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生命的概念

有生命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生命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第1篇

为什么?因为如果能探测到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特别是有不同于地球生命形态的生命存在,则关于“生命是否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的科学争论就可尘埃落定,人类从此不再孤单。不仅如此,它还会大大加深我们对生命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进而大大提高地球上生命的素质。

这又是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为什么,先要说清楚生命形态问题。地球上的生命,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都是固体和液体的结合体,它们都是用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螺旋形大分子贮存和复制信息,用RNA(核糖核酸)将L型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人们设想,虽然组成地外生命的元素会与地球生命大同小异,但可能有气体的、液体的、固体的或气液固体结合的不同生命形态;它们或许不拥有DNA和RNA,或拥有不同的DNA和RNA;它们或许利用另一类氨基酸――D型氨基酸,甚至氨基酸以外的物质制造蛋白质;还有千奇百怪的形体、生活方式和分子生物学形态等等。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如果有不同形态的生命作比较,人类可以更透彻地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机制,从而研究出最好的动植物生长剂、除虫剂,大大提高农牧渔业的质量和产量,为人类提供更好的食物,以及最大限度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消除人类对自身心理、生理和病理认识上的盲点,了解思想意识的本质,精神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等,这不仅可能制造出各种对症的药物,大大减少疾病对人类的折磨,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心理和生理犯罪的发生。

必须指出,地外生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发展有高级文明的智慧生物(外星人),也包括可以自我复制的单细胞和有机分子(低级生命)。因此, 地外生命探测,既包括外星人探测,也包括低级生命探测。但本文只讨论地外低级生命探测。

还必须指出,所谓“地外”,也是一个广阔的概念,既包括地球以外的太阳系空间,也包括太阳系以外广袤的宇宙空间。我们知道,恒星是一个以氢、氦为主的炽热的气体火球,其中心进行着激烈的氢、氦核聚合反应,在那里不可能有生命诞生和发展,生命繁衍的场所只能是行星和卫星类天体。我们又知道,对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才刚刚起步,虽然已发现二三十颗行星的踪迹,但“有鼻子有眼”的太阳系外行星,一个也没有落实下来,更谈不上其上的生命了。因此,目前的地外低级生命探测行动止于太阳系,但这并不降低地外生命探测的深远意义。

探测地外低级生命,只能是人类的单向行动,因为它们不能主动向人类发送信息。同时,它们对人类探测信号的响应,也只能是很细微的,坐在地球上 的“秀才”难以探知它们。航天技术为探测地外低级生命创造了条件,“秀才”们可以发射探测器飞近目标行星和它们的卫星进行探测,也可以让探测器在目标天体上着陆进行探测,甚至可以乘飞船到目标天体上进行实地考察。

早在1976年,美国发射的两个“海盗”号探测器,就分别放出着陆器,在火星表面上进行了多项生命探测实验,包括用摄像机观察着陆器周围的生物形体,在1.5米范围内,分辨率达几毫米;用机械手抓取土壤样品,分析火星土壤的成份,检验是否存在有机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成实验,检验是否有植物因光合作用而放出氧气;在火星土壤中加营养液,检验是否有进行新陈代谢的细胞存在;进行气体交换实验,即将火星土壤放入培养液中,然后分析其中氢、氮、氧、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成份的变化,检验是否有进行呼吸活动的微生物。可惜,各项检验均不能证实火星上有生命存在。

我们知道,液态水是生命诞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地外行星和卫星上,只要有液态水(包括与其近似的物质)存在,就可能有生命在发展,或正在孕育着生命。即使现在没有液态水,而曾经有过,则也可能有生命的化石等痕迹存在。因此,探测地外行星和卫星上是否有液态水,或是否曾经有过液态水,是探测地外生命的重要内容。

在太阳系,地球的卫星――月球从未有过液态水,因而不会有生命。除地球之外的8大行星,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温度很高,没有水,是个干旱的世界;冥王星离太阳太远,温度很低,不可能有液态水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为液体球,表面为水或液氢等,但它们巨大的质量、稠密的大气、巨大的气压,使目前的航天器还无法深入其中进行探测,是否有生命存在尚无法断定。在它们的一些卫星上则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70年代科学家们根据先驱者10、先驱者11、旅行者1和旅行者2号4个探测器,在20世纪对它们的走马观花式的探测,推测木星的4颗大卫星(木卫一到木卫四)的冰层下可能有液态水,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表面可能有液氮等。经过伽利略号探测器在90年代对木星系统的探测,找到木卫二的冰层下有水的证据。正在奔向土星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到时将放出子探测器惠更斯号到土卫六上进行实地考察,以揭示土卫六的生命之谜。

目前,人们对地外生命探测的兴趣集中在火星,特别自1996年8月,美国航宇局科学家公布在来自火星的一块陨石(ALH84001)中发现原始生命化石以后,已先后有“火星全球勘测者”、“火星开拓者”和“火星奥德赛”等探测器成功地飞向火星,或者绕火星飞行,或者降落在火星表面上进行探测。迄今已获得一些火星上有水或曾经有水的可喜资料。

根据“火星全球勘测者”拍摄的照片,已绘制出火星表面图,在表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奥林匹斯山等多处高山的上空有云块。在相隔1火星年(687天)拍摄的火星北极极冠照片上,可以看到其上的水冰冰层有细微的变化。在其它一些照片上,多处显示出曾经有水流动的地形。目前,科学家已普遍认为,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水,火星表面图上的等高线痕迹,很可能就是过去海岸线的踪迹 。过去的那些水,逃入太空的可能性很小,它们应该是潜入了地下。最近的探测,确实已发现在冰冻的火星地表下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甚至在夏天的赤道带表面也有液态水存在。

