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房产托管业务

房产托管业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房产托管业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房产托管业务范文第1篇

东方财富:与工商银行签署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东方财富(300059)公告,与工商银行签订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内容包括平台引流、资讯互通、零售金融产品销售合作、信用卡及消费信用贷款合作、基金代销业务合作、私人银行业务合作、证券业务合作、托管业务合作。

小商品城:控股子公司发生信用证逾期情况

小商品城(600415)公告,控股子公司贸易公司发生信用证逾期情况。目前贸易公司的5笔信用证业务1.745亿元,保证金3491万元,逾期1.096亿元,还有2笔将于明年1月15日到期,金额2991万元,保证金3000万元,业务经办人王某某提供了评估价为2605万元的房产抵押。王某某(系贸易公司股东、十三部经理)处于离境失联状态,贸易公司认为其涉嫌信用证诈骗并已报案,案件尚在侦查阶段。

房产托管业务范文第2篇

定金协议要谨慎

买卖二手房通常委托房产中介操作,其间会有大量协议、格式合同需要签署。由于条款复杂、专业程度高,一般大众很难理解。很多“定金协议”一旦发生违约,一方可被强制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承担定金损失外和对方的其他损失,如房价波动产生的全部差价损失。因此,在定金协议中可写明如双方就购房合同协商不成,卖方必须向买方退还定金,这项可加入购房合同主要条款,防止卖方收定金后抬高总价。此外,要注意的是见不到房东,不把定金或房款打入中介公司的公司账户甚至个人账户,中介公司很可能代收房款或定金后用于炒房、炒股,或长期拖延不付,甚至突然倒闭、主要管理者携款潜逃等。若要把定金交给中介公司,一定要明确是代收还是转交。如是代收,则中介公司应出具卖方委托书;如是转交,要在定金协议中约定几天内转交,未能按时转交的承担违约责任等。

避免签阴阳合同

不少买房者为了规避税收,降低房屋买卖成本,会签订两份价格不同的房屋买卖合同即阴阳合同,价格低的合同用于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实际执行价位高的合同。这样如房屋买卖过程中,一方想违约不履行合同,法院会判令用于避税的条款无效,双方仍按照实际成交价履约,地税局也明令规定此行为最高可罚款5倍。

另外,在签订二手房合同前,要核实房屋产权人是否都同意出售房屋,房屋产权证是否属实等。不要只看总价,还要看单价。有的二手房总价很便宜,但由于房龄长、面积小、得房率低等因素,每平米单价并不低。合同中要特别注意各种税费和其他费用的分摊方式,违约责任及违约金、免责等事宜,约定“解决争议方式、致使合同无效的情形,中介保证条款”等。

受限房屋不能买

受限房屋主要有三类:一是限售房,即有限制转让条件的市政配套商品房,主要是动迁安置房;二是处于司法查封状态的房屋;三是存在法律纠纷及产权人不明晰的房屋。以限售房为例,根据有关规定,在取得房地产权证后的5年内,不得转让。即使买方已实际入住,房地产登记部门也不予办理产权过户。因此,要掌握三个原则:一是只有动迁或预购协议,未办理产权证的房屋不买;二是有产权证的房屋要审核是否有“5年内限制交易”的条款;三是对价格明显低于周边房价房屋及新的动迁小区的房屋更要谨慎购买。

采用资金银行托管模式

在目前的二手房交易过程中,除了买卖双方自行划款外,还可采取资金监管和资金托管这两种方式。银行托管是部分银行开设的二手房资金监管业务。在买卖合同签约完毕后,买卖双方到银行通过开设买方账户或卖方账户,买方将首付款或全款打入账户,银行对资金进行冻结,其他人员均不得动用,最后根据买卖双方约定条件,给予放款。这是目前保证资金安全的最佳模式。

合理确定购房起始时间

根据有关规定,个人购买住房未超过5年的商品房要征收5%营业税。个人购房的起始日期以《房地产证》或契税完税凭证上注明的日期为准。通常买卖合同签订时间要早于房地产证制作完成时间。假设卖方购房超过5年,但房产登记时间不足5年,可到房产登记部门经确认后,将签订合同日期变成房产证上的“注明的日期”,从而节省原先需要缴纳的5%营业税。

