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法教学案例

实验法教学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实验法教学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验法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新课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演示实验法、故事引入法、问题引入法、类比方法、以旧联新法,以及通过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通过自制挂图和模型引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题等各种方法,无论什么样的方法,核心目的都是创设问题情景。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几种行之有效的新课引入方法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案例,包括演示实验、讲故事、讲解自然现象等,以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迅速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知识。

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许多发达国家物理教学重视演示实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德国,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演示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两三个实验。日本的物理教学也非常活跃,学生课堂上动手活动量很大,有半数以上的课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大量的资料显示,国际物理教育界正在流行这样一种理念:一堂物理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引入课题,可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无疑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课题引入方法的首选,下面通过一些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1.1“大气压强”新课的引入

“瓶子吞气球”:在烧瓶内灌满热水,使烧瓶温度升高,然后倒去热水,立即用气球套在瓶口。随着瓶内气体温度的下降,气球会被瓶口慢慢地吞入瓶内(说明气体温度下降时,在维持瓶内气体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收缩。若再将瓶浸入热水,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球又会被吐出来)。

1.2“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新课的引入

“纸筒吹蜡烛”:取两只长短相同的蜡烛放在桌上(相距约3cm),点燃蜡烛,准备一个直径约为2cm的圆纸筒,提出问题:现在把纸筒对准两根蜡烛火焰中间,通过纸筒轻轻吹气,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学生猜想后,教师演示,实验结果是两支蜡烛火蜡不但不灭,反而相互靠拢,从而在学生的惊奇和疑问中顺利引入新课。

2.通过故事引入新课

听故事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都是一大乐趣。对于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有的学生背诵十遍还不一定能记牢,而一个有趣的故事,只要听一遍,学生就能较完整地复述给别人听。所以通过讲故事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问题。

2.1关于“凹面镜”的新课引入

传说,在公元221年,罗马帝国还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它依仗着自己的强大,想称霸世界,一心要吞并希腊。当罗马即将进犯的消息传到希腊时,聪明的阿基米德早已准备好秘密武器。果然,不久之后,敌人的帆船队驶来了,浩浩荡荡的船队运载着大批武装齐备的士兵,在靠近西拉古兹城的海上一字排开,马上就要登陆了。正当敌人的船队驶近的时候,早有准备的阿基米德亮出了一面大镜子,这些镜子的反光面擦得亮亮的,而且向里凹进。它们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凹面镜,从镜面上反射的太阳光直接向船队投射过去,在敌船上汇聚成一个又大又热的点,照得敌人睁不开眼睛,照得他们浑身发烫无处藏身。没有多久,帆蓬起了大火,这一把从天而降的大火很快蔓延开来,敌军吓得心惊胆战,只好落荒而逃。你知道希腊战士取得胜利的原因吗?

2.2关于“光与影”的新课引入

皇帝常常有各种各样的怪脾气,传说有这么一个皇帝偏偏特别讨厌自己的影子。他不喜欢影子尾随自己,一心要把它消灭,于是到处贴出告示,重金招募消灭影子的人。有一天,一个聪明人说他可以办到,皇帝非常高兴,就把他招进宫来。这个人在皇帝的大厅的四周摆满了810支蜡烛,每支蜡烛足有茶碗口粗细,点燃的蜡烛把大厅照的通亮,光线从四面方均匀地照向大厅的中心。人们把蒙上了眼睛的皇帝抬到了大厅的中央,聪明人装神弄鬼地念了一段“光明经”,等皇帝睁开眼睛的,影子果然不翼而飞。这是聪明人的法术吗?

