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劳动力资源

乡村劳动力资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 从业人员 素质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054-02

农村发展,人力资源是关键要素。当前农村实际从业人员出现“高龄化”、“女性化”趋势,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的进步。为切实了解农村从业人员现状,笔者以黄冈市为例,调研该市农村实际从业人员状况,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在考察农村人力资源状况时,依据农业统计指标界定,农村劳动力是指处于劳动力年龄阶段内的全部乡村人口数。该指标表明农村拥有适龄劳动力的数量,不论该人员是否参加经济活动都包括在内,但不包括不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内但实际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乡村从业人口是指乡村人口中参加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数。该指标反映农村中实际从业人员状况,包括不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内的劳动者,不包括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内但没有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因此可能大于农村劳动力数,也可能小于农村劳动力数。农业从业人员是指参加农、林、牧、渔业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数量。该指标表明在农业生产一线实际人员的数量。不包括农业服务业领域的劳动者,可能大于农村劳动力数,也可能小于农村劳动力数。据以上指标内涵,我们分析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着重考察乡村从业人员状况能较好地反映乡村实际从业状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湖北省黄冈市。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现辖11个县市区、1.74万平方公里、74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为560万,是一个农业大市。本课题组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了黄冈市11个县(市、区)的57个村作为调研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半结构访谈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研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乡村从业人员就业分布状况;二是乡村实际从业人员素质状况;三是调研农村青年农业从业意愿。本次调研发放问卷660份,收回有效问卷545份,涉及个体成员2 017人。为了便于研究乡村人口从业情况,在这里,我们将545户2 017人中,剔除507名各级各类在校生和159名未从业者,余下1 351人则为农户家庭中的从业人员。

一、乡村从业人员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乡村从业人员实际从业状况

乡村从业人员有的常年在乡村从业,从事农村第一产业,也有的从事农村第二、三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的利用农闲时节在外打工,还有人员常年在外务工。从大的方面来分,可将乡村从员人员分为两大类,一类人员是完全在本村或所属乡镇管理区域内从业,即常年在本地从业人员。另一类是在外务工人员,即在本村及所属乡镇行政管理区域以外区域从业。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根据在外打工时间不同可分为: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中在外务工达6个月以上)、季节性在外务工(一年中1―6个月在外打工人员)。这样分析可以清楚了解乡村从业人员的实际从业状况。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乡村从业人员实际从业状况单位:人

从表1可看出,在乡村从业人员中,44.3%的人员是常年在乡村从业,这部分人员是当前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在乡村直接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人员;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50.8%,季节性务工者占4.9%。由此可见,在乡村人口中有55.7%的人员在外打工,其中常年打工人员占到了1/2,打工成为乡村人员的主要从业方式。

(二)乡村从业人员素质状况

针对1 351名乡村从业人员,我们统计了他们的年龄、性别和学历教育情况,具体数据(见下页表2)。

1.乡村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从年龄结构分布上看,常年在本地从业人员即以农业为主业的人员,年龄多为29~60岁,这年龄段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7%。599人中有45人超过60岁,非适龄人员在本地从业人员中也占很高比例,占到7.4%,而转移劳动力在外务工人员中,除季节性务工有两人超过60岁外,常年在外务工中没有一人超过60岁。可见在农村,超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转移劳动力年龄分布也呈现一定规律,常年务工人员中以青年为主,16~28岁的青年占到46.4%;季节性务工人员中年人员比例较高,占到50%。由此可见,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劳动力年龄越小,一年中外出务工时间越长。将在农村本地从业人员与在外务工人员相比较,在外务工人员中99.3%的为适龄劳动力,在外务工青年占青年劳动力总数的96.8%,而只有3.2%青年常年在本地从业,绝大多数青年不在农村本地从业。

2.乡村从业人员性别结构。在农村本地从业人员中,女性偏多,占到58%。外出务工人员中,以男性偏多,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男性为58.9%,其比例与常年在本地务工人员性别结构刚好相反。季节性务工人员中男性比例更高。从性别结构上看,农业实际从业者女性偏多,而在外务工人员中男性偏多。

3.乡村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和学历层次。在农村本地从业人员,学历为小学及文盲的比例占到24.2%,而常年在外务工人员中,小学及文盲人员比例只占14.4%。从横向比较来看,乡村从业人员中,63.3%的小学及文盲是在农村本地从业,而在外务工者中,小学及文盲人员比例较低,只有占数量的30.5%的人员常年在外务工。从受教育年限统计来看,农村本地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9年,季节性务工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年,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可见在外务工人员受教育年限明显多于在本地从业人员。乡村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学历以上者较少,599人中,只有2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在调查中,在乡村工作的599人,只有65人受过相关技能培训,也就是说90%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由此可见,滞留在乡村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普遍较少、学历较低,接受培训少。

二、结论及政策建议

由以上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其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比例偏高;性别结构中女性偏多;受教育年限也偏低,学历以小学及以下为主。与在外务工的劳动力相比,而转移人员适龄劳动力较多,性别结构中男性较多,学历层次以初中为主。可见转移出去的是农村中的优势资源,而滞留在乡村工作的人员素质偏低。高素质从业人员的缺乏,难以满足现代农村建设的需要,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建设者,因此必须要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优质人才留在农村从事农村的建设。

