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机质量与监督

农机质量与监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机质量与监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机质量与监督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投诉;对策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解决好农机质量投诉案件,使农机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1农机投诉的特点

农机投诉具有投诉事件逐渐增多、投诉案件处理滞后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不断有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引入,机具质量及性能良莠不齐。农民购置农机主要是为了进行农田工作,在作业过程中农机出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农机使用和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现阶段的农民大多接受了素质教育,其法律意识有所增强,遇到农机质量问题会向上级部门反映,使得投诉案件迅速增加。但由于农机质量管理部门工作繁忙,对投诉案件无法全部及时处理,影响了农民的用机积极性。

2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农机操作技术规范不完善

在农机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农机操作技术规范化十分重要。在农机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农民对操作技术不熟悉,使得农机作业时常出现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机操作技术规范。

2.2农机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

现代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有效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这就要求农机管理体制也应随之不断完善,以有效保障农机监管工作正常进行。尤为重要的是,针对农业发展需求,应结合农机质量管理监管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规章制度,这样可以使农机监管效果得到极大提升。

2.3工作经费严重短缺

国家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机购置进行资金补贴,并对农机质量投诉实现无偿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机质量监管部门面对现阶段农机质量问题逐渐增多的现状,对受理的投诉案件往往需要先了解用户、生产销售者的实际情况,再展开现场调查、双方调解等工作,程序繁多,费用较大。国家颁布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工作经费由当地解决,但地方经济普遍发展缓慢,经济能力不足,使得工作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了农机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

3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健全农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

为使农机质量监管工作得到有效保障,首先需要完善农机质量监管的法律法规,使农机监管工作能够得到相应的法律法规指导。其次,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机监管工作的扶持,在经费预算时将农机质量监管工作费用列入财政预算。此外,应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农机监管条件,抓好设施建设项目落实,保证农机质量监督及投诉工作正常进行。

3.2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系统

应建立并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系统,以使农机质量投诉案件能够被上级部门及时掌握,从而得到及时处理。应建立完善自上而下的省、市、县(区)乃至乡(镇)农机监管网络体系,促使监管工作长期正常开展,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机使用者安全。此外,由于我国农村区域面积较大,导致农机质量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作为农机质量监管部门,应把切实维护农机使用者安全放在首位,克服困,难深入实地,加强对农机产品的质量调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农机存在的质量问题,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3.3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

为使农机质量监管工作有效进行,需要加强监督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等措施,使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有效保证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可以建立新的培训制度以及信息沟通制度,使对农机监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长期化经常化。

3.4增强农机用户法律意识

为了使农机质量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需要农机用户将存在质量问题的农机的有关信息第一时间向质量监管部门反馈,以便对农机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在这方面,需要农机用户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以便遇到质量问题时敢于向农机质量监管部门反映。可通过报纸、电视以及网络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有关法律知识,使农民的法律知识得到有效补充,增强维权意识。

4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机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农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明确指出: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为农民进行有效的服务。为保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需要监管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及《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深化学习、依法监管、认真落实。

作者:闫雪 单位:辽宁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

参考文献

[1]左昌莉.论加强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湖北农机化,2012(6):23-25.

[2]周小燕,吕东慧,王志琴.我国农机质量监管体制现状及建议[J].农机化研究,2016(1):1-5.

[3]贾红艳,景占和.加强农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6(1):72-74.

农机质量与监督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维修网点 农机维修管理 无证经营

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化的发展,它是中国现代化快速经济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农机化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农机维修管理不能满足农业化快速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已经成为国家的迫切之举,成为推进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加快农业化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农机维修管理能力,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1 农机维修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农机专业维修人员维修水平低、维修服务质量低

在我国有很多地方多数农机维修人员专业水平低和文化水平低,他们是通过长时间从事工作经验来从事维修工作,所以没用通过培训来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因此出现了农机维修人员的人数少,技术低,导致维修服务质量不高。

1.2 农机维修专业网点少、简陋,工具少、简单

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兼营的情况,维修网点都是以家庭式经营模式,收入少,工具陈旧老化,倒链、千斤顶、台虎钳、电焊机、切割机、氧一乙炔焊机、台钻、充气机、砂轮机以及游标卡尺、百分尺等基本测量工具,多为旧农机修造厂报废的设备。

