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资产管理制度

乡镇资产管理制度

乡镇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管理原则

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原则;保值增值原则;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原则。

二、管理范围

乡镇国有资产有明确的主体,其管理范围涵盖以下两个方面:

㈠国有资金投入购置或开发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包括由国有资金全额投入和入股形成的资产。

㈡资源型资产。包括国有土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资源。

三、管理的主要内容

产权的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处;资产的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和监督。

四、管理的主要任务

乡镇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节约和有效的使用;对经营性资产实行有效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保值增值。

五、管理机构及职责

县国有资产管理局是县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乡镇国有资产的管理由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委托县乡镇财政管理局通过乡镇财政所对乡镇政府管辖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施行综合管理,乡镇财政所主要职责是:

㈠负责组织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登记、清查、统计、资产评估、纠纷调处;对产权变动、资产处置进行审核、报批;

㈡向本乡镇政府和县乡镇财政管理局报告工作。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㈠负责资产的帐、卡管理;

㈡负责本单位的资产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㈢负责办理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手续;

㈣负责资产的合理配置、参与设备采购计划、验收入库、维修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㈤负责对本单位拟开办的经营项目论证、履行资产投入的申报手续,并对投入的经营资产实施投资者监督管理;

六、管理方法

㈠产权登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登记实行年度检查制度,每年进行一次,由各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对年末资产存量进行全面的清理,清理登记的主要内容为:单位名称、住所、单位负责人、管理形式、主管部门、国有资产明细项目、数量、单位及金额、存放地址、保管人及使用人、资产来源、增减变动等。

㈡使用管理。各单位要加强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做到定期清查、家底清楚、帐帐相符、帐实相符、防止流失。为了做到物尽其用,乡镇的国有资产要做到优化资产配置,发挥资产的最大作用,对长期闲置不用的国有资产,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主管部门协商后可以调剂处置。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保证本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经县乡镇财政管理局批准后,可以用于从事经营性活动。对已转为经营性的国有资产应坚持有偿使用,以其实际占用的国有资产总额为基数,按有关规定征收一定比例的国有资产占用费,征收的占用费用于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要对乡镇政府及其管辖的行政事业单位已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存在的问题,其资产的国家所有权不变。

㈢资产处置。乡镇政府及其管辖的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包括调拨、转让、出售、报损、报废),应向主管部门和县乡镇财政管理局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在处置国有资产时,必须对资产进行重新评估。

㈣纠纷调处。乡镇各单位之间的资产纠纷由乡镇进行调处,乡镇之间的资产纠纷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进行调处。

七、报告制度

乡镇现有的固定资产和新增固定资产实行年度报告制度,按县乡镇财政管理局的规定填写表格。新购制固定资产应先向县乡镇财政管理局报告,获批准后由政府采购机构进行采购。处置国有资产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乡镇政府及其管辖的行政事业单位添置和处置大宗国有资产以及设置由财政出资的建设项目,须按修文件要求,报县政府批准。

八、清理建档

各乡镇政府和乡镇财政所负责对乡镇及其管辖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清理步骤如下:

㈠宣传发动

各乡镇召开各单位清理国有资产会议,召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财会人员、固定资产保管员和乡镇财政所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㈡清理登记

乡镇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乡镇政府 内部控制 建立 运行

一、乡镇政府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乡镇内部控制由乡镇政府的领导层和全体员工实施,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更好的实现乡镇政府管理目标。

乡镇政府内部控制以预算内部控制为主线展开,通过职责分工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资产安全控制、会计控制和信息化控制手段充分发挥对财政预算的制约,影响到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十八届三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并将政府内部控制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乡镇政府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二、汉源县乡镇政府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

汉源县乡镇政府主要从不相容岗位分离、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控制、会计控制、内部监督等几方面实施了内部控制。

(一)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

各乡镇均分别设立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受限于人员编制数,大多数乡镇出纳和会计人员各设一名。出纳负责签发支票、支付现金以及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业务,会计人员负责登记收支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应收应付款明细账以及总账等业务,按月对账纠正偏差,会计负责审核单据、出纳人员根据审核签字后的单据支付现金或转账。同时执行具体经济业务的人员与被授权人员进行分离,保证了授权与执行相分离;内部监督人员不具体执行经济业务,保证了执行与内部监督相分离;财务人员不保管财产物质,保证了记录与保管相分离。

(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各乡镇均明确了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并在乡镇政府醒目位置设置流程图,规定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并承担责任,重大业务和事项由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后执行。单位“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不签署支出单据支出意见,而由分管财务的副职签署最终意见。

(三)归口管理控制

各乡镇政府均设立基层水利员、林业员、农技员、畜牧员、农机员、民政员、低保员等岗位,对应与县级相关部门进行业务联系,按照各自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职。

(四)预算控制

各乡镇政府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严格预算执行程序。按照县级财政部门要求的时间编制预算,执行相关的各项活动中按照预算办事,严格控制超预算项目执行。

(五)会计控制

大多数乡镇财政所都建立了本单位的财会管理制度,会计人员也都基本达到持证上岗,并参加每年会计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县财政局统一采购网络版会计电算化软件,分别设置会计和出纳在软件系统的权限避免由于人工核算和登记账簿引起的差错。

