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防静电管理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汽车加油站是为各类机动车辆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场所,主要由埋地油罐区、加油区和站房三部分组成。在城市的建成区内的加油站多是二、三级加油站,多数建立在交通干道旁,存储量多为几十吨左右,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根据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加油站分为三级,见表1。
2.储存油品的理化性质
加油站内储存的物料汽油和柴油属第3类危险化学品易燃液体,具有易蒸发、闪点低、引燃能小、易燃烧、易爆炸、易流淌扩散、易受热膨胀、易带电和易产生静电的特性。
2.1柴油: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2汽油: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3.加油站存在的火灾危险性
大量事故案例表明,火灾爆炸事故是加油站多发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汽油和柴油本身固有的危险性以及设备设施不健全和安全管理不利造成的。
造成火灾必须是三个要素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加油站内易燃液体汽油、柴油的存在,注定了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加油站经营过程包括储存、卸车、加油、设备维修维护等过程。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操作不当、储罐、加油泵或管道泄漏、防静电接地装置或防雷设施不合格等因素,均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防火间距方面
(1)建设之初未按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要求进行,使得建成后存在先天缺陷,站内部设施与站外的建、构筑物或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小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的要求;
(2)随意在站内增设临时设施,结果使得原本合格的距离变为不合格;
(3)城市建成区少部分加油站建造之初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由于城市的建设发展和改造,站内设施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小于规范的要求。
3.2工艺设备设施
(1)不严格按照现行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施工,偷工减料或使用劣质材料,埋下先天隐患。设备缺少专用安全附件,如储油罐没有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易发生储油罐超量灌装;油罐量油孔没有用有色金属铜或铝制成尺槽等。
(2)根据加油站的设备分析,易出现泄漏的设施有储油罐、输油管道、加油机、加油泵等。引起泄漏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a.设计失误;b.设备老化或损坏;c.管理不善;d.人员操作失误;e.输油管线断裂。腐蚀是储罐、管线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腐蚀的作用机理不同,腐蚀分为化学性腐蚀、物理性腐蚀和电腐蚀三种。腐蚀的危害不但大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使设备减薄、变脆,承受不了原设计压力而发生泄漏事故。
3.3电气设备设施
(1)汽油电阻率在1011~1015Ω.cm之间,在卸油、输送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静电,静电积聚能产生火花。汽油蒸汽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后,遇到火花易引起火灾爆炸。加油站产生静电积聚的主要原因有:a由于汽油在油罐和加油机之间流动而产生;b油罐车在卸油时,因液体分离或油品冲击罐壁造成喷溅,形成飞沫产生静电;c油体因液位升降摩擦罐壁产生静电;d罐底部有积水,底部进油方式会搅起沉降水,从而产生静电电位;e人体静电,即人在可燃性气体环境中,穿化纤衣物等产生静电。如果加油站在建站施工中缺少防雷、防静电装置(如:油罐、输油管线未接地,法兰、阀门的连接处未设跨接线,卸油场地未设施静电接地装置等),或有装置但是没有经过资质部门检验合格后再使用,则有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加油站电气设备的规格型号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确定,电气设备宜采用本质安全型,如果电气设备、照明、配电线路等不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要求,防爆电气选型、安装不符合标准,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未完全接地,接地线、零线、导线的截面不符合规定等,均有可能产生明火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3.4安全管理方面
(1)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工作人员违章操作
部分加油站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临时聘用的工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业务素质较低,不了解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常识,操作人员违章操作,采用敞开式和喷溅式卸油。不密闭的卸油容易造成油品挥发,油气沿地面扩散,遇火源引起火灾;喷溅式卸油易产生静电发生火花,引起着火。
上班工作人员不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胶底鞋。直接往塑料桶(瓶)内加油。汽油与塑料桶壁互相摩擦,产生静电。当积聚的电荷达到一定电压,就可能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燃汽油或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燃烧或爆炸。
动火检修作业时油罐及其装油设备未清理、置换或彻底清除其内的可燃物就检修动火,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日常检查工作不到位
未按时对加油站进行安全检查,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极易导致燃烧或爆炸事故。
(3)现场监管不力
闲杂人员带火种进入加油站、车辆进站加油时不熄灭发动机、周边明火使用场所离加油站距离太近等,一旦遇到汽油泄漏就会造成火灾。无摩托车加油专区,用加油枪直接给摩托车加油。
4.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4.1控制加油站设施安全防火间距
加油站的建设必须严格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要求,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进行设计、施工,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建成后必须经公安消防、防雷检测等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已存在的安全防火间距问题应进行整改或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达到可接受程度。
4.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应当结合本单位的特点,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要求,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尤其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并严格遵守执行。
4.3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定期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使其了解油品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火灾产生的基本条件,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持证上岗。新上岗职工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以熟悉和掌握各项规章操作规程和业务技能,杜绝违章操作。
4.4确保安全设施的完好有效
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配置灭火器材,加强灭火器材日常管理和维护,建立灭火器材维护管理档案。防雷防静电等需经有关部门定期检测,建档管理。
4.5加强安全管理,开展经常性防火检查
严格现场管理,规范爆炸危险区域内禁止吸烟、拨打手机、等待加油的车辆必须熄火等行为,进入防火区车辆采取防火措施,严禁烟火,防止金属撞击,禁止穿着能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织物工作服和带铁钉的鞋。按照《安全检查制度》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线路、静电导除、消防设施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消除存在问题。
