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第1篇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 目的 掌握医院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为临床提供手卫生干预措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通过开展调查问卷及现场考核的方式,对本院各病区医护人员的洗手次数及方式进行统计。结果 791人次,执行手卫生407次,手卫生依从率51.5%,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为46.1%,护士、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54.7%、55.3%;五个手卫生时刻接触患者后、体液暴露后手卫生执行率相对较好。结论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执行率较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待进一步提高。

[

关键词 ] 手卫生;依从性;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b)-0075-02

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媒介,据统计,30%以上的医院感染是由医护人员的手引起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能够减少耐药菌的传播[1-2]。叶茂林曾报道,手部皮肤存在大量的暂居菌及长居菌[3]。因此,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至关重要。洗手是手卫生的一项重要措施,被认为是“一种最经济、最简便、最重要的、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4]。”笔者从洗手、快速手消毒对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展开调查、分析,找寻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最佳途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6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由控感科新成员、其他部门借调的年资较低的员工组成调查小组,对全院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暗访。

1.2调查方法

①对原调查表格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手消毒剂配置调查项目;②对调查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时机、正确方法等知识培训;③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下科室随机跟随医、护、保洁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④汇总调查表,计算各科室、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此次调查791人次,执行手卫生407次,手卫生依从率51.5%。观察对象包括全院各科室医生、护士、保洁员、护理员,手卫生依从性较高的科室有口腔门诊100.0%、骨一科92.0%、中西医病房88.5%。手卫生依从率低于30%的科室有消化内科、眼科、肿瘤内科、等。各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详见表1。

2.2各类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医院各科室人群包括医生、护士、护理员中,其中以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为46.1%,护士、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对较好,分别为54.7%、55.3%,但仍未达到60%,距《2012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见表2。

2.3 各类人员不同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

五个手卫生重要时刻,接触患者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最差,其中医生、护士、护理员分别为28.1%、45.7%、33.3%;接触患者后、体液暴露后手卫生执行率相对较好,无菌操作前医生手卫生执行率好于护士。不同时机手卫生执行情况见表3。

3 讨论

3.1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

此次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临床科室手卫生依从性较低,且总体水平为51.5%,基本与滕小云[5]研究的水平持平,滕小云曾对108名进行不同操作的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手卫生依从率仅为49.4%,与本次调查结果的51.5%相当,二者仍远远低于《2012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手卫生依从性执行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本次调查中,护士、护理员手卫生要好于医生,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仅为46.1%,未达到50%,孙扬等人曾报道56.3%的医生能够按照洗手指征进行手卫生,达到“一病一患一洗手” [6],我院医生手卫生依从率仍有待提高。在五个手卫生时机中接触患者前及体液暴露后护士、护理员明显好于医生,因此,做好医生的手卫生工作,对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据报道,有30%的院内感染可以通过洗手解决,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和流行。通过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手卫生依从性较低的原因的原因主要源于:态度不端正,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不重视,常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手卫生用品增加了科室支出、造成浪费;手卫生的认知不足,不了解手卫生知识及使用时机;手卫生设施配备不足;手卫生执行存在问题:工作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干手方法错误,卫生手消毒剂量不足。

3.2手卫生干预效果及改进措施

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首要的是要创造手卫生氛围,强化医务人员洗手的意识,普及手卫生知识,规范手卫生流程,开展多样化的手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积极发挥院感小组职责,加强临床各科室教育培训[7],全员掌握手卫生知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现场指导、提问等强化手卫生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合临床各科室的手卫生方法,促使医务人员更加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此外,院感染办应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反馈。通过对手卫生用品消耗量的监测以及现场考核,对全院各科室及人员进行监测,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总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不仅需要医院领导重视、感控办重视,更需要全院各科室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最终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目的。

[

参考文献]

[1] 巩玉秀,李六亿,张朝阳.国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管理杂志,2009,19(16):522-538.

[2] 黄辉萍,连羡玉,秦维霞.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44-3346.

[3] 叶茂林.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53.

[4] 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44.

[5] 滕小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M].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5):427-428.

