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 教学 问题及策略

在会计专业教学当中,知识面以及教育专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今的会计教学普遍存在重视度较低的问题,其教学方法与训练方式都相对较为老旧,教学效果往往呈现许多的弊端。当前许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固定的会计工作方式有厌倦情绪。对此,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改善这种现状,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技能培养主动性,改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一、当前会计专业教育的现状以及主要的问题

会计专业是社会上的重要行业之一,其教学意义不言而喻。同时,会计教学就必须经过长期的练习与实践,熟练地适应会计计算步骤。然而普遍专业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中,许多都无法均匀分布专业教学内容。对于会计教师而言,在设计教学步骤的过程中,需要设计整个专业教学阶段所涉及的会计教学内容,并将整个训练步骤与目标进行梳理,并且要落实到每一个阶段、每一堂课的训练要点与重点中。许多教师在会计专业初期所涉及的教学计划只是笼统的定制了一个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对于会计教学意义而言,更是一点而过,少数甚至没有提及。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不会涉及到会计内容,造成会计练习无法充斥学生的生活。除此之外,教育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以及资金的低投入,都是导致会计教育质量不足的重要原因,中职学校领导都普遍对会计专业重视度较低,教学设备、实训资源缺乏,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二、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热情

现在中职生课堂的主要问题在于学习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这种情况,只有在活跃课堂氛围之后,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更好的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的知识灌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会计学习积极性是提升会计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其好奇心普遍较为旺盛,此时,教师便可以通过现代化技术去收集一些相关的课外资料,可以是经济论坛、会计期刊以及和会计有关的新闻等。如此便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

(二)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课堂

会计专业在社会上的实用性较大,这就需要中职学校中的会计教育必须有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也是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会计教学,只能够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创造课堂,设计课堂,构建高效的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社会经济的成长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会直接影响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及学习效果,对此,就需要相关工作者优化会计教学目标,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必须要依据优化课堂进行设计,在课程的设计上,必须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相关,既需要保障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还需要持续、稳定的提升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与综合使用能力,从而提升教学实践性、创新性。除此之外,会计教学的教学内容必须要与相关专业的课程以及上岗证考试内容相结合,从而保障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上岗证考试。在课程的设计时,需要提高实训上岗课程的比例,适当的降低理论知识的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上岗能力。在中职教育中,学生虽然学的是会计专业,但是仍然会存在一些其他的基础课程。对此,学校与教师方面可以适当的协调会计专业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深度,也可以通过一些相关课程提升会计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实用能力。

(三)提高对会计专业资金投入,补全会计实训资源

中职院校当中的所有教育内容都需要以社会发展需求或行业需求的现状作为教学依据,教学实训内容能够直接反应行业、企业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等。对此,中职学校应当使企业也加入到教学实训当中。

当前学校轻视会计专业是影响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对此,学校方面需要提高对会计专业的支持,依据会计专业的教学需求,持续的完善会计专业的实训设备、教学材料。就校内实训培训而言,需要建立相关的手工会计实训室,补全多样化的手工实训材料,完善会计软件以及电算化实训室等。对于校外实训培训方面而言,学校可以通过加大资金力度的投入,招聘一些经验丰富,会计行业中的老资格人士对实训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实训内容的有效性、实用性。除此之外,学校与企业之间还可以签订合作协议,将实训学生安排到企业当中直接进行顶岗实习,提升教师与校外行业专业人员的交流与沟通,给学生提供基础坚实的实训内容以及实训辅导。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培训,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间接地提升了教师的技能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会计专业的教学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全新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课程,树立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方向。学校应当加大对会计专业的成本投入,完善会计专业的实训项目,丰富教育资源,从而有效的提升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阳,黄洁玲,周阳.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个案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2]李树雨,刘向东,迟明福.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论坛,2015,08.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会计课程实践;经管类专业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教育作出的部署,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基本知识,更注重学以致用,培养应用所学技术技能实践操作的能力。为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中普遍开设了会计学作为核心课程。在高校经管类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会计的思维方式,理解并学会使用会计信息,运用会计知识解决未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不是为了培养从事具体会计实务工作的会计专业人才。因此,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应区别于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然而,目前在湖南科技学院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与会计专业一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基于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从旅游管理专业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特色设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经管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效果。