总之,虽然加油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但是只要在建设之初做好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控制,建成运营后经营者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加油站基本可以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关键词:硬件播出系统; 管理制度; 软件系统; 技术保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广泛应用,为广播电视安全、高质播出提供了一套更为先进的硬盘播出系统。硬盘播出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磁带播放,大大改善了播出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播出事故,其优势显而易见。然而,硬盘播出系统的优势是建立在系统、科学的技术保养工作的基础上的。笔者就广播电视硬盘播出系统安全播出中的技术保养工作提出作者肤浅的见解,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1 建立健全硬盘播出系统管理制度
对于广播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保养分为硬件系统技术保养和软件系统技术保养两部分。而建立健全硬盘播出系统管理制度,则是技术保养工作顺利、规范、科学进行的主要保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盘播出系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1.1 加强组织结构建设
广播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是广播电视单位的基本任务。因此,要在广播电视单位建立硬盘播出系统维护与管理工作体系,明确从最高领导层到具体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实行定员定岗制度,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同时,实现协同合作,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减少人为故障。
1.2 杜绝操作失误
首先,要建立健全硬盘播出系统管理、操作与维护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加强相关人员对规章制度遵守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于违章操作的现象加大惩处力度,避免操作失误造成的播出故障。最后,要加强对硬盘播出系统相关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于安全播出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素养,避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1.3 建立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首先,组织播出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演练,预想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并总结解决方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其次,对于以往出现的故障要记录在案,为以后避免和排除故障提供参考。
2 硬件系统的技术保养
硬件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保证硬盘播出系统正常运行、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硬件系统的技术保养。
2.1 加强计算机硬件的维护
硬盘播出系统是基于IT技术构建的,计算机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能否安全播出。因此,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对计算机硬件的检查与维修。针对重要的电脑配件,如网卡、硬盘、主板等要留有备份。一旦发生硬件故障,要及时对相关硬件进行更换,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2.2 加强硬盘播放设备的维护
在硬盘播出设备运行过程中,要随时对其工作状态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提示信息、工作速度、指示灯等方面出现异常,要迅速判断是否产生故障,并查找产生故障的原因、拿出解决方案,保证硬盘播放设备的正常运转。针对电源、硬盘和显卡指示灯不亮、计算机发出报警、硬盘运转声大等现象,通常是计算机出现故障,要一并进行解决。
2.3 为硬盘播出设备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硬盘播出系统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只有在温度恒定、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因此,要在机房安装温度计和湿度计,对机房的温度和湿度随时关注并调节。
2.4 按操作规范操作设备
对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守则,避免因为操作不当给设备造成损伤。例如,在开机的时候,要遵循先开主电源,再开设备电源的顺序进行操作。
2.5 检查设备接地状况
硬盘播放设备接地状况好坏,对播控系统局域网中传输的信号强弱有重要影响。接地不好会导致信号受扰、网络不畅、出现播出故障。唯有保持设备良好的接地状态,才能保证顺利接收信号,保持网络畅通,维持安全、稳定播放。
2.6 重视防静电措施
首先,工作人员进入机房的时候,必须身着专业的防静电工作服。其次,硬盘播放相关设备要采取防静电措施。静电给设备带来故障的种类和原因比较随机,没有规律可循,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因此,一定要做好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给设备带来损伤,引发故障。
2.7 按季度检测指标
每个季度要进行指标测试,确保指标符合国际标准。反之,就要针对影响指标的设备进行重点检查、维护和调整,使其达到国际标准;对于一些无法通过维护和调整达到标准的设备,要及时更换,杜绝任何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继续运行。以此保证播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节目播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质性。
2.8 对通道进行定期测试
在设备正常运行、播出正常进行的时候,人们往往忽视了对通道的测试,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每周对通道进行手动切换,并对通道的工作情况进行安全测试,对视频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播出控制机等热备份进行检查,排除故障隐患,杜绝播放事故。
2.9 定期检查风扇
要定期对风扇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清除附着在上面的杂物和灰尘。
2.10 保持机房干燥清洁
(1)要随时保证工作台的干净、清洁,不能有灰尘和污渍。(2)要保证操作台上整洁,不能堆放与播出无关的任何东西。(3)在显示器屏幕清洁过程中,切忌用湿布擦拭,而应该用干净的麂皮轻轻擦拭。(4)经常擦拭键盘和鼠标。(5)严禁在机房内吸烟。
3 软件系统的技术保养
对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是提高系统工作效率、避免播放故障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软件系统进行技术保养。3.1 重视软件系统备份
在广播电视硬盘播放系统计算机上的软件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影响播出安全。因此,硬盘播放系统的计算机上的所有工作软件,都要进行备份。当相关软件出现问题的时候,要重新安装使用,保证播出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播出安全。
3.2 防止病毒
广播电视硬盘播放系统计算机的软驱、光驱和USB接口,都要经过病毒查杀,保证硬盘播出系统不受病毒侵扰,并且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维护,为系统运行创造安全、健康的环境。同时,网络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测网络日志,防止误操作或越权操作。
3.3 定期做磁盘清理
要利用专业磁盘清理工具软件,定期对磁盘进行清理、维修和碎片处理。针对一些垃圾文件、无效文件和临时文件,要定期整理和清除,以达到节省磁盘空间、维护系统操作性能稳定、保障播出安全的目的。
3. 4 定期查看日志信息
网络管理员要定期查看网络工作日志,并根据日志信息判断网络运行是否正常、了解出现故障的原因、总结排除故障的经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先进的播出设备和播放技术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的同时,也给安全播放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与工作中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加强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保养,提高预防和解决播出事故的能力,为广大受众提供高质量、不间断的广播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 吐尔逊江·买买提. 环境监控技术在硬盘播出系统中的应用. 电视技术,2011(2).
[2] 许辉.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的功能、原理及网络化解决方案. 中国有线电视,2005(8).