1.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从宏观层面上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在免除农业税的基础上,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间劳动所得势差减小,优质劳动力资源才会自由流动,而不会出现当前一边倒倾向。

2.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完善农村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实施覆盖农村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增强农村对农民的吸引力。

3.制定培育和留住农村人才的政策措施,留住高素质人才。对滞留在农村的劳动者实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文化素质。国家出台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使他们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新生力量。有些地区在实施大学生当村官工程,有些地区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这些工作正是这一举措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乡村旅游

一、江苏新农村建设现状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自2005年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是全国各地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做了很多尝试,并形成众多建设模式。在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我国创造了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柳市镇为代表的温州模式,以深圳万丰村为代表的万丰模式,以河南为代表的模式,以遵义市镇隆村为代表的镇隆模式,以长沟沿村为代表的铁岭模式,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为代表的兴十四模式等。江苏新农村建设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但不论选择构建何种模式,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江苏新农村建设困境

2006年江苏省2.7万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8927个,带动9.1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不容置疑,江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持续增收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江苏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一是劳务输出。在未来劳务输出的空间有限:(1)劳动力转移,农村现形成大量留守人员,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2)科技进步,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很难跟上其要求;(3)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企业劳动力优势明显降低甚至不复存在,尤其乡镇企业;(4)企业发展存在容量及边界的瓶颈。二是支持农民返乡创业致富,提高经营性收入。其次,区域发展差距,南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缩小差距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已达全面小康的县(市),均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50强,而未达小康的县(市)中,不少地区的人均GDP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社会结构失衡、城乡二元化格局、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问题日趋复杂。

二、发展乡村旅游与江苏新农村建设互动

1.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外经验证明,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互动,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加外来游客的驻留期,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乡村旅游区(点)能够向游客提供的农产品、自制工艺品和深度加工农产品等品种已经多达数百个,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从2003年~2006年上半年,仅苏州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亿元,接待旅游者2100万人次,培育了以农家乐、渔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各类乡村旅游区(点)300余处,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

2.能够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社会结构失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九五”以来,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年均递增8.9%,比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5.8个百分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兴起,还转移了大量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目前全省间接旅游从业人数已突破325万,仅苏州市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5万人。2005年,江苏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2.5148万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之际,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就业优势。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引进城市资金,发挥旅游增量资源价值,增加新的就业渠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变农村破旧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家庭矛盾、基层组织涣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江苏的新农村建设。

3.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同时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增加收入,幸福指数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这样,形成以乡村旅游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江苏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006年度江苏旅游国际旅游接待445.1921万人次,外汇收入278664万美元,国内旅游接待19935.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12.15亿元。到2010年,预计旅游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以上。

1.发展乡村旅游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江苏乡村旅游依托河湖港汊、山林原野、岛屿滩涂、果林苗圃、乡居民宅以及独特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自然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等人文民俗资源,已经突破初期单一的“农家餐”、“农家乐”模式,开发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欣赏、自助农庄和农业主题公园等多种旅游项目,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江苏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看,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贸易业,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容易被垄断。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贸易壁垒比较少,同时乡村旅游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同其他(如工业)企业要求相对较低。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其提供条件

收入的增加、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便利,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期到一定的作用。2000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1%;2006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15.24%。1999年,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调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2007年进一步调整,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时间和经济上的可能。

3.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可进入性强

2003年~2005年,江苏累计建成通车农村公路4.1万公里,行政村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3%,200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大中桥梁1050座,乡镇卫生院改造、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和以“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等工作均取得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逐步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4.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2006年江苏乡村劳动力2656.80万人。截至2005年6月底我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1518.19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目前还有约560万人需要转移,可供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75万人,且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需求。在我省农村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江苏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后,就可以实现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

综上所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具备资源禀赋的乡村发展旅游,构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拓展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素琴: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型[J].济论坛,2007.1:P122~124

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第3篇

  本项研究讨论了中国农村发展近期及长期面临问题的各种政策选择。本报告认为:(1)当前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确保农民收入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减少乡村人口。当前由过量的经济生产能力造成的通货紧缩抑制了农村人口的迁移,也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消除通货紧缩。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于需求扩张具有乘数效应。政府应通过反通货紧缩的扩张财政政策配置更多的资源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一旦消除了通货紧缩,农民收入将相随于劳动力转移而获得增加。(2)建立全国一体化市场对于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西部地区分享东部地区动态增长中的收益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体化市场的建设对于生态脆弱区调整其生产结构、保持可持续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3)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是中国保障粮食自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民从加入WTO获得收益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增加对农业科研部门的公共投入。(4)乡村人口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城镇非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因此农村发展因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为适应进入WTO对国民经济的挑战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遵循“比较利益”的发展战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发展。(5) 中国的中部地区集聚了绝大数量的乡村人口,并面临最少的自然资源和最为严重的贫困问题。政府应优先解决中部地区的乡村发展问题。

