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设计技巧

课程设计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程设计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设计技巧范文第1篇

鹰架结构之一

确定项目任务时间要早

课程设计是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设计练习,传统的课程设计是在《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全部授完,大约是在本课程结业考试结束后,再用一至两周时间集中课程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考虑到学生先有理论知识的积累,用理论来指导设计实践环节。但事实上,这样安排免不了由于学期结束学时紧,设计任务工作量大,学生不安心急着想回家等客观原因,导致学生马虎完成,应付差事,抄袭等现象出现,以致设计结果单一,学生没独立思考,更无创新,课程设计教学目标达成率不太理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确定项目任务作为整个项目教学的起始阶段,时间一定要早,建议就在《机械设计基础》这门理论课开课之始,即可同步提出,也即与课程理论有机穿行,结合具体明确的设计任务(通常是减速器产品设计),将两本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重新组合整理,围绕课程设计具体任务展开。这样,对学生而言,因为有了任务的驱动,再加上时间的保障,学生可以早规划,早作准备,早投入到设计中来,时间跨度越长,越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体地位,挖掘潜在求知欲望,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培养设计技能的目的。

鹰架结构之二

确定项目任务要细

一般来讲,课程设计都是定位在一般用途的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如减速器设计。学生对于何为减速器,有什么功用等等都很陌生,更不用说要把这一产品设计出来了。《机械设计基础》绪论课后,应及时围绕“减速器及其设计”这一主题通过查阅教材、指导书、设计手册,网络等等整理出读书报告。通过这一工作过程的探究性学习,学生自主探究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课程设计的步骤等概述性内容;对以往学生课程设计成果的阅读,学生基本上对设计任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也知道了要完成每一任务必须学习哪些相关的设计理论内容,如: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传动轴设计、轴承、键的选择与校核计算等等;最后要提交哪些具体的设计成果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可将本学期内的学习时间大致进行分配,较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本阶段项目教学的关键落脚点即是让学生将项目设计任务清晰化,细化任务可以很好的梳理后续设计工作的广度与深度,这样的项目动员应该说学生已做足了功课,对学生的设计质量开了一个好头。

鹰架结构之三

小组成员配比合理

高职机械课程设计实施项目教学因其开放性特点会导致学生自由分组,其结果就是让互相熟悉的同学起合作。这样一来,同学之间会合作得比较愉快,但是,这往往会让成绩好的和认真的结成一组,剩下成绩差和懒散的学生自然地组成一组,问题是成绩比较差的小组因其能力有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再加上为完成项目“临时抱佛脚”,做出来的成果自然不会理想,也远远没有达到项目教学目标的预期效果。

解决的办法是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要干预学生分组,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两人小组,然后再让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二次自由重组,组成四到六人小组,做到各小组间实力均衡,小组内优势互补。学习认真的可以传帮带比较懒散的;爱提问题的与独立思考的形成互补;善于倾听的与敢于发表主见的形成互补,从每一个学生这个点位开始,再向每个项目组这个小面积、最后是全体项目组这个大面积上,由点及面、由面及点地灌输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最大化地让学生体验项目学习中主动学习者、探究者、协作者、交流者、实践者和评价者的多重角色。

鹰架结构之四 制定计划详细

高职机械课程设计的计划制订应根据每个学校的校本要求个性化订制。例如,每个学校安排的普车、钳工或数车等实训项目时间会不一样,在本学期与课程设计有没有冲突,各个学校机械课程设计总课时也不一样(我校只有24学时,有的学校可能集中一至两周完成),那么完成什么教学内容,达到什么教学要求,最后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提交的大作业都会有所不同,作为教师要在项目动员时与学生交待清楚。教师要根据学校下达的教学计划上规定的学时综合考虑《机械设计基础》(一学期授完)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4学时分配在一学期中)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整合出高职机械课程设计项目教学的实施计划,及早地发放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然后学生根据这个计划进行组内斟酌,合理支配时间节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每一个项目任务具体化,每个任务责任化,每个任务达到的目标,需要查阅的资料或者资料的来源,每个项目任务活动的形式,预期的成果与形式。项目计划书由学生自主制订,但指导教师的协助与指导不可或缺。要重点在项目目标,计划书形式的规范,内容的完整,进度安排、项目资源、成果形式上检查辅导,以保证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鹰架结构之五 实施过程全程监控

高职机械课程设计实施项目教学中,许多指导教师可能或多或少认为,只要把小组划分好,给予学生一定的项目任务,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合作,完成小组的项目。于是,在项目教学中,把学生分组后,布置一个项目就算了事,既不指导学生如何与其他组员进行交流沟通,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行为。他们关心的只是小组的成果,并不看重小组获得成果的过程,只要学生最终能提供成果,整个组就算完成了项目,所有组员也都能顺利过关。教师这种消极的观点和做法会直接导致项目教学的低效甚至失败。要想达到项目教学的理想效果,作为项目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对整个实施过程全程监控是必须的。

1.监控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计划性

对于每一个细化的任务,其难易程度教师心中应有充足的预案。对于相对容易的任务,如表一中的任务一:认识减速器及其中的通用零件,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建构其中的知识框架,大胆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工作进度一般影响不大。对相对较难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如:任务三:传动零件(V带轮、圆柱齿轮、轴)设计计算;任务四: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草图设计、正式装配图设计,计算工作量大不说,如何将计算结果作为设计结果,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真正处理设计与计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处理不好,设计进度就会停滞,从而会整个项目的工作进度。作为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在项目过程中明确,任何机械零件的尺寸,都不应只按理论计算来确定,计算值只是确定尺寸的基础,而确定尺寸应综合考虑零件的结构、加工、装配、经济性、使用条件以及与其他零件关系等等。有些尺寸(事减速器箱体的某些尺寸)还要用一些经验公式来确定。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计算和绘图是互相补充、交叉进行的,边计算、边画图、边修改的“三边”设计方法。同时,要做好整理和保存、积累设计计算结果过程性工作,以保持项目成果的完整性,也为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做好准备。诸如此类的设计技巧,在每一个任务之前,教师可尝试预测这些问卷调查,发放给学生,及早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准备,让他们能将这些较有挑战的任务顺利完成。