关键词:采油厂 联合站 安全 管理
当下,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中,各类安全事故频发。联合站是采油厂的核心部门,它的特工作特点十分特殊,工作介质也特别易燃易爆。为了使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运行,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注重加强联合站的安全管理。
一、采油厂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集输中的原油加热
在联合站中,为了提高油温,降低粘度,需要将原油加热。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加热,即热量通过火管(或辐射管)和烟管(或对流管)直接传给炉内(或管内)的原油;二是间接加热,即以水或其他介质作为传热介质,间接地将热量传给炉内的原油。完成对原油加热任务加热炉是承受高温的密闭设备,由于长期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具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2、原油集输中油气分离
油气分离一般采用的较多的是多级分离,运行的关键是控制分离器的压力和液面。控制分离器压力的目的,一是为了分离质量;二是为了克服液体压力和管道摩擦阻力;三是为了安全。控制液面主要是为了防止原油进入天然气管道或气进入油管道。在油气分离中最易发生的事故就是分离器跑油。
3、原油储存
原油一般是由大罐储存,由于工艺和管理的原因,目前较多采用开式流程,这样由此产生的蒸发损耗,既增加了环境污染,又加大了原油的挥发,而且由于操作不当易引起冒顶和憋压。
4、原油外输
原油外输涉及的主要设施是输油泵、容器、加热炉和工艺管线等。一般输油泵均设置在泵房内,所输送的原油属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由于设备的原因,输油泵端面密封装置不能保证完全密封,加上泵房的构造特点,使得泵房内有一定浓度的可燃蒸气,有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事故的隐患。输油系统大多属连续运行的压力系统,操作不当易引起憋压、跑油、抽空等安全事故。
二、联合站的安全隐患
联合站的工作介质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原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易燃性液体。
2、原油的油蒸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易发生爆炸和燃烧。
3、易蒸发。原油蒸发主要有静止蒸发和流动蒸发两种,所蒸发出的油蒸气,由于密度比较大,不易扩散,往往在储存处或作业场地空间地面及低洼处积聚,既增加了对员工身体的损害又增加了火灾的危险程度。
4、容易产生静电。原油沿管道流动时与管壁摩擦或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静电,静电放电会产生火花,当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气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5、容易受热膨胀、沸溢。原油受热膨胀,蒸气压升高,会造成储存容器鼓凸现象。相反,高温油品在储存中冷却,又会造成油品收缩而使储油容产生负压,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而损坏。含水油品着火受热还会发生沸溢,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引燃其它物品而造成重大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三、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1、建立安全设施档案
安全设施档案是正确使用、操作、管理的主要依据,档案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和设施使用资料。设施档案应该包括安全设施的所有详细资料以及安全设施的适用范围、设施使用情况记录、设施检验和修理更换记录,等等。
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为确保安全生产,要建立由站领导、技术干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安全工作。根据联合站规模的大小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3、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
联合站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安全员应参熟悉安全设施基本知识、有关安全法规和技术规定的内容,掌握所管理设施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条件,能对设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了解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和其他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
安全员的职责就是对联合站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检查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等等。
加强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4、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平稳、安全、正常运行。
5、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
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进站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等)。
对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应做到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蒸发及泄漏、防中毒与腐蚀,所遵循的原则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为主,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防火是联合站日常生产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措施,其基本原则是设法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产生;而灭火措施则是设法消除已产生或形成的燃烧必要条件。
防爆可以根据原油、天然气产品爆炸特点及影响因素,防爆的基本原则是: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或一旦形成则立即予以消除。
防静电要根据静电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影响静电积聚的因素,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原则是减少静电的产生与积聚;及时导走或消散积聚的静电;严防静电放电现象,尤其是火花放电的产生;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防蒸发和泄漏,对于前者,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及技术培训、改善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勤检查勤维修、增设安全报警装置及实现生产自动化等措施来预防,对于后者,则只能通过设备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密闭化来解决。
防中毒与腐蚀,原油蒸气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后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排放后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四、总结
关键词:EPA(防静电工作区);静电防护;ESD(静电放电);实时监控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03-182-04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ESD Protection of EPA
QU Lixin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130033,China)
Abstract:As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widely use of VLSI, the requirement of ESD protection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 during the package, transport, storage, washing and test are more and more strict.By illustrating the generation and damage of ESD, three elements of ESD protection are given.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real-time roundly networking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in all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 are discussed.