中学生虽说已由儿童步入青少年,但故事对他们依然有一定魅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讲解课题相关的小故事,能够迅速地将学生带入要学习的新知识当中,事半功倍。

3.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

大自然充满了奥秘,也包含丰富的物理学原理,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课题引入环节应广泛联系生活、联系自然,通过图片或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展示生活和自然界的无穷魅力,以达到激思、求取、求奇的目的。下面提供两个教学案例的设计。

3.1折射的新课引入

峨眉“佛光”:在四川峨眉山,站在海拔3000多米的金顶峰上,可以看到巨大的彩色光环。这种光环好像画中佛头上的光圈,因此有的人以为是菩萨“显圣”,把它叫做“佛光”和“宝光”,成了峨眉山的一大胜景。你想知道这种胜景产生的真实原因吗?

3.2“焦点”的引入

森林大火的原因:枝叶繁茂、盘根错杂的热带丛林里,不仅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还生活着形形珍禽异兽。虽然它们之间有生存竞争,但总的来说,生活还是宁静的。对于它们威胁最大的,不是干旱和雨涝,而是凶猛的林火。因为地处热带,气温很高,一场大火若是燃烧起来就很难扑火,往往蔓延数里、数十里,残酷的火舌吞噬着一切,许多鸟兽葬身火海。浩劫之后,幸存者极少,最使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火是哪里来的?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为什么林火却常常发生?是谁带来的火种?原来这个这神秘的纵火者竟是高高悬挂在天空的太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神秘的自然现象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生活中也多少了解这些教学案例的现象,但并不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理,因此,在讲新课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为先导,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法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参观感知;实习感知

根据当代教育研究成果归纳,将教学方法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根据师生活动方式的特点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第一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第二类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第四类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包括欣赏法、博物馆参观法等);第五类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方法(包括探索法、研究法等。《声乐表演》教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专业特点,参考行知合一理论以及当代教育教学理论,主要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有:参观感知法、实习感知法等。

一、参观鉴赏感知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参观器乐音乐会、戏曲音乐会、歌曲音乐会、综合性质晚会等,对学生音乐视野的开阔、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音乐听觉、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了解乐音组织的结构与运动规律,掌握乐音传到的听觉系统,以及分辨音高、音强、音色等的听觉功能,分辨不同乐种的声音特征,包括与声乐升学共性与个性。这样就对音乐在表演艺术中如何调控声音的有机、和谐变化奠定了基础。从构筑音乐艺术的声音材料来看,它属于声乐范畴,是械厮邓属于音乐音响学或音乐声学。则更应该综合乐律学、乐器发声特点、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戏曲等)混音特效等,帮助演员在声音表现能力上训练提升。

A:教学案例《音乐欣赏》

教学主题: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感受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情感态度;重视艺术歌曲的表现过程与方法;掌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知识与独特,观摩学习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技能。

教学内容:吴碧霞“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歌曲音乐会”鉴赏教学(现场聆听)。

A:《红楼梦》的故事背景。

B:词(曹雪芹)曲(赵季平)作者的创作背景。

C:歌曲旋律的特点:抒情性、旋律性、大量使用大付点音符、长音、连音、椅音。

D:歌曲词的特点:诗歌性。

E:吴碧霞的演唱特点:民族腔为主、声音甜美、高低音落差分明、一唱三叹、深情专注。

F:交响配乐的特点:民乐民族性、渲染性等。

教学设计与方法

A:故事导入、作品简介:讲授法(10分钟)

B:音乐欣赏:欣赏参观法(80分钟)

C:歌曲鉴赏:讲授法、问答法(20分钟)

D:学生讨论:讨论法(10分钟)

音乐欣赏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通过具体的作品音乐会的观摩,了解作品背景、学习艺术家的表演手法、聆听乐队的渲染力等,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模仿能力,帮助学生在聆听中掌握较难掌握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

二、实习践行感知法

实习法又称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进行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实习与练习都是为了运用知识于实际,但实习的实践性、独立性、创作型更强,能使学生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音乐表演是一个综合的表演形式,音乐表演艺术与心理学有着必然的直接联系,演奏演唱中乐器、嗓音表现、音高高低、顿挫、连续,节奏的力度......实际上音乐表演的外在生理表现,其实是内在心理情感的发挥。我们所谓的‘声情并茂’其实声指生理的外在表现,情势心理的内在速发......也可以说这是音乐表演的艺术辨证观。

