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趣的课外阅读

有趣的课外阅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趣的课外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趣的课外阅读范文第1篇

调查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分析其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

调查目的

我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同学课外阅读的喜好,分享他们的喜好,如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课外读物,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调查过程

统计本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读物

据调查,数据如下:

10%的人喜欢看文学名著

15%的人喜欢看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

30%的人喜欢看惊险有趣的故事

5%的人喜欢看古代文物讲解

40%的人喜欢具有想象力的科幻读物

以上调查证明,许多学生最喜欢看惊险有趣的故事,和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具有想象力的科幻读物,而对文学名著和古代文物讲解,并未熟知。

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我们认为小学生应该正确阅读对学习有益的图书,如:文学讲解、古代文物讲解。而不是去看那些惊险的书,这样对小学生的生长有不利的行为。

建议:

1公布此次调查,呼吁家长、教师加以重视。

2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读课外读物。

3.学生应自主分类课外读物,少看惊险有趣的故事。

4.指导小学生选择好的课外读物,督促他们阅读。

有趣的课外阅读范文第2篇

一、创设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营造良好的数学阅读氛围,可以让阅读的意识渗入学生的心底。例如我在教室里的墙报上开创一块数学墙报,墙报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内容有“知识园”“趣味园”“故事园”“思考”“想一想”“智慧的火炬”“数学园地”“数学之窗”“数学苗圃”等,我把这些板块分小组承包给学生,让学生把阅读中认为重要的,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或者是一些学习的小经验都记在小卡片上,再贴在这里;或者轮流制作一些小卡片贴在这里,每张小卡片上都写上一道趣味数学题,让大家一起来动动脑筋,几天后卡片小主人再公布正确答案;或者把阅读中搜集到的有趣的数学故事,都放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督促的平台,起到互相欣赏,互相鞭策,互相激励的作用。在这样的氛围下,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慢慢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二、与生共读,让阅读成为习惯

美国最佳教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提出“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他认为“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为了做好学生走进书籍世界的引路人,我经常在教室里和他们一起认真地阅读。买新书了,我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我的书橱里又多了几个新朋友……经过一段时间,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学生课桌上的书渐渐丰富起来。孩子们的转变也深深地影响了父母。不少家长也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在师生共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另一种阅读方式——亲子共读。我在班里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将自己心爱的读物带到教室,班级图书角的书是动态的,新书被不断地带来,而学生阅读过的“旧书”则被定时清理出来,由学生带回去或者捐给希望小学。学生在早读课背完一定的内容就拿出课外书读,做完作业也拿出书看,每天下午的自习课,更是学生徜徉书海最快乐的时光。

三、结合课堂,体验阅读乐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挖掘教材与课外读物有联系的因素,许多生动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经过老师有选择地引入课堂,使之与课内教学有机结合。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数学阅读材料呈现在课堂上:讲一点开头、讲一个小故事、讲一点精彩的内容等,然后介绍阅读的材料,让学生课外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开展讲数学故事、趣味题竞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激励孩子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外书的阅读活动中。对于故事性强的作品,教师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分数乘法应用题学完后,我给学生讲了阿拉伯民间故事“分羊遗嘱”的故事开头,面对学生急切求知的心情,我向学生推荐了《数学趣味故事》。简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学习了质数知识后,我向学生介绍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许多学生觉得不过瘾,课后查阅了资料、上网获取更多信息。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我向学生介绍陈景润、华罗庚、祖冲之等数学名人的故事,以这些名家的实际行动来激励学生的行为。

有趣的课外阅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课外阅读 兴趣

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

一、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课文60篇。”课标还规定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然而,在农村,根本达不到这个阅读量。下面是笔者对几所农村小学调查时捕捉到的几组镜头:

镜头1:笔者给一所学校的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每人发了一本课外书,不到5分钟,学生纷纷举手示意看完了。原来他们把书翻完了,对于内容兴趣不高。

镜头2:笔者问某校小学生:平时看课外书吗?都读哪些课外书?只有一部分同学回答看过课外书。读的课外书大部分是《七龙珠》、《奥特曼》、《多啦A梦》等。

镜头3:笔者要求二年级某个班的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课外书,一个星期后,发现很多孩子都忘记了这个事情,没有几个学生认真准备。