Keywords:EPA;ESD protection;ESD;real-time monitoring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日趋小型化、智能化。大规模集成电路被广泛使用,这种器件具有集成度高、运算速度快、低功耗和输入阻抗高等特点,也对静电越来越敏感。因而,在新产品的开发中,对静电的防护也越来越重要[1-3]。关于研制生产中的静电防护技术,已讨论多年了,但可以说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本文将结合近年来国际先进防静电技术的发展,就EPA(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防静电工作区)静电防护技术的原理和具体措施进行阐述。
1 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从原理上讲,静电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带电。对于后二种方式比较容易预防与控制。在实际生产中最难以控制的主要是第一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是由于人体的动作及设备的运动而产生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静电放电情况如下:
当人能够听到放电声时,此时的静电电压为2~3 kV;当能够感到静电电击时,电压已达3~4 kV;而当能够看到静电放电火花时,电压则至少在5 kV以上。
电子产品生产中几项常规动作所产生的静电电压范围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条件下各种动作所产生的静电情况
动作
相对湿度 /%
104055
静电电压 /V
人在塑胶地板上行走12 0005 0003 000
人在工作台面上工作6 000800400
从塑料管中取出DIP2 000700400
从塑料盘中取出DIP11 5004 0002 000
从泡沫塑料中取出DIP14 5005 0003 500
从塑料包装中取出PCB26 00020 0007 000
用泡沫塑料包装PCB21 00011 0005 500
由此可见,一个很常见,很细微的动作,就会引起相当高的静电电压,这也正是在研制生产中静电的产生防不胜防的主要原因。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的危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所说的静电损伤,是指由于静电的放电而造成的损伤。换句话讲,人们常说的“防静电”,并非是防止静电的产生(也不可能完全防止),而主要是防止静电放电。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与功能性的不断增强,更容易受到ESD损伤。通常,静电放电对元器件所造成的损伤主要有:
PN结的软击穿,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击穿芯片单晶硅金属镀膜,造成废品;
击穿器件内引线,造成废品。
部分电子元器件对静电的敏感度见表2。
表2 部分元器件对静电的敏感度
元器件类型损坏电压 /V
RF-FETS (MICROWAVE)1~5
MR-HEADS5
PENTIUM5
V.MOS30
MOSFET100
EPROM100
J.FET140
SAW150
OP AMP190
CMOS250
因此,按国军标规定[9],A级防静电工作区的静电电位不超过±100 V,B级防静电工作区的静电电位不超过±1 000 V。而对于特殊产品(如磁头)的生产,则要求人体所带的静电电压值确保不能高于5 V。对于这一要求,常规的处理方式很难达到,必须采取特殊的方式加以保证。
2 防止静电损伤的措施
根据静电放电发生的原理与规律,提出防止静电放电损伤的基本三要素:
防――防止静电荷的积聚;
泄――建立安全的的泄放通路;
控――对所有防静电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实时监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条要素是在多年防静电技术的发展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实现完全、彻底防止静电放电损伤的关键措施。遗憾的是,目前在大多数厂家,对于有效性监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如果没有有效性监控,其他各项措施的有效性就得不到确认与保证,这也正是多年来防静电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的主要原因。以下将就上述三项措施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详细讨论。
2.1 防止静电荷的积聚
由前述可知,静电主要是因磨擦而引起。不同材料在磨擦后所产生的静电电荷量也各不相同,即不同材料的表面起电量不同。因此,对因起电量大而容易产生静电荷积聚的表面覆盖一层起电量小、甚至不起电的材料,即可减少、甚至不会产生静电。
防止静电荷积聚的第二种方法是离子中和法。首先介绍一个概念――表面电阻率,即材料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表面电阻。由于静电荷的产生与积聚均在材料的表面,因此表面电阻率决定了材料本身防静电的技术特性。
按国军标规定,按照材料的表面电阻率的不同范围,将材料划分为以下三种:
导电体:表面电阻率小于105 Ω/m2;
静电耗散材料:表面电阻率为105~1012 Ω/m2,也就是常说的防静电材料;
绝缘体:表面电阻率大于1012 Ω/m2。
对于导电体与静电耗散材料静电荷可通过泄放通路得到泄放,而对于绝缘体而言,由于静电荷在其表面不能发生迁移运动,所产生静电荷不能通过泄放的方式消除,此时,惟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离子中和法。
离子中和法的原理是:绝缘体表面所产生的静电荷以正、负电荷对称产生,离子中和法是采用风机向静电荷积聚区吹送经电离的、含有正、负离子的空气气流,气流中的正、负离子将遵循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与绝缘体表面所积聚的静电电荷进行中和,从而彻底将静电消除。
离子中和法还可应用于佩戴腕带操作不方便的工位,如设备操作及总装或调试工位等。在这些工位,可以将离子风机悬吊于工位上方,离子风机可以将人体及其他工具上产生的静电荷即时中和。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离子风机主要分为直流与交流两类,其中直流风机又可分为稳态直流和脉冲直流两种,目前稳态直流由于具有独特优势而被众多企业广泛采用,其主要优势在于:
正、负离子发射头分开设置,离子自中和可能性降低;
可在低气流量下正常发挥效用;
可近距离操作而不损伤敏感元器件。
2.2 建立安全的泄放通路
由上节可知,材料可以分为导电体、静电耗散材料和绝缘体三大类。其中绝缘体表面的静电荷主要靠离子中和法消除,以防止静电积聚;而对于导电体与静电耗散材料而言,由于静电荷能够迁移,从而可以通过接地的方式将生产中所产生的静电荷泄放。但是为保证泄放的安全性,静电的泄放必须通过静电耗散材料进行[5,6]。所谓的安全性是指无论对元器件,还是对人身都必须保证绝对的安全。安全性有二个指标:一是静电电压必须在10 s内降至100 V;二是放电电流不能高于50 mA。也就是说,静电的泄放既要快,又不能过快,过快的泄放即是放电。因此,在静电的泄放路径中需有一定的阻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导电体与绝缘体之间分出了一个静电耗散材料范围的原因。
另一个需要强调的问题是接“地”。通常实验室有多个“地”,按标准规定,防静电“地”必须与其他“地”严格分开,而且“地”的埋设方法、位置、深度等均有标准规定。
2.3 有效性的实时监控
提起防静电,人们都会想到接地。接地是静电防护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多年来,许多电子企业均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收效却不很理想,原因就是在进行静电防护改造时,只注重了地面与桌面等设施的接地,而没有安装或者不知道需要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而对静电控制装置是否有效,是否所有的接地系统均正常等问题没有绝对的把握。