一、旅游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对会计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会计学在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的重要性受到广泛认可,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把会计学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然而,会计学课程的专业性较强,对逻辑性要求较高,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中采用与会计专业一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出现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吃力等诸多问题,学生不能明确掌握与专业实际需要相应的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需要。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和需求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明确在课程开设的目的。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解会计基本理论,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理解并学会获取会计信息,树立会计思维方式,运用会计课程知识进行财务分析,应用会计信息帮助旅游组织进行决策。

二、旅游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

普通高等院校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均开设了会计课程,虽然会计课程教材种类较多,但针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材较缺乏,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教材为会计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师自编讲义,理论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会计凭证、借贷复式记账的应用等。此外,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也与会计专业一样,注重会计账务处理过程。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也是如此,由于缺少以旅游行业经营业务为背景的会计教材,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采用与会计专业一样的方式和内容,忽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导致学生在学习会计课程时缺乏积极性,难以建立会计知识与旅游行业的联系,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中,应当改进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以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点为会计主体,教授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与旅游行业财务工作实务相结合。目前较少可供选择的高质量旅游管理专业会计教材,教师可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结合旅游行业实务,合理编制会计课程教学内容,除了所有专业均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外,突出在实训实践教学内容中与旅游行业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会计知识与其专业的联系,运用会计知识分析并解决旅游管理的实务问题。结合专业特点,针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等院校中的旅游管理专业会计课程教师大多是会计专业的硕士、博士,他们从高校毕业后直接担任,较少有在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虽然这些教师精通会计理论知识,学科专业性强,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旅游行业知识欠缺,教授过程中难以与旅游管理专业实务结合教学,仅按照会计专业一样的授课方法,将直接影响旅游管理2017年第24期教改•教研专业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因此,教授会计课程的教师应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应响应湖南科技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号召,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特别是到旅行社、饭店等单位进行会计方面的观摩,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并运用实务经验到教学中,帮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建立会计理论知识与旅游行业实务的联系。

三、旅游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进

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使用实践设施和场所。有些高校专门设置了会计手工实训室,实训内容主要是针对纸质版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注重的是会计实务的账务处理过程。另有很多高校设有专门的会计计算机实验室,配备会计实践教学软件,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会计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流程。这些会计实践教学适用的对象是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依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灵活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实现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目前,湖南科技学院经管类相关专业的会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时采用的是手工记账,与会计专业实训内容相同,学生在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时缺乏积极性,不能掌握会计账务处理流程,也不能理解会计信息和自身专业的联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经建成金融工程专业ERP实训室,可以采用ERP实训室进行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利用ERP实训教学,让学生模拟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管理者的角度认识会计知识和会计信息,不仅仅限于传统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注重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而是全面的认识企业业务处理流程,帮助建立学科知识框架,了解会计知识与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联系,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处理和运用的能力。然而目前ERP实训室尚在测试阶段,主要满足金融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实训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还可以借助山花旅行社有限公司。永州山花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12日,是湖南科技学院全资校办企业,获得过“湖南省创新创业优秀企业”、永州市旅游行业“十年零投诉”单位等荣誉,是湖南科技学院产学研融合示范基地,优秀实习基地。为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湖南科技学院校长办公会议专门探讨和改变了公司管理模式,2016年由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姚先林老师任永州山花旅行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相关课程实训与创业实践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山花旅行社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见习实操的承办单位,每年都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日常培训并组织见习,加强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巩固以及实操认识,导游业务知识、景区讲解等课程的实操见习。虽然山花旅行社设置了财务办公室,但公司的财务业务外包给学院财务部完成。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时,可以借助山花旅行社这一实训平台。在公司内部设置财务部门,提供会计课程实践工作岗位,这样,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会计学这门课程时,可在山花旅行社内开展实践教学。对经管学院教授会计课程的教师而言,借助山花旅行社熟悉旅行社会计实务,提高自身实践经验,为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实务案例。同时,也方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以旅行社为会计主体,熟悉旅游行业的会计实务和操作,建立会计知识与旅游管理专业的联系,了解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分析并运用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此外,学生在旅行社实训中切身感受创业过程,增强他们的创业动力,也为旅行社建立了人才储备力量,学校和山花旅行社实现互惠双赢。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是会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要区别于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为各个专业量身制定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修改注重会计理论和账务处理程序的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改进实践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会计知识与各经管类专业的联系,树立会计思维方式,学会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欧阳仪臻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颜转运.浅析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16,(02)124.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会计专业 课程设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教学内容要求,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破传统能力的限制,会计专业能力对于从事会计工作很重要,但一些通用能力,如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自我发展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也是职业生涯中重要的基本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通用型、复合型课程,本人认为让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课程设置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对高职类会计专业的课程定位

