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元素;家国情怀;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重要方式。“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与高度统一性[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视野,还能激发探索欲望,更能激励学生从思政素材中学得专业知识,从杰出大家身上获得激励,树立远大理想。

一、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及总体实施思路

“门门课程有思政,教师人人在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课程仅仅有教学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有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确定机械原理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具有浓重的家国情怀,对国家和学校有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较强的团队意识和能够有效沟通、交流及与人合作能力;具有追求真理、敬业、专注、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并分析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关注非技术因素对工程设计的影响,培养职业素养。教学过程中,以“思政引领知识传授”理论指导机械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3],从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多方面深度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设计中将其无痕嵌入,与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4]。将教学分为几大模块,结合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5]。充分考虑机械原理课程线上下线混合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小组-团队-班级方式开展项目化教学和翻转课堂,对学生工匠精神和交流、沟通、团结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依托课程设计和学科竞赛,对课程思政成果进行检验和巩固升华[6-7]。

二、主要举措

(一)结合课程特色,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在机械原理课程导论部分教学中,以世界各国发电量变化的视频引入课程思政。该视频以动画的方式直观表现了1896-2016年间,世界各国工业发电量巨变过程,展现了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榜上无名,到一步步前进,最后稳居第一的奋斗历程。以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为例,在进行正常理论教学内容讲解的同时,强调该机器所包含的三种机构要按照一定时间顺序相互协调、协同工作,才能做有用机械功和完成能量的转换,以此培养学生相互配合、注重协做的团队意识和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工匠精神。在机械原理常用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动力学基础模块教学中,结合各个机构在工程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对理论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所学理论的应用之处,激发对专业和生活的热爱,促进理论学习。在对每一个理论知识点讲解、分析时,注重细节,尤其是数据的来源、处理过程和实际应用效果,并设置答案不唯一有讨论价值的题目、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比计算分析设计结果的优劣,合理的数据给予肯定,不合理的数据加以修正。这种“重视学有所用”的教学方式,更易于被接受,知识综合、思想碰撞的讨论环节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化学习效果,对结果的质疑能引导学生反复琢磨并修正自己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成效,学生的技术能力、职业素养、自我学习能力都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课程思政实施创造条件

机械原理采用课前线上自学,课中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课后布置作业和项目化大作业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自学部分,适量引入超星学习通的工学类课程思政视频教学案例,包括《大庆石油的勘探开发》《飞天圆梦》《为国铸造长空利剑》《铁人王进喜》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强国强军、职业道德等意识。在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工程项目与工程实际、科教研相结合,以两名学生组成小组、任务类型相同的若干小组形成团队,几个团队即为一个班级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意识和协作等都是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课程设计任务即为教学项目,保证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连续和延续性。强调小组合作,在团队中沟通和交流。设计过程既提示学生原创意识,又强调创新重要性,不仅仅局限理论结果,还要考虑成本、法律、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非技术因素。在项目化教学每一个阶段,各小组以翻转课堂方式展示项目设计成果,团队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完成技术和非技术能力培养。

(三)依托学科竞赛,对课程思政教育成效检验巩固和升华

将课程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合,从分析大赛主题入手,结合课程理论和实践环节学习,鼓励全员参与,组建队伍备赛,并组织选拔,择优参加赛。学科竞赛不仅能检验也可以巩固和升华课程思政教育成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得到培养。该环节完全利用学生与教师的课余时间完成,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最起锻炼作用的环节,也是学生积极性最高、热情最高的部分。在备赛过程中,学生自我学习、获取信息能力大大增强,团队意识、沟通交流和协作能力迅速提高。产品设计制作过程中,工匠精神处处体现,参赛过程中以校为家为校争光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升华。

三、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明确,充分利用了线上资源和线下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活动,深挖思政元素。通过线上课程思政视频教学案例、项目化教学实践、学科竞赛备赛及参与竞赛,对学生家国情怀、团队意识、工匠精神、创新能力、职业素养进行了培养和锻炼,达到了以德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R].北京:教育部,2020-05-28.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黄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20,18;(27):27-28.

[4]凌小萍,张荣军,严艳芬.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20(10):46-49.

[5]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8(1):64-66.

[6]李森威,张妍,马天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20(3):133-133.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

高职学生是青少年群体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针对新时代下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普及。更新教学模式、加大宣传力度,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道德观念的专业人才。

1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1.1国家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进行推动和影响,开展思想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同时,高职学生毕业后基本进入生产第一线,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1.2社会发展需要

高职学生是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对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起到关键的作用。在高职教学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热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重点和目的,进而做好职业规划。这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和质量,让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有合理的定位,对我国社会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以及平等待人的态度,有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帮助。

1.3个体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当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很多人都成为专业领域的精英以及骨干力量。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很大帮助,让学生以正确的理念和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在开展思政教育中,要灌输给学生爱岗敬业、热爱祖国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充分结合,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为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常态

2.1贴近生活

在新环境以及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观念,贴近学生的生活。首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一定要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真人真事要比教学案例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同时,引用生活案例开展教学,可以引发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其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最后,思政教学的目的一定要贴近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思政知识的实用性。在生活中用思政知识解决遇见的问题,了解社会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学生未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2贴近实际

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学要以提高学生道德标准为目的,要贴近实际进行教学。首先,思政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心理,高职学生是成年人,拥有比较成熟的心理。在教学中,要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思政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其次,思政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学习,高职学生主要学习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思政教育要与职业教育充分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开展思政教育,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思想基础。

3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并不重视,认为其可有可无,因此思政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院校受到就业的压力,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不断安排学生进行专业性实践活动,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开展教育,思政教学的时间被大量压缩。同时,教师和学生也没有给与思政教学充分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出现抵触心理,导致思政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