(六)内部监督

乡镇纪委是党在最基层的一级纪委监察组织,履行着“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项职责的同时,为一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乡镇编制有限,人员不足,均未设立内部审计或内部监督岗位,内部监督的职责大多由乡镇纪委担任。乡镇纪委对账务问题有疑问,可查阅账簿、凭证,也可就质疑问题询问相关人员。

三、汉源县乡镇政府内部控制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部分乡镇未完善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运行无效。有的乡镇“一把手”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觉得有与没有无所谓的态度。有的乡镇领导认为财政部门预算就是内部控制,觉得有了部门预算控制就是内部控制体系。

(二)岗位设置不够合理

由于乡镇政府编制有限,人员紧张,岗位安排上不尽合理,许多乡镇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虽然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均各设一名,记账人员保管人员以及决策人员和经办人分离,但是出纳兼对账、记账兼复核的情况很普遍。另外,其他岗位上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乡镇会计人员变更频繁,某些乡镇因为人员缺乏,甚至用上临时聘用人员或其他岗位人员兼职,财务会计基础薄弱。虽然大多数乡镇都罗列有本乡镇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多是为了照搬条款,显得简单、粗糙,没有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内控要求,有的乡镇制定的制度以正式文件形式印发到内部各站所一册,未发放到职工个人,有的乡镇制定的制度,存在档案盒或电脑里,仅为应付检查时所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基础薄弱,甚至个别出现不能坚持原则、违背职业道德的情况。此外多数乡镇执行现金管理不规范,日常支出没有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该转账支出范围的采取现金支付方式,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现象。

(四)资产管理比较薄弱,未建立财产清查制度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以后,乡镇政府资产购置环节得以规范。但在使用管理方面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大多数乡镇为建立定期财产清查制度,大宗物资的采购以购作支,无出入库清单。一些乡镇没有设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台账,仅有总账和固定资产信息系统的电子卡片,也未按规定建立定期财产盘点制度,未明确资产保管责任,无法拿固定资产明细账与电子卡片相核对,无法保证账实相符,也容易导致资产被盗、贪污等资产流失的风险。

(五)内部监督力度有限

各乡镇内部控制监督职能基本由乡镇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行使。但乡镇纪委“人员难专职、工作难专一、时间难专用”,一些乡镇纪委就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纪委的工作职能。同时乡镇纪委干部调整频繁,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都是新手,办案没有实践经验,对财会业务或者内控制度不熟悉,也有的乡镇纪委干部抹不开情面,怕得罪人。由于独立性受到影响,业务技能也有限,乡镇纪委的内部监督大打折扣。

四、建议

(一)增强内控意识,强化风险意识

建议财政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分期分批对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领导(如负责内部监督的纪委书记)举办相关的研讨班,使他们在理解把握内部控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从而有利于形成更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违纪违法的单位和主要领导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从重处罚并公之于众,以警示各乡镇和各领导人敬畏法律、远离违法违纪。同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采取定期不定期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

(二)合理设置岗位,健全轮岗制度

乡镇政府应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建立关键岗位责任制,决策、执行与审批决不能同为一人,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建立健全轮岗制度,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关键岗位长期没有轮岗。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业务的特殊性和人员编制的限制,在同一乡镇内部无法实施轮岗的,可在乡镇间实行人员交流,例如同为乡镇民政员,两乡镇人员轮岗,这样既能保证业务迅速上手,也能及时发现上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差错或舞弊行为。对于某些乡镇由于人员缺乏聘用临时人员或其他岗位人员负责财务工作的行为,应及时配备财会专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岗位持证上岗。对于大多数乡镇仅有一个会计和一个出纳的实际情况,以及某些不相容业务由同一人员实施的行为,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独立的内部监督检查,即采取补偿性控制措施,以避免出现舞弊和欺诈行为。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杜绝大额现金支付

制定可操作性的、能细化到具体业务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现金支出范围和条件,在平时的经济业务过程中有制度可遵循。县级财政部门制定了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接待费等费用项目实施细则,乡镇政府可参照相关制度、财经法规、县级财政部门制定的各项费用实施细则制定适合本乡镇的内容规范严密、具操作性的财务管理制度,而不是简单地照搬或者罗列制度。严格现金支出范围,对于发放到农民个人的各类补贴或救助资金,严格执行“一卡通”形式兑付到个人,对于其他类支出,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做到1000元以上支出采取转账支付的办法,并将这些措施细化到乡镇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严肃性,随同乡镇内部控制手册发放到乡镇工作人员,做到人手一册,而不是放在档案盒或电脑中以备检查。

(四)加强资产管理、建立财产清查制度

乡镇政府应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资产。对于未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的乡镇督促其及时建立明细账以及资产台账,以做到账卡核对、账实核对。大宗物资的采购,严格出入库登记,通过定期清查盘点,账实核对,查出资产盘盈盘亏的原因,及时处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资产保管制度、限制接近制度、人员前置制度,防止资产被盗和被贪污的风险,从而保障账实相符,避免资产无端流失。

(五)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共建监督网络系统

建议各乡镇成立内部监督联合小组配合乡镇纪委履行职能。同时发挥财政、审计部门和纪委监察部门的作用,构建严密的外部监督网络,县级财政部门监督检查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检查意见和建议。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时,认真调查了解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有效性,揭示内部控制的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单位整改。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完善乡镇政府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另外,拓宽信息渠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规范公开内容和程序,促进公开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项目公示制和公开乡镇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主动接受公众监督,提高乡镇政府信息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作者单位为四川省汉源县财政局)

参考文献

[1] 邓海涛.解决当前乡镇政府财务管理难题的思考[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5(9).