房产托管业务范文第3篇

伴随着“8号文”的出台,各种分析评论、应对策略也纷至沓来。然而我们认为,如果仍像以往一样仅针对监管政策而应变,实际上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品种单一、资产管理技术薄弱的局面。在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经历过粗放式增长而进入到徘徊期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更长远的视角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进行讨论。

什么是资产管理产业链

资产管理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且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人们进行储蓄就是最基本的资产管理行为,这也是人们普遍具备的最朴素的资产管理意识。我们可将资产管理分为“自主管理”和“委托管理”两大类。自主管理是指人们通过自身技能、知识及占有信息,管理并运用财产以期望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的行为。人们进行储蓄、投资房产、买卖股票和债券、购买金条及收藏艺术品等行为均属于这一范畴;委托管理则是指人们将自有财产委托具备专业投资技能和丰富投资经验的机构进行管理和运用的行为。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财富在日益增加;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在逐渐细化,专业的委托资产管理机构快速发展;伴随着劳动力对工作时间外闲暇时间要求的提高,人们自主管理的时间和精力在减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进行自主管理的意愿逐渐减弱,自主管理的效用日益下降;而委托管理方式在资产管理中的地位则显著提升。理论上,委托管理方式的确可以拓宽投资渠道,更充分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提升投资回报率;与自主管理方式相比,属于更高级、更有效的资产管理方式。我们在本文中的讨论也都是针对委托资产管理这一方式展开的。

若将资产管理业务整体视作一条产业链,那么在这一链条中存在四个重要的主体,分别是管理人、销售商、客户及中介商。

管理人是资产管理产品的提供商,承担着产品研发及管理运作的职能。管理人可以根据其擅长及允许使用的投资工具、目标客户资产规模、风险收益偏好、期限偏好等,开发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资产管理产品。例如,富人及巨富阶层具有客户数量少、单笔委托资产金额大的特点,因此管理人针对该阶层提供的资产管理产品多以定制类、个性化并辅以多元化衍生服务为主;中低收入阶层具有客户数量多、单笔委托资产金额小的特点,因此管理人主要向该阶层客户提供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产品。综合实力较强的管理人,可以提供覆盖所有客户阶层、所有风险偏好以及各类投资工具的产品;而专业化的管理人,则可能仅就特定客户阶层、特定风险收益偏好及特定投资工具提品。

销售商的主要功能是接受管理人的委托,借助销售商自身的销售网络和营销技能,向客户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销售商和管理人可能是同一主体,也可能是不同主体。管理人委托非同一主体的销售商代为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销售费,同时需要承担较高的委托成本。若管理人倾力搭建自身销售网络,特别是全国性质的,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本,这并不是所有管理人都有能力承担的。因此,尽管管理人都更乐于进行自我销售,但从现实出发,区域性质的自我销售较容易达成,全国性质的自我销售很难实现。

客户是资产管理产品的消费者,是委托资产的提供方。处于不同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知识技能、具备不同性格特征的客户群体,对资产管理产品的需求都不尽相同。对于客户群体的辨识和区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通过定位某一类客户群体而推出专属产品较为困难。在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初级阶段,管理人通常仅通过资产规模来辨识客户,同时先推出产品而后寻找客户的方式较为常见。另与一般消费产业不同,管理人、销售商在与客户交往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迎合客户需求,而应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引导,令客户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

资产管理领域的中介商包括经纪商、托管人和评级机构等。经纪商包括证券经纪、期货经纪等,主要为投资工具的交易提供服务;托管人包括具备托管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主要提供资金保管、资金清算及估值等服务;评级机构既包括针对资产管理产品和管理人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的评级机构,目的是为客户选择适合的产品和管理人提供技术支持,也包括对各种投资工具进行评价的评级机构,目的是为管理人投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若评级机构独立于管理人和客户,我们称之为“第三方评级机构”,其评级结果有效性和独立性会更好一些。