防静电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是将工作区划分出非静电防护区与静电防护区(EPA),在EPA内不但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铺设防静电地面、选用防静电工作台与工作椅、设立正确的接地系统、操作人员的接地腕带等之外,还安装着静电设施有效性实时监控装置[7,8]。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能够将所有孤立的监控装置(包括温度与湿度)组成局域网,实时提供给管理人员。
防静电监控设备可以安装在EPA与EPA门庭。
2.3.1 防静电工作区(EPA)门庭
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EPA入门处必须安装人体静电测试装置并将测试结果记入生产档案。因此,通常会安装一个静电电压测量仪,相应地在旁边安装有一个接地的金属装置(静电释放柱)[4,9,10]。如果人员被测出身体所带静电电压超标,就必须触摸一下接地金属,以泄放掉身体上的静电,然后在桌上的表格内签名、打钩后进行入EPA。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但实际上并不科学。原因是:(1) 人体所带静电是由于人体的不断动作而产生的,进行EPA后,人不可能不动,动就会产生静电,这些静电能否及时泄放,完全取决于人员本身的对地电阻是否合格。人体静电电压测量、泄放法只解决了入门的瞬间人体上的静电荷泄放问题。进入EPA后,如果人体的接地电阻不合格,所产生的静电就不能及时得以泄放,同样会造成ESD损伤。(2) 在签名册上的记录,由于存在人为因素,所得结果不仅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而且统计、查询都相当困难,还造成大量的纸张浪费。
防静电门禁系统则根本不同,其的原理不是测量人体所带静电电压,而是测量人体的接地电阻值――如┩1所示。欲进入EPA的人员,必须经过该系统的测试-通过佩戴手腕带和/或脚腕带测量人体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只有测试合格的人员,才能通过由测试系统控制的门禁系统进入EPA。同时,记录仪将被测试人员的卡号与测试时间、测试结果等自动存储起来。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将其下载至计算机中,按所喜欢的数据库格式存档备查(见图2)。测试合格,说明人体对地电阻合格,则其无论进入EPA后产生多少静电荷,均能得到及时、安全地泄放,从根本上防止了ESD损伤的发生。
图1 门禁系统
图2 记录数据
2.3.2 防静电工作区(EPA)
由于进入EPA人员的肢体动作,静电还在随时产生,惟一的泄放路径是通过手腕带或脚腕带与地连接进行泄放。此时的关键就在于人体-腕带、腕带-地及桌面-地等环节是否连接良好。如果这几个环节中有一处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静电无法安全泄放,也就会产生ESD损伤,这也正是许多部门静电防护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归纳如下:
(1) 防静电设施与地的连接可能会产生松动或脱落(接触不良);
(2) 防静电桌面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发生的失效;
(3) 腕带损坏;
(4) 腕带的佩戴不规范,如不戴、松驰、没有紧贴皮肤等。
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是从根本上防止ESD损伤的关键所在。为此,可采用腕带实时监控仪:
(1) 可以同时监控二个工位的二条腕带和二个桌面;
(2) 通过测量人体的对地电阻值来监控,不会发生误判;
(3) 可监控接地电阻值的上极限与下极限,同时保证元件与人身安全,且可自行调整;
(4) 具有网络接口,可以实现全面网络化实时监控与管理。
2.3.3 全面网络实时监控与管理
静电防护工作的另外一个主要措施是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机制[6,7],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即是对EPA实现全面网络实时监控与管理。对EPA所有的静电控制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各种相关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及各装置的状态(如正常、高阻、低阻等),均以相应的图形符号和颜色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出来,监控结果可以存入计算机中,作为产品的静电控制档案备查。实施这种管理可以使管理人员不用离开办公桌即可对整个EPA中防静电设施的工作状态一目了然(见图3)。计算机中所记录的文件可以随时调用,通过对这些文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判断,才能找出并确认真正的故障原因。
图3 实时监控界面
3 结 语
静电的产生防不胜防,静电防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对每个环节都同样重视。静电防护工程所涉及的部门很多,因此需要相互协调,共同努力。静电防护工程所涉及的专业也很多,技术含量高,因此需要由技术部门总负责,提出要求、监督施工与技术验收。
防静电工作区EPA的防静电改造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防静电地的埋设,这是整个防静电系统的基础与根本,必须严格按标准规定埋设与安装;
(2) 防静电地面的铺设,防静电地面是包括人体静电在内的许多静电的主要泄放通道,可靠性与耐久性是选材的主要指标;
(3) 工作台、工作椅的购置,合理而可靠的接地通路是这类装备的关键;
(4) 防静电用辅助设施如料箱、周转箱、周转车等,在专业厂家选购;
(5) 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手腕带、脚腕带等的选购;
(6) 防静电工作区内,按国军标要求进行温度、湿度控制,配备静电消除器;
(7) 静电实时监控装置的购置,这是确认接地系统是否正常有效的惟一方法,安全、方便、准确、可靠是对这类装置的基本要求;
(8) 静电测试仪表的购置,可用于定期检查EPA局部的静电量和防静电材料的磨损状况;
(9) 组成静电实时监控网络,是实现静电控制网络化、系统化、正规化的有效手段;
(10) 防静电工作区EPA为明确划定边界的场所,有明显标记;
(11) 合理而严格并被认真执行的管理制度,这是保证所有静电防护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12) 其他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尚合,武占成.静电放电及危害防护[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2]鲍重光.现代静电技术[M].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1998.
[3]雷磊,周永平.ESD对电子设备的危害及防护[J].装备环境工程,2007,4(2):81-84.
[4]GJB 3007-19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S].
[5]陈伟华.电磁兼容实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姜云春,郭跃,郑士文,等.靶场静电防护体系建设研究[J].导弹试验技术,2008(4):8-12.
[7]李秀峰,邱杨,丁高.静电放电及其防护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6,25(2):9-12.
[8]刘尚合,宋学君.静电及其研究进展[J].自然杂志,2007,29(2):66.
