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村集体资产财务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当地现在的状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农村集体财产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让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都按照制度规定的流程去做。另外还要建立审计监督制度,有关农村集体组织的财务事务,都要按照制度进行,规范操作流程。要有原始票据,办理人签名并加盖印章,经过民主理财委员会的审查,负责人签名认可,最后由会计进行审核并入帐。只有这样严格手续,严格把关,才能够管理好农村集体资产。
2.加强农村会计队伍建设
会计账簿的设置要符合财务制度的要求,要记录好每一笔账目,并对所记录的账目进行核算。要及时登记集体资产的增减,并不定期进行清点,做到帐面所登记的数据与实际数量一致。对实行承包的固定资产要合理确定承包金额,对实行租赁的固定资产,要合理确定租金。在进行招标和投标承包时,一定要做到“三公”,即公平、公正、公开。为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就要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3.做好基础性工作,理顺集体资产管理体系
要做好对集体资产的登记、界定清楚产权,确保集体资产情况真实;对财务实行逐级管理,即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乡镇经营管理机构进行记账、核算和管理。但是这种委托必须是按照村民自主、村民自愿的原则,并且保障集体资产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和审批权都不变。这样的管理模式让每一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更加透明化,制止了村里自己设有金库的现象。这样做的好处还体现在:一是使会计更趋于专业化,核算水准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有利于村会计业务核算实行电算化,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计算质量。三是能够对资金进行全方位监管,避免村现金管理不严、挪用或乱用资金的情况发生。
4.做好审计工作,加大监督力度
做好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审计监督工作,尤其是对民众有意见的问题如土地的征用和热点问题,集体企业改制等要组成专门的审计组进行专项审计。同时把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公开要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群众想看什么内容就公开什么内容。把公开内容深化以后,就能够还群众一个明白,还官员一个清白。
5.制定专门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和侵害集体利益的违法行为发生,就要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的拍卖行为和转让行为。为了增强干部对集体资产的责任感,要把干部对集体资产的管理与干部考核机制进行挂钩,从而避免集体资产流失的现象发生。
6.总结
一、规范村级会计基础工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西吉县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的要求,开设银行基本存款账户,统一设置账簿凭证,严格规范资金审批权限,规范资产资源处置程序,规范村级会计流程,实施农村集体财务网络监管,全面核算农村集体财务收支、结算、分配、工程项目等会计事项。在全县范围内统一建立财务操作流程,统一设置会计科目,使财务数据各年度间纵向可比,掌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态情况,找出各年度间变化波动,各村之间存在的差距,以指导后年更好、更快发展。
二、规范农村会计委托
实行农村会计委托必须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必须保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的原则,确保财务审批权及监督权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事项必须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其代表会议,村民大会或其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基础上签订规范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乡镇全部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下设“会计”“资产资源交易”中心,达到有“机构牌子、有办公设备、有招标大厅、有规章制度、有三资台账、有档案橱柜”的“六有”要求。制作机构牌匾,让“三资”管理制度、招投标流程图上墙。机构要切实提高农村会计服务水平,明确岗位职责,坚持责任到人,强化内控监督。要以村为独立核算主体,建立会计核算账簿。
三、规范银行基本账户设置
每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能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村内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除土地补偿费专用账户外,杜绝其他账户。机构要建立资金内控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开设账户时,必须在指定金融机构预留村集体的经济组织财务专用章、主要负责人章和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负责人章三个印章。支取资金时必须“三章”齐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专用章由村财务人员专人保管,专人负责。
四、规范集体资产资源处置
一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统一印制《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台账一式两份,乡、村各一份。各乡镇要在建设村集体财富积累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清产核资、清理债权债务、摸清资产底数,全面登记村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台账,实行产权登记明细化。二是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平台。全县农村集体“三资”交易按照招标额的大小和期限长短分别建立乡镇、村两级平台。5000元及以上或承包期限3年以上的集体资产、资源、工程项目交易活动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大厅进行招投标。小额度和承包期限短的交易活动通过村交易平台实施招投标。平台建设为全县各乡镇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处置。
五、健全完善举措规范票据管理
一是要明确对部门要求。通过组织宣传会、发放明白卡等形式,进一步明确村级使用县水务、卫生、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各类项目资金以及经费等所需报账凭证的要求,特别对村级自建工程项目的票据使用,明确统一要求,促进村级财务票据使用规范化发展。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县农经部门应加强与县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严格落实《条例》和《办法》的有关规定,切实达成共识,科学指导溪镇农经站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大检查力度。
六、化解村级债务控制新债发生
一是突出政策导向。建议县财政按奖补政策及享受次数由少到多对全县各村进行排名后,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向项目已完成但未列入奖补对象的村予以倾斜。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充分利用帮扶机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逐步化解新建项目产生的债务。二是加强项目审查。坚持“实事求是、量入为出”的原则办公益事业,尽量避免超越实际能力举债建设。
七、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