2.监控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自主创新

项目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如何正确处理设计与创新的关系确实是学生很难上升到的高度。作为高职机械课程设计实施项目教学指导教师,要观察学生、引导学生用心揣摩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通过选定主题来定期集中面授、定期查看学生设计资料等手段,检查他们是否已经参考学习了已有的资料和图例,参考和分析了已有的结构方案,合理选用了已有的经验数数据,这些手段,都能很好监控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设计的最高标准就是创新,一定要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减速器生产实际,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大胆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和新结构,吸纳新的技术成果,注意新的技术动向,把学习和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在这里,特别要求项目指导教师观察学生是否在减速器的设计中引用了该行业新标准和规范。是否双重考虑了设计质量和降低设计成本,是否考虑了零件的购置和互换,是否采用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行业规范,对于非标准的数据,是否修整成标准数列或选用优先数列,这些设计细节,是检验项目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设计品质也会在教师的全程监控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鹰架结构之六

检查评估注重思路与技巧

项目完成过程是各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检查评估相当重要。指导教师应重点评估每个组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思路和技巧过程。因为,思路评估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而技巧过程评估中,要重视各个开发环节中遇到的难题的解决方法的总结,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设计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课程设计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剂工程 课程设计 GMP规范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逐步与国际接轨,需要大量既懂得工程技术(如GMP药物制剂车间设计、制药设备等)又有药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新形势下,将车间设计与药物制剂技术、GMP规范、制药设备及公用工程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制药工程专业和工科药物制剂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当务之急[1]。药物制剂车间设计即为该背景下出现的课程之一[2-4]。同所有课程设计一样,它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符合GMP要求的制剂车间工程设计基本内容;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和技术规范;学会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达设计思想与结果[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由于我国制药工程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各兄弟院校都在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药物制剂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如合肥工业大学将课程设计与实验和科研相结合,获得设计中的某些关键性设计参数[5]。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在近十年的建设中,也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型制剂工程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1 新型制剂工程学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体系

我校开设的制剂工程学课程设计学时为5周,属于综合性实践类课程,是在前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运用和实践。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工程观念和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对教学内容、课程设计题目的设置及课程实施进行了如下调整:

1.1 课程内容的系统化

经过多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梳理,我校制剂工程学课程设计逐步从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核心理论型专业课的附属实践课演变成融合了GMP相关法规和GMP药剂车间操作等内容独立设课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内容包括:AutoCAD绘图技能培训、GMP相关法规培训和药剂车间操作实习及GMP制剂车间设计3个模块。各模块之间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课程的设计思想是通过GMP法规学习和GMP车间实习,系统了解GMP药物制剂车间布置原则、管理规范及制剂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再根据药物制剂学、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等前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计算机完成指定剂型药物的工艺流程图、物料恒算、设备选型、设备流程图和GMP制剂车间平面布置图等主要设计任务。在课程结束后,学生通过对集中答辩过程的回顾及与实际GMP药物制剂车间施工图比较,撰写感想,总结不足,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课程学习收获和感悟。

为了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各个模块分工明确,又穿行。具体课程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1.2 课程设计思想的先进性

课程设计题目采取半开放式,即每组2~3人完成同一剂型的药物制剂车间设计,但每个人设计的具体药物种类不能相同,其处方和生产规模由学生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及药厂调研后提出具体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核后确定。

在剂型种类上,除了片剂、胶囊剂、水针剂、大输液、粉针剂等常见剂型外,还增加了丸剂和口服液等北京及其周边药厂实际生产剂型。课程设计药剂剂型尽可能与未来可预见的就业需求相关联。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制剂工艺的发展动态,详细解读新版GMP法规内容,注意保持课程设计任务要求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如2012年的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明确要求,输液剂尽可能使用符合GMP要求的联动机组;各种制剂车间洁净等级布置必须满足2011版GMP要求;在水针剂、大输液和粉针剂的灌装/分装环节设计中注意隔离器的使用等。

1.3 GMP相关法规培训和制剂车间操作实习的多元化开展

为了保证学生在进行GMP药物制剂车间设计之前对GMP制剂车间布置及生产管理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我们首先以剂型为主线对学生进行GMP相关法规培训。通过结合案例分析解读GMP相关法规及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重点学习制剂车间和设备的清洁、操作的SOP。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进入口服固体制剂GMP车间进行操作实习。受洁净度要求及实习场地限制,对于洁净等级较高的注射剂生产车间,主要由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讲解车间布置和生产设备图片、生产过程录像的形式完成实习。

在教学过程中GMP相关法规培训和制剂车间操作实习交叉进行,时间为2周。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对GMP制剂车间布置、车间生产管理及设备结构和生产能力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续GMP药物制剂车间设计奠定了基础。

1.4 GMP药物制剂车间设计过程的有序展开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的使用

在为期2周的GMP制剂车间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将设计内容详细分解成药物处方,生产能力确定,编写生产工艺规程,绘制工艺流程框图,绘制带洁净等级和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物料恒算,主要制剂设备选型,设备流程图,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及编写设计说明书9个小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首先明确每一天的设计任务和要求。指导教师控制每一环节的设计质量,评价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环节。

为了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化设计手段,在车间设计之前还对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AutoCAD绘图技能培训。GMP车间设计任务中的工艺流程图、物料恒算流程图、设备流程图和车间工艺平面布置流程图均要求利用AutoCAD计算机绘图软件完成。

1.5 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的各个模块均设置有注重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考核环节,具体考核内容及分值分配情况见表1。如在AutoCAD绘图技能培训模块中设有随机抽测图形的限时绘制考核环节;在GMP相关法规培训和车间操作实习模块中设有制剂车间和生产设备SOP及设备操作随机抽测考核环节;而在GMP药物制剂车间设计模块中,在以考勤和检查提交设计材料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集中答辩。通过集中答辩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对AuotoCAD计算机绘图技能、制剂设备性能特点及车间布置原则和设计技巧的掌握情况,还能加强学生对制药设备和车间设计相关理论知识从整体到细节的掌握,破除学生的“等、靠、抄”等不良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 多种教学方法组合使用

在制剂工程学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根据各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1 授课方式由单一细节讲授向个性问题指导与共性问题集中探讨转变

课程设计已经不再适合就重点课程内容进行精讲、精练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任务式驱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对学生下达总体任务,再对任务进行具体分解,让学生主动完成后,根据出现的个别问题逐个指导,共性问题组织讨论后再集中讲解。

如在指导口服固体制剂工艺规程编写时,由于每个学生设计的药物种类不同,其原辅料组成及具体工艺也不尽相同。在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逐一指导。而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编写工艺规程内容混乱或过于笼统等共性问题需要集中讲解。

2.2 教学形式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向学生为主体的互动交流转变

在GMP药物制剂车间设计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根据每一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析讨论,理清设计思路,力求设计符合实际应用。课堂上教师比较注重问题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由对知识的记忆型学习向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方向转变。