[2] 罗江县米祯东名师工作室课题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长效机制建立与完善――对罗江县的调查[J].四川财政与会计,2015(10).

[3] 韦丽丽.探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以乡镇政府为例[J].时代金融,2014(24).

乡镇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财政工作环境不够优化

一是工作量加大,人员力量不足且整体素质不高。由于乡镇财政属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致使任务十分繁重。再加上乡镇财政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专业人员少,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乡镇财政监管职能很难充分发挥。

(二)预算编制缺乏严肃性和规范性

乡镇财政年初在编制收入预算时,一般的编制方法都是以上年的收入实绩为基础,再加上一定的增长比例来编制。这种编制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上年的收入实绩并不是固定的,一些项目存在偶然性;税收项目的增长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无法准确来测算;当国家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收入预算无法实现,必将出现买税或者提前征收下年税收的问题。年初编制支出预算时,只对基本支出进行较为详细的测算,而对项目支出是随意估算,造成追加支出预算频繁发生。部分预算调整虽有书面报告,但是调整程序简单,理由不充分,使预算调整成了应对审计部门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形式。

(三)乡镇财政收支管理随意性大

一是财政收支平衡缺乏真实性。由于财政收入支出是考核乡镇领导的重要政绩之一,使得个别乡镇为完成收入任务还存在挖税、引税、买税的现象,同时要付出一定比例的引税资金或者提成款。有的将应属于当年列支的挂在往来科目,年终决算时为防止赤字调整账目,最终在报表和账面上体现平衡,实际上是虚假平衡。二是一般性支出增长较快。招待费、会议费、达标检查费增长较快。此外,税收征管成本过高,招商引资税源奖励过大。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乡镇固定资产管理很不规范,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又为滋生腐败提供了土壤。一是乡镇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缺乏规范意识,结算不及时,工程已交付使用,却迟迟不进行决算,入账价格的合法依据不清。二是固定资产账目不健全,购入、建置的固定资产直接列入经费支出,资产增减不及时登记。三是出售资产方式不透明,不经法定交易部门评估、竞拍,交易发票不符合规定。四是处置、报废固定资产不按国有资产处置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二、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乡镇财政工作环境

一是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健全岗位分工责任制、廉政勤政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二是加大对乡镇财政建设投入的力度,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提高财政自动化办公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加强乡镇财政干部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乡镇财政干部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乡镇预算管理

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坚持预算编制“两上两下”原则,完善乡镇预算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乡镇财政分配方式,注重预算绩效考评,强化财政监督,初步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一是严格预算编制、审批程序。要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明确乡镇级财政预算是由乡镇人大审查批准,乡镇政府应严格执行的法定文件。强调预算的法律效力,对违反《预算法》的行为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切实发挥乡镇人大对本级财政的监督作用,切实改变年初做做形式,年终走走过场的名义性监督。二是细化支出预算编制,预算编制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逐级编报,减少代编预算的做法。对支出规模较大或者涉及多项支出科目的单位,由单位分预算科目编制,经费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乡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预算法》的要求,真实全面地反映财政收支情况,加快推进综合预算改革,全面推进支出预算标准体系建设。

(三)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

一是严格收入管理措施。乡镇组织的各项收入要严格按照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收入分成标准分级入库,杜绝虚转、买卖税款,做到收入真实,入库规范。各乡镇要正确处理税收计划和依法治税的关系,不要片面追求税收高增长,应注意保持财政增长后劲;要加强对纳税户的指导,及时纠正纳税及会计账务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加大稽查力度,对长期欠缴和滞留在企业纳税专户的税款、基金要及时收缴入库,做到应收尽收,以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二是完善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乡镇财政要明确支出范围和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从严控制一般支出,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健全和完善各项支出管理和审批制度,确保各项开支、报销手续齐全,程序规范,做到支出有预算、开支有标准、审批按程序。

(四)加强乡镇国有资产管理

乡镇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村账镇管;会计委托代理;异变

村账镇(乡)管的本意是由乡镇政府管理下的经管站受村民委员会的委托,代理行政村的会计事务,履行会计职能。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受现有乡村政治制度环境的制约,村账镇管从“经管站代理村居会计事务”异变为“村集体的财务由乡(镇)负责管理”。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取消村账镇管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将分析村账镇管异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村级财务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一、村账镇管的异变

(一)村账镇管是会计代理制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

村账镇管实际上是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在正式的文件法规中,只有“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这样一个名称,没有提到过“村账镇(乡)管”。“村账镇管”是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推行过程中,为了通俗易懂而使用的一个简便提法。

会计委托代理制是在会计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会计模式,也是在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很普遍的会计事务解决方案。会计委托代理之所以会成为各省市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中推行的会计管理模式,可能是基于它的三个特点:

1、成本低。相对于聘请专职的会计,一般来说,委托代理会计事务的成本小。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实施过程中,因为限定了村级集体资产的会计事务只能由乡镇的经管站来代理,相关费用由财政承担,表面看来,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中推行会计委托代理,村为此承担的成本几乎为零。