关键词:机房;建设;管理;网络中心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1-2725-02
1 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中心机房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软硬件配置也越来越高,但机房建设与管理技术应用不能适应其发展,所以,为了应对网络信息的灵活性与经济性,机房的规划建设与日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2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总体要求
网络中心机房在设计施工时不同其它场所的建设,应注重其供电配电方式、安全防范、防静电、防雷等多方面的建设管理,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
1)机房建设应满足用户的需求:机房建设应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其计算机系统运行特点进行总体设计,同时也应该结合用户的需求,对改建机房工程进行技术改动;同时,以安全可靠为主,在设备选型及投资方面保证质量,延长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
2)机房建设必须符合设计规范: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同时也为了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且机房建设中必须执行相应规范措施。
3 网络中心机房设计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机房布局、供电配电设计、安全及环境设计等,同时还应考虑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这样才能避免许多问题的发生,发挥机房的最大作用。
3.1 机房整体布局
由于机房中计算机相关设备类别、数量以及软硬件更新速度的变化,高低压线路纵横错杂,所以机房的整体布局必须考虑周全,布局合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机房的性能面积比:随着机房设备的小型化,同等面积下的计算机容量越来越大,机房的性能面积比越来越高。
2)机房的性能能耗比:对于计算机中,高效率的UPS及机房内的密封、绝热出来方式设计合理,其能有效地提高机房的性能能耗比。
3)机房建设的新概念:未来网络中心机房的发展应实现模块化、一体化和可扩展化的高要求及高标准,要建立完善整体机房概念,达到一个新的机房标准。
3.2 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
供配电系统作为机房建设的重点,应重视其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能, 需要加强几方面的建设,首先是应实现由备用供电系统向不停电供电系统发展;其次UPS供配电系统应普遍应用于机房配电,且逐渐标准化、模块化;最后,直流供电系统可能被研究并使用。
3.3 机房安全设计
网络中心机房常见的安全隐患有软硬件故、计算机病毒、供电异常等,为了确保其系统正常运行,应做好机房的规划建设。
1)防雷击设计:网络中心机房的防雷设计相对而言比较重要,所以为了防止雷击危害,机房通信和供电电缆应从室外引入,并且使所有进入机房的金属管道外壳形成统一的电气整体;同时,计算机通信电线的芯线应加装避雷器,防止感应雷的破坏。
2)接地设计:计算机系统的地线作为保证其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其接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稳定、可靠运行,所以应根据计算机自身的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防静电设计:由于电子设备受静电影响较大,导致其性能下降且不稳定,引发各种故障,从而造成计算机运行发生运算错误等故障,同时还可能破坏部分元器件。所以,应加强防静电的主要措施,防止外电磁的干扰以及静电的产生。
3.4 机房环境设计
在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管理中,机房环境相对于其它公用建筑较为特殊,其环境要求严格,包括机房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机房湿度应保持在15-35度之间,安装空调以调节温度,同时具备降温、加温、除湿以及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配备温度检测仪、除湿器等,定时测试空气湿度。此外,也要预防机房中的灰尘,加装空气过滤器,保证机房清洁卫生,要定期清除电脑内的灰尘。
4 机房管理问题
为了发挥网络中心机房的最大作用,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应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仪器设备管理条例、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机房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还需要科学的监管体系,保证机房管理的高效智能化、集中化等。
1)硬件管理:计算机机房内除了安装智能集中监控系统外,还要有严密的安保系统;机房外部的过道应配备烟雾消防探头和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这样可以方便机房管理人员及保安人员随时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2)软件管理:未来机房的发展趋势是能够全面、集中地对所有联网设备进行管理,同时对机房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并设置防火墙,有效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及高效性,使机房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简单化、安全化,提高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促进机房全面建设与发展。
3)应急预案管理:根据不同类型单位的管理规定,应做好机房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制定紧急事件处理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尽量避免故障的发生,即使出现故障也应迅速排除,减少损失,保证机房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4)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对于机房的整体管理工作,应从机房环境管理、硬件设备管理、软件及数据管理、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方面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保证计算机应有的效能,同时发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机房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机器档案记录、安装记录、日常维修及保养、计算机病毒防护等,严格进行数据存储管理与硬件数据备份管理。
5)机房管理人员培训:机房设备作为单位内部的重要场所,应选择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加强对其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对机器设备维修、保养方法以及异常诊断方法进行重点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各方面的能力,为机房规范管理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管理是需要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必须切实提高网络应用水平,充分实现资源的利用,提高机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实现机房的高效性、可靠性、可维护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宗建,周伟.网络中心机房建设解决方案[J].广西轻工业,2008(1).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调度;程控交换机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276-01
一、调度程控交换机的维护与管理注意事项
1.1 硬件管理上需注意
