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阅读策略

高中学生经过初中英语的系统训练,已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具备了初步运用的能力。他们有兴趣,也有一定的能力在英语阅读和交际能力上达到更高的水平。根据目前的英语教学环境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对阅读的大量需求,我尝试着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

一、关于课外阅读材料选择的指导

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较为敏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在英语学习上,他们不只是想把英语作为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来学,更希望能学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兼有的内容,从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主决定阅读材料的题材和体裁、难易程度。教师只提供建议,其指导作用是相对从属于学生实际需求的,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活动。我指导中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关系理顺,内精外泛

正确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内精读的关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英语课外阅读属于泛读,是巩固课堂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知道,课文是学生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语言素材,也是学生接受语音、词汇、语法与各种惯用法等的最重要来源,当视课文为精读材料。但精读的材料毕竟太少,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泛读)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把在教科书中学到的东西,反复检验、印证,充实、巩固。正因为有了大量的语言感性知识,才有可能在精读中进行对比、概括,从而认识一定的语言规律。这样,课外泛读实际上为课内精读铺平了道路,成为进行精读的有力手段。

2.难度适中,“趣”“味”相投

兴趣是成功的原动力。作为第二课堂形式出现的课外阅读,更得讲求趣味性。巧选合适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既为泛读,就不要字字推敲,过多地细抠语法结构、时态等,而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内容,如人物关系、故事的发展、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浅易的内容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引起兴趣;较难的便于启发思维,增添知识。起始阶段可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爱好的读物,篇幅不必太长,这样可迅速读完,使自己经常有成功感,保持阅读的兴趣。

二、关于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1.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能力差,主要原因是他们在阅读中存在着不良的阅读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译读

在阅读时将英语转换成汉语,这样势必会延长理解的过程,放慢阅读速度。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阅读不是翻译,应该养成用英语思维读英语的好习惯。

(2)依赖词典

有的学生在阅读练习中,往往遇到生词就去查词典或者电子词典。一边阅读一边把遇到的生词的意思弄清楚,这种方法虽然会及时弄清楚生词的意思,使阅读顺利进行下去,但是也会养成过分依赖词典的坏毛病,使阅读速度大大放慢了,万一到正式考试中没有词典的帮助,这样的学生思路完全会被打乱,因此查词典的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3)阅读缺乏整体性

不是从总体上把握句子的含义,而是一词一读。很多同学阅读中拘泥于字和字、词和词之间的搭配,忽略了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以及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会放慢阅读速度,对文章的理解支离破碎、不连贯甚至歪曲了文章的意思。

(4)注意力不集中

集中注意力是有效阅读的前提条件。只有在阅读的时候全神贯注,才能集中精力去理解文章的意思,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时不时地遇到一些生词或者疑难句型,使注意力分散到考虑这些问题中去,注意力得不到集中。

2.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

所谓阅读技巧,主要指在阅读时能够合理地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解决各种阅读问题的能力。即运用略读技巧,掌握所读材料主旨和大意的能力;运用跳读技巧,把握与主旨和大意有关的事实的能力;运用查读技巧,依据事实和细节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逻辑判断的能力。实践证明,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不仅能降低阅读的难度,而且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略读

略读即全景式的通览全文,是为了抓住文章的要点,对文章的题目、各部分的小标题、文章介绍部分和结论部分等进行的阅读;是以掌握全文大意为宗旨,重点从整体意义上把握作者思维轨迹的阅读。略读的方法有四种:

a要明确自己所要的信息,然后有目的的辨认主题句;

b视线迅速扫过字里行间,辨认句子中的关键词;

c匆匆浏览文章的标题、起始段落和结尾;

d利用篇章的信号词帮助确定该文章的重要内容。

(2)跳读

跳读,把与问题无关的词、句、段略去不读或不细读,常用于查找人名、地名、年代、数据上,跳读的关键在于视读即不是逐词、逐句或逐段去阅读文章,而是像扫描仪一样,从头到尾扫视下来,目标一进入视线就要锁定放大细细研究。跳读最好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因为经过略读,对文章已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查询问题的效率会更高。