高职类会计专业的课程定位,是由于会计人才培养的层次不同其分别有不同的定位,传统高职会计课程的定位是培养能够胜任会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但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更趋多元化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人员”的功能,而将“面向中小企业”作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市场、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考证的要求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专业基础课以《基础会计》为主,专业课以《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珠算》《成本会计》、《经济法》《税收基础》、《统计学基础》、《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这几门课程, 形成专业主干课程框架并以《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为核心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实习和毕业后能很快找到岗位,这此基础上增加《连锁经济会计》、《商品流通会计》、《金融会计》、《餐饮业会计》作为学生选修课程。

二、增加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量

为了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从业资格证的获证率,首先增加《基础会计》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本专业后续课程《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证课程,《基础会计》课程主要讲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入门课程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课程,一般安排108学时不够,由于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建议128学时,如课时允许,甚至可考虑增加到150 学时,授课做到理论课与实践紧密结合,至少实践课要占50%。《基础会计》课程一般是放在第一学期授课,该门课程课时量为每周6 节,刨去学生军训及节假日放假时间,实际授课时间只有15周,也就是总课时量只有80 学时。针对学校实际,课时量偏少。学生底子薄,得加大课时量,将基本技能反复的讲解训练,结合配套模拟实训教材和考证的知识点,加大实训的教学。其次,增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课时量。该门课程放在第二学期授课,课时量一般为每周4 节,实际授课时间约16 周,总课时量约为64 学时。可考虑增加到每周6 节,总课时量为96 学时。原因之一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中所涉及的“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该门课程又属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证课程,得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其他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也是考证课程,在业余时间增加课时量,让学生在机房训练习老师作指导,这就加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结合就业情况确定专业课程授课的重点

如在《基础会计》能力上: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①能够填制原始凭证;②编制记账凭证;③能够熟练登记丁字型账、编制试算平衡表和各种账簿;《财务会计》第一章中大部分内容与《基础会计》重复、类似的内容,那么在教学上就可以采取回顾复习性质进行简单学习。同时对于教材中部分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按照助理会计师考试的要求和分模块实训为重点内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重点的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支付结算办法”等这些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重点;《会计电算化》课程结合考证和社会的需求来设置,以用友U872和金蝶KS软件为授课内容,相应增加会计电算化实务主要是让学生在毕业前进行专业的电算化软件应用方面的系统培训,让学生熟练掌握二至三种常用的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并重点掌握会计实务与各种核算软件的关系,如自动转帐凭证的设计、会计报表的处理方法等。《经济法》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助理会计师考试的内容为重点授课内容;《珠算》课程,根据考证的要求按照珠算协会的规定作为授课的重点,并邀请珠算协会到学校给学生订级;《统计学基础》课程,以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为重点。在全部会计课程和相关课程开设之后可进行综合实践;开设《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以真实的工作目标为项目,完成项目的典型工作过程作为任务,配备相对应的全真实训材料,便于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受到综合、系统、全面的操作训练,熟练处理会计业务,提高综合分析、应用等能力。