这3组镜头引人深思,分析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原因:

1 阅读兴趣不高

低段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确非易事。另外,他们认识的字词少,读不懂课外书,因而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没有读课外书的欲望和自觉性。另外,有些家长对“课外阅读”认识不够,孩子们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又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

2 阅读环境差

由于农村大多数家长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加之家庭条件差,能给孩子买书的家长少;而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也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导致藏书少,而有些学校甚至只有班级图书角,致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3 书籍良莠不齐

据观察,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卡通或动漫之类的书,比如《七龙珠》、《蜡笔小新》、《奥特曼》等,很多学生不惜省下零用钱去买一本或多本这样的书籍。然而,这些书很多内容其实并不适合小学生。

二、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途径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小学生有了兴趣,对课外阅读就会主动接受,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并不断从阅读中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增加阅读的兴趣。针对以上的现象,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让他们乐在其中。

1 营造氛围,点燃兴趣

有书才可读。环境可育人。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常规的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1)安排专门读书时间。如午饭后的30分钟设定为读课外书时间,进行集中阅读课外读物,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在校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

(2)组建班级流动图书角。如由每位同学选自己最爱看的3本书,老师精心筛选,组建拥有100多本书的班级流动图书馆。每月重新换书一次,组织学生自己借阅、替换、管理。由于书籍不断流通,对增大学生阅读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营造美的环境。在教室的花架上放几盆别有情致的花卉和盆景,让学生欣赏时,不觉中舍弃顽皮和浮躁;再贴几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通过班级环境的渲染和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中使之产生“我要读书”的内在驱动力。

2 结合课堂,引发兴趣

“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当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相关知识并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目,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能引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就向学生推荐《雷锋日记》,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让学生去看《十万个为什么》,了解更多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等。

3 巧用故事,诱发兴趣

巧用故事,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学生讲,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到课外阅读带来的乐趣;老师讲,把孩子们带人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但在故事的最关键、最紧张处戛然而止,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吊了起来,教师可以借此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学生被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借书阅读;教师还可采用媒体讲,结合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图像。把学生进一步带入美妙的艺术境界中,从而引发他们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4 开展活动。提高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最富于幻想,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会滋生出一种表达读书收获或者感受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组织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孩子们读书,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从而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5 自主选读,激发兴趣

有趣的课外阅读范文第4篇

一、目前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生课外阅读文化氛围差。由于农村生活习惯与经济限制,学生普遍缺乏来自家庭的文化熏陶。

(2)学生对

课外阅读有兴趣,但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在调查问卷中:有86%的学生在“你

喜欢读课外书吗?”一栏中选

择了“很喜欢”,

“每天坚持1个小时以上阅读时间的学生仅为 24.8%。”究其原因,电视、录像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

(3)我校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学校语文教学只重视了对课文阅读系统的指导而缺乏对课外阅读系统的指导,而大量的学生阅读习惯差,不能有效阅读。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题海战役”挤去了大量的读书时间,不少学生没有时间读书。部分教师为应付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博览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做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1.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1)设立图书角。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对农村儿童来说仍不失为一种有效阅读的做法。这样风格、种类不同的书籍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范围,那种看别人书的愉悦感更促使孩子不断地去阅读、阅读、再阅读。

(2)定时间阅读。如:我从刚开始就规定每天的早读课前20分钟读课外书里面的文章,每周的阅读课专门读课外书,专门讲课外书里面的故事。刚开始是老师讲,后来老师讲开头,到最精彩处戛然而止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讲,这样慢慢引导,学生就喜欢上了书。

(3)教师读书,树立榜样。教师要以身作则,时不时地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介绍什么是枕边书,如我还经常把自己的摘抄本拿给学生们传阅,介绍我最近在看什么书,什么报纸、杂志,就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