(3)查读

查读即从大量阅读材料中找出某一特定的资料和细节,如有关事实和依据,单刀直入,无需通读全文。阅读文章时,先弄清要查找的特定信息,然后一目十行自上而下进行扫视,遇相关词时稍停以作判断,在重要的词、短语或结论下面 画线,以记忆文章特定信息。

三、运用阅读策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尝试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采取了Bottom-up ,Top-down及Interactive阅读策略。

1.Bottom-up

Bottom-up(自下而上)的阅读是一种知识性阅读,其注意力放在识别和辨认课文中的词、句和语法等表层结构和意义特征上。其教学顺序是“词——句——篇”。

2.Top-down

Top-down(自上而下)阅读是运用一定量的信息来预测语言的结构,不是十分精确的感知、理解、领悟语言的过程。

3.Interactive

Interactive (互动)阅读不是单一的Bottom-up(自下而上)或者Top-down(自上而下)的心理过程,而是语义、语法、词汇等各种信息的相互作用。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阅读文字本身包含的信息,还利用自己原先所有的背景知识帮助阅读。

四、取得的成果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大大开阔了眼界,有效地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与判断力,使英语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广泛课外阅读的同时,学习活的语言,积极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演讲、讲故事、英语角等,定期交流阅读心得、收集妙句美文,汇编成册,排版出报,更是健心益智,一举多得。

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学生已经在以下几方面有明显提高:

a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浓厚,从应付英语课外阅读课转变为喜欢上英语课外阅读课;

b自主学习英语能力提升,学生每日必读已成习惯;

c阅读技巧掌握到位(阅读或对每篇文章都能给出title & main idea);

d在测试中,阅读理解这一题型得分率有明显的提高;

e知识面得到拓展;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一、前言

郁达夫曾经说过:“书本原是人类思想的结晶,也就是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它产生了人生存在的意义,它供给了知识饥渴的乳料。”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手段。语文教学的根本就在于教会学生阅读,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语文技巧。语文教学之灵魂在“开启智慧,超越课堂”的课外读书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阅读习惯,积累词汇和写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提升感悟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7~9年级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完全合乎学生语文学习需要的。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们(尤其是在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初中)是否在进行课外阅读?他们在阅读什么?他们怎样进行阅读?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而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

1.课外阅读不被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初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领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不赞成学生看课外书。他们认为看课外书收效甚小,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农村学生的家长学识水平低,他们不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看课外书会占用学习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因而也反对学生看课外书,有的家长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横加指责、禁止。

2.课外书籍来源贫乏

由于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民家庭,家境并不富裕,农村初中学生本人和家庭大多没有藏书;学校的图书室虽有少量的书籍,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各种检查和验收,很少向学生开放;书店里的书又太贵,一本书动辄二十几元,很多学生买得起也舍不得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书籍,即使学生有阅读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3.学习任务紧张,无暇顾及

应试教育使进入初中的学生时间显得特别紧。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连双休日也没有了,更别说有什么“闲心”来阅读了。

4.社会环境影响课外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多媒体影视、网络游戏等声像备、声情并茂,感觉丰富,生动活泼,是传统书、报无法比拟的。现代影视、网络,对于处于学习重压下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减压方式。因此,原本少得可怜的空余时间,也被那些“虚拟现实”占用了。

5.阅读具有盲目性、片面性和艰巨性

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选择阅读内容,往往被自己的兴趣所左右,看的是那些武侠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笑话、幽默等,基本上属于消闲类。有些学生即使买了课外用书,绝大多数都是与考试有关的习题、试卷之类的书,很少有文学名著、经典书籍。因而学生即使阅读,也只是停留在为眼前的考试而阅读,被动的接受教师或教参上对文章的分析解读。至于制订阅读计划,精选阅读内容、做阅读报告等则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尚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有偏差;学生还没有从根本上养成阅读习惯、学会阅读。

三、改进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

1.转变观念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应通过多种途径,让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都认识到阅读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直接的传授和简单的模仿获得的,而是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慢慢领悟,一点点积累形成的。