如固体制剂在粉碎和混合工艺中控制点的设定,既要满足实际生产工艺需要,又是后续设备选型、车间布置的基础,学生往往不知道设置哪些指标和具体数值。为此,指导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查资料、组织小组讨论等反复论证后确定。

2.3 注意由单一的教材使用向工程应用实际转变

制剂工程学课程设计涉及的知识面广,在有限学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再参照具体教材按部就班讲解。多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快速掌握和感悟案例中蕴涵的工程应用技能。

如“AutoCAD绘图技能培训”模块中,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在后续课程设计中顺利完成图纸的绘制。指导教师通常将绘图技巧结合8~10个由简到繁的图形任务,在演示讲解后指导学生绘制完成,再辅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图形绘制练习及1~2个制剂车间平面布置图形绘制作业,巩固和加深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技巧。

在GMP药物制剂车间设计模块中,更注重与实际工程接轨。教师以实际生产中氧氟沙星胶囊工艺规程和制剂车间设计作为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制剂工程学课程设计的总体任务和具体要求有进一步认识。

2.4 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手段并用

本课程除GMP制剂车间操作内容外,均在配备多媒体功能的机房内完成,要求机房安有AutoCAD应用软件,具有上网功能。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各种药物剂型的实际GMP车间布置情况,自2010年开始,本课程逐步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GMP药物制剂车间设计和GMP相关法规培训模块的授课过程中,使用了动画素材,同时辅以图片、实物和现场录像,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同时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GMP车间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在引起学生重视的同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规避设计漏洞,寻求解决办法,在掌握设计技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我们发挥传统板书教学的优势,在GMP相关法规培训过程中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入动态思维过程,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方式,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又调动学生的探索性,培养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课程根据每一模块的特点,通过多种教

学方法的设计和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在掌握药物制剂工艺和GMP药物制剂车间设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锻炼了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了学习兴趣和思考、解决问题的素养。

3 教学效果

从教学效果上看,这种多学科交叉而又系统务实、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应用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实现了知识学习、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开设的制剂工程学课程设计,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制剂生产过程共性工程技术原理的理解,还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有多件课程设计作品延伸后在大学生“挑战杯”科技论文和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市级和校级奖项。此外,对在药厂就业的毕业生调查反馈意见也表明,综合性的制剂工程学课程设计确实增强了学生对药厂各种工作岗位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珂.《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2009(3):338-339.

[2]卢文玉,元英进,朱宏吉.生物与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3):28-30.

[3]魏光涛,张琳叶,杨克迪.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 (1):148-149.

课程设计技巧范文第3篇

(一)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生涯发展

每个人都想要成功,但没想到成长。成长是艰辛的,但是成长又是每一个人一辈子的任务。这种成长任务的不断累积与变换就构成了生涯发展。大学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2]。

第一,学习如何生活。新形势下,鉴于“90后”大学生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淡薄等问题,各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生涯教育,促使其形成社会人,敢于拼搏、敢于担当,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第二,学习如何学习。大学生是高校学习的主体,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提出与落实对扩大学习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坚持终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大学生学习的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专业技能,这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依赖高效的学习方法,优质的教学方法会发展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反之则不然;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念和学习策略,终生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

第三,学习如何生存。生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90后”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父母的过分宠爱、多元文化的杂糅都可能弱化大学生的生存意识[3]。但是生存能力是当今社会衡量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应该重视生存能力的发展,注重社会适应能力及职业技能的提高。

第四,学习如何爱。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爱他人,还要学会怎么被人爱。爱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初步具备正确表达爱的情感;被人爱,就是要自尊、自信、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二)有利于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许多高校对什么是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存在较大差异[4]。大部分高校没有将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作为培养的重点,而是将学生的认知能力或行为发展作为唯一的发展目标,以致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大学生生涯规划观念加速了学生知、情、意、行的整合,有利于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有利于推动大学课程改革

生涯规划意识有利于推动大学课程改革[5]。一方面,大学生生涯规划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单纯以大学生为主,或单纯以教师为主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结果是产生一大批与专业课程协同发展的生涯规划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学习体系,还可以激活高校课程改革,从而健全高校课程体系。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重知识,轻能力

一是高校教师没有厘清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将这一课程等同于其他理论课程[6]。所以,从课程设置到课程教学,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于这一课程成为专业课程之外的调剂品,其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二是许多高校安排非专业教师进行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以致课程教学的特色不明显。由于生涯规划专业知识有限,再加上实践经验的缺乏,非专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讲解一些理论知识,这些讲解却不会对大学生的能力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重学习,轻生活

国内高校在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上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生活。长期以来,高校课程设计还秉承着精英化和专业化原则,突出强调学生在大学期间以专业学习为主,对于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教师在教生涯规划课程时,也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以致大学生生活规划与学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7]。

(三)重职业,轻自我

认识自我是选择职业、发展职业的先决条件。现有的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围绕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而展开,突出企事业单位招聘技巧的获得,过分重视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融合,而忽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另外,生涯规划课程在职业发展方面又只关注大学生就业,而忽视大学生的创业。

(四)重规划,轻管控

许多高校重视生涯发展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但是这种规划缺乏系统性,这使课程在管理和评估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一方面,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健全,课程量化标准尚未确立,这制约了生涯发展课程建设。另一方面,课程质量意识不强,建设力度不足,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考核等随意性较大。

三、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思考

(一)转变课程设计理念

一是将高校生涯规划课程与大学生成长相结合。生涯规划课程是教育者引导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外部世界、确定职业目标、学会学习的长期过程。所以,高校不仅要做好针对毕业生的短期生涯辅导,还要引导大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规划和管理[8]。二是在设计生涯规划课程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程设计的价值导向上看,生涯规划课程应该体现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展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就业取向和生活态度[9]。目前,许多高校在设计生涯规划课程时,没有充分注意到课程的思想性,有些教师甚至认为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课所要解决的内容,这种思想观念不利于扭转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过分看重行业和就业技巧等不良现象。三是转变功利主义的课程设计理念。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是教育者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在社会中发展自己、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课程体系。然而许多高校在课程设计上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即只对毕业班集中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错误的理念不仅不利于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二)完善课程设计的方法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应运而生,但由于这一课程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许多高校还未能对其加以全面认识,以致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方法陈旧,不能满足课程在新时期下的发展需求。所以,高校应该本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课程设计思路,不断完善课程设计方法[10]。一是坚持课程设计的本土化和科学化。一方面,应该重点研究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基础,健全课程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在吸收国内外优秀生涯发展理论时,也要注重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消化和吸收。因此,高校应该努力建立本土化的生涯发展理论以指导学生认知、生活、就业和学习,推动生涯规划课程的发展。二是在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中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时,应该避免纯课程化、纯理论化倾向,而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其课程理论体系应该全面、系统;生涯规划课程又是一门实践课程,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生涯发展。三是在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中要坚持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策性和实用性,但是许多高校将其定位成应急的、临时性课程,并将授课对象局限于毕业班级的学生,而课程内容则倾向于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而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应该是一门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甚至更长时间的课程,课程的内容、方法也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发展阶段做出适当调整。