[6] 孙扬,徐曼,冯海婷,等.某医院医生手卫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7):665-666.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第2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安远县妇女儿童医院是二级甲等专科妇幼保健医院,编制床位120张,全院职工186人,卫技人员156人,随机抽取我院医务人员102名,其中医生34人(33.33%),护士48人(47.05%),医技人员20人(19.60%)。

1.2调查方法  应用多种调查方式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以卫生部制定颁布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为参照,2017年7月~12月对我院102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方法正确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2018年1月~6月再次进行调查。

1.3手卫生标准  手卫生依从性参照标准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操作考核标准为《流水洗手操作与考核标准》。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问卷得分比较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问卷得分为(89.14±6.86)分,高于干预前的(58.31±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05,P=0.000)。

2.2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前后医生、护士、医技3类群体的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洗手方法正确率比较  干预后医务人员洗手方法正确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我院存在以下问题:①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完善、不合理:住院部医生办公室无水龙头,医生到护士站洗手,路程较远;洗手池内水龙头大多为手触式,安装过低,容易溅水到四周;病区走廊未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无擦手纸巾等。②手卫生制度不够完善,无奖惩措施。③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知不足,手卫生知识、方法掌握不够,误认为工作繁忙等主观原因。④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培训不到位,以致洗手方法正确率低。⑤院科两级手卫生监测和督导不到位。

3.2综合性干预措施

3.2.1完善手卫生设施  ①手卫生设施、用品需要不断完善。提供合格、方便的手卫生设施,是保障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的基本条件[2,4]。把我院手触式水龙头改为非手触式,在住院部医生办公室安装水龙头并配备洗手设施,设专人定时补充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擦手纸巾等。②在病区走廊、治疗车、换药车、治疗盘等处配备快速手消毒剂,达到手卫生触手可及。③配备一次性擦手纸巾。

3.2.2建立建全管理制度  感染管理科制定出手卫生考核方案和奖惩措施,并纳入医院质量考核体系;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手卫生管理制度,要求科室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护士长定期检查,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与个人奖金挂钩。

3.2.3加强宣传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如手卫生专题讲座、手卫生有奖知识竞答、发放宣传海报等,在洗手池处张贴六步洗手法示意图,各处张贴“今天你洗手了吗?”等宣传标语,创造重视手卫生的良好氛围。

3.2.4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  手卫生知识是手卫生行为的基础[5]。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进行手卫生知识理论考试、举办知识竞赛、科室手卫生知识“每日一问”等活动。通过院感干预及全院医务人员的配合,我院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合格率是防控院感的重要手段[6]。

3.2.5加强考核  控制醫院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规范洗手,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感染管理科制定了手卫生操作培训、考核方案,采取集中培训与一对一示范演练的方式,院、科两级分别考核,层层把关。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第3篇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工作人员的手为病原菌主要传播媒介。因此,提高中心供应室人员洗手依从性,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现分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改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1 影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

    1.1 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识不足

    供应室工作人员有护士、工人、消毒员等,文化层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人员缺乏手卫生及有关洗手和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缺乏有关洗手能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知识,特别是消毒人员在接触已灭菌物品前洗手意识低,认为没接触污染物品,不用洗手。

    1.2 洗手设施配备不全或不规范

    供应室洗手设施简单,干手设备、用具缺乏;洗手方法不规范,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而且洗手时间也达不到要求,导致洗手合格率低。另外,下收下送时也缺乏必要的洗手设施。戴手套就没必要洗手,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习惯不再洗手,造成洗手依从性低。

    1.3 忙碌与损伤,洗手依从性低

    供应室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年老体弱、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的护士和无医学知识的工人。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再生医疗器械由分散式管理向中心供应集中式管理转变,清洗、消毒灭菌量增加,服务面扩大。繁忙的工作使工作人员洗手意识淡薄,导致洗手依从性降低。皮肤损伤,手卫生产品引起皮肤刺激,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造成皮肤发干、皲裂,甚至会使表层微生物增加,从而影响洗手的依从性。

    1.4 群体影响

    群体之间行为习惯易相互影响。特别是科护士长手卫生情况直接影响科室工作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

    2 改善方法

    2.1 提高工作人员洗手意识

    根据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文化背景差异,开展目标不同、形式不同的教育,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每月公布医院感染办检查手卫生情况结果及反馈的信息,使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有具体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警觉性。同时从医院感染率下降又能使工作人员感受到手卫生的价值,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2 制定有效的手卫生制度及培训方法