因此,学习语文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把学生引到更广阔的语文世界中去,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健康成长。

2.激发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实效,必须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要在抓紧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愿望。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了《范进中举》后,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儒林外史》。还可利用初中学生对名人的崇拜心理,选取名著名篇对其动之以情。如我国的四大名著、鲁迅的作品、朱自清的作品等,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推荐,用种种方式引起学生非睹不可的欲望。此外,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竞赛、读书演讲等),整理、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如读书笔记、手抄报、读书心得等),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培养积极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他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看作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终生受用不尽。怎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呢?首先,制定读书计划。为了克服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实验室)》认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其次,要养成阅读时使用工具书,边阅读边思考、边圈点批划,做读书笔记等好的阅读习惯。

4.指导阅读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指导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1)分类指导

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分类指导。如指导学生阅读记叙文,就要让学生弄清记叙文的要素和线索,掌握记叙的顺序,分析描写的作用,注意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2)技能指导

教师要注意阅读技能的指导,强调阅读文章要分步进行,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3)精读略读

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和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对一些故事性较强、情节迂回的作品或章节则大致浏览,了解主要内容即可。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高职学生 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28-02

英语阅读一直以来都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之能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和涉外业务能达到书面交流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开展课外阅读训练进行探究,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的必要性

(一)从理论角度。Krashen认为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的核心部分,语言的习得是通过输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产生的,这些可理解输入材料是指学生听得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要略高于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水平(即Interlanguage+1理论)。胡壮麟(1994)也认为阅读是学习者获得语言习得的一种有效途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基本保证。但是由于设备、经济等条件的限制,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社会环境(即目的语的语言环境),对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通过“听”来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那是不可能的,而“阅读”就成为提供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阅读,对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训练,增加可理解输入,培养学生交际性阅读能力,帮助学生习得语言,从而应用语言。

(二)从现实角度。高职学生即将踏入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发展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新闻报道,产品说明都采用英文来报道和描述。没有快速的英语阅读技能,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的年轻大学生,他们充满活力和求知欲,对英语学习也有着强烈的渴求,也希望通过英语阅读能扩展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但是他们也普遍反映自己的英语基础知识差,词汇量低,阅读困难,觉得难以提高。虽然,阅读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据很大比重,但是只靠课堂那区区45分钟就想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交际能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来实现。90后的高职学生活泼好动,但学习自制力较差,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不强,教师要开展课外阅读训练,就要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精读、泛读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培养高职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B级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因此, 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阅读材料多样化。提供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要多样化,即从形式上要变换体裁,从内容上要变换题材。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涉外日常业务需求,教师提供给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类型可分为应用型和欣赏、消遣型。应用型应该包括各类信函、通知、海报、合同、广告、产品说明书、菜单等各种应用文。欣赏、消遣型应该包括报刊、杂志、诗歌、各类图书、故事、散文、歌曲等。这两大类型已包括形式上的多样化和内容上的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己阅读目的、兴趣爱好等各种需求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类型,如因学习和工作需要对合同、技术说明书进行字面理解;为消遣,扩大知识面对英文小说、报刊、杂志进行阅读等。

(二)阅读材料难易要适度。阅读材料难易度要适当是指材料难度要适合高职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对学生的难易度,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太难,学生读不懂,阅读不下去,积极性就会受挫,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没了积极性。太易,一读就懂,没有挑战性,学生得不到提高,就会觉得这课外阅读可有可无,不屑一顾,同样会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那么如何达到阅读材料的难易适中呢?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认为,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略高一点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是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

(三)阅读材料要适用。阅读材料内容要适用是指材料内容要适合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只有当阅读材料使学生产生兴趣或为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学生才会积极地、专心致志地去阅读。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内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是学生喜欢的、关心的;对学生实际有用的;符合学生现在、将来的学习生活或职场需要的。