2.开设各种活动,烘托阅读氛围

(1)竞赛活动:针对儿童“争强好胜”的特点,我常常采用竞赛法,如: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爱讲故事、爱表演。结合他们的这些年龄特征,可以经常进行类似唱儿歌、猜谜语、讲故事等丰富的语文活动。在有趣的活动中,一方面帮助孩子打开课外阅读的多管渠道,另一方面也教给孩子一般的阅读途径、方法,搭建展示阅读才能的舞台,同时还提高了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好书推荐:由同学们自己上台向全班推荐自己最近看的有趣的书。也是通过这个活动,我才发现原来孩子们更喜欢一些综合类的图书,如《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们的阅读倾向大多为:篇幅短小,内容完整的故事、喜欢幻想性题材,有幽默、意外的故事,喜欢介绍自然、动物的儿童读物,喜欢介绍不同生活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儿童读物。所以我也会依据这几条原则给学生推荐好书。

(3)评选小书迷,树立榜样诱趣:

学生从小就仰慕英雄,崇拜伟人,因此经常向学生讲名人、科学家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如、鲁迅……在无形中让学生了解到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大的阅读原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就此产生。另外,开展活动来评选班级的“小书迷”,通过身边的小书迷的榜样来感染全班的同学。

3.教给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水平

(1)勾画。内容可以是优美的短语、比喻句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成语古诗歇后语等。教师可以通过朗诵片段、讲书中的故事、优美词句大接龙等形式,督促、鼓励孩子“眼记”“耳记”“心记”。

有趣的课外阅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方法;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一改课堂教学中教师紧扣文本、架空分析、烦琐讲解和机械训练的枯燥模式。这种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阅读的“活性”,使学生丧失了阅读的激情和欲望,磨灭了学生阅读的个性特质。而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探求生活的本源、点燃智慧的火花,能为学生的思维驰骋和个性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课外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是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课内阅读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课外阅读是具有社会实感的“实践”性活动,能为学生拓宽阅读渠道、丰富阅读材料、增强阅读力度。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如同进入模拟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喜怒哀乐的人生。在“行”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生成更迅速、更稳定、更有活力。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高效、优化呢?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了以下方法,效果不错:

一、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唤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笔者在实践中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精心推荐读物,唤起兴趣。与阅读者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相匹配的读物是阅读的基础,只有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读物,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唤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因此,笔者经常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介绍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帮助挑选浅显有趣的青少年读物,让学生兴致盎然地阅读。

(2)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兴趣。读书重在激情。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乐于读书。如:设立班级图书角、建立“存一本书,看百本书”制度、开辟学生课外阅读作品园地、评选读书积极分子等。

(3)开展读书活动,强化兴趣。要使学生能将课外阅读长期坚持下去,必须不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强化学生的兴趣。如:开展故事交流、佳作欣赏交流,读书心得交流或读书知识竞赛、展出并评比好的读书笔记等。

二、名著导读

据笔者了解,目前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有一大部分是卡通动漫、武打言情小说等。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的阅读趣味低下,作为教师应当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为学生创造接近名著的机会。教师可采用多种导读方式,让学生走近名著,品尝名著的营养大餐,如系列讲座,向学生推荐、介绍若干名著,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作品概要和作品影响等;开展名著故事会,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进行名著疑难解答会,让学生畅所欲言,一吐读名著的所疑、所惑。教师也可用启发性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但要注意的是,有讲座和解答、引导中,要力争客观,不挟偏见,避免造成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

三、方法指津

张之洞曾指出:“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课外阅读也是有法可循的,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提高课外阅读效果的关键所在。而现在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没养成读书看报、收看新闻等习惯;②读书读得随意,走马观花,抓不住关键;③不加选择,读的内容杂乱,无目的;④阅读时不思考,囫囵吞枣;⑤读得少,阅读面窄;⑥阅读时不做笔记,随读随丢。

因此,教师应对症下药,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动书”,以及怎样选择图书,怎样去查工具书,怎样制作读书卡片,怎样摘录好词好句,怎样写读后感,怎样做读书简评等;介绍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方法、略读方法、跳读方法、品读方法、速读方法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若选择的是知识性的读物,只想做一般知识性的了解,那就采取泛读和略读;若选择的是美文佳作,想感悟其中的真情,品味精美的描述,那就采取精读、品读,甚至熟读成诵;读文学作品如纯粹是为了消遣,那就浏览一下故事情节;如果是为了鉴赏,那就要学会欣赏其中的人物刻画、细节描写、情节安排;读报纸杂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翻翻目录,看看标题,先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再找重点,找最愿意读的文章,找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文章,有重点、有选择地读等。特别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把阅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有意识地运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去。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使学生由“苦读”“死读”进入“乐读”“活读”“会读”的境界。

