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实务与操作

会计实务与操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会计实务与操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会计实务与操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会计 实务技能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3-01

会计实务技能教学是财会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加强技能教学必须加深对会计实务技能和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认识。教学中要重视会计实务技能的训练,按照会计实务技能教学课的基本教学程序,把握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规律,提高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效率,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以高效地培养学生会计实务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一、深化对会计实务技能以及教学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对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财会工作人员的实务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的加快,以及市场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会计在企业之间的发展和竞争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会计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一般要求财会人员要有比较高的实务技能,不然将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根据我国会计实务教学的情况,可以说教学形势很不乐观。在我国的众多职业学校中,绝大多数都设置了会计专业,据不完全统计,会计专业类的学生所占学生数目比重多在一半以上。由此可知我国的会计专业规模不可谓不大,然而规模大并不意味着我国就成为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国、强国。我国会计教育在实务技能教学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并没有达到社会的要求,其体现比较明显的就是由于学生实务技能掌握不够,实践能力不强,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用人单位也时常抱怨毕业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实务技能应用不到位,致使用人单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历练之后才可以委以重任。同样,市场企业也对会计实务技能教学心存怀疑,在聘用人才时多有顾虑,使得会计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呈现的困难越来越大。为此,对于会计实务技能教学学校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对学生的会计实务技能的教学。

二、提高会计实务技能教学

在对会计实务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教学加深认识的基础上,则应当根据实务技能教学课程的基本程序,深入把握技能教学的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模式,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切实提高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效率。要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技能,关键就是要培养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要提高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质量,强化会计实务技能的教学,则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入手。

1.教师要树立知识传授与提高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教学观

知识的传授是学生能够进行实务操作的基本前提,若基础知识都掌握的不好,还谈何提高实务技能。不过,学生对知识掌握了,但也并不代表其会计实务技能就获得了提高,就有了比较强的实务能力。因为知识只有获得了有效的应用,在实际中被反复实践才能算学生习得了技能。近些年来,我国对会计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深化,对于实务技能教学的关注也在不断加强。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还应当与实务操作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实务操作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要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从而使得学生财会能力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2.丰富会计实务技能教学形式,推行案例教学方式

单一的教学形式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因此有必要提高会计实务技能教学的形式。课堂讨论,模拟实验,社会实习等都是比较好的教学形式,通过有机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而对于会计实务技能,比较有效的一个教学方式就是案例教学。每一个好的案例都含有该财会人员的技能运用的智慧,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根据案例自己进行相关的实践,能够有效的发现自己在技能运用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学生能够比较有针对性的提高其实务技能。从而实现学生在思考和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和动手操作。不过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应当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具有较强的现代特性的案例,不然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意义了。

3.采用现场教学法

对学生会计实务技能的教学,还应带将学生带到相关单位的财会部门。首先让学生观察现场财会人员对实务技能的应用方式,其次,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工作当中,而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现场教学,进而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特点,缩短了理论与实务的距离,有效强化会计实务技能教学水平,实现学生会计实务技能的提高。

4.“上班做事”,深入企业

学生习得会计技能,最终还是要应用于企业实践当中。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相关企业,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在“上班做事”过程中,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实际操作,能够比较好的发现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且联系企业实际,在技能应用上也更加贴近市场需要。不过在实施该步骤的时候,教师应当要确保被安排的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了实训上班的水平,不然不仅起不到教学效果,还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害,不利于今后实训的进行。

会计实务技能对于每一个财会人员来说是必须具备的,学校在认识会计实务技能的重要性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会计实务技能的教学。根据会计的强操作性,把握技能教学规律,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实现会计实务技能教学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苏永玲.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会计人才执业能力[J]. 辽宁高职学报. 2008(11)

会计实务与操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实务教学;“双肩并行”模式;会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17-03

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是“先理论教学,后实务教学”,即先教授比较基础的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再教授中等难度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实务、经济法等课程,然后教授比较深奥的税法、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高级成本会计、高级管理会计等课程,另外还教授一些在内容上和行业上有交叉的课程,比如统计学、纳税筹划、银行会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在最后才教授会计实务的课程和进行生产实习。如此安排从传统观念上来理解,有一点“重理论,轻实务”的味道。从反映的教学效果来看,会计的专业课程单靠课堂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而毕业前的会计实务教学往往被看做是走马观花,更不利于学生系统、连贯、全面的掌握会计业务。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必须改变这一教学模式,必须足够重视会计实务教学,要走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教学“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