四、为了扩大学生就业面开设办公自动化方向等相关的课程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14601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同,职业道德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完善。会计职业道德作为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其定义为“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会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将会计工作做好的前提与基础,是将会计数据信息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是使整个会计行业能够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要加强高校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1 加强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高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学课程中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非常少,有的高校甚至根本没有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是我国未来的会计事业的骨干力量,是日后企业会计队伍的储备军,因此,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是否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素质,将对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要使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质,为以后的会计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各大高校就应该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思想品质,促进学生的内在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让学生学会将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转化为未来会计职业中遵循的职业信念与活动标准。相反的,高校不注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不具备基本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那么在他们从事会计工作时,就很容易为谋取个人的利益或单位的利益而对会计数据信息进行造假。

高校会计专业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德才兼备,拥有良好的整体综合素质,才能承担起我国会计事业未来的建设者与贯彻会计法规的执行者。各大高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业务处理的能力,还要强调学生对相关的会计法规的掌握,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性的会计人才。

2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学生缺乏培养自身会计职业道德的意识

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教师与学生对于掌握专业的技术知识更为重视,老师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缺乏认识,学生对于自身的会计职业道德培养就更没有意识了。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了解作为会计职业者应承担的责任,不懂得会计职业的诚信为本操守。他们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意识,从思想上就没有对加强自身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引起重视,导致大多数高校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不具备应有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不利于改善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更不利于解决我国会计数据信息失真的问题。

2.2 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在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中还没引进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到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还没形成相关的教学体系,只是有些会计专业的老师根据个人的观点对学生进行一些会计职业道德的启发教育,但更多的还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却不够重视。

2.3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缺乏相应的会计社会实践机会

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数据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很多单位都不愿为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又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就使高校学生对于业务实践与职业风险缺乏理解,使高校学生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难以自觉遵守相应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3 加强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3.1 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这样的课程体系设计偏重于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对于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则很少涉及,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高校应增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在会计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纳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领悟会计职业者的专业精神,树立会计职业道德理念、维护会计职业声誉并坚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纳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各方面对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引起重视,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确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从而使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不断提高。

3.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的教育和培养,它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是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课程教学流于形式,达不到教学效果与教学目的。因此,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具体的方法可包括:开展项目教学、研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科知识得到扩展了解,对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加深理解,还使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在今后的会计职业工作中能够正确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

3.3 加强高校学生的会计实践教学

高校应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实训课程,模拟现实的会计操作流程、并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建立相应的会计监督体系,使学生能够动手操作、了解会计的工作流程;在进行实践课程教学时老师可穿插讲解在实际的会计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教会学生对虚假的会计数据与信息进行正确的识别和判断;高校还应该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实习机会,尤其是使学生能到会计事务所进行实习,这样可使学生接触并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不到的会计知识,比如:资产评估、验资、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等会计业务知识。

3.4 加强对会计专业教师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不仅要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要重视对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树立与其会计专业老师的学术水平以及实践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漫长的过程,如果会计专业的教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重视,或者教师本身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低下,这些都会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会计专业教师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4 结束语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校不仅要注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还要重视对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雨.会计人员素质与会计诚信——浅谈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市场,2012,(15):159160.

[2]朱泽峰.浅谈高校会计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科技与生活,2010,(7):169.

[3]张乐君.浅谈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9,(10):170.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电算化会计专业 课程设置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投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三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为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给正处于经济腾飞的三亚输送了急需的大批中初级技能人才。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综合性的,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劳动纪律、文化素养等,能否具备一技之长则显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下面我就目前我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谈谈看法。

