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程建设自评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范文第1篇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教学建设中最基本的建设,它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培养关键点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只有加强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教学质觉。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与教研室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建设。本文就高校课程建设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链

1.搞好课程建设必须要提高认识。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最,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毛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担负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课程建设;,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政策要倾斜,经费要保证。对课程建设卓有成效者要给子表彰和奖励,使他们自觉地参与教学改革,参与课程建设。教研空是按专业建立起的教学、科研基层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取决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教研室为中心,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各课程负责人要按照合格课程与优秀课程基本条件和建设方向。详细写出课程建设的日标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应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把课程建设深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中去,使教学的各项工作到一个高层次.优化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大部分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形成较完整的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课程改革计划和可行措施,使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成效。

2.摘好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质员标准。高等教育质量是个多维的复合概念,其标准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适应性是高等教育质址的本质属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社会需要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多样性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二属性,是保持和传递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也是培养公民素质,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满足社会对人才开发和应用等。要不断地总结、探索与实践,建立出一套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合格课程、重点课程、优秀课程建设的质址标准。经过统等规划,分期、分批建设,采取自评自建与集中组织审评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少数重点课程、优秀课程与合格课程相结合,深入研究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建设的功能和实效性。发展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第三属性,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变化,是适应性质址的衡址标准。既要继承传统,义要突破前规;要从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转变认识;要从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特点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上进行探讨;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要从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使高教通过2——3年的教学建设,绝大多数的必修课程达到高水平,并创建具有特色的古内重点课程,使高教的整体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3.搞好课程建设.要认真分析课程的现状。高等学校条件有的相对较差,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现状,结合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抓主要矛盾。对提高教学质员影响大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如对一些.环课率高,授课面广的土干课程,给予重点资助;从课程设置中确立一批覆盖面宽、直接影响学生理论基础与准本技能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加强篆础理论、墓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抓好专业主干课建设,以重点课程建设带动相邻的系列课程的建设。高校应设立课程建设与奖励专项基金,要把重点课程建设和优秀课程评选作为一项整体工作,坚持评建结合,以建为主。应以墓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主干学科、主千课程为对象,通过“分期分批,立项建设,评建结合”,有计划地开展校级一类课程建设。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争创评选省级优秀课程。

二、建设优秀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要以优秀课程建设为中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系列课程建设,建立新课程结构体系。

1.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专业特点、办学层次,招生规模以及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所处的地位,制定出全校课程建设目标。对课程及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围绕知识、能力、索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必须具有内容衔接紧密,交叉渗透,符合人才培养和教育客观规律的特征,并且在内容涵盖和组成形式匕体现学科课程及其内容的系统性。建立各课程群(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群、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等)。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课程群由原有的课程、新设的课程与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选修类课程构成。对专业课程进行分化、重组和新建。(l)课程分化—为适应高师教育学科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趋势。促进学科课程的分化;(2)课程重组—打破完全按学科设置课程的模式,在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进行融合重组;(3)课程新建—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新建一批新兴学科课程和边缘学科课程。

2.强化系列课程建设。系列课程包括主干课程和分支课程。以主干课程适应学科的发展,以分支课程适应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由他们参与开展各学科和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合作,切实解决系列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前后衔接和专业课的内容更新等问题。.主干课程为必修课。分支课程为选修课、讲座等,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加学生学习的卞动性、选择性和学习兴趣。各种选修课程的安排相对不集中在一段时问内,而是恨据专业需要和教育的不同阶段,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主干与分支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主体交叉,有利于主干课程的发展和各课程的相互贯通。

3.合作建设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重点。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就要加强素质教育,增设素质教育课程。目前文化素质教育的选修课课程建设是我校的薄弱环节,缺乏相关学科和师资。因此.我们要与综合性院校合作,加强我校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选修课程的建设,并采取促建的办法,以校际间、学科间学术交流为主进行合作。通过与综合性或多学科性大学联合开课或交流授课,进一步丰富选修课教学内容,形成历史、哲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类和自然科学专业选修课。

三、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需要

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建立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热心教学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是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培养21世纪人才的可靠保证。我们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列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原则,制定和实施我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设立主讲教授和主讲教师制。采用校内外培养并举,以校内培养为主的策略,加速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应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鼓励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在投入教学时,给予时间上和精力上的保证。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教书育人,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注意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发挥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将老教师的作用与中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学术活动。沟通信息,加强协作,更新知识,增进学科间的校际间的交流,通过校内外各种培训班培训,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师科研思维能力,业务能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通过实行真正的教师聘任制,引入竟争机制,创造良好气氛,使广大教师积极承担教学工作。

四、严格教学管理,开展教学评估

1.促进课程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课程建设档案,认真研究,分析课程建设的鹅本情况、达标程序、成绩与问题。我校扩招后,虽然底子较薄,条件较差,但越要强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扎扎实实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我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竹理水平和效率。加强课程建设和其它教学基本建设,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教学追踪测评、教案检查评比、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教学摹本环节抓起,加强教学质星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增强各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质址意识。在今后2-3年内,力争把我校各专业的80%主干课程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30%达到省级优秀课程。

2.加快题库建设,建立严格规范考试制度。考试不仅能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反应教师知识水平。在考试中围绕命题中心环节,能否真实反应教与学的情况,试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在考试中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课程考试,逐步增加实践考试所占比例;加强考试管理,做到“三严”,即严格考试、严格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加强考试分析和考试监控。今后将采取购进题库软件与自行出题相结合,进一步扩增题库址,加快实施教考分立。在几年内完成主干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的计算机试题库和题卡建设,提高考试质量。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范文第2篇

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认真做好特色专业工作的基础上,以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兼顾学科与专业分布和发展需要,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构建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吸引一大批一流的教师授课,探索出创一流教学水平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新途径、新机制,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整合为一体,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技术的改进,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明确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目标,切实制定好相关制度

1.方案明确,制度规范。按照学校教学基础建设工程要求,认真制订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工作思路和保证措施。参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精品课程评选办法及标准,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精品课程评选办法、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等相关文件,为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奠定基础。