(三)完善课程设计的各个要素

第一,准确定位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高校教育者应该将生涯规划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使其同其他必修课程一样进学时、进学分、进计划,及时考核和反思,健全课程建设的机制体制[11]。同时,高校应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使教师在教学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防止出现讲座式、活动式教学形式,以实际行动重新确立生涯规划课程的主体地位。第二,明确课程目标,更新课程内容,规范课程教学手段和形式,健全课程的评估机制。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课程的目标体系,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将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社会认识、职业选择与发展、终身学习结合起来,使目标具体化;另一方面,从全局考虑,完善课程内容,减少政策讲解、单位介绍、面试技巧的摄入,增加职业技能测试、心理素质、交际交往等内容,让大学生参与实践,加强与企业的接触,增强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高校应该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不断启发大学生,使其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最后,高校应该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即突出强调大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促进大学生生涯发展。

课程设计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型设计;教学策略

体育课程是寓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将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重视中学体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科学合理的课型设计又是搞好中学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制定课程与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体育教学课程制定和学习策略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以提高中学体育学习策略的应用效果。笔者把中学体育课型制定为四大类,即体育技巧教学课、实践教学健身课、运动竞赛课、体育表演课。先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一、体育教学策略的含义

选择与制定体育教学课程和教学策略既要符合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基本规律的要求,又要体现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学练相结合的特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从事体育学习所具备的现有条件和环境变化。因此体育学习策略是指体育学习者在一定运动目标指引下,依据运动学习情境与条件,对运动学训练过程进行适宜的控制与调节。体育学习策略是学生会不会学习的标志,是衡量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定相关课程和学习策略是学生体育学习过程呈现的一种运动心理活动行为实践操作过程,是学生运动认知策略与身体运动中自我心理调控相连结的表现程式。

二、体育技巧教学课

1.教学特点

在进行实际的体育活动及锻炼之前,需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体育技巧,避免受伤,尤其是在一些有可能受伤的运动中。比如,在做前滚翻的运动时,要告诉学生如何掌握做此类动作的技巧,并由教师进行示范,避免学生扭伤。在打排球和篮球等大型球类之前,要告诉学生带好必要的防护用具,如护腕等,并且要摘下眼镜这一系列比较详细的细节,将可能带来的一定的伤害降低到最低值。

2.教学目标

体育技巧教学课在体育课程中十分重要,也是体育教学的第一环,只有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保护自己,从而更好地使学生达到健身护体的目的,甚至在未来的人生过程的体育运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策略

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主要分为几个步骤:教师传授理论,教师示范,教师引导下学生示范,学生间互动监督示范。

三、实践教学健身课

1.教学特点

经过体育技巧的传授和细节上的提醒后,就可以进入实践教学健身课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是教师最难把握的一环,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老师需要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预防学生受伤的前提下,使学生的运动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应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有些学生过于关注学习或者不愿意活动,他们是上好体育课的“短板”。只有充分动员这些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身体的重要,才能保证更大范围的学生能够真正在体育课上受益。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中来。

2.教学目标

将学生掌握的体育技巧及一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是体育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体育教学能否收到成效,以及检验成效大小的环节。这个环节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使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教学策略

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互动性强,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性的运动,比如球类——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学校已有的器材,开展各种运动,以有氧运动为宜,如长跑、原地跑、健美操等。

四、运动竞赛课

1.教学特点

以往的体育课型设计中,对学生的情感需求稍显忽视。而通过竞赛则满足了学生丰富的情感变化模式和状态,使学生能够沉浸于这种生动的情感体验,从不快乐的心理状态改为快乐,从克制变为放松,从低沉迈向兴奋。

2.教学目标

通过小型的运动竞赛课,能够满足中学生“参与”和“游戏”的欲望、“娱乐”和“享受”的要求、“休闲”和“体验”的渴求。

3.教学策略

单纯的体育技巧传授和实践健身课略显单调。处于青春期的男女竞争意识强,凡事喜欢一争高下,不妨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以授课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内部的小型运动竞赛课。

五、体育表演课

1.教学特点

挑选有体育特长或体育爱好的学生进行体育表演,此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同时内容要丰富、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目标

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爱好,并且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带动其他同学广泛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3.教学策略

选择一些有观赏性的体育运动,除了选择学生表演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充分地让学生领略到体育运动的力量美和形体美。

六、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崭新的体育课型设计,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中得到强健体魄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美学意识,还可以活动大脑、锻炼身心、增强意志、有助学生的全面成长,可谓一举多得。不能让体育课沦为应试或是应付教育部门检查的附庸,而是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刘江.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学习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3):13-15

[2]秦卫东.中学体育教学在新课标模式下的发展[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12):277-277

课程设计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茶叶行业;培训;英语课程;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叶行业培训的成败,包括行业英语课程设计理念以及相关思路的设计,都要符合当前茶叶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人才实际特点。总之,强化设计创新与改革,合理进行课程设计,才能够更好的推动茶叶行业培训的顺利进行,保障培训质量。

1茶叶行业英语课程设计理念

1.1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茶文化对中国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因此,将茶文化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任务。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而就目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将教育用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才是正确的教学安排方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工学教育指导方针,需要让工学就业人员认真思考英语技巧和英语教学方法,保证将茶叶培训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进而建立完善的英语教学课程,保证学生可以自律的进行学习英语知识,从而培养自主动手解决与英语有关的问题和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1.2任务驱动的教育理念

以英语教学为主导思想,保证对其进行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是现在主要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有一定的情境设计,进而设定相应难度的问题和任务,保证学生可以将问题完整分析,进而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报告,让整个过程更适合学生处理问题。只有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多说、多练,保证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一定的情景环境来学习到规范的、准确的英语,从而为以后的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反思的教育理念