在一个有效的资产管理市场中,资产管理产品种类丰富、定位清晰、风险收益匹配得当;管理人、销售商、中介商专业界限明确、竞争适度、主动创新意识较强;客户理智、文明,主流媒体客观、公正,监管机构张弛有道。与之相比,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商业银行在产业链中的角色

商业银行在整个资产管理产业链中承担着管理人、销售商及中介商等多重角色,是这一产业链中最容易通过内部联动、整体布局获得综合效益的主体。

商业银行的管理人角色

与销售商、中介商等角色相比,商业银行作为管理人的角色最容易遭遇激烈的竞争。除商业银行外,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含公募和私募)、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外资资产管理机构都在奋力争夺客户资源。从中国目前的格局看,管理人这一领域已经从21世纪初基金公司“一枝独秀”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受益于宽松的监管环境,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也在迅速膨胀,成为管理人中一股新兴的力量。

在众多管理人中,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都较为突出。传统信贷业务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为商业银行进行债权类投资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特色。在这方面,能与商业银行媲美的仅有基金公司,其擅长做权益类的投资运作,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投资范围宽泛却缺乏经营特色。另外,因商业银行兼具销售商、托管人的角色,因此在销售、托管本机构产品时,委托成本较低。

然而,作为管理人,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首先,在进行债权类投资时,商业银行主要使用期限错配的管理技术,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流动性问题日益突显;加之近年来期限错配技术在投融资业务中被广泛运用,这无疑给体量巨大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流动性管理雪上加霜。其次,游离于传统的直接、间接融资渠道外,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进行的债权类投资,为经济政策的实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增添了难度,容易受到监管机构的狙击;而为了规避监管,更多结构复杂臃肿的异型产品登上资产管理舞台。这些异型产品的生命力非常脆弱,监管敏感性强且缺乏技术含量,如果商业银行将全部资产管理资源都用于开发该类型产品,非常容易在未来日趋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最后,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商业银行现存的资产管理产品相对于传统的存款类产品的竞争力会大幅减弱,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是否是“昙花一现”,完全取决于未来的战略定位。

商业银行的销售商角色

尽管自2007年起凭借地域优势兴起了一批第三方理财机构,如上海地区的诺亚财富、深圳地区的启元财富等,但商业银行仍以无可比拟的网点和人员优势占据着销售冠军宝座。尽管这一因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积淀而产生的资产管理产品销售优势地位不易被动摇,但商业银行若要始终保持这一绝对优势地位,则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涵。

资产管理产品销售的层次由低至高分别为:正确销售,即将其所代表管理人的产品向客户介绍和解释清楚,不存在过度宣传、消极宣传的行为。量体裁衣,即根据客户对风险、收益以及流动性的基本要求,为适合的客户推介适合的产品。全面规划,既根据客户的经济状况、家庭情况、职业规划、健康情况及税负情况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客户提供长期的、全面的资产管理规划。能为客户提供全面规划服务的销售商会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也会为管理人积累宝贵的客户特征资料。商业银行的销售角色和管理角色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必须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然而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销售服务仍停留在“正确销售”这一层面,未来仍需努力。

商业银行的中介商角色

商业银行可以承担托管人、评级机构等中介角色。托管人的出现,最初是为了保护客户委托资金的安全,但随着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托管人的内涵也日趋丰富起来,包括资金清算、核算以及资产估值等等。商业银行的托管人角色是具有排他性的,除商业银行外,其他机构暂不具备这样的资格。

对资产管理产品进行跟踪与评价,有助于更好地营销客户,有助于为管理人提供自我评判依据。然而,商业银行这一角色是缺失的,暂未成为完整的资产管理跟踪与评价体系。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商业银行的管理人角色、销售商角色和中介商角色,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其他机构望尘莫及。在这样巨大的天然优势下,商业银行应为其他机构作出表率,带领资产管理业务朝着健康、有序、规范的方向前行。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建议