    以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及各区域手卫生要求、次数和洗手指证:下收下送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处理清洁物品前后、接触无菌物品前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穿脱隔离衣前后等均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每周1次利用晨会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七步洗手法”及手消毒方法的培训,强调洗手的时间和次数。将“七步洗手法”的操作步骤图示粘贴于各个洗手池旁,以提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定期对洗手方法进行考核,对各区域工作人员进行手部微生物监测,将监测结果在科室公布,以提高工作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3 改善洗手设施及条件

    手卫生设施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方便适宜的手卫生设施是提高手卫生实施率和保证手卫生质量的必要条件。 洗手池简洁,台面上设施简单,便于清洁,各种管道置于台下,台下排水设施保持密封,不渗漏,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科室配有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干手设备等。洗手除使用干燥悬挂的肥皂外,还可使用带消毒成分的洗手液。选用具有护肤成分的洗手液及快速手消毒液,以保护工作人员手部皮肤。本院所选用的速干手消毒剂为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其中所含的乙醇杀菌作用明显,速度快、易挥发、无残留活性,甚至有小包装,便于携带,可直接放于口袋里,这样在操作前后及下收下送等,随时随地都很容易完成对手的消毒,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洗手使用优质自来水及纯净的流动水,使用前冷热水可调和,合适的水温既可提高去污力,又可增加洗手的舒适感。

    2.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工作繁忙是影响供应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者必须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上岗,实施人性化排班,减轻工作强度及压力,改善洗手依从性。

    2.5 戴手套与手消

    戴手套是一个双向保护措施,既保护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又保护无菌物品不被污染。但如果长时间和不加选择地使用手套,可能会对手部卫生程度造成更大影响或引起皮肤过敏。有报道,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要正确合理应用手套,即使戴了手套,也要养成规范的手卫生习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手消代替洗手。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第4篇

【摘要】医务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护理人员每天与病人密切接触,进行大量的护理操作,其手部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因此,通过手卫生行为依从性的研究,可从中探索导致医务人员不遵从手卫生行为的基本因素,谋求促进手卫生行为、提高依从性的方法,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手卫生;行为依从性

随着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技术的发展,手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大量诊疗与护理操作中,医护人员手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手卫生是最有效易行的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护士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多的医护人员,其手卫生的执行对病人能否获得安全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有调查表明,教学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于非教学医院。因此提高手卫生行为依从性是医院感染控制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1 手卫生相关知识

1.1 手卫生科学的定义:根据近年发表的医院感染手卫生指南,手卫生是指可清除或破坏手表皮肤微生物的任何方法,其正逐步取代单纯洗手这一概念,它涵盖了普通洗手、消毒手和外科消毒手。目前普通病房常用的手卫生方法为:洗手和手部消毒,六部洗手法取抗菌洗手液3~5ml 1min搓洗双手,待干燥后同样用六部洗手法均匀涂擦消毒凝胶3~5ml 1~2min至自然干燥。

1.2 手卫生指征:双手有可见的污迹;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侵人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传染病房等重点部门时,带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在同一患者身上,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时;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穿工作服前和脱工作服后及脱去手套后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和设备;饭前便后;接触病人周围物体后。

1.3 手卫生和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给医院和患者均造成巨大的损失,导致住院日延长,医药费用增加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多数医院感染是由于致病菌在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交叉传播引起,而医务人员的手是致病菌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已经成为非常迫切和重要的问题,通过正确的院内洗手可以显著地减少手上携带的潜在病原菌,有效地切断直接接触传播,所以院内洗手已经成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

2 手卫生行为依从性现状

2.1 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有资料显示,在日常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双手的带菌数呈直线上升,平均每分钟增加16cfu。当前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令人担忧,崔霞等研究表明:按照国家卫生部Ⅲ类环境工作的手部卫生标准为≤10cfu/cm,洗手前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合格率为22.72%,洗手后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合格率也仅为52.63%。

2.2 行为依从性现状:洗手依从性低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现象,临床护理人员平均依从率为60.5%,其中下班前和结束操作后为94%,而接触不同病人间和开始操作前分别为26%和28%,说明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控制交叉感染意识薄弱。国外有资料显示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依从率一般波动在5%~80%,平均约为40%。VernonMO等调查的洗手率低于50%。造成文献中依从率相差甚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研究所确定的手卫生行为指征不同,尽管不同的文献所报道的依从率存在差异,但平均依从率都不高。手卫生行为的低依从性不仅表现在频率,还表现在持续时间和完整程度等方面。国外报道医务人员平均洗手时间从6.6s到24s 不等,由于时间有限,经常不能保证手和手指的所有表面被搓洗到。