2.逐课推进,整合建设。学校下达工程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提出工作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任务要求,在仔细分析本单位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学校统筹审定各教学单位建设计划后,与各教学单位签订精品课程建设协议,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要求组织实施。各教学单位要从学校发展的高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整合优化专业课程资源。认真研究自身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建设整体规划,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抓课程建设,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提前遴选出准备重点建设一批课程,做好近期和长期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建设规划和目标来说,就是分步骤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成熟一个确定一个。从课程建设的层次来说,就是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发展扩大到系列课程,以至于更高层面的整合性、综合性课程建设。

3.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管理、验收办法。对于精品课程的遴选,采用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制度,以项目的形式,课程申报自评,教学单位初评推荐,在通过学校组织的公开答辩和专家论证后才能确立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内,学校将根据建设任务和要求,实施动态监控,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根据课程建设验收标准,要求每门课程将精品课程立项时的情况与精品课程建设验收时的情况进行对照,并按照《精品课程验收办法》申请验收。立项的精品课程经过一阶段建设后,不一定成为精品课程,只有验收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的课程,才能正式命名为校级精品课程,择优推荐参加次年度的省级精品课程评选。对于未能按期或按质完成课程建设任务的,学校将视情节对课程负责人作出相应处理。如果出现建设迟缓、出现重大教学事故、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将根据情况中止建设项目,停止建设经费资助,另行滚动填补其他课程。

4.适时总结,推进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每个周期结束后,学校主管部门都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得失,针对存在的不足,制订整改措施,改进下一阶段工作,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全部结束后,学校将全面总结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果,表彰成绩突出的教学单位和个人。

处理好精品课程与其他基础建设工程的关系

1.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为基础,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围绕品牌特色专业来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与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结合力度,有利于高校建设各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建设品牌特色专业的具体解决途径。无论什么专业,也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方案,最终都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计划上,而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体系,即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来实现。有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有完备的专业培养方案。因此品牌特色专业需要有精品课程来支撑,品牌特色专业最终要落实到精品课程建设上来。各高校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专业就必须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有长远的规划,以突出主干专业为基本原则,使之不要过于分散,以便着力建设具有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含义不仅是要上好这一门课,而且是一项包含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材和实践教学设备与实训基地在内的系统工程,如果一个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精品,将这些精品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这个专业理所当然地就是一个品牌特色专业。

2.要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必须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工程。整合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构建教育资源网络,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确保精品课程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协调一致,提升精品课程的整体水平。每门精品课程的开发都离不开相关教育资源的支撑,事实上精品课程开发大量的工作是素材资源的收集和制作,而这些缺乏有效管理的教育资源又难以收集和共享。如果我们能将分散、无序的资源整合起来,使教师能方便、高效地将其利用于精品课程建设之中,将极大地缩短精品课程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因而,学校在鼓励教育资源建设的同时,应该着手解决好资源的管理和共享问题,切实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工程。

3.要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必须做好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实行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遴选制度。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学名师,应具备教授职称,并担任课程主讲,由其负责精品课程的教学组织、改革与建设,履行相应的基本职责。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精品课程科研工作,丰富精品课程的内涵,保证精品课程能够持续发展。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后继有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针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实际,充分发挥其业务专长,使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其次,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甚至出国留学,以拓展学术视野。在这个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要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引导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提供保障措施,切实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在组织管理上,学校实行宏观管理,教学单位监督指导,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的体制。学校工作的重点是经费支持、政策保证和组织验收,课程建设的过程和重点在教学单位。

1. 认真建设精品课程,加强管理和指导。实行评估――建设――再评估――完善的全过程,将立项评估、中期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后跟踪衔接起来。在评估中,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对精品课程建设全面负责。对立项的精品课程,学校实行跟踪评估,采取滚动竞争的方法,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确立后,每门课程每年必须向学校提交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年度报告,接受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期评估。在评估中实行同行专家评估与学生评估相结合。对不按学校要求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取消立项,对不符合精品课程条件的课程不予以认定。

2.积极建立精品课程支持、激励机制。经二级学院推荐确定的符合专业建设需要的重点课程,经学校评审符合立项条件,予以立项,对每门立项的课程,学校提供一定的课程建设经费,分年度视课程建设情况下拨;经评审鉴定优秀者给予经费资助的同时,确立为校级精品课程的评选的重点对象,并以扶植培育为省级精品课程。对课程负责人,由学校颁发聘书,按年度颁发岗位津贴;对主讲教师,在教学工作量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吸引了一大批名教授参与本科教学和精品课程建设,给本科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经过几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摸索出一套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步经验,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2] 余胜泉,朱凌云,曹晓明.教育资源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3(9) .

[3] 张敷荣,张武升.建国以来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4).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范文第3篇

【摘要】特色课程在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苏北地区赣榆县沙河第二中心小学为例,在总结其“农家故院”特色教育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阐述了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来源、实施和评价,提出我国小学特色课程应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重在学生素质提高。

关键词 特色教育;农家文化;课程资源;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1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课程与农村基础教育有效对接的研究”(编号2013sjd880080)的研究成果。

榆县沙河镇第二中心小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占地面积32406平方米,现有班级20个,学生912人,教职工78人。学校始终坚持“强化课程改革,内化常规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全新育人模式”的办学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依托所处农村的地理优势,筹建了“一露二铺五室八房”的农家故院,实施“农娃乐”特色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办学效益的提升。现就其特色教育的实践过程与经验作如下思考:

一、特色课程建设的来源

1.源于传统文化。中国千年的农业发展,孕育了丰厚的农家文化。学校建造“农家故院”,把千年“农韵”引入校园,挖掘优秀农家文化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和价值。农家文化的特色教育主要包括农耕发展史、农耕用具、农家生活、农家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中国农耕发展史、中国农具发展史、农家文化概述、农家历法、农家节日、农家谚语和农家诗文等均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农家文化。学校借助农家故院的特色资源,让学生认识农家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智慧,从而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源于地区文化。学校地处苏鲁交界处,农家文化的特色教育集中体现了苏北和鲁南的特点。同时学校位于赣榆县农村地区,农家故院集中体现了苏北农村近千年农家的发展历程,植根于赣榆农村近百年来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史,是对赣榆乡土文化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大胆尝试。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深入研究农家文化,开发优秀农家文化的教育价值,源本究根传承农家文化,且研且行弘扬农家精神,以“一院一园”呈现农家韵致,着力开展“农娃乐”特色教育,包含赣榆农村发展情况,赣榆农家生活概述,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内容,精神生活方面主要选择了农村孩子最喜欢的三种传统游戏(打木梭、滚铁环、抽木陀螺)进行介绍。教师教授时都结合赣榆农村中一些古老的传说、故事以及历史名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进行阐述,向学生渗透赣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走进赣榆农家的历史,体会家乡农民的勤劳和智慧,感受祖辈的艰辛与顽强,知农、学农、爱农,进而升华爱家乡、爱祖国的真实情感。