1.3 农机维修网点管理难

尤其在农村农机维修点多、面广的特征,不是很好管理,再加上我国农村农机管理机构不明确,使得管理更加困难,维修配件的质量更加混乱,产品质量纠纷时有不断发生。

1.4 维修网点有的无证经营

因为成本低和融资本少,所以有很多维修点采用无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或无职业等级资格证经营等来维持生存。因此农机维修质量得到保障。

2 加强农机维修管理的对策,促进农业又快又好发展

2.1 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

农机管理离不开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只有强化农机管理部门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推动农业化的发展。具体的要对维修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使维修人员与农业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不仅仅要提高培训课堂上的知识,还要让维修人员与实际相结合,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农机管理上。通过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来不断提高农机化的发展。

2.2 更新设备配件的管理

在农机质量维修的管理中,农机维修设备加强质量检测工作能够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检测水平,也能够增强农机维修的高效进行。农机维修管理监督人员定期的检测维修网点的设备检查,其中发现有不合格的维修设备和报废的配件必须禁止使用和更新,保证了农机维修质量。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零部件加工的精度,提升农机产品的质量,增加高能耗、高污染、技术落后的产品的淘汰。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加强,增快制定农机产品技术标准,推动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主机与配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开发生产的实现。通过农机制造企业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的建立,组织产品质量的抽查。通过加强生产技术工人的培训,增强工人使用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不断提升农机产品质量。

2.3 增强组织领导,抓好维修市场监督管理力度

在农机化方面,维修市场监督管理力度还是比较的薄弱,对监督管理力度的认识不够,并且措施也不够有力。所以应该抓好维修市场监督管理力度。还要增强组织的领导,整顿和规范农机维修管理制度。这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工作。增强组织领导,抓好维修市场监督管理力度有利于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通过不断召开会议,制定目标明确规定,制定合理措施,明确责任,加大落实,实现农机维修点的规范化建设管理。健全农机维修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的编制。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帮助维修网点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长效的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加强维修点的证件管理力度,对维修人员没有维修职业技术证书的加以处罚,加强处理维修质量问题,通过专业人员的技术鉴定,对发生维修质量和服务纠纷进行确定质量责任,来促进农机维修的发展。

2.4 加强农机强制性认证、自愿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只有抓好农机强制性认证、自愿认证和质量管理认证的工作,才能有效推动农机质量认证的有效的发展。国家唯一制定的农产品强制性认证机构是农机认证中心,2002年,实施了对背负式植保机械的强制性认证;2007年,实施了小四轮拖拉机的强制性认证。农机认证基本形成了国家强制性认证、自愿性农机产品认证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框架。通过对强制性认证、自愿性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开展,对规范企业行为的规范、农机市场的净化、农民利益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5 强化服务意识

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了农机化发展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要做好推进农机维修、农机信息、技能鉴定、外事外经等项工作的新发展。要建立农机服务信息网宣传农业机械化,积极更换网页围绕一系列重点农机化工作开展信息功能,增加信息的量,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务。

2.6 建立健全农机维修业发展扶持政策

建立健全农机维修又快又好的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立健全扶持工作体系。农机管理部门要发挥积极和主动性,积极地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财政补贴支配农机维修设备中,改善农机装备条件,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国家和地方的投入从而建立农机维修中心,改变农机维修服务基础和技术条件,提高网络农机维修的布局,解决农机维修工具维修难;提高优惠税收政策免除农机维修服务的税费,减轻农机维修点的负担,提高维修网点的再生产能力,促进维修网点规模、档次、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机维修业的发展。

3 结语

通过上文所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机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应该提高对农机维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农机维修管理要从多方面分析,要加强农机维修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知识,提高农业水平。还要不断的更新设备,抓好农业化市场的发展方向,加强监督管理进度,也要强化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农机质量与监督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机;维修;质量管理

1.当前农机维修的现状

1.1对故障的判断不准确

一些维修人员由于对机械结构、原理不清楚,不认真分析故障原因,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结果不但故障未排除,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又出现新的问题。当机械出现故障后,要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如无检测设备,可通过“问、看、查、试”等传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和手段,确定最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