(四)阅读材料多多益善。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量的积累过程,没有足够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完成从语言学习理解到语言应用自动化的转换过程,语言学习是一个典型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学习过程。因此,要使学生获得足够多的语言知识,掌握阅读技能,达到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水平,就必须接触大量的英语阅读材料,多多益善。

三、课外阅读训练的开展

虽然开展课外阅读训练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但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相对较差以及阅读方法、技巧等还需英语教师的(下转第132页)(上接第128页)进一步指导,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训练时要时刻注意监控和监督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外阅读任务,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阅读策略的指导。阅读策略就是指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文本信息,解决各种阅读问题的方法和方式。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帮助学生成为流畅阅读者,就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策略指导。常见的阅读策略有:

1.生字词处理策略。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阅读上下文、构词法等猜测词义;不影响语篇理解的,可跳跃过生词,不必停下来猜词义或查字典。

2.图式利用策略。指导学生阅读中通过文本联想自己所了解的背景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通过问题提示学生进行文本与图式之间的联结,读后让学生谈论自己是如何利用图式信息理解的。

3.整体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以语篇为连贯整体,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互式阅读模式来阅读材料。教师注意提供整体阅读方式的一些文章,提示学生采用整体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阅读后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自己阅读的感受。

4.信息、结构分析策略。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区分事实信息与观点信息,区分文章的结构。教师可提供不同类别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识别不同信息;通过图表,信息填空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

5.文本利用策略。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已知信息或语篇轨迹对深层含义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通过已知信息或信息词去判断作者观点和态度等。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设计一些推理问题,让学生阅读中利用已知信息和上下文信息进行推理。

(二)阅读技巧的培养。通过阅读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一直是高职英语教师倍加关注的问题。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训练时既要注意微观阅读的技巧培养,如精读全文、理解文章的词义和句法、体会语篇风格、了解语篇结构、掌握文章细节等阅读技巧,也要注意宏观阅读的技巧培养,如预测文章内容、快读掌握文中要点、略读获得文章大意、识别并回忆文中细节、根据语篇内容进行推理、推测作者写作意图和观点等阅读技巧。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适度的英语阅读技巧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技巧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总之,加大高职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训练,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各方面英语应用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坚持课外阅读,必定会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和阅读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Krashen,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胡壮麟,封宗信,罗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3]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熊丽君.阅读理论和技巧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基金项目】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外阅读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1JGB190);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研究(2011ZY004)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范文第4篇

当前使用的英语教材无论是在语言学习的交际性、时效性,还是在语言学习的文化性和时空性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尤其在国际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这种时代背景下,新词语源源不断的出现,仅凭教材,学生难以达到大量输入语言信息的目的,难以及时掌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词汇和语法现象。因此,除了充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进行课外阅读至关重要。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英语“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可选择语言地道真实、内容新颖、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现实生活、可读性强、适合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者阅读的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需要从中选读。这样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更大的空间,有效地避免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而且新颖、丰富的阅读材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去探究和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二、课外阅读的策略指导

众所周知,影响学生的阅读因素除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外,还包括阅读技巧等非语言因素。

1. 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技巧

掌握语言知识并不等于具备阅读能力。只有掌握并运用一系列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将习得的语言转化为阅读技能。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跳读、略读和查读等阅读方法

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使养成了逐词、逐句阅读的习惯,这样不仅阅读速度很慢,而且还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跳读、略读和查读等阅读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文章,为学生的大量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2)猜词能力

阅读是个人反复思考与琢磨的过程,学生需要调动一切已有知识以达到理解语言的目的。学生在阅读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生词。在浏览与略读时,我们往往会要求学生不要在生词上纠缠,这并不意味着对生词就应完全忽略。正确的做法应是教会学生利用构词法及上下文线索推测词义。

2. 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做好读书笔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

(1)摘抄。摘抄精彩的词句、片段、格言警句等,并及时进行整理。

(2)写内容提要。写出文章每段的大意、列出文章的框架,也可写出文章的“关键词”,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3)写读书体会。写阅读感想或心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设置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所读文章设置一些阅读理解题,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又便于他们相互交流学习。