学生只有反复通过思考之前学习的英语知识内容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发展,需要教学生懂得思考教学内容,懂得从教学知识中学到做人的道理,进而自主掌握学习的进度和学习方法,保证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掌握更多的英语专业知识。茶艺表演及其内容有严格的操作方法和限制,英语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充分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通过生活中不断的点滴积累,才能让英语知识学的更广,从而保证可以学好英语。学生在进行反思的同时,也要树立一定的榜样,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开发思维和创新思维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自主进行反思和学习。

1.4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

由于茶文化内容丰富,因此为了更好的将茶文化应用到英语教学当中,需要以学校现状为主,保证符合课程要求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组同学都可以更好地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和交流,每个小组因组员的不同,所以在争取名次和成绩的同时,其展现的能力和兴趣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的以学习英语为主,同时可以发掘出更多有意思的活动,校方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其监管力度,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可以与老师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小组之间应该建立团队合作关系,保证互帮互助的同时达到互相提高、互相促进的目的。

2茶叶行业英语课程设计思路

2.1实用性、职业性的教学目标

茶文化基础是让更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工作环境,从而可以良好的使用学习内容,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练习,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让其英语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某电气工程系有非常多的专业,对于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也五花八门,从生产线、操作工、检验工到实际销售售后技术的服务等工作,都有可能涉及到一定的英语内容,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学到的英语技能可以有效地对其工作起到帮助作用,需要其专业教学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设定保证可以为学生的实际职业发展提供帮助的同时,让学生可以更容易学到基础的英语内容。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等技能,进而完善地掌握设备的使用及安装维护过程,让设备在售后服务方面和生产管理方面,得到让人满意的效果。某高校设立了多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技术专业等,由于毕业生需要从事不同的岗位,因此,要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训练。首先是网络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利用英语知识设计一个相应的网络管理程序,进而对整体网络进行监控和管制工作。其次要具有一定的网页设计能力和维护能力,只有保证网页设计完整以及网页维护能力的准确,才能使英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了保证行业之间可以良好的进行竞争,需保证可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商务合作洽谈。

2.2基于岗位任务的梯度排序的教学内容

以茶叶培训为主,进而保证可以利用英语进行培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随着不同茶企的快速发展,因此,其企业更需要有专业的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此时设定专业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面对不同的英语教师,在进行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可以全神贯注的学习英语课程。众多茶企的建立让中国的茶文化可以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茶文化内容。为了更好地与世界接轨,因此,在进行茶文化培训宣传过程中,需要保证茶企员工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技能和英语口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好地对外进行宣传中国的茶文化。由于不同岗位要求员工掌握的英语基础也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因此为了保证每一位员工可以良好地接受培训,需要对英语课程内容进行改进,进而满足其岗位需求的同时又没有更多的难度。中国有许多茶叶品种,因此为了保证让顾客更好地了解不同品种的茶叶,需要员工掌握多种英语语言技巧,保证可以良好的进行茶叶介绍。茶企需要对员工进行一些系列的培训工作,进而保证其员工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水平。随着对英语要求的难度增加,员工需要时刻保持具有学习精神和进取精神,要懂得只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公司站稳脚跟,茶企中有众多职业,而职业之间又有一定的责任和能力划分,因此,只有保证具有完整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才能完成茶叶的培训工作。英语能够帮助人们良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其重点是进行口语的练习,只有保证可以完整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地对茶叶进行宣传。由于中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叙说的概念,此时茶企人员要懂得灵活应对这一局面,进而保证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茶文化宣传工作。由于英语覆盖面极广,因此,为了让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多英语专业人才,需要本高校设定完整的英语教学计划,保证可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进而改变教材难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教授的过程中,需要懂得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保证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相融合,进而发掘其个性和潜能的同时,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是英语知识的引导者,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对茶叶培训有所帮助,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进而保证按照专业需求进行课程教授,由于学校环境也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点,不同院校之间都有其独有的环境供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和交流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材内容的不足。英语的学习重在积累,而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更好的赢得更高分数的英语成绩。

2.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茶叶培训课程中的英语教学需要有一定的侧重点,要保证英语教学内容以茶叶宣传为主,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进行英语表达的同时,可以将茶文化和采茶舞融入其中,进而让学生掌握灵活多变的英语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完成更高层次的英语教学目标的任务。教学方法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定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英语是进行交流和使用的一种语言性工具,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使用方法,需要学习者懂得利用英语进行表达,对于不同的语境,英语所表达的意思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保证英语在正确的场合中使用,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将茶叶培训过程中的英语教学完善的进行表达和传递,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视的问题。模拟不同的场景,同时将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有效地进行英语的锻炼和英语的语言交流活动。教师及时对学生错误的英语语法和英语发音进行指导,从而避免学生在和他人进行交流时产生重大错误。茶叶培训中的英语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英语教学内容的主要指导思想,也为了更好地对茶叶进行宣传,需要学习者懂得找寻英语的学习重点,进而更好更快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英语的学习主张建立互相友好的关系,而不是用来进行争论和表达观点上的冲突。为了保证既尊重学生之间的同学友谊又可以维护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懂得互相包容,从而让老师和学生以宽容平等的心态,互相尊重,完成学习和教授工作。教师有时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学生可以进行善意的提醒,从而避免其在情感上造成一定的伤害。只有良好的掌握茶叶培训中的英语,才能更好地完成对茶叶的宣传和售卖活动,进而更好地继承中国优秀的茶文化。

3结束语

研究茶叶行业培训中英语课程的设计,是提高行业英语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培训作用的关键。合理的课程设计要从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着手,结合茶叶行业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人才发展的课程内容,激发学员学习激情的同时,提升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真正成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雪莲.茶叶行业英语性质、课程设计及教学原则的探讨———兼谈高职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09-112.

[2]郭香菊,朱之红.基于成人培训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0-103.

[3]秦娜.茶文化专业中行业英语课程设计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48-52.

[4]赵玉娟.茶叶行业英语课程设计探微[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60-62.

