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艺术形式

电影艺术形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影艺术形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影艺术形式范文第1篇

    传统的电影是为广大人们服务的,具有公共的性质;电影制作完成之后要进入电影院进行播放,所以需要满足广大的公共群众。比如说,根据美国好莱坞的预演制度,电影在播放前就会邀请一部分观众前来观看,并且会根据他们的意见及态度来修改影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有时甚至还会调整故事的结局,主要是由于观众的喜爱决定了电影发展的形式与类型。类型电影发展到最后就会变成商业化的产物,因为市场上所需要的类型无形中就决定了在创作所需要遵守的公式化的创作原则,即典型的人物、典型的情节、典型的故事线索等等。网络电影改变了电影的艺术形式,使其在创作时走向大众,是对社会个性化的展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其与商业电影对观众审美要求的迎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网络电影追求的是个性化的完美展示,它没有来自票房的压力,完全是个人对于艺术的追求,更加注重个人在生活上的感受。因而,网络电影在题材上的选择突破了类型化题材的选择,对于电影艺术形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网络电影本身更是表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

    二、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

    网络电影对于电影艺术形式的影响还表现在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上。比如说,网络电影的反转结局在设置上就会让人意想不到,在结局、新颖的情节化这些设置上都会让观众与大量的网友喜爱,这种反转式的电影其实就是反转剧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而反转剧来源于韩国的一种较短的电视剧形式。在韩国最为流行的不是他们的电视剧而是综艺节目式的短片,每个故事大约有45分钟左右,每个情节是由两个故事组合而成的。在这个短剧中,韩国演员们一般都会使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会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中不断地转变着自身的角色,虽然每个人的故事是独立的,但是最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追求个性化是人们向着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网络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有更高的追求,而网络电影就是其中一个表达自身个性的很好的渠道。

    三、在线互相交流与快乐审美

    网络电影具有开放式的特点,网友在线就可以进行交流,网友们也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剧情进行更改与探讨,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讨论。比如说网络电影《见光的爱》讲叙了一个三角爱情故事,时长约40分钟,分为4个部份,9个片段,而网友可以自己选择电影情节的变化,由此网络电影就会体现多结局、多选择的特点。网络电影的开放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影观众更多的主动权,这样就会让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欣赏自己想看的影片,自己可以控制审美客体,而不是被客体的审美控制。网络电影的开放性也会影响电影艺术形式,让电影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参与让观影成为一种主动,也让审美成为一种创作。网络电影在创作时较为自由,可以让网民们自己在创作的时候享受到快乐,没有票房的压力,就不会限制自己的创作思路。无厘头的手法可以说是网络电影的一大特色,随着网络电影的发展,无厘头的手法也成为电影中的一大特色。以《小强历险记》为例,这部影片中几乎是没有任何特效的,完全是用玩的心态来进行创作,同时为了能够达到喜剧的效果,其语言非常幽默。在影片的时间设置上,网络电影也拥有着很大的自由度。传统的电影叙事远比网络电影要复杂、冗长,而对于现实社会的“快餐文化”的观影氛围,讲究效率与快节奏是受众的首选,因此网络电影这种叙事更具备吸引力与挑战性。

电影艺术形式范文第2篇

当电影告别了自己技术杂耍的丑小鸭阶段而成为艺术的白天鹅时候,还处在电影艺术的默片时代,然而就在这默片时代,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天才的电影艺术大师们就创作出了永载史册的电影艺术精品。后来形成的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系统的电影美学理论——蒙太奇理论,可以说主要就是这种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美学表达和理论自认。那么,这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本性或本体是什么呢?如果参照后来巴赞的纪实主义电影美学关于电影艺术本体的表达方法(巴赞把电影艺术的本体概括为“摄影影像”,亦即著名的“摄影影像本体论”)[1],则可将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本体概括为“蒙太奇”。也正因为这样,“蒙太奇”一词才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艺术方法和技巧存在,而甚至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然而电影的这样一种本质或本性存在了多久呢?最多不过20年。然而当声音技术的进步冲破包括几乎所有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大师的习惯与成见的阻碍而终于挺进到电影艺术中来的时候,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无疑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影“蒙太奇本体论”把电影的全部艺术可能性都归结为电影画面(影像)之间的自由组接,即蒙太奇上,甚至对用来进行这种自由组接的画面本身都认为是次要的,无关宏旨的。至于声音因素则根本未予考虑。即使在声音因素已经进入到电影艺术中来之后,在这种蒙太奇本体论的理论视野之内,也一直被作为一种次要的因素而附带涉及的(直到艾柯、麦茨等人的符号学电影理论阶段,也仍有这种情况。麦茨的组合理论就基本上没有考虑电影的声音因素)[2]。而事实上如果说运动的电影较之静止的绘画和摄影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运动的维度的话,那么拥有了声音的电影较之默片也是实实在在地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声音的维度。电影艺术在本体构成上的这一重大变革,其意义究竟有多大,其实直到现在也难以概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结合的艺术[3]。无论如何,仅就这一点来讲,虽同样被称为电影艺术,而此电影已决非彼电影。在人类的五种感官当中,最重要的是视听,而且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也无一例外都是诉诸这两种感官的(李泽厚称之为充分“人化”的感官),非此即彼。而至此为止,电影艺术独自以便捷的方式占据了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这两大频道。

此后的色彩技术以及光学镜头和感光胶片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虽都程度不同地给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基本上都没有触及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也就是说在声音进入电影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电影艺术的发展进步是处于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中,真正给电影带来一次新的本体性变革的是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电视技术的出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媒体存在的。而一旦当电视作为艺术形式出现时,正像声音因素被电影艺术习惯力量视为异己一样,电影艺术也把电视艺术看成是自己的敌对势力,在美国就爆发了持续十年之久的电影电视大战。而事实上在各国都曾程度不同地发生过类似的影视大战。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家当时没有意识到声音的出现是不可阻挡的,它必定要进入电影并使电影艺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前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家们也同样没能及时地意识到电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强势媒体对于电影艺术的深刻意味。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电视技术给电影艺术带来的深刻影响的话,也许有一个说法是便捷的,那就是使电影艺术进入了电视时代。在探讨并努力准确表述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的本体存在或者说本性的过程中,有一个广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那就是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异同的探讨和争论。直至目前仍有人致力于电视艺术特殊性阐释和论证,即将电视艺术视为电影艺术之后的人类的又一种新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努力收集归纳其有别于电影艺术的特异之处。然而笔者始终认为,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差异,充其量只是同一类艺术形式内部不同种属之间的差异,而非人类基本艺术形式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的是一些量的、暂时性的、技术性或经济性的差异,而非艺术本体上的差异。也就是说,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是一致的,相同的。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异和分野正在和已经消失和弥合。“电视电影”这个影视艺术的新品类的出现与存在,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一点。[4]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宣布,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主要的和根本的意义,并不是在电影艺术之后、之外,使人类拥有了一个新的基本的艺术形式,而是使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视时代。其间变化之大,以致于事实上使我们已不便再用电影艺术这样的词语来意指人类的这一迟来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应选择并习惯于影视艺术或影像艺术之类的新词汇、新概念。不仅电视时代的整个影像艺术之内涵已非电影艺术一词所能涵盖,即使单就电影艺术本身来讲,在电视时代的一系列新生与扩展,如在制作与播放以及观赏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都已使电影艺术变得越来越不那么纯粹,不那么像电影了。大约是由于原有思维习惯的作用吧,人们只注意到了电视技术生长出了电视艺术这一重要事实,而且也许是吸取了历史上曾长期无视电影的艺术属性的教训吧,人们不仅一下子便认同了电视的艺术性质,而且似乎把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都用来发现和发掘电视作为艺术的区别于电影的特殊性,并急不可待地宣布电视是继电影之后的人类“第八艺术”。结果却忽视了另一个同样重要或者说更重要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美学本体上的一致性,更忽视了电视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所给予电影艺术的深刻影响。如果把这种深刻影响所包含的发展趋势也考虑在内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下面的结论:进入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即使还可以称之为电影艺术的话,也已基本上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即以光学成像为基本技术与手段的电影艺术了。