3.源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丰富育人内涵的重要源泉。学校特色教育应与学校文化的建设相一致,因为真正的学校文化是有特色的,真正的学校特色应该是文化性和整体性的统一。沙河二小学校实施“农娃乐”特色教育,把农家文化引入校园,促使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相匹配。学校整体布局构建“一院一园”,即建造农家故院和农娃乐园,点面结合,呈现农家韵致。基于农家故院和农娃乐园的特色,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农家特色,地面上成百上千的磨盘福字,近百米的农家文化长廊,操场上布满的农家方格游戏……学生沉浸其中,自然地与学校融为一体。

二、特色课程建设的实施

1.建立正确的教育观。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始终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为指导。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等观念科学地引领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农娃乐”特色教育就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让农家娃走向农家生活,边实践边研究,学会生活,弘扬勤劳、淳朴、坚韧、创新的农家精神,体验成功,快乐成长。

2.确定联合的建设者。作为特色课程,必须要获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教师不是特色课程建设的唯一主体。学校“农家故院”的特色资源建设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合作的结果,融师生之心血,汇众人之智慧。首先学校请来当地对农家文化颇有研究的长者,让他们回忆难忘的农家风物,再现温馨的农家生活场景,把要搜集的农家日常生活用品和器具进行分类,精选上千件物品列入农家故院收集目录。然后发动全体师生和家长从自己身边搜集,并一一分类、命名。如今农家物品器具,不论雅俗,应有尽有;耕作、加工、生活、娱乐等用具,一应俱全。同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定期聘请学生家长到学校来参加特色课程研究活动,也定期组织学生到家庭或社区参加一些家校共建活动,农家故院已聘请了十位名誉院长,全是学生家长,邀请他们定期到学校的农家故院来指导孩子们进行农耕实践活动,演示农具的操作流程。

3.特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为了充分利用农家教育元素,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将之与各科教学有机融合,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习作教学,鼓励学生搜集、改写农谚,创编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数学教学,将流传的民俗引入课堂,如“板凳鏊子33,100条腿往上按,板凳鏊子各几何?”引导学生研究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科学教学,引领学生对转铁环、溜旱冰等游戏进行刨根问底的研究与探索;音乐教学,在多方搜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会并创作农家小调……这些农家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不仅拓展了学科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农家文化给课堂带来的巨大变化,促进学生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校也成长为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省小学数学课改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学校等。

三、特色课程建设的评价

1.重在学生素质提高。特色课程评价与传统的知识课程评价不同,不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而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技能养成。农家教育资源中有很多教育元素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点点农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为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学校鼓励并引导学生开展“追农源寻农根”的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开展的“赣榆特色小吃”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学生撰写的《赣榆特色小吃——煎饼》、《走进农家——农家摆设变迁的研究》和《清清白白——豆腐制作的研究》等文章发表在《农村孩子报》、《小学生作文报》和《农村孩子报》上,学校还把学生的研究成果汇编成集,编印了《农娃乐学生随笔》,让全校师生共享探究成果。同时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组建了二十余个“农娃乐”社团。其中有农娃摄影、农娃书法、农娃诵读、农家棋艺、农家气象观测、农家作物栽培等。近年来学校30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县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十佳”读书明星、“十佳”小公民等。

2.重在师生教学相长。富有成效的特色课程可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师生发展。在农家文化的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深入每户农家,记录农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不辞辛劳,奔走田间地头,向农家请教传统农家习俗,设身处地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不分昼夜,查阅当地民俗资料,了解农家悠久的历史,掌握第一手文献资料……教师通过特色课程的建设,拓展了知识面,改善了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教学综合素质。学校教师围绕农家特色文化和教育在省以上教育报刊188篇,获得省市县基本技能竞赛、优质课评选一二等奖30余人次。

3.重在过程性评价。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特色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师生自评、互评为主,吸纳家长、社会的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形成了多元的评价体系。

(1)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性,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档案袋评价(搜集了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搜集的原始信息、活动后的体验报告、照片、教师家长的评价表,以及各类荣誉证书)和他人评价(形象类、评语类和园地类)。

(2)对教师评价重过程,由学校行政和学生、家长评价三部分合成。在特色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指导工作和教学资源开发任务相当复杂和琐碎,仅局限于核定一定的工作量并不能体现特色课程建设的意义。故采取平时调研、期末考核的办法对指导教师进行考评,内容包括:教师自我反思,撰写相关案例及总结;学校对指导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及活动实施、指导进行评价;设计评价量表,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采取口头表达与书面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同行相互评价;听取家长意见等。

(3)对课程的评价由校行政、教师和学生三部分形成。学校专门开辟理论学习、方案设计、活动心得、友情参与、资料共享等主题活动,组织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吸取教训。在交流中通过实施中的案例分析,探索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策略,并通过互评、自评和他评对课程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更多的体现为服务、保障、沟通、引导与激励。

追本溯源,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依托地区文化资源,挖掘校园文化的教育元素,集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学校的特色教育,为丰富学生知识,塑造学生人格,引领学生创造而服务,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其进.“农娃乐”特色教育的实践和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1,(12):11-12.

[2]杨孝如.有特色的学校特色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12,(6):24-27.