三、课外阅读的基本模式

笔者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年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的阅读模式和学习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学习和交流。

1. 自由阅读

教师为学生选好课外阅读书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生活经验、语言运用能力,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章进行泛读,记下自己认为有用或感兴趣的内容,并写出文章大意或读后感。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检查阅读理解效果提供自我反馈信息,还便于学生在小组或班内交流阅读内容,发表观点和看法。

2. 课堂交流

为使阅读交际化,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获取的信息与同学交流,从而达到互动学习的目的。每个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自己记下的词、短语、句子,然后每位同学讲一至两篇所阅读过的文章大意或就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3 . 针对性辅导

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可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教师可就某篇文章事先设计好问题,让小组抢答。这样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向,也能核实学生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偏差。这些问题包括文章大意、关键句的理解和词义猜测等。

4. 奖励性评价

最后由师生共同评出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收获显著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四、小结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创造力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阅读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是目前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一教学要求的推动下,语文教师应从创造性的角度入手,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加强阅读训练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可使自身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提高阅读创造力。但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始终存在多讲少读或只讲不读的误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机会,加强阅读训练。首先,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自读课文,遇见不懂的字查字典。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感知性阅读、默读,感知文章重点内容。随后,要求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精读,感知主要的思想内容,了解重点内容。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欣赏性阅读、品读,感悟笔者表达的情感,加深理解。

二、教会学生阅读技巧

语文阅读要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中的相关信息。不同的阅读方式,导致阅读文章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泛读、精读等阅读技巧,在增加阅读速度与阅读量的同时,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多层次的阅读,如何进行课文分析,如何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等阅读技巧。在遇到阅读理解题目时,指导学生首先要阅读文章后面的题目,并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阅读。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材中出现了较多的自读文章,也为学生配备了自读课本,并且还设有推荐阅读文章。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提高其课外阅读的创造力。教师要做到少讲、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及方法,要求学生多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教师要做好榜样,传授技巧,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阅读技巧,自主认识字词、分析语句,理清结构。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让学生感悟作品,获取知识及提高阅读创造力的最好方法。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书进行阅读,为学生指明阅读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四、发挥网络阅读优势

教师要根据形势引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指导学生学会网络阅读,激发其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创造力。网络阅读比传统阅读更为灵活、方便、新颖,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参与其中。网络还能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呈现效果,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其阅读创造力。学生在阅读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自律,提高价值的判断能力。在准备浏览网页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去阅读,并且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还要了解阅读是为了获得哪些信息,避开无关信息的诱惑,从而快速查找到想要的信息。除此之外,由于网络阅读不会受到价格、信息量、纸张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无限地获取到知识。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网络发挥其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得网络成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

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其阅读就会产生极大的动力,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当学生明白了阅读的乐趣,才会陶冶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其阅读兴趣保持的时间较短,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第一,在学生对文章得到理解后,语文教师还要设置更深层次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地延伸;第二,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点,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三,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停顿状态时,教师要提出有争议性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谈读书感想、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等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阅读方法。

作者:张文英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招生办

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范文第6篇

首先,有助于学生立志成才:

课外阅读是培养兴趣、塑造人格、树立志向、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有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课外阅读中培养了兴趣,走上了成才之路的。

曾对斯诺谈到:“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的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鲁迅也是一位课外阅读的爱好者,朱正在《鲁迅传略》中写道:“鲁迅对知识的兴趣很广泛,他不满足于规定的教科书,自己找了涉及许多方面的书来看,也常常向老师提出教科书范围以外的书上的问题……在年龄和他相仿佛的少年中间,他是读书极多,学识极广博的一个。”

林语堂在《自传》中也谈到自己对课外阅读的偏爱:“在圣约翰的汉文课堂中是我的极乐世界,其间我可以偷看些书籍。在这时期,我的心思颇为发育,很爱看书。其中有张伯伦的《十九世纪的基础》、赫克尔的《宇宙之迷》、华尔德的《社会学》、斯宾塞的《伦理学》及韦司特墨的《婚姻论》。我对于进化论和基督教的明证很感兴趣。”

