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1篇

一、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提炼,构建软件开发全过程案例库

为了将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实例化,案例教学对于保证软件工程课程授课效果至关重要。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存在较大不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主要是教员向学生传授知识,沟通的渠道是单向的,而案例教学不仅有教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有学生之间的沟通,沟通的渠道是多向的。同时,讲授教学侧重理论,并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案例教学则侧重启发式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因此,探索软件工程类课程的案例式教学方法,总结、提炼、归纳、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构建一个贯穿始终、设计合理、资源丰富的软件开发全过程案例库十分必要。

(一)案例的选取和设计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和设计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好的教学案例应该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同时在维度、粒度和内容上精心设计,既要相互衔接,体现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要求,又要大小适中,适合单个教学模块的教学需求。从实际工程项目中精心选取、提炼、设计开发涵盖软件分析、设计、测试、项目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教学案例库,可为软件工程系列课程的案例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撑条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案例的设计应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群各模块知识点的所处阶段、应用场景和授课目标的差异,既要有覆盖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案例,又要有体现全生命周期工程化要求的系统案例和综合应用案例。案例内容包括软件过程中的工程案例、管理案例,贯穿全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

案例的选取应以全生命周期软件项目为主,从实际工程项目中挑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能突出授课要求的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补充开发,最终构建满足教学要求的系列案例。如从自主研制的“软件过程管理平台”中选取典型模块作为测试对象,针对不同测试类型的教学实验需求,对软件代码进行有针对性的变异和缺陷注入,编写对应的测试需求、测试计划、测试设计和测试报告,形成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单元测试等测试案例。

软件工程课程要强调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对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方法进行讲解时,除了要有设计合适的案例,还可以通过当前主流工具(如软件设计的RationalRose建模工具、单元测试的JUINT工具、功能测试的QTP工具等)的演示,使学员加强对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过程的可操作性的理解,并将其运用于实践项目中。

(二)案例库规范化设计

软件工程课程群的多门课程需要多样化的案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映射出不同的知识点。为了规范这些案例,需提取其公共要素,定义案例库规范化设计的基本元素。

案例库规范化设计基本元素中的“案例表现形式”可将案例设置为文档、代码框架、原型系统等。如在本科生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案例是为学生搭建的一个OpenFrame框架,即一个半成品的代码框架,学生可从半成品框架中学习相应开发技术,然后自己完善半成品的代码框架,将学习与实践过程融入案例中。

案例库规范化设计基本元素中的“案例类型”可分为工程类案例、管理类案例、支持类案例等。工程类案例包括不同项目不同阶段的工程类开发案例,如客户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软件代码、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管理类案例包括项目策划、项目监控、风险管理、需求管理等。支持类案例包括配置管理、质量保证、测量分析等。根据案例的规模及适用情况,可将案例分为:基本案例、模块案例、系统案例。基本案例覆盖一个知识点,简单、清晰地通过一个实例展现知识点的具体应用,适合于基础理论知识传授阶段;模块案例覆盖多个相关联的知识点,通过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将知识串起来,适合综合理论知识的应用阶段;系统案例覆盖的是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通过完整具体的实例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适合实践教学阶段。

例如,在“软件测试”中,通过判定三角形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等价类划分法,这是一个基本案例,穿插在知识点讲授过程中。在三角形实例中补充边界值法、错误猜测法等测试用例,形成黑盒测试案例,这就是一个模块案例。而系统案例内容多、设计比较复杂,例如功能测试案例的设计,要包含测试计划、测试策略、测试设计的方法、测试用例的生成、测试用例的执行、自动化脚本的设计、测试运行结果分析以及测试报告等内容。

二、融合多种教学形式,紧密衔接理论和实践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员在课堂上讲授软件工程方法、技术等理论知识,但由于这些理论较抽象难懂,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采用分组模式进行项目开发,但由于没有过程监督控制,通常是由一个能力稍微突出的学员完成所有过程,缺乏讨论、协作,最后往往把精力放在代码实现中,提交一套漏洞百出的代码。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笔者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先进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应用基于案例的情景体验教学、基于项目牵引的工程实践教学、基于角色扮演和团队协作的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加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耦合度,培养学生工程化理念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基于案例的情景体验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用案例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并逐步上升到理论,用理论来概括、归纳、指导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以鲜活生动的实例吸引学员,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从案例中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以“做中学”为指导,以实际案例项目的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搭建的实践平台和设计的实践项目,使学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技术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自身的实战素质能力。基于案例的情景体验教学通过借助来源于实际工程的典型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工程项目情景之中,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贴近实战的学习环境。