[3]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142.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课程评价;教学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开展高校课程评价,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推动课程反思和课程创新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课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高校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对课程评价问题的研究成为必然。

高校课程评价的作用

高校课程评价是进行高校课程实践、课程改革以及课程编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领域,课程居于核心地位,因此高校课程评价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高校课程评价的特点和要求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的传承创新是现代高校的四大职能。高校课程具有传授高深、专门知识的特点,课程内容上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创新与发展,更强调实践性,注重培养教育对象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思维、辩证分析以及自主研究等能力。由于高校课程独有的特性以及我国高校课程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构建一种适用于我国高校的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课程和教学质量,我国教育法规和政策对高校课程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1条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第33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教育部2004年2月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高校应当自主确立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通过课程评价制度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升上一个新台阶。

(二)高校课程评价的主要作用

1.诊断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课程评价属于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来说,它是通过观察、问卷、测验等手段,帮助教师判断课程建设的成效和不足,分析课程建设活动中实施得较成功的环节,诊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原因来明确改进方向、途径和措施。由于课程建设受教师的教育背景、文化层次、经验水平、教学能力、个人偏好、价值观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课程建设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地达到完美。以课程评价为手段,及时诊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存在的偏差,有助于教师调节自身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改进短板和不足,使课程建设朝着预设的目标前进,并实现教师的自我调控、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2.引导课程建设的方向

在课程评价中,对任何被评价对象所做的价值判断,都是依据一定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进行的。这些评价的目标、标准、指标及其权重,对被评价对象来说,起到了一个“指挥棒”和“指南针”的作用。通过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教师能从中了解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倡导、鼓励和崇尚什么,能更好地将课程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和定位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与否,决定了课程建设的质量;而课程评价的标准中蕴含的方向性,则引导着高校课程建设的方向。

3.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科学可行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及操作规范的评价程序,可以激发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课程朝着良性健康的道路发展,从而保证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个完善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能促进教师改善教学策略,促使教师丰富自身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使教师乐于在一种富有实践价值的课程评价理念与标准的引领下,主动积极进行课程建设的探索性实践和研究。

我国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和常见问题

(一)我国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水平评价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精品课程评价活动也受到极大的关注,这些评价活动虽然有利于带动高校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但从评价理念、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上还没有特别凸显出高校课程的特点,也尚未紧跟当代课程评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所以有必要对高校课程评价作出更深入的研究。高校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按学科和专业进行的分科教育。对多样性的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应考虑其学生特征、课程特征和教师特征等,不同的背景特征必须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重点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而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大多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其共性要求作为二级指标,然后作为统一标准对教师课程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体系简单,共性要求明确,对各种课程教学的标准统一,便于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宏观管理,但其模糊了不同类型课程、不同授课对象的不同要求,制约了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了评价的可信度和实际效果。

(二)我国高校课程评价的常见问题

1.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系统、成熟的课程评价制度

第一,评价对象不清,将评价课程等同于评价教师。在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上,绝大部分高校都从鉴定教师教学水平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包含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在内的指标框架,将评价的客体直接指向了教师本身。在课程评价结果的利用上,绝大部分高校将评价得分与被评教师一一对应,教师教学水平高、能力强,课程建设水平就高,并在实践运作中形成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等同于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之现象。

第二,评价内容不全,将课堂教学评价等同于课程评价。从查阅到的各高校课程评价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评价等同于课程评价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将课堂教学的准备、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视为对某门课程的整体评价,把局部当成了整体,尤其是把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与课堂上的教学水平看成了课程的全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并非其全部。这种以偏赅全的现象,不仅使教师混淆了课堂教学评价与课程评价两概念间的区别,也误导了一线教师的课程建设行为。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评价都不强调课程创新,对教师仅要求按大纲完成教学任务,不要求创新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不强调变革旧课程,形成新课程。课程评价目标过分强调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很少体现适应性和创新性。

2.评价理念还比较狭隘,缺乏对课程建设的深度反思

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将课程评价的结果与教师岗位聘任相结合,并由此决定教师教学岗位的去留问题,更是将课程评价的鉴定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有些高校的课程评价凭个人经验和主观感受进行。因此,教师在实践中有意或无意不关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课程评价的质的规定性,而是把它直接异化成鉴定或选拔意义上的概念,从而使得以鉴定为目的的课程评价成为了各层次教学实践者在实际工作中阐释课程评价的依据。有些高校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仅注重行政部门的静态评价:各院系拟定课程方案后,上报教务部门审批,再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确定课程方案并经审批备案即万事大吉,但课程实施过程中情况如何,少有人问津,缺乏对课程建设的深度反思。有些高校的课程评价在教务部门领导、院系领导和任课教师中封闭进行,学生并不参与。

3.评价实施后还存在反馈和激励不足的问题

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教师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达到预期的成效。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高校存在评价后的反馈和激励不足等问题。一方面,课程评价只是“走一个形式”,最后的评价结果只是体现为几个简单的分数或寥寥数句的评语,缺乏对课程建设整体情况详细的、全面的诊断报告,也未形成评价方和被评价方的深入对谈机制,课程评价还停留在表面,在反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评价结果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弱,或者仅与教师聘任相结合,而并未与教师薪酬、奖金、福利、荣誉、晋升、培训机会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挂钩,导致教师对课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课程评价作用的发挥。

完善我国高校课程评价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课程评价制度

1.组织制度

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和院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校长和院长、系主任应充分发挥课程建设领导的作用,保证课程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要建立由正职领导牵头的课程评价工作组,吸纳专家顾问和评价组织的力量加入,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保证课程评价活动具备有力的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可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建立课程评价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方面,可以建立教育咨询组织,提供教育信息和课程评价服务,使高校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课程问题;另一方面,还可结合政府职能转换,建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的课程建设服务组织,发挥政府指导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作用,合理投入课程开发资助经费,支持高校课程建设改革。

第二,建立课程评价的校内资源保障体系。高校及其各院系对课程建设和课程评价涉及的人员、技术、资金、设备、设施应配备齐全,建立优质课程评价保障体系。

第三,建立课程评价的多主体全程参与体系。建立高校领导、专家顾问组、督导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的课程评价组织,按评价制度参与课程评价。多主体参与不仅能突破传统的集权管理,增强评价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且多主体参与应是全程参与,使课程实施情况能及时交流、反馈,并在评价后对课程加以调整,使之适应师生教学的需要、学科发展变化的需要,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总之,多主体全程参与意味着课程评价的纵向执行活动,也意味着更多的横向、纵向的沟通与协作活动,各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关系。