一、将会计模拟实训贯穿于电算化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

我校教师在讲授会计课程时,一般采用先启发讲解知识要点,然后当堂练习,最后讲评习题加以巩固的方式,对经济现象的描述,对会计原理和方法的教与学仍然停留在黑板和纸面上,大多数学生虽然勉强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技术方法,但是难以真正理解会计的内涵,老师讲得再好,学生仍旧感觉困惑,似懂非懂,学习兴趣降低。为了让初学会计的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在讲授教材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当增加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入门实训实务训练,要求掌握会计基础工作的程序,会编制有关会计凭证、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试算平衡表,登记账簿,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等等。此时注意所选的经济业务应比较简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必然获得实训经验和体会,入门实训在整个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而且有利于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后续课程的教学。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财务会计模拟实训与理论教学内容同步,此时的实训要求和实训内容应侧重于销、银行结算、固定资产、纳税、财产清查等复杂经济业务的会计分析和会计核算,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全部会计核算程序,全面掌握企业的会计实务,通过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来弥补其认知,促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依据中职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置必修课程

我国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是必须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般会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解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并且能熟练使用初级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这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教学目标的最低要求。针对我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认知、推断、抽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差的特点,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国家对会计从业资格的要求应保持一致,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等三门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科目应纳入到必修课程中。目前我校使用的教材与考证教材不同,课程内容存在着一些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考证通过率较低。我认为这三门必修课程应采用考证教材进行教学,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国家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最新要求,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教学也更有针对性。

三、加强电算化会计专业必要技能的训练,做到一专多能

就业问题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当前严峻的会计就业形势来看,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和严肃性,市场上专业对口的会计岗位供应非常少,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少,就业面窄,就业成功率低,而面临的往往是收银员、营业员等与会计相关或相近的岗位。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和就业优势,我校应当强化点钞验钞、数字书写、计算器使用和传票算等技能的训练,技能教学要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和中级收银员的职业资格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缺少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职校学生从收银员等岗位做起,为以后从事会计工作积累经验。

四、增设酒店会计或酒店业成本核算的课程教学内容,拓宽专业知识面

三亚市是海南省创建国际旅游岛最前沿的旅游城市,酒店行业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中初级技能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很大,面向酒店就业是我校会计专业学生最大的出路。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可增加酒店会计、酒店成本核算等相关教学内容,做到既保留和突出会计专业的特色,又使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酒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五、创建以岗位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中等职校电算化会计专业毕业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是出纳或会计,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够快速适应相应岗位工作的人才,而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却难以胜任,如某学生在一家公司任出纳员,不知道如何正确填写和使用各种支票,又如一毕业生就任某企业的会计员时,面对会计交接手续的办理,他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职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是全面的会计知识和零散技能,对会计工作过程缺乏认识,不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操作,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学科式的课程教学脱离具体的会计岗位,脱离具体工作实际,造成学会计的不懂做会计的难堪境地。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会计岗位,不同会计岗位有不同的职业特点和工作内容,为此,我校应了解三亚市有哪些具体的会计岗位和这些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在电算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打破原有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根据会计岗位细分设置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在职业模拟情境中进行教学。此外,还可以邀请校外会计专家或会计人员进行从业经历的专题演讲,对会计课程教学情况提出建议,参与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促使传统全面笼统的会计课程向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具体会计岗位课程转变,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总之,我校电算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宗旨,只有会计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职校学生才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上述几点思考愿与同行共同商榷,以促进会计教学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Seminar教学模式;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Seminar课程

研讨课(Seminar)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1]。它通常是由教授向学生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在其指导下进行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许多重点高校开始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开设新生研讨课(Freshmen Seminar),由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主持,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通过教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研讨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二是一些任课老师也开始结合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尝试采用Seminar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以上这些尝试尽管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它们主要是针对本科教学的某一个阶段(如大一新生)或某门课程而进行的。事实上,Seminar教学模式中所体现的研究性学习应当贯穿于本科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并渗透到后续的有关课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个完整连续的学习训练过程中养成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因此,本文结合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探讨Seminar教学模式在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引入以及在本科教育的各个阶段设置专门的Seminar课程。

一、目前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的稳定的结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会计学教育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与社会和时代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诸多明显的不足,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上还存在着许多落后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尚未改变;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较模糊;教学操作程序固定僵化;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缺失;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评价不合理。