(1)机房的温度和环境。按照规定,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机房的湿度应保持在40%-60%。温度过高,影响机器散热,使程控交换机的元器件参数发生变化,电路的稳定性差,严重时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湿度过低,容易产生静电,影响到交换机的安全。
(2)程控交换机的电路一般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运行,集成化程度越高,耐电压和耐冲击的能力就越低。然而静电产生的电压可以达到几十、几百和几千伏,甚至上万伏。这么高的静电电压足以击毁和击穿芯片,当程控交换机时会很危险。因此,机房中防止静电效应很重要,一般采取的措施如下:①机房要求铺设防静电地板;②机务人员要穿防静电拖鞋、戴静电手套;③在机房工作时不宜来回走动,以防止摩擦静电;
(3)接地设施。接地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质量,因此交换机的信号接地、功率接地(功率接地有直流功率接地和交流功率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要符合标准。这样可以保证机器的稳定高效的运行。
(4)电磁环境。在机房内,交换机的各种电缆与市电交流电源线应尽量远离,以免造成电磁耦合或阻容耦合干扰。在机房内和附近,不允许按照大功率的无线电台。
1.2 要注意软件管理
(1)密切关注机器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各类告警信息;
(2)经常检查操作维护终端、打印机等设备是否正常;
(3)各种备用电路板是否保管良好;
(4)重大操作后,及时对交换机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拷贝和打印,并按规定认真保管;
(5)定期检查音频配线架上的防雷器件,保安排插是否有效。防止从外线引入交流电对机器造成损坏;
(6)及时进行软件杀毒,保护主机和软件的安全;
(7)正确设置操作员操作权限,以免操作失误引起系统故障。
1.3 调度程控交换机具有自我诊断功能
运行过程中如果诊断程序发现机器及设备出现故障,就会按照故障的影响范围、级别、类型等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警告或者采取相应措施,或启动冗余设备,或记存在存储器内等。定期诊断主要是通过维修人员操作,在交换设备停止运转或不负责工作任务的状态下,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将交换系统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操作和故障状况进行打印,以便操作人员及时掌握系统状况;也可对接口电路进行逐个测试,随后把测试结果存放在记存器中,方便维护人员随时调用查阅。
二、故障的维护与常见的处理措施
2.1 严格维护管理制度
要严格机房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应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具体的几项制度如下:①保持机房清洁,进入机房必须换鞋或鞋套;②网络设备与服务器必须在配备稳压电源和UPS的电网环境中运行,主机运行过程中不得振动、拖动和碰撞主机。技术人员要操作使用服务器和网络硬件设备时,需在网络管理员的配合下进行;③程控交换机各接线端点和局域网各接线端点接入指定地点,用户不得随意更改;
2.2 要加强日常维护管理
机房环境温度及湿度情况;通过终端,显示系统各部分工作状况;了解系统有无告警及告警系统是否正常;测试系统的各种音频信号,如拨号、忙音、回铃音及铃流等是否正常;机房内设备指示灯所指示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2.3 预防软件故障措施
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说明手册使用终端,避免错误的命令或数据。随时更新备份盘上的数据,保持与系统内存信息的一致性。经常检查I/O设备是否正常,尤其备份盘的检查。经常分析故障资料,及时修正错误数据或补人工遗漏的数据。数据操作员必须正确使用新业务,避免误操作。
2.4 预防软件故障
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使用终端,避免错误的命令或数据。要随时保持冗余的磁盘信息的内容与系统内存信息的一致性。同时,要经常检查分析故障资料,及时修改错误数据或补入遗漏的数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总体来说,管理人员应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加强对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通过平时的巡查、维护和日常保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把设备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经常查看告警记录。有一些软故障发生后对交换机的正常工作不会构成影响,但在维护终端上会出现相应告警记录。因此经常查看告警记录会发现一些不易发现的问题,预防发生更大的故障。
3)及时转储。及时转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设置和修改后的数据要及时保存,以防数据丢失,造成损失。
2.5 调度程控交换机的维护
交换机的维护大致分为两种:预防性维护和纠正性维护。调度程控交换机的维护管理人员务必要加强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时的发现各种故障,认真记录各种数据,仔细统计分析,并在工作实践中认真的总结各种经验思考。交换机在运行过程中,一旦某些部件出现故障,系统会产生一系列告警信号,提示维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为当系统发出告警信息后,应及时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
关键词:办公室;电子设备;管理
一、办公室电子设备的日常养护
1.1注重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办公电子设备在合适的环境中使用能够大大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保证使用效率。合适和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有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根据电子设备的环境要求情况,在安装设备的房间内应该有空调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解,同时,还应该有去湿或者是加湿的设备,让湿度和温度都能符合设备运行的要求;其次,电子设备运行要远离热源和磁场,因为磁场可能会扰乱电子设备本身的磁场,影响其正常使用,还有一些电子设备同时还要远离阳光直射和热源,例如复印机等,避免出现危险;然后,就是要保证环境清洁,避免尘埃。灰尘进入到设备中会导致设备原件的正常使用和老化,严重的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连接情况,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所以,设备应该安装在尽量少灰尘污染的环境中;同时,还要保证电子设备的有效安放,布线合理,防止电子设备的电路交叉、缠绕在一块,避免相互干扰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最后,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减少静电对设备的危害,这就要求电子设备的机房要使用防静电地板等。
1.2保持电子设备使用的电压稳定。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电压的稳定与否能够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减少电压对机器的损害[1]。目前,我国很多电子设备采用的都是集成电路,这种电路在使用中对电压的要求非常高,所以,选择使用稳压设备,是电子办公设备使用中必备的。
1.3建立电子设备维修档案。办公室电子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在维修的时候建立好维修档案,记录每一次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位置以及解决故障的维修方法,还有对故障发生原因的分析,这样方便以后机器再出现同类故障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1.4注意日常保养。电子设备的日常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做好除尘工作,还要进行除潮。灰尘和潮湿是设备的两大致命弱点,使整个电路接触不良、造成元器件短路、生锈甚至烧毁。所以,如果平时注重好对机器的保养,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清理,可以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