2、可以获得专业的会计服务。尤其是在当代会计的发展迅速,内部专业化分工精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功能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将会计事务委托给专业会计公司,可以从会计事务中更充分获得收益。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推行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承担起了类似于投资管理咨询公司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级集体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投资风险。

3、可以作为对代理人的外部监管手段。这可能是最为各级政府看重的一点。就实践来看,村账镇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村干部的约束力,降低了村干部挥霍、占用、贪污村级集体资产的可能性。

(二)村账镇管的异变

在本质上,会计委托代理应该是委托者和被委托者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自由选择,签订的一份权责对等合约。所以,村账镇管,就其本来的面目而言,应该是村级集体资产的资产所有人,也就是全体村民和乡镇的经管站自愿签订一份委托代理会计事务的合约,以满足自己特定的需要。村民有权利选择是否委托代管会计事务,也有权利选择委托谁来代管会计事务,同时,也有权利在合约规定的权责范围内,决定自己是继续还是收回会计事务的委托代管。但是,各级政府倡导,并运用行政力量推行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受到现有乡村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制约,在目的、实施主体、产权、实现形式都发上了很大的异变。

1、村账镇管的目的由各级政府根据自我的政治需要确定,而不是由村级集体资产所有人根据自我的需要来确定。从各级政府的文件对村账镇管的目标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词句:“加强村级集体财务管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有效控制农村新增不良债务,维护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改善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等。虽然这些目标都是在维护农民的利益,推进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但它们毕竟不是村级集体资产所有人根据村居的现实状况与需要主动做出的自觉选择。

2、村账镇管的实施主体不是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人,而异变为要被监督的村干部和各级政府,只有资产的所有人才有权利选择管理和处置资产的方式。但在村账镇管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被监督的村干部替代要监督自己的村民,与应该受到委托的监督者——乡镇经管站以及政府之间直接交易。村账镇管成了乡镇政府和村干部之间的博弈过程。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人——全体村民基本上被排除在外。

3、村账镇管的实施过程中,村民对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权被损害。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归全体村民所有。村民有权利决定包括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处置和监管方式;村级集体资产的处置和收益本应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但在村账镇管的实施过程中,乡镇政府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手段,要求村干部将他们实际掌控的村集体资产管理权转移到自己的手里。村级集体资产的处置和使用需要经过乡镇财经管理部门审核和主要领导审批。很显然,乡镇政府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管理,实质上干涉和剥夺了村民经济自主支配权、财务管理权。乡镇行政权力把村民对集体财产的使用权和处分权分割出去,破坏了村民集体财产所有权的完整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出现了村财乡(镇)用,乡镇政府挪用、占用村级集体资产的情况。

转贴于

4、村账镇管的实施形式出现了异变。在正常的会计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和受委托方是平等的主体,权责对应,并且都有退出这个关系的自由。可是在现行的村账镇管制度中,委托方(村民)没有真实的权利对受委托方(乡镇经管站)提出自己的要求,受委托方并不对村民负责,而是对乡镇政府负责。乡镇经管站在委托代理中的失职以及越权行为,村民也没有相应的权利来要求他们承担责任,也没有权利退出这个委托代理关系。

在产生了上述的异变之后,村账镇管已经不再是正常的会计委托代理关系,而异变成为乡镇政府对村级政治、经济进行控制的手段。

二、村账镇管异变的原因分析

(一)村民对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的实现缺少明晰、高效的制度形式

村级集体资产属于村民集体所有,虽然是法律的规定,但在现实中,村民并没有一个有效的产权制度来实现自己对于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法律规定集体所有,但究竟集体是怎么样组成的?集体的成员对于集体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和责任?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确认对于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所有权的具体权益内容有哪些?怎么样行使这个所有权?都缺少明晰、准确的制度界定。这就使村民对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权陷入到一个有名无实、无法操作、无法行使的状态中。因为村民的所有权处于虚置状态,村民就不能在制度上的约束和限制村委会在法律上获得的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权。所以,当村委会受到乡镇政府的约束,出让全部和部分的集体资产管理权时,作为集体资产的所有人,村民没有制度资源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比如,乡镇政府规定村集体需要支付给村干部的工资额度,规定需要支付给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的奖励等等,村民就没有权利提出异议或者更改。

(二)村级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存在缺陷,对村干部监督和约束的功能软弱

首先,个别大姓家族常常能够占据该村人口的多数,权力很容易就会被大家族垄断。其次,深受封建体制和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农民早已习惯了依赖、顺从和忍辱负重。最后,村级政治民主制度的建设和运行受到乡镇乃至更高行政权力的干扰、约束和控制。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本身就不健全的村级民主政治制度对于村干部的监督和约束基本上流于形式。

(三)村级组织受乡镇政府和党委的领导与管理

乡村政治是村委会和乡镇行政权力之间的博弈,村委会的决定和行动都必须经过乡镇政府的首肯,与乡镇政府合作的,才能从中获益。

(四)乡镇政府需要对村级政治、经济的控制

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和政治建设等方面都是上一级政府考核乡镇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同时也给乡镇政府调用、占用、处置村级集体资产,来满足自身需要提供了便利。