一、会计实务教学和“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的概念

(一)会计实务教学的概念

关于会计实务和会计实务教学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但传统观念理解会计实务是指企业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手工和电算化等,而会计实务教学就是指进行会计业务模拟手工操作的教学,一般是对工业制造业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模拟,也包括会计业务在模拟的财务软件上的操作等内容。具体的讲,在讲授完所有会计理论课程后,老师开始教授会计业务模拟手工和电算化操作课程,而学生在学习完全部的会计理论知识后,再进行的会计手工账和会计电算化的会计实践的练习,甚至有些学校都不安排会计电算化练习课程。

笔者认为,根据会计工作非常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我们应重新认识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实务教学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会计实务(或者叫会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和人员的多少,它的会计部门承载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你拿单子我下账”的工作了,如今的会计工作已经被定义为一项管理工作,会计工作的内容可以涉及企业的进销存系统、生产系统、日常办公管理系统、决策管理系统等等,会计部门不但要有其特有本质功能,有时也必须具有企业资源调度功能,日常办公功能,甚至决策功能。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转变对会计实务教学观念的理解,把会计实务教学定义为在教授学生会计手工和电算化记账的基础上,与报税实务、审计实务、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实务和会计职业道德实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实务、会计职业技巧等知识全面的结合,进行全方位长时间仿真模拟练习与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会计人才,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马上胜任复杂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二)“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的概念

“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平行安排理论教学课程和实务教学课程。一方面要求老师在授课时,在进行理论授课后,马上根据理论授课内容进行实务授课;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在学会理论知识后,马上根据理论知识动手去模拟操作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在机电专业教学、计算机专业教学、物理化学专业教学等理工类专业教学上已经运用非常广泛,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学习理工类知识时,如果不通过去做实验,学生很难理解和记住这些内容,而且这种教学都是在学生上完理论课后,马上安排实验课。那么,会计专业教学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即会计专业课与会计实务训练课结合开设的“双肩并行”的教学。

二、会计实务教学的重要性

要想足够重视会计实务教学,我们必须了解会计实务教学重要在哪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会计人员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法律意识,较强的动手能力。这几个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会计实务教学不应该单纯的被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会计实务课程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作凭证、登账簿、出报表,会使用财务软件。会计实务教学应该具有更广泛意义和重要性质。

(一)通过会计实务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会计的理论知识。

有句老话叫做“理论从实践中来,实践又被总结到理论中去”学习就是这样,其实我接触到的很多人都认为工作能力是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的,有时候回想起老师课堂上教的知识点,当时不是很理解,等到工作当中接触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会计实务教学就是会计教学的第一步,有时候就是这样,老师在课堂上孜孜不倦的讲授一个知识点,而学生在课堂上由于不能第一时间联想到该知识点而没有听懂,开始听不懂后边也就听不懂,这行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学生来说后面的课程也就“泡汤了”,而会计实务教学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第一时间呈现该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就给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会计实务教学与会计理论教学是不行该分开的。

(二)通过会计实务教学可以规范学生的会计工作行为

我们在会计理论学习时,要学习会计学科知识、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会计操作知识,那么我们在会计实务学习时,也应该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实务和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实务。有一部分学生在会计手工账的练习中抄袭他人,为了应付而“偷工减料”这就是严重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现象,应该被及时纠正,如果放任就会把这个习惯带到工作中去,这种行为就是违法行为,严重的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老师对这种行为听之任之就是对学生的严重不负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是一种变相的犯罪。那么老师如何更好地纠正学生的种种错误呢,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或者出一些选择题和判断题,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对大部分学生的教学效果并不好,或者说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具体去做,这样我们就必须通过会计实务教学让学生去体验实际的工作环境。如果及时跟进会计实务教学,并且在学生学习时,老师第一时间把学生体现的不良行为纠正,这样对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三)通过会计实务教学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实际工作状态

无论是专科学生还是本科学生,甚至研究生,学校培养的学生,都应该到相应专业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也就是说出了校门的学生应该马上能够胜任一线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尤其是职业技术学院培养

出来的学生,出了校门就是一个技能好手,不应该在工作之后再一点一点地适应那些基础技能。所以说,我们在会计教学的时候就应该把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好,同时也要让学生的专业技能练好。而往往把学生教好也许是比较容易的,例如,课程结束后,老师出卷子,学生考一个及格分就一切“OK”啦,但是“让学生练好”就没有下文了,当然这里说的“让学生练好”肯定不是说复习题(或是练习册)练得好,而是一门学科或者是一种技能的实际操作。会计理论教学可以出一份考试卷子,但是实际的工作状态是考试卷子给不了的,因为在考试卷子里体现不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为了使学生毕业后就马上能够胜任工作环境,进行会计实务练习模拟出真实的工作环境,应该是学生提前进入实际工作状态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通过会计实务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单纯的会计理论学习是枯燥的,而没有理论只有实务的会计学习又是盲目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会计学习才是完整的,是充满活力的。充满活力的会计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老师的教学效果就会提升到最高。