(二)基于项目牵引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牵引的工程实践教学,将工程项目与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有机融合,以工程项目为牵引,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步开展生命周期相应阶段的各项任务实践,实现了创新实践与工程认知导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次上课要求学员分组,各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后续根据授课进度按阶段完成该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做足需求分析,选取项目时,应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需求场景熟悉的项目,如公差勤务系统、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等。如果是从零开始的项目,需要多方面多手段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并重点做好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另外,选做的项目也可以是已有软件,因为大部分软件开发工作是在老版本的软件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已有软件可以是网上开源软件或往届学生留下的作业,要引导学生分析其功能上的缺陷后对其进行改进。通过项目牵引,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深刻理解软件工程基本理论知识。

(三)基于角色扮演和团队协作的项目研讨式教学模式

学生以团队协作方式进行项目开发,通过扮演团队中客户、软件需求人员、软件设计人员、编码人员、软件测试人员等不同角色,完成特定任务,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对项目开发进程和工作产品进行研讨和评审,真正体验一种有序、可控和协作的软件开发过程。描述了软件过程中角色职能及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工作产品,并将项目开发活动和项目管理过程映射到课程各知识点,使学员在动态角色参与的项目演练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针对实践能力培养需求,构建基于框架的可扩展实践平台

软件工程学科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对提高课程整体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部分学生系统设计能力较弱,加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程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有效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在现实教学中急需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环节的时间投入和条件建设。

传统实践教学通常要求学生全程自主完成程序开发并提交相应实践报告。这种“从零开始”的实践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编程能力、实践学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缺乏大型项目的工程实践经验,如果仅以小规模程序为对象开展实践教学,也会严重制约其对软件工程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构建了基于OpenFrame框架的开放式教学实践平台,该平台采用当今主流的面向对象技术和框架进行开发,既实现了跟系统结构紧密相关的核心公共模块,又支持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灵活添加符合接口规范的功能应用模块,从而完成整体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有效支持学生根据小组任务分工快速开发上层应用功能模块,协同完成整体系统的设计、开发与集成。该开放式教学实践平台将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情景体验有机结合,使得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同时既能让学生了解到框架技术、敏捷软件开发等面向对象新技术,又能培养学生基于公共体系结构进行团队化工程开发的能力。

通过搭建满足教学需求的实践平台,设计合理有效的实验项目,构建“做中学”的环境,使学员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在实践过程中快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培养专业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我们鼓励学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注重学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参与、实践,引导学员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技术和方法。

四、基于项目过程的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软件工程课程考核存在着实践考核不足、学习效果测试不及时、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可采用多元考核和评价方式,弱化期末考试成绩,加强过程考核,着重考核项目开发过程中学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和实践项目两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30%,采用开卷笔试方式,实践项目成绩占70%,采用阶段评审方式对各小组阶段产出的工作产品进行评审,通过学员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团队成绩(40%)和个人成绩(30%)。学员分组进行讲解、答辩、成果演示,学员和教师分别对各组进行整体评价,获得团队成绩,个人成绩由组长根据组员在项目开发中的表现以及对项目的贡献大小获得。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2篇

1.1基于教学过程提出的方法秦世波(2008)提出基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建构主义教学改革方法,(1)教学目标的设计;(2)学习情境的创设;(3)自主学习设计;(4)协作学习环境设计;(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张驰(2011)提出基于建构主义迁移观指导下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具体设计:(1)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与监控;(2)创建仿真情境,实施体验式教学;(3)科学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局限;(4)设计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估方式。李雪岩(2012)提出基于教学过程的建构主义教学改革方法:(1)搭脚手架;(2)进入情境;(3)独立探索;(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郑宽明、李天芳(2010)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步骤:(1)准备分析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2)学教互动阶段。包括学习情境设计、学习策略设计、学习资源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总结与强化练习等几个环节。(3)评价与修改阶段。学习评价包括对阶段学习效果和期末学习效果的总结评价。

1.2基于几大教学模块的方法李春富(2011)提出了基于市场营销教学的几大模块的方法:(1)理论教学模块。要求突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嵌入互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新型体验式教学手段。(2)案例教学模块。案例练习通常包括:个人课前准备、小组课前准备、课堂时沦、老师归纳总结、个人书面报告。(3)模拟实验模块。提出建立市场营销实验室。如SimMar-keting模拟实验,SimMarketing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出的一个真实完整有效的营销环境,让参与练习的学生通过模拟竞争的方式演练市场分析、营销战略发展和营销决策制定的持续的营销管理过程,体验完整的营销方法体系。(4)实践项目模块。实践项目可以由教师联系某企业具体的实践项目,也可以由学生联系熟悉的企业,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创业项目,或者是网上虚拟运营的项目。