B:教学案例:《音乐表演实习(声乐)》

(1)教学主题:声乐表演的舞台表现力

(2)教学目标:通过舞台表演的实习,熟悉舞台灯光音响设备、掌握舞台情感表现力、实地演出的声音掌控能力,以及表演的心理战术等。

(3)教学内容:感受不同场地演出的音乐表演实习

A:露天舞台演出场所的通俗歌曲表演

B:露天舞台演出场所的民美声表演

C:音乐厅(大礼堂)的通俗歌曲舞台表现力

D:音乐厅(大礼堂)的民美声舞台表现力

E:教室教学中声乐示范教学的表现力

教学设计与方法:

A:实习计划与方案设计,讲授法、讨论法(40分钟)

B:开展实地实习,教师演示法、学生实习练习法(四周)

C:实结,讨论法、论述法(一周)

实验法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生物学科 过程构建 过程思维 过程意识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过程”有:分子水平物质变化过程、细胞水平代谢过程、动植物个体水平调节过程、种群水平进化过程、生态系统水平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过程等内容。这些重要过程包涵着生物学的核心知识、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有极大的价值。

1 在生物学中“过程”的教学意义

1.1从“过程”角度审视知识

高中生物新课标指出,生物科学作为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们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整个生物学历史就是一部探究的历史。生物学家的探究过程是学生模仿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一种最好材料。

1.2“过程”本身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过程就是整体地描述事物的所有性质。一个事物具有哪些性质,必须通过过程才能完整表现出来”。生物学教学要求要理解过程的现实存在和学习意义,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内容更重视“过程”,教材用很大的篇幅强化了这一部分,旨在让学生感受生物学家对某一问题的发现是有过程的。

1.3实验中的“过程”

实验中的“实验步骤”本身就是一种过程,体现了学生思维认知和建构的过程。

1.4应用需要“过程”

生物学原理的应用往往体现在具体的过程中。

2 教学中落实重要“过程”的实践研究

生物学科的过程是指引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学生认知建构的过程。笔者对“过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对不同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2.1“过程”的构建

2.1.1教材上的“显性过程”

教材中关于生物学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实际上是交代了具体的“过程”(表1)。

教学策略:感受“过程性”,过程的分类分析如下:

教学案例1 DNA复制、转录、翻译(分子水平)呈现形式:课本示意图、多媒体动画、改进图(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结合)。

展开内容:发生的时期、场所、条件(能量、ATP等)、原料、产物。

研究方法:同位标记素法(用15N标记DNA分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H标记氨基酸)。

科学思维:揭示遗传物质的DNA分子复制、传递和表达机制——中心法则。

2.1.2丰富“显性过程”

(1)教学策略一:完善教材上的流程图。

教学中师生需要共同追问和完善“过程”的流程图,深化记忆和掌握,训练图文转换能力。

“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1)是把神经调节的过程合并在此图上(黑色直线为添加的曲线)。

(2)教学策略二:质疑过程。

知识构建的过程会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动向,使课程目标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教学案例2 基因工程操作过程

教材呈现形式:课本示意图(利用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胰岛素)。

问题: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复杂的膜系统,如何加工人的胰岛素?

解决办法:查阅资料。

问题答案:把人胰岛素A、B链的人工合成基因分别形成重组质粒,导人到菌体内,工程菌产生人胰岛素A、B链,然后体外通过人工将二硫键连接成具有活性的人胰岛素。现在多采用酵母菌、哺乳动物等真核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了。

2.1.3暴露“隐性过程”

如人教版必修2教材关于受精作用的描述“未受精时,卵细胞好像睡着了,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受精过程使卵细胞变得十分活跃”。多数学生认为:先减数分裂形成和卵细胞,再受精作用。而根据人教版选修教材,受精作用涉及三个过程: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和卵黄封闭作用。科学的过程实际是:次级卵母细胞参与受精作用,而且若不受精减数分裂就停滞在次级卵母细胞时期,超过一定时间还没有受精,次级卵母细胞会死亡。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受精作用。

