节和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提高部队战斗力。

1从近几年疗养情况看在职干部保健在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的工作重点应转移到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这一根本问题上[1]。近年来由于对部队在职干部健康的重视,抗震救灾、维稳维和等特殊任务多,保障和训练任务的加重等,使得在职干部疗养人数有了明显的提高,占所有干部疗养人数的46.7%。丰富多彩的疗养生活可以促进健康与康复,特别是对于执行任务后的干部,能使其很快以崭新的工作面貌投入到工作中,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1.1从疗养安排看保健作用在职干部疗养活动的安排很丰富,有景观疗养、体检、座谈会、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疾病矫治等,通过疗养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并且掌握一定的保健方法,使他们的身心得到了休整,亚健康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执行任务后基层军官带家属疗养,增强了基层军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利于疾病的康复与亚健康状态的改善。但所有疗养活动集中在15 d疗养期内,对于改善亚健康状况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来说时间有限,想实现少得病、保健康,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2从疗养体检看健康状况在职干部疗养查体率达到98%,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执行任务后的基层干部中存在典型的亚健康状态是:疲劳78.7%,睡眠质量差73.4%,健忘59.9%,疲劳在休息后不能缓解59.1%[2]。根据体检结果分析,对中高级干部的整体健康水平而言,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生活方式病排序分别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高血压等代谢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3]。通过近几年在职干部疗养健康查体情况看,基本正常人群低于全国平均的15%,仅占13%[3],亚健康飞行员比例占66.91%[4],根据我院保障执行任务后干部疗养查体统计,亚健康比例达到89.3%。由于执行任务重、要求高等因素,使他们心理压力过大,与社会反差大,逐渐导致心理疾患,影响健康水平。

1.3从健康教育看健康管理在疗养期内,对执行不同任务的疗养团安排不同的疗养形式以及不同侧重点的健康教育内容,如糖尿病专病疗养以生活方式改变为主,抗震救灾疗养员以心理疏导为主,患高血压不用药的疗养员以认知改变为主等。而为期15 d的疗养和健康宣教,只是拉开了保健的序幕,长期的、持续不间断的健康教育与跟踪管理才可能真正起到健康保健的作用。

2从我院对外查体情况看地方单位对员工的保健多年来我院利用有利的医疗资源开展对外查体业务,有很多单位连续多年在我院进行健康查体,一些企事业单位对健康管理的认识以及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2.1设立专职健康管理员地方很多单位为了真正做好员工的健康工作,设立专职或兼职健康管理员,建立健康档案,通过查体了解员工健康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保健或督促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有一野外作业为主的单位连续3年查体并对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员工测出乙肝抗体阳性者由最初的16%上升到去年的43%。同时,他们对于有慢性病者建议进行督促保健治疗、定期复查,建议更换合适的工作岗位,基本做到了既不影响工作,又有利于康复或延缓病情进展;既促进了健康,也节约了资金。

2.2把健康体检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各单位大多每年安排一次健康体检。根据单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安排的时间也各异,或到疗养院来查,或疗养院组织医疗队到工作第一线去查。并把查体人员比例和健康状况与主管人员的工作质量挂钩,有力地促进了员工的健康水平。

2.3与医院疗养院建立绿色通道很多单位与医院和疗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工作调整查体时间,减少挂号排队等环节,让员工感到了便利与关爱。

3对在职干部健康管理的设想与建议军队疗养院不仅要做好干部保健工作,而且要把政治任务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以提高军队这个特殊群体的战斗力。疗养保健工作在保障战斗力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但仅在疗养院内做好保健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拓宽疗养院保健功能,充分利用疗养院资源,走出疗养院,把疗养市场拓展到训练场,为一线官兵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把疗养保健职能拓展到训练场,为官兵谋健康,为部队谋打赢。

3.1在职干部健康管理的模式设想随着保健工作力度的加大,师以上干部每年一次的查体工作能得以落实,而其他的在职干部的健康查体、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3.1.1建立以疗养院为中心的健康保健网络体系借助疗养院有利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分片负责,与相应的师旅医院挂钩,建立在职干部健康保健网络。在各师旅医院建立在职干部健康档案,由疗养院保健专家,运用健康管理技术,制定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的、可持续性的健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第20卷第10期Chin J Convalescent Med,Oct.2011,Vol.20,No.10康解决方案,调动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意识,积极配合,逐步取得管理健康的最佳效果。

3.1.2在职干部的健康管理模式与实施方法设想效仿地方企业健康管理员的成功做法,在各团级以上单位有专职或兼职的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健康管理;由师旅医院或疗养院对干部进行健康体检,进行数据录入,建立健康档案;再由疗养院保健专家根据健康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评估,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或潜在病因的拿出具体解决方案、实施步骤以及复查意见与反馈信息,再根据反馈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如此循环往复。通过健康管理者积极有效的技术服务,提高在职干部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调节和保持身体健康水平的最佳状态。

3.2使军队疗养院逐渐成为老干部和在职干部的保健基地军队疗养院的功能随着新形势的变化不断拓展,立足于保战斗力谋打赢,是疗养院发展的根本。随着各级对于干部健康的关注,对于疗养院整体的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疗养院不同于医院,更不同于宾馆,要在预防、保健、康复与慢性病矫治方面开辟新天地,逐渐建成军人健康的保健基地。

4健康保健人才培养与锻炼意见与建议以疗养为主要任务的疗养院医护人员和医院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比,总感到自己没有技术,要求外出进修学习,学习后又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不起来,既造成资源浪费,又使他们找不到自我发展的方向。确定预防、保健、康复之路应该是疗养院再一次腾飞的契机。总部在干部保健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的培训班在不断举办,建议在国家认可的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的培训、考核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培养运动医学方面的人才。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方面做到位,把三级预防工作做好。达到军队疗养院一手抓维护在职干部身心健康,另一手抓促进老干部健康长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风.在职干部疗养模式转变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2):704-705.

[2]王雪梅,王俊芳,徐丽,等.临潼矿泉浴对亚健康军人疲劳状态的调理作用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5):388-391.

[3]宋立霞.在职干部医疗保健新举措[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4):3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