“火星全球勘测者”上的磁强计,探测到火星南半球有磁场。在地球上,磁场使磁菌死后留下一串串念珠状的磁铁矿粒子。正是在那块ALH84001陨石上发现有这种磁铁矿结晶微粒,这证明火星上曾经有过低级生命在发展。一些科学家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在火星地表下的液态水中,目前仍然有低级生命存在。火星表面的红褐色是氧化物形成的,所以火星表面上有大量的氧化物,如果地表下还有还原物的话,还原物与氧化物之间就会有电子交换,通过这种化学反应,可以合成细菌。这些细菌不需要阳光,利用还原物与氧化物之间电子交换的能量,吸收火星上大量存在的二氧化碳或甲烷,合成氨基酸等生物体所需要的物质。

如果火星上真的有生命,除了“海盗”号探测器使用的那些方法,以及人上火星实地考察外,还有其它探测地外低级生命的方法吗?

科学家已设想了许多探测地外生命的方法,并研制出一些仪器设备。现举例如下。

细菌探测器。航天器携带的这种探测器在行星表面上软着陆后,向地面伸出一支真空管,这根管子的顶端非常脆弱,一触及地面就会破裂。与此同时,地面上的土壤就会被吸入真空管中,这些被吸入的土壤就是生命检测实验的样品。将这些样品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细菌培养液中,如果土壤样品中有细菌,它们就会在培养液中迅速生长繁殖。由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培养液就会变浑浊,它的酸碱度(PH值)也会发生变化。用光束和光电管测出浊度,用PH电测装置测出PH值,就可知道该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这种装置是由沃尔夫・维斯尼克教授领导研 制的,所以又叫“沃尔夫行星取样装置”。

放射性同位素生化探测器。航天器携带这种探测器在行星表面着陆后,它会立即朝不同方向伸出三根数米长的粘性绳索。几分钟后,这些绳索按设计程序缩回,并将粘在绳索上的灰尘、土壤作为实验样品分别放入各种培养液中,其中一些培养液加有放射性同位素C14。如果实验样品中有微生物或别的什么生化实体,它们会因新陈代谢而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沾染放射性。将这些气体引入测量仪器,测量出它的放射性,就可知道该行星上是否有微生物存在。这种装置又叫“格列弗”。非常有趣,这种装置获取实验样品的方法,非常类似穿山甲伸出又长又粘的舌头诱食蚂蚁的行为。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中医学以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而且亦是其外在一切的总体表现的总称,现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及一切的外在表现都总归为神的范畴[1]。中医学对神概念的完善源于对生命的意识,神是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不和分割的。因此,认识“神”的内涵,对理解中医学又更深层的意义。

1 神之所生

从文字发生学角度来看,“神”由“申”字演化而来[2],许慎在《说文解字?示部》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表达了神是和天地有关 ,与万物有关的概念。徐灏在《说文解字笺》中说:“天地和万物,物有主之者曰神。”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保留“神”神秘莫测以及万物之主含义的同时,又赋予其主宰并反映生命活动,解释生命现象和疾病发生的内涵,由此产生了中医学“神”的概念。

中医学以生命活动中男女二者生殖之精结合的完成来描述神的产生,神是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互作用而来的。《灵枢?本神》究其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说:“以母为基,以父为?J;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所言为父母作为根基与卫外功用,失去了神气的就会死亡,获得神气的才能有生命[3]。神虽生来具有,然而之后的发展活动还是要依赖于后天的精微物质充养。先天之精的丰盛再加上后天之精的充养,这样才能使人正常地发育发展,而人的发育发展也是神的基础与容器。《内经》里提到,“血者,神气也”;“神者,正气也”;“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等,我们通过这些记载认为“神”与气、精、血等这些人体生命必要的物质基础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这样就明确了神的的活动是有必然的物质基础。这样就确立了神的来源,不是最早时候的单纯概念性质,而发展成为实在有物的确实存在的更高层次的意识。

2 神之所主

2.1 心主神明

中医学理论中有一个主流观念认为心主神明,《内经》中有提到“心藏神”。同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有“心在志为喜”,“神”舍藏于心是人得以有生命的关键。心主要同过“主血脉”发挥其“舍神”的功能,进而又通过“神”来主宰人体各项活动。《类经?脏象类》也是指出心主管着神,同时又主管着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这正是说明了神主宰的人类的认知和心理活动这整个完整过程归结为心的功能。我们现在来看心主神这个观点的发展,《内经》认为心主神这个概念包括了主宰生命活动(即广义神)和主宰心理活动(即狭义神)两个方面[4]。

2.2 脑主神明

在心主神明的大背景下,有人提出了“脑主神明”。《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头者,精明之府”,《本草纲目》亦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与头脑位居上端有一定的联系。《医部全录》也有记载:“诸阳之神奇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阳气往上输步于头脑,精气汇聚,便认为头是精髓神明的居所。《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同时又说“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这些都是明确的指出了脑的位置并且关于脑的生长发育,有了更明确的认识[5]。