教学策略:教师要讲授清楚,做到“到位不越位”。

2.2“过程”中思维能力

静态的概念、原理、规律,只有回到具体“过程”和产生时的状态才能赋予它意义。因此,知识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取得经验的过程,更是一个启发思维的过程。

2.2.1分析“过程”发生的条件

充分分析“过程”发生的条件是认识“过程”的关键。

如光合作用教学中,有学生质疑:既然暗反应不需要光,暗反应能不能在无光条件下单独进行?师生分析暗反应过程的发生的物质条件是需要[H]和ATP等物质的,这些物质条件是光反应的产物,学生在思考中构建了知识。事实证明,学生在这个建构过程中知识的掌握也更有效。

2.2.2领悟“过程”中的原理

“过程”中的原理体现了对复杂“过程”思路的整体理解,是教学中值得讨论的问题。如人教版选修3各个现代科技过程都体现出有关技术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2.2.3找出“过程”中的方法

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生物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科学方教育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科学中具体研究方法,如用染色法观察细胞结构、用离心法分离细胞组分、用同位素示踪法跟踪元素或物质走向。第二层次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其基本阶段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包括积累材料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进行理论思维的方法(分析、概括、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模型等)以及数学方法等。第三层次是哲学方法,如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结构决定功能法等。

如,(1)同位素标记追踪法: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示踪元素(18O、3H、14C)分析元素的来源去路;呼吸作用过程中18O2的利用;含15N的DNA分子研究DNA复制方式;32P、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有丝分裂等。(2)假说——演绎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在染色体上、DNA复制等。(3)荧光标记法: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4)类比推理的法: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找出“过程”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领悟到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用科学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积极意义。

2.2.4感悟“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更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3“过程”意识的培养

杜威认为,传统教学中重视结论的获得,是重视作为思维结果的逻辑,关心“是什么”和“为什么”,如今需要强调“如何知道是什么”和“如何认识为什么”。因此,教学要求教师强调“过程”意识。

(1)教学策略一:有意识的训练。

如学习了“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后让学生模拟写出血糖的调节、体温的调节、水盐平衡的调节;复习“假说——演绎法”时,用教材中摩尔根的“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试验”代替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实验等。

实验法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新的尝试,独立学院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因此,独立学院教学内容应与研究型大学有所区分,不能过多依赖“母体”在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既有成品,而应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尤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助学生学以致用。

1“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属于新闻传播学业务课程,涵盖新闻的采访、写作两大基本模块。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前期所学的新闻学基本课程与传媒业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新闻传播学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承担着锻炼学生新闻采写基本功的重任。新闻采访的设计、提问、基本新闻文体,如消息、通讯等的创作只能通过实践来培养和提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和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因而,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之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究和改革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