(五)通过会计实务教学可以提高教师会计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当然,如果使会计实务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最好的实际工作环境,这对教师各方面要求是很高的,因为教师不仅扮演着一个教师的角色,而且他还必须扮演这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人或者是企业负责人的角色,甚至也可能需要扮演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角色,这样对教师有很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三、会计实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会计教学长期以来遵循着同一个方式已经很长时间了,目前很多高校也都在尝试进行改革创新。我个人认为“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但是目前的问题还是出在会计实务教学环节,下面我就结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一点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一)采用反复会计实务实训教学形式

相信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有的知识或技能只要一看就忘不了,有的知识需要反复的学习、练习才能掌握。对于会计学习也是如此,除了极个别人外,学生要想全面的彻底的掌握会计知识,肯定不是一看就会,应该有一个练习的过程,但是会计专业学制较长,包含的知识有很丰富,学生在学习时会有学会后面的知识而忘了前面的知识的现象。这样会显得学生掌握知识不娴熟。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用反复实训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随堂实训,即对课堂理论学完就练;期末综合实训,即对本学期知识点进行综合实训;最后综合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即对学过的所有会计知识进行实训和会计电算化综合练习。这样设计会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反复练习同样知识点,这样就能够使其更娴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实训师资队伍。

(1)聘用教师时,选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才来担任;

(2)鼓励教师进修或脱产学习,补充实践知识的不足:

(3)强化会计教师的终身学习思想,把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

(4)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职业会计师来校任课或举办讲座,或者对教师进行培训等,这样既可以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还可以对在校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三)会计实务教学应该融入多能力实训

在会计理论教学时,我们开设的课程是比较多的,但是在会计实务教学中,往往只针对会计的专业知识进行实训,这样做其实没有公平的做到“双肩并行”的教学。会计实务教学应该在内容上加入税务、工商、财政、事务所等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监督部门的实务业务内容。“税务”要介绍具体详细的纳税申报工作,甚至税务机关的组成结构,有问题找哪个部门都应该传授给学生。“工商”要介绍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工商局的事项,例如企业工商注册事项,工商监管检查事项,工商年鉴问题。“财政”要介绍对会计人员资格任职情况,继续教育情况,还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监管情况的内容。“事务所”要介绍企业与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的业务情况,包括企业在何种情况下,在何时间段,进行审计工作,如何配合审计工作,等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在会计实训中加入办公能力实训,职场能力实训,心理素质实训等。

(四)开展综合竞赛

有些时候,通过开展比赛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记住和运用知识,但是目前“会计比赛”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都是在单一环境下的单一会计知识竞答比赛,参与的学生也只是少数,也不能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况。针对这一弊端,我特制定“你做账,我来评,他来查”的竞赛模式。

第一步,“你做账”就是指由第一组来扮演企业会计角色,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会计工作,包括完成全部会计资料,纳税申报,向企业经营者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等;

第二步,“我来评”就是指由第二组扮演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的角色,对第一组学生的财务成果进行审计,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

第三步,“他来查”就是指由第三组扮演税务专管员和税务机关角色,对第一组的财务成果和纳税情况进行税务稽查,及第二组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检查,并代表税务机关对税务稽查工作进行总结,并出具税务稽查情况说明书。

第四步,由老师评委分别对三组同学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会计实务与操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实务;公允价计量;应用;价值;必要性

一、前言

从我国不断发展的会计信息化程度来看,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也越来越重要,逐步成为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允价值应用在会计实务中,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实务的水平,逐渐提高会计信息的应用型,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并能够为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因此,在会计实务中有效合理的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整个会计工作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目前在我国会计核算中,会计准则尚不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运用效果并不明显,其中就存在着一些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这对会计实务效果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提高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型,高质量的完成会计实务操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

二、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价值分析

(一)强化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

所谓的公允价值主要是指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之中,以公平、自愿的原则对商品以及资产实施价格交换。在会计实务之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现金流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从而向企业提供全面的、及时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条件。这表明,在会计实务之中将公允价值计量有效的应用其中能够大大的强化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

(二)客观确认会计收益

促进企业良好发展,需要企业客观的、真实的、合理的掌握企业资产情况和负债情况,如此企业才能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降低财务风险,有效落实经营活动,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可以对企业资产和负债情况进行计量,促使企业财务状况清晰化、真实化,为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提供依据。所以,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可以客观确认会计收益。