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宏观层面,经济发展状况、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人口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的稳定程度都会影响,甚至改变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轨迹。微观层面,从业人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与道德修养、资产管理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的飞跃以及商业银行管理者制定的发展战略会影响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速度。宏观层面的影响因子,如监管机构的干预程度、混业经营的步伐、利率市场化的程度、投资品种的丰富性等等,是作为个体的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更多地,商业银行可以从微观层面,在现状下,对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建议,并对宏观因素的变化进行预判,适时调整规划,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人才培养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如果想做大作强,必须在投研团队建设、销售团队建设、运营支持团队建设方面下功夫。

培育优秀且稳定的投研团队。作为管理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应拥有一支完备的投研队伍。投资与研究团队需要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长期的跟踪和判断,对大类资产(如权益、债权、贵金属等)的价格走势和风险特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界定,对资产定价方法进行持续地研究和优化,对投资策略进行有效地制定和修正,对投资结果进行阶段性地总结和回顾等。对这支队伍的培育和建设速度决定了商业银行未来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速度和核心竞争力。我们不能简单的以资产管理机构投研团队的人数来评价其优劣,而应看这支队伍中研究人员和投资人员的配置比例是否与其管理的资产模式相适应,以及这只队伍中是否具有领军人物。

建立专业化的营销团队。作为销售商,商业银行销售部门应拥有一支独立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营销团队。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应根据客户的经济状况、流动性需求、期望投资回报率、风险承受能力、文化程度及健康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客户制定投资计划或推介产品。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资产管理服务营销人员的理论培训,提高营销人员准入门槛,建立一支具备科学营销意识的专业化营销团队。

建立强大的运营支持团队。运营支持服务包括资金清算、会计核算、内部控制、法律合规及系统开发人等。一支敬业、忠诚的运营支持团队,对业务的发展会起到无法量化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运营支持团队人员流动性高、工作拖沓懒散,则会对业务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薪酬制度、精神奖励、职业规划等充分调动和加强运营支持团队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战略定位

拥有长远发展战略并走在资产管理领域前列的商业银行一定热衷于创新和变革,而目光短浅的商业银行只会一味的跟随和模仿。先认清未来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方向并主动改革的商业银行,会在第一时间获得长期收益。因此,战略定位很重要。

综合性或者专业化。如果要做综合性的资产管理龙头,商业银行就需要在产品开发、销售、托管等业务领域齐头并进发展,并且可以通过参股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主动拓宽资产管理的投资领域。如果要做专业化的机构,商业银行则需要结合自身的人员与技术优势,重点发展某一特定业务或产品。

房产托管业务范文第4篇

11月29日,牵头筹办煤炭银行的金犇投资官网被黑,与此同时,“中国煤炭银行”的官网亦被黑客攻击。这让煤炭银行的组建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就在一个月前,金犇投资官网《热烈祝贺中国煤炭银行设立》,并高调宣称“正上报国务院、银监会和相关监管部门审批”,并声称神华集团、山西煤销集团、山煤国际、晋煤集团、阳煤集团等15家大型煤企,亦参与发起设立煤炭银行。

但上述煤企对此事予以否认。神华集团董秘王晓林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对此事不知情;山西煤销集团高层称,煤销集团已经参股晋商银行,无意参股其他银行;山西阳煤集团、晋煤集团等也先后澄清公告,称未参与“中国煤炭银行”筹建。

记者先后向山西省煤炭厅、山西省金融办、山西银监局人士求证,均未能证实,山西省政府、银监会等相关部门至今尚未出面表态。

神秘的牵头人

“开银行最重要的是靠谱,没成立先造势,这不是银行的风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资深煤炭研究人士对金犇投资的高调并不认同。

煤炭银行的股东们身份成谜,牵头的金犇投资同样让人有雾里看花之感。

金犇投资的主要业务是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分散股权托管业务。金犇投资更像是多家创投和风投组成的“影子公司”,是通过股权改造的方式控制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但金犇投资内部人士对此否认。

金犇投资官网显示,2012年,Alios BioPharma等三家公司注资设立金犇投资,Alios BioPharma是一家生物技术企业,主要开发创新药物进行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另两家出资公司未公开身份,仅透露为基金和投资公司。