二、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

Seminar这一形式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成为一个具有规范性、内在规定性的教学范式[2]。除了通识教育层面的课程之外,大多数院校的会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教育层面、专业知识教育层面的课程以及相应的方向模块课程。在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要结合会计专业的课程自身的特点。大部分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从课程内容上都可以分为适合传统讲授和适合研讨两个部分,在适合进行研讨部分的课程内容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Seminar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取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3]。将Seminar教学模式引入到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会使得学生为完成研究论题而积极主动地搜集大量相关资料,进行大量的阅读、思考分析问题,并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互动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形成自主性学习的氛围。

2.教学目标明确

Seminar的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根据研讨课题,如何着手调研、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通过研讨式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4]。Seminar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多项能力进行训练,尤其侧重于学术研究能力、探究和批判精神、口头表达和学术论文写作等能力和素质培养。这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会计学科的综合性和会计实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选题或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着手调研和查阅资料,通过不断地讨论和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以规范的书面写作的形式有效地传递学习成果,这样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3.操作程序规范且灵活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范文第7篇

自从2012年以来,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关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若干条意见,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对此,笔者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高职的会计专业中尝试了“以赛促建”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高职会计专业属于一种操作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如果想办出会计专业的特色,那么关键便是实践教学。而“以赛促建”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的过程,组织学生去参加相对应的会计竞赛,进而开展与会计专业高度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操作训练等等,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会计专业其各项知识,提升学生良好实践能力和设计的思维方式,培养出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

二、高职会计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主要原则

1.渗透性原则: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两者相结合。高职会计专业所有的课程体系都是依据其高职能力培养的要求而整合,这些课程能够组成一个良好的有机体,进而完成其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成本会计、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出纳实务这几项课程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培养提升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处理能力与会计的流程操作。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其实践教学的体系并不是独立的,他与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之间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2.渐进性原则: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以学习链为主,实现分层式的架构。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习,特别是实践教学需要与多门课程的学习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高职会计专业所有的课程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包括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一个渐渐递进的关系。学校在安排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首先需要理清专业课学习的链路,在此条学习链上,所有的课程都应该以任务的形式驱动,再以能力的递进方式作阶段式的排列。

3.开放性原则:跨越时空进行新型的“以赛促建”的实践教学。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里,通常情况下实践教学的课时数都是有一定的限制,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时间却完全是没有限制的。因此,怎样解决好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有限性和学生其学习时间的无限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现代化技术,包括网上的虚拟来模仿实训,因此要构建一个高职会计的实践教学的体系,网上的实训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高职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高职会计专业主要承担着为我们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与实用型的人才,而最终的目的是更好的培养出一个未来能够在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拥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可以说尤为的重要。虽然近几年我国的高职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影响到了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

1.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依据当前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情况来看,目前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师资力量是比较缺乏,与此同时,既能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素质,又具有熟练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缺乏。当前年轻教师很多,他们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因为其教学任务繁重,因此也就很难会抽出时间进行较多的社会实践。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有安排充足的时间让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也就会随之造成年轻老师脱离实际,随之会对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

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在实践教材上比较落后。近几年,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在不断深入,随之而来新的经济法规也在更新,包括会计制度与会计理论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虽然高职院校会计教材也在不断的修订,然而却远远的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材。过去的教材错处比较多,教材的质量也不是很好,更与会计实践业务相脱离。这些已经远远不能与培养会计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相适应,也会直接对会计的实践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

3.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过去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最开始是由老师向学生讲授最基本的理论与基本的方法,然后再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操作。学生只需要按照其既定的方法与程序进行操作即可,而至于真正的操作技能则是由实习单位其财务人员进行言传身教,包括给学生讲授其会计专业业务的程序处理与方法。学生则会在企业财务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开始学会处理各种实际会计业务。此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素质教育这一思想,但是已经与当前的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会计人才不相符合。因此,需要对会计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创新与改革。