三、公允价值应用必要性

(一)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品大多数都是以合约的形态存在的,这些虚拟金融产品和工具并不具有实物形态,也不具有货币形态,就使得历史成本法在计算这些产品的价值时遇到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法进行处理,即当交易双方共同确定一个价格或价值,就完成了价值确定的过程,而且对于没有真实发生的金融业务也是适用的,以此来反映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二)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

会计计量的收益等于某个期间实现了的投入与匹配费用之间的差额;在经济学中收益所包含的范围要大很多,除了会计收益还包括并没有实现的利益。公允价值方法不仅可以计量资产负债结构中资产与负债的价值和数量,而且也可以计量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而造成或产生的利益所得或利益所失,因此可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应经济收益,提高相关企业决策人的决策质量,进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三)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

现行企业在对收益与费用实施计量的过程之中,其所依据的标准与原则不同,如在收益的计量上,其所依据的是现行市场价值与现行市场价格,而在费用的计量上,其所依据的则是历史成本,造成会计的计量结果与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结果是不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公允价值方法进行计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的出现,这是因为利用公允价值法对收益进行计量,能够良好的配比现实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费用。

(四)增强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资产的计价可以说是市场化的,能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因而所得的会计结果与真实的业务之间相关性会更强,可以让企业决策人员根据更加贴近实际经济业务的数据进行决策,也可以使投资者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此外决策的有用性也可以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而做出错误判断。

四、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在会计实务中,要想切实有效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市场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市场价格相对比较缺乏。但实际情况则不然。在实际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素质差的会计人员,未按照相关规定来展开价值计量,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效果不佳;还存在一些专业水平低的会计人员,未能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会计信息分析和价值计算,导致会计工作效果不佳。因此,面对当前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效果不佳的情况,应当注意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

可以说完善的法律法规才是确保国家经济利益,维持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所在。但就目前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方面来看,其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效果不佳。就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督约束机制来说,其存在很多不足,导致无法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公允价值计量工作。公允价值计量监督约束机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监督约束机制中并没有详细的、全面的说明赔偿方面的内容。然后,监督约束机制中没有说明如何处罚违法违规行为。最后,监督约束机制没有树立足够的行政处分威慑力,也就致使公允价值在计量应用上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三)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

公允价值是交易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主观判断,而市场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交易容易确认或可以对类似的交易价格进行复制,有些无法复制而只能依靠主观估计。由于商业保密性原则的存在,使公允价值取得和判断难度增大,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

(四)可操作性较差

处于不同市场环境之下的企业,其资产种类可谓是十分的繁杂,因此,在市场交易行为下很难界定是否公平,也很难辨认其市场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能够对价值进行近似性的估计与操作。

(五)有形成利润操控的可能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在确定收益的时候容易受到当事人的主观性格的影响,而且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也不容易进行操作和推广,因此在某种程度使管理当局有进行利润操控的机会,进而降低管理当局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

(六)存在较高的信息成本

如若在相关要素的计量上采取公允价值方法则会大大的增加企业的会计成本。这是因为会计人员需要在每个会计期末对财务要素的公允价值实施计量,如需要计量资产、负债等的公允价值,并且需要对一些经济业务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中会使信息成本增加,进而增加了企业的总体会计成本。

五、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市场信息体系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诸多金融衍生产品出现在金融市场环境中,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而此种背景下,要想使企业能够良好的发展,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市场信息体系。通过完善的市场信息体系的维护和监督,可以使企业会计实务中切实有效的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债务计量,从而掌握真实、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调整经营活动创造条件,实现企业良好发展。

(二)加强会计法规建设

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法律存在缺失的情况,会导致公允价值计量随意性增强,从而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效果。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当注意强化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从而真正实现会计行业相关规定和操作规定的完善、健全。

(三)完善市场体系

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能力严重不足,市场的信息不能充分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其公允性也就不可能得到体现,致使公允价值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所以需要全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资源在市场上有效流动,提高市场的有效性,使市场公允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另外,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全面增强会计人员运用公允价值方法处理会计事物的能力。

(四)重视会计准则的细节

根据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我们可以知道公允价值具有一定的计量属性,虽然在我国会计准则之中公允价值已经得到了相应的规范,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不能为公允价值方法的使用打下坚实的环境基础,加之指导性文件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不具有强制性,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的使用,即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使公允价值方法大范围地或普遍性地使用。一方面,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细则,使公允价值方法的使用和推广具有理论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大范围推广公允价值方法之前,应该在小范围或者是专门的试点进行使用。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法律支持,促使公允价值计量规范、合理、有效的落实,从而计量出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会计信息。

六、结语

综上所述,从不断完善和健全的会计准则过程中,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会导致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效果不能够完全的发挥出来,为企业提供的有价值的会计信息不能反映出来。因此,作为企业来说,应不断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化体系、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学习等有效手段来充实自己,从而更好的解决和处理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合理有效的运用,并且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关于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5(02).