4增强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对策

4.1改进教学方式

首先,高职院校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观念和态度,院校领导要给予思政教育高度的重视。只有院校全体领导和教师提高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将教学策略充分落实,进而实现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其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规划,并且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政教育。再次,思政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并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最后,思政教师要实时了解和关注社会的热点以及焦点问题,并且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思政教育,向学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4.2营造课堂气氛

教师在思政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活跃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思政教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还可以邀请思政教育专家开展教学,定期举办交流会以及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多利用信息技术,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课堂注意力。

4.3加强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完成思政教学目标。开展思政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校外实践以及校内实践这两种形式。其中校外实践主要分为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集体活动主要是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公益机构做义工,观看爱国影片等,个人活动则是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书籍以及收集资料等活动。校内实践主要是教师组织一些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例如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的主题一定要与生活和思政教育相关,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4.4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几堂课的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大宣传力度,让思政教育融入到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加大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通过校园广播以及板报的传统形式。第二,利用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开展宣传,高职院校要建立思政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时代特征。

5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和高尚道德的优秀人才。教师要在思政教学中更新观念和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石秀葵.试论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析[J].才智,2015,(24):148.

[2]李秋香.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科技资讯,2014,(28):182-182.

[3]赵伟.浅谈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高教学刊,2016,(2):79-80.

[4]贾宇.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92-93.

[5]莫春菊.思政课中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J].江苏高教,2015,(4):125-127.

[6]周卫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和教学改革[J].科学导报,2015,(3):11-11.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坐后排”

众所周知,高校思政课堂没有固定教室,学生上课对座位的选择完全可以随兴所致。并且受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的影响,一些学生不是选择坐在教室“前排”的位置,而是选择坐到“边缘化”的 “后排”位置。按理说“坐后排”这种现象,本应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坐前排、中间、后排的学生分别占18.1%、45.4%、36.51%。这种“坐后排”现象不但容易导致学生沦为旁观者,主体性缺失,还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导致教与学关系疏离,严重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制约着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

一、导致高校思政课“坐后排”现象的成因

(一)学校方面。一方面,“坐后排”现象是很多学生不积极或很少参与思政课课堂的主要表现,也就是所谓的“隐性逃课”。目前,很多高校对“隐性逃课”管理存在疏漏,学校管理制度较为松懈,管理力度低,只对学生出勤率作了硬性规定,课堂纪律缺少明文规定;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思政课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形式,学生人数多,师资力量偏低,课堂规模过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无暇对学生就座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很多高校往往将思政课设置在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无暇顾及思政课,只关注如何学好专业课,如何应对毕业、就业。有的学校期末成绩占比过大、平时成绩占比过小,考试题型规定过于机械,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期末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行”的心理。(二)教师方面。从教师层面来说,导致思政课 “坐后排”现象大多体现在授课方式“没新意”、内容“不接地气”与学生“没联系”等方面。一方面,高校大多数思政教师教学过程相对封闭、手段单调,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有的教师虽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只充当了“解说员”的角色,对多媒体强大的功能知之、运用甚少,不能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一些思政课教师授课内容陈旧,拘泥于课程教材,知识系统封闭,案例没有与社会对接。部分教师缺少职业理想、责任心,不关心教学效果,不主动去与学生沟通、交流,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导致学生对教师有距离感。同时,部分教师只担心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对坐后排现象不管不问,导致“坐后排”现象越发严重。(三)学生方面。近年来,高校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参与思政课堂的主体意识不强,进而导致“坐后排”现象出现。一方面,很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以不挂科为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学习就是浪费时间,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帮助,是“说教”“洗脑”,还不如坐后排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另外,进入21世纪以来,“有用没用”成了很多学生用心学习与否的标准,凡是认为与就业无关的课程都消极应对,坐后排做自己的事成了思政课堂的常事。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9.21%的学生认为上思政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7.62%的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没有任何意义,75.5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培养个人修养。