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人因为制度的缺失,无法行使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在这样的乡村制度环境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异变为乡镇对村级政治和经济控制的手段就是一种必然。

三、结论和建议

就理论而言,选择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作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的一种方式可行。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现状,推动村级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村级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建立明晰、高效的集体资产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在制度上保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人能够完全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推进乡村政治制度的改革,改进乡镇政府的职能,使乡镇政府的职能更多转移到公共物品的提供上来,调动农民的自我政治和经济发展意识,推进村民自治进程,给村级留出更宽广的自由发展空间。把如何管理村级集体资产这样的事情,交由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人自觉、主动地选择适合自我需要和自我状况的形式。

参考文献

1、罗豪才等.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第二辑[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池忠军.官僚制的伦理困境及其重构[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3、庄小琴.农业政策学[M].气象出版社,2000.

乡镇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摘要: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财政资金最终落实的窗口,是农村经济建设项目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乡镇财政建设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如体制不顺、资金监管缺失、债务沉重等各种问题已影响到县乡经济的发展及乡镇政权建设。

关键词 :乡镇财政资金;对策

乡镇财政是我国现行财政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乡镇政府履行管理职能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乡镇财政公共服务职能越发彰显,乡镇财政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也随之显现。如何化解乡镇财政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建设,推进我县成为云南省“桥头堡”建设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对我县9个乡镇财政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勐腊县乡镇财政基本情况

勐腊县是地处边境地区的贫困县,乡镇财政所实行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2011 年乡镇机构改革,农经统计并入财政所,性质为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上属双管单位,行政上隶属乡镇,业务上由县财政局、县农业和科技局、县统计局分别指导。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制度和政策;编制乡镇财政预、决算;协调组织财政收入;管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账及国有资产;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乡镇综合统计工作、村账乡管理,监管财政性资金,参与乡镇中心工作等。全面取消农特税后,乡镇财政由原来“征管型”财政转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财政管理职能严重削弱。二、乡镇财政所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

1.财源减少以致债务化解困难。自全面取消农特税后,对于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勐腊县财政收入大受影响,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使得县域经济产业单一,工业发展不足,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有所局限,财源建设难,因财力不足,严重制约着乡镇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债务化解难。

2.机构队伍建设需加强。财政所人员编制空缺严重,人员老化,工作质量与效率难以提高,很多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财政工作面临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面对电算化的信息时代,不断更新的法规制度,部分年龄较大的人对安排的工作无法完成,人浮于事的现象常有发生。

3.体制不顺存弊病。乡镇机构撤并,职能扩大整合,实行乡财镇管,村账乡管。事权明显增加,因财政所人员不足而工作比较繁重,大部份有能力、有条件的职工已调出财政队伍,现有人员大部份是农经站和统计站并入的非专业人员,财政管理监督职能不断弱化。事业编制身份得不到解决,人员思想的不稳定,严重影响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4.会计基础工作待规范。由于乡镇财政人员大部份是半路出家,没有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会计科目使用不当,资金分类不清,专项资金监管不力,资产管理不当,凭证审核不严,账表不符、档案管理不规范等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近两年来县财政局加大对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和法规的培训力度,但收效甚微,仅靠几天的培训而不加强自身学习,难以达到对财政法规制度及会计业务的熟练掌握。

5.财政监管职能待完善。现在国家对“三农”、教育、卫生资金的投入量逐年递增,这些资金的最终兑现点都在乡镇。一些涉农补助资金如粮食补贴,农资补贴,良种补贴等一系列补助资金通过财政所兑现,而这些数据的最初来源却是由其他部门提供,对于数据的真实性财政人员要进行全面监督核实很难做到,因此错、漏、冒领补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二是大量专项资金得不到有效的监管,除财政直接拨付的资金县级财政会跟踪监督,但还有大量资金分属于农业、林业、教育、卫生等,资金分散,多头管理,这些资金往往上级单位就是重拨付、轻管理,于是出现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套用。

三、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对策

1.发展县乡经济以增收化债。从勐腊县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口岸大县和“桥头堡”建设前沿阵地的优势,一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二是科学引导,推进和扶持粮、胶、糖、茶传统产业向名、特、优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产品换代;三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四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型财源。促进财政收入化解债务。

2.理顺基层财政体制,强化财政管理职能。对照《云南省乡镇财政标准化建设规划》云财预[2013]272 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实现“三个标准化”,即:机构队伍标准化、业务工作标准化、履职能力标准化。明确乡镇财政职能,规范机构人员,不承担或兼任其他部门职责,性质为行政建制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剥离农经和统计等其他职能,实行归口管理,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职能,提高乡镇财政所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

3.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一是尽快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乡镇财政班干部激励机制,在县乡财政间建立人员交流的有效机制。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选拔政治素质高、专业对口、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同志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三是建立健全业务培训制度,以全面提高乡镇财政干部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对乡镇财政干部进行轮训,常抓不懈。严格执行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四是建立财政所“评优创先”机制,建立完善乡镇财政所业绩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加快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步伐。

4.加强财政监管职能,完善内控制度。明确乡镇财政监管范围,将各级政府用于本乡镇的财政资金的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全部纳入财政监管范围,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明确岗位监管职责,细化监管内容和工作措施;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建立镇级财政季度互审制度;建立乡镇财政机构对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巡查制度。确保下达乡镇资金按规定、按政策、按预算落实到位发挥效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结论

县乡财政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在县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体制不完善的具体表现。要摆脱县乡财政困境,必须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上着力,积极培植财源,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调整理顺乡镇财政机制,妥善清理政府债务,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健全乡村理财机制、改善办公条件、进一步防范财政风险,才能更好实现乡镇财政建设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戴诗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1(12):76.