[2]陈忱,杨玉婷.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3(18).

[3]李延峰,章新蓉.政府资产公允价值应用展望[J].财会通讯,2012(01).

[4]章新蓉,蒋艳.金融危机下推进公允价值应用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01).

[5]梁国华,谢桃香.浅析公允价值应用优劣[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5).

会计实务与操作范文第4篇

一、影响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响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有效性的因素进行阐述。

(一)教师因素

首先,行业会计实务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师没有及时的对知识更新换代,很多教师为了图省事,在备课时在网上下载课件,经过略微修改或调整后直接用来讲课,十几年的教学内容都大同小异,与时展严重脱节。其次,很多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既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出勤率,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了很多“硬性”控制和约束,导致个别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唱反调”,使师生关系逐渐僵化。

(二)学生因素

首先,较之普通本科,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质量起点较低,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扩招,使生源标准逐年下降,使得很多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集聚一堂,为会计实务课堂教学带来较大难度。其次,行业会计实务教学通常采用大班授课制,由于学生性格、学习基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使课堂管理和秩序的维持变得不再得心应手,基础较好的学生会觉得课程进程慢,较差的学生觉得跟不上,甚至会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此外,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值得关注,很多学生在进行会计实务学习时存在较强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这个科目,学了有什么用,从而导致学习热情和效率大打折扣。

二、提高高?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更新教学方法,重构教学模式

提高行业会计实务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双重配合,共同努力,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重新认知自身的角色。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还要扮演财务经理的角色,使教学内容与经营过程挂钩,将企业中可能涉及到的业务以及交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也要有双重身份,既要听从老师的指挥,也要扮演员工的身份,在实践教学环节独立自主的完成老师布置的电算化操作任务。

其次,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根据具体的业务案例,如采购、销售、存储、核算等流程,在教学中将这些流程穿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加强对经济实体的认知。而角色扮演法指的是设计特定的场景,由学生扮演存货会计、会计主管、出纳员等角色,使其对会计这个岗位有更深层的认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二)创建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校方的积极配合与资金支持,建立高标准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在虚拟财务室、POS实训、ERP虚拟经营实训等环节,循序渐进的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也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的环节中来,达到教学与实际会计工作相结合的目的。同时,学校也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长期的合作,让学生去顶岗实习,真正实现学

以致用。

会计实务与操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管理会计实务;发展探讨

管理会计就是通过对财务会计资料以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整理、加工,最后报告,为企业管理层次提供企业运行策划依据以及数据,保证决策以及方案的可行性,能够实际的保证企业的财务处于可控制状态之下,能够防止出现不符合企业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基础的活动规划,能够实际的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企业的收益增加,以及实现企业的整体化发展,对于企业的结构完善化有相应的促进作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能够保证管理会计的效果完整体现,因此,有实际的探究价值意义。

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探讨

1.管理会计理论的理念发展。

管理会计理论内容丰富,处于不断的充实以及不断的完善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管理会计理论之中的数据以推演为主,实践为辅,导致的结果就是管理会计理论的应用效果较为不稳定,应用的价值存在负面性,并且无法建立规范的、科学的、合理的理论体系,总而言之就是无实践、事实支持的理论都是不完整的、空洞的、有欠缺的理论知识,实用价值无法恒定,这对于管理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致命的。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发展对策就是创新理念,即将管理会计理论实际化,建立相应的体系,对于存在无事实支持的理论与有事实支持的理论分割开来,对于无事实支持的理论通过大量的实践以及案例来证实理论的可行性以及理论的科学性,实际的保证管理会计理论在应用过程中能够逐渐的体系化,能够逐渐的完善化。

2.管理会计理论的观念发展。

管理会计理论观念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条理化观念建立,即根据管理会计的内容逐一的建立相对应的观念,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动调整自我的经营策略,以及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动,调整营销策略,在该过程中都会发生财务方面的变动,因此,管理会计理论中需要建立的首要观念就是市场观念,包括市场需求观念、市场变动观念;企业现今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经济环境之中,竞争极为激烈,企业必须不断的发展自我,不断的提升自我,不断的实现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才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够稳定的发展,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就是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性,企业的发展整体化,因此,在管理会计理论之中需要添加企业整体观念;现今社会企业必须具备自我的企业特色、自我的企业价值观以及自我的企业经营理念,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凝聚力,保证企业的执行能力,生产能力,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针对这一现状,管理会计理论需包含企业价值观。