  序 言

  本报告的首要目的是研究近年来,特别是1994年以来中国农村发展(不是农业发展)的一些重大战略问题。自中国经历了1992年的通货膨胀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相应于解决经济生活中潜藏危机的需要,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转型的战略和路径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行政干预在增强,资源配置的权利日益向中央政府集中,二是农村长期发展和农村的制度转型受到严重抑制,造成了农村在非农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农村财政和金融等方面面临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接连数年出现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下降等问题,造成人口最多的乡村部门对于经济增长和制度转型的参与程度日渐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的政策调整并没有能够对症下药,比如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难以确保可持续性的生态建设战略等,这些战略至少在中短期内当前农村面临的问题是没有效力的。另外的一种政策思路是不断地在农业生产内部或农村自身寻找解决当前农村问题的出路。显然这些方法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突出矛盾的。

  我们并不认为当前的农村发展能够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认为农业生产中就不存在问题。实际上当前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要素使用、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研究和科研开发、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生产资料供给及服务、农产品质量标准等等。我们也不否认这些问题在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程度。但是,农业生产中许多问题的解决可能涉及到更为基本的一些战略和体制问题,比如当前的财政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问题。同时作者认为,就国民经济长期的成长和转型来看,基本战略和制度的制约相对于农业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制约来说更为基本。因此本项研究的方法是从整个国民经济成长和转型的视野,来考察当前中国农村在战略和制度层面所面临的重大的和基本的问题,并力图提出实施新战略的主要内容。

由于本报告宗旨在于帮助亚洲开发银行分析和了解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战略变动的基本线索、特点和原因,以便于亚行能够在考虑新的、支持中国农村发展战略时作为参考。鉴于此一目的,本报告没有更多地涉及关于农业生产发展方面的问题。比如土地资源使用及管理、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农业科技与推广等等具体的农业生产发展本身的问题。

本报告在起草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引用了许多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特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第一章、导言

  1、中国乡村部门面临的问题

  1.1 中国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已经经历了20多年。1978-2001年其实际的GDP年均增长达到9.3%,人均GDP达到8.1%。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较少,从1978年占人口一半以上,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不到10%。通过改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贸易大国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排名世界前列的国家(OECD, 2000年10月)。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5.0%,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都快于GNP的增长率。对外贸易占GDP的比率由1978年的9.5%提高到2001年的44.0%,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大国中最为开放的国家。高速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中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

  1.2 经过了20多年来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却始终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国有企业部门的经营困难,很快带来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坏帐增加和大量经营亏损。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1)政府税源的减少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下降;(2)银行大量信贷资金被国有部门占用,而非国有部门能够获得的信贷资源大幅度减少。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潜藏的金融风险,制约了中央政府从容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而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成中央政府更加强化全国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统一性及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倾向。此外,为了克服通货紧缩造成的宏观经济困难,1998年末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到2002年末,政府已发行6600亿元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及城镇低收入人口的收入保障。上述政策实施的结果,直接导致当前中国农村的发展与改革面临极其困难复杂的局面。而当前宏观经济增长中出现普遍的生产能力过剩而出现的通货紧缩更加加剧了解决农村问题的难度。

  1.3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农村地区开始启动。在1978-1984年改革的初期,家庭承包责任制替代了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年均13.9%的高速增长。然而,正如表1所示,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1984年以后始终低于城镇人口收入增长的水平。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1年的2.94:1。

  1.4 尽管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乡村人口和乡村滞留的劳动力过多所致。几乎所有问题都与此相关。农业无论如何发展也没有空间来解决众多乡村人口的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基本要求的(林毅夫2002;Johnson 2002)。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实看,8.7亿乡村人口,利用15亿亩耕地生产农产品供给4亿多城市人消费。在这种人口格局及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我们必须常年维持70%左右的耕地资源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商品农产品的生产受到极大的制约,同时也使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份额日渐下降。在现阶段,仅仅依靠农业无法解决当前的农村问题,仅仅依靠农业政策的调整来寻找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的道路难于凑效。

 第二章 农村发展问题的成因

  2、70%的乡村人口是所有农村问题的症结1

  2.1 当前所有农村问题的根源在于众多的乡村人口对资源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于乡村劳动力寻求非农就业而面临的各种障碍。如果不把乡村人口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扩大作为农村发展和改革的首要目标和战略的话,其他的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都将无法奏效。

  2.2 从1978年底到1984年的第一阶段改革,农民人均收入超常规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实行了,释放出了农民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压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到了198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后,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进入到常规阶段。

  2.3 由于农产品的需求不仅收入弹性小,而且价格弹性也低。在正常情况下,一家农户增产,这家农户的收入可以增加,但是,如果每家农户都增产,造成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外移,农产品的价格会大幅下跌,甚至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中外历史经验表明,在常规时期,唯有通过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流动出来的劳动力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使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向外移而供给曲线向内移,另一方面使留在农业的劳动力耕地面积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才能长期持续增长。

  2.4 历史经验亦证明上述观点;例如美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在1870年时为50%,192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时尚有30.1%,1955年时下降到11.6%,到1985年就只剩下2.2%。日本农业人口在1870年时高达70.1%,1950年降为48.3%,到1993 年时仅余5.9%,韩国在1963年农业人口仍为63.2%,到1995年只剩12.5%。按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在1990年,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占其总劳动力的69%,而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则仅有5%。同年,低收入国家农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5%,而高收入国家只占2%。从上述经验数据可看出,只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城乡收入水平才不会有过大的差距,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才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大致相同的经济福利。