1.2技术水平不高,一般问题搞复杂

有些故障零部件完全可以通过修理恢复其技术性能,如发电机、起动机、齿轮油泵等出现故障,不需要复杂修理工艺即可修复,但维修人员却要求用户更换新件。普通农机,因后悬挂工作无力到某修理厂维修,更换了工作泵、溢流阀、大臂油缸等零部件也无济于事,后发现故障原因是液压油箱到工作泵的一根液压油管被堵,致使液压油液流量及压力不足所致,此外该车不注重保养,液压油箱有大量油泥,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

1.3配件的质量不过关,维修时不加检验

一些配件由于库存时间过长,性能发生变化,如不经检测,装配后常常引起故障的发生。某机油滤清器滤芯长时间库存保管不善导致内部生锈,被过多的铁锈堵塞,致某拖拉机的4125T发动机机油压力过低,更换了一新机油滤清器,试机机油压力仍低。更换了所有可能导致机油压力低的零部件,但机油压力仍不能升高,在机油压力偏低的情况下勉强使用,结果导致柴油机烧瓦抱轴、曲轴断裂、连杆弯曲。

1.4螺栓使用随意

实际维修作业中,有些维修人员在这些螺栓损坏或缺失时,有的随意取来其它螺栓代替,有的自行加工代用,这些螺栓因材质不好或加工工艺不合格,给农业机械的使用留下故障隐患。履带拖拉机后桥减速器内连接行星轮架和减速器壳体的螺栓承受较大的扭矩,这些螺栓发生断裂损坏后,一些维修人员使用其它螺栓或自行加工代用,常出现因螺栓强度不够而再次折断的情况。

2.农机维修管理措施

2.1完善健全农机维修管理、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机构体系

各级政府应将农机维修管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督投诉管理等职能,纳入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体系独立编制范围,配备相对应的办公设备设施、交通工具及专业人才,并将日常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各项业务的全面开展,同时明确农机、工商、质监等部门职能职责,严格实行行业准入制度,组织协调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净化规范农机生产加工、经营、维修市场,对较有规模、信誉较好、维修服务较高的农机工业、经营、维修企业,给予税收、资金、金融服务支持,帮助更新添置设备设施,并鼓励开展网络化、连锁经营,从而提高经营、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

2.2全方位的引导、支持、扶持农机经销企业发展

应该对推广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农机产品的农机经销企业在税收、资金、融资政策、奖励扶持政策方面给与扶持,帮助解决企业发展资金及流动资金缺口问题,对于建立补贴产品展销厅、形象店、三包服务站及为推广政府补贴产品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农机流通经销企业,给与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壮大发展。

2.3发挥政府综合协调能力,帮助农机工业壮大发展

各级政府、发改、科技、财政、商务、银行等部门应给予农机工业帮助支持,帮助解决企业急需低息或无息扶持资金,有效缓解研发投入、设备投入和流动资金方面压力,帮助生产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引进高级人才,切实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改进操控性能,重点支持高、精、尖农机产品研发、制造,助推农机工业快速发展壮大。

2.4严格农机行业就业准入制度,促进农机从业人员基础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各级政府、农机管理部门应大力支持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工作,加大组织宣传发动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一段时间内,将从事农机工业、经销、维修、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农机操作的从业人员进行全面覆盖式培训、鉴定,稳步提高农机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机各业全面可持续较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逐步在农业机械试验工、农产品加工机械操作工、农机营销员、农机服务经纪人、内燃机维修工等多工种开展培训鉴定,农机管理部门内部各科室、站、所应相互配合,共同组织开展培训及鉴定业务,促进农机生产、加工、经销、维修、作业、租赁市场稳定有序的快速发展。同时财政部门应给予安排相应的培训资金补助。

2.5严格加强农机产品、农机作业质量监管,不断提高农机产品、农机作业质量

定期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调查、农机作业质量跟踪调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等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办事机构和人员,逐步完善基层农机质量监督网络,拨付专项经费,配备专用设备和车辆,加大对私自改装农业机械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行为,建立健全农机报废更新制度,规范和整顿农机市场,全面细致的开展农业机械质量监督管理,切实做到为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保驾护航。