课程设计技巧范文第6篇

一、课程设计应是专业化和个性发展的融合

研修培训面对着个性鲜明的教师,所以,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应对学员进行需求分析。如果缺乏对教师语文专业作针对性分析,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就缺乏实用性和全面性。就如有的语文研修课程设计,以专家讲座为主要板块,把宏观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作为研修课程核心,不顾“语文”的特性,内容空洞而枯燥;有的虽以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和反思培训开展研修,但如“蜻蜓点水”,研修形式呆板,不顾学员的个性,理论和实践成了“两张皮”,学员在研修培训时叫苦连天。

此处的“专业化”,指“语文”的“专业化”,其实质是紧扣语文学科特点,全面提升语文教师读、写、听、说、用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收集和筛选信息能力。作为母语教学,语文专业化应是研修课程设计的主线。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应准确定位语文专业内涵,体现对语文专业化内涵的理解,把一线名师和一线教师对接,如设置课程模块有:“语文教育史漫谈”“名师心路历程”“教材研究探寻”“语文小专题研究路径”等等,充分利用语文专业研究最新前沿信息,用身边语文名师较高的哲学境界、广阔的视野,促进教师思考和感悟。笔者在具体的培训中,通过语文名师进课堂,在具体课例中感受名师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如设计课程“语文教学个性化研究”“写作教学本位回归”“古诗教学本真”等具有语文专业化实质的研修课程,由于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专业化内涵,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由于参加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者教龄一般在8年以上,但他们同时承担了繁琐工作,研修学习的质和量得不到保障,合格教师要进一步成为骨干教师,还需要系统吸纳学科前沿知识。为此,还应增加“儿童文学发展与语文教育”“漫画、绘本与网络时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西方母语教材解读”等专题,增强语文课程时代性内涵,加强教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

也有的语文研修课程的设计,虽然也以语文教学设计为主干,3年一轮的培训以语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设计的讲座和课例分析为核心,看似满足学员在教学实践中的需求,在部分学员评价中获得好评,但没有满足语文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特殊需求。语文研修课程设计还要充分研究教师个性化教学行动,以教师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研究中进行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语文课程设计,切实落实教学行为跟进和全过程反思,融合教师语文的个性发展。

作为全程培训设计,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教师个性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对于他们暂时还没有意识到的、深层次需要的内容只能采取多角度培训方式,甚至布置量化要求,使学员在学习中逐渐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如一些骨干教师,可在设计“同课异构”“与名师同行”等研修主题中,充当主角和专题发言人,给他们提供提前研修的机会,并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语文教学研究的要求,完成比一般学员难度大的语文教学设计及更有理论深度的语文教学反思小论文。而对专业意识较被动、教学积淀较薄弱的教师,可在设计“教材研读”“语文的观课和评课”等研修主题中,多给他们提供发言、讨论的机会,留下足够的时间,为他们解答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困惑,要求他们完成小学语文教学法有关的知识梳理的小论文。

设计语文研修课程模式,应立足于调动教师自我反省意识、研究的态度和及时的经验总结,如在语文研修设计时,把“集中研修”和“在岗研修”相结合,如“学员献课及研讨”“与名师同课异构”等,专家和名师一线引领,和名师、专家合作备课、听课、评课、全程跟进。让教师建立理性思考,用语文教育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生动、鲜活的案例背景下的情景学习,正切合建构主义学习观,让教师参与到真实情景中学习,形成有效培训。当真正形成了独立的研究意识和反省思维时,教师才能成为骨干教师。跨学科语文课程研修课程设计,将使教师体会到生命质量与教师职业发展是多赢的,并力图丰富教师职业和生活情感,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语文教师丰富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思维,将有益于面对鲜活的学生和来自各阶层的家长,在解读教材、分析问题方面就可以高瞻远瞩、收放自如,面对日益综合化的课程时”,[1]就“有源头活水来”。

二、课程设计应为教师实现身心和谐发展服务

语文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实现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但是,现在的一些课程设计未曾顾及教师的身心和谐发展,只是从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层面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对学员需求不够了解,缺乏对教师身心发展的分析,没有对学员进行“量身打造”,忽视了语文教师身心发展的需求。比如,有的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只是设计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研究,缺失对教师职业情感、职业内涵和价值观的研修,没有关注教师作为社会性的人,作为独立成长的个体,课程设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应以教师为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教师个人的生活,教师的生活本身又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有研究认为“单一的教师职业发展,势必人为隔离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性,使教师陷入双面人格的冲突中”。[2]可见研修培训应为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服务,其内核还应以教师身心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

如设计“教师课例反思研究”课程模块,并设置完整而科学的“跟岗研修”制度,让一线名师引领,师徒结对。基于基本观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培养学员的反思技能和反思技巧,培养他们自我反思的习惯,养成教师的研究意识”,[3]如设计课程“语文教师小专题研究”“语文校本专题研究”等,梳理教学实践中的兴趣点或困惑点,进行小切口专题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明确其在职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职业发展水平,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动态的发展心态。

语文研修课程设计面力求宽,内容尽量丰富。如心理学类,“语文教师心理调试与幸福生活”,艺术类“书画艺术与语文教育”“语文教师口语艺术和社交礼仪”“人际交往和理财技巧”,适当增加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专题,拓展教师视野,满足教师身心发展和谐需求。

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应成为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主线,通过与名师“同课异构”实践和研究,名师的教学风格渐渐渗透、滋养教师,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这样站在名师肩头,语文骨干教师的素养会渐渐提高。同时,设计研修课程应以经验总结和反思研究为核心。如:设计研修模块“教育名著解读与欣赏”“教育电影赏析和反思”等,学员共同阅读古今中外经典教育名著,共同观赏电影《地上的星星》《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等,通过研讨书中蕴含的语文教育教学的细节,通过影片中感人至深的画面,从另一个角度,打通教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的通道,形成属于自己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反思,形成教师个体的教学智慧。如电影《地上的星星》所描述的情景,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有了教师的点拨,重建信心,找寻到阅读的兴趣。有试听冲击,有画面感染,有同行感同身受的研讨,并从中反思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将让教师的身心滋养在名著、音乐、美术和多元视角、多元文化中。

三、课程设计应为教师搭建全方位的交流和共享平台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制度的建设及评价体系形成尚处于理论研究层面,操作层面缺乏一定的引领和规范,处于自发、自为实践中,缺乏课程研究和开发自主性,整个研修过程没有为教师搭建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如何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应关注语文教师的成长历程,进行系统研究和成果提炼。

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发现由于缺乏专业性操作指南,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虽呈现“百花齐放”局面,虽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和地方特色,但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尚未形成系列专业化操作体系,没有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比如,有的研修课程设计,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修呈序列化,但学员在研修期间的实践和反思如何及时得到反馈和交流,学员平时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与研修如何对接,如何及时整理和资源共享,尚处于混沌状态。

搭建全方位交流和共享平台,应是语文研修培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发挥参与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将获得更多的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补充,在同伴的思想碰撞、交流中,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