二、化解思政课“坐后排”现象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应加强思政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对于思政课课程建设来说,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指出,高校应从严管理,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将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将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才能将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因此,学校应统筹全局,加强思政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一方面,高校应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课堂纪律,强化教学课堂常规管理,增强对“隐性逃课”的纪律管理,促使教学活动具有良好的秩序。针对 “坐后排”的现象,各高校应加强课堂管理,通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规章制度,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如:加强纪律教育,实施惩罚措施等;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教学效应的最大化,高校应优化思政课堂规模,推行中班教学模式,将班级人数控制在50~90人以内,不断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同时,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根据教学规律,科学安排授课时间和考核方式,尽量将思政课安排在大一、大二,严格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杜绝人为干预思政课授课时间。另外,高校应扩大平时成绩占比,积极推动思政课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增强过程性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核评价体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解“坐后排”的局面,如: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命题考试与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等。(二)教师层面: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想吸引学生到前排就座,就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在思政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但目前,部分教师授课经验不足,理论素养跟不上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新要求,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才能解答学生心中的时代之惑,促使学生主动坐到前排。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学习经典著作,坚定中国化理论成果学习的高度自觉性,树立当下意识,找准理论和社会现实的结合点,将新思想、理念和内容及时融入教学中,结合时政热点和典型教学案例,将理论与人理、事理相结合,运用幽默风趣的话语、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人生导引作用,彰显的理论魅力。其次,在课堂上,应以问题为导向,以真情育人,实现教学内容与理念的及时性拓展和创新。一方面,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自学,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和讲透重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其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真知,主动学习思政课;另一方面,思政教师应热爱教学,坚持和致力于以生为本、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守敬业精神,以真情关心和爱护学生,将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中,通过发挥教师的正面榜样和人格魅力作用,吸引学生到前排就座。另外,教师是思政课的主体,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促使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时俱进,增强教学管理,减少或杜绝“坐后排”现象。思政课教师应增强授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将深刻复杂的理论体系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为教学重点,根据授课内容,采用讨论式、辩论式和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开发和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推动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同时,教师应采取研究型的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开展针对性教育,采用浸润式、混合式、开放式课堂等多种形式授课,善于运用诸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把握教学的时、势、度,顺应新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双向探究式教学,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效和实效、互动性。另外,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教学纪律的管理和严格要求,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思政课程,并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教学管理需要,及时警告和记录违纪学生的行为,随时调整座位,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学生层面: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筑梦人和主力军,在时间轴上,他们的人生黄金时期与当前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高度契合,因此他们必须要有理想有担当,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我人生价值而不断努力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是化解思政课“坐后排”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坐前排代表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提升学生的听课效果。一方面,学生应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抓住大学这宝贵的学习时光,改变思政课与己无关、不参与、逆反、自卑等心理,自觉往前排坐。并通过不断培养自身扎实的思政素养,坚定科学信仰,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在勤奋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展现青春活力。积极掌握思政课知识体系,将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紧密结合起来,学好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多思多想,形成自己对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看法;另一方面,学生应积极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对自己负责,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往前排坐,才能不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坐后排的学生要严于律己,严格按照教师要求集中注意力,不断增强时代担当和社会责任感、领悟理论真理力量,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另外,高校学生还应注重自我教育、约束和管理,不断增强自我管理,提升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课堂自律意识等,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安排,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将坐前排作为学习习惯,主动规范自身的课堂行为。

【参考文献】

[1]杨航征,张宏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注重人文关怀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01).

[2]魏勃.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8).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程伦理;专业知识融合;思政课程体系

一、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工程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纲要明确提到工程伦理教育,说明“工程伦理”在整个课程思政体系中具有独特的课程优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一种拓展,二者相互贯通,本质上都是思想育人[1—2]。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实践和发展的关键环节[3]。但是,由于我国工程伦理研究起步较晚、整体发展较慢,不可避免地存在亟待补足的短板[4]。特别是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做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5]。此外,要实现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的有机统一,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将思政与专业知识结合,与行业特点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理清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材料和化学专业为例,两者均与能源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社会问题直接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工程伦理、工程师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思政教育元素,探索材料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最佳契合点,将专业知识与“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等发展理念相结合[6]。然而近年来,化工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等不断被曝光,深究其根源,均与材料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者的工程伦理意识淡薄、疏于监管等因素相关[7—8]。如何开展材料、化学专业的工程伦理教育,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二、工程伦理分层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

材料专业、化学专业领域的工程伦理教育既有工程伦理中的普适性,又具有专业带来的特殊性。材料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大力培养卓越的材料工程高级工程师,对提升中国制造的能力意义重大,但需要工程伦理意识的精神武装;化学化工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各类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环境伦理和安全伦理是该行业涉及的最重要的工程伦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化学工程领域的伦理教育,以规避可能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功利化教育问题[9—10]。为此,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规划,我们从2018年开始,陆续在材料与化工工程专业硕士以及本科生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通过三年多的实践,结合材料、化学专业特点,逐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本—硕贯通的“三层次”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即基础层次、专业层次、实践层次。其中基础层次聚焦伦理道德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专业层次立足材料领域科研前沿,挖掘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找到解决办法;实践层次则选取具有专业特点的各类案例进行剖析,培养学生发现伦理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本科生,开展以基础层次为主的工程伦理教育,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伦理意识和责任感培育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职业价值观,储备基本的工程伦理意识,并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伦理规范知识和工程伦理判断、决策能力。专业硕士重点结合专业和行业特点,开展专业层次和实践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以伦理问题的辨识能力和面对伦理问题的决策能力培养为主。通过理论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学生工程伦理实践能力(包括伦理判断能力、伦理选择能力、伦理决策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伦理环境、道德困厄中进行评价和思考,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案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与实现途径

案例教学是目前提升工程伦理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保证工程伦理教育的效果,案例选择需要与专业及行业特点相契合,呈现方式也要经过精心设计。为此,我们在工程伦理实际授课过程中,聚焦材料、化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能源、环境、实验室安全等领域进行案例选择,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巧妙设计,呈现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逐渐形成了“和谐材料·绿色化工”的特色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一)思政元素(安全与环保意识)与专业知识(材料、化学领域)的融合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是材料、化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三个具体案例,分别为“限塑令”“拒绝洋垃圾”和“废旧电池回收”,三个案例聚焦能源与环境领域,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中“限塑令”(包括“禁塑令”的出现)既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的内容,又有塑料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深刻阐述,让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广泛开展可降解塑料的创新探索;“拒绝洋垃圾”包含大量的材料、化学相关知识,更是反映出以牺牲环境换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要解决的地步,告诫人们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废旧电池回收”既有电池材料的专业知识,更有废旧电池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新能源电池的飞速发展,但报废电池的回收体系仍然没有健全,需要材料、化学工程师投入极大的精力,在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意识到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应该时刻关心环保,并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力所能及地去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安全伦理是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另一个工程伦理意识。材料和化学两个专业所在的学科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实验室安全事故;材料、化工企业同样面临较大的安全生产压力。因此,结合本专业实验科学的特点,我们通过诸多安全警示案例来提升学生的实验室规范意识,加强危化品的使用管理以及三废规范处理,引导学生从进入实验室开始,就自觉遵守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有效地防范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案例教学的实现途径