3.对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建议

3.1加强法规宣传,实现依法管理

农机主管部门要把法规的贯彻宣传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将政策宣传透彻,让消费者知晓《规定》的精神,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让每个修理工学法知法不违法,充分认识修理工应承担的责任。管理部门要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严处擅自加大动力等违法行为,促进农机维修业健康发展。

3.2加强农机维修技术监督管理

对修理工培训考核要制度化、规范化,建议设立市级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各县建立农机消费维权监督站,争取工作经费的落实,搞好农机维修质量监督队伍建设,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维护消费者权益。对新开业的维修点严格技术审批,对现有维修点进行年度技术审验,对年审不合格的,该降级的要降级,该停业整改的要责令整改,该收缴技术合格证书的要坚决收缴,决不迁就。

3.3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农机部门要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尽可能为修理点提供维修信息,增加农机维修业务渠道,提高维修点经营效益。利用与保险公司良好的关系,将事故车辆介绍给信誉好的修理点进行维修,建立农机维修示范点。对高新农机具要组织制定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和维修结算定额,使维修网点在从事维修经营活动中,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可供执行,对修理项目所需工时、材料和机械费用等有较为权威的结算依据。

3.4对保修期内的维修管理工作要加强

农机管理部门依法受理消费者对农机产品的投拆,责令产品的销售者,根据《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承担“三包”期内的责任和义务,及时提供免费修理业务,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零配件,承担有关修理费用,维护销售者、生产者的信誉,并对其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民对高新农机具的要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大中型拖拉机及先进农机具的大量应用,这就要求农机经营者迫切需要高质量、专业化的农机维修技术服务,确保农机的正常运作。进一步对农业机械的故障维修质量管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维修措施,对农业机械的正确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农机质量与监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因素实施措施

目前,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需要有可操作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支撑,用以衡量农机作业质量,解决服务方与用户的矛盾,为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提供仲裁依据。作为从事标准化工作者,深感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制定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应思考的因素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组织的不断建立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机械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农机作业过程中,作业质量的优劣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应加强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作业质量等标准”,因此,建立科学、完整、系统可行的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明确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的性质、定位和相互关系,规定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指标和阐明服务者的责任等工作,应该成为当前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考虑作业质量标准的含义与协调性

1.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本质应该是一种统一规定,是作为提供服务者与用户双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此类标准虽然不属于强制性标准,但农业机械标准化促进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有偿农业机械作业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因此,当某项作业质量经协商并达成农机服务者向用户做出的承诺,双方就必须遵照执行。

2.作业质量标准制定的对象应该是重复性的农机作业项目。“重复性”是指同一机械化作业反复多次出现,也就是说,只有当某项机械作业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并处于相对稳定时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使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具有普遍性、现实性、遵循性和可操作性,以此作为服务者与用户共同遵守的准则,也为基层农机化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判定依据。

3.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产生的基础是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这些经验应该是通过广泛调研、反复试验、科学分析、真实比较、多次验证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并加以规范化,在这些工作环节中一定要做到深入实际,要充分考虑到农艺要求,使制定出来的标准具有客观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4.在制定农机作业质量标准过程中应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同时应遵循“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的指标程序。由于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具有适用性和特殊性,在审定标准时,不仅要有农机专家、科研部门、鉴定部门参加,也应有农艺、农机操作者、用户、基层农机管理者等代表参加,共同研讨,实现标准协调一致,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具有适用性和较强的操作性。

(二)考虑作业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内容是标准的主体,必须在弄清作业质量标准概念的前提下,针对某项作业服务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依据所规划内容框架,科学、客观、全面、现实地制定标准,其基本内容应包括:标准的适用范围、作业的条件、操作者条件、作业质量指标、作业质量指标的测量方法、作业质量的判定规则等。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虑到田间作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作业质量标准与产品标准的区别。

(三)考虑农机作业的条件因素

一是在制定作业质量标准时,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该项机械作业的对象在农艺方面的要求有哪些,确保制定的作业质量标准项目出师有名、客观合理,有较强的操作性;二是考虑机具对作业条件的要求,农业生产中的自然条件是千变万化的,而农业机械的适应能力是一定的,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作业条件。