一是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县乡两级要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做好日常财务收支、预决算、收益分配等定期审计的基础上,开展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集体资产和资源、农民负担、村级债权债务等专项审计,对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和涉农财政资金进行重点审计。二是加大对审计查出的问题的处理力度。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审计监督,其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执行。在审计中查出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和资金,要责成责任人如数退赔;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及村干部违规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确保审计处理结果的严肃性。
八、稳定和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
一是全面加强村级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稳定的专业财会队伍是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要确保村级财会人员具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经考核合格后聘任上岗,如无违反财经法纪行为应尽量保持稳定,不宜随村干部换届选举而变动。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乡镇,村级财会人员必须在中心登记备案以接受监督和考核。二是切实加强乡镇从事村级财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已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乡镇,要尊重历史和现实,保持现有工作格局不变。具体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财会专业知识,熟悉财经法纪,具备从事财会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并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未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村,要加大对其财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九、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农村“三资” 四项原则 五统一
为了规范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在坚持“四权”不变的前提下,将“三资”移交到经管站实行“三资”委托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这项工作是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是财务制的延伸和拓展,也是破解当前农村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有效办法,从根本上杜绝集体资金管理混乱、资产随意处置、资源发包显失公平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在农村,抓住了“三资”问题,就抓住了农村矛盾的焦点,就抓住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是实现用制度管权、管财、管事、管人的关键。因此实行“三资”服务工作是利党、利国、利民、利村的大事、好事。
1.坚持“四项原则”
1.1坚持四权不变的原则 坚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村级财务的审批权不变;收益分配权不变;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监督权不变。
1.2坚持依法的原则 农村集体“三资”服务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服务的职责,正确引导和帮助村民参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不越俎代庖,不统揽包揽。
1.3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 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民主理财意见,每项支出都实行联签会审,财务收支逐笔、逐项、逐月公开,所有集体“三资”管理实行民主决策,禁止暗箱操作。
1.4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 在农村集体“三资”服务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将复杂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程序化,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做到简便、实用、有效,既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又让干部群众乐于接受。
2.做到“五统一”
2.1统一制度“三资”服务中心要统一制定财务预决算、货币资金、开支审批等管理制度,保证资金使用合理、收支有序、管理严格,实现制度理财,严格执行报账程序,实行联签会审制度,每项支出都要按照“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标明用途和经手人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签章村主管领导签批上报中心审核盖章会计入账”的业务流程规范处理,严把财务收支关。
2.2统一审核镇“三资”服务中心统一规定每月的报账日,实行报账制度,对每村每月上报的原始凭证严格审核,并实行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对不符合村级民主管理规定的票据凭证退回重新补办,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得入账,并及时报告,对超过大额度支出标准的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六步工作法)程序。
2.3统一核算服务中心要统一使用财务核算软件,统一进行财务核算,实行财务电算化,统一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开表,村报账员负责村日常收支活动,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及时到中心结算,严禁坐收坐支和私设账外账“小金库”,必须将所有的财务收支纳入“三资”服务中心核算。
审计监督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农村集体财务审计,有利于规范村级财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遏制贪污挪用、挥霍浪费;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市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地方管理不规范,违反财务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少数地方监管不力,财务监督缺乏连续性;三是少数地方集体财务不公开或假公开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部分村干部,甚至贪污受贿,损害农民利益,引起了群众强烈不满,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开展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已成为我市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镇(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作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实抓好。
二、扎实抓好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的各项重点工作
1.农村财务收支审计。一是审计财务收支活动和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法、有效;各项收入是否及时全额入账,有无私设“小金库”、账外账及套支坐支现金;有无贪污、挪用、铺张浪费等违纪问题。二是审计村集体组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集体资产有无被侵占和无偿使用现象,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是否履行了报批手续。三是审计村级项目建设程序是否合法,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四是审计各种专项资金、上级下拨和接受捐赠的资金、物资是否做到了专款专用,有无被挤占、挪用和改变用途的现象。