为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我们从教学目标,预习环节和课程呈现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将与专业相关的环境伦理、安全伦理通过案例引入到课堂内容中,并在授课之前,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的兴趣,在学习任务中增加相关案例资料的文本链接或视频链接;试图在授课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工程伦理塑造,促进学生思想认识不断深化,通过“案例介绍—分组讨论—逐一陈述—点评总结”四个环节实现。在案例介绍环节,由教师根据案例本身的资料或视频引入需要抛出的问题;在分组讨论和逐一陈述环节,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利于学生理解角色。例如,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利益攸关的企业负责人、工程师、民众、政府管理部门等不同的社会角色,同时角色可以进行轮换,将自己置于不同的利益角度,更好地体会面对工程两难时的心路历程,在价值冲突中进行最为合理的伦理抉择。在点评总结环节,由教师根据每组的实际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对案例所要求的工程伦理意识进行总结。对于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针对不同的案例,在引入、讨论、陈述和总结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同教学方式的设计。如有的思政元素适合在案例的介绍环节通过显性方式切入;有的则适合隐藏在讨论环节让学生自主发掘,或在陈述环节由教师适当引导;有的则在总结环节顺藤摸瓜、画龙点睛。对于两难困境的案例,在引入案例后宜采用分组辩论的形式进行展开并加深认知,对于存在多个利益攸关方的案例,在引入案例后宜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强化身份信息,增强代入感。总之,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权重要与思政元素的特点相适应。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教师团队在案例的选择、引入和讨论等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家国情怀、社会使命、职业道德、生态环境教育,逐渐形成了“和谐材料·绿色化工”的特色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以及“安全观”教育的专业特色(如图2所示)。

四、课程的评价方式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因此,不采用固定的试卷考核方式,重点强化过程评价、提高分组汇报和工程案例分析等环节的比重,主要由过程化考核(30%)、分组汇报(30%)、期末考核(40%)三种方式组成。过程化考核包括平时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网络平台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等,重点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分组汇报采用教师确定分组方案、选题范围,制定评分标准,由学生分组确定主题,并搜集相关资料,准备汇报展示方案,汇报时除教师团队打分外,学生之间设置互评作业环节,通过设置统一的评分标准让其相互之间对各自的汇报情况进行评分。期末考核不采用试卷形式,而是由学生根据所学专业方向或兴趣范围,确定主题,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以此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一、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开放大学主要是从事现代远程教育,而现代远程教育是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开展的教育,其校园文化不仅具有与传统校园文化相同的实体属性,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虚拟属性。远程教育的特点使得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与新媒体紧密地构建在一起,并在其影响下产生了丰富而深刻的变化。

(一)新媒体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使校园文化更加丰富精彩

新媒体技术可以把任何一种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呈现在屏幕上。因而,新媒体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丰富新颖的视觉美感。借助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是时展的必然,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传递给学生,不断加强学校文化的内涵建设,创新传播的载体和形式,使校园文化更为精彩、更具魅力。

(二)新媒体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扩大了开放大学的社会影响力

人们常把校园比喻为一座“象牙塔”。借助于新媒体的共享性和交互性的优势,校内外的信息得以便捷、有效的沟通。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即时了解国内外时事的变化,接触更多元的文化,开拓视野,形成独到的创见。同样,通过新媒体,开放教育的成果得以向外界传播,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开放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扩大开放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三)新媒体促进了教学管理的便利性,增强了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创新,微课、微视频的推送,钉钉直播课的点击回放,网络学习空间的小组讨论……这些借助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开放教育的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教师通过博客、微信、钉钉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有效地与学生交流互动,帮助他们解决疑难和困惑,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增强了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新媒体时代远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有所削弱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它能够给人带来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对于开放大学的学生来说,常借助于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免受一些网络文化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网络带来的信息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多元性,但价值却参差不齐,尤其是现在有些新媒体平台受商业化的影响较大,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些不良信息参杂在其中,这会让学生混淆是非观念,迷失自我成长的方向和目标。

(二)新媒体的发展容易使学生过度依赖网络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纸质媒体影响力日渐下降,新媒体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新媒体的使用相对便捷,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大,更加契合学生“网上原住民”的精神需求。但对于新媒体无节制的使用容易让人产生依赖,一些缺乏自控力的学生容易过度地依赖网络,习惯于快餐文化,从而丧失独立的思辨能力,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甚至造成不健全的人格和认知的惰怠。

(三)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校园文化传承不畅

开放大学的学员大多是成年人,社会阅历远比其他院校的学生丰富,成长背景和从业经历使他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教师和学校对其产生教育影响的难度比一般普通院校要大。加之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与传统校园的精英教育相比,文化传承积淀的底蕴又明显不够深厚,这一切使得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有弱化的迹象。

(四)师生准分离影响了开放大学校园文化有效性的实现度

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是师生准分离,学员们大多借助于互网络学习平台的课程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到学校参加面授教育、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较少,如何让开放大学的学员融入校园文化并达成认同的一致性,是实现开放大学校园文化有效性的前提,也是有效构建新媒体时代开放大学校园文化面临的挑战。