1.3基于具体教学方法姬虹、余秀华、揭新华(2009)基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市场营销教学具体方法:(1)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使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教学模式。(2)项目教学法。指出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或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3)虚拟公司运作法。提出正式上课时先让学生自由组合建若干个虚拟公司,并按普通公司的运作模式与方法进行运作,以便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理论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老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杨洁,安翔(2011)提出5种具体方法:(1)调研性案例教学法。要求突破传统的文本案例,还强调组织学生自己实地调查案例。(2)辩论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学生就某一单元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纽带而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真知的教学方法。(3)角色扮演法。提出用演出的方法来组织开展教学,运用小品、短剧或现实模拟等形式寓教育于表演之中,把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学习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4)企业模拟经营学习法。是指透过模拟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经营实况所创造的情境、所产生与衍生的问题来训练学生,藉此启发学生对于分析环境信息、处理群体关系以及制订决策的能力。(5)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安排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项目作为实训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该任务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贺庆文(2007)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要合作学习,并指出了合作学习的实施条件:(1)适合中等规模班级的教学。(2)要做好课堂组织工作。(3)做好课程结束以后的总结工作。王继红(2010)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方法:(1)打造良好的实践教学软环境。(2)推动模拟实训的开展。(3)推动深入课堂的实践教学。(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营销竞赛,实现以赛促学。(5)重视专业认知实践教学环节平建恒(2004)在比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市场营销教学具体方法:(1)支架式教学。提出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进行小组协商,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并进行效果评价。(2)实例式教学。要求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并确定整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进程,让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知识,从而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3)案例讨论式教学。(4)实战式教学。

2建构主义理论在其他相关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滕霞(2009)基于建构主义视角下研究旅游教学模式,提出运用方法:(1)抛锚式教学模式。(2)随机访问式教学模式。(3)支架式教学模式。(4)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周英男、陈芳(2008)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在MBA案例教学中的运用方法:(1)支架式教学。指出应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要求事先要把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处。(2)抛锚式教学。(3)随机进入教学。并重点突出了支架式教学。张党利、李安周、杨帆(2011)提出了基于建构主文理论的管理学教学模式设计:(1)管理情境建构前的活动。即一些准备性的活动,提出要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2)管理情境建构中的活动。(3)管理情境建构后的活动。李梅、彭定新(2012)从建构主义教学观研究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认为可以采取5种具体方法:(1)以理论教学为基础。(2)案例教学法。(3)项目教学法。(4)角色扮演法。(5)企业调研实践法。王曼莹(2009)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体参与为主导的市场营销案例体验教学模式:(1)通过案例体验教学模式设计,建构市场营销学习环境。(2)鼓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激活学生求知欲望。(3)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在主体参与中建构知识。

3对相关学者研究的评价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项目案例 教学资源 课程体系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50

0引言

项目案例驱动式教学来源于德国以实践导向的双元制教育和北美推行的CBE基于能力的教育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教学方法已在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应用实践,提出了诸如项目驱动、案例驱动、任务驱动、情境驱动等不同的命题,但本质上都是一种浸入式教学方法,是在一个高仿真或真实的项目或案例场景中让学生通过过程体验来掌握相关知识并培养与锻炼动手创新能力,它在高校综合素质创新实践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创新实践素质项目强调实践特性、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以项目任务为驱动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文献分析了项目驱动教学的特点与要素,提出了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的项目设计方法。文献将项目分解成一系列的覆盖知识点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项目载体和工作任务驱动的方式,应用到Web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作为项目任务教学的核心,合理的资源场景或项目案例的建设如否,对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献阐述了深化实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初步建立了一个多等级的工程案例库,在实践中,通过组织学生收集整理案例库、学习和运用案例库的方式,让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1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显得后劲不足。文献提出教学案例的供给数量不足、案例的质量参差不齐和系统开发滞后,是当前案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文献建议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是建设案例库的重要途径,并给出了具体的组织实施措施。但在一般的高校环境,特别是一些职业技术高校中的实训课程教学中,更多的是面临通用项目案例库建设的难题。因此,应该建立相当数量、覆盖知识点的项目库、案例库和代码库资源,充分把握和不断完善资源调整,并规范教学过程的角色分工、流程控制等动态过程。总之,要确保教学资源与环境体系的结构性、完备性和规范性。

2以完备实例为导向的教学资源建设

2.1立项构建课程项目案例库资源

以计算机程序开发类课程教学案例建设为例,深入Web应用、架构服务商、终端开发等相关企业,以及与政府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了解社会对计算机程序类人才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对程序开发人才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很好的预测,依托各级实验设备规划、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契机,引入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理念,立项建设面向程序开发类课程的案例、场景、项目等资源库。这种资源库是高校,或是与企业合作,在实例教学和研究中形成的方向明确、易操作、可共享、结构化和存储安全的程序开发实例知识集群。例如,在实际建设中形成了面向Java/云计算开发、移动互联网开发和嵌入式开发三个有特色的案例资源库方向。