人类社会确是以加速度的形式向更高的文明发展进化的。就在电视技术的发展进步正在深刻而有力地刺激并推动电影艺术向新的深度与高度发展迈进,其势方兴未艾的时候,又一种新的电子技术——电子数码信息技术又勃然兴起于世,并给予电影艺术以及整个影像艺术以更为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场变革的来势之迅猛与内力之深厚,使人们真真正正地感到了绝对的应接不暇与别无选择。它既不像声音技术那样允许人们有一个怀疑、反对、认同的过程,也不像电视技术那样给你一个进行十年抵制大战的时间,而是在电视技术已经与电影技术趋于融合的基础上,一下子便出现在电影艺术的内部构成因素之中,它可以在你对其所知甚少或根本处于无知的状态,甚至根本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出现与存在的情况之下,就一下子从里到外全方位地包围并渗透于你了。

电子计算机成像(CGI)技术的发明是在60年代,进入70年代即开始应用到电影制作领域。1975年乔治·卢卡斯创建了专门为拍摄电影提供电脑技术服务的特技王国“魔光实业”(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简称ILM),这已清楚地意味着又一个电影艺术的新时代即将来临。1991年,柯达公司“数字化视觉效果处理系统”简称(INEON)的诞生,宣告了数字技术支配电影技术的时代的到来。而2000年,美国最大的电脑网络公司——全美在线(AOLI-S)与美国第二大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的结盟,则最终标志着最新的电影艺术新时代——后电影时代(Post-cinema Era)的来临。[5]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呢?

从技术层面讲,这一次的电影新技术革命,不是某种单一的技术变革,而是以电脑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包括电影、电视、电脑硬件与软件、电话、自动化工程、机器人等等新技术长期发展融合的集中体现。从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已没有什么影像是不可制作的),到电影制作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电影已可以不是拍摄的,而是“合成”的),再到各类新兴娱乐产品、产业的产生(如电脑游戏,实真经历,互动娱乐等),再到全新的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如只读记忆光盘、数字光盘、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互联网等),这一切不仅无一不直接引发着电影艺术的本性变革,更以集体的合力最终将电影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后电影时代”。

从艺术层面上讲,在后电影时代,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使电影艺术的奇观本性得到突现,超越了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而明显处于前景位置,直到产生所谓的“效果美学”[6]

纪实性与奇观性是电影本性的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在巴赞时代,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高扬,“纪实美学”也因之而成为电影艺术美学原则的主旋律。而当电子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电脑数字技术一经应用到电影特技制作领域,就使电影特技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意义而具有了美学内涵。从《星球大战》(1976年制作完成,电影史将这一年称为“特技效果的新生”)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年),从《终结者》(1991年)到《侏罗纪公园》(1993年),从《阿甘正传》(1994年)到《勇敢者的游戏》(1995年),从《玩具总动员》(1995年)到《泰坦尼克号》(1997年)……电脑特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真正匪夷所思的人间奇迹。[7]在20世纪最后10个年头里,电影也正是凭借这种对于传统电影技术来说几乎永远无法实现的银幕奇观的表现而重新定位了自己的大众文化坐标,并再一次战胜了画面小、影像差和音响弱的电视的。而当这种“追求技术魔力”、“致力奇观呈现”的“效果美学”成为时尚、甚至主流时,就不仅悄悄地改变了观众的观影经验和观影期待(从对电影叙事真实性的认同转移到对电影奇观和技术的欣赏),而且也悄悄地解构着电影艺术本身,将其融入到一个更为广泛的传媒体系之中去了。

(二)电影制作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使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电影理论趋于解体,并将最终改变电影本身的本体存在

虽然就全行业来讲,电影业仍然是一个“胶片”行业,但以卢卡斯“魔光实业”(ILM)为代表的数字化新技术正在排除电影拍摄放映的老式机械装置,电脑合成的数据人物和影像处理的仿真场景已经预示着电影工业成为“无胶片”行业的可能。就是说,电影已可以不是排演拍摄成的,而完全是电脑合成的。如果说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局限在于它的每一个艺术想象的实现都受到制作技术与条件的限制的话,而随着电脑数字技术支配电影制作,则最终完全超越了人类有限的想象力。它可以合成任何现实的、非现实的视听影像,只有你想象不出的,没有它制作不了的。这样一来,影像与物质实体之间的联系就变得非常脆弱了,影像本身不再保障视觉的真实性。再简单地讲就是,电影已不再是“记录”(Record),不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语),而是“合成”(Graph),是“实在的非真实”(Virtualirreality)。显然,当观众已清楚地知道任何影像都可以是数字化地制造出来的时候,人们对电影真实性的确信也必将终结。 (三)新兴媒体新兴娱乐产品的建立和新的传媒体系及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已经形成人类全新的“视听文化”,亦使电影艺术发生根本性变革,直至消失在新的系统之中

随着电视的出现,以及其后电脑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新兴媒体及新兴娱乐产业层出不穷,并逐渐形成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局面,电影不仅丧失了“大众艺术之王”的地位,更重要的电影与电视、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电影正在汇入更大的视听媒体洪流之中,这一媒体洪流从摄影化走到电子化,现在又到了网络化新阶段。

在这些新兴的娱乐产品或方式中,有两种产品或方式对电影的影响或者说改造最为深刻。其中一个是“互动娱乐”(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s),及由之而生发出的互动电影。这种互动电影为观众(用户)提供了这样的可能:从一个音像数据库选取素材,建立多种不同的电影叙事走向,事实上就是构造观众(用户)自己的故事。另一个是“实真经历”(Vivtual-Reality Experienes,简称VR)。“实真经历”是对真实的全方位(视、听、嗅、味、触多种感官的信息来源及其综合)人为仿造,并企图最终达成与真实的完全一致。“实真经历”的用户或者说参与者,或游戏者,可以进入一个电脑合成的人为环境,在那里自如地活动,与物体、人物和事件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叙事的结构和发展过程。传统的“视窗展示”方式和静坐式观影方式,让位于“活动中心”(activity center)式的“入门探寻”;被动的观看者,让位于能动的参与者。当电影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种水平或阶段时,即便我们仍然将其称为电影、看成电影,也不难理解和想象它同此前的、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已相去甚远,太远了。从内在的叙事内容与方式及结构到外在的展示方式、场所及观众的“观看”方式直到“观众”——用户由之而获得的艺术体验及审美感受都已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正如有些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互动电影”与“实真经历”与传统电影的最重要的区别之点,在于其对于经验的强化和对用户控制力的赋予。而一旦用户拥有了这种控制力,则无疑意味着对叙事可能性悬念的摒弃,同时也就意味着对观众的观影欲望的摒弃,因此,单从这一点来讲,已决定此类新电影要保持或形成观众——用户的新的引力或欲望,就必须构建自己的新的电影语法。

虽上述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电影艺术本体性变革尚处在开始阶段,许多新的设计和创造还处在初期和试验的水平上,还存在许多有待定型、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但其发展趋势已是如日东升。1997年第一部互动电影《黯淡》已制作并发行;“实真经历”也已进入实验试制阶段;网络电影更是早已出现,网民完全可以像电台点歌一样,上网“点看电影”。不仅如此,世界的高科技巨人们正在联手研制被称作“蓝牙计划”(blue-teeth)的可以将所有装置(电脑、电话、电视、音响、家用电器和各种数据库等等)共享的联动终端。其目的是只要动一动手指头(甚至动一动意念),你就能得到、看到和听到你想要的一切。届时,不仅人类的视听文化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就是人类文明也无疑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新阶段。

这是一场正在悄然行进中的电影技术与电影美学革命。经历这场革命之后的电影,即使不是烟消云散,也已是面目全非。而且确已可以看到或感受到使电影走向终结的新事物、新力量。