3 神之所用

首先,《内经》运用“神”的理论来说明自然界所有一切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其中也包括了与人类相关的自然运动变化。《素问?天元纪大?》曰:“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阴阳作为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也是千变万化的起源,同时是万事万物变化的纲领,更是生长毁灭的根本,而阴阳运动的变化由“神”来指代。其次,《内经》认为“神”是人类生命的主宰。《灵枢?天年》明确指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神”正常与否,极大程度的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意味着一旦“神”失常,生命机能将丧失。所以,“神”决定着生命之存亡,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再者,“神”还是重要的精神心理活动。神在人的认知,思维,感知觉,记忆,想象,人格方面和情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 城市生命 生长发展

Abstract: The concern on urban development has already risen to a soft sciences altitude of civic culture and the urban spirit now. The city is no longer destroying the old and establishing the new, and not unfolds the technology and the modernity by the inorganic construction, substitutes for the urban individuality by the high speed world city integration, but treats the city as the soul organism, examine to the urban memory and the historical arrangement, thus derives one new idea - - city life. To set the humanities concer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in the chief position, ponders the urban person's spiritual needs, treats the urban development as an organic growth process.The city has its life.

Key Words:Urban, city life,growth development

一、城市生命的阐述及提出

对于城市生命概念的提出,源于近些年城市建设爆炸性的发展速度,以及由于缺乏规划性指导而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如片面追求国际化而进行机械复制,导致城市的原有历史文脉日薄西山,自然环境惨遭毁坏,千城一面等等。

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问题不是用推土机解决掉那样简单。城市发展是诸多元素合力的结果,人文、历史、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等等因素长时间的作用使得城市呈现出“千城千面”的独有气韵与精神。而目前,中国所经历的高速的城市化的进程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都是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城市改造和扩张采用单一模式进行毁坏性的重建,无疑将损伤城市原有气韵,新城因缺乏历史文脉的支撑而成为空中楼阁。片面强调建筑形式和功能化,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建筑尺度和生长空间,缺乏人文的亲和性和多样性。

城市生命属于软科学的范畴,它是对现代社会发展问题和人类生存困境的一种解决方式。城市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但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越来越少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隔阂日渐加深,竞争与挑战、疲惫与厌倦加深了人们的紧张感与压抑心理,精神生活维持在极低的水平线上,人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城市面临的新课题。一座城市只提供钢筋水泥搭建的住所,却不能提供心灵上的归宿感,那么必然走向了无生气的机器森林。人成为被奴役的机器,整个城市弥漫着压抑的情绪,消极与衰败在所难免。

所以我们提出城市生命的概念,规范单一的城市经营,杜绝以复制文化为主流的急功近利,将城市建设从商业利益至上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尊重城市的历史,赋予城市足够的空间,健康而有机的生长,让城市真正实现为人服务,成为文化与历史的象征。城市生命首先表现在城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有时间、地点、人群、气候等特色元素。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状态,是运动的、生长的甚至毁灭的,是处于运动状态的生命有机体和无机体的交织结合和变化。城市是人类积极向上和充满希望的建设性产物。这就必然注定了城市是有生命的,如同人类对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求一样,城市生命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丰富。让城市与市民共生共长和谐发展。

二、城市生命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1.城市生命传承城市文明

一个地方或一个城市的历史遗存被称作“生命之根”,倘若没有这些原生态的历史遗存,城市便失去了可以触摸的“生命的根”。城市文明的存留,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如果简单地仅仅专注发展和建设的速度,忽视了人文和自然的环境的营造,势必失去城市中许多弥足珍贵的价值,使人类归宿感严重缺失。

据考古发掘证实,我国从殷商时期起就筑造了较大型的城市。中国城市的繁荣史伴随着殷商故都、春秋时期战国的七雄等诸侯国,一直延续至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代。其中唐代的长安城、洛阳城等因为昌盛的国力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在国外如古希腊、古罗马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等都由一座座城市传袭了其城市文化精神和城市生命符号。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尽管历经战争、瘟疫和变迁等因素,但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传承了其文明特色和文化痕迹。从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北京看到了满清帝国、大明皇朝和元大都等历史风韵,从埃及开罗感受到数千年前的金字塔和尼罗河水的泛滥。城市就是这样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生长,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化。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市面貌日异月新,以前与其说片面迎合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步伐,不如说经济能力的低下使人们没有精力顾及更深层次的人性要求。现在随着经济实力的大幅度增长,建造城市已经不成为首要关注的焦点,人们纷纷开始把眼光聚焦在如何建设城市这个问题上。我们提出城市生命的口号,以生命的观点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建设的盲区,重点是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开发文化旅游进行科学规划有机结合,以人为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环境和更加文明发达的健康城市肌体。

2.城市生命关爱城市建设

城市生命是城市建设的最高指导纲领,而具有“生命意识”也成为对一座城市的最高褒奖。城市生命的提出对城市建设起到关注、指导、监督的作用。

众所周知,城市建设服务的对象是人,建设城市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大众。城市生命包容了将城市服务于人的理念核心。城市建设永远应该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核心进行开展,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方面不断满足市民出行、居住、购物等以舒适度考量的便利硬件条件;另外,还要顾及日益增长的有关归属感、安全感、审美等精神需求。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第4篇

每每提到“生命”两字,总觉得沉甸甸的。尽管在常人眼中,“生命”不及生物学里描述的那样具象,是人意识中一个平常的概念,可是当你环顾周围,见到草木葱郁的繁荣景象,尽显生命的光辉,你也会禁不住一声感叹:生命是美丽的,生命是崇高的。