[2]卜宪玉.乡镇财政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关于加强乡镇财政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7):29-31.

乡镇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为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不断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更好地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市人民政府相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乡镇财政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乡镇财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乡镇财政是我区财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乡镇基层政权稳定,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肩负着推进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财政强农(渔)惠农(渔)政策的重要任务。随着新渔农村建设推进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加强,政府用于“三农(渔)”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乡镇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乡镇财政组织机构还不够完善,管理水平还不够均衡,财政功能还不够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乡统筹和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及财政职能的进一步发挥。因此要正确认识当前乡镇财政管理的现状,重视乡镇财政建设,健全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努力发挥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职能作用。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党和国家民生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渔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城乡统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乡镇财政工作职能

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基本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是: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财政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管理;统筹乡镇范围各项政府性收支管理,加强财源建设,协助相关收入征管工作;管理乡镇政府性债权债务,负责乡镇国有(集体)资产和政府采购监管工作;负责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管理乡镇会计事务;负责乡镇范围各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管理;负责对村级组织财政扶持资金的监管;负责对社区(村、经济合作社)财务和资产的监督管理;承担其他财政财务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机构

(一)明确机构、岗位。进一步完善乡镇管理职责,设立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统一为“××乡镇财政办公室”,纳入乡镇机构设置“三定”方案范围。对乡镇财政收支规模较小的东极镇、登步乡、蚂蚁岛乡和白沙乡,其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可与乡镇党政办合署,履行乡镇政府的财政管理职能。各乡镇财政办公室设办公室主任、总预算会计、资金监管、票据管理、国有(集体)资产监管、单位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出纳等若干岗位。

(二)明确编制。各乡镇要结合机构设置,择优配置人员,确保队伍稳定,防止不相容岗位兼职。乡镇财政办公室必须配备与其履行职能相适应的人员,使用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编制,原有乡镇财政管理人员的公务员编制予以保留,人员配备提倡一人多岗,但要满足工作需要。对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乡镇,乡镇财政办公室原则上配备3人,设分管工作的中层干部;对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及以上的乡镇,乡镇财政办公室原则上配备5人左右,单设办公室主任;对列入省级中心镇培育的六横镇,可适当增加人员配备。乡镇财政机构设置所增加的人员编制按需配置人数和现有编制(或人数)的差额确定,相应增加各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乡镇财政机构及人员编制作为乡镇政府机构组成部分,单列进行管理。

(三)明确管理体制和人员要求。乡镇财政办公室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日常行政管理主要由乡镇负责,对财政办公室主任和预算总会计的任免需征得区财政局的书面同意,业务工作接受区财政局的指导。乡镇财政办主任的配备,要有与岗位相适应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乡镇财政其他干部的配备,要充分考虑专业水平、年龄、文化等因素,把政治素质强、具有较好财政知识的人员吸收进财政队伍。各乡镇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人员的管理,建立正常流动机制,保证乡镇财政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相对合理。

(四)明确人员招聘办法。为确保乡镇财政机构人员及时到位,对目前缺编的人员由区人事、财政部门进行统一公开招聘,根据招聘结果分配到各乡镇,按乡镇财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具体招聘细则由区人事、财政部门另行制定。已满编的乡镇,如需进行人员结构调整,可由乡镇向区人事、财政部门提出要求,一并纳入统一招聘计划。今后乡镇财政工作人员因退休、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原工作岗位的,各乡镇要及时补充相应岗位工作人员,人员可由乡镇内部调剂或委托区人事部门公开招聘,并报区财政部门备案。

四、进一步完善区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

从有利于调动乡镇政府理财积极性出发,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乡镇收支范围,简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类型,进一步理顺区与乡镇的财力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乡镇政府聚财理财积极性。将原体制执行的第二类模式乡镇合并到第一类,更加直观地反应乡镇收支关系;调整沈家门街道体制分成办法,提高经济发展与可用财力的密切度;建立收入共享办法,稳妥衔接市对区体制政策。通过区级财政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确保乡镇财政收支平衡,促进乡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五、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

(一)推进部门预算管理。各乡镇要在原综合财政预算体系基础上,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收入管理范围,合理区分乡镇财政性收入和部门经营收入,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加快推进乡镇所属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按“复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的要求进行编制,区分经常性经费、一般项目经费和建设性支出,制定部门支出标准定额。逐步完善经常性支出标准定额体系,根据财力情况稳妥安排项目支出,科学合理地编制涵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年度财政预算。

(二)强化预算管理。各乡镇财政部门要与国税、地税等征管部门建立涉税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税工作机制,及时了解税源动态。对乡镇组织的非税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纳入预算管理范围。要认真及时编报乡镇预算,按规定程序报送人大审议,增强预算的刚性,强化预算执行和管理。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着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切实保障渔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求,努力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的保障能力,满足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四)加强乡镇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执行政府性债务审批制度,各乡镇应及时将乡镇政府性债务计划报送区财政局,纳入全区年度债务预算管理,经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后严格执行。各乡镇要加大对政府性债务管理力度,提高乡镇政府的债务风险防范意识,防止盲目举债,积极筹措偿债资金,有效控制乡镇债务规模,努力化解乡镇政府性债务。