四、美读吟诵

叶圣陶曾指出,对课文要进行美读。“美读即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前人读书也强调眼到、心到、口到,认为若一霎时之“眼到”与偶然间之“心到”相结合,而“口”长期不到,阅读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因此,对课外阅读中的一些华章丽篇,我们应该让学生反复地读、专情地读,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读得有滋有味,如饮醇酒,如啜芳茗,通过吟诵美读领略语言文字的奇妙之处,品出文章的“个中三味”。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如家长会、团队活动、语文活动课、社会实践等组织学生进行个人美读、吟诵或集体美读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或领读,或仿读,或齐读,或轮读,或分角色读。教师可经常性地组织美文名著片段朗诵会,并鼓励学生背诵,教师相机进行朗诵技巧指导,如情感的酝酿、表情的展示、音色的调整、节奏的安排。这样,让“观文者”通过热情洋溢的吟诵,深入“缀文者”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作品的思想精髓和语言的深层感染。

五、摘抄积累

笔者认为,让学生“读读抄抄写写背背”,进行大量必要的“言语操练”,从而建构个体言语经验、言语图式,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以鲁迅先生为例,他在30多岁以前喜爱抄古书,既是为了学习知识,也是为了广泛地进行“语言积累”。一些好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通过亲手抄写,就会深刻地烙印在大脑中,并且有效地储存起来,待到使用时,词语便汩汩不断地流向笔端,写出锦绣般的好文章来。由此可见,摘抄积累是课外阅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笔者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的精彩段落、名句箴言抄录在本子上,并要求能及时运用,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同时要求摘录时字体工整、美观大方,定期进行展览、交流、评比。一本本学生自己命名的摘录集,如“采蜜集”“揽胜集”“芳草集”等,既美观实用,又富有个性。学生在摘录积累中如蜜蜂一样,酿出香甜的蜜来。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更是初中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有趣的课外阅读范文第6篇

【关键词】阅读;课外阅读;实施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当孩子开始练习“自己读”时,特别需要考量读物的文字数量、词汇难度,同时需要大量插图辅助,帮助孩子理解上下文意。如果以图文比例的改变来解释,孩子在启蒙阅读的阶段,读物的选择要从“图图文”到“图文文”,再到“文文文”。另外,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尚低,要想在学生当中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一、创造氛围,学会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高度重视课外阅读,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总量和分量,并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要在这段时期里为孩子打下一生的精神底子,让书香伴随孩子们成长。

(一)班级就是最好的读书阵地。

1.班级图书馆,读书共成长。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我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让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

2.阅读存折,留住那些阅读的记忆。

为了配合班级图书馆的建成,我号召班上的孩子和家长齐心协作,手工制作了46本“阅读存折”,虽说手工,但是很是精致。我让学生把读过的书的书名记录在“阅读存折”上,给他们加章鼓励。

(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孩子在读什么书?

读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我在班级里进行调查后发现, “你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26位学生喜欢读童话类的书籍; 4位学生喜欢读科普类的书籍; 15位学生喜欢动画卡通类书籍; 1位学生喜欢读学习辅导类书籍。学生所选择的课外读物类别比较单一,说明学生在选择图书上,还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引导。

2.在学校里给孩子读什么书?

一年级第一学期,尽管学生还不识字,我们就为学生准备了100本以图为主的新书,安排了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他们怎么看图画,讲图意,辨认常见事物的名称。还常把图书上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并告诉他们,书上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以引起他们读书的欲望。教完拼音后,我们又选购了一批配有拼音的图书,要求学生边看边读拼音和汉字。这样做,既巩固了拼音,又学会了一些汉字,还增加许多有趣的知识,一举两得,学生读得更起劲了。

二、培养兴趣,乐于阅读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在我们前人的眼里,读书都是快乐无比的事。我们希望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快乐和幸福,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让童年弥漫书香,让良好的读书习惯相伴终身。

(一)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循序渐进。

1.读给孩子听。

新学期一开始,刚入学的孩子还不认识字,我就利用晨读、午会、午休、班会的时间给孩子朗读一些有趣的小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让我娓娓的话语带他们进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