(四)考虑农机操作者条件与技能水平

当同一台农业机械在同一条件下作业时,由于操作者的技能水平不一,而不同的操作者会产生不同的作业效果,这就说明除了机械本身具有的功能及适应性以外,人的因素在农机作业中对作业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考虑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与产品标准的关系

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标准对象是农机操作者、农户及农业机械化管理人员。而产品标准是用于产品生产、质量检验、产品验收及使用维护的技术依据,是一具有约束力的产品技术准则。总之,在制定农机作业质量标准过程中应弄清楚标准的目的和定向,避免由于标准定向不清、标准化对象不明确而导致作业质量标准与产品标准之间的混淆。

(六)设置合理的质量标准指标

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指标是衡量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一项核心内容,其设置的合理性是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标准工作的难点,设立哪几项指标、量值大小的规定等关系着标准使用者的利益。

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化是以农机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可持续过程。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不适应农机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2.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和队伍不健全,缺少必要的装备,执法能力差,农机作业队伍庞大与农机作业质量管理人员过少的矛盾比较突出;3.各地由农民分散经营自由种植与农机作业质量统一标准的问题;4.农机作业质量的高标准与农民文化素质、法律保护意识差的问题;5.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宣传培训不到位;6.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的重视力度不够。

三、实施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快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制、修订工作

以后,在农机化的历史上曾今制定过农机作业质量标准,随着农机技术的进步,有些技术质量指标已不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有的项目空缺,有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充和修改。例如,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插秧机作业质量、测土施肥、测土耕作技术应用等标准。因此要系统地、完整地制、修订一系列作业质量标准,形成标准体系。

(二)设立专门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在有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在全省农机技术推广系统成立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管理的执法机构,负责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检查、验收和管理工作,及时调节因农机作业质量引起的纠纷,受理用户对农机作业质量问题的投诉,对农机作业质量不合格的农机经营者给予处罚,对辖区内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三)配齐装备,提高执法能力

为农机作业质量监督员配齐必要的装备,明确其工作职权,为加强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和法制化管理提供基础工作条件。

(四)实行合同制管理农机作业

农机作业是一种民事经济活动,应该采用法律手段维护有机户和用机户双方的合法利益,因此,应实行合同制。

(五)持证耕作

对投入作业的农业机械,必须经过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技术检验,对检查合格、技术状态完好的农机具,实行挂牌耕作作业;进行农机耕作的操作人员,必须通过县级农机监理部门考核,获得《驾驶执照》后,方可从事作业。

(六)按质收费

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对持有双证的农机车主,作业质量达到要求,可以按照本地物价和农机主管部门制定的最高标准收取耕种费;对作业质量不合格的,质检员有权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处罚。

(七)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对农民进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和法制化的宣传及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进而推动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和法制化。

农机质量与监督范文第5篇

在本次质量调查中,调查的45个生产企业,大多为小微企业,年产值在0.2亿元以下,企业人数在60人以下,产品以小型农机具为主,生产方式均以部分外委模式进行。本次调查的生产企业都有固定的生产、办公场所,生产设备状态良好,关键岗位使用计量器具均经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并有检定证书,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关键零部件加工都设置了质量控制点,有专门工装或夹具,保证关键零件、部件形位公差控制要求,大多对质量控制点零部件进行抽检验或全部检验,对成品按相关标准进行出厂前检验,对有转动件的产品大多进行磨合试验,提高了产品工作可靠性。从调查可知,各生产企业对提高产品质量途径认识清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大多从三个方面来控制:一是对原材料、外协件质量控制,对关键原材料和外协件进行入厂前检验;二是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保证关键自制件加工质量,主要方法是加强关键件过程检验,提高生产设备加工精度,完善工装或夹具等;三是加强产品出厂检验和售后服务能力。企业对行业发展期望值高,增加产品研发力度,保证新产品储备,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活力,希望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二、专项监督抽查状况