2.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一是审计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二是审计财经法纪执行情况;三是审计农民群众关注的财务公开、专项资金管理、土地发包、债权债务管理等热点问题。
3.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专项审计。一是审计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是否严格按照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进行规范管理,实行专户管理制度。二是审计农村土地补偿费的分配、使用情况是否经过规定程序,支出时手续是否齐全,有无被挪作它用等。三是审计是否将土地补偿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一是定期审计各项涉农收费情况,有无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等现象。二是审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否存在违反程序、超范围、超标准筹资筹劳和将筹资筹劳款挪作它用现象。三是审计政府各项补贴和转移支付资金到位、使用情况。
5.财政转移支付村级补助资金审计。重点审计市、镇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到位;镇有无截留、侵占、挪用、平调等行为;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
6.来信来访案件审计。凡到省、市级的有关农村财务方面的上访,由所在镇(区、园)负责进行专项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上一级批复单位报告。重大上访案件,由市委农工办负责安排组织进行重点审计,并将结果向市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
7.其他审计。除以上审计内容外,对农民要求审计的其他事项,可进行审计。
三、严格规范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形式和程序
(一)审计工作形式
1.联合审计。对部分经济业务发生额较大、集体土地征用面积多、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村(社区),以及重大上访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农经济问题,由市委农工办统一部署、抽调人员组成联合审计组,对农村集体经济或涉农部门及其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
2.交叉审计。根据工作需要,由市、镇两级农经部门,集中组织抽调审计人员,选择适当时间,进行异地交叉审计。
3.常规审计。市、镇两级每年要对本辖区内村集体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经济发达的村每年进行一次,欠发达的村或经济业务量少的村进行三年轮审。各镇(区)要建立三年一轮审长效机制,并根据村的数量、规模,每年初制定审计计划,分解落实审计任务,并报市委农工办。同时,建立审计季报制度,并结合实际,重点围绕村级财务收支审计、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审计、土地征用补偿费和村级项目建设资金以及反映突出问题的专项审计等,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确保每年完成1/3村(社区)的审计。每年底将审计结果报市委农工办备案,市委农工办要加大对审计工作的督查和考核力度,确保三年一轮审工作制度落实到位。
4.内部审计。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各村(社区)监委会要组织村民理财小组定期审查每月的收支情况和有关账目,并向村民进行张榜公布。
(二)审计工作程序
各镇(区)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的范围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前要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审计方案,下达书面审计通知书;审计过程中要全面、客观、真实地审查和核实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记录和有关证明材料要有规范的文书格式,审计报告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除涉及商业秘密等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应向被审计单位及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公布。对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建议书提出的整改或处理意见要督促检查,抓好落实。
四、切实强化对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的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抓好农村财务审计各项工作,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市委农工办要配备精干力量,具体抓好农村审计的组织实施工作;市监察部门要加大对审计决定的执行力度,坚决查处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违法、违纪及违规案件;市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合理保障审计正常工作经费;市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积极帮助农经部门开展审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同时,市公安、金融、法院等部门在审计的调查取证、账务核查、审计决定执行、案件及有关涉案人员查处等方面,要加强协作,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
关键词:村级财务;规范管理;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29
1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云南省兰坪县乡(镇)一级均成立了村级财务代管中心,其机构主要设在乡(镇)农经站,由乡(镇)农经员承担相应职能职责,认真执行《兰坪县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提供财务公开资料、统一建档、分村核算的制度,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按月、按季度公示,全面实现了电算化管理。但在财务规范性建设上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部分村委会(社区)的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村务公开等流于形式,造成农村村集体资产流失,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得不到保障。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兰坪县自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以来,一方面资金管理制度基本上还沿用2010年的资金管理办法。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壮大,村级资金不断增加,旧的资金管理办法难以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亟需探索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村级财务运行机制,从而使财务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少数农经站干部和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遵章守纪意识不强,在村级财务活动过程中执行制度不严格。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村经济业务发生后报账不及时,甚至出现跨年报账的情形。部分收入未及时入到农经站账户,甚至直接拿单据报账,坐收坐支问题突出;二是部分村委会报账员手内现金余额过大,在换届时,又将上届所移交下届的应收款单据进行入账代管,所代管的应收款有可能变呆账、坏账,一方面挫伤应收款催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占有村委会的资产。
1.2 财务管理监督亟需加强