2.自己读故事,讲给大家听。

等到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时,我就让孩子从家里带来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拼音读物,在课间、午休的时间交流交流。大家都认为好的,有意思的,我会让书的主人做些准备,然后让他在全班说说这个小故事,并给他“读书宝贝”的光荣称号。

(二)交流、评比,大家同进步。

1.我是读书之星。

除了学校里,在老师创造的氛围中阅读,我还鼓励孩子利用一年级寒假休息的时间,用书本充实自己。开学之后,再安排一段时间给孩子相互交流的机会。评选出班级的“读书之星”。

2.我手写我心。

有了之前的阅读基础,在一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我开始让学生完成每日一句(每日一段)(根据个人能力制定),写下自己课外阅读的体会或者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每周四我利用中午的时间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每日一句,先谈谈自己所写的阅读心得,然后小组互相评议,对自己满意的阅读体会打上一颗星,得星多的同学在班上交流。

三、徜徉书海,享受阅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为孩子们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

我们欣喜地看到,每天,孩子们都在快乐地阅读。因为有我们一群痴迷的逐梦人、幸福的播种人、快乐的读书人。于是,孩子们便拥有了一种极大丰富和延长生命独特体验的生活;便拥有了一种强壮精神的力量;便拥有了一种心灵的建设。现在,任何时候,我们班的孩子随时都会拿出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的阅读,他们已经离不开课外书了!

阅读像诗一样细腻,像歌一样甘醇,如情一样回睫,如心一样激荡,这其中的味道,美妙绝伦。正因为这样,阅读才是最美妙的,享受阅读更是最美丽的。那就让我们引领学生,摘言语之果,登语言之峰;悟文本之理,成意义之文,品味、享受阅读的美感吧!

参考文献:

[1]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罗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有趣的课外阅读范文第7篇

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质量呢?从“大语文教学论”的观点出发,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然而,正是因为忽略了课外阅读,没有正确认识课外阅读,才使得课内阅读进入由“精”变“泛”、由“深”变“浅”、由“启”变“灌”的恶性循环中。我们在重视提高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搞好课外阅读教学。

一、放

放是学生自主学的前提,也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师思想要解放。有人怀疑:放对“尖子”可能行之有效,对后进生呢?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笔者曾碰到这么一件事:有位新教师在上公开课――《鸟的天堂》,与此同时,教研员要求另外一个班的学生根据提纲自习这篇课文,之后用相同的习题同时对两班进行测试,其结果使人大吃一惊――后者的效果竟强于前者。我们姑且不评论那位教师的“水平”如何、班级“基础”怎样,但至少说明学生是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我们应该相信他们,特别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敢于放手,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反之,只能事倍功半。

2.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学生足够开放的时空。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里畅游,使他们的思维活跃,眼界放开,想象的翅膀得以展开。

二、导

放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导则是强调教师主导性的发挥。那么,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主导地位如何恰当体现呢?

1.学法上要做适当引导。所谓的“授人以渔,终身受益”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比如学生在课外阅读分段时,笔者就先引导,时间的转移、地点的变换是分段的依据。在阅读时,我们应先划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以便分段参考。这样,学生就能心领神会。

2.学生交流时要适当引导。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某一问题作无休止的争论,如果不加以点拨,学生就会毫无结果地争论。教师要抓住契机加以牵引,真正做到一点就通。

三、激

激,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也是最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动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课外阅读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自主学习,体验乐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都是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新起点。我们应该利用课外阅读的特点,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让儿童畅所欲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劲头就很足。

2.竞赛激励,激发热情。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时往往处于紧张、兴奋的心理状态,能高效地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吸收。如故事大王擂台赛(讲故事比赛)、随堂竞背赛(两人竞背同一材料,评出背得既正确又流利的同学)和读书笔记展(评一评谁做得好)。

3.精心安排,激发需求。小学生易受感染,在课外阅读中,我们要利用画面、音乐、榜样等手段创设情境,精心营造课外阅读的环境,唤起学生的需要,吊起学生的胃口,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4.评价激励,体验成功。兴趣有赖于成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帮助、鼓励、启发和信心,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即在课外阅读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要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与态度。如定期评选“读书模范”、“积累大王”、“小小演讲家”等,以这种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成功的快慰,使学生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产生向上的动力。