2.实施制度

第一,自评制度和他评制度相结合。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自己对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有助于自我反思、自我激励和自我加深对课程的把握;而同行专家、课程管理人员及其他人的课程评价则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判断课程的价值。这两种制度均应制定具体的程序和指标,且保证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评价效果。

第二,预评制度、定评制度和革新制度相结合。预评是在课程实施前对其作出初步的价值判断,定评是对课程作出终结性的价值判断,而革新是依据评判的结论调整和完善课程。三者是渐次推进的过程,使课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树立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促进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发展性课程评价是高校在特定文化与价值系统下的课程评价。坚持发展性评价,首先,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上,要把握课程建设的过程性与具体指标的情境性。其次,在评价的方向上,要着眼现在、面向未来,不仅要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真实、现实表现,也要重视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动态,及教师自身发展与学生未来成长。再次,要努力协调课程的计划性与动态灵活性的差异和矛盾。最后,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这也是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本质追求所在。

(三)注重课程评价之后的反馈和激励,保证评价的作用落到实处

第一,要通过课程评价的反馈作用,让教师及时获得针对课程建设各环节的反馈信息,使教师客观准确地把握自身工作的状况,并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样才便于教师调节工作的目标和进程,使工作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改进,提高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自觉性,从而达到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第二,要通过课程质量评价,激励教师认真工作、热爱工作。通过开展课程评价,提升教师创优和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增强教师与教师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竞争意识。课程评价的激励作用发挥得当,能保证评价的作用落到实处,从而有效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课程建设朝着科学、可持续的道路发展,保证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曹思婷.高校课程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安顺学院学报,2010(2).

[2]吴林.高校课程评价观念更新与制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2).

[3]郭杰.高校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理性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1.

[4]钟锦文,张晓盈.美国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

[5]马仁听.关于高等院校课程评价的理性分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7).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教研;思品学科;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30-0051-02[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创新资助项目,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科’教研的区域架构研究”(B―b/2013/02/2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光(1968―),男,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江苏理工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学校品牌管理和思品课堂变革。

2013年11月,常州市戚墅堰区教师发展中心领衔全区各中小学,成功申报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小学科’教研的区域架构研究”。一年半来,我们以该课题研究为依托,带领相关团队,从管理、研训、课程开发、区域教研、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管理[HTSS]

通过问卷调查、教师沙龙、专题访谈和现场观察等途径,了解思想品德学科(以下简称“思品学科”)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优势与长处,进行相应归因分析和发展空间与可能性分析,形成调研报告。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每学期抓牢常规调研、质量调研、教学研讨等契机对“小学科”课程改革持续发力。

组建教研共同体,聚力构建区域教研模式。一是组建区域学科课程建设指导组,由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亲自担任组长。主要任务是以指导“‘小学科’教研的区域架构研究”课题研究为抓手,统筹学科课程建设。二是建立各校跨学科教研网络。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跨科跨级跨中小学教研,加强对课程问题日常诊断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统一全区相关学科教学进度,规定每周三、四上午为“小学科”专题研修时间。

二、研训[HTSS]

一是全面研训。借机区本研修及校本研修,组织所有相关学科教师专心研读新课程标准,紧扣“学习―迁移―实践―反思―升华”五环节,通过专题研训、读书沙龙、草根论坛等途径,在课程目标、教学资源、小组建设和学科特色等方面助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特邀国际课程研究促进会名誉主席、杭州师大教科院张华院长,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审姚卫伟教授,常州教科院朱志平院长、顾润生教授等一批市内外课改专家莅临指导,解答课题实验疑难,探讨区域课程建设之路。二是多层结对。注重发挥区域内骨干教师示范作用,举行优秀教师教学展示活动和数字化学习优质课观摩活动,以点带面,促进成长。鼓励有特长互补或相同需要的教师跨校、跨科、跨年级、跨中小学建立师徒或结对关系,扎排下海,并肩前进。三是网络教研。课题组建有“‘小学科’教研的区域架构研究”网站,设有理论学习、成果共享、特色建设等栏目,及时上传和更新理论文章、优秀课例、教学资源等,并链接汇聚各级各地相关优秀教育资源网站。各“小学科”建有专门的网络教研平台,即时释疑解惑,随时随地培训,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经验、知识和智慧共享。

三、课程开发[HTSS]

1.研制《“小学科”课程建设指导纲要》。在市教科院专家龚国胜、李令永等悉心指导下,课题组编制《戚墅堰区“小学科”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为全区“小学科”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课程开设、课程特色提炼提供方向性意见。例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类型及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开设建议和课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以“课程内容”为例,分类列举了一些课程的主题或专题,供学校和教师们开发课程参考。如《礼仪与我同行》《诚信:立身之本》等。

2.精品课程开发建设。校、区层面广泛开展“小学科”精品课程评选活动,为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提供范例。

精品课须符合2011年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现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等需求。规定所有区级“五级梯队”优秀教师均需按“四项要求”参加精品课评选活动,即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评测练习等。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各方面专家按照“课程定位与价值”“课程内容与实施”“课程技术与评价”三个方面标准、16个主要指标进行评审。一年来,已进行两批评选,共评出“小学科”精品课56门。在最近教育部举行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我区共有12节“小学科”精品课脱颖而出,将代表常州市参加省赛相关活动。

3.建立学科课程基地。为推动课程建设的规范有效实施,我们着力开展“小学科”课程基地建设。以初中思品学科课程基地――常州四中为例,第一,制定了该校思品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第二,开发了“礼仪与我同行”等具有较高质量的思品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4门;第三,2014年8月,以“常怀仁爱之心,常存正义之气,常施礼貌之举,常有明理之智,常立诚信之本”为核心内容,成功申报江苏省“新五常”文化教育课程基地;第四,有力影响了本区初中思品学科及本校其他“小学科”的课程建设。

四、区域教研[HTSS]