一是开支审批手续不够完善。少数开支单据或无事由,或无经办人签字,或无审批人审批,或无民主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二是部分票据不规范。部分村组仍有使用三联收据收款或白条单据付款的情况,本应取得正规合法凭证的经济业务,却以非正规票据代替,附件单据缺乏相应的印章或发放人员签章;三是民主监督委员会未能履行监督职能。部分村(社区)民主监督委员会主任与村委会主任为同一人,失去了监督职能,而有的民主监督委员会由于无报酬或民主监督意识不强,不愿参与或不按要求参与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1.3 收支管理不规范,财务公开不完全
农村财务收入主要来源为上级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上缴、村提留、土地补偿款征收等方面,收入来源单一,支出也主要用于村干部补助、平时村级日常事务开支。但由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有些村干部法制意识不强,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不明确或未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部分村干部在财务支出上未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部分村委会在村务经济业务办理过程中,日常生活开支及会议生活费用金额、非生产性费用过大。在财务公开上不明确公开本村财务活动及账目,怕村民反对或有怨言,影响干群关系。
1.4 历史原因造成旧账处理不及时
部分村委会应收、应付款中部分款项年限太长,有的己达10年以上,大部分应收、应付款已成呆账、坏账;固定资产中含有以往农村电力输送线路、农村通组公路等,按现有“双代管”,不符合列入固定资产的要求,但代管资产或负债资金,没有统一的相关要求及指导,对于日常的代管工作,部份资金长期挂账,却失去实际意义,反而使村委会资产虚增,应付款使村委会负债增加,从而使村集体资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失去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
1.5 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配备薄弱,经费紧缺
乡(镇)农经站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队伍力量薄弱,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因工作变动导致业务不熟悉,在开展工作中无法统筹兼顾;另一方面,没有专项的村级财务代管和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工作经费,在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中比较被动,只能按部就班,缺乏统筹规划。
2 规范农村集体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注重资金管理的同时并重资产、资源管理,出台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资产、资源台账,认真记录村集体“三资”增减变动情况,让村集体“三资”有账可查,有册记载,确实保障村级资产家底清、账册明。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形势下,制定相应的村级财务账户管理制度、库存备用金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细化管理规定,以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以制度管理人,层层落实责任到具体的人和事;切实加强民主理财,强化民主监督机制,让农民群众参与到村级财务决策管理当中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2.2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监管力度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统一思想认识,常抓不懈。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职能职责,认真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并针对本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完善,创造一个干部清白、群众明白的农村财务管理环境。
2.3 加大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做好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把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作为督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乡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配备专门的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加大审计力度,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计督查,明确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
2.4 完善财务清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债权债务化解实施方案
对至今挂账的应收款、应付款、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将部分已形成事实的坏账、呆账进行核实,做好登记处理。制定相关的债权债务清查方案,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处理,该销账的进行销账,该清偿的进行清偿,认真化解村级债权债务,使村集体的资产、负债、账面代管金额真实、具体,从而使村级账务更具有参考性和实际意义。
2.5 加强支出管理,完善财务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中心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时应严格按照村级财务管理的规定对村级财务实行预决算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作用,严格控制每个村委会资金使用额度,启用备用金限额制度,控制大笔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有条件的村可启用预决算方案,并经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张榜公布。在财务公开中,按照村民能明白、能接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财务收支情况逐笔逐项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向村民征集意见建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行使民利,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
2.6 加强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
基层财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指导及培训现有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定期或不定的请财务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对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会人员,加强管理,对有条件的财务人员做硬性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加大对村组财务人员及镇会计的财经纪律、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2.7保持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配备财务代管工作经费
参照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中心和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如果确实因工作需要调换的,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工作要求及人员情况,按实际工作需要调配,并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另一方面,配备一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审计经费,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村级财务清查、清理和村干部任期及离任审计工作,使村级经济活动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自2000年中央决定在安徽开展以省为单位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后,至今已有20多个省和直辖市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7月1日广东省全面启动农村税费改革。据统计,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全面推开之后,广东农民年负担由税改前的55亿多元减为目前的9亿元,年减负总额达46亿多元;人均年负担税费由106.93元降为17.4元,减负率达83.73%,居全国最高。