2.2完备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针对不同的资源方向,结合教学计划的制定,在统一的学习和教学平台管理下,分门别类地建立相关教学资源,如集中现授案例、集中实践案例、商业项目案例、毕业设计案例、相关职业素质和就业指导等视频教学资源等。以移动互联网开发方向为例,建立相关的课程体系。其中,集中实践的案例包含Android实战应用基础:Java+Android、Android实战提高:And-roid+硬件实践、WAP手机微网站开发、微信平台开发、UI控件、Objective C实战、Swift编程实战等,分学时,按学分规定各案例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目的要求。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分时分期,按阶段促进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如对于集中实验的案例,要求某一案例课程在某一阶段内完成,每天讲授和上机实践各多少课时,如何监控和测试成绩等。

3面向商业项目的教学环境建设

3.1浸入式项目教学环境

全部教学资源是基于全程项目和案例的驱动环境。计算机程序开发类课程教学案例库包含经典案例和商业项目,能激发学生对专业领域应用的兴趣和动手创新能力。这种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采用以讲案例和做案例并举的形式,以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封装讲解的教学与实践,能突破传统理论知识体系讲授过程中对知识的认知局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创新平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创新上,而在于更广泛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过程。

类真实的商业项目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实际工程任务环境,具体来说包括:(1)提供项目的任务、目标、指南等完整的配套文档,实现开发文档的完备化;(2)建立阶段里程碑,分工明确、风格一致,达到开发流程的标准化;(3)具有多过程控制和检查点,对开发的各个环节完全掌控,使得开发过程控制体系化;(4)按学生个体情况分角色,在团队协作下呈现角色分工的企业化;(5)采用真实测试工具在真实测试环境下评估开发的效果;(6)按正规的项目评审方法审核最终的项目开发成果,建立正规的项目评审机制。这样的一种浸入式教学环境,能帮助学生实现完全工程角色的转变。

3.2规范的过程控制要求

在完全浸入式的项目教学环境中,过程控制是教学效果与成败的关键和保障。基于规范和完备的过程控制体系,建立项目案例的教学资源与环境,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与应用于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图1所示,围绕完全浸入式的项目教学要求,以完善的分组与角色规定、合理的任务分工与分解、规范的过程与控制流程和正规的结果评审等机制,实现案例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3.3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

基于项目案例资源的教学,需要有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监督和考核体系,这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与效果的反馈和进行改进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的压力和动力,促进学生运用各知识点、进行案例过程分析、从事和胜任大项目过程与方法。以每天一例、每天一检、每周一测、每月一评、每项一核的要求,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进行持续的内容、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等监控,如表1所示为周测与月评的内容。

严格的和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目的是为了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及时地找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法与措施。对教学目标、过程、结果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以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测评制度与方法,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于项目创新性开发与管理中去的实际有效性。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 PLC 项目式教学

一、PLC课程简介

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应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以拓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标,因而我们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PLC课程项目式教学探讨。

PLC课程是高职自动化专业应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能尽快上岗。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了原先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法,即结合典型工程案例,先将这些工程案例分解为一个个工作任务,然后再基于这些工作任务,采取任务驱动、实践主导、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是指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师生通过共同生产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或具有典型意义的产品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的应用,旨在促进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建构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要搞好项目教学,首先要选好合适的教材。我们选用的是胡汉文、丁如春主编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这本教材,它的优点是结合工程案例讲述了三菱系列PLC的基本指令、功能指令、联网通信功能等知识,并按照“有利于讲课、有利于实践操作、有利于方案创新、有利于自学提高”的原则进行讲述。只有教材选择恰当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过程分项目进行,将PLC中的基本指令、功能指令等融入到若干个工作任务中,并选好典型案例,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深刻领会指令的作用及应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学生自己“动手”,通过一个个项目任务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掌握职业技能、重点和难点,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二、PLC课程实际教学

例如在介绍定时器、堆栈指令和主控指令时,我们选择的是PLC控制电动机Y/的启动过程,这是工业中最常见的典型案例,我们就以这个案例为载体,明确这次课的任务是应用PLC技术,实现对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工作过程如下:

1 首先是项目导入

项目导入即任务实现的意义、所涉及的知识,从预备知识开始,对PLC的Y/启动进行详细分析,把电动机三相绕组的Y连接和连接以及降压原理讲解透彻。

2,其次是项目分析,PLC-动机Y/启动控制要求及解决方案

(1)先引导学生分析它的工作过程与控制要求,这是问题的关键,所以工作过程一定要分析正确。

(2)I/O分配图、PLC接线图,这些是以后工作的依据,因为以后的所有电气控制接线和梯形图的设计都要以此为依据。在这一步工作中学生的I/O分配可与教师的设计不同,教师要尊重个性、挖掘潜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由工作任务出发设计电气原理图(含PLC外部接线原理图),注意过载保护及互锁等问题。