三、新媒体视域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

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开放大学校园文化是现实与虚拟的统一体,是凝聚师生智慧和力量的桥梁。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历程中,在当下新媒体不断融合创新的环境下,开放大学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着力在互联网平台建设上下功夫,树立科学开放的理念,构建具有开大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学生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抓手,搞好意识形态教育,将助力学生追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始终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宗旨。在浙江开大的转型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思政工作。积极组建学院,成立思政名师工作室,开展思政课云教室直播教学。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改革、教学队伍、教学案例等项目建设。建成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有的已入选教育部公布的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形成了一批优秀教学设计方案和课堂教学案例,培养了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着力打造“课课有思政,人人能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全国开大系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学校利用网络与技术的优势,创新思政工作载体,研发了集理论学习、主题活动和师生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e路求真”党建思政一体化平台,积极开展云上党建工作,以网络育人,引导学生线上抓实学习教育,开展“讲党史、学四史、守初心”“知党史校史,行青春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在网络空间营造“大思政”的氛围。线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等活动,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促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校园文化新格局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开放大学是一所“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和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学校,校园文化应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将新媒体的科技优势与传统媒体的文本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种媒体融合发展。浙江开放大学一方面精心打造实体校园文化设施:在新校区文化水幕墙的构建中,彰显了“敬业乐群、奋进图强”的校训;在文化长廊的设计中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学校主题教育的场景和成果;“清廉角”和“党员之家”的设立更是为学校开展廉政教育、党日活动提供了重要场所;“老物件陈列室”则展示了电大40年来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学校还与时俱进地不断开拓校园文化的新领域,形成校园文化新格局。如积极打造《魅力“浙文化”》项目,努力探索对浙江文化的挖掘,录制“浙江名人文化”“浙江书院文化”“浙江古镇文化”系列视频,登上浙江电视台与观众见面,这是一次基于浙江文化大省建设背景下的“文化强校”实践,反映了浙江开大在文化建设上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对于弘扬浙江文化,树立学校品牌,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学校深耕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多种媒体精心设计体现办学特色的“乐学港”“融媒体中心”,从浙江学习网大数据的展示到精品资源的迭代推送,从入学体验到学分银行,从VR体验到直播课的演示,充分展示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成果,让师生共同感受智能化校园带来的魅力。面向全省开大的“云教室”直播(互动)课更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帮助学生化解工学矛盾。多种媒体的融合发展,使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三)加强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引导,强化网络管控力度

新媒体时代每天传播着海量的信息,如何在庞杂多变的信息中汲取积极向上、有益身心健康的信息?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的正确引导,学校一方面开展新媒体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并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另一方面,积极倡导教师在某些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的教育,切实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识别能力。为了有效地发挥新媒体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学校不断完善校园媒体的管理制度。近年来,制定了《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应用系统上线管理规范》《重要时期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等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监督与管控的力度,确保校园网络空间的清朗明净。

(四)提升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智能化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开大提出了实现“智能化校园”的目标。处处可学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教务管理、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都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支撑。目前浙江开放大学主要使用的教学平台是国开学习网。该平台自2016秋全面投入使用以来,相比原先使用的“电大在线”,较好地实现了“教、学、测”一体化的功能。但国开学习网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如应增加学生缴费、选课等功能,让学生自主预约考试、自动生成成绩并形成反馈,毕业时能让学生自主完成毕业申请等。真正实现“一站式”的服务与管理,体现出系统支持服务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校园网和微电大是学校对外传播校园文化的主要窗口,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利用开放大学网络技术和系统办学的优势,把学校的官网及微电大平台做大做强,努力建设一个集思想性、科学性、适用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和微信服务平台,在提升学习支持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第6篇

一、树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范本

今年“两会”上,总理在谈到思想政治工作时又再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思想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从纵向发展研究而言,思政教育往往被视为终身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人的生命周期中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是最为持久的;从横向发展研究而言,思政教育核心理论部分依托学校课程教育完成,然而随着教育对象的复杂化和教育资源的多样化,校园内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这对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思想教育在各教育阶段应积极探索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匹配的实际问题,重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切实提升教育能力,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古以来,乐学一直是学者们在学习境界上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是教书育人的最高目标。学生兴趣的涌现需要一定的情境,并且此时的气氛要与学生的兴趣、学生生长的需要相契合。另一方面,强化学生彼此认同感和时代使命感。青春期时期正是学生处于生理发育成熟阶段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情绪和情感随着阅历和见识的增加也日益丰富,但却存在波动性大,依赖性与闭锁性同时存在等问题,再加之各种潜在社会和家庭压力,使得学生自身很渴望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尤其希望来自同龄人给予的帮助与认可。结合全方位育人理念,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目标可以被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两种,知识目标可以通过校内理论学科课程标准来实现,情感目标则需要多类型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注重实践性和持久性,因此“社会治理”视阈下的德育教育范围以校园为核心辐射社区,将教育教学的主体对象扩展到一定区域内的常住居民,甚至包含流动人口,在这个过程中,德育体系更应注重个性化方式和方法,发挥“社会治理”的实效性意义,注重解释力,更关注外在宣导和向内努力的结合。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课、理论教育课

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上海市自2014年开始便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向“社会治理”的有效转变,先后出台《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法案(2014-2020年)》等多个指导性文件,推进“中国系列”在内的多个《大国方略》课程。在教育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仅仅抓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进行,充分架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课程实践中的主渠道和路径,立足于有效衔接、循序渐进的根本基调,从横向贯通教育课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网状形式铺开,分层实施,整体推进,同时建立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即思想政治课、综合素质课、理论教育课的互动模式,从纵向上也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培养策略,充分发挥校内教育的导向优势,加强家庭环境的基础力量,同时极力挖掘社会影响下的育人功能,进而形成德育培养的综合人才发展效应。其一,思想政治课、综合素质课、理论教育课的教育体系应建立在与学科门类相对应的课程建设价值标准之上,尝试编写教学实践指导用书和课程改革方案,从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入手,不盲从、不刻板。其二,思想政治课、综合素质课、理论教育课的教育体系应围绕体制机制、教学策略、课程设置、教学评估以及教师选用方面等进行,有针对性地为教育探索提供保障性作用。将学校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育才与德育综合凸显出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意义,实现立体化育人转型,实现将思政课的核心内容有效分化到每一门课程中去,不仅充分体现每门课的德育教育功能,同时也强化了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责任。教师在将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各自学科的知识特点和教育资源,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架构和操作方法,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将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落到实处,完成从一名授课教师真正向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现实转变,实现全员德育教育新局面。