  2.5 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已达4796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达32797.5万人,占总量的68.4%,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6.1%。而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的份额仅及15.9%。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的1/3 。“八五”期间,我国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减少了1001.9万人,而整个“九五”期间,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总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净增加了463万人,致使本来就相当严重的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极不充分的状况更加恶化。

  A、 农产品供求与价格

2.6 中国农产品价格自1997年以来出现连年下降,导致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也出现连续四年持续下降。1996-1999年中有3年粮食的总产量超过5亿吨,其他农产品也出现全面增长,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全面下跌。1997年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4.5%,1998年下降8%,根据当年农村住户调查的资料反映,1998年农民出售的15种主要农产品中有12个品种的价格下降,而肉类价格跌幅最大,达12.7%。

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村;建设发展;SWO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98

乡村是一个区域概念,是指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包含集镇或农村。在乡村这个区域系统内包含着经济、文化、生态等丰富内容。而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相对城市而言,发展速度缓慢且不平衡,乡村建设仍缺乏统一的合理规划,乡村建设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面临许多挑战。

1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SWOT分析

11乡村建设发展的内在优势(S)

111农业经济呈现多元化

工业和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其经济效益逐渐影响传统农业的分化,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的“精耕细作”向规模化、机械化转变,由单一的种植、养殖农业经济演变成向产前、产中、产后多产业部门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经济。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经济的多元化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112农民自身有了发展诉求

乡村经济向第二、第三产业并进,“乡镇企业”不断出现,扩大了对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国家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地区自主创业,确保农村经济的有序运行。此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农村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农民逐渐冲破了传统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重新树立了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的新思维,对农村环境、居住条件有了新要求,迫切希望改变农村现状,农民自身对发展农村有新的诉求。

113乡村地区资源禀赋优势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也有利于向乡镇企业输送劳动力资源,优化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我国乡村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厚重,开发潜力巨大,可以发挥自然山水风光优势和乡村文化特色,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带动农民增收。

12乡村建设发展的内在不足(W)

121乡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下,乡村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但点少面窄,没有全面铺开,且地域差距大,大部分乡村仍然基础设施薄弱,特别在自来饮用水供给、污水处理、文化、卫生服务设施等方面,成为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乡村公路建设、乡村能源建设、乡村邮政设施建设、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全国的发展水平差距日益增大。

122乡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目前,我国大多数乡村建设基本上处于农民自由无序的发展状态,村民往往将房屋建在交通干道旁,追求向城市看齐,不求特色、盲目攀比,随意性较大。导致村落景观布局混乱,空心村凸现,乡村建设处于缺乏合理规划的状态。另一方面,现代建筑方式逐渐取代乡村地区的传统住宅,一些地区甚至照搬城市的建设模式,在大片传统农宅重建的同时,一些见证了乡村兴衰历史的古建筑却因为缺乏保护而逐渐衰败,甚至破坏,致使乡村景观的特色渐渐消失。

123乡村建设资金筹措困难

长期以来,乡村经济相对落后,家庭负担大,乡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使乡村人口素质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文化水平。而有一技之长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又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加剧了乡村农民素质低的现状,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也受到一定限制。在乡村地区农户之间独立分散经营,农业带来的收入有限,农民本身贫困,想要自筹资金发展乡村经济存在很大困难。

13乡村建设发展的外部机遇(0)

131国家政策的支持

21世纪以来,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可以给予乡村地区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用于扩大就业、增长收入,为乡村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为了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仅2016年国家就颁布了52项农业优惠政策措施,包括r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等。

132农业科技革命的推动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来势凶猛,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化农业正在提质加速,未来农业的发展必然走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外,国内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聚集了一批农业科研力量,在多年的农业实践中,研发、推广和储备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为促进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33统筹城乡发展全面铺开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城市化伴随的工业化、商业化,为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有利于乡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掌握现代技术、商业信息的机会。许多农民在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乡村,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信息和资本,成为致富的能手,带领村民致富,为乡村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14乡村建设发展的外在威胁(T)

141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农产品市场供应相对宽松,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国家不断地放开了市场,同时也逐步地减少了对国内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和保护,农产品的进口市场关税将继续下降。我国农产品正面临国内外市场上双重挑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乡村地区土地分散经营,没有产生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水平较低,更多的是依赖资本和物资的投入。此外,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使农业发展更加处于不利地位,以农业为主体的乡村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142乡村经济发展重工商轻农业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对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效应明显。但在发展过程中,更看重工商业的比重,有些地方甚至急于推进工业化,盲目招商引资,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淘汰项目,导致大量农业耕地被占用,造成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日益短缺,这与实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相背而驰。另一方面,城市的吸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许多农民放弃了原来微薄收入的耕地,导致乡村地区出现大面积荒田、荒地、荒山现象。