3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策略

3.1 加强手卫生教育: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其手卫生的执行对病人的安全非常重要,其能否有效执行手卫生标准取决于其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因此,加强手卫生教育可有效促进护理专业学生洗手行为的依从性、提高手卫生执行率、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2 加强带教管理:手是医院内细菌的主要传播媒介,由于每年有大批实习生进入临床直接或间接参加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因此,加强带教管理,抓好临床实习生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强调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3.3 创造重视手卫生的氛围,改变群体的态度宣传手卫生是高质量医疗水平组成的一个关键环节,医院应开展并不断进行强化教育,手卫生的宣传可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张贴警言标语等。

3.4 监测与结果反馈在短期试验中显示,监测并及时反馈结果能提高洗手依从性。抽查医务人员手部的带菌状况,监测医院和各病房的医院感染情况,计算出因医院感染而增加的医疗费用,统计因医院感染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并与自身和其他医院做纵向和横向对比,使全体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有具体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警觉性,从院内感染的下降感受到手卫生的价值。

3.5 手卫生方法的改进无水手消毒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手消毒方法,其除菌效果已被肯定,且有实验证明能够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并能保持。研究证实,以乙醇为主的基础消毒剂的擦手剂中添加润肤剂与普通肥皂洗手相比,可以显著减轻手部皮肤干燥,其接受程度高,并且杀菌效果满意。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220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5月对部分医院在岗位上工作的医师和护士,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观察正在进行诊疗操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分别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在所调查科室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研究设计的表格、方法、要求,观察医务人员操作前后的洗手情况,洗手后采样送细菌培养,并对洗手揉搓时间和方法、洗手设施、洗涤用品和手干燥方法进行登记。

评判标准:手卫生方法、消毒效果及洗手设施参照卫生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统计分析: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本次调查295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24.3%。

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手卫生依从性受诊疗前后影响。诊疗操作后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远远高于诊疗操作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

手卫生合格率: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32.0%,且受诊疗前后等因素影响,操作前合格率高于操作后,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手卫生不合格原因:本调查显示手卫生合格率仅为32.0%。见表3。

使用洗手设施调查:在所调查的科室中,使用普通水龙头占73.8%,使用桶装热水占16.0%,使用感应或脚踏式龙头仅为10.2%。洗涤用品中使用固体肥皂为83.2%,使用液体肥皂为16.8%。干手方法中白大褂擦手144例,甩干81例,擦手巾或干手器50例。

讨论

控制手卫生已成为降低院内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1]。通过实施感染监测和遵循正确的感染指导规范,可以预防约66.7%的院内感染发生。加强医务人员洗手,可降低50%的感染发生率[2]。本研究发现,医务人员遵循洗手规范的情况不容乐观,手卫生依从性仅为24.3%,虽与国内外报道日常手卫生依从性17.0%~75.0%结果一致,但低于国内大中型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40.0%~50.0%)[3]。

影响手卫生依从性与合格率的主要因素:①医务人员的不良手卫生习惯,一大部分医生在查房过程或在门诊诊疗中自始至终没有洗手;护士在治疗操作中,也往往忽视第1例与第2例患者之间需要洗手这一环节,最普遍的现象是完成整个病区护理操作后才洗手。②缺乏职业责任感,有调查显示在工作中有50%的医护人员是在不洗手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而缺乏对患者的保护意识。③缺乏对手卫生依从性及合格率的认识,医护人员未执行规定的六步洗手法。有些医护人员戴手套操作后不重视洗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④大部分医疗机构以普通手动开关流水为主,且无防污染设施,感应、脚踏或长臂式水龙头太少;洗涤用品以肥皂为主,且多存放于湿性环境中,易造成细菌滋生;缺乏干手设施,致使白大褂擦手率高,占不合格构成比45.0%。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与合格率对策研究:①大力倡导医院感染伦理教育,使医务人员认识到,如果没有履行感染控制措施,就没有体现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对患者无利,甚至是伤害,也是患者就医过程中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违犯了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4]。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大力倡导医院感染管理的伦理教育,制定相应措施,使感染管理开展伦理教育合理化、合法化。②加强职员培训,提高认知水平,严格执行“两前”,直接接触病人之前、进行无菌操作或护理程序之前;“三后”接触血液或体液之后、直接接触病人之后、接触病人直接范围之后的洗手指征,强化“六步洗手法”。③改进管理措施,建立监督机制,必须从组织落实,严格管理,必要的监督等关键环节入手[5]。科护士长既是手卫生的执行者,又是手卫生的监督者,应严格日常检查,督促其养成良好洗手行为,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合格率。④重视洗手设施改善和手卫生方法改进,注重病区洗手池的数量,位置合理,购置液皂,水龙头以长把、脚踏和感应等非触式为好;干手方法采用一次性纸巾,重复消毒毛巾以及干手器,从而杜绝常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错误的白大褂式干手方式。

参考文献

1宋丽红,等.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5-37.