三、借力体验式教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隐性教育历来被认为是我国教育的优势和特点,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说教过于集中的瓶颈发展问题,破除思想政治课程仅仅为隐性课程教学一部分的陈旧观念,把思想政治理论与多学科内容协调起来,借力体验式教学方式方法,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融通起来。使学生在体验中懂得知识,在互动中感受道理,并且用道理赢得认同,以积极感悟取代枯燥灌输,进而赢得学生的好评和喜爱,在这个启发引导的过程中,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彰显,学生不仅可以自主选择和参加一定课内外活动,用身心体验亲历直观感受活动的过程,而且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调动和生感,召唤自身已存在的真知,进而去体味、认同、领悟,同时能够自觉接受教育内容,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能达到的具体目标,实现德育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借力体验式教学,完成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通融,首先应建立新的考核体系,从知识、能力、情感和行为四个方面入手,综合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道德自律、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等。再次在知识传授中,正确认识价值引领的导向作用,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调整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比例关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路径。最后尤为注意充分发挥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程教学的理论支撑作用,教学中不仅要从马列主义公共课中汲取理论源泉,同时还要综合吸收理论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养料,架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总结以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提升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得到认同和体验。因此,一线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觉察和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积极辅助学生学会发现并消除阻碍德育发展的各种因素,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上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升,让他们重拾完善自我的信心,体现出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挖掘潜在兴趣和能力,重燃成功的希望,一生都走在助人的路上,缔造自己的幸福人生,这才是为学生提供的最好教育。为了达成这样的思想政治研究“社会治理教育目标,一线教师需要通过文化的熏陶来滋养学生的心灵,理性对待在教学改革和创新中不断累积下来的实践经验,将学生学习成果最大化,为德育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结合上海推进德育教育综合改革的巨大探索,我们可以发掘“社会治理”在理论指导、创新实践和评估保障三大主题方面的沿革趋势,“社会治理”的深入发展需要理论支撑和实践巩固,同时还需要探索和认证,但我们可以预见到,坚定理念,多方位推进课程改革和模式变通,最终“社会治理”的视域会被越来越多地接受和实施,进而形成可持续推进和显现长效的有机体制。以此为借鉴,在架设德育教育培育路径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引作用,以政治认同完成学生文化人格的体验,不仅把握思想政治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展现其他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课、综合素质课和理论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融通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作者:刘峰 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群英、李丽.论心灵教育的思政功能和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8):71-72.

[2]申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选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邹宏秋着眼教数学实效探索政课与理论融合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38-392.

[4]高德毅、宗爱东,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3.

[5]国晓华.新课程背景下对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体验缺失”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6:18.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道德小品表演 教学法 有效性

“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在进行道德相关章节教学时所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道德教育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关注点、兴趣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自主地创作、排练、表演道德小品,并从中受到道德教育,将课本上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它可弱化甚至消除学生在道德说教和灌输中的抗拒心理,增强道德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增强高校道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有很大意义。

一、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有效性的意义

(一)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道德实践机会。实践观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而道德认识作为认识的一种,同样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实践中,实践主体会积极主动地甚至细心谨慎地把握自己与世界的价值关系,自我理解道德的意义,产生遵守道德规范的需要,道德因此成为一种自律而非他律的行为。所以“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这是一种精神实践或实践的精神,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最终途径和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1]

根据道德与实践的关系,道德教育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地传授道德条文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参与道德实践的过程。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道德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道德的意义,形成道德自律。

(二)为学生构建有效的交往协作平台。皮亚杰认为个体道德责任的发生过程是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的转变过程。客观责任属于他律,主观责任属于自律。而道德责任由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由他律向自律不断转化的机制就是“交往协作”。皮亚杰认为,通过交往协作“个人把他自己个人的动机和所有人所采纳的规则加以比较,他就被引导去客观地判断别人(包括成人)的行动与命令。从这个时候起,单方面的尊重便减弱了,个人的判断便开始了,在这样的后果中,协作既压制了自我中心状态,又压制了道德实在论,因此便达到了规则的内在性。一个新的道德就跟着纯义务的道德之后出现了”。[2]也就是说,交往协作让人们真正认识和理解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应有关系及人在社会中应有之地位;获得更多的机会比照观点、开展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学会理解别人,并为别人所理解,在相互尊重和移情式换位思考中实现道德规则的真正理解与内化,产生道德意识和责任。

根据上述理论,高校道德教育教学要从单纯讲授转变为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可以有效地模拟社会交往活动,创设各种交往协作情境,因此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

(三)有效地为学生开辟社会认知的途径。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是决定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因素,所以一个人的道德发展体现为道德判断的发展。而道德判断又以认知为基础,包括逻辑认知(或叫做逻辑思维、智力)和社会认知,其中逻辑认知是一定道德判断发展的前提,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实际上已从基本认知能力方面决定了道德判断发展可能达到的阶段的上限;但一个人达到某种智力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其道德判断也达到了相应水平,因为“一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激励是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影响道德判断发展的另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3]科尔伯格称其为角色扮演机会,认为它属于社会认知范畴,是逻辑发展阶段与道德发展阶段间的桥梁。所以,道德教育不仅要发展受教育者的逻辑认知即智力,更要让他以各种角色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科尔伯格还根据道德判断的结构,把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根据这个理论,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第三水平的阶段5和阶段6。这个阶段学生的逻辑认知即智力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已经能够从社会契约和普遍伦理原则的角度认识道德责任。由于他们一直过着校园生活,社会认知水平较低,道德教育教学急需填补这一欠缺,因而需要给学生提供各种社会认知的机会。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地模拟和设计各种社会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认识和理解社会,增强社会认知能力,从而使道德判断发展到应有的水平和阶段。