据金犇投资官网信息,2006年,Alios BioPharma和中国天然投资控股集团(08250.HK,下称天然投资)签署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然投资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以煤炭、金属矿山等资源性项目为投资重点,主要业务为制造及销售药品、提供广告及公关服务、研究与开发、物业投资及投资控股。

天然投资还规划在新疆投资数十亿元收购、扩建多个煤炭生产基地,并进行煤化工和煤电项目投资。

天然投资的主要股东包括,保利集团旗下的保利投资有限公司和美国著名的投资基金PEM GROUP。保利集团公司是大型央企,PEM GROUP在中国的投资业务包括高速公路、发电厂、投资担保、物流、煤矿与金属矿山等。

万亿画饼

“把银行建在产业链上,是煤炭银行提出的宏大目标。”金犇投资产业研究部人士表示,煤炭一直是其重点关注对象之一,一直在等待国内相关金融改革政策。2013年终于时机成熟,7月初,金融“国十条”出炉,明确表态支持民资设立银行,诸多企业提出设立民营银行,中国煤炭银行的筹备规模最大。

前述金犇投资人士透露,煤炭银行的注册资金在10亿元以上,以后规模会超过万亿,涵盖所有的中国煤炭企业,金犇投资还计划将钢铁企业纳入,“现在国内钢铁行业不景气,贷款困难,煤炭银行可能会提供些帮助”。

按照金犇投资内部人士的说法,煤炭银行还兼具投行功能,为海外并购服务,力图打造信息、利益共享的煤企联合体,甚至可以以煤炭银行为平台运作,统一步调,共同进退。

金犇投资内部人士说,煤炭进出口最为关键问题就是国家之间的汇率问题,煤炭银行未来会有专业机构负责应对,“国家之间的汇率操纵需要实力,也需要煤炭企业之间的协调动作。”

煤炭银行还设计了三种基金,提出“以煤养老”的理念,认为有日渐稀缺的煤炭资源做后盾,投资煤化工比投资房产更能保值增值。

资深煤炭分析师卢纲对此颇为质疑:“化工行业都是周期性的,怎么可能有长期稳定收益呢?”

对于外界诟病的投资方向单一问题,金犇投资人士则说有足够金融手段对冲,类似于期货套保,可用外汇和煤炭资源形成安全边界。

“不靠谱”

黑客事件发生后,金犇投资内部人士表示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并否认了黑客对其“做多动力煤”的指控,至于参与煤炭银行的一些煤炭企业进行的套保业务为正常业务,与做多市场无关。

上述突发事件影响了煤炭银行筹备的走向。金犇投资声称,目前已经在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交接,相关资料在一周内将移交给政府方面,金犇投资从台前逐步转向幕后,将来由地方政府接盘,选择合适的企业牵头做下去。“目前是山西省,另外其他地方政府可能也会对本地区的煤炭企业做一些引导工作。”前述人士说。

但这一说法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正面回应。

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师曾浩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分析,山西煤炭企业2013年效益不好,煤炭盈利能力变差,国有商业银行不愿贷款给煤炭企业,煤炭企业会有积极性去参与。另一方面,山西地方政府一贯乐于促成企业抱团,比如之前促进煤电一体化和山西企业联合定价。

但也有业内人士不看好煤炭银行的成立。资深煤炭分析师卢纲直言煤炭银行“不靠谱”,“背景和动机不详,融资过程复杂,投资人理不出头绪”。他认为,煤炭企业当务之急是降低成本、保证安全,提高主业核心竞争力,成立煤炭银行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有关人士也在质疑行业建立银行的必要性。他表示,行业本身就是多元化的,银行也不可能仅服务于一个行业,这有违现在的发展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煤炭资深研究人士也认为,煤炭银行作为专业银行仅服务于某行业,规模和发展有限,存在价值不大。最初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都是专业化的,后来都转向通用化。

另一煤炭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如果煤炭银行真的旨在以银行为纽带形成企业联合,未来其成为一家“超级煤炭企业”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中国煤炭市场目前就是走向集中的趋势。

房产托管业务范文第5篇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存在的潜在风险

总体看,我国金融形势是良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影响下,我国金融存在不少潜在风险因素,特别是杠杆风险和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金融部门杠杆率持续增高