143城乡差距扩大激化了社会矛盾

统筹城乡发展正在不断升温,而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愈加明显,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市的高速发展加剧了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其他资源的汲取,给我们所呈现的是欣欣向荣的城市高楼景象和逐渐凋谢的空心村。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房价不断上涨,而源源不断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和城市底层收入的人口都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滞后发展,农村人才和资源的流失现象,更限制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2乡村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21发展科技支持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形成科技引领和支撑乡村发展的良好局面,应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未来农业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道路,才能跟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借助于信息技术与方法,可以突破传统障碍,建立起满足现代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产品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22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而目前我国农民多数直接从事着农业生产,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农村地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技术能力有限,这直接制约了我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发展不仅需要科技的投入和农民持续的增收,更需要具有高素质和一定技能的乡村劳动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或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农村义务教育、技术教育和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投资。让有文化素质、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扎根乡村,支持乡村建设,是乡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

2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实现乡村公路的硬化,完成乡村电网改造,提高自来水的普及率。进一步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坚决控制乡村污染源产生;推进乡村危房整治和新式农居建设,美化乡村建筑,加大绿化,营造良好、健康、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建筑美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的目标。进一步改善乡村办学条件,推进乡村教育、医疗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尽快缩小城乡间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

24发展乡村特色经济

随着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当前生B经济的推动下,回归自然、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为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广大乡村地区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扶持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今后应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力度,突出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农业所需劳动力比例逐渐下降,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应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3结论

乡村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既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培训新型农民;又要不断推动农业经济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和乡村特色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政策和科技的投入增强乡村经济发展活力。“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4):79-85

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第5篇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的地区经济越发达,个人文化素质水平越高,年收入往往也越高。以美国为例,劳动力年均收入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接受8年以下教育的劳动力年均收入仅为平均收入的58%,接受12年教育的劳动力年均收入为平均收入的85%,而接受16年教育的劳动力年均收入超过了平均收入的27%[5]。根据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有许多相似之处:创造两种资本都需要投资,且一旦创造出来,两者都具有经济价值。对以教育形式表现的人力资本而言,资本回报计算非常复杂,因为人力资本总是附加在其所有者身上。我们无法把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从其身体的其他部分分离开来计算租金有多大,测定人力资本的回报比测定实物资本的回报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拟从参与乡村旅游从业者获得的经济收益来推断其人力资本的回报。一个人受教育的水平越高,一般其收入也较高,这个事实可看作乡村旅游中人力资本市场价值的依据。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王坪村是我国川东北地区著名的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了说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其旅游收入的影响,笔者和课题组于2013年6月在王坪村及周边地区对当地乡村旅游从业者进行问卷式调查,了解其受教育程度和旅游年收入情况,并最终获取了32份有效问卷。本文采用“明瑟模型”(MincerMod-el),说明乡村旅游从业者受教育年限和其旅游收入之间的关系。该模型为半对数形式,方程表达式为:lnY=C+αX+βX2+ε。式中,Y代表从业者年旅游年收入;X代表经营者实际受教育年限(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培训和在职教育);ε为随机误差项;α、β为变量的回归系数,C为常数项,α为乡村旅游从业者教育投资边际回报率。运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乡村旅游从业者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平均年收入增长0.94%,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模型的R2=0.745514,调整后R2=0.727964,考虑到调研情况的相对复杂性,模型拟合优度可接受,模型F值为42.47765。由F表可查出,F0.05(2,29)=3.33,F=42.47765>3.33。由F检验可知,王坪村乡村旅游从业者受教育年限对其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因此,增加乡村旅游经营者人力资本投资,能增加其个人及家庭的收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农村旅游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2乡村旅游发展中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多元化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主要包括农户、政府和旅游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质。三大投资主体在各自约束条件下对乡村旅游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发展作用各不相同,有必要对各个投资主体进行具体分析。

2.1农户农户作为个体而言是指农民,作为群体而言则是指以血缘关系而形成的—种社会组织形式。它不仅是一种生活组织,更是一种生产组织。在人力资本形成初期,家庭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作为最基本的主体投资者,农户投资覆盖了舒尔茨观点中的所有渠道。从乡村旅游人力资本的视角。其投资形式主要包括对家庭成员的基础教育投资和职业技术教育投资;其投资目的较单纯:提升自身或家庭成员素质以参与旅游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投资行为以预算约束下的收益最大化为原则。然而,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极强的外部性特征,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根据舒尔茨“理性小农”的观点,农户在投资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对家庭成员的教育投资往往偏向保守。同时,还应注意到近年来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读书无用论”影响了部分农村家庭的选择,使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家长过早终止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在王坪村的调研中,多位受访对象表示出对“读书无用论”的认同,大多认为开办农家乐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储备。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旅游发展对各类新型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渐改变人们心中旅游技术门槛低、单纯劳动密集型的固有印象。培养旅游专业人才需要坚实的基础教育,农户投资在乡村旅游人力资本形成初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户对家庭成员的教育投资能否获得有效激励,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决定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来源是否可得到切实的保障。