正因为生命的可贵,因而轻生的人是可耻的,又是可悲的。他们忘记了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忘却了一切社会责任,忘却了他们留给亲友的痛苦,忘却了曾经拥有的欢乐。一切的一切,都因生命的结束而就此终止了。几星期前,我们小区就有一位妇女因一些琐事带来的不悦而纵身一跃,命丧黄泉。别人说她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母爱和关怀。她经商赚钱买的房子还未装修,怎么可以那样轻易地放弃生命的权利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语)虽然也有无数英烈因革命而死,可是我们说他们是崇高的,因为他们换来了万人的生,那才是生命的价值,不枉此生,这样的死才可谓之“重于泰山”。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轻生的人无不为自己活着,这不正是一种耻辱吗?

几乎所有有作为的人都会说,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当你放眼宇宙,回望岁月长河,一定会感到人的生命是那样渺小,就如夜空里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但是,既然我们被赋予了生的权利,为何不好好地把握,去创造生命的辉煌和奇迹呢?!

你是否还记得欧·亨利的《最后的一片叶子》?被病魔纠缠的女孩已经绝望了,可是经历了风吹雨打却依然挺立在枝头的常春藤叶给了她无限的希望。虽然这是老画家画上去的,可它恰恰换回了一个女孩的生命。

切莫轻易地亵渎生命,没有生命,理想是飘渺的,生活是虚无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惟有尊重生命,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爱 隐喻 认知

一、隐喻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指人们用一种事物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在Lakoff和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I.A.Richards,1994),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cognitive mapping)的过程和结果。

人们往往参照我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对待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这样能够帮助人类更好更深入地认知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也就是说,隐喻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现象,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Lakoff和Johnson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

二、“爱”的隐喻

“爱”是一个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人们往往参照有形的、熟知的概念来认知和理解它,具体有以下三种:

(一)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Lakoff和Johnson(1980)所总结的一种最常见的隐喻类型。它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如“人生”和“旅行”各自都是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自然是不同的,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它不仅是以具体事物的认知模式来认识和构造对其他事物的认知模式,而且将其整个认知模式的结构和内部关系转移,形成结构映射。但是由于不同的源范畴往往突出目标范畴的不同方面,所以一个目标范畴可以由多个源范畴隐喻。因此人们经常用不同的事物、现象的概念来表达“爱”这个概念。

(1)爱是旅行

Lakoff有一个著名的隐喻Love is a journey(爱是旅行)。在这个隐喻中,“旅行”这个领域被映射到了“爱”这个领域。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语句:

①爱情真是一条漫长的路。

②我们停滞不前。

③我们正处在十字路口。

④我们的爱情正一步步走向胡同。

我们可以从上面几个隐喻找出相对应的东西:相爱的人是旅途中的旅行者,他们把“有情人终成眷属”和共同的生活目标看作是将要到达的旅途目的地,爱情关系中出现的困难与旅行中所出现的困难相对。两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到最后走到一起的整个过程就仿佛是一场旅行,过程中“关系没有进展”、“面临重要选择”、“遇到困难”等情况就如同旅途中会“停滞不前”(例②)、“处在十字路口”(例③)、“走向胡同”(例④)等情况一样。

(2)爱是战争

①他是我的情敌。

②你已经攻到了她的最后防线。

③这个世界上没有他攻不下的堡垒。

④她一定会成为我的俘虏。

人们把爱情比作战争,情场衍变为战场。向心仪的人求爱是一场战争,被求爱的人经常被看作是堡垒。如果两位男士(女士)同时爱上了同一个女士(男士),这两位男士(女士)就被对方称为情敌(例①)。通常情况下,最终的结局是一方被打败,另一方不断进攻被求爱人的防线(例②)直至博取其芳心即攻下这个堡垒(例③),使其成为自己的俘虏(例④),取得爱情这场战争的成功。

(3)爱是高山

①爱高不可攀。

②这就是母爱,爱的峰巅。

③他的爱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这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把山的概念结构映射到“爱”上,山有高度,爱也有高度。山可以攀登,爱也可以,所以可以说“爱高不可攀”(例①)。山的构造有山峰,爱于是也就有了峰巅(例②)。山由土石构成,有很重的分量,爱也就有了重量,于是我们又说“他的爱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例③)。

(4)爱是大海

①爱海滔滔,爱如潮水。

②他的爱深不可测。

③他心中的爱永远不会枯竭。

④他胸中涌动着一股爱的暖流。

在这组例子中,人们则把海的概念结构投射到“爱”上。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把爱当成了海,一个人的爱可以像海一样深不可测(例②),当一个人心中没有爱的时候,人们就说他心中的爱就如同海一样枯竭了(例③)。海中有暖流,于是人们认为爱也有暖流(例④),爱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所以人们用“暖流”而不是“寒流”来隐喻爱。

(5)爱是果实

①初恋是青涩的。

②他们之间的爱还没有成熟。

③终于到了收获爱的季节。

在这组例子里,人们则把果实的概念结构投射到“爱”上。由于果实有生长期,有成熟和不成熟之分,所以形容爱的时候,就用果实的这个特征,来形容爱发展到的某个阶段,是青涩的(例①),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例②)。当果实成熟的时候,我们收获果实,于是我们又可以说收获爱情(例③)。