其次,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写作水平:

课外阅读是开拓视野、增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散文家赵丽宏在《读书的快乐》一文中说:“世界广袤,人生辽阔,学校课本里的那些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多读一些有意义的、有趣味的、有价值的书,能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开阔心胸,丰富情趣,使自己成为一个渊博的人。”

余秋雨在《开发自己的生命》一文中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这里所说的阅读显然不是为了考试为了练习而进行的阅读,而是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的课外阅读。

有人说读书如交友,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了一个好朋友,多读书让你变得高尚,多读书让你长见识,变得聪明豁达。阅读和写作,本来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对孪生兄弟,从文字产生之日起,就相生相伴。所谓“教无定法”,作文更无定法。许多作家的创作史说明了这个道理,其实,唯一的办法似乎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古来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说法。词汇来于阅读,材料也有许多来于阅读,良好的语感也可能来自于阅读,连审题立意都可能来自于阅读,更不用说主题的表现和技巧的运用。因为多读书,读好书,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知识面的拓宽,培养良好的兴趣、品质、艺术审美能力、观察、发现、创造能力等等都是大有裨益的。阅读的数量一多,熏染既深,往往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读者不由自主地成了作者。就像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个“妙手”应该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者。要是没有生活和阅读的积累,人们的写作就无从依傍。

二、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一些方法

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了,还要进一步指导方法,培养兴趣,使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1.指导时间的安排。鲁迅把时间比作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挤时间的具体方法有:①化零为整凑时间:善于把时间的“边角余料”和“零碎布头”拼凑起来。如汉代董遇所说的“三余读书法”。现代作家钱歌川在《读书的习惯》一文中说,你不要以为五分钟做不来什么事,把一百个五分钟集起来,就差不多等于一整天。我们利用五分钟的余暇去读书,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学者。②设法简化生活,腾出空余时间。一个有志于求知上进的人,一般不沉湎于繁琐的生活,不讲究吃穿。鲁迅先生说他是把喝茶的时间都挤出来了,居里夫人为了腾出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她尽量缩短搞卫生的时间。这些都是初中生可资学习的榜样。③善于利用假日,巧妙安排时间。现行制度下,初中生的假日时间是较多的,除了休息和参加有益于健康的活动,应该减少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坚决杜绝玩游戏、上网吧。努力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读书。

2.指导书本选择。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书籍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相对于个人来说是无限的长河。外国的书籍暂且不说,就拿中国的书籍来说吧,可谓浩如烟海。所以阅读必须对书本进行选择。

另一方面,目前的文化市场和学生可能接触的课外读物,并非都适合于初中学生,必须指导学生作出合理的选择,能识别珠与鱼目,去粗取精。

指导选择可以教学生学会识别良莠,也可以用推荐书目的方法。“新大纲”向学生推荐了30部文学名著作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书,同时还明确指出“任课老师可以补充推荐”。推荐当然以名著为好。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余秋雨说:“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因此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名著是经过多方面检验、评价而产生的,往往是“文质兼美”的,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学习很有益。

具体的方法,可分级分层印发书目。从可以获得的书本开始,到设法购得的书籍编目,也可以根据大纲或类书选定,诸如“影响中国历史的30部书”、“影响世界的百部书”、“代表中国文化的40部书”。这些书中又要以基础和通俗为首选。

现在流行的小学生、初中生“新课标必读”是很现成的,但对于数年的课外阅读来说,这薄薄的十二本小书仅够塞塞牙缝,因此,还须另行选定。

3.指导阅读方法。阅读效果的好坏,与阅读方法的选择很有关系。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在读书时,都是很讲究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的。他们中间的一些人还就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写下了许多有益的文章。事实证明,凡是读书有成效的人,都很重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前人介绍的不少方法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教师不妨多多介绍,以便学生选择、学习。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有些书思想博大精深,需要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有些书思想平淡浅薄,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了;有些书精华与糟粕混杂在一起,就需要在阅读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从阅读速度方面,有精读法、略读法和快读法。具体要求:精读法,可采用朗读方式,每分钟250字以下,理解和记忆率达90%以上;略读法,每分钟250~500字,理解和记忆率达80%左右;快读法,每分钟500字以上,理解和记忆率达70%。