近几年,我国银行业资产快速扩张、杠杆率不断提升。银行业天生具有增加杠杆的动机,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自于表内外资产端和负债端的息差收入,在目前息差收窄的情况下,银行业具有扩大资产和负债端规模内在冲动。在银行业资本金微幅增长条件下,总资产的快速膨胀主要来自于负债规模的大幅扩张。据英国《金融时报》数据,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资产(不含影子银行)总规模已达33万亿美元,相比之下,欧洲是31万亿美元,美国是16万亿美元,日本只有7万亿美元。按照资产权益比(总资产和实收资本之比)的杠杆率衡量标准,我国银行业的这一比例从2007年时的30倍左右,一路飙升到了当前的接近50倍,而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比例从未超过20倍,日本、韩国也基本维持在30倍以下。

近几年银行主动负债行为在急剧增加,绕开监管的银行同业业务、表内外理财业务大幅扩张,成为银行主动负债的重要途径。银行表内,同业存单成主力。由于同业存单被当成应付债券来处理,并没有纳入到银行同业负债的考核监管中,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成为银行主动加杠杆的主要方式。同业存单发行从2013年底的340亿元发展到2016年底的6.3万亿元的规模,暴涨185倍。银行表外,理财扩张迅猛。根据三月中债登托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杠杆率飙升至2.34,创下2016年以来的最高点。由此可见,不管是表内还是表外银行业资产规模都在持续增长,这也充分说明当前金融机构仍在大力加杠杆。过高的杠杆率不但容易引发金融泡沫,导致金融利润率虚高,而且吞噬实体经济资本,最终使经济风险向金融系统转移。

金融部门潜在脆弱性增强

在经济增速不断下行的背景下,受风险攀升、息差收窄、监管趋严等因素综合影响,银行业盈利能力下降,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攀升,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不容忽视。根据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较年初增加2379亿元,同比减少1939亿元;不良贷款率1.74%,较2015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19个季度上升,表明不良资产增速有所减缓。除此之外,2016年债券违约暴增。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108只债券发生违约,涉及债券余额达到542.74亿元。其中,仅2016年全年就有79只债券发生违约,违约规模为403.24亿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243.48%和160.83%。在资产增长同时,银行的盈利能力在下降。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将与2016年基本持平或略高。标普预计,受信贷损失增加拖累,2017年银行业平均资产回报率将从2016年的0.9%~1%降至0.8%以下。

虽然目前的不良贷款率不会导致银行系统金融风险,但商业银行承担了大量产能过剩行业、僵尸企业和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这些都将是不良贷款主要增长点,一旦引发债务问题,将引爆银行的坏账问题,可能成为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影子银行”风险值得关注

近年来,受利益驱动和市场需求,出现了各种围绕监管套利的金融创新,产生了大量规避监管的“影子银行”业务。近半个世纪的金融危机史表明,影子银行业务的过度扩张往往是发生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中国“影子银行”中占比最大的资管业务规模不断大幅扩张。据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表外理财的规模达到26万亿人民币,非银金融机构的资管和投顾规模(扣除通道业务),估计接近30万亿元。WIND稻菹允荆截至2016年6月末,中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已近100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26.3万亿元、信托17.3万亿元、券商资管15万亿元、保险资管12.6万亿元、公募基金7.9万亿元、基金子公司专户11万亿元、私募基金5.6万亿元;而其中扣除纯通道业务,主动实际管理规模大约有50万亿~60万亿元,也就是说,有接近一半都是通道的重复统计。而穆迪测算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影子银行规模与此接近,约为58万亿元,其中理财产品为21.6万亿元、委托贷款10.9万亿元。其次,银行业同业业务也是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幅攀升。目前同业存单余额已增至人民币7.6万亿元,为2016年同期的两倍。