二、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有效性弱化的原因

目前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在很多高校道德教育教学中已被经常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这种教学法的有效性弱化。

(一)教师没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中,教师是发动者、组织者,他们的主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效果的强弱。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误解,以为实践教学就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开展某种活动。因而在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中,他们把任务布置给学生之后就不再过问了,结果学生得不到督促,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得不到指导和帮助,热情渐渐消失,导致实践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或流于形式。部分学校和教师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完全是思政课教师的事,其他诸如学工部、校党团组织等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没必要进行配合。结果,在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唱独角戏。由于思政课教师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在学生进行道德小品创作、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全程陪同,对学生的组织、指导、关心、鼓励和服务不到位,即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低落,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生没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无论是理论课教学还是实践课教学,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道德实践教学尤其如此。因为一个人道德责任的形成需要他在实践活动中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不在自由和自主条件下所形成的道德责任仍然是他律性的客观责任。正所谓“如果没有自主的判断,行为也就无道德可言”。[4]

有些教师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时,从道德小品的选题、创作、排练到表演,完全贯彻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或机械性地对学生进行操练,不给学生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的机会,造成学生兴趣不高,甚至与教师关系紧张,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三)小品表演没能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道德教育环境是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必要条件”。[5]同理,校园的道德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道德塑造作用,创建优良的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对强化道德教育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就是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在内的校园文化环境,其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精神文化环境是包括诸如学校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在内的制度文化环境和诸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内的观念文化环境。所以,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把其中的优秀成分添加到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中,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强化道德小品的教育作用。

有些学校的教师仅仅让学生在自己的教学班级表演道德小品,没有把一些优秀的小品表演在全校推广,没有将道德小品表演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致使小品表演的道德教育作用随着班级表演的结束而逐渐消失,弱化了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

(四)教学评价不到位。“没有教学评价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6]有些学校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时,没有对教师和学生提出考核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工作量无法计算,工作质量无法衡量,干好干差一个样;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态度和在道德小品创作、排练、表演中的贡献得不到科学的体现,优不奖,差不罚。结果,教师将道德小品表演的任务布置了事,学生象征性地活动一下结束,对道德教育教学没有起到太大的促进作用,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实效性较低。

三、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有效性的途径

(一)建立能够统领高校思政教育各方力量的领导体制。高校道德教育是由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工部和党团组织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实施同样需要各种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彼此协作完成。因此要建立一个能够统领高校思政教育各方力量的领导体制,为学生的道德小品表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最好是将高校学工部和团委等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部门纳入“思政课教学部门”管辖领导,因为高校思政课是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让一个校领导(如书记或副书记等)统一分管所有思政教育部门,由他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部门、校团委、学工部等相互沟通,共同制定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各种规范,并组织开展活动。

(二)综合利用高校道德教育力量。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细则,明确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会和团委及各系部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学生道德小品表演活动中的职责、任务,使全校从事思政教育的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其中思政课主讲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确定道德小品的选题范围,向学生提出原则性的指导和具体要求,并首先在思政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其他教育工作者起协助作用。因为思政课是我国高校必修课程,覆盖所有在校大学生,课程本身蕴含丰富而系统的道德教育内容;思政课教师一般接受过专业训练,对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有系统而深刻的理解;道德小品表演形式的实践教学也是为了配合思政课程中的相关理论教学而实施的,所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其他教育人员难以比拟和取代的。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道德小品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思政课教师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弄清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并与教材中道德教育的内容相结合,在与其他部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研讨之后,确定道德小品的最佳选题范围。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政课教师在班级向学生提出道德小品创作和表演的各项要求之后,要和班主任、辅导员和党团组织工作人员一起,按照分工和职责指导和帮助学生创作、排练和表演,及时解决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持和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再次,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道德小品表演活动时,除了原则性的错误应予以强行纠正外,其余的所谓“指导”就是协助学生、服务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己负责。最后,要利用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强的特点,设计一套公平公正的选拔、竞赛和奖励机制,把优秀的道德小品推荐到各系部参加比赛,各系部比赛的优胜者参加全校的比赛。

(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把道德小品表演教学中涌现出的优秀成分添加到校园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例如将道德小品表演中那些好的剧本、图片、视频和先进人物的介绍等,添加到校园物质文化形态中;把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程序等加以制度化、纪律化,添加到校园制度文化中;把道德小品中反映出的一些道德观念加以倡导,落实到师生的观念和行动中,优化校园观念文化环境。由此创造一个领导和教师作风正派、管理严格、学习风气浓厚、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一个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环境;一个助人为乐、互谅互让、爱护环境的生活环境等。以此促使学生在道德小品表演中接受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力量持久化。

(五)严格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评价,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工作量和工作态度。二是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他们在道德小品表演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和贡献,并将他们参与活动的情况与他们的思政课期末成绩挂钩,可按1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只有这两个方面的评价严格了,才能避免“走过场”现象的出现。为此,思政教学部要与各相关部门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师生参加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的成绩评价标准”,同时要建立并畅通包括意见箱、网络、座谈会等在内的各种信息搜集和反馈渠道,使师生在活动中的出勤、指导、服务、排练、表演等情况都能及时得到反馈,根据搜集的信息,对照评价标准,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评价,对优秀者予以表彰。

道德教育教学是一种实践性、现实性很强的教育,迫切要求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渗透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的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有助于实现道德教育教学由灌输向引导转变,由说教向渗透转变,由讲授式向体验式转变,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抽象向生动转变,能够促进道德教学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信仰体系向行为习惯转化。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增强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文静.皮亚杰的道德责任发生论及其教育意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124-127.