3.管理会计理论的模式发展。

管理会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就是无法实现预先的判断,以及提前做好准备,管理会计处于被动状态,这导致管理会计的作用无法得到完整的体现,管理会计的效果被限制。为实际的保证管理会计的地位以及管理会计的作用,采取的主要发展方式就是将管理会计与计算机领域相联系,保证管理会计能够较为及时以及较为完整的了解社会的发展信息,市场的变动,并且通过对先前的管理会计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能够实际的了解企业的财务变动幅度以及财务变动状况,能够进一步的掌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潜在的问题,及时的做好准备,应对各种危机,能够实际的保证企业的发展稳定化。并且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保证与各部门交流的迅速性,完整性,敏捷性,能够实际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稳定性,实现管理会计的主动性以及动态性,实现能够在第一时间调整企业的运行环境,以及企业的运行结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最佳的方案,最优的决策。

二、管理会计实务发展探讨

1.管理会计实务模式发展。

管理会计实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就是模式单一,导致管理会计实务的效果无法凸显,无法大都预期的目标,管理会计实务模式的发展主要为根据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模式的选择,对于大企业,采取三级管理会计实务模式,即对班组等级、车间等级以及厂级进行逐级的管理会计操作,实现效率的最高化,以及管理会计操作的内容完整化,全面化,对于中小型企业则采取一级管理会计实务模式,这样能够保证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防止出现人力财力的过度浪费情况,通过管理会计能够实际的确定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调整的部分,进而实现企业的收益不断的提升,企业的运行成本不断的控制,实现管理会计作用全面体现化。

2.管理会计实务体制发展。

管理会计实务体制存在的问题就是体制的不完整化,体制的束缚性以及体制的可实施性较弱,采取的发展对策就是根据我国的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特色的管理会计实务体制建立,管理会计实务操作与市场相关联,确定市场中该产品的发展趋势以及该产品的需求情况,进而合理的对各个工序进行调整以及进行相应的价格控制,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的成本以及降低生产的时间,实现企业的收益不断的提升以及企业的产品质量保证,实现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以及企业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扩大规模。这一管理会计实务体制被称为目标成本体制。

3.管理会计实务内容发展。

管理会计实务内容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更进发展,管理会计实务内容逐步往管理手段完善发展,实践内容有序化开展,以及企业自身利益保证等多方面补充,进而保证管理会计实务内容的可靠性以及与时代相符合性,这直接使得管理会计实务的操作标准化,管理会计模式规范化以及科学化,同时管理会计实务的内容存在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以及环境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实际的掌握管理会计的整体走向以及管理会计的工作质量,实现管理会计促进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以及管理会计实现企业的管理制度优化,实现企业的运行协调性以及稳定性,整体化。

三、结语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能够实际的推动企业决策的科学化,以及实用化,能够推动企业的运行稳定化,以及实现企业的收益不断的提升,有效的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以及实现企业的配置优化,实现企业的结构优化以及实现企业的发展整体化,促进企业的结构完整化,以及保证企业的运行处于可控状态,减少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减少风险以及减少市场变动所产生的冲击。因此,科学的分析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对于企业而言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杜江洋.中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环节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54-254,255.

[2]王丽慧.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浅析[J].经济师,2011,(12):16-18.

会计实务与操作范文第6篇

一、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关系

1、会计理论与实务相辅相成

在会计学教学中,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会计理论在会计实务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对市场经济发展状态总结作用,通过总结市场经济发展状态下的先进生产经验,能够获得有效的发展策略执行理论,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会计理论知识水平。[2]会计理论是会计实务实施的条件和基础,为了能够保证会计实务工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部分企业均采用会计理论评价和考核会计实务工作。

2、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务工作

近年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实现多元化项目发展,会计工作的成果也多体现在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方面。[3]对于刚刚接触会计实务工作的工作人员,无法快捷了解会计工作的具体工作事项,所以需要会计专业理论的配合,并且指导会计工作人员更好的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会计理论的指导,能够高效完成会计实务工作。

3、会计理论是会计实务工作的发展导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会计理论也随之发展。会计理论的发展始终需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并且处于社会发展前沿,所以在会计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会计理论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和问题发生情况进行高度概括,对于会计工作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指导作用,并且为会计实务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降低了会计实务发展过程中没有目标的尴尬现象发生。

二、社会发展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影响

1、对会计理论管理对象的影响

全新的会计工作内容不但要开展物质分配处置的相关业务,还涉及到物质资源的管理工作。[4]因而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会计工作对于企业的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方面有形资产的分配和处置工作拥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对会计目的的影响