2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等.临床护理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6):255-456.

3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1-142.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手卫生;依从性;分析;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12-02

一 概念

何谓手卫生?手卫生是洗手与手消毒的总称。洗手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手消毒又包括卫生手消毒与外科手消毒:卫生手消毒是指在手无肉眼可见的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采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直到消毒剂干燥,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作为医务人员手卫生非常重要,直接关系自身和患者的健康。

二 分析与调查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有个人、管理以及制度和设施等诸多因素。比较突出的是,手卫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费支持缺乏,加上手卫生设施及操作设计也不够人性化。如医务人员洗手和手消毒方法不正确;缺乏洗手池、干手设施;速干手消毒剂使用率低;有的地方制定洗手规范,要求用消毒液泡手,因对皮肤刺激性大,医务人员很难接受。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一)个人原因

1、在平常的监督检查中发现,医务人员重视操作后洗手,忽视操作前洗手;重视保护自己的洗手,忽视保护病人的洗手。有关研究表明,接触病人及进行相关操作后手卫生执行率明显高于之前,特别是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执行率最高,可达100%,说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保护病人的意识。

2、对手卫生的认识有误区:周艳霞等[1]的报道指出,被调查的医务人员普遍认为,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手上的细菌可能是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后手上都携带大量的细菌,带菌率100%。一般用流动水、肥皂洗手可除去手上60%~90%的微生物,有些医务人员认为手上没有可见污物且不与传染病病人接触,就没有洗手的必要,造成洗手的依从性差[2]。医学院校没有设置手卫生相关课程,影响正确认知。

3、手卫生技术掌握较差:虽然已进行六步洗手法的培训,而且每个水池处也张贴六步洗手法,但真正按六步洗手法洗手的很少[3]。

4、洗手剂造成的皮肤问题:在执行手卫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也是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原因之一。肥皂等洗手剂,可使皮肤角质蛋白变性,降低角质蛋白水分的含量,使皮肤粗糙、干燥;洗手剂对皮肤的刺激也使皮肤菌群失调。有报道,29%的医务人员认为洗手会影响皮肤。17%的医务人员认为快速手消毒液黏手、有刺激性,不宜过多使用。

(二)医院手卫生管理

1、人力资源不足:工作繁忙是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之一。1978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的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比例为1∶0.4的标准。而2004年卫生部对全国400家医院的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护理人员与病床比为1∶0.33。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工作量大,没有时间洗手,洗手次数减少。研究显示因工作顾不上洗手的高达85.5%。

2、没有制定有计划的宣传与培训,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与知识水平不够。院感科缺乏组织定期考核。

3、医疗机构在手卫生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投入来改善手卫生设施,使医务人员无法做到洗手高效、方便易行。

(三)洗手设施不完善

1、多数医院洗手池数量不足且仍在用手触式水龙头。有报道,对病房手拧式水龙头进行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仅为28%。无干手设施,毛巾反复使用、不定时清洁消毒,造成清洁后的手再度污染。固体肥皂不能保持清洁干燥而造成多次污染,多数科室没有洗手液,医院未配置速干手消毒产品。

三 对策

1、加强手卫生培训:医院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尤其要重视新上岗人员的岗前手卫生教育,弥补学校手卫生教育的不足,使医务人员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2、完善手卫生设施:医院应设非手触式水龙头;最好使用洗手液洗手,并注意干手时的再次手污染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纸巾、干手器干手。大力推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具有作用快速、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可以节约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手卫生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可以不受水源、水池、场所等限制,尤其是当医务人员的手没有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就可代替洗手。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大力推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是直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好方法,尤其是在缺水地区、洗手池数量少的医疗机构,接诊病人数量多、医务人员特别忙的部门,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具有洗手无可比拟的优势。门诊,急诊诊室、治疗车上等集中诊治及处置的地方应配置快速手消毒剂。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当手部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3、制订有效的控制制度并加强管理:管理者应明确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因素,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制订明确的制度。将手卫生纳入全院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定期进行考核。