3 项目实施阶段

使用实训设备,完成“PLC-电动机Y/启动控制”项目的电气接线、编程及程序录入、模拟调试、调试等操作任务。

(1)基于这个任务,引领学生按照接线图接线。注意元器件的选择、测试、布局、工艺等要求,接好线路后要指导学生学会用万用表检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根据各自小组的I/O分配图、PLC接线图分别用堆栈指令和主控指令编程,实现“PLC-电动机Y/启动控制”,体会指令的不同,这里会将本次课介绍的定时器、堆栈指令、主控指令全部用到。程序编好后完成程序的录入,进入模拟调试及排障的工作过程。

(3)正式联机调试,根据各自组的I/O分配图、PLC接线图将电气控制实验板的按钮与PLC的输入端连在一起。将PLC的输出端与相应接触器的线圈连在一起,接好电源线,正式调试,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一工作步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安全用电的良好工作作风:根据各自组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排查,并将调试成功的梯形图与指令表及时存档,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4 总结及评价

工作结束后将调试中各组遇到的问题及时逐一点评,让同学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工作过程化的项目式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编程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PLC-电动机Y/启动控制”这一工作任务还可在顺序功能图讲解时继续引用,分别用S元件和M元件编制梯形图,从而让学生更深得体会同一工作任务可用多种编程方法来实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情境性原则为主,学科性原则为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就是围绕工作情境而展开的,保证了学习和实践密切相关。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将相关学习内容安排在工作过程的情境化的真实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工作实践活动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PIG课程的效果

自从将课堂搬进实验室之后。我们更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所谓的“授之以渔”,教师工作的重心从“教会知识”转向了“教学生会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使PLC实验室实现联网功能,这样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后,自己上网查找学习其他系列、其他品牌的PLC的使用方法,将来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这种学习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其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改变了僵化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方式,使教育教学过程更灵活,更开放。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据库;CDIO;教学改革;案例库

数据库课程处于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位置,对C语言、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课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学习数据库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能够自己或配合团队进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从而掌握如何在实际的项目中使用数据库技术[1]。

通过对省内外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发现,目前的数据库教学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教学过程中穿插了部分的实例教学,但是这个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1)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来源差别较大的问题,学生对数据库的认识和态度不一,枯燥的理论教学很难在大部分学生中引起共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数据库知识在课本中的设置往往比较零散、孤立,没有形成一个完成的实践体系。学生可以掌握各章知识点,但对数据库系统的全局建立不起完整的概念,以至于学生往往学完了数据库,仍然不知道数据库是什么,如何在具体的项目中使用数据库。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借鉴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CDIO(Conceive 构思、Design 设计、Implement 实现、Operate 运作)工程教育模式,对现有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软件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参考具体项目的数据库设计过程学习相关数据库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和效果。

1、课题改革研究的内容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职业道德、学术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系统掌控能力[2-4]。

通过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我们将生活案例引入到实际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对数据库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基于案例的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将案例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以本学院正在使用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为基础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知识点,主要包括: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标准SQL、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软件操作等相关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让数据库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立体化,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当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的效果,在本课程的教学互动中,我们还将采用分组教学模式,为每个组分配大家熟悉的典型案例,从用户对象、功能需求、数据管理三个方面描述每个案例的内容,设置案例对应的思考题,使每个小组通过案例描述就能明确案例考核的知识点和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

(2)基于案例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数据库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理论教学是实验教学的基础,而实验教学则是巩固理论教学的必要过程。因此,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SQL命令实验和案例设计实验。SQL命令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如使用SQL命令完成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与查询管理。其中,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内容是实验已经给出的,直接完成SQL命令编写即可。因此,这一部分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而案例设计实验是将各章节所学知识点融入到实际案例中,以项目组为单位,组内成员要在组长的协调下共同完成,主要设计的任务包括:确定项目,完成功能模块划分,完成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创建数据表,然后进行数据库管理和查询。

实验教学主要是采用SQL Server 2005系统软件,结合典型的教学案例,在软件管理平台上完成案例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及相关数据的查询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教学案例库的建设是本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案例库中案例主要来自于学生的毕业实训项目、业余科研项目或者教师自己做的项目等。案例的内容是针对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来制定的,主要包括:案例背景、案例需求、案例概念结构设计、案例逻辑结构设计、案例实现代码和案例测试用例。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必须对每个案例的具体实施情况非常了解,并且根据案例的具体情况设计好教学实验的内容,突出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实际上,对于教学案例库的设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当然案例设计的内容可能一开始不是很规范,我们会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该课程所在学期结束后将不规范的案例进行调整,将积累的新案例充实到案例库中。