1.5定期进行检测调试。定期检测设备各项功能是否工作正常,各项指标是否达到标准,需要在电子设备停工的时候调试检查,找到事故的隐患,把故障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强化办公室电子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
2.1办公电子设备以及相关易耗材料的采买,由人事行政部门负责;
2.2办公电子设备属于公司的固定资产,员工应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并且对办公设备多加爱护,严禁出现暴力事件,或者是因人为原因造成的电子设备损坏;
2.3办公电子设备应该有专项的负责人员,谁使用谁负责,对于公共区间的办公电子设备,则由管理人员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如果在维护中发现问题,则应该第一时间报给人事行政中心部门,让其派专门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2];
2.4如果是因为电子设备使用人员的使用和保管不当,造成了电子设备的损坏,必须要追求责任,公司有权向使用责任人追究对物品损害的经济赔偿;
2.5办公室人员在正常的设备使用中,一定要遵守办公室电子设备的操作规则;
2.6如果电子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一定要及时报给人事行政部门,让其找到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修理,同时,人事行政部门也要对修复时间进行反馈,让使用部门可以了解设备维修状态;
2.7办公电子设备如果出现问题的话,一定要进行及时维修,严禁带病运作的状态,如果出现问题,要追究使用人的责任,必要时可以进行经济赔偿;
2.8在办公室长期休假、离人的时候,要保持电子设备关机、断电的状态,并且由人事行政部门进行定期抽查,如果有违反的人员,可以记责任人过时,并对其进行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进行经济处罚。总之,要想办公电子设备更好的为单位服务,就需要做好正常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让其在最适合的环境中工作,才能发挥其正常的功效,实现办公自动化。
作者:闫工舒 单位:辽源市农业科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广播电视;硬盘播出;技术保养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提高广播电视播出质量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硬盘播出系统。系统采用SIGMA解码技术,输出指标清晰。支持主备播实时切换,超强纠错,确保播出安全。支持多码流、双格式素材混播,切换自然。支持多点剧中插播,设置简单、智能、返回准确。硬盘播出与磁带播出相比具有安全、稳定、可靠、资源占用率低、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等特点。但是,由于县级电视台经济实力较弱,播出设备无法与大台相提并论,因此,硬盘播出系统中技术维护尤为重要。我台于2005年2月使用数字硬盘自动播出系统。该系统是由一台总编上载工作站,一台审片工作站,三台播出机组成的三个频道的播出系统,结合工作实际,粗浅地谈谈硬盘播出系统安全播出中技术维护工作。
一、硬件系统的维护
硬盘播出设备对工作环境、人员的操作技能都有相当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各种问题的发生,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
1.硬盘播出系统是基于IT技术构建的,计算机系统工作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为了确保计算机的硬件正常工作,我们对于常用电脑配件都留有备份 (如网卡,硬盘,主板等),一旦发生硬件故障,对发生故障的硬件及时安装更换,确保故障迅速排除。备份的硬件,尽量用原型号以避免硬件之间的兼容性的问题。
2.硬盘播出设备在使用时应多观察机器的工作状况,通过看设备指示灯、提示信息、工作速度,听声音等方面的异常情况,来判断是否有故障,及时处理故障。如出现电源、硬盘、网卡的指示灯不亮,计算机的报警声、风机声大、硬盘运转声大等情况,说明计算机肯定是有故障的,要进行及时排除。
3.硬盘播出设备对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比较高,必须使设备工作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室温下才能保证其稳定运行。因此我们在机房装有温度计和湿度计,如有异常就通过空调调节。以确保播出设备系统稳定,工作可靠。
4.正确使用设备,如开关机,开机时,先开主电源,再开设备电源。关机时,一定让系统自动关闭,再关主电源。严禁直接切断电源关机。
5.经常检查设备的接地,播控系统局域网中传输的信号都是较弱信号,接地不好就会出现信号干扰,严重时会导致网络不畅通。特别是一些网络转接设备接地非常严格,如接地不好,会使网络设备达不到设计规定的要求,从而产生一些奇怪的故障。
6.工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进入机房,设备要有防静电措施,否则静电会造成设备的故障,因为静电引发的故障偶发性多,重复性不高,一般是随机故障,很难查出故障的诱发原因。
7.每季定期测试指标,如指标达不到国标要求,就要对影响指标的设备进行维护及相应调整,使之达到标准,不能调整的要及时更换,坚决不让设备带病工作。确保播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播出节目信号高质量传输。
8.对通道及主要设备进行安全性测试,在正常播出时设备运行良好,往往忽视对通道的测试,一般每周对通道手动切换,测试通道是否工作正常,对视频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播出控制机的热备份进行检查。须在检修时进行手动测试,否则出现故障时会造成严重停播。
9.定期打开机箱,检查设备是否异常,风扇运转是否正常,并除尘。
10.要保持机房工作环境清洁、干燥。工作台必须经常清洁,及时擦除灰尘和其他污渍;操作台上绝对不能堆放其他与播出无关的东西,如:锐器、茶杯、果壳等;要经常用干净的麂皮轻擦显示器屏幕,切忌用湿布擦拭。经常用柔软的毛刷擦除机箱风扇等处吸附的灰尘;对键盘和鼠标可用湿布或沾少量酒精进行擦拭并晾干;机房严格禁止吸烟。
二、软件系统的维护
硬盘播出系统长年累月处在工作状态下,随着持续播出对计算机硬盘的持续读写,播出数据量逐渐增大,硬盘上的素材文件在多次上载和删除之后会存在大量碎片,计算机运行的效率会大大降低,甚至会使整个系统崩溃。必须及时维护软件系统,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硬盘播出系统的计算机上的软件系统是否运行正常,会直接影响安全播出,所以硬盘播出系统的计算机上所有工作软件,驱动软件等,都必须留有备份,经发现有关软件工作不正常,都要及时重新安装使用,使之恢复正常。
2.软驱和光驱及USB接口,必须由专人将素材盘先查毒、杀毒,以确保硬盘播出系统在无病毒环境下工作。定期进行系统杀毒维护,网管维护人员要定期检测日志,防止误操作或越权操作。
3.定期利用磁盘清理工具软件对磁盘进行清理、维护和碎片整理,彻底删除一些无效文件、垃圾文件和临时文件,使得磁盘空间及时释放。通过磁盘碎片整理,是系统操作性能稳定,这对于视频文件盘的频繁读取尤为重要。
4.播出系统的网络管理员应定期详细查看、检测各项网络工作日志,通过日志信息及时了解网络运行的动态情况,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查看日志信息来了解故障发生前的设备运行情况,从而分析判断出故障的原因所在。
三、加强硬盘播出系统管理制度
良好的管理制度既保证了电视节目正常播出,又为技术维护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故障,保证播出系统更具安全性。
1.硬盘播出系统需要多部门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因此须定人定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减少人为故障。
2.杜绝人为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死机现象。建立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维护制度,要求播出值班人员,上载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一切都按照制度要求去做,避免了因不规范操作出现的人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