2“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教学体系搭建

2.1设置“模拟采访与写作”教学环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以往教学多以理论为主,辅之以案例教学等其他方法。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较为适合研究型大学课堂设计。独立学院因生源录取等问题,学生对技术和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渴求较为突出。本课程在教学中后期(一般为18个教学周的12周左右),完成采访教学模块和写作教学模块中的“消息写作”教学之后,可以安排学生来到传播系演播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模拟采访。模拟采访一般由教师设置采访情境(多为突发新闻),下发采访背景资料。此后,布置学生自主选择某一新闻媒体的记者身份,根据所在媒体的报道特点、版面设置等设计采访提纲。采访环节结束,学生立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写作。本课程的“模拟采访与写作”教学环节通过合理安排情境、帮助学生搜集资料、设计问题等环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主进行新闻采访前的准备活动、新闻采访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践以及新闻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取得了学生的支持,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设置多层次校内实践平台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基于新闻理论而展开,但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素质,又不能拘泥于单纯理论的培养,要探索更多学以致用的平台供学生操练。本课程在传播学系开设工作室1个,供学生自主实践。工作室下设影视部、报纸部、网络广播部、电子杂志部4大部门,这些部门均面向全系学生进行自主报名和锻炼,受到学生欢迎。目前,经过初期建设,传播学系工作室备有电脑、摄像机、单反相机等器材,在硬件构成方面具备充分的实力供学生进行校内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传播学系实践平台常设品牌有学生报纸1份、广播节目4个、电子杂志1份,均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创作的形式完成。这样,学生在校内实践平台和机会增多,达到实践不止于课堂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向主动的“我要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将课堂教授的理论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能力。此外,基于传媒现状设置的校内实践平台由多媒体构成,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新闻业界的媒介种类,这种多层次实践平台的设计,有利于刺激学生学习,找出学生能力缺口,起到教学和实践相互补充的作用。

2.3开设第二新闻课堂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支撑课程之一,不仅应注重独立学院校内实践,还应有广阔的社会视野。着眼于业界、着眼于社会实践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闭目塞听、止步于校门,对于新闻传播学这一社会学科而言,不仅会导致教师教授内容的脱节,更容易造成学生综合素养匮乏等实际问题。因此,打开校门、博采众长地进行课程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必需。本课程在基础理论讲授、搭建校内实践平台之余,注重通过新闻传播学研究期刊与论文、各类新闻传媒等方式吸收业界最新发展成果,了解业界最新发展动态,力图使理论联系实际,毋使学生与社会脱节。本课程邀请业界执牛耳者来校开设讲座、讲学,促进学生对于业界常识和动态的了解。如本地“温州人”杂志前主编郭明敏等,均为本课程的业界名师。第二新闻课堂的开设,增加了“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的实践比重。促使学生直面社会、直面新闻业界最前沿,找到自身与业界的差距,方便查缺补漏。此外,业界名师的聘请与新闻第二课堂的开设不仅带来新闻行业的最新动态,更能促使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与实践接轨,达到对课程设计的再反思,可谓一举数得。

3“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鉴于“新闻采访与写作”本身实践专业的特性及独立学院开设本门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指向,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

3.1案例教学法

新闻注重时效性,新闻学课程的案例也一样。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大量引入教学案例,用新鲜、生动、活泼的业界案例直观地向学生展示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例如在第五章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章节里,安排学生观看“新闻调查———与神话较量的人”这一期经典采访案例并讨论,教师提供案例背景材料,学生则根据案例来分析记者王志与采访对象刘姝威之间就蓝田案件背后的影响因素所进行的多轮问答,起到了较好的案例示范作用。

3.2课堂讨论法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与能力,本课程着意在九成以上的章节都设计课堂问题讨论的教学环节,针对理论部分给出最及时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课堂讨论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带动学生的听课氛围,还可以翻转教学角色和教学身份,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退居二线”。值得注意的是,课题讨论法须辅之以适时的、有争议性的或有启发意义的问题。讨论之余,教师的适时启发和总结成为点睛之笔,往往能升华学生的讨论成果。

3.3实验法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本课程安排学生前往传播学系新闻传播演播室和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此外,在课程中设计一系列课内实验也可辅助理论部分学习效果的提升。例如,在第八章消息文体的写作完成之后,安排学生进入广告传播系工作室进行模拟采访和现场写作实验。

4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养成,绝非一时一日之功,“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能力培养也是一样。新闻采访写作的实践能力与水平检验着独立学院学生的素质,也可折射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唯有遵循“理论少而精”的原则,不断加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教学,才能完成既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嫣婷.案例教学法在新闻采访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报,2010,(12):62-63.

[2]陶虹,江宏.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0,(09):122-123.

[3]郭愚.“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建设与改革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02):25-27.

[4]陈莉,宋仁彪.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闻世界,2014,(08):326-327.