(4)教学方法的改革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分组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即“分析案例系统需求——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引出课本知识点”这四个步骤,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如关系数据库理论中模式分解知识,首先给出具体学生管理系统的关系表案例,分析案例在实际信息描述和查询中存在数据冗余、插入和删除异常等现象,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引出课本的知识点“模式分解”。

在掌握了课程基本知识后,对学生采用分组教学和情景式教学模式,即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组,并为每组分配不同的数据库项目案例,让学生进入项目组,以开发人员的身份思考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吸引学生参与课程案例的讨论和实践。当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案例,并将案例与课程知识点产生联系,我们将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案例(如图书管理数据库、学生管理数据库和教务管理数据库等)。在案例的分析描述上,我们坚持采取简单明了的描述方式,尽量缩短学生在完成案例需求分析上所花费的时间,突出了数据库课程的教学重点,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

2、课题改革拟达到的目标

本课题对数据库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希望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引入“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理念,对现有的数据库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了改革,丰富课程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引入案例,对数据库系统的全局建立完整的概念,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库是什么,如何在具体的项目中创建数据库,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模拟工作中的项目组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在实际案例中巩固课本的理论知识,建立数据库完整模型,为后续课程和实训内容的学习打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向辉,崔巍,徐俊丽.基于CDIO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38-41.

[2] 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35-37.

[3] 张爽,朱志良,姜慧研,等.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2009,45(增刊):76-79.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教育;实践性课程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为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

(Model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MCLA方法),是一种在专家(教师)引导下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在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案例式教学,需要采用具有真实的企业项目背景的案例来开展教学,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学生通过这样的案例实践,可以掌握实施一个企业项目所必备的知识,并了解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流程,从而培养进行企业项目开发的能力。在案例教学法中,一门课程的学习是由若干个按知识点划分的小的教学循环(单元)组成。每个教学循环包含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为2学时。第一阶段是提出问题。首先由教师提出一个IT行业或工业界项目开发中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一问题,从而得到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中必定会包含新的知识点;最后由老师教授该知识点的理论知识。第二阶段是有指导的解决问题。教师首先给学生上机演示整个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包含推理、计划编制和程序编制等过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示例问题的分析和求解。第三阶段是无指导的解决问题。教师提出一个相类似的或者新的实际问题,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经过若干个教学循环,学生不仅学会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更培养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养成良好的程序编制风格和项目开发与管理规范。

二、开展案例式教学的必要性

(1)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所决定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大多数实践性很强,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节。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这种实践性,决定了它非常适合也很有必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技术更新也非常快,五年前很新的技术,现在可能已经陈旧过时了。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必须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采用IT行业或工业界项目中的实际案例开展教学。要废除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摒弃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3)转变办学模式的需要。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正在尝试“订单式”办学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由学校招收学生、拟定计划,组织教学、实施管理,学校按企业的要求培养、考核、选拔学生。“订单式”办学模式更要求我们大力开展案例式教学。虽然这些题目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但由于这些题目往往与工程实际相脱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产生真正的实践体验,因而不能培养工程实际所需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案例教学法,根据企业的“订单”,采用具有企业真实项目背景的案例来开展教学,注重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确保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产品”,从而能够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三、案例式教学示例

下面以《Visual c++程序设计》为例,介绍教学案例的编写及案例式教学的过程。《Visual c++程序设计》可分为基本语法、基本函数、常用控件、数组、过程与函数、界面设计、绘图、数据库、组件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文件操作等单元。对于一些知识点较多的单元可以再细分为子单元,并用相应的教学案例来完成知识点的教学。例如,对于常用控件单元,可以设计教学案例:企业宣传相册。下面详细介绍企业宣传相册教学案例的设计。案例描述:用Visual c++设计一个程序,对若干张企业宣传图片实现自动或手动翻阅。第一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分析问题,复习并学习相关知识点。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分析案例的要求,并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程序界面及交互功能),然后带领学生复习案例的相关知识点:静态变量、字符串函数、条件及循环语句,最后给学生讲授本案例所需的知识:LoadPic

ture函数、图形控件、命令按钮控件、标签控件以及定时器控件等。第二阶段,教师演示问题解决过程,并指导学生解决该问题。教师根据第一阶段得出的解决方案,逐步给同学演示并讲解程序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界面设计、代码编写以及调试运行等。对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教师要给予特别提示。接着学生模仿教师亲自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个别指导。教师还要注意编程规范的讲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第三阶段,教师提出一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并明确设计要求,由学生运用本单元以及以前所的学的知识和方法,独立地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本单元可以设计一个电子时钟的案例,要求学生编程实现时间的显示,并实现定时执行程序的功能。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总结、讲评,并介绍在企业项目中的实际应用,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升华和提高。