(6)爱是火

①爱之火,在我俩的心中燃起。

②我无法熄灭对他的爱。

在这组例子里,人们则把火的概念结构投射到“爱”上。我们通常认为爱如同火一样会燃烧(例①),让人有激情,让人感觉到温暖。爱如同火一样会熄灭,所以可以说“无法熄灭对他的爱”(例②)。这种“爱是火”的概念隐喻,生动地描述了爱充满激情的这个特征。

(7)爱是双栖偶居动物

①梁祝化蝶。

②只羡鸳鸯不羡仙。

③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汉语中,我们用一些一生不分离的双栖偶居动物表示爱,像鸳鸯、蝴蝶、比翼鸟等等都可以。蝴蝶一般成双成对地出现。鸳鸯这种鸟一生都成对生活,永不分离。比翼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用这些双栖偶居动物表示“爱”,形容爱情中的两人形影不离、幸福甜蜜。

(8)爱是缘分

在汉语中,受到佛教的影响,我们中国人有“爱是缘分”的概念隐喻。中国人相信在万千人群中能够遇见是一种缘分,相爱更是一种命定的天数,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下面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隐喻: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二)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将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运用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共有的身体、物质经验以及特定社会中形成的文化经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概念。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空间隐喻通过两个阶段得以形成。在第一阶段,人们基于空间体验形成空间概念;在第二阶段,人们构建作为始源域的空间域和作为目标域的空间域的联系,即心理相似性,从而形成空间隐喻意义。

“爱”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原本不是空间中存在的现实物质,更没有方位可言,但是人们在使用时,却容易把它放在空间中进行表述,如:

①她的爱高高在上。

②我深深地爱着你。

③我们之间的爱很真。

说一个人的爱“高”(例①),是形容一个人的爱很难得到。这与人的经验有一定关系,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人体向下运动时比较容易,而向上运动则比较困难,于是人们会把难以获取的东西定位在很高的上方。说对一个人的爱“深”(例②),是形容爱的真切深刻,而不是肤浅鄙俗的。在例③中,说爱的位置处于我们两个人之间,是因为爱,两个人才想互相接近,于是人们在认知的概念中,认为爱的位置应该是处在两个人之间的。

(三)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指将抽象、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视为有形的实体,从而对其指称、量化和识别。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三小类:实体和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

(1)实体和物质隐喻

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理解、表达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而派生出另一类隐喻——实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指称、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

爱本来只是一种感觉,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很难用人们已经掌握的词库里的一个准确的符号表达清楚,根据语言学中的经济原则,人们往往选择已经熟悉了或比较习惯的、熟知的语言单位来进行交际,所以只好用表达实物的概念来表达它。例如:

①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②我不能接受你的爱。

③把爱埋在心里。

④刀剑无情,爱亦如此。

在前两个例句中,爱被视作可以被接受、被奉献的具体的物体,而不是抽象的感觉。我们可以看出,爱已不是抽象的感觉,而是一个物体,我们可以把爱奉献出来(例①),也可以接受别人的爱(例②),甚至当我们不想把爱表露出来让别人知道的时候,还可以把它掩埋起来(例③)。例④中,爱则被形容成刀剑,像刀剑一样无情,使人更容易体会被爱伤害时的感觉。

(2)容器隐喻

容器隐喻指将本体(不是容器的事物、视野、事件、行动、活动、心态、心境等)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可出。容器这一概念无处不在,任何有自然边界或者可以构想出边界的空间都是容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内外之别,我们从外界摄取空气、食物、水等等,同时将汗液体液排出体外。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事件、状态、行为、活动等都可隐喻概念化为容器,人或位居其中,或位居其外。

人们经常把“爱”隐喻为一个容器,例如:他陷在爱中不可自拔。在这个例子中,人们把爱看做了一个容器,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事实上,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这三种隐喻方式不是截然分离的,它们都有各自独立的成分,但是也有很多互相交叉的成分,形成网状结构,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如在“他的爱深不可测”这句话中,我们既可以把它看做是结构隐喻(隐喻成海)中的一个例子,又可以把它看做是本体隐喻中的容器隐喻,因为海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个容器。

(3)拟人隐喻

拟人隐喻,是指赋予本体能动性,使得本来抽象的没有生命的事物和人一样具有生命。在人与自然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很多抽象概念除了具有和自然界的物体相似的特性外,还可以认为其具有人性,和人一样具有生命。它们仿佛有自己的思维、判断、感情和力量,像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例如:

爱能熔化世界上的坚冰,能凝固一切美好的回忆。

在这个例子中,“爱”不再是被动的、没有生命的东西,变得具有能动性、有生命。

三、结语

当“爱”作为一个抽象的情感名词刚刚出现的时候,人类语言中没有足够的词汇去形容它,而情感又是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感觉,所以,为了便于理解和形象的表达,人们便以人体本身和人周围的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实物为标准对其进行衡量,“爱”的隐喻由此而产生。因此,“爱”作为既有抽象意义又有生理体验的情感,实质上蕴涵着丰富的概念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探索、描述、理解新事物的有力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隐喻将在人类不断丰富和扩展其知识概念系统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彩丽.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关系探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7).

[3]姚婵莉.谈三种隐喻观的比较——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J].湘潭大学学报,2005,(5).

[4]北京大学CCL语料库http://.