从提高阅读质量的角度,可采用“页眉页脚抄写法”,作用在于强化记忆、提高记忆的准确率。此法仅限于自己的书籍。“回顾复述法”,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提取概括能力。“笔记记录整理法”可以学习分类,进行归纳训练,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陌生知识积累法”,可增广知识库,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因为“陌生知识”即欠缺与空白的知识。

具体操作方面,可以指导各类标记的方法,以利提高阅读效率和趣味。还可以指导使用卡片,自制卡片,将卡片分类,以便复习和运用。还有工具书的利用,查清一些字的读音,弄清一些词的含义。

特别要重视指导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周作人谈到鲁迅先生读书时下的最深的功夫就是抄书。读书笔记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现择要介绍几种:摘录式,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提要式,对文中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内容、要点写出来。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心得式,记录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这是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作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余秋雨说:“这种读书笔记,既描述书,又在描述自己。”

4.融入课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采用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划分的四种语文教学课型,把课外阅读融入到课堂中。林教授主持的“中学语文能力发展与培养”的课题实验中,把课型划分为四种:①以讲读教材为主的精读课;②以课外补充教材为主的泛读课;③以侧重思维训练、听说为主的听说课;④指导实践和讲评为主的写作课。也就是说,课外阅读要堂而皇之地进入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张华民谈阅读时说:“应该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我一直是每周拿出两个课时来组织学生到图书室阅读……光靠课本是不行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老师指导下靠学生课外自学、自修而成的。”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自由度和课堂的自由度将不断提高,教师可以更大胆地去挖掘课外阅读材料,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来促进课堂教学。使课内外发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书籍的阅读,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由于教材的内容一般是最基础的知识,课外读物往往比教材内容要深且广,有利于满足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他们的潜力。具体的方法有超前阅读、同步阅读和学后阅读,可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或引入评价过程(考试),可以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巩固课外阅读的内容。可进行适度练习,提高知识的熟记程度。尝试回忆式练习,尝试回忆时,调动大脑进行积极思考并组织学习材料;有些内容回忆不起来,又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回忆起来了,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成功的慰藉,提高了学习兴趣。及时练习与定期练习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兴趣,巩固所读信息。与课堂和考试联系,还可以促进家长对课外阅读的关注和重视,使课外阅读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起来。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能力

一、选择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

从某种程度上讲,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水平和质量如何,不仅体现着教师的水平和眼光,也对小学生视野的扩展、能力的提升、兴趣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那如何判断所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的质量优劣呢?笔者认为,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都是相对优秀的阅读材料:一种是励志类的,这对于砥砺小学生的品格、从小教育他们养成优秀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一种是扩展和增长常识性的,生活、科普、文学等方面的常识,都可以作为课堂阅读材料的延伸;一种是学习方法类的,比如教给小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阅读。这对于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对学习中困难的认知、克服等方面,都会有所助益。除此之外,还应该给小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库,这样的阅读材料库可以是一系列的书目,也可以是教师自己汇编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可以借鉴他人有益经验来加以排布。当然,我们在建立小学生的阅读资料库的时候,应该将以上三类都加以涵盖。

二、创设情境,刺激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徜徉书海,甚至手不释卷,沉醉在读书的快乐之中。所以,老师要努力刺激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比如,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松鸡和乌龟》的故事,当我讲到乌龟们为了让松鸡能整天呆在洞里陪它们玩耍,便在松鸡的同意下把松鸡的羽毛全部拔光。这样松鸡没法飞走了,它们的目的也都达到了。可是有一天正当它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黄鼠狼窜进洞来,扑向松鸡,一口咬住松鸡的脖子……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再比如,平时要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如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段,看谁读的正确流利,富有感情;背诵文章的某一部分,看谁背的快、背的好等,对此,学生兴趣盎然。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靠学生自己多加以实践、思考和总结,另一方面,教师的引导、教育也非常重要。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来讲,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没有具备,而此时教师的引导、教育就非常重要。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对于提升阅读效率、提高语文成绩有着重要作用,它还是一个令人终身受益的习惯。具体来说,在小学阶段,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是边读边想的习惯;一是阅读的同时动手做笔记的习惯;一是善于利用工具、请教与交流的方式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一是勤奋阅读、反复阅读与不断思考相结合的习惯。从哲学意义上讲,伴随着小学生阅读量的增长,也会发生能力的从量变向质变的飞跃,只要坚持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便会发挥出来它们的长久益处。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四、营造良好的集体阅读氛围