安德列·巴赞认为,人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所谓的“木乃伊情结”。其含义是说,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经历过的生活尽可能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仿佛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之免于腐朽,如木乃伊一般。[1]电影诞生之后,由于其所具有的对于视听信息的方便而直观的呈现能力,便成了这种情结最理想的承载方式。于是巴赞在1946年便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完整电影神话”的概念,认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全景。”[1]进入后电影时代之后,我们发现,这个“完整电影神话”即将和正在成为现实。电影的完整再现与电子游戏的人机互动作为两个向度的理想追求,即将和正在最后阶段实现融合。代表这种融合的就是“实真经历”技术的出现和走向完善。“实真经历”既代表人类真实完整地记录自己生活这一探索轴线的运动极限,也代表了人机互动的仿真追求的运动终点。在“实真经历”的时代,我们将会和正在看到,我们不仅可以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而且我们将无法区别这再现的现实(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现实的不同(进入“实真经历”过程的“用户”由于不仅接受了“实真经历”技术所提供的从视听到嗅味直到触觉的全面的虚拟的仿真信息而且被隔绝了全部的现实真实信息,因此直到“实真经历”结束,将根本无法分辨这种虚拟真实与真实的现实);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发现,我们不仅生活在实有的现实中间,我们也同时甚至更多地生活在虚拟的现实中间(比如我们不仅为现实生活中亲人的健康而欢乐,也为艺术虚构中的古人的痛苦而流泪)。其实很久以来或者从来就是如此的,只是今天恍然大悟罢了。更有甚者,我们还将看到,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的现实不仅越来越难以区别,而且处在一种密切的相互渗透与影响的互动状态之中。总之,对于现在特别是未来的人们,虚拟的现实将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甚至将构成他们的人生。

于是在事情的最后阶段,我们终将发现,人类从完整再现现实的艺术追求出发,最后又走回到了创造现实的生活本身。正如作为心理学家的电影美学家爱因汉姆所预言的那样,与现实不同的才是可以审视的艺术。如果与现实完全相同了,则是现实本身,而不再是艺术。因此,“实真经历”的出现,正预示着电影艺术的终结。[8]

引力与加速度的等价使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那么,虚拟现实与实有现实的等价又将意味着什么呢?到那时,也许终结的不只是电影艺术,整个人类思维与哲学都将发生目前还无法预想的深刻变化。

短短一百年,电影却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化,以至即将走向终结。回想它曾给我们带来如此巨大的、长达百年的欢乐,一时确实很难接受,而理智应当告诉我们,如果放在足够长的历史长河中考查,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所以,天才的巴赞才只用一个问句——“电影是什么?”来命名自己的文集。

【参考文献】

[1]安德列·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2]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4]王佳泉.电视不是第八艺术——再论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异同[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

[5]游飞,蔡卫.电影新技术与后电影时代[J].当代电影,2000,(4).

[6]虞吉.电影的奇观本性[J].当代电影,1998,(5).

[7]王群.科学时代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8,(5).

电影艺术形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影音乐;音乐形态;审美情趣

我们在感叹被影片《2012》震撼的同时,思考和重新审视着我们的审美观念。我们看到,音画形态高度完美结合的《2012》,对人的思维、视觉感受,产生了空间上质的飞跃。它已经超越了原有的以激发人的情感来达到和满足人的审美视觉的影片。其电影艺术“形态”本身已经超越了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提升了人们对新的音画形态的认知和审美情趣。该电影画面制作的精彩与音乐形态的完美结合,以及人物的情感色彩的展现,增加了电影音乐的形态表现所传达的音乐的内在情感,更加突出了影视效果和意义。

纵观影片的音乐与情节,以及音乐画面的相互制约紧扣、景象连生、一环扣一环,充分体现了在音乐、情节、人物、画面结合下的影片效果与含义。综合了思想性、艺术性、情感性、观赏性于一体,使观众在置身音乐形态的感受中,对画面的展开与视觉效果有了更深的感受与期盼。由此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与想象,真正体现出电影艺术的价值,好像在那一刻忘记了音乐所带来的效果而置身于情景之中。此时的音响形态已经超越了自身的效果,而置身于画面的整体效果,已经被画面紧紧吸引,忘记了一切。这种新的音乐形态的审美,已经被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所融化,此时人的审美已经完全被场面中的影像效果与音乐形态效果所净化。回眸时总在思考,为什么你的思维已经飞跃时空的屏障,使你的心灵得以碰撞……

一、电影音乐形态中的情感审美

音乐作为根植于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特殊形式,当它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运用于电影艺术,就使得电影的动态环境更加人性化,更增强了其感染性。因为,人的心灵是通过情感的外化获得表达的,其音乐形态必然与人的千丝万缕的情感休戚相关。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动态行为与音乐形态相互融合,加之数码时代的到来与高科技的飞跃发展相结合,重新诠释了电影艺术的价值观念。

一方面,音乐将人的情感的内在心理体验,以其特有的形式予以表现。电影艺术是以影像为手段,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因素,来自于剧情的需要发展,依附于人物、环境、表演之中。因为,情感审美是一个人的情绪、心理反应得到转移,这个情感转移恰恰是影视艺术的目的,它是人的“精神文化”营养与需要。所以,电影的动态与其音乐形态的结合,恰恰是人类获得“精神文化”的需要和满足的最佳途径。

另一方面,电影音乐形态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引导着人的情感体验,并通过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实现精神的外化。音乐魅力的核心在于提升人们的情感境界,即一种“艺术精神”世界,这种艺术精神是对自然、和谐以及美感的追求与呈现。从知识论和社会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倾向于人文,西方艺术倾向于科学,形成各自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偏重”。[1]11对于运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和审美,中国的音乐总是体现和表示某种人文精神与情感,并且通常通过音乐的渲染与引导的作用达到人们精神与审美追求。西方音乐由于受社会化环境和发展路径的制约,其音乐常常被视为这种特定环境下的人们对情绪的宣扬与表达,或者是纯商业化的运作,追求科技化与超前意识领域里的标新立异。近些年看到,我国电影艺术在秉承人文精神的同时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新的理念已经渗透在一些国际化的商业大片之中。

人们可以在创作音乐、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内容,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这种情感与心理反应在电影动态与其音乐形态的方式中渗透,使人们感受到了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魅力。诚然,音乐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因素,以及影音之“艺术精神”所引导的情感体验,这两者相互融合,达到满足人的情感外化的需要。而音乐之所以在这两个方面能满足人的情感外化的需要,是由音乐的性质及其表现的形态所决定的。因为音乐与电影的元素存在共性,音乐的音高、节奏、节拍、旋律的起伏与电影人物、画面、情节、发展是相互融合的,对人的内在精神追求有着天然的一致性。

此外,以叙事为主题的电影有了新的发展,即由电视剧来戏说。总体看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向着高层面的技术化、科技化、知识化、理性化方向发展,并且更加注重大众的观赏性和审美视觉。但是,我们从聆听与感受《一条大河》亲切质朴的音调,《台》的缠绵与悠扬的同时,体会到音乐旋律唤起人们情绪的起伏,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情趣不变,也就是人们在音乐形态下的情感审美不变。

二、电影音乐审美的立足与发展

电影音乐的审美是视觉与音乐结合的共同产物,二者共同存在于一种集合动态之中。电影艺术离不开音乐的动态化效果,其存在价值与上升的空间需要通过音乐的动态化才能得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电影与音乐共同创造“美”的特性,并且以此来完成“美”的形态表现。

“音乐的存在首先是音乐行为的存在,即操作行为与参与行为两类。所谓操作行为指的是音乐技术上的操作行为,音乐参与行为指的是所有与音乐活动相关的行为”[2]271。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恰恰为音乐所需要的行为与动作要素提供了最佳的模式。影片画面的层次与推进和音乐节奏因素的吻合,直接影响人的音乐视觉与听觉的审美,使人产生对二者行为动态表现的美的感受。在影片《2012》中,我们充分体验到一种实现艺术的,强烈的美的震撼之感。