实验法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力势能;教学目标;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知道重力势能的值是相对的,理解重力势能正负号的含义。

(3)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过程观察法及实验结果分析法。

(2)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问题的方法。

(3)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外出时可能会遭遇突如其来的意外,请看这则报道,塑钢窗13楼高处坠落视频,说明物体具有很大的能量。

师:若从1楼落下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吗?

生:不会,说明与高度有关。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师:初中已学过,高中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如何计算。

二、重力势能

师: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思考讨论并猜想:重力、高度。

刚才塑钢窗的下落,我们也可以模拟实验检验:利用身边的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落到手上的感觉,相同物体从不同高度落到手上的感觉。(控制变量法)

师:什么情况下更有感觉?

生:质量越大,下落高度越高时,这说明重力势能越大。

过渡引言:物体下落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了功,看来二者有联系。要弄清重力势能的具体关系可从重力做功的角度来找。

(一)探究一:重力做功的特点

学生活动:分组算小球竖直下落,沿斜面下落,沿曲面下落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曲面中的微元法)

师:三种对比,什么不同,什么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生总结: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情景演示:1 kg小球从2 m高度落下再弹起再落地再在地上滚动最后停下。

师:这段过程,重力做多少功?上升呢?

生:20J;-20J

过渡引言:重力做功,位置高度发生变化,重力势能变化。mgh与做功有关且吻合重力势能的特点,即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师生总结:Ep=mgh和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师:特别是h的大小。

可举例分析h与参考面的选择有关。

(二)探究二:重力势能的特性

质量m=2 kg灯距离桌面的高度h1=1.5 m,桌面距离地面的高度h2=1 m,灯距离天花板的高度h3=0.5 m,求灯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生:算出有三个值。

师:对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选取的参考面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

师:选择小球上方平面作为参考面的话,结果是负值。正负表什么?

生:正负表大小,表比参考面的重力势能大还是小。

师:可类比温度。

师生总结:重力势能是相对的,与参考面的选择有关,参考面选择是任意的,最好选择能使问题简化的。

重力势能是标量,正负表大小。

过渡引言:我们分析了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那它们的具体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三)探究三: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以视频中塑钢窗从13楼下落为真实情景分析。只能估算,可转化为物理模型和物理情景过程。

师: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先将其抽象为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情景。

学生活动:填写表格。

如图,质量为10 kg的塑钢窗从13楼落下,每层楼高3 m,请按要求填写下表.(g=10 m/s2)

师引导总结:选取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不同。(高度)

对一个确定的过程,WG和EP与参考面的选择无关(高度差);

对一个确定的过程,WG是EP的量度,互为相反数。

师:对照表下落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的变化等于末态时的减初态的。若值是负值,则说明是在减小。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变化数量相同。则有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互为相反数。

师:可在黑板上理论推导。

三、小结

1.重力势能Ep=mgh (相对性:选零势能面)

2.重力做功的特点:(1)与路径无关;(2)WG=Ep1-Ep2

3.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WG=-ΔEp

物体上升,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了多少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

物体下降,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了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小多少。

[课堂反馈]

1.一质量为5 kg的小球从4 m高处下落,碰撞地面后弹起,弹起的高度比下落高度低1 m,求:小球下落过程重力做功多少?重力势能怎样变化?上升过程重力做功多少?重力势能怎样变化?

2.把大小相同的实心塑胶球和实心小钢球放在水平地面上,设它们的半径为r,塑胶球的质量为m1,小钢球的质量为m2。试比较两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3.一条铁链长为2 m,质量为10 kg,放在水平地面上,拿住一端提起铁链直到其全部离开地面瞬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实验法教学案例范文第6篇

对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浅谈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运用电子计算机及会计应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会计工作方法。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进行了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对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进行实践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尤其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比较先进的情况下,已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要求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如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

1.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践技能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

2.重视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

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

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的案例;其次,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社会调查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应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