六、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监管职能

(一)加强财务资产管理。要建立和完善乡镇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制度,加强财务监督检查,制止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要加强对乡镇级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明晰产权,做大做强做好乡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加强乡镇本级及村级财务的管理和指导,做好财政扶持村级组织补助资金的监管。

(二)加强财政资金监督。各乡镇要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工作机制。要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目标,将乡镇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全程参与监督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强化对直接或间接补助到渔农民的财政资金的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监管。要切实做好对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杜绝截留、挪用和私设“小金库”等现象,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三)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各乡镇财政要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监督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印鉴管理制度等,建立起一套纵横联动的财政监督机制,使监督检查贯穿于财政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监督的全过程。

七、进一步加强对乡镇财政的指导和管理

按照“省级加强指导、市级大力推动、县级抓好落实”的要求,区财政局要加强对乡镇财政的管理和业务指导。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将政策动向和资金动态及时传递给乡镇财政;要加大对乡镇财政管理设备配置的投入,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乡镇财政建设,对乡镇财政机构、编制、人员已到位的乡镇和完成部门预算试点的乡镇,积极向市财政局申报“以奖代补”奖励资金补助;要依托“金财工程”,积极推进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乡镇财政机构的理财能力;要加快知识更新,做好乡镇财政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要规范乡镇财政运行,增强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基层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乡镇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思考 科学规划 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小城镇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融合点。为进一步提升全州人居环境,改善乡镇发展面貌,为人民群众营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特色鲜明的人居环境,加快全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步伐,树立“生态立州、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彝州、宜居城乡”为主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并重、共同进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体提升,明晰责任、统筹推进”为主线,结合楚雄州乡镇规划建设和供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一、楚雄州乡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规划编制时间较早,层次不高,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地方民族特色,无相应的专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指导性不强,不适应今后乡镇发展的需要。

(二)大部分乡镇集镇供水设施和服务质量不高,水源不足,供水水质标准低,自来水管网严重老化,集镇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乡镇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卫生差;县市级财政对乡镇的供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量有限,项目资金筹措困难。同时,市场化运作的能力不强,乡镇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全靠政府组织建设管理,操作管理经验和能力有限,运行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

(三)乡镇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差,路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环卫设施不齐、老化。

(四)土地报批困难,乡镇建设用地指标有限,无法满足乡镇建设发展需求。

(五)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集镇开发建设进度缓慢。

二、对下一步乡镇规划建设的建议

乡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城乡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乡镇、城市梯度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村人均占有资源,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功能设施、加强社会治理为重点,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增强乡镇连接城市、承载人口和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乡镇建设和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一)科学编制规划。启动新一轮重点乡镇总体规划修改,以县域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特点,科学定位乡镇在县域体系中的相应职能,合理确定乡镇的性质、功能和建设规模,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乡镇建设发展模式。

(二)完善乡镇功能。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共享、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大乡镇建设投入力度,以路网为引领,加快乡镇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环境绿化、保障性住房等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科技、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乡镇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三)发展特色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条件,根据各自特色确立明晰的产业发展思路,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壮大乡镇域经济实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立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依托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镇和民族村寨,发展文化旅游业及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产业。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小微型企业聚集到乡镇创业发展。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引导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育发展工矿型、商贸服务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经济强镇。

(四)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乡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落户限制,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村人口向乡镇和中心村梯度转移。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后,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五)提升人居环境。积极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大乡镇环境治理力度,探索融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新模式,新建和改造提升乡镇的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集贸市场,以沿街建筑立面控制、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为重点,加大集镇面貌整治力度,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特色小镇。统筹协调好住宅小区、商贸街区、产业园区布局,积极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推广使用沼气、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河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有效控制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等资源的保护管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建筑、特色民居等文化遗产。

(六)积极探索建设农村综合体。按照“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围绕农民安居乐业,依托“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从城镇周边入手,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建设一批农村综合体,努力建设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城乡融合、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构建县城、中心镇、农村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相协调的新型城乡体系,尽快形成城乡统筹、产村相融、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引导农户适度集中居住,形成农村综合体的基础载体;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农村综合体持续发展支撑;加快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增强新农村综合体功能;着力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促进农村综合体社区建设;切实做好环境治理和保护,提高农村综合体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七)保障乡镇建设用地。一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二是认真清理空心村、工矿、砖瓦窑废弃地,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努力实现“城增村减”、集约利用土地,着力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三是认真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不断加大建设用地储备数量;四是加强拍卖集镇的国有土地,快速回拢资金建设基础设施。

(八)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到乡镇建房购房。在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统一建筑设计、统一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引导农村有条件的居民到乡镇或中心村自建住房。农村居民到小集镇建购住宅,对自愿退出旧宅基地进行整理复垦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补偿,奖补经费可从使用“城增村减”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产生的级差收益中列支;同时可享受政府对农村居民建房的各种补助政策。进镇经商、创业和投资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户,可享受建房住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扶持政策。