音乐的审美始于音乐模仿自然音响的混沌状态时主体而产生,即音乐模仿自然音响为美的狭义解释;另外,以人物动态、性格、情感模仿为主导思想的审美思想。音乐情感在承认人类情感是自然的一部分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的情感是受外界自然音响刺激和模仿的产物。情感说的一派主张,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是内在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人的意识深处本能的对美的追求,是促成画面与音乐合成一体的重要因素。可见,音乐情感强调的是人性化的理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在音乐中的地位。音乐愉悦说强调的是音乐传达过程中的愉悦、娱乐效果,其对象是以社会中的大众化、通俗化艺术阶层的欣赏、评论、审美为目的。卢梭则定义音乐为“将声音组合成悦耳的东西的艺术”[3]37。音乐将电影与人的感观反应联系起来,由此给人的审美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正因为音乐强调对人的感觉,从而更突出了电影艺术的人性化色彩在音乐中的体现。电影艺术的发展与审美总是不会脱离人性化的主体特征。因为,人是艺术创作的主体,电影与音乐是人的视觉与听觉结合的最佳艺术形式。

审视当今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不难看到,西方艺术审美理念已经渗透在影片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影片在立足感性审美的同时,突出地添加了理性审美的成分在其中。其实,西方艺术在音乐艺术精神发展路径上与中国大相径庭,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西方哲学观是一种受几何学、原子学等科学影响深远的哲学观,当它影响到西方音乐艺术精神时,其影响的程度与内容已因为主体及内核的差异而不可能相同。在主体上的不兼容,毕竟自然科学与艺术在思维方式、技术含量、知识基础要求等方面有巨大的差异,主体上的不兼容看起来会导致西方艺术在西方社会的发展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科学影响的程度有所降低。但西方社会的内核――作为科学存在基础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却依然深层次地影响了西方艺术与审美的发展。

三、电影音乐审美的行为导向

当今电影艺术已成为主要的社会文化内容之一。人们通过观赏各种类型的影片,达到自身欣赏和审视电影的整体艺术价值的目的,由此产生对人的审美、性格、情感、心理、感官意识、世界观、人生观等因素的影响,这是人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直接体现。其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音乐审美对人的行为起到了导向作用,并由改变人的行为而改变人的生活。其音乐创作与贯穿、围绕和代表艺术作品创作者和音乐创作者对生活、对情感、对人生、对世事等的理解,并通过影片传达给大众。当创作者使自己的作品观念化的时候,音乐作品已不再以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为指向,其观念化了的作品自然会以作品中的观念传播给大众。电影的观赏性在于符合大众的审美视觉与自身的创新行为与大众的思维想象的一致性,达到了这种“一致性”,其艺术化、观念化、音乐化的理念与审美价值才会被大众接受和欢迎。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达到艺术作品的整体的“一致性”。

影片《2012》的音乐形态与行为动态的结合堪称完美精湛,更是让人赏心悦目。人们在欣赏和感受一种惊心动魄的同时,又恰似身临其境,之后更会回味无穷。由此,总让人联想起《泰坦尼克号》和那首魂牵梦绕的《我心永恒》,壮观的场面与凄美色彩的音乐,就像幽灵引导着你,在大海上漂游。影片《2012》的创作,跨越了陆、海、空三个层面,较之《泰坦尼克号》的大海畅想曲,内容更加丰富,更增加了观赏性。两部影片的结尾,均表达了人类“爱”与“生”的永恒。这两部影片的成功,符合了大众审美的观念和思维意识下的基本标准,其创作理念及内涵与大众达成了一致。

此外,现代大众对艺术流行元素审美的视觉也在发生改变,艺术偶像的形式与思维模式观念与其存在方式也正在趋于新的发展之中。其观念与标准通常是艺术家的观念,依赖于其见识的品质、对艺术的领悟、揭示艺术的特殊能力等要素,但其最重要的影响要素是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在特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观念。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与文化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观念不同,但是从审美视觉来看中西方艺术家的影视作品,当代艺术审美的差异在逐渐地接近。

中国的艺术作为强调线条感的特殊艺术,它与音乐及诗词曲韵之间具有深厚的渊源相关,具有表现刚、柔,清新脱俗、妩媚大方等丰富情感和内容的能力。我国的音乐自生成之初就形成了一种人文化的非几何化线条,常自由穿行于时间、节奏中,即便是多声部旋律线条,也不像西方音乐旋律线条那样,拘泥于几何空间与和弦对位――“光影透视的立体设限”[1]4。艺术就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是人在技术制作的过程,这种制作技术就限制了人的行为,使其具有确定方向性质的导向,其实也是一个审美过程与审美导向的形成。

总之,电影音乐自身的审美功能不可扩大化,其音乐形式应该立足和体现影片的本质,将声、像结合效果与人物表演相融合,把握人性化因素的感召力,使之更好地体现人的审美情趣,这也是人们需要与期盼的。电影音乐形式对于推动新世纪音乐风格流派和丰富电影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电影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的可塑性与人性化因素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这是两种艺术形式结合的共同点,都在追求的审美理念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2]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电影艺术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微电影 发展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4.0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微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高峰,不仅专业视频网站如优酷网、搜狐视频、新浪视频纷纷推出自制剧,而且连电视台都开始推出以播放微电影为主的电视栏目。与此同时,各种级别的微电影比赛相继展开,如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天下乐田电影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全国省级电影频道联盟等共同打造的“首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旨在着力打造全球性权威微电影赛事,发掘微电影人才,推动微电影发展。微电影在很短的时间里取代了网络电影、网络自制剧等称呼,成为大街小巷人们津津乐道谈论的时髦话题。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欣喜微电影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到其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保证微电影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电影与微电影

网络时代的盛行催生出与这个时代、文化相适应的艺术形态——网络艺术。网络电影是网络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指专门针对网络传播制作的,具备传统电影艺术特征和网络传播特征的电影艺术形式。比起传统电影,它具备数字化、个人化、互动性、随意性等特征。网络电影的出现使电影真正由“艺术家的艺术”变成了“普通人的艺术”。[1]网络电影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类别来分,有微电影、中短片电影、系列电影等三种形式;从创作方式分类,有互动式电影、恶搞电影、游戏电影和静电影等四种形式;从拍摄手段分类,有手机电影、照相机电影和摄像头电影等三种形式。微电影是网络电影的形式之一,它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微小电影艺术形式,其显著特征是超级短小,片长仅为30秒-300秒。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是由凯迪拉克以国际大片的规格打造,吴彦祖主演的微电影《一触即发》。这部影片虽然只有90秒,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却呈现了完整的的故事情节,具备了完整的叙事结构。[2]

二、微电影发展迅速的原因

微电影是网络电影众多形式中发展最快的,甚至出现取代网络电影成为网络电影类艺术的统一称法的趋势。究其原因,微电影除了具备网络电影草根参与性强、满足自由创作与自由传播等共同特征以外,它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微电影的艺术形式非常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众所周知,2009年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中国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是传播速度快、传播介质移动化、传播内容微小化。微电影具备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所有特征,长度短,内容小,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快速传播。

第二,微电影的艺术形式满足广告消费者的审美需要。在媒介发达时代,消费者的媒介素质不断提高,原先生硬的、简单的、叫卖式的广告已经越来越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当广告遇到微电影,微电影叙事节奏快、内容短小的特点可以很好的把品牌、产品通过故事和流动影像来包装、传达,潜移默化的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相比电视广告等传统媒体,微电影营销的性价比非常高,其传播范围之广、接受度之高、以及传播成本之低,吸引了众多品牌商尝试和采用微电影营销。其中有凯迪拉克、桔子酒店、梦洁家纺、周生生珠宝、网易等品牌已经成功运用了微电影营销推广自己的品牌,其微电影在各大视频网站、社交网络平台免费传播,点击率均在百万以上。[3]可以说,广告主的积极参与大力推动了微电影的发展。

第三,微电影的传播满足了网络时代受众“浅阅读”的娱乐需求。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没有大把的时间对每一条信息进行仔细的研读,阅读正在从“深阅读”向“浅阅读”发展,“ 尼葛洛·庞帝指出,在电脑和数字通信呈指数发展的道路上,人们正在奔向突发性剧变的临界点。网络阅读不需要阅读全书即可找到所需信息;快节奏的生活不允许人们更多地停留。诚如新浪网新闻24小时更新模式的创造者、总编辑陈彤所言:对于网站来说,深度始终是第二位的,短、平、快是网络媒体不可抹煞也不容更改的特性。李敖在凤凰卫视的电视节目上解构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艰深晦涩的历史文化话题,“让李敖去读书,我们去读李敖”,凤凰卫视的这句口号充分反映了大众阅读避繁就简的求浅心理。”[4]从“深阅读”到“浅阅读”的转变,一方面使得信息可以以一种平易的解读方式出现,另一方面标志着人们的需求从知识获得转向轻松、轻快的阅读氛围,人们的审美需求朝着娱乐化趋势发展。微电影由于受到时间长短的限制,拍摄的题材、类型及内容深度都会受到限制,具备情节简单、娱乐性强、个性化的艺术特征,充分满足了网络时代受众“浅阅读”的娱乐需求。