3.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开展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实验室,应安装先进的ERP 软件,分别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HR)及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日常运转流程,从单纯的财务教学应用拓展到多层次的ERP应用人才的培养,有效地解决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重视岗前培训,将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②强化实践性的模拟教学,选择或自编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电算化实践教学,高校可联合组织编写实训指导教材。

二、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

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训操作也是按教师固化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已远不能适应。近些年,许多高职院校(包括我们学院)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采用的“项目化教学”就是一种最适合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参考文献

实验法教学案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发散思维;创新能力;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发散思维水平决定一个人的创造力,所以有必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早已得到广泛的关注,但以前主要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借助例题进行发散思维辅导,例如文献1-4。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站在教师与学生双重身份的独特视角,走进真实的课堂给出一个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具体案例,并对案例中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一、数学发散思维的概念及其特点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过的,去找别人没找到的方法,从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思路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在方向上具有逆向性、侧向性和多向性,在内容上具有变通性和开放性。它对推广原来的问题、引出已学过的知识、发现新的方法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发散思维的特点:(1)流畅性 。流畅性就是思维的顺利展开。表现为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能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能机智地处理思维断路,及时改变思维方向,使思维不会只沿着一条路走从而保证思维畅通。 流畅性表现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点。 (2)变通性。变通性就是克服思维定势,即打破人们头脑中僵化的思维框架,从不同的角度按照新的方向来思考问题。 变通性需要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等方法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扩散,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变通性表现的是发散思维的多样性。 (3)独特性 。独特性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做出标新立异的构思和不同寻常的创新,提出不同于一般的新颖的想法。独特性强调人的个性,这不仅关系科学的发现,还在于使人有创意的生活。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形式。

二、培养发散思维的方法

由于课堂教学进程与学生的接受和反应能力密切相关,具有很大的变通性,为了有效克服学生的各种思维障碍,我们必须认真探究其根源,增强预见性和针对性,切实加深学生的思维过程,不断优化疏导,对症下药。案例分析只是一种特殊情形的展开,无法解决普遍的实际问题,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每个课堂上学生的发散思维都能得到合理地锻炼,数学思维也得到了最佳的发展。

1、培养发散思维的一般方法

学生兴趣开发――教师通过挖掘数学学科自身的认知价值和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问题情境引导――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包含尽可能多层次的数学知识,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解法。由易到难,分解问题,让学生轻松到达知识彼岸;提出一个情景问题,尽可能改变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充分联想,相互类比,让学生主动变换思维角度或路径,进行发散思维。

教学方法多样――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自学辅导法及其他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结构,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板书教学虽能条理展示推理证明的思维过程但易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图形无法很好的呈现,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化了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师通过计算机平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逐步进行抽象。图形准确直观的展示,更为学生创建了空间想象的情景,有利于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教学知识发散――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思考所学到的知识。发现各个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解决问题。例如,从某公式出发,对公式进行变形、综合,通过思维发散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公式;尝试对公式进行正用、逆用、变用、巧用,构造出运用公式的各种可能性。

2、其他培养发散思维的方法

(1)联想法。联想表现为当人看到某一事物是立刻在头脑中出现与之关联的另一事物。联想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让思维在多向展开的过程中充分发散,从而闪烁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指导学生联想,主要通过示范讲解和集体讨论,使学生能够在思维过程中多向发散,尽可能多的找到多种解决方法,大可不必要求学生的结论必须是正确的。

(2)巧用猜想法。在我们周围很多人只要听到“数学”这两个字就想到计算与证明,他们不知道数学有趣在那里。猜想是数学中最有趣的游戏,例如著名的四色猜想,经过了一百多年才得到证明,这一猜想的提出使很多新的数学理论随之产生,特别是刺激了拓扑学与图论的发展。教学必须为发明做准备,至少应该鼓励做一点发明的尝试。因此,教师因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