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应以搭建交流和共享平台为主线,课程设计的专题如“精彩瞬间”“我读童书”“聊书吧”“书画赏析”“音乐涤荡”“语文教学细节回放”等等,激发教师进入交流平台,分享和共创鲜活教学资源。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将见证教师的成长,记录他们教育行动中的足迹。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还应“关注教师理智行为、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儿童的热爱和了解、对学校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和现有生活方式的选择”,[4]发挥共享平台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由于参培教师个体呈现出差异性,有一些教师,热爱教学事业、热爱学生,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特别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方法论知识,他们初步把握了本学科、本专业发展的动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5]同伴互助的课程设计平台,形成培训学员“精英团队”,通过长期而有专题的互动交流,将起到双赢的效果,也会为教师成为学者型名师做好储备。

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应搭建高效有层次的交流平台,分层次设计交流和共享的主题,从初级的“会话沙龙―每周一书”,到中级的“习作探寻博客”,再到高级的“语文的知和行(电子图书)”等,用同伴互助、导师引领方式,让教师熟悉现代教育理论,拓展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这种方式,比集中的理论讲解,更易被教师理解和吸收。设计研修专题,可从初级的群聊话题“语文课外阅读”“面对网络阅读”“我看娱乐文化”等,到较复杂专题呈现如“名师教学风格启示”“教师下水习作赏析”等。还可汇集、整理、出版参研教师的随笔或文章,把语文教学方法和研究,渗透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使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还应在平台交流和共享中,设置讨论专题,加强纵向的理念引领,如“名师教学风格解读”“教师职业规划”“儿童绘本阅读研究”“语文与网络语言”等等。在交流和共享中,参培教师以其原有的文化积累和教育教学经验,去填充、确定研修课程设计中的空白点和定点,从而丰富和延伸语文研修课程内涵和空间。同时,与名师同行的教师常态性的教学实践,将形成语文学科发展共同体。

虽然在课程设计方案中出现了“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等培训方式,课程设计也千姿百态,但语文研修课程设计,针对语文教师,“什么是语文课程设计及实施的参与式?”“语文课程设计及实施的互动式的内涵和呈现方式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亟待研究和探索。再者,如何从学生层面去评价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效果,需要持续实践和跟进研究,寻求切实有效、科学的操作策略。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张进宝,宋媛.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8).

[2]苏尚峰,张景斌.教师教育中的理解与视域融合[J].教师教育研究,2011(3):23-3.

[3]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

[4]邓睿,王健.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催生教育家的现实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1(3).

课程设计技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 matlab 应用

        0 引言

        目前,工科类的高职院校在完成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专业课程后,为了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 综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总要安排1~2周的课程设计[1]。而在课程设计中所进行的课题大多是围绕传动系统中轴的结构及强度设计展开,由于时间短,工作量大,使得学生产生畏惧感、厌倦感,东拼西凑、东抄西抄,应付了事,失去了搞课程设计的真正意义。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 发展 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机械设计越来越方便、快捷。针对高职 教育 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机械课程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多的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一是让学生掌握 现代 化的设计理念,适应新形式下的职业需求;二是通过引入相对较容易上手的软件,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2] [3]。经过详细的比较研究,笔者选择了功能全面且界面友好、人机交互的软件——matlab[4]。

        1 matlab软件的特点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缩写,它是一种以矩阵运算为基础的交互式程序语言,是专门针对 科学 和工程中计算和绘图的需求而开发的一种科学计算软件。与其它计算机语言相比,其特点是使用方便,输入简捷,运算高效,内容丰富,并且很容易由用户自行扩展。

        2 应用研究

        机械课程设计中的轴类零件大部分受空间力系作用,发生弯扭组合变形,而解决弯扭组合变形的轴强度设计问题对高职学生来说,相对复杂,其原因是计算量和作图量都极大。下面就以减速箱传动轴零件的强度设计问题为例,来探讨matlab在机械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2.1 基于matlab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2.1.1 根据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建模 ①为工程结构或构件选择合适的简化平面,画出其平面简图;②确定研究对象,取分离体,画其受力简图;③列平衡方程。

        2.1.2 编写matlab程序 ①matlab程序编制方式:matlab程序编制的方式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行命令方式,这就是在命令窗中一行一行地输入程序,计算机每次对一行命令作出反应,像计算器那样。这只能编简单的程序,在入门时可以用这种方式。第二种是m文件方式,当程序稍复杂一些时,就把程序写成一个由多行语句组成的文件,通过在matlab的命令窗中输入文件名回车来执行这个文件。②matlab程序编制框架:matlab程序编制的框架分三部分:a已知数据输入程序段。一般采用input函数输入数据。其格式是z=input(’屏幕上显示的提示信息’)。当执行该函数时,系统等待从键盘输入数据后按回车键,输入的数据就存入变量z中。b相关表达式编制程序段。把建模中的表达式按matlab规定格式进行编制。此时的程序语句基本上与其数学表达式一致。c结果数据输出程序段。一般采用fprintf函数输出数据微。其格式是fprintf(' 屏幕上显示的提示信息   变量名=%数据输出格式单位\n',变量名)。在编写程序时,在程序开始处先输入已知条件(给已知参数赋值),这样得出的程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若需要修改参数,只需修改头几行的数据即可。③matlab程序运行。

        2.2 应用举例 例:设计带式输送机减速器的输出轴直径。已知该轴传递功率为p=5km,转速n=140r/min,齿轮分度圆直径d=280mm,螺旋角β=14°,法向压力角an=20°。作用在右端联轴器上的力f=380n,方向未定。l1=200mm,l2=150mm,载荷平稳,单向运转。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

        2.2.1 建模 首先,根据力学概念确定轴为研究对象。其次,画出轴的空间受力图, 根据空间力系的平面解析法,画出各平面及f支反力受力图以及轴上作用力偶的受力图;最后,根据各平面受力图,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列出各参数的表达式。

        圆周力   

        径向力

        轴向力

        水平面支反力

        水平面弯矩

        ……

        2.2.2 编程

        %轴的设计 计算 (弯扭组合)

        %输入参数

        sigmab=input(‘σb='); %材料的强度极限值

        sigmabb=input(‘[σ-1]bb=');

        %材料的对称循环状态下的许用弯曲应力

        p=input('p='); %轴传递的功率(kw)