四、“以赛促建”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质量是教育主要的生命线,因此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但是立足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阶段性主要特征,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发展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而且也是国际目前和未来发展潮流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属于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怎样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提升学生会计实践技术进而达到各个公司的要求,这也是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以赛促建”改革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调动学生对会计课程与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创新精神和专业意识,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质量与职业技能都有很好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任何东西的学习,都需要有极大的兴趣,会计专业的学习也不例外,可以说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学生,关键问题便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而比赛竞技活动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由过去的“要我学”到“我要学”;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通过技能竞赛,可以找到其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进而提升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五、高职会计专业进行“以赛促建”的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院校组织各种会计专业的竞赛,为会计专业的各人士,特别是各大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身操作能力与个人才华的舞台。所有的这些赛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进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灵感。促进各个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模式上的改革。与此同时,对于课程的设计、学生策划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都展现出积极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师生应该充分利用组织竞技活动这一平台与资源,将这些竞技活动恰当的引入到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科学合理组织学生参赛。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不但能够为学校学院争得荣誉,还能够更好促进此院校与其他院校专业的老师与学生在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最终形成一个“教、产、研”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此创立良好的教学条件,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未来的发展都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高职会计专业通过组织各种比赛,注重“以赛促建”实践的教学方法,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住公司在财务会计上的动态,立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积极参赛,活动虽然是以学生的竞赛为目的,但是却是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核心。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各种不同的竞赛项目,这些竞赛项目都是以学生自身最真实的训练为基础。这些比赛项目促使会计专业的教学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可知,现在的学生都是敢想敢做,没那些条条框框限制,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过去的学生还是有很大不同。通过选用动态的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可以跨专业,自由组成参赛小组来参加学校,省市以及国内外各种会计竞赛活动,最终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一个全新有机联系整体的教学体系。“以赛促建”的教学方法不但具有其自身的教学特色,而且又能够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的兼容,这样就能够保证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与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也能够更加贴近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另外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会计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六、高职会计专业“以赛促建”实践教学方式的改变

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当前的实践教学方式由过去的单一顺序法和障碍法逐渐转变成“4+1”的“以赛促建”教学方式的转变。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仍然是以顺序法为主,也就是依据课程安排的内容,慢慢的向前推进,使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最终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此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即能够让学生掌握住基本的理论知识,但是仍不能体现实践教学的本质。若顺序法教学方法能够与“以赛促建”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便能充分展现两者优越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以赛促建”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从相关的信息中寻找自己所需求的,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结语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182-02

1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提供的信息已成为信息使用者进行众多经济活动的基础。“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观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生前就曾指出:“在现代,不懂得会计知识、不理解和不善于利用会计信息的人,是很难从事经济工作的”。所以,对于从事与经济相关职业的人而言,都需要了解、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并具备运用其所掌握的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学生都要进行基础会计知识的学习,会计教育已经转变为一种大众化的普及性教育。《基础会计学》课程作为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它不仅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但根据众多的调查资料我们会发现,非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学生们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时普遍反映感觉较吃力、课程重视度不够等等。如何加强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入门课程的学习日益受到会计教育界的关注。本文总结作者近几年讲授非会计专业会计入门课程的经验,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质量。

2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模糊

人们从事任何活动,应该都是有其目的性的,我们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学生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学得更有成效,取得良好成绩。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时,并没有将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严格区分开。专业老师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时总是习惯上将非专业学生看做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求学生会做账,其结果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兴趣逐渐减少甚至放弃。而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讲,由于专业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目的也很模糊,有些学生甚至认为会计与他们所学专业没任何关系,反正以后不会从事会计工作,学了不知道有什么用,学习上非常不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自然也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教学失败。据某高校统计,该校非会计专业学生该课程期末测评的及格率在某些班级中只有50%-60%,而在会计专业学生中,及格率几乎100%,班级平均成绩80分以上占80%以上,有的班级平均分甚至达90分以上。同样的教师,同样条件入学的学生,这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2.2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众多高校在非会计专业学生中选用的会计入门教材和会计专业的会计入门教材选用上是一致的,这就直接导致教师在给非专业学生上课时讲授的内容和专业学生一样。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帐户设置、复式记账及其运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讲解非常详细,但由于内容多,而非会计专业课时又有限,最后到了报表环节往往一笔带过,有关报表分析内容根本就未涉及。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因为以后还会有财务会计、财务分析等课程,所以在基础会计中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知道使用帐户、会编会计分录、会编凭证、会登账簿等。而作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学的是能看得懂会计信息,并进行简要的分析,可是在会计人门课程中他们却并没有学到系统、完整的知识,这导致许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学完该课程后认为会计工作就是编会计分录、登帐簿。