[2][瑞士]皮亚杰.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478-479.

[3]张治忠,马纯红.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71-75.

[4][美]弗莱德·R.多尔迈.万俊人译.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2.

[5]祖嘉合.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2002(5):146-151.

课堂思政教学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食品分析;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36-02

食品分析是汇集了众多实验分析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和前处理、食品中一般成分的检测、食品添加剂的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等多个实验内容的重点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好理论知识部分,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实验动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

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实验操作能力还不是很理想,原因是食品分析学科中原理较多且复杂难懂,知识结构不清晰;实验报告加上结果分析虽然能够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但是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学生没有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最严重的还是对学生敷衍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适应了中学和高中的学习思路,到了大学与以往的应试教育思路不同,学生最缺少的就是驾驭知识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经验[1]。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特点是重点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教育部曾多次在相关文章中提及到关于如何改革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若干意见和看法,主旨就是希望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能够积极针对研究性教学进行研究,竭尽全力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增加实验科目和提供最新的参考文献资料,让学生能尽快适用实验室研究的运行机制和具体制度,并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教师所授的知识主动在思考中学习,不断丰富学生个人的学术水平,善于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最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2]。

一、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

人们对教师的理解大多是知识的授予者,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往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出现弊端,无法满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新的教育形式下,研究性教学提倡教师应多方面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起到“启发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不应该作为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进行总结型的教学活动[3]。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第一手材料。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详细理解教材内包含的知识结构,这也是研究性教学的首要环节。中学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只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各个学科都能够有大概的理解,内容相对简单。对比于中学教学,大学课堂教学理论性较强,知识点密集,要求学生具有充足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在理解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对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和感悟[4]。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深刻理解研究性教学的内涵。教师不能像往常那样一味的以课本进行授课,要去思考如何把知识合理的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主动的去掌握研究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内在的逻辑。比如对于难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采取倒向研究或者提出引导性的实际应用例子来丰富教材的结构,这样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也达到了使学生认真学习的目的。

二、食品分析理论教学的改革

理论知识的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讲授。教师在讲解专业知识时,刚开始应该降低学习难度,先将基础知识和必须掌握的重点渗透给学生,其他浅显易懂的部分留给学生课后自己预习和掌握[5]。

食品分析中蕴含多种学科的交叉,例如有机、无机、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及物理化学等多个专业知识,未来学科的发展也是向着各个学科之间协同合作、互相渗透[6]。这些学科同样也是食品分析、检验,更是食品样品中营养成分分析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持,但问题是这些学科的内容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课时少、任务多,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而且容易产生知识点的混淆。所以,在实验理论教学方面,我们应该重点针对知识结构的框架进行调整和改进,保证学生在理解好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效率。

食品分析中营养成分分析较为关键,如检测食品中抗氧化性物质花青素物质的含量。学生对花青素的结构理化性质较为陌生,学习起来很困难,这时教师要先重点讲解花青素的分子式及主要官能团,对应具体结构,学生能清楚地明白花青素为什么会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

目前,食品分析正逐步朝着高科技方向发展,各种高端仪器的运用加快了食品分析的检测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实验仪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向学生讲解氨基酸的种类及其成分的常规测定时,主要利用的分析手段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渐苛刻的检测要求,教师可将最新的分析理念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用的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仪器运行的结构介绍给学生。

三、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今后在工作中的能力和业务水平。最近几年,针对食品分析的实验教学,部分学校做出了一些大胆尝试,总结了如下几方面的经验和改革思路。

1.实验方法。实验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的考核,要求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实验部分的教学难度就在于如何真正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全面结合,所以教师可以将发生在身边的具体案例结合起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助于学生理解。例如,近来引起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性问题,苏丹红、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让学生都认识到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意义。如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可以从三聚氰胺事件入手,强调凯氏定氮法能应用于食品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测定,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于选择检测方法的理解[6]。另外,实验教学中对于一些频繁出现的专业术语,教师要给予重点解释,实验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和学生探讨和沟通,这样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7]。

2.实验考核手段的改革。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好坏的一种体现,同样也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现阶段的大多数高校,考核方式还是以平时出勤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是出题模式固定,学生出现为了应对考试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知识考完就忘,意义不大。针对这种问题,研究性教学提出需要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例如,教师在出题内容方面,题型应该新颖,在满足重点知识的考核外,可以添加自拟的主观题,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某个前沿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每个人的想法都算是一种答案,这种考试要求学生有很强的临场发挥水平,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活跃学生的头脑。

四、结语

从目前的部分教学改革形式来看,食品分析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提高,但研究性教学不光只应用在大学教学方法改革当中,我们应该将食品分析研究性教学的宗旨和要求深深渗入到高中和初中的课堂教学理念当中,让学生在步入大学生涯之前尽快适应研究性教学模式。

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何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国家经济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贡献的年青一代人才,一直是我们需要去重视的关键环节。其中,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推进作用正一步步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学校和教师总结研究性教学的经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大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华娟,蒋志红,曹湛慧,吉宏武.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分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03):95-98,125.

[2]郑炯,阚建全,张甫生,索化夷.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56-159.

[3]顾沛.试论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2006,(03):4-7.

[4]胡油油.研究性教学思想在大学思政教学中实践应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6):228-229.

[5]邱春江,李升福.《食品分析》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08,(2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