税费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这种分配关系,具体表现为乡(镇)、村、农民的财务关系。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的主体也由过去的村或乡镇经管站转变为基层财政和农村会计核算中心,村级财务收支范围逐渐减少,财务管理的重心也由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监督和收支并重。强调农村财务管理法制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村级财务会计制作为农村税费整体配套改革的生理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节约财务管理成本,而且是“建国以来时期沿袭下来的财务管理体制的突破,保证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高度集中,缺乏相互监督制约的弊端”。同时,以民主理财作为农村财务管理的核心,切实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充分暴露出来,如收益分配的不合理导致上访增加、财务收支矛盾突出、村级债务难以消化甚至反弹、相关部门及财务部门的职能转换和性质不明确、集体经济薄弱等。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要求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甚至将财务纳入乡管理和全面实行财务公开化,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对资本运营相关指标的考核与评价,尤其是在发达地区,财务透明度不够,现象逐渐增多,村级集体资产流严重,负债过高,出现了农民收入停滞,甚至因负债过高,又重新步入贫困,严重地抑制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广东省来看,2001年广东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额达4661亿元,占全国的18.5%,居第一位,其中85.6%的资产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18.7亿元,集体有收入的行政村占了92.9%,无收入的行政村总数的84.6%。财务管理作为农村经营与服务的核心,其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所以,建立创新性财务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外,农村财务管理都体现为合作社的财务管理,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调整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所以财务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农村集体财产、集体资金的按理,而是重点考虑资金的投放与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筹集和风险管理。国外现有文献有的从农业合作社的资本形式探讨农村财务管理,以及从合作社的税务负担与融资的角度进行分析;还有的从某一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费用与收益进行分析,以及从合作社合并时的合并报表各因素进行分析。与我国不同,发达国家的农村财务管理已经没有了发展中国家农村财务管理低层次、混乱、目的性不强的缺点,它们的财务管理目的明确,管理具体,且多以融资与投资为管理对象。因此,运用当前最流行的金融工具,尽量提高合作社的融资、投资效率,是国农村财务管理的实践特点,也是发展中国家农村财务管理的方向,它对建立我国创新性管理模式有着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创新性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立
(一)创新性财务管理模式的特征
1、社会性。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铺开,不单纯是农民减负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三者利益分配协调问题、土地问题、税制体系的构建问题、财政体制问题、农村债务化解问题、农村义务教育投向问题等等。
2、民主性。税费改革与财务管理的创新必然体现民主性,因为改革和创新的目的就是要理顺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如目前实行的村民诈治和民主理财,就是民主性的具体体现。
3、复杂性。由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社区性、封闭性、合作性、股份性、多样性、民主性的特征,使得农村财务管理更具复杂性,尤其是税费改革后,农村原有的分配格局被打破,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财务关系等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需要将农村税费改革与财务管理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
4、长效性。农村税费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国策,要巩固改革的成果就必须建立农村税费改革的长效机制,其中有效监控、债务化解、科学理财、理顺关系等都是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二)创新性财务管理模式的内容
1、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是一切改革与的源泉,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的内外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农产品销售额增加或减少给农民带来收益的增减,农村各业因扩大生产规模而增加资金筹集或因销售额下降、产品卖不出去而占用更多资金,资金周转不灵。又如资源环境尤其是土地资源,土地作为主要劳动资料,其地理位置、肥活程度、土壤结构等都直接影响到对农业的投入,以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使得农产品交易更加便捷等等。因此农村财务管理必须适应这些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和财务管理模式,树立新型理财观念,如财务资源观念、人本化理财观念,信息化理财观念、知识化理财观念等。如目前农村资产经营中出现的资本、土地、人力、智力等资源的重新组合,实行民主理财、电子政务、财务信息网络化、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都是创新性财务管理的具体表现。
2、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体制改革是创新的基础,为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各地区纷纷从体制上入手,彻底理顺关系,其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健全一个新的运行体制,形成一种新的机制,为农村的长治久安、稳定发展奠定稳固的、规范的财务制度基础。如目前各省推行的“村账镇管”、财务双代管、会计电算化、会计集中核算和财务人员选聘制等,都是新形势下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
3、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现阶段农村财务制度主要包括财务计划管理制度、开支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人员管理制度、财务监督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其中收益分配制度是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点,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随着农民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劳动收入,而且还包括经营收入、管理收入、资产收入和权益收入等等;在财务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等,这些都必须通过财务管理的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以妥善解决。