对于那些有阅读爱好的学生来说,鼓励他们多多阅读的效果会比较明显,但是对那些缺乏动力、兴趣还没有挖掘出来的小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除了创设情境,刺激其阅读兴趣之外,还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带动与熏陶作用,比如每周安排固定的集体阅读课,还要探索良好的阅读分享机制,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从中培养大家的集体意识、荣誉意识以及你追我赶的竞争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认真备课,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来加以对待。具体来说,教师要善于精心地安排课堂阅读的精品课,其中运用多种阅读技巧,并善于将这些研究技巧传授给学生,做到“授之以鱼”的同时,也能够“授之以渔”,让他们学习到一些克服困难的办法和技巧。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不能以教师的讲授来代替学生的感悟,而要让学生能深入到文本中,多读,多感悟,获得体验。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还得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多去读文本,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此,本文将结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对构建阅读教学的模式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孔老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正视课外阅读的教学作用,采用恰当措施,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快乐的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教学的效率。学生读书的兴趣的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读书的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读书欲望,尽最大限度地使人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首先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容易带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这一特点,教师可用几句精练贴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其求知欲,或用扣人心弦的解说为学生当好“导游”,把他们引入一个无比瑰丽的书的世界,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变“苦读”为“乐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适当指导学生阅读技巧

古人语:“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这就告诉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习方法,课外阅读也是如此,也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这也是教师实现为“不教”而“教”,学生现实为“会学”而“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应积极的加强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阅读技巧来说,其中常见的就有:精读:精读就是要求学生读书时要认真研究,独立思考,将课堂内学过的读书方法应用到课外读书活动中。同时这些读物最好是与教材有关的文章或有点评的作品。泛读:泛读是对于一般读物欢快地浏览过去,以便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此外,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更提倡“浏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五步读书法。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的给学生渗透阅读技巧,让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做到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做到领悟、创新,使之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不断促使学生进步、提高。

三、教会学生学会大胆质疑

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自然会提出很多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将改掉以解决阅读卷上关于文本的几个问题或老师提的问题为主的教学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由提一些不着边际、鸡毛蒜皮的问题过渡到围绕文章主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可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或是发表议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得以锻炼。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信息社会时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引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扩大教师的教学面。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都放在课本上,势必会使得学生的阅读教学课堂显得狭隘,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改变这样的局面,通过电子设备传递信息的快捷性,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其次,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丰富了阅读教学的模式,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帮助之下,可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实施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之下,阅读某些文章,这样更加容易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方面的含义,让学生和作者有精神上的共鸣,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的丰富化和有效化。

五、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古人云:“书富如人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一个会读书的人,他心里很清楚他要读什么书,什么书才能给他带来最大的利益。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书市里,合理、有效、正确的选择课外读物尤为重要。素质教育对课外阅读也提出了要求,这意味着仅仅依靠教材本身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要能够根据教学要求,筛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文章,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在教学中,会根据学生自身的状况和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来向学生推荐几篇优秀文章,并且要求学生撰写读书心得。不仅如此,我还在班级里举办一月一次的读书会。每一期的读书会会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由我和学生共同商定读书会主题。在会上,学生可以交流读书心得,互相推荐好的文学作品,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学生之间互相影响,都爱上了读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环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突出中学生阅读教学的个性,多渠道、多方面地摸索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新教学思路,使学生的识字、写字、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