三、微电影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微电影具有广大的网民基础及广告主的积极参与,专业制作团队看到了其巨大的发展前景纷纷加入到微电影的制作中,如6月18日,华谊兄弟与中国电信天翼视讯共同打造的微电影频道正式上线,正式宣布在“微电影”产业方面展开全面合作。[5]在广告主、专业制作团队、播放平台、网民的共同参与与合作之下,微电影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事情的发展都是双面的,过快的发展速度既可以让微电影更快的成熟与繁荣起来,也可以让它更快的走向衰落。研究微电影的发展,发现其存在定义不清、监管缺失、过度开发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微电影的健康发展。

第一,模糊不清的定义阻碍其发展。微电影的发展过程太快,似乎一夜之间所有的网络电影都被称为微电影,无论电影的时间有多长人们都将其称为微电影,短的有几十秒,长的甚至五六十分钟。这对网络电影和微电影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一方面忽略了网络电影的其它形式,不利于网络电影的发展;另一方面过度强调“微”,既不利于保证网络电影的艺术性也不利于微电影的艺术创作。微电影的定义目前存在争论,争论的主要内容在于微电影的长度,传统微电影的长度定为30秒-300秒,但就目前微电影的发展来看,300秒已不能满足微电影发展的需要,时间需要适当的延长,但是再长也不宜超过20分钟。

第二,草根的积极加入带来的微电影创作主体构成的变化,对微电影传播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了普通网民们的创作积极性,这为电影发展提供了鲜血的血液。“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发展要解决的五个问题中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电影原创性匮乏,同质化倾向严重,跟风现象泛滥。创新是电影质量提升的一条有效路径,创作者思路的改变可以提高影片的竞争力。草根的加入,可以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一些好的点子,好的创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动电影形式和内容的效果。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缺失。我们知道,传统的电影大多数由电影厂生产,拍摄电影时选择完全符合国家利益和公众道德水准的影片,在拍摄中,内容选择和演员安排都有一定的标准。到1997年,伴随着电影改革的脚步,民营企业在电影行业逐渐取得了制片、发行、院线等各条产业链的“准入证”,开始加入制作。即使没有国有的身份,民营电影公司制作内容时也自觉承担起把关人的作用,而且最后也要接受国家广电总局的审查。但是,草根加入到电影制作中之后,监管难度大大增加,会有一些违法、不健康的内容出现在微电影中,只能依靠网友们的个人自觉和职业素养,这对微电影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第三,过度的商业开发使其存在失去大众基础的危险。我们知道微电影之所以能发展如此迅速的主要一个原因在于视频网站、专业团队、广告商的推动。由于广告商的加入解决了微电影盈利模式的问题,得到资金保证的视频网站和专业制作团队联合开始大批量的生产微电影,微电影的艺术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快速提高。但是,网络电影起源于草根们的自娱自乐,它的创作是从精英走向大众,是无功利性的,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个性化的自我展示。网络电影之所以深受网民们的喜爱,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草根创作者的有感而发,作品中饱含着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就像《老男孩》之所以能打动广大网友,原因在于剧中肖大宝和王小帅两个中年男人执着追求梦想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观看者,“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头仰望着满天星河,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如果有明天祝福你亲爱的。”看着筷子兄弟执着的表演、听着深情的演唱,我们再次泪流满面,为了筷子兄弟,为了自己,为了逝去的青春,更是为了被无情地风干的梦想。

过度功利性的商业运作,使得微电影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越来越专业、品质越来越精美的同时丧失了微电影最初由草根们带来的感动与真诚。虽然在短时期里微电影的创作会发展迅速,但是,长久下去它会失去大众养分,慢慢枯萎。

网络电影是电影艺术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衍生出了的一种新兴艺术形式,与影院电影、电视电影一样,它不但是电影形式新的补充,而且具备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应该得到保护及推广。微电影作为网络电影的一种形式,非常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了能更好的推广及发展微电影,我们应该重视它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首先,应该明确网络电影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兴电影艺术形式,完善网络电影的理论建设。明确微电影是网络电影的形式之一,明确微电影的定义、范围及艺术特征。

其次,防止过度商业开发,加大监管力度,出台政策措施,加强行业自律。

第三,在专业化发展趋势之下,给广大草根爱好者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及平台,保护草根创作者的创作需要。

微电影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在喜爱,欣赏、创作、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及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晓茹:《网络电影艺术特征及传播价值分析》,《大舞台》,2011年2月。

[2]杨晓茹:《网络电影传播趋势研究》,《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6月。

[3]《微电影《易景无贼》火热上线,视频创新营销成亮点》,。

[4]陈梦雪:《浅谈网络时代个体阅读方式的改变》,《中国报业》,2010年第1期。

[5]《网站片商扎堆制作微电影,繁荣背后恐现泡沫》,http://。

电影艺术形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学;影视艺术;影响

法国的艾·菲兹利埃说过:“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大问题:‘电影能够为文学带来什么?文学能够为电影带来什么?’”①近几年来电视剧迅猛发展,它和电影已经成为并驾齐驱的两种艺术形式,并且有超过电影的发展势头,所以“影视艺术”取代“电影艺术”成为人们讨论当代银屏艺术的经典词汇,所以文学和电视的关系也可以归结为上述两大问题。不论是电影或电视,文学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影视艺术综合程度较高,文学又有严谨而规范的形式,反过来说文学发展的历史比影视要久远得多,影视之于文学的作用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了。所以本文主要探讨文学能够为影视带来什么的问题。

从20世纪初开始,电影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电影电视虽然算是一个“年轻人”,但与文学这一“长辈”的影响不无关系,从最初,文学就是电影电视的一根拐杖,对其影响巨大。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电影艺术对文学作品的借鉴,电影创作以文学作品为蓝本。通常电影艺术从两个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借鉴:一是,电影艺术不是直接取材于生活,而是通过改编文学作品而来,电影不需要对生活进行提炼,文学已经完成了这一使命,它本身就站在了生活的肩膀上。我们看到的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大多都有文学原著,有些甚至就是文学原著的同名之作,把文学作品的故事通过另一种艺术的样式表现出来,这些被搬上银屏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故事性较强的戏剧作品或小说作品;二是电影艺术从文学中引入思潮、观念、风格乃至技巧,不管中外文学,进行文学创作总有着一定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各成一家以后又相互融通,这些理论和方法像叙述视角、象征手法的运用等都影响着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总的说来,中国的电影艺术可以说是在文学的抚育下慢慢成长起来的或者说是喝着文学的奶水长大成人的。

在世界电影史上,大量的影片是根据名著改编而来的。在中国,有两个时期是电影艺术家们大量利用和借鉴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时期,一个时期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就如现代话剧的草创期没有剧本、没有成熟的舞台体系一样,电影艺术的起步阶段缺少专业的编剧,拿不出像样的、让观众喜闻乐见题材,只能利用已成熟的文学资源,像一些小说、戏曲都曾经被电影艺术家看中,用新的艺术样式搬上了银幕,甚至,连当时标新立异的刚诞生不久的文明戏也在借鉴、参考的范围之内;还有一个时期,就是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这一时期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时期,由于思想解放,好多被冰冻多年的作家、作品都有机会浮出历史的地表,不再只有鲁迅在“艳阳天”里走在“金光大道”上,好多被错误评判的作品也得到了到肯定,由于观念得到了解放,在文学创作上,题材也多样化起来,本应是文学的表现、但被禁忌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回归到文学中来,外来文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不断渗透进来,所有这些变化都使得电影艺术有了丰厚的改编源泉,可选择的范围大大拓宽。当时有很多电影都是因为原著在社会上的影响较大,所以成为电影的选材,如莫言的成名作《红高粱》,1986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3期,不但在文坛引起轰动,后又被读者推选为年度“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之后被改编成电影《红高粱》。在国外,一些知名作家的经典作品也大多被电影艺术家所改编,《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等经典影片为观众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心灵震撼。