[5]Lakoff(1987).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Lakoff & 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构式语法 双及物构式 施事 接受者 受事

1.理论背景

近年来,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大背景下,构式语法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构式语法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构式,形成了不同的构式语法理论和研究范式。其中,这一理论的代表人Goldberg(2003:3)认为构式(construction)是语言中形式与语义的匹配体(form and meaning pairing)或形式与功能的匹配体(form and function pairing),双及物构式(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的形式为:Subj[V Obj1 Obj2]意义为:(有目的或实际的)转移。据此,给予类双及物构式的典型形式为SVNN,其中S为施事者,N为接受者N为受事者。

Goldberg(1995:4)对“构式”的定义为:

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句子,仅当且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映体,而且无论是形式或是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推知构式语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即使在具体的词语缺席的情况下也具有与形式相应的意义和语用功能。也就是说,句式有其自身独立于组成成分的整体意义,这个意义是无法从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句式推导出来的,是“整体大予部分之和”,即“1+1>2”。构式具有不同于其组成成分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组成成分含义的简单相加。一个句子不是一堆句子成分的堆砌,而是一个“完形”(gestalt),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一个句式结构里,各成分意义的相加不一定能得出这一句式结构的整体意义。组成成分的意义固然对构式的整体意义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但构式的整体意义也制约着组成成分的意义(沈家煊,1999)。在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Goldberg将双及物构式定义为:“...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to be associated directly with agent,patient and recipient roles.(双及物构式与施事、受事、接受者直接关联。)”这一定义从论元角度出发,概括了双及物构式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给予类双及物构式

2.1给予类动词

根据徐盛桓(2001)的研究,能进入双及物构式的英语给予类动词大致分为三类:(1)具体转移义动词,具体转移义动词指物质空间的给予类动词,如:give,hand,send,cost等,GIVE是给予类动词的典型代表,语义非常丰富。GIVE N1N2中N1一般指生命体,N2的原型指实物范畴,但是也能够跨域隐喻隐申,指其他认知域的范畴,如指情绪和感受:“He gave me a shock/surprise.”也可以指表情,如:He gave her a smile.give是典型的给予动词,因此它有很多的隐喻机会和引申意义。(2)隐喻转移义动词,此类动词没有显性的给予义,主要是表示人际交流互动过程的动词(徐盛桓,2001)。如:tell,teach,promise等;此类动词没有相应的“给予”含义,此类动词主要构建抽象概念领域的转移事件和具体框架内的跨领域延伸。(3)附加转移义动词,如make,bake,paint。此类动词没有转移含义,如:Pat sliced Chris a piece of pie.(Goldberg,2003:221)。

2.2“给予”类双及物构式的构式义

构式语法认为,英语双及物构式的中心意义是“施事(agent)通过某行为使受事(patient)向接受者(recipient)成功转移”,双及物构式的语义是一套以实体成功转移到接受者为中心意义的关意义系统,它具有语义的多义性(Goldberg,1995)。徐盛桓(2000)提出过分析语义的“名动互含”假设,认为动词里的语义内容也含有表事物的语义成分。根据这一假设,“给予”动作的语义内容除含施事者外,必定含有另外两个事物的语义成分:接受者和给予物。因此,施事者―动作―事物1(通常是人)―事物2(通常是给予物)就构成了“给予”行为的基本模式,成为表达“给予”动词的基本语义内容。

Goldberg(2003)认为双及物的构式意义为:transfer(intended or actual)(主动的或实际的)转移。所以我们可以将SVN1N2构式意义理解为施事者或主语(S)通过V的动作或行为让N1拥有N2,换言之也体现为施事者的“给予”。

3.构式中论元的语义属性

3.1施事的语义属性

在给予类双及物结构中,典型的施事应为有生命的、有主观意志(volitional)的实体,这种主观意志性会使受事者借由某种行为直接转移至接受者。例如:

(1)Bob told Joe a story.

此小句应理解为Bob主动想告诉Joe一个故事,而不是在Bob给别人讲故事的时候,Joe碰巧偷听到。

(2)The rain bought us some time.

施事都不是有生命的实体,更不必说具有意志性了,但是,它们都合乎语法,有意义,其得以扩展和延伸的机制是隐喻和转喻。

3.2接受者的语义属性

典型的接受者是有生命的实体,如例句(3),但是非生命实体也可出现在此位置。

(3)I sent the library a book.

此句中,library可以转喻成“经营或管理图书馆的人”。受事语义属性的这种延伸和扩展也是由隐喻和转喻机制在起作用。另外,Langacker(1991)认为,在双及物结构中,双及物动词后的接受者和受事之间必须存在事实的或潜在的所属关系,例如:

(4)She gave the door a white coat.

其中接受者“门”虽然不是有生命的,但是如果我们关注接受者和受事之间的关系,就能看出“门”和“白色”之间有整体―局部关系,因此“门”可以通过隐喻解读为“白色”的终属。此外,接受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意愿性(willingness)。这种意愿可能主动,也可能是被动,接受者在转移过程中可能获益,也有可能得到损失,但至少接受者在整个转移过程中很配合,要接受受事,才能确保转移的实现。

3.3受事的语义属性

在双及物结构中,受事是受行为影响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实体(Biber,2000),典型的受事是非限定的物体(Langacker,1991),例如“He gave me a book.”中的a book。

隐喻和转喻机制可以用来阐释具有非典型受事的双及物小句。例如:

(5)She taught John French.