4、组织的创新。财务管理组织创新,包括组织体系创新、组织机构创新。创新性农村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应是在乡镇一级建立两个中心,即农村财务管理中心或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和会计结算中心。前者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其执行情况,指导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监督财务公开的落实情况,协调县、乡、村的财务关系等;后者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协助乡(镇)、村做好财会人员的选聘和会计核算。两者职责明确,互相配合。
5、技术与服务的创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推动财务管理技术与服务手段的创新,这就要求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研发财务动态管理软件,建立网络运行系统,实现财务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
6、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创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和指导思想必须通过创新的方法才能实现。创新的农村财务管理方法体系应包括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监督与检查、财务分析与评价、财务预警、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等。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村更要建立财务监督与评价体系,并通过其规范运行,降低管理成本,从制度上防止管理混乱、滋生腐败现象的发生。
7、财务监督体系的创新。通过建立多层监管体系,对农村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具体包括:第一,加强村民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坚持财务公开,确保财务管理规范运行;第二,强化会计监督,推行会计委托制,通过多种形式公开招聘财会人员;第三,发挥下令监督的职能作用,具体可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代表政府对农村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定期的轮审;第四,对重大事项的审计评估可以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来进行。
三、建立创新性财务管理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创新的财务管理必须围绕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来开展。创新的目的是要通过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财务管理的创新必须围绕着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中心目标来开,必须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机制环境为出发点,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转变资产管理观念,注重价值形态的管理,从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等方面入手,在保值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增值,不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巩固税费改革成果。
(二)正确处理三者利益关系。税费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而农村财力管理直接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尤其是在收益分配方面。所以,必须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约束下农村中的各项事务。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财经法规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财务管理的创新,保证农村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经营、依法理财,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国家、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1、现阶段农村账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工作方式不规范。不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财务核算,账簿和凭证不全,审批签字混乱、账目不细化最终成了糊涂账和流水账。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和不规范,容易导致财务信息的失真,还会产生村书记和主任两套账的现象。离任村干部的审计没有进行规范的工作移交,还会出现呆账死账。
1.2、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和体系不完善
农村集体经济对财务审计工作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透明度不高,甚至有些农村的村干部身兼财务会计职务,透明度不高。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工作混乱,打白条顶账、小金库和票据管理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出现村财务管理人员私设小金库、私人借贷和贪污公款等现象时有发生。
1.3、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内容不全面,实施不到位
农村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审计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负债、折旧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的真实性、合法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而现阶段审计工作只是针对财务收支进行核算,没有将固定资产增值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审查范围。审计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得不到落实整改,缺乏有效执法手段。这样违纪违法人员和现象得不到惩治,还有些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村务的不公开化,缺乏有效的监督,也使财务审计工作精与搞形式,流于走过场,搞假公开或半公开。
2、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策略
2.1、将财务审计工作摆到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
结合农村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安排等方面予以重视,增加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将审计报告纳入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提拔聘用条件中,特别做好干部的离任审计工作,充分发挥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
2.2、加强培训学习,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学习培养审计工作者廉洁自律、公平公正、恪尽职守、保守秘密的基本审计职业道德,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有计划的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财务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培养审计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自觉接受广大农民的监督。
2.3、建立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和体系