区域教研活动严格按照需要调查―主题确定―过程规划―素材呈现―问题讨论―观点提升―行为跟进―评价反思的程序进行。

1.单一学科特色教研活动。2014年上半年,主要进行了包括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改进、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等基于区域需求的学科特色教研活动。初中思品学科以“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索”为主题,开展专题研讨6次。

2.跨学科特色教研活动。2014年下半年,在深化单一学科特色研讨的同时,全心推动课程研究向纵深发展,举行了包括基于问题的跨学科教学研讨、开发多视角的教学设计、实现多渠道的教学资源共享等研究活动。初中政史地学科围绕“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当场训练的实践研究”主题,举行全区规模跨学科教研活动及沙龙活动5次,吸引很多其他文科教师主动参与。

3.“小学科”普适性教研活动。主要包括优秀教师示范引领、教师读书沙龙、教师培优推优等活动。初中思品学科开展的活动主要有:

①名课研析。通过对名家视频课例或名师课录文字的欣赏与品味,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②区域会课。以区内二至三名教师汇报课为案例进行交流研讨,通过对课堂教学诊断与分析,帮助执教教师更科学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捕捉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点,提优教学能力和素质。

③对比教学。主要通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形式对课堂教学对比剖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实现对教学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教学策略的最佳选择。

五、课程评价[HTSS]

1.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在充分尊重教师的前提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评价。思想品德学科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立德树人职责及协同合作职责等指标。每学期通过教师展示课、学生发展状况、对教师进行观察、与教师谈话、发放问卷等途径,运用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调研、家长评教、专家测评等方式实施评价。

2.发展性学业评价。发展性学业评价,主要包括对发展性学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对学生思品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性评价三个方面。

学生学业成绩终结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把握基本知识评价指标、提高能力评价指标、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指标等。要求期中期末试题真正体现教学三维目标,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及一定坡度。

品德发展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思想方面评价指标、品德方面指标、能力方面指标。思想方面评价指标包括积极要求进步、严格要求自己、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品德方面指标包括遵守社会公德、有文明、讲礼貌、遵守法纪;能力方面指标包括有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评价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过程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课堂表现和日常成长记录来评定。

所谓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就是把学生的学业成绩终结性评价和品德发展过程性评价综合起来进行总体的发展性评价。其公式是: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测评分=思品发展过程性评价分值×权重40‰+学业成绩终结性评价分值×权重60‰

另外,视学生平时特殊表现设奖励或处罚分,作为加减分直接计入总分。最终,将总分分成优、良、中、下四个等级,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张行涛.联片互动区域性推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评估 评估体系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职教特色

评估作为高职院校外部质量监控手段之一,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4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①,正式启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四年以后,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2008年4月,国家教育部又出台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②,启动了高职院校第二轮评估工作。2008年的“新方案”, 是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件)③文件的出台后制定的,无论在评估思想和评估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高职院校的两轮评估,对于引导高职院校发展,深化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高职办学特色,起到了巨大作用。

一、高职院校新一轮评估的特点及积极意义

(一)新评估方案进一步彰显高职教育特点,引导高职院校强化职教特色

2006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16号文件,揭开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在经过第一轮的评估后,规范管理已经不再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摆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面前的紧迫课题是如何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提升内涵,怎样服务社会、办出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相比于第一轮评估的情势,评估的环境、使命、任务、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以引导学校抓内涵、抓改革、抓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的的新评估方案应运而生。新评估方案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贯彻16文精神、突出内涵建设;构建信息平台、重在保持常态;强调平等交流、重在探究原因;量化少规则粗、突出一个活字。

(二)新评估方案采取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式,引导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第一轮评估总体来看,采取的是一种定性的结果评价,关注的重点是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即主要考查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发展定位、基本的办学条件(硬件和软件)、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评估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这种评估与其说是水平评估,不如说是办学条件评估。

新一轮评估实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式,其主要表现是新评估方案增加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数据采集平台》)。《数据采集平台》要求各高职院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即时采集相关数据,每年上报教育部。将《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作为评估的基础,一方面是促进高职院校开展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全面实现工作状态数据化;另一方面,虽然独立的、静态的数据反应的是结果,但动态的、有关联的数据则是工作状态和工作过程的反应。评估时考察高职院校近三年的平台数据,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纵向和横向的逻辑关系,反映学校的发展过程。

同时新指标体系把课程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作为一级指标,紧紧抓住高职院校发展所遇到的瓶颈――规模有余,内涵不足,引导学校把建设重点放到课程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上来,校企共建优质课程,培育品牌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一轮评估不评等次,摆脱了“优秀情结”,强化了内涵建设意识。

(三)新评估方案让评估学校成为评估主体,引导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新评估方案的特色在于转变了评估学校单纯的评估客体的身份,评估学校也成为评估的主体,学校先做自我评价,然后申请评估。评估前提前上报自评报告和《数据采集平台》,连同相关资料一并在网上公示。专家的作用在于分析诊断。专家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学校的自评报告、数据采集平台和现场考察。现场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参与说课评课。专家通过参与说课评课,了解学校课程建设改革的状况、教师教改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指导意见。

2.进行专业剖析。专家通过听取专业负责人汇报、考察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的实施、听取专业课教师说课(包括听课)、深度访谈等方式,对1-2个特色专业或重点专业的剖析,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评估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形成的特色,探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指导意见。

3.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专家采集信息的主要方法,针对学校薄弱环节中的核心问题,与访谈对象作启发式的交谈,以达到开阔思路、探究成因及解决问题的目的。

由于没有了评估等次的压力,学校的自我评价会更客观,专家的诊断会更有效。 并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校更好地发展。

(四)新评估方案由单一评估向多元评估过渡,引导学校提升办学整体水平,逐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新评估方案将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教学效果”改为“社会评价”,同时专家组成员由原来的“教学管理干部、老师和比较熟悉教育评估、教学评估理论与方法的人员”改为“熟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其中包括行业人员和一线专任教师”,引入了社会评价的要素,逐步向开放式的、多元评估的格局过渡,目的在于引导高职院校走深度校企合作、开放办学之路。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评估指标体系不够科学,仍需不断完善