French作为一门学科实际上是不能教的,所教的实际上是这门学科包含的知识或技能,在这里French和“法语这门学科包含的知识或技能”是一种转指关系:用一个学科名来转指其具体内容。另外,受事的角色不能由代词来填充,受事的选择还要受双及物动词语义框架的限制,也就是说要考虑动词的搭配能力和搭配关系。

4.结语

以Goldberg的构式语法为框架,本文从语义属性方面对给予类双及物构式进行了研究,但是构式语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期待更多学者的不断完善与探索。

参考文献:

[1]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Finegan,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27.

[2]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1).

[3]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2003,(7):219-224.

[4]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J].外国语,2003,(3):1-11.

[5]Goldberg,A.E.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Descriptive Application:Vol.II[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7]高芳.徐盛桓.名动转用与语用推理[J].外国语,2000.

[8]沈家煊.“在”字句和“给”字句[J].中国语文,1999,(2).

[9]徐盛桓.试论英汉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10]徐盛桓.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第7篇

1837年7月的一天,达尔文突然来了一阵灵感,他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拿起笔在一本红皮笔记本上画下了一棵树的草图。

这不是一棵普通的树,而是他用来说明不同物种在进化史上亲缘关系的树,被称为“生命树”;它展示了从一个物种是如何进化出许多分支物种的;它还指出各个物种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达尔文认为生命树反映了大自然的真实情况。

自那时起,生命树成了理解生物进化的一个基本概念。在生命树的最根部,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从这个祖先出发,生长出一条粗壮的树干,这条树干向上生长的过程中不断分叉;每一个分支代表一个物种;大多数分支最后走进了死胡同,它们所代表的物种已经灭绝,但少数却存活下来。所以生命树是地球上现有以及曾经出现过的生命的完整记录,每一个物种,大到鲸鱼,小到细菌,都可以在这棵树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过去的150多年里,生物学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给这棵挂满生命的巨树添补细节,以便把物种“尽收囊中”。这个目标看来几乎伸手可及,但现在却破灭了。因为有越来越多相反的证据表明,生命树并不能反映大自然的真实情况,是一个需要抛弃的过时的概念。

分子生物学造了生命树的反

那么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在这场戏中唱主角的是DNA。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进化生物学开辟了新的前景。因为生命进化的历史都写在遗传物质上,我们只要读出DNA序列以及其他生物分子譬如RNA和蛋白质,就能还原生命的进化历程。早先,生物学家确信,分子生物学必将为达尔文的生命树提供更有力的证明,在生命树上越接近的物种,它们的DNA、RNA和蛋白质应该越相似。

刚开始一切进展顺利。最早能被测序的分子是RNA。1970年代,通过比较不同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RNA序列,分子生物学家开始更准确地画出生命树的蓝图,甚至还在其上添加了生物的一类重要分支——古菌,原先它们被错误地划到了细菌的类别里。到1980年代中期,人们普遍乐观地认为先进的分子技术将帮助我们完善这棵生命树。

但到了1990年代早期,随着生物学家可以对细菌和古菌的DNA进行测序,而不再只局限于它们的RNA,问题就来了。人们原以为,DNA测序的结果会支持以往通过RNA测序画出的生命树,有时候情况的确如此,但有时候却不是。譬如RNA测序告诉我们,物种A比起物种C来在亲缘上更接近物种B,但DNA测序的结果则恰恰相反。

产生矛盾的原因是达尔文关于生命树的概念是错的。达尔文假设生命树上的各个物种只存在垂直的亲缘关系,即后来物种的基因完全来自祖先物种的遗传,但要是不同物种之间也在经常地交换遗传物质或者说杂交呢?

事情的确如此:当需要确定细菌或古菌在生命树上的位置时,只有假设它们曾经与别的物种经常性地交换遗传物质才能解释清楚,有时候这种基因交换在种间跨度很大,这个过程我们叫“水平基因交换”。

最初人们假设“水平基因交换”只是个小角色,它所交换的基因无非决定生命的一些次要功能,但后来证明这一点错了,生物的一些重要功能也来自水平基因交换。

从生命树到生命网

于是,有科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生命树的概念。早在1993年有人提出,对于细菌和古菌,生命树与其说是一棵树,不如说是一张网。1999年,有人甚至声称生命的历史并不能用一棵树来代表,生命树并不能反映大自然真实的情况。

这样,科学家就生命树是否正确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许多人利用电脑继续画生命树,另一些人则建议放弃。

2008年,德国海涅大学的生物学家为这场争论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他们调查了181种原核生物的近50万个基因序列,发现80%的序列存在水平基因交换的迹象。

更让人吃惊的是,水平基因交换还把“黑手”伸进了真核生物的领域:在由两个原核生物,一个是细菌,另一个是古菌融合而成的真核生物中,种系关系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环,而不是一根树枝。

生命树还进一步被生物之间一种叫内共生的关系所“玷污”。科学家普遍认为,在真核生物进化的早期,曾经吞入两个原核生物,这两个原核生物侥幸躲过被消化的危险,在它的体内保留了下来,形成一种互利合作的共生关系;现在 则变成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器:一个是细胞动力的来源——线粒体,另一个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而这些被吞噬的原核生物,把自己很大一部分基因贡献给了宿主生物,形成杂合体基因。这就好比一个大单位吞并了一个小单位之后,为了集体的利益,不得不让小单位的人也进入领导层参与管理一样。更有甚者,两个真核生物也会形成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内共生关系。