按文件要求,项目组制定了每个产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产品合格判定包含实物质量和标识质量,当实物质量和标识质量都合格时判定产品合格,当有一项不合格时,综合判定不合格。实施细则编写主要依据产品标准,由于受季节的影响仅对产品的安全性、装配质量、加工质量和部分产品的作业性能等项目进行了检验;兼顾产品的安全标志、鉴定产品鉴定证章、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章、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和产品铭牌等标识要求等方面,结合行业质量状况调查,对文件规定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按实施细则对监督抽查的产品进行实物质量检验和标识质量检验和判定,产品综合判定合格率为100%。本次监督抽检中,所涉及产品主要是铧式犁、饲料混合机、残膜回收机、旋耕机、播种机、铺膜机、磨粉机、脱粒机、马铃薯种植机、铡草粉碎机、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等16种产品,共37批次。本次监督抽查的依据是相关产品标准和2014年农机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

1.产品实物质量检验情况。本次监督抽查的16种类共37个批次农机产品,在国内基本成熟,涉及企业的质量、品牌意识高。产品安全性、装配、焊接、外观质量较高,保证用户按提供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时不发生危险,并有良好的作业性能和可靠性,按本次监督检查实施细则的判定规则,综合判定所有批产品实物质量检验为合格品。但也存在部分零件机械性能未达到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如所有播种机产品的开沟器、粉碎机锤片、旋耕机刀片等零件的硬度未能达到相应标准的规定,表现出热处理不到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零件更换频次。

2.产品标识质量检查情况本次16种类共37个批次农机产品监督抽查中,所有产品安全警告标志粘贴齐全,其内容、形式和颜色均符合GB10396的规定;产品有金属标牌,并铆接于机器明显位置,内容、形式符合GB/T13306的规定;每台产品都粘贴有产品合格证,标明了产品质量状况;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机具表面粘贴有生产许可证认证标志;进行了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认证的产品,机具表面粘贴有推广鉴定认证标志;产品都配备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内容能指导用户安全、正确操作机器,并能实现固有作业性能,说明书中有随机附件清单、装箱单、三包凭证等。

三、对此次抽查工作的分析

按文件要求,本次监督抽查的企业为生产企业,产品均为已通过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的成熟产品,安全性较好。另外,由于部分农机产品作业受农业生产季节的影响,田间作业机具试验地不易选择,场上作业机具试验物料难以准备,本次监督抽查无法进行部分性能试验,仅对安全、装配等质量项目进行检验,因此导致本次监督抽查合格率较高。另外,通过本次抽查,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农机补贴政策促进了农机生产企业的转型发展。近年来,随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农业生产劳力紧缺等原因,极大地拉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为甘肃省农机生产企业发展带来黄金发展机遇期。另外,各种项目基金孵化,使企业在发展规模上、生产设施配置上都得到了发展和优化。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甘肃省农机生产企业已走过了原始积累发展期,产品种类多样,大量特色产业农机产品不断涌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储备各具特色,企业的品牌意识普遍增强,企业管理模式发生大的改变,生产方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机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2.农机推广鉴定工作促使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按《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的规定,农机推广鉴定工作是通过对鉴定产品的技术要求与性能试验、安全检查、可靠性试验、适用性评价、使用说明书审查、三包凭证审查、生产条件审查、用户调查等八个方面的评价,保证了推广鉴定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作业性能,规范了企业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体现出鉴定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特性。

3.企业安全意识不断加强,产品安全性不断提高。近年,随农民法律知识的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带来的财产损失,企业安全意识不断加强,产品安全防护、安全警告标志等安全性普遍提高,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极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用户安全意识仍需提高,违章操作易造成农机事故。经调查,大多用户为了方便保养,田间或场上作业时,产品不安装防护装置,不按产品说明书、安全警告标志要求违章操作,导致机具作业性能下降,严重时造成机具损坏或操作者生命财产的损失。

农机质量与监督范文第6篇

一、农机修配管理工作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农机修配市场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这条主线,以调整优化市场结构、拓展服务领域、推广先进技术为重点,着力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切实加快提高全市农机修配管理、服务水平”。

二、农机修配管理工作思路:

一是争取支持与狠抓落实相结合,认真研究组织实施好农机化扶持政策。不断把《市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引向深入。要主动向上级领导汇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推动落实《意见》提出的农机化财政、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税费等扶持政策。创造条件,积极稳妥开展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办法。要按照《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谋划重大专项工程、争取加大投入。