(九)创新房地产开发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集镇房地产市场,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乡镇开展房地产成片综合开发;支持乡镇商品住房消费,促进乡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对乡镇房地产开发建设相关规费,凡符合国家、省、州减免政策规定的给予减免。

(十)搭建融资平台。一是加快乡镇国有土地的开发力度,促使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将资金用于发展建设,来优化和提升集镇功能。二是引进民间资金参与建设,大胆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打破公共设施建设上的各种垄断,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条件和准入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无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实行有偿使用,积极引导农民、企业向集镇聚集,逐步建立起个人参与集镇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实现小集镇自我扩张、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十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透明规范的乡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对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融资、综合开发、滚动发展。引导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乡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体系,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将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产权“三权”作为农村抵押贷款融资抵押物,拓宽农民贷款融资渠道。完善住房按揭和抵押贷款的各项配套政策,开展农民和农民工住房贷款业务,为乡镇居民扩大消费提供融资便利。

(十二)创新管理体制。一是在理顺职能的基础上进行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集镇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二是健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督促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组建机构,落实专职人员,使其保持稳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现从随机管理到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理的转变,努力把乡镇建设成为干净整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是城市建设的补充,是地方乡镇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城镇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提高对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小城镇建设进程,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参考文献:

[1] 王克强、马祖琦、石忆邵.城市规划原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 张京祥\罗震东.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3]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建设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

乡镇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摘要:乡镇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乡镇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乡镇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对策

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城镇的基层企业,在推动我国乡镇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上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然而,由于乡镇企业自身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气息,使乡镇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种种问题,解决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关注度不够

乡镇企业的关注点是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的长久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的长远目标。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乡镇企业把更多的精力甚至是全部的精力放在企业本身的经济增长率和销售份额上,而忽视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主要的财务管理链条。试想,一个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低谷阶段时,会出现资金短缺、销售额下降等甚至面临倒闭的局面,此时的财务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明确企业的资金动向和运转情况,查漏补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短缺

首先,乡镇企业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影响,相应的管理人员不愿意走出城市到农村发展,同时,受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的制约,乡镇企业的财政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其次,由于乡镇企业缺乏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财政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不大。最后,乡镇企业家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财务管理权力的外移没有信心,对聘请的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心存芥蒂。以上的原因均导致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的人才短缺。

3.乡镇企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伴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经济往来支出越来越频繁,经济数目越来越大。而乡镇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资金往来出现混乱的局面。而一些小的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滥用职权,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定期的培训制度,对财务管理的相关管理知识梳理的不透彻,在实践中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不利于财务业务的开展和完善。

4.乡镇企业的资金短缺、流动性差

乡镇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农村。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缓慢性,是乡镇企业的资金短缺的原因之一,而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要求门槛相对较高是另一个原因。规模较小、生命周期较短的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困难,加之乡镇企业本身的信息不畅通,相应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少有合作伙伴,不利于乡镇企业产品的销售,致使乡镇企业的流动资金差。

二、乡镇企业财务管理的解决对策

1.确定财务管理在乡镇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乡镇企业家应该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的经营理念,提升财务管理在乡镇企业组织框架的地位。经济是国民发展的命脉,而财务管理规范化直接影响我国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充分说明确定财务管理在乡镇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的重要性。而乡镇企业家应该学会放权,把权力放到有才能、有发展的管理者手中,为乡镇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2.配备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乡镇企业应该不断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招聘专业性强、文化水平高、细心稳重的财务管理人员,为其提供长远的发展空间,保证其合理的薪酬。与此同时,乡镇企业为留住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主动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人员不同时期的心理动态,了解其对本专业领域的看法和需求,积极鼓励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逐渐改变传统的记账方式,建立便捷、准确的财务报表,节约时间和人力,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3.建立健全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忧患意识,主动对与企业合作的项目进行外部考察,确保企业资金投入的准确性。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把企业的资金用活,确保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同时,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定期进行统计和记录,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对于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在专业素养方面的技能和技巧;建立奖惩制度,对于积极表现并具有创新意识、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丰厚的奖金并嘉奖,在公司树立模范作用。同时,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比较敏感,对不遵守公司的相应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给予严厉的批评。科学的奖惩制度,可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从而推动我国乡镇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和健康的发展。

4.政府为乡镇企业提供融资扶持政策

乡镇企业的规模较小、且运作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无疑使乡镇企业融资出现困境。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出促进民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面对乡镇企业,政府应给与相应的融资扶持政策。建立专门的乡镇企业的扶持资金,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乡镇企业也应该不断开拓自己的融资渠道,鼓励职工融资,有利于提升乡镇企业的整体业绩。在贷款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做好记录,确保及时还款,为乡镇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誉记录,为以后的合作提供更好的的契机。政府应不断拓宽乡镇企业产品的宣传途径,让口碑好、产品优的乡镇企业走出农村,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更高广阔空间。

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解决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地方经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作为乡镇企业的领导者,应转变传统思想,引进先进的人才,更新陈旧的财务管理制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简单、易懂的财务报表制度。同时,乡镇企业的领导者应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科学的企业经营理念,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使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勇往直前,创造出更好的佳绩,促进我国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龙.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 时代经贸,2008(12):146-147.

[2]周琰.乡镇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0(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