快速扩张的影子银行业务不仅面临着流动性错配、投资杠杆和证券借贷业务风险等结构性问题,相关脆弱性可能通过金融市场波动等渠道传导,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而且低估了货币总量,导致货币传导机制不畅,使得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由于同业非标业务不需要缴纳准备金,又能不断在金融机构之间创造杠杆、创造货币,银行间、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间借贷、加杠杆创造的货币没有被统计进入M2中,M2低估了货币总量。所以尽管近几年M2增速比较低,但金融机构内部创造的货币量却失去控制式地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M2达到155万亿元,而同期银行总负债高达230万亿元,超过GDP的三倍,所反映的货币超发远比广义货币M2所显示的要多得多。由此可见,银行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已大大超过经济增速,表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应已经衰减到“不经济”的地步,也就是货币信贷拉动GDP的效果非常微小,但付出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对价却越来越高。金融机构内部创造的货币量失控增长,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积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不通畅,大量流动性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导致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弃实投虚”,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被侵蚀,加剧了实体经济困境。

类金融机构风险上升

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为代表的类金融机构,其客户主要是许多中小微企业、涉农企业及个人消费金融,属于金融业的弱势群体、低端客户,天然存在着极大的金融风险。

小贷和担保公司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弱,在经历了前期蓬勃发展的高涨期,在当前经济下行背景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行业寒冬。大量公司退出,行业规模持续缩水,小贷公司不良率、担保行业代偿率持续上升,导致区域金融风险加剧。2016年末国内小额贷款公司的机构8673家,较2015年末减少237家;贷款余额9273亿元,较2015年末减少131亿元,延续了自2014年以来贷款余额不增反减的态势。小贷公司各项统计指标和2015年末相比均有明显的下滑,每家公司平均贷款余额仅为1.07亿元。不良率持续上升,多数省份小贷行业不良率都在5%以上,部分省份甚至高达10%,金融风险日益加大。尤其是当前受经济下行影响以及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冲击,生存压力日益加大,一些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存在超范围经营、变相非法揽储、高息放贷、担保形式单一及手续不完善等违规违法经营现象,不仅加大了自身风险,更扰乱了金融秩序,如果不加以有效监管,将引发区域金融风险的发生。

房地产泡沫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高涨,房价严重脱离国情、超出居民购买能力,较高的盈利能力与财富积累能力诱导大量实体经济资本涌向房地产。主要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均远超同期GDP名义增速。海通证券研究所根据WIND百城住房均价数据测算,中国的房产总市值在2014年超过了美国,但中国的经济总量毕竟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这意味着本轮房价上涨没有经济的支撑,而是货币超发导致的泡沫现象。从占用的金融资源来看,据统计,房地产开发大致有约65%左右的资金是依赖于银行体系的,明显超过40%的国际通行标准。2016年国有四大行超过60%的新增贷款流向房地产领域,目前占有信贷资源前三位的分别是房地产、建筑业和钢铁产业,这些都是和房地产繁荣泡沫有关。同时大量的银行表外融资也大多对接地产和基建,大量资金的涌入,进一步推升了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价格高涨吸走大量金融资源,导致实体经济的“失血”和“空心化”;同时随着房价上涨,土地、租金、物流、人工成本都会上升,直接抬高了实体经济生产成本,挤压了实体经济发展空间,进而还将在购买力平价之下给汇率带来压力。一旦未来房地产资产大幅缩水,可能导致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暴露、金融部门坏账率率大幅走高,而且土地价格下降也将对地方政府产生财政压力,减弱地方政府的还款能力。因此,房地产泡沫的膨胀,不仅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被侵蚀,加剧了实体经济困境,可能成为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互联网金融风险凸显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对传统金融革命性冲击和颠覆中呈现爆发式增长,而相应的监管大大滞后于其发展的步伐,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是伴随着交易量膨胀和行业规模扩大,各种问题平台也一路走高。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5877家,正常运营平台数量2448家,比2015年底减少985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3429家,涉及金额2443.26亿元,2016年跑路平台421家。近期一些非法集资平台跑路引发的全国性风险事件频发,涉众广,涉案金额巨大,不仅严重破坏了金融秩序、扰乱了金融市场,加剧了金融脱实向虚,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资本外流值得警惕