4、洗手设施到位后培训还应持续进行。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医院应按照卫生部床位编制要求,合理配置人员,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四 小结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管理层需要长期努力的一项艰巨任务。认真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因素,采取控制措施提高洗手的依从性,才可能改善手卫生状况,有效预防因手卫生而引起的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 周艳霞,钟元河,尹云清.关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调查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4(2):165-167.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第7篇

医院感染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0%以上。通过临床实践表明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洗手是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最简便、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可有效去除大量暂住菌,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率。洗手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坚持必要的洗手次数,并且洗手的步骤、时间和范围都符合规定,我院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采取了以下干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1 开发院领导重视手卫生意识

不断向院领导灌输手卫生的重要性,同时向院领导推荐手卫生开展比较成功的兄弟医院的经验做法,使院领导对手卫生的开展能加以重视和配合;同时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中,不断强调手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及我院手卫生开展的情况;并向院领导提交有关手卫生成本支出的预算,为院领导重视手卫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在手卫生方面给予必要的财力投入,如增加洗手池数量、完善干手设施等;使洗手设施可及性强、方便、实用,明显推动了手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影响医护人员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依从性的原因

主要集中在关于手卫生的主观意识差,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薄弱,临床医务人员对洗手或卫生手消毒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认知阶段,并没有把有关对手卫生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信念,更没有贯彻到实际的行动中,尚未建立起知-信-行的链条。还有清洁剂或手消毒剂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干燥。

3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手卫生意识与知识水平,培养手部卫生习惯

针对2009 年下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全院培训,针对不同科室,进行专门培训,现场与理论相结合。培训结束后有计划地对全院受培训人员进行理论考核及六步洗手法进行实践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本人及科室的绩效考核当中。

3 医院感染管理处与材料处配合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手消毒液,既要考虑消毒质量,也要满足对皮肤无刺激或刺激小的原则。

4 大力推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速干手消毒剂具有作用快速、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具有护肤功能、可以节约医护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同时速干手消毒剂还不受水源、水池、场所等的限制,非常方便医务人员的使用,当手没受到病人血液、体液等有机物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来代替洗手。

5 制定和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

以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为依据,制定了我院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标准操作规程”;在诊室和病区等场所中张贴手卫生宣传画或展板及六步洗手法演示图,通过制度和规范要求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并推广和促进手卫生习惯。

6 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指导与反馈

我院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检查和采样培养,尤其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并将每次检查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科室。每月从医用材料处及物资供应科调出速干手消毒剂及洗手液的领取情况,以此作为各科室手卫生依从性的参考数据。

通过以上措施,我院的手卫生依从性由原来的41%提高到83%。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暴发非常重要的因素,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仍是我院院内感染管理中一项持续不断的重要工程,要求医院从管理层到全院各阶层医务人员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手卫生,关爱生命,从手开始吧。

参考文献:

[1] 刘灿兰,刘虹.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与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909~911

[2] 李文玉.某医院312名医务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杂志,2001;19(4):303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第8篇

正常情况下,肺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而机体缺血缺氧后可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肺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可判定LIRI后肺的氧化和抗氧化能力及氧自由基对肺组织攻击的严重程度。实验中观察到:IR组大鼠肺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下降;而PGE1组MDA含量低于IR组,SOD活性高于IR组(P<0.05)。表明PGEi缺血前干预LIRI能增强机体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LIRI造成的肺组织损伤。肺水肿是LIRI的一个重要的病理改变,而D/W比值可反应肺组织充血水肿的程度,间接评价LIRI后肺损伤情况。本实验中观察到IR组在再灌注各时间点D/W比值随时间逐渐减低,而PGE,组D/W比值亦下降,但下降没有IR组显著。同时,光镜下亦观察到PGE,组肺泡腔及间质白细胞、红细胞浸润、渗出较IR组减轻。

脂质体前列腺素EJLipo-PGE,:)以脂质体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减少了药物毒副作用并增强临床疗效。Iipo-PGE,能选择性地活化中性粒细胞(PMN),从而增强PGE,对PMN的靶向抗炎作用,抑制肺内PMN聚集活化,减轻大鼠急性肺损伤。文献表明Lipo-PGEi属于抗炎因子,通过抑制TNF-a、PAF等炎性介质的产生及释放从而发挥肺组织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Lipo-PGE,预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NF-a、PAF的表达以及抑制PMN浸润和激活有关。