新的发展时期,会计从业人员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关心企业的发展运作、现金流量活动、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等方面信息,加强企业有形资产的透明化管理。

三、创新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对策建议

1、与产权经济的共同发展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顺利开展与企业产权制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产权改革主要影响着会计准则的修订工作,所以会计理论要通过加强专业研究,拓展研究深度,这有助于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发展。为了划清产权关系的界限,有效维护企业产权,产权会计要依据会计理论作为发展基础,将产权意识和会计理论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给予产权会计知识理论的全新内容,增强对产权会计的理论知识指导性,确立了产权会计理论对于会计实务工作的理论指导范畴。

2、加强人力资源的会计理论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形成全新的知识经济竞争体系。[5]面对消费要素,人们能够形成快捷的发明性知识,形成重要的知识组织部分。通过不断加强的人本管理思想,让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将中心从过去的物资资源的依赖转换成为现今的物质、知识双重依赖,通过企业的资源的重组,提高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对于企业会计的计量和确认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计量和确认工作存在一定的难题,急需解决,并且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物资资源的静态管理不同,人力资源是一种流动性极强的资源,人力资源不但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转移和流动性问题,企业的商业信息等重要的虚拟资产也存在转移可能。

3、结合信息时代特点

不同的财务管理形式、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潜在资源和其他形式的资源等都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知识体系遭受巨大冲击,这些冲击包含动摇会计权责划分工作、会计假定范围、历史本钱准绳基础等等。[6]我国现代化科技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到各个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系统,在网络上,虚拟企业信息不断增多,面对变化速度惊人的企业更替情况,会计实务管理工作面临全新问题,使企业的发展、权责划分、生产运作和历史本钱等方面带来全新的挑战。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工作的创新方面,需要结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符合社会时展需求,面对不断出现的全新事物发挥会计专业的实际应用作用。

4、创新会计报告的形式

企业对外提供反应企业某一时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内容的会计信息就是会计报告。传统会计报告主要提供企业在会计结算期间内的不同数据信息,财务报表是通过数据信息的形式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会计报告的形式也应该跟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目前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随时随地获取财务报告,快速的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和资金流量,有效分析企业经济状况。适应这一变化,会计报告逐渐转化成为实时报告,以方便企业的部门管理,提高企业各部门数据信息中有用信息的选择,有效的提高了数据信息的传输速度,依据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有效的丰富了企业数据信息使用者的根本性需求。

5、改革传统财务报表

会计实务与操作范文第7篇

会计实务虚拟课堂是一个虚拟的学习系统,它可以通过系统实现学习功能。会计实务虚拟课堂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在直接经验中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对此,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传统课堂与虚拟课堂的区别

传统的课堂有课程表和教科书,各个课程的体系不同,根据课程的不同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接受程度来组织课堂教学,互相配合协调。而虚拟课堂可能面对更广泛的学习对象,学习的随意性比较大,因此在时间上要求更具有灵活性。

传统课堂拥有固定的学校和教室,学生一般都在固定的场所上课,这种方式适合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而虚拟课堂没有这种限制,不可能有固定的学校和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由于教师的客观存在,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许多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因此,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般较差,采用的学习方式往往也是昀消极和昀传统的。在虚拟课堂中,教师的权威不复存在,学生的学习完全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的学习必须充分发挥白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虚拟课堂的构建中,应将体现教师教育思想的学习课件设计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将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传统教学的两大主题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责任在教学,而学生的责任在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作用下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表达知识的载体一般是语言、动作、表情和情感等。而在虚拟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能通过面对面的自然交流,而是外在的不具情感的电子媒介,即这种交流只能是一种程序化和模式化的方式。

二、明确会计实务虚拟课堂实现的目的

目前由于教学条件、教学习惯、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原因,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的会计实务教学方式仍然沿用工业化初期的形式,即教师主要以纸、笔以及简单的教学工具,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对于传统会计实务教学来说,会计知识在呈现上只能达到跑马观花的效果,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计实务虚拟课堂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将会计实务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学校也进行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由于受到教学条件限制,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更好地将会计实务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直是困扰职业技术学校财会专业的一个难题,利用会计实务虚拟课堂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在会计实务虚拟课堂中,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操作,整个学习过程生动、直观,犹如“身临其境”,实现学生与会计处理零距离接触,消除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恐惧,消除用人单位对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顾虑。

学生有可能受阅历影响,长期以来习惯于被动的学习,过度信赖教师的知识传递,缺乏主动参与的内在动力。会计实务虚拟课堂是一个教师、学生、情境的互动过程,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究者,是“意义建构”的主要参与者,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