为什么电影必须借助文学这根拐杖才能不断向前迈进?文学到底能给电影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文学原著为影视作品提供了文化资源。曾有世界知名导演谈到过,文学给了导演很多东西,文学表现生活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个体生命,导演的所见所感终归是有限的,所以要想深刻了解生活、生命这些复杂多变的命题的真实,文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影视艺术作为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本身就包含着文学艺术的因素,中国第五代导演是较为叛逆的一代导演人,他们追求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但他们的电影依然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很多电影作品也是来源于文学作品。张艺谋曾说:“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你仔细看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会发现所有好电影几乎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我们谈到第五代电影的取材和走向,实际上应是文学作品给了我们第一步。我们可以就着文学的母体看它们的走向、它们的发展、它们将来的变化。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②张艺谋是中国的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从“五虎将”时代到“三个火”时代再到“单飞”时代,他都在第五代导演席中稳坐,他的电影艺术的成功与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开掘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他对小说中地域民俗的大量表现、神秘文化想象的开掘,都是他的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

2.文学原著是影视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是有区别的,但也是相通的,从审美上来说都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及对美好人性的呼唤,从形式上来说,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文学因素也都存在。

文学是电影的拐杖,不单是向电影艺术家提供故事框架,更重要的是向其提供艺术创作的灵感。这就需要电影艺术家能用灵魂与作品对话,就像曾经有诗人说的那样,诗人需要听懂花的声音,电影艺术家要把文学看做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一种艺术化了的认知方式。对于诗人而言,要认识世界,要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情,无疑灵感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但诗情不能凭空产生,需要客观对应物。同理,对于电影艺术家而言,文学作品就是诗人的“诗情之源”。张艺谋曾经尝试着自己编写自己的剧本,但却不够成功。对此他也坦言,如果让导演们自己去写作,他认为他们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因为他们的生活积淀不够,所以不能写出比较深刻的东西。我们几乎可以为张艺谋的每一部电影找到来源。他自己也曾经解释说他喜欢在空余时间看杂志、看小说,其实是想找点什么。他要找的不仅仅是值得一拍的故事内容,也是在找让他眼前一亮、无法克制创作的启迪、灵感。从文学原著中寻求灵感不仅是张艺谋一个导演的经验之谈,很多优秀的导演能创作出经典作品来都是文学原著的力量和作用。

文学历史悠久,它是人类对世界探索的另外一种方式,是生活之外的生存空间。在这源于生活又异于生活的空间中,影视艺术家们可以体会到一种别样的审美视角、审美眼光。另外,作家尤其是思想深刻的作家长期的创作经验的积累,使得他们在揭示人性的深度、描写时代社会的复杂性、判断国家民族命运等诸多方面,比一般的影视艺术家都要更成熟一些。因此,诸多导演都会把文学作品作为自己电影作品的首选,最优秀的导演选取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这种强强联合的趋势使中国的电影艺术得到了不少赞誉。

3.文学的思潮、观念、风格乃至技巧的引入,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的运用,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

在我国新时期后,不仅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文学的叙事方式、结构方式甚至文学的思潮、技巧等都被电影艺术所借鉴,推进了电影艺术的发展。艾·菲兹利埃指出:“我们应该看到,文学除了能够为电影化的移植提供作品之外,它能够为真正的银屏创作提供丰富多样的风格和形式:神话和传奇、主题、情境、体裁风格、美学观念,尤其是语言风格、人物心理和读者心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因此,归根结底应把两种语言之间有益的关系这一方面放到共同的美学和文化背景中考察。”③

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学姻缘关系的基础就是二者有着共同的美学和共同的文化背景,这样,中国的电影艺术就会把中国文学的创作、发展自觉地作为自己的参照物,紧跟在文学的身后以追赶社会与文学的潮流,同时也发展壮大自身,

另外,中国的文学中所蕴涵的民族传统也极具吸引力,它会对电影艺术的文学特征的表现产生强大的影响。因为自身历史久远,中国文学包孕的民族传统较之中国电影要丰富和厚重得多,在文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代的文学创作者不断进行传递和积累,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因此,中国电影不可能脱离开中国文学来显示自己的文学特征。文学的传统已沉淀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即便艺术形式发生变化,但核心的民族传统必定会表现出来,这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组成要素。诸如意境营造等多种文学的表现技巧都已被影视艺术家运用到了影视作品中来。

电影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它成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必然会结出中国化的“果实”。“意境”是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艺术的至高追求,中国影视艺术家对意境美的追求不仅强化了电影的民族、本土特色,也提升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准。在张艺谋的《红高粱》中,那一片片旺盛生长随风摆动的红高粱的出现,引起观众无限的遐想与思考,那是对生命力的礼赞之歌;电影《林则徐》有一个场景是江畔送别,导演为了营造诗的意境,让主人公远眺江流,只见江水与帆影,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展现了林则徐与邓廷祯的惜别之情。

中国电影向中国文学学习了对意境的营造,展现了中国美学的思想境界,这只是文学表现技巧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先声夺人的运用在电影中的运用也相当广泛。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方式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后来张爱玲在《金锁记》中也沿用这一方法写出了主人公曹七巧的出场。中国电影也从文学中引入了这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技巧,在《老兵新传》中,大家正在讨论谁到北大荒工作时,镜头中没有人物出现,而先是一声“我去”的声音,然后屏幕上才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观众对老战士的认识是由声及形。在《幸福时光》中,影片开篇是一男一女关于结婚事情的讨论,直到男声说喜欢胖的、不喜欢瘦的女人时,镜头前才开始出现了一男与一胖女。中国电影能够形成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它对文学的审美传统及表现技巧的借鉴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有了文学这块土壤,中国电影这个年轻的舶来品,才能在中国开花结果,成为国际影坛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由上可见,文学在电影电视的发展中真的是功不可没,正如导演C·格拉西莫夫所说的:“文学是一切艺术中间具有最大容量和最高智慧的艺术。正是这些主要方面使得文学在一切精神财富中间按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而言,具有不可动摇的位置。”④

注释:

① [法]艾·菲兹利埃:《文学和电影的关系》。

② 陈墨:《新时期中国电影与文学》,《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

③ 《世界电影》,1984年第2期。

电影艺术形式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电影;舞蹈;辩证关系;印度电影

舞蹈是人类诞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优美、灵动的肢体动作成为人们传递信息和沟通情感的手段。作为“第七种艺术”电影的诞生,以其独特的视听记录特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情感。当电影邂逅舞蹈,当人类第一次通过媒介将流动的光影和跳动的音符、柔美的舞姿记录在了胶片上,我们的视野开阔了。从此,流动的光影因舞蹈而绚丽、唯美抑或深刻,舞蹈也因银幕而多姿、开阔、丰富。

一、流动的光影与舞蹈

(一)电影的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使之看起来像实在活动的形象。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电影诞生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建筑之后,所以常被人们称作‘第七种艺术’”[1]357。

视听性是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电影是一种流动的艺术,欣赏电影不同于欣赏其他艺术形式。由于电影这种流动的艺术形式首先使受者接受到的是一种幻觉的活动影像,而这种幻觉的活动影像来自摄影机高速开关的快门。快门的一开一合快速定格下一个个静止的画面,通过精心的剪切和加工,当孤立的一个个静态画面以高速度放映出来时就会给观众呈现出具有运动感、幻觉感的银幕影像。

综合性是电影艺术的另一重要特征。“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电影吸收了其他艺术种类的多种元素,形成电影自身新的特性,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动态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于一身,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成为本世纪最具影响的一种大众化的艺术。”[1]359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对其他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吸收,比如,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摄影师从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中汲取有助于电影成功的造型感和审美性。一部成功的电影更是离不开好的、相得益彰的音乐。音乐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电影的灵魂。“电影剪辑节奏的控制、语言节奏的美感和韵律、听觉的感染力以及氛围气氛的烘托渲染和陈述都离不开音乐的配合和灵感。”[2]