构建完善的农村财务审计体系强化财务审计职能。各级村委会应成立专业的财务审计工作组,规范审计程序和模式、使审计结果透明化、有效的执行审计结果。有计划的开展季度审计、年度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发挥民主协商制度,落实农民审计职能,科学、有序地推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2.4、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创新财务审计模式和方法,制定好审计内容和重点
[关键词] 财务委托服务制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29-01
最近几年,羊毛工镇积极实行财务委托服务制度,加大了对农村财务的审核能力,在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实行村账镇管制度后,该镇严格按要求加强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对村级使用的每一笔支出,必须实行事先报告制度,接受镇村监督理财小组的监督,对村级财务定期公开,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一律由纪检参与,公开招投标,接受社会监督,设立了举报信箱,公布监督电话、电子邮箱,让广大群众可以通过这些形式向镇纪委、村账镇管中心反映情况,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监督权。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看到,实行财务委托服务制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1 农村实行财务委托服务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乡镇会计人员身兼数职,财务审核力度不足
在财务委托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乡镇的财政机构兼职,各村设一名报账员,中心的事情繁杂而人员不足,很多工作人员因为身兼数职,很难保证详细掌握所辖区域内每一个村集体的财务现状,对村级报账员上报票据的内容真实性审核力度不足,只是进行形式上的审核,如:其内容是否规范、财务手续是否齐全以及是否符合相应的报销制度。导致了乡镇财务委托服务中心的监督作用难以正常发挥。还有在农村两委换届之后,村级的也跟着更换,村级报账员工作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显著影响财务委托服务工作的展开。
1.2 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在农村财务委托服务制开展过程中,定期的报账、账目审核、财务定期公开和会计档案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会计人员也比较重视这些方面工作。而在财务预决算制度制定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村集体虽然已经实行了财务预决算制度,但是财务预决算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十分不完善,村民的监督权、审议权并没有的得到真正的落实,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形式化现象十分严重。
1.3 村干部、报账员法律意识不足,非财政性收支不入账现象时有发生
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从行政职能上划分属于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并没有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和权利从法律角度进行明确,这也就无法很好的调动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由于村干部和报帐员都是从村民选举中产生的其综合素质层次不齐,有很多村干部并不把财务制度当回事,他们认为只要我没把钱装到自己兜里就算违反了财务制度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干了我还是普通村民政府又能把我怎样。而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能够掌握和政府相关的资金收支情况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产生的经济收入和捐赠等非政府性资金收入仍然由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管理,核算中心难以准确掌握就会造成部分收入不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1.4 报账员的报酬由村里自行负担致使报账员工作时有顾忌
由于报账员的工资未纳入财政转移支付中,而是由村委会负担,这就造成报账员在工作中畏首畏尾,对村干部在财务上存在的一些不合法、不合规的现象也不敢抵制甚至还帮村干部隐瞒。
2 农村财务委托服务制度执行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2.1 强化政府管理力度,规范会计制度
首先,要进一步健全财务预决算内部控制制度,结合国家法律的相关要求,制定适合农村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对现行的农村财务委托服务制度进行改革,改变乡镇农经人员担任村级会计的做法,同时,要将乡镇会计中心的会计审核人员独立出来,减少其工作兼职数量,保证其全身心的投入到乡镇会计中心的各项审核工作中;最后,要选择专业的村级报账员,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村级报账员的业务管理能力。此外,还要进一步明晰乡镇会计中心和村级报账员的岗位职责,建设完善的考核体系,稳定村级报账员岗位,避难出现村委会换届,报账员丢工作的现象。
2.2 强化村级会计人员的选用促进其与乡镇会计中心的核算工作高效对接
村级的报账员应该由村民通过民主选举而产生,其主要负责村集体的经济收入、费用支出等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同时还要负责村级备用资金领取、保存以及定期向乡镇服务中心报账和财务核算。村级报账员选举产生后应该及时向乡镇的中心进行备案,并积极参与到政府部门的专业培训工作中,经过业务考核成绩合格,并具备相应的政策水平和专业能力之后,才能上岗,对于通过考核上岗的村级报账员一经上岗不得随意更换。
2.3 不断提高村干部和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
政府在进行财务委托服务制度建设和执行过程中,不要在没有询问基层组织干部和群众的意见的前提下就开始工作,应该取得各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广泛支持和配合。政府部门应该定期将各个村级的经济负责人召集到一起,集中学习财务会计法规。必须强调村级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并依法进行核算,村级经济组织要对会计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依法接受财政部门监督,确保将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政府财政收支和非政府财政收支全面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切实保证财务委托服务制度执行的力度。
2.4 将村级报账员的工资纳入财政转移支付中切实保障报账员的工作权利
只有保障了报账员的工资不是由村干部说了算才能真正发挥报账员的工作职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放开手脚对村干部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抵制和及时上报,以维护村集体资产不受损失。
结语
在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委托服务制度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管理形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将村级的财务资金和账目由乡镇委托服务中心管理,在每个村集体中设置一名助理会计或者保帐员,村助理会计或报账员每个月定期拿着各种票据到乡镇委托服务中心进行报账,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大大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杜绝了村干部的现象,从而为保证村集体财务资金和资源合理使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原红梅.关于完善农村集体财务委托工作的建议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 2014(24)
[2]柴香珍.乡镇农村财务委托制度的实践思路构架[J]. 经营管理者.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