医院感染巳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问题,常导致医院医疗资源浪费,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甚至可导致死亡。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然而手卫生一直处于知易行难的困境,因此,促进手卫生的开展受到WHO和全球患者安全联盟以及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内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肿瘤科,于2004-2007年对员工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的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MRSA)发生率的观察研究显示:通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行为的依从率由34.58%显著增至74.52%;医院感染率由12.85%下降到9.81%;MRSA医院感染率由2.68%下降到1.12%[2]。因此,为了解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管理干预实践效果,作者于2013~2015年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了随机抽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管理干预,现将调查及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2015年全院临床病区医护人员,全院病区每月随机观察临床医师、护士30个手卫生时机(医师、护士各15个),管理干预前、后分别随机观察4个月。

1.2研究方法采用依从性公式(即本次观察的手卫生依从率)%=观察记录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情况(次数作分子)/至少观察记录15个手卫生机会(分母)。总手卫生依从率%=进行手卫生次数之和/观察5个手卫生时机总数。从被观察者进人病房至其完成每一个洗手或快速手消毒的机会;最多在同一个部门连续观察3d,采用盲法观察,不向医务人员提供与其手卫生消毒行为相关的反馈信息。每月由各个病区受过专门培训的手卫生观察员,对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中的手卫生情况,按照统一设计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进行观察并记录。

1.3管理干预应用多元化方式对手卫生进行管理干预,包括:①通过研究获得手卫生在医院的经济支出与产出效应(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②改变培训方式与方法:采用经常性、多形式、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深度的培训内容和培训频率。

③改善洗手设施: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配置。2013年起逐步对本院洗手设施进行改造,配备手巾纸、洗手液、手快速消毒剂;重点科室使用非接触式水龙头、电子监测洗手池。

④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评价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程度:应用直接或间接方法评价;使用手持式SystemSUREPlusATP荧光检测仪,对手消毒的效果进行现场快速监测。⑤设立手卫生督导员,配戴手卫生徽章,树立榜样,并评选手卫生标兵。⑥改变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普及手卫生的知识,在诊室和病区等场所中张贴手卫生宣画及六步洗手法演示图,改善手卫生不良习惯,并引导患者、陪护、家属等全民参与的意识。2013年执行内部监督反馈制度;2014年引人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外部监督;现场观察各年度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比较分析各年度期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卫生依从率2013~2015年医师、护士分别观察了360个手卫生时机,合计观察了约1080人次。每年手卫生管理干预前、后全院病区医护人员分别观察手卫生时机30x4=120个,3年医护人员手卫生时机共达120x2x3=720个,而实际实施手卫生的次数,从干预前2013年最低4次/60个手卫生时机,增加到2015年最高的50次/60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的次数比例即为手卫生依从率,2013-2015年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行为的依从率由11.7%显著增至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医院感染发病率2013~201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医院感染发病率5.3%降为2014年的3.7%,201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仅为2.5%。

2.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效果随着一系列干预措施的实施与监督推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调查起始的11.7%升高到73.3%,呈逐年升高趋势,而医院感染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效果。

3.讨论

3.1依从性分析根据加拿大感染控制网站统计标准⑴,将手卫生依从性分为4等,依从性為75.00%为优秀,50.00%~74.00%为中等以上,25.00%~49.00%为中等以下,<25.00%为很差。2013~2015年本院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从11.7%上升到73.3%,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结合上述研究结果,说明通过改善手卫生设施、形式多样的反复培训、强化内外监督以及奖惩结合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合理,可有效降低约30%的医院感染率,节省医院卫生资源,减少患者负担,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3.2效益分析国内的一项研究表明,对比于2007年的研究结果,由于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量显著增加(40L),成本增加了2880元;然而,2008年较2007年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下降,医院感染也降低了15例。如果按照每例医院感染患者平均增加医疗费用40000元计算,则2008年比2007年可以节约成本约60万元[4]。鉴于本院近年来的发展,每年的出院患者人数变化较大,无法单纯使用医院感染例数的降低来推算节约了多少成本,但是达到了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管理干预,从而使医院感染率降低的实践效果研究目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确保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