二是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加快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农机维修厂(点)创办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进展。进一步加强农机维修厂(点)规范化建设,坚持在发展中促管理规范,在规范引导中谋良性发展。争取和扩大对农机维修厂(点)的投入,推出一批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运行机制、较大的服务规模、显著的综合效益的四星级、五星级文明农机维修厂(点)。推动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农机合作社)与农机企业、金融企业开展“社企合作”,加快解决维修难、资金缺的问题。全面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把好“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审核发放关,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提高维修企业服务能力。

三是完善体系与严格监管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继续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机质量投诉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受理和认真处理农机产品质量、农机维修质量投诉。按市局要求,组织开展补贴机具质量调查、重点检查和质量保障工作,督促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落实“三包”责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四是强化执法和优质服务相结合,努力促进农机修配市场和谐安全发展。继续加强主要农时季节机械维修服务生产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积极参与农业抗灾救灾,为高效完成全年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任务创造条件。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提高培训能力和考评质量,研究推出惠民便民措施,更好地为广大农机化从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三、农机修配管理主要工作

1、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农机维修点创办农机服务合作社)建设。继续完善全市10个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典型,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农机维修厂(点)领办(创办)农机合作社,正面引导和规范农机修配市场,促进全市农机修配行业健康发展。

2、继续抓好农机修配管理工作,重点提高农机维修厂(点)服务能力。对辖区内所有农机维修厂(点)进行年度检验;《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核发,完成450个以上。《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审验率、修理工持证率达到95%以上。

3、大力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完成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1250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格(核发《职业资格证》)达到600人以上。

农机质量与监督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作业质量;提高;措施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成为农业生产中离不开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主要是因为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都远远高于正常人的手工劳作,其生产成本也远远低于手工劳作的劳动力成本。在农机化作业体系中,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越高,替代作用表现得也就越明显,获取的效益也就越高。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农业机械化的信誉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可见,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及作业质量是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和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1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几项措施

1.1合理使用农机具和编制机组

拖拉机和机引农具是一组先进的生产工具,在进行农田作业时,必须得到合理的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和获得“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良好效果。拖拉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在使用中必须注意到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拖拉机的工作性能主要反映在拖拉机的牵引功率、牵引力和工作速度等主要指标方面。拖拉机牵引功率利用程度对生产率影响很大,一般拖拉机的功率利用在90%左右为宜。例如:东方红-75拖拉机牵引五铧犁作业,耕深20~22cm,在功率利用程度达到90%左右时,每小时可翻地0.67hm2,而在同样的土地条件下,降低功率利用(减少犁铧或工作速度选用不当等),则会降低每小时的翻地工作量。

根据不同作业特点,给各种型号拖拉机分配适宜的作业。不同型号的拖拉机有不同的工作性能、功率、牵引力、行走速度,作业的适应性能都不一样。因此,根据不同型号的拖拉机工作性能,分配适宜作业和科学编制机组,才能获得好的工作效果。例如:功率较大的链轨式拖拉机适合旱田翻地、耙地、起垄、播种等项作业,也适合于需要功率较大的作业项目,如推土平地、开沟、筑埂等农田基本建设;轮式拖拉机适合灭茬、起垄、镇压、播种、施肥、喷药、中耕、运输等,并可作为固定动力进行抽水、脱粒、饲料加工等场上或后勤加工作业。总之,在使用农机具和编制机组时,必须做到既要保证机组有较高的生产率,又要满足作业质量的要求。

1.2合理选择速度

合理运用拖拉机各档速度,对提高生产率是很重要的。当拖拉机负荷不足时,在确保作业质量和机具安全的情况下,应使用高速度作业。例如:东方红-75拖拉机3档作业时牵引力大约为2320kg,速度为24~30km/h;而一台41片圆盘耙所需的牵引力为700~800kg,如果牵引2台圆盘耙,再加上联结器阻力(约80kg),则农机具阻力共计1480~1680kg左右。这样拖拉机用3档带2台圆盘耙作业明显负荷不足。用4档作业功率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而4档速度高于3档,生产效率也将随之提高,约在19.5%左右。