(二)舞蹈及舞蹈欣赏

据艺术史学家考证,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在舞蹈艺术的推动下,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与文明的逐步提高,诗歌、音乐、绘画、戏剧、电影等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被相继创造出来。“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内,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3]

从广义上来说,舞蹈可以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但从艺术的角度讲,要想真正能动地感受到舞蹈内在表达的深刻含义还是需要一定的欣赏能力的。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舞蹈在电影中出现的内容与形式也日趋成熟。

舞蹈欣赏通俗上理解就是人们在欣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和情感的交流。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能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丰富的生活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二、电影为舞蹈的发展“推波助澜”――舞蹈数字化

诞生在100多年前的电影,依靠其独特的视听记录特性,第一次将舞者的流动的身影记录在了胶片上,通过电影的舞台再现给千万双眼睛。可以讲,电影为舞蹈的发展“推波助澜”。从此,银幕因舞者而多姿,舞者也因影视而光彩。

“数字化舞蹈”是一个广泛的定义,目前学界对其也没有统一的界定。大多数学者认为,“数字化舞蹈”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随着舞蹈上网人群的增加以及电脑技术水平的提高,借助数字化途径进行传播和创作的一种新式形态。

舞蹈的数字化使舞蹈的表现更为丰富,使舞蹈的传播更为便捷。随着数字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演变、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新的时代赋予舞蹈更多新的内容。模拟摄像机和DV摄像机的出现和日益普及使得舞蹈的表演平台从富丽堂皇的剧场、灵活多变的户外环境走向了家庭电视机,走向了电视台的摄影棚和转播画面,成为瞬间共享的影像和表演。它的出现让人们体会到舞蹈的精彩魅力,有利于提高全民舞蹈艺术鉴赏水平,并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舞蹈事业的发展。

三、舞蹈丰富了电影画面的表达

(一)舞蹈与印度电影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娱乐市场也加速着其全球化的进程。在当今的电影世界里,好莱坞席卷全球电影市场,但是有一处却是他们难以撼动的,那就是宝莱坞。宝莱坞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工业,每年出品 900 余部影片,其中大约有 500 部属于纯歌舞电影,是美国好莱坞产量的三倍,每年高达 50 亿人次的上座率是印度电影票房的基石。电影业是印度最庞大的娱乐产业,不论是其国际影响、受众数量还是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这是印度任何其他娱乐产业都无法与之抗衡的。

许多人一提到印度电影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其中的印度歌舞。这种以身体语言来表达心情的舞蹈,总会令人无限遐想。印度电影成功地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第七艺术”中,舞蹈和音乐的融入也使印度电影更加具有民族性。在印度有一个十分常见的神像,这个神像就是舞神,她是印度教中的大神湿婆,在印度舞蹈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印度教认为,舞蹈就是由是湿婆创造的,因此,湿婆神成为印度舞蹈的化身。歌舞成为印度电影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电影的最显著标志,同时也成为印度民族电影的最耀眼的表征。[4]在一部标准的3小时宝莱坞电影中,平均每隔 30 分钟就会有一段歌舞场面。这可以说是印度电影创作者与观众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这种形式也为印度广大观众所接受和喜爱。从20世纪50 年代风靡全中国的《流浪者》到新世纪红遍大半个世界的《拉嘎安》,印度电影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载歌载舞的艺术风格却依然是它不变的主旋律。舞蹈这一艺术元素在电影中不仅起到了表意的作用,更成为一种线索贯穿于整部影片中。[5]

(二)舞蹈准确刻画出了影片人物的内心世界

电影是通过胶片组接画面语言,是一种运用蒙太奇的表情达意的生活化的艺术。要求故事的完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更侧重于故事性。一般来说,以运动画面为叙事媒介的电影并不适合对人物的深层、复杂的内心体验加以传达,但“舞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舞蹈就其本性而言,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舞蹈属于动态的表现艺术或者说属于表情艺术。它担负的使命不是摹拟(再现事物的外部特征),而是比拟(表现性格的内在实质);不是讲述连贯、曲折的故事,而是通过某些“闪光点”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抒感、 烘托环境。

比如印度电影中的杰出代表作――《阿育王》,不夸张地说,它完全可以代表整个印度电影歌舞。影片中卡瓦奇公主一路寻找爱人的歌舞让每位欣赏过此片的观众印象都非常深刻,为了找到爱人不惜一路跋山涉水。在温柔的歌声与笛声中,卡瓦奇公主一路歌舞,使听者感到自己的心慢慢与之合拍,柔柔地与之同时忧伤。 特别难忘的是阿育王与卡瓦奇公主在梦中相见的那段音乐和舞蹈,舞蹈画面浪漫唯美,倾听这段音乐,如同感受着一场分离了一生的爱情,那种两两相望望不见的思念和悲痛锋利如刃,割在心上,没有血,只有泪。音乐流过心间,总会有痕迹,却说不出哪里有一个伤口,在轻轻轻轻地痛。心中的思念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而等着的一个人今世不再来。

(三)舞蹈为电影增添独特的民族特色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宗教在印度有长期的历史渊源,多种宗教在印度同时长期存在,印度人民对的虔诚程度也是世界闻名的。在宗教的浸染下,印度文化也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印度教,便不会有被今人称为印度古典舞的舞蹈艺术。

作为印度最流行、最重要的娱乐与交流手段,一直以来,印度电影都在坚持自己的民族个性,植根于印度独特的民族文化,闪耀着美丽的民族文化的光辉。众所周知,印度电影歌舞以色彩华丽的民族服装,特别是色彩绚丽的纱丽、动人心弦的音乐、浪漫的故事情节、婀娜多姿性感迷人的歌舞、节奏明快的旋律、气势恢宏的场景,演绎出色彩浓烈的艺术画面。印度电影业的成功充分说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族舞蹈传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绚丽多彩的舞蹈形式。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红高粱》获得了多项国际荣誉,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作为影片不可缺少的抬轿这个片段,导演有意识地运用汉族舞蹈 “颠”这一元素,把影片带到了一种更加喜庆和真实的意境。上下左右大幅度的颠和悠,富有律动,如此动态中主人公的初次亮相给观众以独特而强烈的印象。电视剧《大唐飞歌》中那一段段的中国古典舞蹈所表现的宏大场面,烘托渲染了大唐“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的国泰民安景象,使影片更具有感染力。

同样是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十面埋伏》,民族舞蹈也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为电影的精彩增分不少。影片“以舞会武”这一镜头,可谓进入舞蹈的新经典系列。“刘德华用豆子击鼓,章子怡扬起水袖鸣鼓,一静接一动,将舞蹈的曼妙与武术力度的铿锵融合一体,拍出舞一般的比武,展示了中国武打的美感,悦目而典雅。”[2]随后影片中的“花地被围”这一镜头随着人物的游移和命运的跌宕起伏,在一逼一退中,镜头有韵律地移动,引发出双人舞与集体舞互动的节奏,让观众爱上了这部电影,也爱上了电影舞蹈。

总之,电影和舞蹈作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之间密不可分,有联系又有区别。电影中的舞蹈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但无一例外地都给我们带来了美的启迪和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看到,电影在舞蹈的发展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而舞蹈也为电影的表现内容与形式增色不少。当电影邂逅舞蹈,当人类第一次通过媒介将流动的光影和跳动的音符、柔美的舞姿记录在了胶片上,我们的视野开阔了。从此,流动的光影因舞蹈而绚丽、唯美抑或深刻,舞蹈也因银幕而多姿、开阔、丰富,二者之间相辅相成。舞蹈这一古老的艺术借助电影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以及思想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彤,韩俊武.论影视作品中的舞蹈画面[J].电影文学,2010(22).

[3] 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10.