2.2政府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直接增加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是地方旅游经济和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其公共性毋庸置疑。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方,政府有责任成为乡村旅游人力资本的重要投资主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乡村旅游中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形式。直接投资主要包括:①对原住农户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发展背景、服务礼仪、餐饮卫生、政策法规等;②招徕外来人才,如为当地引入乡村规划师、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等。间接投资主要指政府对乡村旅游地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支持的投入。这些直接和间接投入将有效降低农户进行人力资本自我投资时的成本和顾虑,间接促进乡村旅游人力资本投资。以王坪村为例,当地政府和景区管委会主要通过直接形式参与到乡村旅游人才的建设中来,而省市级政府则更多的是通过间接形式对当地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从表面上看,政府进行农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主体投资是在提供一种准公共产品,受益方是作为投资对象的农户和当地旅游企业。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村旅游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使农村旅游生产经营活动获得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为旅游经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最终政府、旅游企业和农户都将从由旅游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全面繁荣中获得极大的收益。

2.3旅游企业乡村旅游企业指依托乡村特色资源,从事旅游生产或服务,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7],其发展天生伴随着对利益的追逐。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乡村旅游企业员工已从过去的单独以当地农户为主扩大到返乡农民工、农村籍退役士兵,甚至城市下岗职工等不同群体[8]。这部分劳动力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学习获得生产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开拓发展视野等,实现了价值增值,有利于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我们也应注意到,乡村旅游企业具有企业一般特征,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员工的知识存量、技术水平,归根结底是为了从员工人力资本的增长中获得回报。然而,资本总是流向报酬最高的地方,作为资本的一种形式,人力资本具有追求价值增值的内在张力。旅游行业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风险,使很多乡村旅游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容易出现激励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在职培训为核心,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发展培训。但由于存在前述激励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企业在现实中常常对完整的企业培训体系进行,在培训安排中以岗前培训为主、在岗培训为辅,忽视发展培训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企业在当地旅游人力资本发展方面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享受的经济收益均未能完全实现。若不能有效消除乡村旅游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负外部性,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下去。从王坪村当地旅游企业主管对待培训的态度和企业员工接受的培训现状均印证了此类问题的存在。

3乡村旅游发展中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策略分析

就业观念和城乡差距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低于城市地区,直接引进高素质人才难度十分大。除了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不排除存在部分城市劳动力向乡村旅游地转移的现象,但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劳动力仍然以当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工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针对转型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采取策略对人力资本投资主体进行激励,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调整农村人力资本结构,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完善以教育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体系,夯实人才基础基础教育对乡村旅游人力资本的形成至关重要,必须把提高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作为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当前首先要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真正在农村地区普及免费义务教育。针对我国部分乡村地区实施免费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可通过改革现行的财税政策,增加省级和中央财政的统筹能力,把经费向落后的乡村地区进行适当倾斜,而不是简单的通过上级财政出资、下级财政相应配套的方法来提供教育资金支持,以避免出现资金转移漏损;积极发挥政府对乡村旅游人力资本形成的间接作用,通过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减轻农户方人力资本投资的负担和顾虑;同时,政府应注重舆论引导,破除“读书无用论”等谬误,畅通教育信息渠道,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需求进行激励,为乡村旅游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3.2激活以专业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群体,扩展投资主体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依然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的情况下,各方社会力量对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投入存在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众多专业性社会机构,如旅行社、行业协会、金融公司、社会培训机构等均具有成为乡村旅游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潜质。政府可考虑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动社会资源以投资乡村旅游人力资本的形式参与到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中来,以经济利益吸引社会各方资源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这样做不仅能科学有效地培养乡村旅游新型复合型人才,还能改善乡村旅游人力资本结构,为今后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资源配置 效率 TFP 实证分析

一、分析方法及其数学模型

假定技术进步是希克斯(Hicks)中性的,总量生产函数可表达为:Yt=Atft(Kt,Lt)=At,ft (1,1)

(其中Yt、At,Kt及Lt分别为t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出、技术水平、资本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

则相应的部门生产函数为:

(其中分别代表t时期i(i=1,2,….n)部门的产出、技术水平、资本投入量及劳动投入量。)

经过进一步推算(具体过程略),得到包括资源配置效应在内的经济增长分析模型:

(4)(5)

式(1.3)将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分解为五个部分:(1)是扣除了资源配置效应后余下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是资本要素在部门间配置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是劳动要素在部门间配置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是总的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5)是总的劳动投入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即把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分解为(1)、(2)、(3)三部分。

二、数据定义及说明

由式1.3可知,实证分析河北省的资源配置效应需要的基础数据为:产出总量数据及分部门产出数据、资本存量数据和劳动力数据。以下分别做出说明,由于篇幅所限,详细计算过程及数据表恕不列出。

1.产出指标

产出指标选取全省、三次产业部门及城乡两部门的产出数据,源自《河北经济年鉴2007》及《河北统计提要2006》,产出数据均为1990年价格。

2.劳动力指标

考察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指标的选取上,采用历年全社会从业人员作为历年劳动力投入量指标,数据源自《河北经济年鉴2007》。