1.3提高时间利用率

农业生产的各环节都受时间的限制,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若想充分发挥作用,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工作量,除合理使用农机具和合理选择速度外,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时间利用率,要将空运转时间降到最短,尽一切努力提高纯作业时间。这就要求生产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农机具要检修彻底,技术状态完好;定机车、定农具、定作业地点、定人员;搞好土地规划,消除田间各种障碍物等,这些都是减少机车空行时间的有效方法。地块的长度对时间利用影响也很大。例如:垄长1000m时,转弯时间约占10%;当垄长200m时,转弯时间约占30%。此外,采用合适的作业方法,正确操作机组,不但可以提高作业质量,而且可减少空行时间。

1.4充分利用农具的幅宽

由于驾驶员的经验和水平不同,在驾驶拖拉机作业时走的不直,很容易出现漏作和重作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机组工作实际幅宽小于或大于构造幅宽。因此,要提高驾驶员技术水平,除个别作业(耙地、镇压)少重不漏外,应尽量使工作幅宽等于构造幅宽,以提高工效。

2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方法

2.1保持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完好

保持作业中的农业机械技术状态的完好是提高农机作业质量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农业机械只有在技术状态完好的条件下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才能够保证作业质量达到农艺要求。保持农业机械技术状态完好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作业前按要求对投入作业的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进行彻底检修,做到需修的必修、该换的必换,不留任何故障隐患,保证拖拉机及农具技术状态完好。二是按要求对机农具进行技术保养,其目的是清除隐患,避免故障,保证机具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以提高作业质量。三是按要求操作,无论是拖拉机还是配套农机具,在使用时都必须按照所要求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这是保证农机具技术状态完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最基本常识。

2.2努力提高驾驶员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农机作业质量不仅与机械技术状态有关,驾驶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也是影响农机作业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没有一个具有较高操作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去操纵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即使它们的技术状态再好,其作业质量也不一定满足农艺要求。提高农机驾驶员及操作者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有4种:一是坚持择优录用。无论是驾驶员还是操作手,在选用上都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严格的用人制度,将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驾驶、操作者优先录用到重要岗位。二是坚持推陈出新的原则。逐渐废除一些不科学或不符合农艺要求的旧操作技术,掌握新的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三是要经常进行经验交流,有目的地组织驾驶员、操作者进行经验交流,是提高技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四是驾驶、操作者必须要全面掌握机具的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2.3制定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和建立严密的监督检查制度

农机质量与监督范文第8篇

有的厂家虽然具有三包的维修政策,但是售后服务站点的数量不足,就对故障的维修以及经济的投入产生了影响。就当前的售后服务站点来说,并没有配备专门的维修方面的工具,因而也就导致了最终的效率不高,进而导致对于一些故障的处理不能够及时解决。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降低了农民对相关厂家的信任感,进而导致一些纠纷现象的产生。

2、进行基层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对策

2.1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的有关维修网点的监督管理机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维修方面的人员来说,需要对其是否拥有技术等级证做好监督方面的工作,在维修网点运行阶段里,需要对其是否具备合法手续做好监督方面的工作;其次,要做好维修质量方面的监管工作,需要依据严格规定要求监督签订的相关维修合同是否合法,在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时,需要依据法律条款进行处理;再次,在零部件的使用阶段当中,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伪劣产品的出现;最后,与工商和有关的质监部门加强联系,做到协调监管,进而使得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2.2提高相关维修人员的素质优良的维修队伍的建立以及对于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手段的引用,能够提高设备方面的使用以及管理方面的效率。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的维修服务方面的水平,就需要对相关的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提高有关人员的思想方面的素质和业务方面的能力,推动这一维修服务工作的长久进行,进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3强化农机方面的三包维修服务在进行农机方面的三包服务时,应当加强与有关的管理部门的协作,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需要与农机方面的维修网点签订一个三包的维修协议,建立售后的服务站点。就新农机具来说,在生产企业的授权之下,维修的网点需要实行三包的服务,进而完善农业生产,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使得最终的运行方式变得更为科学合理。

2.4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为了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不断进行相关的管理机制的完善,建立农机方面的维修服务中心,将一些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手段做积极的引入,通过这些方式的采用提高维修方面的质量。同时,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将乡镇的农机管理人员的职权明确好,而就市一级的农机管理部门来说,需要进行一个系统的管理,进而使得维修方面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这些方式的采用,促进农机方面的服务体系的建构,进而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给相关的维修单位带来最大的利润,同样,促进农业生产更为科学合理的进行。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