新评估方案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上,虽然在某些方面凸显了高职特色,但仍有很多来自本科院校的影子,譬如专任教师的高学历学位比例、职称比例、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图书等,基本上还是沿用本科院校的评估思路,与高职院校的特点不符。因此,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逐步弱化教师的学历、职称和理论成果的要求,强化其课程开发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④;在生均图书方面,可适当规定纸质图书数量,重视电子图书和网络资源的作用;在校企合作方面,应注意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与校企合作成果并重。

(二)评估标准模糊,效度不高

新评估方案关注的是内涵建设,但相关指标的评估标准并不明确,譬如对课程建设质量和专业特色等指标的评价,主观因素的作用很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最终结果可能就是绝大多数学校都“通过”。这样就会造成学校之间无差别,评估的结论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评估的效度就会大大降低。建议针对相关评估指标研制比较明确的标准,评估判断尽量做到客观有据;同时强化整改和验收环节,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另外充分运用政策调控手段,分层次建立学校之间的竞争机制,促进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评估形式单一,社会参与度不高

新评估方案虽然增加了“社会评价”,吸收行业人员参与评估,但评估的主导还是业内人员,行业企业参与评估的程度有限。评估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绝大多数仍由学校单方面提供,来自社会的信息并不多,评估的结论仍由专家组确定。因此新评估方案的形式是比较单一的,社会的参与度并不高。

要真正实现多元化评估,一是要逐步完善开放式的评估组织体系,由办学主导方――政府、办学主体――学校、服务对象――行业企业、学生(或学生家长)等方面共同参与评估;二是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借助社会力量――中介评估机构对学校开展全面的、或者是有针对性地评估,以提高评估的信度⑤。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4]闵建杰.关于高职院校评估工作的思考【B】.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3).

[5]徐国庆.走出高职评价的二元困境【J】.职教论坛,教育研究版,2006,(12).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字:高校;教学质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72-02

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马丁・特罗认为,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衡量指标,高等教育的l展可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介于15%―50%之间为大众教育阶段、达到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在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被教育专家、学者所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总的来看,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教学质量、教师科研能力、师资水平、学风建设等多方面。

一、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组成部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如下。

第一,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系统、多元化的课程建设体系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是高等教育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

第二,有助于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实施者,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对课程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工作态度是息息相关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必然会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第三,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要求。截止到2015年9月,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52所,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达3647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0%。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入学人数的大幅度增长,加强课程教学质量建设,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完成大学课程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大学生招生数量增加与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之矛盾的有效途径。

第四,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对培养优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提升课程质量为切入点,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结构,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不断发展,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的动力支持。

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

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要顺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体现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其关键点是能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顺应时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树立全面、科学、多元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个性化、多类型的需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强化教育质量保障意识,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授课模式、教学方法手段、课程评价体系等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如英国、荷兰、美国、日本等国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早,对如何提升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验。我们应积极借鉴他们的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构建合理、科学、系统的质量保障平台。

(二)把握好人才培养定位

高校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并根据自身的办学目标、特色和实力,结合学校的师资状况、办学水平、专业和学科特色,做好人才培养的定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知识、能力、素质与学生的个性协调发展相结合,以应用型、创新型、特色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复合型人才。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要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科定位,根据学科特点、师资情况、现有办学条件、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果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三)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制定实施的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专业教学模式、学分和课时量等教育教学总体方案,对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专业素养等提出明确的标准,是教师组织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做出相应调整,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优化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设置,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改革

树立课程人才观,把传授理论知识、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突出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实现从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推进课程体制改革,对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加以调整和创新;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置,开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主修与辅修课程相结合;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分、学时比例,建立多学科、专业交叉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建立课程质量保障平台,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作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教学主管部门要制定课程质量保障的相关政策规定,建立不同专业、不同类别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标准,完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管理和相关协调工作。加强内部质量监控,建立一个系统的、公平的、合理的课程质量O督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课程设置、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自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形成书面的质量评估报告[3]。尤其要合理接受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并将其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健全学校、教师、学生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自我监督和评价,有利于教学管理模式的改进,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体,教师队伍的师资结构、综合素质、教学水平、工作态度与课堂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积极引进教授、博士等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补充师资队伍,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鼓励本校教师通过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担任访问学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参加继续教育等形式,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加强与其他院校、专业的文化交流与经验借鉴,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讲座、专题会议、教学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七)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重视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开放课程体系,不断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广泛利用网络平台和现代化教学信息资源,提供精品课程让学生在线观看和学习,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学生通过观看和学习不同院校开放的精品课程,有利于了解其他高校的课程学习状况,开拓了学术视野,加深了对专业课程的理解等。

三、结论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下,以课程教学管理改革为关键点,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把握好人才培养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健全课程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形成全面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有利于专业课程的不断调整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

的理解与实践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2010,(11).

[2][美]布伦南;陆爱华等译.高等教育质量管理[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彩虹工程;概要

为认真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根据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情况,学校继续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为初步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特制定《河海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实施方案》,简称“彩虹工程”。 “彩虹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是:

宏观上,围绕河海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在“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据“稳定本科规模,着力办优本科教育”的总体部署,按照“以人为本、现代化、国际化”的思路,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微观上,坚持以水利为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式办学体系,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研究作支撑,全面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彩虹工程”的建设内容: “彩虹工程”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紧密联系的项目组成,旨在使工程做到面面出彩,七彩齐放,为学生通向成功架起一道彩虹,故简称“彩虹工程”。

一、“红杉树”――专业建设项目

“红杉树”专业建设项目,寓意加强品牌特色和新专业建设,将每个专业都建成高大挺拔、根深叶茂、长变长新,生生不息的“红杉树”。

1.建设目的。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强化传统优势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并保持其国内外先进地位;加快理科类与文科类专业的发展,以形成我校新的优势专业;注重其他专业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我校的本科办学水平。力争增加6到10个以上的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再增5个以上专业跨入全国先进行列;重点扶持3~5个新兴专业,使其尽快成长为我校新的“亮点”。

2.建设内容。按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优势专业,发展新专业,整合同类专业,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设计“刚柔相济”的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各专业人才的素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质量,同时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会创新的各层次人才;办好“基地强化班”,构建有河海特色的精英培养模式。