(3)迁移法。迁移是旧知识、旧经验在新情境中的具体运用,是已有知识的发展,由于迁移可以纵横展开、多向进行,所以迁移也是引导思维发散的根本途径,强化发散思维的指导,也要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迁移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把思维的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这样解,学生就能在比较中领悟迁移的方法。

(4)启发法。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因此教学中提问显得很关键。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形成和产生过程有一种亲历感,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教师的启发。孔子提出:“不悱不启,不愤不发”,指出启发时机和程度的把握,突出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发散思维富于创造性,能够提供大量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但是单靠发散思维还不能完成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发散思维产生的思维成果必须加以证明,只有经过验证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数学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发散思维也要注重收敛思维,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

总之,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还有待于大家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参考文献:

[1]胡卫平,科学思维培养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8)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实验法教学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一体化理论;教学

1研究目的、意义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我校自身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突出体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高而专的人才培养目的,使学生毕业同时即能有效的服务于建设单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培养专业的高技能工程型技术人才的关键。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原理、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增强动手能力、实际的操作能力、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具备应用能力的专业型高技能人才。建筑实体模型实训室能很好的搭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桥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即实践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研究的切合点。充分地激发学生对于所选专业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的工程人才。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均超过普通本科院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现学生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粗放式的经营模式等诸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这期间,更多因素制约高职院校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基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相对滞后。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教学内容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实践与理论有机的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未来高职教育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与理论教学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实施,应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体化教学,即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二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变“教会”为“学会”;从以教材为中心的理论教学环节向以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为中心的实践环节转变。实现三维一体化: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构成了一体。教材一体化,即理论教材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了一体。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室和实训基地、试验室构成了一体。

3研究内容

(1)了解并掌握建筑实体模型实训室的基本内容和设施及其使用方法,实现教师一体化及教材一体化。(2)利用建筑实体模型实训室已有分部工程及节点进行专项与综合实训的开发、探索,服务于建筑工程的相关课程,实现教室一体化。(3)通过对建筑模型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敢于尝试不同的材料、方法对已有方案模型的重塑、变化和推敲。(4)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源于已有知识的运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侧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开展,着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实践操作能力有效的提高,课堂理论与施工现场实际状态在实训室的环境中融合,教学过程更趋合理。

4研究方法

4.1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一定数目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发出调查问卷;对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教师进行访谈、探讨。根据上述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提出改进对策。

4.2文献研究法

面对着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存在着大量的需求状况,而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却面临这就业难的困境。由此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理论与案例研究资料,以此分析建筑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社会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4.3个案研究法

在上述调研的基础上,以实例(我校一建筑实体模型实训室为实例)开展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发展与改革研究。

4.4实验法

通过对比试验进行分析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对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即选取1-2个学期作为实验期,选取一个实验班和其他传统班进行实验对比,多角度、综合评价专业一体化教学效果,以此探讨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学的发展之路。

5项目主要特色创新

5.1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

(1)情景真实,认识直观:利用实体模型实训室,按比例进行建造的特点,实现建筑施工过程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2)真实操作,增强并有效激发学生实际操作的兴趣:模型还原施工现场,学生真实操作,感受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学生处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应急处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设置的相应的安全事故、紧急事故和问题现场实操环节得到锻炼。(3)个人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与多方面探究性学习相结合。(4)互助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协作能力。

5.2发掘课程资源方面

(1)重复利用,降低教学成本:实体模型实训室已经建立,可长期重复使用,大大节省教学成本。同时为和建筑相关专业提供服务。(2)改革课程结构内容和体系。(3)搜集并充分利用教学案例。

5.3增强评价的实践比重

(1)紧扣专业知识,直击教学难点:将理论教学过程中抽象的难点具体化,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现“做”即实践的环节。(2)增加实践性作业。例如:制作建筑模型、结构检测、设计试验。(3)课程评价开放化,将学生的各种创新能力纳入评价的范畴,引入实践及社会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5-11-10.

[2]辛治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1(6):1~3.

[3]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6(9):34~36.

[4]李健.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