四、开展好案例式教学的必备条件

(1)要求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教师。“双师型”是我国职业教育界对师资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显然,如果没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具有企业项目背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不可能开展好案例式教学的。建立 “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一是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软件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一定时间(一般要半年以上)的实践,参加企业或科研机构实际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校内外的项目开发和课题研究工作。二是优化改进教师队伍结构。引进、聘请本地区知名软件企业、科研机构或“订单”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担任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这些人员往往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给学生带来大量的实践知识,但对他们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指导。三是鼓励教师参与技能认证。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一定级别的、与执教课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特别是

Microsoft、Oracle、IBM、SUN等业界著名公司的认证。要开展好案例式教学,教师们还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案例式教学的要求。(2)要求引进、编写全新的教材。高职院校要采用建立学生实训基地、进行合作办学等形式,加强与国内外以及本地区著名软件企业的联系,获取最新技术资料。结合企业的实际开发项目,提取出典型的、适合教学的案例,组织富有实践经验的软件工程师与“双师型”教师联合编写适合案例式教学的教材。还要注重经常性地与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和IT培训机构的交流与沟通,引进他们优秀的教学资料。(3)要求建设良好的实验环境。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配备良好的实验设备,案例式教学更要求学生要加强实践。目前各高职院校大多购进了一定数量的实验设备,并配备了相应的软件,形成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对这些设备要加强维护、逐步更新,确保实验的正常开展。(4)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向学生讲解案例式教学的过程和要求,宣传案例式教学的优越性。要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采取引、带、“逼”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在案例式教学中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参 考 文 献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7篇

在传统的C#程序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的教学思路是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技能范围,先各个击破地讲解零散的知识点和语法,再进行综合训练,是一种从零到整的教学思路。用这种方法虽然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所规定的内容,但这种传统的知识驱动式教学法以知识为核心,由于知识是很抽象的,所以有时学生很难理解各个知识点在综合编程中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无法确定相应知识点的掌握尺度。在进行综合程序设计时,学生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的程序设计,往往表现得无从下手,只能依靠老师提供的思路和技术依葫芦画瓢,往往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并不能利用在学校所学知识立即开展工作,而是需要企业进行培训后才能上岗。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是脱节的。

2.程序设计教学现状

基于传统的知识驱动型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国内也早就引进了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所谓的项目驱动却还是以知识为驱动,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举例和举一反三,所举例子或许是接近实际工作项目,但却只是其中与知识点相关的一个小应用,而整个课程中针对每个知识点所举的例子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实际可行的项目,学生无法整合而且也无法体会知识的具体用途。因此,学生还是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点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技巧,缺乏知识迁移能力。另外,随着课程难度和深度的增加,许多枯燥和抽象的概念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老师所举的例子缺乏趣味性,就更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致使教学事倍功半。所以,目前的程序设计教学方法也无法实现高职教学与企业就职的衔接。信息化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当前高职程序设计教学的现状,使得学生真正学有所用,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零距离就业。

3.基于兴趣导向的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3.1结合学生兴趣和企业需求,精心选取实践教学案例

设计贯穿整个课程的实践教学案例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案例的选取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兴趣和企业需求,案例所涉及知识点应是企业所需主流技术,案例本身应该使刚接触C#程序设计的学生具有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在案例的选取上,我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首先,案例的选取不能脱离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因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走向工作岗位,脱离实际工作中的项目也会让学生觉得没有意义。因此,教师可以走进企业,从企业中寻找项目和课题;第二,案例不能太复杂,否则学生在刚接触项目时就会因为感到太难而失去信心;第三,案例应尽可能不脱离教材上的内容,不然学生会觉得失去了学习的主线;第四,案例的选取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案例。第五,为了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自我学习的能力,选取的案例中也应该涉及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最新的知识和技术,鼓励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并解决问题。基于以上原则,选取“基于C/S结构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实践教学案例。另外,由于每位同学的兴趣点不同,也为了课后更好地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选取一些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小的案例,如贪吃蛇、打字母、俄罗斯方块等小游戏或在线考试系统、网上购物商城等,让每位同学任意从中选择一个或自己另选一个感兴趣的小项目在课余时间同步完成。