2.3 教学方法单一

在面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教学时,教师通常采用与专业学生一样的教学方法,即采用顺序法。从会计基本理论着手,逐步学习会计要素、账户、借贷记账法、会计循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初学者而言,理论概念多且枯燥而乏味。此外,由于课时的紧张,“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老师为了赶进度,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反映,更谈不上交流互动,学生越学越觉得困难,而基础会计知识又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如果前面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后面就很难跟上。这使得学生感觉会计高深莫测,许多学生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手段上,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有的也采用多媒体教学,但内容设置上不科学,制作内容太多,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3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建议

3.1 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将来更有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我们在确定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不应将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会做账,而是要着重于如何让学生能够看得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尤其是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使学生读得懂报表,能够分析及运用报表,使我们培养的非会计专业学生成为合格的信息使用者。因此,笔者认为,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会计信息生成过程,对会计工作及其职能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能够阅读、分析报表,并能根据所反映的信息进行相关的财务分析、预测及决策,提高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实际能力。

3.2 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体现出其特色与自身的系统性,同时又要有利于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因此笔者认为,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内容:(1)会计基础理论。(2)会计日常业务核算。(3)会计报表编制及分析。在会计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及等式、复式记账等内容,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内容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但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来讲述它们的分类及如何填制。在会计日常业务核算部分,应根据资金运动过程对企业的日常活动的核算进行介绍,具体包括资金的筹集、供应、生产、销售、利润形成及分配等环节的会计核算。在教学过程中应淡化一些抽象的、技术性强的会计核算,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尽量使业务核算简单,易懂。在会计报表编制及分析部分,首先应介绍三大基本报表的概念、结构及格式,其次详细介绍各报表的具体编制方法,最后介绍各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及技巧。通过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并学会对各种会计信息的

使用,这也是非会计专业学生教学的一个重点。

3.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面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讲授理论性很强的基础会计知识时,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合理运用更显重要。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方法有其一定的优越性,通过黑板的板书,可以抓住学生注意力,一步一步将思路清楚的写在一个版面上。知识点的前后连贯清晰。但其缺点也突出,具体表现在课堂信息容量小,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又要讲解又要板书,教学任务不易完成,学生由于忙于做笔记,许多知识点根本就没听到,而且还觉得老师讲的太快。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寻求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首先,应加人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像账户结构、业务核算流程图、月末结账时相关账户之间的关系图,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课前的备课,在上课时将大量的枯燥的理论借助多媒体演示出来,既清楚又快捷。但要注意的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教师的教案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一定要讲求其质量。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能够处理图、文、声、像的能力,给学生营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再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将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将问题阐述的更透彻。其次,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法。会计案例教学主要针对会计日常核算及报表分析两个部分,这也是非专业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用适当的案例,将会计理论知识应用于案例中,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制造企业供、产、销各阶段业务时,可以给一个企业的综合业务,要求学生自己完整的对这个企业的日常活动进行核算,并对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在讲授会计报表分析时,可以给一个企业的会计报表,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个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掌握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此外,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还可以采用启发式、图解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4 优化教学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随着会计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的不断提高,对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作为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授课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外,紧跟时展,加强知识的更新。同时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了解其它相关管理学科的内容。此外,应加强“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业务素质。最后,应积极转变教师角色,从信息时代教育特征及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树立新型教师角色整合的新理念,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