3.建设措施。“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投入约1200万元进行专业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针对全校46个专业,按照学科门类组建“大类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进行专业指导:对专业建设的专项经费采取按年度下拨、分期分批逐年建设的办法;制定河海大学专业评估计划,力争4年内对全校46个专业评审一轮,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二、“橙果林”――课程建设项目

“橙果林”课程建设项目,旨在加强课程建设,将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建成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校、省、国家级精品,寓意生机勃勃的专业之树上结满累累“橙”果。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我校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强基础、争创精品”的方针,分批、分层进行课程滚动建设,要求各类课程在达到合格的基础上再建设出一批校级、省级、国家级的优秀精品课程,建设百门双语教学课程,力争获得20个以上省级教学成果奖和2~3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养出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有10~20种教材获省级奖,5~10种教材获国家级奖。

2.建设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合,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完备教学档案;注重研究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内容上重学术深度,过程中重启发、引导与互动,考试考核重刺激思维鼓励创新;辅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网络教学:注重师资培养,形成团结高效的教学团队。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投入约1100万进行课程建设,主要措施有三:第一,对各类课程按等级进行立项申报;第二,结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特点,以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建设作为我校课程建设的先导,通过教改立项等形式扎实有效地展开课程建设工作;第三,对各类课程进行严格规范的检验评估。

三、“金刚石”――基础实践能力培养项目

“金刚石”基础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寓意深化基础实践教学改革,将河海学子的基础实践能力打造得像金刚石那样坚固无比。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全校准备建成6~8个特色明显、开放共享、达到省内高校先进水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3~5个成为省级、1~2个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专业均有稳定的满足培养目标要求的校外实践基地,且相近专业能共享指导人员和场地设施;提升课程设计内涵,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力争在省内高校名列前茅。

2.建设内容。按照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学科特色;按基本实验能力培养、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更新实验内容;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推进教学实验室开放;加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拓展实习基地,深化设计内涵,强化过程管理。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投入790万用于基础实践能力培养项目,主要措施如下:首先,更新传统观念,进一步落实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一视同仁;其次,成立河海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落实、检查示范中心建设的相关工作;再次,积极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实验教学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邀请兄弟高校的同行来学校作专题报告;最后,各专业聘请校外专家组成专业教学指导与考评专家组,对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内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开展考评与抽查评审。

四、“绿草地”――创新能力培养项目

“绿草地”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寓意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体现创新能力培养,使河海学子的创新能力像青翠、茂盛的绿草地,创新活力源源不断。

1.建设目标。学校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机

制上形成从培养、选拔到奖励(使用),在条件上逐步健全创新实践基地,在举措上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创新活动,在环境上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学术氛围。“十一五”期间,预备建设8~10个专业创新实验室,力争获10个以上国家级学科竞赛奖、20个以上省级学科竞赛奖。

2.建设内容。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以掌握扎实知识为基础和前提的,厚积薄发、触类旁通的创新人才;按照“完善共性要求,体现个性需求,培养创新能力”的思路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促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推进专业创新实验室建设,逐步健全创新实践基地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预计投入810万用于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主要措施有三:第一,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进一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因材施教规律,探索多元化培养方式;第二,学校和院系均成立创新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承办校级大学生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第三,学校革新优秀人才评价标准,在优秀学生评选、免试研究生选拔、学生助学助教助管等方面共建从培养、选拔到奖励(使用)的新机制,营造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

五、“青苹果”――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项目

“青苹果”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项目,寓意开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具体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好比一颗刚从苹果树上摘下来的青苹果,活力清新,充满希望。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我校争取进一步提升本校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级别和数量,提高课题研究主持人、核心成员、参与人员的研究水平,形成具有一定分量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实现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建设内容。统筹规划教研课题,促进教育科研繁荣;探索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更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先导,以制定按学科大类培养的方案为重点,以研究性课堂教学方式为突破口,设计人才培养新方案:依据“质量至上、全员参与、刚柔相济、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具有河海大学本科教学特色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预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项目中投入66万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努力提高国家和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启动校级教育科研立项规划,定期开展教育科研项目申报;第二,多渠道筹措经费,形成以学校资助经费为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教育厅及各级学会专项经费为辅的多渠道教育科研投入体制;第三,建设现代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的教育科学规划制度、评审制度、开题制度、中期报告制度、鉴定结题制度、成果奖励和推广制度。

六、“蓝宝石”――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项目

“蓝宝石”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项目,寓意构建适应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管理体系及管理信息平台,形成闪闪发光的“蓝宝石”似的教学管理精品;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我校准备构建具有河海特色的规范化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力争在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及信息共享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教学管理方面构建和完善二个体系:学分制管理体系与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教学管理信息平台方面建设三个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本科教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本科教学评估信息管理系统。

2.建设内容,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包括学生管理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管理工作规范等;建设与完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学生管理功能、日常教务网上管理与调度、电子档案袋、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价、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家长互动区、建立教室监控系统、考试管理;建设与完善本科教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本科教学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发挥教学评估的统计、分析、诊断和调控作用,保障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准备在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项目上投入352万。建设措施如下:首先,加强硬件支撑体系建设,依托现有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建立完善的教学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其次,培训教学及教学管理人员熟练使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平台;再次,成立教学管理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工作组,采用教改立项建设模式开展建设工作:最后,建立完善的考核、检查、评估机制,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七、“紫罗兰”――校内教学评估项目

“紫罗兰”校内教学评估项目,寓意像紫罗兰般真实开展校内系统化教学评估工作,反映日常教学状况,及时调控和改进,以便全面持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学校实施校内教学评估项目,目的有三:一是为全面了解学校教学、管理等各项目标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从中分析、诊断问题并制定整改方案,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建设;二是督促、激励师生加入到教学质量建设的队伍中来,以最大的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工作中,持续提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三是构建、完善从入学、就学、毕业、毕业后的完整信息反馈机制,促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

2.建设内容。构建具有河海大学特色的本科教学校内评估机制,围绕“标准明确,过程控制,评价合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目标,建立包括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学实验室评估、学生培养质量评估、教学管理评估以及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的“紫罗兰”评估体系,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化评估,6项评估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