        ……

        %进行计算——将前面对应的建模表达式输入

        %齿轮上作用力的计算

        t=9.55*10^6*p/n;  %齿轮所受的转矩——t=9.55×106

        ft=2*t/d;         %齿轮上作用的圆周力——

        fr=ft*tan(alphan*hd)/cos(beita*hd); %齿轮上作用的径向力――——

        fa=ft*tan(beita*hd);  %齿轮上作用的轴向力——

        ……

        %输出计算结果

        fprintf(' 轴的直径 dd=%3.3fmm\n',dd)         %输出轴的直径dd

        fprintf(' 水平面弯矩 mcy=%3.3fnmm\n',mcy)    %输出轴c处的水平弯矩

        fprintf(' 垂直面弯矩 mcz1=%3.3fnmm\n',mcz1)  %输出轴c处左侧的垂直弯矩

        fprintf(' 垂直面弯矩 mcz2=%3.3fnmm\n',mcz2)  %输出轴c处右侧的垂直弯矩

        ……

        %轴的弯扭强度设计作图

        %画水平弯矩图

        title('水平弯矩图')

        %确定图形的标题

        xlabel('x')                   %确定x轴的标签

        ylabel('my')                 %确定y轴的标签

        x=[0 100 200 350];          %给出x轴的坐标值

        y=[0 mcy 0 0];             %给出y轴的坐标值

        figure(1);                       %图形排序

        plot(x,y,'*',x,y,'-b')          %绘制曲线是实线,蓝色

        hold on                    %保持当前图形

        ……

        2.2.3 运行结果 matlab输出的 计算 结果和如图3 matlab输出的水平弯矩图、垂直弯矩图、f力作用下的弯矩图、扭矩图及合成弯矩图。

        通过上述编制的程序段和相应的程序语句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出matlab 编程特点,只要掌握的输入输出语句的固定格式,对于中间的表达式的输入,形式基本上类似于数学符号的直接应用。不用过多的去记忆大量程序指令,使编程易于上手完成。

        3 结论

        matlab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绘图及仿真功能,把它应用于工科机械课程设计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真正让学生掌握一些 现代 化的设计手段。matlab软件简单易学、方便快捷,希望它能在职业院校中也真正地广泛开展起来,促进现代高职 教育 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参考 文献 :

[1]柴鹏飞.机械设计基础[m]. 北京:机械 工业 出版社,2007.203~206.

[2]朱艳英,陈月娥等.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中的matlab应用研究[j].教学研究.2006.5:258~260.

课程设计技巧范文第8篇

Abstract: Curriculum setting system of "Home Appliance Maintenance" craft is set for the vocational skills required by "Home Appliance Maintenance" craft. The core content and teaching demand is determin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tems and specific skill requirements of "Home Appliance Maintenance" training are listed.

关键词: 家电维修;课程设计;实训

Key words: appliance maintenance; curriculum setting;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248-01

0引言

“家电维修”是一个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且实践性较强的工种,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家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关键工艺技能及维修、调试技能,掌握家用电器生产制造的工艺流程及各流程环节的工艺技术,具有工艺指导、产品调试、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能力及售后服务能力。

1“家电维修”工种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是将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能力、家用电器维修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兼顾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培养的设计理念,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及开放性要求。其课程内容选取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实践能力、企业文化综合考虑进去。

1.1 职业能力模块其职业能力模块主要包括:家电维修的程序与方法训练课程,家电组装的程序与方法训练课程,整机总装实训课程,综合故障的检修训练课程等。这些模块的学习,将会使学生迅速掌握将来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是学习的重点。

1.2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就家电维修工种而言主要包括:数学应用,语言表达与交流,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检索,基本技能训练,安全操作与文明生产训练,合作与沟通技巧训练以及解决问题与增进绩效训练等课程。下面为“家电售后服务”职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1.3 企业文化模块很多校企合作中重视专业,而忽视了企业文化课程的学习,造成学生到企业上岗以后,短时间内很难融入企业。而通过企业文化模块的学习培训,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缩短学生进入公司的文化认同时间,以提高进入公司之后的稳定性和成长性。基本素质教育课程,岗位素质训练课程,职业特殊素质训练课程。

1.4 实践能力模块实践能力模块分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技术比武以及顶岗实习。实训项目主要包括家电安装、调试与维修的实操训练课程,如收录机项目实训、电视技术项目实训、数字视听项目实训等。

2“家电维修”岗位核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2.1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家用电子产品维修课程包括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单片机、音频产品原理与维修、视频产品原理与维修等内容。

2.2 家电售后服务管理实务家电售后服务管理实务包括基本服务规范、上门服务实训、售后服务管理流程以及服务理念与企业文化、服务礼仪、服务人员行为规范等内容。

2.3 家电维修服务案例综合分析家电维修服务案例综合分析包括产品超保案例分析、用户投诉案例分析、产品质量问题案例、服务问题案例分析等内容,下面对“家电维修”岗位核心课程内容做出大致教学要求。

2.3.1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基本内容:使学生系统掌握家用电子产品基本工作原理、故障分析与检修的方法与技巧,达到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中级技能水平。主要包括:①音频设备故障分析与检修;②电视接收机故障分析与检修;③VCD、DVD视盘机故障分析与检修。

教学要求: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内实施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

2.3.2 家电售后服务管理实务基本内容:通过家电产品售后服务从业规范与要求、企业服务理念、用户关系处理以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及区域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教训。主要内容包括:①家电产品售后服务人员从业规范;②企业文化;③社交礼仪与沟通技巧;④上门服务规范指导;⑤售后服务网络管理。

教学要求:采用情境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教学;课堂设在家电技术实训基地、校内家电维修中心、校外实训基地。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应系统掌握家电售后服务管理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工作能力。

2.3.3 家电维修服务综合案例分析基本内容:通过对家电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用户投诉等案例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主要内容包括:①家电产品质量问题案例分析;②家电产品服务问题案例分析;③家电产品用户投诉案例分析。

教学要求: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创建互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系统的运用所学的专业维修和服务管理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家电维修”实训项目及技能要求

3.1 了解家用电器装配、生产流程等,需4个实践学时。

3.2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元器件识别、万用表的使用,需4个实践学时。

3.3 各种电器原理与拆装 电饭锅、电磁灶、微波炉、电子消毒柜、电熨斗、电吹风、剃须刀、吸尘器、电风扇、热水器、洗衣机、电冰箱原理与拆装、家用空调等家用电器的原理与拆装,了解它们的电路测试与检修、装配工艺及注意事项,小型电器6-10个实践学时,大型电器则需20-30个实践学时。

3.4 企业或公司生产实习 到企业或公司生产实习,需要60个实践学时。

4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家电维修”工种的课程设计仅是笔者的初步思考,仍需在实践中检验。但课程设计的理念所具有的普遍适用性,决定了其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的指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不懈努力,不断探索,进行实践求证,深入挖掘职业教育的深层内涵,切实提高“家电维修”工种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