[4] 江东.印度舞蹈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电影艺术形式范文第7篇

一、平面设计对电影发展的影响

电影作品与艺术设计休戚相关。平面设计元素在电影发展过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平面设计已经成为电影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呈现我们面前的所有电影作品几乎都进过导演的独特设计与安排。尤其随着电脑合成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与电影技术更是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而且在这些方面他们也都成就各自的艺术高度。电影艺术的发展为平面艺术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而平面艺术的发展又为电影艺术的进步提供了一个个精彩的画面。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含多种艺术形式,其中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整合成为电影艺术发展的基础所在。自电影诞生以来,其发展历程便于各种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影的发展需要对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借鉴,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内容上,凡是与艺术相关的都可以作为电影发展中的重要元素。当今的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斥着绚丽多彩的平面图形。我们所认为的平面设计也大都是关于图形的设计与整合,其不同之处就是图形所承载的信息和传达的内容存在千差万别。图形设计对媒介空间的要求较高,设计师通过各种符号的艺术化处理使其更加具备广泛的艺术空间。因此,平面设计就是对一维空间和各种元素的整合与设计,这些设计元素需要进过设计师们的艺术处理使之具备更加独特的功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平面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他们在这些方面融入了更加先进的现代元素,从而使得这门艺术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提升。

二、平面设计与电影海报的融合

平面设计在电影发展中的一个最直接的应用便是电影海报的设计。纵观电影发展史,每一个阶段的进步无不伴随着电影海报艺术效果的提升。海报是电影与观众见面的第一个窗口。他向观众介绍电影的基本信息和精彩片段。尤其是随着当前电影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观众在走进电影院之前面临众多的选择。一部电影如何做到吸引观众的第一眼便成为商家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为此他们在电影海报中投入大量精力,制作更加醒目和更具表现力的海报。而这些海报的设计就完全是一种平面设计艺术。如我们所熟知的一些著名电影,如《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等经典的电影海报,伴随着电影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电影海报这门单独的艺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电影海报主要以手绘形式呈现,随着摄影器材的不断发展进步,电脑合成技术在这些部门的发展中起到了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1.字体设计在电影海报中的作用。文字传达的信息是影响人们对电影了解的一项重要功能。海报中要求文字应当能够简洁明了的将重要信息传达给观众,例如电影主演的名字,电影的名字等等。这些都是影响观众选择电影的重要因素。随着平面设计艺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这些文字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达信息等功能了,而且还要通过独特的艺术设计,确保字体更加具备影响力和感染力,能够将观众的目光吸引过来。为此设计师们还要进行字体设计。就内容而言,海报的文字应当高度、精炼的概括整部电影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是影响观众选择一部电影的核心所在。不但要做到与电影内容的相符,而且还要做到更加居于感染力和吸引力。电影海报是宣传电影的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文字表达上允许一定程度的夸张,已达到抓住观众眼球的效果。同时这种夸张还应当是不脱离客观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限度的夸张。如果文字内容与电影实际不符,不但影响了海报设计的效果,对电影和观众来说也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情。例如电影《两个人的房间》是一部婚恋题材的佳作,这部电影的成功海报设计功不可没,在海报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描述到“离了婚的人要看,准备离婚的也要看,结婚的人要看,想结婚的人必须看,热恋中的情侣不能不看。”总之一句话,都来看。这就是海报的基本功能,尽可能多的动员观众来看这部电影。但是这些文字的设计更富艺术性,它在履行自己的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加入了一些诙谐幽默,这种幽默效果便是观众对这部电影产生好感的第一个亮点。因此,那些离了婚的、结了婚的、准备离婚的、准备结婚人们都来看了。

电影艺术形式范文第8篇

一、动画电影的审美功能

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即内容借以表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形式。”动画电影的审美功能同样可以分为外在的审美功能和内在的审美功能。动画电影内在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动画电影的文化审美、意境审美、精神审美和理念审美等;动画电影的外在审美体现在动画电影的造型审美、动态审美、视效审美、音效审美等。

二、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观念

(一)造型审美

动画影片的造型包括动画角色造型、动画场景元素造型。根据角色设定的不同,角色的造型又可以细分为角色形体造型、服装造型、辅助道具造型等。根据场景设定的不同,可以将场景分为许多类,例如室内场景、室外场景,室外场景中有森林场景、草原场景、太空场景等。不管是角色造型元素还是场景造型元素,其造型都会传达给观影者一些信息。其中最吸引观影者注意力的就是其形式与色彩。这些形式都是经过动画设计师经过精心推敲与打磨设定的。具有相当高的审美艺术价值。但是,造型不是由动画设计师凭空构想出来的,它与动画故事的背景设定、动画制作者的创意策略等有关系。比如,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电影《花木兰》,故事取自中国传统故事,其人物造型、服装造型都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迪士尼作为世界的动画企业强者,在人物动作等方面表现的实力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长着中国式脸庞、穿着中国传统服装的女孩,却有着美国文化式的动态与神情。

(二)音效审美

动画电影的音效,指的是动画电影中的声音效果。我们在动画作品中听到声音的总称,包括语言、音乐、音响。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是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动画电影的声音推动了动画故事的发展,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烘托了动画故事的氛围,并能通过或舒缓或紧张的音乐节奏来调动受众的情绪,使受众在动画音效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动画电影《花木兰》在主角与匈奴大战的时候,加快了音乐节奏,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观众观影的时候不知不觉为主角的安危忧心,带动了观众的情绪与感受,音效可见一斑。奥斯卡奖中包含了一项最佳音乐奖,无疑是对电影中音效重要性的肯定。

(三)文化审美

文化审美元素不仅包括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也包括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在国产动画电影短暂的辉煌里,所创造的动画电影普遍呈现出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些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及背景设计上借鉴了传统中国艺术中线条类型和颜色,运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从而呈现了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之美。如万氏兄弟制作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孙悟空的造型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的京剧、剪纸、木刻等风格,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当代欧美动画电影也越来越善于利用文化来增加动画电影的艺术价值。迪士尼动画先后将安徒生童话、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等搬上银幕,而动画电影中的艺术处理都基本遵从故事发源地的文化特色,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四)意境审美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老子》中有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意”和“象”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虚实相生的意境美学内涵。意境理论使得艺术作品在审美意识里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二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央视广告部推出的“相信品牌的力量”形象片《水墨篇》,运用现代技术表现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一滴墨在水中晕染开来,接连变幻为连绵起伏的山峦、生动有形的游鱼、腾空而起的祥龙、万里长城、太极舞者、动感列车等,给观众带来有中国水墨韵味的视觉冲击。整个动画体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美。

(五)理念审美

随着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关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作品中开始体现创作者对“人与环境”“人与人”相处之道的思考。电影《阿凡达》荣获第82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等3项大奖。它的成功一方面源于具有幻想性的故事情节和美轮美奂的自然场景;另一方面,电影中透露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美国动画电影《冰河世纪》虽然讲的是动物之间的关系,但是映照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些动物的性格、处事的方式都是动画设计师从人类社会中寻找的原型,因此受众才能从中寻找到代入感。动画电影中邪恶的角色与正义善良勇敢的正面角色,映射的正是人自身的阴暗面和光明面。人与自身、人与他人如何相处,也是动画电影中常常思考的问题。这些独特的思考视角带给受众的除了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之外,还有一种理性的美感。

三、动画电影的娱乐与传播要素

现代社会是高度竞争和充满压力的社会。媒体的娱乐性内容和娱乐化功能,具有社会“疗伤”作用。虽说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应当将思想性、艺术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娱乐可能就是艺术本身。娱乐能够和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产生新的娱乐艺术。香港电影演员周星驰的作品中不乏这样的经典作品。动画电影中的娱乐也可以分为低俗的娱乐和高雅的娱乐。我们应该抵制低俗的泛娱乐化倾向,即“为了娱乐而娱乐”,而忘却了娱乐的目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娱乐易于使人沉迷,过度娱乐将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应该倡导适度有节制的娱乐。由于动画电影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得它在传播形式上相对传统媒介更为生动与直观,传播效果也更为突出。同时,无所不能的数字技术,也更有利于创作者的创意表现。受益于新时代的信息科技,动画电影的传播方式也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接收传播信息。动画电影属于新媒介的一种,它身上带着媒介传播要素的血液。然而,动画电影的传播始终要关注受众,只有站在观众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动画经典。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