这种两个物种基因共享的现象至今还在发生。大多数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像阿米巴虫、藻类等等。在它们身上,发生水平基因交换的频率堪比细菌。它们之间的关系远不是一棵树所能表达的。

也许你会想,微生物之间发生基因交换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毕竟我们所熟悉的生物,譬如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都能用一颗树来准确表达。

但是你要知道,生物学是关于所有生命的一门科学。微生物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38亿年,而多细胞生物才出现6.3亿年。而且即使在今天,细菌、藻类等单细胞生物也占地球上全部物种的90%以上,从个体数量来说,也远超过多细胞生物。如果因多细胞生物的进化类似树形,就断言地球上所有生命之间的关系也是树形,那显然是以偏概全。生命树不过是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的一个局部现象,就好比在一条曲线上截取一小段,看起来像直线一样。

动植物的关系也不能用生命树完全描述

更要命的是,即便动物和植物的进化也不能完全用生命树来表示。例如,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杂交就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家经过统计发现,近14%的现存植物是通过杂交产生的。

有些生物学家甚至确信,杂交也是动物进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动力,并且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据调查,近10%的动物经常性地与别的物种杂交,包括我们人类。比如有证据表明,早期的现代智人曾经与我们已经灭绝的近亲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进行过杂交。而且杂交也并不是破坏动物关系树形结构的唯一因素,事实上,水平基因交换在动物身上也扮演着一个不小的角色。随着多细胞生物基因测序的顺利进行,人们在DNA上发现越来越多的“外来客”。比如2008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科学家在包括老鼠、丛猴等8种动物身上发现一种特殊的DN段,而在包括人和大象等在内的25种动物身上却没有。这说明这个片段是通过水平基因交换进入那8个物种的,媒介很可能是病毒、细菌或者寄生虫。还有在几年前,人们在一头奶牛身上发现了蛇的DN段,也是一个例子。

在人身上,估计40%~50%的基因是通过以病毒为媒介的水平基因交换得来的,有的基因至今还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其他大型动物身上,大概也是类似的情况。

当然,没有人说生命树的概念在动物和植物的谱系中已经毫无用处,事实上大约51%的多细胞生物之间的关系依然可以用生命树来很好地描述。我们只是说,在整个地球生命的范围内,达尔文的生命树已不再适用。但生命树倒了,并不意味着进化论错了,只是说进化比达尔文原先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当然,有些生物学家的观点更激进。他们把生命树的倒掉视为即将来临的一场生物学革命的开始:达尔文进化论中核心的“生存竞争”的观念,应该让位给由水平基因交换所揭示的“合作共生”的观念。由此,我们的一些生物学基本观念都要来一场大的转变。

不管如何,生命树的倒掉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对进化的认识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第8篇

正视生命直面死亡

清晨,妈妈送多多上幼儿园,路过小区一幢楼房前,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吹吹打打办丧事。多多问:“妈妈,他们在做什么?”多多妈回答说:“有一个老爷爷走了,大家送送他。”多多问:“那为什么要唱歌呢?”多多妈妈说:“因为这样爷爷走在路上就不孤单了啊”。多多应了一声“哦”,似乎明白了,然后跟着妈妈去上幼儿园。下午放学回家,再一次经过这户人家时,多多突然想起早上那个问题,问:“妈妈,那个老爷爷回来了吗?”多多妈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这种情形在亲子对话中经常会出现。当孩子问起关于“死亡是什么”的问题时,家长可以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进行“死亡教育”并不是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和心理阴影,而是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正视生命。可以跟孩子说,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和我们的出生一样,死亡会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让孩子知道并正视这个事实:每个生命的过程是有限的,而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不可逆转。除了正视生命和死亡,对孩子的生命安全教育也很重要,家长需要着重告诉孩子:生命只有一次,每个生命的诞生都很珍贵,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所以我们要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有不一样的理解

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不一样,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时应该遵循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找到适合的方法跟孩子谈这个敏感的话题。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与他们的认知发展紧密相关的模型,他把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对于“死亡”,孩子有分离或者剥夺的情绪感受。在此阶段,孩子最需要的是亲密感,父母或者其他抚养者给予孩子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非常重要,比如说抚触、拥抱。

第二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幼儿认为死亡真实,生者和死者会分离,死者是不会动的。孩子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例如想象出一些死亡的原因。他们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是短暂的,但会一再发生。他们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比如“他是因我不乖而死的”)。他们害怕被抛弃,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为另一种存在方式(比如变成了天使)。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重复的再保证和温和的教导,直至成熟的死亡观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死亡”有比较客观地认知,认为死亡不可逆,死亡有内外在的原因。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增加,认为死者仍然有生理机能,但死亡是最终的结局。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发生在老年的时候。他们对死亡的解释开始具体化了。

第四阶段(11岁以上):11岁以上年龄的青少年已经具有与成人接近的认知能力,这个阶段的孩子能把死亡理解为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且具有个人的意义。认为死亡是最终的事情,死者已经没有生理机能。他们会对死亡感到焦虑。

让孩子在仪式中理解生命的意义

高校心理教师刘振中在谈到“死亡教育”这个问题时说,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下,家长可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死亡教育。比如,家长可结合儿童的亲身经验谈论死亡。儿童第一次接触死亡概念,可能是看到家里的小宠物死亡,可能看到一次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也可能是家里老人过世。结合生活中的事实,跟孩子谈“死亡”,能使孩子们对死亡的理解更直观、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