3.资本存量数据

在资本存量的估算上,对当年投资I的选取沿用张军(2004)的方法,即不考虑库存的变动。我们得到的全社会资本存量数据(1990年价格),其中1978年~2000年数据为张军、吴桂英、张吉鹏研究的结果,2000年~2004年数据沿用同一方法估算。基础数据源自《河北统计提要2006》,折旧率为9.6%。折旧率的测算方法见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年~2000年》。

三、要素产出弹性的估计

1.河北省总量生产函数的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对河北省总量生产函数的估计,采用国内大部分对我国总量生产函数的研究结论,即总量生产函数适合C-D函数。

C-D生产函数的计量模型可以写成:Y=AKαLβeμ(3.1)

两边取对数,有:Y=A+αK+βL+μ (3.2)

其中,μ为反映不同时间上,在生产技术或生产能力等方面的随机误差项。若对生产函数施以规模报酬不变的约束即α+β=1,则(3.2)式可写为:Y-L=A+α(K-L)+μ(3.3)

或(3.4)

利用已经取得的总量产出数据、全省资本存量数据及劳动力数据,在Eviews软件中分别对(3.2)式和(3.4)式进行计量回归,取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α=0.82,劳动力要素的产出弹性=0.18。

2.部门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根据前面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直接通过估计我省乡村和城镇的生产函数得到乡村和城镇部门的要素产出弹性,此处仍采用C-D生产函数的形式。

(1)乡村部门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对(3.4)和(3.2)式进行计量回归,经计算得出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0.71,劳动力要素的产出弹性=0.29。

(2)城镇部门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同样利用前面得到的城镇部门的投入产出数据,对(3.4)和(3.2)式进行回归,得到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0.86,劳动力要素的产出弹性=0.14 。

四、河北省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根据式(1.3),利用第三部分得到的各部门要素产出弹性估计值及第二部分的数据,可对样本期间我国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分析。令式(1.3)的(2)、(3)部分分别为、,

对于不同的部门划分,式中的αit、βit取相应的产出弹性值。计算出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效率(计算过程及结果略),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如下描述性分析。

1.资本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效率分析

由资本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效率图(因篇幅有限省略该图),河北省资本要素在城乡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在1981年~2006年样本期间,除了初始年份大幅度提升外,总体上资本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效率还是很低的。其中,1983年~1987年间和1997年~2002年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基本在零值左右徘徊。从时间趋势上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大大激发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加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也逐年加大。1981年~1982年一年间农村资本存量增长率为16.1%。因此,样本初期的资本配置效率的大幅提升显然是农村改革成功促使的农村,主要是农业资本投入上升的直接结果。而后九十年代初期到中期的资本配置效率的上升,在时间上也恰恰处于我省乡镇、民营企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除了这两个时间段外,其他时间的资本配置效率基本在零值左右,说明河北省的资本要素在城乡两部门间基本没有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交流、互动。这一方面说明了我省城乡之间基本上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二元经济本质,另一方面也昭示了我省深化体制改革,破除阻碍资本要素流动的障碍,加快农村要素市场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劳动力要素在城乡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比较劳动力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效率图和资本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效率图,(图因篇幅有限省略),显然在整个样本期间,劳动力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效率整体上高于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且两曲线在形状和走势上高度相似。这一方面说明在河北省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互动中,劳动力要素要比资本要素活跃,或者说制约劳动力要素在城乡两部门经济间遵循市场原则进行配置的体制要小于对资本要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从时间趋势上来看,1982年~1990年,农业改革的成功使得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又无法容纳如此庞大的劳动力大军,从而形成了第一次“进城务工”。图2所示1982年~1990年劳动力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年均增长率为23.2%,显然与上述趋势是基本吻合的。而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到2006年,劳动力在城乡间的配置效率基本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1991年~2006年的均值为20.7%,按照本文对资源配置效应测算公式的界定,此期间劳动力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达到了20%以上。而这一阶段正是我省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要素市场开始稳步发育,民营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阶段,劳动力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处于结构调整阶段,总体水平比较稳定。

参考文献:

[1]龚六堂:经济增长理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郭克莎:我国资源总配置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1992年第9期

[3]张 军 吴桂英 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年,第10 期

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第7篇

一是对接县内规模企业接收一批。积极摸排辖区内重点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果蔬种植基地用工需求情况,了解掌握企业复产后岗位需求情况,做好岗位储备,及时将岗位信息宣传推送到有就近就地就业需求的农民工手中,及时组织发动人员上岗,全力支持和帮助县内企业复产复工。截至5月中旬,全县232户重点企业复工225户,104个重点项目复工96个,复工后共吸纳就业5035人。

二是鼓励人力资源机构转移一批。支持鼓励县内外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在乡镇、村(社区)组织发动触角长、宣传动员体系全的资源优势,依托村组等基层组织,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转移就业组织动员工作,按照“信息宣传不停步、政策宣讲不断线、就业指导不松懈、就业服务不打烊”的原则迅速深入村组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送服务”活动,以达到中介机构宣传发动转移就业一批的实效。县人社局安排专车、专人带队护送务工人员返岗外出就业8车次225人,安全输送到浙江金华、福建福州、广东、昆明安宁等地返岗复工。