3.2由整到零讲解知识点,分阶段完成整个项目

在教学过程中,避开传统的从零到整的讲解,而是从整个项目的整体出发分阶段地讲解知识点,通过完成项目的过程来学习零散抽象的知识。首先,从整体上介绍整个项目的功能需求,再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将庞大的项目按照课程知识体系分成多个阶段的任务,并规定完成每一任务的课时数,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案例的开发过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本课程共108个课时,按照课时进行划分,教师可以把整个项目分成以下几个阶段。其中,系统总体功能、数据库设计、系统测试等由于不是本课程的重点,所以分配课时数相对较少。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该项目完成的同时,学生也学完了本课程的所有知识。对于每一任务,教师先通过演示已经做好的软件来讲解我们将要完成什么功能,然后引导学生该如何来实现这些功能,包括涉及到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怎么用。接着,让学生实际动手完成此任务,在此过程中如有不懂的,随时可以向老师请教。等大家都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挑出完成比较出色的两个学生给大家演示并讲解自己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和思路。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演示一遍实现该任务的全部过程。每完成一个任务,通过如此反复的理解与实践,学生不仅学习了新的知识和技术,而且离完成整个项目又进了一步。

3.3强化学生实践演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教师从一开始就应对学生严格要求,并将课堂实践纳入考核范围,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否则掉队的学生很可能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学不好该门课程而放弃。而每完成一个任务,学生信心必定增加,兴趣自然提高。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尽量在课堂上完成该任务。并要求学生下课后利用新学的知识和技术同步实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如男生可以选取游戏开发项目,女生可以选取购物商城系统开发。通过这种课堂的高强度训练,以及课下的自主学习,学生不仅能较好地系统地掌握所学课程知识,并能熟练地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4.结论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管理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DOI]10.13939/ki.zgsc.2016.35.197

1 管理学课程教学概述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有效协调的过程,管理学则是研究这一过程的一门学问。管理学课程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管理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基础。高校开设管理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组织的管理原理、管理技术且具备较高的管理素质。

管理学的发展与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发展不断推动着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由此可见,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是管理学课程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因此,在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循管理学课程的这一特性,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程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将管理学的理论融会贯通于实际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

2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目前高校管理学的教学实际看,传统的单一的偏理论的教学方法仍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课程实践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为:实践性教学的课时较少、形式单一以及教学效果不明显,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是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的。通过观察分析,笔者认为目前高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过分强调和依靠教师的作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教学偏理论化实践教学不足,造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较少涉及实践性的教学,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三是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 体验式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体验式教学的方法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官和情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的理论由美国的大卫・库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来通过对理论的完善和实践形成了“体验分享共识行动”的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真正运用好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案例较少。

3.2 在管理学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在体验式教学之下,学生主要通过“实践体验对体验活动的分析总结再体验”的良性循环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和掌握知识的实际运用技巧。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一方面能够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通过行动上的实际参与来切身体会来感悟知识,有利于学生把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体验式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1)采用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体验。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通过有技巧地在课堂引入教学内容并带动学生的情感关注和求知欲望。教学案例具有较强的社会发展适应性和实践借鉴作用,并且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案例的形式来进行体验式教学。教师在课程准备阶段,需要了解社会时事,选取近期的包含管理学重点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且具有管理学教学意义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交流讨论和进行分析研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处理建议或自身观点,使学生设身处地地看待和处理实际生活发生的管理问题,加深对管理学知识的理解。例如,今年4月发生在如家酒店旗下的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

如家在面对这一危机公关事件时,其处理方式欠妥,严重影响了如家在公众眼中的品牌形象。这一事件与实际生活贴近,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选取这一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如家在这一事件处理上的不足,并提出适当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探讨类似事件的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以及事后补救方式。

(2)采用社会调查的形式进行体验。社会调查的对象是与课题相关的社会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程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管理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社会调查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调查活动的实质是基于课题的角度对实际社会生活的体验,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社会实际进行全身心的投入和体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选取城市宠物管理这一课题,通过调查问卷、街头走访等方式了解城区宠物管理的现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或值得借鉴的措施,并据此形成社会调查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对管理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有利于学生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用构造教学场景的形式进行体验。在具体的、生动形象的场景中,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感官和情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场景实施教学,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等科学创设和安排教学所需的场景,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情境体验中来,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理解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内涵并体会管理学在具体场景的应用。例如,针对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构建一个组织结构系统,围绕这一系统来讲授相关内容。这样的教学形式之下,学生具有较强的角色进入体验,对加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十分有利。

(4)采用管理项目的形式进行体验。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采用管理项目的形式进行实践体验教育,能够有效针对管理学这一学科特点,使学生在项目岗位上实施管理,加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体验。利用管理项目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设置与企业管理实际直接相关的虚拟管理项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和合理分工,让每个学生小组依靠自身能力解决项目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并取得项目成果。例如,教师设置“建立一间家电制造工厂”的管理项目,在这个管理项目中学生需要进行的环节很多,包括工程的选址、人事的安排、经营范围的选取、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进行一一解决,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项目成果。

4 结 论

体验式教学的模式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情感体验,有利于实现管理学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教学目标。在管理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加强学生的体验,对于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综合能力较高的、能够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对体验式教学的模式进行探索和完善,推动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