四、活

活是针对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年龄特点讲的。课外阅读要活必须做到:

1.内容要活。美国著名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真正喜欢课外阅读,必须从学生内在需要出发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材料吸引他们,如名家名篇、小学生佳作等。

2.课型要活。比如讨论型、欣赏型、朗诵型、复述型、发现探索型、评比竞赛型……无论何种课型,其共同点都是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勇于尝试,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

3.组织形式要活。比如建立读书小组,三人一伙,五人一帮,等等。在分组活动中,有些老师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问一问学生这样组合的理由。也许,成绩差的一组从网上搜集到了大量资料;调皮、捣蛋的一组自告奋勇地给大家讲了许多知道的故事;全是女生的那组写出了感人肺腑的读后心得。

4.活动方法要活。

(1)演一演。选择阅读材料中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当小演员,充分展示自我,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童话表演、模拟与书中人物对话等。

(2)辩一辩。辩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辩,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同时也是一个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如针对某一阅读材料开个“辩论赛”,也可以制作阅读卡片,摘录,写读后感等。

有趣的课外阅读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 势在必行 阅读材料的选择

一、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阅读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量和扩大记词汇量等。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中课文的主题补充各类富有时代气息的课外阅读材料。

新课标下,我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一170名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状况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1)有高达83%的被调查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2)有6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能提高语言复现率,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从而增进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3)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主要来源是报纸(英语周报或英语双语报)。且报纸大多数是以讲解和练习为主,课外阅读量的扩大只占少部分,就靠这点知识的补充是远远不够的。(4)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很难找到一些合适的阅读材料。(5)有78%的学生希望教师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技巧的指导或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和展示。以下是我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实践的一些思路和做法,希望能给大家点参考。

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1)注意阅读的趣味性。学生在阅读中能否体验到乐趣是激发其阅读兴趣的关键。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不仅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能促使其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2)注意阅读材料的发展性和拓展性。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一方面应结合当前所学内容,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并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和价值,但同时,所选材料又必须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进而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连接和扩展。(3)把握语言材料的难度和篇幅。语言材料的难易度和篇幅将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语言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的语言程度,但阅读文章的生词率应控制在3%~5%之内。所选篇幅不宜过长,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我校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开展情况

(一)阅读方法的指导

我校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教师根据实情出发,针对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阅读面窄词汇量小,因材施教,采用了鲁子问教授主编的《高中英语阅读技能》,这本书针对阅读方法如:默读、略读、寻读、跳读、预测文章内容、找关键词句(主题句)、理解主旨大意、上下文推理、上下文猜测(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运用语法知识或辨别语篇标记词分析长难句结构、阅读理解监控(如重复已读过的部分)、信息整合、归纳总结策略等方法做了一个详细说明,并对各种技巧运用的操练给出了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把这种阅读技巧的教学迁移到高中英语课本的教学当中来。该书选材上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了活的、真实的、有趣的阅读素材,并围绕家庭、朋友、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等话题,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开展各种和教材有关的导读活动

(1)作品研讨。对社会上流行的作品及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可安排学生读后讨论,培养学生鉴赏作品能力。例如:在教学NSEFC的Module5《The Great Scientists》后,我让学生阅读并讨论几篇关于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疾病顽强抗争的文章,不仅使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和传播途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并在黑板报上开辟专栏“搞好个人卫生,预防甲型H1N1”。

(2)专栏介绍。在校报、黑板报或墙报上开辟专栏,定期介绍佳作,帮助学生领会作品主题、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例如:教学NSEFC的Module3 Unit3,教师可以在专栏中介绍Mark Twin生平及其作品,为学生下一步的课外阅读提供帮助。

(3)专题讲座。对于学生感到陌生的题材,教师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为其顺利阅读作必要性的铺垫。例如:教学NSEFC的Module3 Unit4前,针对学生普遍缺乏天文知识的情况,开设了天文知识的专题讲座,运用多煤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宇宙中的物体太阳系、银河系、黑洞等,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太空。这样,学生在阅读相关材料时就能抓住文章的精髓。

(三)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针对我所选的阅读材料,一星期两篇,包括难度、字数、实际用时、题材并完成相关的配套练习。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