三是强化劳务协作有组织输出一批。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稳妥收集储备一批用工岗位信息,及时掌握省外企业复产复工时间,做到岗位预留、食宿预留,将劳务协作准备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及时开展现场招聘活动,有组织地输出-批农村劳动力到省内外转移就业。全县共用工岗位信息17901个,其中:线上15072个,线下2829个。截止5月中旬,有组织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0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输出人数6.25万人的32.8%。

四是扶持返乡创业带动一批。强化“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等有关扶持创业政策的落实力度,积极动员各类创业园区、返乡创业实体用好现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带动和帮助扶持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农民工积极创业,通过创业带动一批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截止5月中旬,全县共审核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5户、101.08万元,完成省下达任务22户的386.3%,惠及职工1730人。

五是创建扶贫车间继续吸纳一批。支持鼓励符合扶贫车间认定条件的各类企业,积极创建扶贫车间吸纳和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规模。已认定的各类扶贫车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增加就业岗位。广泛宣传、动员“三无”家庭贫困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就近就地实现转移就业。全县6个就业扶贫车间复工6个,复工率100%,复工后吸纳就业1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8人)。

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第8篇

一、“点”上精准用力 建立就业扶贫动态台账

首先,成立了“县人社局就业扶贫工作组”,制定了《县人社局2016年就业扶贫工程脱贫摘帽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强化了就业扶贫资金保障,建立了考核机制,将就业扶贫工作列为年终考核实行奖惩制度,并作为推荐后备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力争就业扶贫工作为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树立榜样。

其次,搭建了“互联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动态平台。按照“准确、清楚、动态、对接”的要求,依托吉安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镇、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开展贫困劳动力数量、分布等情况调查摸底,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和培训愿望,全面建立贫困家庭人员就业台账,分村分乡镇甄别贫困类型和劳动力情况,设立了企业用工联络服务站,对登记建档立卡的5468名帮扶对象建立实名制纸质和电子两种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便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

三是做到就业宣传信息面对面,推荐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对园区企业缺工岗位进行了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实现招工用工对接,今年春节前后,举办了乡镇(村)贫困户专场招聘会32场,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招工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县人力资源市场、短信服务平台、乡镇劳保所、LED招工显示屏、乡、村招工宣传栏等招工平台及时园区企业招工动态,对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由乡镇、驻村干部、村协管员一起进村入户将岗位信息送至贫困户家中,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赴企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与企业取得联系,将4398名贫困劳动力引荐县内外相关企业上岗就业,就业信息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对接招工用工。

二、“线”上合力推动 实施就业扶贫援助行动

首先,创建油田、永阳等乡镇(村)就业扶贫车间,便于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依托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逐步形成的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精密电工线缆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特色产业,鼓励江西联创有限公司到油田镇办分厂、鼓励鑫溢手袋厂到永阳镇布点,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点),协助乡镇利用闲置厂房、做好通电通水通路等相关工作,同时对入驻就业扶贫车间企业三年内涉及的场地租金、水电费给予60%的补助。组织临近贫困劳动力进车间务工,“扶贫车间”给每位贫困劳动力每月补贴50元,两个扶贫车间已吸纳贫困劳动力40人,人均月工资2500-3500元,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一批。

其次,开发一批村组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就业扶贫岗位。每个村委开发3个公共服务公益性扶贫岗位,实现公益性岗位扶贫村组覆盖率达到100%;对于无法输送到企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在乡村开发农村保洁、治安巡逻、道路维修、乡村图书室等村组公益性扶贫岗位1005个,根据“谁用人、谁出钱”的原则,整合社会资源,由用人单位发放工资,每季结束后,用人单位按规定程序向县人社局申报,县政府从就业专项资金中依据赣财社字【2012】71号、吉县发【2016】10号、吉县府办字【2016】138号文规定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人均月收入增收300元,实现了社会帮扶就业一批。

三、“面”上稳步推进 开发个性化扶贫培训

首先,让346名有就业愿望而缺少就业技能的贫困劳动力通过针对性培训后,掌握一门以上就业技能,使有培训需求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参加个性化技能培训覆盖率达到100%;

其次,用活政策,以技术指导、政府贴息贷款等措施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

三是引导贫困劳动力参加种植、养殖等特色农村实用技术、家政服务技能培训。依托本地井冈蜜柚、横江葡萄等优势产业发展,按照季节性、灵活性就业服务需求和家政服务类月嫂、妇幼保健员等岗位的就业容量大、带动就业效率高、吸附力强的特点,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为契机,搭建用工对接平台,有针对性推荐贫困劳动力凭种养实用技术实现转移就业,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覆盖面,提高贫困劳动力多行业就业能力。

四是充分利用政策实行保障扶贫。为全县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25461名贫困人口每人每年按照100元的标准由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从2016年县财政整合的涉农扶贫资金中拨付254.61万元至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代缴率100%。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收100元,实现了社会保障扶持一批。

一年来,我局紧抓贫困劳动力动态台账这个“点”、牵住就业扶贫援助行动这根“线”,开发个性化扶贫培训@个“面”,以“输血”向“造血”转变,以“漫灌”向“滴灌”转移,采取 “就近就业一批、转移就业(创业)一批、社会帮扶(保障)就业一批”措施。达到了“贫困家庭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