2014年以来,美元回归强势格局的可能性上升,人民币贬值压力不断增加,中国资本流出也日趋严重,外汇储备余额由升转降。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在两年内缩减了25%,降至3万亿美元。虽然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随着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货币利率稳步上升,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资金流出压力有所缓解,但外汇储备仍比2016年年末有所下降。尽管我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但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仍在继续,表明净资本外流仍将持续。从外汇资产对应的货币发行量来看,2016年末M2高达155万亿,但外汇资产只有23万亿,货币“含金量”只有15%,仅相当于2004年以前的水平,而当时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还在8.3,@也意味着人民币有进一步贬值的压力,可能加剧资本流出。从新兴市场的角度看,过去的危机爆发都与外汇储备不足有关。

人民币贬值、资本外逃会增加我国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削弱经济增长潜力,动摇投资者信心。一是人民币贬值和大规模资本流出,不仅使得资本不能被直接利用,阻碍经济持续发展;而且外汇占款的减少对M2产生紧缩效应,将加剧紧缩局面,削弱政策实施效果;二是人民币贬值将抬高中国对外投资成本,加重外债负担,削弱我国偿债能力;三是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强化,中国跨境资本将进一步外流,不仅将加剧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局面,还将会冲击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价格,破坏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宏观层面的稳定。因此,当前为了确保金融安全,稳定汇率和保外储的重要性已经空前上升。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下行周期、杠杆率大幅度上升,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空间收窄的困境,宏观调控政策一直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当前稳增长压力有所降低,而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金融安全就更加紧迫,政策重点应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统筹施策,有序去杠杆

增加的杠杆往往是金融泡沫的体现,如果不能流入实体经济,只在金融体系中打转,就形成了泡沫。去杠杆就必须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就必然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把握节奏,有序去杠杆。要统筹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寻找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的政策平衡点,实施中性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既要避免杠杆率上升过快而引发债务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泡沫,又要防止避免暴力去杠杆和缩表导致“债务―通缩”风险诱发系统性风险,避免过快压缩信贷和投资可能引发的对经济增长的损害;又应从宏观政策和监管上保持对金融机构去杠杆的压力,防止道德风险,促使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

加强监管,促使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

我国金融领域的市场化、创新化、网络化、数字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众多挑战。金融体系的周期波动和跨市场风险传播效应显著加大,这对现行各管一方的部门分割监管体制带来重大挑战。

随着金融创新产品逐步丰富,影子银行、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各类地方性资产交易平台的迅速崛起,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混业化经营趋势不断加强,股市、债市、汇市、期货等不同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显著增强,金融风险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对以机构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挑战。当前的监管体制已不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监管空白、监管重叠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突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与金融监管缺乏政策协同性,导致金融部门缺乏对系统性风险的整体评估、协调与有效应对。因此,必须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

首先,改革监管体制,完善监管体系。一是尽快实现金融监管责任和行业发展责任的分离,监管部门专注金融监管,行业发展的责任应该由政府部门来承担,从而确保监管的专业性、独立性、权威性。二是强化功能监管,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防止监管空白、监管套利和过高的杠杆。三是构建金融“大数据”监管体系,实现动态、协同监管。

其次,加强资管市场监管,防止资金借道脱实向虚,其核心就是要把资产管理业务回归真正的信托本质。一是统一资产管理类业务的监管标准,避免因监管标准差异进行监管套利;二是进一步强化日常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防范流动性错配风险。三是按照信托法要求规范受托委托行为;同时要打破刚性兑付,强化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四是强化信息披露和监管报告要求,确保信息报送的质量和频率,充分披露资管产品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及其管理措施。

第三,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鼓励成立自律性行业协会,发挥其业务指导和管理作用;加大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以及变相高利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体系安全。

规范发展普惠金融,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是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实现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常态化。放宽民营银行准入,鼓励和扶持旨在服务中下阶层人群、小微企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成长,优化金融结构,增加竞争,提高金融业的效率。二是大力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信托等,合理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权益融资的比例。三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金融法规制度体系,完善监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交易系统、支付清算、会计准则、信用评价标准、对外数据接口等的统一。加快建设中央金融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金融数据的集中化处理,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确保金融信息、网络的安全。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