三、会计实务虚拟课堂设计应注重把握的几个原则

选择典型事例制作教学虚拟环境。通过典型事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会计核算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人们的认识是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开始的,但是,随着认识的向前推移,作为个别事物的“这一个”,也就发展成为作为“共相”的“这一个”。会计实务虚拟课堂就是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物。客观实际,知识呈现逼近于客观现实。虚拟不是虚构,会计实务虚拟课堂的构建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情况,遵循经济业务、会计核算业务的客观规律,它的构建也是由教学的目的性所规定的。

拟课堂的构建中必须遵循专业知识体系和教学媒体的完整性。一个专业、一门课程是由相关的知识群构成的,知识的结构应是科学的、合理的,知识的力量不仅通过具体的知识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整体结构体现出来。认真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会计实务虚拟课堂应根据教学要求,认真设计制作虚拟情景,使之与教学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会计实务与操作范文第8篇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务;改革

会计这门课涉及的专业概念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学生学习时较枯燥。而会计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讲授起来易单一乏味,如果教师按照传统教法一味的讲述纯理论,要提起学生们的兴趣并不容易。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理论知识联系实务操作的结合式教学是一条重要途径。

一、理论是实务的根本基础

众所周知,在教育改革中,不少高校针对用人单位关于学生缺少实践能力的普遍意见,在进一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上也花费了较多精力。经过大量的教学事实验证,会计理论是会计实务大厦的根基点,同时也是会计从产生到完善一步一步的力量源泉。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的完善直接制约了会计实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实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的发展,更好地促进理论的完善。

动态性会计被强有力的各种外部动力推动着迅速发展,其中包括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众多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这就不仅需要会计进行变革,扩大有效信息,还要求会计从本质上创新,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这是满足会计广度与深度需求中全方面的发展。会计理论不可避免的也随之不断地发展,不断完善,在吸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必须摒弃部分不适于信息技术环境下过时的传统理论。

二、实务是理论的有效保障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被用人单位进一步重视。素质会计是教学改革一大重点,校内实验室的会计“实战演习”是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以及会计核算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战演习”与“强化训练”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充当各种业务角色,培养敬业的精神,良好的素质。因此,会计教学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纯粹的理论讲解,照本宣科,学生是很难准确理解、掌握的。但是会计实验室的实物教学课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联系实习企业让学生进行参观,整个核算过程都能被学生系统了解。这样课堂就不再是空洞的理论教学,通过实战演习,可以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技能过硬、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会计人才层出不穷。

三、 理论知识联系实务教学的重要途径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将理论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但是很重要的,也是需要一些方法的。

1、注重师资力量,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引进非教师型教师。向外部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资深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既对学生开讲座,有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参加实物教学制定工作。

(2)教师下企业。对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下派到企业等挂职锻炼,在企业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3)培养教师注册化、电算化、与多媒体时代接轨,具有综合会计信息洞察分析能力。

2、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相结合。

为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会计专业理论与实务必然要进行衔接。会计理论来自于日常实务,是对会计实务经验的高度概括总结,并对实务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所以这就要求会计教师在对日常教学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因此,在讲授会计课程时,教师都需组织配备相适应的模拟实务资料和教材与会计实务相衔接,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实务相结合的实际操作中去,通过训练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与会计知识适用性。

3、注重校外基地建设,确保学生实践机会。

与相关单位签订实习合同,使学生对以后的会计工作没有陌生感。学生在校外基地实习过程中,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相当于提前上岗,模拟就业。学校还可实行校外实习学分制,把学生实习成绩与毕业鉴定相挂钩。

面对日后工作的复杂性,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记住和理解会计的理论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既规范又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和发展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四、会计教学改革中的误区与规避

1、过于注重会计理论知识。

会计专业一般都开设了基础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等十几门会计课程,理论课程占据学生太多时间,实际操作课课时数寥寥无几,这种与实物脱节的教学模式是无法与当今社会经济特点相适应的。

2、各自为政的传统会计教学,易忽视了科目间的联系。

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有很多重复的教学内容,而授课教师往往又是独立的,在交流和课时安排上很难系统化。

3、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90后学生。

90后甚至00后是思维模式活跃的一代,这些学生所接触的知识环境是丰富的。如还按照传统模式下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既无法让学生对该门课有一个总体认识,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课前收资料、课中精炼讲、课后留内容,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有效相结合,不然很容易被学生、被时代所淘汰。

五、结语

对于会计的教学改革,是怎样有效的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务操作良好结合的改革,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比例与关系,才能进一步提高会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快速的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打好扎实的基础。(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任兆英:会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的衔接问题探析.会计之友,2006。

[2]饶庆林:浅谈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训的并重性.商场现代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